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

举报
开通vip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 单位代码 10475 学号 9 分类号 H195.3 硕士学位论文 ( 专 业 学 位 ) 中 西 饮食 文 化差 异 研究 专 业 学 位 领 域 : 汉语国际教育 专 业 学 位 类 别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申请人 : 王娜 指导教师 : 周杰林 副教授 二?一三 年 四 月Study on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the Graduat...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 单位代码 10475 学号 9 分类号 H195.3 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 专 业 学 位 ) 中 西 饮食 文 化差 异 研究 专 业 学 位 领 域 : 汉语国际教育 专 业 学 位 类 别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申请人 : 王娜 指导教师 : 周杰林 副教授 二?一三 年 四 月Study on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By Wang NaSupervisor: Prof. Zhou Jielin June, 2013 I 摘 要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了解中国的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饮食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 对中西饮 食文化差异的研究有很多, 本选题是比较全 面、具体地介绍了中西 饮食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并揭示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为今后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饮食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每个民族的经典文化。 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存 在很多的差异, 本篇论文分为五章进行了阐述。 首先 在绪论中论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研 究背景和 研究意义, 另外又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 第二章简单地说明了 中西 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第三章 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 方式、 饮食内容 、 烹饪方式、 餐桌礼仪这五部分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分 析。 然后第四章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别从气候环境、 宗教信仰、 生活方式这 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最后 一章简单介绍了中国饮食在西方以及西方饮食 在中国的交流 与融合。 本论文希望能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做出一份 贡献, 可以使更多的中 西方人了 解中西 饮食文化差异的具体内容, 争取 在跨文化交际时 可以有效地避免 交际双方由于文 化差异而产生的不理解和误解 ,可以促进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互补与融合。 关键词 :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 ,比较 II ABSTRACT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to learn Chinese and comprehend Chinese culture,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present society. Diet is also a part of th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Chinese diet. This topic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pecific to all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and reveal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more in-depth and extensive research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Die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s of everyone, it is a classic culture of each n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elaborated. First, in the prefac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re discussedAdditionally, there is a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simply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re part of this thesis, mainly from the five parts of the dietary concept, dietary manner, dietary content, cooking methods and table manners detail analysis sh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nd the next chapter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diet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religion, lifestyle described. The last