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施工测量规范

施工测量规范

举报
开通vip

施工测量规范施工测量规范 技术设计 设计图纸文件校核 观测仪器检验 钻孔造孔放样定位 检测验收 仪器购置设备 加工 外业观测 预留预埋放样定位 检查验收 验收入库 观测资料检查 土建施工 平差计算 设备安装调试 编制成果表 工程竣工资料整理编绘 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建筑施工 安装调试 施工期周 期观测 仪器设备 购置加工 编写变形分析报告 1. 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 率定、 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 应严 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 以及设...

施工测量规范
施工测量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技术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设计图纸文件校核 观测仪器检验 钻孔造孔放样定位 检测验收 仪器购置设备 加工 外业观测 预留预埋放样定位 检查验收 验收入库 观测资料检查 土建施工 平差计算 设备安装调试 编制成果表 工程竣工资料整理编绘 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建筑施工 安装调试 施工期周 期观测 仪器设备 购置加工 编写变形分析报告 1. 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 率定、 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 应严 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 以及设计文件、 承包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要求。 应执行 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 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 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 仪器 设备清单进行。 仪器设备购置、 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 (1) 仪器设备购 置、 加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2) 仪器设备检验、 率定计划。 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 应 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 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 证, 计量检测证。 仪器、 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 倒垂孔、 钢管标、 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 钢管标、 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 按照设计坐 标、 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 放样。 钻机就位, 应认真进行校正。 经校正安装 固定的钻机, 主轴必须严格垂直, 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钻孔施 工过程中应每进尺 1 m,2m, 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 检测, 以控制钻孔质量, 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 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 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 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 100mm。 钢管标、 钢、 铝管双金属标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的要求。 钻孔进尺满足设计要求后, 应通知设计、 地质、 监理工程师, 参加钻孔终 孔验收, 并进行单项工程阶段性验收签证。 终孔验收后, 及时进行倒垂孔保护 管、 钢管标、 钢、 铝管双金属标安装埋设。 各类金属管材、 材质型号、 加工均 应满足设计要求。 倒垂孔保护管应认真组装调试, 并进行保护管垂直度检测, 保护管垂直度必须满足其有效孔径大于 100mm, 加固以后进行灌浆。 钢管标、 钢、 铝管双金属标、 保护管、 芯管应认真组装调试, 满足设计要求以后, 芯 管 根部(1m,2m) 采用水泥浆灌浆固结, 保护管芯管间距 2 米采用橡胶圈加固。 倒垂孔、 钢管标、 钢、 铝管双金属标保护管、 芯管安装完成后, 其管口均应安 装保护装置, 以防损坏。 钻孔施工单位应提交钻孔地质柱状图, 钻孔垂直度检 测单位应整理并提交钻孔与保护管垂直度检测资料以及保护管芯管安装埋设 竣工图。 倒垂孔、 钢管标、 钢、 铝管双金属标施工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 格后, 施工单位应会请监理工程师会签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签证。 4. 变形监测设施予留予埋: 布设在砼大坝各层廊道的变形监测设施(如引张线、 静力水准、 正、 倒垂 线测站、 精密导线、 弦矢导线、 竖直传高、 垂直位移监测点) 应按照设计图纸 进行予留、 予埋放样测量, 并进行予留槽、 予埋件安装施工, 予留槽、 予埋件 安装施工应准确定位、 安装固定牢固, 完成以后进行检查验收。 予留、 予埋部 位砼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复测验收, 检测是否变位走样。 如存在跑模走 样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予以处理。 5. 正垂线埋管埋设安装: 布设在砼坝体中的正垂线埋管(砼管、 钢管) 应按设计坐标进行放样测量, 在埋管部位准确标定其中心位置, 进行埋管定位。 