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举报
开通vip

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内涵、特点和会计职能,掌握会计基本假定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了解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理解会计计量。 教学重点:会计特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会计基本假定、会计计量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与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萌芽及古典会计阶段(15世纪以前)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会计”一词开始使...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内涵、特点和会计职能,掌握会计基本假定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了解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理解会计计量。 教学重点:会计特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会计基本假定、会计计量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与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萌芽及古典会计阶段(15世纪以前)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会计”一词开始使用,在会计组织上设“司会”,会计主管为计官之长。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草流”和“眷清簿”,设“钱谷账”。 4、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四柱”( 旧管+新收 = 开除+实在 )是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制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5、明末清初:“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期末编制“进缴表”(资产负债表)和“存该表”(利润表)。 (二)近代会计发展阶段(15世纪,20世纪40年代) 1、1494年意大利人Luca Pacioli在《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描述的复式簿记,标志近代会计的产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2、1854年在英国的苏格兰成立的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三)现代会计发展完善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 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产生。 2、电子计算机替代了人工“簿籍”,会计电算化产生。 3、网络会计迅猛发展。 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 1)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会计主体——某一个特定的单位。 5)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三、会计的特点 1(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2(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价值形态管理 3(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四、会计的职能 (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为反映职能,它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从会计工作的状态看,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从数量上综合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而且,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通常所说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则是会计执行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 (二)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为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即以一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要求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也要对特定主体中发生各种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会计除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组织以及绩效评价等职能。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成熟,会计的职能将得到不断地充实和细化。 四、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 第二节 会计准则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由财政部颁布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由1个基本会计准则、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构成,共分三个层次。 (一)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主要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它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对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基本框架,属于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基本会计准则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计量属性等内容。 (二)具体会计准则 的具体规定。具体准则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共同业务准则,二是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准则,三是报告准则。 (三)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具体会计准则的进一步阐释,它对正确理解和运用具体会计准则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与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驾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操作指导。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为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作为会计主体,一般来说应具备的三个条件:?拥有独立的经济资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有独立的账簿体系,定期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或称法人),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状态和既定的目标持续 3 经营下去,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也不会停业。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持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各个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特定会计主体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存在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三、会计核算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应按收入、费用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已经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收到或支付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就是说按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凡是属于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收入和费用,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核算简单,但不能准确衡量各期的经营业绩。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 ?会计工作应当正确适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接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所提供的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协调,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对特定用途的信息,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不一定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会计的数据记录和文字说明必须清晰、简明、易懂,使用的专业术语应当规范、确切; ?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项目完整、数据准确,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理解和利用会计信息。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并按相关规定处理;其二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既要便于对同一企业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保证不同企业之间会计资料的横向比较; ?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为了满足信息有用性要求,企业可变更会计政策; ?企业必须对变更的会计政策恰当处理和披露。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会计核算是按其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财务事实,而不是按其法律和其他形式; ?融资租赁的确认,售后回购销售业务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 5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重要性判断标准取决于对信息使用者作出的决策的影响程度; ?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 ?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该原则要求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而不应预计可能取得的收益; ?该原则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低估资产、收益,高估负债、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并取得有关凭证; ?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及时传递。 五、会计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6 (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等几个方面。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监督的一种专门方 法。 2、复式记账。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 种专门方法。 3、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经济业务的载体,明确经济责任和账簿登记的依据。 4、 登记账簿。序时和分类地集中经济业务的簿籍。 5、 成本计算。确定产品等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6、 财产清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并与账存数核对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 7、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浓缩会计账簿记录和总括反映的书面文件。 8、 会计资料分析利用。对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本章小结】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职能。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概括地说,会计的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7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六大要素的内容、特点及分类,会计等式 教学重点: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构成项目、会计等式 教学难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构成 第一节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行为的客体,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就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只有了解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进而明确会计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制造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制造业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成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制造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并且资金运动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和周转。资金运动的表现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又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两个方面。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国民经济的基层组织,它们不从事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只是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的非营利性单位。它们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经济活动是执行国家预算过程中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预算支出是非补偿性的,即不能从收入中得到补偿。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可以概括为再生产过程中的预算资金收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预算资金的运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可划分为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会计要素 8 (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 1(资产的含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基本特征 (1) 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什: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4.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 流动资产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想一想:原材料、现金、建筑物、应收账款、著作权、机器设备、长期股权投资、产成品、运 输工具、预付账款分别归属的资产分类。 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注意: 负债的核心是“现时的义务”。 3(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9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1)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一般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在数量上也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4、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0 (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注意: 收入的核心是“日常活动”。所以,处置固定资产等非日常活动就不是收入。 3(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 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4(分类 11 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利润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最终结果是一致的,使得净资产增加。 2(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注意: 利得和损失有实现和未实现之分。利润中体现的是实现了的利得和损失;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利用数学等式对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概括和科学表达。 一、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恒等式最通用也是最一般形式,反映了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资产与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设计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会计等式的扩展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12 或: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经济业务及类型 1.定义 经济业务,也称为会计事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 2.经济业务的类型——四种类型 (1)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例1】向金融机构借入长期借款200 000元,存入银行。 【例2】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双方确认价为300 000元。 (2)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例3】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100 000元。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例4】从银行提取现金40 000元,备发工资。