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

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

举报
开通vip

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 目 录 编者前言 .................................................................................................................................................. 1 第一组 教师:王守恒 组长:冯 健 ..........................................................................

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
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 目 录 编者前言 .................................................................................................................................................. 1 第一组 教师:王守恒 组长:冯 健 ................................................................................................. 2 1(2007级教育学 冯 健——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 2 2(2007级教育学 刘召鑫——校外教育的价值定位 ................................................................ 3 3(2007级教育学 汪 婷——教育的进步与极限 .................................................................... 4 4(2007级教育学 张 静——预见教育的未来 ........................................................................ 5 5(2008级教育学 李冬华——《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 6 第二组 教师:金维才 组长:韩菲尹 ............................................................................................... 11 1(2007级教育学 韩菲尹——雅典和谐发展理念与主体意识的探究 .................................. 11 2(2007级教育学 殷婷婷——读《高等教育哲学》之导言 .................................................. 13 3(2007级教育学 周 莉——哲学之困惑 .............................................................................. 14 4(2007级教育学 朱婷婷——孔子之“博学多思” .............................................................. 15 5(2008级教育学 许 祯——我的读书杂感 .......................................................................... 17 第三组 教师:戚玉觉 组长:杨婉婷 ............................................................................................... 21 1(2007级教育学 丁 魏——心得一则 .................................................................................. 21 2(2007级教育学 王雅丽——由《学会生存》引发的的思考 .............................................. 21 3(2008级教育学 何文欢——读书笔记之《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 23 4(2008级教育学 汪海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23 (2008级教育学 杨婉婷——无味处有真乐 .......................................................................... 25 5 第四组 教师:阮成武 组长:阚 艳 ............................................................................................... 27 1(2007级教育学 阚 艳——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 27 2(2007级教育学 吕家慧——对洞喻的认识 .......................................................................... 28 3(2008级教育学 陈婷婷——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感 .......................................... 29 4(2008级教育学 徐 雅——教育的四个支柱 ...................................................................... 30 5(2007级教育学 王小凡——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感 ...................................... 31 第五组 教师:孙德玉 组长:汪 瑞 ............................................................................................... 33 1(2007级教育学 汪 瑞——孔子“教师观”的现代启示 .................................................. 33 2(2007级教育学 陆 曼——儒家教育目的 .......................................................................... 35 1 3(2008级教育学 陈 鑫——再悟中庸 .................................................................................. 36 4(2008级教育学 李泽龙——不器的君子,儒家的通士 ...................................................... 38 5(2008级教育学 闫肖如——《论语》之我见 ...................................................................... 40 第六组 教师:辛治洋 组长:王夏禹 ............................................................................................... 41 1(2008级教育学 王夏禹——我眼中的《什么是教育》 ...................................................... 41 2(2008级教育学 赵 龙——论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 ...................................................... 42 3(2008级教育学 钱甜甜——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 44 4(2008级教育学 袁艳萍——论对话 ...................................................................................... 45 5(2008级教育学 郝茂林——读《什么是教育》 .................................................................. 46 6(2008级教育学 孙雪连——读书札记 .................................................................................. 47 7(2008级教育学 王 美——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 48 8(2008级教育学 徐金香——《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 49 第七组 教师:徐 群 组长:汪亚婷 ............................................................................................... 51 1(2007级教育学 汪亚婷——《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 51 2(2008级教育学 董筱婷——对《给教师的建议》阅读与思考 .......................................... 53 3(2008级教育学 王谋东——读《给教师的建议》随笔 ...................................................... 55 4(2008级教育学 龚文浩——美育与智育的结合 .................................................................. 56 5(2009级教育学 陆玉容——《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 57 6(2009级教育学 陈玉培——《苏霍姆林斯基》读书笔记 .................................................. 58 第八组 教师:姚运标 组长:李健龙 ............................................................................................... 60 1(2007级教育学 李健龙——读《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有感 .............................................. 60 2(2007级教育学 苏苗苗——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 61 3(2007级教育学 吴 蕾——刍议杜威的学校论及现实意义 .............................................. 62 4(2007级教育学 徐 苹——《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 63 5(2008级教育学 章学培——教育和沟通之我见 .................................................................. 65 第九组 教师:周兴国 组长:程 晨 ............................................................................................... 66 1(2007级教育学 程 晨——一种对传统教育思想挑战的思想 .......................................... 66 2(2007级教育学 葛文祥——儿童教育的理想信条 .............................................................. 67 3(2007级教育学 王先翔——浅谈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 ...................................................... 67 4(2007级教育学 张 争——浅谈杜威对教师的要求 .......................................................... 69 第十组 教师:朱家存 组长:陈小露 ............................................................................................... 70 1(2007级教育学 陈小露——小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中的发挥 .............................................. 70 2(2008级教育学 彭文超——先哲和我们 .............................................................................. 71 第十一组 教师:段兆兵 组长:王玉玲 ........................................................................................... 74 1(2009级教育学 王玉玲——有关《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 .............................................. 74 2 2(2009级教育学 蔡 蕊——伟大的作品与难以理解的作品 .............................................. 75 3(2009级教育学 刘小桂——《大教学论》的启发 .............................................................. 76 4(2009级教育学 何玉玲——人的重要性与教育的重要性 .................................................. 76 5(2009级教育学 潘乐乐——在读书中体味人生百态 .......................................................... 77 6(2009级教育学 裴娟娟——学习经典的意义 ...................................................................... 79 7(2009级教育学 宋 娟——人是理性的造物 ...................................................................... 80 第十二组 教师:马家安 组长:盛谨毅 ........................................................................................... 81 1(2009级教育学 盛谨毅——《爱弥儿——论教育》读书笔记 .......................................... 81 2(2009级教育学 陈前凤——《爱弥尔论教育》有感 .......................................................... 81 3(2009级教育学 张 慧——《爱弥儿》读书笔记 .............................................................. 82 4(2009级教育学 李雪影——《爱弥儿》读书笔记 .............................................................. 83 5(2009级教育学 张 珍——读《爱弥儿》笔记 .................................................................. 84 第十三组 教师:吴支奎 组长:刘 娟 ......................................................................................... 85 1(2009级教育学 刘 娟——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目标 ...................................................... 85 2(2009级教育学 方 兴——教育目标的五个来源 .............................................................. 86 3(2009级教育学 苏 鸿——《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 87 4(2009级教育学 郭 瑶——学习者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 87 5(2009级教育学 丁玉洁——对学习本身的研究 .................................................................. 88 6(2009级教育学 吴佩佩——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 89 7(2009级教育学 童亚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89 第十四组 教师:张 丽 组长:吕云震 ......................................................................................... 92 1(2009级教育学 吕云震——教育计划作为教育的有效手段 .............................................. 92 2(2009级教育学 范云霞——进步主义 .................................................................................. 93 3(2009级教育学 吴雪梅——读书笔记 .................................................................................. 94 4(2009级教育学 于利荣——读书笔记 .................................................................................. 96 5(2009级教育学 刘 旭——《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读书笔记 .............................. 98 6(2009级教育学 叶楠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99 7(2009级教育学 焦雪萍——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99 第一次读书笔记获奖学生名单 ........................................................................................................... 101 3 编者前言 教育学专业本科学生阅读教育经典名著,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建设计划的一部分。第一批选择的阅读书目有《什么是教育》、《学会生存》、《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高等教育哲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理想国》、《大教学论》、《爱弥尔》、《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等。教育学专业三个年级(2007级、2008级、2009级)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参与了这一经典阅读计划,教育学系大部分教师参与了经典阅读计划的指导工作。经典阅读基本模式为,将学生分成若干读书小组,由学院统一购置图书,指定教师导读带读。二个月下来,学生读书很认真,教师指导也很认真。根据经典阅读计划安排,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这里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在同学众多读书笔记中精选出来的。现结集印发,是想展示,也期望能够成为一种鞭策和激励。通过读书笔记,展示同学通过阅读所取得的进步以及理论思维的生成;通过读书笔记,不断地鞭策和激励同学进行深度阅读。 雅斯贝尔斯说,“要增广我们的精神领域,就必须研读独具创见的思想家所呕心沥血写成的充满智慧火花有著作。”伟大的著作不仅给阅读者以精神,更给予阅读者以睿智与理性的思维。然而,单纯地阅读是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它需要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思考,如罗兰?巴特所说的那样“抬头阅读”,或者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在阅读的时候要进行“独立、自为的思考”,“每一见解或真理,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才会真正融入我们的思想系统,才会成为这整体的一部分和某一活的肢节;才可以与我们总体的思想完美、牢固地联系起来,其根据和结果才可以为我们所了解。”或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所说的那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键是要做到阅读与思考结合。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实际上是把他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最好方式,就是写读书笔记。阅读是以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而写读书笔记则是将别人对问题的思考问题转换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在这方面,马克思和列宁为我们做出了极为完美的表率。我国当代思想家李泽厚的《纯粹理性批判》的读书笔记和王元化的黑格尔《逻辑学》读书笔记则是直接而现实的可效法的榜样。 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说,对于人文科学而言,“研究和写作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我想,对于教育学的学生来说,阅读、思考与作读书笔记同样是不可分割的不同方面。没有对教育经典的阅读,就不可能彻底而深刻地把握人类的教育精神;没有对由阅读材料所激发出来的问题之思考,则人类的教育精神就不可能化为自己的教育意识;而没有阅读时的读书笔记,则我们也就不会则由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册所呈现的读书笔记,在某种意义上表明,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对问题的思考之境界了。无论思考是否成熟,也无论思考是否还显得很稚嫩,重要的是,思考已在进行中。通过读书笔记,我们看到了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认真读书,在认真思考。我们相信,随着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大,随着问题思考的不断深刻,教育学专业的同学必将能够获得自己对教育的体悟与理解,必将能够在未来成就自己美好的教育人生。 1 第一组 教 师 王守恒 组 长 冯 健 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2007级教育学 冯 健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它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针对20多个国家实地考察而得出的结论著作。此书在教育与社会章节中讲到了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问题:“教育内容和方法几乎在全世界都受到指责。教育内容受到批评,因为它不符合个人的需要,因为它阻碍了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或者因为它和当前的问题脱了节。教育方法手段受到批评,因为它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是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也没有充分的对思想和态度的训练作出指导„„” 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这些问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指出了当时的教育面临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才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它指出上世纪中叶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一些问题,但我认为也符合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我们认为教育是不分国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教育情况可能是相通或是相似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政策也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是那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小修小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突出的教育矛盾。社会要发展,教育也要发展,我认为教育的发展要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甚至在某些时候要优先于社会的发展。 当然,教育的发展要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教育具有很浓厚的社会性。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且不说它所造成的影响,仅就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教育完全成为社会的附庸,教育目的受到了社会环境的严重制约,政治化的教育目的使其失去了教育本应有教化功能,结果教育问题层出不穷。文革结束,我们恢复了高考,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教育也奉行一系列的开放政策。但是在没有社会基础的情况下,照搬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也不能说它是成功的。 在这里说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受到批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当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不同阶段的人实施了不恰当的教育。幼儿教育阶段主要应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有一个很好的童年记忆。而有些幼儿教育机构,竟然强行对四五岁的小孩进行识字训练,大量背诵训练及记忆练习,从短期看它的确是又成效的,但她不利于儿童的长期的健康发展。许多初级、中级学校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去开设课程,而是根据升学考试的需要去开设课程。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甚至的会使他们形成不爱学习的习惯,这恐怕才是更加严重的问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呆板的教材,处于绝对中心地位的教师,这些可都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然而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用不到的,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就我个人而言与其说是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不如说是拒绝创造这些毕业生的学校教育制度。“日益加快的社会发展与结构上的变化使得正常存在于基础结构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鸿沟加深了,于是产生了 2 这种现象。” 教育方法的死板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情况,我认为这主要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来判断。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大学多媒体设备的普及,许多教师已经严重的依赖上了用PPT来给学生上课,这样既方便,也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写板书。然而,我认为当某种模式成为形式时,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变革之法,关于变革高考考试制度的讨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政策等相继出台。我认为,不管怎么样变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当以历史、现实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依归,培养社会需要的毕业生,使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教育成为促进发展的推动力量。 校外教育的价值定位 ——关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007级教育学 刘召鑫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深刻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他们都着力于通过发展教育为国家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毋庸质疑的,各级各类学校就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于是,学校教育往往被政府所重视,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学校教育目前却又问题重重,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1.从国家政府来说,政治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所以政府就会为教育规定一种价值导向,这就使得学校教育的制度化更为明显。2.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然而人才的量化标准往往就是文凭。这就导致了学生仅以知识的掌握,文凭的获得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3.最后,从学校教育的内容来说,他往往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于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就提到有些批评者提出根本废除教育而不是改革教育的观点,这当然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看法,如果把这些观点在任何程度上付诸实践,结果会很糟糕。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向我们提供的是系统的知识,但人类的文化决不仅限于知识。 科学与技术的革命,使人们可能获得的大量知识;庞大的通讯传播网的存在,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体系,暴露了某些传统教学形式的弱点。随着自学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的知识手段的便捷,人们提高了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此外,校外教育还有着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于是,校外教育的灵活运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学校里流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现在,即使采用激进方式也不可能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理性的做法应当是首先保证学校教育的基础的核心的作用,做好知识的普及。在这种条件下,再充分利用校外教育的各种优势,使教育的内容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校外教育理应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只有这样,学习化社会构建的理想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 3 教育的进步与极限 ——读《学会生存》首章摘要 2007级教育学 汪 婷 这一章总体上介绍的是近些年来教育需要、要求以及教育投入等,但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等各种问题也相继产生,既有进步也有极限。 社会需要具备一定素质的公民。这种对教育的需要既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又出于其他原因。伴随着社会需要的增加,教育要求相应地要有所提高。表面看来两者相辅相成,其实社会需要和教育要求并不总是和谐一致,两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均衡的状态,要么需要先于并超过要求,要么要求大于需要。在多数国家的许多部门,这两个因素也不相符。不过尽管各自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和不一致,这两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 人口的增长根本上决定了要扩充教育,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这就必然对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从而激起教育上的扩张。出于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的考虑,各国政府都在借助教育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家长和学生希望获得更高程度的教育的压力刺激教育进一步发展。同时,教育要求的增长还要符合社会学的特点。人口、经济、政治、社会这些因素不仅对教育有量的要求而且也有质的要求。虽然教育受到的压力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地对教育的需求却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仍然集中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而发达地区则在中学和大学阶段。 在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扩充,整个世界都趋向于普及学校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于国之间普及的目标存在差异。有些国家重在普及初等教育,而另外一些国家普及的目标是“初等学校的高年级”或中等教育。为了适应教育的扩展,教师人数也相应地得到补充。除了全球学校增长之外,大量增加的校外活动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扫盲运动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文盲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缩小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扫盲取得了成果。不容忽视的是,世界文盲的总人数还在继续增加,扫盲的结果只是形式上的,对于教育的发展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扫盲运动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由于教育的扩展,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普遍上升,增速甚至超过世界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全世界的教育开支都相对增加了。可是,教育经费虽在逐渐增加,教育活动所得的实际结果却不尽人意,学校浪费的程度依然相当严重。而且过去这几年教育经费的增加放慢了,要注意的是,财政资源用于教育的分配显然欠合理,集中用于制度化的教学机构,却很少考虑其他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在极力呼吁改革开支结构,修正教育预算的内部结构。 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差距,形如财富分布的不平衡,教育也出人意料地处于工业 不平衡和不平等状态。教育经费、入学人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教师的数量分布上,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女孩和妇女教育的差别也很显著。同样,信息媒体分布也严重的不平等,世界各国之间在教育方面这种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状态并没呈现缓和的趋势反而日益加剧。 进步与极限就像一对双生子,总是相伴而生。教育一旦取得了某些方面的进步,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极限也就随之而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教育需要和要求比以前增长了。随之而来的是学校和教师数量的扩充,世界各国都着力普及学校教育,蓬蓬勃勃地开展扫盲运动。国家也大力投资教育事业以促进教育的发展。这些不得不说是教育上取得的显著进步,对教育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可是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遭遇的极限。扫盲运动的结果不甚令人满意,并没有达到与文盲作斗争的真正目标。学校的浪费令人堪忧,教育开支与教育结构不相符。教育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与不平等更是一 4 个棘手的难题。这些教育问题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在世界大背景下,教育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依然存在,我觉得由于经济上的差距这种趋势有可能会更加明显。而且在世界各国内部也存在着教育的不平衡和不平等。那么就有一个严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这种不平衡和不平等的差距以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呢, 预见教育的未来 2007级教育学 张 静 正值祖国母亲60周年华诞之际,在喜庆之余,我心中难免滋生了些感慨,60年的沧桑,60年的坎坷,无数个风风雨雨中为什么它永放光彩,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潮中,在竞争,甚至于在厮杀中,为什么它总立于不败之地,„„答案是:教育的作用。 因为教育,他不仅成就了祖国灿烂的昨天,也成就了祖国辉煌的今天,更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增添光彩。先哲们的教育思想指导着我们把文明不断地推向前进。尽管我们教育事业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了,但我们并没有将教育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还涌现了许多教育问题。 过去遗留的问题,现今发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同时对于未来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体系受着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压力来自体系内部的失灵与矛盾,它不足以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而坚强有力的外部压力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外部压力。于是我们在徘徊中选择未来之路。 关于未来我们充满期待,科学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又暗生了一丝恐惧。因为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危害人类。它的发展无疑造成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还造成了一种更严重的后果-----失业,使得城乡差距,农业与非农业差距扩大。因此我们要探求解决的办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按照原来的模式发展,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来考虑他们的经济政策。因为过去他们紧跟发达国家发展步伐,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而且多年的片面发展,让他们明白了以生态易经济是不可取的。它破坏着人与他人的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个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它威胁着人类的繁荣,它也威胁着个人的生活。然而,应付这许多危险的责任大部分都落到了教育上面。因为,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它是培养人去适应各式各样、复杂多端的时代变化。 未来之路虽然充满荆棘,但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科学中的新发现不胜枚举。在科学研究中,关于大脑的研究、幼儿营养不良的不可逆转的后果,以及在心里研究上,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结构主义等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中:从古代艺术到现代科学,从起点教育到继续教育,从儿童心理学到成人教育学„„通讯技术、数据处理、工程学、运筹学等,都有益于教育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新发现,如个别化教学,教师作用的变更,改变学校建筑物等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校与社会连接,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终身教育,全面教育。 以教育造就人才,以教育成就社会,同时也要让教育成就教育。走出科学的人道主义之路,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乃至培养完人。在人道主义之路上我们要有科学思想、科学语言、客观性法则,相对辩证思想以及科学精神;在创造之路上,我们不仅要寻找新的价值,同时也要处理好安全与冒险,思想与行动的关系;教育促使儿童进入一个道德、智慧和感情融洽的一致世界,我们要将政治教育、民主实践、参与活动、经济教育、国际教育等完美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成长,为新世界培养新人,培养完人。 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在时间上空间上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各个方面。我们要让它更好的预见性和创造性去征服充满挑战的未来,让教育成就未来。 5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2008级教育学 李冬华 此书暂作读书笔记到第三章。叙议中,无论是独到的观点,抑或是激进的看法,以及一些问题,恳请导师和各位师兄师姐不吝指教,希望有关教育的思想和看法,在接受批评的锤炼中变得趋于成熟,真正能对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起到微薄之力量~ 拿到此书,笔者首先了解了写作此书的背景,这无疑有益于我们更精确地研读此书,理解书中的观点和看法的内涵,从而对我们了解世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和预见。这本书本是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写的一份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从1971年3月开始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对23个国家进行了考察,充分利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5年的思考与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并研究了70多篇有关世界教育的形势和改革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最后于1972年5月写成此书。 作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本书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的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主要倾向,指出了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全书分为序言、研究的结果(教育问题、进步与极限、教育与社会)、未来(挑战、发现、目的)和向学习化社会前进(教育策略的作用和功能、当代策略的要素、团结之路)四个部分。笔者略读几遍之后进行了精读,那么以下结合书中的内容和我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一些思考和评析。 这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当下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其一,这本书把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提上教育日程,把教育概念扩大到学校教育后,非教育机构也具有了教育使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其二,这本书提出了教育发展人的功能,把教育变成了自我教育,把教学变为学习~其三,这本书否定了制度化教育,提出建立社会学习网;其四,这本书的视野新,不局限于一类国家,而是从国际的视野探讨教育的的问题„„总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不愧为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序言为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所述,写到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科学的与技术的革命:教育与民主、质的变化:动机与就业、学校与学习化社会、变革的工具和国际合作六个部分。 一、教育与人类的命运 1.“传统的教育体系受到很多批评与建议” 思:传统的教育体系在过去一般认为只需要一些临时性的点滴改良,或者带点自动性的调整就行,而如今的批评与建议使人们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了怀疑。有些年轻人公开地反对那些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模式和学校类型,然而这种反抗往往是又是转瞬即逝的。正如《高等教育哲学》所言,正是“由于教育内在的模糊性”,人们对教育能否满足自身的期望产生了怀疑,而人们怀疑和抨击的是教育本身的性质和组织结构。那么,这些反抗和批评能否促进教育的改革、推动教育朝更为民主的方向发展呢?在我看来,虽然这类人群是少数的,这种不安感也是模模糊糊的,但不可否认传统学校的教育确实受到了质疑,而我国未来的教育也必然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方向发展~ 2.“很多发展中国家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这些外国模式既不符合它们自身的需要,也解决不了它们的问题,导致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与在财政上的可能性不相称。毕业生人数超过了经济所能吸收的力量,致使某些特定的集团出现了失业现象。” 思: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站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国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国所用,而不能照搬外国教育模式,否则,必然会引起教育与我国经济社 6 会状况不相适应~ 3.“某些国家以为自己的教育体系是令人满意的,而这些国家可能由于没有察觉到那种根深蒂固的败坏情况,而正在自己哄骗自己。” 思: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国的教育实现了“两大跨越”——义务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是毋庸质疑的成就,然在成就的背后是否依旧存在着问题,初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这是否意味着国家把更多的教育经费投资到基础教育上,高等教育经费是否会相应地减少,另外,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是否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量的扩张是否会导致质的下降, 4.“当现代国家知识和力量的积累到顶峰时,它们不能不对这个行星上处于处于愚昧无知的一大片阴暗区域感到担心,甚至苦恼。” 思:急剧变化的现代世界,一切竞争的实质是知识的竞争。然而发达国家的教育,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早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落后国家的教育依旧是传统的教育体系,精英教育仍未改变。教育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政治的差距更为尖锐~这无法不使人想到人类是否有可能被两极分化,先进的更为先进,落后的更加落后,是否有希望所有的人民都可以享受教育和民主,笔者认为,抑或只有到了马克思所言的人类历史进入“第三个阶段”才有这种可能~ 二、科学的与技术的革命:教育与民主 1.“通过时间从总体上看教育活动的演变,会立即看到:教育是随着经济的进展而进展的,从而也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演进而演进。” 思: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精益求精的生产过程必然要求更加高级的熟练技术,同时劳动力本身有促进新技术的改进,因此教育体系就自然而然的要把日益丰富的知识传给日益增进的人民,这也就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另外,经济的发展自然会使教育物资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也必然会促进教育的发展~ 2.“在一段时间内,教育推动着、伴随着、决定着社会与政治的发展与技术与经济的发展。” 思:当受教育的人数增多,以及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得到提高,就势必要求民主,正如书中所说,“在落后的国家,对教育并不感到有大量要求,在未受过教育的人民中间,对民主也不很需要。”随着人们素养的提高,对民主的要求不言而喻,这必然推动着社会与政治的发展~教育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由此出现具有发明和革新头脑的人,这必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教育的双重特性:教育既是反对社会变革的,又是推动社会变革的,这种双重性在整个历史上一直继续着。” 思:首先说教育活动本身具有保守性,倾向于重复过去,倾向于形式化、公式化;此外,社会改革也必然会使悠闲安逸的校园文化和教师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笔者认为之因为如此,教育是要反对社会变革的;其次,教育又是推动社会变化的,传统的农业社会,教育所关心的事情是专业技能、传统和技能的传递,而现代社会,教育把日益丰富的知识传递给日益增多的人们,这些推动着社会的变化~ 4.“人们开始相信:普及教育是促进经济起飞的‘绝对武器’,民主变成一个比过去更激动人心的问题。” 思: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无疑有益于教育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教育朝人民满意的方向发展,然而,对民主的过分苛求,可能使得某些国家完全不顾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和学生入学率大增带来的困难,导致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经济所能吸收的能力,从而又导致大量群体的失业,破坏了社会平衡~所以笔者认为,普及教育固然是件好事,但也要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发展,正如马丁.特罗教授所说“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5.“技术时代带来不可否认的利益,开拓了广阔的新前景,但它也有它独特的不利之处。” 思:人口增殖、土壤破坏、城镇拥挤、大气污染以及两极融冰等形形色色的危险是这个技术时代带来的弊病,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威胁,如何承担这份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正如书中所言必 7 须培养有关的“新人”,“这种新人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能够考虑事物的轻重缓急”,而这种新人的培养又靠什么呢,答案自然不用置疑,必当靠教育~唯有充分的教育,才能使有关的人们获得广博的见闻,通晓事理,从而承担这份重大的使命~ 6.“强有力地支持民主主义,是使人免于成为机器奴隶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在智力成就上获得尊严的唯一条件。” 思:何谓“民主主义”,书中所言,“民主不能局限于现存的社会中保护公民不受强暴势力危害的极少一点的法律保障了。与此相关,教育还必须满足人们的教育要求。”正如民主必须满足人们对教育的要求,理智的人们不可能把自己变成机器的奴隶,而是努力从教育中寻求智慧~ 7.“任何教育行动必须把重点放在下述两点:科学的人道主义和技术。” 思:为何说教育行动是“科学的人道主义”,又为何说教育行动必须注重“技术”,如书所言,首先教育行动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人的福利;其次,教育行动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再者,教育行动需注重技术,这就是说,把科学的、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地应用于实践的、具体的工作,从而提高一切活动的效率~ 8.“根据上述,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基本的问题是: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最基本、贯彻始终的因素,成为为儿童、青年和成年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使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致为科学所奴役。” 三、质的变化:动机与就业 1.“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 思:对教育动机的研究是制定所有现代教育政策的关键,而对动机的研究又有赖于谋求职业的情况和对学习的渴望,但显然,谋求职业一般重于渴望学习,谋求职业的动机使得人们相信每一种学位都有取得与资历相当的职业和权力,结果那些找不到与其资历相当的工作的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从事那种名声较低的技能。人类求知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渐趋削弱和消失,那么是否应该撤销文凭与就业之间的联系,然而或许这是许多国家甚至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不能办到的~ 2.“科学技术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努力地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思: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继承为中心,正如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所说“大学是促进知识的传播,而不是知识的创新”,然而,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对教育要求不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知识,而是需要人们在这个纷呈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如何学习,应该也唯有这样才能在变化万千的世界得以生存~ 3.“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动机和组织多价教育把教育的民主化和合理化的经济程序协调一致” 思:如上面所说,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谋求职业的动机远远超过了渴望学习探求真理的动机,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启发动机使学生们得到学习的乐趣,使毕业生们在毕业后即使不能找到自己特定的、理想的职业,也不会认为这是不体面的事情呢,我想这其中教师的多价教育应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或许也唯有有着广博的知识基础、革新精神、和全面的能力和技能的新一代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有一批适应性强、有竞争力的求职者和创业者,以及有着高深学问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一批又一批的不适应时代变化的求职者和失业者,或者只具有死知识的所谓的知识分子~ 4.“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而这个教育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 思:有关“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一问,历史的答案众说纷纭,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他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这与本书的观点颇为相似,他们共同关乎的是人自身的发 8 展。而涂尔干则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使人从“个体我”变成“社会我”,这又似乎与本书的观点有点冲突,但无论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目的的回答不尽相同或许也无可厚非。然而关于本书提到的“新马尔萨斯论”的纯功利主义的臆说,作为教育前景的维护者是怎样都不能容忍的~ 四、学校与学习化社会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特别强调两个基本观念: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 思: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把“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这两观念提上教育日程,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才能得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或有希望做时代的领路的人~ 五、变革的工具 “‘变革的时代’已经促使我们对教育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而且又为我们提供了满足这种需求所需要的工具。最能体现这个技术时代特征的两大革新系统是大众媒体和控制系统。” 思: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正在进行中,城市地区的学校硬件软件设备无疑优于农村地区的学校,然我国大部分基础教育的学校都在农村,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快农村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六、国际合作 “首先,我们必须保持所有国家之间智力上和行动上的合作;另一种要求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在行动上、技术上和财政上的团结一致;另外,还需建立和发展各种研究组织,以便使教育的各种形式的技术援助发生作用。” 