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举报
开通vip

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学生姓名:杨艳春 学    号:14991520 专业班级: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 指导老师:蒋建荣 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摘  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暴力呈日益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校园安全的主要威胁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的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会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复旦大学投毒案进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

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学生姓名:杨艳春 学    号:14991520 专业班级: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 指导老师:蒋建荣 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摘  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暴力呈日益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校园安全的主要威胁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的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会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复旦大学投毒案进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有属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内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外因)。控制校园暴力的措施将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本文根据分析校园暴力的危害、存在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探讨复旦大学投毒案后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在学校常规管理中加强和改善相关工作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如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占据课内外阵地,加强法制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加强管理和辅导;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等。依靠学校、家庭、公安、城管、文化、社区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校园暴力问题。 关键词:校园暴力;复旦投毒案;校园安全;原因;对策;综合治理 Abstract Teenagers are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is a major builder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ir quality will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goal realiza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the growing trend of school violence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the main threat to the campus security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chool violence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in the whole society.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ed theory, combined with fudan university poisoning case for analysis. The causes of school violence is a multi-level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system. In this system, both belongs to the students' own factors (internal), from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unfavorable factors (external cause). Class inside and outside position,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bad behavior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Focus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vid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etc. Rely on school, family, public security, urban management, culture, community and other department should, in forming together a comprehensive campus violence. Keywords: The campus violence; Fudan poisoning case; Campus security; The reason; Countermeasures;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目录 一、背景    4 校园暴力背景    4 复旦投毒案背景    5 二、复旦大学投毒案过程    5 三、复旦投毒案案例分析    6 四、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7 五、校园暴力原因分析    7 校园暴力发生的内部原因:    7 (一)学生个人的生理原因    7 (二)学生个人的心理原因    8 (三)年龄或许成为青少年免罚的“护身符”     8 校园暴力发生的外部原因:    8 (一)学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不到位    9 (二)学校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不健全    9 (三)家庭教育的偏颇    9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9 (五)当代中国对于“校园暴力”存在法律缺位    10 六、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10 国内经验    10 国外经验    11 七、校园暴力的干预对策    12 学校方面    12 家庭方面    13 个人方面    13 社会方面    13 参考文献    14 背 景 校园暴力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亦得到极大提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面临转型升级,校园制度也急剧改革,显现出了各种矛盾。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一些社会矛盾转嫁到校园中,因此校园惨案不断上演,各地的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我国校园暴力现象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倘若稍有浏览各地报纸或者新闻网页就能发现,经常都有为数不少的有关于校园暴力的违法犯罪案件。