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

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

举报
开通vip

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 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说,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不能轻易地抛弃它。“将”,即“岂”的意思。“胜”,美好。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深的慨叹: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此对比,所以诗人才说:“无为忽去兹”。...

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
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 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说,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不能轻易地抛弃它。“将”,即“岂”的意思。“胜”,美好。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上平平淡淡,而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深的慨叹: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此对比,所以诗人才说:“无为忽去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层次,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就是这两句诗,使全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诗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只要努力耕作,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可以看出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时也过着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实际上他不仅没放弃躬耕自资的生活,而且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证的。这两句诗可说是《移居二首》的灵魂,没有它,什么“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资 ”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啊。 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诗人在最后强调“衣食当须纪”,使全诗的蕴含更加丰富。如果诗人仅写前面的内容,这首诗就单薄得多,强调了衣食的重要性,说明了他所希望的农村生活,除了登高赋诗以外,也还有躬耕陇亩的一面。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对农村生活比原来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福建卷)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3分) 【答案】:(6分)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鉴赏资料】: 李商隐(八一二,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李商隐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分歧的诗人。他的诗,有的是直接对时事政治表示态度的;有的是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有的是抒写友朋生死之情的;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人们最熟悉的则是他的爱情诗。这些异常复杂的内容,又几乎都是和他的身世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繁博的事象及复杂的意念,在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种象征手法建筑在丰富而美妙的想像的基础上,因而他笔下的意象,有时如七宝琉苏那样缤纷绮彩;有时像流云走月那样的活泼空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更有独特的风格,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对诗的艺术形式发展有重大贡献。著有《玉溪生诗》。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 ,(广东卷)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答案】:(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鉴赏资料】: 5(湖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 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赏析】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至德进士,援诸暨尉,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刘长卿友善。《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浩叹、而惆怅。发而为诗,便出现许多传世的佳作。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因为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实充沛,极少造作,故最易打动人心。《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 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这首诗的特点是感情深挚自然,情景高度和谐,妙语连珠,余韵无穷,的确是唐人送别诗中的精品。 赏析】暮春浐水送别 历来送别诗多言离愁别恨,甚至涕泗交流。韩琮此诗则匠心独运,撇开柔情,着重摛“古今情”。这就不落俗套,别具新意。 “绿暗红稀出凤城”。序值春杪,已是叶茂枝繁,故说“绿暗”;也已花飞卉谢,故说“红稀”。诗人选用“暗”、“稀”二字,意在以暗淡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凤城”,指京城。友人辞“凤城”而去,作者依依惜别,心情很不平静。 “暮云楼阁古今情”。当此骊歌唱晚,夕阳衔山之际,引领遥天,“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悠然联想李、杜二人的深情;瞻望宫殿(“楼阁”一本作“宫阙”),“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油然兴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慨。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也将慨然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总之,作者此时脑际翻腾着种种激情??契阔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壮志未酬之情,而这些复杂交织的心情,又都从魏阙洒满斜晖的暮景下透出,隐然有夕阳虽好,已近黄昏,唐室式微,摇摇欲坠之感。历代兴亡,茫茫百感,一时交集,萃于笔端,俱由这“古今情”三字含蕴了。 还是这个“古今情”逗出了三、四句的抒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行人”指面前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浐水。浐水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流汇诸水,又东流入灞水,浐灞合流绕大明宫而过,再入渭水东去,故云。这“不舍昼夜,逝者如斯”的宫前水,潺潺,湲湲,充耳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以诗人特地提醒说:“行人莫听宫前水”。“听”字表明不忍听又无法不听,只好劝其莫听,何以故,答曰:“流尽年光是此声”。古往今来,多少有才之人,为跨越宫前水求得功名,而皓首穷经,轻掷韶华;古往今来,多少有为之人,为跨越宫前水干禄仕进,而拜倒皇宫阶下,屈辱一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有志之人,驰骋沙场,立下不朽功勋,终因庸主不察,奸臣弄权,致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空死牖下。正是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尽了腐朽没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正如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词汪茫,韩诗杳渺,其长吁浩叹,则异曲同工。 这首送别诗之所以不落窠臼,而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在于作者排除了歧路沾巾的常态,把错综复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一古脑儿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衰飒形象掬出,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诗的结构也是围绕“古今情”为轴线,首句蓄势,次句轻点,三、四句浓染。诗意内涵深广,韵味悠长,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6 (湖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咏白海棠 薛宝钗 咏白海棠 林黛玉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鉴赏资料】: 薛宝钗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稳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林黛玉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黛玉诗才敏捷,此诗一挥而就。 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薛宝钗之诗同一起法。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花人之高洁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此联借写种花人写花,已将种花人与白海棠的神韵画出轮廓。 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此联意思不过是说海棠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但“偷来”“借得”说法新巧,显出诗人慧心。 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为流水对,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缝制,可见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全联的意思是说:深闺中幽怨的女儿将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秋闺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时黛玉正居父丧,身穿白色孝服,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画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 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继续以人写花,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江苏卷)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鉴赏资料】: 这首词用到的修饰方法基本上包括对比、比喻、反衬和联想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词的前两句通过对比,讲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从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这两句看似平列,其实却是因果关系: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心事”指什么,当是想家,想安享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催人易老,鬓发哪能不斑白呢,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则就旅途景物略事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馀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然而残照的逆光中竟影现出了点点“归鸦”~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里便会成为思家情结的膨化剂。鸦而曰“归”,一“归”字大可玩味。“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更显出人思家之苦。又与上文“山接水,水明霞”相反相成,共同营造了一段“聊骋望以消忧、反触目而更愁”的沉郁顿挫。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栾夜煮茶,”上文已用鸦之“归”暗点了人之不得“归”,然而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写出了全词最精彩、最高潮的两句。虽然“何时”能“归”还不确定,但只要有了这份心,“归”期也就不远了:白天亲自拾掇田园,晚上阖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仅此而已~平民意识,常人姿态,所以亲切动人。高明的作者往往用最简洁的笔触去勾勒最典型的场景、最重要的情节、最关键的人物,并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补充。“儿女团栾夜煮茶”七字,正是这一创作法则的绝佳体现~只写“儿女团栾”,而为人父者、为人母者连同他们为人父母的乐趣,虽不言却已尽言了。读到此句,我们仿佛看见:当缀着星光的夜幔笼罩住四野的时辰,在魏先生的寒舍里,孩子们团团围在他身边,闹着嚷着要他讲故事;而魏太太则笑吟吟地陪坐在一旁作针线活儿;灶膛中燃烧着的松枝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火舌舔着陶壶,壶嘴里喷出一缕缕茶香……不,壶嘴里喷出的不止是茶香,更有家的温暖与馨逸。一语传神,而能使人人心旌摇曳。 ,(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鉴赏资料】: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历任太常丞兼礼部 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绍兴二十四年(1154)春,杨万里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参军。二十九年(1159),调任永州零陵县丞。乾道三年(1167)春,杨万里至临安,上政论《千虑策》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有,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 杨万里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大意是: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交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 一二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氛围。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此外,运用比喻,直接把“交情”比做“山溪渡”,借自然界的“风波”象征社会风浪,从而突出了诗的主旨。 , (辽宁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鉴赏资料】: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 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全国卷1)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解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不得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 【答案】:(1)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首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是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因此,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牧童、老牛。 (2)首先,第一联“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使用了白描笔触,写出了自然生机,此外,答题要注意诗歌小引中“戏咏”的“戏”字,也就是作者是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所以,竹石牧牛就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写照。还是这个“戏”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也没有必要厚竹薄石,它们都是自然田园中的组成部分,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外,根据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知,其实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可以寄托作者的内心追求,考生也可发挥出此点。 【鉴赏资料】: 宋代绘画艺术特别繁荣,题画诗也很发达,苏轼、黄庭坚都是这类诗作的能手。本篇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诗分前后两个层次。前面四句是对画本身的描绘:郊野间有块小小的怪石,翠绿的幽竹紧挨着它生长。牧牛娃手执三尺长的鞭子,驾驭着这头龙钟的老牛。四句诗分咏石、竹、牧童、牛四件物象,合组成完整的画面。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多,诗人难以对咏写的物象作充分的描述,但仍然注意到对它们的外形特征作简要的刻划。“峥蝾”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就把画中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显示出来了。“篁”是丛生的竹子,前面着一“幽”字写它的气韵,后面着一“绿”字写它的色彩,形象也很鲜明。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点明他手中的鞭子,动态亦可想见。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更为传神。按《孟子?梁惠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是以“觳觫”来形容牛的恐惧颤抖的样子。画中的老牛虽不必因恐惧而发颤,但老而筋力疲惫,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于是也就给人以觳觫的印象了。画面是静态的,它不能直接画出牛的觳觫,诗人则根据画中老牛龙钟的意态,凭想象拈出“觳觫”二字,确是神来之笔。诗中描写四个物象,又并不是孤立处理的。