思:建国六十周年,我国的教育无疑取得了很多成就,然却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国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寻找和扩大团结的途径,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及与邻近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相互交流经验以及对教育前途的意见等,吸取人类教育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来发展我国的教育~ 序言的研读,为本书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调,有利于我们整本书内容的把握。第一部分则详细阐述了研究的结果,教育问题、进步与极限、教育与社会三章的详述,也更有利于我们从教育过去的遗产中把握教育的现在和未来~ 历史对于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功能。回顾过去,回顾教育的根源和发展过程,自然能使我们比较清晰地看清目前教育世界的各个侧面。教育问题这一章,从过去的遗产和当代的特征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于“过去的遗产”,报告中首先写到教育是必需的:作为生物学上必需的教育,人之所以今天能够生存于这个污染的环境中,是因为他积累了历代传下来的日益丰富的知识;作为社会学必需的教育,教育本身从未停止发展,它传播着人类最高尚的理想。阐述了教育必要性之后,报告继而阐述了历史上教育的各个片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学校的诞生、文字的传统、非洲的传统、亚洲的传统、希腊—罗马的传统、基督教学校、伊斯兰教的教育、中世纪大学、产业革命、现代的来临等。而笔者印象中最深的、认为值得我国教育学者深思的是写到亚洲的传统时中国的教育体系,以及师生关系这两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更为开放和自由,对于一个人养成思想和行为的和谐一致是有成效的。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 21世纪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必然要求我们打破这种死板和僵硬的传统教育体系,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所说“我们的现代教育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诱导他们去独立思考,扩大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而不要围绕分数转,考试能考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在解决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9 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抑或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真正找到出路~此外,当我们的教育体系有所突破,那么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必当有所改变,“日益增多的知识与传统,几千年来都是从教师传给学生,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的典型,而这种典型在全世界大多数校园里仍然流行着。”而笔者认为,若真能实现现在正当提出的“交互主体”,则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朝着更为民主的方向发展~ 关于教育,从书中的历史片段中,可能我们会得出这样一般的结论:目前的教育结构是比较千篇一律的,这可能使人想到教育的过去是贫乏的,但实际上教育有着丰富得多的历史。另外,过时的教条和习俗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而在许多方面,年轻的国家以输入模式集成了教育体系不合时代的错误。因此,“教育的历史使命似乎为未来的教育提出了双重任务:教育既是复原的,同时又要革新。” 关于“当代的特征”,报告中阐述了三种现象:教育先行、教育预见和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第一次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后果,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些个第一次无疑给我们以警告和注意~报告中还阐述了教育的许多共同倾向和特征,虽说在教育领域内,经验的交流还没有被很好的组织起来,但这些共同的倾向却不可回避~第一种倾向是关于教育模式的选择,第二种倾向是趋向于技术治国的体系,第三种倾向主张教育“非制度化”,并在社会上取消学校教育,第四种倾向是抗议,它是由于学生本人的抗议而高涨起来。在这些许多分散而有同时存在的倾向中,我们将在什么地方发现当代的特征呢,报告中指出20多年来,人们始终注意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教育是否可能沿着我们所制定的路线、按照我们目前发展的速度前进~我想无论报告中当代的特征如何,我们也仅能够参考而已,在教育实践中来观察这些特征,发现我们国家教育的特征,探讨教育的力量与理想、教育的前景与目的,为明日的教育做好准备~ 当然在把握教育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要看到教育的进步与极限。教育无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普及化学校的发展,教育物资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升等等一系列的进步表明了人们对知识和民主的要求,而在这过程中,虽也存在着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人口因素、政治上的考虑、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学的要求等,但我们相信这些极限都抵挡不了教育的民主之路的进程,教育必将与社会有着和谐的发展~ 10 第二组 教师 金维才 组长 韩菲尹 雅典和谐发展理念与主体意识的探究 2007级教育学 韩菲尹 【摘要】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雅典在民主制政治体制和培养军人和社会活动、商人的教育目的联合形势下形成了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竭力追求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七艺”的教育内容应运而生,形成了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但是,基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之城邦民主政治体制,雅典更加关注个体的教育研究,由此关注对个体主体意识和理性的培养。 【关键词】雅典;和谐教育;主体意识;理性主义 雅典向往的教育,是既能发展人的身体又能发展人的心灵的教育,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发展的教育,是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因此,在他们看来,一个最好的公民是道德、智慧、健康诸品质全都集于一身的人。但在追求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下,雅典更加关注人本身,关注事物的理性和人的理性培养,从而从人的自身发展出发,适时的根据等级制度下各尽其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教育的内容和标准,以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哲学理念中的体现 我认为古希腊哲学是沿着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条是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另一条就是认识人、认识自我。前一条产生了理性主义,后一条产生了主体意识。而在古希腊三哲的和谐教育思想中均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一)苏格拉底 1(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从伦理哲学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提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道德观念,他发展了智者派学者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主张“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含义,就是说人们只有认真深刻的思考才有可能达到道德的完备。在他看来,有思考能力的人,就是那些智慧和才能优异的少数贵族,他们具备了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优秀品德。所以,奴隶制城邦国家政权应由这些人去管理。 2.认识你自己 从哲学观上看,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伦理这些客观实在的本体物质,从研究自然哲学落实到研究现实社会的实践哲学,以期为社会造福的纯粹理性主义观点。从认识论角度说,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该追求真理,寻找本质,人的知识不是依靠感觉获得的,而是凭借人的心灵,思维去透过现象寻找纯粹的永恒的不变的一般概念。这里就强调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由此他在方法论中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个明确的主题,强调产婆术的运用,其实也就是在理性主义的角度上上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 3.全民教育与专家治国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来有差异,但强调后期教育的个人权利的所有,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但同时他又说明人是不同的,从理性主义角度出发,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倡导专家治国,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在处理城邦行政事务上,他主张只能“站在专家一边,即站在能提出真理权威一边”,“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 (二)柏拉图 11 1.理念论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真实及永恒的非物质的理念世界和暂时的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淡薄的反映和复制品,理念世界则是物质世界的原典。这种理念世界便是柏拉图的光明与善的王国。理念世界的追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他抛弃赫拉克利特辩证思想的核心,轻视感性事物的认识。 2.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理念早已沉睡于我们的灵魂中,回忆说应运而生,因此他认为教育就是唤醒我们沉睡的灵魂。但这其中需要个体的辛勤劳动,因此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活动过程,他是个体不懈劳动的结果,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给予你帮助,灵魂的转向只能由你自己完成,主体意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显示了柏拉图对于个体主体意识的看重和培养。 3.理想国的社会基础 柏拉图创设的理想国必须由三种人组成,具有金、银、铜铁质的人,三种人都需要受到教育。保留了对于个体的尊重,探究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但同时,让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人尽其才,教育的层层筛选制度,为社会的完善和稳定服务。并且认为之所以不同的人会接受不同的教育身处不同的位置完全是由个人的材质决定的理性思考。 (三)亚里士多德 1.理性的灵魂 如果说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于人的理性主义的追求是寓于言论和行为中的,那么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灵魂的培养则是将理性主义的培养以固定的定义明确提炼出来。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强调理性灵魂的人类独有性,是最高级的灵魂形式,是需要我们去发现、注重和培养的。 2.教育阶段的划分和博雅教育 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目的。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显而易见,而此种色彩却是人们基于社会需要的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理念是第一实体的摹本的哲学观出发,为保障教育的统一性,根据人的发展阶段,将不同年龄阶段该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博雅教育是适应不同的教育目的而仅进行的区别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基于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针对性教育,以便使人们进行更好的理性发展,从而成为合格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民主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以上古希腊的三哲的思想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主流价值文化,由此我们看到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对人本身的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人们追求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达到人生的和谐、完美的最高境界。这种哲学深深地影响着雅典人的价值观念。因而他们十分重视人本身的完美,注重人自身的完善发展,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发展个体的主体意识,这种对人的哲学认识成为雅典人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此确定了雅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也成为每一个雅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追求。 同时,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制度给其公民以更多的发展自由和权利,为和谐发展理念下主体意识和理性主义的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们对这种教育的发展。各执政者尤其是杰出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执政期间,他始终以加强民主政治为中心,使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这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当时尽管人们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不同,但在选拔某人担任公职时,所考虑的不是他的阶级出身,而是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这种制度鼓舞和支持了它的公民参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的活动,使他们能在这些领域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才能,从而使雅典和整个希腊达到了奴隶社会历史上最繁荣的境地。这种民主制度促使其教育注重培养具有理性主义和主题意识的和谐发展的人,以便青少年在成人后能更好地投身于雅典沸腾的生活之中,使他们能承担参与政治、发展学术和文化的责任。因此,雅典文化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其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 三、现代启示 12 (一)和谐思想,追求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崇高理想。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理论在本质上亦应以此为理想。 因此现代教育中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基于人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这个鲜明时代特色进步的论证。 德智体美劳的四有新人的培养,课堂中音体美语数英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受到了和谐思想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怎样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的人成为每个国家都在追寻的问题。我们提出全面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整个宏观和微观的和谐。 (二)以人为本,关注主体意识 当确立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价值观后,教学理论的主旨必然从游离于人的发展之外回归到对人自身的关注,其手段作用必将随之降低,目的意义将获得提升。由此可见,从雅典的和谐教育中我们不难总结出,教育应该关注的是人的教育,人才是整个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教育的发展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种角度讲,受教育者应该和教育者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同是教育的主体,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现代的教学方法中我们谈论启发式教学,建构式教学等等。然而这一系列方法的提出都是为了通过外界的促进和诱导来促进内在的升华和领悟,关注人的主体发展需要,发展人的主体意识。 四、结语 雅典和谐教育的很多思想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很有借鉴的价值。对古希腊人来说,他们生存的目的就是发展成为一种更为高尚的人。他们相信,教育对于达到这一目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教育也是使人性善、学会做人的教育。关注人的主体意识,探究理性主义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会思考的和谐发展的人才算是真正是他们成人,成才。 读《高等教育哲学》之导言 2007级教育学 殷婷婷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探讨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全书涉及了八个方面,分别是: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的道德以及作为教会的大学,这八章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高等教育哲学行了研究。本文将对这本书的导言部分说一点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高等教育哲学并未形成一种完整的、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它是由各家各派之言综合而成的,其最终的发展与完善尚需更多的人作进一步深入性的探讨总结。 高等教育哲学因为社会问题而引发了许多思考,各种战争和运动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挑战,由此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开始追问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对高等教育进行重新的评估。从而给哲学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加速发展。 谁应该进大学,多少人应该进大学,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大学究竟该不该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作出限制,设置门槛,大学教育即高等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是高深的学问,而普通教育集中于研究初等和中等教育。大学的教育确实未必适合于每一个人,这是事实,但我觉得这应该基于个人的情况来说,大学不能把想要继续学习但实际能力不够的人拒之门外,应该充分尊重个人的愿望意见。 大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它依赖于国家、社会而存在,由其提供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要和成员构成等。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记。大学只是纯粹的教育未必是好事,它的创办、运行需要经费支撑,而大学又并非营利性机构,它不能足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迫使 13 大学在从事教育的同时,也必须着眼于科研,由科研获取一定经费,也可以将课堂书本上的理论投诸实践,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也正是这样,促进了大学真正的发展强大起来。 高等教育究竟是一种学术研究,还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应该把它架到什么样的一种高度,太高过于深奥,不适用,不实用,容易导致无人问津。太低了,也就算不上高等教育,难以和普通教育区分开来,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我认为哈佛大学校长査理斯?W?埃利奥特倡导的选修制是一种进步,大学不是古板、僵化、封闭的,并非束缚人的思想,尊重学生而非强制,给学生以自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如果将自由教育从大学中分离,那所谓的大学是学什么的呢,还能被称之为大学吗, 哲学并非科学,应该是各抒己见,而不是应该不应该来界定的。只是在一个既定的范畴,由人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定义的,并非特定不可更改的。高等教育哲学同样也是如此。 哲学之困惑 2007级教育学 周 莉 最近在读《高等教育哲学》,对于哲学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很是好奇。虽在读书期间老师也曾提及,然由于专业素养不够,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如今假此时机,希从资料书籍中一窥究竟。 在高二《思想政治》前言中以高度概括化语句介绍了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深切内涵,理解与掌握哲学这一概念是该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并指出明确哲学的含义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要在比较中认清哲学的对象;要懂得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要知道哲学也是方法论;要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总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具体知识和概括的总和。哲学作为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这门课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了解20世纪以来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教育思想、哲学基础、兴盛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使学生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把握,促使学生对所学过的教育基本原理、中外教育史、教学论、德育原理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进行新的概括,并初步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运用教育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探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以后实习及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不晓得哲学的涵义应该是会被唾弃的,但我真的不是很清楚„„ 在我的意识里总觉得所谓哲学就是那些模棱两可处于“灰色地带”的,不说对也不说错的论理,一味的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看问题。一方面正面的定义不对,而另一方面的定义又不够完善,对两者都批判后也没有给出一个比较有建设性的定义的这样一个过程。而在第八次课改后有这样一个概念——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其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如果哲学只是一味的对以前的观点进行批判,期望能够在期间达到跟苏格拉底“产婆术”一样的功效,那哲学又何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不是也应该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流派,或者仅仅只是归属于苏格拉底学派的一支, 所以我就有了这样的疑问„„ 以上只是我对于哲学的一点疑问和不解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4 孔子之“博学多思” 2007级教育学 朱婷婷 【摘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博学多思”是孔子在论述教学或学习的原则和方法时,提出的基本主张之一。虽然他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但是从他每个因素的具体解释,可以看出这构成了孔子对学习规律的基本看法。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Confucius thought, thinking is the essence of Confucius, is the most valuable part. "Learned thinking" is in the exposition of Confucius teaching or learn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ne of the basic ideas.Although he did not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 system, but from his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each factor, we can see that this is the law of Confucius for the basic view of learning. 【关键词】博学 多思 教育 学习方法 【Key Words】Erudite Dauth Education Learning methods 引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人们,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智力,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种人才的综合性的社会精神生产。教育的发展既受益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此,而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教育本身又蕴含着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学习成才和师生的教学相长等。而2500多年前的孔子在其创立的儒家教育思想学说中便对此都有述及。在他众多的教育思想中,孔子再三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多问)多闻)多见)多识的博学和学而不厌的刻苦好学的主张,由此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学习成才的途径和方法。 一、“博学多思”在《论语》里的反映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的这两句话说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那种只知囫囵吞枣的学习,不动大脑,不加思索,不深入一步问个为什么的人,就会陷于稀里糊涂的迷惘之中。如果只强调思考,而不去踏踏实实的学习,那么思考的内容只能是空想一阵,毫无用处。这两句话体现出孔子认为学习是基础,是首先要做到的事,思考则是对知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两者既是基础与深入的关系,又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即思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思。学中有思,思中有学。思之前后要学,学之前后要思。只学不思,永远不会深入,学了无用;只思不学,只能冥思苦想,一无所成,都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想学到高深的学问,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学者,就要既学又思,既思又学。学思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在这里重述了孔子“博学”的主张。在孔子年轻时代,就有人夸他“博学而无所成名”。他认为只有广博的学习,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使自己对某些问题得以深入的认识。只有在博的基础上才能专。但是博学不要博到庞杂纷乱甚至自己驾驭不了的程度。于是便又提出了“笃志”,即有一定的信念,有自己一定的主见或原则,而不是随波逐流。因此,“博学”与“笃志”两者之间有其辩证的关系。“切问而近思”也是如此。尽管一个人可以海阔天空,毫无顾忌地想到什么问什么,但却应把重点放到与当前形势有关的方面,即应突出为本阶级政治服务的内容。如果做到上述两点,便是真正有了为本阶级服务的学问了,“仁”便在里面体现出来了。在这段话里,阶级性虽然很明显,但是把“学”)“问”放到前面的这种学习方法却是可为后人借鉴的。 像这样的例子《论语》里还有很多。 二、评析“博学多思”: 1.“博学” 孔子所讲的“博学”主要有两层含义 15 (1)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进行感知的含义 孔子非常强调“博学”。他本人就是一个学问非常渊博的学者,当时曾评价他是“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论语》记载,达巷党人赞美孔子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后问其弟子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乎。”(《子罕》)事实上,孔子自己正是博学多才,身通六艺者。不仅如此,还以此作为教育学生的内容,除了打仗和农圃之事外,“六艺”之学无所不包。因此,孔子所讲的“博学”,的确有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进行感知的含义。他曾多次论述的“多闻”“多问”“多见”“多识”,就是强调感觉或经验中学习,主张多多接触外界事物。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又说:“多闻厥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厥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充分表述了他的这些看法。据统计,《论语》中论及闻知的有57处,论及见知的有71处。显然,孔子的“博学”确有接触外界事物作为获取知识最初环节的意思。虽然他所说的“闻”“见”的内容,多属于“仁”“礼”等伦理道德的范畴,但应该说也包括对于天地间自然现象的感知。 (2)学习文化典籍等书本知识的含义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雍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这里所说的“文”,指的就是文化典籍。然而,孔子主张学习的“文”,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子谓伯鱼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可见,《诗》《书》《礼》《乐》等文化典籍都是孔门私学的主要内容。孔子主张学习古代文化典籍,主张读书,这正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获取间接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多思” 2. “思”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人们正是通过“思”把感知到的直接或间接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对于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从而使认识达到深化地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因为如此,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研究“思”在学生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知识的理解问题,视为有关学生知识学习的首要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特别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不能单纯通过感知觉直接认识到的,必须通过思维方能认识它们。理解就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这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三、“博学多思”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博学多思”的思想强调了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而现代教育心理学在强调思维理解的同时,并未忽视感性材料的积累,科学地指出: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但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从而阐明了感性材料与知识理解的辩证关系。教育心理学所讲的感性材料和知识理解,实质上就是“学”和“思”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规律性的联系,成为教育科学的重要理论。孔子关于“学”“思”关系的论述,当然没有达到如此系统和深刻的程度,他只是从经验出发,提出了“学”“思”关系的观点,然而对照二者,孔子能够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这个带有规律性认识的见解,其在教育史上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历史人物的功绩,不是看他今天给我们的东西,而是看他比他的前辈提供了哪些新东西。”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名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何总结继承这部分珍贵遗产,“五四”以来一直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民族虚无主义者采取彻底抛弃)全盘否定的态度;复古主义者采取不加批判)全盘接受的态度,两者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全面地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批判地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以促进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16 我的读书杂感 2008级教育学 许 祯 其实,读书札记(实际上不止写读书感悟,而是有关教育现象、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杂谈)是每晚都写的,我谓之“教育日记”,然而现今真要将其整理出一篇专门的文章,却又感到并非易事,因为内容繁杂。然而还是尽力整理出来吧。 一、既是写读书的感想,那便先就读书本身讲点我的感悟吧。关于读书的问题大约有三个:读什么书,读书的方法怎样,读书的目的如何,我很赞同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可以在闲暇时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引诱。”可见读书之重要~然而,书是读不尽的,就是读尽也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走进图书馆,你尽可以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但其中真正能够成为“书”的恐怕难上百卷。我们该读的应该是这百卷的书,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得较为正确的知识,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不值得我们享用,因为那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再拿来塞到你的嘴里,岂不食之无味,还有,经常看到《青年大学生必读十本书》等类型的书籍(严格说来,其实算不得是“书”的),真是不禁要问了:“你只喜欢吃面,我就不能吃米了吗,”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到同样有趣都能发生同等效力,中学时代还逛书店去找这些“万应灵丹”,现在想来真是好笑。值得提及的是,从前喜欢读流行的新书、赶时髦;现在知道,“别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关于读书方法,我见过很多人的建议,但觉得朱光潜先生讲得最实在、最受用,“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需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见于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中的《论读书》)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称为雅事,自由的看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参见林语堂《论读书》一文)关于读书,林语堂先生有一个特别生动形象的比喻,一时已无法查证,大意是说读书不要强记,而要自由的去找寻你那“文学上的情人”,到时你会发现他说出了你心中所想却口中无法表达出的东西,你还会因此受到那作者的人格的熏染„„ 二、下面谈几个我百思未得其解的问题,也是我关于教育的一些杂思 (一)“理想的教师” 或许是出于专业情结,或许是因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句令我印象极深刻的话,说的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诗人的灵感、艺术家的特性、哲学家的思辨,都是不能少的”,或许是对个人修养问题的看重,我一直想找出关于教师问题的解答,关于教师看到的语言艺术、人格魅力、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师的情感和人格修养等等,以及教师与教育家的差别等问题,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教师职业(这里是说“职业”,不强调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特殊性及其与其他职业的差别)。而议论教师问题的小文章确有一大堆,不过较为能够涵盖其内容的可推为陈桂生教授所著教育随笔《师道实话》;然而令我更为感动的则是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中对于“理想的教师”的描述(也因此将第一点称为“理想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 17 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以上选摘自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这样看来,我们这些将来的教育工作者们(至少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是大部分吧)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这样看来,教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呀(如果你甘当一个无需创造、缺乏教育热情、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那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看来,教师职业可算是这世上最有意义、最幸福的职业之一了~ 不过,还有一些我不特别关注却现实存在的问题: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如今什么“茶道”“花道”“拳道”等等都传下来了,倒是“师道”一词真的“不传也久矣”~“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显然,为了要在应有的方向上影响学生,就必须具有相当的才干。但是还不仅如此。为了要善于自觉地在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这就要教师本身是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并且要甚至是个学识很高的人。”([俄]加里宁:《在欢迎荣受勋章的乡村学校教师晚会上的讲演》)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来说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信托教师们来培养和造就这代青年人,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完全嘱托他们。这是把伟大责任加在教师们身上的一种重托~2.对教师寄予“厚望”却并不是“厚待”的困惑。由上面的论述可知教师群体的作用无疑是很大的,但是就教师个人来说,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其实,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与同等学力的群体相比,大约都偏低,虽然并不低到哪里去。在中国,由于教师群体多达千万之众,普遍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就更不容易了~可是教师工作如此繁难,如此辛苦,其地位、待遇却又不尽如人意——只能以一些令教师欣慰和鼓舞的关于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名言给予教师以精神上的补偿~故有人感慨:“教师(职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说过我不太关注这类问题的,因为在我看来“教师”职业(或可谓之“事业”吧)有着巨大的魅力: 1.首先想说的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这是每次我想到“教育(事业)”会感到振奋的缘由之一,教师语言的艺术。因为我相信,语言是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动听(而这正是教师语言的要素);因为我相信,“用鼓励和说服的语言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是一种科学演说,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一个好的教师要像演员那样上了讲台就要“进入角色”,一方面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另一方面你可以“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进行一场绘声绘色的讲演。多么振奋人心啊~多么能激发人的创造才智啊~每每思及此处,我都感到由衷的喜悦,我都想到著名教育演讲艺术家李燕杰先生,最受欢迎的演讲家,爱的传播者,真正的“传道者”,刷新演讲历史记录的人~这是教师职业的魅力之一吧。 2.再谈谈教师的人格修养问题——教师是要热爱自由和独立的,比生命还重要,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把自由独立看作最重要的,这样人格才算完满,高尚廉洁诚实的性格,才能熏染受教育者,使其敬仰(当然这并非目的所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修养”或“修身”“修己”是儒、墨、道各家所共同强调的一个观念,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中国传统修养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时下很多国人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真是应该惭愧,很多国外学者都下很大功夫研究中国的文化呢!相形之下,我们自己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是很多而是太少,不是很深而是太浅。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虽知道需掌握一些国学知识,须详读儒家经典以及墨子的著述和老庄哲学、《周易大传》,可是至今却还是只停留在不完整地读了《论语》的境地,只是了解诸子的大概思想,对于易学则是“心向往之”??????不过,自我修养的计划是要完成的,国学基础要打牢的。不读《论语》《老子》,不读陶行知,不读苏霍姆林斯基,不读杜威,是成不了教育家的。当然关于教师的修养问题,绝不仅有这些,而且我一直试图从美育(“美感教育”“感性教育”“ 美学教育”)领域找寻答案,艺术修养、人文情怀是否大部分是美育的任务呢,可以肯定的是,艺术修养对于科学研究者换角度思考问题和提出创见是有裨益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是肯定的。综观科学家爱因斯坦、钱学 18 森、杨振宁等人文素养,我们不难得出美育之于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功用。 3.教育能够长善救失。《学记》中提出教育是“长善救失”,这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我一直以来的理想,通过某种影响(比如我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改善人的内心,使之向善发展。当我发现,教育正是这力量,就是我要的生存状态时,她自然就具有了一种吸引我的独特魅力~ 本来是想通过近日所读有关教师问题的文章简单描绘出我所希冀的教师形象:拥有宽广科学的知识结构、多方面的能力才华、健康的情感意趣和健全的人格,能全心全意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现今看来讲得过于宽泛甚而混乱了。再啰嗦一句,所有的当中,我认为教师最不能缺的是教育的热情和爱的能力。 (二)用第二种思维看教育——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 之所以这样说,源于一本叫做《文科生第二种思维方法》的书,讲的是教文科生如何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物理学的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我总以为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健全的人”,才谈得上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的机能各具特点:人脑左半球擅长数学、逻辑、分析和语言(因此也被称为“科学的脑半球”、“认知型的半球”), 人脑右半球擅长想象、幻想、色觉、韵律(又被称为“艺术的脑半球”)。如果能融合两个半球的能力,那么将会达到1+1,,5的效果而非1+1=2。 我想说明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为当下我们的专业分工太鲜明,理科生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反过来也如此,文科生不具备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而且在生理学上亦可找到其价值的明证。 直到我读周秉根老师(我校国旅学院教授)所著的《统一相对论——黑洞-白洞隧道自组织宇宙史观》一书时,才觉得两种科学的融合竟是如此重要,如此能令人开阔心胸和眼界,并且有助于学术上新解的的产生。其中有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曲线增值效应》(乍听题目,是否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教育和曲线,),文章根据相对论的相关原理先阐明曲线为何具有增值效应,随后阐发教育理念——人生走一点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弯曲时空裹足不前。作者在文章中的论证严密,从物理学、宇宙观的角度来阐发教育理念更能令人信服~ 可喜的是我们教育界如今确实有人这样做了,陈建翔教授提出的量子教育学,新兴的教育地理学(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研究教育问题)。 日本学者岸根卓郎在《我的教育论——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中提出,“未来21世纪以后必成为宇宙的时代、脑的时代,因而,21世纪也同样,必须朝着放眼宇宙的意志、重视人脑的机能这种学际教育进化。”这种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而提出的对未来世界的教育的设想,我认为,是十分可取的。 (三)教育,可以这样表达 上官子木先生(教育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曾在其文《论文题目的大与小》中写道:“当我看完了一位国内学者在国外大学就读时完成的博士论文时,非常感慨。这是一本研究角度新颖且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书,但要在国内,作为博士毕业论文将很难通过。因为这本书用的是描述性的语言,采用的是非量化、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注定要被学术界一些权威人物认为是没有学术性而遭否定。” 上官子木说的是写博士论文,我觉得写博士论文稍微“规范”点,似乎还情有可原。但问题是现在许多谈教育的文章也以 “规范”求“严谨”,罗列学术术语构建理论框架,好像别人越看不懂就越深奥,学术性就越强。其实,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就越平实;才学有限的人才会故弄玄虚,用些莫名其妙的语言,实则是在吓唬别人也是在糊弄自己~ 难道就不能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吗,当然不是~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用《论语》表达的,夹叙夹议,还穿插着生动的对话,却成了经典之作。卢梭的教育思想就是通过小说《爱弥儿》表达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所有的教育论著都是用散文的语言表述出来的,读他的著作真有如沐春风之感~还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著作也都是用很平实的语言表 19 达的。这些教育经典著作平易生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对人类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另外,朱永新教授的教育著作(可参见《朱永新教育文集》)也十分触动我,真个是“教育理论界的清风”,教育在他的笔下真的成了一首诗~ 再有,以陈建翔为代表的新生态教育学派就提出对教育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以不以学术形式,可以不仅用理性阐述,可以试着用形象和感性去表达,比如用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小品、寓言、童话等文学形式去表达。(可参见新生态教育学派系列丛书:《有一种美,叫教育》、《有一种感动,叫教育》、《有一种禅,叫教育》和《有一种梦,叫教育》) 就浅谈这几个问题吧,实在不能做出更佳的整合了,此刻已是深夜两点多,虽然有舒缓的音乐相伴,畅游在文字的世界里应是很幸福快乐的事情,然而,连续四个多小时的抒写确使我感到疲惫了。 最后讲两句:教育日记从10.6起写至今未间断过,我感到欣慰和欢喜,其实每晚写教育日记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自是要保持的;所读所思所感以及与老师和朋友所做的有益的交谈远不止这些,然由于时间和表达能力的限制,终不能完成一篇较令人满意的读书札记,真是惭愧~只待日后做修缮工作了?????? 从前喜欢用屈子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文稿的结尾,今日忽想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常用来题赠给学生以勉励之的一首词,兹录如下: 如梦令 过沅水青浪滩 一九一五年 绝壁悬崖千丈, 峡谷涛声回荡, 逆水偏行舟, 奋战急流飞浪。 冲上,冲上, 滩下纤歌嘹亮。 20 第三组 教 师 戚玉觉 组 长 杨婉婷 心得一则 2007级教育学 丁 魏 今天看书,发现有很多顺理成章的东西其实并不能经得住推敲:譬如大家都自然而然的认为--社会中有天赋的人是极少数。一位社会学家这样批判到:具有天赋的人是否为极少数是很难测得的,因为社会上有绝大多数人因为其出生境遇,父母的财富,资源占有量极少,极贫乏,所以他们终其一生,连自己到底有什么天赋都不知道。 这种批判的背后是极有意义的,这为促进公平,发展教育,发展公共福利,促进社会和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学会生存》引发的的思考 2007级教育学 王雅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里关于现行学校教育生活有这样一段话,“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儿童人格被分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通过某种违背教育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对儿童生活的强制改变,一味着对儿童生活的否定、主权的丧失,为了生存,只好归顺讨好成人,变得世故。”这段话无疑给当前教育以猛烈一击,让我们难以相信,但又隐约察觉确存在此种现象。有人会提出异议,说这样的评论过于武断和绝对,在学校教育中有这样的现象但不至于如此严重。面对这样的说法,我想引用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标语,足以说服,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允许质量问题,万不可将教育领域内极小的问题看轻。因此,笔者认为引用的《学会生存》中的这段话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一番:现代学校教育生活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会使得儿童人格被分成两世界,对于这个问题,用教育手段该如何解决, 一、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学校同家庭、社会相比,他的规范性、制度化更强,因而具有强制性。学生在这种制度下,要求改变天性中不适合的因素,而去适应各种生硬的规范,成为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就像“为了生存,只好归顺讨好成人”,学会了服从权威,而最终,培养出来的儿童变得没有个性和创新。 二、儿童人格是如何被分成两世界, 儿童人格被分成两个世界,笔者认为有如下三点原因: (一)学校教育理念出现偏差 “第一”、“满分”、“尖子生”、“特长班”、“三好”等这些称号使得儿童的学习日益呈现功利化倾向。学校和教师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摆在第一位,公开比名次,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区别对待,家长更是以物质利益诱使孩子努力考出好成绩,这些都只会使我们的教育越走越远。教育不仅是智力上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德育,而现行教育中对德育的忽视也是越来越严重。 (二)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节 21 在上面这种“升学第一”的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为学生技能的训练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学生的真实写照,学校教育成为传递知识的代名词,而生活的教育功能被忽视,造成学校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音体美受到轻视 音体美在升学压力的面前只能退居其次,语数外等核心课程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随着儿童的升学,音体美的开设数目不断减少,甚至出现表面存在的现象,即课程表上存在,而实际上是被语文等核心课程占用。音体美一直以来都被冠以副科的称号,不仅教师不重视,家长也将其视为是浪费时间的课程。音体美是否真的不重要呢,纵观中外教育史,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雅典的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等,艺术教育和体育不仅强健了体魄,同时陶冶了性情,古人也确实成就了“君子”“智者”等优秀的人才。而现代,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升学压力的鞭策下,知识的记忆,题海的钻研成为学生的主要生活,而考试成为了学生的“课余爱好”。 三、从微观入手,就教师和课程两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 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丰富化和人性化。教师要成为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学生的朋友。这些职业角色对于教师自身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不落后于现代社会进程,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不落后呢,唯一的途径也即根本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丰富教学策略,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处于发展中,成为引领学生前进的旗帜。 从“知识课堂”转向“生活课堂” (二)改善课程结构, 现在的教学内容普遍表现出缺乏趣味性和吸引性,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课程过于单调的特点,因而,学生对学习兴趣度不高,主动性不强,而像傀儡一样学习。笔者从课程这个角度出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创新教学方法,寓学习于游戏 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最早的提倡者,主张采用作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道“„„那种粗暴的教鞭和纪律是根据别种原则的,它没有吸引的力量,不知道注意儿童的心情„„,一方面,压迫与鞭挞已经使得儿童对他的工作感到厌恶,一方面,又希望儿童自动停止游戏,高高兴兴去学习,这是很可笑的。其实,只要事情处理得当,游戏固然可以当做学习以后的消遣,学习任何应学的事项也是同样可以当做游戏以后的消遣的„„”可见,游戏如果加以很好的利用,会使得儿童的学习效率提高。 2.