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举报
开通vip

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从“金字塔型 ”到“橄榄型 ” ———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1 a 1 b 杜凤,方青 ( ) 1. 安徽师范大学 a. 学生处 , b. 社会学院 ,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产生了两次重大的社会变迁 ,从改革开放前的“金字塔型 ”向“洋葱头型 ”转 变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 。但要培育合理的现代化“橄榄型 ”社会结构还需要提供良好的社 会环境和政策保障 。 关键词 :社会阶层结构 ; 变迁 ;...

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从“金字塔型 ”到“橄榄型 ” ———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1 a 1 b 杜凤,方青 ( ) 1. 安徽师范大学 a. 学生处 , b. 社会学院 ,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产生了两次重大的社会变迁 ,从改革开放前的“金字塔型 ”向“洋葱头型 ”转 变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 。但要培育合理的现代化“橄榄型 ”社会结构还需要提供良好的社 会环境和政策保障 。 关键词 :社会阶层结构 ; 变迁 ; 中等收入阶层 ( ) 中图分类号 : C912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672 - 920X 2005 01 - 0018 - 05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产生于两次重大不意味着我国因此就进入“均等 ”社会。我国在打的社会变迁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 1978 年肇 ,以财产所有权为主的社会分化机制 破阶级体系后 始的改革开放。建国之初 ,以财产所有权为区分标 被以政治身份 、户籍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主的社会分 志的阶级体系被打破 ,进而发展为以身份制为标志 化机制所取代 。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这样一 的阶层结构 套非财产所有权型的社会分层 ,即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阶层结构 ,形成 ,已经形成了一套比 了以农民占大多数、工人和知识分子占少数的“金 较稳定的身份制分层体系 ,它使中国的阶级与阶层 ? 字塔型 ”社会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政治 、 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型 ”: 两个阶级 ———工人阶级与 经济和其他社会政策的重大调整 ,身份制逐渐衰落 ,,一个阶层 ———知识分子阶层。职业身份农民阶级 社会阶层日益呈现以职业为基础的特点 ,金字塔底 也非常单纯 ,只有三种职业身份 :工人 、农民与干部 , 部的构成有所变化 ,规模开始缩小 ,整个结构形态出 这一结构一直到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现向“橄榄型 ”转变的趋势 ,形成现代化阶层结构的 “身份制 ”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的规 雏形 ,陆学艺称其为“洋葱头型 ”。但这种雏形离我 则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这种地位规则 ,界限明 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提出的现代化阶层结构 确 ,一般不能由个人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更改 ,甚至有 即“两头小、中间大 ”的“橄榄型 ”社会阶层结构仍有 的是与生俱来 ,在人的一生中若无特殊情况不会变 [ 1 ]差距。因此 ,笔者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为线 化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 [ 2 ] 索 ,阐述各阶段阶层结构的特点 ,并探讨与我国现代 进行不公正分配而人为导致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阶层结构。 在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实行的是高度计划经济模式。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 ,身份制主要依托三个条件 :城乡 1 “金字塔型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阶层结构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度、单位制和行政制。首先 ,社会 新中国成立之前 ,我国的社会结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阶级 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随着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有 体系。阶级是与生产资料密切相联的、由客观经济 关城市管理的政策出台 。1958 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 指标决定的分层体系。在阶级体系中 ,一部分人占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标志着城乡 有巨额财产或大规模的生产资料 ,财产所有权成为 二元身份体制的定型 ,从而构建了中国城乡阶层分 区分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建国之初 ,经过土 [ 3 ]割的基本框架 。这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人们区 地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社会阶层结构发 生了根本性变化 ,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已经退出历史 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类 ,相对应的城镇居民 舞台。但是 ,阶级体系的被打破虽然使得占有巨额 和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力 、经济地位 、经济收入 、福利 财产或大规模生产资料的集团力量不复存在 ,却并 待遇 、社会地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城镇里地 [ 4 ] 位最低的居民其社会地位也高于农民 。对于中国 收稿日期 : 2004 - 06 - 29修回日期 : 2004 - 12 - 03 ( ) ( ) 作者简介 :杜凤 1980 - ,女 ,安徽凤阳人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处助教 ;方青 1964 - ,男 ,安徽石台人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社会学博士 。 