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例5】用盈余公积50 000元转增资本。 (二)资产、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可概括为九种具体类型。 资产、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 资 产 = 负 债 + 所有者权益 1 增加 增加 2 增加 增加 3 减少 减少 4 减少 减少 5 增加、减少 6 增加、减少 7 增加、减少 8 减少 增加 9 增加 减少 结论: 第一,会计恒等式左右两端反映的是同一事物,所以数量上的恒等是必然的。 第二,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它至少要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要素的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的,均不改变会计恒等关系。 13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结构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记账规则、 账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试算平衡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即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三)实用性原则。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以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可划分为六大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二)会计科目的级次 1(一级会计科目(又称总账科目):国家财政部统一设置的,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表见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 2(二级会计科目(又称子目):是对某个总账科目反映的经济活动内容进一步分类项目。二级会计科目可提供较一级会计科目详细的会计信息。 3(三级会计科目(又称为细目)是对某个二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内容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一级会计科目 明 细 分 类 科 目 (总分类科目) 二级会计科目(子目) 三级会计科目(细目) 14 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钢板 辅助材料 汽油 (三)总账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统驭、控制统驭、控制 一级会计科目二级会计科目三级会计科目 从属、补充从属、补充 总账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是对明细分类科目的综合,去到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则从属于总账科目,是总账科目所反映经济活动内容的具体化,详细地补充说明着总账科目。 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一级科目都必须分设二级和三级科目,应根据信息使用者需要掌握的会计信息详尽程度不同,有些只设一级科目,有些则需设一级和三级明细科目。 二、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的含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略程度及其驾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等。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 户 名 称(会计科目) 年 凭证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借或贷 余 额 编号 月 日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基本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简化“丁”字账户结构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借方 贷方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5 联系: 1. 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 2.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它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反映各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化及结果。 2、会计科目是由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具有法定性;账户是对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四)账户的体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按照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要素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及损益类账户五类。 资产类账户是根据资产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根据负债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根据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如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账户。 成本类账户是根据成本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 损益类账户是根据损益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可以使我们明确各个账户的不同使用方法和具体用途,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盘存账户、资本账户、结算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跨期摊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损益账户、财务成果账户和调整账户等九大类。 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的概述 记账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使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在有关账户(或账簿)中对客观发生的会计事项记录时所采用的方法。 (一)单式记账法 1、概念 单式记账法,是指只记录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应收、应付等账款业务,并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特点 (1)对涉及应收、应付现金的收付业务,要在两个账户中记录,既要记应收应付款的 16 增减,又要记现金的增减; (2)对于其他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或不予以记录(如有关实物的收发); (3)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二)复式记账法 1、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1)可以使发生的业务得到全面反映; (2)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3、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收付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以“收”、“付”为记账符号。 (,)增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以“增”、“减”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是以价值运动和会计恒等式为理论基础的。会计恒等式为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复式记账提供了理论依据,复式记账体现了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原理: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并且金额相等,因此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改变会计恒等式的成立。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是以会计恒等式为依据所设计的一种记账方法,它从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开始,无论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何繁杂、如何变化,最终仍然是以会计恒等式平衡为结束,这就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三、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复式记账法按照采用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 (1)收付记账法。收付记账法是以“收”、“付”为记账符号,它又可分为财产收付记账法、资金收付记账法、银行会计收付记账法等。 (2)增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是以“增”、“减”为记账符号。我国的商业企业曾经采用过这种方法。 (3)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17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的复式记账法。 现代会计中,借贷记账法的“借”(Debit,简称Dr)、和“贷”(Credit,简称Cr)符号,表示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和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借”表示记入账户的借方;“贷”表示记入账户的贷方,“借”和“贷”具有双重含义,无论是“借”还是“贷”既表示增加,也表示减少。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记账符号、账户设置、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各个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资产、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资产、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成本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定在借方。 资产、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借方 资产类、成本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本期减少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例】甲公司5月份有关材料的收发如下:月初库存材料10 000元,本月购进材料三次,分别为:20 000元、30 000元和40 000元,本月生产领用材料三次,分别为:35 000元、25 000元和10 000元。则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90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70 000元, 则: 借方期末余额=10 000,90 000,70 000,30 000元。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定在贷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18 借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数 本期增加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例】甲公司5月份有关应付账款的发生情况如下:月初欠款20 000元,本月购进材料三次分别为:20 000元、30 000元、40 000元款未付,本月偿还货款两次分别为:35 000元和25 000元。则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90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60 000元, 则: 贷方期末余额=20 000,90 000,60 000,50 000元。 3(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转销额),期末无余额。 借方 收入类账户 贷方 本期减少数 (或转销数) 本期增加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转出额),期末无余额。 借方 费用类账户 贷方 本期增加数 本期减少数(或转销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5(利润类账户的结构 利润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大致相同,贷方登记利润的增加额,即会计期末,将收入类账户贷方转入数;借方登记利润的减少额,即会计期末,将费用类账户借方转入数。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则表示净利润;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则表示净亏损,年末无余额。 借方 本年利润账户 贷方 期末费用类账户转入数 期末收入类账户转入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净亏损 期末余额 净利润 19 , 想一想: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核对账目的依据。 2.记账规则如何归纳 对于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 (1)确定它所涉及的账户并确定其性质。 (2)分析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的各有关账户的金额是增加哈是减少。 (3)根据账户的基本结构确定其金额应计入所涉及账户的方向。 【例1】用银行存款2 000元购买材料。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原材料和银行存款两个流动资产项目一增一减。资产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原材料 贷 期初余额 250 000 (1) 2 000 期初余额 150 000 (1) 2 000 【例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 000元,准备用于偿还应付账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短期借款这一流动负债项目增加100 000元,银行存款这一流动资产项目增加100 000元,负债的增加记贷方,资产的增加记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短期借款 贷 期初余额 250 000 (1) 2 000 期初余额 0 (2) 100 000 (2) 100 000 【例3】接受其他企业投入新设备一台,价值26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固定资产这一资产项目和实收资本这一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增加26 000元。资产增加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借 固定资产 贷 借 实收资本 贷 期初余额 200 000 期初余额 80 000 (3) 26 000 (3) 26 000 【例4】用银行存款80 000元归还长期贷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银行存款这一流动资产项目和长期借款这一长期负债项目同时减少80 000元。资产减少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长期借款 贷 期初余额 250 000 (1) 2 000 (4) 80 000 期初余额 100 000 (2) 100 000 (4) 80 000 【例5】按照法定程序,用企业盈余公积60 000元转增资本。 20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盈余公积减少60 000元,相应地,企业注册资本增加60000元。盈余公积和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两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一增一减,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借 盈余公积 贷 借 实收资本 贷 (5) 60 000 期初余额 150 000 期初余额 250 000 (5) 60 000 【6】经协商,将所欠A企业货款20 000元转作对本企业的投资。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得企业应付账款这一流动负债减少20 000元,实收资本这一所有者权益账户增加20 000元。负债减少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借 应付账款 贷 借 实收资本 贷 (6) 20 000 期初余额 20 000 期初余额 250 000 (5) 60 000 (6) 20 000 四、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对应关系 1.账户对应关系: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至少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在这些账户之间都会形成应借、应贷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叫做账户对应关系。 2.对应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例】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这项经济业的发生使得“银行存款”账户减少、“原材料”账户增加,那么“银行存款”和“原材料”就是具有对应关系的账户,这两个账户互为对应账户。 (二)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 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性,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在记入有关账户之前,应首先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其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会计分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的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包括三个要素:账户名称、借贷方向和记账金额。 2(会计分录的类型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对应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形式。 (,)简单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 编制会计分录是处理经济业务的首要环节,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般应按以下 21 步骤进行: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为保证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恒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和测算,以检查日常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一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每一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登记入账后,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可以检查每一项经济业务和一定会计期间所有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余额试算平衡。