首页 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

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 1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

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
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 1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 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 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实验 “感觉剥夺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实验——迷宫中的白鼠 迷宫中的白鼠 设制一个非常复杂的迷宫,在迷宫的尽头有一块非常丰厚的乳酪,把小白鼠放在迷宫入口。起初,小白鼠以特有的嗅觉与灵性,很快在迷宫中找到了通往迷宫的最佳路线。后来,科学家在这条路线中设制了障碍,小白鼠按记住的路线跑来跑去,当确信这个路线无法找到乳酪时,它们又开始勘察其它的路径,直到最终发现乳酪。 从中可以悟到什么, 基础心理学的一个经常用的实验 大西洋上的心理学实验 大西洋上的心理学实验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架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预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 国上下都在注视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的冒险。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周围的每一个细胞。”他的试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自己充满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存活下来,并取得成功。 在1976年我国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有许多死者并非死于饥渴、垮塌,而是死于绝望。据观察,他们的身上并无任何伤痕——除了满身自己手抓的伤痕以外,他们是在极端绝望中自己结束生命的。而另一对夫妇被压在地下三天,仍然活了下来。在压在地下的日子,伤痛和饥渴也几乎使他们丧身。丈夫找了一把菜刀努力想挖出一条生路,但四周都是水泥地板,菜刀除了砍下一点灰尘之外,并无作用。但是菜刀砍在水泥地板上的声音使妻子得到了振奋,她不停地问丈夫:“快了吗,快挖开了吗,”丈夫也满怀希望地说:“快了, 快了”。 聪明的丈夫用“希望”拯救了妻子,也拯救了自己。 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经常是那些性格乐观、富于自信的人存活下来,因为他们总是没有泯灭自己的希望。 对于希望效应,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他们要求许多人回答题为“你有哪些希望,”的问卷。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抱有希望的种类(不论大小)越多的人,往往充满了自信并注意生活的乐趣,精神焕发,精力旺盛。而那些没有明显的或者较少希望的人则往往表现出漠然、悲观、消沉。一位富翁在试卷上只填了一句话:“我没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已经满足了——除了长生不老之外,而这能算是希望吗,”经过调查,这位富翁患了严重的忧郁症。心理学家与他进行了接触,劝告他从事一些具体的活动,并列出分阶段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表,如对外孙的培养、对某个足球俱乐部的支持等。经过指导,经过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希望的“煎熬”,这位富翁在精神上已判若两人。 希望感是人类能够生存的根本欲望。一些刚刚步入社会及人生之路的青年,却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多数是由于对生活感到失望以至累积成绝望。而一个对生活有希望的人,即使环境再艰难,他都会发挥同环境抗衡的能力,在改造 环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地位。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命中的希望吧,让她牵引我们前行。 双耳分听实验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Cherry,1953)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成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 发现。