石与竹之间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则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四个物象分成前后两组,而在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上,又配合呼应,共同构成了画的整体。能用寥寥二十字,写得这样形神毕具,即使作为单独的题画诗,也应该说是很出色的( 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残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说到这里,不免要触及诗篇的讽喻问题。诗中这段感想议论,除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外,是否另有所讽呢?大家知道,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在神宗时就已展开。哲宗元祜年间,新党暂时失势,旧党上台,很快又分裂为洛、蜀、朔三个集团,互相争斗。至绍圣间,新党再度执政,对旧党分子全面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这种哄争,初期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原则性,愈到后来就愈演变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严重削弱了宋王朝的统治力量。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陈伯海) ——摘自《宋词鉴赏辞典》 ,,(全国卷2)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鉴赏资料】: 王炎(1137—1218) 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有《双溪集》二十七卷,词有《双溪诗馀》一卷。王炎主张词作应“不溺于情欲,不荡于无法”,如此质朴的风格在这首《南柯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一首描写农民生产劳动的词作。象这类题材的词,在宋词中是不可多得的。 上片,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前三句:“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北宋大家苏轼,在《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中作五首》中,对农村曾有过一些风景画似的描绘。“照日深红暖见鱼”写出了晴空丽日,日照碧溪,鱼儿欢快游弋的图景:“麻叶层层蔴叶光”,绘出雨过天晴茂密的蔴叶层层泛着亮光,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蔌蔌衣巾落枣花”,描写出甘霖过后,连枣花落到衣巾上“簌簌”之声也听得真真切切的一线绿野风光。这里的“数枝幽艳湿啼红”,描画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田园景色。其生花之妙,不亚于苏轼。 但是,词人并没有完全被这迷人的田园风光所陶醉。他把笔锋一转,奉劝人们“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绘景生动形象,抒情真切幽邃。短短二十六个字,三平韵,却跌宕起伏,清新自然,从而,为下片作了很好的铺垫。 下片,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描绘出农民在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过片“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戴着 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然而,“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结句点题:“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前后片上下呼应,表现了作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整首词,语言通俗,明白如话,表达了清淡馨新的意境,质朴健康的情感。 王炎由于做过主薄、知县等下级官员有机会接近农民和农村生活。所以,他的词摆脱文人词以风花雪月、闺情离怨为题材的俗套,描写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是难能可贵的。这首《南柯子》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鉴赏资料】: 王闿运是一代诗文大家,民初汪国垣作《光宣诗坛总录》列他为诗坛头领,冠于一代诗人之首。王闿运幼年初学诗时就严守格律,矩步绳趋,不失尺寸,他作诗强调从拟古着手,五言长诗宗魏晋,七言长诗及近体诗兼宗盛唐,但并不单纯模拟古人,而是尽法古人之美,熔铸而出之”,能自成一家风格。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起承转合章法严谨,颇有盛唐遗风。狄保贤谓此诗“音节济亮,殊类太白、龙标。” 首句“猎猎南风拂驿亭”,写出清晨的出发时的景色,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气魄宏伟,意境阔大、清丽。 次句“五更牵缆上空泠”,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虽无一字写艰难,但想一想猎猎南风,想一想峡谷急流,我们立刻就会想到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这两句写景叙事,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第三句 “惯行不解愁风水”,写自己常年在外,奔波于旅途,已经成为习惯,根本不知道为风浪发愁。这里的“不解”应为“不在意”的意思,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这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常年的漂泊,暗示了作者仕途坎坷的经历,所以这里的“风浪”既指自然的风浪,也指社会的风浪、政治的风浪。 尾句“瀑布滩雷只卧听”,紧承上句,不在意风浪,把一切艰难险阻视为坦然,“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高洁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所以,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是不无道理的。 王闿运的写景诗气魄宏伟,常带一股高洁傲气。如《入彭蠡望庐山作》中写道:“轻舟纵巨壑,独载神风高;孤行无四邻,然丧尘劳。晴日光皎皎,庐山不可照;扬帆载浮云,拥楫玩波涛……。”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写照,所以谭嗣同称他的诗是超越“诗人之诗”,属于“更向上一著”之类。 ,,(四川卷)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解析]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是联系以下几句,读者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以致深夜到家。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 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图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都人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强列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全诗至此,戛然停笔,然而曲终情在,透过有尽的语言,诗人表现的是一种百感交集、难以诉诸言表的复杂感情:有经过长途奔劳终于顺利抵家的兴奋,有对辛勤操劳的妻子的爱怜,也隐含因自己久出以致家境清寒的歉疚…… 这首诗除了第一句点题并交代主人公外,后三句移步换形,写主人公越走离家越近,环境景物不断变化,人物心情也不断变化发展,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描绘:倚筇的归客、凄冷的磷萤、昏月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灯光,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步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 ,,(天津卷) 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5分)(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鉴赏资料】: 张籍:(约766—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 江苏苏州),迁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中进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转国子监助教,迁秘书郎。长庆初为国子博士,又任水部员 外郎,转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其诗或拟古乐府,或自创新乐府,注重风雅比兴,多写民生疾苦。是元白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与王建 齐名,均擅长乐府,故称“张王乐府”。 张籍的《凉州词》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景物,同时点出了所写的地点、时间、天气、季节。首句“边城暮雨雁飞低”,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群低飞的鸿雁,并使人看到雁飞的地点是边城,时间是日暮,天气是阴雨。次句“芦笋初生渐欲齐”,再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片出芽的芦苇,并从芦苇的长势说明已是春暖季节。这前两 句:一写从边城仰望的天空景。一写在边城俯视的地面景,都是在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的景物。诗的后两句则把诗境扩展到浩瀚遥远的大漠彼方,一直把诗思推到视线之外。 第三句“无数铃声遥过碛”,写的是在沙漠上级缓行进的一队驮运货物的骆驼,但句中却并没有出现骆驼和押运人员的形象,只有从沙漠上遥遥传来的络绎不绝的驼铃声。这是以声传影,因声见形的妙用。这里只需写铃声之传来,自会凭联想艳声音转化为形象,自会在脑际浮现一支连延不断的驼队渐行渐远的图景。帛道猷诗“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陵峰采药触兴为诗》),道潜诗“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入夜归”(《秋江》),白居易诗“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都与这句诗的机杼相同。 作者之所以为驼铃声所吸引,其诗笔之所以转向那一串飘荡在沙漠上的铃声,是因为他身在边城,蒿目时艰,他的一颗无比沉重的心已随那逐渐向西方消逝的驼铃声而越过了沙漠,飞到那虽然远在视线之外、却时时进入思念之中的安西四镇(治所在今新疆库车)。诗的末句“应驮白练到安西”,正是作者的情思所注,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唐代自安史乱后,陇右道(辖今陇山以西直至新疆西部)东部各州县先后陷于吐蕃。这首诗大约写于穆宗长庆(821—824)年间,作者五十多岁时,安西已经陷落了三十多年。听到这西去的驼铃声,曾身历这段史事的作者不能不想到国运的衰微,想到那条经由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从而想像这支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白练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而安西却久已沦为异域了。在这“应驮白练到安西”一句中,含有无穷感慨,无穷悲愤(其言外之意是寻绎不尽的。作者在另一首《泾州塞》诗中也曾致慨于“道旁古双堠,犹记向安西”。以之与“应驮”句对照,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看到他的悲慨之深。 这首诗题作《凉州词》,因而有的选本把篇首的“边城”二字解释为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认为前二句是“写凉州春暮景色”(中华书局出版《唐人绝句选》),但从同题的第三首诗看,张籍写这首诗时,凉州为吐蕃侵占已有六十年之久。它不可能写于凉州。而《凉州词》只是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个乐曲名称,盛唐诗人王翰、王之涣等都有以《凉州词》为题的诗篇,只是按这个乐曲写的歌词,其内容不必是写凉州。再联系同题第二首诗“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每待平安火到来”,这第一首诗写的“边城”,应当只是当时与吐蕃对峙处面向沙漠的一座城镇而已。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时,这是一个需辨明的问题。 ,,(浙江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侬:我 ?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6分)(1)流水 白云 (2)?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鉴赏资料】: 先用许多扑朔迷离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似乎无人迹、无尘嚣的世外桃源之境。“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清澄透明的流水静静地淌着;登舟横渡上岸,再沿着一条弯弯小径走去,一座小小屋舍便悠然可见了。这里已隐约透出一股神迷之感。室何人居,诗人未道,他仅描绘了小屋安谧而恬静、雅淡而优美的外部环境;其地何所,诗人未明,是“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乡村野地,还是“小桥流水有人家”(王安石诗)的郊外花村,读者难知其详。 以下两句,诗人将读者引入更加神迷的境界:“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青山白云,幽邃缥缈,使人想起贾岛《访隐者不遇》中童子的答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令人悬望之余,不无怅惘之感。诗人似乎知道读者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故再用两句颇涵自得、自傲,而又不无戏谑嘲弄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重复叠唱,再将读者推向迷茫恍惚之极境,让你只好自叹凡俗,对此神秘的仙界可望而不可即,可想然不可知。若全曲到此作结,倒颇堪称之为“朦胧诗”的,“象外”之味,尽可让人作万千之想。然古代诗歌于“超以象外”后必要“得其环中”,结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正是揭其“环中”的全曲之眼。一直隐在曲中而未露其面的小屋之主倏然而出,仙界者,“渔父”居所也。有此一句,“境界全出”:那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构成的极澄至净的世界,何尝是“红尘”外的仙境,又何尝是现实中实有的景观,它乃是“渔父”心灵中的圣所,理想中的“隐士”精神世界的“物化”罢了。 “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是现实中真正的渔父。自从楚辞《渔父》中诞生了一位“世人皆醒我独醉”、不与世俗争流的“渔父”后,其历代“子子孙孙”实际上便成了不求功名、不慕荣华富贵而独善其身的人格精神象征。“渔父”之咏成了古代“隐士”之歌中别具一格的支系,王维的一首“隐士诗”不妨可看作其核心主题:“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渔父”之吟为历代文人所喜爱,绝非无因,元代尤其如此——得志而显达者咏之,以见其不失高雅;失意者又借以曲折表达其对现实的不满或失望,同时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化到“渔父精神”中去,以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在“超尘脱俗”的心灵净化中求得心理的平衡。 在历代“渔父”之吟中,以青山、白云喻其高洁脱俗,以轻舟、流水状其自由洒脱,乃是众所撷取兼含比兴的意象。本曲首先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捉摸不定,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则借当时人所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核,复令人再回味、咀嚼全曲,既得含蓄蕴藉之趣,又不失明朗畅达之风~ (重庆卷) 13、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答案】:“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答案】: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鉴赏资料】: 新雷 张维屏 张维屏 (1780—1859) 清广东番禹人,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道光进士。署湖北黄梅知县,后为江西南康知州。道光十六年(1836)退隐。工诗文,精书法。鸦片战争期间,愤英军淫掠,支持广州人民抗英,赋《三元里》长诗,歌颂抗英志士,斥责奕山、余保纯媚敌、乞和行径。又作《三将军歌》,颂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壮烈殉国的事迹。著有《松心草堂集》,另辑有《国朝诗人征略》。 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易经?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尔雅义疏?释天》引《说文》云:“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此诗题当取其义。 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一作区区)也。”无言却有情:古人以为天虽无言,但能潜运万物。《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每于:常常在。 “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是说:“造物”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千红万紫安排著”,说明事物具备了变化的内在根据,但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新雷”,这种变化也不可能实现。此诗通过对新雷的呼唤,生动地阐明了外因对于事物变化的重要作用。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同出一理。 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春初,写春将到的喜悦。诗人以自然喻人事,在对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欢呼中,透露出作者渴望社会新变的心情。小诗短短四句,寓理于情,清丽可喜,耐人寻味。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已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已亥杂诗》。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组诗,以诗人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 多借题发挥,抨击时弊,表达其反对侵略、呼唤变革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风格是雄奇与哀艳并存。本文就谈谈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龚自珍生活在雅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已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例如《已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再如《已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已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他们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已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材,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在诗歌的艺术上,龚自珍自称“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其诗歌多用象征隐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色彩、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奇特,文辞魁玮,接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较大,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谭献的《复堂日记》说其诗:“以霸气行之”,因而 其诗晶光外射,飞动郁勃,富有力度。