教育回归生活,用生活来进行教育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最初就是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专门的为生产生活而服务,只是现行教育已经离生活越来越远,教育被束之高阁,许多儿童学习能力很强,而生活技能缺乏。生活对于儿童的教育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即使一个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也可以成为有德行的人。所以,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焕发生命力。生活中的例子是真实而贴近的,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的生活活动加强对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3.丰富课程内容,重视音体美的教育 教育理论上对于课程的分类非常清楚,学校在学生的课程表上也完全设计了,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课程只是有名无实,如音乐、体育、美术、健康、法律、劳动等,致使学生觉得学习过于单调,对于学校生活失去兴趣。这些方面的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应该同语数外等核心课程样归于同等的地位,让儿童从入学时就爱上学习,爱上学校。 22 读书笔记之《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2008级教育学 何文欢 这学期我们跟随戚老师读《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通过对本书的泛读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本书系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的代表作。 本书集录了他的学术思想和建树,认为人的行为万变不离其宗,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归源为效用最大化。而经济分析是效用最大化、偏好稳定和均衡分析的三位一体,经济分析可以对人类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作者运用经济分析建立了时间经济学和新消费者行为理论,并运用经济分析考察了传统上由法律学、政治学、人口学、社会学及社会生物学等学科考察的广泛的人类行为。 本书由七章组成,第1篇是导论,是方法论的阐述,其余六篇则是这种方法论的进一步发挥,也就是经济分析的具体应用。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共由七篇组成。第1篇是方法论的阐述,其余六篇则是这种方法论的进一步发挥,也就是经济分析的具体应用。贝克尔在第一篇中指出,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其原因不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或种种定义;而在于它的研究方法。经济分析由经济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三种假定有机构成。经济人追求最大效用。效用的来源可以是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也可以是声望、尊严等其他一些非货币因素。效用最大化动机的基础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效用最大化的实现过程是人的基本偏好的满足。基本偏好决定了偏好类型,偏好类型相对稳定,并不因人因时或因地而异。偏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资源,而资源的分配通过市场进行,这些市场能够有效地调整参与者的行为。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三位一体,构成了解贝克尔的“经济分析”。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集中体现并代表了贝克尔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这是因为,首先,贝克尔在本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他的研究方法,他的那些研究成果不过是这种研究方法的逻辑延伸和具体化,换言之,读者完全可以循着这一思路在人文科学领域里进行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其次,本书是一部特殊的文集,绝大部分章节的内容由贝克尔从他已发表的诸多论述中精心编纂而成,各个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各章之间又彼此关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08级教育学 汪海清 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她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吕叔湘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蔡元培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各位现在做了大学生,便应当有大学生的风度。体魄康强,精神活泼,举止端庄,人格健全,便是大学生的风度。不倦地寻求真理,热烈地热爱国家,积极地造福人类,才是大学生的职志。有学问的人,要有“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心胸,要有“珠藏川自媚,玉蕴山含辉”的仪容,处人接物,才能受人尊敬。——罗家伦 23 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个鄙视自己文明传统的民族是断然不可能成为一个文明大国的~——《人文通识讲演录?人文教育卷》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今之教者„„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 二黑者,80后,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逮高等院校之分配,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硕博相继,数年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楼市暴涨,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 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卒。 孩子都是独特的,可是那么多平庸的成年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你们还没有发现你们自身,可你们发现了我。一切的信仰者都是如此,因此一切信仰都是微不足道的。——尼采 你所真正热爱的,将永远为你所占有。 一个人,达到了教育的一定的高度和广度,他的内心就是许多剧烈革命组成的不断延伸的链。 他的头脑总被思想弄得沉甸甸的,就像稻穗因成熟而低垂一样。 在人世间,一个独特的人往往会得到热烈的爱和热烈的恨,一个平庸的人则兼无二者,但也能够得到前者所得不到的东西——人们的普遍接受或容忍。 我能认识什么,我能期望什么,我应当做什么,人是什么, 人生诚然充满痛苦,然而,痛苦磨炼了意志,激发了生机,解放了心灵。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感。 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我们这一代,要比以往受到更大的推动去试着探索生活的神秘面孔,这面孔嘴角上堆满了微笑,但双眼却是忧伤的。 后悔是一种自欺。悔恨是把眼光盯在过去的罪过上。 所求的达不到,达到的非所求,人的伟大与悲惨就构成了人的悖论。 满足于有限的人是乐观的,而要追求无限的人则常常陷入悲观,他环视宇宙,宇宙沉默;他仰望苍天,苍天不语。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始,同时感到空虚。 对生命的信任已经消失,生命本身成了问题。但是,不要以为一个人必因此成为忧郁者~对生命的依恋依然可能,只不过用另一种方式爱,这就像爱一个使我们怀疑的女子„„。 一个人的性格源自其父,而心智源自其母。 热爱生活的人总会得益于生活„„首先,贫穷对我来讲从不曾是一种痛苦„„我置身于贫穷和阳光之间。贫穷使我不相信阳光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在历史中,阳光则告诉我历史并不是一切。 下面这句话是错的。上面这句话是对的。——周国平《诗人哲学家》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叔本华 24 一个卓绝的人会使我们产生赏心悦目之感。因为他是由一块既坚硬光滑,又香气凌人的奇木雕琢成的,他只享受对他身心有益的东西;一旦超过这个尺度,他的欢愉,他的欲望也就戛然而止了。他发现了抗御损伤的良药,他善于化偶然之害为有益;凡是不把他置于死地的东西,都使他变得更坚强有力。他本能地汇集所见、所闻、所经验的一切,他就是总和。因为他就是遴选淘汰的原则,他滤掉了很多东西。无论是看书、处人,还是欣赏景物,他胸中自有定见。因为凡是经他选中、认可的东西,他便给予尊重。他对各种刺激反应迟缓,慢条斯理,这是长期的谨慎和有意的高傲造成的——他去体验迫切的刺激,他避而远之。他既不相信“噩运”,也不相信“过失”;他能对付自己,也能对付别人;他懂得忘却——他坚强到足以使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变为使自身得到最大利益的东西。——尼采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绝不挽留,该珍惜的绝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的时光本也是有用的彩绸一匹,我为期待着你,已把它扯成了千丝万缕~ 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可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你不曾给我一次回眸,我却始终在对你微笑„„ 认识一个人的唯一方式是不抱希望地去爱那个人。唯有不带任何希冀地爱着,才能深切体会到所爱之人在自己心中的存在。——本雅明 人嘛,可以守着一棵树,远远地望着她,静静地念着她,一生一世“伴”着她,天涯或海角,相离亦相知。可犯不着在她上面吊死吧,~心不变,路还得照走嘛„„ 只有当一个人歇下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林语堂 生命里总有一些无法忘怀的过往,但是已逝去的创痛与以后的生命无关,人总得坚定地朝前看,往前走。——村上春树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 只有感觉到了的经历过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人世间真正的乐园是失去了的乐园.只有通过回忆,通过对过去的感性体验进行再创造,生活才有真正的意义,人才有存在的价值。——普鲁斯特。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杜甫 无味处有真乐 ——读《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小记 2008级教育学 杨婉婷 本身自己闲暇时很喜欢看的是周国平等人的哲思类散文等等,这学期参加读书小组,最近啃的最多的自然是《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了。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深感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尤其是在经济学方面,所知所涉太少,而这本书的作者是运用了很专业的经济分析方法建立了时间经济学和新消费行为理论, 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思维的严谨性,不说别的,就从书中纷繁的公式,坐标图就可以看出。而我这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想要一次性搞懂它实在是相当困难,所以有的时候还得去图书馆参阅一下相关的经济学书籍作个补充,也常常被枯燥的理论纠结的不想读了,不过,倒也成了督促自己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了。 这本书看似脉络清晰,第一章导言,后面六章分述。但是想把它读透彻,我还是觉得有点无 25 从下手,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和定式实在很多,我一看到希腊数字和坐标图就晕趴趴的,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把它通读一遍,然后着重看了下第四章吧,这主要是出于兴趣问题了,感觉把经济与时间,家庭联系起来还是值得研究下的。虽然是有些一知半解的,但还是要简单谈下我的小小感想。 贝克尔的观点就是所有一切的人类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进行分析,我很欣赏这一点,在总论的时候你就能感受他分析问题的精准的判断力。特别喜欢导言第一页写在最前面的萧伯纳的一句话:“经济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比起专业资料中的那些刻板的定义论,或者教科书上所写的稀缺资源配置云云,我觉得这个定义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性。作为经济学家的作者在开篇的导言之前,引用文学家的这句话,来表达经济学之广泛的人性意义,很是贴切。就联系下我们身边来看,有人说,中国的老百姓,从短缺时代、走过了消费时代,进入了投资时代。这个观点表明老百姓的收入支出出现了结余,以前是在饥饱线上挣扎,而后置起了家里的几大件,现在还可以玩点投资的游戏。股票、期货、房地产、外汇等等,其后又有了基金。基本上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炒股买基金的时代了,连最基本的小百姓现在都常常把怎样投资挂在嘴边了,不能不说经济和家庭,和生活,和认识的密切关系了。其实我觉得,按照萧伯纳的理解,经济是实现人生的艺术,当我们真的用以上的提问来考虑投资的时候,我们起码考虑了一点:在我人生的这个阶段,我要用什么样的财务手段,实现我未来的人生目标。我想,对未来生活更美好的规划,更完美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这才是最关键的。 但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正是因为贝克尔将每一个问题都归于学术化了,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统归至经济,效益等,未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我跟朋友聊天简单谈及他的这种思维模式时,同学说她不喜欢这样,不喜欢用冷冰冰的模型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太过于残酷与冷漠。比如在看他第四章的论述时,贝克尔虽然坚持了最大化行为假定,将收益最大化扩展为效用最大化,并用其解释“婚姻市场”和“家庭生产”中的问题,这种解释在一些方面就显得有些肤浅,以至把人类社会的家庭行为与动物行为相类比。毕竟人是感性的高级动物,如果婚姻类同与一种生产,那生活还有什么小浪漫呢,在作者论述中,每个人的行为放到社会里,就构成了消费者集合里的正态分布的一个点,其实大部分的生活还是很随心所欲的啊,哪会想到自己的行为涉及的这么高深呢,又或大概我们还没到大家的那个程度吧,呵呵,思考中感性的内容还是占不少的,我虽然很欣赏作者的分析力,可是我自己就很难做到如他那样的理性。 还有几个贝克尔在书中下的定义,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在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1)“闲暇”:所有的闲暇都含有某种消费,所有的消费活动都含有某种闲暇。人们不再是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做选择,而是在不同的消费活动之间做出选择。这样一想最近这运动会期间的闲暇„„也是我的一种消费啊„„类似于中国的一句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哎,我那流逝的花花的金子哦„„。(2)“结婚”:当“合伙”的预期收益超过保持独身或继续寻找配偶所负担的成本时,个人便会选择结婚。收入的高低、寻找配偶的时间的长短、对配偶的了解程度、办理离婚的难易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婚姻的稳定性。在这样的解释下,婚姻也如同一笔生意,我们苦苦寻觅生活的伴侣说白了也就是我们想做笔稳赚的大宗生意。没有“合伙人”的,努力的去增加自己的单身成本吧,给自己充值,找到“合伙人”的,努力去增加对方的“离婚成本”吧,离开是对他多大的一种损失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增值。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本身自己的理解就已经够肤浅的了,还要继续深入思考才行。总的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我现在也希望自己在这本书的阅读中能争取做到“效益最大化”吧。那样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尽可能大的实现了书的价值和我的时间的价值,同时也是在给我自己增值啊~ 26 第四组 教 师 阮成武 组 长 阚 艳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2007级教育学 阚 艳 在序言中,作者开门见山地指明了教育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等的地位以及作用,认为教育是应对未来各种挑战使社会向前向上发展的王牌。这里将教育当做是一张王牌,也就是说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讲,教育可以使每个人的才能和天赋得到开发,促进个人发展,完善自我,做到人尽其才。再者,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教育不仅学会了用以谋生的手段,而且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即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宏大思想意识形态,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另外,教育还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社会阶层较低的成员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素质,获得更好的职业与更高的收入。这样,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可以提高了。最后,教育对整个世界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世界虽处于和品之中,但是局部地区的冲突与战争仍然接连不断,这些矛盾的起因既有经济政治冲突,也有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冲突。而这些冲突中就有很多事由于双方相互不了解造成的。教育此时就应该发挥其作为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因为教育能够使人学会认知以及学会共同生活。各个国家、民族的人接受教育,就会有能力认识了解与自己相异的其他文化,者有助于各国、各民族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了解不同的习俗、语言、文化以及宗教等等。例如今年5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中国书展,通过将中国的很多优秀书籍推荐到德国,向德国人介绍了我国的文化与传统,这种活动有利于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现代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一部分。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儿童,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是明天将成为成年一代的接班人的人”,是人类的未来。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在教育系统中,青少年儿童应该有他们自己的位置,在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中也应该有他们的位置。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爱的呼唤”,不仅要让他们掌握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和睦共处,友好互助。 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人们对新世纪充满了希望的同时,由于曾经的喧嚣、狂热以及分布不均的经济,对发展的前景也充满了忧虑。面对这种喜忧参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迫切需要教育做出调整,特别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笔者认为,教育改革的首要方面是要认识到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人,因而要通过教育使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这即是书中所提到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在这四大支柱中,学会共同生活是基础。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在这种形势下页有不少问题,有的国家或民族因为能源或宗教问题等频频发生冲突,甚至还引发了战争,这类不和谐的现象是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的。教育就要教会人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教会人将眼光投向除自身外还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人。而且教育有叫人过滤信息,辨别是非的任务。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对自己、他人以及世界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会非常融洽和谐了。 尽管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教育现实却不得不让人反思。学校中出现的排斥现象就是一个愈演愈烈的反面案例,在日本的校园中这种现象甚至演化成“异己灭”的极端形式。现在的学校教育人为的将人分为两种,虽然已经将原来的“差生”变成“后进生”,但是很多人对后 27 进生的认识仍然与差生没什么区别。学校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来排名,导致学生分化为两个团体,一方是所谓的“优等生”,一方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优等生认为差生是不可救药的,而差生认为优等生是喜欢溜须拍马的人或者死板的读书机器。双方都不了解彼此,在学校中就很难相处。而且有的老师还不允许“优等生”与“差生”一起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双放的隔阂。 先不论这种对“差生”的做法正确与否,光是考察一个学生是否是“差生”的标准就有问题。光光按学习成绩来考核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有的人天赋并不是在记忆上而是推理能力,那么让他学习识记类的知识类的知识就会比较困难;有的人喜欢音乐,但是非要让他学习化学,这不是庸医的做法吗,所以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棍打死。 还有,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是学习机器,首先要意识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填鸭式的方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当然,也不是要完全放纵学生。而是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付出自己的努力,将教育发展成为真正能为人类造福的事业。 对洞喻的认识 2007级教育学 吕家慧 洞喻是柏拉图为了阐述受教育者与非受教育者之间的区别而作的比喻。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他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一直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解除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些影子;而当他继续走到外面,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但他这时还不能直接看太阳,只能看太阳在水中的倒影,等到他逐渐适应了,他才能看见太阳,并发现真正的真理不是任何地上的事物,而是太阳和它的光明。 我觉得柏拉图没有讲清楚一个问题,他将走出洞穴的人比喻为受教育的人,这似乎有些不合理,如果这个人走出来是纯属偶然呢,也能把它看作是受教育的结果吗, 还有一个问题,他说到“其中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为什么说他是被迫突然站起来呢,一个被束缚已久的人,应该是极度渴望被放开的,站起来应该是本能所致,被迫二字实在让人不能理解。如果说站起来并非本能,那么他站起来后走动和看望火光难道也是被迫,头颈被困住那么久,抬起头来观看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被迫二字应该是形容站起来的艰难。 “他们在做这些动作时会感觉痛苦的,并且,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我想这句话应该是比喻“走出来的人”走进可知世界是很艰难的,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他被迫看到火光本身,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转身离开,仍旧逃向那些他能够看清且确实认为别人家所指示的实物还更清楚实在的。”这是在说走进可知世界必须是自主性的,被迫和强制是行不通的,只能带来痛苦,这样的人只能停留在可见世界。 28 我想柏拉图用洞喻来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区别,就是揭示存在着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前者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境界,后者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境界,而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办到。只有经过一番痛苦历程,才能“走出洞穴”,而这些人将会成为领导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想这个洞喻也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就是凡事要亲眼所见才能确信,如果没有这个被松绑的走出去的人,他们就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看到的一直是影像,我想这个走出去的人应该被认为是带领人们寻找真理的人或者说向人们揭示真理的人,比如说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等等。 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感 2008级教育学 陈婷婷 阅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已经一个多月了,感触颇深。教育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其中蕴藏了无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该书所涉及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给我们概括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学会认知”。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在与社会人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不断社会化,学会生存的基本技能。仅有生活技能是不够的,要想在这个科技化社会生活下去,知识必不可少,这时学校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在现代教育制度下的学校教育仍有很大的缺陷,就中国而言,由于庞大的受教育群体,相对而言我国的教育资源显得较为匮乏,并且由于地域之间经济差异原因,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布极度不均。中西部地区教育质量的低下,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不能保证完成,学校教育的滞后导致了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发展的落后又不能保证足够的教育经费,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很好的“认知”,又何来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解决认知的问题。 “学会做事”。做事与培训问题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学历文凭只是走入社会的一个方面,其办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也越来越被看重。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而不是满口之乎者也但不会将其运用于实践的书呆子,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不希望它只是一个空喊口号。 如今,全球都普遍开始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但我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考上好大学”似乎成了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学校善用题海战术,填鸭式教学,学生每天的任务就是趴在课桌上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优于经济落后地区,造成了教育的不平衡。虽然进入大学之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加强,但由于中学时代对能力发展的压抑和滞后,人的潜能并未充分挖掘。高考制度的确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很好方式,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又挖掘了优质人才,希望我国在优化高考制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也从根本上注重这一方面的培养,做一个全方位合格人才。 “橡胶人”、“空心人”这些名词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指内心空虚冷漠,对他人毫无关心,只从自己利益出发的人们。二战后,人类逐渐走向合作发展,人们关注科技发展,各国竞争的重点转向GDP。人类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经济的发达,GDP的增长成了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忽视民生,忽视弱势群体,社会矛盾尖锐,给社会、国家、世界的和平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9 针对这一现象,联合国1989年提出教育要由学会生存过渡到学会关心,也就是学会共存。中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在中国,每年有几千万农民工涌入上海广东这样的大都市,贫穷的农民工与繁华的大都市的格格不入,使农民工受到城市的排斥,农民工子女从小就要忍受被歧视的痛苦,威胁社会稳定的“仇富群体”就更容易出现。上海市政府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提出了“新上海”政策,使农民工作为新上海市民更快更好的融入这个城市。毕竟,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教育还要求我们要有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只有内心世界的充足,生活和教育才显得更有意义。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共同支撑起了教育的最后一个方面“学会生存”。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具备以上三个方面,否则人就成了行尸走肉。教育不应忽视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这种生存不仅仅是生存,更是一种发展。充分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乌托邦,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批判的一种幻想主义,却是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是一种追求和平、和谐、正义、自由和平等的信念。 教育的四个支柱 2008级教育学 徐 雅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充斥着公共和个人场所。信息的流通和存储也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整个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的向前发展。因此,作为引导社会进步的教育事业就不可避免的面临新一轮的艰巨的任务。这个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咋一看来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保质保量的传授给受教育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育还应该指导受教育者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们在大量信息面前不至于脱离和集体发展的方向,不至于偏离社会正常发展的轨道。就犹如教育给了我们一片灿烂的星空,同时星空中还有为我们指明方向的北斗七星。除此之外,终身教育日益趋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上,这不仅对教育提出了需要,同时对人们也提出了一种迫切需要。他要求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人,更好的了解社会。 信息世界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及终身教育的出现使我们认识到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要求既不可能也不适应。先进社会对终身学习型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强。因此,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将构成每一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四个支柱应得到同等的重视,被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认为是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成员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持续不断的经历。但是,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往往仅仅是学会认知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被认为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由于终身教育对人们提出了相互了解和平交流和睦相处的要求,因此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可以看做是学会共同生活的基本要素,学会生存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同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这种学会更多的是掌握人知的手段,而不是直接获取系统化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者所承担的责任是更多的引导人们掌握学习的技能,学会认知即可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视其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他应该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它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专业技能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这句话正是作者对学会认知的两方面的理解。从这可以看出学会认知可以扩大人们的知识面唤醒人们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引导人们去感受知识的魅力和自学的乐 30 趣。随着世界的发展,知识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始终处于不断地更新中,试图想什么都知道越来越做不到,而在基础教育之后人保持着对所有学科的教学不切合实际。因此,只有学会认知才能使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上与时俱进。学会认知还要求人们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教育能够使人们学会认知才是成功的。 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做事主要是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到的知识。委员会将如何使教育与未来工作相适应作为学会做事的重点。“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用人单位现在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要求,而不是资格方面的要求。他认为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是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得到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的结合。“劳动的‘非无纸化’和实施工资制部门的的服务性活动”。近年来,服务业迅速发展,这种劳动的非物质化对学会做事提出了要求。在服务活动中提供者和使用者关系的复杂性和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应是一个人具备处理事务的能力,非正规经济中的劳动,这类劳动不存在职业参考标准,技能往往是传统的,因此,教育应设计社会专业资格有应该考虑到当地特殊的情况。 学会共同生活。这种学习是当今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中,各种恐怖和暴力事件将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无情的毁灭。另外恐怖和暴力事件将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无情毁灭。另外,社会上普遍的竞争氛围过于强调竞争精神和个人成功,在某种程度上都对社会的安定,人们的和睦相处造成不利。那么,教育则应对这种紧张关系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为人们的共存创造条件。首先,“发现他人”。教育应教会学生懂得人类的大多样性,同时还应其了解彼此之间的依赖性。社会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以及包容理解他人。其次“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当人们为某一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的时候,则分歧和冲突就会相对减少,教育的任务就是留出足够的时间提供适当的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在共同努力中与他人沟通,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会的主要表现形式。“教育应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表明教育对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立足社会的生存技能奠定了基础。教育是一个人使人们从认识自我已开始,然后,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活,建立相互影响的关系的过程。 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感 2007级教育学 王小凡 最近在阮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读一本涵盖了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名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国家,种族集团之间孕育的和发生的,或是由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不公正现象积累而成的紧张局势所导致的危险,是所有决策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解决紧张局势的关键就在于要消除紧张关系。 书中从横向,纵向,国内,国外以及物质与精神6大方面,列举了7种当今社会面临的紧张关系,分别为: 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紧张关系:各国人民许逐渐成为世界公民,但又不失其根本,同时积极参与其国家和基层社区的生活。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将自己做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用国际化的心态,积极地去面对新世纪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普遍和个别之间的紧张关系:文化的国际化正在逐步的实现。但仍是局部性的。其实,既有前途又有风险的文化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最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个性。所谓的保有独特个性,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应该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文化国际化的潮流和趋势下, 31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和我们本国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既要有选择性的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思想,又要深入学习本国的优良传统,并对之进行创新。 传统和现代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它属于同一个问题的范畴。适应变革而又不自我否定,获得自主权而又兼顾他人的自由和发展,掌握科学进步。这个紧张关系只是在纵向上面阐述第二点。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很多人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失去了很多我们炎黄子孙应当保留的传统文化,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书法,在大多数人敲键盘敲得无比利索的同时却提笔忘字,或者写出很难看的字,我想,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更是失去了我们的根。 长期与短期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无休止的紧张关系。但是今天,在过多的瞬息万变的信息和感情不断促使人们只关注眼前种种问题的情况下,这种紧张关系因受到短暂性和瞬间性的支配而变得加剧了。舆论希望快速找出答案和解决办法,而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却需要一种有耐性,从长计议的和协调一致的改革战略。教育政策正属于这种情况。当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希望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够迅速解决现在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却忽视了当面的现状,对教育改革要么保有巨大的希望,要么则坚决抵制,或是消极反抗。却不知,面对着需要长期实施,验证的教育改革,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 必要竞争和机会均等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一个传统型问题,在本世纪出便针对经济和社会政策及教育政策提出了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有时得到解决,但从未得到长期解决。今天,竞争的压力迫使许多决策者忘记了旨在使每个人都有办法抓住所有机会的使命。正是这种分析促使我们重提并更新终身教育的概念,以便把具有刺激作用的竞争,具有促进作用的合作和具有联合作用的团结这三个方面协调起来。书中再一次强调了:所谓的机会均等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肤浅的理解为将所有的机会平均的分给所有需要的人,而不需要竞争,甚至有些人更浅层次的认为只要有竞争就谈不上平等。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如果没有竞争社会和国家就不会进步~现在,委员会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问题。机会均等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有办法抓住所有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作的是为所有的人提供条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公平竞争,抓住身边所有的机会,充分的发展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的巨大发展和人的领会吸收能力之间间的紧张关系。委员会曾试图增加一些新课程,如了解自己和确保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方法。但是,课程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一种明确的改革战略应有一些选择,但条件是保存旨在叫人通过学习知识,实践和自身文化修养而更好生活的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我们的困惑在于是不是应当仅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是艺术道德修养的熏陶,都不应只是为了单纯以教育为目的的教育而是应当以让学生们更好生活为最终目标。 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紧张关系。世界往往不知不觉或不声不响地需要某种理想和我们为了不触犯任何人而称为道德的标准。教育的使命是多么崇高啊~它需根据每个人的传统和信仰,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 对待上述7种紧张关系,我们必须将其正视为现有的已成为21世纪问题之焦点,才能予以更好的解决。 32 第五组 教 师 孙德玉 组 长 汪 瑞 孔子“教师观”的现代启示 2007级教育学 汪 瑞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办私学、兴教育”在长达50年得教师生涯中,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牌,用其毕生精力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伟大成功为后人所叹服,他的言传身教被后人当做万世之师表。《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从《论语》当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师观,对我们今天的教师有着强烈的启发意义。 一、好问博学、温故知新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向学生传道解惑的同时要不断进取完善,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博学。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孔子始终坚持着“不耻下问”和“温故知新”的好学品格。孔子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他在鲁国司寇的时候去太庙祭祀“每事问”,他周游列国,遍访各国政态民情,诚恳谦逊。子贡说他是靠“温、良、恭、俭、让”的态度而著称的。对学习对象上孔子主张“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需”。学习不仅要“若无”、“若需”的胸怀,更要善于向学识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则其善者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常有“学如不急,犹恐失之”的紧迫感。 孔子主张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练习才能牢固掌握,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要求弟子每天检查所传授的知识复习了没有,在他的影响下,弟子都能重视复习。曾参就把是否复习作为每日反省的三方面内容之一。孔子对弟子如此要求,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孔子一生编写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流传于后世的宝贵经典文献正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果。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彩多艺、知识渊博,被誉为无所不能得圣人。然而孔子并不这样认为,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提出了三条教育准则:一为默识,既为温故。对丰富的人生体验有了清楚地鉴别。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二为坚持学习,不厌其烦,也就是以学为乐。三为教育人不觉得疲倦,也就是以教为乐。孔子的一生就是坚持和践行着三条教育准则。孔子教导学生要“知学,好学,乐学”同时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终生“学而不厌”竟达到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不仅如此,他还经常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影响和鼓励学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到了晚年,孔子甚至慨叹人生短暂,学习时间不够用:“加我以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种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和发奋努力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队学生的影响直接而巨大。在学生的眼里孔子早已是个既“仁”又“智”的圣人了。书载:子恭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夫,”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孔子对弟子总是“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当学生遇有困惑提出问题时,面对学生的一问、再问、三问,孔子总是一答、 33 再答、三答,耐心细致的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的提问从不感到厌烦,相反,他有时为了鼓励学生甚至夸赞他们超过了自己,可以自己当老师了~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从事教育事业,以教为业,以教为乐,做一名热爱教育忠于教育的优秀教师。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令而行 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方式分为言传和身教两种,言传在于说理,身教在于示范,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教师应以合乎道德标准的行为给学生作出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特别强调“其身正”的要求:第一“慎言敏行”不说假话、空话、大话,言笑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无果。第三,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为人师表应该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以自己的行动否认自己说教的教师,只能得到学生的鄙视,肯定不能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的道德示范者。江泽民曾提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德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四、休戚与共,教学相长,爱护学生,无私奉献 孔子与学生的关系可以说是历代教师关系的典范,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像是父子,又像是朋友,他们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坚持休戚与共,教学相长,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就是他对学生的态度,他看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相信后者会超越自己。孔子认为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真理面前完全平等,学生不必因为位卑或年少而谦让老师,因此他又说:“当仁,不让于师”。同时他还反对学生对老师盲目服从,不赞成“对言语无所不悦”的态度,他提倡:“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治学求学态度。孔子提倡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成一个和谐的气氛。颜回是个好学的弟子,对孔子的教诲“终日不违”从来不提意见,孔子就批评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于我言无所不说”认为颜回尽管好学,但是对老师的话惟所是从缺乏思考,对自己,对老师都没有好处,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要对学生负责,首先要爱护学生,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思是既然爱学生就要使学生不懒惰,既然尽责任,就要教诲学生。因此孔子一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毫不松懈,故有,宰我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可谓对学生要求之严格。另一方面,孔子又与学生平等相处,温和而谦逊,对学生的生活、健康关怀无微不至,如“伯牛有疾”孔子亲自上门探问他,“颜渊死,子哭之恸”如同死了自己亲生儿子一样悲哀。可见孔子并没有可怕的架势,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对学生的严厉要求和关心爱护,换来了学生对孔子的尊敬和爱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如丧考妣一样的哀悼他,许多弟子都来送葬,皆服丧三年,子贡则庐于墓旁,守丧六年才离去。可见孔子生前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时代的学生所拥有的信息量绝不是孔子当年的学生所能比拟的,学生们的所思所感有的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师的想象。作为未来的一名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集思广益,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在师生的双向交流中共同提高。 34 孔子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他的言传身教为历代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它所创立与实施的教师行为规范,不仅为历代教师所遵从,也是我们现在的教师所不可或缺的。 儒家教育目的 ——读《论语》有感 2007级教育学 陆 曼 儒家有多重视教育,从《论语》中即可看出。《论语》第一篇题名便是“学而”。儒家的整个思想路线也是沿着教育展开的, 在论教育中体现着儒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在无形之中关注着国家的建设,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命运前途。儒家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对教育的重视,儒家为什么会重视教育,那是因为儒家看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什么儒家的教育思想会受到统治者的关注与接纳,这恐怕与儒家的教育目的有关。 那么儒家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 人们引用的最多的一句《论语》中的话便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句话成为历代读书人的目的,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乃至今天。其实我的理解是:这种教育目的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色彩,是很直接很现实的追求,它与儒家的修身、安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是有很大出入的,甚至有时也是相悖的。儒家主张中庸思想,主张清心寡欲,“学而优则仕”则表现出太强烈的功利目的与欲望,以至于造成了许多极端的行为,成为后来科举制度最强有力的后盾。可见现在人们最普遍认可的儒家教育目的与儒家的最深层最核心的思想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况且,这句话是子夏说的,还不能代表孔子代表儒家。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孔子的话,来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孔子及其儒家的对教育目的的观点。 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禄”官禄,可见孔子也有认为“学而优则仕”的一面。伟人就是伟人,他怎么可能会只停留在这么肤浅的思想上呢~他思想的境界至今还是无人能达到的~ 《为政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公冶长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如何,”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知,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孔子所赞同的是曾皙的志向,而曾皙为我们描述的是一幅与政治完全无关的暮春图。 这几段并没有表现出孔子有做官的思想,相反却感觉有隐居在世外桃源不问世事的享受人生乐趣的思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快乐生活的高人、君子。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才是孔子及其儒家真正的教育目的。