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 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依次分别呈现一些字母音节和数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并在刺激呈现之后作出报告。结果发现,被试的报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实验证明,来自非追随耳的部分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趣味心理实验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欣赏音乐等传统上被视为"休闲"的活动在脑的潜力开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音乐:神奇的力量 科学家们发现,当人听到欧洲18世纪的巴洛克音乐时,心跳、脑电波、脉搏等会逐渐与音乐的节奏同步,从而变得缓慢和协调;血压也会相应地下降--这时,整个人会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受。同时,实验证据也表明,如果经常聆听巴洛克音乐,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言不由衷、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发现了"莫扎特效应"以后,他们又对小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让一组小学生在进行钢琴训练后玩一个有关比例和分数的数学电子游戏;另一组小学生则在英语训练后再玩游戏,结果发现,进行钢琴训练的小学生的游戏成绩比进行英语训练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们发现,音乐不仅对小学生分数、百分比运算能力、空间-时间推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阅读理解、言语记忆等心理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音乐欣赏包含了空间知觉和空间推理能力,这是数学能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够强化人脑中潜在的神经结构,从而提高相应的数学能力--就像肌肉训练能够强化人的运动能力一样。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音乐可能更多地和我们的右脑活动相关,如果有意识地加强音乐训练,就相应地能够促进右脑的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的魔力还不止于此。医生们常常发现,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行动和反应都很迟缓,但是在听音乐,甚至在头脑中想音乐时,也可能会奇迹般地恢复一些功能恩赐 当音乐一停止又会变得寸步难行。这说明,尽管"莫扎特效应"等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的确认,但音乐在脑功能促进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失去了意愿和行动之间联系的病人而言,音乐有可能使中断的"链条"重新连接起来。 运动: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运动和智慧似乎是两样相反的事物,人们总认为"四肢发达"必定"头脑简单"。然而,现在的科学研究却表明,不但运动和智慧能够互相协调,而且运动还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适度、有规律地摇动婴儿可以促进其脑部的发育,尤其是前庭系统功能的发展。而前庭系统对于正常心理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包括旋转、跳绳、做操、翻筋斗、打滚、走平衡木,在操场一些低矮的运动器具间攀爬、滑行、翻滚、跳跃,在教室里参加集体游戏等等,将会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游戏有利于儿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感觉等的发育,将感觉统和起来,从而促进脑功能的发挥。 对儿童来说,适量参加体育活动,将会非常有效地促进脑的发育,使许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得到迅速发展。而即便是成年人,在休闲时间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缓解脑的工作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 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 ,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 忆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还有重图再做的趋势。 