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学人论坛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 历史悠久的参考性报纸,多年来一直 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对于 《参考消息》的早期历史,或许知道的 人就比较少了.2006年9月,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四卷本的延安 版《参考消息》影印本,其中收集了从 1944年至1945年间的500多期《参考消 息》.这些《参考消息》是由在延安时期 担任新华社英文改稿专家的外国友人 林迈可带到国外的,后由美国哈佛大 学燕京图书馆收藏,并授权广...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学人论坛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 历史悠久的参考性报纸,多年来一直 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对于 《参考消息》的早期历史,或许知道的 人就比较少了.2006年9月,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四卷本的延安 版《参考消息》影印本,其中收集了从 1944年至1945年间的500多期《参考消 息》.这些《参考消息》是由在延安时期 担任新华社英文改稿专家的外国友人 林迈可带到国外的,后由美国哈佛大 学燕京图书馆收藏,并授权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影印出版,为进一 步研究《参考消息》的历史提供了新的 史料. 《参考消息》的历史沿革 《参考消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 华社的前身红中社(全称为红色中华 通讯社)时期.1931年11月7Et,中华苏 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 召开,当晚,红中社成立并发布新闻. 大会期间,红中社还抄收中央社播发 的蒋介石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 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编印出来供代表 们参阅,这就是新华社历史上最早的 “参考消息”.从1931年到1934年10月 长征开始,”参考消息”先后以《无线电 材料》和《无线电Et讯》等名称在瑞金 出版,每期4—8页不等,油印四五十份, 为苏区党政军领导提供了大量有价值 的参考材料. 长征开始后,红中社停止了广播, 人员有的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有 的则随同红军长征.1935年11月,红中 社在陕北瓦窑堡恢复广播和出版”参 考消息”(《无线电Et讯》).跟随党中央 到达延安后,红中社于1937年1月改名 为新华社.初到延安时,”参考消息”曾 以《每Et电讯》为刊名,1937年10月改 名为《参考消息》.当时的《参考消息》 为油印刊物,每期约二三十页,每天印 发四百份左右. 1938年12月,《参考消息》改名《今 Et新闻》,仍油印出版.1940年3月10 Et,《今Et新闻》改为铅印报纸型出版. 改铅印后,《今Et新闻》成为当时延安 一 张公开发行的参考报纸,除刊登新 华社抄收的中外电讯,也登载新华社 播发的电讯稿,开始为八开两版,1940 年10月增至三版,不久又于1941年1月 改为四开两版,从1940年3月到1941年 3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共出版了373期, 发行量约为500份,主要读者除党中央 领导人外还包括延安各机关的干部以 及抗大等学校的学员. 1941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 华报》与《今Et新闻》合并,在延安出版 大型党中央机关报《解放Et报》,同时 决定加强新华社工作,《解放Et报》与 新华社统归一个委员会管理,”一切党 的政策,将经过《解放Et报》与新华社 向全国宣达”.1941年5月16Et,党中央 机关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之后,新 华社抄收的中外电讯,其中不宜公开 发表的部分,改由内部油印的《参考消 息》刊登,专供中央领导同志参阅. 1942年12月1Et,《解放Et报》和新华社 合编的《参考消息》由油印改为铅印出 版,刊号改为第一号. 1947年3月随党中央撤离延安后, 新华社分成两支队伍,一支由副总编 辑范长江率领随党中央转战陕北,一 支由社长廖承志率领东渡黄河,向太 行地区(晋冀鲁豫解放区)转移.