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举报
开通vip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大学影视》是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我校全校各专业艺术类课程的限选课。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全校各专业选修此课程的学生。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电影文化、电影历史、电影语言、电影的艺术特征等内容。本课程打破了以时间为脉络的传统框架,旨在令学生对整个电影文化建立一个宏观的把握和言简意赅的梳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世界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理解电影理解艺术,通过艺术观...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大学影视》是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我校全校各专业艺术类课程的限选课。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全校各专业选修此课程的学生。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电影文化、电影历史、电影语言、电影的艺术特征等内容。本课程打破了以时间为脉络的传统框架,旨在令学生对整个电影文化建立一个宏观的把握和言简意赅的梳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世界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理解电影理解艺术,通过艺术观的建立,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品质和人生观。 (二)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与本门课程并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包括《大学美术》、《大学音乐》、《交响乐欣赏》、《大学摄影》、《大学舞蹈》、《美学概论》、《书法概论》等。 由于本门课程本身就具有相对灵活、自由的特点,同时所面对的学生是非专业的学生,因此,因此在内容的设置、选择上,力求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灵活,同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力,强调感受,而不是学习,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学有所获,而不是走过场。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我们所遵循的是深入浅出、知识与文化并重的原则。 (三)推荐使用的教材和课外阅读书目 1( 推荐使用的教材 (1)《影视艺术鉴赏》 金元浦 尹鸿 勇赴 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 (2)《影视艺术概论教程》 黄会林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 2(课外阅读书目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美> 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彭吉象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2)《影视鉴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3)《认识电影》 <美> 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年 (4)《解读电影》 (上、下) 布鲁斯.F.卡温 著/ 李显立 译 广西师范大学 2003年8月 (5)《世界电影史》克莉丝汀.汤普森/ 陈旭光 何一薇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6)《中国电影文化史》 李道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 (7)《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5年 (8)《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 1 (四)本门课程教学的课时分配 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为36课时(2学分)建议教学课时按以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分 配: 章 节 内 容 课 时 分 配 备 注 第一章、认识电影 2 第二章、电影的风格流派 4 第三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4 第四章、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8 第五章、电影的场面调度 3 第六章、电影的运动 3 第七章、电影的声音 4 第八章、电影的剪辑 2 第九章、电影的时空 2 第十章、电影技巧的运用 4 合 计 36 2 前言 本教材旨在通过对各方面电影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在一学期(18周)的时间内,掌握电影的基本规律,建立较完整的电影观念和思维方式,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电影这门艺术,并使电影更有机地融入到生活中去,真正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第一部分、电影是什么, 第一章、认识电影 通过同我们生活的关系入手,进入电影的话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电影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电影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电影课对于学生的意义 电影和电视的比较 第一节、 1、 电影和电视的诞生 2、 电影和电视的相同 (1) 语言体系的相似 (2) 形式的相似 3、 电影与电视的不同 (1) 媒材的不同 受众的不同 (2) (3) 放映环境的不同 (4) 放映渠道的不同 (5) 文化诉求的不同 第二节、电影是什么 1、 电影是一种艺术 (1) 《第七艺术宣言》 (2) 独特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方式 (3) 自身的规律 (4) 独立的语言系统 2、 电影是一种语言 (1) 电影语言的构成:画面、声音、剪辑 (2) 电影语言的特征:直观性、综合性 (3) 电影语言的穿透力——通过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构成对生理和心理的 综合诉求,以构成特殊的情感、心理体验 3、 电影是一种技术 (1)电影的发展史就是电影技术的发展史 A.