心理學實驗:喜新厭舊還是越看越喜歡 人們常常說『喜新厭舊』,似乎人對於新鮮的東西更為喜愛,而對熟悉的東西則感覺厭倦。 事實真是如此嗎,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這種對越熟悉東西越喜歡的現象被稱為『多看效應』。 多看效應不僅僅是在心理學實驗中纔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這種現象。例如,我們新認識的人中,有時會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難看,可是在多 次見到此人之後,逐漸就不覺得他難看了,有時甚至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親戚朋友之間多來往能增進感情,否則就可能會慢慢疏遠。另外,你細心觀察可能會發現,經常在領導身邊出現的人往往比較受領導喜歡。這可能也是多看效應的作用吧。 因此,如果你希望被別人喜歡,別忘了給他機會多『看見』你。但是請注意,『多看』的次數是有界限的,過於熟悉可能會產生厭煩感哦。(《中國青年報》) 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 -------------------------------------------------------------------------------- 许多最痛苦的实验是在心理学领域中执行的。1986年,美国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就赞助 了350种实验。该所还只是赞助心理学实验的联邦基金会之一。该机构用于直接操纵脑 部的实验为1100万美元,500万美元用于药物对行为的影响,300万美元用于学习与记 忆实验,约200万美元用于睡眠剥夺、压力、恐惧与焦虑之实验。这个美国机构每年花3000 余万美元在动物实验上。 心理学领域中用的实验方式是电击。其目的可以找出动物在不同的惩罚时有何反应,也可以 是为训练动物执行不同的任务。在本书第一版,我曾描述实验人员在60年代和70年代如 何电击动物。现在我只选取一例: 在匹兹堡兽医院上班的瑞伊和巴瑞特曾电击1,042只老鼠的脚。然后,用杯状电击棒 强烈电击老鼠的眼睛,或用电击夹夹住老鼠耳朵,强烈电击,引起痉挛。他们报告说,有些 老鼠“顺利完成了头一天的训练”,“第二天训练之前就生病或死了”。 现在,在我写本书第二版的时候,离他们提出报告的年份已几近20年了,但类似的实验仍 在进行,只不过在旁枝末节上想要略做改变: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希列克斯与丹尼把老 鼠放在迷宫中,当它们走到歧路而在3秒钟之内未能做正确选择时,就用电击。他们结论道 :“结果显然使人联想到早期的一种老鼠实验,在T型迷宫选择点之前的杆子上老鼠遭到电 击,以此测验老鼠是站着不动还是后退。……”(换句话说,新实验只不过是在选择点电击 老鼠,而早先的则在选择前电击——这实在没什么重要的不同。)实验人员接下来又引述了 1933、1935等年份的实验,直至1985年。 下面的一个实验只是为了证明发生在人身上的反应也会发生在老鼠身上:加州大学圣地牙哥 分校的科特?斯班尼斯与拉里?斯奎尔在同一个实验中采用两种不同的电击,以测试“痉挛 电击”对 老鼠的记忆有何种影响。一个箱子分成两边,一边有光,一边无光,老鼠放在有光的一边。 当老鼠从有光的一边要步入无光的一边,脚就遭到痉挛电击。在经过“训练”以后,老鼠接 受“痉挛电击……凡4次,每次中间休息一小时……而痉挛每次皆发生。”结果,痉挛造成 了倒 退性的失忆症,延续28天之久。斯班尼斯与斯奎尔说,这是因老鼠不记得要避免进入无 光的一边,因此遭受电击。两人说,他们的发现跟斯奎尔原先以精神病 患者所做的研究“相 符 ”。他们承认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强力支持或否定”失忆的理论,因为“不同的族群有甚高的不同性”。不过,他们宣称:“这些实验扩充了实验室动物和人类之间失忆的相似性。” 任职于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美国分部(位于德拉瓦州的威明顿)的派特尔与米格勒训练鼠猴以 压杆的方式取得食粒。然后,在鼠猴脖子上佩以铁环,每次取得一粒食粒,就遭电击一次。 只有等待3个小时再压杆取食,才能免于电击。鼠猴用了8个星期,每天6个小时,才学会 了用这种方式避免电击。这种实验,据称是为了制造“冲突”局势。然后研究人员再将猴喂 以药物,看是否会因为药物影响而忘却之前所习得的“教训”,以致再度遭 受电击。实验者报告道,他们也以老鼠做此实验,而此实验“或期望可以有助寻找抗焦虑药 剂。” 制约实验已经进行了85年了。1982年,纽约的“动物联合行动”协会揭示一份报告 ,谓动物制约的古典实验已有1425篇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可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一群实验人员所发 表的一篇论文却揭发了前述那么多论文大多无用。苏珊?曼尼卡及其同仁将140只老鼠 施以电击,一种情况是可逃,另一种情况下是不可逃,以比较两者之间的恐惧程度。以下是 他们做此实验的藉口: 15年来,大量实验旨在分别暴露于可控制及不可控制的恶劣情 况下,其 行为与生理影响有何不同。一般的结论是,暴露于不可控制的恶劣情况下更能使有机体沮丧 。 