是对古代理想化诗歌艺术的总结与发展。 龚自珍《已亥杂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例如《已亥杂诗》中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被迫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诗的后两句,诗人将笔锋一转,即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多么新奇的诗句。在古人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再如《已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遽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 ?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赏析】顾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曾自署蒋山庸。昆山(今属江苏省)亭林镇人。早年参加过"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时,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曾游历山东、河北、山西诸省关塞,考察山川形势,以为恢复故国的准备,晚年定居华阳,卒于曲沃。 这是一首酬答诗,但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五、(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 (篇名)。(1分) 答案:《游褒禅山记》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层(1分)。 【赏析】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导读】 这一年即皇佑四年(1052),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他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六、(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赏析】首(引庾信《拟咏怀诗》)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诗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门外情景,如何说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严,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紧接以„苍茫对落晖?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也。”何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莫,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莫之感。 颔(对比) 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 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 颈(引庾信《入彭城馆》) 故衣指莲花败叶。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烟火”一作“灯火”)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能答出一种修辞方法并能举例说明的,给1分;如答成“排比”,并以前四句为例的,也可给1分。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赏析】江山如此多娇 傍晚时分,秋风徐徐地吹来,令人感觉全身透凉,舒服又惬意。周德清刚吃完晚饭,肚子饱得难受,他就想去散散步以促进消化。 于是,德清来到浔阳江旁,就在那附近逛了一圈。他放眼看去,只能看到几尺之内的事物,总觉没法尽兴。他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何不登上浔阳城楼,纵目远眺万里长江呢,黄昏景总是美丽动人的,得赶快登高临望抓住一景一物,饱览祖国河山啊。”于是德清就向浔阳城楼走去。 傍晚散步的人很多,也有一些人登上浔阳城楼看风景。城楼很高,德清很不容易才登上城楼。人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总有一种大地尽在我脚下的感觉,何况德清现在是站在浔阳城楼上,远近风景尽收在他眼底。站在城楼上,就有登高临远的感觉了,德清放眼远看,看到浩渺清澈的万里江水滚滚的流着,宛如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淮南远山看似“数点”,苍翠得如蓝靛。他又收回眼光看看近处,看到在宽阔浩瀚的江面上,江帆几片,轻疾如飞箭地开着,巍峨高耸的庐山上,山泉瀑布好像千尺银河要落地,快得如闪电。啊~这是多么色彩鲜艳、美丽壮观的景色啊~德清不禁感叹:“为什么我以前就没有留意到呢,真是可惜呀~原来祖国的河山是如此多娇的,就我眼前的一段江水,几座青山,几片江帆,一条山泉就已经如此美丽了,那我没看到的美景想必还有很多。看来,我以后要多出来散步才行,要把祖国的美丽河山都看透。” 这时晚霞散开了,在天边渐渐消逝,变成了雾气雾水,天色也变黑了。德清被刚才看到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不愿离去,只想再多留一会儿,他觉得还有更美丽的景色在等着他。这时一轮新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来,在普通眼里,新月就只是新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可是德清被刚才看到的万里长江的壮丽雄奇景象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觉得这一轮新月在挑逗他,故意露着半边脸,看上去像半圆形团扇的样子。新月可真冤枉啊,她老人家用得着去挑逗德清你吗,是德清的诗情发作又在胡思乱想了。他在想:“如此娇美的江山,我应该用什么言语来描述她呢,怎样才能表达我对她的喜爱呢,”这时,一群鸿雁排成一字从天空中飞了过来,这一群雁声把德清从幻想中惊醒过来。他抬头看着这一群鸿雁,想起了王勃的“落雁与故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他想:“王勃真是有才华啊~我也要作一句诗句,要跟他的一样精妙,这样我也可以被人千古吟唱了。” 德清闭上眼睛回想刚才所看到的一切,他要把看到的江水、青山、江帆、山泉、晚云、新月、鸿雁都一一描写出来,那该怎样写呢,一眨眼功夫,他就想出来了:“既然江水如白练,远山似数点,江帆、山泉都像在飞,新月只有一弦,鸿雁要南飞,那我知道如何描述如此多娇的江山了。”于是,德清下了城楼,就飞快地跑回家,拿起笔就写“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他一口气就把这首曲写了出来。他摸了摸胡子,看着曲子,不禁为自己那么有才感到高兴。他想:“今 晚的散步真是正确的选择,明晚还得去,如此娇丽的江山真该多去观赏,而且还是我作曲的好材料。”想完,他有再一次拿起自己的作品欣赏起来。 一句一景,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这是作者傍晚登浔阳城楼的写景即兴之作。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那段。作者把江水、青山、江帆、山泉、晚云、新月、鸿雁七种景物,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又组成了一幅秀美河山的秋光图。 开篇伊始,气势不凡:纵目远眺万里长江,一条白色如练;放眼遥望淮上远山,无数清色似染。作者从大处着眼,从远处落笔,勾画山水全貌,雄伟壮丽。这两句写的是远景。三、四两句移近了视界。江上轻帆数片,乘风顺流,疾飞如箭;江岸的近山崖壁上瀑泉直泻而下,奔如流电。这两句以工整的对偶叙出,带着分明的动感,说明这是一组近景。一、二句是静态画面,三、四句是动态镜头,动静变换,错落有致。 五、六句写天空浮云和月亮的变化,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傍晚,天空的云气慢慢变成露气,笼罩在江面上空,初月冉冉升起,就像一把半圆形的团扇。一个“学”字,使月亮变得富有人情,顿觉摇曳生姿。和前四句相比,这两句笔势由急渐缓,由刚转柔,显示出一种朦胧和凄迷的意境。最后一句写北塞鸿雁南归,成一字形掠过烟波浩渺的江天。不仅点明秋季时令,而且又为这无声诗的画面上留下了“阵雁惊寒”的音响,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面,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 八、(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赏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这首词就是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应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写春归景物。先写飘零凋落的花瓣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齐平了,时间分明已进入残节令了,天气乍晴乍雨,晴郎的天空,突然会下起小雨,说晴不晴,说阴不阴,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样。观看杏园已失去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景色,它像一个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颜显得憔悴而没有光泽了。再听枝头杜鹃鸟儿,传来声声“不如归去”,泣血啼唤,多么令人伤感。杜牧诗有:“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这句可能化用小杜诗意。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词的下片,侧重写人。写她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这句似由冯延巳:“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词意化来。她信手捻着花枝儿,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上视天空,弄晴的小雨也不下了,只见远处一道残阳从云缝露出来,把霞辉洒在她满是愁容的脸上。她心中的“恨”有谁能理解呢,诚然,词人没有写她“恨”什么。但从词人给我们描绘的这幅春归图里,分明看见她面对春归景色,正在慨叹春光速人易老,感伤人生离多聚少,青春白白流逝。全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真是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九、(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赏析】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2008年高考诗词鉴赏全解释(下) 十、(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答案:屈原 白居易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案: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 【赏析】 说说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 蔡宏伟 金代文学家中较为人熟知的有蔡松年父子、王若虚和元好问,08年浙江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引入”的王寂,确实让备考老师们着实“陌生化”了一下。笔者在杭州师范大学师从樊维纲先生研读唐诗宋词时,单记得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梳理过王寂的履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说脱脱们编的《金史》没有王寂的传记材料,蒙古人似乎很鄙薄王寂的人品。元人修的《辽史》、《宋史》和《金史》中,据说《金史》修得最好、最为用心。但关于王寂的史料,我们只能从元好问的《中州集》里找。王寂生活在金朝中期,官一直做到户部侍郎、代理礼部尚书;文名也很响,被誉为金代中期最重要的诗人、词人。何以不入《金史》,关键他是金代汉族文人中比较适应女真族统治的那类人的代表,换句话说他跟清初的安徽人张英父子差不多,很“识乖”。不仅没了同时代人蔡 松年父子的“故国之思”,甚至“屁股指挥脑袋”地称与宋朝交界的准河一带为“天边”。王寂不为蒙古人所重,倒蒙08年浙江省语文高考卷命题者的青睐,也算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迹像吧~ 拿来检测考生阅读古代诗歌能力的这首《日暮倚杖水边》,是首很平庸的七言律诗,在王寂的诗作里并不出色,更不要说在整个中国古代诗作里了。写诗的那年即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王寂59岁,他犯了救灾不力的错误。黄河卫州段决堤了,中国历史上可以排名前十的好皇帝金世宗派王寂去救灾。王寂到了卫州,不先去救老百姓,反先去抢救国家财产,结果惹恼了百姓和皇帝,当年十月,被贬蔡州,做了蔡州防御使。他觉得很冤,在这首诗里大肆宣泄自己的这点不健康情绪——诗里谓之“羁绪”。 颔联中拿屈原、白居易自况,是极不恰当的。屈原是持不同政见,遭遇昏君楚顷襄王而被流放;白居易是越级上疏,僭越言事而遭贬。两人境况较王要凄惨。王以屈原自况,是在诬蔑金世宗是昏君;以白居易自比,则是怙恶不悛,不思悔改。可惜命题者告诉考生的是此诗“用典精当”,委实属有目无珠。 至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参考答案”对“羁绪”的具体内容的解说,则多达五个小点,依次为:?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牵强附会的“苦心”,纯粹出于自愚和愚人。 十一、(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赏析】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将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三波痕交涉亦难为。?只馀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说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作者】1127,1206,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永州零陵丞,从张浚学。浚勉以正心诚意,遂以诚斋为号。孝宗时,召为国子监博士,历大常丞、大学侍读。历仕光宗、宁宗朝,以宝谟阁学士致仕。所撰《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今存。 【注释】 ?洪泽:湖名,在今江苏、安徽两省,和淮河通连。作者由洪泽湖进入淮河,再向北走。沙:水中或岸边淤积而成的土地。 ?山西省的桑乾河曾经是唐朝的边防前线。那时人们提到桑乾河,都感到很远。可是到了南宋,不仅桑乾河流域早已沦陷,而且腹地的淮河也竟然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以江心为界。所以这两句说,中流以北就属于金,远得和天涯一般,那又何必一定认为桑乾河才算远呢, ?刘、岳、张、韩指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刘光世、岳飞、张俊、韩世忠。 ?赵、张指当时另外两位名将相赵鼎、张浚。筑皇基:树立起南宋皇朝的基业。 ?咫:周尺八寸。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这两句是说既然有这么多忠勇的将领,却仍然只能以淮河为界,使大家在秋风中落泪,这该怨谁呢, 诗人在这里暗示了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应当负责任。 ?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行驶。 ?这句是宋、金以淮河为国境线,断绝交通,就似乎连一条河也分成两半,各流各的,难以相关。 ?拘管:拘束,限制。 ?中原:指已沦陷的黄河流域。王人:皇帝的使臣,这里指宋朝派到金朝的使节。不堪:指不能忍受的民族压迫。这而句是作者愤慨之词,说政府无心也无力收复失地,虽然父老对王人诉说积压在心头的痛苦,却不免仍是空谈。 ?这两句是进一步代沦陷区人民发挥他们的民族感情。南宋诗人中常以羡慕鸿雁之能由南而北以寄托其对北方故土的怀念;(如陆游《冬夜闻雁有感》:“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碛。”)本诗则反过来,以羡慕鸿雁之能由北而南来代中原父老发抒其向往南方民族政权的感情。 【品评】淳熙十六年十二月(1190年 1月),金遣裴满馀庆来贺明年正旦,杨万里奉派为接伴使,伴送金使北返。初次到了原为北宋腹地,现在却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不禁感慨横生,写下这一组充满忧郁气氛的诗。这时,上距靖康之祸已六十年。一方面,南宋政权已经巩固,而另一方面,收复北方失地的希望也变得更为渺茫。和陆游那种充满激情、富于想象的作品不同,杨万里集中这类涉及时事的作品,却显示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面对现实局势,或发为悲壮的号角,或发为深沉的叹息。这两种在南宋中期文学中就已形成的倾向,似乎一直贯注到宋末。在遗民诗中,谢翱、林景熙等继承了前者,而汪元量等则继承了后者。 十二、(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解析】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能读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二,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十三、(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案:?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赏析】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这首政治讽喻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生动。讽刺词并不多,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有风趣,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 十四、(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 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龙标野宴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相互拉着拽着带着酒来到了竹林深处.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十五、(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赏析】没有典故和华艳文词,只用白话口语作白描,浅近平易、自然流畅;加之巧妙的比兴、淋漓尽致的铺排,确如后人评价的“如空谷流泉”一样带着天籁似的天然纯真之美。作者在这里描述的隐居生活是闲适而又充实的:自己盖草房、种田施肥、种桑养蚕;农事之余则读书写诗、风雅自娱;学习陶渊明,培养自己清静淡泊之志;学习杜甫,写出词意清新的诗篇。这和过去官场中那种蝇营狗苟、担惊受怕的气氛相比,真是天上人间啊~ 十六、(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十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赏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十八、(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赏析】木芙蓉,是一种很中国的花。古典的建筑中,许多的图案造型中,你会看到她的倩影。