电影的发明(画面获得了运动) B.黑白——彩色(使色彩成为语言) 3 C.无声——有声(声音不再是信息的记录,而成为了一种表意的手段) D.胶片的发展(胶片的发展,使导演获得了表现的更多可能性,获得了更多选择 的自由) E.电脑技术的应用(充分实现了电影的自由) 4、 电影是一种商业 (1) 电影的融资 (2) 电影的宣传发行 (3) 电影的制作 (4) 电影拉动的相关产业 第三节、电影作为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与作用 、电影的娱乐功能; 1 2、电影的社会功能; 3、电影的文化功能 第四节、电影的制作流程 1、 电影制作过程: (1) 前期准备阶段:剧本构思、融资 (2) 拍摄阶段:导演建组、拍摄 (3) 合成阶段:后期剪辑、合成 4) 发行阶段: ( 2、 电影制作部门: (1) 编剧: (2) 导演: (3) 摄影: (4) 演员: (5) 美工: (6) 录音: (7) 道具: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一章) <美> 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 汤普森/著 彭吉象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2)《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5年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电影与电视存在着哪些异同, (2)电影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4 第二章、电影的风格流派 本部分内容是对电影风格样式的一个介绍,旨在令学生在掌握电影表现基本手段的前提下,对电影风格、样式和分类方式进行介绍,通过对最为常见的类型电影等类型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对电影的理解和赏析进入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形成更为完整的电影观念。 第一节、戏剧电影 一、戏剧式结构 1、类型电影概念的形成 2、好莱坞电影成功的秘诀——电影的类型化 3、类型电影的美学特征——戏剧化 (1)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动情节,用浓烈的戏剧性去感染观众的情( 绪 (3)打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偶然性等因素,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 (4)往往具有情节剧的特点,强调以情动人,唤起观众对主人公的最大同情,并接纳作品中的善恶倾向 (5)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6)具有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好莱坞的经典电影类型 三 1、西部片:《关山飞渡》、《与狼共舞》 2、爱情片:《我最好朋友的婚礼》、《魂断蓝桥》、《幽灵》 3、喜剧片:《小鬼当家》、《面具》 4、警匪片:《变脸》、《邦妮与克莱德》 四、其他类型: 1、小说式结构电影: 以描写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为特点,不追求情节的高度集中,而致力于场面的积累 例:《金色池塘》、《长恨歌》 2、散文式结构电影: 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高潮、和结局等结构要素 例:《城南旧事》、《罗马十一时》 第二节、纪实电影 一、 纪实风格的美学特征: 二、 纪实风格的语言特征: 1、手提摄影机的使用 2、长镜头的运用 5 3、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影视美学》(第一章)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戏剧式结构电影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2、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为什么,并试对其进行分析 6 第二部分、电影的历史 第三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电影历史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与电影技术的发展向对应当电影语言的不断探索,是对电影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的一次又一次更深入的探索与尝试的过程。因此,本部分内容通过对电影历史的简要介绍,使学生对电影的发展有一个较清晰、简要的了解。 第一节、从杂耍到艺术 一、电影诞生的经历 1、爱迪生和前人的努力 走马灯、皮影戏、诡盘„„ 、真正的落生: 2 时间:1895——1899年。 地点:法国巴黎嘉布遣路的大咖啡馆 (1)卢米埃尔兄弟: 《婴儿早餐》、《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水浇园丁》,对生活忠实的记录,日后形成了纪实性电影风格。 (2)乔治.梅里爱: 原是一位魔术师、偶然的发现令他寻找到了电影的秘密——之后他自觉利用停机再拍等技术,拍摄了《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魔窟》、《管弦乐队队员》、《乔治.