由于资产、成本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会计期末,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余额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可以检查每一账户记录和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其格式见教材)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复式记账法的内涵、原理及其中的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方面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反映。借贷记账法是本章的重点。在借贷记账法中,“借”“贷”两字只是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方向。在账户中,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账户的经济性质所决定。会计分录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具有三大要素: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就是根据会计恒等式和记账规则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一种验证方法。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22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材料采购及产品生产业务,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具体运用。 教学重点:材料采购业务和产品生产业务 教学难点: 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及应用 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筹集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环节,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一是吸收投资者的投资,二是向债权人举债。企业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所筹集到的生产经营资金,一般是货币资金形态,也不排除实物资产形态及无形资产形态。 一、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核算 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种经济资源,就其形态而言,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以是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还可以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投入资本按其投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和外商投入资本等。 (一)设置的主要账户 一个账户与另一个账户的本质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账户的性质;?账户的用途;?账户的结构;?明细账户的设置方法。本教材介绍的每一个账户都是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的。 1(“实收资本”账户 (1)账户的性质:所有者权益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非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按照章程规定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应在“股本”账户中进行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超过其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应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账户中核算,不记入本账户。 (3)账户的结构: 借 实收资本 贷 经批准减少资本的数额 ?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 ?经批准将资本公积、盈 余公积金转赠资本的数额 余额:实际收到的资本总额 23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应按投资者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资本公积”账户 1)账户的性质:所有者权益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等。 (3)账户的结构: 借 资本公积 贷 资本公积转赠资本的数额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得利得和损失 余额:资本公积金的结存数额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应分别按“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银行存款”账户 1)账户的性质:资产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3)账户的结构: 借 银行存款 贷 存入款的数额 提取或支付存款的数额 余额:银行存款结存数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的明细核算是通过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来进行的。 4(“固定资产”账户 1)账户的性质:资产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包括设备的买价、支付的不允许抵扣的增值税、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以及保险费等。按照新增值税法规定,企业购进生产用固定资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记入固定资产成本。 3)账户的结构: 借 固定资产 贷 购入、自建等增加的固定 报废、出售、投资等减少的 资产的原始价值 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余额:企业实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企业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 24 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5(“无形资产”账户 1)账户的性质:资产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 3)账户的结构: 借 无形资产 贷 企业购入、自行开发等取 处置无形资产的成本 得无形资产的成本 余额:企业实有无形资产成本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应按无形资产的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投入资本的核算举例 【例4,1】企业收到甲公司投入资金2 0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实收资本增加,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实收资本 2 000 000 【例4,2】企业收到乙公司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台,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为500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实收资本增加,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 500 000 贷:实收资本 500 000 【例4,3】企业收到丙公司投入的一项专利技术,价值1 000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无形资产增加,应记入“无形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实收资本增加,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无形资产 1 000 000 贷:实收资本——丙公司 1 000 000 【例4,4】甲公司原有A、B、C三方共同出资组成,每一投资者各出资100万元,共计实收资本300万元。经营一年后,有一投资者欲加入该公司,经协商注册资本增加到400万元,该投资人认缴150万元拥有25%的股份,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资本增加,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投资人出资超出份额的部分,应记入“资本公积”账户的贷方。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25 :银行存款 1 500 000 贷:实收资本 1 0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00 000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周转资金短缺,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款项用于补充资本的不足,企业在借入款项时必须按银行的规定办理借款手续,到期归还借款利息和本金。企业借入的资金,根据还款期限的长短不同可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还款期在1年以下(含1年)的借款为短期借款,还款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为长期借款。 (一)设置的主要账户 1(“短期借款”账户 (1)账户的性质:负债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包括临时借款、生产经营周转借款、偿债借款、结算借款等。 (3)账户的结构: 借 短期借款 贷 已归还借款数额 取得的借款数额 余额:尚未归还的借款数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可按借款种类、贷款人和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长期借款”账户 (1)账户的性质:负债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包括购置固定资产借款、新建、改建或扩建固定资产借款、生产经营借款等。 (3)账户的结构: 借 长期借款 贷 偿还借款的本息 取得借款的本金 余额:尚未归还的本息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利息调整”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举例 26 【例4,5】企业向取得借款200 000元,期限为3个月,年利率为5%,款已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两个账户。一方面使企业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短期借款增加,应记入“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银行存款 200 000 贷:短期借款 200 000 【例4,6】企业因购置设备,向银行借入为期2年的长期借款5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涉及“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两个账户。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长期借款增加,应记入“长期借款”账户的贷方。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银行存款 500 000 贷:长期借款 500 000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货币资金购置机器设备、建造厂房等固定资产,一是采购生产产品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等存货。本节重点介绍原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二)材料采购的成本构成 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是由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买价是指购货发票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2)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 (3)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性损耗。 (4)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损耗,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等。 (5)按规定应负担的其他税费,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单独设置采购机构而发生的市内零星采购的运杂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等不构成材料的采购成本,而是列作管理费用。 (三)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方法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应按照各种外购材料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材料采购过程中所支付的材料买价和和各项采购费用,计算其材料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计算时,上述费用凡能分清属于哪种材料所支付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凡不 27 能分清的费用,即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共同发生的费用,应按一定标准在有关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的分配标准一般按材料重量、体积、买价等比例计算。 【例4,7】某企业从甲公司购入甲材料20吨,单价1 000元;乙材料30吨,单价2 000元,甲、乙两种材料共同负担的外地运杂费2 000元,按照材料的重量比例进行分配,分别计算甲、乙材料的采购成本。 2 000?(20,30),40(元,吨) 40×20,800(元) 40×30,1 200(元) 20×1 000,800,20 800(元) 30×2 000,1 200,61 200(元) 二、材料采购业务设置的主要账户 1、“在途物资”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 借 在途物资 贷 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买价 ?采购费用 余额:尚未验收入库或在途物资 的实际成本 2、“应交税费”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但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金不在本科目下核算。 借 应交税费 贷 企业已交纳的各种税费 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余额:多交的税费 余额:应交未交的税费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 ? 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 已交税金 余额: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 余额:应交未交增值税 (1)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17,或13%) 28 (2)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是相对的销售方的销项税额就是购买方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价款×增值税税率 企业当期应交纳的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3、“原材料”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入、发出及结存情况的账户,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实际成本。 借 原材料 贷 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余额: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4、“应付账款”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应付的价款、增值税款等。 借 应付账款 贷 ?企业偿付账款 购买货物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 ?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 余额:尚未偿还的应付账款 5、“应付票据” 负债类账户。核算因企业购买材料物资、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的账户,包括货款、增值税等。 借 应付票据 贷 收到银行付款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后实际 企业购买材料等签发的商业汇票 支付的票据款项 余额: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6(“预付账款”账户 1)账户的性质:资产类。 2)账户的用途:专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本账户,而将发生的预付账款业务,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3)账户的结构: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和收到所购货物时因预付不足而补付的款项;贷方登记因收到所购货物而冲销的款项,以及因多预付而退回的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已预付但尚未结算的款项。其结构用“T”字账户表示为: (4)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本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三、材料采购业务核算举例 29 【例1】 企业购进A材料100吨,每吨50元,计价款5 000元,增值税850元,销货方代垫运杂费200元,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材料采购——A材料 5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贷:银行存款 6 050 【例2】 企业购入B材料20吨,每吨l 00元,计价款2 000元,增值税340元,货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借:材料采购——B材料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贷:应付账款 2 340 【例3】以现金支付上述购入A材料的装卸、搬运费260元。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60 贷:库存现金 260 【例4】 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购入C、D材料运输费l 200元。(不考虑增值税) 运输费分配率,1 200?(40+10),24(元,吨) C材料应负担的运输费,40×24=960(元) D材料应负担的运输费=10×24=240(元) 借:材料采购——C材料 960 ——D材料 240 贷:银行存款 1 200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生产过程是制造业企业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生产过程是指企业的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主要是固定资产)对劳动对象(主要是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同时也是各项生产要素的耗费过程。 一、生产过程的主要业务 (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主要业务 产品生产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折旧费用的计算与分配业务、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业务等。二是企业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 (二)相关的费用概念 1(生产费用 30 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等。直接费用可以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中。间接费用是指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也称制造费用,间接费用要通过分配后归集到产品成本中。 