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举报
开通vip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奴隶社会初期,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 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库姆斯、伊里奇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古代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 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再次是吠舍种姓: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惟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古代埃及。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宫学校。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 师”、“以(书)吏为师”、“以法为教”成为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社会地位比较低下阶层的子弟7-12岁进入私立学校学习,贵族阶级子弟不送子女上学,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其次是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并无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弄风雅的素养。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世。?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拉。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3、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它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启发诱导;强调“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而殆”即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先秦时期,墨翟以“兼爱”和“非功”为教。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个途径。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的《学记》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他的问答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代表作是《政治学》。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是说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说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的“泛智教育”。 启蒙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对自然性思想作了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首先是法国的卢梭,他的代表作是《爱弥尔》。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 2 我完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进入近代,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哲学家洛克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一方面,他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认为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他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洛克的《教育漫话》(1693),也描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1809-1833年间,他一直在柯尼斯堡大学继续康德的哲学讲座,讲授教育学。1835年,他又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 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与《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世界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练习与思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B )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蜂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2、狭义的教育通常指( C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C ) 3、“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思潮 D、素质教育 4、下面关于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强化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D、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强化 5、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的特点中,“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指的是( B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民主化 C、教育的全民化 D、教育的多元化 6、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我国的( A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7、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中。( B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爱弥尔》 D、《政治学》 8、在教育史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A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9、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10、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潮被称为(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1、《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B ) 3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福禄贝尔 12、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教育家是( C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洛克 13、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 C )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三礼” 14、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与五经,特别是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那么四书指的是( A )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学记》、《仲庸》、《论语》、《孟子》 C、《大学》、《中庸》、《春秋》、《孟子》 D、《诗经》、《论语》、《春秋》、《大学》 15、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D ) A、《教育论》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学》 二、填空题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 2、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 3、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其教学的基本科目的是礼、乐、射、御、书、术 4、《 5、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爱弥尔》。 6、杜威的《 7、赫尔巴特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形成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它具体表现为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8、古埃及学校中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9、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主编的《教育学》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对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三、简答题 1(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绎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影响,并对这此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 4 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藉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当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以为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解决政治、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不现实的,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因此“教育救国论’的思想是错误的。 二、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一方面,办教育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它所能为教育提供的投入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对教育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其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功能。 2、人力资本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 5 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就是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 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大,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知识的生产是直接创造新科学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则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它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关系密切。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高校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子知识的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原有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6 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的思想真正成为现实。 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 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使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其中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对教育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即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即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是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 7 校园文化的核心。有人把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和导向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替代的。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因为它已经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良好的校风对新师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练习与思考(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的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体制决定着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D、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2、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这一教育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 B )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 ) A(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目的的确立 4、学校这个群体和构成它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这是指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成分中的( A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二、填空题 l、从历史上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就是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2、 3、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 人力资本理论 。 4、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备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5、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三、筒答题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怎样的影响? 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科学技术对教育有怎样的影响? 5,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四、论述题 1、试述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另外,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 8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实现个性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表现在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有以下不同的观点: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 2、外铄论 外铄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的,如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有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把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教育工作。遵循并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产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互补性告诉我们,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9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个体差异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些先天素质,个体的发展便无法实现。但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因此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 成熟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成熟的意义 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人的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在出生时是很不完备和孱弱无力的。个体的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有些早期运动机能的获得是直接建立在成熟的生理基础上的。成熟与教学的效果是契合的,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就说明了这一点。格塞尔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这虽然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要重视早期教育但不能拔苗助长。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若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的。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10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体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 (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在人类历史上,人的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发现和认识的。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二)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潜能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任何人都有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掘,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 做到,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但人的根本力量,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 人的身体力量的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四)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岁,16、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17岁,19、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有些心理学家称其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观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这些个体自身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少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与成人的关系。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总的来说,初中教育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解自我。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前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将取得公民的资格,成为 11 社会的正式成员。