梅里爱的魔术》等作品,形成了与卢米埃尔兄弟相对应的戏剧美学风格 一生拍摄了400部多部作品中,其中的《月球旅行记》 二、百代公司的成立: 1901年,经营留声机起家的查尔.百代在巴黎塞纳建立了一个摄影棚,取材大众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和畅销小说,拍摄了一批为普通大众所喜爱的故事片,象《一个罪犯的故事》和《酗酒的牺牲者》等,不过他最出名的影片却是《基督受难》。 1903年到1909年期间,进入电影史上的“百代时期”。电影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电影无论就其内容还是样式而言,都达到了独创性的阶段。 三、美国电影的勃兴: 1、美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在美国日渐成为普通大众欢迎的娱乐形式,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影院。到1909年底,美国已有电影院近万家,而与此同时,全世界其他地方总共也不过两三千家。 2、好莱坞的建立: 7 第二节、初兴 (1910—1919年) 一、伟大的格里菲斯: 1、《一个国家的诞生》 好莱坞的第一部高成本的大片,为后来好莱坞的大片制作开创了先例。 2、《党同伐异》 平行剪辑技巧给好来的电影蒙太奇以革命性的启迪。 二、不朽的卓别林: 1914年,卓别林在拍摄了其第一部影片《谋生》之后,便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他的第一部杰作是《流浪汉》。1916年,他同互助公司签订合同替其拍摄12部影片。 《狗的生涯》、《夏尔洛从军记》、《田园诗》、《一天的欢乐》。 三、基顿: 冷俊的表演风格,辛酸而不屈的小人物 四、阴郁的德国: 以《卡里加里博士》为代表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形成了鲜明的电影风格,将电影的表现力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第三节、电影的第一次繁荣 一、法国电影: 1、印象主义电影: 让.爱浦斯坦和马赛尔.莱皮埃等,以“纯艺术”来复兴法国电影,这就是后 来所谓的印象派电影。 其比较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德吕克的《狂热》(1921)、冈斯的《车轮》(1922)、 莱皮埃的《黄金国》(1922)和爱浦斯坦的《忠诚的心》(1923)等。,以视觉 结构的表现手法描写人物心理,表达特定的情绪,即表现所谓作品的诗意状 态,在造型风格上则突出特色,明显地受到印象主义画家对光的处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 影响。 2、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彻底放弃叙事的纯视觉电影。出现于十年代 末期,于二十年代达到鼎盛。否定电影的大众性,利用现代派的各种主张和 手法,追求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或潜意识化。 费尔南.莱谢尔的《机器的舞蹈》(1923)、亨利.希美特的《纯电影的5分钟》 (1926)和谢尔曼.杜拉克的《957号唱片》(1928)及《阿拉伯的花市》(1929) 等;达达主义无理性电影,代表作品有曼.雷伊的《回到理性》(1923)和雷 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1924)等;和超现实主义绝对电影,代表作品有 谢尔曼.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1927)、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 狗》(1928)和曼.雷伊的《海之星》(1929)等。其中《贝壳与僧侣》是认为 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电影作品。 8 二、美国电影: 1、海斯法典的制订: 严格的审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使这一时期美国电影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 史片三种类型。 2、纪录片学派: 1922年,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著名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为世界纪录片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有声电影的出现。 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阿兰.克罗斯兰导演的一部音乐故 事片《爵士歌王》 三、 德国电影: 室内剧的出现 ) 卡尔.梅育《最卑贱的人》(1924 还有《铁道》(1921)、《圣苏尔维斯特之夜》(1923)和《恩欲》(1924)等, 四、苏联电影: 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出现 1、库里肖夫效应 2、爱森斯坦 、普多夫金 3 第四节、黄金时代 一、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 雷内.克莱尔 《自由属于我们》(1931)和《七月十四日》(1933), 让.维果 《零分操行》(1932)和《驳船阿塔朗特号》(1934), 让.雷诺阿 《母狗》 二、美国电影: 1、好莱坞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形成几种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喜剧片、爱情片、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科学幻想片、等 2、《公民凯恩》的巨大贡献 3、影星之梦 三 、苏联电影: 1、《夏伯阳》的成功使后来的苏联电影创作致力于表现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事件,走上了一条英雄主义的道路。 2、电影语言的深入探讨:如爱森斯坦的“对位法”、杜甫仁科的“银幕之诗”以及吉甘对于声音的出色运用等 四、 希区柯克与英国电影。 9 第五节、战后的辉煌 一、好莱坞的奇迹: 维多的《太阳浴血记》(1947)、霍克斯的《红河》(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亨利.金的《正午十二点》(1949)、如亨利.