校园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一旦发生暴力案件便会通过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严重的校园暴力通过舆论媒体的宣传,会迅疾成为社会大众议论的焦点,甚至引发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大众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校园作为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往往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眼球,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使得恐慌情绪在社会范围内广泛蔓延的同时亦会遭致民众对于政府不作为的愤恨情绪的急剧,从而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来源,一旦出现发泄积怨的机缘事件,很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社会暴动事件发生。频发的校园暴力案件及触目惊心的数据,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曾于 2007 年首次发布了中小学安全事件总体形势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件中,25%的安全事件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案所占的比例为 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案件。实际上校园暴力问题一直存在,但囿于以前的信息传播途径,加上社会群体对该问题的忽视,校园暴力问题也一直未加以很好地解决。校园作为社会观念中的一方净土,承担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也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目前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大量的新闻报道也只能将笔墨凝聚于对暴力事件的描述上,缺乏对这些行为进行多角度和深层次的分析,学术界尽管也有学者对校园暴力问题有所提及,但对这一问题也没有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化的研究。 复旦投毒案的案例背景: 2013年11月27日,林森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林森浩表示:在2013年3月29日自己与同学一起做实验,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当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到愚人节快到了,想做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黄洋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然而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 案 例 正 文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内。 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 2013年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3年4月16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警方表示,在该生宿舍饮水机内剩余的水中检验出某些含剧毒化学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2013年5月5日,黄洋父母给复旦校长杨玉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诿避责,官僚作风。 2013年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书》,诊断称林森浩无精神异常。 2013年10月30日,上海市二中院披露,市检二分院对嫌疑人林某的公诉已被该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 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审理中,林某当庭供认了起诉书指控其采用投毒的方法致黄洋死亡的事实,但对作案动机、目的等进行了辩解。法庭就林某的犯罪动机、目的、作案手段、被害人的死亡原因等展开了调查,并充分听取了庭审过程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并对证据进行了质证。至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 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4年5月,复旦177名学生签署请求信,请求法院不要判林森浩死刑立即执行。受害者黄洋的父亲表示不接受请求信内容,他说黄洋去世对家人打击很大,他也不认同“林森浩不是一个极为凶残的人”的说法。 案 例 分 析 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了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在人格教育方面仍有缺失。以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为例,林森浩是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 2010级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了 8 篇核心期刊论文,同时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在外人的眼中,如此优秀的高材生在 2013 年 4 月由于对宿舍舍友黄洋心存不满而将剧毒化学品投掷宿舍饮水机中,导致舍友饮水身亡。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林森浩从小沉默内向,由于成绩突出,一直都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会存在“重考试、轻德育”的教育思想,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对孩子思想和心理的关心与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人格教育的缺失,从而形成知识与心理不能同步发展的现状。人格教育的缺失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严重者则会出现伤人伤己的恶性事件。大学校园中频频发生的投毒事件等校园安全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同学之间、舍友之间关系不融洽导致的。而在学生间出现摩擦到最终酿成惨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苗头的出现到最终悲剧的发生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2013 年上海复旦大学二甲基亚硝胺投毒案中主犯林森浩也是由于和舍友黄洋关系不融洽引发的。这些事件当中的主犯和被害人之间存在嫌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们从开始着手准备到实施犯罪也需一段时间,而存在问题的这段时间却没有被作为管理者的高校发现,错失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黄金时间。高校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导致此类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一旦在高校中建立了完善的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就可以从学生、老师、校方管理多方面着手减少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发展,文化正不断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与社会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社会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将来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大学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跨入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冲击高校校园,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会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取向的影响。