更多的人看到的只是“学而优则仕”,有多少人看到了“做君子”这个更准确的教育目的呢,或者说人们都知道的,可是都在逃避,面对现实没有几个人会去坚持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很简单,就是教你做人,通过教育使你成 35 为一个真正的人。往往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再难做的的吧!现在更多的人会做官了,会做人的愈来愈少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价值导向的错误,追求名,追逐利,却忘了追求做人。可能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影响吧。 做官可以作为一个目标,但做官只是德才兼备的君子一个较低的追求,孔子真正所向往追求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孔子真正的教育目的,是对“仕”的升华。 如果人们真的能体会孔子对“仕”的更深层次的含义,那么,今天也许就不会有对学历和文凭的狂热的追求了,素质教育也不会像一种虚假的摆设了,人们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了。 在今天的这个追求和谐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我们要重新认识“学而优则仕”,看到它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加以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我们要更正我们不成熟的教育目的观,树立一种正确的比较符合时代的价值观人才观。 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切,人才的选拔还是主要靠“学而优则仕”,但必须加入其它因素,要对现有的教育进行改革,如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结构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胡锦涛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有一种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起指导,问题才会从根本上解决。 俗话说,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正确的目标才能找到成功的道路,取得真正的成功。教育也有自己的目的目标,如果教育目的出现了错误,整个教育都会出现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让教育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的发展,让正确的教育目的引领教育进入一个辉煌的时刻。 教育为了什么,学习为了什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再悟中庸 ——读《论语》所得 2008级教育学 陈 鑫 最早听到“中庸”这个词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当时的我不是很明白。渐渐地,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对它貌似有了一些了解。我说“貌似”是因为其实还只是似懂非懂。在读《论语》之前,我眼中的中庸即“不偏不倚”“折衷”等诸如此类的说辞。因而长久以来自以为是一个中庸之人,因为生活中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我都经常会做出一些“折中”的选择。比如买东西,如果有11元、12元、13元三个价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12元的那一件。在为人处事上,我也喜欢不偏不倚。因为我没有特别讨厌某个人,因而在对他人品头论足的时候我不会用一些比较偏激的词语,而往往是用“还好”“不错”等词代替。也因为没有特别讨厌的人,所以我对大 36 部分人(不包括好朋友)都抱以友好的态度。在评论一件事的时候我也喜欢折中(不包括特别个例)。在对待生活方面,我一直持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思想。不渴求波澜壮阔,不希冀金鸡独立,只求和大多数人一样,做一个“人中人”。曾经的我以为这就是“中庸”,虽没有刻意去追求,但因为自以为“中庸”,所以并不怀疑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直到细细品读《论语》后,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 在《论语》的《阳货》第十七中有这样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意思是貌似恭谨,实际与流俗合污的人是道德败坏之人。当时看到这句话是心里猛地一惊,目光停留在“貌似恭谨”“与流俗合污”这几个字上久久不敢离去。感觉自己像是被孔夫子给删了一记重重的耳光,内心难以平静。我开始反思,“我是一个道德败坏之人吗,”。为了弄清何为“中庸”,我找来了一些相关书籍。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中庸”首先作为一个单独的词出现是在《论语》雍也第六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最为一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了~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这到底是怎样一种道德呢,值得孔子给以这么高的评价, 首先,看一下“中”作何解释。中的基本含义是正或正确正直。在《论语》尧舜第二十的开篇中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穷困,天禄永生。’”其中,“允执其中”意思是信执持中正之道和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在孔子看来“中正之道”是统治者安民兴邦必行之道。这让我联想起了孙老师在概括《论语》时用的八个字,即“以德育人,以德治国”。可见要做到“中”,在德行的修养上,特别对仁礼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此外,在子路中也有涉及到“中”的评论。如“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这里的“中”是指得当,合适,“刑法不中”即刑罚不得当之意。这与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中不中”的“中”意思是基本一致的。 进一步而言,谈到“中”就必然要涉及另一重要概念“庸”,因为只有两者契合才能更好地描述“中庸”的精髓。“庸”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金文里,之一种器具。因为这种器具经常使用,“庸”便由此引申出了“常”和“用”的意义。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它的内涵:首先,“庸”就是常,就是规律。我们在哲学里学过,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改变,但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适应规律,利用规律,以更好地造福人类。这里的庸强调人们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趋福避祸。其次,“庸”即“用”。这一解释能在《庄子?齐物论》中找到,书中说“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意思是讲,只有将规律应用与实践,人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碰钉子,人的内心才会明辨事理,具有博大通达的审美心胸。 结合以上两点,可知,“中庸”既要拥有高超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还应掌握规律,利用规律。“中庸”是一种至德,足见它在把握和实行上的难度。既然中庸如此高深,那把握和实行中庸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在《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句话的关键就在于“过犹不及”,字面意思是过头与不足一样不好。在孔子看来,他把美好或正确合理的事物所处的地界称为中,认为过与不及都超出了保持中的量的界限,因而都应该防止和避免。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中庸要求我们掌握适度原则。记得老师在给我们讲解适度原则的时候是这样举例的,他说比如做饭水多了粘,少了硬,都煮不出可口的米饭;又比如参加比赛,如果一点都不紧张兴奋,这样就难以进入状态,过于紧张则会导致发挥失常等不利后果。这让我想起了一次语文考试,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只是什么原因,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当时心里还美滋滋的,估计能拿个高分。谁知卷子一发下来,我都傻了,怎么就得这么点分,如今已不记得具体分数,但老师那句评语深深映在我脑海里了。老师说:“不是字数越多越好。”可见适度原则的重要性。 步入大学后,对适度原则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其实不仅在处理事情上需要适度,在调整 37 自己的内心情绪,保持身心健康上更需要适度原则。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修身境界,但试问普天之下有几人能达到这中层次,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有着七情六欲;得则高兴,失则悲伤,实在是人之常情,但无论如何应该有个度。悲伤过度伤身,甚至丧命。当代大学校园中,因为失恋或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长期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其后果往往是恶性循环,更有甚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让人多么痛心的一件事啊~然而高兴过度也不可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范进中举了。所以,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今天是具有极大现实意义的。 另外在把握适度原则的同时还要兼顾对立统一原则。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同”即无差别,没有是非的盲从和附和,而“和”是有原则有差别的保持总体上的和谐。这句话与孔子那句“乡愿,德之贼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将君子和小人对比,强调“不同”的重要性,在为人处事上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趋炎附势。中庸之道是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而不是不讲原则的简单的折衷。这点对我的警醒是最深刻的,虽说我没有趋炎附势,但经常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人云亦云,没有独到的见解,缺乏创新。我想之前所理解的“人中人”其实并非缩在人群中不显露头角,而应该是既“和”而又“不同”吧。正如哲学上所讲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矛盾体,都存在着对立和统一的一面。统一维持着事物的完整性,对立推动事物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这两者缺一不可。 到这里我对中庸才算有了进一步比较准确的理解。中庸既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中道(追求均衡),它要求我们掌握适度原则;另一方面在“和”的同时我们还应追求“不同”,追求差异,追求创新,它要求我们掌握对立统一原则。总之,居于两端之间而又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才是中庸之道的精义所在。 很显然,一个人既要保持道德判断中的中立角色又不丧失原则、正义,凸显自我而不断创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中庸之道。让孔老夫子不再发出“民鲜久矣”的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大家共勉~ 不器的君子~儒家的通士 2008级教育学 李泽龙 孔子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教人做人。主张培养成人、仁人。“成人”是指具有“智”“仁”“勇”三德之人。“仁人”是指具有“任”“清”“和”三项品德的人。“仁人”和“成人”是孔子最高的教育理想。他在教育内容上主张“言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即所谓“以学育德”。 孔子也强调知识学习,而且是“君子不器”。那么何谓“君子不器”呢,“器者,器皿也~”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能作为一种用途,可见孔子是要求君子应当是通才,是个全方位的人,而不是局限于一种才用。与此同时,孔子也要求君子的才学应当完美无缺。宋代朱熹曾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而用无不周,非一才一艺而已”。孔子主张作为君子,不能只成为一个定型之人,只派一种用场,应该是个通才。应当无而不施,而不是“设于一才一艺”,应该是个古今中外无所不通的人,是具备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是允文允武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所以孔子的弟子大都是通晓多家学问的通才。孔子曾把子贡比作瑚琏,但子贡却是一个集外交、辞令、经商等各种技能于一身的人,再看孔子本身,他自己也是一个多才多能的人。所以,培养多才多能的人是孔子一生的教育追求。正像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谈到的那样——“‘君子不器’这个根本的原理告诉我们,君子是目的本身,而不只是作为某一特殊有用目的的手段”。韦伯直接指出儒家“君子不器”的思想就是要培养具有通才的“绅士”,这与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 38 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学“道”和行“道”之人,志在治国平天下。君子不是工匠,应该脱离生产劳动和具体事务经济,要研究和掌握治国之道。而那些技艺或生活本领不是没有用,只是有小用,所以,君子不应该学这些。《论语?子路篇》曾记录了“樊迟请学稼”的事情,在孔子时,政治不好,礼乐行不通,樊迟请学稼圃,意在讽劝孔子教民稼穑,这样对民生也有益处。但孔子却不以为然,“焉用稼”,是孔子勉励弟子们要研究修己安人的大学问,要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不要分心去种谷种菜。另一个例子来自《论语?子罕篇》,太宰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回答说由于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是不会有这样多的技巧的。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孔子反对君子去学一些具体的技艺,君子应该去学“道”和行“道”。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经解释了君子和百工的分家:“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工人们居住于制造场所,只是完成他们的工作,而君子学习是要获得那个“道”。君子之学的要点在学道,在于德性和品质的提高,这样的学当然不注重专门的技能(如稼圃),故称之为“君子不器”。 自孔子以后,儒学家们进一步发展了“君子不器”的思想,提倡“通士”或全人教育。《荀子?不苟》说“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在这里,通士的“通”具有应变、变通的意味。东汉思想家王充对“通人”进行了更全面深入的论述:“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死记硬背儒家经书的“儒生”只是“鹦鹉能言之类也”。王充认为通人与不通的对比,有如学养上的富人与贫人,“通人”具有胸怀百家,能治能言的素质,而又“通明博见”、“知古今之学”。其实,孔子对自己人生进程的自述也反映了一种博览古今、随心所欲的教育理想,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到了七十岁,便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了。 儒家“通人”的特点可归纳为一句话——通情达理,知行合—,博闻强识于古今中外。这种人生,既要在做人做事上求通,又要在做学问上求通。通识教育正是对现代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知识被严重割裂的一种反制,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的基本素质。可见,“通人”的境界与通识教育的涵义是相通的,既要做到人生的练达,又要在学问上求通。 古代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争论集中于“博”与“专”。古人崇尚“和”和“通”,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就把儒分为三等:俗儒、雅儒、大儒,他很推崇“学贯古今,博通天人”的大儒。认为惟有大儒才可以“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而现代所提倡的通识教育亦是如此: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所以从总体上看,通识教育是一种“博”的教育。 儒家的“通人”思想还牵涉到了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在人才的博与专的问题上,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因此,我们在追求“博”的同时,也要适当的“由博近专”。的确,知识需要广博。但博学并不能“杂而无统”、“博而不精”,而是应当将博学与专攻结合起来。宋代的朱熹就曾说过读书治学应“开阔中又著细密,宽阔中又著谨严,徒博则苦于杂乱而略无所得”,所以我们应“专攻一门,博学多闻”。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的情况下,学得太杂,则难精,只有专一学习研究,才能把一门学问学好学精。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讲,可以学两门学问,甚至更多的学问,也能取得成就,但是毕竟不容易。所以,在专攻一门的同时其他学问也可以浏览浏览,接触接触,这就是“专攻一门,博学多闻”,其实质,就是要在博的基础上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39 《论语》之我见 2008级教育学 闫肖如 在读到《学而》第一篇时,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在十年前都学过,都背会过,前天没事一个人在想“孔老师这三句话是不是有点乱啊,一会讲学习,一会儿讲有朋自远方来,一会儿讲知人不知人的„„是不是有点乱啊”,还有,这三句很平常的话,孔老师为什么要用反问呢,通常我们使用反问语气的时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问题,比如他用“学而时习之,很悦;有朋自远方来,很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这就要联想到《论语》这部经典著作的背景了,《论语》大家都知道,不是孔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写的,里面的孔子语录,大多数是孔子学生的提问,作出的回答,或者是针对某些具体事情有感而发,或者是他弟子的言论„„我个人觉得孔老师说这句话应该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比如他的一个学生平时功课很好,就是不喜欢讲话,有些孤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别的同学在一起演习礼乐,他却一个人关门读书,同学们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举办聚会,他也没有兴趣参加,同学们之间有什么误会,他总是耿耿于怀„„有一天放学孔老师留下他,对他说:“学了之后,时常和大家一起练习,不也是很开心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望大家,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你却不抱怨,不也是很就君子吗,”总的来说,这三句话讲的就是一个合群的道理。我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习”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不是我们今天的简单意义的学习,复习,孔老师讲的习,是大家一起练习,演习,孔老师教的不是语文,数学,英语,他教的是礼仪,音乐,舞蹈,诗歌,射箭,驾车等,有时需要大家一起互动,一起合作,一起演习的。他教授的这些课程,能使大家在一起学习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和规矩,培养和群的快乐感觉。其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越聪明的人,越不容易合群,他们一般比较自以为是,也比较敏感,比如说,有同学误解了你,或老师不赏识你,你心里难道不会抱怨不会思前想后吗,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即使人家误解你,不赏识你,你都看的开,不郁闷也不抱怨,就是个合群的君子了。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简单的道理,要做到也不太容易,孔子喜欢的是大家相处,都有一种心胸开阔的君子之乐,一种单纯的,合群的快乐~ 我们今天读《论语》一定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是很混乱的,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事天天发生,到处是诱惑和竞争,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张——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一个老师带一帮优秀弟子,远离名利的争夺,保存着单纯的学习之乐,朋友之乐,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还有这其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的解释是:“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却不知到或不了解,我也不恼怒,(我)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嘛~我觉得还应有一种解释,就是别人的知识少,修养不够,或反应慢一些,面对这样的人我也不恼怒,而应该耐心指导他,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政治,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上真正占据主要地位的事,论语中对待政治,主讲一个字——仁。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但不知为何,儒家的政道并未被自古以来的各大王朝用于主要政道,实是一件痛苦之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的回答说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这个学生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40 第六组 教 师 辛治洋 组 长 王夏禹 我眼中的《什么是教育》 2008级教育学 王夏禹 “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以人的年龄、教养与素质差别区分),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坏竟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什么是教育》。” 这里的教育环境让我想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的重要性。孩子初学的各种技能都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不仅包括说话、走路、吃饭,还包括怎样和人相处、拥有什么样的道德观等。现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从胎教就已开始,足见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小时候对老师的崇拜到小学高年级就不再痴迷,但对父母崇拜的心理会持续的久一点,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切忌溺爱。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不合理行为采取包容态度,可能导致孩子在意识里形成定势,以致养成种种不良习惯。很多人说80后90后不懂事,没有责任感,尤其是一些大学生竟然还需要陪读,我觉得作为父母首先要反思。孩子从小可能以别人是否允许其行为为评判行为正确与否,因此父母要尤其重视教育方式。 再说学校教育。学校是不仅是一个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还是孩子学习如何做人的地方。很多老师教育孩子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但自己可能经常言行不一。这种反差如果被学生知道,会对学生产生及其消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阶段便开始了集体生活,因此学校的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进重点中学的原因。家庭和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两大环境,我们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青年学生感到生活是严峻的,这是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还具有可塑性和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什么是教育》。” 进入大二以后,我时常有以上的这种想法,因此颇有感触。经过大一一年,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活动参加的也不多,现在面临着种种压力,心里非常着急。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同学拿到奖学金就更难过了。有时候觉得自己有好多作业要写,很忙很忙,但实际上是我没有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以至于什么事都没有做成。书没有读、作业写得不好、看问题肤浅„„一大堆的事情都没做好。有时候有些想法却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消失,想做的时候才发现“大二才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问题都没法深入探究。没有灵感写文章真是件可怕的事。我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我不知道如何实现,不知道该怎么走,前进的动力越来越小。我深信有付出就有回报,但我究竟该如何付出,真的没有头绪。雅斯贝尔斯认为青年人是有可塑性和发展的充分可能性,可我觉得长期接受一种呆板的教育模式,已经失去了活力,没有了发展的空间。未来之路该如何走还很矛盾~可能只是我个人这样吧,大多数人还是目标明确,知道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要让素质教育发展起来,这样才能挖掘学生个人的其他才能。 “园丁的经验、知识和感觉是无法计算的。这些知识和感觉是从长期的经验中积累起来,并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如果这种 ‘经验’中的倾向在现代世界里已接近沦为机械的‘做’,那么,这将意味着生命体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什么是教育》”。 中老年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要求已烂熟 41 于心,甚至连学生的表情都能猜透,可能失去了工作的热情。青年教师虽没有多少经验,但已有的知识比较新,对工作也充满着热情,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学生的爱~一些工作几年的教师是最痛苦的,他们对教学要求已很熟悉,几年的职业生涯早已消磨了他们的热情,有的甚至觉得教师这个岗位不能让他施展才华,不少老师选择了跳槽。当下有些老师非常势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不仅丑化了自己的人格,还让学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学生是比较喜欢有活力的老师的。青年人一旦选择做老师,就应该坚定决心。如果你随意跳槽,这对喜欢你的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伤害。我对许多老师的记忆都很深刻,有的是因为他的授课方式,有的是因为他对学生的关心,有的是因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每位老师有其独特的优点,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真得好好地谢谢他们~教师要时刻充实自己的学识,充满对学生的爱,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要不然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更会耽误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怎样,我觉得一个好老师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插入新的元素,摒弃那些过时的知识。 论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 2008级教育学 赵 龙 在教育活动中很多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去恰当的处理,譬如教育活动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活动与政治体制的关系,社会大众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当将会促进我们的教学活动,处理的不好则可能会使教育活动陷入僵局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今天的主题就是要分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一对重要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但是这个主题太大,不是我们一两句话就分析的到位的。本文着重从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这一侧面来分析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自从古代以来,社会都十分尊师重教,尤其是自孔子以来,当礼乐教化被看做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时,统治者们更加注重培养教师的重要性,将教师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于是孔子被看做万世帝师,私塾里的学生在上课前要对老师行跪礼,教师可以任意体罚学生等等表现都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权威性的地位。古代西方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也将教师看的很重要。但是,我们今天的话题似乎与此相悖。乃分析学生对于教师敬畏之心的种种非然。以期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朗,以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百年大计之执行。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教师的确心存有畏惧之心。在东方古代中国,《荀子》中有:“君子隆师而亲友”, 《吕氏春秋》则曰:“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元曲中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教师的地位同父亲的地位不相上下,因此在那时,教师对学生是具有一定权威的。同时在西方,在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处处存在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这三种教育都是学生具有对绝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心情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经院式教育传统即使在目前等级制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师傅个人身上;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敬畏心情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是的确存在的,并不是我们凭着主观臆想推测的。 那么这种敬畏之心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呢, 敬畏两个字可以拆开来看,即敬重而又畏惧害怕,这个词本来是用于对于一切神圣之事的尊敬之情。但是在此我们用来形容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情,很明显一些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教师不是神也不是圣人,教师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丰满的人,也有欲求也会犯错。其次,我们应该敬重教师但是不一定要敬重到害怕的地步,这样明显有些极端。再次,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不一 42 定非要弄得这么疏远。这些已经出现的问题表明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敬畏之心确实存在,而且存在不当之处。 既然这种敬畏之心存在不当之处,那么这种敬畏之心是怎么产生的,又是什么让它延续至今呢,是什么沃土让这颗不艳花朵在历史长河常开不谢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从施教者一方追寻问题的根源。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教师是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持者,教师是教学秩序的维护者,是教学氛围的操纵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师的这些地位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活动有序化,教师就要使用一种手段来维护这种效率和秩序。方式和手段有很多,当然,若想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服从这种管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学生对教师由衷的尊敬和畏惧。因为这种近似道德的敬畏之心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深的自制力,甚至当这种自制力一旦形成甚至被变成一种习惯之时,学生便会毫无理由的接受教师的教师的种种非然要求。另一个方面,从年龄上来说教师往往大于学生,认知水平上也明显高于学生,这就使得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很难超出教师的认识范围,从而使教师更有效的控制学生。同时学生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控制,而对教师产生敬畏之心。 其次,从受教者一方来看,这种敬畏之心的产生也存在其必然性。受教者从施教者那里获得认知,施教者为受教者弥补认知上的不足之处,久而久之,受教者很容易对施教者产生依赖情绪。这种依赖情绪会助长施教者权威的形成。另外,由于社会在尊师重教上进行长期正面引导,甚至将其深化成一种美德,而使得受教者不愿意从道德的角度去反抗这种敬畏之心。受教者相对于施教者来说处于弱势,施教者的思想主导受教者的心灵。因此,长此以往,这种敬畏之心便潜滋暗长不断发展。 再次,施教内容也对这种敬畏之心的深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譬如,在古代,尊师重教本身就是一种施教内容。例如《论语》中对于“礼”的强调:“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什么,礼就是一种道德约束。其中“尊师重教”就是礼的一部分。教育内容对尊师的深化使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敬畏之心更加合理化、合法化。 最后,政治因素也影响到这种敬畏之心的发展。古代的教化一般都是为政治服务的,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教育目标是服务人性的,几乎全是服务阶级统治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教育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君子欲化民成俗”(《学记》),教育是要教化民众的,而那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育阶级统治下的“奴隶”。在民众成为“奴隶”前,私塾里的,或经院里的教育是一种模拟考试,对于教师的敬畏实际上是在预演社会里的对于统治者的无条件遵从。朱熹的思想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代表,这是对于教育真质的一种扭曲,真正的教育不受政治束缚,教育的目标是造就鲜活的人,培养人性,服务社会的。古代的教育基本上都有那这么一个明显的色彩,培养人的奴性,这也深化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敬畏之心。 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随历史的进程产生,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敬畏之心究竟起到了什么养的作用呢, 首先,既然存在势必就有其合理的一面。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确实是教师的教学地位得到了维护,尊师重教的美德得以实现。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敬畏之心确实维护了教学的秩序,缩短了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下教师的尊严得到认可,荣誉得到维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使学生能够安静的接受教师所要传授的内容。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更多的是其弱点所在。这种敬畏之心使得学生受到教师的绝对控制,它压制了学生情感的表达。这种强大的自制力,淹没了学生生机,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长此以往,它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这种压制也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一种厌倦情绪。也是教学活动缺失一种应有的美感,让教育变成一种苍白干枯的说教行为,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成了一种味同嚼蜡、艰深晦涩、毫无生气的知识累积。这种敬畏之心还会简化人的丰富性,学生或者说是人,本来就是丰富的复杂的主体,这样一来,这种教育过程简化了学生的丰富性,让学生 43 被动的接受,无休止的累积知识,吞没了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的多样性。但更严重的是,这种敬畏之心会割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活动变成单纯的教与学的活动。这种形势下,教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学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这种教学活动是单向的,缺乏信息反馈乏和必要的交流。 本着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探讨,本着对与教育育人孜孜追求,本着对于教育事业的完美追求,这种敬畏之心应该改变,应该朝着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愿意将这种“敬畏之心”变得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尊敬之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尊敬我们的教师,他们的辛劳付出浇灌了我们的理想之花,他们的辛劳付出造就了祖国的桃李满园。因此对于一生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我们需要一份尊敬。但是尊敬并不一定要达到畏惧的程度,万事过犹不及。首先,要打破僵局,要让学生和教师变成一种平等的主体,在平等的观念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顺畅无阻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消失。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双方都获得一种前进的能量。其次,最佳的教育状态还需要一种爱的理解。“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什么是教育》第一章)当爱的理解得以实现时“人就能通过教育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什么是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再次,一定交流会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心灵的开放,双方不再被割裂成两个孤立部分。使教育得以全面发展不至于滋生狭隘的教育目的。教育不至于被其他的主体利用,而扭曲教育的本质。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2008级教育学 钱甜甜 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本科生的我们就可以有机会拥有读书和科研两位导师指导我们,相信这一特色能为我们自身的发展和学校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准备良好的条件。 这学期我们跟随辛老师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通过这次机会,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第一章中,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训练与交往的区别,教育与控制的区别,并提到了爱大交流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控制是主客体在完全疏离的情况下,将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这两种教育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可以说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就大量存在,这种教育缺乏爱的交流,当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接受知识的方式死板僵硬,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而真正的教育是人和人的对话和敞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的环境中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爱是贯穿其中的。在第二章当中,雅斯贝尔斯在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仅就教育本身而言,将教育分为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这三种类型。经院式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材的内容已成固定形式,学生的敬畏之心多是固有知识的崇拜,这种教育容易泯灭学生鲜活的个性。师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师傅个人身上。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的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这三种方式和前一章的训练、控制、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现实中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大部分是经院式教育和师徒式教育,它们有诸多弊端,那么是否我们应该摒弃这两种教育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许多知识前人已经获得,我们为何还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探索呢?所以说这两种方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真正的教育还需要苏格拉底式运用,启迪学生追求真理。其实在我看来,大学教育还是有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子的。大学学习相对活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多有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然而,大学考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老师在考前划好重点,学生在考前一两个星期疯狂背记,然后就能考个好 44 成绩,过后全都忘记,这有何用呢,这种考试实在是多此一举。 从高考填志愿我就坚定了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的理想,我一定平等的同我的学生交流,给他们爱的关怀,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摒弃这种无用的考试。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共同努力,撑起中国教育的美好明天。 在前两章的学习中,我也有疑问,苏格拉底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某些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读完《什么是教育》,我才会渐渐明白,相信我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论对话 2008级教育学 袁艳萍 在本书的开头,人类必需的文化环境中讲到,教育者不能只考虑自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现实环境和精神状况,学生感到生活是严峻的,现在比将来更具决定性意义,要利用好自己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刻,体现了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在谈到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中,第一种是训练,教育者只让受教育者不断地自我训练,只知道知识,技能,无法去问为什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教育方法会随着受教育者的年龄增长,知识文化的积累而被打破。而第三种教育方法:交往,即对话,则是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地位的平等,而不是教育者的主导,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方法,一些教育研究者所向往的教育方法,要达到这种境界,任重而道远。在交往这种方法中,是双方的对话,是敞开心扉、谈出想法的对话,摆脱教育者控制的对话,接受教育者爱心的传递,能使受教育者理解自己周围的一切,更能理解过去。对于我们一直探寻的真理更是如此,书面表达不能传达出真理在相互思想的现实交往中于一瞬间突然亮相的事实。真理并不能被思考着的自己所感悟,只能借感性形象。 同样生活也需要对话,交流。对话是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以及与别人进行讨论,逐步发现自己的错误,觉得他人之话可以完全冲击你的内心,这种交流,这种对话正是我们想要的。它不仅仅只是严格意义上的没有一丝杂念的对话。我觉得我的对话应该比较随意些,生活之事,学习之事,理想之事,不应过分强调华丽的辞藻,关键在你与别人的交流中,他人之话对你有多少启发,是否切中要害,能否表达真实想法(或许这些想法已埋藏很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两个男生在阔谈理想、未来,还是两个女生在一起说些悄悄话,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是对话。高端访问是种对话,无论是听研讨会的还是作报告的也是种对话,可见对话的形式多样,对话的内容可以是政治、经济也可以是生活的基本事实。 无疑,如果一种思想已在你的脑中形成且坚信不疑,或许在对话进行中,你会被别人的一个词语,一句话或是一个表情启迪,发现自己的不妥,但这个时候不要害怕,仍要坚持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许你认为你只错了一点,经过交流后,你也许会发现你错误的不止一个,但可能你会发现错误的根源,这就是你的收获。记得我曾在教育期刊上看过这样的一篇文章“让错误也成为一种教育资源”,正确认识错误,不惧怕犯错。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就像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曾说过“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日的成功”。 相同的教育内容被不同的教育方法所教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经院式、师徒式教育对教师的崇拜非常深,所有的教育内容都是死的,学生没有思考。苏格拉底却采用“催产术”,对话的形式来探寻真理与自我认识,他认为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只有在这种启迪式的教育中,受教育者才能真正自己去寻求答案,去寻求真理的渊源,才能学会思,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大彻大悟。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法也是当今教育方法中所提倡的,它要 45 求教育者有着一定的方法,教育素养,思想品德,职业精神等。 读《什么是教育》 2008级教育学 郝茂林 《什么是教育》是德国存在主义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著。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读了前两章,当自己重新读一遍结合我们交流过程中的内容时有感而记。 一、“什么是教育”与“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教育”与“教育是什么”,抽象出来是逻辑学上的两种思维方法,即演绎与归纳。在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之后,我突然发觉,把两种思维结合起来对于研究抽象事物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而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就本书而言,“什么是教育“它强调教育的演绎,通过演绎具体的教育现象从而达到研究“教育是什么的”目的。比如第一章主要讲教育是人类必须文化环境。其中,一直强调用这样的话语来限定教育,“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与肉交流活动”,“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导向事物的本源”等等。这些都以“教育”作为主语来阐述,都在解决“什么是教育”的“什么”,在此,我们可以这样想:是不是可以从这些具体教育现象中抽象出教育的本质特征呢,而这就是在探讨“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了。在研究一个类似于“教育”这样抽象事物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提倡这种方法,从“什么是教育”到“教育是什么”,把两者结合起来,我想这样我们的研究将会更深刻更完全面些。 二、教育的三种方法:训练、教育、交往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需要人性尽全力冲破的阻力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即训练、教育和纪律、存在之交流。他指出:“所为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与肉之交流活动”, “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 而“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很明显,他对这三种方法有所偏倚。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三种都是教育方法而且是必要的。其次,这三种方法综合来看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无论是与训练动物相似的教育,还是一方敞开心扉教授的教育,或是双方都敞开心灵的教育即交流。这三种缺一不可,或者说少了一样就不全面。只是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针对不同对象时,有着不同、无可替代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是哪种更好更先进,而是这三种教育方法哪种更适合受教育者的问题。比如在一个小孩子尚未有交流能力和足够的理解能力时候,我们还会用深奥晦涩的言语和他交流以期望他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吗, 三、灵魂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十分赞同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的这样一句话:“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说“理智知识和认知”的积累不重要。而是强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后的知识并不是去机械的“堆积”。我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帮助他夯实基础的责任,更有对受教育者进行灵魂教育的义务。所谓灵魂教育,就是唤醒个人内心的灵魂,帮助受教育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向,发掘他们潜在能力,使各人发挥出自己的“天资“,让他们自己选择,帮助他们成为自己能成为、想成为的人。由此,我想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我想这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受教育者灵魂被唤醒,他们才能真正自觉的做到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这个机遇、挑战、竞争、压力、纷繁复杂、危机四伏、瞬息万变的世界,教育又应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人们要很好生存下来,终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46 读书札记 20O8级教育学 孙雪连 最近在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在老师的导读与几位朋友的共同学习交流下,颇有些感触,于是作一篇小札记,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悟。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我很是支持,但也觉得有些不免有失偏颇。 一、师生爱的交流 雅翁在第一章讲到人类必须的文化环境,指出教育的重要性。青年学生的现在比将来更有决定意义。书开篇中就指出教育者不应该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现行教育越来越缺乏爱心,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教育是对青少年爱的呼唤,而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对灵魂的铸造功能结合起来,成为人们对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 初读开篇时,竟然全然不理解教育与爱之间应该有何种关联,我想这正是教育对爱的交流的需要与现行冷冰冰教育之间的矛盾。爱的交流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师生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不应该感觉比学生高一个层次而对学生耳提面命。小学到现在,在学校十几年的时间,一直感觉老师是高高在上,而在读这本书之前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之上,师生之间关系一直是老师引导学生,而学生服从老师。记得前几天为给大一新生开新老生交流会,我特地到网上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大一新生进校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不知该如何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老师告诉他们今天做什么,突然间让他们自己选择,显得无所适从。这就是教育的弊端。 学生每天只知道听“老师的话”,老师每天只知道告诉学生今天干什么,师生之间缺少爱的交流,甚至爱的交流变为心灵的折磨。之前有一个讨论比较激烈的话题:老师应不应该体罚学生。先是有许多老师体罚学生被曝光的案例,之后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于是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而不久又改为“老师可以适度体罚学生”。对于适度又是怎样一个标准,这对于不同老师又有不同说法。其实体罚的存在就是对于师生间平等的爱的交流的否定,但是现象的存在必定有他的道理,理想中爱的交流平等教育反映了现行学校教育的无奈。 二、教育应为交往而非训练 在教育分类中,雅翁提到交往与训练两个,训练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人成为一个纯粹的客体,也就是经院式教育。学生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到学校去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将白字黑字的书本——明白无误的东西带回家;第二种是师徒式教育,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具有传奇的色彩;而第三种教育则是交往,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人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雅翁比较提倡这种教育,认为是苏格拉底式教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可以唤醒学生的潜力。 第一种经院式教育在现行教育最根深蒂固,完全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尤其不可避免的弊端,诸如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被埋没,只是知识的堆积,而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而苏格拉底式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吗,我看未必,苏式产婆术认为知识在人内心中本来存在,只需要通过正确的发问即可找到真理。可是通过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其实所谓正确的发问也是一种知识的灌输。他本身已有一个正确答案,所有的问题都是引导被提问者向他的答案上。并且回答那些问题需要一定的基础,也就是一定的知识储备。