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举报
开通vip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第20卷第8期 2011年8月 牡丹江大学 Journa1ofMudanjiangUniverSity Vo1.20N0.8 Aug.201l 文章编号:l008.8717(2011)08.0040.04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覃承华'郭小娟陆巧玲.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龙州532400;2.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作为一种古老且重要的修辞与认知手段,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第20卷第8期 2011年8月 牡丹江大学 Journa1ofMudanjiangUniverSity Vo1.20N0.8 Aug.201l 文章编号:l008.8717(2011)08.0040.04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 覃承华'郭小娟陆巧玲.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龙州532400;2.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作为一种古老且重要的修辞与认知手段,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而隐喻的普遍性又以经验性为 依托,是人们关于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的认知.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隐喻还具有规约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普遍性;经验性;规纾陆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语言的 表达效果,叫做修辞.修辞作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 语言艺术,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活泼,给人以美的 享受.隐喻是词义修辞格中使用最广并且最重要的修辞 手法之一.对隐喻的研究,最早是修辞学家.也就是说, 隐喻的修辞功能最早为人类所发现.在两千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就在其《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作出 了系统的阐述."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用来作 喻,或者借用'种'作'属',或者借用'属'作'种', 或者借用'种'作'种',或者借用'类比字'."这主 要是就修辞隐喻的工作机制而言的.隐喻体现的是一个 动态而复杂的言语交际过程,它所体现出的社会的,文 化的和心理语言的现象,是言语研究者们喜爱研究的论 题.隐喻是文体最高级的装饰物,而它又不仅仅是语 言的装饰,更基本的是人们思维,认识世界的方式.在 隐喻研究传统里,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 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兹.翻他把人们通过另一种事物来感 受,思考某一事物,如把房子看做是一张脸和表情,也 认为是一种隐喻过程.理查兹指出,传统隐喻理论最大 的缺陷就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 流,是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 通过对比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由此可知, 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 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旧是一种推理形式,是建立在 不同语义场之间的相似点之上的推理形式.因此,隐 喻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相似性和相异性.由理 查兹的这段论述还可看出,隐喻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 有经验性.然而隐喻的普遍性又以经验性为依托,是人 们关于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的认知.因此,从这一层面上 讲,隐喻还具有规约性. 二,隐喻的普遍性 作为一种古老且重要的修辞手段,隐喻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Richards(1936)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 不在的原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 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栩这句话 不仅指出了隐喻的本质,更说明隐喻具有普遍性.Or'tony (1979以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oig]Derrida(1982) 则指出,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 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 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 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Lakoff&Johnson,1980:4)."螺波利奥等人的统计, )辞格. 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四个(隐喻 如果将一些相关的语言创新用法计算在内,一个人一生 平均要用2100多万个辞格.诚然如此.在人类生活的每 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宗教等领域, 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在有意无意使用着隐喻.