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洋鱼类

海洋鱼类

举报
开通vip

海洋鱼类海洋鱼类 鱼类 海洋鱼类 明太鱼 爆火鱼 海马 虎鲨 旗鱼 比目鱼 海鳗 灰六鳃鲨 蛇鳗 玻甲鱼 蝴蝶鱼 鲸鲨 锯鳐 射水鱼 刺尾鱼 花鲈 锯鲨 燕魟 狮子鱼 刺鲀 花鳗 姥鲨 鸢鲼 石斑鱼 大黄鱼 剑鱼 猫鲨 鳕鱼 小黄鱼 大麻哈鱼 角鮟鱇 噬人鲨 鳗鲡 鹦嘴鱼 带鱼 金枪鱼 双髻鲨 蝠鲼 弹涂鱼 金色小沙丁鱼 星鲨 鮋鱼 灯笼鱼 康吉鳗 真鲨 鮟鱇 电鳗 鳞鲀 鲱鱼 鮸鱼 飞鱼 隆头鱼 鳂鱼 扁头哈那鲨 光睑鲷 裸胸鳝 赤魟 扁鲨 海蛾鱼 茅尾鱼 电鳐 长尾鲨 ...

海洋鱼类
海洋鱼类 鱼类 海洋鱼类 明太鱼 爆火鱼 海马 虎鲨 旗鱼 比目鱼 海鳗 灰六鳃鲨 蛇鳗 玻甲鱼 蝴蝶鱼 鲸鲨 锯鳐 射水鱼 刺尾鱼 花鲈 锯鲨 燕魟 狮子鱼 刺鲀 花鳗 姥鲨 鸢鲼 石斑鱼 大黄鱼 剑鱼 猫鲨 鳕鱼 小黄鱼 大麻哈鱼 角鮟鱇 噬人鲨 鳗鲡 鹦嘴鱼 带鱼 金枪鱼 双髻鲨 蝠鲼 弹涂鱼 金色小沙丁鱼 星鲨 鮋鱼 灯笼鱼 康吉鳗 真鲨 鮟鱇 电鳗 鳞鲀 鲱鱼 鮸鱼 飞鱼 隆头鱼 鳂鱼 扁头哈那鲨 光睑鲷 裸胸鳝 赤魟 扁鲨 海蛾鱼 茅尾鱼 电鳐 长尾鲨 爆火鱼 生活在大洋洲所罗门群岛海域的爆火鱼,以“爆火星”而闻名。每当它们成群结 队穿梭遨游时,它们的身躯便相互碰撞和摩擦,“嚓、嚓”地爆出火花来,看上 去就像正负电极相击时发出的电光。 爆火鱼个体很小,大如手指,头尖,身体扁长,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粗糙无鳞。这种鱼所以能相 撞爆火,是因为它的体表的鱼斑上有一种能在水里摩擦而发光的荧磷物质,这种 物质可使相互碰撞的鱼体迸溅出光亮的火花。 爆火鱼喜欢群居,集游式生活,这就使“爆火”的机会不断地出现。所以爆火鱼 越聚集成一团,那种“爆火”的景色就越壮观。 比目鱼 本类鱼两眼同位头一侧,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又名比目鱼。有3亚目9科约118属538种。中国产3亚目8科50属134种。均为底层海鱼类,其分布与环境,如海流、水和水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沿赤道诸大洋西侧暖流广,种类特多;黄、渤海沿岸寒流强且有黄海冷水团,冷温性种类较多;西太平洋南海等未受冰川期的强烈影响,种类也很多。有少数种类,在中国如华鲆、江鲽、窄体舌鳎、褐斑三线舌鳎等可进入江河淡水区生活。 玻甲鱼(Centriscus scutatus;shrimp-fish0 刺鱼目玻甲鱼科玻甲鱼属的 1种。体长形,最大可达 150毫米。特别侧扁,腹缘薄锐。身体完全透明,为玻璃状骨片所包,因而得名。吻特别突出呈管状。口小,端位。无齿。眼间隔小于或等于眼径,具一凹陷或一纵沟。体无鳞。鳍条均不分枝。第一背鳍第一鳍棘特别尖长,构成体末端;与第二鳍间隔呈一凹刻。臀鳍较大,扇形,位于肛门后。尾鳍位于第二背鳍与臀鳍之间。胸鳍发达。腹鳍甚小。体无色或略呈淡青黄色,大部透明。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区,在中国仅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玻甲鱼为生活在浅海的奇形小鱼。游泳方式特殊,常常管状吻向上,腹缘向前直立游泳,也有时吻向下颠倒着游泳。中国玻甲鱼科另一种为条纹虾鱼,眼间凸而不凹,背鳍第一鳍棘与体躯最后骨板间关节能活动,分布于台湾省东南及西南珊瑚礁区。 刺尾鱼 (Acanthuridae;surgeon-fishes) 鲈形目的1科。约9属76种,通称刺尾鱼。体卵圆或长圆形,侧扁,一般体长150毫米左右。皮肤颇坚韧,被以细小粗糙鳞片,与鲨鱼皮相似;各鳍大都无鳞。尾柄两侧各有 1个或多个尖棘或带有锐嵴的骨板或瘤突。口小,前位,不能或稍能向前突出。齿多少侧扁,且常有锯齿或波状缘,两颌各有一行,犁骨与腭骨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无锯齿。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后颞骨固连于颅骨。腹鳍I-3,5,腋部无长形尖腋鳞。分布于各热带海区。 中国产于南海,有 8属约28种,如:栉齿刺尾鱼属、刺尾鱼属、副刺尾鱼属、高鳍刺尾鱼属、多板盾尾鱼属、单板盾尾鱼属、鼻鱼属、双板盾尾鱼属。刺尾鱼为暖水性鱼类,一般喜栖于水质清晰的珊瑚礁或岩石海域。数量尚多,可供食用。 刺鲀科 (Diodontidae;porcupinefishes) 鲀形目的1科,有2属15种。通称刺鲀。又名刺黾。中国古书名鱼虎。体短圆形,头和体的背面颇宽圆。尾部短小,似圆锥状。鳞已变成粗棘,棘下有2至3棘根,棘很长或粗短,仅吻端与尾柄后部无棘。端位,中小形,上下颌的牙齿各愈合成一个大牙板状,中央无齿缝。眼中大或稍大,侧位而高。鼻孔2个或无。鳃孔短小,侧位。背鳍与臀鳍相对,位于体的后部,均甚短小,无鳍棘;胸鳍侧位;无腹鳍;尾鳍圆形。有鳔。有气囊。广布于三大洋的暖水海区。 刺鲀为热带海藻和珊瑚礁附近生活的底层鱼类。肉食性,以坚硬的珊瑚、贝类、虾、蟹等为食。游泳能力弱,遇敌时吸进空气或水,使腹部膨胀,皮肤上的刺都 竖立起来,用以自卫。有时遇到一大鱼袭击一群小刺鲀,它们全都竖起了刺并聚集成团,似一大刺球,使敌害望而生畏。 中国产2属6种,刺鲀属是刺鲀科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海峡,仅六斑刺鲀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刺鲀的肝、生殖腺及内脏有毒,不能食用。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large yellow croaker) 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1种。又名大鲜, 大仲瓜鱼,大黄花。体长椭圆形,侧 背侧中央枕骨嵴不明显;颏扁。尾柄细长,其长为其高的3倍多;头大而侧扁, 部有4个不明显小孔;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2/3以上被小圆鳞;背鳍起点在胸鳍起点上方;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且相等。为结群性近海鱼类,分布范围由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至黄海南部西侧(朝鲜西岸附近偶有出现)。 栖息于水深10,60米的水域。据文献记载,16世纪中国已大量捕捞大黄鱼。中国产的大黄鱼有 2个地方种群,在东海浙江北部的为“岱衢族”,在南海广东西部的为“硇洲族”。在同一海区的鱼群有春季生殖的“春宗”和秋季生殖的“秋宗”。此外,冬季在东海东部也出现密集鱼群。主要渔场有江苏的吕泗,渐江的舟山和温州,福建的三都澳,广东的汕头和硇洲岛等。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海鱼之一,由于滥捕,产量已大减,应予研究使其恢复。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big pacificsalmon) 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麻哈鱼属的1种。又名大发哈,达发哈。体长而侧扁。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形似鸟喙,生殖季节,雄鱼突出最为明显。相向弯曲如钳形,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犁骨齿很发达。尾鳍浅叉形。9月份进入江河支流时体色银白或散布小黑点,两侧有不明显的暗色横条纹;生活在海洋时,体呈银白色。生殖季节,成熟鱼体两侧约有8,12条橙赤色横斑条,雌鱼色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 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进入黑龙江生殖洄游的亲鱼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两个生物群,夏型和秋型。每年秋季由鄂霍次克海经萨哈林岛成群进入黑龙江图们江,上溯至中国境内的只是秋鲑。大多数是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产卵的仅为少数。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产卵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受精卵孵化后,仔鱼喜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长至50毫米便开始降河下海,达到成熟时再归入淡水河川。 大麻哈鱼有回归故乡的习性,入海成熟之后仍然回原繁殖场地产卵。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鱼进入淡水生殖期间后便不摄食。选择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石砾的地方产卵。在产卵场,雌鱼不断用尾鳍借助水流向四周?动,形成一个直径约1米长,30厘米深的圆坑,将卵产在坑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然后雌鱼反复用尾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亲鱼并徘徊于产卵场周围。产卵后亲体瘦弱,7,14天死亡。终生只繁殖1次。怀卵量4000粒以上。卵圆形,橘红色、沉性,卵径约6毫米。性凶猛,为肉食性鱼类,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降海后主要食玉筋鱼、鲱等小型鱼类。 大麻哈鱼是1种比较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重达6.5千克以上,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肉味鲜美,其卵是中国东北名贵水产品之一,营养价值很高。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hairtail) 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的1种 。又名刀鱼,白带鱼,牙带鱼。体长呈带形,尾部末端为细鞭状。头长为体高的2倍。眼间隔平坦。口大,下颌长于上颌。