chapt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interflow and merge of the Chinese diet in the west as well as the Western diet in ChinaI hope that this thesis will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nd can mak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diet. I hope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both sides of communication bring about the misconceptions and incomprehension ab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e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lso promote further cultural exchanges, complementary and fusion KEY WORDS: Food 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are III 目 录 摘要II ABSTRACT III 第 一章 绪论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第 二章 中西 饮食文 化的 内涵 和特点 3 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3 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4 第 三章 中西 饮食文 化差 异的 表现5 3.1 饮食观念的不同5 3.1.1 美味与营养的观念不同. 5 3.1.2 铺张与节俭观念不同. 6 3.1.3 赴宴的时间与着装观 念不同. 7 3.2 饮食方式的不同. 8 3.2.1 共餐制与分餐制8 3.2.2 筷子与叉子 8 3.3 饮食内容的不同. 9 3.3.1 中西饮食对象不同 9 3.3.2 中西节日用餐不同 9 3.3.3 饮品不同. 11 3.4 烹饪方式的不同. 11 3.5 餐桌礼仪的不同. 12 3.5.1 用餐时的氛围不同13 3.5.2 用餐时的礼仪不同13 第 四章 中西 饮食文 化差 异的 原因. 15 4.1 气候环境的不同. 15 V 4.2 宗教信仰的不同. 15 4.3 生活方式的不同. 16 第 五章 中西 饮食文 化的 交流 与融合17 5.1 西方饮食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7 5.2 中国饮食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 17 参 考文 献. 21 后记23 VI第一章 绪论 第 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 外国人来 到中国, 他们开始加入到学习 汉语的队伍中, 开始关注中国的饮食文化。 与此同时, 随 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西餐也出现在中国的餐桌上 , 遍及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 中西饮 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推动了全 人类文明的发展。 多年以来 ,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一直 都是被学术界讨论的热门主题。 中西饮食文化 差异也 是跨文化交际现象 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 差异 的研究, 不但 可 以 使 我 们 更 好 地 了 解 西 方 国 家 的 饮 食 特 点 。 同 时 也 可 以 弘 扬 中 华 民 族 的 优 秀 饮 食 文 化, 使中国的饮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我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 饮食文化, 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 了解 西方饮食文化 , 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 握本民族文化特征。 在跨文化交际之初, 我们往往会感受到有很大的文化冲突, 但是通 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研究就可以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 通过对饮食文化 差异的分析研究, 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 理解或误解。 因此,中西饮食文化究竟存在着哪些差异,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饮食文化方面, 国内外学者专家们 一直都在对饮食文化进行着 研究。 在中国饮食 文 化 方 面 也 有 不少 著 作出 现 。 王 学 泰 的《 中 国饮 食 文 化 史 》 ,这 本 书按 照 时 间 顺 序 全 面 系统地 介绍了蒙昧时期、 萌芽时期、 昌明时期、 昌盛时期 长达三千年的中国 饮食文化的 发展与变化 , 同时作者倡导素食主义观, 这本书把中国社会的饮食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 绘声绘色, 增进了我们对饮食文化的了解。 隗静秋的 《中外饮食文化》 阐 述了中国饮食 文化的方方面面, 不但介绍了饮食原料的类别以及如何甄选, 还介绍了酒文化、 茶文化、 咖啡文化等等。 这本书又详细记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饮食文化, 使我们对中西饮食文 化之间的差异一目了 然。 高成鸢的 《饮食之道》 强调了中国文化集大成于烹饪, 为文明 各国所不及; 又指出了中国传统的养老礼俗是中国饮食 文化发达的一个特殊 原因。 贾蕙 萱的 《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背景来对中日饮食 文化进行了深 1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入的研究。 李波的 《口腔里的中国人》 这本书的语言十分犀利, 带有忏悔、 追问的语气 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种种缺点 进行了深刻的揭露。王仁湘的 《饮食与中国文化》 这 本书对于饮食, 他认为五味的调和是饮食 关键之所在。 杜莉和孙俊秀等人共同完成的 《筷 子与刀叉》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 对中西饮食文化做了深刻地剖析, 并且提出了关 于我国饮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原则。 