可 以说,隐喻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是现代语言词汇的基本 来源.根据美国的百科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介绍的计算英语词汇发展的 收稿日期:2011-03—06 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语用学视阈下的隐喻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XYYB2010031 作者简介:覃承华(1979一),男,陕西紫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 向:英美文学与文化,认知隐喻学.先后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40 陆巧玲(1964一),女,河南开封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当今的英i吾词汇已经超过400万,90%来自隐喻." 英语的基本句型SV,SVA,SVC,SVO,SVOO,SVOC, SVOA都经常有隐喻出现,这使得语言丰富多彩.清看 下面的例子: 1.Allimperialismisapapertiger.(一切帝国主义都 是纸老虎) 这句话是个典型的"A是B型"隐喻,不仅有本体 和喻体,还有喻词标志"是".其中的"tiger"是用来替 代"ferociousness;feadulness"这一直接说法的.同样的 句子还有:Allreactionariesarepapertigers.Johnisalion. 这实际上是一种词语替代现象.埘早在公元1世纪, 古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提出了"替代论".昆提良认 为,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 辞现象.又如: 2.WhenChinesePremierWenJiabaovisitstheUnited Statesnextmonth,heisexpectedtobringuponeofBeijing'S majorconcerns一一theBushadministr~ion'Ssalesofmilitary hardwaretoTaiwan.(下个月温加宝将访问美国,其中一 个重要议题是对美国对台军售案,提出严厉的抗议.) 不难看出,此处的Beijing隐喻的是中国政府.这种 以各国首都隐喻其政府的现象在外交辞令中十分普遍. 又如,"青瓦台对平壤的核野心十分担忧","各国在制裁 德黑兰问题上分歧十分严重."等 3.Inflationmakesushardtosurvive. 这是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隐喻.在这句话中, Inflation显然被实体化:它使我们生活艰难.由于hardto survive,我们还可以对其采取行动去抑制通货膨胀.这 是一个隐喻作为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的典型例句.类似 的例子还有"Spaceishardtocontrol";"softlandingof economy";"hardlandingofeconomy";Inflationisdevouring ourwehh";"马克:欧洲货币的避风港"等. 4.JohnisaCross. 5.PeterisaMoon. 在这两个例子中,Cross与Moon已不是其本来含义, 必须依赖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方能理解.在宗教里, Cross与Moon分别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标志."Cross (十字架),'一词源于希腊文crtavp%或者a~avpou,意 思是"树桩"或者"木桩".后来基督教认为耶稣遇难后 被钉在十字架上,因此,十字架便被奉为基督教的标志 并被当作圣物崇拜.《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 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 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 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从见 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 个月时间.因此Cross与Moon分别是"约翰隐喻的是基 督徒"和"彼得是穆斯林".可见,对这两个隐喻的理解, 不仅需要一定的共有知识,还需根据经验仃细观察. 6.Loveisawar. 这也是一种隐喻,因为love与war是两个不同的事 物,把Love看做war只是把love的某些方面看做是war; 而Loveisanemotion(爱情是一种情感)则是一次范畴 化,因为love(爱情)与emotion(情感)是同一事物. love是emotion的下义词,具有emotion的一切特征.隐 喻意义是喻体的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的结果.类似的例 句还有Myloveislikeared,redrose;Loveisajourney; Worldisastage;他深深地坠入爱河中;他坠入泥潭无法 自拔;我怎么才能登上你的爱情罗曼底,以及成语自投 罗网:玩火自焚等. 除了存在于句子中外,隐喻还以单个的词出现.当 然,关于这些隐喻的理解,必须结合说话人的语境.从 语用学的角度讲,就是由语境辨识语义.例如: 7.臭1 8.猪头1 9.菜鸟. l0.蝙蝠! 以上诸词是较为典型的"亚里士多德式"隐喻,即 均由名词或形容词构成的隐喻.这些看似孤立的词语, 其实都包含着说话人特殊的语境.如例7,当某人在评 论一场球赛时,嘴里突然说出这个词来.在这一特定场 合,这个词便是隐喻.其话题是球赛,载体是"臭","焦 点"是"臭",框架似乎难以确定.两者属于完全不同性 质的领域,说球赛"臭"在字面意义上是说不通的,因 为球赛不可能具有气味,这显然是一种隐喻用法.与此 相反,如果同一人,在闻到真实的"臭"味时说出这个 字,它就不是隐喻,而是字面意义的用法.嘲同样,在 例8中,"猪头"隐喻对方故意装笨或大脑一时拐不过弯 来,语境常为夫妻或关系亲密者之间的对话;又如例9 中的"菜鸟",从字面上来看"菜鸟"一词好像是指一种 吃菜的鸟类或一种鸟,其实不然.那么菜鸟一词到底是 什么意思呢?菜鸟一词(现代人有时候把它浓缩成一个 字:菜)用在人身上,也就是说某人某方面比较差,在其 他人眼里,也就是一盘菜,吃定你了;例l0中的"蝙蝠" 隐喻的是很晚才睡觉,习惯熬夜的人. 以上是人们在日常话语中普遍使用的隐喻典型.