牙发达 ,且锐利,上颌前端的钩状犬牙在闭口时可嵌入下颌窝内;下颌前端具犬牙2对闭口时外露;上下颌两侧各具侧扁尖锐牙一列。侧线完全,在胸鳍处呈弧状弯向腹面。背鳍甚长,臀鳍仅棘尖稍露出于皮肤。广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温暖海区。中国各海区都有。 栖息于近海泥质海底。在水深 60,100米越冬。产卵时洄游至浅海区或近岸处。除水平移动外,还有显著的昼夜垂直移动习性。为凶猛肉食鱼类,除产卵和越冬期摄食量较低外,其他时间几乎都进行强烈的摄食。产卵场很广,产卵期亦很长,但以4,6月为盛期,其次为9,11月。产卵适温17,23?。卵为分离浮性卵,多浮于水中上层。卵径约为1.4,2.2毫米,油球一个,油球径为0.4,0.5毫米;呈粉红色。在20?的水温下,孵化时间约为3.5天。初孵仔鱼全长约为5毫米。 带鱼生长迅速, 1龄鱼平均肛长 180,190毫米, 重90,110克,可达到性成熟。2龄鱼肛长280,290毫米,重300余克,最大个体肛长达500毫米左右,最大年龄为8龄。 南方带鱼有南北两个越冬场。北部越冬场的鱼群于4月上旬从越冬场向西部沿岸洄游,6月到达披山和大陈近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附近海区索饵。12月在海礁、嵊山一带结成密集鱼群,以后向东北洄游到达越冬场。居海产鱼类首位。带鱼肉 质鲜嫩,以鲜销、腌制、罐头品出售。带鱼皮肤上的虹彩细胞,可作为装饰品的银色涂料和多种医药原料。中国为四大海鱼之一,年产量50万吨,居全国海产鱼首位。 弹涂鱼 常言说,“鱼儿离不开水”。可是,弹涂鱼却能离开水生活。 在我国沿海的滩涂上,常常可以看到蚕豆大小的洞穴里,不时探出一个个两只眼睛高高突起的鱼脑袋,它们机警灵活,在没有水的滩涂上爬行、跳跃,有时还能爬到红树林的树枝上,这就是弹涂鱼,也叫跳鱼。 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就会缺氧窒息而死。然而,弹涂鱼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可以凭借皮肤和口腔粘膜的呼吸作用来摄取空气中的氧气。这就是弹涂鱼能离开水生活的主要原因。弹涂鱼的胸鳍成臂状,很像高等动物的两只脚,它就是靠这两只“脚”,在海边滩涂上爬行、跳跃。弹涂鱼的视觉十分敏锐,一只眼睛专门用来搜寻食物,另一只眼睛却在警惕地注视着可能出现的敌害。只要稍有惊动,它便马上跳入水中或钻入洞中。因此,想要捉住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常在海滩上埋设向上开口的短竹管,当弹涂鱼逃命的时候总不分青红皂白,见洞就钻,结果成为“瓮中之鳖”。 弹涂鱼虽然个体较小,一般体长在4—8厘米之间,但它们的肉鲜美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弹涂鱼既能适应水生生活,又能适应陆生生活,也说明生物是从水生渐渐进化到陆生的。 灯笼鱼(Myctophidae;lantern fishes) 灯笼鱼目灯笼鱼亚目的1科,因体上有能发出晶莹夺目光泽的小圆形发光器、形似灯笼而得名。本科鱼类通称灯笼鱼。有30余属230多种,从北极至南极所有大洋均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温暖海域的表层及次深层;中国约有15属60多种。 体长形,侧扁,腹部圆。头大,吻短且圆钝。上颌骨细长。口大,口裂长,口角可达眼后缘的远后方。两颌具有弱齿。体被较大的圆鳞或栉鳞,容易脱落。侧线完整。背鳍约位于体中部;脂鳍小;通常臀鳍比背鳍长,起点约在背鳍末端的后下方;胸鳍细长;腹鳍短,腹位;尾鳍深叉形,尾鳍的上下具有柔软或坚硬的副鳍条。 中国常见种有灯笼鱼属中的芒光灯笼鱼,体被栉鳞,臀鳍上方发光器3个,排列略成一直线,体侧后部发光器位于脂鳍基的下方。金焰灯笼鱼,体被圆鳞,鳃盖上方有锯齿状的突起,体侧后部的发光器在脂鳍的前下方。以上两种鱼类一般体长不超过 100米,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底灯鱼属中的七星底灯鱼在中国是东海沿岸常见的小型鱼类,体长20,40毫米。栖息于水深15,40米海区,摄食浮游硅藻和甲壳类。秋冬季为渔汛的旺期。 电鳗 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和圭亚那河的电鳗,外形细长,极似鳗鲡。它身长2米左右,体重达20千克,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色,腹部橙黄色,没有背鳍和腹鳍,臀鳍特别长,是主要的游泳器官。 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它输出的电压有300伏,有的甚至可达800伏 。在水中3—6米范围内,常有人触及电鳗放出的电而被击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而被淹死。因此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 电鳗的发电器的基本构造与电鳐相类似,也是由许多电板组成的。它的发电器分布在身体两侧的肌肉内,身体的尾端为正极,头部为负极,电流是从尾部流向头部。当电鳗的头和尾触及敌体,或受到刺激影响时,即可发生强大的电流。电鳗的放电主要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因为电鳗要捕获其他鱼类和水生生物,放电就是 获取猎物的一种手段。它所释放的电量,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有时还会击毙比它大的动物,如正在河里涉水的马和游泳的牛也会被电鳗击昏。 电鳗肉味鲜美,富有营养。虽然它能释放出强大的电流,但南美洲土著居民自有办法捕捉。他们利用电鳗连续不断地放电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和补充丰富的食物后,才能恢复原有的放电强度的特点,先将一群牛马赶下河去,使电鳗被激怒而不断放电,待电鳗放完电精疲力尽时,就可以直接捕捉了。 飞鱼(Exocoetidae;fly-fishes) 颌针鱼目的1科。共有8属50种,通称飞鱼。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口端位;两颌具细齿,有些种类犁骨、腭骨或舌上具齿;鼻孔两对,较大,紧位于眼前;鳃膜与鳃峡不相连,鳃膜条骨9,12;上咽部具齿丛;鳔大,向后延伸;无幽门盲囊;被大圆鳞,易脱落,头部多少被鳞;侧线低,近腹缘;臀鳍位于体 后部,约与背鳍相对,无鳍棘;胸鳍特别长,最长可达体长的3/4,呈翼状,一般可达或超过背鳍起点;有些种类腹鳍发达;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色一般背部较暗,腹侧银白色,胸鳍色各异,有黄暗色斑点,或淡黄色,或具淡黄白色边缘,或条纹。为热及暖温带水域集群性上层鱼类,以太平洋种类为最多,印度洋及大西洋次之。中国及临近海域记录有6属38种。以南海种类为最多。 飞鱼由于发达的肩带和胸鳍,以及尾鳍和腹鳍的辅助,能够跃出水面,滑翔可达100米以上,这种机能使飞鱼可以逃避?鳅、剑鱼等敌害的追逐。产浮性卵,卵膜上具突起,或长丝状突起。有些种类有季节性近海洄游习性,形成渔汛。有食用经济价值。 光睑鲷 光睑鲷是温带、热带的小型发光鱼类,体长不到10厘米,侧扁的身体呈长椭圆形 。这种鱼一般生活在170多米深的海水中,只是夜间捕食时才游到上层水中。光睑鲷的发光本领胜过任何生物,在夜间,人们大约从15米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它发出的光亮。 光睑鲷的发光器生在眼下,能永远发光。因为光睑鲷没有真正的眼睑,只有一层类似眼睑的黑色皮肤褶膜,这层膜升起来把发光器遮住,“灯”就熄灭了;这层膜翻下去,发光器出来,“灯”又亮起来。这层膜的升降,决定着光睑鲷这盏“灯”的亮和灭,犹如手电筒的开关。 光睑鲷本身并无发光能力,它所发出的光是由寄生在眼下数亿个发光细菌造成的。这种细菌能把从鱼体血液中获得的能量和氧转变为荧光,而光睑鲷则依靠它来发光照明,彼此互相依赖,互惠互利。 光睑鲷的“灯”既能诱捕其他小动物,作自己的食物,也会招来大的敌害,成为这些敌害的牺牲品。印度尼西亚斑达岛的渔民根据光睑鲷的这一特点,把它身体上的发光器取下来,扎在钓具上作诱饵,以诱捕大鱼。当然,光睑鲷也能利用发光器巧妙地惑敌避害。当它遭到攻击时,立即按“Z”字形路线游泳。在“Z”字形的第一横时,打开发光器,急速转弯时,突然关闭发光器,这样使敌人眼花缭乱,以摆脱敌人。 海蛾鱼(Pegasiformes;seamoths) 硬骨鱼纲的1目,仅1科1属5种。因其外形似蛾而得名。体宽短,平扁;躯干部圆盘状,尾部细长或较短,微能活动。头短。吻部突出,或长或短,二鼻骨愈合,突出,形成一具锯齿的吻部。眼大,下侧位;口小,下位,稍可伸出。无牙。鳃盖各骨愈合成大型鳃板。鳃孔窄小,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肛门位于体中部稍前方腹面。体无鳞,完全被骨板,躯干部骨板密接,不能活动。背鳍1个;臀鳍短小,与背鳍相对,均位于尾部;胸鳍宽大,侧位,翼状,具指状鳍条;腹鳍亚腹位,尾鳍后缘截形。广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热带、亚热带水域。 为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中国有1属3种,产南海到台湾海峡。常见种有海蛾鱼,一般栖息于海滨浅水的底层,个别种类生活于水深200米以上的海底。胸鳍突化, 常以翼状胸鳍的指状鳍条在水底匍匐爬行,活动能力较弱。主要摄食小型浮游生物。体长一般为50,90毫米。 本目鱼类数量少,无经济价值。在广东沿海海蛾鱼晒干可作药用,治小儿麻疹,甲状腺肿瘤。 海马鱼(Hippocampus;sea horse) 硬骨鱼纲辐鱼亚纲海龙鱼目海龙鱼科海马亚科的 1属。约有30种,中国有8种,普通简称海马鱼,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 海马鱼体粗侧扁,完全包于骨环中;躯干部由10,12节骨环组成;尾部细长呈四棱形,尾端细尖,能卷曲握;头部弯曲,与躯干部成一大钝角或直角,顶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状;口小,端位;鳃孔小;背鳍位于躯干及尾部之间;臀鳍短小;胸鳍发达;无尾鳍;雄鱼尾部腹侧具育儿囊。 多数种类分布在南方,如斑海马,体较大;少数种类分布在北方,如冠海马,体常较小。 为热带及暖温带海洋鱼类,栖息于近海内湾水质清澈、藻类繁茂的低潮区。体色随环境而改变。行动缓慢,有时作直立游泳。以浮游甲壳类为食。中国广东、福建等省饲养的海马5,8月繁殖,6月为盛期。交配时,雌雄鱼体互相以腹部相对,雌鱼把卵产于雄鱼育儿囊中,卵于囊内受精孵化,15,20天后孵出小海马苗400,500尾,多者可达千尾。