第 1期杜 凤 ,方 青 :从“金字塔型 ”到“橄榄型 ”———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19 的农民来说 ,户籍身份的改变是极困难的 ,他们极难 2 “洋葱头型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阶层结构进入其他身份群体 。其次 ,中国城市就业者大多隶 属于某一个工作单位 ,国家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占有 、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处置和分配 ,是以通过国家设立的不同等级、不同类 社会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两次重大社 型的单位进行的。所以 ,单位对于一个人是十分重 会转变的过程 。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 ,相 [ 7 ] 要的。这些单位不仅给内部就业人员工薪 ,而且为 互推动 ,构成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 他们提供住房、医疗、福利等 ,单位成为国家统一分 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 配社会资源 、社会地位的主要渠道。对社会成员来 既表现在原有阶层内部 ,也表现在原有阶层之间或 [ 8 ] 外部 , 还包括曾束缚阶层结构变迁的制度自身的 说 ,只有通过进入某一单位才能得到国家控制的资 变迁 。 源 ,社会成员也正是通过单位来体现自己的社会地 [ 5 ] 首先 ,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 。陆学艺指出中位。第三 ,国家按照行政权力的形式 ,在身份和单 国农民大体可分为八个阶层 ,即 : 农业劳动者阶层 ,位的基础上 ,赋予一部分人和几乎所有的单位以一 农民工、雇工阶层 ,农民知识分子阶层 ,个体手工业 定的行政级别 ,按照行政级别将不同量的社会资源 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乡镇企 [ 9 ] 和支持社会资源的权力 ,分配至不同级别的个人和 业管理者阶层 , 农村管理者阶层。农民阶级的分 单位身上 。每一个人或单位组织依据他们在行政化 化扩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同时工人阶级内部也逐渐 开始异化。其一 ,由原来的单一公有制企业向个体、 的国家资源分配体系中的不同级别占有不等量的社 私营 、外资等企业转移 ;其二 ,工人的收入差距拉大 , 会资源。行政级别的高低决定其占据社会资源的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 ,工人阶级内部失业、半失 [ 5 ] 寡。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分层体系除了以上业者增多 ,在业贫困者也呈增长趋势。这种阶层结 的特点之外 ,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即官本位制。因为 构或利益群体的分化使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身份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 ,干部的分 [ 6 ]走向衰落 ,阶层结构复杂化。 这种变化除了表现在层是一个核心内容 ,人们把它称为官本位制。 上述群体阶层结构的分化 这一时期 , 尽管也存在着城乡间、地区间的分 化 ,但整个社会是以分化程度低、社会流动缓慢为特 方面 ,还体现在制度变迁方面。我国传统的身份制征的。与在城乡建立“人民公社 ”与“单位 ”等社会 呈现松动和趋于瓦解 , 最明显的则是户籍身份制。 组织相适应 ,政府通过户籍制 、劳动用工制及人事管 随着户籍身份制的放松 ,农民涌入城市 ,传统城乡二 理制等社会政策的推行 ,将每个社会成员均安排在 元社会结构被打破 ,形成了农民、农民工、工人的三 “公社 ”或“单位 ”中 ,所有社会成员依据同样的分配 [ 10 ] 元社会结构。此外 ,官本位制也不断受到冲击 ,明制度获得大体相同的收入。农村或城市居民无论是 显走下坡路。单位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 生活在中国的哪个地区 ,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社会地 ?迁 ,其功能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在 20 世纪 90 位。改革开放以前 ,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社会阶层 年代深化体制改革阶段 ,随着国有企业、人事制度、 结构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实际 ,对维护和稳定社 会秩序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体系的内 干部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 在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把干 推进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加复杂化、细化 ,为建部、工人和农民固定在不同的社会地位 ,社会流动性 立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阶层结构提供了制度 很小 ,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将农民牢牢地 保证 。 束缚在土地上 ,使得中国人口最大的一部分人的劳 1956年至 1978 年的这段时间 , 社会阶层结构 动生产、社会活动积极性受到束缚 ,整个社会缺乏活 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身份制地位的彰显 。而改革开放 力。人们很难突破种种制度的限制 ,很难超越级别 , 以来 ,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主要标志 ,就是各种个体的后天努力与地位变迁没有太大联系。这种底 层大、上层小的“金字塔型 ”社会阶层结构造就了一 身份制度的衰落与解体 ,以及新的分层体系的形成。 种缺乏公平竞争机会的社会体制 。在这种社会结构 这种变迁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多积极方面的改进 : 农 下 ,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社会差距不断拉大 ,社会 民可以进入城市 ,社会流动加快 ,农民积极性得到极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构成了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 大激发 ,而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起 ,则更是突破了 的挑战和威胁。 我国过去身份制与单位制的束缚 ,给市场经济注入 了巨大活力。与此同时 ,官本位体制的衰落 ,意味着 社会的巨大进步 ,这一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严重束缚 () 20 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22 卷 也在逐渐消除。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形成 ,各阶, 他们所占比例约为 22. 