此 外,汉语中的"上下"以及英语中的up和down也常构 成隐喻,它既是概念隐喻,也是空间隐喻中的方位隐喻. "上下"的基本意义是表示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运动, 而在隐喻中l它却具有多层含义,如表示数量多少,时 问长短,距离远近,年龄大小.与数词连用,表示大概 是这个数;表示程度的高低,品质的优劣;表示辈份的大 小,权势的高低;表示事物在时间,逻辑上的次序前后; 表示从事与推出某种定期的活动等.如"好好学习,天 41 天向一,"乐观向',"尊卑长t","不相卜"均属 此类用法.英语中的?,I)和down也~nll:L.如"c}1eerI】p"; " speedup";"slowdown'wakeup";"liedown";"'l('wn toearth"等. 当然,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传播,在虚拟 世界同样可以发现大量隐喻.比如,"他经常泡吧";"他 长期潜水";"网络聊天室";"我向你的邮箱灌水了";"地 球村";"信息高速公路";以及"鼠标";"桌面";"菜单"; "文件夹";"杀毒";"修复漏洞"等都是典型的隐喻.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隐喻的产生离不开"电脑"这 个实体.如没有这个实体存在,以上诸隐喻也不复存在. 三,隐喻的经验性 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源自经验.也就是说,经 验是隐喻的来源,隐喻是认知经验的手段.这就表明, 隐喻的认知过程是根据已知的经验去认知另一已知经验 或未知的经验.具体说来,隐喻包括两个概念域,即始 源域与目标域.始源域通常使用为人熟知的,比较具 体的概念,而目标域则为比较陌生的,抽象的概念.我 们的概念系统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其中的许多概念 特别是抽象概念是通过隐喻来构建的.因此,我们的身 体以及由身体与外界之间互动产生的感知,经验成了我 们构建抽象概念的重要始源域. 隐喻的经验性是指隐喻是人们关于社会实践经验的 认知,经验性是对社会实践的抽象概括.研究表明,一 切隐喻都是人们对实践经验的认知.人们根据自身经验, 将一事物的相似性投射到与之相同或者相异的另一事 物,这便是隐喻的认知过程.胡壮麟先生认为,人的认 知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会影响他使用隐喻的能力并认为人 的认知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使用者的长期记忆中已经储存了对世界 事物各种特l生的认识,因此,语言使用者能从眼前的事 物特性联系到以前经验过的事物.经验与年龄是语言使 用者的客观条件.年龄大的人经验较多,认知能力也较 强;其次是隐喻可以扩大人们认识一些尚无名称的或尚 不知晓的事物的能力.隐喻的作用是在人们用语言思考 所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 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想象 极其丰富的联系. 显而易见,隐喻的经验性是隐喻普遍性的来源.换 言之,没有人类的实践,就没有隐喻的普遍存在.因此, 隐喻的经验性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四,隐喻的规约性 隐喻的规约性是指人们在理解隐喻时总是受到一定 的社会实践和语言规则的制约.具体来讲,社会实践就 是上述提及的经验性,语言规则就是语用学.由于语用 学的存在,有效地避免了隐喻所引起的歧义现象.语言 42 天具有任意性.如a)Hecamein311(1satdown;h)He sat({(1wnandcamein;c)Hesa!down'afterhecamein.这i 句话,我们说a)时,指的是动作的顺序;说b)时,读 者会按照与实际情况相反的顺序来理解——也许足他坐 上轮椅在进入房问;在c)中,囚为after的帮助,我们 可以调转小句的顺序.同一个意愿可以采用不同的表 达方式,同时也会引起不同的理解. 由此可见,如仅从语义角度理解,隐喻不可避免地 造成歧义.如"臭"可以指物体本身的气味,也可指人 的口臭,体臭,脚臭等.由于传统的语义学只关注词义 和语境,其基本句式为:WhatdoesXmean.9而语用学 不仅关注词义和语境,还关注话语行为者本身,其基本 句式为:WhatdoyoumeanbyX?"这就表明,在一个句 子中,对词义的理解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受到语境和说 话人的双重制约.如因为疾病"我感到恶心"就不是隐 喻,而"通货膨胀让我恶心"就是隐喻;"他在爬那个山 坡"这一行为本身不是隐喻,而"这几年他都在走上坡 路"则是一个隐喻. 此外,语用学中的"预设…'蕴含"概念对于正确理 解隐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预设和蕴含是句子 之间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前者是言语行为者就受话 人的理解能力所做的假设,包括他的联想能力,知识结 构,逻辑推理能力等,与句子本身的意义无关;后者是 指句子中隐含的,尚不为人所知的含义,只与句子相关, 与言语行为者无关.这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由于当 我们对一个句子进行否定时,预设能够保持而蕴含不 能.根据这一特性,一般用否定检验法来区别蕴含和预 设.下面是两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11.这个坏蛋,等他来了我再和他算账. 这句话中的"算账"隐喻的是某种"恩怨情仇"而 非真正的经济问题.言语行为者所做的假设是"要和坏 蛋算账",而句子真正的"蕴含"是,"有经济问题并非 必然是坏蛋,坏蛋必然涉及道德问题或者人格问题",因 此,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歧义现象. 12.作家总是用他的秃笔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做什 么就写什么.既然知道刀具可以重新磨尖磨利,那么, 不断地使用它总比把它束之高阁,任其生锈要好得多. 因为长期不用,等到要用时才发现已经不行了." 这是海明威写给其岳母——波林母亲的一封信中的 几句话.不难看出,其措辞既矜夸又委婉谦恭,字里行 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隐喻. 这句话的预设是,波林的母亲已经知道海明威和她 女儿分居很久,而且情感开始出现裂痕.而其中的"蕴 含"很丰富."刀具"隐喻的是"男性器官","不断地使 用它"隐喻"经常做爱","长期不用"隐喻的是"长 期没有性爱","不行"隐喻的是"性功能减退"等.由 此可见,言语行为者所做的"预没"和受话人埘"蕴含" 的察觉对正确理解隐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理解隐喻 的过程中,他们有效地控制着言语双方的想象力,因此 也具有规约性. 