生长较快,饲养 3个月可长成商品海马。寿命可达3年以上。 产量少,可用作中药,1958年以来中国广东、福建等省已人工饲养。 海鳗(Muraenesocidae;pik congers) 鳗鲡目的1科,约有8属14种,通称海鳗。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舌窄小,附于口底。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犁骨部中间具1行大形犬齿,有些种类呈三角形。后鼻孔不具缘瓣。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为暖水性的底层鱼类,一般喜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区,有季节性洄游。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性凶猛,贪食。晴天,风平浪静,海水透明度大时,多栖居于泥质洞穴内而减少取食活动。每当风浪大,水质混浊时,多四处觅食,尤以日落黄昏至凌晨时更加活跃,游动迅速。食物以虾、蟹、小鱼、章鱼为主。产卵期一般在3,7月,怀卵量约18,120万粒,产卵场多在泥或泥沙处。 ,中国有2属5种:海鳗属的海鳗和山口海鳗的下颌无横卧牙,海鳗侧线孔140153个,在中国各海区均有分布;山口海鳗侧线孔128,134个,仅分布于南海和东海。鹤海鳗和原鹤海鳗的下颌具向外横卧牙,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4.1倍,仅分布于南海;而原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3.2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细颌鳗属的细颌鳗体侧扁,尾部短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犁骨牙细小,前鼻孔不呈短管状,分布于南海和东海。海鳗科鱼类中,以海鳗、山口海鳗数量多、产量大,是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鳔可作鱼肚,为名贵食品。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各种罐头或加工成鳗鱼鲞,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食品。 蝴蝶鱼(Chaetodontidae;butterfly fishes) 鲈形目的1科,通称蝴蝶鱼。约有18属190种。体甚侧扁而高,菱形或近于卵圆形。口小,前位,略能向前伸出。两颌齿细长,尖锐,刚毛状或刷毛状;腭骨无齿。鳃盖膜多少与鳃峡相连。椎骨 10+14。后颞骨固连于颅骨。侧线完全或不延至尾鳍基。体被中等大或小型弱栉鳞,奇鳍密被小鳍,无鳞鞘。臀鳍有三鳍棘;尾鳍后缘截形或圆凸。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暖温带海洋。 蝴蝶鱼一般个体较小,数量较少。生活在热带珊瑚海区。行动迅速,稍受惊动即躲入珊瑚礁或岩石缝中。以浮游甲壳动物、珊瑚虫、蠕虫、软体动物和其他微小动物为食。个体颜色大部鲜艳美丽。有些学者将本科分为蝴蝶鱼科及刺盖鱼科。 中国产蝴蝶鱼科有14属约57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只有少部分进入东海南部。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black-spotted bass) 鲈形目叉鲈尾科Percichthyidae鲈属的 1种。又名鲈鱼,花寨。体延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口大,倾斜;上颌骨后端扩大,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牙细小,呈带状;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牙;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隅角处具钝棘;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背鳍2个,仅在基部相连;背鳍11,13鳍棘,以第5鳍棘为最长;臀鳍具3鳍棘,第1鳍棘短小,第2鳍棘强大;胸鳍较小;低位;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尾鳍叉状;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有黑色斑点,此斑点常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分布于东亚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或淡水处,亦可进入江河淡水区。当成鱼体长达600毫米左右时,生殖腺成熟,秋末于河口处产卵。卵浮性,卵径1.35,1.44毫米,油球1个,球径为0.35,0.38毫米。卵黄均匀,卵黄周隙正狭。在水温15?时,4天左右孵化,初孵仔鱼全长4.42,4.60毫米,体上色素甚浓,肌节19+18,37。孵化5日左右,卵黄及油球吸收殆尽。当体长达20毫米时,常出现于近岸底层。主要食虾类和小杂鱼等。肉质鲜嫩,为经济鱼类之一。 花鳗(marbled eel) 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的1种,又名鲈鳗。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体形似鳗鲡,吻圆钝,眼间隔宽平,稍大于吻长。唇褶宽厚。鳞排列呈席纹形鳞群,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皮下。侧线中位,侧线孔明显。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始点与臀鳍始点间距大于头长。脊椎骨100,110块。体灰褐色,腹面白色,体及鳍上具云状花纹,并有大小均匀的灰黑色斑点;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是世界上鳗鲡属中分布最广泛的1种,北至南朝鲜济州岛,东至小笠原群岛,南至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岛,西至非洲东海岸的纳塔尔。在中国,自钱塘江至海南省各江河水系中都有分布。 花鳗栖息于河口、山涧、溪谷和水库的石隙洞穴中。性凶猛,常在夜间活动,以小鱼、虾、蟹等为食。为降河产卵洄游性鱼类。在中国福建九龙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营穴居生活。当10,11月刮西北风时节,即开始往河口移动,入海产卵。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珍贵食用鱼类。 剑鱼(swordfish) 鲈形目剑鱼科剑鱼属的唯一种。又名旗鱼舅,丁挽舅。体延长,可达5米长,重400千克以上;粗壮,亚圆柱形,背腹面皆钝圆。尾柄粗强,平扁,每侧有一条较发达的纵隆起嵴。头大。吻由前颌骨及鼻骨组成,向前突出呈剑状,平扁,边缘截形。眼颇大,上侧位。口裂大,上颌后端远伸越眼后缘,下颌较短;上颌内面具微小棘,与下颌吻合。头及体背侧为金属般的蓝紫色,腹部淡黑色,无斑纹。各鳍暗蓝色,具银色光泽。吻部上面黑色,下面淡色。为大洋性上层经济鱼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中国产于南海诸岛及台湾海域。 剑鱼性凶猛,常攻击大型鲸类和其他鱼类,生殖季节为8,9月,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常游近和跃出水面,不成群。肉质味美。 角鮟鱇亚目(Ceratioidei;ceratioid fishes) 鮟鱇目的1亚目,有11科34属约110种,通称角鮟鱇。体延长或粗短,侧扁。腹部膨大。头大。眼小,上侧位。口颇大。两颌具强牙,大而尖锐。鳃孔为一小圆孔,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或后方。前鳃盖骨直形或弧形。舌颌骨与颅骨相接处分叉或不分叉。鳃膜条骨5,6。背鳍第一鳍棘游离,形成发达的吻触手,吻触手构造复杂,形状依种类而异,有杆状、长丝状、穗状、树枝状、球茎状、流苏状、瓣片状、皮须状等,为分类依据之一,有些种类吻触手末端具发光器,以引诱食 饵,雌鱼大多具吻触手,雄鱼一般无吻触手;背鳍具2,22鳍条;臀鳍具2,19鳍条;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较小,具2,4鳍条基骨;无腹鳍。腰骨或有或无,腰骨存在时三叉状或不分叉。体大多为黑色。 角鮟鱇为暖水性深水海鱼类,广分布于各大洋,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一般栖息于大洋中层水深 500,2000米处,少数种类的幼鱼仅栖息于大洋上层水深100,300米处。性凶猛,贪食,能吞食比本身更大的食饵。雌鱼个体较大,雄鱼个体小,多数营自由生活,但由于栖于大洋深处较黑暗的地方,有些种类的雄鱼更小,不及雌鱼的1/10,终生附在雌鱼体上,口部和雌鱼皮肤愈合,靠雌鱼体液摄取营养。有时一尾雌鱼体上附雄鱼多尾,雄鱼除生殖器官外,其他器官大部退化。 金枪鱼(Thunnidae;tunnas) 鲈形目鲭亚目的1科。有9属21种。体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具1中央隆起嵴;吻尖圆;上下颌各具小齿1列;犁骨、腭骨具绒毛齿;鳃孔大,鳃膜条骨7;背鳍2,第二背鳍及臀鳍形状相似,其后各有小鳍6,9个;胸鳍呈镰状;腹鳍短;腹鳍间突分离,较小,尾鳍大新月形。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为大洋性洄游鱼类。 中国产有金枪鱼科 6属11种。习见种有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是最典型的热带海鱼类,密集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半球扩张。适温(表层水温)27?,如水温下降到19?以下,则逐渐消失。在太平洋西部,以小型鱼的鱼群为主,随着移向东方,小型鱼的鱼群减少,而大型鱼的鱼群逐渐增多。黄鳍金枪鱼最大个体可达200厘米,重150千克。