在让老鼠遭受种种不同强度的电击,而有时可逃有时不可逃之后,实验者们还 是不能确定是 什么因素才造成了呈现的结果。不过,他们说,他们相信他们的结果是重要的,因为“对15 年来上千上百的实验之可靠性,他们提出了一些疑问。” 换句话说,让动物承受了15年的电击,并没有产生可靠的结果。但在心理学实验的古怪世 界里,这种不可靠性正好让他们有藉口再对动物做更多无可逃避的电击,以使最后终能得到 “可靠的”结果——而请记得,所谓“可靠”,也不过 是对那些困在笼中不能逃避电击的动 物而言。 另一种同样无益的实验是所谓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习得性无助”被认为是人类的一型 沮丧。1953年,哈佛大学的实验人员所罗门,坎明和维恩把40只狗置于名为“穿梭箱 ”的东西里;箱子分两边,中间有阻隔体。一开始,阻隔体只有狗背高。从格栅箱底上对狗 脚发出千百次电击。狗如果学习到跳过阻隔体到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然后,进行“挫 折” 狗的跳脱实验,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格栅通电,并且狗须跳100次才终止电击 。他 们说,“当狗从一边跳入另一边之际,发出预料可免电击的松释声,但 当它到另一边的格栅而 重遭电击时,则发出惨叫。”接下来,实验人员用透明塑胶玻璃阻隔在两边之间。狗触电后 向另一边跳跃,头撞玻璃。狗开始“大便、小便、惨叫、发抖、畏缩、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不再反抗。实验人员说他们为此“感动”,结论 道,两边之间加以透明玻璃并加电击,“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脱意图。 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60年 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突出的实验者之一是宾州大学的马丁?赛利 曼。他把笼中的狗从钢制格栅地板通以如此强烈而持久的电,以致于狗不再企图逃避,“学 会了”处于无助状态。赛利曼和他的同仁史蒂芬?麦尔与詹姆士?吉尔在一篇论文中写道: 当一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训练时,以 下的行为 是常态:初遭电击,狗就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直到爬过障碍时间较快,如此反复, 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击。 再一步,赛利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又放回电击时可以逃 脱的穿梭箱时,赛利曼发现: 这样的狗在穿梭箱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 一样。但 它却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狗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它宁可说 是 “放弃”了,消极地“接受”电击。在连续多次的测试中,狗仍旧没有做逃跑的动作,而忍 受每次五十秒钟强烈而有节奏的电击。……一只原先遭受无可逃避之电击的狗,……会接受 电击而不意图逃走,次数不限。 80年代,心理学家们仍旧在继续做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实验。在费城的天普大学 ,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实验人员训练老鼠去认识警示灯,让它们知道5秒钟之内将有电击 。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灯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区避免电击。在老鼠学会了这一步以后, 实验人员又把安全区挡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 的电击而无法逃避。可以想见,后来即使 可以逃避了,老鼠们还是无法重新很快习得逃避。 柏希与同仁又让372只老鼠遭受难以忍受的雷击,以测验巴夫洛制约和习得的 “一些基无助感 之间的关系。他们报告说,“实验结果并不很能确定习得无助”而本的问题仍然存 在。” 马丁市田纳西大学的布朗、史斯和彼得斯花了很多功夫为金鱼制造了一种特殊的穿梭箱,或 许是为了看看赛利曼的理论在水中的合用性。实验者将45条鱼做了65次电击试验, 结论道,“所得资料不能对赛利曼习得性无助感学说提供支持。” 这些实验人员让许多动物遭受强烈的痛苦,先是为了证明某理论,再又反证之,最后则支持 修订过的。跟赛利曼与吉尔合写犬类习得无助感之报告的史蒂芬?麦尔,曾因使习得性无助 感模式流行甚久而名利双收,但在晚近一篇评论中,对这一型的动物沮丧模式之有效性他却 有如下的说法: 关于沮丧,其特点、其神经生物学、其发生、其阻止与治疗,竟 见都不够 相同,因之不能使其比较具有意义……因此,不能在通论的意义上说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沮 丧模式。 