金的《枪手》(1950)、曼凯维支的《彗星美人》(1950)、休斯敦的《非洲女王》(1951)、卡赞的《欲望号街车》(1951)、斯蒂文斯的《阳光照耀之地》(1951)、米纳里的《花都艳舞》(1951)和《邪恶的与美丽的》(1952)、齐纳曼的《正午》(1952)和《走向永生》(1953)、惠勒的《罗马假日》(1953)等。 二、哭泣的罗马: 战后的困扃养育了深刻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一种前所未有的电影美学风格 在40年代后半期,涌现了一批深具影响力的新现实主义优秀之作,如罗西里尼的《游击队》(1946)、德.西卡的《擦鞋童》(1946)和《偷自行车的人》(1948)、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1948)、捷尔米的《以法律的名义》(1949)和德.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 三、不屈的苏联: 以人性的温情看待残酷的战争。 《雁南飞》(1957)、邦达尔丘克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莱依的《士兵之歌》(1959)等。 四、法国新浪潮: 1、产生背景: “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电影手册》杂志。从1955年起该杂志创办人、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领导下,团结了一大批青年影评人,如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劳德.夏布洛尔以及雅克.里维特等。1960年达到高潮。 2、代表作品:特吕弗的《掏金记》(1958)、路易.马勒的《恋人们》(1958)、夏布洛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8)等纯女作的问世,而随后的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夏布洛尔的《表兄弟》(1959)和戈达尔的《精疲力尽》(1959)在商业和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又给了更多的新人以拍片机会,如比埃尔.卡斯特摄制了《好年华》(1959),埃立克.罗梅尔拍摄了《狮子的标志》(1959),雅克.杜尼奥尔—瓦尔克洛兹拍摄了《垂涎》(1959),菲利普.德.勃洛卡拍摄了《爱情的游戏》(1959)等 3、美学贡献:他们反对传统,拒绝明星,强调个性,走上街头,利用天然外景、自然光、自然音响,运用长镜头、肩扛式摄影,强调纪录性和现实风格,快速剪辑等等,这些手法对法国和世界电影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一直被沿用至今。 五、 沉思的欧洲: 1、伯格曼——用电影进行哲学的思辨。 代表作品:《夏夜的微笑》(1955)获次年戛纳国家电影节大奖;《第七封印》 (1957)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野草莓》(1957)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 佳影片奖;《生命的开始》(1958)获同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魔术师》(1958) 10 六、 新德国电影: 找到了商业片与艺术片的结合点 1、法斯宾德 2、赫尔措格 3、施隆多夫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世界电影史》克莉丝汀.汤普森/ 陈旭光 何一薇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1月 、《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2 3、《影视鉴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中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2、法国新浪潮的意义在于哪里,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什么, 11 第四章、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电影在中国(通过对中国六代导演的介绍及其重要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阐明中国电影的发展以及其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位置和意义) 第一节:拓荒者——郑正秋、张石川与中国早期电影 一 、诞生: 1、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1)《定军山》与任景丰 (2)其他戏曲舞台片的拍摄 1909年,丰泰照相馆遭逢一起无名的大火,大火不仅中断了在这里进行的电影拍摄的尝试,也使丰泰照相馆从此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从此之后,中国电影拍摄的中心地带由北京转到了经济高度发展的上海。 二、拓荒者: 1、郑正秋,(1888——1935)中国电影事业家、电影导演、编剧。广东省潮州人。从影之前,曾为文明戏作家,并任《民言报》剧评的主笔。他的作品结构完整,尊重观众欣赏习惯,追求作品的社会功能。 2、张石川,(1889——1953)中国电影事业家、导演。浙江省宁波人。办过文明戏班,后从事电影的拍摄工作。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影片故事有头有尾,剧情发展,清楚,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很受市民阶层的欢迎。 、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它被称为“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3 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 第二节:左翼电影运动 一、困境的突围: 1、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人们从商业片的自我麻醉中惊醒,对时事的关注使观众和创作者都不再满足于那些逃避现实的故事而要求着电影的变革 2、其次,电影技术的进步 以上两个现实使电影的表现手段进一步丰富,电影具备了承载更大的思想内涵和更和谐、完善的外在形式的可能性。 