比如在本书中提到的米诺篇(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引导一个奴隶回答有关正方形面积数学题,通过反复质询,是他进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从而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之后我查找了柏拉图的这本书发现,那个奴隶首先必须知道正方形面积的概念与正确算法,而且苏格拉底在之前必定知道答案,一直引导奴隶 47 朝他的答案思考,这样,只能证明奴隶可以通过引导学习到正确知识,并不能证明这个知识是奴隶自己“回忆”起来的。到底人是否生下来就知道一些真理之类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在我认为,中国各代先贤也提出“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不同说法,但并非所有知识都是人类生而所有,后天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注重学习,这样就还是在原地踏步的经院式教育。我们应该在思考的基础上,改革学校学习模式,融合各个优势于一体,促进教育的发展进步。 三、师生关系 本书中多次提到师生关系:“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的老师,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指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自我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以自由的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 由此可知本书中作者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要求师生平等,要学生自己具有责任感,把探索真知当做自己的责任,学习就变成探索真知的过程。师生关系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看出,记得读的一本书中标写到美国课堂上学生特别自由,各种姿势听课,甚至可以随意下位子;而中国的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理想。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2008级教育学 王 美 本书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也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 在第一章的人类必须的文化环境中,关于训练与交往的区别,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在自我的生成上有几种需要尽其全部人性去冲破的阻力:首先,绝对的阻力是每个人在本质上的不可改变性,而只是在外观上有所变化;其次是内在的可塑性;第三重阻力则是人的原初自我存在。与这三重阻力相对应,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其中的存在与交流是雅斯贝尔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建筑自己的教育理论的。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极大、流传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并将他的思想渗透于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雅斯贝尔斯通过对存在问题,真理问题,以及显示问题的阐述,主张从本原上去观察现实,通过内心行为去把握现实。 在教育与照料控制的区别的最后,雅斯贝尔斯提出人们应警惕最极端的倾向,即控制变成了人对人行为的约束而使教育的爱落空,这一观点参照了法西斯时期的德国。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类型中将教育分为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三类,这三类教育发本质只有一个,就是都需要学生具有对绝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 在反讽与间接表达这一节中,反讽即是间接表达。雅斯贝尔斯甚为精妙的指出了苏格拉底的方法,尤其是柏拉图的谜题。对于“轻而易举获得的绝非真理,而是对真理的误解,甚至是谬误”这句话,我产生了疑问,雅斯贝尔斯这样说,是不是太过于果断了,凡事都有两面性,应该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看问题。由此,我思考着关于正义的问题,比如说,在遇到危险时,教师就一定要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吗,一定要保护学生先离开吗,那么,如果说学生的生命重要的话,教师的生命难道就不重要了吗,教师也是人啊,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有求生的权利才对呀。我想这是一种道德约束,是一种责任。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有这种责任感,这不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却受社会的约束。接着,雅斯贝尔斯将反讽分为三个阶段来界定,概括来说,就是发动对话, 48 认识无知,还有动摇根本信念。在这纯然反嘲的氛围中,存在的质也就是核心才会出场。思之光投射到存在的本源之处。 在作为顿悟艺术的教育这一节中,雅斯贝尔斯提出,顿悟并不呈现为别人的给予、或目所能及之类感官层次,而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肉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由此得出,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联想到现实中,如果你决定学习教育,但是没人告诉你怎样去学习,只是给你一个抽象的概念教育,无论你多么努力的钻研,还是不会理解。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在前人的理论中找寻一些已知的正确的论述,在通过自身的理解,从而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最终理解其真实的内涵,这就是一种顿悟吧。学习就是一种顿悟,只是学,永远不会顿悟,学的都是一些已知的知识,它只会存在与你的大脑,但是你不能真正的理解它的内涵,你要做的是,学了以后还要习,就是不断的练习,通过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有所顿悟。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因此我们常听到的一些教育口号并没能把握到教育的本质,诸如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增广见闻、培养气质和爱国意识、独立的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识等等。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2008级教育学 徐金香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经典之作《什么是教育》中大谈爱的教育,他指出爱的教育对于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教育中缺少什么,爱应该是首当其冲吧~ 有关爱的教育的著作大概也浩如烟海吧,然而印象最深莫过于《爱的教育》这本书。他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传世之作,被我国著教育家夏丏尊从日译本翻译过来,后被多次刊印。夏先生是很喜欢这本书的,一生中不管是教育子女还是执教鞭都深受其影响,以致他在书的序言中所发的感慨至今令我感动异常。先生曾这样表述《爱的教育》给自己的心灵冲撞:“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大概我不似先生那般心思细腻之人,然而读完虽未涕泪俱下,但干涩的眼眶也布满湿意。曾有人云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说的也大概如此,生活处处有爱,我们需要有爱的慧眼。然而看透这点的又有几个人,且不说要我们要身体力行,也许根本就未曾用心看过。或许这是很悲观的想法,但是成人的内心谁又道的清。看过这本书真的是可以洗涤心灵。随着小主人公感受爱,经历爱的成长。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 49 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的教育也在其中成长的,从孔老夫子道朱熹再到四书五经、八股文,传统教育慢慢进入病态发展。且不说让社会发展如何,但就明以来屡招侵略和教育脱不了干系。传统教育多半培养的是迂腐的文人居多,而社会发展光靠文人是不可能的,当时中国正是水深火热之中,列强的侵略、军阀混战,如何摆脱这种境地,这是应该做的。然而教育的革新是最应该的,教育强国不止是现在要求,各个时期都存在。《爱的教育》为我们展示西方教育,对当时的教育绝对是冲击。就其中恩里科与父母有一本共同的日记,共同记录彼此的心声,在当时的中国绝对不存在,中国惯常的三纲五常不但束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同样束缚,寻求教育解放更是很多学者的追求。教育如何发展,教学如何进行,《爱的教育》都是很好的范本,这对当时很重要的,现在也同样如此。 中国教育爱为什么做不好,这确实是很引人发思的。就以中国当前来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绝对有冲突,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就是备受宠爱,过多的爱反而是溺爱,孩子多半养成自私的习惯,凡事喜欢以我为中心,不习惯从他人角度出发,欠替他人着想。学校教育是大众教育,是从多数人角度出发的,很难把所有孩子的天性发挥出来,孩子天生的创造力很多被扼杀。而社会发展需要的是能够合作的人才,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点家庭教育做不好。而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而又被学校埋没。教育不能与会接轨,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弊端。这需要我们重读《爱的教育》,找寻教育的灵感。 关于孩子的天性释放我感觉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做的好,能够对学生不一而足、任其发挥。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篇中,在问道个人理想时,不因曾点的追求与自己毕生追求不同而否定他,反而很是赞同他。曾点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他就很积极鼓励他说出自己不一样的追求。然而曾点这样的真隐士追求的确是高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兮,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也是爱的教育的一种体现吧~ 其实说了这么多爱的教育,爱到底是什么,我一直不得解。曾有人云,爱是空气,弥漫于周围。不过泰戈尔说的好:“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他也只能以比喻来说明,可见爱是很难说明的。我曾经也在思考爱是设么,然而却像思考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然而最终也是无疾而终。也许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才是存在的根本吧。爱,幻化于无形,然而确实存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无。”爱也许浴无形中产生,然而俗世中也真没有几人超然于外。千丝万缕的爱恨嗔痴,谁人放得下,我也是俗之又俗的一个人,又怎能参的透, 不过生活中也不需把爱参透,放于心中即可,努力做到有爱就行了。 50 第七组 教 师 徐 群 组 长 汪亚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007教育学 汪亚婷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当代教育界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实践中探索出先进的教育思想,可以说:他是苏联的陶行知。他的这本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用朴实的言语,娓娓道来。没有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标榜,也没有因为自己帮助了很多学生而沾沾自喜。相反,我深深感觉到,一字一句都那么真诚,发自肺腑,像在对我说话。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一位倾情教育,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学生的伟人~ 由于这本书罗列了100条建议,我们小组根据讨论决定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议读,然后写出读书笔记。 一、第96条:“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中,作者提到的一点令我感触颇深。他讲到:“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母亲教育学,现在还是一般教育学里的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以下是我的思考: 母亲教育学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整套母亲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许多学者包括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家庭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给予了强烈重视和关注。比如,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000名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母亲所使用的看护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中明确提出:母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的2,3年里,没有通过最亲近的人——母亲,那么这个儿童的智力生活就会跟有正确的母亲教育的儿童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这些关注并未形成一整套相对完整的体系使母亲教育学上升至全民关注的高度。要想让母亲科学合理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快乐的成长,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母亲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为国家养育优良的人才。没有理论的指导,行动就会有盲目性。每位家长各持己见,教育就可能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不单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负责任~ 当然,我们要记住:建立完整的母亲教育学理论体系,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尽可能让每一位女性了解母亲教育学的理念,学会正确的方法,关爱孩子,尊重孩子。 由母亲教育联想到家庭教育 就目前状况,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孩子因母亲教育乃至家庭教育的缺失而走上歧途或不归路的悲剧。这恐怕与家庭教育的不当与不负责任有很大关系。常言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地排除一切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有一个监督型、强制性机制来规范家庭教育。而最终家庭教育由谁来监督,又与谁合作呢,我觉得没有比学校更好的选择了。 虽然学校也设置了家长学校,但不规范,无强制性,操作性也值得怀疑。无法给家长们提供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指导,那么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也就毫不奇怪了。 由于各方面原因,虽然政府每每强调家庭教育重要,却只能给家长提个醒,到家庭教育实施者——父母那儿,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51 如果真正将学校与家庭联合起来,那么学校和家长就建立了互相帮助、彼此监督的关系。学校可以随时知道孩子在家庭中的发展状况,家庭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发展情况。而且,把家长都召聚到学校,各位家长们可以有机会畅谈“育儿经”,交流经验教训。针对孩子的成长中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状况,共商对策,为孩子的成长而携手努力。 这样,在儿童的关键时期,因为有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加上学校的帮助,今后孩子们成功成才的机率将会大大上升。我们都知道,高质量(身心和谐发展)的儿童,是家庭富裕的希望,是祖国发达的希望。 那么,家庭怎样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呢, 就需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立家庭教育学课程。专为父母开设(有特殊情况者,可由其他监护人代上此课)。 母亲教育学的特殊性决定课程设置方案: 作为一门课程的母亲教育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不管教育处于哪个阶段,母亲教育学都不可能像基础课程一样几乎每天都上。 在中小学阶段,母亲教育学可以定期上,每一次可以围绕某一个主题,分为教师精讲、家长谈自己对待此类问题的教育方法、互动、家长针对近期孩子出现的问题向教师或其他家长请教等环节。关于母亲教育学的课程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任课教师、家长自身、孩子们。其中孩子们对上过此课程后的家长的教育方式的变化体会得最为深刻,因此,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反馈来提醒家长们履行课程的教导。 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学课程更为特殊。因为大学教育是跨地区限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让家长来大学上课的方法不切实际。 但是学校可以采取视频远程教育的方式或寄信件的方式为家长送去关心和指导,加深学校和家长间的关系。(大学中有一门课程《家庭教育学》是供学生选修的一门课程,跟我这里所说专为家长开设的课程不同。) 需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开设此课程,和家长会有相似之处,但要比家长会的内容充实科学,而且有更多次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说这是家长会的一种发展和延伸,也无可厚非。 我相信,母亲教育学会大大促进孩子的发展。一种新理论的建立,一门新课程的开设,是需要很多物力、人力、财力的投资的,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母亲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的影响,最终就能通过孩子的成长,看到联合的力量。 搞好教育,是要下很大的的决心和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魄力的。所以,所有致力于教育工作的仁人志士们,加油吧~ 二、第22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摘抄:“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勃勃。” 在一所学校中,如果说教师现在教着200个学生,使他们所有人都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但每个老师还应有“自己的学生”,不在乎多少,关键在于这是一些想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全身心投入于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中的青年。那么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在学校里还应有“自己的学校”。 “自己的学校”的建立: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学科专业教室,教室中设有(1)“思考之角”,摆上与该学科相关的最新问题和小册子,在课堂观察中,得知哪些学生在学哪些知识时眼睛闪闪发光,就在书架上为他摆上基本有关的书,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知识。这引诱着学生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2)“难事之角”,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创造,还有教育创造实验室,让高年级学生帮助备课,使即将毕业且决心专心从事该学科的孩子得到机会去思考,得到锻炼和学科专业知识,实践的成长。(3)“幻想之角”,树立志向,并决心付诸行动,幻想?空想。 52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理想的教室,非常人性化,生动活泼。注重思考的作用。沉思,是最高的快乐。主张用思考唤醒思考,把孩子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让每一个孩子养成翻阅书籍解除疑惑的习惯,并启迪学生对该学科的懵懂的智慧。 这个过程:一、需要教师大量观察学生对该学科以及该学科中的某部分知识的兴趣爱好,教师要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要有洞察的眼睛。二、需要学校和教师提供大量各方面书籍。学校应给予物力、财力和精神等各方面支持。这种课堂在中国很少,最多也就是一个阅读角,供学生们翻阅。而且,也存在过度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看重的是分数,而不是孩子的兴趣。因为没有适合的土壤,兴趣的种子没法萌芽,久而久之,就消磨了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第69条:“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所谓随意记忆是指记住基本的生活中随时用到的真理;不随意记忆是指理解的基础上善于运用保存在书籍中的知识,并不一定要背诵下来。 联想至中国教育的现状,对于教师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师,要训练孩子学会思考,善于运用知识,而不是复述课本中已存在的内容,解放孩子的智力。就当代高校考试制度和评价方式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所应该培养的人才。虽提倡思考,但考试时并不考主观性试题,大多是客观性的能在课本中找到唯一答案的题目。考试前,老师划划重点,学生摇头晃脑一阵,只要全背熟,八九十分不在话下。那些考得好的同学也可以夸耀,这是对真正思考的学生的不公平对待。久了,试问,在没有外界其他压力的情况下,还会有谁去思考,还会有谁去拓宽知识面呢,虽然说,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自主意识,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为,但只注重教科书知识,不关心凌驾于知识之上而产生新知识,这样的高校教育制度,怎么还高调地谈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呢,在象牙塔里生活,思维幼稚化,知识与实践脱节。走出来就是清一色没有独到见解,不敢表达自己的一群“知识分子”。国家还怎么靠这么一群知识分子来建设呢,充其量,不过是将学术跟风、从众意识进行到底而已。 令人深感痛心的是,很多改革正在进行,可以说,这些改革的理念是先进的,提出的方法是科学的,是为国家为学生着想的,但最终还只是平静湖面上的一丝波纹。好像一个人患了皮疹,皮肤奇痒,可是每一次他所做的都只在挠痒,不在根治。是牵扯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了,还是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就要确定随意记忆和不随意记忆的合理比例。在超乎书本知识几倍的基础上阅读课外书籍,这些书籍就属于不随意记忆部分。不随意记忆的内容越丰富,那么他随意记忆的内容就越丰富。当少年听完你讲的课以后,若能怀着强烈的愿望去读读你顺便提到的一本书,他应当念念不忘这本书,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它。若是这样,那你的教学就相当成功了。想想,这也不失为解决目前高校教育中的死记硬背现象的一种良好方法。既爱惜和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又点燃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促进思维的成熟。 还有好多好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虽然现状不甚乐观,但有负担就有希望,就一定可以将问题各个击破。 对《给教师的建议》阅读与思考 2008级教育学 董筱婷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教育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30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大教育家,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就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一直以来,我的内心充斥着对这位苏联伟大的灵魂工程师无限敬仰之情,所以我是怀着虔诚的心情来拜读他的这本巨著,细心地聆听着他的谆谆教导。 53 在《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这条里,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基础知识作为知识“地基”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自己的方法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如何对待并努力做好自身工作的一些忠告,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年轻教师的期望。还有《谈谈后进生的工作》、《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意见》、《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对于这些具体细致,看似繁琐却很重要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都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给予建议。合上书本,我的感触颇深。如果不是一位教龄长达30年,对学生富有爱心,对教育事业满腔热情的教育工作者,是很难有这么深刻,细致,独到的 心得体会 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学党史心得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军训心得免费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 的。他对学生,对教育的那份忠诚和责任,都细细密密地渗入在这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的巨著中,这本可以称得上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百科全书。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阅读,虽然我还只是涉足这本著作的几十页,但已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所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读书心得。 在我看来,“阅读与思考”,是苏霍姆林斯基解决一切教育教学问题的制胜法宝,对教师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本书的第二篇《教师的时间从哪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文中提到有一个小学的历史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博得了听课领导的一致好评。当深受感染的老师问她用多长时间准备一堂课时,她平静地回答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细细品味,更觉道理深刻,在我原本看来简单重复劳动的小学教学工作其实是需要老师倾注太多的心血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不是为了准备上一堂课而去准备一次课,他们的脑海里肯定不只是每堂课有限的知识,而是大量丰富的,融会贯通的知识。如何做到这些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读“不同领域的书”,填补脑海里的知识空白,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思考,把书上的东西经过头脑的过滤,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营养补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大脑,这样无论上哪节课,都有足够,充分的素材可以挑选,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广阔,课自然上的生动精彩,更是连贯。这样的话,老师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课堂的主角——学生,观察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如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才能更好地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苏霍姆林斯基也把阅读和思考作为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注重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图书来获取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就交给孩子“鱼竿”而不是直接给他们“鱼”的理念让我有点惊讶。在我们的小学里,也许阅读只是获取知识,丰富积累的一种手段,而没有太多地把阅读作为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以他敏锐、犀利的教育家独到的眼光看待问题。他是一位教育实践家,所以他的很多教学其实也是一种实验。对于后进生的工作,他就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用很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发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如果学生能从书里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么书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座宝藏,久而久之,他们必定会爱上书本,乐于从书本里发现什么让自己知道更多不知道的。“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的周围世界里,所看到的事物中,应当常发现某些使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以此来“刺激他们的大脑,唤醒他们的工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善于利用书本来解决问题的学生,在以后更加复杂困难的学习中肯定会比较轻松,因为他们多了一位老师的指导,并学会自主学习。勤学多思,勤读多思,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指导,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这又让我联想到启发式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一味灌输,而是用书籍慢慢打开学生头脑中未知的领域。“一个人,当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时到我们这里来上学,我们就不应当用‘学生’这个词的狭义的理解来看待他”。学生不是一种头脑里只被填满知识的生物。对于小学儿童的教育,讲究的兴趣,小学儿童的思维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对问题的思考还需要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持,特别是小学的低年级,枯燥单调的教学总会使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阅读的方法,引导他们读一些能吸引他们眼球的图书,这样能便于他们接受知识,而且自己可以在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自己解决问题。当使学生养成把问题诉诸于书中的认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中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使他 54 们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从来,一次也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这里指后进生)补过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给他们阅读和思考。”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可以引起我们现在,校内外补习班泛滥现象的一种思考。补习班对于一些学生也许是能起到一定的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但是那只能是针对阶段学习落后的补救,如果学生只依赖课外补习,而不找到学习落后的症结,不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那么再多的补习也只是“补差”,永远总是落后别人一步,而不能跟上或是超越。“阅读与思考”,对于老师,无疑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学生,更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厚厚的一本《给教师的建议》,还有很多的思想火花在不停地闪烁,跃动,等待着我去发现去探究,对于渴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我,对它更是有一种独特的感情,我会认真地,仔细地阅读它,思考它,在这位教育大师的教诲下,不断地为我的理想而奋斗。 读《给教师的建议》随笔 2008级教育学 王谋东 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不禁为作者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所折服。没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育家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伟大的作品。 《给教师的建议》有益教师开阔视野,提高水平。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这样更加吸引读者的兴趣,而不是按照惯例拿起书就从第一页翻起,以至于第一页的内容都能背下来,而三页以后的内容都是新的。讨论每个问题时,既有生动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下面就我谈谈我的看法。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P12)。学习就像是建房子,基础知识就像是地基,地基不打牢怎么建高楼大厦,基础知识打不牢,怎么能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学深学牢。而基础知识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习的,那时候的孩子比较贪玩,所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大关键问题。老师必须根据学生们的爱好,在欢乐中让学生们接受知识。而知识的学习具有连贯性,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们上低年级课的时候,要与高年级的课程紧密联系。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准备教三年级,要看看五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阅读课本里有关历史、地理、自然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也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P12)“要使学生的四年级五年级顺利的学习,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什么。”(P13)针对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我小学数学老师在给我们讲题目的时候,经常讲一些稍高年级的解题方法以及概念、技巧等知识,说等你们到了时候自然会懂。所以我特盼望到老师所说的“时候”,而这类的题目在我印象中也就十分深刻。到了稍高的年级,我总会说,just so so,这么简单,我当初还认为是多么的深奥,多么的了不起。就这样,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掉过。 苏霍姆林斯基说“游戏成分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P13)确实如此,没有哪一个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孩子学习打游戏往往一教就会。在兴趣中学习事半功倍。苏氏在教小学儿童的时候,“将2500个词分配成每个学习日平均学3个,孩子们抄在本子里并且记住。这项工作只用花几分钟的时间,而要坚持下去,积累的知识未必少。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学生在早年记忆的东西,常常永远不能忘记。”我在学前时学的“坐在椅子上喝水hhh,小棍赶猪lll。”至今也不曾忘记,读来任是朗朗上口。印象十分深刻。在高一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总喜欢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在黑板上写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以及难掌握的成语,每次就讲解这几个,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区分他们的不同用法。使我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学习得实干,但也有技巧,掌握了技巧,学习就会变得很轻松。 55 这本著作,我将坚持把他读完,因为我知道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实践中学不到的知识,将对我的人生起很大的作用。 美育与智育的结合 2008级教育学 龚文浩 对于教育活动,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这几部分。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很少能够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一般都是偏重于学生的智育。但是,教育活动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开展某一项或偏重于某一项教育都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应将这几方面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二十世纪苏联的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当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并没有具体谈到这五方面的结合,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在很多文章中都或多或少的体现这样的教育思想。通篇浏览《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可以发现,他在这本书中主要谈的也是智育,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育。同时,他也谈到了美育与智育的关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 “小学里的图画安排的怎么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图画以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直接关系”,“儿童的图画是通过逻辑认识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这些都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美育,特别是对艺术教育(主要是绘画)的重视。他认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必不可少的条件。美育和智育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观点打破了单纯的、片面的、机械式的发展学生智力的观念,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何这种美术或图画等的学习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美育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因为小学儿童的思维水平基本上是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高,需要采取直观性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而教学生学习绘画,让学生到自然界去学习,便是最佳途径。苏霍姆林斯基称自然界为“思维的发展地”,让学生在自然界去学习绘画,“能使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充满鲜明的审美情感”,“当儿童在画那些体现着美的事物时,对美的感受好像要求表现出来,激发着儿童的形象思维的觉醒”。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图画是施展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源泉。中外古今有许多大师对想象力的赞美,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象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教育思想是具有很强的新意的。 我们知道,学校传授给学生的大多数知识都是依靠语词为载体的,也就是所谓的书本知识。然而由于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自然的对这些知识产生一定距离。因此也出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让我们振聋发聩的问题——按所谓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应当是这样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取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可是事实上完全相反: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往后的学习反而越困难。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许多少年在八年级毕业以后不想再学习下去呢,他在分析原因时说:“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向他们提出的唯一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再现”。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活跃的思想和鲜明的想象力不仅不熄灭而且得到发展,那么,我所上的那种“思维课”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是他的“思维课”呢,他给学生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自然界。通过让儿童亲近自然,来让儿童学习看出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事物跟语词之间的深刻联系,这就是他所谓的“思维课”。在这种思维课上所取得的效果是任何书本和课程都无法给予的,儿童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 56 他认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他是通过美育,让学生产生对自然的美感,体悟自然,理解所学知识与自然、世界的关系,达到充分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他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世界、走进美,然后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并成为学生智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与智育相结合”的观点,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次重要修正,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在充分肯定其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教育思想的不足。苏霍姆林斯基虽强调了美育的重要作用,但他也只是将美育作为智育的“补品”,在他眼里,美育似乎只是实现智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美育与智育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不完善的,需要加以修正。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靠智育,也要靠其他形式的教育,诸如美育、德育、体育等。在这里,我们暂且只谈一下智育和美育的关系,但并不是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其实,德、智、体、美、劳这几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处于一个相同的地位的(当然,就教育本身来说是如此,但受到具体实际条件的制约,可能会对其中一种或几种教育有所偏重),他们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美育与智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美育,智育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可能永远都处于传统的呆板的灌输知识的教育,而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没有智育,美育也很难开展。周国平曾说,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守护下,诗的精灵才能自由的飞翔。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智育是美育的守护神,只有在智育的守护下,美育的精灵才能自由的飞翔。美育如不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很可能会产生很多片面,甚至荒谬的认识。因此,只有将美育与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开展,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009教育学 陆玉容 一、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过“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要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两三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P17)对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学生都深有感触,因为有许多的同学花在课本上的时间比别的人都要多,可是成绩却很不理想。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后进生”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的迟钝。”(P18)我想在这时造成大部分“后进生”的主要原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这类学生应用阅读与思考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用书中最鲜明,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知识。还提出“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P18)文中提出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学生费佳,苏霍姆林斯基从民间搜集了二百道应用题,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而是要求东脑筋,随后又专门为费佳搜集了一套供他阅读的书籍。后来费佳成为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师。我个人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与做法非常认同,有很多的问题并不是靠我们死记硬背而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的。 对于现在在中国的教育模式,我想是迫切需要这一点的引导,我们不能认为让孩子在小学,初中,高中时死记硬背,到大学才来扩大阅读,那么已经浪费十几年的时间了,并且对于中国教学中,老师的“特别对待”也很明显,教师明显倾向于那些所谓的“优等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功。所以在这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57 我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点的差生都可以被老师发现。”所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班上也许有很多像费佳这样的学生,而苏霍姆林斯基不可能每一个都发现,并且搜集一套专门供他们阅读的书,总会有被忽略的一员,所以在这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没有阐述,我想这也是需要我们去深思的地方,如何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让爱的阳光普照~ 二、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理想的现象,这是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时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的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P12)在现在的中国我想人们对于这一点有两种极端。一方面在大城市中,家长们花高价让孩子们进入那些昂贵的学校,还给孩子们上各种课外的辅导课,我想他们确实在狠抓孩子的基础,但是效果如何,我想还是不太尽如人意。而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孩子们没有学校,老师或是学习环境十分恶劣,这是对于孩子基础的忽视。要大力发展我们国家,我想这两种极端是要立即解决的。“去农村支教”是我们国家打出的口号,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山区的孩子,我们应怎么样用知识去改变他们,我想这事国家必须重视的。 以上是教育的问题,相对于老师来说,这一点也非常的关键。“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P12)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现在由于小学的基础没打好,到后来就学不进去的学生很多,但就如何才能让每学生打好基础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首先要注意基本的读写能力”(P12)因为基本的读写能力是以后我们学习的根基,我们从事各项活动都需要基本的读写能力,因此这一点很重要。“在童年时期,即以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是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学过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P13)从这一点就启发我们如何去开发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因此我们小学教师身兼着塑造与培育孩子成型的重任,有时会看到电视上的被报道的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还有小学上课的过程中过于呆板和答案化,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P14)这一点提醒我们在教小学时,应尽量在游戏中创造,在游戏中发挥孩子的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两项最为重要,一个是词汇表,另一个是让学生记住四百个修饰性的成语。这些都建立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小学教师应在娱乐中教会孩子,为孩子的将来做好教育准备。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得加强培训,因为这是他们人生的起跑点,我们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 《苏霍姆林斯基》读书笔记 2009教育学 陈玉培 读书笔记一: 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摘抄: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感想:哲学上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这一理论在教育上也是成立的。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应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就十分重视这一点,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 58 我国现代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却有所缺乏,特别是在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在城市,即使各种设施比较齐全,但学生人数过多,教师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当学生产生差异时,很难及时地去正确引导,结果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每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要求也应该不同。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制定目标,学生实现了目标,就是他的进步。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不足,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小班制教学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之间互助,共同进步。 摘抄: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乐趣。 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末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 感想:我想如何把一节原本枯燥无味的课上得生动有趣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评价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想让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就应该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如果采用提问、点名回答的方式,那么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会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会对上课产生厌恶情绪,教师也会处在尴尬的境地。一堂课后,教师、学生都会很累。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虽然,活跃课堂气氛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全身心投入,用激情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上你的课成为一种享受。 读书笔记二: 第三十五条怎样培养记忆力 第三十六条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记忆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拥有好的记忆力,能够让我们更加充分合理地运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要求我们背书,说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但似乎每天都是完成任务似的死记硬背,并不懂得运用什么技巧。 读完这两篇文章,我有很大的感触。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好的记忆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 1.当儿童还没有达到需要在课堂上和家庭里记忆和背诵的那个时间,就应当特别关心他的记忆力的培养。学前和小学时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 2.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3.在小学里,应当打下记忆力的牢固基础,而让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在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去探索、获取和掌握的知识,就是记忆力的牢固基础。 4.要学会运用不随意识记的方法。 5.是识记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的过程。 掌握正确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培养好的记忆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减轻学生的负担,以此加深他们对课本的印象。 59 第八组 教 师 姚运标 组 长 李健龙 读《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有感 2007级教育学 李健龙 生活的更新通过传承。 生活的更新通过传递来实现,生活的主题应该是人,杜威从生物的更新谈起,进而谈到社会成员的更新,即生活的更新。何为更新呢,生物的更新是使作用于自己的力量便于自己进步手段,生物为了生存,努力使自己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使自己得以生存延续。生活也就是适应环境自我更新的过程,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人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社会就要不断更新,所以人要不断“更新”自己~人的更新是多方面的,人如何更新,朝哪方面更新,从而又引出了“传递”的概念。