大眼金枪鱼密集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可分为5个群体,在太平洋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带状区,其一在北半球的北纬30?附近处,另一处在赤道海区。在大西洋上南、北半球各一处;在印度洋只有跨赤道一处。大眼金枪鱼索饵和产卵鱼群的分布截然分开,在北半球的上述两个密集分布区中,北纬20?附近为索饵鱼群,赤道区为产卵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夜间出现于表层的习性,故以月夜 渔况最佳。最佳适温(表层水温)为22?。最大个体长可达 240厘米,重达200千克,一般体长为100厘米左右。渔期周年均可作业,以12月和1月为盛渔期。 热带海水中的金枪鱼类产卵季节较长,在一个季度里可能多次产卵。非常活泼好动,其体温可比周围水温高出10?,富有皮肤血管系统与侧肌肉发达的血管丛相连,因之体侧肌呈深红色。 金枪鱼类的资源以太平洋产量最高,占70,。大西洋次之,占17,,印度洋只占13,。南海有极少量出现。从事捕捞金枪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秘鲁和澳大利亚等。 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golden small-sardine) 鲱形目鲱科小沙丁鱼属的 1种。体圆柱形,略侧扁,长129,168毫米。头中等大,背部宽。眼中等大;脂膜发达,覆盖着眼的大半。口小,上、下颌等长,腭骨和舌上有细牙。鳃孔大。有假鳃。体被近似六角形的圆鳞,纵列鳞46,49。无侧线。背鳍条17,18;臀鳍条16,19,其最后两个鳍条显著较长;尾鳍深叉形,尾鳍基部有2个显著的长鳞。体背侧青绿色;体侧上方有一条淡黄色光泽的纵带,因而得名金色小沙丁鱼;腹部白色。背鳍和尾鳍淡黄色,其边缘为黑色;胸鳍微呈淡黄色。分布于大西洋到西太平洋东部印度群岛到日本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海至南海沿岸。 栖息于温暖海区。随着水温的上升,由深海游向近海进行索饵产卵洄游。以硅藻、桡足类及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偶尔吞食小鱼。体长 165毫米,即达性成熟。每年4,8月,水温为20,24.5?时产卵。怀卵量5.3,7.1万粒。卵为浮性,卵径0.3,0.9毫米。 康吉鳗(conge eels) 鳗鲡目康吉鳗科的1属,约10种,通称康吉鳗。体鳗形,尾部长于头与躯干长度之和,唇发达。口大,端位,口裂达眼中部或后部的下方。舌游离,不附于口底。颌齿细小,尖锐,圆锥状。鳃孔稍大,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无腹鳍;背鳍、胸鳍、臀鳍及尾鳍均发达;奇鳍且相连续。体无鳞。侧线明显。肛门显著位于胸鳍后方。分布于热带到冷温带,大部为海鱼类。多为海产,少数亦进入淡水。中国有2种:日本康吉鳗背鳍始于胸鳍上方或略后,胸鳍后部无显著黑斑,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灰康吉鳗背鳍始于胸鳍中部上方,胸鳍后部有黑斑,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一般栖息在近海,尤以多岩石的岸边居多。以小鱼、贝类等为食。多数种类在较深的海中产卵,幼鱼在浅海处发育长大,早期有变态现象。可食用。 鳞鲀科(Balistidae; trigger-fishes) 鲀形目的1科,有11属约40种,通称鳞鲀。体侧扁,长椭圆形或菱形。眼小或中大,上侧位。口小,端位。上下颌每侧常各有1,2行楔状牙齿。背鳍2个,第一背鳍3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其余2鳍棘短小;第二背鳍及臀鳍相似,基底均较长。 左右腹鳍合成一短棘,附在腰带骨的末端,短棘与肛门间常有膜状皮膜。体被中大或小形粗板状厚鳞,不相互覆盖。无气囊。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区,为浅海鱼类。 鳞鲀体色美丽。肉食性,以甲壳类、贝类等为食,利用其楔状的牙齿可凿穿牡蛎和其他贝类的坚壳而食其肉。背鳍鳍棘与支鳍骨摩擦能发声。 中国产11属18种,分布于南海,少数见于台湾海峡。常见的如宽尾鳞鲀、圆斑拟鳞鲀、波纹钩鳞鲀、卵圆疣鳞鲀。鳞鲀肉肥厚,较粗硬,有些种类(如圆斑拟鳞鲀)有毒,不宜食用。 隆头鱼科(Labridae; wrasses) 鲈形目的1科。57属,约500种。体延长或呈长椭圆形,侧扁。口中等大,前位,能向前方伸出。鼻孔2个。前上颌骨不固着于上颌骨。上颌骨被眶前骨所蔽。两颌齿分离或在基部愈合,前方数齿很强,多呈犬齿状,常伸向外侧。犁骨和腭骨无齿。下咽骨完全愈合为一,呈三角形,T形或Y形;咽骨齿呈锥形、颗粒形或臼 齿形。唇厚,内侧有纵褶。假鳃发达。鳃盖膜多少相连。鳃盖条5或6。体被圆 鳞,侧线连续或中断。背鳍一个,?,??,7,14。臀鳍?,?,7,18。脊椎 骨23,41。无幽门盲囊。本科是海鱼类中第二个和鲈形目中第三个种数最大的科。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中国产隆头鱼科鱼类有29属90余种,多栖息于近岸岩石或珊瑚间,能结集成群。多以软体动物为食,齿适宜磨碎贝类。体色一般均甚鲜艳。雌、雄鱼体色有异,生殖季节更为显著。许多种为水族馆展出鱼类。最大个体达3米,而小型种类仅60毫米。 裸胸鳝属(Gymnothorax; morays) 鳗鲡目海鳝科最大的1属,世界约有70种,中国近30多种。体形似鳗,较侧扁,尾部等于或稍长于头与躯干的长度之和。头侧扁。前鼻孔位于吻上,呈短管状;后鼻孔为圆孔状,或具缘瓣。口大,口裂达眼后下方。鳃孔小,圆孔状或裂缝状。体无鳞。背鳍、臀鳍在后方与尾鳍相连。无胸鳍。体上一般均具有斑带或网纹。 栖息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洋珊瑚礁附近。中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海域,为珊瑚礁鱼类重要的类群。常见种类有网纹裸胸鳝。异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及匀斑裸胸鳝等。 某些种类肉有毒。中国台湾有食黄边裸胸鳝、斑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中毒死亡的事例。 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 腔棘鱼目矛尾鱼科的唯一种,是唯一现生的总鳍鱼类。 体呈长梭形,躯体粗状,体长达1.5米左右。头大,口宽,牙齿锐利。颅骨具特殊的颅间关节。在头下下颌间有1对很大的喉板。躯体覆盖大而薄的椭圆形圆鳞,鳞片露出部分具很多小嵴或疣突,因而体表粗糙,体后部和鳍基部鳞较小。侧线完全。背鳍2个:第一背鳍鳍条强度骨化,具嵴,呈棘状;第二背鳍与胸鳍、腹鳍、臀鳍外形相似,呈柄状,鳍条着生在很厚的肉质鳍柄上。偶鳍内骨骼排列分节为非对称式。尾鳍外形近似矛状,3叶,由一个中心小叶将整个尾鳍平分上下两部。脊索终生存在,其上、下方有小块硬骨。肠内具螺旋瓣。鳔很小,无呼吸功能,只起调节鱼体在水中比重的作用。卵胎生。为肉食性鱼类。1938年12月,在非洲东南海岸的东伦敦岛附近的深海中捕到第一条,直至1952年才在非洲科摩罗群岛附近捕到第二条。此后在本地区陆续捕到百条之多。 总鳍鱼类的其他类群已全部在地球上绝灭,矛尾鱼是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而残留的活化石,过去只能从化石了解它们。通过对矛尾鱼的比较解剖研究,有助于探索最初两栖动物是由哪种鱼演化来的。 明太鱼(Alaska pollack) 又名狭鳕。鳕形目鳕亚目鳕科狭鳕属的 1种。 狭鳕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可达900毫米,体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头长的4.1,4.6倍,为眼径的3.9,4.8倍。眼侧上位。眼间隔小于眼径。口大,前位,斜形。下颌前端较上颌长。下颏须约等于瞳孔的1/2。鳃膜条骨7块。头体有小圆鳞。侧线前部侧上位,到第二背鳍降为侧中位且呈断续状态。背鳍12,14,12,18,20,21;臀鳍19,23,21,23;第一臀鳍始于第二背鳍稍前方;胸鳍18,20;腹鳍6,始于胸鳍稍前方,第二鳍条突出为丝状;尾鳍凹叉状。外行鳃耙6+32,34;椎骨50,52块。额骨1块。下鳃盖骨与后匙骨很厚。体背侧橄榄色,腹侧银色,两侧各有2,3纵行暗黄斑。背鳍与胸鳍暗橄榄色,臀鳍与腹鳍灰色。分布于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峡北侧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数可达朝鲜半岛西侧,为冷水性海鱼,在日本海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旗鱼(Histiophorus orientalis;oriental sailfish) 鲈形目旗鱼科旗鱼属的1种,又名芭蕉鱼。一般体长2000, 3000毫米。为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大洋性鱼类。分布于印 度尼西亚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北至日本南部。中国产于南海 诸岛、台湾海域、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 呈圆筒形,稍侧扁;背、腹缘钝圆,较平直。吻尖长,呈枪 状。眼小,侧位。眼间隔宽平。口裂大,近于平直;前颌骨 与鼻骨向前延长形成枪状吻部,长于下颌,上颌骨向后伸达 眼后缘下方。体被针状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渐向下弯曲后作直线延伸至尾部。尾柄两侧各具2个隆起脊。第一背鳍长而高,呈帆状,始于后头部,前部鳍棘长于体高。其边缘弯曲状,第一背鳍与第二背鳍间稍有距离,第二背鳍短小而 低。臀鳍2个,第一臀鳍较大。第2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且相对。胸鳍长,镰刀形,位低。腹鳍仅具一鳍棘,腹鳍长于胸鳍,为胸鳍 1.5倍。尾鳍分叉较深。头及体背侧青蓝色,背侧有横排列的灰白色圆斑,腹部银白色,除臀鳍灰色外各鳍为蓝黑色,第一背鳍鳍膜上密布黑色圆斑。以小鱼和乌贼类等软体动物为食。产卵期约4,8月。以延绳钓捕获。 蛇鳗(Ophichthyidae;snake eels) 鳗鲡目的1科,有49属约230种,通称蛇鳗。中国约有12属30多种。 蛇鳗体细长似蛇状。吻尖,突出。口裂大,后端达眼下方或后方。眼小。