这大概是看中了她的花型,这五幅工作花瓣给人以吉祥的兆头,再加上她的名字中“蓉”乃与“荣”音相谐,有荣华富贵的象征意义。因此,广东省许多地方办喜事都用这种花。 自古以来,有不少咏木芙蓉花称颂芙蓉的诗句。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的诗句,赞美芙蓉花盛开的旖旎景色。芙蓉也常作为佳人的象征,深受世人的青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记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花比人,心随花醉。而其凌寒霜、舞秋风、傲然高洁的气质,更受人们赞美。明代诗人吴孔嘉咏道:“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在众多咏木芙蓉的诗中,多称叹它的带霜而开、独殿群芳的秉性。如王安石在《拒霜花》中说也是“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苏轼在《芙蓉城》一诗中,说她“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陆游则在题为《拒霜》的诗中称颂她说,“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范成大歌咏木芙蓉的作品,除了这广东卷中出到了的这首诗,还有一首《菩萨蛮?芙蓉》,“水明玉润天然色,年年拼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 绿窗梳洗晚,罚饮琉璃盏。斜日上妆台,酒红和困来。” 相传旧时湖南广芙蓉种植,且因为唐人谭用之前面提到的那个诗句,人们还喜欢用“芙蓉国”来说湖南呢。当代的毛泽东就有“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 吕本中的《木芙蓉》 [作者介绍]吕本中,中国南宋诗人,道学家。字居仁,号紫微,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官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罢官。晚年深居讲学。吕本中是江西诗派诗人。著有《东莱先生诗集》、《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及《童蒙诗训》等。其诗论本于儒家传统的诗学主张,推崇杜甫、黄庭坚,提倡“学诗当识活法”(《夏均父集序》),尤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其诗歌成就后期高于前期,如《丁未二月上旬四首》、《兵乱后杂诗》等,反映了南渡前后的社会现实,深沉悲慨。艺术上力求句意丰缛,无江西诗派的艰涩。陈岩肖称其诗“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庚溪诗话》)。今存吕本中的词仅27首。内容多写离思别绪,春花秋月,工稳精润,新颖别致。有近人赵万里辑《紫微词》1卷。 分析: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的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说明】 这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解释】 ?木芙蓉--即芙蓉花,又叫拒霜,秋天开各色大花,非常艳丽。?破小寒--冒着微寒。指芙蓉花在秋天的傲然神态。?酸--艰辛,就是前句说的辛苦。这句说: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该是一样的。 ?凭,致意的意思。青女--中的霜神,主管降霜下雪。留连--逗留。?愁红怨绿--形容秋末残败的花的可怜样子。这两句说:它(芙蓉)更向霜神致意,你尽管降霜下雪好了,我是不怕寒冷侵袭的,不会象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 1(形象 理解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诗歌的形象可以是人、景、物、事,诗人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塑造诗歌形象,往往是对景物、场面、动作等进行描述,表达诗人的情感。一般的写作手法是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通过对景、物、人事的描写,塑造典型形象,表情思想感情。 2004年高考对形象的考查角度有赏析诗歌的意象、意境、风格等。 意象 意象,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诗人为表达一种情感,总是挑选出富含诗人情感的景物进行描写。赏析诗歌的意象就要把握诗歌鲜明的形象和理解诗人的感情色彩。如: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2004年全国丁卷) 回答这类问题,要联系整篇诗歌,从诗歌的思想内容上入手,体会描写的景、物在传统诗文中表达的一般定性的情感和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情感。如鹧鸪的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萋萋芳草表达诗人孤寂、悲凉、伤怀(感)之情等。诗人晏几道之所以写杜鹃的啼叫,就是因为杜鹃的鸣叫似“不如归去”,从而表达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通过富有情感的景物描写,塑造一种形象,从而营造的某种情调。品味意境其实是理解诗歌塑造的形象。如: 请从三、四句(“铺席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004年福建卷)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诗歌的形象入手,看景和情之间的关系,理解诗歌描绘的景物体现出的诗人情感,从诗歌整体上把握阅读这首诗的个人体会。分三个步骤:理解诗歌描绘的景物,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述出来;准确体会描写的景物体现的诗人情感;表达出诗歌留给自己的感受。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这样作答:两句诗都描写了月,加上愁情、凉床、梧桐,表达出诗人的离愁别恨,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 再如广东卷:诗中二、三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试题点出了意象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引导了考生的思路,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解说诗歌的意象、辨析情与景的关系和表达诗人情感三个方面入手: 诗人用天边片云,孤悬的明月表达客居他乡的孤独之感;用落日喻年老、秋风表示自己身处逆境但壮心不已的精神。以凝练的笔触,把自身的情感与身外的景物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如果辨析意象和意境是对诗歌景物描写赏析的话,那么对物的赏析主要体现在托物言志类的诗歌。诗人以物作喻、用象征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个人志向,如王安石的《孤桐》。 风格 风格是作者在行文中体现的个性特征。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的不同,作品在语言上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情调和趣味;一般有清新飘逸、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悲壮、豪放旷达等。 赏析诗歌的风格主要从语言和表现的思想内容中理解。如: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苏轼《蝶恋花》)的上阕(“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做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辽宁卷) 这道题设题的目的就在于让考生根据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和思想。用前人的评价给考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考生不论同意与否,说出自圆其说的理由即可,命题角度灵活、答案灵活,有利于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作题时,先分析诗歌内容,照应前人评论,选择自己同意的内容角度,以风格入手理解鉴赏。 我们以同意俞陛云的观点为例,理解解题思路:先分析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格调,结合诗评举例说明其优点、好处。 “花褪残红”写出暮春时节花的凋零,但“青杏小”的“小”字,写出青杏的新生,显示出生机、活力;燕子斜飞、生机盎然,绿水轻绕、波光粼粼;此种景象,使诗人心境开阔、情趣勃发。末句虽有萋萋芳草,但“天涯”一词,意境开阔。总之,上阕写了暮春景象,但诗人的旷达情怀可见一斑。 2(语言。 对诗歌语言的赏析是诗歌鉴赏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对诗歌的整体判断、评价和鉴赏。赏析诗歌的语言一般包括分析词句(炼字锻句)、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炼字 “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辽宁卷) 这是一道赏析“炼字”题。回答这类题首先要理解该词(“晓”和“绕”)在诗中表达的意义;“晓”,清晨,点明了时间,“绕”,环绕。其次,明晓全诗的内容:苏轼的这首词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残花青杏、燕子绿水、柳绵芳草、佳人俏笑。最后,把握该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感情:如果把全词定位为伤春感怀,那么所描写的景物极富伤感之情;红花已残,青杏尚小,更显翩然燕子的寂寞情怀,绿水环抱,以乐景写哀情,加之柳絮飘飞,萋萋芳草,更显愁绪满怀。 由此可见,对“炼字”的赏析,可分三步:一是写出该词在文中的意义,如果有深层含义,结合语境写出来;二是从上下文的意思中把握词的作用,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等;三是结合全诗的思想阐明“词语”在思想上的作用。如辽宁卷可这样作答:“晓”,黎明时分,点明了时间;绿水粼粼,黎明时已在房舍间,真实表达出诗人对春去的惋惜之情。 锻句 赏析诗歌的语言还有对句子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诗句的意义、作用等。如: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晏几道《鹧鸪天》)两句是什么意思,(全国丁卷) 理解诗句的意思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的思想,整体理解诗句的内涵。一般答题的步骤是:解说句子的基本含义,联系上下文扩展诠释,解说诗句的写作技巧特点,写出诗人的情感。 上例的答案可概括为远离家乡岂能是不想回去,怎奈何自己不能决定回家的时期;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不能主宰自己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回的感慨。同样是对诗句的理解,江苏卷很有新意,设题有明显的指向性,要求学生抓住题目中的“怨”字把握每一句诗的意思。 3(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分类复杂,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写作手法:烘托渲染、过渡照应、比兴铺陈、侧面细节描写等。?表达方式:主要考查描景和抒情两类。从抒情角度看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从间接抒情的角度看,可以有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景与景之间的关系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结合、今昔对比和抑扬等。?修辞手法:诗歌多用比喻、夸张、对比、拟人、双关、互文、借代、通感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景物,表达情感。 细节 描写的手法按不同的分类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等。诗歌有时用细节的感人性表述自己的思想,让读者在个人体验中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如: 试析张籍此诗(《秋思》)写了生活中的哪个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全国甲卷) 所谓细节,是指生活中细小的情节。张籍的这首诗主要从捎书信时行人要走时又打开信封,害怕信不能完全表达自己感情的角度,写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景色 诗人描写的景物本身,总隐含着诗人的情感信息,读者不仅从每一个具体的景物中体会,同时从描述的景物之间的关系上更能体会诗歌表达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如“这首词(《木兰花》宋祈)的上阕(“东城渐觉风光好,66皱 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全国乙卷)”就是考查考生对景与情间关系的理解的。 答题思路:体会描写景物的特点,按时空顺序用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语言表述,写出作者情感。 由此,可得到该题答案: 诗人描绘了东城美丽的风光,用“渐觉”写出春景的层次:碧水荡波,波生纱纹,游人荡舟其中;绿杨初醒,鹅黄浅碧,望去如烟似雾;枝头杏花,烂漫活泼,一派云蒸霞蔚。真实地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对景物描写的考查也有从景与景间的关系上设题的,如考查动静结合、乐哀结合、虚实结合等。 情景交融 诗人描绘景物的目的在于抒发情感,所以诗歌描绘的景象总是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含着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出诗人的情怀。赏析诗歌中对景物的理解,其实也是对诗人情感的解读。所以诗歌赏析的写作技巧也往往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设题。如: 分析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情与景的关系。(湖北卷) 回答这类问题的思考角度是:分析景物特征(如景物的意象),把握表述情感,理顺情与景关系,用实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这一联的第一句写昼夜轮回、第二句写季节更替,结合全诗看,诗人叹时光易逝的目的在于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深深蕴含在描写的景物之中,含蓄、真切。 4(思想内容 赏析诗歌的落脚点,是通过诗歌的形象、语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一首诗的灵魂所在,体会一首诗的思想内容,也就成了鉴赏诗歌的重点。设题角度一般是用前人的评价作题干的引子,让考生依据诗评的内容谈自己对诗歌思想的理解和看法,15套试卷中有4个卷是这种形式,北京卷是其中的代表,考查内容角度好、学生有思路。即使没有诗评,设题者也用问题两个方面让考生选择并说明理由。如: 关于这首词(李白《菩萨蛮》)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试题确定了对诗歌内容思考的角度。首先我们应该把握全诗内容,注重景物描写凸显的感情,从情感上推知人物形象,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同意哪种观点,都要自圆其说。 如以同意第二种观点“思妇盼归人”的观点,可以这样陈述:词的上阕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思,五六两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思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1(阅读材料 对15套高考试卷诗歌赏析题所选材料的内容、体裁、作者、朝代等在统计学上没有任何意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什么材料,要考查的内容一定会在教材的文章、注释和课后练习中出现过类似的内容;或者用相对熟悉的材料考较陌生的内容,或者用陌生的材料考比较熟悉的内容。以高中第三册语文为例,全国丁卷对五代欧阳炯《江城子》中“水无情”和“空有姑苏台上月”含义的赏析,可以从李白《越中览古》的主旨中得出思路;全国丙卷对“杜鹃”的理解,可以从李商隐《锦瑟》中“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的课下注释中照抄答案;广东、福建卷对意境的把握,可以在十一、十二课的课后练习中的到有益的启示。 所以,复习备考时要认真关注课本中出现的诗歌,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理解和赏析;关注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的复习。 2(出题角度 形象 让考生理解赏析诗歌中出现的人、事、景、物。如今年北京卷由诗论引出对形象的理解、全国丁卷对“杜鹃”形象的理解,两个题目都是对“物”的形象的赏析,没有涉及的还有对人物形象、景色、场面等的赏析。 语言 让考生对诗歌的词语、句子、风格、句式特征等的赏析。如全国乙卷对“闹”的理解、丁卷对“水无情”和“空有姑苏台上月”的理解、辽宁卷对“绕”和“晓”的辨析等,以及辽宁卷对语言风格的赏析。没有涉及到的还有有个性特征的句子(如有词性相同的词语组成的诗句、连用几个相同词性的语句、倒装句等)和诗句中词语的活用等。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方面今年主要考查了描景和抒情间的关系,多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设题。如上海卷对“荒矶鸥鸟满烟芜”一句的赏析题干中就是“如景与情的关系”、重庆卷题干引导学生从情与景的关系上思考、广东卷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上体会诗的意境、湖北卷分析情与景的关系等。 从试题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方面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多以综合设题为主,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结合,没有单独从修辞方面设题,写作手法中考查了细节描写;同时对托物言志的诗歌没有涉及。 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表现诗人情感、传达诗人思想。2004年15套试卷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赏析都是从这个角度设计题目的。如全国丁卷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广东卷对诗人情感的赏析、重庆卷对诗歌思想情趣的理解等。 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集锦 1 04年高考全国甲卷 张籍 秋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张籍(767,-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 张籍《秋思》赏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2. ,,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怨年年岁岁频繁 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柳中庸《征人怨》赏析 岁岁金河复玉关[1],朝朝马策与刀环[2]。 三春白雪归青冢[3],万里黄河绕黑山[4]。 【赏析】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中唐河东人,宗元同族。御史并之弟。与弟中行,皆有文名。今存诗十三首。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归青冢”。“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唐军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青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结句说行军、转战。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是人的生活么?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汉末古诗中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其怨甚深。