庞毅和王敬武的 《饮食与文化》 详细的介绍 了中国的烹饪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 又分别叙述了饮食与神话传说、 宗教信仰、 名人、 文学等方面相关 的文化。 在我国, 胡文仲和杜学增 著 的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对跨文化交际学 也做出了 很大的贡献, 这本书介绍了姓氏、 称谓、 问候 、 见面、 拜访等等方面 的习俗差异, 写的 非常全面、 具体, 开阔 了我们的视野。 赵红群的 《世界饮食文化》 介绍了世界各个国家 的饮食文化和习俗 , 另外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有介绍。 此外, 易中天著的 《闲话中 国人》 第一章不但讲了很多餐桌上的学问, 而且还对中国的 茶的交际功能、 烟可以协调 人际关系、酒可以打破界限进行了简单分析,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含义却很深刻。 在国外, 有关饮食方面 的著作也非常多。 拉里 ? 萨莫瓦尔、 理查德? 波 特、 爱德温? 麦 克 丹 尼 尔 共 同 编著 了 《跨 文 化 交 流 》 ,讲 述 了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人 是 如何 进 行 情 感 、 思 想 和信息的交流, 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会涉及到种种问题, 还讲述了文化和交流之间的关 系 , 对 跨 文 化 研究 者 来讲 具 有 很 强 的 实用 价 值。 《 无 尽 的 盛 宴》 是 露丝 ? 雷 克 尔 以食物 为题材的著作, 她以优美的语言写 了瑞士的三间小餐厅, 巴黎的美食, 阿拉伯的野餐等 国 的 美 味 食 肴 ,还 介 绍 了 龙 虾 、 鹿 肉 等世 界 美食 。 《 一 切 取 决于 餐 桌》 和 《 餐 桌 礼 仪 》 是玛格丽特? 维萨 的文化随笔, 从美国人的视角讲述 了很多餐桌礼仪。 阿德勒? 戴维斯 的 《吃的营养科学观》 以生动流畅的语言介绍了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 是 营养与科学进 餐的很好 指南。 她呼吁我们要重视营养来维护健康、 预防疾病, 作者明确表达 了她的观 点,书中她的观点对现在的科学营养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2第 二章 中 西饮 食文 化的 内 涵和特 点 第 二章 中西 饮食文 化的内 涵和特点 中西饮食 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 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 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 精缩, 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很深的历 史渊源,下面来谈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中国饮食文化, 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实践过程中, 所 1 创 造 并 积 累 的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的 总 和 。 中 国 饮 食 文 化 的 发 展 是 五 千 年 华 夏 文 明 的 一个缩影, 从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 再到唐宋的蓬勃发展时期, 最后进入现代的繁荣新 阶段,是我们整个民族智慧 和创造力的结晶。 当 我 们 谈 到 中 西 饮 食 文 化 的 差 异 时 , 大 家 首 先 会想到 就 是 中 国 最 具 特 色 的 八 大 菜 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各种菜系 的特点和烹饪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也有所不同。 鲁菜清香、味纯;川菜辣、麻、油重、味浓 ,有“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的美誉; 粤菜讲究鲜嫩、 爽滑; 闽菜讲究滋味清新、 色调美观, 烹饪方法擅长于炒、 溜、 煎;苏菜讲究原汁原味,浓而不腻,鲜香酥烂,咸中带甜,烹调技艺擅长炖、烧、炒、 焖、 煨 ; 浙菜清香、 脆 爽、 鲜嫩, 擅长炒、 炸 、 烩、 烧、 溜、 蒸。 湘 菜多以辣椒、 熏腊 为原料, 油重色浓, 擅 长腊、 熏、 炸、 炒、 炖 、 煨等; 徽菜以烹制山 野海味而著称, 讲 究火功, 重色重油, 要求食物保持原汁原味。 从以上介绍的中国 八大菜系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 中国的饮食还具有 季节性。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般都 喜欢吃凉拌、 冷冻的食物, 例如: 凉面条、 各种拌凉菜等;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吃 像 火锅这样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中国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医食 结合。 就是利用食物具有 哪些药用价值, 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 达到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的效果。 例如: 莲子红枣粥可以养胃健脾, 防治缺铁性贫血, 还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白萝卜熬汤可以 止咳; 姜汤具有驱寒、 防感冒的作用。 此外中国饮食还注重美感和 情趣, 例如萝卜、 白 菜、冬瓜等可以雕刻成人物、建筑、花朵等等,看上去极富美感。东坡肉、过桥米线、 叫花鸡、 狮子头等这些菜名更是出神入化, 反映了中国人对饮食很早就注意品味情趣了。 1 杜莉,孙俊秀,高海薇,李云云,筷子与刀叉[M]. 西川科学 出版社,2006. 第 232 页 3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西方饮食文化, 是指西方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践中, 所创造并积 1 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西方的饮食文化有起伏而又悠久的历史, 我们可以说意大利菜是鼻祖,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西方的新贵。 