前鼻孔位于上唇前部上方或吻端突出部分的腹面,呈短管或缘瓣;后鼻孔常位于眼下或眼后。舌附于口底,牙尖锐,锥形或颗粒状,排列成带或行。鳃孔侧位或腹位。背、臀鳍不相连;胸鳍发达或否,退化或消失;无尾鳍,尾端尖秃。 栖息于暖温带及热带海洋到近岸浅水区,个别种类进入河口及淡水中。穴居于泥沙底质的低潮区或近岸处,吞食蛭、蛤及其他底栖动物,有些成为蛏田养殖中的主要敌害。肉味美,可供食用,也可作钓捕鲨鱼的饵料。 中华须鳗伸长期最小体长91毫米,最大体长125.6毫米。伸长期体高而侧扁,呈柳叶形;头短而尖;唇齿发达,上下每侧各具10,15枚,吻端的几枚特别延长;鳃部透明可见,鳃丝呈半透明穗状;鳃孔小呈椭圆形,心脏呈橘黄色,沿肠道背侧具7个节状突起,突起顶部具两行色素点。收缩期最小可收缩至59.4毫米,此期体高开始缩小,体宽显著增大,体形变粗呈圆筒形,头部渐变低平,唇齿脱落但很缓慢;两颌及犁骨齿开始出现,上唇边缘开始长出乳突状唇须;肠道背侧节状突,自后而前,开始渐变低平;色素点下沉,最后全部消失。由伸长后期变态至收缩后期形成仔鱼,约需20,25天左右;同仔鱼进入稚鱼期约需20天左右。常见种类有产于东海和南海的尖吻蛇鳗、鳄形短体鳗及中华须鳗。 射水鲈(Toxotes jaculator;archer-fish) 鲈形目射水鲈科射水鲈属的1种,俗名射水鱼。因口能射水捕食昆虫而得名。体 ,下颌突出,并能伸出。背鳍?-11,高而侧扁。头呈三角形。眼大。口大,三角形 12,位于体后部,鳍棘强,臀鳍?,15,17。背鳍的鳍条明显短于臀鳍的鳍条。体背部绿褐色,体侧银蓝色,沿中部有纵列4个褐横斑。鳃盖上缘具1褐斑。背鳍银 有2褐斑,基部具1褐斑。臀鳍外缘褐色,中间具白斑。尾鳍银蓝色,基部具色, 白横斑。分布于印度到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沿岸红树附近的海水、半咸水或淡水中。中国不产。 以陆生昆虫为食。取食方法巧妙,能从口中射出一股水流、准确的击中2米以内的漂浮在水面或停息在水边草上的飞虫。从口中喷出水流时,往往可听到一种似小抽水机的响声。在马来群岛和爪哇等地,人们把它做为娱乐对象。用人工设施使之射水取食,供人观赏。射水鲈属共6种,分布区相似而以上述一种为最广。 狮子鱼(Liparidinae; snailfishes) 圆鳍科的1亚科,约有13属150多种,通称狮子鱼。体长可达450毫米。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渐侧扁狭小。头宽大平扁。吻宽钝。眼小,上侧位。口中大,端位,上颌稍突出。上下颌芽细尖或分三叉,排列成牙带。鼻孔2或1个。鳃孔中大。鳃盖骨无棘,间鳃盖骨细条状,鳃盖膜与鳃峡相连。体无鳞,皮松软,光滑或具颗粒状小棘。背鳍延长,连续或具一缺刻,鳍棘细弱,与鳍条相似;臀鳍延长;尾鳍平截或圆形,常与背鳍和臀鳍相连;胸鳍基宽大,向前伸达喉部;腹鳍胸位,愈合为一吸盘。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极海,少数见于南极海。 中国现知有1属4种,均见于黄渤海和东海:?网纹狮子鱼胸鳍后下缘凹入,体被小刺,散布灰白色大小圆斑;?黑斑狮子鱼,胸鳍后下缘也凹入,体光滑,上侧面有少数黑褐色圆斑;?细纹狮子鱼和?河北狮子鱼,胸鳍后下缘均不凹入,前者背鳍和臀鳍最后一鳍条以膜连于尾鳍上下缘中央稍后,头部和身体具多纵纹;后者背鳍和臀鳍最后一鳍条以膜连于尾鳍上下缘近尾鳍基底处。 狮子鱼多为一群冷水性和冷温性底栖海鱼类,多数栖于浅水,腹鳍愈合为一吸盘,常吸附于岩礁上;也有上层鱼,如游狮子鱼属,以及深水鱼,如副狮子鱼属和深水狮子鱼属它们的吸盘退化,形成丝状腹鳍。冬季产卵,卵常产在海藻上。管狮子鱼的雌鱼具输卵管,卵子产在蟹壳内。仔鱼营飘浮生活。狮子鱼主食甲壳动物,也吃小鱼。中国数量较多的为细纹狮子鱼。 石斑鱼(Epinephelus; groupers) 鲈形目的1属。至少有60种,通称石斑,又名过鱼。一般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口尖,上颌骨后端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前端有圆锥齿2对,两侧外列牙一行较大,内侧为绒毛齿;下颌齿疏松多行,排列不规则;犁骨与腭骨具细齿;前鳃盖骨边缘具弱锯齿,鳃盖骨有3个扁平棘;背鳍鳍棘部强大,与鳍条部相连;胸鳍宽大,位低;腹鳍位于胸鳍基部下方;臀鳍具3鳍棘,第二鳍棘强大;尾鳍圆形;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达尾鳍基部。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广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国产31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石斑鱼的颜色和大小,因种类不同变异甚大。青石斑鱼,青灰色,体侧有5条横带,体长150,200毫米。巨石斑鱼,体灰褐色,幼鱼时(体长150毫米左右)体侧有5条斜带和黑斑,随鱼体长大而逐渐不明显,体长可达5米,重63千克以上。蜂巢石斑鱼,头及体侧具黄绿色多角形网状斑,近腹侧呈紫红色。体长仅100毫米左右。 石斑鱼类多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一般不结成大群,常年均可捕到。肉质佳美,为南海名贵经济鱼类,活鱼鲜销价格昂贵,并出口。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little yellow croaker) 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 1种。又名小黄花,小鲜,黄花鱼,花鱼。体长圆形,侧扁,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头大,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细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侧线上鳞5,6个;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但不相等,呈一长一短管状。为渤海、黄海及东海特产,向南分布不超过台湾海峡。 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产卵场在沿岸海区水深10,25米,越冬场一般为40,80米,鱼群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黄昏时上升,黎明下降,白昼栖息于底层或近底层。在渔业上一般认为小黄鱼有3个种群:第一个种群在黄海南部越冬,每年春季进入渤海产卵;第二个种群的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和东海之间,主要产卵场在江苏吕泗洋;第三个种群主要分布于东海,在浙江温州外海越冬,产卵场在长江口外佘山东北海域。 鹦嘴鱼(Scaridae; parrotfishes) 鲈形目的1科。约有11属 68种鱼。体一般长椭圆形,侧扁;被大形圆鳞,侧线中断或少数呈连续状;颊部具鳞1,4行,背鳍起点前方正中有3,8鳞片;上颌骨固着于前颌骨,口不能向前伸出;两颌齿多数愈合成齿板,形如鹦鹉嘴;齿板表面或有尖锐的齿存在;少数种类颌齿仅在基部愈合,前部排列呈重叠状;犁骨和腭骨无齿;上咽骨1对,其上具1,3行扁平齿;铺石状排列,多数在外侧尚有一行退化齿,少数无;下咽骨愈合为一,齿盘长方形,齿亦宽扁呈铺石状排列;上唇分裂成内、外唇,大多数种类内唇仅存在于唇的后部,前端与外唇连合,少数内唇沿唇的全长存在;鼻孔每侧2个,一般甚小;鳃盖膜相连或完全分离。背鳍?-10;臀鳍?—9。侧线鳞22,24。椎骨25。 分布于各热带海区。中国有5属约30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如有绚鹦嘴鱼属、纤鹦嘴鱼属、大鹦嘴鱼属、鹦嘴鱼属、钝头鹦嘴鱼属。 鹦嘴鱼科的鱼类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之间,以珊瑚、贝类、海胆等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食。体色甚为鲜艳。 蝠鲼(Mobulidae;devil rays) 鲼形目的1科,有3属约10种,中国有2属4种。体庞大,体盘宽,可达6米,体重3000克。体盘菱形,一头宽大平扁;吻端宽而横平;胸鳍前部分化为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尾细长如鞭,具一小型背鳍,尾刺或有或无;口宽大,前位或下位;牙细而多,近铺石状排列;上、下颌具牙带,或上颌无牙;鼻孔恰位于口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喷水孔较小,三角形,位于眼后,距眼有一相当距离;鳃孔宽大;腰带深弧形,正中延长尖突。卵胎生。化石见于第三纪至近代。 蝠鲼行动敏捷,以翼状胸鳍自由翱翔水中,平时栖息底层但常上升停近表层,张口吞食,并运用头鳍转动纳食入口。当游泳时,头鳍从下向外卷成角状,向着前方;有时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浮游甲壳动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鱼类。鳃耙多少角质化,呈一系列羽状筛板,起滤水留食作用。母体子宫壁上具乳头状突起,分泌营养液以滋养发育后期的胎儿。胎儿体盘宽0.41米,仔鱼体盘宽1.13米;幼体体盘宽1.44米。肌力大,连凶猛的鲨鱼也不敢袭击它。蝠鲼在南海整年可见到,每年6,7月洄游至福建、浙江沿海,于8,9月去黄海。10,11月 返浙江沿海,12月至翌年2,3月沿原来路线洄游南返。肉可食、肝可制油,内脏和骨骼可制鱼粉。 鮋鱼(Scorpaena; scorpion-fishes) 鮋形目鮋科的1属,约50种,通称鮋。体长约达300毫米。体延长,侧扁。头大,侧扁,具棘棱及皮瓣。吻圆钝,背面中央隆起。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凹入,中央具一纵沟。眶前骨具3棘,第三棘大且斜向下方;眶下棱明显,口大,端位,斜裂。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鳃孔宽大,鳃盖膜不连鳃峡,前鳃盖骨边缘具5棘。体被栉鳞或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一条,斜直。背鳍?-8,9,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一缺刻;臀鳍?-5,6,胸鳍宽大,圆形,上部鳍条分枝,下部鳍条不分枝;腹鳍?