埋管垂直度应严格控制在设 计允许的偏差内。 埋管应牢固加固, 以防止在砼浇筑施工中发生变形。 严禁碰 撞。 砼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复测正垂线埋管垂直度。 以调整后续埋管的垂直 度。 砼管在安装过程中管口应平顺衔接, 防止错台, 接口处应用油毡封闭, 防 止水泥砂浆流入。 钢管在安装过程中管口应平顺衔接, 焊缝应平整、 严密。 正 垂线埋管埋设安装完成以后, 应及时整理编绘埋管竣工资料。 6. 变形监测设备安装调试: 6. 1 倒垂线安装调试: 采用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复测保护管垂直度, 确定倒 垂线锚块埋设位置。 安装倒垂浮体组, 安装倒垂线锚块, 通过滑轮将安装倒垂 线锚块的不锈钢丝吊入倒垂线保护管, 依靠锚块重力张拉不锈钢丝。 按照锚块 埋设位置将不锈钢丝在管口准确定位。 在倒垂线保护管内安装注浆软管, 准确 计算埋设锚块水泥沙浆用量, 通过注浆软管平缓注入埋设锚块水泥沙浆。 注浆 结束后再次检测不锈钢丝在管口的准确位置, 如发现安装位置有偏移, 应即时 进行调整, 使之恢复到锚块埋设位置。 倒垂锚块埋设安装 7—10 天以后, 安装倒垂浮体组和倒垂线不锈钢丝固定 夹具, 按设计要求计算浮体工作浮力进行倒垂线不锈钢丝张拉。 按照浮体工作 浮力向浮体组注入变压器油, 在浮体支架上盘绕固定富余钢丝。 加盖浮体组保 护盖。 在砼观测墩上埋设垂线座标仪基座。 6. 2 正垂线安装调试: 复测正垂线埋管垂直度, 确定正垂线埋设位置。 按照确定的正垂线埋设位 置, 安装正垂线悬线装置、 固定夹线装置、 活动夹线装置。 悬挂正垂线阻尼重 锤, 固定夹线装置。 在正垂线砼观测墩上埋设垂线座标仪基座。 在正锤油桶中 注入变压器油。 6. 3 引张线安装调试: 引张线安装前应检验采购的配重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准确测定引张线安 装轴线, 按照引张线安装轴线进行端点、 测点装置埋设安装, 端点滑轮槽、 夹 线装置 V 型槽与测点读数钢尺高差应控制在?1mm,2mm 以内。 张拉并固定引 张线不锈钢丝。 在测点处安放浮船与水箱。 引张线钢丝复位精度应优于? 0. 1mm。 6. 4 视准线安装施工: 按设计布置准确测定视准线端点、 测点位置, 埋设视准线砼观测墩, 在砼 观测墩顶部埋设强制对中底盘, 强制对中底盘应调整水平, 倾斜度不得大于 4′ 。 视准线各测点底盘中心应埋设在两端点底盘中心线的连线上, 其偏差不 得大于 10mm。 6. 5 静力水准安装施工: 静力水准测点、 标定点和连通管壁槽、 管槽支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土建施 工。 静力水准安装施工之前, 测点、 标定点和 PVC 管应认真进行清洗。 测点、 标定点和 PVC 管应按出厂说明进行组装, 组装完成注入纯净蒸馏水, 注入蒸馏 水后必须认真排净空气气泡, 并进行静力水准系统标定。 7. 变形监测施工期观测与资料整理分析: 7. 1 用于大坝变形监测的仪器、 设备须进行计量检测, 率定和检验。 使用性能 必须满足国家有关计量检测规定。 7. 2 施工期观测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规范和设计技术要求进行。 施工 期观测频次应执行设计技术要求。 7. 3 施工期观测资料应及时检查、 平差计算, 并进行资料初步整理分析, 及时 报送, 雨季、 汛期和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观测, 以密切监测工程安全施工。 7. 4 观测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必须内容真实完整, 字迹清晰, 不得任意涂改。 7. 5 年度观测资料应进行整理分析, 绘制变形过程曲线, 编写初步分析报告。 技术设计 踏勘、 选点、 建标、 埋石 仪器检校 控制测量(含图根点测量) 碎部测量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与处理 内业编绘成图或清绘 建库打印蓝晒 技术总结报告 检查验收 一、 说明 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 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应与施工坐标系、 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 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 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 1: 200、 1: 500、 1: 1000 和 1: 2000, 按正 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 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 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 M 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 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 1( 一般规定 1. 1 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 采用经纬仪交会法、 测距导线法、 全站仪坐标法、 三角高程、 水准测量、 GPS 等方法测量。 1. 2 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 其点位 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 1 ?; 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1/10。 1. 3 为了节约, 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 4 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 只要能够保证碎部 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 5 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 图根点测量(略) 三、 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 居民地和垣栅、 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交通及附属设施、 管线及附属设施、 水系及附属设施、 境界、 地貌和土质、 植被等各项地物、 地貌要素, 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 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 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 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形图图式执行外, 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 测量控制点测绘 1. 