对于正处于形成三观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辨别能力仍然有限,这也造成了他们在社会化进程中出现三观偏差的原因。针对在高校中不断出现的校园安全问题,也暴露出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主体自我化问题和政治社会化出现偏差的问题。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功利的、自私的、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漠视他人存在的价值,甚至会用残忍的手段对他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而自身却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由于高校中专业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的失衡,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常被忽略,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流入校园,部分学生丧失了政治鉴别能力,从而出现责任意识淡薄,甚至致他人的生命为儿戏的恶性案件。 案例中反应的问题 一、 为什么校园暴力屡屡发生? 二、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三、针对判定年龄问题,未成年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 四、校园暴力造成的心理阴影问题,如何排除? 五、应该从哪些角度着手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发生的内部原因: (一)学生个人的生理原因 学生时期是情感活跃、情感失衡的高发期。对异性有着强烈地渴望,却因为缺乏同异性的交往经验以及不会处理恋爱问题,有时甚至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更极端者甚不至会产生毁容、他杀或自杀等暴力问题。另一方面,人体机能旺盛的大学生,他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渴望着许多方面的新鲜自我体验。且对于与他们有关联的事物更是敏感,可能会很快地引起情绪、情感反应。大学生自尊心强,自负与自卑的相互矛盾,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在相处中更是关心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与地位。有时,对于他人的无意之谈,很有可能触及一些大学生的敏感地带,造成内心的抑郁,更有甚者会产生病态的心理,冲动之下,导致伤人伤己的校园暴力发生。 (二)学生个人的心理原因 大学生在思想上一般富有理想,有积极向上的强烈要求,对于社会事物的认识能力有很大提高,加深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学生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具体现实进行思考,想象活跃的同时又难以满足需求,因而容易靠想象来构建美妙的幻境,用所谓的幻想代替现实求得补偿性的满足。然而现实与幻想有很大的差距,过分地沉迷所谓“理想”时就会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矛盾激化会对现实产生不满,进而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就会为引发校园暴力埋下隐患。如果大学生遇到某些心理挫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负面情绪长时间堆积,极易产生失落、自卑、抑郁的心理。同时,现代社会的残酷竞争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就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使得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磨难的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如果主观上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赌博、恋爱,荒废学业,不求上进,客观上产生的不适应感更加强烈,产生的心理失衡会更严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恶性事件。 (三)年龄或许成为青少年免罚的“护身符” 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校园暴力发生的外部原因: 从外因来说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今天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影响的结果。因而,校园暴力问题发生的外部原因也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方面寻找。 (一) 学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不到位 以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为例,当代高校频繁曝光出的校园暴力事件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了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方面仍有缺失。上海复旦大学的林森浩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 2010级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了 8 篇核心期刊论文,同时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在外人的眼中,如此优秀的高材生却因对舍友黄洋心存不满将剧毒化学品投掷宿舍饮水机中,致其饮水身亡。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林森浩从小沉默内向,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存在“重考试、轻德育”的教育思想,更注往往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对孩子思想和心理的关心与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人格教育的缺失,从而形成知识与心理不能同步发展的现状。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缺失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严重者则会出现伤人伤己的恶性事件。 (二)学校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不健全 大学校园中频频发生的投毒事件等校园安全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同学之间、舍友之间关系不融洽导致的。而在学生间出现摩擦到最终酿成惨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苗头的出现到最终悲剧的发生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上海复旦大学二甲基亚硝胺投毒案中主犯林森浩也是由于和舍友黄洋关系不融 洽引发的。这些事件当中的主犯和被害人之间存在嫌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们从开始着手准备到实施犯罪也需一段时间,而存在问题的这段时间却没有被作为管理者的高校发现,错失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黄金时间。高校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导致此类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一旦在高校中建立了完善的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就可以从学生、老师、校方管理多方面着手减少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 (三)家庭教育的偏颇 家庭是社会的初级群体,千差万别的家庭类型会对学生产生千差万别的影响。有研究甚至表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或一定阶段之内,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会超过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家庭生活的最大特点是家庭成员中的父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对子女产生潜移默不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大小多方面的,从大的角度说,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从小的角度说,比如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的形成。