这种结论不免令人失望;麦尔力图挽救,又说,习得性无助感虽然不足以成为一种沮丧模式 ,却可以成为一种“压力与竞争”模式;虽然如此,他却已有效地承认30年来的动物实验 是浪费时间与纳税人的钱,这还不提对动物所造成的大量尖锐痛苦。 在本书第一版,我曾记述俄州的保龄球(Bowling Green)大学由巴狄亚与其两位同仁所做的 一种实验。此实验发表于1973年。10只老鼠每次6个钟头遭受断续电击,电击是“无可 逃避的”。但老鼠有两杆子可压,使它们可以得到即将遭受电击的警告。实验人员结论道: 老鼠比较喜欢先有警告再遭电击。1984年,同样的实验还在进行。因为有 人说原先的实验“在方法上不完善”,所以巴狄亚又把10只老鼠关在通电的笼子中,每次6 个钟头,不同的是这次跟他合作的人员是印第安纳大学的阿波特。6只老鼠每隔一分钟遭一 次电击,有时有 预警。然后有两个杆子供它们按取,一个是电击以前有预警,一个是未预警 。剩下的4只老鼠则无杆可按,只间隔2分钟和4分钟遭受电击。实验人员发现,老鼠宁可 接受有预警的电击——即使因此遭受的电击时间较长。 电击也用来让动物产生攻击性。在爱俄华大学,威肯和努逊把160只老鼠分成数组,关 在通电的不锈钢笼中“训练”。一对对的老鼠遭到电击,直至它们学会了站起来互打或互咬 。学到一通电立刻就互相攻击,大约要训练30次才能达成。实验人员于是把这种经过电击 训练的老鼠放入未经训练的老鼠笼中加以观察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一天以后,把所有的老鼠都杀掉,刮了 毛,查看伤痕。实验人员结论道:“对于了解因电击产生的攻击性与防御性,本实验结果无 用。” 俄亥俄州肯扬大学的威廉斯和勒尔做了一系列的3组实验,以研究压力控制对防御行为的影 响。第一组实验的基本假设是不可控制的电击会增加恐惧。16只 老鼠被放入有机玻璃管中 ,尾部遭受无可逃避的电击。然后把它们放入已经安居的老鼠社群中,使它们作为入侵者, 以观察记录两者的反应。第二组实验是24只老鼠通过训练可以控制电击。第三组则是32只 老鼠置于无可逃避但可控制的电击状态。实验者结论道: 这些发现与我们的理论都强调了电击可控性、电击停止可预料性 、制约压 力、恐惧、和防御性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些关系的真正性质却仍需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 。 这份报告发表于1986年,其中引用了1948年以降的此类实验。 堪萨斯大学一个自命为“儿童研究社”的单位也对种种不同的动物施以电击的苦刑。实验之 一是让谢特兰小马断水,然后给它们通了电的水钵。两个播音器分置马头的两边。声音从左 边发出时,小马饮水就会遭到电击。因此小马学会了听到左边的声音时不去喝水,右边来时 可以喝。然后,两边的播音器离得越来越近,直至小马分不清声音来自左边或右边,因之不 能防止电击。研究者也提到他们用老鼠、林鼠、刺猬、狗、猫、猴、负鼠、海豹 、海豚 和大象做同样的实验,结论道,跟这些动物相比,小马比较不易分辨声音的方向。 我们比较不易了解这些实验对儿童有何益处。事实上总的说来,以上引述的一些实验除了导 致动物痛苦外,所得结果都是琐屑的、显而易见的或全无意义的。以上的实验,心理实验 学家只不过意图以科学术语告诉我们我们老早就知道的事,只要我们肯用用心,我们就可以 用伤害较少的方式获得相同的见解;何况这些实验还是比较重要的,不然不会有刊物帮它们 发表。 前述的心理学电击实验仍不过是此领域中所有的电击实验的极少部分。依照科技评估局的报 告——审查1979年至1983年美国心理学社团期刊608篇报 告看出,已出版过的动物研究,10%采用电击。 许多不在美国心理学社团范围以内的期刊也刊出动物受到电击的研究报告。我们也不可忘记 ,有许多研究是从未刊出过的。这还是在心理学范围内导致动物痛苦或沮丧的研究之一种。 我们已经说过母爱剥夺实验;而如果只要略述其他的心理学实验,就可以填满好几本书,诸 如异常行为、动物精神分裂模式、动物运动、身体维持、认知、沟通、猎食者与猎物关系、 动机与情绪、感觉与知觉、睡眠、食物和饮水剥夺等等。我们所引述的不过是每年在心理学 范围内上千上万的实验之一小部分,但这已足够让我们看出,许许多多仍在 进行的实验,除 带给许多动物极大的痛苦外,并不能预期会带给人类何等真正重要的知识。不幸的是,动物 在心理学家和其他实验人员手上只变成了工具。实验室会考虑这些“工具”所花的费用,但 对它们自身的苦痛却弃耳不闻,这不但显露在对动物所做实验上,而且也在用语上。例如, 哈洛与素味所谓的“强暴架”以及由此“心爱的把戏”所产生的母猴。 由于术语的运用,把真正**裸进行的事实掩饰了。行为主义教条是,只提可以观察的事实 ;在此一影响下,心理学家们发展出了一套用语,指的是痛苦,但显得又不是痛苦。爱丽丝 ?汉姆(Alice Heim)就是少数指陈动物实验的茫无目的心理学家之一,她说? “动物行为”方面的研究总是出以科学的、合乎卫生学的术语, 以期能使 正常的、没有施虐狂的年轻心理学学子去从事,使他们不致心怀焦虑。因此,以渴、饥饿或 电 击来折磨动物的时候,用词是“消灭”;把动物先训练成存在有某种期待然后却又只偶而满 足这种期待,则称之为“部分加强”;“负面刺激”是指动物只要能逃避就一定会逃避的刺 激。“逃避”(或“避免”)这个词可用,因为事实上很明显可以观察到,但“痛苦的”或“ 惊恐的”刺激则是不当的用词,因为寓含着拟人化的情感,这样的用语表示了动物有情感, 而且可能是类似于人类的情感。这样的词是不可以用的。因为它们不符合行为主义也不科学 (也因为会把年轻的、心还没有冷硬的学子吓跑,会让年轻学子驰骋他的想象力)。在“动物 行为”领域内的实验心理学工作,最大的罪就是把动物拟人化。