1 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 在图上应 精确表示。 1. 2 各等级平面控制点、 导线点、 图根点、 水准点, 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 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 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 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2. 1 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 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 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 2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 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 注记层数。 1: 500 与 1: 1000 比例尺测图, 房屋应逐个表示, 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1: 2000 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 图上宽度小于 0. 5mm 的小巷可不表示。 2. 3 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 4mm, 简单房屋小于 0. 6mm 时, 可用直线连接。 2. 4 1: 500 比例尺测图, 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 1: 1000 比例尺测图, 图上 6mm 2 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2. 5 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 取舍得当。 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 城 楼、 城门、 豁口均应实测; 围墙、 栅栏、 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 规整性、 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2. 6 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 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2. 7 永久性门墩、 支柱大于 1M 毫米的依比例实测, 小于 1M 毫米的测量其 中心位置, 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 要量取并记录 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2. 8 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 主要的支柱也 要实测。 3( 工矿建(构) 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 3. 1 工矿建(构) 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 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 形状 和性质特征。 3. 2 工矿建(构) 筑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 应实测其外部轮廓, 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 应准确测 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 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4( 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 4. 1 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 附 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 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正 繁硎舅撕秃,说暮叫斜曛荆?河流和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4. 2 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 公路路中、 道路交叉处、 桥面等应测注 高程, 隧道、 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4. 3 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 公路应在图上 每隔 15~20mm 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 国道应注出国道路线编号。 公路、 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 沥青、 砾石、 条石或石板、 硬砖、 碎石和土 路等, 应分别以砼、 沥、 砾、 石、 砖、 碴、 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 铺面 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4. 