传递是生活更新的途径,平时我们讲传递知识,传递经验等,其实传递就是年长者把经验,知识,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等教给幼者,是种族得以延续,得以发展进步。 教育和沟通 “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 “人们住地相近并不成为一个社会,一个人也并不因为和别人相距很远而不在社会方面受其影响。一本书或一封信,可以使相隔几千里的人们建立起比同住一室的住户之间存在更为紧密的联系。甚至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工作的个人也不构成一个社会群体。一部机器的各个部分,为着一个共同的结果而以最大限度的相互合作运转,但是它们并不形成一个共同体。但是,如果他们都认识到了共同的目的,大家关心这个目的,并且考虑这个目的,调节他们的特殊活动,那么,他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杜威这一精辟论述,给出了共同体以严格定义,点名了共同体的特征和条件。“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甚至在最社会化的群体内部,有许多关系还不是社会化的,在任何社会群体中,有很多人与人的关系仍旧处在机器般的水平,各个人相互利用以便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而不顾所利用的人的情绪的和理智的倾向和同意。这种利用表明了物质上的优势。就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雇主和雇员的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而论,他们仍旧处在这个水平,并不形成真正的社会群体,不管他们各自的活动多么密切地相互影响。发命令和接受命令改变行动和结果,但是它本身并不产生目的的共享和兴趣的沟通。” “任何社会安排只要它保持重要的社会性,或充满活力为大家所分享,对那些参加这个社会安排的人来说,是有教育意义的。只有当它变成铸型,照章办事时,才失去它的教育力量。” 一个好的集体,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集体,一个好的教师,是与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教师,一个好的将军是能跟士兵共同吃苦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将军,一个好的领导,是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领导,还记得在教育周刊上一位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教学的核心都是师生关系。”学校和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空间。 因为只有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共同体里的成员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沟通,彼此了解,他们共同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只要共同体里的成员共同努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力量发挥到最大,效果才是最好的~ 正规教育的地位 人们联合在一起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这种非正规的教育,估计当时人们就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在人们联合在一起的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种概念,这种教育是偶然的,是潜移默化的,并被人们逐步注意到,这就是书上讲的“这种影响并不是他原来动机的一部分,原来的动机是有限度的,而且是比较直接的、实际的。”人们当初联合在一起,最初的原因是为了生存, 60 为了与自然作斗争,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生存,这种理由才是直接实际的。可以认为非正规教育就是人们联合在一起的一种副产品。比如我们要做某一件事,开展某项工作和活动,开始的目的(动机)是比较实际的,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深入,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某种影响,经验慢慢丰富了,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些东西。 为什么人们有时更青睐于非正规教育所学到的知识,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认为读书没有用,因为他们已经从非正规的教育中获得了些直接经验,并且直接运用到生活中了(转化为品行了,包含在日常事物之中而具有深刻的意义),且十分实用~而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理论性特别强,跟现实生活脱节,不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有时运用理论知识反而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有人凭着经验却能解决,这就是经验大于学问的原因之所在了,正如书上所讲“如果所获得的知识和专门的智力技能不能影响社会倾向的形成,平常的充满活力的经验的意义不能增进,而学校只能制造学习上的骗子,自私自利的专家。”正规教学容易变得冷漠和死板、抽象等。大家注意杜威此时也只是容易变的。学校教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人类群体通过教育来影响有意识的生活,再一个就是传递遥远的事物知识,通过语言符号传递学问等。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却过多的关注后者,甚至是只关注后者,这样就是形成了学校的之注重理论,轻视实践,也就是杜威所讲的学习上的骗子,自私自利的专家,杜威首先是肯定正规教育的,并没有否定它的价值,同时更强调非正规教育的必要,他认为要在正规的与非正规的,有意识的和偶然的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不能使二者知识之间有割裂,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无意的教育中,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呈现给学生一点偏理性的知识,在有意识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多呈现给孩子一些经验性的知识,多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以弥补空洞理论的不足,所以说教育哲学必须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持二者的平衡~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2007级教育学 苏苗苗 教育何以必要, 在杜威看来,首先,教育是个体生存的需要,人类这种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人类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来维持自己,主动尝试,进而获得经验。再次,教育是社会延续的需要,如何使人类种族文明得以延续,不管是生产技术还是社会规范都需要经由一代代的传递而延续。然而人类社会不是个体经验的延续而是社会经验的延续,这就需要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群体经验再传给下一代,这样社会年轻一代才有可能掌握人类优秀文化。正因为如此,教育尤为必要。 杜威的教育观包括纵向的教育即代际之间的教育,如包括长辈对后辈的教导,也包括横向的教育如同学之间的沟通。杜威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因为沟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的人们必须通过沟通使之具备相同的目的,信仰,期望,知识,而这些可以促成相同的情绪和理智倾向。在当时的所谓社会化的共同体——美国内部,很多关系仍没有社会化。因此他们的关系仍处于机器般的水平,这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社会群体。相反,真正的沟通是具有教育性的,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经验和别人沟通时,不仅可以使接受者获得和扩大经验,而且传递者本身也需归纳,总结经验,甚至也要吸收别人的经验。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特点,沟通才可以有有效的教育作用。 归根结底,共同生活的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因为在共同体中与别人进行共同的有效沟通,它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反之,非共同体生活则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为个体既无法吸取别人经验,也无法反省自己经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区分两种教育,一种是在共同体中和别人共同生活所得到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非正规化教育,或附带性学习,还有一种是在专 61 门化机构中有意识地教育,我们将这种机构称之为学校,学校的产生也意味着正规教育的出现,它的价值在于可以将经验整理成一定的次序和形式施加影响因此它是极其重要的。在我们生活中,任何制度的建立,它原先的动机是比较直接实际的,但是它的“副产品”即一开始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在制度生活中所形成的合作,联合等精神,理智和情感的反应是被人们逐渐所注意到的,而用这些作为指导因素则更缓慢。 但是对年轻人的教育在生活中进行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他们要形成的是参与共同生活的能力。因此,通过和年轻人相处,我们可以使制度的制定者完善社会制度等。看看我们现在的官员,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很难了解下面发生的事情;不愿与下属沟通,不愿深入群众。他们忽略了非正规化学习的重要。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非正规化学习之外,一种专门的教育也是迫在眉睫。首先,文明的进步,经验的积累造成年轻人的能力和成年人所关心的事情之间差距扩大。再次,成年人所做的事情很多在空间和意义方面距离年轻人太遥远。最后,模仿式学习越来越难以再现事物内部所含有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有意识的机构——学校应运而生。在这里,明确的材料——课程被设计出来;讲授的专门人员——教师开始产生。在学校中。书籍和符号化的知识作为载体,承载着人类种族的经验。总而言之,一个复杂社会的资源和成就的传递需要正规的教育。然而任何事物的出现必定有它的利和弊。正规的学校教育由于缺少学生对生活的直接参与,极易变得抽象和书生气。杜威在这里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批评,传统教育重视传授理论,忽视实际。所以,任何改造学校而不是消灭学校是杜威理论的中心。这也是教育哲学的任务,如何在非正规的和正规的,偶然的和有意识的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从而避免培养学习上的“骗子”,(而这恰恰是目前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然而距离杜威提出这一观点,已过去了将近一百年,这一问题仍未解决,这也成了学校教育一个越来越困扰教育学者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何时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有待于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去积极探索和实践。 刍议杜威的学校论及现实意义 2007级教育学 吴蕾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一章中杜威向我们阐述与传统不同的教育概念,提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保存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使人类文明得以永续世代传递,而学校是经验传递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大量经验知识,使传统的学校教育变得生硬、僵化、表面化、肤浅化,失去应有的活力、生命力,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新的教育论、学校论,对于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学校论的内涵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是个体生存、群体延续的需要,社会环境对于儿童无目的、偶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强有力的,儿童参与共同生活,行动中具有与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兴趣、目的,同化于群体的观念价值,不仅在行动上按群体的要求,“以别人同意的方式行动,而且,在行动中,在他身上引起了激励别人的同样的思想和感情”。 他从“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中进一步引申出“学校即社会”的命题。学校作为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专门的场所,应该是一个经过塑造的简化、纯化、平衡化的理想环境,让未成年人在其中自由生活,健康成长,有生机、有活力,学习未来生活所必备的能力。学校是个特殊的,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正规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原始社会未成年人很少受到正规的教育,没有特殊的教学方法、材料、制度,仅仅通过参与成年人联合生活——直接参与各种职业活动或间接通过简单游戏性的模仿,学习群体的风俗习惯、获得他们的情感倾向和种族观念,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文明的积累,年轻人的能力与成年人 62 的要求差距扩大。成人所关心的是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在“在空间、意义方面遥远”是未成年情境性生活中不能学到的,“游戏性质的模仿”越来越不足以再造成人的经验,未成年人的教育已非日常生活的简单授受、日常交接所能完成,负责文化交流和文化传递的正式教育机构——学校,随之诞生。“没有这种正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 文化的表达和传递愈来愈依靠文字,慢慢地人们误以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识字,把教育等同于传授遥远事物的知识,通过语言符号传递学问,教育理论也因而步入歧途,产生这样一个危险——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分裂。因而正规教育愈来愈缺乏一份亲切、一份生气,而变得冷漠、死板、狭隘。 杜威在批评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儿童基础上,提出崭新的现代学校观。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 学校无法超然于社会之外, 应该在社会与学校, 即在非正规的与正规的、偶然的和有意识的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 寻求某种会通。 二、对杜威学校论的简评及对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的启示 尽管有人批评杜威学校价值“中立观”的虚妄性,在社会中, 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具有“社会同构”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否认杜威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杜威现代学校观,不仅促进美国学术和教育的改革,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我国教育影响尤为重大,胡适曾说:“自从中国和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邦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晏阳初提倡的平民教育动都受到杜威的启发。我国新课改理论基础之一也是杜威的理论。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存在教育与现实生活脱离的状况,基础教育尤为严重。“成功接受大量系统规范教育者付出的代价, 往往就在于失去真实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牺牲受教育时期的丰富生活换取进入保守社会的合法机会。这就是当下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疏远甚至分离带来的现实”。[1] “教育的阵地不但是使新生一代适应当前的环境,还要培养他们继续不停地适应那向着未来而迅速发展的广大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民主社会。使人们有自由生活、生长、经验改造中获得知识、能力、思想、感情,恰是帮助人们审度时势之需而巧于适应那种永在前进的社会,并从而成为革新的先驱者。这种教育能保证人类前进而不倒退,能造而不摧残儿童,是教育的上乘”。 杜威所描述的理想教育也应是我国学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让我们青少年在学校中健康学习、成长。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 P2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2007级教育学 徐苹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回归生活教育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同杜威早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及当时美国社会历史条件密切联系着的。1879年,杜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1年跟托里教授学习哲学史,主要学习苏格兰实在论哲学。此后到1884年,他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受到黑格尔主义者乔治•莫里斯的影响,以致在他后来的许多的著作中,到处可以看到那种黑格尔式的辩证推理。获得博士学位后到1888年,杜威在密执安大学当哲学教授,那时密执安大学已经建立起美国第一个教育哲学讲座,而且同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密切相关。杜威对普通教育的兴趣是他在密执安大学参与中等学校师资培养工作中激发起来的。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和詹姆士等人的影响,而运用这一教育哲学理论,联系美国教育现状,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研究和批判传统教育,是杜威回归生活教育思想产生的契机。通过对杜威其人的了解,以便于我在读《民主主义与教育》,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 63 本书的第一章——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分别是 一、教育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 。而自我更新就要不断地使环境适应我们的需要,要认识环境、改造环境。要实现这个过程,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命的社会延续。”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社会群体的每一个组成分子,在一个现代城市和在原始部落一样,生来就是未成熟的,孤弱无助的,没有语言、信仰、观念和社会准则。”人刚一出生,与一般的非生物一样,仅仅拥有的是一些自然属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体使得社会生活继续下去,这其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对于个人来说,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社会群体的组成成员,就要通过年长者将行为、思想、习惯、风俗等传递的方式而实现。而对于社会来说,只有这样的经验一代代传递下去,使个体经验变成社会经验,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二、如何实现教育 学校是实现教育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割断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完全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这样只能够形成僵化的教育,而只能将部分知识进行传递。这里杜威提出了“沟通”,认为“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与沟通相关联的两个词是“共同”和“共同体”。通过沟通使人们占有共同的东西,比如说共同的目的、信仰、期望、知识等,从而形成一个共同体。杜威所指的共同体就是他的理想国——民主社会,社会成员共享利益,人与人之间有着许多的思想上和情感上的接触点与交流互惠。而要改善现在的社会以达到民主社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与渠道。要形成共同体,就要以沟通为基础和前提。“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这体现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通过沟通可以学习到他人的经验,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人,在沟通中不断提升自己。没有沟通的人,就处在一个非共同体中,很少有或者没有机会去反省他过去的经验,抽取经验的精义。 三、正确对待正规教育 受教育有两种形式,正规教育即有意识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即偶然教育。正规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学校教育,一般出现在较发达的地方,在不发达的地方很少出现。书中举了野蛮人的例子,在野蛮人中,只是依靠非正规教育的方法,让儿童参与成年人的活动,这种参与一部分是直接的,如师徒,另一部分是间接的,模仿学习成人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仅仅靠偶然的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度越来越大了。因此,需要有专门的地方,有明确的材料,一定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便形成了。学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非正规教育的不足。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不足,传统的正规教育同样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正规教育容易变得冷漠和死板,这与非正规教育截然不同,非正规教育是年轻人参与到成人的活动中,这种参与是有生气的,活泼的。 (二)正规教育所学的知识储存在符号里,是死的,而这些知识都有人为编定的,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想法,忽视了客观现象。而非正规教育是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是客观现象真实写照。 (三)正规教育的材料与社会生活脱离,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实践和在实践中升华。 这里很明显的摆出了杜威对传统学校教育、完全学校化的批判,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打破学校与生活的隔离现象。杜威很有远见的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了。为后面提出“教育即指导,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思想进行铺垫。 想想我国的教育现状,无论是学前还是中小学,学科与生活的脱离现象比比皆是,所培养的也仅仅是书本上的英雄,虽然在新课改的作用下,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要真正做到回归生活的教育还要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而要走上这条路,又不得不重温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他的思想中找到我们要学习的理念。 64 教育和沟通之我见 2008级教育学 章学培 初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觉得很难理解,但认真读了之后觉得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并有很多启发与收获。在第一章《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中,有几处论述都给我很深的印象,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杜威关于“教育和沟通”的阐述,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于“教育和沟通”这一节里的精辟论述我这里不作援引,杜威首先提出了共同体的概念,这里的共同体指得是美国的民主社会,为了形成共同体,杜威所看重的人们必须共同具有的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知趣相投。 这样,人们才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换意见,碰撞思想的火花,互相分享经验并使之扩大。杜威并不在意物质条件的基础性,直接指出“知趣相投”才是形成共同体的关键。比之“知趣相投”,共同的物质条件、临近的居住关系、为一个共同目的而工作的人、为一共同结果而以最大限度的相互合作运转的机器各部分都构不成社会群体,除非群体中每一个人都认识、关心、考虑他们的共同目的,都了解别人在干什么,而且有办法使别人知道自己的目的和进展情况。接着杜威又用反例——不是社会化关系的群体的特征,从正反两方面充分地说明共同体的构成条件,让我们对这个重要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共同体里便牵涉到了沟通,因为沟通是人们达到占有共同东西的方法。杜威用简洁但饱满的文字,说明了沟通的教育性、艺术性及对传递双方的影响。读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会运用新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尤其是那些我们一直以为和我们关系很密切的人,我们之间究竟是物质层面的利害得失,还是心灵世界的真正沟通,如果一个人整天想着自己的利益却去别人合作,没有真正的知趣相投者,那么,他就称不上杜威所讲的共同体中的社会人,我想这样的人活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利益或者讲财富只是我们生活的物质需要,我们国家进入小康社会后,温饱已不是问题了,我们所追求的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东西,如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当一个人年老时他所能回忆的也只有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期望我周围乃至整个社会的人们之间是充满心灵沟通的,和谐融洽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合作。 当然沟通也要注意方法即杜威所说的身处经验之外,例如一位老师要讲解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难问题,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才能把需讲解的难点归纳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有所感悟,我想这种教学相长来源于身处经验之外即沟通,不是很好吗。其实,在这里沟通也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对于教育而言,老师需要去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心性特点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然而现实当中很难做到,这种班级授课制,一位老师面对一个教室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希望社会更加发展后能有更好的方式,使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而不只是个别学生。对于一般人的沟通而言,我觉得应该尽可能的去了解别人 的生活背景,对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给与应有的宽容,这样才能做到在沟通中尊重他人,这样的沟通是心灵上的,能达到理解的效果,有了沟通,有了理解,教育——我想不是很难的问题了,让我们再次高呼理解万岁吧: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教育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充满和谐。 65 第九组 教 师 周兴国 组 长 程 晨 一种对传统教育思想挑战的思想 2007级教育学 程晨 刚开始知道要读杜威的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杜威的“三个中心”,即,读这本《学校与社会》的时候,就抱着这三条来读,每读一句总想着反映了三条中的哪一条。读着读着就发现,有些读不通了,杜威虽然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自身的发展为教育目的,可似乎又是以社会的发展为目的的,守着“三个中心”,把自己的思维都禁锢了。于是决定放下对杜威的“成见”,静下心来,以空白的心态来读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些观点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杜威的思想。他所提倡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但也不是对社会不管不顾,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个性的社会成员,以儿童为中心也是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可得知,西方社会正处在一个工业大发展时期,社会发展迅速,杜威是将学校视为社会变革的组织,以新教育来培养新的未来的社会成员从而改造社会,完成社会的转型。他意图以温和的社会改良代替暴力革命。 杜威的思想是针对当时的传统教育提出的,传统的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脱离社会,学校成为一个象牙塔,恪守教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儿童的接受与否不管不顾。杜威提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方面,另一个是心理方面,这两者是平列并重的,不可偏废其一。其中以心理方面为基础,心理亦不仅仅包括智力方面,还包括儿童的本能、冲动、能力等,这为教育提供了教材,教育以儿童自主的活动为主,教育者的作用就是深入的观察儿童各自的心理结构和活动,使教育过程与儿童的活动相一致。而社会方面,要求儿童的活动与社会相联系,将学校视为一个雏形的社会。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非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是要求掌握能力而非某些技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于教育的影响是深入到质的,而非仅仅流于表面或形式,因此教育改革就不能被割裂,被禁锢在一个个学校里,而必须与社会相联系,以宽阔的社会观点来看待,杜威所理解的“新教育”就应该消除和社会的隔离。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能从一个点的知识扩展到面,似乎要求一种通才、全才,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全面,引导能力强,而非当下的专业型教师,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老师都是他的研究生,对于杜威的要求可以较好的达到,可是如果推广出去,那么教师问题怎么解决呢,如何培养出那么多符合要求的教师呢,随年龄增长,对教师的要求更苛刻,低年级还好,高年级呢,随知识越来越复杂,如何把教师培养成全才通才呢, 杜威提出教育的浪费是指人的生命的浪费,儿童在校时的生命的浪费和以后由于在校时不恰当的和反常的准备工作所造成的浪费。学校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应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所以杜威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触的缝纫、烹调、纺织等纳入到课程计划中来,而非仅仅将知识流于表面,更注重与更深层次的能力和品德方面。对于儿童的冲动,并非压制或迁就,而是通过设备和材料的结构,指导儿童的活动,使其按照教育目的的方向运行。但是我认为太重于从直接经验中去学习,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能接触到得直接经验以及能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到的太有局限性。一个知识点,也许在书中只有一两句话,而从直接经验获得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是几倍甚至十几倍。那样是否有点走弯路呢, 在当时,杜威的思想无疑对以往的教育是一种革新,具有时代意义,也为教育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风,使教育的重点转向了儿童,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的思想是作为教育者必须认真了 66 解的。 儿童教育的理想信条 2007级教育学 葛文祥 在“什么是教育”这一信条之中,杜威强调,真正的教育是对儿童能力的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刺激。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跳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即自我中心,去寻找到以集体为中心,通过儿童个体与集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个“集体”即是所谓的社会,杜威强调教育要回归社会,要站在社会的角度,去探视教育。而在教育过程中,杜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学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学的。所以教育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结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协调、相一致。而在社会方面,儿童必须具有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去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须在这两个方面出发,去引领儿童。在心理的与社会的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秘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个人的心理的前提下,不断的挖掘个人潜能,和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在杜威认为的教育下的理想中的人,所要具备以下素质:其一、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有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其二、要掌握科学的思维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其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服务社会的精神;最后,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能通过从事某种职业发展个人才能并为社会尽力。 在“什么是学校”这一信条之中,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要求儿童要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学校即要与儿童的生活相契合,也要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学校要更富有活力,更富有乐趣,更富有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因此学校是集培养儿童社会能力和语言知识于一身的教育场所。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把社会活动呈现给儿童。所以学校要开设一些社会性的活动科目。在活动中,教育儿童,启发儿童,促进儿童良好。学校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和背景的,通过对旧经验的理解和掌握,去习得接受学校所传授的新观念。因此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校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道德训练贯彻到其中去。在学校中,儿童把在课堂之中所学的各个科目的知识进行综合,进而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起引领、引导作用,学生起主导、主体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浅谈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 2007级教育学 王先翔 在阅读《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书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了其作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的一些关于教育思想,其中,有关兴趣方面的论述给了我一定的启发。 在开篇第一章《我的教育信条》第四节关于“方法的性质”的论述中,首次提到了兴趣一词。兴趣,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就是社会中的人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浓缩到教育领域上,在杜威看来,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换句话说,一个人兴趣的大小、好坏、或者对事物感兴趣的程度的高低,往往体现出这个人的能力倾向,针对所感兴趣的事物的能力的大小,大体说来,兴趣可以归结为一个人能力 67 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经常观而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孔老夫子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观察与培养,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学。例如对学生个性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爷辟,由也喭”,很清楚地用一两个字就概括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说明他对学生的了解。孔子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经常有目的的找学生谈话,有时个别谈,有时三五成群的一起谈,方式灵活多样。然后,对那些个性有所特别的学生时常进行个别观察,注意从学生的言论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但也避免单凭言论做判断的片面性,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只凭公开场合的行为表现做判断还有片面性,还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做判断还有片面性,还应对行为的全过程进行考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了解学生的方法,也是现阶段在教育领域普遍呼吁的因材施教的前提与方法。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但是目前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例如,应试教育仍然在初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这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间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让不少学校实行的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是分数、升学率,是对学生教条式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而不是主动去探索发现的创新人才。因此,现在不少学者、教育家普遍呼吁改变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进而提出素质教育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这一学生们主体性的发挥,必然要建立在针对他们兴趣了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因材施教要以个体兴趣为前提。 日常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往往以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样是不利于教学活动进行的。比如某一好动的学生,老师对他的教育方法是批评和禁止,这就可能会抹杀这个学生的好动的积极性,也许这个学生在运动这一方面的天赋就永远发挥不出来~这是当代初等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也是无法很好的进行素质教育、实实因材施教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我认为这与这样扼杀学生的兴趣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在杜威看来,兴趣既不应该予以放任,也不应该予以压抑。压抑兴趣等于成年人代替儿童,这就减弱了心智的好奇性和灵敏性,压抑了创造性,并使兴趣僵化。而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兴趣总是一些隐藏着的能力的信号,重要的是发现这种能力。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它的必然结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所以说,对待学生的兴趣,既不可以过度的放纵,也不可以过度的压抑,要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合理的发展。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压抑学生兴趣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例如常见的一个语文题目: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道:“是春天~”老师摇摇头说错误,而所谓的正确答案是水~其实这个问题在国外教育学者看来,学生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甚至比所谓的参考答案更加好。但是中国的教育往往把参考答案看做是唯一正确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很多方面压抑了学生的兴趣。然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兴趣是压抑为主,而家庭教育对学生,不,应该说是对子女是放任兴趣。现在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户越来越多。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一辈对家中独苗更是宠溺,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给什么,给不了就换个方式满足,这样,一旦孩子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家长就会积极地给予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过度的让孩子去探索,往往导致“三分钟热度”现象的出现。孩子的兴趣最终会被任性和好奇性所替代。所以说,对孩子和学生兴趣的培养要适中,即要采用“中庸”的思想去对待儿童的兴趣。杜威认为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里面,才能知道儿童想做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工作的最起劲,最有效果。所以说,兴趣,是打开成年人与儿童之间交流和理解的桥梁,在教育中就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纽带。现在社会追求的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应该从这个方面着手,针对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 68 浅谈杜威对教师的要求 2007级教育学 张 争 拜读了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前两章的内容,对他的教育思想,有了较浅的了解。了解之后,于是不禁想要知道杜威对教师有怎么样的要求。 《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的演讲内容,听者绝大部分应当都是教育工作者。杜威虽没有明确地将教师单独分离出来讲,但从他关于教育、学校、儿童、教材等方面的论述也能够间接地了解到他对教师的看法与要求。 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那么,我想教师的工作也应当从这两方面着手。 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社会方面,“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教师的地位应当首先明确,教师也是影响儿童的社会因素之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因此,教育者应当遵照儿童的本能与兴趣,应当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或者起码的理解儿童心理的的能力。这是教师了解儿童的前提,也是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基础。 教师必须了解到,通过教材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的重要性,而这些教材应当是相互联结于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中。教师同时也应当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状况的知识,具有一个及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的知识的综合体系。这是能力的方面,技巧的反面也应同样要受到重视。教师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下,在体现儿童社会生活的活动中起指导作用。 在方法上,无论是提供教材还是处理教材的方法,教师都都应当首先尊重儿童的能力与兴趣。在儿童的本性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如果不允许儿童遵照自己的本性,结果就会造成阻力和教育中的浪费。儿童的能力使得他们认识事物多从表象出发,那么,表象理所应当地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而儿童的兴趣则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足见,教师要具备了解和掌握所有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与社会方面的因素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必然承载着学校文化的积淀。因此教师与学校的密切联合,对于儿童与教育、学校与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总之,教师在杜威眼中应当是智慧的、机敏的和献身的,这样的要求不得不说是极高的。这可能与杜威本身的过分优秀有关。作为一个集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等称号于一身的伟大人物,对于从事他所构想的教育蓝图又怎么能低得下来呢,教师的高质量与高地位都应当是理所应当的。当然,这里的高地位绝不是针对儿童而言的,而是从世俗人对教师的期望的角度看待的。 当下,教师的培养也似乎可以从中借鉴到一些良好的建议。专业知识必不可少,但应当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为基础来构建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力方面,是在知识体系上的拔高,或者说是一种相辅相成;教师也可通过与儿童交往的社会活动中,利用知识了解儿童,利用能力指导与教育儿童,再从教育实践中得到知识上的查漏补缺,更好为儿童服务。当然,这些都只是从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方面论述而已,不等于说教师没有一点权利的享受了,教师的权利也要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行。 69 第十组 教 师 朱家存 组 长 陈小露 小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中的发挥 2007级教育学 陈小露 一、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是王策三教授于1992年3月在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全体教师会上的发言,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一篇演讲稿吧~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教学实验蓬勃发展。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国外许多新的教改实验信息和教学思潮传入,引起了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的形势下,总结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对教学现状反思,从而对教学实验产生强烈的要求和紧迫感,要追求改革、进取、探索,表现时代精神。王教授的这篇文章就是对当时进行的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的一种总结和反思。 二、主要内容分析 整篇文章有三个部分组成:引言、主要内容和总结语。 引言主要介绍了实验课题的提出者——裴娣娜,并说明了作者的支持态度。 主要内容包括实验课题的确立、实验的理论基础和重大意义、实验的开展以及理论的学习四个部分。 题目《对小学生主体性实验发展的一些认识》就可以看出他是针对于当时的一些实验现状提出这些认识的。实验首先涉及的就是课题的选择与确立问题,作者基于当时裴娣娜提出的“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和培养”结合实验的非终结性,提出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这样把范围缩小了,对象更明确,更便于研究。 在实验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意义中,首先介绍了两个理论基础:抓住了我国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正是全面发展的核心与精神)的核心与精神实质和符合教学工作的规律体现。他认为人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特征就是主体性或叫主动性,也就是自觉能动性。这也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全面的人。那全面的人具体又该是什么样的人呢,在这里,就我个人意见而言,我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从两个维度去考虑:一是人全方位发展,这是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二是个体在莫一方面的天赋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王教授也是从这个维度去考虑学生的主动性的。现在社会所面临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或者说在我们思想里,一致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人才“一”字型、“十”字型、“T”字型,在这三种人才中,我们所希望的当然是“十”字型人才,但是在现实中这只是一种“理想国”;而我们现实造就的是“一”字型人才。我们的社会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博而专”的“T”字型人才。 教学的实质就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经验传递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变为学生脑子里的东西,使学生有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这个转化过程更多的应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过程。在第二个理论基础中 ,王教授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问题,对于师生关系问题,我试图找了一些文献资料,师生关系从最初的教师主体论到学生主体论再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再到马丁布伯的“你——我”的师生关系,从大体上来说,学生的主体性在凸现这是我们不可否认事实,同时也体现了教学工作的规律。 在意义部分王教授只简单讲了他的切中时弊、主动适应、面向21世纪走向世界三个意义。 在实验的开展部分,简单的介绍实验开展的两条基本原则:进行基本训练的实验精神和诚心 70 诚意把小学生当作主人。一个实验即使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重要意义,但如果不能落到实处,开展实地实验,那这个实验永远注定只是实验室的实验品和所谓的样本。 在理论的学习部分,“任何教育实验都存在一个学习问题”。一个实验从提出到实践必定要有对象有主体的学习过程。学习也是一种思想的转变,从教师主体论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转变,真正学习、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并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关于具体要学些什么,王教授指出以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教学认识论、教育理论为主的学习内容,也提出了学习的方法:系统的读书、学习和科学研究。 在文章的最后,王教授用“由实践来检验”的一句话作总结。 三、感悟 读完这篇文章,唯一的感受就是王教授语言的朴实。王教授的文章就在讲平常话,不刻意追求高深,尽量用一些最普通的、平常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这对我们在做论文时有很大的启示:我们的文章不仅仅是面对教育研究者的,更多的是面对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 先哲和我们 2008级教育学 彭文超 后人发现,有那么一个时代,似乎由于一种神秘的力量,使世界各大文明纷纷呈现异彩。这就是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个时代——“轴心期”。“轴心期”之谜成了后人世代惊叹却又无从索解的一个人类奇迹。也许这是文明的力量,也许是这种力量造就了文明。 在那个时代,东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原初性人物,也是此后横贯千年的思想家,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出生。14年后,孔子出生了。孔子死后10年(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了。苏格拉底42岁的时候,柏拉图出生了。柏拉图55岁的时候,孟子出生了。 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释迦完全属于宗教领域,我们不加讨论)让我们每一个学教育的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们又都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至圣先师,自不待言;孟子人生“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苏格拉底“产婆术”奠定整个西方思维方式的基础;柏拉图首创西方高等教育学园,流泽千年。在思想上、文化上他们固然各放异彩,但在生命遭遇上,他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孔子为“仁政”万里奔波,孟子为“王道”游说各国,苏格拉底为真理献身对话,柏拉图为“哲学王”千里颠簸。 孔子为“仁政”,以五十五岁高龄周游列国,历时十四年,万里奔波,却无一个诸侯国愿意接受他的政见,最终颓然而返。此时的他,早已垂垂老矣。孟子试图推行“王道”,遭到了几乎同样的待遇。苏格拉底为了使城邦公民获得真理,将几乎全部生命耗费在街头巷尾,但最终,七十高龄的他却因被指“误导青年”而定罪处死。柏拉图走遍当时欧亚大陆的许多国家,企图获得政治支持,但似乎是毫无疑问地,废然而返。那时他也已是垂暮之年。无奈之下,晚年的他将昔年的政治诉求转向法律,被迫走向对法治的认同。 他们的人生似乎存在一种冥冥之中的“天命”,而他们似乎也相信“天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的“天命”是什么呢,是推行“仁政”。“天生德于予”,这是上天赋予我的责任,是命中注定的。但是,命运对他似乎并不太好,因为他的天命似乎不止此一项内容,诸方游说而无果也是他的“天命”。命运将“德”赋予了他,他义无反顾地出发了。命运又将每一条路都堵住,但明知走不通他还是每条路都要走上一遭,旅途多舛也顾不上了,因为这是他的“天命”。既是“天命”,前行的脚步又怎能有一日或停, 读到这位东方行旅者的生命轨迹时,我呆立当场,思维似乎完全停窒了,连一声喟叹都发不出来。从此,我为身为一个东方人而充满自信。而后的某一天,我又读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很古老很久远的故事。有那么一个老人,因为引导青年探求真理而被定罪入狱,判决结果是死刑。行 71 刑前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学生们偷偷挖掘了一条地道,求他从地道中逃生。因为他本不该遭此罪责,一个为了青年终身发展设想并付出全部生命的人,怎么应该得到这样的回报呢,可是他没有离开,因为他坚信,自己并没有错。如果说自己的一切努力只能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结局,那么他选择坦然接受。于是在无数人的悲恸中,他殉道了。这就是他的“天命”。他就是苏格拉底。从此之后我知道,原来西方也有这样的人,于是我为身为一个人而充满自信。 有人说,孔子是一盏灯,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照亮了后人求索的道路。不但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先哲,都是一盏盏明灯。灯总是会燃尽的,但他们不会,因为他们早已将那光明播洒到了每一个世人的心间。薪尽,火传。 我常想,是不是每一项伟大的事业都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伤害,历史十分雄辩,每一次朝代更迭,每一次赫赫战功的创立,都是建立在尸横遍野、流血漂橹之上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似乎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但是教育事业呢,战争是残酷的,然而教育却无疑与此相反,乃是温和的、积极向善的、为了人的幸福的。