前者是对戕害人性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相匹敌。 [1]金河:又称黑河,流经内蒙中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 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在其东南,均为古时通西域要道。 [2]策:马鞭。 [3]青冢:王昭君墓。传说塞外草白。昭君墓常见草色青青,故称。 [4]黑山:又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 3 ,,高考上海卷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答案】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萧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赏析】杜庠字公序,号西湖醉老,以诗名於景泰间。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庠,拼音:xiáng 这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起一千二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大战而写出的一首怀古诗。诗的前五句,作者以巨匠之手,举重若轻地把一场历史的风雷任意驱遣于笔底,并从一定角度对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给予评价。 首联“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舟由舻”,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然而,句中着一“本”字,则明白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颔联“诸葛心中空有汉,曹满眼里已无吴”,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国祚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对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 颈联出句“兵销炬影东风猛”,写曹军的失败。接下来的对句“梦断箫声夜月孤”,则出现一个大跨度的跳跃、转折,作者移宫换羽,诗笔一挥越过八、九百年,联想到大苏泛赤壁的遗事,一种虚空怅惘的情绪随之升腾起来,诗境也由粗放转为凄清。句中“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全由苏轼《前赤壁赋》一文化出。这一联的两句诗对比强烈,出句尚是千帆争渡,烟焰张天的战争场景,对句却绘出一幅清幽的长江月夜听箫图,读者如闻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洞箫声在耳畔索回飘荡,令人黯然销魂。 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兴趣的眼前风物上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那些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雄姿英发的周郎,“而今安在哉”~就连那月夜泛舟,临风吹箫、放言宏论的苏轼和客子,也早已杳如黄鹤。面对荒矶鸥鸟、哀草寒烟,多情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念往思来,能不感慨万端~更兼那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坎坷,命运的乖舛,……一腔忧思愁绪向谁倾,末句以景结情,作者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 4 全国乙卷 《木兰花》 宋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首词上半阙的一个重要词语是“渐觉”,正是这个“渐觉”引出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富有层次的感受,先是春水,后是柳烟,再后是杏火。上半阙另一个重要词语是“闹”,正是这个“闹”字写出了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宋祁因此词而出名,人称“红杏尚书”,可见词中“红杏”一句在文人中的影响。尤其是句中的“闹”字,王国维誉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当然,诗词的鉴赏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使对这个“闹”字,古代也有人认为“写良辰而用此等字眼,无理甚矣”,因此考生如果从反面立论也是可以的,只要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木兰花 宋祁词鉴赏】 宋祁(998,1062) 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天圣二年(1024)与兄宋庠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累迁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又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新唐书》,为列传 150卷。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郡斋读书志》说他的诗文多奇字。《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晁公武"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 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 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 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5 全国丙卷 《江城子》 欧阳炯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分析】第16题着重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题选用欧阳炯的《江城子》,是对考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检验。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侈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空有”一句则不但喻指六朝和句吴,而且暗示眼前的封建王朝是否会重演相似的一幕呢? 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考生在解题中可以跟这里的参考答案不同,只要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作者】: 欧阳炯(896,971)五代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 落霞:晚霞。 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赏析】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欧阳炯)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词情景交融,可谓天衣无缝。 《大雅集》卷一陈廷焯云:于伊郁中饶蕴藉。 《栩庄漫记》: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6 全国丁卷 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味其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晏几道的这首词表现了浪迹在外的游子的情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高中毕业生阅读欣赏是适宜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布谷等,历代诗词中有关杜鹃的吟咏甚多,而因其叫声如同“不如归去”,所以其中表现乡思的作品尤多。也就是说,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杜鹃”可以说是乡思的代名词,这就是本词为什么要写杜鹃啼叫声的根本原因。其次从写作上说,游子在春色烂漫的优美环境中,本来是应该心情舒畅愉悦的,但是因为听到杜鹃不停的叫声,仍然勾起了强烈的思家情绪,这样,美丽的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做了反衬。 本词最后两句的直译是:“身处天涯,哪里是没有回家的心思!但是回家的日子连自己都无法预料,有什么办法呢?”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对喋喋不休的杜鹃的埋怨,实际上可以说是游子对于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本题第一个问题只要答出根本原因即可。文学作品的鉴赏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考生的回答可以有所不同,只要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为宋代大词人晏殊的第七子,能文善词。宋朝父子能词的不少,但俱为大家的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胜其父。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悲欢离合之情。由于他经历过一段由富贵到贫穷的生活,故尔他的词相对于其父深婉有过,却无其父的温和;他一洗大晏的那种雍容气息,形成伤感的情调。《十里楼台倚翠微》是晏几道代表作之一。 上阕首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叙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该句意思是说:春日,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并运用对比的修辞格暗赞杜鹃:“殷勤”穿梭于花丛,不停歇地对着行人啼叫,自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其声情真意切,似诉衷肠,这怎不引得行人注意。“行人”走在绚烂的春色中,心情本是欢快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为客,所以听了杜鹃鸣叫,不禁引发思家之意,羁旅情愁。 下阕叙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原先的一丝丝“惆怅”渐渐转化为“不安”,又从“不安”渐渐转化为“无奈和幽怨”~其实,客居在外的游子对景物的特征、时序的转换都特别敏感。无论是清风朗月、衰草繁花,还是寂寂青山、烁烁红叶,无论乐境还是哀景,对他们而言,都是春非我春、秋非我秋,观处皆成愁,触者都是哀~一切都能轻轻牵惹出一段情绪,只是不知此愁何时休,此恨何时已。所以,“行人”面对“殷勤”之鸟,无奈答曰:“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浪迹天涯,非我所愿;回归故里,岂无此意,杜鹃纵有灵性,又怎知“行人”之心, 这首词表情达意曲折婉转,写“乡思”却不平铺直叙,而是去写有心之鸟、无意之人,以物观我,情为物动,辞意反复回荡,而且“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纯情秀雅,读来动人心弦~难怪冯煦感慨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7 北京卷 《红梅》 苏轼 读下面的诗,完成?—?题。(4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旬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12、1., 2., 13、(5分) 第一问两个要点。?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 ?“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本诗以“红梅”为题,自是一首咏物诗。在历代诗人笔下,梅花大抵分为两种,一为“白梅”,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即是;一为红梅,苏东坡这首“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当属。这两种梅花,物态不同,品性相近。当然,作为咏物诗,诗人的寄托也自当别有风情。 苏轼这首《红梅》,全诗八句。前六句正面写梅;后两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 先看前六句。正面写梅的这三联,在组合上很有特点,均从形色与神韵两个方面下笔,三联六句层层深入,决不雷同。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二句,先言神态,后写形色。“怕愁贪睡”四字是对“独开迟”的演义,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说其寄托了诗人淡泊不争的心绪,亦可。“自恐冰容”,则点出了本诗的主角——红梅。冰容冷傲,是说白梅从形色上与世间众生格格不入,这是为作者所不取的,此间流露出白梅与红梅的区别。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一联。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二句,先言形色,后写神韵。“故作小红桃杏色”承上句“自恐冰容不入时”而来,说此梅花非彼梅花,在外表上并不刻意求脱俗(用时下语即并不“装酷”),“故作”二字颇可玩味,带有作者对外表色态的主观选择。而表面的“大众”并不意味着内心的从俗——“尚余孤瘦雪霜姿”,则写神韵。梅花虽红但到底是梅花,其骨子里凌雪傲霜的孤高劲头任谁也无法改变。这种内在的精神气质的张扬,很便当地推出全诗第三联。 “寒心未肯随眷态,酒晕无端上玉肌”二句,先言神韵,后写形色。“寒心未肯”承上句“尚余孤瘦”而来,意谓在万物竞萌之时梅花并不急于凑热闹,相反倒有无声谦退之心。这不仅与首句“独开迟”相应,且进一步强调自己的信念,即坚持个人的操守,不媚流俗,不趋时势。待表明立场之后,作品的第三朕反过来又写形色,“酒晕无端”句将梅花比作面色绯红的酒后少女,不仅点出“红梅”的题意,在塑造形象方面亦光鲜可人。值得注意的是,本句虽与二联中“故作小红桃杏色”呼应,二者同写红梅的形色,但“无端”与“故作”明显相对,如果说“故作”是有意为之,那“无端”则是顺其自然了。这里便寓有对上天造物的安然,这里便将写形与写神统一起来——在形色是艳如桃李,在品性是冰清玉洁。至此,红梅的形神被完全揭示出来。 综上所述,经由前六句“形神兼备”的一路抒写,最后两句中的“梅格”二字——全诗的核心才最终出现。“破译”这首诗中的“梅格”是怎样一种格调,则意味着对全诗主旨的体认。 “诗老”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这分明是在形色上作文章。因此苏轼说他“不知梅格”。那么,这里的“梅格”到底指什么,从表面上看,既然“诗老”只在形色上作文章,“梅格”好像当指其神韵。而更深一层的意思还在于,“诗老”的《红梅》与林逋、苏轼等人的咏梅诗相比,是无所寄托的,这正是咏物诗的忌讳。而那些在我们看来“有所寄托”的诗作又各不相同。梅花内在的孤傲高洁是许多诗人的领悟,而红梅外在的自然随和、不故作不凡却是苏轼的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云:“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实际上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 “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11 福建卷 《秋夜》 朱淑真 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16(“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赏析] 朱淑真,南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诗词,工书画,晓音律。相传因婚姻不幸,抑郁而终。其词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忧怨悲愤,跌宕凄恻。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诗)。 这首绝句言浅情深,辞淡味浓。一、二两句紧扣题目,写深夜无眠。首句交代无眠的客观原因——秋气萧瑟凄清,锦衾单薄,佳人夜永难寝。次句剪辑了一个典型的动作场景——频剪烛花,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一种喜事的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然而她却无法消解这幽情苦绪。一个“频”字尽显诗人内心波澜。“欲三更”呼应前句的“久”,本是酣然入梦的时刻,而她却要独剪红烛,这就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 三、四句由叙事宕开一笔而写景,如何排遣这无边的孤独,还是睡觉吧,这“恹恹欲睡”与先前的辗转无眠构成一个反跌,形成一个曲折。低眉恰见,床上铺满斑驳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叶影,但那床还是一片冰凉,有谁送来温暖和慰藉呢,一个“凉”字,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仅再次渲染天气之凉,更是烘托了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结句以“景”收束,意境清高,情味悠远。这一句由室内转而户外,昂首望月,梧桐缺处,一轮皓月,四野空明,诗人的内心似乎暂时获得了超脱,然而望月怀人,心潮又起,她如何能安然入睡呢,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的失落、遗憾的心情。三、四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载愁,这次第,人何以堪~ 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一词中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本诗意境与该词有异曲同工之秒。 12 湖南卷 《听临家吹笙》 郎士元 唐 湖南卷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 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 【答案】16(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作者】: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体裁】:七言绝句 【译文】: 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究竟是哪一家。 重重大门紧锁无处寻觅,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六麻;可"九佳(半)六麻"通押。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 【话外音】: “通感”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首《听邻家吹笙》,在“通感”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赏析】: 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就似乎由此作想,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具象地写出“隔彩霞”三字,就比一般地说“此曲只应天上有”(杜甫)、“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来得高妙。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同时,这里的“彩霞”,又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中运用的许多摹状乐声的视觉形象不同。它不是说声如彩霞,而是说声自彩霞之上来;不是摹状乐声,而是设想奏乐的环境,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 “不知墙外是谁家”,对笙乐虽以天上曲相比拟,但对其实际来源必然要产生悬想揣问。诗人当是在自己院内听隔壁“邻家”传来的笙乐,所以说“墙外”。这悬揣语气,不仅进一步渲染了笙声的奇妙撩人,还见出听者“寻声暗问”的专注情态,也间接表现出那音乐的吸引力。于是,诗人动了心,由“寻声暗问„吹?者谁”,进而起身追随那声音,欲窥探个究竟。然而“重门深锁无寻处”,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不禁令人于咫尺之地产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强烈的憧憬,由此激发了一个更为绚丽的幻想。 “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是从乐声(如泣如笑)着想,“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是从曲名(《梅花落》)着想,而此诗末句与它们都不同,仍是从奏乐的环境着想。与前“隔彩霞”呼应,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繁缛绚丽的景象~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世间的音乐,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世间的灵境。它同时又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而一个“疑”字,写出如幻如真的感觉,使意象给人以飘渺的感受而不过于质实。 此诗三句紧承二句,而四句紧承三句又回应首句,章法流走回环中有递进(从“隔彩霞”到“碧桃千树花”)。它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把五官感觉错综运用,而又避免对音乐本身正面形容,单就奏乐的环境作“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幻想,从而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在“通感”运用上算得是独具一格的。 【评析】: 这是一首听笙诗。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凰鸣(见《列仙传》)。 13 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16.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流年似水 乡情如歌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如果说颌联是从景物入手,以形式之美引发颈联;那么就可说颈联是从天人感应拓展,以胸怀之美照应颌联。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意义恐怕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性问题了,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14 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1 6((6分)?“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菩萨蛮? 【唐】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作者】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唐玄宗时供奉翰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璘府,因璘败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尊前集》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 ?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15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1、?“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 ? 柳棉,柳絮。 ? 悄,消失。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佳人。 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写春光将尽,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下片抒写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墙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盖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全词构思新巧,奇情四溢。写景、记事、说理自然,寓庄于谐,语言回环流走,风格清新婉丽。清人王士禛认为:“„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这正是作者韶秀词风的体现。《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侍姬)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朝云的悲泣,是因为她体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旷达与感伤相杂的情怀。此词在旨趣上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这种精神是贺词中所没有的。苏轼人格和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 一、2003年全国卷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过去我们运用客观性命题的方法,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来考查这一能力,从2002年开始,运用了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3年沿袭这一作法,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 试题用了王维的五律《过香积寺》一诗来赏析,题目的切入点为“诗眼”。现在一般提“诗眼”往往是用来指一首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但过去更多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宋以后不少人认为,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我们题目中讲的“诗眼”,也就是指这样的一个字。 王维这首诗的五六两句一向为人所称道,前人对此评解甚多,如《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引汪道昆的话说:“五六即景衬荒凉意,„咽?字„冷?字„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唐诗从绳》中说:“五六是„危石?边„泉声咽?、„青松?上„日色冷?,成倒装句。”《缆斋诗谈》认为这两句写“泉遇石而咽,松向日丽冷,意自互用。”清人赵殿成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等等。可见,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这两句诗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两句中的“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再从全诗来看,诗人谓初“不知”有山寺,等到深入云峰,于古木林丛人迹罕到之处,,忽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寺院的暮钟之声,而方始知寺之所在。前面几句的描写其实也都勾画了香积寺外山中的一种幽微僻静之景。现在“咽”“冷”二字更加烘托出了全诗所表现的孤寂之境。 对诗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如采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这样的方法对“咽”、“冷”二字进行赏析,或从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来鉴赏“咽”、“冷”二字的作用,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赏析得恰当,都可给分。本题难度0.527,区分度0.409。 二、 ,,北京卷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物是人非之感)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这就启逗读者,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体裁上,都为七言绝句。内容上,都写到了故地重游的一些感想。 写法上,都注意将过去与如今做对比,从而烘托出物是人非的淡淡凄凉与惆怅。 【译文】: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旧时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象是从前。 三、,,北京春招卷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 这两首都是抒发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参考答案: (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闻雁 唐 韦应物 思乡思亲之情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译文: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的南部下着冰冷秋雨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寒 塘 赵嘏 思乡思亲之情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古今词话》引毛先舒论作词云:“意欲层深,语欲浑成”,“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这话对于近体诗也适用。此首一作司空曙诗。取句中二字为题,实写客中秋思。常见题材写来易落熟套,须看它运用逐层深入、层层加“码”的手法,写得别致。初读此诗却只觉写客子对塘闻雁思乡而已,直是浑成,并不见“层深”。大抵作者如蚕吐丝(诗),只任自然;而说诗者须剥茧抽丝(思),层次自见。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 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一、句句写景 字字关情 ——2005年全国卷1诗歌赏析题解析 吴长青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文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李华描绘野外春景的小诗。诗人用四句诗,四幅图画描绘了春天野外盎然的生机,抒发了诗人对凄凄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的无穷游兴,同时抒发了时世乱离景物依旧的沧桑感。 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对美景产生独特的体验,许多意思并不直接说。开始只说“宜阳城下草萋萋”,连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的名字也不说出口,更不必谈那些殿堂池阁,只“草萋萋”三字婉转地透出心底的悲哀。想当年这里风景优美,不时地有来来往往的游客,那景况何等热闹~现如今城头望去,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涧水东流折回向西,是表示自己正在“行”——这是点题之笔,也带着世事难料的感叹。原本引来灌溉田地、民生饮用的涧泉,也因为无人管理、维修,而任由清冷的泉水四处流淌了。春天是花鸟的世界,如果回到盛唐,这一路该有多少热闹。然而今日呢,繁华一去不返,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实则蕴涵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原题回放]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试题评析] 这是一道好题,选材恰当,设问方向具体明确。从修辞方法和景与情两个方面来设题,切入小巧,难易适度。修辞的考查看似简单,实则有干扰,考生很容易答成拟人或者对比。其实,从形式看,“花自落”与“鸟空啼”两两相对,再看“无人”对“一路”,很容易答出。第二问的切入点还是和往年一样,以前人评论作为命题的依据,具体见李渔《窥词管见》“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 [思路点拨] 方法:抓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体会传达的感情。 一、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春行即兴》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达的情感。诗句似曾相识,可以联想到所学过的诗歌,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样整首诗歌就好理解了。《春行即兴》中,首句可联系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扬州慢》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会其荒凉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可联系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页黄鹂空好音”体会其凄凉冷落的特点。后两句特别是“自”和“落”则让人想起感慨春光无限好,却物是人非,满眼苍凉景象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因此不难理解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稀情景感世伤怀之情。 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特别是第四句以乐写哀、以闹衬寂,显示荒寞,衬托的手法非常明显。 [参考答案](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二、语浅情浓 直中有曲 ——2005年全国卷2诗歌赏析题解析 吴长青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文解析]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在冬至日深切的思亲之情。一、二句是叙述,叙客中度节,倍感寂寞。诗人客居在外,时逢冬至佳节,本该和家人一起团圆欢聚,可如今却寄身在邯郸的客店里,怎不让诗人感到索然寡味呢,此处已经露出思乡的苗头。一盏孤灯相伴,一个孤影相随,诗人抱膝而坐,那长长的相思便弥漫开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三、四句是想象,想象家中人在念叨自己。诗人的匠心在于不直接说自己想家,而让诗意从对面飞来,偏想象家里的人或许也像我这样深夜坐着未睡,在想念着自己这个“远行人”,真是“一种乡思,两处闲愁”啊~这个冬至佳节,就这样由于思亲而具有了特别的含义。 [原题回放](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试题评析] 这道题涉及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对语言特点的概括三个方面,问题浅显,难度适中。白居易此诗的特色,一是“抱膝灯前影伴身”生动的细节,二是写思家并不直写,三是语言直率而质朴,这三点正是命题的切入点,于此可见命题的用心。另外,本题也是以前人评论为依据的,见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其实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 [思路点拨]一、要体味诗歌中的独特的细节描写 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完全于“抱膝”的细节展现。“抱膝”一词,活画出白居易此时枯坐灯前、神不守舍的情态,加上“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二、要注意诗歌中的巧妙的心理描写 诗人突发奇想,想到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深夜里,孤灯前,同样还没有睡的家里人“说着远行人”。这种逼真的心理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打动了千百年来逢年过节未能与家人团聚的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 三、要注意正面和侧面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 第一二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驿店逢佳节,已露想家之情。在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描写,写自己在驿店过节,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第三、四两句想象,正面写“思家”。不说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到几时,而说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可见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的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上面都是实写,而写家里人“说着远行人”,“说”了些什么呢,这是虚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参考答案]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三、动静结合 形神兼备 ——2005年全国卷3诗歌赏析题解析 雨后池上 刘攽 吴长青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文解析]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展现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头两句展示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一雨池塘水面平”,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这还是平淡的叙述,到了“淡磨明镜照檐楹”,已经初见境界:人们常说水平如镜,而诗人又加上“淡磨”这一动词,这就比上加比,比中有拟人了。是谁让这池塘变得如同明镜一般,原来是一场春雨刚刚轻轻地洗过啊~那么此前的蒙蒙细雨笼罩池面的景况不是可以想见吗,而现在一片明净映照檐楹的美景又是多么可爱~可以说,诗人在诗里暗中赞美了春雨的创造性的劳动,春雨真是春天的精灵啊~ 后两句描绘雨后池塘的动态之美。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 风狂雨骤时,杨柳枝条不停摆动不会引人注目,雨打荷叶响声一片也不会声声入耳。只有在风停雨住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才会留意那突然风穿杨柳出现的舞动,才会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抛向荷叶时发出的点点声响。如果说一、二句暗点春雨形象的话,那么这里主要突出春风的现象。是春风,让垂柳舞起了翩翩的身姿;是春风,吹落了枝条上缀满的雨滴;是春风,让荷叶发出点点滴滴的美妙声响。春风真是春天的另外一个精灵啊~而由风起而垂杨舞,由垂杨舞而荷声万点的连锁反应,反映了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忽起”见出一种惊喜之情,有一种强烈的动感;“更作”与“忽起”相呼应,喜悦之情又甚,由视觉形象转换为听觉形象,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艺术画面。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写景动静结合,巧妙对比,结构上起承转合极为自然。 [原题回放](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试题评说]此题从理解诗句和分析写景特点方面考查,难度不太大,考生只要读懂这首诗歌,应该能够答出。刘攽这首写景诗歌为人所称道,一是第二句的巧妙的修辞,“淡磨明镜照檐楹”,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创造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艺术境界;一是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艺术效果非常明显。而命题者恰恰就在这里设题。本题答案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开放性;既要结合原诗歌内容,又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有关术语来表述。 [思路点拨]一、要调动生活经验来联想画面。 我们要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如“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我们在理解此诗时,就可以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这首诗歌的意境: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柳,吹落垂杨柔枝细叶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塘中的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的一景一物,无一不具有春天的生机。 二、要调动相关知识来体会妙处。 如果不深入体会“淡磨明镜照檐楹”,也许会觉得平常。“水如镜”是常用的比喻,但加上了“淡磨”,就加上了春雨的形象,经过春雨洗涤过的地面,好比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让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塘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如果不从比喻和拟人的角度,恐怕体会不到这个妙处,也就回答不了第一问。 三、要运用相关术语来表述答案 第二问要求从“静”与“动”的角度来赏析,这就要求用到“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之类的术语,并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前两句写“水面平”,写“明镜”,显然是从静的角度;后两句又是““忽起”,又是“更作”,有强烈的动感,还有明显的动词“舞”,有明显的声响“万点声”,有形的和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组合起来成了动态的画面。两者的结合使池塘景物丰富多姿。 [参考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四、借风寄情 一线串珠 ——05年江苏高考卷诗歌鉴赏题解析 吴长青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诗文解析]这首诗内容如题目所说,是借风的形象表达对朋友司空曙的思念之情。“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一个“惊”字,写出了微风突起的情景:暮色中,诗人静坐家中,若有所失,忽然一阵风来,诗人忽然了什么。对着窗子,诗人倍感寂寞,现在想来,原来是缺少朋友的陪伴啊~风儿吹动了他的思念,叫他情不自禁地想念故人,渴盼老友到来。“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在诗人的想象世界里,这风儿仿佛真是老朋友看望他来了。你看:风这个精灵悄悄地推开门,轻轻地吹动竹林,一点儿都不拘谨,动作那么自如,就这么亲切地来了。一个“疑”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遐想。“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这两句是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的景象。夜已经深了,不时还传来露珠从竹枝也叶上滴落下来的声音,那应该是风儿吹动竹林的吧,点滴的声响在清幽静谧的深夜显得分外清晰。诗人进而想到,那滴落的露珠应该渐渐润湿了石阶下的青苔了吧,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来分享,诗人独坐到深夜,思念之情更浓。“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末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什么时候风能吹进我的屋里来,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此处语带双关,寓意无穷,意即老朋友如果真能像风那样看望我,我一定操琴一曲,弹起友谊的旋律。总观全诗,一“风”立骨,从对风思友开始,到闻风而疑来,再到因望而生怨,诗人妙用“闻风”统摄全篇。这微风既是实写之景,又成了相思的寄托,构思可谓巧妙。 [原题回放]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试题评说] 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用微风作为结构全诗的线索,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第一个问题是“„微风?贯穿全诗,请加以说明”,考生就必须具有贯通全诗的能力,方能答出“因风而思故人,再借风以寄思情”这一答案。这道考题难度适中,读不懂就写不出,的确能够考查学生诗歌的读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第二个问题是就第三联设问,考景色的氛围,考景中蕴涵的情,即情和景。只要能整体上读懂全诗,又理解了这两句是意思,就能答出。第三问考的是诗歌中的典故,高中生不知道“知音”“高山流水”的故事的恐怕很少,所以,这道题目应该不难。 [思路点拨]一、要通读全诗,了解巧妙的构思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本诗也是这样。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此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 二、要精读佳句,体味美丽的意境 比如颔联和颈联,要细细体味:诗人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象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然而,这毕竟是幻觉,“疑是”而已。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三、要领悟精要,猜出言外之意 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参考答案]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从微风骤至写起。一二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第三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写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全诗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 ?清幽静谧 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为拂绿琴埃 五、壮美的诗境 奇特的想象 ——2005年福建卷诗歌赏析题解析 吴长青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文解析]首先看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李白此诗,是在流放途中忽然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朋友登上此楼而写的。当时心情欢畅,故把眼前的景物写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抒发了潇洒豁达的豪情逸兴。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期,就是历史上所称道的开元盛世。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盛唐社会,给了他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建立非凡功业的理想。他用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生活,即使不断遭受打击,在他身上更多洋溢的也还是盛唐那种乐观向上的情怀。 其次来看这首诗歌的创作方法。在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李白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以感情的逻辑去取代生活的逻辑。你看,李白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你看,“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在这里生活本身如何并不重要,感情爆发的需要才是重要的。抒发感情的需要,使生活的逻辑让位于感情的逻辑。 其三来看艺术风格。壮大明朗的感情基调,壮美的诗境,构成了李诗清雄奔放的风格特色。你看,“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登上岳阳楼,纵目眺望,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境界多么开阔~你再看,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 [原题回放](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试题评说]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齐名,选取这首诗,考生觉得亲切熟悉,容易读懂。从出题的落脚点看,一考用词的不同的辨析,一考表现手法的分析,其实一着眼于鉴赏形象,一着眼于分析写作技巧。第一问要从诗人的自我形象来分析,第二问要不仅要答出是什么手法,还要说说表达效果。两题的答案都具有开放性,这是一道好题。 [思路点拨]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要包括客体和主体 写景抒怀诗的客体形象主要指景物,或雄浑壮丽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田园风景。然而作者并不是仅仅是为了展示这些客体形象,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旦摄入诗人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到底哪个更好,要从客体形象和主体形象来分析。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映衬,构成对仗,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顿使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品味语言和分析技巧 品味语言,即分析、评价作品在语言表达(遣词造句)方面的妙处;品味艺术手法,指对一首作品美学追求的鉴赏。艺术手法,是实现作品立意、强化作者感情的最有效且最富于创造力的表现方法,包括作品的表现手法、组织手法、修辞手法、用典手法等方面的内容。比如第三联,诗人充满了大胆浪漫的想象和夸张,他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再看尾联:“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 [参考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六、音情曲折 绝处生姿 ——05年重庆高考卷诗歌鉴赏题解析 吴长青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文解析]王昌龄把笔触深入到士卒的内心生活中去,开掘出征人戌士最普遍最典型的思乡之情。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新声”,起头显得兴致极高,琵琶奏出新曲,舞蹈变换新姿,这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应该唤起战士们新鲜的感受和新的快乐吧,然而却不,“总是关山旧别情”,巧妙一转:新什么新,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这个弹的,那个弹的,都一样,除了有边愁还是只有边愁,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征戍者离乡背井,“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这样的音乐真是又爱听,又怕听,“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这边愁如何解脱,谁能给他们解脱,他们自己有什么办法解脱,“高高秋月照长城”,低头,是沉默而且沉重的长城;抬头,是孤零而且遥远的秋月。仿佛一轮秋月也带有无限的悲凉,这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着从秦汉到今时所有离别的人们,照耀着边关的将士和闺中思妇,也照耀着悠悠羌笛与琵琶的撩乱之音。全诗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原题回放]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试题评说]江苏卷选取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来设题。一考“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实际上是考这首诗的音情曲折、以边地音乐来写边愁。《唐诗摘钞》评:“前首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一考末句写法上的不同,《增订唐诗摘钞》评:“首句言琵琶当起舞时换新声也,是缩脉句法。下„总是„字,见得非独于琵琶也。故三句云?听不尽?。听已不堪,况所见又是秋月,其愁为何如乎,末句是进步法。”可见,也是以前人的评论为题目的切入点。 [思路点拨]一、要善于利用相关背景知识 读这首诗,要知道唐代边塞诗的知识。唐太宗到玄宗时,对外用武颇盛,有抗击外族入侵之战,亦有开疆拓土之战。因此盛唐诗人描写边塞的诗很多。边塞诗有反映积极立功、保家卫国的作品,这对于抗击外族入侵之战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反映思乡厌战情绪的作品,这种对开疆拓土之战中朝廷过分的穷兵黩武的反对,无疑也是合理的——尤其是对身当其境的战士,更是如此。这种复杂的心理,在王昌龄这一组诗中得到忠实的反映。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有“那金闺万里愁”的征人夫妇别离之苦、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属于后者。 二、要善于抓住关键字眼 比如,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又如“听不尽”,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三、要善于走进诗歌境界 比如,“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参考答案](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七、诗笔写剧 独创佳境 ——05年湖北高考诗歌鉴赏题解析 吴长青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马致远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寒蜇:寒蝉。 [内容简介]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写的是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汉元帝在全国选宫女,农家女王昭君,生得“光彩照人,十分艳丽”,被选入宫,因拒贿使臣毛延寿,被点破画像,打入冷宫,后因偶然机会,被元帝宠幸,封为明妃。毛延寿因惧而逃亡匈奴、呈上昭君画像,并怂恿匈奴王呼韩耶出兵强索昭君。呼韩耶听信毛延寿,派兵逼迫和亲。汉元帝被迫应允,昭君也“情愿和番,以息刀兵”。灞桥送别时,王昭君对故国十分依恋,当行至汉番交界时,她从容南望,酹酒于地,投江而死。呼韩耶非常感伤,葬昭君于江右,名为“青冢”;拿住毛延寿,送回汉斩首,依旧同汉和好。剧本以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为线索,揭露了帝王的昏庸、朝政的腐败,抨击了朝中文武官吏的怯懦无能及挑拨民族关系的“奸邪逆贼”,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忠贞为国的典型形象。全折的曲词,清雅典丽,感情浓郁。 [曲词解析]这支[梅花酒]曲子写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时那种感伤和痛苦的心理,展示了辽阔、深远、幽眇、苍凉而又粗犷的塞北风光,在画面中渗透了怀念和忧伤之情。塞北的辽阔、粗犷情境与忧伤、缠绵、柔弱的情境有机融合,形成刚柔相济,充满感情张力的意境。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昭君的车队已经渐行渐远,汉元帝思绪翻腾,情不自禁地想到昭君在塞外旅途中的艰辛。空旷的深秋原野是如此悲凉,草儿一片枯黄,兔儿早早迎接寒霜,那褪了毛的猎狗,那扛着缨枪的猎户,那慢腾腾负载着行装和糇粮的车马,那围起的猎场,一切都是那么旷远,一切都是那么荒凉。这一去穷荒之地,昭君该有多少艰难,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此是过渡,把想象的画面拉回别后的王宫景象。当汉元帝回眸自视时,他面对的将是更加孤独寂寞的情景。这里用幻觉的形式作间接抒情。在分别的刹那间,元帝心中翻腾的是离恨未已、相思又继的思绪,将要面临的是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汉元帝又想到了分别之后的孤寂,宫墙之内是那么高深,回廊是那么曲折,椒房早已经是空无一人,月色是那么昏黄,夜色是那么清凉,寒蝉在哭泣,纱窗还是那么绿~这一切都是凄清、阴冷的,在深层次上写出汉元帝与王昭君诀别之际的相思之痛。这些是意识中的世界图象,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物象的描绘,使人与物,心与境互相交融,抒写了昭君去后,汉元帝迷离凄凉的心情,使人读后能强烈地感受到汉元帝巨大的悲伤。 ,梅花酒,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首先是对仗手法的出色运用。如“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这四个五言句,每句都是三个音步,每个音步都是对应的。这对仗工整的四句,以短短二十字描绘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其次是顶真反复的手法。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首尾相接的叠句造成回环往复的情感回旋,而叠句大段三字的结构则使音节短促,构成心哀气短,近乎于无语哽噎的效果。 [原题回放]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试题评说]以前古诗鉴赏选材以唐宋诗词为主,间或选取元曲中的小令,选取杂剧还是第一次。,梅花酒,更是写景中的名篇,王国维赞赏其是“写景之工者”,清代梁廷《藤花亭曲话》评说:“写景写情,当行出色,元曲中第一义也”。命题人以这个评论为落脚点,考了意境,分解为“景”和“情”两个方面,还考了对仗、顶真的艺术效果,这两点恰恰是本曲的特色。第一问如果能读懂曲子,应该不难;第二问如果能联系平时读过的对仗、顶真的诗歌,迁移一下还是可以的。 [思路点拨] 一、要读懂曲词的内容 题干上面有提示:“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汉元帝所见、所想的两种情景”。曲词依据语言 风格有所写内容,明显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半段的景物全是苍凉而又粗犷的塞北风光,在一望无际的深秋旷野的背景上,衰草连天,兔犬奔突,车马慢行,仿佛在草原行进的节奏。后半段节奏明显加快,一句一转,想象即将出现的令人惊惧的景象:咸阳的宫墙、回廊、椒房以及黄色的月、凉夜、寒蜇、纱窗、美人图、孤灯……巨大的孤独感蕴涵在其中。 二、要领悟有意味的形式 《汉宫秋》的意境美是和唱词的旋律美结合在一起的。它的音乐感一在对仗,对意境的创造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马”对“车”,“负”对“运”,“行装”对“糇粮”,两两相对。二是运用短句顶真重复,把后一个分句的第一个短句重复前一分句的第二短句,荡气回肠,又有鲜明的节奏感。动词“返”“过”“绕”“近”的使用,表现了人物行动和心理的细致区别和不同建筑的特点。这种灵活、跳荡的句式与美丽的意境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八、一样荷花两样情——2005年浙江卷诗歌赏析题解析 吴长青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诗文解析] 杜牧诗即景抒情,通过对绿荷的人格化的描写,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两竿落日溪桥上”,诗人在“两竿落日”的时候,行吟在“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半缕轻烟”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若有若无。