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如果 他不相信低等动物和人类类似,他的工作又如何可以名正言顺呢? 前面我已引过例子,可以看出汉姆所提的那些科学术语。请注意,即使当赛利曼不承认被他 当做实验中的狗最后“放弃”逃脱的企图时,他也把“放弃”二字加了引号,似表示他并不 真的意谓狗有任何心理。然则这种“科学观点”的必然结论是:如果动物没有任何心理程序 ,则我们又如何可以经由动物而学到有关人 ?说起来令人吃惊,但有些心理学家却 真的是那么急着避免拟人化,以类的事呢 致于他们接受了“动物研究跟人没有关系”的结论。《新科 学家》杂志中一篇自传性的文章记述到一个这样的实例: 15年前,我申请攻读心理学位,面试者是一个眼如铜铁的心理 学家。他 详细地问我的动机,问我认为心理学是什么,它的主要对象又是什么?那时的我尚是十足的 呆头鹅,便回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灵的,而人类是其原始资料。那位面试者用一种让我彻底气 馁的欢呼声说,心理学家对心灵不感兴趣,他们注意的焦点是老鼠,不是人。接着,他竭力 建议我,到隔壁那个门去申请,因为那边是哲学系…… 到了现在,大概不会有太多心理学家大言不惭地说他们的工作与人心无关了。然而,他们对 老鼠所做的许多实验却只能解释为他们对老鼠的行为感到兴趣,而未思及这些实验究竟能对 人的了解有何帮助。设若如此,则究竟又凭什么要让动物遭受这么多这么大的痛苦呢?当然 不是为了老鼠的福利吧! 因此,这一类的心理学研究有其不可逃避的困境:要就是动物跟人类不相似,要就是跟人类 相似。如果不相似,则就没有理由做这类实验;如果相似,则对动物做人类所不堪忍受的实 验是伤天害理的。 1、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们之间的行为怎样互相影响。研究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两性关系到一个团体的行为,及人的偏见、歧视和人的 侵略行为等。人总是要在一个社会中生存,和别人有着各种关系,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能给我们展示一些以前没有想到或看到的东西。 1963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密尔格莱姆做了一个关于服从的心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如此令人震惊,使它在以后的心理学史上被无数次地提起。每个研究心理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调查人们会如何服从一个损害他人的命令。他之所以有这个 主意是因为看到在二次大战中那些人为服从所犯下的耸人听闻的暴行,以及贯穿在历史中无数由于服从而做出的不人道的事例。密尔格莱姆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命令变得如此紧要以致使人失去了按照基本道德伦理行动的能力,甚至同情心。要做这样一个实验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你不能在实验中真的去伤害别人。密尔格莱姆设计了一个相貌可怕的电机,上面有 30个标明伏特的开关,从30伏 ’,’中度电击’及’危险:重度电击’。但实际上一直到450伏并且注明了’轻度电击 这只是具模型,并不能发出真正的电击。 被试是40个年龄20岁到 50岁的男性。其中15个是蓝领或白领工人, 16人从事商业,还有 9个专业人士。他们是从报纸广告或邮中得知耶鲁大学要做一个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心理实验而自愿来应徵的。他们将得到报酬,但事先也说明了不管他们来到实验室后如何表现,他们的报酬不变。这是因为怕被试在实验中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还有两个工作人员装扮成一个被试,一个’实验主持人’。这个主持人穿一身灰色的实验室制服,显得很权威的样子。每个被试都是单独进入实验室的,并安排坐在那个假扮的被试旁边。’实验主持人’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研究惩罚对学习作用的实验。他们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学生’,由抽签决定谁当哪个角色。真的被试总是被抽中当’老师’,假的被试总是当’学生’ (安排好的)。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一间房中,当着’老师’的面,在手臂上套上通向另一间房中的电机的电极。’学生’的手臂仍可活动,可以按在他面前标着 ABCD的按钮,这是为回答’老师’的提问准备的。’老师’拿到一张印有各种单词的纸,他会把这些词组读一遍,隔壁房间中的’学生’听到后就要记住,然后作答。这是些很难记的词。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实验主持人’就指示’老师’给他一次电击。每次电击都须比上一次的厉害 ( 加大伏特数)。这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使被试觉得完全象真的一样。’学生’的回答有时对,有时错。随着’电击’,’学生’渐渐发出难受的声音,到电击达到三百伏时,’学生’开始敲墙并要求把他放出来。