4 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 铁路符号不中断, 而将另一道路 符号中断; 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 应测绘桥位、 匝道与绿地 等; 多层交叉重叠, 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不绘, 桥墩或立柱视用图需要 表示, 垂直的挡土墙可绘实线而不绘挡土墙符号。 4. 5 路堤、 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 并应在其坡顶、 坡脚适当测注高 程。 4. 6 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 应按真实位置绘出。 高速公路应绘出两侧 围建的栅栏(或墙) 和出入口, 注明公路名称。 中央分隔带视用图需要表 示。 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 过街天桥、 过街地道的出入口、 分隔带、 环岛、 街心花园、 人行道与绿化带绘出。 4. 7 跨越河流或谷地的桥梁, 应实测桥头、 桥身和桥墩位置, 加注建筑结 构。 码头应实测轮廓线, 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无名称者注“码头”, 码头上的建筑应实测并以相应符号表示。 4. 8 大车路、 乡村路、 内部道路按比例实测, 宽度小于 1M 毫米时只测路中 线, 以小路符号表示。 5( 管线测绘 5. 1 永久性的电力线、 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 电杆、 铁塔位置应实测。 当 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 只表示主要的。 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 电信线 可不连线, 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 走向 连贯。 5. 2 架空的、 地面上的、 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 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 并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 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 可适当取舍。 地下管线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5. 3 污水篦子、 消防栓、 阀门、 水龙头、 电线箱、 电话亭、 路灯、 检修井 均应实测中心位置, 以符号表示, 必要时标注用途。 6( 水系测绘 6. 1 江、 河、 湖、 海、 水库、 池塘、 泉、 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 均应准确 测绘表示, 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根据需要可测注水深, 也可用等深线或水 下等高线表示。 6. 2 河流、 溪流、 湖泊、 水库等水涯线, 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 当水涯线 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 1mm 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 河流在图上宽 度小于 0. 5mm、 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 1mm(1: 2000 在形图上小于 0. 5mm) 的用单线表示。 6. 3 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为准。 各种干出滩 在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或注记表示, 并适当测注高程。 6. 4 水位高及施测日期视需要测注。 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 时令 河应测注河床高程; 堤、 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 池塘应测注塘顶边及 塘底高程; 泉、 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 并根据需要注记井台至 水面的深度。 7( 境界测绘 7. 1 境界的测绘, 图上应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 等级、 位置以及与其它要 素的关系。 7. 2 县(区、 旗) 和县以上境界应根据勘界协议、 有关文件准确清楚地绘 出, 界桩、 界标应测坐标展绘。 乡、 镇和乡级以上国营农、 林、 牧场以及 自然保护区界线按需要测绘。 7. 3 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 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 8( 地貌和土质的测绘 8. 1 地貌和土质的测绘, 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 类别和分布特征。 8. 2 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 崩塌残蚀地貌、 坡、 坎和其它特殊 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8. 3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 坎, 其坡度在 70? 以上时表示为陡坎, 70? 以下时表示为斜坡。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 2mm, 以陡坎符号表示。 当坡、 坎比高小于 1/2 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 5mm 时, 可不表示, 坡、 坎密集时, 可以适当取舍。 8. 4 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 2mm 时, 应实测坡脚。 