西方国家的日常饮食都是以肉食为主、 素食为辅 , 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中国有著 名的八大菜系, 西方国家也有很多饮食 种类, 著名的有意大利菜、 法国菜、 美国菜、 德 国菜、 俄罗斯菜等等。 各国的菜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意大利菜 一般用西红柿、 橄榄油 等直接调味, 利用原料自身的味道, 突出食物的本味; 法国菜可谓是西方 饮食文化的一 颗耀眼的明珠, 讲究色、 香、 味、 形的配合 , 用料广泛、 新鲜, 调味 喜欢用酒; 德国菜 以酸咸为主, 喜欢食用生鲜, 菜肴通常用啤酒来调味; 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一样很 讲究饮 食, 菜肴的品种十分丰富, 他们喜欢酸、 辣、 甜、 咸的食物, 对 菜的 制作和色泽 要求比 较高, 喜欢 油大、 味重。 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也有精 湛的饮食制作技艺 。 此外, 他们 还有合理均 衡的饮食观念, 为了不使青 菜中的营养成分流失, 一般都会生吃; 肉类食物 也不会长久的去煮、炖,每餐都会注意 各种食物之间 的营养搭配。 1 杜莉,孙俊秀,高海薇,李云云,筷子与刀叉[M]. 西川科学 出版社,2006. 第 232 页 4第三章 中 西饮 食文 化差 异 的表现 第 三章 中西 饮食文 化差异 的表现 3.1 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 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种植业的比重很大, 而且还有 多种多样的烹饪技术。 西方 则以畜牧业为主, 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就显得十分简单。 由于饮食的主要内容、 生活背 景、 宗教信仰等方面 不同, 那么在饮食观念方面中西方就会 存在很多差异 , 但是我们要 做到科学饮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才是最重要的。 3.1.1 美味与营 养 的观念不 同 中西饮食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味和营养的观念不同, 一谈到营养问题, 实际上就 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弱点。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油炸和长时间的炖煮, 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 许多营养成分都流失了。 中国的饮食一般首先考虑的就是 食物的 色、 香、 味俱全。 凡是看着淡而无味的食 物, 我们就觉得它不好吃, 不管这样的 食物有没有营养。 在饮食方面, 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 往往忽视了营养的问 题。 众所周知, 我们这个民族人口众 多, 在以 前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 人们总是 吃不饱, 因此便形成 了一种独特 的把吃看得很重的 饮食文化, 我们认为, 这大概是由于 对生存的需要 。 中国人对吃十分重视 , 对美味的要求也达到了极致。 为了追求这种美味, 中国人 把食物的做法分为煮、 烤、 蒸、 炒、 炸 五大类, 为此产生了有名的具有代表性的 鲁、 川、 粤、 闽、 苏、 浙、 湘、 徽八大菜系, 仅仅刀工就有数十余种, 可以把菜切成块、 片、 丝、 丁、 条、 泥等 等。 这样各种各样的美食就产生了, 人们就会忍不住的暴饮暴食, 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营养问题,这说明了中国人的饮食是重视美味的感性饮食。 西方人的饮食注重科学, 讲究营养。 在 “吃” 的问题上, 中西方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林语堂 先生 曾 说英 国 人很 少 谈到吃,而且 是 “心 中 略 有 几 分 愧意 地 吃” , 大 概 觉 得 吃 是 近乎动物的本能。他们饮食的最高标准就是营养,日常饮食总 要考虑到蛋白质、脂肪、 维生素等搭配是否合适, 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消化, 而饭菜的色、 香、 味如何, 他 们一般都不会过多考虑,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 让人看着没有一点食欲, 但他们也会吃下 去, 因为这些食物有营养。 虽然这种饮食观念很机械化, 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 的。这就是西方人普遍的饮食观念。例如一份美式早餐,通常都是 一杯牛奶加燕麦片, 5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两片熏肉、 涂有果酱的面包、 一个煎蛋。 经过 科学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 热量适中, 营 养齐全。 而中国 人的早餐问题,离不开悠久而独特的饮食文化背景。我们的早餐大多都是馒头和稀饭, 再配点下饭的菜, 与西方人的早餐相比, 营养差距是很大的。 虽然西方人在宴席上, 也 讲究菜的原料、 形状和 颜色等方面的搭配, 但是无论如何高档, 他们的牛排都只有一种 味道, 虽然一些事物的色彩搭配 的很好, 但是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各是各的味。 张起钧 在 《 烹 饪 原 理》 中 说 : “ 我 从 来 没 有听 到 洋 人吃 西 餐 要 ‘ 趁热 吃 ’ 。 ”这 说 明 西 方 人不 懂 得欣赏食物的味道,但他们注重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饮食。 3.1.2 铺张与节 俭观 念不同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排场, 排场大才 够体面, 所以备餐时酒菜都是很丰盛的, 餐桌 上的饭菜数量要多, 质量要好。 就算家里来一个客人, 普通百姓家至少也会摆个四菜一 汤之类的, 如果两三个客人难免会摆上一大桌子菜。 菜的数量越 多, 菜越珍贵, 也会显 得主人很好客很热情, 然而究竟客人能吃多少, 我们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 主人准备的饭 菜仅仅 够吃的话, 就会被视为小气, 反而薄待了客人。 在饭店里中国人点菜显得格外 铺 张、浪费,气势也十分壮观, 可以说铺张到了极点。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民俗民情, 我们在饮食 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 但这种 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 的。 易中天先生说, 面子是 中国人的宝贝, 面子几乎 主宰着中国人的一切。 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处理和维系; 社会生活, 也要靠面子来决定 1 和操作。 