三百伏后他就再也没有声音了,也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主持人要求’老师’继续下去,把不回答当作错误并实行电击。大多数被试在实验中会向主持人请求指示是否要继续。当他们请求时,主持人会说:"请继续","实验需要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你一定要这样做,没其他选择~"最后实验的结果是以每个被试最后愿意发出的电击伏特数来计算的。电机上一共有三十个开关,开到最后一个的被试是最服从的,而中途停下的是不服从的。 设想一下实验的结果吧。如果是你,你会听从主持人的命令而把电机开关一直推到450伏吗,在实验中有多少人会这样做呢,在公布实验结果之前,密尔格莱姆召集了一班耶鲁心理学高班学生还有他的同事,让他们作一个预测。他们的平均预测是只有百分之 1 。2的被试才会这么做。 实验结果如下: 首先所有人都按到了300伏以上(这是那学生开始撞墙并哀求出来 )。在300 伏停下的有五人,315四人, 330二人,345一人,360一人, 375 一人,450 二十六人。其中十四人没有听从命令,继续到最高点。但是二十六人,也即百分之六十五的人服从了这个命令。尽管他们之中有些人也表示了对’学生’的关切,甚至对主持人不满,但他们最终还是服从了命令。当然,最后在实验完成后,真正的主持者向全体被试报告了实验的真相。 对这个实验的讨论和批评 密尔格莱姆在这个实验的结论中说,第一个没想到的是被试对命令服从的程度。他们都是些普通的人,在做一个关于学习的实验。并不是些残酷的虐待狂。而且他们从小就知道强迫并且伤害别人是不道德的。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做,虽说’主持人’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出现,但你仔细想想,他究竟有多少权威呢,如果他们不服从的话,他们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第二个使人惊奇的是在实验中有些被试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焦虑,按说他们如果拒绝继续的话,就不会焦虑了。但他们并没有。 有个旁观者是这样描述的:"我看见一个成熟的、神态自若的生意人带着微笑和自信走进了实验室,但过了20分钟,他却变成了一个震颤着的口齿不清的可怜人,好象马上就要精神崩溃。他有一会用拳头顶着前额喃喃地说,天啊,让我停下来吧。可是他却听从’主持人’的命令直到最后。" 密尔格莱姆提出被试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种解释。一是这个实验是耶鲁组织的,因此一定是有道理的,谁会怀疑这么有名的学术机构呢,二是这个实验看来很重要,我是自愿参加的,我要尽力。三是那’学生’也是自愿来的,他也有义务完成这个实验。四是我是碰巧当了’老师’,要是我是’学生’,就要换个样了。五是我是拿报酬的,我得好好干。六是我对被试应有的待遇及权力不甚了解,相信主持人不会干错事吧。七是他们告诉我这电击虽然痛但不危险。使人有些安慰的是,在实验中当被试可以自由选择电击量时,没有人选用超过 45伏的。有人对这个实验提出了批评,认为在实验中被试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不可忍受的,也许可能延续到实验后。而当他发现自己上当后,也可能由此产生对现实中的权威不信任的态度。这个实验使大家在对待被试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实验中的道德规范问题有了新的注意。 人类群居行为心理学实验——21days 实验时间:2010-10-9至2010-10-29。 实验地点:山东农业大学校本部。 实验要求:1.按照规定作息制度作息,具体要求是:早上6:30起床,中午13:00-13:45午休,晚上22:30晚休; 2.空堂期间尽量自习或者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3.晚上收看新闻联播; 4.减少无益手机网络使用量; 实验过程、中间行为及实验感想综述: 当我今天整理这21天的实验数据和心得时,我的心潮又一次激昂澎湃起来。今天是2010-10-31日、星期日,这是我实验完成后的第一个周末,也是2010年10月的最后一天。我不敢相信我竟然走过了这21天,这也许是我有生以来最持久的一次坚持。 实验起源于一个人们常道的命题: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只需21天。当我从大学开始一直走到今天,我想我给人树立的是一个下坡老徒的形象:过度上网,逃课,挂科,不务正业„„除了我所感兴趣的时政和社会问题外,我几乎不擅长和关注任何事项。当然对于我身边的人来讲,虽然我们之间的相对高度似乎发生了 变化,但是就我们大多数各自的绝对高度来讲,也几乎称得上是生来的低谷。一群人,一群校园圈养的“牲畜”(千里马除外),自从被主人解下缰绳后就迷失了人生的自我。校园里无尽的知识似乎并不合他们的胃口,呆望着园外终冥着逃离的那一刻,不知野味只是救难的美味,其实含着的更多的是苦涩。 就是这样一群人,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头牲畜,甚至堪称禽兽。无聊、寂寞、无尽的侵袭着,很快的成长成为一名大三的高年级学生。似乎本性里唯有的那点正义感在做最后一次的突围,希望能在逃离这座围城前尚能为灵魂暂存些许记忆,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次实验。