6 % ; 第业工人及相关人员 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利益认同的差异 九 ,农业劳动者阶层 ,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 ,以农 日益明晰化 ,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分化机制逐渐取 业为唯一或主要的职业 ,并以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 或主要来源的人员 , 农民阶层的比例占 44 %左右 ; 代了过去以身份制为依据的社会分化机制 ,出现了 而处在社会十大阶层最底层的为城乡无业、失业、半 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 ———“洋葱头型 ”结构。 失业者阶层 ,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约占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 ,新的社会阶层结构 3. 1 % 。以上这十大社会阶层又可以分为五大社会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坚持职业原则。工业化、现代化 经济等级 :社会上层 、社会中上层、社会中中层、社会 进程强烈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职业结构和人们的职 [ 12 ] 10,58 业地位 ,影响着人们因职业属性变化而发生的阶层 中下层和社会底层。 [ 11 ] 由此可见 ,我国社会阶层出现的剧烈分化与我 属性变动 。职业原则与其他原则相比具有不可 国的经济体制转变密不可分 ,一方面 ,它反作用于经 替代的可操作性。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以职业分类 济 ,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推动了当代 [ 13 ] 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的占 中国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和实现程度 , 另一 [ 12 ] 8 有状况为标准来勾画的 。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 方面 ,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 可能诱发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例如贫富 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 ,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 分化问题。尽管如此 ,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已 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 经济 初显端倪。 资源主要指对生产资源的所有权 、使用权和经营权 ;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深化体 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 制改革以来 ,一个具有活力、结构形态相对合理的现 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在当代中国社会中 ,这三种 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在中国逐渐显露出来 ,即现代化 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 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这个雏形的一个 重要标志是社会中间层不断壮大以及社会流动机制 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 。 依据上述关 合理化。随着农业劳动者不断的向其他社会阶层流 于阶层划分的原则 ,中国社科院社 动 ,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整个社会结构的 会学所的“当代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课题组 ,经过调 中下层部分也在缩小 。同时 ,一些新兴阶层开始出 查分析后总结出当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 现 ,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管理 态 ,认为它是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这十大阶层 人员 、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等 ,这就是社会的中间 层 。我国社会结构较上层的部分或者说居于优势位 分布于五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之中 ,依次为 : 第一 , 置的社会阶层中 ,掌握或直接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 正在兴起和壮大。这些社会阶层结构的根本性变 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 , 化 ,使我国具备了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 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 成分 。另一方面 ,各个阶层在社会地位等级中的位 2. 1 % ;第二 ,经理人员阶层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置基本趋于稳定 ,现代社会流动机制已经出现 ,作为 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 ,他们在目前社会阶层结构 某个阶层的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变自己 的社会地位。但是 ,应该看到 ,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 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1. 5 % ; 第三 , 私营企业主阶层 , 与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用陆学艺的话说还 主要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 [ 14 ] 只是“洋葱头型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 ”。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 , 其所占比例约为 0. 6 % ; 第 这种结构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其基本表现可 四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 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 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 , 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社会中间层的规模过小 , 而像农业劳动者这样的构成社会中下层的阶层规模 他们所占的比例约为 5. 1 % ; 第五 , 办事人员阶层 , 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 员 ,他们在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中大约占 4. 