3、代表作品: 《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一剪梅》、《桃花泣血记》等 《春潮》成为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音有声片。 二、左翼电影的蓬勃发展: 1、1932年到1933年前后,在瞿秋白的领导下,夏衍、阿英、王尘无、石凌鹤和司徒慧敏等组织了党的电影小组,通常我们说的“左翼电影运动”就是在这些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掀起的一场具有创新意义的电影运动。 2、夏衍(1900——1995),中国革命电影的要开创者之一,本名沈乃熙,字端先,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他参加“左联”之后,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组织活动,1932年应邀加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1933年, 12 夏衍编剧的影片《狂流》拍摄成功, 《春蚕》、《上海24小时》、《脂粉市场》、《前程》、《压岁钱》 3、郑正秋与他的《姊妹花》(1933年) 4、蔡楚生与《渔光曲》 5、吴永刚与《神女》 6、孙瑜与《大路》 7、沈西苓与《十字街头》 第三节:一江春水向东流(1945——1949年战后电影的成就) 一、战后电影的整体状况: 1、社会的巨大动荡带来的社会心理 、电影创作状况: 2 这期间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关不住的春光》、《新闺怨》、《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和文华影业公司出品的《不了情》、《假凤虚凰》、《太太万岁》、《艳阳天》、《夜店》、《小城之春》等影片。这些影片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这种飞跃一言以蔽之,就是初步建立了中国自己完整的电影美学。 战后的中国电影主要有两个拍摄基地,一个是以拍进步电影为主的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不少象《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样的具有史诗风格的巨片,他们通常以巨大的规模和容量展现广阔的社会图景;另一个是以拍精品电影为主的文华公司,这些作品通常对电影艺术品格的有着执着的追求,以《夜店》、《小城之春》、《太太万岁》等作品为代表。 二、战后电影的艺术成就: 战后的中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古典时期的一个高峰,主要重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将视点对准洪流之后疲惫的小生命: 2、写实的风格: 中国电影中最纯粹的写实风格的自觉建立应当是从四十年代开始的,这种 朴素的风格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纪实性手法的自觉运用 这种纪实的手法体现出创作者对人生冷峻的思考和责任感,他们正舍弃着形式上的完美而追求一种大真实。 (2)结构方式的多样化: (3)自然光的运用: 完美的人工布光往往会剥夺生活的真实,使场景更象舞台。战后电影在对光线的运用上也显露了真实、朴素的风格,大量自然光的运用,还生活以本来面貌,除真实之外,还起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4)对白的口语化: (5)细节的细腻与真实 战后影片注意细节的积累,在细节上也很讲究真实、感人。作品因此而显得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 13 第四节:建国十周年献礼片 通常,人们将中国“十七年”电影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1956年前后的发展,1959年达到50年代的高峰以及六十年代初期的发展”,但最后一个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高潮,就在文革的狂风中夭折了。 一、建国初期的电影创作 新中国电影的起点,是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桥》。东北电影制片厂就是今天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成立于1946年10月1日,此后,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才于1949年相继成立。 1、十七年电影成功的原因: (1)新中国的建立使人们心中充盈着当家作主的强烈自豪感,在创作者的内心引发出一种巨大的创作原动力; (2)当时新中国政府对电影相对宽松的政策; 电影工作的领导者对新人给予了大胆的培养和许多实践的机会——蓬勃发(3) 展的电影事业极需新生力量的补充,这就给了具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巨大空间和可能。 2、代表作品:《中华女儿》(1950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凌子风导演的)和《我这一辈子》(则是私营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京味电影”的开山之作,) 二、新高潮的来临: 1、《董存瑞》、 、《柳堡的故事》、 2 3、《祝福》、 三、新中国电影的高峰——国庆献礼片: 1、背景: 1959年9月25日至10月24日,全国各大城市共同举行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共展出新片35部,其中故事片17部,几乎全部是彩色片,且包括三部宽银幕故事片。1959年共拍摄影片80部,无论在题材、风格、样式、甚至是技术上都有可喜的突破,使新中国电影的水平在这时到了最高峰。 2、代表作品: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万水千山》、《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林家铺子》、《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五朵金花》等。 四、被中断的攀登: 1、背景: 自1961年之后,每一年的影片产量都不大,但质量都较高,此间较著名的电影作品有《暴风骤雨》、《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枯木逢春》、《甲午风云》、《李双双》、《早春二月》、《小兵张嘎》、《农奴》、《霓虹灯下的哨兵》、《英雄儿女》等。 