这一 时期,新华社编印过几种不同版本的 《参考消息》.设在太行涉县的临时总 社在接替转移行军中的总社工作任务 后,曾于1947年4月8Et,以”新华总分 社”名义编印出版铅印《参考消息》,32 开本,每隔两三天出版一期,每期6—8 页.同年4月9Et,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 口万京华 的新华社工作队也开始在陕北出版 《参考消息》,开始为油印,每期四千字 左右,12月28日改为铅印,网开四版, 至1948年3月20日止.新华总社在转移 途中;也曾油印出版《参考消息》.1947 年12月1Et,总社接办临时总社的《参 考消息》,改为新一期,16开本,每期4— 6页,每Et出版. 经历了战争年代一系列辗转迁 移,1949年3月新华总社由河北平山迁 至北京.这年9月,《参考消息》由赠阅 改为订阅,此时发行量为2947份.新中 国成立以后,《参考消息》逐渐从内部 刊物扩版改为参考性报纸,发行量不 断扩大,现在已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 的Et报,拥有数百万读者.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史料 研究价值 由于战争年代新华社社址多次转 移,人员调动频繁,文献材料散失严 重,新中国成立前的《参考消息》及其 他参考刊物至今大多保存不全,这也 使得对参考报道的历史研究一直缺乏 足够的史料基础.近年来,关于新华社 参考报道的一些珍贵史料陆续被发 现,如在台湾发现部分红中社时期编 印的参考刊物《无线电Et讯》,在国内 也有媒体报道山东发现民间收藏的延 安版《参考消息》,这些发现在客观上 提高了国内外学者和有关人士对《参 考消息》历史的关注. 延安时期是《参考消息》从油印发 展为铅印的重要时期,延安版《参考消 息》无论在印制规模和质量,还是在发 挥参考报道职能和作用等方面,都大 大超过以往.据我们所知,现存最早的 延安版《参考消息》是新华社移交给中 央档案馆保存的1942年12月1Et到 1943年1月31Et的1—60期合订本,这 也是新华社历史上最早的铅印《参考 2007年第3期囡 学人论坛 消息》,在这以前的油印《参考消息》迄 今还尚未见到.而在山东发现的《参考 消息》则是从1943年7月lEt第201期至 7月30Et第230期的合订本,其规格和 特点应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参考消 息》类似,只是时间稍晚些,收藏人称 此原系某党校图书瞎之旧藏. 而随着1944年到l945年版《参考 消息》影印本的出版印行,人们发现原 来《参考消息》还曾漂洋过海,远渡英 美.将新华社的《参考消息》从延安带 到国外的林迈可,原名为迈克尔?林 赛,l909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 学.1937年l2月来华,在燕京大学任 教.1944年5月,林迈可夫妇辗转到达 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欢 迎,被聘请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部通 讯顾问.来延安后,他参与了新华社 英文文字广播的创建工作,并担任了 英播部最早的英文改稿专家,为中共 外宣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抗战胜 利后,林迈可一家回到英国,后定居 美国.1994年,林迈可在美国与世长 辞.从这些《参考消息》的出版Et期来 看,正是林迈可在延安工作和生活的 一 年多时间,其中有的书页上还写有 林迈可的名字.《参考消息》在当时仍 属不公开出版发行的内部材料,一般 人是不易接触到的,林迈可能够收集 到这么多的《参考消息》,一方面由于 他在新华社工作,有一定的便利条 件,另一方面也说明领导上对他的信 任和重视.据林迈可的家人介绍,这 些《参考消息》是在林去世后整理遗 物时发现的,后捐赠给哈佛大学燕京 图书馆. 虽然比起前面所说的两个版本的 《参考消息》,哈佛燕京的收藏并不是 时间较早的,但却仍具有较高的史料 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1,它收集了从 1944年6月2Et至1945年l1月4Et间的共 500多期《参考消息》,是迄今为止保存 期数最多,连续时间最长的延安版《参 考消息》;2,它出版的时间正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Et战争最后走向 胜利的阶段,记载了很多国内外重要事 件的新闻,这些大部分来源于外电外报 的消息与当时报纸的公开报道又有所 区别,因而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有 着特殊的作用;3,延安时期《参考消息》 圜2007年第3期 还是主要供中央领导参考的内刊,普通 人对其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哈佛燕京 的收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印 行后,便使得更多的专家,学者及对此 有兴趣的读者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和研 究《参考消息》的历史. 