8 %的比 例 ;第六 ,个体工商户阶层 ,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 并投入生产 、流通 、服务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 而且以此为生的人 , 其所占的比例约为 4. 2 % ; 第 [ 12 ] 69 还过大。七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 非专业性的 、非体力和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 ,其在社 3 “橄榄型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会阶层结构中约占 12 % ; 第八 ,产业工人阶层 ,指在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 第 1期杜 凤 ,方 青 :从“金字塔型 ”到“橄榄型 ”———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21 的宏伟目标 ,作为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阶,微观上要规入阶层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 层结构随着社会的转型不断地向两头小中间大的 范市场秩序 ,以法律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拓宽就业市 “橄榄型 ”结构变迁 ,这种结构有着庞大的中等收入 场 ,为自谋职业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 另一方面 , 阶层。只有实现了中等收入阶层占大多数的现代化 政府要用税收杠杆调节社会平衡 ,继续征收工资税、 阶层结构 ,才谈得上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因此 ,十六 遗产税等个人所得税项目 ,调节过高收入 ,防止两极 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 分化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社会弱势群体 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中间阶层 ,不是某个阶层的 的后顾之忧 ,并探索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途径。这 代称 ,而是几个具有相近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中等样就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 12 ] 50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目前 ,我国 和社会环境。 ( ) 的中等收入阶层有四部分构成 :新中等收入阶层 ,包 3 加快城市化进程 当前农民阶层依然是社 (括就职于三资企业、新兴行业 如金融、证券、信息 、 会阶层结构中主体部分 ,处于社会中下层 ,反映我国 ) 高新技术等领域 的高收入高消费者 ; 传统干部和城市化的水平距现代化社会的要求还相差很大。因 ,加大城市化进程就成为中等收入阶层发展的一 此 知识分子 ; 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 、股份制企业的职 [ 15 ] 个重要途径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就是增强 工 ;大量的个体 、私营经营者。中等收入阶层是社 城市的吸纳能力。首先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 会稳定的一股重要力量 ;是政府的支持力量 ,是推动伐 。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 政治民主的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瓶颈 ”之一 ,而打破这种制度将 是稳定的消费群体 ;同时也是文化的投入者、消费者 有利于吸引投资 、吸引大量劳动力 ,为人口的自由迁 徙提供可能。其次是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 ,农民向 和创造者 。 城市的流动 ,是否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 ,关键看该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结构急剧 城市能否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充分利用这些人力 转型 ,在中等收入阶层迅速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 资源 。 衍生出一些问题。陆学艺指出 : 我们现在的中等收 ( )4 完善教育政策 中等收入阶层是具有良好 入阶层所占的比例是 18 %左右 ,距西方国家的 40 % 教育背景的阶层 ,合理的教育政策有利于中等收入 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同时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分布呈 阶层的发展、壮大 。一方面教育从业者群体是中等 现出区域和城乡的不平衡性 ,地区差距仍然很大 ,并 收入阶层的构成部分之一 ,但其中的很多人却存在 且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 ; 另外 , 体制性弊端仍然存 待遇过低等问题 ,因此 ,要提高教育从业人员的收入 在 ,极少数成员通过权钱交易钻政策空子 ,通过不平 水平 ,尤其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的待遇 等竞争、非法收入等不正当手段跻身于此阶层 ,给此 阶层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 过低甚至拖欠问题 ;另一方面普及高等教育 ,放宽对 高等教育、社会办学 、私人办学的限制 ,动员社会力 虑 ,培育合理的现代化阶层结构应当成为现阶段国 量对教育事业的参与 ,尤其是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 家社会政策选择的核心 。在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 ( )职业教育 ,这是培养中等收入阶层的必备土壤。 1 加快经济发展 ,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这是 中等 收入阶层发展的最根本途径 。一方面 ,提高人 们“橄榄型 ”社会阶层结构是现代社会结构的特 的收入水平 ,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 ; 另一方面 ,提 征 ,是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 ,是全面建设小 高现代消费品的社会生产率 ,繁荣消费品市场 。农 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发展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 ,即让村地区有着发展中等收入阶层的巨大潜力 ,因此 ,必 该缩小的阶层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是培育 须关注“三农 ”问题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 繁 荣农村经济 。