-5,亚胸位;尾鳍圆截形。广布于各热带暖水海区。 为浅海底层中小型鱼类,栖息于沙底、岩礁、珊瑚和海藻丛中,体态与环境相似,具保护色。具有伏击活的食饵的习性。食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春季产卵,卵为浮性。有周期性脱皮现象,摄食愈剧烈,脱皮次数愈多。鳍棘基部有毒腺,人被刺后,极为疼痛。 中国现有3种:?裸胸鮋,胸部无鳞,上腋部有一扁平皮瓣,中国沿海均产;?斑鳍鮋,胸部有鳞,上腋部无皮瓣,分布于中国沿海;?冠棘鮋,有额棘,背鳍鳍棘部有一大黑斑,产南海。肉味鲜美。 鮟鱇科(Lophiidae;anglers) 鮟鱇目的1科,有4属25余种,通称鮟鱇。体长一般为200,300毫米,大的可达500毫米,个别达1.5米。体平扁,躯干部粗短。头大,圆盘状。吻宽阔。眼位于头背面。口宽大,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牙,可向内倒伏。体裸露无鳞,头的周缘及体侧具许多发达的皮质突起。第一背鳍具 5,6鳍棘,第一鳍棘在吻上形成吻触手,端部长圆形具皮瓣;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称;胸鳍宽大,侧位,边缘具小皮瓣,2鳍条基骨在鳍基形成假臂;腹鳍短小,喉位;尾鳍小,圆形。具幽门盲囊。 为暖水性和温水性底层鱼类,分布于各大洋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常生活于沿岸大陆架的海底,个别种类生活于深海。常半埋于海底沙泥中,露出大口及眼睛,潜伏不动,由第一鳍棘特化成拟饵样的吻触手在大口前面摆动,以捕食鱼类。主要捕食石首鱼类、鲂、鳐、虎鱼类等,也食虾类。体长600,900毫米的鮟鱇能游至水面捕食水鸟。春季产卵,卵浮性,数卵常包于粘液囊内,随后粘液囊裂开,卵单独在海面漂浮。 孵出的仔鱼有复杂的变态;小鱼头上有刺,长大后逐渐消失。成鱼产卵后移向近岸,并大量摄食,冬季返回较深海区越冬。 中国产黄鮟鱇、黑鮟鱇等 3属3种。 鮟鱇科鱼类肉供食用,鲜食或腌制成盐干品。 鮸鱼(Miichthys miiuy; black bigtoothed croaker) 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属的1种。又名鳘鱼,鳘子,米鱼。一般体长300毫米,重 1,2千克;最大者可达5千克。体长,稍侧扁,头中大吻短而钝尖;口大,前 位;两颌牙外侧一行较大,内侧牙细小呈带状;颏部有 4个小孔,前方2孔细 小,后方2孔裂缝状;体被栉鳞,各鳍基部具小圆鳞;侧线完全;背鳍连续,具 9,10鳍棘,28,30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间具一凹缺,尾鳍楔形;鳔大,圆椎 形,两侧有34对侧枝,每一侧枝有背腹分枝,背分枝和腹分枝又分出细密小枝 交叉成网状。 分布于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为暖温性底层海鱼。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质为泥或泥沙的海区,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多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 性成熟个体的体长约为500毫米,怀卵量70,200万粒。生殖期在长江口外为7,8月,在舟山群岛为5,6月,在福建平潭沿海为4,5月。产卵后鱼群索饵,一部分游向较深海区。中国沿海主要渔场有:福建平潭岛和兄弟岛,浙江岱山和舟山群岛,江苏大沙渔场,山东沿海和渤海。为海产经济鱼类之一。 扁头哈那鲨(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seven-gilled shark) 六鳃鲨目六鳃鲨科哈那鲨属的1种。成鱼体长达2,3米。鳃孔7个,头宽扁,吻广圆。眼侧位,无瞬膜。喷水孔细小。口宽大,弧形。下颌隅角具一唇褶,隅角后方有一深沟;上颌无正中牙,每侧6牙,细长外斜,外缘具 1,3小齿头;下颌具一正中牙,每侧 6牙,宽扁梳状,具5,6齿头,第三齿头最大,其余较小。背鳍 1个,后位,起点与腹鳍后端相对;尾鳍长,尾椎轴低平,下叶前部突出,后部有一缺刻;臀鳍小,起点稍前于背鳍基底后端;腹鳍约与背鳍等大;胸鳍较大,后缘微凹,外角钝尖。体灰褐色,具不规则暗色斑点。分布于地中海、印度洋及太平洋西北部各海区。 栖息近海底层,游泳缓慢,性凶猛,主食中、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卵胎生,每产10余尾,胎儿的卵黄囊颇大,全长约 150毫米。在黄海产量较大,为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皮可制革,肉供食用,肝可制鱼肝油。 扁鲨目(Squatiniformes; angelsharks) 软骨鱼纲的 1目,本目仅1科扁鲨科,1属扁鲨属约13种。体平扁;吻很短而宽;胸鳍宽大并向头侧延伸游离如袍袖,因而旧称袖鲛,西方俗称天使鱼或僧鱼;眼上位;口宽大,亚前位;牙上、下颌同型,细长单齿头型;鼻孔前位;鳃孔5个,宽大,延伸至腹面;背鳍2个,无硬棘。 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的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非洲南部东岸也有分布。中国有:?星云扁鲨,喷水孔间隔小于眼间隔;胸鳍外缘与后缘大于90?;胸鳍前、后方及背鳍基底具暗色斑块。现仅见于南海,也随暖流分布到朝鲜釜山和日本南 日本扁鲨,普通体长1米以内,大者可达1.5米,喷水孔间隔大于眼间部沿岸。? 隔;胸鳍外缘与后缘呈90?;胸鳍前、后方及背鳍基底无暗色斑块。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朝鲜和日本沿海也有分布。常浅埋于泥沙中,头部露出,静待鱼类到来,起而捕之。身体常分泌大量粘液,以去除泥沙。行动滞缓,不善游泳。食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卵胎生。胎儿具很大卵黄囊,卵黄管粗短,每产10多仔。为黄海和东海次要经济鱼类,在黄海产量较大,为渔业捕捞对象之一。东海产量较少,为底曳网兼捕鱼类。 长尾鲨属(Alopias; thrasher sharks) 鼠鲨目长尾鲨科的1属,有3种,通称长尾鲨。最长者可达4.5米,普通体长1.5米左右,一般尾部是体长之半。尾椎轴低平,稍上翘;尾柄梢侧扁,无侧突,尾基上方具 1凹洼,下方凹洼有时不显著。口弧形,具唇褶。眼圆形,小或中大,无瞬膜。喷水孔细小。鳃孔中大,最后2,3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牙三角形,侧齿头或有或无。第一背鳍位于胸鳍与腹鳍之间的上方或靠近腹鳍;第二背鳍和臀鳍都很小;胸鳍大。广泛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各海区。化石见于第三纪至近代。中国有3种:?狐形长尾鲨,第一背鳍下角未伸达腹鳍 起点上方;牙外侧无小齿头;眼小,小于吻长1/2;中国沿岸夏季皆有分布。?浅海长尾鲨,第一背鳍下角未伸达腹鳍起点上方;牙外侧具1,2枚小齿头;眼大,大于吻长1/2;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深海长尾鲨,第一背鳍下角伸达或越过腹鳍起点上方;分布于台湾海峡。 长尾鲨为上层鱼类,常成群以长尾击鱼,使其昏厥而捕食。卵胎生,幼鱼在夏季降生。产量不大。 虎鲨(Heterodontiformes;bullhead sharks)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本目仅有虎鲨科1科,虎鲨属1属,约8种。体粗大而短,头高近方形。眶上突起显著,吻短钝,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鼻孔具鼻口沟。口平横,上、下唇褶发达。上、下颌牙同型,每颌前、后牙异型,前部牙细尖,3,5齿头;后部牙平扁,臼齿状。喷水孔小,位于眼后下方。鳃孔5个,最后3,4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具臀鳍;尾鳍宽短,帚形,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尾基无凹洼;胸鳍宽大。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各热带与温带海区。中国现有2种,宽纹虎鲨和狭纹虎鲨。 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是一类中小型鲨鱼,长可达1.5米,体笨重。栖息底层,食贝类及甲壳类动物。用背鳍棘御敌害。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灰六鳃鲨(grey six-gilled shark) 六鳃鲨目六鳃鲨科六鳃鲨属的唯一种。体长,前部较粗大。头宽而扁,约为全长的1/5。尾中长,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短而钝。眼卵圆形。口大,牙上、下颌异型,上颌无正中牙,下颌具一正中牙,喷水孔细小。鳃孔6个,很宽大。背鳍1个,中大,起点对着腹鳍基部后端;尾鳍颇长,尾椎轴低平;臀鳍较小,起点对着背鳍基底后部;胸鳍大,宽与长约相等。体暗褐色或棕褐色,有时体侧具一浅色纵条;腹面浅褐色或白色。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可达650毫米。体长达2米时性成熟。行动缓慢,栖息底层。以鱼类和甲壳动物为食。 鲸鲨(Rhincodon typus;whale shark) 鼠鲨目鲸鲨科鲸鲨属的唯一种。体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一般体长10米左右,最大者体长可达20米。每侧2个显著的皮嵴。口巨大,前位,上、下颌具唇褶。鼻孔位于吻端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内。眼小,无瞬膜。喷水孔小,位于眼后。牙细小而多,圆锥形,齿头向后倾斜,多行在使用。鳃孔很宽大,最后 3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鳃弓具角质鳃耙,鳃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结成海绵状过滤器。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基底后部与腹鳍基底相对,第二背鳍与臀鳍都很小。尾鳍宽短,叉形;尾柄两侧各具一侧褶,尾椎轴上翘,尾基上方具一凹洼。