2(产品成本 产品制造企业为制造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付的各项费用总和,称为产品成本或产品制造成本。 (三)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 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所做的分类项目,称为产品成本项目。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四)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计入产品成本。 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固定资产折旧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诉讼费、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工会经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手续费等。 销售费用是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二、生产过程的主要账户设置 (一) 产品成本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1、“生产成本” 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账户,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借 生产成本 贷 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 结转完工验收入库产成品 生产费用 实际成本 余额:尚未完工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明细账设置:按产品品种设置。 2、“制造费用” 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 31 费用及其分配结转情况的账户,包括车间非生产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该账户月末无余额。 借 制造费用 贷 车间(分厂)组织管理生产发生 月终将全部制造费用分配转入 的各项间接费用 产品成本的金额 明细账设置:按费用项目设置。 3、“应付职工薪酬”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企业发放职工薪酬 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 余额;应付未付职工薪酬 明细账设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 4、“库存现金”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库存现金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的账户。 借 库存现金 贷 收到的现金数额 支出的现金数额 余额:现金结存数 5、“库存商品” 资产类账户。核算库存商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的账户。 借 库存商品 贷 完工验收入库产成品的实 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际成本 余额:库存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明细账设置:按产品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 6、“累计折旧” 资产类账户,它是“固定资产”账户的抵减调整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 借 累计折旧 贷 调出或报废的固定资产已提 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折旧的注销数 余额:已提折旧的累计数额 (二)期间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32 1、“管理费用” 损益类账户,归集和核算企业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借 管理费用 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 数额 费用 2、“财务费用”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理财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失、汇兑收益、结算手续费等。 借 财务费用 贷 企业发生的各项理财费用 ?企业发生的各项理财收入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 三、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核算 【例1】企业本月份耗用甲材料31 000元,其中A产品领用15 000元,B产品领用16 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 000 ——B产品 16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31 000 【例2】企业生产车间一般性耗用原材料8 000元。 借:制造费用 8 000 贷:原材料 8 000 (二)人工费用的核算 【例3】企业本月末计算应付职工工资共计19 800元,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0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8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 000元。 借:生产成本——A 产品 10 000 ——B产品 6 000 制造费用 1 8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9 800 【例4】甲公司是一家彩电生产企业,有职工200名,其中一线生产工人为l70名,总 33 部管理人员为30名。2008年2月,甲公司决定以其生产的液晶彩色电视机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该彩色电视机单位成本为l0000元,单位计税价格(公允价值)为14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生产成本 2784600 管理费用 491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276000 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为:170×14000×(1+17%)=2784600(元) 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30×14000×(1+17%)=491400(元) (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 327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76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0 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0x14000×17%+30×14000×17%=404600+71400=476000 (元) 【例5】乙公司决定为每位部门经理提供轿车免费使用,同时为每位副总裁租赁一套住房免费使用。乙公司部门经理共有20名,副总裁共有5名。假定每辆轿车月折旧额为1000元,每套住房租金为8000元。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轿车折旧 借:管理费用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20000 贷:累计折旧 20000 (2)确认住房租金费用 借:管理费用 4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4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自然力的侵蚀、生产使用以及无形损耗而发生的价值转移。 34 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 (或: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 【例7】 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8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5 000元,厂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3 000元。 借: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累计折旧 8 000 (四)制造费用的结转与分配 待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 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时)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某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或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例6】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A、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分配计入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本月份制造费用总额为15 052元,A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为10 000元,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为6 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5 052?(10 000,6 000),0.94(元/工时)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0.94×10 000,9 40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5 052,9 400,5 652(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9 400 ——B产品 5 652 贷:制造费用 15 052 (五)本期完工产品的计算和结转 【例7】本月投产的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全部制造完成,验收入库,月末结转其实际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A产品 35 800 ——B产品 28 492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5 800 ——B产品 28 492 (六)期间费用的核算 35 【例8】银行存款支付职工教育经费1 240元。 借:管理费用 1 240 贷:银行存款 1 240 【例9】月末,计提短期借款利息费用1 000元。 借:财务费用 1 000 贷:应付利息 1 000 第四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能够流入企业; 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商品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二、销售过程核算账户的设置 (一)商品销售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1(“主营业务收入”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的账户。 借 主营业务收入 贷 ?销货退回数额 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取得的收入 的数额 明细账设置: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 2、“主营业务成本”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的账户。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本期已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的 ?应冲减的销售成本 实际成本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数额 明细账设置: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 36 3、“营业税金及附加”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的账户,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应缴纳销售税金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及附加费数额 4、“销售费用”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账户。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等。 借 销售费用 贷 企业本期发生的各项营业费用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明细账设置:按费用项目设置。 5、“应收账款”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材料物资、商品或提供劳务供应等而应收购货单位的款项,包括应收的货款、增值税款、代垫的运杂费等。 借 应收账款 贷 企业因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应收款 企业已收回的账款 余额: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明细账设置:按购货单位设置。 6、“应收票据” 资产类账户。核算因企业销售材料物资、商品和对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应收的货款、增值税款。 借 应收票据 贷 企业收到的购货单位开出并承兑 到期得到兑付的商业汇票 的商业汇票 余额:应收未收尚未到期的票据款 明细账设置:按债务单位名称设置。 7、“预收账款”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包括预收的定金和订货费用等。 借 预收账款 贷 已实现的销售收入 预收的定金和订货费用 余额:应补收的货款 余额:已预收而尚未交货 的预收款项 37 明细账设置:按债权人的名称设置。预收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直接计入“应收账款”账户。 【例1】销售A产品300件,每件150元,计价款45 000元,销项增值税税款7 650元(税率17%)。企业收到银行存款30 000元,银行承兑汇票22 650元。 借:银行存款 30 000 应收票据 22 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4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 650 【例2】销售B产品200件,每件l 000元,计200 000元,销项增值税34 000元,款项均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例3】月末结转本月已经销售的A产品、B产品的销售成本25 000元、100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5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25 000 ——B产品 100 000 【例4】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50 000元。 借:销售费用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例5】月末按税法规定,以本月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出本月应交消费税15 000元,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 500元,应交教育费附加1 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9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5 0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3 5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 000 (二)其他销售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1、“其他业务收入”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出售材料收入、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出租收入等。 借 其他业务收入 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企业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明细账设置: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 38 2、“其他业务成本”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以及支出的结转情况的账户。包括结转的已售材料成本;其他业务费用、成本、税金等。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数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 明细账设置: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 三、销售过程的核算举例 【例6】企业销售不需用的材料,取得不含税的价款收入4 000元,增值税率为17%,款项均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 6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 【例7】 结转上述所销售材料的成本2 5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500 贷:原材料 2 500 第五节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形成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式中: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39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利润形成设置的主要账户 1、“投资收益”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或发生的投资损失账户。包括购买股票得到的现金股利、出售股票发生的净损益、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出售债券发生的净损益等。 借 投资收益 贷 ?投资发生的亏损数额 ?取得的投资收入数额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净收益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净损失 明细账设置:按投资收益种类设置。 2、“营业外收入”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的账户。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应付款项等。 借 营业外收入 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 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明细账设置:按营业外收入的项目设置。 3、“营业外支出”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的账户。包括: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各种罚金、违约金、非常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等。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营业外支出的发生数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 明细账设置:按营业外支出的具体项目设置。 4、“所得税费用” 损益类账户。它是专门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税率从本期利润中扣除所得税费用的账户。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所得税费用的发生数额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5、“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在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的账户该帐户年末无余额。 40 借 本年利润 贷 期末由费用类账户的转入数 期末由收入类账户的转入数 余额:企业发生的净亏损 余额: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三)利润形成主要业务的核算举例 【例1】企业将一项无形资产专利权评估作价100 000元转让给另一公司。