2、《早春二月》(导演:谢铁骊) 3、《农奴》是导演李俊的用非常电影化的手法表现了藏族人民在新旧两个社会中 14 的生活对比,而更倾向于对农奴制生活的控诉,从主题上看,影片并没有提供更新的视角,但在表达方式上,这部影片却作出了有意义的大胆尝试。 4、《小兵张嘎》是当时一部脍炙人口的儿童片,它敏锐地捕捉了生活中的细节,塑造出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 5、《枯木逢春》运用传统中国文艺的方式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人物情感层次鲜明,很有感染力。 第五节:浩劫年代的中国影坛 一、山雨欲来 1、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2、1965年下半年,对《海瑞罢官》的批判直接导致了文革爆发。 二、银幕上的样板戏: 、样板戏的产生: 1 所谓“样板戏”主要是指一些革命现代京戏,是用京剧、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用来表现新一代革命者的英雄事迹的剧目,是戏曲界的工作者多年来从事京剧改革的收获,但这个成果也被江青窃为己有,几经插手之后即成了她“精心培育出来的样板”。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在文革中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能够看到的只是这八个样板戏。 2、样板戏的意义: 其实,作为京剧的样板戏,有其值得肯定之处,它是京剧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相融合的产物,它在某种程度上使京剧拥有了更多的观众,对其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而且无论是剧本的创作、唱词的编写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凝聚了艺术家们很多的心血,是很见艺术功力的,至今这些作品仍不时与观众见面,观众对它的喜爱,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而确实是有其魅力的。但是作为电影的样板戏,因为电影艺术规律受到了政治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要求,即使是很有艺术造诣的电影艺术家也无法驰骋自己的才华,因此很难出现创新,这是电影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三、故事片的创作: 1、三突出概念的提出: 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青松岭》、《战洪图》等。《火红的年代》、《艳阳天》是一些新创作的作品,但又都是以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目的,公式化的情节,概念化的人物,雷同的故事,和政治上的急功近利都使它们没有太多的生命力。 2、三突出影片的特征: 在三突出的原则下创作的影片大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首先它运用的是一种重宏观、轻细部的颠倒的电影思维,其次,运用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再次是电影语言不和谐的拼接,造成与内容的游离和不和谐的风格,这对后来的中国电影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海霞》、《战斗的日子》、《创业》、《闪闪的红星》等较优秀的作品。 第六节:谢晋与我们的时代 15 一、恢复了生机的中国电影: 1、通常我们将1976——1989这一段时间称为中国电影的“新时期”。 2、压抑与喷薄 3、电影语言的创新上。 《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花》等。 二、谢晋与他的作品 谢晋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他真正的创作高峰正是中国电影的“新时期”这一阶段。这期间,他拍摄了《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重要作品。 第七节:历史巨片——改革开放的主旋律 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旋律影片是指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题材影片两种。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 二、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影片 第八节:生机勃勃的“第五代” 一、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背景: 二、各具风采的“第五代”: 第九节:向好莱坞进军的港台电影 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台湾和香港的电影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赢得了大量的观众,并更多的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这对们来说同样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一、东方好莱坞——香港: 1、经济的高度发达 2、思想、文化的自由碰撞 3、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 4、代表人物 (1)吴宇森 (2)徐克 (3)许鞍华 (4)王家卫 二、台湾的本土电影: 1、台湾新电影: 指的是由80年代以后独立知道影片的导演群落,他们所拍摄的电影首先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历尽苦难但哀而不伤的开阔、豁达的心态; 2、台湾新电影的特征: 具有开放性的多元性构思,影片注重细节的处理,人物性格层次丰富,不拘泥于情节的启承转合的戏剧式结构,而是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呈放射状铺陈情节,体现出一种散文的韵味,体现出生活本身的含蓄和多义性,风格淡雅、温和。 