胸鳍宽大。体灰褐,赤褐或青褐色,具许多黄色斑点和条纹。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各热带及温带海区,最北约达北纬42?,最南约达33?55′;为大洋性上层鱼类,有时到近海索饵,好群游,常静息于水面上晒太阳,或张口摄取小型动物,一般食大量浮游生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追逐鱼群,性温和。行远程洄游,5,6月由北部湾经广东东部和东海北上,11月到达黄海,冬季后南下。 1976年上海宝山县拖网船捕获一条全长9.88米的鲸鲨,重 5329千克,其中鱼肝重465千克。鲸鲨是中国沿海的经济鱼类,肝可制鱼肝油和工业用油,做肥皂、油漆、蜡烛等的原料;皮可制革;肉、骨和内脏可制鱼粉,用以喂养家禽和家畜。 锯鲨目(Pristiophoriformes; saw sharks)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本目只有锯鲨科1科2属5种,中国只有1种。体长可达4米。吻很长,剑状突出,边缘具锯齿。腹面在鼻孔前方具 1对皮须。头颇平扁。眼上侧位,具瞬褶。喷水孔大,位于眼后。鼻孔圆形,距口远。牙细小而尖,多行在使用。鳃孔5,6个,均位于胸鳍起点的前方。背鳍2个,无硬棘;无臀鳍。?锯鲨属鳃孔5个,共有4种。中国有日本锯鲨(见图日本锯鲨)1种,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偶见于南海,及朝鲜和日本沿海。?六鳃锯鲨属,鳃孔6个,只1种,分布于非洲南部东南岸。 日本锯鲨体延长,前部稍宽扁,后部稍侧扁,亚圆筒形。吻平扁,延长突出,边缘自口隅外侧开始至吻端具尖齿1纵列,每2个大齿间有1,3个小齿,吻基部宽阔,向前渐细狭,吻腹面中央有扁长皮须1对。眼大,上侧位,具一低平瞬褶。口浅弧形,位于眼的后下方。牙小,基底宽大,齿头细尖,密列。喷水孔近三角形,位于眼后。鳃孔5个,上部侧位,下部腹位。背鳍2个,无棘;第一背鳍起 点后于胸鳍里角上方,第二背鳍同形而较小。尾鳍低平狭长,上叶较下叶发达。腹鳍近方形。胸鳍宽大。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吻上具暗褐色纵纹2条。 锯鲨栖息底层,吻锯为自卫利器。食甲壳动物、蠕虫类及小鱼等。肉质优良。 姥鲨(Cetorhinus maximus; basking shark) 鼠鲨目姥鲨科姥鲨属的1种。体庞大,仔鱼刚生时体长约2米,幼鱼体长4.5,6米,成鱼最大可达1于鲸鲨,重达15000千克。呈纺锤形,头宽扁,躯干粗大,尾渐小。口大,弧形,下位;下唇褶短小,见于口隅处无上唇褶。眼小,无瞬膜。喷水孔很小。鼻孔外侧位,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牙细小而多,平扁盾状,齿头向后多行使用。鳃孔5个,很宽大,自背侧伸达喉下,最后一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耙细长密列,基部侧扁,鬃毛状,形成鲸须状过滤器。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上方;第二背鳍小,距尾基比距第一背鳍为近;尾鳍宽而叉形,尾椎轴上翘,尾柄两侧各具1侧褶,尾基上、下方各具1凹洼;臀鳍小,起点与第二背鳍基底后部相对;腹鳍稍大,位于背鳍间隔中部下方;胸鳍中大,外角钝尖,后缘稍凹入。体灰褐色或青灰色。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沿海各海区均产。 栖息大洋上层,有时降入深处,有时来近海索饵,好群游,天气晴朗时,常静息水面,露出背鳍和尾鳍,或徐缓游泳,张口取食浮游生物,主要为甲壳动物,有时食中小型鱼类,有时翻身晒腹。性温和,每年3,4月,从外海成群游回到福建东、浙江南沿海一带;早晨、傍晚常浮于海面,张开大口顶流滤食。姥鲨肝占体重15,20,,含油量达60,,是制鱼肝油的良好原料;皮可制革;颅骨可制明骨和胶片,肉供食用,内脏可制鱼粉;鳍可制鱼翅。 猫鲨(Scyliorhinus; cat sharks) 真鲨目猫鲨科的1属。全世界约有13种,中国仅有1种。小型鲨鱼。眼狭长,椭圆形,具瞬褶。前鼻瓣伸达或不伸达口前,鼻须常消失。口大,唇褶短小。喷 ,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牙细小而水孔细小近眼后方。鳃孔5个,狭小,最后1 多,3齿头型或多齿头型。背鳍2个,第一背鳍大于第二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部相对或后于腹鳍;第二背鳍起点与臀鳍中部相对或稍后。尾鳍平直,尾椎轴不上翘,尾鳍下叶前部稍突出,后部有一缺刻。胸鳍中大,外角和里角圆钝。化石见于上白垩统至上新统。分布于北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 栖息近海浅水中,食小鱼与无脊椎动物。可供食用。中国只有虎纹猫鲨1种,体长0.5米左右。体黄褐色,具11或12条不整齐横纹,并散布着不规则淡色斑纹;腹面淡褐色。分布于黄海和东海沿岸。日本和朝鲜沿海也有分布。为冷温性,栖息在近海底层。卵生。 噬人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 white shark, man-eater) 鼠鲨目鼠鲨科噬人鲨属的 1种。纺锤形,躯干粗大。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起点对着胸鳍里缘中部;第二背鳍和臀鳍都很小,前者位于后者前上方。腹鳍中大,位于背鳍间隔中央后方。胸鳍大,呈镰形。尾椎轴上翘,尾鳍短宽,叉形。尾柄平扁,具一侧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中长,钝尖。眼小,圆形。瞳孔竖直,无瞬膜。牙呈三角形,侧扁,边缘具细锯齿。喷水孔很小,有时消失。鳃孔5个,宽大,最后一个恰位于胸鳍基底前方。背侧暗褐色,青灰色,或近黑色;腹侧淡白色;胸鳍、背鳍和尾鳍后部暗色。 噬人鲨栖息于各大洋,活泼健游,常活动于近于水表层,有时也下降至700,1300米深处,或到近海浅水区。噬人鲨习性凶猛,在被钓捕或受枪击时,挣扎猛烈,有袭击渔船和噬人的记录。大者长达12米,普通者长6,8米。捕食各种大型动物。也吞食大量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广泛分布于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在大洋洲海域最为常见。中国沿海常捕到1米左右的幼鱼。 双髻鲨(Sphyrna; hammerhead sharks) 真鲨目双髻鲨科的1属。约有10种,外形奇特,头前部向两侧突出,状如铁锤。眼圆形,瞬发达,位于头侧突出的两端。喷水孔消失。鼻孔端位,或近于眼或近于 最后2个位于胸吻端中间。口宽大,弧形,唇褶不发达只见于口隅。鳃孔中大, 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位于体腔前半部上方;二背鳍小,起点前于或后于或与臀鳍起点相对。尾椎轴上翘,尾基上、下方各具1凹洼。尾鳍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胸鳍大或中大。卵胎生或胎生。化石见于白垩纪至上新世。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各海区。常居深处,有时成群上升。性凶悍,主要捕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等,也有袭击人类的记载。常见的有锤头双髻鲨吻端中间圆突,头侧突出宽大,前缘波曲。路氏双髻鲨一般体长1米左右,重5千克,大者长达4米重达50千克。吻端中央凹入,里鼻沟显著。沿岸各海都产,数量颇多。无沟双髻鲨里鼻沟消失,只留痕迹。丁字双髻鲨头特别宽,呈“丁”字形,鼻孔距吻端中间比距眼为近,只见于南海,较罕见。肉供食用,肝可制鱼肝油。 星鲨属(Mustelus;smoothhound) 真鲨目皱唇鲨科的1属,有20种,中国有3种。体长约1米。眼中等大小,椭圆形,瞬褶发达。喷水孔小,位于眼后。鼻孔宽大,前鼻瓣圆形突出,距口远。口弧形,唇褶发达。牙细小而多,平扁亚圆形,齿头退化或消失,铺石状排列。鳃孔中大,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较大,位于体腔中央上方,近于胸鳍或近于腹鳍;第二背鳍较臂鳍为大,起点前于臀鳍起点,下叶前部稍突出,近尾端处有一缺刻。分布广。白斑星鲨体具白色斑点,主要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灰星鲨体无白点,第一背鳍起点几对着或稍后于胸鳍里角上方,上唇褶短于或等于下唇褶。中国沿岸均有分布。前鳍星鲨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胸鳍里角,约与胸鳍里缘中部相对,上唇褶比下唇褶长。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栖息在大陆棚浅海区域,也进入港口。主要食虾、蟹类,也食软体动物以及沙蚕等,有时食小型鱼类。卵胎生;灰星鲨为胎生,每产10余仔,胎儿具卵黄胎盘,连于母体子宫壁上,脐带很长,子宫分成多室,胎儿各居一室。星鲨肉质鲜嫩,主要供食用。 真鲨(Carcharhinus; requiem sharks) 真鲨目真鲨科的 1属,有30余种,通称真鲨,是现代鲨类中最大的 1属。眼圆形,瞬膜发达。喷水孔消失。鼻孔距口颇远;前鼻瓣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后鼻瓣不分化。口宽大,深弧形;唇褶不发达。牙宽扁,亚三角形;上颌牙边缘具细锯齿;下颌牙边缘光滑或具细锯齿。鳃孔中大,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位于体腔上方,靠近胸鳍;第二背鳍等于、小于或大于臀鳍,起点对着或前于或后于臀鳍起点。尾椎轴上翘,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尾鳍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部近尾端处有一缺刻。胸鳍宽大,近镰形。 化石见于始新世至近代。绝大部分为海产;少数种类也进入淡水,如印度的恒河、中东的底格里斯河和非洲的赞比西河等。中国现有真鲨10余种,常见的有?黑印真鲨,体长一般1米左右。第二背鳍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第二背鳍前半部上方黑色,中国沿海均有分布;?沙拉真鲨,第二背鳍起点后于臀鳍起点,第二背鳍、尾鳍下叶前部和胸鳍端部黑色,分布于南海和东海。性凶猛,主食鱼类;?