受国家人口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政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生活在温室的孩子被父母过分溺爱,过于保护,极易造成任性、依赖、骄横等不良心理而生活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也普遍较差。另一方面,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使得孩子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产生焦虑、恐慌、内疚等心理障碍。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环境大概主要涉及三个领域,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而这三个领域里不良的社会风气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社会经济领域中,现代社会的人们渴望财富,追求财富,本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财富的获得理应建立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高尚道德观基础之上,但现实中的少部分人急功近利,为了达到目的,通过非法途径去攫取金钱和物质。更有甚者通过实施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侵占他人财产。社会政治领域中,“官僚作风”、“功利主义”等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涉世未深的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社会文化领域,网络不良文化、暴力游戏、媒体不良宣传等使学生形成了如“讲义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风气,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加剧了大学生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加剧了学生的心理不落差,从而导致心理暴力的形成并且引发暴力行为的不产生。 (五)当代中国对于“校园暴力”存在法律缺位 对未成人违法犯罪的主观恶性估计不足带来的刑事责任缺位 对校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估计不足带来的保护缺位 对校园暴力治理资源投入不足带来的纠治缺位 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国内经验: 对于国内来说校园暴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效可见。国内对校园暴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概念、特点、原因、措施等各个方面。 在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方面。国内研究者大多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入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作的关系网,尽可能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教育的时限出发,认为防止校园暴力的策略有:短期策略,包括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给予一些特殊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长期策略,包括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教育。而校园暴力问题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很少,校园暴力发生后管理引起更大的关注,殊不知预防与应对高校校园暴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本质内容和根本功能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信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国内的解决措施大致有: (一) 改革教育评估和教育评价方式。 鼓励学校扎扎实实的改善校风,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师生关系质量,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尊严和学习兴趣等。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办法做出改革:对学校的评估应该侧重于学校中教育机会的平等,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同时教育评估应更加注重学校是否建立健全了全员式的、发展的师生平等、和睦相处的教育关系模式。 (二) 创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求教师能够努力倾听学生的心语,并把师生之间的这种沟通和交流作为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的前提下,不要忘记对他们的文明教育和礼貌教育:要倡导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三) 授与学生应对校园暴力挑衅行为的方法。 教给学生如何处理和应对一些即将发生的校园暴力侵害行为。教师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上是有其独特的作用的。但是教师参与处理校园暴力能否有效还取决于教师的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所以学校领导和有权威性的教师应该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抵抗校园暴力的重任甚至要借助于司法机关、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对严重的暴力伤害事故做出有效的处理。 (四) 加强心理辅导,解除青春期心理危机。 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学校、家长加强心理辅导,与他们一起努力,平安度过青春期。 国外经验: 国外对校园暴力的研究最初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随着暴力事件的日益普遍化,世界各国对校园暴力均有关注也各有研究,下面介绍一个成功的校园安全建设蓝本: 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简介 1、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概况 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BP)P是在挪威伯根大学心理系的奥维斯(Danolweus)教授领导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开发的,针对学生之间的校园欺负、预防校园暴力。奥维斯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校园暴力研究的专家之一,在1983-1985年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内,他领导了涉及挪威全国范围的学校欺负问题调查研究和反欺负运动,被调查的学生达13.8万名。这是世界上最早、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关于学校欺负问题的系统研究4[]。在这次研究中,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得到了应用和实践的检验:计划实施后暴力问题下降了不止50%,反社会行为也明显减少,班级的社会氛围显著增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在199-71998年又从30所学校中跟踪调查了3200名学生取得了一致的结果,再一次验证了该计划的有效性。5[]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校园暴力研究预防中心(CSPV)以一套比较高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分析评价了600多种预防校园暴力的行动计划,并推出了n个其认为比较有效的样本计划,奥维斯计划名列其中。