16 3、代表人物 (1)侯孝贤 (2)李安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中国电影文化史》 李道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 2、《中国电影史》 陆弘石 舒晓鸣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 3、《影视鉴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电影同戏曲有着不解之缘, 、战后电影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具体哪些方面, 2 3、第五代电影的特征是什么,这个群落是以什么来划分的, 17 第三部分(电影的语言) 第五章、 电影的场面调度 第一节、 场面调度的内涵 1、场面调度: 出自法语,为戏剧的专用名词,意为“放置在场景”中,即“戏剧构成的视觉因 素” 2、画面是电影构图的基础 (1)画面比例:1:1.33 1: 1.85 3、视觉元素的位置: 一件道具或一个演员被置于画面的某一特殊位置,导演可对其作出完全不同的解 释: 1、画面的中央和边缘 2、顶部和底部 、画外空间 3 4、关闭的门和半关闭的门 经典电影通常受到平稳或和谐的均衡效果的约束 第二节、 构图: 1、电影表意的方式 (1)形象 (2)对白 (3)剪辑和表演 2、视觉优势:导演会用“视觉优势”来完成引导 (1)色彩 黑白片:明暗 彩色片:色彩 (2)构图的位置:上、下 左、右 单个、群体 (3)某种线条具有定向的动感:垂直 水平 对角线 3.画面就是一个房间: (1)双人镜头——共享画面 (2)三人镜头——三个主要成员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朱尔与吉姆》 (3)圆形构图 4、空间: (1)纵深的空间:景深的空间 (2)空间的广度——造成景别的大小 18 (3)空间对人心理的影响 A.安全的需要 B.权利和等级的标识 5、 人物在画面中的五种基本位置 演员的脸部显露得越多,越使人感到亲切 (1)正面 (2)/4正面 (3)侧面 (4)1/4正面 (5)背面 6、 人物的距离模式 四种距离模式 亲密距离45cm 私人距离45cm_1.2m 社交距离1.2m_3.6m 公共距离 摄影机离对象越远,我们的感情投入就越中立。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认识电影》(第二章) <美> 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年 (2)《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第六章)<美> 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 汤普森/著 彭吉象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电影的场面调度 2、场面调度的元素都有哪些, 19 第六章、电影的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意义和分类 一、电影的本质: 电影的生命来自运动,来自各种运动的美与丰富多彩的形式。电影被称之为“流动的时间中的运动的美”。 二、发展的过程: 人的运动是电影最初的运动,正因为画面上的人物动起来了,电影才称其为电影,电影才真正得以诞生。 七、 运动的分类: 、人的运动 1 2、摄影机的运动 3、镜头内部的运动 第二节、人的运动 一、 人物的运动风格: 1、现实主义的:是一种实在的、具体的动作,直接还原现实生活的情景。 2、风格化的:将现实中运动加以夸张、变形,以达到一种形式主义的效果,形 成视觉和心理上的特殊感受。例如:哑剧演员的表演。卓别林在表演中搀入 了芭蕾舞的特征,因此在滑稽的动作内部有着舞蹈的节奏感和美感。 (1)音乐舞蹈片,《雨中曲》 (2)武打片,《黄飞鸿》系列 (3)不以讲故事为目的的先锋派电影 二、 人物的运动方式: 1、垂直运动: (1) 向上:意味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翱翔,会给人以欣悦的视觉感受,因为它符 合人眼自下而上的欣赏习惯,通常可以表示渴望、快乐、力量、权力„„ (2) 向下:悲哀、死亡、卑下、压抑、软弱 2、水平运动: 尊重人从左向右的阅读习惯,通常以从左向右的移动为主,运动方向的改变,也会带来视觉上微妙的差异 正派:从左向右运动 反派:从右向左运动(阅读习惯造成此时视觉上的不舒适感和紧张感) 例:《红色英勇章》当中,主人公从临阵逃脱到勇敢地冲锋陷阵 三、 人物的朝向: 1、面向摄影机 (1) 正派:会给人以友善、好感,具有魅力,表示出一种肯定的态度,令人接 近,有信心。 20 (2) 反派:挑衅、敌意、威胁 2、远离摄影机:人物的远去或者摄影机镜头的拉开 正派:人物的远去,意味着情感的远去,具有软弱、畏惧、疑惑的意味。流露出 一种无奈、无法更动的宿命感 反派: 第三节、摄影机的运动 一、摄影机运动的分类: 1、推, 2、拉, 3、摇, 、移, 4 5、跟 二、运动的变形: 升格 降格 抽格 定格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美> 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彭 吉象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2、《解读电影》 (上、下) 布鲁斯.F.卡温 著/ 李显立 译 广西师范大学 2003 年8月 3、《认识电影》(第三章) <美> 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年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电影的运动是画面中人的运动么,为什么, 2、为什么说没有运动就没有电影, 21 第七章、电影的声音 声音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元素。1927年,才有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第一节、 声音的分类 一、语言: 1、语义 2、语境 3、语势 二、 环境声: 1、空间的拓展 2、刻画心理 、渲染气氛 3 4、制造趣味、意蕴或悬念 5、联结作用 三、 音乐 1、 创造节奏 2、 抒发感情 3、 建立结构 第二节 声音的表现功能 一、增强了真实感: 符合了感官上对真实性的需求 二、增强了连贯性: 可以用声音进行转场 三、解放了画面: 声音和画面共同构成了电影的语言 四、沉默也是一种语言 静场的处理 五、“省略”成为一种表现手段 画外空间的展示 第三节、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一、从内容上划分: 1、同步 2、并行 3、对立 22 二、从其他方面划分: 1、按时间划分 同时性 非同时性 2、按空间划分 有声源 无声源 3、按剧情关系划分 对白、旁白 内心独白 、按技术划分 4 同期声音 后期声音 先期声音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解读电影》 (上、下) 布鲁斯.F.