当 1: 2000 比例尺测图梯田坎过密, 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 5mm 时, 可适当取舍。 梯 田坎比较缓且范围较大时, 可用等高线表示。 8. 5 坡度在 70? 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 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 表示。 独立石、 土堆、 坑穴、 陡坡、 斜坡、 梯田坎、 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 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 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8. 6 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 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 表示。 9( 植被的测绘 9. 1 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 对耕地、 园地应 实测范围, 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 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 下, 可采用注记说明。 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 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 适当取舍, 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9. 2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 杂粮、 棉花、 烟草、 大豆、 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 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 灌”、 “滴灌” 等。 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 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 准配置符号表示。 9. 3 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 1mm 的应用双线表示, 小于 1mm 的用单线表示。 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 注记 10. 1 要求对各种名称、 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图上所有居民地、 道路、 街巷、 山岭、 沟谷、 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 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 均应调查核实, 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 并应正确注记。 10. 2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 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 2~3cm。 10. 3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脚、 谷底、 谷口、 沟底、 沟口、 凹地、 台地、 河川湖池岸旁、 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10. 4 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 街道交叉中心、 建筑物 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 管道检查井井口、 桥面、 广场、 较大的庭院内或空 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10. 5 基本等高距为 0. 5 米时, 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 基本等高距大于 0. 5 米时可注至分米。 11( 地形要素的配合 11. 1 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 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 可将较重要的地 物准确表示, 次要地物移位 0. 3mm 或缩小 1/3 表示。 11. 2 独立性地物与房屋、 道路、 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 可中断其它地物 符号, 间隔 0. 3mm, 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11. 3 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 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 边线与陡坎上沿线重合的, 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坡坎上沿线; 当坎坡上沿 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 可移位间隔 0. 3mm 表示。 11. 4 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 可间断水涯线, 房屋照常绘出。 11. 5 水涯线与陡坎重合, 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 水涯线与斜坡脚线重 合, 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11. 6 双线道路与房屋、 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 可以建筑物 边线代替路边线。 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 0. 3mm。 11. 7 境界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 应离线状地物 0. 