该项专利权账面价值60 000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无形资产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 000 营业外收入 35 000 【例2】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现金股利24 000元,已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4 000 贷:投资收益 24 000 【例3】以银行存款6 000元,捐赠给某社会福利机构。 借:营业外支出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例4】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收入245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125 0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245 000 贷:本年利润 245 000 借:本年利润 125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5 000 【例5】月末,按本期实现利润总额96 680元的33%计算本月应交所得税,并予以结转。 借:所得税费用 31 90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1 904 借:本年利润 31 904 贷:所得税费用 31 904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程序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的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 41 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对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从次年起连续5年内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应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业也可按超过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是指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三个方面,即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分配现金股利。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二)利润分配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 1、“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 借 利润分配 贷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年末由“本年利润”账户 ?提取法定公益金 转入的全年净利润 ?应付投资者现金股利或利润 年内余额:已分配利润额 余额:未分配利润 明细账设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等。 2、“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及其使用情况的账户,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等。 借 盈余公积 贷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盈余公积的提取数 ?盈余公积转赠资本数 ?应付投资者现金股利或利润 余 额:盈余公积金的结存数 42 明细账设置:按盈余公积的种类设置。 3、“应付股利”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通过董事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及实际支付情况的账户。 借 应付股利 贷 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付未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余额: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明细账设置:按债权人的名称设置。 (三)利润分配主要业务的核算举例 【例1】年末,结转本年的净利润64 776元。 借:本年利润 64 77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4 776 【例2】年末根据规定按净利润64 776元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 478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 478 【本章小结】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资金的筹集渠道主要包括投资者投入和向债权人举借债务取得的,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核算;生产准备过程核算的主要业务是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归集、分配及核算;生产过程是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发生过程,其核算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归集、分配、结转和核算;销售过程是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计算销售税金,结转已销产品成本和其他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的发生过程;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终财务成果,是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主要指标。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应依法交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即为净利润,净利润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利润分配,当期剩余的部分即为留待以后分配的未分配利润。计算盈亏及对财务成果进行分配等一系列经济业务,应完成账务处理。 43 第五章 会计凭证 教学目的及要求: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要求及审核. 教学重点:记账凭证的填制记填制要求 教学难点:记账凭证的填制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 1、概念: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凭以登记账簿的具有法律 效力的书面证明。 2、意义 (1)会计凭证是检查经济业务的依据 (2)会计凭证是明确经济责任的依据。 (3)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意义 (1)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础。 (2)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会计凭证是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一次凭证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填制手续 不同分类 累计凭证 按取得来 自制原始凭证 源不同分类 汇总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记账编制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按填制程序 按记录的经济 收款凭证 会和用途分类 业务是否涉及货 计 凭币资金收付分类 证 付款凭证 按使用范围专用记账凭证 不同分类 转账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按填制的方式不同 记账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 按是否经过汇总分类 汇总记账凭证 44 非汇总记账凭证 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概念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载明经济业务实际执行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最初书面证。 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填制凭证的日期;(2)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3)对外凭证要有接受单位的名称;(4)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财务数量和金额;(6)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的要求 1、记录真实;2、填制及时;3、内容完整;4、书写清楚、规范 (1)阿拉伯数字金额数字的最高位前应填写人民币的符号“,”; (2)以元为单位的金额数字一律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应写“00”,或符号“—”;有角位无分位,分位应写“0”。 5、连续编号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 1(真实性、可靠性的审核;2(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核;3(完整性、正确性的审核 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一)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记账的要求和规定而整理编制的,用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的编号; ,(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应借、应贷的账户(包括总分类账户、二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和金额; ,(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和其他有关资料; ,(填制、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凭证还要有出纳人员的签章。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45 (一)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不同划分 1、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包括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收 款 凭 证 借方科目:银行存款 2005年5月10日 银收第1号 对方单位 贷 方 科 目 金 额 记账 附 摘 要 (或交款人) 符号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原三秦公司 投入资金 实收资本 三秦公司 9 0 0 0 0 0 0 0 ? 始 凭 证 1 张 合 计 , 9 0 0 0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出纳: 制单: (2)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支付业务的记账凭证。包括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现金 2005年5月10日 现付第2号 对方单位 贷 方 科 目 金 额 记账 摘 要 附 (或交款人) 符号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原李 宏 预借差旅费 其他应收款 李 宏 5 0 0 0 0 0 ? 始 凭 证 1 张 合 计 , 5 0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出纳: 制单: 注意: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存款、取款业务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3)转账凭证,是用来记录非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记账凭证。 转 账 凭 证 2005年5月8日 转字第19号 会计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记账 摘 要 附 符号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原计提折旧 制造费用 6 0 0 0 0 0 ? 始 管理费用 2 5 0 0 0 0 ? 凭 证 累计折旧 8 5 0 0 0 0 ? 1 张 合 计 , 8 5 0 0 0 0 , 8 5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 46 2(通用记账凭证。它是一种适合于任何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通 用 记 账 凭 证 2005年5月8日 会 计 科 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记账 附 摘 要 符号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原分配工资 生产成本 乙产品 6 0 0 0 0 0 0 ? 始 凭 制造费用 8 0 0 0 0 0 ? 证 1 管理费用 7 5 0 0 0 0 ? 张 应付工资 7 5 5 0 0 0 0 ? 合 计 , 7 5 5 0 0 0 0 , 7 5 5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出纳: 制单: (二)记账凭证按编制的方式不同划分 ,(单式记账凭证。它是在每一张凭证上只填列一个会计科目的记账凭证,涉及几个会计科目就要填制几张记账凭证。 借 项 记 账 凭 证 1对方科目:实收资本 2005年5月6日 编号1 2 摘 要 一级科目 二级或明细科目 金 额 记 账 接受投资人投入资金 银行存款 200 000 ? 贷 项 记 账 凭 证 2对方科目:银行存款 2005年5月6日 编号1 2摘 要 一级科目 二级或明细科目 金 额 记 账 接受投资人投入资实收资本 200 000 ? 金 2(复式记账凭证。它是指将某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都集中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上,用以完整地反映某笔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 (一)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在填制时,除了要达到原始凭证的填写要求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摘要”栏应简单明了。 2(正确填写会计分录。 3(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4(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6(记账凭证填制后,如果金额栏中最后一笔金额至合计金额之间的空白行处应加斜线注销。 47 7(出纳人员对于已收讫的收、付款凭证及其所附的各种原始凭证,应加盖“收讫”和“付讫”戳记。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1、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所确定的会计分录 3、记账凭证的有关项目是否填列齐全,有无错误,有关人员是否签名或盖章 4(会计电算化填写注要事项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传递就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之日起,经过审核、整理、记账到装订保管为止,在本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传递程序的传递时间。包括凭证的传递线路、传递时间和传递手续。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日常保管 1(会计凭证的归类整理。 2(如果一个月内凭证数量过多,可分装若干册,在封面上加注共几册字样。 3(会计凭证的遗失。 4(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应集中保管,并指定专人负责,查阅时,要有一定的手续制度。 (二)会计凭证的造册归档 (三)会计凭证的借阅和销毁 1(会计凭证的借阅。 2(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和销毁手续。 (四)重要会计凭证的保管 (五)会计凭证的保管遗失 【本章小结】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会计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核。只有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为了便于本单位随时利用和外部有关部门审计和查账征询,对会计凭证必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入档保管,不得丢失或任意销毁会计凭证。 48 第六章 会计账簿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会计账簿的种类,掌握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记,错账更正方法。 教学重点: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记,错账更正 教学难点:错账更正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地记录和核算的簿籍,它是由专门格式而又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 1、系统地归纳和积累会计资料,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提供资料。 2、为计算财务成果,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3、利用账簿的核算资料,开展财务分析和会计检查提供依据。 三、会计账簿的种类 (一)、账簿按用途分类 《会计法》规定会计账簿包括分类账簿、序时账簿和辅助账簿。 1、序时账簿:它是按照经济业务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地记录某类或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包括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两种。 2、分类账簿:分门别类地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簿和明细账簿两种。 3、辅助账簿:补充登记的账簿。 (二)、账簿按外表形式分: 1、订本账:固定账册的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和“总分类账”。 2、活页账:可以随时抽取或装订入账的帐页。包括明细分类账。 3、卡片帐:分散的卡片。 三、会计账簿的种类 (一)账簿按用途分类 账簿按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辅助账簿。 (二)簿按装订形式分类 账簿按装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 (三)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 账簿按账页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账簿、三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和多栏式账簿。 49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一、会计账簿的设置 1、账簿的种类 2、设计账页的格式 3、账簿的内容和登记方法 二、账簿的登记 (一)序时账簿的登记 1、普通日记账的登记:早期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日记账形式,起到了记账凭证的作用。 2、特种日记账的登记 (1)现金日记账的登记 ?登账依据: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付款凭证 ?登账人员:出纳 ?账簿形式:订本账 ?格式:三栏式 ?要求:每日业务终了日清日结,账实相符。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 ?登账依据: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登账人员:出纳 ?账簿形式:订本账 ?格式:三栏式 ?