卡温 著/ 李显立 译 广西师范大学 2003 年8月 2、《影视语言》 (第二章)鲁涛 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电影中的声音都有哪些类型, 2、电影中的音乐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23 第八章、电影的剪辑 一、什么是剪辑: 电影的剪辑又称“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源自法语,本为建筑学的术语,意思是:拼接、组装,后引 申为镜头与镜头的连接。 剪辑的本质——压缩和扩张 例:下班的5个过程(人用联想来填补空白) 观众一旦被银幕上的动作所吸引,时间就完全由影片来决定了 “内容弧线”的运用 二、剪辑的种类 外部剪辑 内部剪辑 三、剪辑的流派 1、格里菲斯与经典剪辑 格里菲斯的贡献——被称为电影之父 ( 用特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1) (2) 在一段戏中不断改变观察的视点,使电影获得一种自由——使镜头与镜头 之间获得一种内在的联系 格里菲斯经典剪辑的方法: (1)视线匹配法 (2)动作匹配法 (3) 轴线的确定 (4) 最后一分钟营救 2、苏联蒙太奇学派 以埃森斯坦为代表,库里肖夫,普多夫金 3、巴赞和现实主义的电影观 四、剪辑的作用 1、完成地点的变化 2、改变时间的间隔 3、构成视点的改变 4、人物生理、心理特点的强调 5、形成象征、对比、反复、联想等语法修辞——对比蒙太奇等 6、表现同时发生的事情——平行蒙太奇 五、剪辑的意义 1、形成影片的风格、节奏(动作片、言情片),构成特殊的形式美感(吴宇森作 品) 2、对某些元素进行强调(如特写) 3、改变时空 24 4、揭示人物:(如《金鸡》) 5、构成某种特殊的力量(《战舰波将金号》、《自己去看》) 6、声画对位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八章) <美> 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彭吉象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2、《认识电影》(第四章) <美> 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年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蒙太奇”,它在电影语言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剪辑在电影语言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2 25 第九章、电影的时空 一、 什么是电影的时空 电影的时空,顾名思义,就是电影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分为心理时空和物理时 空。此外,还有现实的时空和艺术的时空 二、 电影时空的特征——高度的自由 第六章、 时间的延长:《雁南飞》 第七章、 时间的缩短:《天堂影院》 第八章、 时间的重现:闪回《纯真年代》、《金鸡》 第九章、 时间的预演:《阮玲玉》 第十章、 时间的反复:《罗拉快跑》、《滑动的门》 第十一章、 时间的真实再现:《正午》 三、 电影时空的分类: 1、结构方式: 顺叙:按故事发展的正常顺叙来展示事件、叙述情节 倒叙:先交代故事的结局,再倒转回去具体叙述故事始末《情人》、《金鸡》 插叙:叙述中心事件时,插入有关联的其他情节内容《永远的一天》 预叙:在情节发生中,把将来发生的事情预先描述出来《阮玲玉》、《列宁在巴黎》 补叙:在叙述中,将最关键的细节放在最后表现。《甜蜜蜜》 环形叙述:以某一种因素为线索,将与之相关的故事串联在一起 《党同伐异》——概念 《压岁钱》——道具 《黑色追击令》——人物 《重庆森林》——地点 2、人物的心理时空: (1)回忆:《纯真年代》(白帆、背影) (2)想象:《纯真年代》、《在黑暗中漫舞》、《芝加哥》 (3)预期:《雁南飞》、《香港有个好莱坞》 (4)变态心理:《美丽心灵》 3、现实时空和艺术时空: 《阮玲玉》(三个时空:文献时空、再现的时空、现实时空) 4、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1) 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霸王别姬》、《重庆森林》 (2) 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二十、三十、四十》、《24小时》、《欲望城市》 (3)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夜的世界》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解读电影》 (上、下) 布鲁斯.F.卡温 著/ 李显立 译 广西师范大学 2003 年8月 26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电影时空的分类都有哪些, 2、为什么说电影时空的特征是高度的自由, 27 第十章、电影技巧的运用 此部分内容力图在前部分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加深对电影表现手段的理解和电影艺术手段综合运用的认识,令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电影作品 第一节、 叙事的技巧 此节从电影剧本的角度出发,从电影的结构入手,对电影的技巧进行介绍 A,电影结构的类型, B,电影结构的技巧 C,电影时间和空间的设置 第二节、 形式的技巧 、蒙太奇(蒙太奇的发展、蒙太奇的功能、蒙太奇的分类) 1 2、摄影机和电影 3、光与色的运用 4、电影的剪辑 5、电影的节奏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解读电影》 (上、下) 布鲁斯.F.卡温 著/ 李显立 译 广西师范大学 2003 年8月 2、《银幕技巧与手段——中外名片优秀手法剖析》 林洪桐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 年5月 本章复习思考题: 1、试对某影片进行技巧上的分析 28
本文档为【大学影视教材编写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