3mm 在相应一侧不间断 地绘出; 以线状地物中心线或河流主航道为界时, 应在河流中心线位置或 主航道线上每隔 3~5cm绘出 3~4 节符号。 主航道线用 0. 15mm黑实线表示; 不能在中心线绘出时, 国界符号应在其两侧不间断地跳绘, 国内各级行政 区划界可沿两侧每隔 3~5cm 交错绘出 3~4 节符号。 相交、 转折及与图边交 接处应绘符号以示走向。 11. 8 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 可省略不绘; 与地面无实物 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 等高线等) 重合时, 可将地类界移位 0. 3mm 绘出。 11. 9 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 双线道路、 路堤、 路堑、 坑穴、 陡坎、 斜坡、 湖泊、 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11. 10 当图式符号不能满足测区内测图要求时, 可自行设计新的符号, 但 应在图廓外注明。 四、 测图 1( 平板仪白纸测图 1. 1 置平板仪于测站上, 整平、 对中、 量取仪器高、 定向, 使照准仪的直 尺边准确地通过图板上测站点的位置; 用已测地物点或图要点检查定向。 1. 2 用照准仪瞄准碎部点上立的视距尺, 读出碎部点的视距和中丝切尺数, 读垂直角。 1. 3 用计算器计算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程。 公式(内调焦望远镜)如下: 测站点至立尺点水平距离: S=KL? COS 2 α ; 立尺点高程: H=H 0 +I+ h’ -B 其中 h’ =0. 5Klsin2α L: 两视距丝间标尺读数差; K: 视距乘常数, 通常为 100; H 0 : 测站点高程; I: 仪器高, H 0 +I即为视线高; B: 中丝读得的切尺数; α : 垂直角(视准轴的倾斜角)。 1. 4 用卡规和斜分比例尺按测图比例尺截取碎部点在图上的长度, 沿照准 仪直尺边沿, 使卡规一脚对准测站点, 另一脚在图上刺点, 即得到碎部点 在图上的点位, 并注记高程。 1. 5 一点测量完毕, 指挥立尺员进行下一点的观测, 直到本测站上应测的 碎部点全部测完为止。 1. 6 每个测站上测出部分碎部点以后, 应随时进行勾绘, 尽量作到随测随 绘, 避免绘错或遗漏。 1. 7 在测站上勾绘地物地貌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巡视检查, 发现漏、 错或综 合取舍不当, 等高线与高程注记相矛盾, 要立即纠正。 务使成图清晰易读、 主次分明、 取舍恰当、 图式运用正确。 1. 8 测图过程中和收站前要检查图板定向。 2( 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白纸测图 2. 1 将经纬仪置于测站旁 2 米左右处, 整平, 后视测站, 计算视线高。 2. 2 将小平板仪置于测站上, 整平、 对中、 定向、 检查定向后, 用测斜照 准仪瞄准经纬仪的垂球线, 量取到经纬仪的距离, 按测图比例尺在图上定 出经纬仪的位置。 2. 3 以测斜照准仪瞄准碎部点上的视距尺, 通过图上测站点的位置, 以测 斜照准仪的直尺边沿定出碎部点的方向。 2. 4 以经纬仪观测碎部点的标尺, 读取视距和垂直角, 计算碎部点的高程 和碎部点到经纬仪的距离。 2. 5 按测图比例尺用卡规自经纬度仪在图上的位置截取经纬仪至碎部点的 长度与直尺边相交, 刺出碎部点的位置, 并注记高程。 2. 6 重复 2. 3、 2. 4、 2. 5 的过程, 测出本站其它碎部点。 2. 7 勾绘, 巡视检查。 2. 8 测图过程中每测 20~30 个点和收站前要检查图板定向是否变动。 3( 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图 3. 1 将经纬仪置于测站上, 对中、 整平、 量仪器高, 后视附近的一个控制 点作为起始方向(零方向)。 3. 2 小平板置于测站附近的任意位置, 固定测图板, 在图上测站点位置插 绣花针, 并将量角器圆心小孔套在针上, 画出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向线。 3. 3 经纬仪观测碎部点的水平角、 立角、 视距。 3. 4 计算碎部点高程和碎部点至测站点的水平距离。 3. 5 用量角器和比例尺, 按水平角、 水平距离刺点, 标注高程。 3. 6 重复 3. 3、 3. 4、 3. 5 操作, 完成其它碎部点测量。 3. 7 检查后视方向是否变动, 勾绘, 巡视检查, 本站测量结束。 3. 8 用此法进行小面积测图时, 可记录经纬仪野外观测数据, 并绘制草图, 在室内展点勾绘。 3. 9 为了解决量角器估读误差太大和量角器圆心偏心问题, 可根据观测的 水平角、 立角、 视距计算出碎部点的坐标和高程, 用三角板和直尺或坐标 尺手工展点。 3. 10 当视距较短时, 用钢尺或皮尺量距代替视距, 可以大大提高测距的精 度。 3. 11 用经纬仪或经纬仪配钢尺(或皮尺) 测量的测图数据可以计算、 整理 成坐标数据文件, 用机助成图法成图。 4( 经纬仪配合测距仪测图 4. 1 将经纬仪置于测站上, 对中整平, 后视一个邻近的控制点并配置方位 角, 量取仪器高, 计算视线高。 4. 2 将测距头安装到经纬仪上, 并连接电池, 设置温度、 气压、 棱镜常数。 4. 3 经纬仪兆祭饩迪路降谋曛局行模?读记方位角。 4. 4 测距仪照准棱镜中心, 测记水平距离和高差。 4. 5 计算碎部点的坐标和高程。 4. 6 在图板上用比例尺按坐标展点, 加注高程。 4. 7 重复 4. 3、 4. 4 操作过程, 完成本站其它碎部点的测量。 4. 8 勾绘, 巡视检查。 4. 9 观测过程中注意检查后视方位角, 也可以在已知点上检核坐标或高程。 4. 10 用此法进行大面积测图, 应现场勾绘。 当范围较小时, 可以野外测记 数据, 绘制草图, 室内展绘或机助成图。 4. 11 无内存全站仪测图方法与经纬仪加测距仪测图方法基本相同, 不同的 是全站仪可以直接测出坐标和高程, 无需计算。 5( 全站仪配合电子平板测图 电子平板的工序: 命名、 控制点录入、 测量、 编辑、 绘图。 5. 1 硬件检查: 检查电子平板(便携机或掌上电脑) 电池及接插设备, 确 保数字测图供电正常; 通讯电缆室内联机检查, 无论电缆故障, 或仪器设 置不对, 均要发现在室内, 及早作相应处理; 检查光笔及鼠标器是否正常, 确保生产过程中没有问题; 准备编码表; 携带软件狗。 5. 2 软件操作准备: 设定工程名, 确定准备作业的文件名及存贮空间; 划 定测区, 确保屏幕显示与所测内容相适应; 将控制点文件备份到当前工程 名目录下。 5. 3 置全站仪于测站上, 对中整平, 量仪器高; 开机, 设置温度、 气压、 棱镜常数。 5. 4 在电子平板上进行测站设置, 输入测站点号、 后视点号、 仪器高; 经 纬仪照准后视点并将水平度盘置零。 5. 