可是在许多时候,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常常步履维艰。繁荣表面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人的辛酸与无奈。 想到了朱熹,和他的书院。书院可以说是当时高层知识分子智慧的体现,私人主办使它不同于官学的完全服务于政治,官府的援助又使它得以大规模稳定长存。于是,学术文化的繁荣出现了。在至今仍然保存下来的岳麓书院遗址大门上,有这么一副对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好大的口气~可在当时,没有人会认为岳麓书院是在自吹自擂。朱熹就曾长期主讲于岳麓书院。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盛况呢,请看:“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生徒云集,坐不能容”。也许有点夸张吧,但讲堂中人满为患是毫无疑问的了。如此热闹的场面不是菜市场的讨价还价,不是街头纠纷的折腾喧哗,而是学术文化魅力的辐射,当真是中华之福~平静下来我们再看,朱熹对教育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习气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答王子合》中说:“唯学为能变化气质耳。”《语类》中说:“若不读书,便不知如何而能修身,如何而能齐家、治国。”在这位大学者心中,教育乃是培养人的事业,乃是关乎民族气运的事业。因此,他把自己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生命投注到书院,投注到教育事业。即使在京城为官,也仍然对之魂牵梦萦、无有或忘。 可是令人心酸的是,年过五十之后,这样一位学术文化大师,这样一位视教育事业为生命的老人,居然长期“被朝廷的高官们攻击为不学无术、欺世盗名、携门人而妄自推尊、实为乱人之首、宜摈斥勿用之人”。不难设想,在那样的时代里,那样的官场中,学术品格崇高却做官机巧全然不懂的朱熹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他的心里积贮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楚。面对强大的毁谤,多数文人都是脆弱的。但有些时候,正当毁谤者自鸣得意、自以为胜券在握时,这些文人却迸发出来自坚定信念的强韧。或许正如苏轼所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你看,朱熹在周围文化群小虎视眈眈的情形下,依然争取到湖南安抚使的官职,来到长沙,重振岳麓书院。这个时候,他已年过花甲,生命将到尽头。这个时候,什么“伪学”,什么“逆党”,他都顾不得了,一个纯粹的教育家,只要身在教育,就已不枉此生。 几年后,朱熹病死于建阳。这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之死。我只奇怪,为什么朱熹也堕入了类似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怪圈:分明是为了教育,为了国家,却因这些终身不懈的努力而遭到统治者的诋毁和攻击。或许朱熹比苏格拉底幸运,因为他毕竟得到了善终。但是其间的差别,又岂是一个生死所能简单论定的,“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为朱熹所书挽文)幸好朱熹死后不久就得到了平反,终于能够“垂万世名”。但此前和此后无数教育者的命运,或许永远也无人知晓了。“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为了这项神圣的事业,他们付出了太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余秋雨先生写道:“我到很晚才知道,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我们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至多在精力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被称作学校的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 72 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参与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而对这个目的达到的程度,又不能企望过高。”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师的声音,带着一丝的无奈,却是坚定的承诺。 从孔子、苏格拉底到朱熹,都被我写得太过沉重而悲凉了。其实不必的,孟子不是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吗,作为一个教育者,只要是为了热爱的教育事业,再多坎坷、再多心酸都不在话下。我更想说的是教育者的责任。因为热爱,所以有责任;因为有责任,所以热爱。“铁肩担道义”,民族的前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本就需要一批批有担当的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们须当谨记在心。 想起了我的老师。如果说我在整个中学阶段曾经遇到过真正影响我一生的老师,那么就是他。第一次让我对老师产生深深崇敬的,是他。开始使我对教育这一事业产生激情的,也是他。从他那儿我才发现,原来一个老师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爱与希望的传递者,学生可以是老师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我永远记得他的一句话:“(老师的责任)传递爱和希望,其间再加上自己的生命感受。”我怎能不记在心间呢, 如今,先哲们早已走进了历史,而我们,迟早也会走进历史。现在的我们还太年轻,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是很古老的存在。但如果将整个社会的历史看作一个人的一生,,那么先哲们所在的那些阶段比我们年轻,我们似乎成了相对苍老的存在。年轻也好,苍老也好,先哲和我们同是人类生命的传递者和创造者,同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着、汲取着、探索着、发现着„„ 我们,在路上。 73 第十一组 教师:段兆兵 组长:王玉玲 教 师 段兆兵 组 长 王玉玲 有关《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王玉玲 在我写下这篇读书笔记的同时,我依然在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我认为,它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应当熟读的课本,也应当是千千万万家长与学生的教育启迪用书。当然,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初读,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与快乐,枯燥晦涩的文字,满含宗教神学色彩的语句,一度想过放弃。好在有导师的指导与鼓励,渐渐的,我尝试静下心来,耐住性子努力去读。果然,读着读着产生了兴趣。 的确,我们首先应当认识自己,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们一无所有的来到这个世界,但我们不能一无所有的离开这个世界。学习可以充实我们的人生,教育可以提高我们的素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追求,成大事者“立长志,而非常立志”在确立了目标以后,为着理想去奋斗,努力践行许下的诺言~ 夸美纽斯提倡我们接受广博的教育。钱学森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缺乏站在学术前沿的顶尖型人才,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实行文理分科制度,旨在培养专门性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流量迅猛增长,我们越来越需要综合性人才。不具备基础的自然学科知识的文科生或者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的理科生已无法适应时代的新需要。知识是相通的,学习应当兼收并蓄,教育自然是一个整合的过程。狭隘的课程容易让人钻牛角尖,而广博的教育使人眼界开阔。 在教育的过程中,夸美纽斯非常注重德行的培养。同样,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德行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位优秀的教师总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灵魂上的洗礼。学习,学习,先学做人,百年树人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当今社会,人们的分工更加明确,一个人承担的社会角色更加多样。夸美纽斯指出“既有充足的知识又有充足的时间教导孩子的人是罕见的,因此形成了一个明智的习惯:为了他们的共同教育,把儿童托付给经过挑选的、在有关事务的知识和严肃道德上声明卓著的人。”然而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混淆了它们各自的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逾越了本职,甚至过多的干预学校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通过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教育也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最终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我们是伴着新课程改革而成长的学生,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更担负着责任。我们不愿再做书呆子,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我们快乐自主的学习。少了老师过多的督促,少了家长过多的训斥,多了学生自主的探究,多了孩子自觉的学习。同时,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践行并完善教育改革体制。 我们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与权利。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就提出“所有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女性不应该被排除在教育之外。我们国家正在实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的政策,给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带来了希望,更给祖国的明天带去了希望~通过学习走上知识致富的人总会感叹: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的确,教育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邓小平爷爷坚定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接受教育无疑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前提与基础。 74 我们倡导的教育是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我们追求的教育是透彻的,而非肤浅的。通过教育我们学习知识,而知识最终是要运用于实践的。比尔盖兹的伟大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实践,并造福世界人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踏踏实实消化所学的知识,“今日事今日毕”决不把问题留给明天。但凡成就伟业的人,不在于先天智商的绝对优势,而在于后天的努力。教育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性格与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举例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通到特殊,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学同样是一个过程。我们注重结果,也享受过程~ 还记得小时候学习语文时,老师要求我们死记硬背,一遍又一遍的抄写生字和词语,默写不会的字词甚至要抄写几百遍。那时候的我们就怕语文课,就怕被罚抄,更别说学习的快乐与自觉了。教育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效果不明显且扼杀学生的天性。教育应当是积极的引导,冲破机械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老师与学生在互相尊重的氛围里进行思想的交流,求的共同的进步。 由于个人认识的有限性,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夸美纽斯及其思想不可避免的打上时代的烙印。全书贯穿宗教神学思想,并将《圣经》看作标准教科书。语言表达前后重复且过分强调自然与经验主义。 夸美纽斯认为学习要在年轻时期,将老年人的学习定义为不体面的事。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粗鲁,古有苏洵大器晚成,今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老年大学。“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份坚持,一份执着,一份追求~我坚信: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希望我们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习惯~ 伟大的作品与难以理解的作品 2009级教育学 蔡 蕊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傻了眼:这么枯燥,怎么看呀~小说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何况它呢,但没办法,有“任务”在,我不得不看,于是我就试着去了解它,渐渐的我发现作者实在是太伟大了~有些东西至今我们还在继续,我开始崇拜他了。但是有的观点我还是不理解或是不接受。 书的开头宣传人有来世,典型的有神论。而且全书多处提到上帝,也许这与作者当时的生活背景有关,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难以接受。 第八章:“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学校是必需的” 人是有生命的物质,教育使我们变得高尚。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如今的父母大多没时间或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没那么多心思去教育孩子,就算有,但由于自身的知识不健全,所以正如作者所说,学校是必须的,并且他运用了许多例子证明。 第九章:“所有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 众所周知,人生而平等,现如今我们一些农村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仍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什么逻辑吗,难道女孩天生没用吗,就现在而言,作者的观点仍值得推崇的。但其中有一句话我不赞成,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爱是与我们的知识成正比的。”对吗,我个人认为不对,难道没有知识的人就没有爱吗,知识广就有大爱?例如马家爵——名牌大学出来的,知识够多的吧,但是他是一个有大爱的人吗,他不是~ 从第十二章开始他提到改革学校。并指出其基础是万物的准则,也即是规律。他指出: 1(一切年轻人都受教育(除神拒绝给予理解力的人外) 2(用能使人变得明智、有德行、虔信的一切学科进行教育。 3(教育过程是生活的准备,要在成年以前完成。 75 我们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教育是永无止境的,怎么可能在成年之前完成得了呢, 4(这种教育的实施没有体罚,没有严酷(((((( 是的,建立在体罚基础上的学习是痛苦而且不受提倡的。这与我们今天的德育差不多。 从以上几章我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伟大的学者,他知识渊博,古今中外只要是能论证他观点的事例,他信手拈来,出手成章,而且举例得当,使人易懂,有的鞭辟入理,使人信服,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盲从,书中有些观点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上一层楼的。 《大教学论》的启发 2009级教育学 刘小桂 关于读《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我有很多体会。单就这本书的扉页、向读者致意献词和教学艺术的用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第一,人类很早以前就感觉到教育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孩子的教育,但是他们把这些都要归于神的威力,认为是神在指引着我们接受教育,例如在扉页的最后一段:”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好叫世界得知您的道路,万国得知您的救恩。“我觉得这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的心声,渴望通过一种很好的方式使社会变得光明、秩序、平和和安宁,许多大家名人以及全人类都在寻找、进行探索这种方式。这其实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之一,夸美纽斯的许多教学思想来自圣经,他继承了圣经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同时也结合他当时的社会状况发展了它,但是我们不可否定他的某些思想(思维)会局限于此,所以,对于他的大教学论应辩证看待。为什么在他那个时代,他会这样想,然后付诸于实践后的成效是什么,为什么有好处,又有什么坏处,以及它们的原因。那么,我们也可以结合我们的社会形势来考虑当前教育模式到底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呢。 第二,在读《大教学论教学解析》中,我自己感觉内容的趣味性不强,读完一段不知所然,一句话都要反复读三四遍,才仿佛了解一二,而且读的时候,需要很大的耐心,因为文字本来就很枯燥,越不想读,越不愿意深读,我开始读的时候,好像是在强迫自己去读,慢慢地坚持读。后来,我自己想了一种提高阅读兴趣的办法,就是每读一句,我就仔细地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当然这和我的性格有关,渐渐地,我发现越读越有意思,越能体会到价值何在。 第三,我对夸美纽斯的人生经历深有感触,也很佩服他。当他在搞教学论研究时面临的困难挫折,但始终不会放弃,他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在教师群体中,夸美纽斯找不到知音和热心的追随者,甚至有人背后诋毁他,但历史的尘垢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冲刷,他的教育理论被人们评为超前历史两百年的著作。其实我们也一样,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去做,你的成绩终会被他人记得的,我们不是为人生的辉煌,而是追求心中的梦想。 这些是我的读书心得,总体上我认为读书应多读,多想,同时多动手。 人的重要性与教育的重要性 2009级教育学 何玉玲 初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与教学法分析》有根多迷惑,在不断的深入阅读中逐渐的理解了他的教育理念,在阅读中也不断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76 夸美纽斯在第一章中提出了认识自己的重要观点,反映了他对人尊重,对人的价值可肯定,以及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人开始成为生命的主人,而教育的意义就是建立在这种人文主义的深刻信念之上。认识你自己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环境中,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阅读后面的章节时会发现,夸美纽斯湾整的教育体系逐渐显现。从最初总体概括教育目的和任务,到教育的作用,夸美纽斯强调了人的创造性,以及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育来提升,不难发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作用于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中国是人口大国,教育问题也很突出。不仅是教育体系不完善,而且教育方式也有一些缺陷。家庭、学校、社会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没有明确定位。三者有时在做同一方面的工作。例如,家庭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紧抓孩子的学习,社会应用一套完备体系来考核孩子的学习,家庭为了孩子的未来,学校为了声誉,同时把重心放在这个方面。试问,还有谁注意孩子的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实行已久的素质教育并没有起多大效果,反而使学生身上背负的担子越来越重。学习的自主性缺失,更多人是为某些人某种利益而学习,学习必要的知识,不再是纯粹为了自己的身心发展而学习。有时想想当自己不再是一个学生,不会再有应试的生活,那时拿起一本书读读,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但我想那是真正的学习,没有理由,只是想汲取一些知识丰富自己。 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后,夸美纽斯提出学校的作用和重要性。“但年轻人还是在大的班级里受教育更好,因为当一个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和激励时,教育的效果就更好也更愉快”。这表明他支持公共教育,而这也是现在普遍实行的教育体制。这类教育不仅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使大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教育也存在着某些弊端。一种类型的教育方式无法适应每个人的要求,但却应用在很多人的教育过程中,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也会让特殊消失,增多了普遍性。虽然依中国现状,公共教育比较现实,但希望可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方式使体系更加完善。 夸美纽斯作为中世纪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冲破了时代的禁锢。虽然时隔四百年多年,他的某些理念在当今也有适用之处,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在读书中体味人生百态 2009级教育学 潘乐乐 第一次看到《大教学论》就被书前的插图所吸引了,这本书的作者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刻苦钻研与研究中,《大教学论》这本集中体现他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书诞生了。它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也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史上一个全新阶段的开端。当我们在欣赏研读之时,自然想到作者的杰出贡献。因为一部伟大著作的诞生,需要的不仅是社会本身的知识材料,更加需要致力于科学研究,无私奉献的无数学者和专家。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坚定的精神与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就应该昂首向前,没有畏惧。在科学与知识面前,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深入地研究。首先我要学习这种精神,专心于自己的知识,也要勇于探索世界,发现真知。 读《大教学论》的时间已是很久。虽然平时没有太多集中的时间去细细体味书中具有深刻内涵的句子,但对它的阅读与理解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当一天的时光即将结束,捧出它来,慢慢地去品尝,回味,真的会有无限的乐趣。为了将我的这种感受珍藏起来,以下总结我的读书体验与心得。 《大教学论》研究的范围很广。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的作用,教育和人发展的关系。 77 以及教育的普及和改革等等。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对教育的重大作用。 书的前五章着重探讨了人与神的关系。通过人神关系的阐释,指出人与神是不可分隔的—是神创造了人,他用自己的手指创造了人的身体,然后把灵魂吹进这个身体。所以,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也许是时代的局限,也许是受探讨人本身的强烈欲望所指使,神成为夸美纽斯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然而,时代在进步,他的这种观点已不再被社会接受了。我们倡导无神论,都懂得人的生成是历史进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是由神创造的。人生活的终极目的也不是来世,不是升入天堂,享受所谓的神的乐趣。我认为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真正统一。 夸美纽斯说:“如果一个人倾心于学习智慧,他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就越觉得无知。”是的,特别欣赏最后一句,当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时,他就越觉得无知。当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时,他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就越强烈。渴望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知识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地去汲取吸收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当你怀着这种心态去学习时,就会体验学习的乐趣,也一定会受益颇多的。 书的第二章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母亲的子宫中人的生命单纯天真。人世间我们有了生命,动作,意识和智力等因素。最后在天上,一切十全十美。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倡导无神论,也就没有天堂。人生的阶段和历程不应该包含天上的那部分。当我们在人间尽己所能,无私奉献的时候就会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了。而不是无知地将快乐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天堂里。 第四章中,作者指出人生的目标是熟知万物,有能力驾驭万物和自己,让自己和万物都归属于神。即人要博学,拥有良好的品德,具备宗教信仰和虔诚。我认为博学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但不应成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我们要用博到的知识去指导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这样才会更有意义。美好的品德也是至关重要的,德行让我们善良,让我们善待他人与社会。只有用德行去回报社会才是最有用的,社会良好的风尚才会蔚然成风。最终促进社会进步与历史的发展。 第六章名为“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教育是人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捷径。教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知识灌输给年轻一代,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教育还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育对任何人都是需要的。古时就有胎教,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会接踵而来。人们通过教育矫正自己不合理的观点,为人生画出一道不会后悔的完美的弧线。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一个人超过另一个人的程度是与他所受的教育成正比的。接受的教育水平越高,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就越多。 第九章中开篇指出所有的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富人,穷人,城市,农村。因为,教育是没有界限的。正如知识没有界限一样。每个人都有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权力。知识和科学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不辜负教育对我们寄予的希望。 另外,每个人都应该在学校接受广博的教育,但不能因此想象所有人去掌握一切知识。生命的短促与精彩并不是去捕捉每一个细节与篇章,而是去理解对自己有益的内容。智力再弱的人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该得到的知识,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十章中,灵魂的必要因素是由三种潜能组成的。它再现了与生俱来的三位一体,即智力,意志和记忆。智力让人们更好地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意志让人们在智力的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的成就,让我们在困境中对未来充满信心。记忆是为未来的用途而储备智力和意志为之忙碌的一切事情。记忆让我们的人生拥有不一般的体验与经历。 在以后的文章中,夸提出了学校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他指出一切年轻人都应受教育,要用能使人变得明智,有德行的学科进行教育。教育的过程要在成年以前完成,教育不应有体罚,严酷和强迫。应尽可能温和愉快。这是他对教育的憧憬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当代应试教育体制的缺陷,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促进国家进步,教育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第十七至十九章分别阐述了教和学的方便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快捷性原则。这些 78 具体有效的原则,都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与实践步骤。 至此,我的读书笔记已经接近尾声。这段期间里,《大教学论与教学法解析》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与感触。让我拥有了很多有益的体验。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希望自己可以继续领悟这本书的真谛。在读书中体味人生百态。在读名著中升华境界,超越自我~ 学习经典的意义 2009级教育学 裴娟娟 夸美纽斯,一个约四百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从第六章到第九章,我看到了他为教育而做出的努力,那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辉煌,更是今天的伟大。虽然饱含宗教色彩,但其促进作用仍然十分明显,他用亦宗教亦常人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说明教育所能带来的好处,同时运用了一系列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他的观点,引经据典,更是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例如:提到榜样对人特别是幼年儿童的影响,引用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爱情的艺术》中的一句话“只有在有竞争对手要超越或有领头马要追赶时,骏马才跑的更快”,提出用榜样去引导和管理往往比用教训更容易,再如运用大量的实例证明,自然总是以实例向我们表明,凡是大量生产的东西,必定是生产在一定的地方等。 第十一章(在此以前没有过的完善的教学)中,夸美纽斯提到了“如果有学校存在,它们不是为全社会服务的,而仅仅是为富人服务的”,可见教育从古至今都难以摆脱经济的束缚,有人说:“教育是经济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经济能推出教育,而教育却无法推出经济。我们可以看到现今社会,经济发达的国家必定会有发达的教育教学体系,而将教育凌驾于经济之上的措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夸美纽斯作为数百年前的教育家,他同样希望教育可以有教无类,可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富人服务的。此外,夸美纽斯还反对将知识粗暴地填塞和强行打进人的头脑中,认为这样的对于知识的处理是不恰当的,“本来可以从容地、缓慢地注入他们的头脑中”“本来可以平易地、明白地提供给头脑的东西”“虽然现在我将略而不谈,头脑从来就很少用真正的事实去滋养”,这些见解都体现了夸美纽斯对于知识的尊重,他注重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反对僵硬、空谈与华丽,知识原本就以“经世致用”为主,当今社会更是如此,空泛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书呆子,没有办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加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经典的流传与延续,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它依旧有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用。 第十六章中,夸美纽斯开始涉及教学方法和原则的论述,并以自然界中的鸟儿、建筑师、画家、园丁等作为例证,引出了对学习原则的步步深入探讨。首先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其次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再次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第四要专心致志;第五要注重内部修养;第六要关注细节的重要性;第七要循序前进;第八要持之以恒;第九要小心谨慎。这些原则在今天看来没什么特殊之处,我们甚至张口即来,哪里需要靠什么论证才能得出呢,然而人们往往就是这样,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把握。小学生无时无刻都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挂在嘴边,然而又有多少学生做到了呢,学校也并非不肯做到这些,但客观环境总是难以改变主观意念。 现如今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更不会像夸美纽斯那个时代对于神的崇拜,他们有了更多的信念与信仰,教育对于他们而言也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后的“博学、德行、虔信”了,而是由了更多的追求,这同样也是经典的不足之处,但这并非夸美纽斯的错,只是时代所造成的缺陷,我们依旧尊崇、敬佩、景仰他。 79 人是理性的造物 2009级教育学 宋 娟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但往往是这样异于其他事物的人却不能认识自己。为了使人们把这铭刻于心,智者们给予她神的色彩。既然我们人类有如此大的优势,真应当好好利用~我如作者般衷心的希望我们 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将这四字铭刻于心,竭尽全力圆满的实现他们的神圣使命~ 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世。----要是真的能如作者所说人能与神永远同享受完全的荣耀和幸福的目的那就好吗,一辈子这样享受着,没有了动力。那怎么可以。还是不要妄想神的存在较好。神这个字眼或许是人们心中的臆想吧。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相信这世界有神也不相信有什么来世。我们为什么要把目标定在来世,纵使有来世,我们也必须着眼于现在。正确选择自己目标,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管他什么来世不来世。反正我们又没机会看到。 认识自己,管束自己,皈依神----人是理性的造物,一切造物的主宰,是造物的形象和欢乐的造物。博学,即广泛学习,囊括天文地理各个领域。德行或良好的道德,真善美。道德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支撑,没有了道德,纵使你学的再多再好,也不过是这个社会多了一个马加爵。只能危害社会,成为社会的公敌。“德”是个人成才的灵魂。就像学校以厚德、重教、博学、笃行为校训一样,我们要谨记校训,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学问、德行、虔信的种子天然地种植在我们身上----神安排使我们小小的大脑足以接受成千上万的印象,我们的大脑使一切耗尽,又使一切复原,然而从不太满意或太空虚。事实上,我们的头脑比宇宙更大,有了这一优势,我们要更努力挖掘其潜能,充分利用别人的美德对某些人来说也是值得尊敬的~既然如此,每个人为什么不应当喜爱他自身的美德呢,如果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全都在内部具有和谐的种子。我们确实是盲人,这样的心盲更可怕。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自己的美德继续珍藏下去~不要让我们的那份美德丢失,我们丢不起,觉醒吧~好好认识一下自己。是优点就继续保持下去,是缺点就及时的改正~认识了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端正好自己的态度,我们一定能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 80 第十二组 教师:马家安 组长:盛谨毅 教 师 马家安 组 长 盛谨毅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盛谨毅 引言——《爱弥儿,或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新人”。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想。 的 笔记——卢梭说:“我们怜悯婴儿的处境,然而我们还不了解,如果人不是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就已经灭亡了。”(P7)这句话我看着不太明白。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地教育;别人叫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P7)卢梭拓展了教育的概念范围,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教育的真谛。 卢梭批评当时的只为前途,而忽略孩子了全面发展的功利式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自然教育。而自然教育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发展,这与培养“公民”的社会教育多少产生了矛盾。协调好这两种教育之间的矛盾才是成功的教育。关于自然教育,卢梭又强调:在自然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为了取得人品,都是为了获得与其身份相称的品格。 卢梭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这是多么科学的观点~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他充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改革所努力的方向。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这句话可以推出我们只要活着,便时刻在接受者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终身学习观。 卢梭的教育观即使到现在还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的这部教育论文饱含自由、平等等人文主义思想。他通过其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爱弥尔论教育》有感 2009级教育学 陈前凤 “不要同你的学生争辩什么理由,特别是不要为了叫他赞成或不喜欢的事情而同他讲道理,因为常常在不愉快的事情中谈论道理,只会让他觉得道理是令人讨厌的东西,是它还不能明白道理的心灵从小就对道理表示怀疑。”摘自本书第二卷 81 看完后,我想您让我们读书时,您应该也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所以您并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也没有跟我们讲多少道理,就让我们读书。我蛮佩服您的,因为在您的要求下我还是读了我起先并不想读的书,而且我也确实有许多感想。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值得推崇的模范。如果你不能控制孩子周围的人,你就不能做孩子的老师;这种权威如果不以别人尊敬你的道德为基础,就永远不能充分的行使。”摘自本书第二卷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我想当有一天别人喊我老师的时候,这既是尊重,更是一种责任,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是否称职的思考。同时我想:对一名老师来说让别人尊敬就是教师的道德底线。而在中国的传统中对这种责任的强调并不明显,似乎“尊师”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无疑放松了对许多尚不是老师又想做老师的人的要求,让他们在还没有达到“德高为师”的境界之前就开始沾沾自喜。 “年轻的教师们你们的教育都应该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们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却不容易忘记。”摘自本书第二卷 人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能被别人记得也是一种幸福。对教师而言,让学生记得更是一种肯定和赞扬。从小学到大学我也记得许多老师,每逢节假日我都会看望他们或者只是几个字的短信祝福。其实我只想给他们一种潜在的激励,让大门在为学生复出时更有动力。我也知道老师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记得他,但必须有学生在若干年后仍记得他这才算幸福。现在对这样简单的道理深有感触,等自己有一天身为人师的时候,就不会只是盲目说教,就会更懂得用实际行动来感动学生。 《爱弥儿》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张 慧 卢梭是西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者,针对当时资产阶级专政与对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发表自己的理性思想。我认为卢梭写《爱弥儿》一方面是为了批判资产阶级的教育弊端,另一方面是呼吁社会各阶层为下一代的美好生活努力与当时的教育作斗争,改善教育方式。 首先,卢梭在绪论中说了一些写这本书的原因,语气中透露着他的谦虚,显示着他的自信。他的自然哲学思想与中国的老庄“无为而治”类似,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教育,他的某些教育观点在当今看来可能有些偏激和片面,也带有理想性,但他所提出的很多教育问题是很值得思考的。 本书共分五卷: 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儿童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教,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第二卷:主张对两岁儿童到十二岁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第三卷:主张对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 第四卷:主要论述对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少年进行德育教育。 第五卷: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爱情教育。 从理论和实际上讲,卢梭的这种分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点他要向我们的先贤孔夫子学习。 第一卷:“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一方面批判了人类对自然之物的破坏,另一方面主张自然天性,不提倡外物对自然天性的破坏,阻碍其发展。社会里所存在的各种偏见、权威以及社会制度、自身需要都阻碍着天性的自然成长,而社会中的偏见、权威等不可能消除,他们会与人类同存亡,而卢梭所提倡的完全的自然教育则是带有幻想性的。 82 当谈到教育的来源时,卢梭认为有三种:一是受之于自然,二是受之于人,三是受之于物。在此他把教育的来源话分得太细,又是自然人事物同时集合于一体,因为一切活动几乎都有人在其中进行。 当谈到要成为何种人时,卢梭提倡言行一致,坚持应该坚持的并一贯坚持。这与中国儒家思想有吻合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的。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独立自持、有所成就的人,要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要提高自身修养、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更要坚持,不能只搞花架子而不把真正的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应试教育已使中国大量的人才在平凡中淹没,在知识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更要倡导自由开放的教育。中西方教育的差别以充分显示了中国教育的落后,虽然中国教育在不断的完善,但已与西方差下一大截,漫长而曲折的教育改革之路需要全民的支持、需要国家的坚持。 我国古代君王幻想长生不老,幻想皇位永存,但是他们却没有认识到生活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最高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这就启发我们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作对国家对人民都有益的事,不管这事是大是小,都要尽心尽力去做,要到国家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身价值。 本书中卢梭不提倡家庭请家教或是保姆来照顾或教导管理孩子,而提倡父母亲身体验与孩子的生活,理由是有的保姆或家教不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会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他们所承担的只是一种临时责任。但在“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在智力方面或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的准则这与上述的矛盾,当父母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时,则需要借助保姆或家教了。而现代中国社会,家长对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太溺爱了,什么都不敢让他们做,做父母的都替孩子做好了,这边减弱了孩子独立自立的能力,让他们习惯去驾驭他人,养成娇气的温室花朵,家长的溺爱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时候让家长放手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挫折经历多了,勇气与信心也就慢慢多了,孩子也才能茁壮成长。 《爱弥儿》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李雪影 以前除课本之外很少看一些学术名著,感觉太枯燥,耐不住性子去看,这次耐着性子看了一些,但也没看完,看的不太懂,只能写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以后和老师共同讨论学习。 卢梭通过《爱弥儿》一书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虽然未能实行,但却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它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死啃书本通过实践的手段让人身心自由发展,这为后来流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开了方便之门。 《爱弥儿》一书共分为五卷。第一卷着重论述了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是儿童能自由发展。第二卷他主张对两岁到十二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他主张对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他认为对事物随到二十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和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当然他的观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他那种分期把体育、德育和智育截然分开的教育方法是不科学的,是不利于人整体发展的。 83 读《爱弥儿》笔记 2009级教育学 张 珍 久闻《爱弥儿》大名,拿在手里厚厚的两本一股厚重感油然而生。作者卢梭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著名的思想家,他倡导自由、平等。从《爱弥儿》论教育的原序中可以看出,卢梭把他的自由、平等思想纳入了教育研究中。原序中提到卢梭提倡“自然教育”——即服从自然永恒的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 大致看了一下全书的结构,按照卢梭给教育划分的五个阶段。婴儿的体育教育,儿童的感观教育、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爱情教育,分为五卷。 卢梭这样的划分方法的确很新颖,但我却认为不应该以年龄为阶段,像德育教育,智育教育应该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可无才但不可无德”,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出现“道德危机”的情况下,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粗读了第一卷,终于弄清楚原来爱弥儿只是卢梭想象的一个他的学生。 在第一卷中卢梭主要讲了一下对婴儿的自然教育,他强调“自然”,把尊重儿童天性作为全卷的重点。卢梭认为所有东西一开始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来受到尘世污染,这和儒家的“性善论”大同小异。他认为婴儿出生后的襁褓、牛奶等都是不符合其天性的,都要一一抛弃,更反对富人们为孩子请保姆、家庭教师,认为这样不仅不能抚养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还会败坏社会风气。在婴儿教育的目的上卢梭分的很清楚,认为教育成人或是公民,当然他所提的“人”是有自己追求的,而公民则是为民族,国家作贡献的人,这一点只是我的个人臆断,并不能确定。 第一卷中对教育的方法也有所涉及,卢梭认为教育要把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三者结合,反对单独的艺术教育。全卷中对家庭教育所处的地位作了重要的分析,的确,一个人的成长与性格形成与其自身的家庭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优良的环境有利于一个孩子早期心智的发育生成,然而我所说的“优良”并非是物质上的优越,更多的是家庭成员个人的好的品质。 在对教育本身的分析是,卢梭的观点是“教育是一种习惯”,认为教育的兴衰事关社会的兴衰。社会的发展要依赖于人,而最终起作用的仍是教育,所以教育的地位是不容忽略的。好的教育需要好的教育者——老师,卢梭眼中的婴儿好的老师要是年青的有教养的,而我认为“三人行则并有我师焉”,老师并不只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人士,真正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用心灵去和学生对话的,是懂得如何满足学生需求的。卢梭提到“给孩子帮助应当只限制于在他需要的范围内”这一点当代教育者(包括家长、老师)都有必要好好揣摩,为什么有太多溺爱的孩子常会背道而驰呢,因为我们父母给予的太多,而且是无辨别的。而我国当前的应试教育,许多教师被称为“奶牛”,因为他们只是一味地喂而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这样并不是真正的帮助。、 读完了第一卷的感觉有些许担忧,为当前的中国教育形式(包括家庭教育)也分明感觉到自己所学的学科的重要性,也许教育的改革是需要更多的汲取先进文明的。 84 第十三组 教师:吴支奎 组长:刘 娟 教 师 吴支奎 组 长 刘 娟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目标 2009级教育学 刘 娟 一、有针对性,学习者当前的兴趣和社会及学习者本人的“需要”就是教育必须考虑的方面,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科学、有效。要求针对性还要求目标确立的科学性。做到针对性和科学性,了解各方面的需求和兴趣,提出教育目标才会“事半功倍”(个人观点)。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科学的收集资料并全面认真分析资料,综合考虑最后提出教育目标。我认为这样提出的教育目标才更适合学习者,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更能适应需求达到实效性。 二、当代生活的复杂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对校外生活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要求学生在这样社会中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而学校的负担就日益加重,而且并不能囊括所有,就需要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研究校外生活才能了解社会动态,和社会竞争的需求,我认为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有的放矢”,更有实效和实用性,真正对社会有利,对学习者将来发展有利。研究校外生活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必须要全面、真实。其实更主要的还应加上“预见性”(个人观点)我认为教育本身就具有“超前性”。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是现在学习者的更主要研究对象。所以研究校外生活给学校教育提供教育方向和要求。对确立教育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方向性意义。学习者也应在学习中学会联系,将校内学习的知识与校外进行“迁移转化”。学会将某种思维应变能力应用于社会。教育目标的设立应该合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归纳出实用科学的目标。力求让这些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努力培养学生的“训练迁移”能力。同时这种对校外的研究也体现了对个人和社会的尊重。 三、学科专家是课程编制的主要力量,学科专家对学科有很深的理解和分析,对学科教育所起到的自身功能和对其他领域功能的贡献有十分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要想提出全面可靠的教育目标,不仅自身努力研究还得“集众家之所长”从已有的科学报告中得出精华(个人观点)。从我们认为科学可行的报告中提取观点,再根据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提出更全面、综合的教育目标。我认为还应该多了解一些学科专家和他们的报告建议,“集众家所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使教育目标更科学,全面,精辟。学科专家报告应在满足该学科对本领域的贡献之余也对其它领域有所贡献,我们深刻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就要从其报告中推导出不同的,有更高价值的教育目标。 四、由于学校教育甚多,为了求得更高质量,更高标准,适合学生的教育目标,就一定需要借助哲学。我认为哲学是一切研究必须借助的工具,哲学的科学应用才能实现研究的顺利进展。教育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重点”等哲学方法,对各种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再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教育才更有意义(个人观点)。在众多复杂的教育目标中必须学会“抓重点”找出精华,对各种目标进行“筛选”以教育和社会哲学为筛子精选出合理的教育目标以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五、教育必须研究心理,心理学研究可以科学的分析教育中的许多问题,研究心理才能明确学生的“需求”“兴趣”等,明确教育目标的设置是否能被认可和采纳。研究心理还能科学的分配各种课程,使课程的内容和编排更能被接受,起到更理想的效果。在教育目标的选择中起到第二道“筛子”的作用。避免出现目标的不恰当现象,删除不实际的目标,心理学研究可以使教育目标确立的更科学,实效。 85 六、提出和阐述目标是课程编制者最关键的标准,在经过多项筛选中得出的教育目标应该以清晰的全面的阐述指出行为和内容的要求,提出清晰、详细的教育任务界定教育结果。这就要借助科学的归纳整理方法。如:二维表格。使教育目标的以深刻理解,以便于贯彻落实。才真正实现其价值,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类进步。我们也能提出更有效的方法来组织已确立的教育目标,使之更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目标的五个来源 2009级教育学 方 兴 第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目标的重要来源,因为学校没必要重复在校外已获得的经验,学校应将精力集中于学生现阶段发展的严重差距上。(这里,对这个需要的解释有点难懂,“为维持有机体的正常健康状态而必须使有机体内部的张力回复至平衡状态)发现学生现状,然后与公认常模做比较,以确定差距与需要。 对需要可以采取调查的方式,对老师的观察,对学生的访谈,对家长的访谈,问卷调查,测试,社区保留的记录,学校的记录等。 推断的过程,1研究资料以弄清含义。2将资料与常模或标准比较。3从中提出关于学校计划能够满足的可能的需要方面的建议。 第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分析当代生活以获得有关教育目标的启示的理由有两点。第一,十分有必要将教育方面的努力集中到复杂生活的关键方面,集中到今日生活的重要方面。第二,这是产生自有关训练迁移的研究结果。 研究校外生活,有必要将生活内容为不同的方面,用各种方法来分解当代生活的内容,从而得出便于研究的范畴。 本书作者建议做调查研究时从非常熟悉的社区比较容易入手。 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为拟定教育目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第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这一途径是典型的学校和学院最常使用的教育目标来源。虽然利用学科专家确定教育目标的做法遭到许多人的批评,但最近的课程报告的确表明,学科专家能为回答这一问题提出有效建议。作者建议我们至少阅读一份我们感兴趣的学科的报告并记下解读出的委员会认为该学科所起的主要功能,以及该学科可以对其他教育功能做出的较具体的贡献。才能明白这些由不同学科团体撰写的报告中大概隐含着那些类型的教育目标了。 第四,利用哲学选择目标 就是以教育和社会哲学为筛子选择和排除教育目标,(实质上,哲学陈述试图界定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本质。