因此, 中国人 在稍大的场合宴请吃饭时甚至可以视为吃面子, 毫无节俭意识。 在西方, 他们在节俭这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强的, 吃饭讲究简单化, 盛大的西餐宴席 通常准备不过是五六道菜而已, 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菜, 其余基本上是陪衬。 平 时宴客, 饭菜的准备更为简单, 他们觉得只要够吃能吃饱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 的“potluck ” , 这种聚会形式更为简单, 要求 参加聚会的人自带一道菜或 者饭后的甜食, 让大家共享, 而主人只 提供一些饮料和一道菜就行了, 可见, 他们的饮食很节俭, 也不 讲排场 。 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 真是不可思议。 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人 请客吃饭这种铺 张浪费的行 为是不可取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勤俭节约的意识, 把我们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1 易中天, 闲话中国人[M]. 上海文 艺出版社,2012. 第 78 页 6第三章 中 西饮 食文 化差 异 的表现 3.1.3 赴宴的时 间 与着装观 念不同 中国有句来形容时间宝贵的古话: “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 但是这样 的时间观念似乎更多的是运用到了学习上。 在生活上, 特别是在参加宴会时候, 中国人 的时间观念极为淡薄, 特别是参加聚会的时候, 迟到已经是习以为常 的事情。 大家都知 道这样一句话, “八点开会 九点到,十点耽误不了听报告。 ”虽然听着是有点不可思议 , 但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 出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的人 不管是生活 还是工作, 时间观念都不是很强, 甚至其中有些人就没有时间这种 意识, 懒懒散散 。 曾 经有一项关于 “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 的调查,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中国人没有 时间观念的说法 是正确的或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国人注重吃喝, 西方人注重玩乐, 但是 西方人 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各种活动、 各种宴会都 会按预定的时间开始, 迟到也会被视 为很不礼貌的行为, 甚至被认 为这是 对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中国人请客吃饭一般都是中 午或者晚上, 一顿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 可是不折腾几个小时是 不会轻 易罢休的, 倘若很快吃完主人 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待客不周, 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 美 国人请客吃饭则比较随便,一般约在午餐,因为这样比较节俭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 工作压力增大了, 我们的时间观念也随着改善, 但是还有很多人生活懒散、 时间观念不强,我 们 仍然 需 要 增 强 这 方面 的 意识 , 真 正 有 “ 一寸 光 阴一 寸 金 , 寸 金 难 买 寸光阴” 这样的时间观念。 中西方不同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著名的跨文化交际学奠基人之 一爱德华?霍尔所 说的 “时间的单一性” 和 “时间的多样化” 模式。 时间的单一性要求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来进行, 而时间的多样性指时间观念不强。 霍尔认 为单一性的时间观念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多样化时间是亚非拉地区的模式。 着装观念不同。 着装也体现一种社 会文化, 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问题。 在中国有句俗语: 人靠衣服马靠鞍。 中国人穿着打扮也很讲究, 但赴宴时穿着就比较随 意, 用餐时我们可以穿平 时所穿的衣服, 不用刻意的装扮一番, 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 会穿得很正式 。 而西方人赴宴时穿着较为正式 、 得体。 男士通常 是内 穿白衬衫, 打 领带, 穿上西装 ,再配一双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还要戴上耳环。 如果去高档的餐厅, 不可以 随意穿上 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而中国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 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餐桌上中西方的着装观念是有所不同的。 7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3.2 饮食方式的不同 3.2.1 共餐制与 分 餐制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 就饮食的方式来讲 , 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吃饭时为了能形成一种团结、 和谐的氛围, 使用的一般都是圆形的餐桌 , 大家团团围坐, 共同来享有 桌上的丰盛食物, 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 “共餐制” 。 在西方, 无 论是宴 请客人还是一家 人坐下来吃饭, 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 各吃各的, 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 称为“分餐制”。 在我们看来, 中国的共餐文化往往可以制造一种和谐、 融洽的氛围, 人们相互敬酒、 相互夹菜, 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而西方吃 饭习惯用长条桌子, 实行分餐, 各自点菜, 各持一份, 表面上看总觉得过于冷清, 但实 质上体现了卫生和节俭的理念。 