这两句诗通过“落日、溪桥、轻烟、柳影”的意象,“两竿”“半缕”的数量词及“上、中”的方位词勾画出一幅十分清晰的画面,同时微露感伤,在这极优美的画图中有一种淡淡的思绪。“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三四句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池塘内的荷叶带着恨相倚相偎(因为秋天到了),当秋风从池面吹过的时候,她们便同时转过身来,背对着西风(现实上也是如此)。作者在这里把自己的怅恨愁绪完全的外化到绿荷中去了,通过对绿荷的人格化的描写,正好把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景物吻合、对应上了。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杨万里的诗体现在想象奇特,立意新巧上。他善于别出心裁,在别人意想不到处落笔。为了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他的诗尤善于使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荷花的奇特想象,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诗人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到荷池边纳凉,微风吹来,小草摆动,在诗人眼里,那是小草点头致意,告诉我风来了。赶紧敞开衣襟,拦得西风。用拟人手法写小草和荷花默契在酷暑的傍晚巧取凉风的状态,用“细草摇关”来衬托自己的心情。“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作者所游的荷池,荷叶茂盛,像一把碧伞,荷叶低小,掩在荷叶之中。诗人将这一自然景观写成荷花怕热,打伞乘凉。作者将自己怕热的感受,移到荷花身上,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正因为诗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想象颇为奇特,妙趣横生,同时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 [原题回放]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试题评说] 浙江卷采用比较赏析的方式,选取杜牧和杨万里同题写荷花的七言绝句,比较异同。题型一为填空,一为简答,填空题稍微简单,简答题较难,要求从同一景物“荷”的描写中指出情感的不同,涉及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思路点拨]一、知人论世,联系诗人一贯风格来解答 比如杨万里,他的诗被称为“诚斋体”,最大特点是新鲜活泼、轻巧俏皮,善于捕捉瞬息流动的事物景色,赋予新意,十分惹人喜爱。他的“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把荷花低小,掩在茂盛荷叶中的自然景观,想象成荷花怕热,打伞乘凉,真是妙趣横生。比如杜牧,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能用质朴的口语、简洁的白描,传达出悠远不尽的诗情画意。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光,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 二、品味意境,联系诗歌蕴涵的情感来解答 杜牧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表现了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杨万里的诗则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表面写热,细嚼其巧妙,似乎一付清凉剂,回味无穷。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诗人观察细致,联想丰富,并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清池之中碧绿的荷叶掩映着荷花的动人景象,而且借“荷叶畏热”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暑热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九、反常情 沉痛语 ——2005年山东卷诗歌赏析题解析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诗文解析] 本诗借登高望远表达诗人的爱国之痛。诗人作此诗时,金人已占领淮河以北地区。江阴以北,为江淮平原,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诗人登高一望,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国土沦丧之感,油然而生。“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戴复古登上了君山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河。南宋小朝庭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沦陷于敌手。北望时,心情能好得起来吗,“万里愁”是对国耻不报、国土不归感到悲愤。“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最使人痛苦的是没有山峰遮住双眼,望尽淮南,俱是中原故土。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君山的浮远堂,情感在矛盾地碰撞。这两句虽似口语,但亦经巧妙构思:由于“无山”,故能“极目”;由于“极目”,故能望“尽神州”,因此他感到“最苦”。诗意宛转相生,感情沉挚深刻,同他《盱眙北望》诗中所说的“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可谓异曲而同工。后两句以无山遮眼、使人望北国而生憾恨来表达内心的痛苦,立意显得很巧妙。 汉末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荆州,依靠刘表,曾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有云:“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是“最苦有山遮望眼”,而戴复古则是“最苦无山遮望眼”,所以其情更为可伤。又刘克庄《治城》云:“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神州只在兰干北,几度来时怕上楼。”前六句吊古,后二句转入伤今。其言北望神州使人难堪之意亦同,而从正面说出,都不及戴语之耐人寻味。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十、看似单一,实则丰富 ——评析2005年江西高考卷诗歌鉴赏题 王志良 [诗句解析] 吴涛是宋代诗人,这首七绝见于其弟吴沆的《环溪诗话》中。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这两句写气侯乍暖,并点出春夏之交的季节。诗人很善于选择人与物的典型形象。先写“游子春衫”。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此时游子脱去冬服而换上单薄的“春衫”,这个视觉形象反映出气候的暖煦,又给人一种舒适、轻松的美感。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寓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文埋下伏笔。次写“桃花”与“野梅”。桃花于仲春开放,但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写桃花,后从视觉角度,不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尽”前冠以“飞”又显示了动态美。写梅从味觉角度,一个“酸”字足使口舌生津。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这两句写气候忽冷。诗人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先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因前两天气温乍暖,青蛙也为之欢欣歌唱,陡然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声歇”,确令人感到“怪”;后是从触觉角度落墨,原来是气温又变寒,青蛙于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它们躲进洞里,声息全无,正显示着“东风十日寒”。“十日”与“一夜”相对,时间更长,但毕竟已是“东风”,此“寒”自是强弩之末,不必为之生畏。 这首诗纯然写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体验,未必有什么寓意寄托。但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正如钱钟书评述的“写春深夏浅,乍暖还寒的情味”,语句清晰,体验真切。 [原题回放]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侯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试题评析与思路点拨] 江西今年的诗歌鉴赏题,易中有难,平中见奇,看似单一,实则丰富。“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侯特点,”这道题不但要考查考生的文学知识,还考查考生的天文地理知识,只有积累了对物侯观察的生活经验,才能快速准确的答题。例如桃花于二月开放,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绿肥红瘦,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节令。 再如从青蛙的叫声和东风吹寒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这分明是“春深夏浅”的季侯。答这道题,不但要指出是什么季侯,而且还要回答这个季侯的特点,这个特点从游子前后感觉上可以得出。答第二题,应从诗句的分析中作出客观的回答:一者不要随意拔高,穿凿附会,加上什么重大的政治思想含义,二者也不要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情,只说是对这个季节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特征和变化都是通过游子来感知的,特别是一个“试”字和一个“怪”字,足以表现游子对乍暖还寒的气候变化的敏感心理。 [参考答案]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侯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春夏之交乍暖忽寒。 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侯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十一、远近高低各不同 ——评析2005年上海高考卷诗歌赏析题 王志良 [诗句解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首句描写出,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峰,徐徐地升起了团团的白烟,飘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了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很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第二句诗人才把眼光移向山壁上的瀑布,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的形象。第三句描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第四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这一比喻既夸张而又自然,既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想象的余地。 徐凝的,〈〈庐山瀑布〉〉:徐凝是中唐诗人。“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如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原题回放] 1、 古人“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 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他们的表达效果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3、 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试题评析与思路点拨] 第一题意在考查从提炼语言这个角度来鉴赏诗歌。诗的语言就是用很少的字词摄入大量的生活图景并且振人耳目,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生动形象,余味无穷。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 象表现出来了。再如“落”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而“挂”字也非常响,解答此题,要从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角度和描写要达的目的图景去考虑,描写的对象是瀑布,描写的角度是“遥看”,因而才能化动为静,瀑布象一条白练挂在前川。 第二题意在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先要辨别是什么修辞手法,然后推敲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夸张说法,而“飞”“直”极言瀑布的气势的。“千古长如白练飞“,是把瀑布比作白练的,而且是从颜色和形态上着眼的。 第三题应该说在诗歌鉴赏题目中出得非常精妙的,它不但让考生由局部思维上升到整体思维,而且在比较阅读中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别能力,更为奇特的是给出古人权威性的结论,能不能挑战古人,能不能挑战权威,这更能考查出考生新的品质和新的能力。苏轼看了李白和徐凝庐山瀑布诗后,写了一首绝句对他们的诗进行了评价,其诗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明显扬李抑徐。不错,李诗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但徐诗写得平实,也运用多种手法写出瀑布的壮阔气势。从整体上看李诗才气横溢,徐诗是不及的,但也不能全盘否认。苏轼为什么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呢,因为他和李白的诗趣相似,都同为浪漫主义诗人。正因为他偏爱李白,“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得出“不与徐凝洗恶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鉴赏诗歌也要从不同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因而解答此题不要局*在苏轼的结论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说出道理,均可得分。 [参考答案] 1、 答:化动为静,描写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2、 答: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千古长如白练飞: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3、 答:A、同意。 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象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B、不同意。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写得实而气势也显得壮阔。 评析2005年广东高考卷诗歌鉴赏题 王志良 [诗句解析] 《春日怀归》是北宋诗人寇准于19岁进士及第做巴东知县时所作。 “高楼聊引望”,首句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伸为“远”。一个春日下午,公务之暇, 诗人登上高楼去眺望一下吧。第二句“杳杳一川平”总写眺望之景。上楼伊始,放眼望去,首先摄入诗人眼中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因为他站高眺望,所见自然杳远。“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颔联是俯视所见之景。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开始细细查看楼前底下有无别致的景色。原来在这片广野中,竟横卧一条河流,水上还有一条渡船。 不过,四野空旷无人,既不见渡者,也不见船家。诗人不由好奇,便将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儿。但是看了半天,也不见有个人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在那儿。吟咏此句,不觉吟咏起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句子了。可见寇准随手点化了韦句,而意境比韦来得丰厚。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这颈联写抬眼见闻。诗人伫望楼头已久,因此当他目光移开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所以冒出缕缕炊烟;高楼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寺,听得出有几只黄莺在那儿啼叫着。 “旧业为清渭,成思忽自惊”,这尾联写怀归之情。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经的下郢(今陕西渭南),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旧业)。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亲人、、、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蓦地一阵心惊,他回过神来:唉,此身还在巴东呢~这时,他的心头有何感想呢,然而他不说了,就在“惊”字上收住了笔。 全诗一首一尾的“聊”与“惊”字下得极妙。“聊”,说明他便非因怀归而登楼;然后,再因登楼见闻逗引出怀归之情,诗意与诗题相合。“惊”字用得生动警切,它揭示了诗人由遐想到突然惊悟的心理状态,含蓄着初入仕头乍离 家乡的青年诗人对故园的依恋之情。 [原题回放]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试题评析] 广东今年的诗歌鉴赏题 考察的容量比较大,从文体常识、炼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从诗歌形式到思想内容,几乎都涉及到了。第一道题考察的是诗体常识:律诗(限于五律和七律)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律诗还规定中间两联需上下对仗。了解了这种诗体常识,第一道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对全诗的理解,考生必须读懂全诗,然后才能答这道题。解这道题,要抓住一个“惊”字,诗人为什麽会“惊”,且联系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道题是对考生的综合考察,是对诗歌鉴赏水平高层次的考察。古代诗人写诗就是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诗联系到画,从画联系到诗,这两种体裁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特征,都具有立体感,都是形象思维。解这道题,要抓住“一”字,“一船夫一孤笛”表明数量少;要抓住“睡”字,且睡在“船尾”,而不是睡在“船头”;要抓住“笛子”,而且是“孤笛”。 [参考答案] 1、荒村与古寺 断霭与流莺 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感情的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尾,衬托过客稀少,凸现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上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本文档为【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4KB
软件:Word
页数:13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2-16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