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社会得到稳 “橄榄型 ”社会阶层结构的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社 定 ,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才能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并 会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 ,引导现有中等收入阶 吸引更多的农民走入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 。同时 , 层的良性发展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艰巨任务。当前 , 缩小地区差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新兴中等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为中等收入阶收入阶层的发展提供契机 ,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的 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保障 ,使中国 壮大。尽快进入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小康社会。 ( )2 规范市场调节 建立并完善平等竞争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体制 ,防止少数利益集 团通过特权聚敛财富以及不法收入 ,是推动中等收 注释 : ?阶层与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阶层的核心内容是 () 22 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22 卷 ( ) 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方式或配置1. 方式的差异 ,它是按一般的 “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 ”来区分 [ 6 ]李强.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M ]. 哈尔滨 : 黑龙 的 ,而阶级则是一种按特殊的社会资源 ———生产资料来分层 江人民出版社 , 2002: 16. 的结果 。阶层是个大概念 , 而阶级则是一种特殊的分层 。 [ 7 ]郑杭生. 关于 21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几点展望 [ J ]. 社 ( ( ) 见郑杭生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 》,《华中 会学研究 , 1997 2. () )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 4期 这也是本 [ 8 ]刘 祖 云. 从传 统 到 现 代 ———当 代 中国 社 会 转 型 研 究 文阐述我国阶层结构变迁所采用的主要思路 。其实英文文 [M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0. 献中多采用同一词汇“c la ss”,而国内学界和普通民众通常采 [ 9 ]陆学艺. 社会学要重视当今农民问题 [ J ]. 社会学研究 , 用“阶级 ”和“阶层 ”两个词汇 ,由于“阶级 ”具有对立和冲突 ( ) 1989 9 . 的意涵 ,“阶层 ”则主要意味着等级 ,相对暧昧 。 [ 10 ]李培林. 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 [ M ]. 沈阳 : 辽宁人 ?应该说只有农村与城市的差异 。 民出版社 , 1995: 84. [ 11 ]郑杭生. 关于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 [ J ]. 人大 ( ) 复印资料 ?社会学 , 2002 5 . [ 12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 M ]. 北京 :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2. 参考文献 : [ 1 ]张宛丽. 中国社会阶层研究二十年 [ J ]. 社会学研究 , [ 13 ]李一平. 当前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双重效应及 ( ) 其对策思考 [ J ]. 人大复印资料 ?社会学 , 2002 5 . ( ) 2000 1. [ 14 ]邓科.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透视 [ N ]. 南方周末 , 2001 - 12 [ 2 ]许欣欣.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 [M ]. 北京 :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0: 107. ( ) - 20 1. () [ 3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 3 版 [M ]. 北京 : 中国人民 [ 15 ]李强. 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 [ J ]. 人大复印资料 ?社会 ( ) 大学出版社 , 2002: 236. 学 , 2003 11 . [ 4 ]王汉生 ,张新祥. 解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层次分化 [ J ]. 社 ( ) 会学研究 , 1993 6 . [ 5 ]陈江. 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分析 [ J ]. 福建论坛 , 2000 [ 责任编校 : 杨立平 ] From the“Pyram id Type”to the“O n ion Type” ———The Tran sition of Soc ia l Stra tifica tion in Ch ina Since the Found ing of the Peop le’s R ep ub lic of Ch ina 1 a 1 bDU Feng, FAN G Q ing ( )1. A nhu i No rm a l U n ive rsity, a. D ep a rtm en t of Studen t M anagem en t, b. Soc ia l Co llege, W uhu A nhu i 241000, Ch ina A b stra c t: Two grea t tran sition s have happ ened in Ch ina’s struc tu re of soc ia l stra tifica tion since the foun2 d ing of the Peop le ’s R ep ub lic of Ch ina, wh ich is from the“p yram id typ e ”to the“on ion typ e ”. A l2 though the em b ryon ic fo rm of mode rn struc tu re of soc ia l stra tifica tion ha s e stab lished, it is still nece ssa2 ry to p rovide a good soc ia l c ircum stance and po licy suppo rt in o rde r to cu ltiva te the“o live typ e ”of p rop e r soc ia l stra tifica tion in mode rn wo rld. Key word s: struc tu re of soc ia l stra tifica tion; tran sition; m ed ium incom e group
本文档为【从_金字塔型_到_橄榄型_建国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2-05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