阔口真鲨,第二背鳍纯褐色,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第一背鳍起点与胸鳍基底后部相对,常见于黄、渤海、东海;?侧条真鲨,体侧从胸鳍基底至腹鳍基底上方有白 色纵条;为暖水性鲨鱼。卵胎生或胎生。肉可食。肝脏是制鱼肝油的原料。鳍可制“鱼翅”。 鲱(Clupea pallasi;pallas herring) 鲱形目鲱科鲱属的 1种。最大个体可达50厘米。 鲱是冷温性结群的海洋上层鱼类。2,3龄,体长27厘米左右即性成熟。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亲鱼游向沿岸产卵。怀卵量1,2万粒。卵圆形,沉性、粘着性卵,粘附在海藻和其他附着物上,卵径1.42,1.54毫米,从卵中孵出来的仔鱼即离开沿岸,与成鱼分开,形成单独的鱼群。索饵的鲱鱼群也不远离沿岸。以浮游生物为食。由于鱼群大,产量多,肉多脂肪,成为产地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 鳂鱼 身体多数为红色,最大的体长可达60多厘米。鳂鱼大多数生活在岩礁区,白夭隐于岩礁间,晚上出来觅食,以大型的浮游动物为食。世界上约有鳂鱼61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的热带海域中。 赤魟(Dasyatis akajei;sting ray) 鲼形目魟科魟属的1种。全长约50,70厘米,重1500克,大者可达5000克以上。体盘平扁亚圆形;尾前部稍宽扁,后部细长如鞭,吻部稍尖突,吻长为体盘长的1/4;眼小;喷水孔位于眼后,约与眼径等大;口小,波曲,口底乳突5个;牙细小,铺石状排列;腹鳍后缘平切,前、后角钝圆;尾细长如鞭,尾长比体盘长2,2.7倍;具尾刺,在尾刺后方具一低的皮膜,长约与吻长相等,下方的皮膜软明显延长;幼体光滑,头后正中有一扁平结刺;成体自头后至尾刺前有一纵行结刺,后面几枚较大呈棘状;肩区各有一列结刺;体背面赤褐色,边缘浅淡,腹面白色。分布于中国东海和南海。也见于中国西江上游的南宁和龙州。朝鲜西南、日本南部、菲律宾沿海亦有分布。 赤魟为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沙泥底质的海底。摄食贝类与甲壳类。用延绳钓或底拖网捕捞,产量多。肉可食。肝脏可制鱼肝油。 电鳐 在世界许多亚热带的海滨,当人们徘徊在犬牙交错的礁石间寻找各种各样小动物的时候,有时会突然感到周身麻木难受,犹如电击一样。这种电是由附近水里的电鳐放出来的。 电鳐可以放出50安培的电流,电压达60—80伏,有海中“活电站”之称。电鳐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鳐的放电特性启发人们发明和创造了能贮存电的电池。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电池,在正负极间的糊状填充物,就是受电鳐发电器里的胶状物启发而改进的。 锯鳐(Pristiformes)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 1目。本目仅有锯鳐科锯鳐属约 6种。吻平扁狭长,剑状突出,边缘具坚硬吻齿。无鼻口沟。鳃孔5个,腹位,位于胸鳍基底内侧。背鳍2个,无硬棘;胸鳍前缘伸达头侧后部;尾粗大,尾鳍发达;奇鳍与偶鳍的辐状软骨后端具很多角质鳍条。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各近岸海区和各大河口,有些进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于淡水中并进行繁殖。中国产2种,其中尖齿锯鳐,第一背鳍起点对着腹鳍基底后端上方;尾鳍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吻齿21,35对。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也见于红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亚。 行动滞缓,常潜伏泥沙上,用吻锯掘土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鳍。主要摄取泥沙中的甲壳类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也用吻锯袭击成群的鱼类而食其受伤的个体。卵胎生,胎儿具大型卵黄囊,吻锯柔软,吻齿包于皮膜中。每产约10余仔。仔鱼刚生时,体长约60厘米。成鱼最大体长可达9米,吻锯长2米,宽30厘米。尖齿锯鳐为东海和南海次要经济鱼类、在中国产量不大。肉质鲜美, 鳍可制鱼翅,皮可制革和刀鞘,肝可制鱼肝油。小齿锯鳐,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尾鳍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吻齿17,22对。见于南海,亦见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大洋洲东北部。 燕魟(Gymnura; butterfly rays) 鲼形目燕魟科的1属,有10余种,体盘很宽,斜方形,宽比长大2倍余。尾细小 铺石状排列。喷水孔中大,位于眼后。口底无乳突,而短,具尾刺。牙细小而多, 颚膜后缘细裂,平直不波曲。无背鳍和尾鳍;胸鳍前延,伸达吻端。卵胎生。左侧卵巢常较发达,具较多的卵,通常每一输卵管有一胎儿,偶有2,3胎儿。胚 不久破膜而出。胎儿具胎早期发育阶段,卵黄外有1草绿色薄膜,末端有褶皱, 外鳃丝和卵黄囊,发育过程中部分营养来自卵黄。但大部分来自密布子宫内壁的绒毛突起所分泌的营养液,这些成簇的细长绒毛延伸入胎儿喷水孔或口,分泌“乳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有3种。?日本燕魟,尾长约为体盘长的一半;体上具黑色小斑和大型斑块。?双斑燕魟,眼侧后方具2个白色斑块。?花尾燕魟,尾长几与体盘长相等;体上具白色小斑点。前两种各海均产,后者产南海。这3种中以日本燕?产量最大,体宽普通60,90厘米,大者达2米,重约50千克。肉味美。 鸢鲼(Myliobatis tobijei; eagle rays) 鲼形目鲼科鲼属的 1种,体盘宽约为体盘长的1.8,1.9倍,前缘圆凸,后缘浅凹,里缘圆凸,外角钝圆。吻宽短,圆钝,在雄性成体吻端稍延长而尖。眼椭圆形,上侧位。喷水孔上侧位,近斜方形,上缘向外扩展,盖于孔上;鼻孔只露出1入水孔,前鼻瓣连合为1长方形口盖,伸达下颌。口宽而横平。牙上、下颌各7纵行,正中牙宽大,侧行牙等边六角形。鳃孔5个,很狭小。胸鳍在头侧区与吻鳍相连续;腹鳍近长方形;背鳍1个,小型。尾细长如鞭,尾长约为体盘长的2倍;尾刺1,3枚。体光滑,尾粗糙具细鳞。背面或花白,隐具暗色和浅色横纹。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沿海。 鸢鲼虽是底层鱼类,但运用翅膀状的胸鳍,在不同水层中游动。摄食底栖贝类、甲壳动物和小鱼。卵胎生。子宫壁具绒毛状突起,进入胎儿喷水孔,分泌营养液到胎儿口腔中。肉可食用。 鳕鱼(Gadus; cods) 鳕形目、鳕亚目、鳕科的典型属。有 7种。此属鱼类背鳍3个,臀鳍2个;第一臀鳍始于第二背鳍始点稍后,长较臀鳍前体长1/2短;头部侧线系统有小孔;上颌前端较下颌突出;额骨一块;下颏须较瞳孔长;头体有小圆鳞;侧线色淡,自第三背鳍中部往后呈断续状态。分布于北半球北部。模式种为欧洲鳕,头较短窄,鳔前侧突长约等鳔宽;舌颌骨后缘中部突与上突近似垂直;体长可超1.5米,重40千克;有产卵、索食洄游现象,为底拖网重要对象;分布于大西洋北纬40?以北到北极海。中国黄、渤海沿岸寒流及黄海冷水团所及之处,有大头鳕, 以小鱼及软体动物为食,约春末产浮性卵;体长可达720毫米;分布于头较宽大, 北太平洋北部。 鳗鲡(common eel) 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的 1种。又名日本鳗鲡、白鳝、青鳝、风鳗。体长最大可达1.3米。体鳗形,前部近状,后部侧扁。吻短钝而平扁。前鼻孔近于吻端,短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方,不呈管状。眼位于头前部,中等大小。眼间隔约等于眼径。两颌及?骨均具细齿。鳞小,埋于皮下,呈?纹状排列。侧线完全。体上多粘液。奇鳍互连;背鳍始点至臀鳍始点间距小于头长。脊椎骨112,119块。体上部黑绿色,腹部灰白色。仅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北部。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省,东起台湾省,西至长江上游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及金沙江,几乎遍布所有江河湖泊。 鳗鲡为降河产卵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推测其产卵场在北纬30度以南和中国台湾的东南附近,水深400,500米,水温16,17?,含盐量30‰以上的海水中。1次性产卵,1尾雌鳗1次可产浮性卵700,1000万粒。卵小,直径1毫米左右。10天内可孵化。孵化后仔鱼逐渐上升到水表层,以后被海流漂向中国、朝鲜、日本沿岸。孵化后的一年开始溯河,冬春季节在近岸处变成白苗。白苗随着色素增加,成为黑苗。到溯河后期,仍混杂着白苗、但以黑苗占多数。至秋季,只有少量稚鳗仍可溯河。一般雄鱼久居河口成长,而雌鳗到淡水中生长。 中国海岸线漫长,各海区大都是暖流流经和达到的边缘海,水文条件良好,所以形成了中国鳗鲡溯河期长,分布广,数量多的有利条件。鳗苗溯河期,从南到北差异很大:台湾省为中国溯河最早的地区,每年11月开始,12月到翌年2月为溯 河盛期;闽南与广东沿海,12月开始溯河,翌年2,3月为盛期;闽北、浙江地区1月开始溯河,3,4月进入盛期;苏鲁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开始溯河,4,5月进入盛期;冀辽区4,6月为溯河期。 雄鱼3、4年成熟,雌鱼2、3年成熟。雌鳗只有降河入海期间,性腺才能发育成熟。在秋末(8,9月间)大批雌鳗接近性成熟时降河入海,并随同在河口地带生长的雄鳗至外海进行繁殖。 食料以小鱼、蟹、虾、蚯蚓、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为主,少数个体亦吃少量高等水生植物碎屑。冬季和降河洄游期间不摄食。肉质细嫩,味美,尤含多量脂肪,营养相当丰富。过去靠天然苗进行养殖,近年来已展开人工孵化的研究
本文档为【海洋鱼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7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