5 测站检核: 观测 1~2 个控制点或已测过的地物点(包括后视点) 检核 点位和高程, 图上点位相差不大于 0. 3mm, 高程之差不大于 1/10 基本等高 距, 便可开始测量。 5. 6 测量过程中, 平板操作员与全站仪操作员要配合好, 并指挥立镜人员 立镜; 当棱镜高改变时, 立镜员要及时回报棱镜高。 5. 7 全站仪照准棱镜后测量确认; 平板仪读取全站仪测量的数据; 键入编 码(或查询确认编码); 选线形与上一点连接(需要连接时); 需要高程的 点, 输入棱镜高。 5. 8 外业结束后对图面进行编辑, 编辑操作因软件而不同, 作业员应按使 用说明进行操作。 5. 9 利用高程点数据文件建立三角网, 生成等高线, 并进行等高线编辑。 5. 10 图面检查、 图廓整理、 绘图。 5. 11 为防止数据丢失, 外业测量数据应及时输入台式机, 备份保存。 6( 全站仪测记法 6. 1 设站: 对中整平, 量仪器高; 输入气温、 气压、 棱镜常数; 建立(选 择) 文件名; 输入测站坐标、 高程及仪器高; 输入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 瞄准后视目标后确定。 6. 2 检查: 测量 1 个已知坐标的点的坐标并与已知坐标对照(限差为图上 0. 1mm); 测量 1 个已知高程的点的高程并与已知高程比较(限差为 1/10 基 本等高距); 如果前两项检查都在限差范围内, 便可开始测量, 否则检查原 因重新设站。 6. 3 立镜: 依比例尺地物轮廓线折点, 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地物的中 心位置和定位点。 6. 4 观测: 在建筑物的外角点、 地界点、 地形点上竖棱镜, 回报镜高; 全 站仪跟踪棱镜, 输入点号和改变的棱镜高, 在坐标测量状态下按测量键, 显示测量数据后, 输入测点类型代码后存储数据。 继续下一个点的观测。 6. 5 皮尺量距: 对于那些本站需要测量而仪器无法看见的点, 可用皮尺量 距来确定点位; 半径大于 0. 5m 的点状地物, 如不能直接测定中心位置, 应测量偏心距, 并在草图上注明偏心方向; 丈量的距离应标注在草图上。 6. 6 绘草图: 现场绘制地形草图, 标上立镜点的点号和丈量的距离, 房屋 结构、 层次, 道路铺材, 植被, 地名, 管线走向、 类别等。 草图是内业编 绘工作的依据之一, 应尽量详细。 6. 7 检查: 测量过程中每测量 30 点左右及收站前, 应检查后视方向, 也可 以在其它控制点上进行方位角或坐标、 高程检查。 6. 8 数据传输: 连接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电缆; 设置超级中端 的通讯参数与全站仪的通讯参数一致; 全站仪中选择要传输的文件和传输 格式后按发送命令; 计算机接收数据后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盘。 6. 9 数据转换: 通过软件将测量数据转换为成图软件识别的格式。 6. 10 编绘: 在专业软件平台下进行地形图编绘, 具体操作依照软件使用说 明进行。 6. 11 建立测区图库, 图幅接边, 必要时输出成图。 6. 12 注意: 每次外业观测的数据应当天输入计算机, 以防数据丢失; 外业 绘制草图的人员与内业编绘人员最好是同一个人, 且同一区域的外业和内 业工作间隔时间不要太长。 五、 全数字地面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适普软件) 1( 准备工作: 1. 1 检查好仪器、 脚架、 仪器的基座; 1. 2 装好摄影用的干板; 1. 3 准备像控点牌子, 数量不能少于 6 个。 2( 外业工作 2. 1 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 摄影范围、 摄影距离安排好摄影的像对数; 计 算摄影基线长度, 选好基线; 2. 2 在基线两端架摄影站, 摄影站一定要整平, 否则在内业处理时, 一个 像对难以一次处理完成; 加大模型拼接的难度; 2. 3 在摄影的像对中布设好象控点, 安排人员测出每个像控点的坐标及高 程, 测像控点的坐标及高程时, 一定要正倒镜, 以保证高程精度; 摄影站 上摄影时, 一定要做好每个像对的记录, 即像对次序、 左右影像、 像控点 草图、 像控点坐标和高程; 2. 4 每个像对在摄影时, 像控点牌子一定要保持不动。 2. 5 相邻像对, 重叠部分不能少于 1/3, 像控点不能少于 3 个。 3( 内业数据采集 3. 1 干板冲洗凉干后进行扫描, 再进行内业处理; 3. 2 首先建立一个测区, 测区参数是在输入文件名时是生成的, 按弹出的 参数界面中填好测区目录、 控制点文件名、 模型控制点文件名、 原始影像 类型、 摄影比例尺、 成图比例尺、 正射影像的输出分辨率等; 一个测区可 由多个模型组成, 每个模型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参数文件, 模型参数文件是 在输入文件名时生成的, 按弹出的参数界面中填好模型目录、 左右影像名、 临时文件目录、 产品所在目录; 3. 3 在软件的 File 菜单中选择输入像控点文件; 3. 4 在软件的处理菜单中选择全自动内定向, 待计算机处理完后, 按传统 方法在计算机中将像控点确定, 然后选择绝对定向, 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 要调整好视差, 将像控点定准, 然后存盘退出; 3. 5 做好上述工作后, 定义当前像对的作业区, 即此像对需测图的有效区 域, 再进行自动生成核线影像, 弹出菜单选择退出; 3. 6 在软件的主界面下, 选择影像匹配, 然后进入匹配编辑状态, 需要编 辑的地方有: 影像的不连续、 被遮盖及阴影、 成片灌木、 干扰、 大面积的 平地等。 3. 7 在软件的主界面下, 选择产品, 生成 DEM、 正射影像、 等高线等, 若 测区有多个模型, 还要进行模型拼接, 再重新生成等高线; 3. 8 在数字影像测图界面下, 建立测图矢量文件, 打开模型, 输入等高线, 再进行地物、 地貌等量测、 编辑。 4( 图廓编辑, 输出地形图。 六、 GPS 水下地形测量(南方软件) 用 GPS 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作业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固定站设置: 1. 1 根据 GPS 上的端口标记将电台天线、 GPS 天线、 电源线连接好。 1. 2 用电缆将计算机与 GPS 的 RS232C 串口连接好, 先打开 GPS 的电源, 再 启动计算机。 1. 3 运行“海洋测量软件” 的“图幅表” 程序, 根据待测量区域设置合适 的图幅范围。 1. 4 运行“海洋测量软件” 的“基准站设置” 程序, 选择上一步设置好的 图幅, 将控制点的坐标输入至 GPS 中, 并点击“更新”, 然后退出程序, 再关闭 GPS 电源, 拔掉电缆线后再打开 GPS 电源, 选择电台频道。 2. 移动站设置: 2. 