我的本意并不是真正的去验证命题的正确性,而是希望他对正确性可以应用在我的身上进而用自己的行为去树立行动自主的尊严,以慰藉那逝去的岁月。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用在这里应该是:早起并不难,难的是在一群晚起的人中早起,难的是天天这样早起~ 在这21天的实验过程中经历太多感触太多,我坚持每天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每天的基本情况。在这样一个小的群居社会里,各个个体之间和个体与群体之间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我作为一个记录者和参与者很难用客观的心态去描述。因此我的每一个体会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心理活动之上的对外界变化的反应。然而其他群体成员的实际心理是不可能靠我的心理体会的到的,所以他们的欣慰似乎更能相对客观的体现心理的变化。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实验过程的重现,能让那些渴望养成一个好习惯或者正在坚持一个好习惯的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当然我所做的并不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我始终坚持这样一句话:也许我不知道告诉你该怎么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会发生什么。 第一天的早上自己没能醒来是通过手机闹钟叫醒的,然后信心十足的开始了全天的各项活动,第一感觉就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当然还不能适应新的作息制度,为此时间一到我便木木的躺在床上,然后准时爬起来。可以说第一天完成的还算不错。第二天比作息提前半小时起床,主要是醒得早睡不着,精神还算充沛。我感觉在吵闹中我竟然可以淡然入睡,真的很了不起。当然在实验中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第三天下午自习的时候就把手机遗落在教室丢失了,不过奇怪的是自己感觉竟然是无所谓,很晚才去挂失移动卡,联通卡至今还未挂失。这种心态可能是由于心中强大的信念所激发的。接下来的作息保持的异常的好,心理感觉事情是如此简单,快乐而又充实。就在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室友开始发现异常,直呼太阳从西边出来且以马加爵趣称,笑之。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仅有三人在后来知晓,这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实验的真实性和保证进程完整。而接下来的几天则出现了生理的和心理的不适应。 也就是从第五天开始。当时夜雨且惊雷接着明天就开始降温,可能天气对人也有不小的影响。中午午睡不好,并且口干舌燥,学习的意念有所消失,头脑劳累感觉有昏胀感,晚上睡觉多梦,中间多次醒来。第七八九三天都没能睡好,因此也没有多大精力学习。现在突然想起一句毛爷爷的话,感觉很真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在此期间参加一次成人高考,白天的活动异常的繁多。应该说休息不好的原因很多方面,然而会很容易怪罪于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当然我也将此怪罪于室内环境。我的作息在上面已经给出,而有趣的是我们宿舍的作息却有所不同(群体成员早上大概七点五分起床,晚上安静下来一般会在11:10以后)。失眠的我对声音极度敏感,但是实验的始终我都在静悄悄的尽量减少噪音,同时很少要求冲浪的同学戴耳机。第八天夜睡不着就在楼道里烟两根,到了第九天我的压抑彻底爆发,晚上做梦的时候大喊一声,惊醒了其他室友,而我却没有发觉, 早上才知道。第十和第十一天休息仍未恢复,生理系统似乎更加紊乱,身体疲惫,双眼布满血丝,尤其是晚上无端醒来,甚至身体出虚汗,无奈用烟来镇定,此时欲哭。应该说这是实验的低谷阶段,身心俱疲,生理反应剧烈,但是实验进 行下去的念头始终未改变。 接下来的几天表现的很不错,对一切都很淡定。实验进行到十二天的时候其他宿舍的应该是大多数同学开始发现行为异常,当然这还是建立在我自己的观察推断得来。当实验进行到第十四和十五天的时候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总是看错表,甚至闹出笑话。这时我的行为开始在宿舍晴暖2 阴或者冷1 阴冷0 差0 不正常1 基本正常2 正常3 很好4 新 身心休习指数:满分(4) 闻联播:满分(1) 收看1 未看0 手机网络:满分(1) 有益使用或者断绝使用1 无益使用0 其他(包括心情及额外的所得所感):满分(2) 图中黑线是综合加和指数,开始有一个波谷的大波动后,后面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小波动并且渐趋平衡 李照宪
本文档为【心理学经典案例 适用于管理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03
浏览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