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意志

意志

举报
开通vip

意志第十三章 意志 [内容提要] 1、意志的概念及其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2、意志行为的心理结构 一、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但比一般动机更具选择性和坚持性,所以可以将其看成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层次动机。 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克服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困难。由于遇到的困难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因而意志活动的表现也不同。 意志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常常和人的意志努...

意志
第十三章 意志 [内容提要] 1、意志的概念及其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2、意志行为的心理结构 一、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但比一般动机更具选择性和坚持性,所以可以将其看成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层次动机。 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克服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困难。由于遇到的困难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因而意志活动的表现也不同。 意志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常常和人的意志努力分不开。国外曾有人对一些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进行过调查研究,了解影响他们成功的心理因素有哪些,结果发现,他们成就的取得大多数不是由于智力的高低,而是由于意志、性格上的特点。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和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意识的能动方面。动物没有意识,它们的行为以直观反映为中介,因此,它们不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有意识的影响。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发展了语言和意识。人的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工具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精细化,人类在行为中的目的性不断增强。他们需要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485443874_0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预定的目的。同时,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增加,产生了语言,这又为进行交往和计划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这样,人类不仅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必要性,而且有了调节行为的可能性。 (二)、意志与认识和情绪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意志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意志与情绪也有密切的联系。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削弱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常常是一个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的人。 (三)、 意志与意志行为 意志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 1、意志行为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它是以行为的明确目的性为特征的。人许多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各种各样的无意识和后意识活动;各种习惯性的活动等,这些都不是意志行为。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最基本单位,意志行动表现在随意运动之中。人的各种运动可以分为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指受到意识调节和支配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方向性和习惯性的运动,例如跑步、写字、操纵劳动工具等。不随意运动是指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的运动。例如心脏跳动、瞳孔反射运动等。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如果人的一切运动都是不随意的,那么任何目的都不可能在运动中去实现。 3、意志行为和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总是随意行动,但严格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随意行动都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困难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困难,例如,存在一种相反的愿望和目的。另一种是外部困难,指客观条件的障碍,如缺乏工作设备、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存在外在的干扰和破坏等。人的以至既表现在内部困难的斗争中,也表现在战胜外部困难的努力中。 二、意志行为的心理结构 意志是按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很复杂的心理成分或内容。研究意志活动的心理结构,就是要分析它的心理成分,以及这些心理成分在意志活动中的作用。 ( 一) 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 从意志活动的基本阶段来分析它的心理成分,一般把意志活动分成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 2、执行阶段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导致对行动目的和手段做出决定,而执行阶段则是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在执行阶段,意志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为。 (二)意志行为中的冲突 人们在意志行动中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的,而这两个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产生了意志行为中的内心冲突或动机的斗争。 1、冲突的类型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是很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⑴ 双趋冲突 有时,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到达,象这种从两所好者或两所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 ⑵ 双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具有威胁性而都想躲避开的目标,而他有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二。象这种从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成为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 ⑶趋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象这样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之为趋避冲突,或接近-回避型冲突。 ⑷ 多重趋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象这种对几个目的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或多重接近-回避冲突。 2、冲突的结构模型 为了说明不同冲突的性质和作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描述冲突的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四个重要的概念。 1、效价:指物体或活动的积极特征或消极特征 2、向量:它驱使个体朝向或离开有效价的物体,在模型中以箭头表示。 3、运动:当情境中出现单一的驱力时,个体所采取的行动方式。 4、生活空间或场:它指每次冲突发生的疆界。 (三)决策在意志行为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人们在意志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冲突,这些冲突迟早要引向决策,即下决心做出合理的选择。决策是意志活动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意志活动的一个阶段。 在双趋或双避冲突中,人们只需在具有相同效价的目标或客体间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下,决策是比较容易的。 在接近-回避型冲突中,做出决策就比较困难了。由于同一目标或同一事物兼有性质相反的两种效价,在趋向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时,同时也产生了应该回避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冲突较为深刻,而决策也就较困难了。当人们遭遇多重曲柄冲突时,情况就更为复杂了,由于人们需要考虑多种目标中的正负效价,进行多重选择,所以决策就显得更加困难。 当一个或多个目标同时具有正负效价时,人们通常采用正负效价相互补偿的方法进行决策。在多重趋避冲突中,正负效价的相互补偿也可以导致决策。 三、意志的品质 构成意志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就是意志的品质。人的意志品质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了解意志的品质,对培养优良品格、克服不良品质有重要意义。 意志的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性 2、坚定性 3、果断性 4、自制力 思考题: 1、 什么是意志、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分为那些阶段? 2、 什么是冲突?说明冲突结构模型的四个概念。 3、 什么是挫折?战胜挫折有哪些策略和方法?
本文档为【意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931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0-04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