不但保证了每餐都吃完, 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就拿 吃鱼来讲, 美国人是先把鱼破开, 去掉主骨, 切成一块一块的再进行加工。 中国人是把 整条鱼 放在桌上, 大家围着桌子 一起吃。 西方曾有人 对中国人吃鱼做出评价说, 一条鱼 被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戳, 鱼被碎尸万段, 还沾了不少口水, 谁能吃的下去呀! 从卫生 角度来讲, 共 餐制确实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麻烦, 很多人一起边吃边笑, 唾液乱飞, 甚至还有人在一盘菜里面夹来夹去, 翻来覆去的挑选食物。 有的主人为了 表示自己的热 情, 直接 用自己的筷子来帮客人夹菜等等。 医学证明, 甲肝、 伤寒、 结核、 溃疡病等 都 会有被传染的可能 性。 由此可见 , 实行分餐制是非常有 必要的, 应该提倡使用公筷、 公 勺。共餐制的就餐习惯应该努力改掉,我们应该认识到共餐制 的不足之处 。 3.2.2 筷子与叉 子 在餐具方面, 中西 差异 十分的明显。 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 西方人用刀 叉切割食物, 餐具的不同也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众所周知, 中国人包括亚洲的一些国家, 吃 饭时使用的是筷子和汤匙, 饭也用碗盛; 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 用刀叉一边切一 边吃, 喝汤有专门的汤匙。 筷子和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 , 影响着东西 方人的生活方式, 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易中天先生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比方 1 说 , 中 国 人 吃 饭 用 筷 子 夹 , 西 方 人 吃 饭 用 叉 子 戳 , 这 是 两 种 不 同 的 文 化 。 餐具之所以 有如此大的区别, 主要是和我们的饮食内容相关。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农1 易中天, 闲话中国人[M]. 上海文 艺出版社,2012. 第 7 页 8第三章 中 西饮 食文 化差 异 的表现 耕为主, 我们的主食就是米和面, 用筷子轻轻一夹便可将食物送入口中; 西方很多国家 他们的祖先都是以狩猎为主, 饮食是以肉类为主, 必须要用利器才能把这些庞大的动物 的肉分开, 这两种几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 使用上了。 3.3 饮食内容的不同 3.3.1 中西饮食 对象 不同 在饮食对象上东西 方也存在着很大 的差异。 饮食对象 主要取决于某一民族和地区的 气候和物产。 西方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就决定了 西方人的饮食以 肉类为主, 素菜只是他们 的辅助食物 。 我们可以说, 西方是肉食主义者。 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吃牛肉、 啃面包、 喝 牛奶,食物 的内容比较单调。 中国人的饮食对象显然与西方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以 素食为主、 肉类为 辅, 通常主 食都是大米和面食, 但是中国的菜式繁多, 种类丰富。 中西方饮食对象造成 如此大的反差, 主要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 自然作物产量多、 种类丰富, 而中国又是一 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农作物也可以满足这个 庞大人群的消耗。 在 古代, 普通百姓基本都 以素食为主, 主要的饮食就是五谷杂粮, 肉类食物到祭祀时候才能见到。 在现代, 我们 的生活 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们还是把素食作为主要饮食对象, 我们可以说, 中国人 是素食主义者。 3.3.2 中西节日 用餐 不同 每个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自 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及其礼俗,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进 一步加快的今天, 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 经济 、 教育、 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会越来 越广泛, 因此, 了解中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极其礼俗, 对于 减少或者避免跨文化交际 中 的“文化冲突”以及对中外文化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历史意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礼俗可谓是多姿多彩。 与西方国家相比, 和饮食有关的中国传 统节日相对有 很多, 节日饮食也大大不 同。 比如春节, 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饺子因各 地的口味不同, 馅料也千差万别, 有肉有素、 有咸有淡, 味道各异。 而 饺子 的外形则相 对一致。 我们最 熟悉的是月牙饺和 元宝饺, 还有四喜蒸饺、 鱼形饺、 钱包饺等等。 春节 过后就是元宵节,元宵节的 饮食习俗就是吃元宵。 元宵又称汤圆,吃元宵取团圆之意, 9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 和睦幸福。 元宵的馅料多种多样, 有 香、 辣、 甜、 酸、 咸五种 味 道,其中甜馅 的有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另外有酸菜、肉、火腿 、虾米、豆干、 茼蒿等 做馅的。 可荤可素, 风味各异。 端午节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吃 粽子由来 已久,粽子的花样也很多, 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 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 从馅料 来看, 北方的粽子个头大, 多包小枣 , 如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 鲜肉、 火腿、 蛋黄等多种馅料, 个头小, 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 盛行不衰, 而且 还流传到 了朝鲜、 韩国、 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秋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我们都要 吃月饼、 赏月。 