要求:定期与银行存款对账单逐笔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分类账的登记 1、总分类账的登记 (1)概念:是按一级会计科目设置的、进行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 (2)登账依据:现金收、付款凭证,银行收、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等 (3)登账人员:会计 (4)账簿形式:订本账 (5)格式:三栏式 2、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1)概念: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2)登账依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现金收、付款凭证,银行收、付款凭证 及转账凭证等 (3)登账人员:会计 50 (4)账簿形式:活页账 (5)格式: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只需进行金额核算,不需提供数量变化的资本、债权、债务结算等账户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实物数量核算的各种财产物资等账户。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费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等账户 ?横线登记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 “物资采购”及“委托银行收款”等明细分类账。 3、备查账登记 (1)概念:是对某些在日记账和分类帐等主要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2)适用:“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1、总账是对所属明细账的总的概括,对明细账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 2、明细账是对总账进行的详细记录,对总账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二)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 1、概念: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的同时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2、平行登记的要点 (1)登记的会计期间一致。 (2)登记的方向相同。 (3)登记的金额相等。 3、目的: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第三节 记账要求和错账更正 一、记账要求 (一)账簿启用规则 (二)账簿登记规则 1、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及时的登记账簿。 2、记账时必须用钢笔和蓝、黑墨水或规定使用的圆珠笔书写,文字和数字占格长的1/2。 3、账簿登记完毕后,打“?”符号,避免重登、漏登。 4、逐页、逐行顺序连续登记,不得隔页、缺号、跳行。 5、“摘要”栏简明扼要,文字要规范。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51 6、每一账页登记完毕,应在账页的最末一行加计,摘要栏注明“过次页”,在新账页的 首行注明“承前页”。 7、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不得刮、擦、挖补,随意涂改或用退色药水更改字迹。 二、更正错账的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1、适用:记账凭证正确,在记账或结账过程中发现账簿记录中单纯文字、数字错误等。 2、更正的方法: 将错误的文字或整个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 (二) 红字更正法 1、 适用: (1)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有误,造成登账错误; (2)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造成登账错误。 2、更正的方法: (1)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有误的更正方法: ?填一张与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红字金额记账凭证,并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 ?再重填一张正确的蓝字记账凭证,据以用蓝字登记入账。 【例9-1】某车间领用材料1,000元用于产品生产,编制记账凭证时,误写应借科目为 “制造费用”并已登记入账。原错误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1 000 贷:原材料 1 000 发现这种错误时,应按原分录用红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冲销原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 000 贷:原材料 1 000 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 1 000 贷:原材料 1 000 (2)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的更正方法:填 制一张多记的金额红字金额记账凭证。 【例9-2】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200元,误记为2,000元,并已登记入账。 原错误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库存现金 2 000 更正上述账户中的错误,应用红字填制一张多记金额的记账凭证,其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 800 贷:库存现金 1 800 52 (三)补充登记法 1、适用:记账凭证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造成的登账错误。 2、更正方法:填制一张少记金额的蓝字凭证,并据以入账。 【例9-3】月末,计提车间固定资产折旧8,400元,误记为840元,并已登记入账。其 错误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840 贷:库存现金 840 三、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一)账簿的更换 1、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大部分的明细分类账每年都必须更换一次新账簿。 2、部分明细分类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新账。 (二)账户的保管 1、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通常为15年, 2、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为25年, 3、固定资产卡片账保管期限为5年, 4、一些涉及外事和其他重要的会计账簿应永久保管。 第四节 对账和结账 一、对账 1、概念:对账是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的检查和核对工作。 2、对账内容 (1)账证核对。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核对。 (2)账账核对 ?总分类账中,全部账户的期末借、贷方发生额核对,期末借、贷方余额核对相符。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期末余额与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期末余额核 对相符。 ?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账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 ?会计部门的各种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余额与其保管或使用部门的明细分类账(卡) 核对相符。 (3)账实核对。 ?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每日核对相符。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至少每月核对一次,达到相符。 ?各种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的结存量与定期实存量核对相符。 53 ?各种应收、应付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个人的账目核对相符。 二、结账 (一)结账前应做好的工作 结账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结账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记入有关账簿,并检查是否有重记、错记、漏记的经济业务,既不能提前结账,也不能将本期发生的业务延至下期登账。 (2)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调整需期末调整和结转有关账项,并登记账簿; (3)在本期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应结算出全部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结转下期。 (二)结账的种类 (1)月结。月末,结清各账户的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及期末余额,并在数字下端划一条单红线。 (2)季结。季末,结清各账户的本季借、贷发生额及季末余额,并在数字下端划一根单红线。 (3)年结。年末,结清各账户的本年借、贷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并在数字下端划双红线。 【本章小结】 会计账簿是继会计凭证之后,经济业务的又一重要载体,它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设置账簿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真实、可靠,在结账之前,需要对账,对对账中发现的记账错误应按照错账更正的方法及时加以更正,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了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 54 第七章 财产清查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财产清查的内容、种类,财产清查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程序 教学重点: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的处理 教学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存货、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票据等的盘点或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并适当进行处理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账实不符的原因 1(财产保管过程中自然损耗或自然升溢。 2(收发财产物资时计量、检验不准确发生的品种或数量上的差错。 3(因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造成财产物资的损坏或变质。 4(不法分子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造成的损失。 5(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 6(由于不法分子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造成的财产物资的损失。 7(财产物资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贬值,应收账款因长期未经清偿而成为坏账等。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 1、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和真实 2、挖掘企业内部各项财产物资使用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3、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加强经济责任 4、保证财经纪律和结算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划分 1(全面清查 (1)概念:是对企业所有的全部财产进行的清查、盘点和核对。 (2)适用范围:年终结算、单位撤销或改变隶属关系、清产核资、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等。 2(局部清查 (1)概念:是对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和各项债权债务中某一部分进行的清查、盘点与 55 核对。 (2)特点:清查范围小,时间短、专业性较强、流动性较大的财产。 (3)适用范围:库存现金日清月结、银行存(借)款的月查、 存货的月查、债权、债务(每年一至两次)的清查。 (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划分 1(定期清查:是指按照预先安排的时间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进行清查。定期清查可全面清查,也可局部清查。 2(不定期清查: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与核对。不定期清查适用局部清查 (三)按照清查的执行单位分 1(内部清查。 企业自行进行的财产清查工作。 2(外部清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或情况的需要对企业所进行的财产清查。 四、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一)清查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 (1)建立财产清查组织。 (2)学习政策,掌握法规。 (3)确定清查对象,制订方案。 2(业务准备 (1)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应将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等有关账户登记齐全,核对正确,结算出余额,做到记录完整,计算准确,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为财产清查提供正确可靠的数据。 (2)财产物资保管部门和保管人员,对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资,按类别、组别等排列整齐,分别挂上标签,并注明实物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以备查对。并将截止财产清查盘点前的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入、发出办好手续,全部登记入保管账,结出余额,并与会计部门的有关账簿记录核对相符,作为财产清查的依据。 (3)对银行存款、银行借款和结算款项,需要取得对账单,以便查对。 (4)要准备好各种度量衡器具,并校正准确,以保证计量的准确可靠。 (5)要准备好有关财产清查时使用的登记报表、账册等。 (二)实施清查阶段 (1)先数量,后质量。 (2)填制盘存清单。 (三)分析和处理阶段 56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1、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 (1)出纳人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的实有数,并与现金日记账结余额相核对。 (2)专职清查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 2、盘点结果的处理:填制 “现金盘点报告表”。 现金盘点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对比结果 实存金额 账存金额 备注 盘盈 盘亏 盘点人员:(签章) 出纳员:(签章)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将开户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上银行存款的余额与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金额逐笔进行核对。 2、银行存款清查的结果 (1)双方余额一致:记账基本正确。 (2)双方余额不一致:一方记账有误或当期有未达账项。 3、未达账项的概念 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时间的原因,导致同一项经济业务,一方已收到有关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收到有关结算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1)企业已收款入账,而开户银行尚未办妥手续,尚未记入企业存款户。 2)企业已付款入账,而开户银行尚未支付或办理,尚未记入企业存款户。 3)银行已收妥登记入账,而企业没有接到有关凭证尚未入账。 4)银行已付款,但企业没有接到通知尚未入账。 4、未达账项的处理:根据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5 年 6 月30 日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32 020 28 540 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2 320 7 2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加:银行已收,企业已收 840 2 24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3 500 33 500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57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说明: (1)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状况 企业与银行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双方一致 表明双方记账正确,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即为企业真正的存款余额。 双方不一致 表明一方或双方记账有误,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用正确的方法予以更正。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检查、对账的作用,不能作为调节账面余额的作用。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与银行对账单一并附在当月银行存款日记账后保存。 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例】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28 540元,银行对账单上的存款余额为32 02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以下未达账项: 1(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转账支票2 320元,银行尚未入账。 2(企业开出支付货款的支票840元,银行尚未入账。 3(银行代收销货款7 200元,企业尚未接到通知未入账。 4(银行代付电话费2 240元,企业尚未入账。 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1、清查方法 采取“函证核对法”,同经济往来单位(债权、债务方)核对账目。 (1)将本企业的各项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正确完整地登记入账,逐户编制一式两联的“往来款项对账单”,并将其中一联送交对方单位核对。 (2)收到对方单位盖章回单后,应编制“往来结算款项清查报告表”。 往来款项对账单 × ×单位: 你单位20××午×月×日购人我单位×产品××台,已付货款××元,尚有×元货款未付,请核对后将回单联寄回。 核查单位:(盖章) 20××年×月×日 -------------------------------沿此虚线裁开,将以下回单联寄回------------------------------------- 往来款项对账单(回联) × ×核查单位: 你单位寄来的“往来款项对账单”已经收到,经核对相符无误(或不符,应注明具体内容)。 ××单位:(盖章) 20××年×月×日 58 往来结算款项清查报告表 企业名称: 年 月 日 单位:元 明细科目 清查结果 不符单位及原因分析 备注 不符单争 执 未达 无法 拖付 名称 金额 相符 不符 位名称 中款项 账项 收回 账项 记账人员:(签章) 清查人员:(签章) 三、实物财产的清查 (一)确定实物财产账面结存的盘存制度 1(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 平时对各项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数量和金额,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连续进行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及金额的一种盘存方法。 