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基本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和特点 翻阅这些《参考消息》,可以看到 当时《参考消息》的刊头都是印在第一 版的右上方,为竖写的美术体.下面紧 接着的是由右至左横写的”(只供参 考)”,再下面依次是:第××号,解放Et 报,新华社编,今Et出版一张,×年×月× Et,星期×.内文一般分两栏,由右至左 竖排.因为开本的限制,这些《参考消 息》与原件的版面大小并不相同,根据 我们的了解和推断,当时的《参考消息》 应多以八开或十六开为主,基本上为正 反两页.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参考消 息》影印后的效果已不是都很清楚,而 且其中也还有几份是缺失的,如l944年 6月18Et,9月6Et,12月17Et,1945年6月 14Et,6月15Et,10月26Et,而1945年7月 1Et的一张仅存四分之一. 延安版《参考消息》(1944--1945) 上刊登的外电有路透社,合众社,塔斯 社,美国新闻处,英国官方通讯社,海 通社,德国新闻社,同盟社,还包括中 央社以及国统区一些报刊的消息等. 内容既包括国内外大事,也包括很多 战报新闻,《参考消息》在刊登这些电 讯时,除在标题处理上体现了以我为 主的风格外,内文基本都是原汁原味 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参考性.编者也有 时会用”按”或”注”的方式对《参考消 息》上刊登的一些特殊内容予以说明, 如1944年6月25Et刊登的美国副总统 华菜士来华后在蒋介石宴席上一篇演 说,后面编者按中就指出”华菜士这个 演说本拟在报上发表,因中央社译文, 无法信任,故只得登参考消息了”.为什 么说这篇译文无法让人信任呢?编者主 要指出的是其中有一句话讲到”在中国 境内,诸君亦有若干少数宗族问题”,这 个”少数宗族”不知是什么意思,一天后 在《参考消息》上刊登的路透社的--N 电讯上,我们发现华莱士所说的这句话 应是在胜利后”希望中国将为中国境内 的少数民族问题的开明解决而工作”. 遇到类似这种在编辑时发现尚存疑问 的稿子,虽然不适合在报纸上公开发 表,但却可以先在《参考消息》上刊登出 来,供有关领导参考. 《参考消息》的原汁原味还体现 在,其中不少电讯在刊登时还是未译 清的稿子.翻阅这些《参考消息》时,常 常可以看到有些稿子中间注明有多少 字不能译或译不出,有的地方注明缺 多少字或掉几字,有的地方说明此句 电码不清或电码错掉,有的地方注明 原文不明或原文似有漏掉,有的地方 则用××代替等.在1944年7月21Et刊登 的《英国官方通讯社又说德寇抽调东 线部队至西线》的消息末尾还加注了 编者按,指出:”这个电报错掉太多,本 拟留待中央社的译文,但迄今该社尚 无此讯.只好将此电发表”.造成电讯 错漏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延安通讯 器材缺乏,技术手段落后等.《参考消 息》上刊登的这些未译清的稿件,既反 映了当时信息接收条件的艰苦,也反 映出《参考消息》作为党的耳目的重要 性. 这期间《参考消息》上也刊载了一 部分新华社播发的电讯,~N1944年7月 28Et《顽军不断骚扰淮北根据地》(新 华社华中十八El电),9月1日的头条 《盐阜区新四军救出美飞行员五人》 (新华社华中廿八日电),9月5日《美国 空军上校赛伏爱谈对华中根据地印 象》(新华社华中二日电),9月17日的 《在国民党苛政压迫下豫南民众暴动 真象》(新华社鄂中十五日电),9月21 日《桂军向我黄(冈)东进攻》(新华社 鄂中电)等.虽然这些电讯在《参考消 息》上所占比例较小,但也从一个侧面 说明早在延安时期《参考消息》上就已 有刊登新华社电讯的先例了. 延安版《参考消息》(1944--1945) 为我们展现了那一年多时间《参考消 息》的基本面貌,它所提供的内容和信 息还有很多,尚有待我们再进一步去 深入挖掘和研究.同时,我们也期待着 能早日发现更多的早期《参考消息》及 新华社历史上其他参考刊物的原件, 使得对《参考消息》历史的研究工作具 有更加完善和丰厚的史料基础. f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本文档为【延安版《参考消息》的初步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