月饼寄托着对家乡和 亲人 的思念。 就 形状而言, 就如十五的月亮, 是圆形的; 就口味而言, 有甜的、 咸的、 麻辣的; 就馅心 而言, 有豆沙的、 黑芝 麻的、 蛋黄的、 五仁的 等等。 随着时代 的发展, 月饼的 种类也越 来越多。 此外, 冬至这个节气经过 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较为普遍的 是这天要吃混沌或 饺子的习俗。 还有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 , 通常这天我们都喝腊八 粥。腊八粥主要用一些豆类食物和谷物熬制而成,营养十分丰富。 西方的传统节日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节日不同食俗也就大 不一样。 圣诞节是西方 国家一年中最隆重 、 最热闹 、 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节日里除了互赠 圣诞卡和 圣诞礼物外, 他们还要按照 传统的礼俗吃圣诞餐 。 圣诞餐是圣诞节的主餐, 是 家人的聚餐, 不邀请外人参加 。 有的家庭把它安排在中餐, 有的把它安排在晚 餐。 圣诞 餐也是 各国有各国的特色 。 在英语国家里主菜往往是 较大的家禽, 如烤火鸡或烤鹅 。 在 北欧及中欧国家里, 主菜却是鱼 。 除了主食, 餐桌上通常还摆有美味的甜品。 复活节是 仅次于 “圣诞节” 的又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 复活节 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 互赠礼物、 玩游戏 (寻找彩蛋) 还要吃肉食、 兔子糖和十字面 包。 在欧美各国过复活节时, 羊肉和火腿是基督教家庭的传统肉食。 复活节的另一种典 型食品是圆圆的十字面包。 复活节期间西班牙人喜欢用烧小猪、 烧羊肉招待客人; 法国 的孩子们总要吃内装甜味水果或坚果的蛋形巧克力; 在 捷克的农村, 家人团聚一起吃蛋, 然后将蛋壳撒到田里以求获得好收成;美国英国大部分孩子要父母买兔子形状的蛋糕。 7 月 30 日为感恩节, 感 恩节是美国民族节日中 的 一个重要节日, 是喜庆丰收, 增进团结 的佳节 。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有传统 色彩, 节日大餐以火鸡为主。 节日期间消耗的火鸡约 占全美全年火鸡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一。 10第三章 中 西饮 食文 化差 异 的表现 3.3.3 饮品不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餐桌上, 饮品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 是中西方的饮品是不同的。 中国老百姓常说开门有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 茶。 茶是我们 的主要饮品, 中国的茶叶历史悠久, 尤其是十大名茶 , 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关于 饮茶, 古人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方法, 泡茶的水、 茶叶、 茶壶、 茶杯还有喝茶的环境都有 讲 究 , 这 个 制 茶的 过 程我 们 称 之 为 “ 茶道 ” ,茶 道 也 是 中 国 文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首 先 1 说泡茶用的水, 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 所以, 沏茶用泉水是最好的, 因为泉水水质软, 杂质少, 清澈甘美, 用这样的水沏茶才能把茶 叶的色、 香、 味呈现出来。 用紫砂壶泡茶可以保持茶叶的原始口感和茶的香味, 紫砂壶 被认为是最好的泡茶的壶。 喝茶的环境一般都是 “清雅” 的地方。 在 优雅、 和谐、 安静 的自然环境中,闻其香,观 其色,品其味,这不但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 在西方人的生活中, 咖啡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餐桌 上, 咖啡可以说是压轴戏, 咖 啡和茶一样 都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工作忙碌 的人们在闲暇之际会喝上一杯咖啡 来提神。 喝咖啡也有一些讲究,为了保持一杯咖啡的香醇,要趁热喝,冲泡后 10 分钟 以内饮用 为最好的 时间。 咖啡有牛奶咖啡、 清咖啡、 还有加入威士忌酒的爱尔兰咖啡, 但 在餐桌 上, 一般 饮用清咖啡, 因为它可以化解油腻。 在西方这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国家里, 人们 总是在忙各自的工作, 闲暇之际通常就去咖啡店里放松心情, 所以说咖啡在西方人的生 活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品尝中国的茶, 中国人也开始 饮用西方的咖啡。 茶和咖啡分别代表着中西方不同的两种文化, 因此, 了解茶和咖啡这 两种文化 可以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从而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和谐发展 。 3.4 烹饪方式的不同 菜肴的色、香、味都是通过各种烹饪方法体现出来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西方国家的烹饪方法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中国在世界上享有 “烹饪王国” 之美 誉。在中国,我们把烹饪视为一种艺术,之所以是一种艺术,是因为烹饪的方法极多, 我们熟悉的有炒、 蒸、 炸、 溜、 焖、 烧 、 炖、 煨、 涮、 煮 等。 加 上葱、 姜、 蒜、 葱、 醋、 酱油、 香菜的搭配, 使 食物色、 香、 味俱全, 这是西方饮食所不及之处。 此外对原料的1 陆羽,茶经[M]. 中国画报出版 社,2011. 第 102 页 11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选择也很仔细 , 因为原料的使用决定菜肴的最终质量。 中国的烹饪技术使很多外国人都 赞不绝口 , 关键就在于它的美味, 而美味的产生关键就是调和, 使之相互补充、 相互渗 透。中国的烹调方法讲究火候, 是使用大火、中火、小火还是慢火、急火都十分讲究, 这就要根据原材料的老、 嫩、 硬、 软、 厚、 薄 来定。 火候可以说是烹饪技术的关键环节。 此外刀工也很重要, 我国的刀法分为切 、 削、 剁、 劈、 拍、 旋、 刮等 , 现在还盛行食雕, 就是把食 物雕成人物, 建筑, 花、 草、 虫、 鱼 等。 使用合理的刀法不仅可以使食物美观 , 而且还可以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 。 