1 将换能器测深杆固定在测量船上, 测深杆的吃水深度一般为 50 厘米左 右, 测量施测水域水面高程。 用测锤或花杆在换能器旁边测量水深, 与测 深仪所测水深进行检核。 2. 2 便携式计算机应放在测量船驾驶室工作台上, 便于导航。 2. 3 将测深仪(SDH—13D) 放在计算机附近, 将换能器的数据传输线与测 深仪相连。 校准测深仪的零位线和吃水线。 2. 4 在测深杆上安置 GPS 天线, 在船上合适的位置安置电台天线, 并将 GPS 天线、 电台天线、 电源线与 GPS 连接好。 2. 5 在便携式计算机上插入 PCMCIA 串口卡, 再将卡上的两个串口分别连接 到测深仪的“测试 II” 端口和 GPS 的“计算机” 端口。 2. 6 打开 GPS 电源, 选择与固定站 GPS 电台相同的频道。 3( 观测 3. 1 在计算机并口上插入软件狗并启动计算机。 3. 2 运行“海洋测量软件” 的“测量” 程序, 选择固定站设置 3 定义好的 图幅, 设定数据采样率, 按“F2” 键即可开始测量。 3. 3 工作时应将测量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及水位数据记录好, 这是内业 的基础。 3. 4 测深过程中, 测深仪操作员要注意观察水深变化, 及时变换测深档。 3. 5 测量完成后, 要再次用花杆或测锤测量水深, 检查测深仪测深误差大 小。 然后按顺序关闭计算机电源, 关闭测深仪电源, 关闭 GPS 电源, 拔掉 各种连接电缆, 拆卸测深杆。 清点设备无遗漏后方可离开测量船。 3. 6 回到固定站, 关闭 GPS, 并回收天线, 放入仪器箱内。 4( 内业编辑, 输出水下地形图。 七、 手工描图 1( 首先把外业底图(铅笔图) 整理好。 2( 按照所测图形范围大小,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幅。 3( 如果外业底图是绘在一般计算纸(通常所说的厘米格网纸) 上的话, 可直接用描图纸蒙在底图上, 按照地形图图式进行着墨描绘。 如果外业测 的图是直接绘在聚脂薄膜上, 应先清洗图面, 待图纸干后直接在聚脂薄膜 上着墨。 4( 相邻图幅接边完成后, 就可以开始地形图的清绘。 一般地形图清绘按 照以下步骤进行: 绘图廓、 坐标格网、 测量控制点、 独立地物、 居民地、 管线及垣栅、 水系及附属建筑物、 道路及附属建筑物、 境界、 植被、 地类 界、 地貌、 注记及等高线。 5( 自检、 互检。 6( 图廓整饰。 7( 检查验收。 技 术 设 计 踏勘、 选点、 建标、 埋石 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 测距、 水准、 GPS) 观测原始记录检查 数据预处理、 平差计算 整理成果资料 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检查验收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 服务范围是二等以 下施工平面控制网、 平高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 使用本指导书进 第 1 页 共 19 页 行测量作业, 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等规程规范。 如业主有特殊要求 的, 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 准备工作 1( 收集资料 1. 1 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 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 点之记、 展点图、 路线图、 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 作业单位、 依据规范、 平高系统、 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 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 测角、 点位、 最弱边、 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 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 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 主 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 施测年代、 作业单位、 依据规范、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和成图 质量等。 (3) 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不一致, 则应收集、 整理这些不同 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 2 收集合同文件、 工程设计文件、 业主(监理) 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 规定。 1. 3 准备相应的规范: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 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PS 测量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 4 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 社会治安、 交通运输、 物资供应、 风俗习惯、 气象、 地质 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 用以考虑埋石深度; 最大风力, 以考虑觇标的结 构; 雾季、 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 封冻和解冻时间, 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 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 控制展点图、 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 解以下内容: 2. 1 原有的三角点、 导线点、 水准点、 GPS 点的位置, 了解觇标、 标石和标志的现状, 其造标埋石的质量, 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本文档为【施工测量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