0[]奥维斯教授主持的校园暴力预防计划以其基于学校、多层次、内容具体等特点,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并在美国、德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得到推广应用。这种基于学校的系统计划对科学地解决我国当前逐渐暴露出的种种校园暴力问题,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2、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具体措施 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是从学校、班级和个人三个层面入手来应对校园暴力的,总体要求是成人的意识及介入。具体来说,在学校层面,学校要组织学生匿名填写奥维斯欺负问卷并管理这些问卷;组建校园暴力预防委员会,专门管理校园的暴力问题;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培训,让每个员工了解如何应对校园中的暴力问题,并组织定期的小组讨论;安排教师在休息时间、午餐时间对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有效的监督,组织家长的参与。在班级层面,班级要制定明确的班规以应对暴力行为;定期开展班会讨论相关问题;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会谈。在个人层面,主要包括与欺负他人者、被欺负者进行个别谈话;与相关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欺负他人者、被欺负者个人的干预计划。·总体来说,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是多层次,针对多个具体方面内容的。开发实施20多年来,奥维斯总结出四点基本准则:首先要有成人热情积极的参与,在计划中校领导、老师、家长要协调一致共同关心。其次对于负面行为要严格限制制止;此外对于违纪或发生的暴力行为应采取一些非惩罚性的应对措施尤其不应采取体罚的手段;最后身边的成人应努力做正面的模范。 3、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的推广模式 在奥维斯计划成功试验的基础上,挪威教育部、儿童及家庭事务部决定在更大范围的中小学里推广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实施挪威的新国家反暴力行动。行动中的推广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推广行动中他们首先由伯根大学健康发展中心的奥维斯反暴力小组负责培训特别选出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指导来自各个参与学校的行动 4.奥维斯的校园暴力预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 (1)应对校园暴力的措施要具体可行 (2)对各种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要进行长期的实践检验 (3)对于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有系统地推广 可能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学校方面: (1) 完善高校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心,也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应该坚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胜于补救”的理念,对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的人、事、物等因素,加强管理,妥善规划,在事前就进行评估、推测、检查与预防,以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提出下列预防模式构想,即机构预防、事前预防、事后处理和制度预防四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2)运用团队力量防杜校园暴力 结合学校所有人员力量对抗校园暴力事件;加强与学校与家庭联系,以整合力量全力教导学生;并与公安、社辅、医疗、司法等部门充份联系,以应不时之需。 (3)明了学生个人特性及客观环境,以收防微杜渐之效 部分学生之所以有暴力行为,必有其原因,理性、客观分析其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以诊断行为成因之后,方能拟定出正确之防治校园暴力对策。 (4)平日以爱心、关心管教学子,消弭暴戾之气 无论是父母、老师或是学校行政人员,对于学生之任何管教措施均应出于一片爱心,抱持“悲天悯人”之襟怀,善待之以恒,而且最重要者,必须让对方体验得到那份爱心与热忱。 家庭方面: (1)健全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健全人格 学生家长应深刻体认一项事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基础,有了健全家庭环境,才可能有健全人格之子女,因此家长应设法努力营造融洽家庭气氛,以子女教养为第一要务,让子女对家庭有充分归属感,可有效避免子女产生各种偏差行为。 (2)勿滥用暴力管教子女,产生不良学习效果 对子女为适当体罚,有时对于子女的一些偏差行为的确能发挥管束之效果,但体罚却非万灵丹,滥用体罚或实施严厉惩罚,除了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外,还可能让子女充分学习暴力,进而增长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3)主动配合学校各项措施,积极参与学校举办活动 为确实掌握子女行为状况,学生家长应主动随时与学校联系,以了解子女在校表现,以为家庭教育之参考依据;对于子女学校所举办活动,应设法亲身参与,这样才能收全面整合教育效果。 学生方面: 加强学生自我控制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学习自我负责的态度与及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妥善控制情绪,多结交益友,正当处理人际关系 社会方面 (1)遵守教育法治建设的价值原则 ,指导高校管理行为的法治实践, 加强立法,固化高校管理工作法治基础 (2)强化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 大众传播媒体应担负起提升民众文化道德水准责任,多安排有益少年身心健康节目,审慎处理传播内容,勿为不良导引,尤其是有关涉及师生间冲突之新闻。 (3)扩大推展文化道德涵养之活动 鼓励各机构、公益社教团体等,提倡富而好礼、勤俭、朴实的社会风尚及活动,使少年学生在纯净的大环境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薰陶,除掉社会暴戾之气。 (4)提倡正当娱乐休闲教育 有关单位应妥善规划少年休闲活动,提倡正当休闲教育,并提供适当的场地与专人辅导,使少年学生精力得有正当发泄管道。 (5)全力扫除引发暴戾之气不当场所 司法执行机构应严厉执行净化社会不良环境,取缔不良场所,严格取缔暴力充斥之黑色书刊、影像,严格管理少年出入不当之场所,以避免引发暴力动机进而衍生校园暴力事件。 (6)积极争取警力支持,必要时允许警方介入 遇到比较严重的事件发生,或者在外人闯入学校并实施违法行为时,由学校安保组织应立即与附近的公安派出所取得联系,请警方协助处理此类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请求当地的公安机关在夜间、上下学、开学初和放假前等重点时段,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治安隐患排查和巡逻。每学期开展一次侵害师生权益案件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涉及学校、师生的抢劫、盗窃、寻衅滋事、侵害师生身体和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加大侦破和打击力度。 (7)公安、文化、城管、工商等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 中央综治委明确要求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创造安定、清净的学习场所。 参考文献: [1]熊永华,周贵忠.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对策[J]. 南昌高转学报,2005( 1) : 48 - 50. [2]周立新,王丽芳.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3) :65 - 70. [3]李桂珍.浅议如何预防校园暴力[J].  湖南教育,2002(16):20 [4]庞桂梅,杨守存.校园暴力及其成因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6(3):39-40 [5]王鹰.校园暴力的合作治理[J].中国教师,2007(1):88
本文档为【校园暴力的原因探究及干预对策——以复旦投毒案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7-31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