中国烹饪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 原料、 调料、 刀工、 火 候的完美结合 , 在烹制过程中 还要做到对整体地 把握, 可见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是博大 精深。 中国有句俗话: “上有天堂, 下有厨房 ” 。 在中国, 烹调 和音 乐、 舞蹈、 诗歌、 绘 画一样,具有提高人生境界的重大意义。 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 他们烹饪食物大多是烤、 炸、 煮之类的, 而不 像中国的蒸、 馏、 炒、 涮等 这样的复杂。 在烹饪过程中会 很注意营养, 为了减少营养的 流失, 在这个过程中厨师就会 按照科学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来行事, 调料的添加量、 烹饪的时间都把 握得很精确。 例如: 我们熟悉的肯德基里面的炸鸡腿, 厨师们会严格的按照所规定的时 间和温度来做。 在西方的餐桌上牛排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配菜却只有番茄、 土豆和生菜。 西餐和中餐一样也有点缀品, 但是这些点缀品 相当于 配菜是可以吃的。 原料的选取一定 要新鲜、 天然, 作为西方餐饮大国的法国, 在烹饪过程中, 追求美味的同时, 也会把营 养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去考虑, 在烹饪 的过程中尽量 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 蔬菜 他们会选 择生吃。 为了保持食物 的 原味, 在烹饪过程中 他们不会 像中国的厨师那样 使用味精。 与 中国菜肴的烹饪方法相比, 西方菜肴的烹饪 方法十分规范, 甚至被视为一种机械性的工 作。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 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越来 越大, 中国的烹饪技术使许多外国人赞不绝口。 因此了解中西方 不同的烹饪方法也是具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3.5 餐桌礼仪的不同 中国 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有着灿烂的五千年 华夏文明。 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 曾 经说过, “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 ” 。 西方也有自己的餐桌礼仪,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各 12第三章 中 西饮 食文 化差 异 的表现 具特色, 所以中西方餐桌礼仪 也会存在着差异。 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了解不同 文化背景下 餐桌礼仪之间的差异是非常 有必要的。 3.5.1 用餐时的 氛 围不同 在餐桌上, 中国人吃饭要有一个热闹、 温馨的环境,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笑边谈 话才会显得很热闹 , 但用餐时 如果主人和客人不谈话, 在中国人看来, 气氛 就会显得格 外冷清,也是很不礼貌的 行为。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 都喜欢安静、 优雅的环境, 他们认 为用餐时一定要注意 礼仪, 比如在喝汤时发出声音、 大声与 别人谈话等都会被视为失礼。 西方人用餐时很安静 , 比如在英国, 用餐的人都静悄悄的, 甚至牙齿都不露出来 , 保持 着绅士风度。 他们认为在餐桌上说笑或者发出奇怪 的声音都是一种很粗鲁的行为。 由此 可见,中西 方用餐氛围也 有很大的差异。 3.5.2 用餐时的 礼 仪不同 自古以来, 中国就是一个懂礼、 习礼、 重礼的国家。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谦让、 和 谐, 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餐桌上的各种饮食礼仪成为了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 一。 先了解一下 关于中国人用餐时的礼仪: 就餐前要排座, 排座位也讲究礼仪。 总的来 说, 座次的首席要让年长者、 辈分高的人来坐, 末席是年龄小、 辈分低的来坐。 我们可 以看出排座是以尊敬老人、 尊重宾客为基本的原则, 这也 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人情和伦理之美。座位排好后就要上菜了,上菜 时 要先上凉菜, 然后才上热菜, 最后上一些甜食和水果。 如果是在宴会上, 不管有多少桌, 各桌都要同 时上菜才符合礼节。 上菜时菜的摆设也要遵循礼节 , 比如上全鱼、 全鸡、 全鸭时, 不能 把头、 尾要朝向正主位。 上完菜就要用餐了 , 中国人吃饭时 一般都用筷子, 用筷也有很 多礼仪。 用餐时 , 不能用筷子敲打碗、 盘子和水杯 ; 不能把筷子随意 地扔在桌子上; 不 能把筷子插在碗中 ; 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上下乱翻; 不 要拿着筷子胡乱挥舞等等, 可见用筷也有很多礼仪。 在进食时, 也有一些 礼仪: 不要 为了自己能吃饱, 争着抢着去 挑自己喜欢吃的; 不要把咬过的菜放回盘子里; 盛饭 时不要盛的太满; 不要长辈还没举 筷, 自己 就先吃起来。 这些基本礼仪在进食时都要注意, 不然就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表现。 在中国的餐桌上, 少不了的 就是饮酒, 饮酒也要遵守 礼仪。 要先给长辈斟酒, 然后是小 辈, 斟 酒时不宜过满。 另外劝酒 在餐桌上也 是一个 重要环节, 中国人为表示好客, 往往 13中西饮 食文 化差 异研 究 是劝客人多喝点, 如果客 人不喝或者喝的不多, 主人就会不高兴, 客人往往都是碍于面 子不得不一杯接着一杯地喝 。 然而西方 的很多国家都以此为戒, 我们应 该认识到我们用 餐时不合礼仪的地方。 中国餐桌上有如此复杂的礼仪, 西方餐桌上也有他们独特的礼仪。 先谈一下西方的 座次礼 , 西方国家的餐桌是长条形的, 主人会让客人来坐主宾席。 关于座次的排列, 主 要有英美式和法式这两种排列方法。 英美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 餐桌的两端是男女主人, 然后男客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侧, 女客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侧; 法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 男 女主人在中间位置对坐, 女主人右侧是男主宾,左侧是男次宾。 男主人右侧是女主宾, 左侧是女次宾。 座次排完
本文档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221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