五,结语 自古以来,隐喻便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尤其 是近几十年来,隐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引起学界的 高度重视,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可谓此起彼伏,且不断地 向纵深发展.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不仅帮助人们认 识事物,更重要的是它开拓了人类的视域并激发了其想 象力,将人的认知能力提升至了一个尽可能的高度,这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不难看出,以上讨论的隐喻的三种 性质,即隐喻的普遍性,经验性和规约性是一个整体,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皆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并统 一 于其认知过程.然而,在这三者之中,又有一核心, 这便是经验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经验性是人类 社会实践的抽象概括,因此,它不仅是隐喻普遍性的来 源,更制约着其认知能力,使它具有规约性.本文从三 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隐喻这样一种修辞与认知手 段,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并激发其研究热 情,从而推动隐喻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g~/-,李晓红.浅析隐喻的显式和隐式[J].阿坝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2008,(2).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5. 【4】张大毛,张岚.浅析英汉修辞学中的隐喻概念【J】.西南民 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9. 【5]Rechards,A.ThePhilosophyofRhetoric[M].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 【6】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1994,(2):30-34. 【7】葛红,李加强.隐喻理论综观【J].安徽农业大学(社 会科学版),2005,(2). 【8】张庆盈.隐喻的认知研究【J】.淄博学院,2000,(4): 65. 【9]Ortony,A.MetaphorandThoughti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79. 【10]Derrida.MarginsofPhilosoply[M].Chicago:The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31. [1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12】张梅岗,张建佳主编.英汉翻译教程【M】-|匕京:国防工 业出版社.2008. 【13】常晖.认知一功能视角下隐喻的汉译策略[J].外语与外 语教学,2008,(11). 【l4】王开文,覃修桂.从认知角度看"上下"和"左右''在语义 上的相同和相悖[J].乐山师范学院,2007,(6). 【l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l6】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j匕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2. 【17]StephenC.Levinson.Pragmaties[M].ForeignLanguage 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 【l8】刘哲.谈蕴舍和预设的区分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2001,(3). 【l9】卡洛斯贝克着,林基海译.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 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I-接39页)程的具体组成部分.弱意达成动词正因为 结果不明确,淡化了其目的达成意图,词语焦点往往被 置于具体的过程上,因此易被主题化为"NV(名词 形式)老亨弓"句式,强调"行动事象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1.当对象语作为主题需要被格外突 出时;2.行动事象被限定为某一具体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时,弱意达成 动词有时也会以其动词形式出现(如例(5)一(7)). 总之,两种用法的数据调查反映出的是一种整体倾向, 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仍要取决于说话者的意图和重心. 以上规律归纳如下:1.双汉字寸变他动词中,动词 用法数>名词用法数的词语,大多具有"即时性",即完 成时间较短或动作步骤简单;反之则多具有"阶段性", 即动作完成步骤较为复杂.2.大致而言,强意达成动词 行为方式特定,结果较为明朗,不易被主题化;而弱意 达成动词行为方式不定,结果多属未知,较易被主题化. 3.存在折中动词.该研究结论目前存在局限性,比如例 外词汇,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范围来完善观点. 注释: ?本文所用例句均出自圭扣9语料库. 参考文献: 【l】田野村忠温.廿变勖嗣活用扎5二一),【A】.国 立国器研究所福.『日本科学J9【C】.柬京:国害刊 行会,2001:9.31. 【2】影山太郎.勤嗣意味【M】.柬京:<乃L扫出版, 1996:86-87. 【3】奥田靖雄.老格名嗣勤嗣<南扫世【A】.言 藉学研究会褊.日本裔文法?逵器【C】.柬京:害 房.1989:90. 【4】早津患美子.有蚶他勤嗣燕对他勤词遭,忙一=)0, 【A】.须贺一好,早津惠美子编.勤祠白他【C】.柬 京:一)匕害房,2001:179.197. 43
本文档为【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2-17
浏览量: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