期末账面结存金额=期初账面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减少金额 永 续 盘 存 制 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账户名称:A材料 2005年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凭 证摘 要 字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号 12 1 月初结存 2 000 5 10 000 5 转1 验收入库 6 000 5 30 000 8 000 5 40 000 15 转2 生产领用 4 000 5 20 000 4 000 5 20 000 20 转3 验收入库 2 000 5 10 000 6 000 5 30 000 25 转4 生产领用 3 000 5 15 000 3 000 5 15 000 31 8 000 5 40 000 7 000 5 35 000 3 000 5 15 000 本月合计 2(实地盘存制 对各项财产物资平时只在明细账中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根据实地盘点的结存数倒挤出财产物资减少数,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方法 本期减少金额=期初账面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期末存货金额 59 实 地 盘 存 制 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账户名称:A材料 2005年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凭 证摘 要 字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号 12 1 月初结存 2 000 5 10 000 5 转1 验收入库 6 000 5 30 000 转2 生产领用 15 20 转3 验收入库 2 000 5 10 000 转4 生产领用 25 31 8 000 5 40 000 7 000 5 35 000 3 000 5 15 000 本月合计 (二)清查实物财产的方法 1(实物财产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是在财产物资(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库存商品等)堆放的现场,通过逐一清点或使用计量器计量的方法确定财产实存数量的一种方法。 (2)技术推算法:通过技术推算的方法来确定有关财产结存数量的一种方法。 (3)抽样盘存法:通过抽样盘点,测算出总体财产实存数量的方法。 (4)外调核对法。它是通过去函、去人调查,并与本单位实存数相核对的一种方法。 2(实物财产清查使用的凭证 盘查的结果逐一如实地填制“盘存单”,然后会计人员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进行 实存与账存数相核对。 盘 存 单 单位名称: 财产类别: 存放地点: 盘点时间: 编号: 编号 名称 规格型号 计量单位 实存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 盘点人员:(签章 ) 实物保管人:(签章) 60 实存账存对比表 单位名称: 2005年10月31日 单位:元 账 存 实 存 对比结果 编类规计单备 别格量盘盈 盘亏 及或单数金数金 名型位 称号号价 注量额量额 数金数金 量额量额 001 吨 120 10 1200 8 960 2 240 盘点人员:(签章) 实物保管人:(签章)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 (一)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二)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三)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财产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四)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一)审批之前的账务处理 (二)审批之后的账务处理 三、财产的清查结果的设置账户 “待处理财产损溢”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及其报经批准后的转销情况的账户,包括现金溢余和短缺、固定资产盘盈和盘亏、存货盘盈和盘亏。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 贷 ?发生待处理财产盘亏、毁损数 ?发生待处理财产的盘盈数 ?转销已批准处理财产盘盈转销数 ?转销已批准处理财产盘亏、毁损数 余额:尚待处理的净损失 余额:尚待处理的净收益 明细账设置: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两个明细账户。 四、财产的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一)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现金盘盈 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1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例1】企业在现金清查时,发现现金溢余600元。经查明属无法支付的多余款。 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0 贷: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 600 2、现金盘亏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例2】企业清查库存现金时,发现短缺400元经查明,现金短缺系出纳人员责任,应 由其赔偿。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00 贷:库存现金 400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00 (二)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存货盘盈 批准前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例3】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盈钢材8吨,价值40 000元。经查明,盘盈的钢 材是因计量不准造成的。 批准前 借:原材料 4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0 00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0 000 贷:管理费用 40 000 2(存货盘亏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 批准后,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转销账务处理: 62 (1)对属于工作失职,或责任人造成的短缺、损失应由其赔偿,记入“其他应收款”等 账户; (2)对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的损耗盘亏,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3)对属于自然灾害引起的财产损失,应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 外支出”账户; 【例4】年终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结果盘亏原材料6 000元,经查明,应向责任人索赔 800元,应由保险公司赔偿2 400元,自然灾害损失1 200元。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 000 贷:原材料 6 000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3 200 营业外支出 1 200 管理费用 1 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 000 (三)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盘盈 批准前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 贷:营业外收入”。 【例5】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机器一台价值4 000元,估计已提折旧1 000元。级批准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批准前 借:固定资产 3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 00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 000 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 3 000 2(固定资产盘亏或毁损 批准前 借:累计折旧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固定资产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盈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例6】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短缺设备一台,原值为6 000元,已提折旧 2 000元,净值为4 000元。级批准转作营业外支出处理。 63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4 000 累计折旧 2 000 贷:固定资产 6 000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4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4 000 五、往来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长期不清的往来款项,应及时清理。批准处理前不必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 核算,待有关部门批准后再进行转销处理 【例7】某公司在财产清查中,查明应付某单位的货款500元,经查对方单位已撤销, 确实无法支付。 借:应付账款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本章小结】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进行实地盘点与核对,以查明其实 有数同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为了正确掌握各项财产的真实情况,保证会计 资料的准确、可靠,就必须在账簿记录的基础上,运用财产清查这一专门方法,对各项财产 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并与账簿记录核对相符,以确保账实相符。 64 第八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内涵,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的形式,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流程 教学难点: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 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意义 (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念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账务处理有机结合的方式。 (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 第三,有利于降低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本。 第四,有利于加强岗位责任制。 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原则 ,应该与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的繁简程度相适应,以保证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 第二,要使所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既准确、及时,又系统、完整。 第三,要在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节省核算费用,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核算工具的现代化。 第四,选择最适合本单位特点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以利于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 大类。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目前我国企业、机关、事业等单位采用的核算组织程序主要有以下五种:?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65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一、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概念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指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核算组织程序。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最基本的核算组织程序,其他核算组织程序都是在此基础上根据经营管理的要求延伸发展而形成的。 二、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 (一)会计凭证的设置 在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记账凭证一般采用专用记账凭证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也可采用通用记账凭证。 (二)账簿的设置 在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需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明细分类账。 (1)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分类账均采用三栏式。 (2)明细分类账根据需要设置,分别采用三栏式、数量金额式或多栏式。 (3)总分类账采用三栏式,并按每一总分类账科目开设账页。 三、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5)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各种明细分类账分别与总分类账核对。 (6)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现银行 金存款?日记账 ?收付转 款款账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 会??计?报 表?汇 总 明细分类账原始凭证 表示填制凭证、过账和编表 表示账账核对 66 四、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优点:程序简单明了,账户间对应关系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动态和核对账目。 2、缺点:逐笔登记总账工作量较大,不便于会计分工。 3适用范围: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一、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概念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这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此登记总分类账。 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 (一)会计凭证的设置 会计凭证一般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 (二)账簿的设置 账簿的设置一般有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日记账。总分类账一般为三栏式;明细分类账可分为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日记账为三栏式。 三、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各种明细分类账分别与总分类账核对。 (7)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四、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优点: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以利用汇总表的汇总结果进行总分类账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实用性较强。 2、缺点: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便与查账。 3、适用范围:各种规模的会计主体。 五、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六、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67 现银行 金存款?日记账 ?收付转 款款账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总分类账?? 会 ?计?报 表汇 总?明细分类账原始凭证 表示填制凭证、过账和编表 表示账账核对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一、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概念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定期将全部记账凭证按收、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别归类编成汇总记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的一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先定期将一定期间内所有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归类编成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 (一)会计凭证的设置 种格式外,还应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格式。 (二)账簿的设置 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账簿设置一般有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日记账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日记账采用三栏式,明细分类账则根据管理需要采用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68 (5)根据汇总记账凭证定期登记总分类账。 (6)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各种明细分类账分别与总分类账核对。 (7)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现银行 金存款?日记账 ?收付转收付转 款款账款款账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总分类账?? 会 ?计?报 表汇 总?明细分类账原始凭证 表示填制凭证、过账和编表 表示账账核对 四、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优点:可以减少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量,明确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及经济业务的内容。 2、缺点:记账凭证的汇总是按有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而不是按经济业务性质归类汇总的,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不利于会计核算分工。 3、适用范围: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企业。 五、汇总记账凭证编制方法 六、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本章小结】 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有机结合,并达到最佳组合状态的技术组织方式。每一个会计主体都应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的形式将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适用的账处理程序。由于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会计凭证、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等方面也就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目前在会计实践中,采用的基本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和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等形式。