----这句话不好理解),既然哲学陈述作为一组标准或一道筛子,那些与学校哲学相一致的教育目标将被确定为重要目标。 第五,利用心理学选择目标 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使我们能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而哪些目标是肯人能够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或者在预期的年龄段根本就无法实现。对于课程编制者而言,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是发现大多数学习经验都能产生多重结果。这对课程编制者来说是重要的,利用每一种经验印发的多重结果,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率,考察可能的教育目标,看看可以选出多少能在相同经验中共同达到的目标。 86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苏 鸿 1)从行为方面可知这门生物科学课程,不只是仅仅让学生掌握学科原理,更强调它的实践性以及关心社会,独立研究社会的能力,并以此形成对该学科的兴趣,这种思维方式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方式,它应该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中,但由于学校的不完善,学生自己实践能力不强等众多因素,标准的按这种方式进行,似乎是行不通的。 2)从内容方面可知,二维表格有助于更清楚的说明进一步编制课程所要采取的步骤。一方面能指出要发生改变的行为种类;另一方面,又能详述将要采用的有关每一项行为目标的特定材料、特定观点、和特定种类的情境,使得一门课程在内容方面的阐述更为完整,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全面。 2:关于使用二维表格的讨论: 1)列入表格的这些特定项目是否是合适的教育目标, 解答:使用二维表格并不主要用于确定一项目标是否合适。在某种意义上,这一表格的作用就仅仅只是提供一种陈述目标的形式,从而使依目标设立学习经验的方法更加一目了然。尽管使用这样一个表格基本上是为了形成一种较有效的陈述教育目标的方式,但这个表格也可以用于提出一些可能被遗漏的教育目标。 2)教育目标的行为和内容两方面与所期望的普遍化和具体化程度有关么, 解答:A:就目标的行为方面而言,普遍化与具体化的问题是一个获得期望中的普遍化成都的问题。若其他情况均相同,则更普遍化的教育目标要比不太普遍化的目标理想。但是由于我们很难对行为做很多的区分,又因为形成大量的行为类别会导致教师无法记住要达成的种种不同的行为目标,这样最终也无法将它们运用为指导性目标。 B:内容类别同样涉及有关普遍化和具体化的问题。 子标题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指出哪些内容领域是重要的、合适的,哪些内容领域不是;第二个作用就是将有合理相似性的那些内容领域放在一起,以对内容的细节抽取样本,而不是采用异质的内容领域并将差别很大的内容放在一起。 3)使用二维表格阐述教育目标时,有必要谨慎一些。 行为和内容方面的标题中采用的每一个术语都必须有意义。课程编制者应该考虑这些建议中可能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境中检查它们,直至能够满意的界定它们,并在课程编制过程后面的步骤中运用它们。 例子:很可能被使用的含义不明的术语:“批判性思维”、“社会态度”、“鉴赏力”、“敏感性”„„ 这些例证已经足够指明教育目标若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进一步编制课程的有用指南将会涉及的种种问题。 提出和阐述目标是引导课程编制者其他所有活动最关键的标准。 学习者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2009级教育学 郭 瑶 第一小节 就中国现代的应试教育而言,将学习者的兴趣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并投之于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功利性的教育目标仍占据主导地位。 87 就教育研究对象而言,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给调查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种操作的现实性不大,而且学习者的兴趣各异,如何在这么多种各异的兴趣中找出一个或多个可数的契合点,并从中分析出教育目标也是一个艰巨的问题。 就教育者而言,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教育者都能针对学生的兴趣来教学,其教学方式多少会受教育者个人偏好的影响。 第二小节 研究当代校外生活是为了适应当代复杂的社会生活,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理论联系实际)。 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获得教育目标,不仅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还能让我们更好的面对未来生活。但如果将当代生活的研究作为获取目标的唯一基础时,我们无法保证在学校所学的能运用到生活中;由于人生是持续变化的,培养学生解决当今问题的能力,并不能保证他们有能力应对未来将遇到的问题;有可能会忽略部分群体(尤其是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获取目标之基础的重要性。 学校团体发表的多数报告不会具体列出教育目标,需人们仔细阅读并对其隐含的教育目标的陈述得出结论。 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列出教育目标,而需要分析,这不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吗, 第三小节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是学校和学院最常使用的教育目标来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目标多数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 虽然学科专家提出的教育目标技术性、专业性太强,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但是学科专家对他所从事的学科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他知道该学科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并就其自身经验而言,他知道如何将这门学科学好,并了解学好这门学科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第四小节 可纳入教育计划的目标毕竟是有限的,要求以教育和社会哲学为筛子,选择一组数目较少、及其重要而又协调一致的目标。 本小节主要阐述了学校哲学的性质会影响教育目标的选择。对学校哲学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影响到学校计划更多的强调哪些种类的教育目标,并以其为焦点。 问题:学校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其哲学性质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各个学校的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甚至差距很大,除了受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对学习本身的研究 2009级教育学 丁玉洁 一、对学习者需要的调查 1、需要的概念、类型、意义;不同的两种含义。 2、调查学生需要的原因:发现现状,找出差距。 3、具体调查的方法: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 二、对学习兴趣的调查 1、进步主义者的看法,调查的理由。 2、教育者对学生兴趣的注视不够,差距。 3、粗拟兴趣研究计划。 三、研究学习者需要和兴趣的方法: 88 1、教师的观察,对学生的访谈。 2、对家长的访谈,保留的纪录。 3、挨家挨户做调查。 四、认真地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调查中诠释出教育目标。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2009级教育学 吴佩佩 教育目标在大多数人心中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用定义来概括它。不仅是科研人员,学校教师对它也不是很清楚。而学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往往是凭直觉来的。在高中时,时常听老师说“某某问题很重要,模考或高考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话,老师说的这类话没有科学依据,往往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或教学大纲或社会热点来判断的。 读了这本书后,清楚了教育目标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是根据各种科研报告,各类学习研究,专家探讨而得出的。 教育目标的第一个来源是对学习者的研究。这点很重要。因为教育目标的制定就是为了学习者。教育目标的不断修正也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的不同看法而变化的。在研究学习者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调查。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思维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是研究学习者的兴趣。教育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者的成绩,它还注重学习者的娱乐生活。教育目标设定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目标的第二个来源是对校外生活的研究。生活环境,学习的家庭氛围,校外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校外生活的研究,可以知道学生平时是如何学习的,是如何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增加知识广度的。同时,也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原因。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学生在学校里所表现的不一定就是学生真实的想法。 教育目标的第三个来源是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学科专家对学科方面有自己的造诣,他们的建议不会是自己凭空捏照的。不能说这些建议条条是真理,但最起码有一定的说服力。前两条来源在我看来主观性强,学科专家的建议有一定的客观性。毕竟他们的建议是经过多次报告,客观数据分析出来的。 教育目标的第四个来源是利用哲学来选择目标。并不是很明白哲学会为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什么帮助。哲学是大而空的东西,教育目标又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二者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结果。看书过后,记得的一个概念就是“教育哲学”。这里似乎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有鼓励多样性,有承认个体的重要性,其中我最希望可以学到的价值观是“有信心以理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具体的教育哲学还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所提到的会成为教育计划中要实现的价值。 教育目标的第五个来源是利用心理学来选择目标。心理学可通过研究学生的行为来判断学生的心理。这种方法会让研究可效率提高。在利用心理学时要先写下一种可靠的心理学理论,再运用这些理论看看对教育目标有何意义。 总之,综合运用这五种来源,在结合经验,会制定出符合当代学生的教育目标。同时学校力求达到的教育目标也可能得以实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009级教育学 童亚玲 89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试图阐明一种基本原理,用于观察、分析、诠释教育机构的课程及教学计划。本书阐述了一种思路,即将教学计划视为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书揭示了四个基本问题的定义,从而揭示基本原理即: 1、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的, 2、 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3、 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4、 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第一章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一、 确立教育目标的意义: 1. 教育目标是选择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试和考试的标准; 2. 教育计划的方方面面都是事先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 二、关于教育目标来源的各种观点 1(要素主义者:以“文化遗产”为材,为教育目标的根本来源; 2(进步主义者:以研究儿童为重,以研究所得信息为选择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 3(社会学家及关心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人们:以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材,分析所得出教育目标的基本信息; 4(教育哲学家:学校的目标应是传播由综合性哲学研究得出的基本价值,在教育哲学中寻找能推出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 5(本书观点:将各种信息来源综合考虑。 三、教育目标的来源: 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1.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教育目标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的种种行为变化。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将试图之处教育机构想要学生完成的行为模式的变化。 2. 只有将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一些理想标准、公认常模的概念相比较时,对学习者的研究才能推演出教育目标。 3. 我们把学习者的目前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异”成为“需要”。 要从有关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资料中诠释出教育目标,要记下熟悉群体的有关资料,尽可能全面地阐明关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的一组资料,尝试从这些资料中得出教育目标。 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得研究 , 要研究当代生活的理由: 1( 当代生活复杂、生活持续变化,为了不浪费时间与精力,十分有必要将教育方面的努力集中到复杂生活得关键方面、集中到今日生活得重要方面。 2( 产生自有关训练迁移的研究结果。 , 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为(唯一)基础获取教育目标的争议: 1、 当代活动本身无法证明这些活动时值得追求的 2、 对当代生活得研究是对“现世主义”的膜拜,人生是持续变化的,培养学生解决当今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无力应对长大成人后将遇到的问题,因为问题到那时已发生变化 3、 这种研究方法会忽略掉考虑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获取目标之基础的重要性。 , 研究生活内容范围太大,难以入手,所以我们有必要将生活内容分为不同的方面,就对学习者的调查而言,可以分为: a健康b家庭c娱乐d职业e宗教f消费g公民生活 90 *分类有很多种,没有一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但我们的目的是将生活的整体概念分解成易于操作的许多方面,并确保没有忽略任何重要部分,我们就能够采用大量分类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这一宗旨。 , 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 1观察行为 2分析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分析前沿思想家对当代重要问题的看法 3用社会学调查法对社区进行研究 4分析不同种类的个人活动,分析各种职业所做的工作 之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这一来源是典型的学校和学院最常使用的教育目标来源 , 就关注教育目标而言,我们可以从学科团体发出的报告中获得两类建议: 1关于特定学科所能发挥的广泛功能的一系列建议(举例如英语,文学,科学,艺术等方面) 2留意到该学科能为其他大量功能作出的特殊贡献 之四:利用哲学选择目标 我们从不同的来源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目标,要选择一组数目较少,及其重要而又协调一致的目标,我们可以用学校所信赖的教育和社会哲学做第一道筛子。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学校哲学所陈述或隐含的那些位于重要地位的价值观。 民主社会里教育哲学可能会着重强调民主的价值 当学校接受这些价值并作为基础时,就意味着这些价值将成为学校要在教育计划中实现的价值,学校的哲学隐含着对当代校外生活中广受推崇的两种价值(物质的价值和成功)的处理。 之五: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已提出的教育目标需要经过第二道筛子即“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里隐含有关教育目标选择的标准: 低层面上:学习心理学能使我们分辨出人类的那些变化是可以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产生的,而那些是不可以的。 高层面上:学习心理学能使我们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而那些目标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或是在预期的年龄段根本就无法实现。 可以有利于“年级安排” 本章总结: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陈述目标 , 常用于陈述目标的形式: 1、 要教师去做的事情 2、 列出一门或多门课程中要设计的主题 3、 采取概括化的行为模式 4、 最有用的形式:既指出应培养学生的那种行为,又指出该行为可运用于哪些生活领域或内容中 , 阐述清楚的目标包括:行为方面和内容方面 , 为了更加明白、清楚可以用二维表格来阐述教育目标 包括:1、理解重要的事实和原理 2、熟悉可靠的信息来源 3、解释资料的能力 4、应用原理的能力 5、研究和报告研究结果的能力 6、广泛而成熟的兴趣 7、社会态度 91 第十四组 教师:张 丽 组长:吕云震 教 师 张 丽 组 长 吕云震 教育计划作为教育的有效手段 2009级教育学 吕云震 导言:重在强调本书并不是一本教科书或是一本课程编制手册,他只是阐明了一种思路即将教育计划视为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一章:全面介绍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首先通过前言说明了教育目标对教育计划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如何才能目标”这一问题。接着举出不同代表的不同见解,主要以要素主义者和进步主义者为代表。最后阐明了一个观点:在规划任何综合性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来源。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为什么要对学习者进行研究,由于学习者的目前状况与公认的常模之间存在着差异。即学习者有“需要”使自身维持平衡。而教育的问题之一便是为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而开辟途径。因此,为学习者提供途径来满足在校外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心理需要,便可提供一些能帮助学校寓动机和意义于活动之中的方式。于是,近年来人们大量调查研究以明确学生的需求。但需要先要发现学生的现状,后将这种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作比较,以明确差距的需要。 在我看来,对学习者的调查不能局限于某一社区或是某一城市,这样会导致调查结果具有局限性。不能反映学生普遍的状况。一名研究者,不能对研究只做表面工作,要深入调查,将所得资料与该领域的常模作比较,从中提出关于学校计划能够满足的可能的需要方面的建议。在诠释有关学习者的资料时,要明确哪些要通过教育目标来满足,不能将其与那些无关教育的含义相混淆。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随着当代生活变化节奏的加快且如此复杂,因此有必要教育方面的努力集中到复杂的生活方面,集中到日常生活方面。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更能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校外生活的研究依然需要分成若干方面,细致研究、深入调查。对校外生活的调查,目的就在于获取当代生活可能对教育目的有意义的信息。 调查者在调查时最好在非常熟悉的社区入手,不仅要对个体生活作出研究,还要考虑社会团体,以了解他们的信息进而提出团体的教育目标。并且要尽量收集多种类型的样本信息。还要在调查中明确公民几无不知的领域,可能这些领域对处理当今重大问题有重要意义。一个调查者要能从社会生活的调查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从而提出适时的教育目标,进而指导社会生活。学校也可以专门为校外生活的分析设计相应的课程,从而使学习者们更好的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我认为,学科专家提出的教育目标固然重要,而且影响范围广泛。但是,学科专家不能仅仅为了将学习者训练成该学科的专家而制定教育目标,这样会使教育目标过于狭隘,学科专家还要考虑到很大一部分不会成为该领域里专家的年轻学习者们,对他们而言,这门课程或该领域将有何贡献是值得考虑的。因此学科团体发表的报告中,即包含着该特定学科所能发挥的广泛功能的建议,又要留意到该领域能为其他领域作出的特殊贡献。一门学科如果能产生以上两种功能,那么该学科则对社会做出了广泛的贡献。 感想:当今社会,有些学科似乎就是为了几个学科精英服务的,而一般人对该学科的涉及范 92 围及功能一无所知,而该学科本身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自喜本学科高深莫测,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一门学科到底是该为少数专家服务,还是该为社会服务。我想,一门学科只有既为本专业培养大量学术专家,又为社会做出一定的服务,才能说该学科在社会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4(最后,运用教育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这两道筛子来明确所要确定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目标更能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感想:但我认为,学校哲学的相关内容还是根据某些专家提出的,这难免会存在主观片面性。例如:针对“受教育的人应该去适应社会还是接受现存的社会秩序抑或试图去改造他所生存的社会”这一问题,如果提出学校哲学的人倾向于去改造社会这一观点,那么学校的教育目标则更多的注重批判性分析、应对新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和自律等,但当今社会岂是如此容易被改造,社会的复杂性和多边性决定着社会变革之难。因此,在学校哲学被提出的同时,还应尊重客观现实。与其去改造社会,不如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因为在改造社会后还不是要去适应社会,那么何不去现在就适应社会。 感想:对于心理学研究来确定目标,我认为“每一种教育经验都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育结果”这一观点应该广泛推广到各所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课程中。因为中小学生基本上属于被动学习,因此,在他学习的领域中穿插着另一些与该领域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一来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兴趣,二来可以使他们更专心的去学习。所以,该教育经验有必要放到中小学教育目标中。 另外,我认为“年级安排”这一心理学研究成果也有必要放在教育目标中。因为教育者只有充分了解哪个年龄段学习什么效率最高,才能更好的对学习者们进行针对性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步主义 2009级教育学 范云霞 进步主义者强调以研究儿童本身为重,了解他对什么感兴趣,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头脑里有什么打算。进步主义者认为,这些信息能为我们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本来源。 进步主义教育的七项原则 1(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这一点一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它强调了对于孩子的自由发展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潜力;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强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儿童更好的发挥潜能) 2(兴趣是一切作业的动机。(强调兴趣,但是夸大了兴趣的重要性。) 3(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监督者。(教师的确要引导学生但是不知道他这里所说的引导是指启发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还是控制学生做教学的主导者,因为在后面所说的意思好像是要让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 4(用科学方法研究儿童的发展。(从字面意思上我赞成,至于他所认为的科学的方法是什么我还不清楚。但我觉得应该是从学生本身出发,结合社会需求与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进行研究。) 5(重视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一切因素。(身体发展,那心理与思维其他方面呢,) 6(为满足儿童生活的需要,学校应该同家庭进行合作。(这一点我赞同,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环境、舆论环境) 7(进步主义学校应该成为教育运动的领导者。 主张用实验主义来研究教育 重视个人的社会性。认为,个人与社会相互依赖,要求教育实践要增加两个新原则:a(学校课程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b(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生活本身。(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育 93 永远为了未来)强调教育要重视现在,重视实用性。实际上我觉得教育一方面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因材施教,要让学习者学会生活。这种生活有以下几层含义:精神生活即让学习者拥有哲学性思维,能够对自己的生活人生有想法,内心不是空虚而是在人文熏陶下内心丰富;二是社会生活即踏入社会所要掌握的社会技能。 2(采取有机的动力心理学学说(Organicdynamicpsychology)认为教育是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主动的有机反应,而不是机械式的迎合。教育是个人与社会环境双方力量之间的一种有机的相互作用过程。 3(美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一切行为规范破坏无遗,青年人没有安全感,如何使青年人适应美国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重要课题。二十世纪美国走入现代主义,在绘画音乐上都印了现代主义的痕迹,当时青年人往往在变化中无所适从,这又导致文化上的变化。关注到这一点并试图探究是值得肯定的 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吴雪梅 2009年10月17日 “很多教育计划都没有清楚定义过教育目标。” 事实确实如此,当今时代,“教育”这个词似乎不再显得那么纯粹,我们教育人、受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可能很少有人能给出明确且合理的答案。可悲的是,教育的盲目性背后隐藏着的是当代社会教育的另一特点——功利性。有人办教育、做教育计划,为的是谋取私利;有人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个人将来的发展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享受。结果就是,前者很好的利用了后者的心态,投其所好,从而获得他们所预期的利益。然而后者呢,恐怕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长此以往,社会发展势必停滞不前,私利则会将整个世界充斥得更加严实。 “如果我们要制定一个教育计划并力图不断地改进它,就很有必要对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有些概念。这些目标将成为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 做任何事都会有一个目的或目标,教育同样如此,这个目标会引领着教育者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行进,使教育不偏离轨道。当然,这个目标应当是有利于社会及个人发展的。“目标是那些对学校负责的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价值判断。”目标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其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如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社会现状等等。 针对该从哪些基本来源获取教育目标这一问题,书中提到了进步主义者与要素主义者。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者坚持儿童中心论,他们强调“以研究儿童本身为重”,并视其为我们选择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而要素主义者则主张学科中心论,认为“文化遗产”是“教育目标的根本来源”,“教育目标本质上是从过去的大量文化遗产中筛选出的基本知识”。此外,还有一种“社会中心论”,主张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认为我们应完全根据社会问题来制订教育目标。这三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例如,按照进步主义者的做法,完全根据儿童自身的兴趣与需求来制订教育目标,就有可能会使教育偏离轨道,达不到其应有的目标,从而削减了教育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并且使教育对儿童的指引作用不足。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相比,确实在有些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三种观点应结合起来,取各自的合理部分。“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提供能让学校为教育目标做出全面且理智的决定的基础。每种来源都具有某种可取的价值。”所以,我们在寻找教育目标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到各种来源。 2009年10月24日 来源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94 “教育目标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的种种行为变化。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将试图指出教育机构想要学生完成的行为模式的变化。”我认为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是一种目的性最强、最直接的来源。根据学习者的自身状况及需求,教育机构可以找到些许线索从而探索出一些目标。“在一个视营养不良为理所当然的社会里,人们不太可能从这些资料里推演出任何教育目标。„„只有将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一些理想标准、公认常模的概念相比较时,对学习者的研究才能明确学习者的目前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或‘差距’,即我们通常提到的‘需要’。”确实如此,同标准比较后发现的差距,正是我们需要改进和弥补的地方,是我们不断进行完善的动力。而如果只拿学习者同其他同一水平的人(或物)做比较,那么我们就永远看不到不足之处,自然也就永远无法获得改进与提高。 “教育的问题之一便是为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开辟途径,使之产生的行为能被社会接受,与此同时,个人需要得到了满足,而有机体也不会处于持续的、未经缓解的张力之中。”也就是说,教育使得学生能在社会中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学生与社会则是互相联动、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学生产生的行为被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社会满足了个人需要,保持了一定的平衡。 “学习者自身的兴趣是教育目标的首要基础。”——进步主义者。 毋庸置疑,学习者自身的兴趣是教育目标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一个“基础”。倘若教育是只为了教育而教育,全然不考虑学习者是否感兴趣,置学习者本身的感受于不顾,那么学习者根本不可能愿意去接受自己毫无兴趣的知识,整个教育也将毫无进展、失去意义。也就不可能达到任何预期的目标,此做法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将学习者的兴趣作为教育关注的焦点。但是,“首要基础”这一说法未免太过绝对,如果完全将学习者兴趣作为基础,那么教育的引导意义何在, 社会调查的方法包括: 教师的观察:提供大量关于学生的事实,尤其是其学校活动、社交关系、校内习惯 学生的访谈:一般只用于学生样本,获得更多非正式资料、看法、观点、兴趣 家长的访谈:卫生习惯、社交关系 问卷:真实,比如休闲活动、个人和社会问题、阅读习惯、卫生习惯、工作经历 测验:尤其用于研究、阅读、写作、数学等的现状 社区保留的记录:包括少年犯罪记录、涉及健康状况的死亡率、发病率 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社区工作还很不完善,同美国相比,中国社区能提供的资料少之又少,不妨将此处的“社区”狭隘理解为“学校”。社会调查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要事先做好调查计划,准备充分,定能有所收获。 除了学习者的兴趣之外,教师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为单靠对有关学生的资料的收集并不能自动的确定教育目标。 “困惑,„„是不能区分‘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和‘适合其他社会机构来满足的需要’。”“要从对学生需要的研究中提取教育目标,教师得分清有关教育目标的含义,而且不能将其与那些无关教育的含义想混淆。” 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有难度的。倘若错将社会需要当成需达到的某一教育目标,或是无法从资料中准确提取出教育目标,那么我们的教育目标就得不到明确。这样下去,就可能错上加错,教育机构可能在某一件事上花费很大精力和财力,到最后却毫无收获,因为实际上其努力的方向是偏离原轨道甚至是反方向的。 2009年10月29日 “工作分析”观念——广泛用于一战时期培训计划的制定,这样能加快熟练工人和各类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分析只是一种手段,用来分析一个工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从事的各种活动,从而使训练计划能以该工人要进行的那些关键活动为重点。”也就是加强工人在某项活动上的熟练程度,个人认为有点类似于当今生活中的技校,培养某一类型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输送其所需要的人才。 95 对两大理由的总结概括及看法: 一、当代生活复杂,持续变化,有必要将教育方面的努力集中到复杂生活的关键方面和今日生活的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就不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去学习那些五十年前很重要但现在已毫无意义的事情。也就是说教育目标考虑当代校外生活,有助于使教育与时俱进,永葆新鲜与活力,使教育更具有实用性,也更有价值。 二、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头脑的各种官能,这样,随着人生的发展,学生能够运用训练好的头脑应对他所遇到的种种情境。 对几点批评的总结: 一、当代活动本身无法证明这些活动是值得追求的。 二、对当代社会的研究是对现实主义的“膜拜”。人生持续变化?培养学生解决当今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无力应对长大成人后将遇到的问题,因为问题到那时已发生变化。——要素主义者 三、儿童无兴趣、不关心,会忽略掉考虑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获取目标之基础的重要性。 我认为,第一种批评是可以忽略的,从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中获取的教育目标,可以受到来自其他来源的检验,并遵循一种公认的教育哲学。我们对当代生活进行研究,并不只是研究活动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当代生活(活动),再与一些标准作比照,探索出一些教育方面的需要。第二种批评的理由也不免有些牵强,人生虽是持续发展变化的,但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当代生活,发现当下社会生活的一些需要,不仅能够服务于现在,也能够对将来做一些经验储备。人脑不是机械的,教育更加不会一成不变,过去的研究经验必能对后来的教育起到指导作用。至于第三种批评,“如果用对当代生活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目标所指示的方向,而且为某些特定儿童选择特定教育目标时也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那么,这些对当代生活的研究是有用的,也没有违背教育目标应该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相关准则。”第三种说法显然割裂了社会需要与儿童兴趣,他们认为只要是符合社会需要的都一定是儿童们所不感兴趣、不关心的,此观点过于绝对。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没有找到将社会需要同学生兴趣结合起来的方法。只要在二者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和结合点,那么第三种批评也将不攻自破了。 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于利荣 引言 通过引言,我们可以知道教育目标的来源不是单一的,标题是达到何种教育目标,可是文章并没有告诉我们教育目标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达到目标以及教育目标的来源是什么, 另外,文中还提到了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我觉得这两种学派的观点都不全对,他们的观点虽各有千秋,但更应该互补。不仅要从学习者本身,校外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中获得,还要利用哲学和心理学来进行最后的筛选,只有这样才更能科学的揭示出教育目标。 “这些目标将成为选择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 感想:教育目标对于教学活动非常重要,要想把教育搞好,就必须确定教育目标,不然整个教育系统会像失去了航向的小船,很快被风浪吞噬。 “教育计划的方方面面确实都是实现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 感想:只有准备充分,基础扎实,谨慎细心才能够做好事情,为了教育目标的实现更要付出很多努力,教育目标是经过一步一步地探索才总结出来的。 “目标归根结底是一个事关选择的问题,因而是那些对学校负责的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在 96 的价值判断,这样就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哲学来指导这些判断。此外,某种信息和知识,为应用哲学理论选择教育目标,提供了更理智的基础。如果决策者能利用这些事实,那么他们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判断,学校制定出更重要,更有效的目标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感想:目标因不同的人而不同,所以目标带有一种能动性,这就要求决策者能够实事求是,根据科学依据、现实基础以及多方面综合信息来做出决策,以保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学校来说,可以确定学校的培养方向以及制定为实现目标的计划与准备,既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又可以及时地为社会输送大量使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但是前提是决策者一定要撷取有用的、正确的信息,不然只能给学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如果这样看待教育的话,那么,教育目标明显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种种行为变化。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将试图指出教育机构想要学生完成的行模式的变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第5页) 。感想:这段理论对我的影响很深,我认为教育确实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种说法和现在中国的教育非常相似,简直就是量身定做。在中国,从幼儿教育开始就教小朋友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行为处事,引导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觉得这不仅是教育机构的目标,也是家长乃至社会人的目标。通过教育,孩子们的思想慢慢成熟理智,情感趋于丰富,行为更是越来越成人化。如果没有教育,那么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将处于萌芽状态,如果没有教育机构有何来教育。教育目标代表的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种种行为变化,这样虽然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但确实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有用人才,但是如果全部释放学生的天性,那社会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在学堂里上课的人就少之又少,而在街上、社会里混日子的人则随处可见。所以说,教育目标即使代表了教育机构的目的也是正确的。 “教育的问题之一便是为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开辟途径,使之产生的行为能被社会接受,与此同时,个人需要得到了满足,而有机体也不会处于持续的,未经缓解的张力之中。” 感想:本书中泰勒介绍到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那么学习者本身对研究教育目标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于是我们就应该花大力气满足学习者本身的需要,让其处于正常机体状态下,这样才能更科学的揭示出教育目标。 然而,对于需要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人体正常的需要,即生理性需要,社会需要以及整体需要。另一种是别人强加的需要,即学习者的目前状况与社会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异。对于这两类需要,研究者都要慎重考虑。无须强加的就不用强加实施,要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如学校的教学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如语文课,在老师讲到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呈现出极不耐烦的表情,除非他们感兴趣。而当老师讲到一些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内容时,如古诗文,很多学生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未能不了解,他们觉得古诗文遥远而神秘。 因此可以看出“需要”的重要性,满足学生的需要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的第一种用法,代表某种理想常模的概念,即某种哲学价值标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这个意义上的需要,指突然与应然的差距,而一些心理学家所使用的这个术语,则代表为维持有机体的正常健康状态而必须使有机体内部的张力恢复至平衡状态。” 感想:第一种需要是学生应通过教育不断提高的能力。第二种需要是人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使人都具备的生理系统。 “对于某些正在调查研究的学校来发现,人们又可能依靠一般的科学研究获得相关年龄段儿童的某些信息,但还有必要研究相关具体学校的具体学生,以补充一般性的信息。” 感想:教育目标要实事求是,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教育,看待学习者。 “以对学生兴趣的研究作为选择教育目标的基础,其理由大致如下: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97 它要求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地努力。一般来说,学习者只学习那些他做过的事情。如果学校的情境涉及的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事物,他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情境。此外,有人认为,学习者能能越来越有效地应对当前的情境,确保了他能够应付将来不断出现的新情境。因此,从本质上看,教育是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能够积极参加与全心处理让他感兴趣且与之关系密切的事情。特别是学会如何有效地从事这些活动。” 感想: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习这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了热情,即使困难重重,也会坚定不移地向前走。例如,我高中时的一位同学,她超喜欢英语,所以每天都在做与英语有关的事情,背、写、读,这样大部分的时间都应无占去了,其他课程落下了,结果高考并不理想。这也就是说兴趣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偏重兴趣会使自己遭殃,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真正清楚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当他们上小学时,中学时,大学时的兴趣是不同的这样往往就会半途而废。当然也不可否认兴趣要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读书笔记 2009级教育学 刘 旭 一、总体感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很薄,这在书如瀚海的今天,这样的书只能算一本小书。可正是这一本书,为课程理论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本书没有几个字或者词是我们不认识的,读起来却比较困难,我们只能领略其中的皮毛而已。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源于1929——1933年,席卷美国、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经过“八年研究”,泰勒于19世纪40年提出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写作背景有现出它必然性和迫切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类似于我国一直得热门话题新课程改革,我们是伴随着改革成长起来的一代,今天我们来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意义之一不仅仅是对这本名著有所了解,更多的是结合自身经历,汲取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不断寻找新途径。 二、导言 导言概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即四个基本问题: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提供了这本书的框架结构,为我们读这本书提供了读书方向。 三、第一章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作者首先阐明了当时教育同样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事实即:很多教育计划都没有清楚定义过教育目标。然后作者说明了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及其与教育计划的关系即“教育计划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要系统的研究某个教育计划就必须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本书不是一本教科书,只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原理,一种思路,因而我们能够充分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育的目标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教育的目标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教育的目标来源之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教育的目标来源之四:利用哲学选择目标 教育的目标来源之五:利用学习心理选择目标 其中前三点是教育目标的来源,后两点是教育目标的两道过滤网。作者并没有明确指出应该 98 怎么做而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路。虽然每一点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很精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研究结果,很有道理,叙述条理很清晰,很全面,也有很多例子,很有启发性也很有借鉴性。第一章是全书的起点,奠定了本书的框架结构,为我们读以后的内容提供了方法与启示。 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陈述目标 作者最后为我们提供了目标陈述的例子,说明一项令人满意的对教育目标的阐述,会同时指出行为和内容两方面,并对教育任务做出清晰详细的表述。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009级教育学 叶楠楠 个人感想:教育目标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的种种行为变化。因此,要注重对学生的调查与研究。其实我觉得,目标订了,终归是好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很宏观的发展方向,指引其一步步前进。但是,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根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对物质起反作用。所以,教育目标的实现,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完善硬件措施;其次,要传播所制定目标的理念;再次,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各国的教学原理,都是由各国的国情决定的。但,我们应该取各国精华,剔除糟粕。闭关自守已被世界所淘汰,我们要站在世界前沿,总结古今,以发展的眼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书中,也提出了陈述目标的形式:要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陈述目标。这有利于指出行为和内容两方面,并对教育任务是什么做出清晰、详细的表述。它也是指引课程编制者其他所有活动最关键的标准。 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009级教育学 焦雪萍 经过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一段时间的阅读,我们也开始初步了解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关于教育的相关见解,虽然还没有对现代教育的知识有什么更深一步的学习,但接触到泰勒的思想还是让我对于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想先就导言部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本书力求阐明一种基本原理,用于观察、分析、诠释教育机构的课程及教育计划,它不是一本教科书,更多的是泰勒的现代教育思想,用此来鼓励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此普遍适用的规律上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泰勒在书中定义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先制定一个目标,这样在以后的时间里才能有奋斗的动力,教育同样如此,事先制定教育目标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动力,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作为学生,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知识面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学校为我们提供各类活动与课程,使我们在这些学习中积累经验,因此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学校应力求为学生创造积累经验的条件。 3、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学校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它拥有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学校的高层及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可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可能性,可以根据在校生的相关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课程和活动。 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99 我们可以根据要求在开学时选定部分学生,对其的各方面的观点及见解进行分析、记录、保存。然后在这些教育措施实施的过程中或者在措施实施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提问、记录,将这二份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并在先前的基础上对已制定的措施做出适当调整,不断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相应的发展。 以上四个问题是循序渐进的,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书中这样说过:很多教育计划都没有清楚定义过教育目标,而泰勒所提出的这四个问题就可以引领教育工作者更好的,更切合实际的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并且按有序的步骤实施下去。我虽然还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在最开始的部分就已经感受到这本书的意义和实质,那就是它实际上是提供一种方向,一种鼓励,一种启发。 书的第一章主要针对教育目标的几个来源来进行阐述,同时也以各类人的视角来回答有关教育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学校负责人、要素主义者、进步主义者、社会学家、教育哲学家的相关观点: 要素主义者:教育目标本质上是从过去大量文化遗产中筛选出的基本知识; 进步主义者:强调以研究儿童本身为重,更多了解儿童的心理; 社会学家:视学校为帮助年轻人有效应对当代生活问题代理机构; 教育哲学家:生活中有些基本价值,主要以教育为手段代代相传。 用这四种人群的观点,来启发读者的思想。 “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提供能让学校为教育目标做出全面明智的决定的基础,每种来源都具有某种可取的价值,在规划任何综合性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来源。” 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我们学生本身就是学习者,因此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就我们自身而言,这种来源是必须要研究的,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然,除此之外,周围环境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种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分析。 最开始的内容让我对于教育学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本书也为我们今后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我相信这是个好的开始,我也希望我以后的学习能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 100 第一次读书笔记获奖学生名单 第一次读书笔记获奖同学 名 单 经8位研究生评委的评分,各年级同学在第一次读书笔记征文的最后得分已经产生。现按照 得分高低依次产生各年级的一、二、三等奖,公布如下: 2007级 一等奖:王雅丽 二等奖:徐 苹、王先翔 三等奖:汪 瑞、汪亚婷、韩菲尹 2008级 一等奖:徐 雅 二等奖:许 祯、龚文浩 三等奖:董筱婷、彭文超、王夏禹 2009级 一等奖:潘乐乐 二等奖:王玉玲、吴雪梅 三等奖:吕云震、吴佩佩、张 慧 此次获奖同学将获得获奖证书和《民主主义与教育》名著一本,以资鼓励。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质量工程建设办公室 2009年11月 101
本文档为【学生读书笔记汇编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3KB
软件:Word
页数:20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01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