其中,前三种程序应用较为普遍,各种账务处理程序既有共同点,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内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在账账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区别,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69 第九章 财务报告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财务报表及其目标、财务报告的组成和报表分类;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 教学重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利润表编制 教学难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和种类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二)财务报告的种类 财务报告按照编报时间标准分类。具体分为年度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和月度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的构成 (一)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二)财务报表附注 (三)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三、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 (二)财务报告的时间要求 (三)财务报告的形式要求 (四)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四、财务报表的作用 (一)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会计信息 (二)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提供会计信息 (三)为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 五、财务报表的种类 (一)按服务对象分类 财务报表按照其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对外财务报表和内部财务报表。 70 (二)按所反映的资金运动状况分类 财务报表按照所反映的资金运动状况,可分为静态财务报表、动态财务报表和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财务报表。 (三) 按编制时间分类 企业必须分期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企业的财务报表根据所反映的期间长短的不同,可以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财务报表。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表统称为中期财务报表。 (四)按母、子公司之间关系分类 财务会计报表按照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可分为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 (五)按编制单位分类 财务报表按照其编制单位和编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基层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描述了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 2、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3表明了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及权益的结构状况。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一)资产负债的内容 制单位、编制日期和货币计量单位;表体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及其金额,也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部分;表尾主要包括附注资料等。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1、报告式:采用上、下双方相互对照的垂直式报表结构。上方列示资产项目,下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上下的各合计数相等。 2、账户式:采用左、右双方相互对照的账户式报表结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的总额相等。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各单位一律采用账户式格式。 71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 产 年末数 年初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末数 年初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收票据 应付票据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收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 应收股利 应交税费 其他应收款 应付利息 存货 应付股利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应付款 其他流动资产 其他应交款 流动资产合计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负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 持有至到期投资 非流动负债: 长期应收款 长期借款 长期股权投资 应付债券 固定资产 长期应付款 在建工程 专项应付款 工程物资 预计负债 固定资产清理 递延所得税负债 无形资产 其他非流动负债 开发支出 非流动负债合计 商誉 负债合计 长期待摊费用 所有者权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其他非流动资产 资本公积 非流动资产合计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72 所有者权益合计 资 产 总 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年初余额”栏的填列 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2(“期末余额” 栏的填列 企业应以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成报表项目,形成资产负债表。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如“货币资金”、 “存货”项目等。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分别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应收账款”项目,需要分别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等。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 73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意义 (一)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月、年)内利润的形成或亏损的发生情况的动态会计报表。 (二)利润表的作用 (1)利润表提供的信息,是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及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 (2)利润表提供的信息,是考核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业绩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3)利润表提供的利润数据,是税收部门课征所得税的依据。 二、利润表的内容及格式 (一)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计量单位等;正表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计算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营业利润 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从营业收入出发,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后得出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等后得出。 3(净利润 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二)利润表的格式 1、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将所有费用总额相加,一次计算出当期收益。 2、多步式利润表:是将各种利润分多步计算求得净利润。 我国会计制度采用的是多步式利润表。利润的形成分以下四个层次: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公允价值损失)+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74 三、利润表填列方法 1、理论依据:“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 2、利润表填列方法 (1)“本期金额”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期金额”栏。 (2)报表中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 润 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四、利润表编表举例 【本章小结】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表述。财务报表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最终环节。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 75 第十章 会计档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销毁;熟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及整理原则;掌握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法以及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 教学重点:会计档案的涵义、特点、内容及作用 教学难点: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法以及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 第一节 会计档案概述 一、会计档案的意义 (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1998年8月21日颁布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文件),对加强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促进会计工作为单位经济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会计档案的含义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二、会计档案的特点 (一)形成范围广泛; (二)档案内容严密 (三)档案类别稳定; (四)外在形式多样 三、会计档案的内容 会计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 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等。 (二)会计账簿类 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等。 (三)财务报告类 财务报告类包括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等。 (四)其他会计资料类 其他会计资料类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四、会计档案的作用 (一)提供数据、资料;(二)提供决策依据(三)发挥监督作用; (四)提供研究史料 76 第二节 会计档案的收集和归档 一、会计档案收集 (一)遵循会计档案的形成规律 (二)保证会计档案完整、齐全、准确 (三)依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 (一)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1)会计凭证。2)会计账簿。3)财务报告。 4)其他核算材料。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时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 (1)归档符合规范;(2)编制移交清册;(3)应保持原封装;(4)签名盖章完整;(5)严格交接手续。 第三节 会计档案的整理和查阅 一、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档案的整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将零散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会计资料,通过分类、组卷、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一)会计档案整理的原则和内容 1(会计档案整理的原则 会计档案整理必须遵循会计档案自然形成的规律,保持会计档案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会计档案的保管价值,便于科学管理和查找利用的原则。 2(会计档案整理的内容 (二)会计档案的分类 1)会计年度分类法。即以会计年度时间为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的方法。 (2)会计形式分类法。即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其他会计核算材料等会计档案形式为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的方法。 (3)会计类型分类法。即以会计类型为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的方法。如税收会计、经费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等 (4)会计机构分类法。即以会计核算组织机构为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的方法。 77 (5)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类法。即以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的方法。 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采用“复式结构分类法”,即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类方法结合使用,如:年度—类别—保管期限,类别—年度—保管期限。 (三)会计档案的组卷 1(会计凭证的组卷 组卷顺序:检查(原始凭证真伪,记账凭证编号顺序,有无需要单独抽出的凭证等)——拆除金属物,修补破损——装订(厚度不宜超过2公分)——包角盖骑缝章——填写凭证封面(单位名称、起止时间、凭证编号、起止号码、页数、经办人、会计主管及档号等,签名盖章)——装盒(一卷一盒)。 2(会计账簿的组卷 会计账簿组卷时要按账簿形成的特点区分会计年度,不同种类的账簿分别组卷。 (1)各类账簿首页的启用表、账户目录应逐项填写完整、规范,有关人员签章。 (2)订本式账簿应保持原样,空白页不能拆,但须在记录账页的最后一行画一斜线,以示结束使用,并在卷末备考表写明使用账页和空白账页的页数。在账页封面盖上含有年度、保管期限、案卷号内容的章。 3)活页式或卡片式账簿换上标准封面,抽出空页,编页码。 4)跨年使用的固定资产账,归最后一年组卷,并在封面注明××年至××年,每本厚度不超过2公分。 3(财务报告的组卷 4(其他材料的组卷 (四)会计档案的排列 1(会计年度—— 形式(凭证、账簿、财务报告)——保管期限 2(形式——会计年度—— 保管期限 3(会计年度—— 保管期限—— 组织机构 4(会计年度—— 会计类型——形式—— 保管期限 (五)会计档案的编目 1(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编制方法 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项目主要有:顺序号、案卷号、原凭证号、案卷标题、起止年月日、页数、保管期限、存放位置、备注等。 2(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填写 1)案卷目录由财会部门编制,一式两份,档案室与财会部门各执一份。 2)根据分类依年代先后编制案卷目录。 3)案卷目录一般分核算单位按会计档案类别分别装订。 78 4)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填写。 二、会计档案的查阅 (一)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查阅制度 (二)严格履行会计档案查阅手续 (三)确保会计档案原件完整无损 第四节 会计档案的保管和销毁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划分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计档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其保管期限也有所不同。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决算)。 (2)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有: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固定资产卡片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报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月、季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二、会计档案的销毁 (一)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二)专人负责监销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 79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 1(归档范围 (1)存储在磁介质或光盘上的会计核算数据。 (2)打印输出的纸质载体的会计核算材料。 (3)会计核算软件的全套文件资料以及会计核算软件程序。 2(归档要求 (1)归档的会计软件应符合1994年财政部关于《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2)归档的会计核算数据应按电子文件归档的要求将会计核算数据存储到耐久性载体上,一式三套。 (3)应对会计电算化核算材料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确保其不失真、不损毁、不丢失。 (4)打印输出的纸质会计核算材料必须有经办人和会计主管的签字或盖章,以保障其真实、准确。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产生的会计核算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2)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 (3)对于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介质更新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毁损或丢失。 (4)对电算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两个建筑物)。 (5)履行相应的查阅手续,查阅会计资料,经手人必须签章记录。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查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和杀毒,防止感染病毒。 【本章小结】 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是重要的凭证和史料,会计档案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集中统一管理会计档案,是会计部门与档案部门的基本职责。本章重点阐述会计档案的涵义、特点、内容及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销毁;熟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及整理原则;掌握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法以及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 80 81
本文档为【教学目的及要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7KB
软件:Word
页数:134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6
浏览量: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