“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在青年的理想中,最诱人是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使青年期成为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青年期是个体C )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荀子 2、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因上主张外铄论的学者是( B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威尔逊 D、格塞尔 3、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因上,提出“白板说”的学者是( D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格塞尔 D、洛克 4、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观点属于( B ) A、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个人本位论 5、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C )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努力 6、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D )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物质前提作用 7、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C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方向性 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盂母三迁”反映了什么对人的重要影响( B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1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是指身心发展的(D ) A、互补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1、“因材施教”是针对人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B ) A、稳定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12、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哪一条规律的存在,使有缺陷的儿童接受教育具有可能( C ) A(个别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13、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4、哪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提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 D ) A、布鲁纳 B、弗洛依德 C、马斯洛 D、维果茨基 二、填空题 1、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 3、人的机体的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4、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 12 5、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作发展关键期 6、从群体的角度看,个体差异性表现在的差异和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7、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这一现象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互补性 的特点。 8、身体的剧变,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概念和意义 l、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作用: (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3、教师的教学目标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不可测量,目标可以测量。 二、制定教育目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13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具有主观性。教育目的又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思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在漫长的教育实践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学生的基本权利。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以下五育: (1)德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很多。普通中学 14 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需求、兴趣爱好、价值指向、创造潜能铸造了干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以往的教育,一般只着重于对学生的共同要求,过分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差别性。针对教育的这种弊端,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教育模式、评价方案,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练习与思考(四)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A )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B ) A、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3、依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 D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计划 D、培养目标 4、“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以法的形式把它确定下来的是在 ( D ) A、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教育文件是 ( B )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历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6、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称为 ( D ) A(劳动教育 B(技术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劳动技术教育 二、填空题 1、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2、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目的 15 3、我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和接班人。 4、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6、形成学生创造美 7、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 三、简答题 1、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述。 四、论述题 1、为什么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受自然属性的制约。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在教育这种特定环境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由于相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这种天然的权威性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和独立意志。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学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长期以来,学生没有被看做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 2、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这一点正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权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学生的身份 从有关涉及学生的法律法规看,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的: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学生的法律地位 中小学生身份的确定为其法律地位的定位提供了前提。教育领域中,学生在与教师、校长或行政机关双方形成的关系中,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都应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还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我国在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也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如《宪法》、 16 《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在这些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包括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主要有:冷漠孤僻、木讷呆滞、悲观丧气、主观偏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无耐心、对学生有敌意、训斥学生等。 17 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师生在教育 B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2、个别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D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3、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 C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4、我国哪一部法律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B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 5、教师的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 C )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研究能力(D、学习能力 6、在师生关系模式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D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杜威 二、填空题 1、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2、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教师是履行职责的专业人员。 4、我国把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类别的是1986 年。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要求中,除了精通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 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外,还要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 6、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统称为教师的 7、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育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而在人格上则是民主平等 18 8、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9、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 三、简答题 l、《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2、作为一位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特征? 3、教师要承担的职业角色主要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的? 2、谈一谈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3、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一般概念 在西方,“课程”即“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意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常年编制的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关于课程的类型有以下5种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基础型课程的要求最基本,适应范围大,并可以作为生长点,在此基础上拓展。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比起基础型课程来有较大的灵活性。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是一级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一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课程编订的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19 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的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0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具体勾画出实现培养目标“蓝图”,是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应根据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灵活作出安排。 在基本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包括说明部分和 3、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 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 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生活性和先进性。 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五,兼顾同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行动过程与结果,为下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21 1、安排课程表 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包括三方面: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因素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以根 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安排问题。 6、组织教学活动 它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其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速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实践,提出了“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由于这一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在课程领域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遭到不少人的批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此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操作过程较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 1、课程评价过程中要涉及或需要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 (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过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22 练习与思考(六) 一、单项选择题 l、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D )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课程门类要齐全,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这一点体现了教学计划的什么特征? ( C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创造性 3、课程实施过程,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表现在 ( A ) A、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B、独特性、科学性、稳定性、发展性 C、创造性、独特性、发展性、灵活性 D、原则性、灵活性、科学性、思想性 4、课程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 ( A ) A(教学参考书 B(教学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大纲 5、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B ) A、目录 B、课文 C、习题 D、注释、附录 二、填空题 l、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最早是英国教育家 2、狭义的课程特指 3、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教学(上) 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是: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3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智力,一般是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是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它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信心的综合体现。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主要观点如下: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教学认识的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其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学生主要是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可以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 24 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与经验。 教学中学习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包括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 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论思维的形式。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 25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感知的来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对组织进行教学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也要防止在运用中出现简单化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因此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基本式作些改变,灵活地加以运用。 (2)注意阶段之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不能按部就班机械进行,而是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去某些阶段,如不进行专门的感知,不作专门的复习巩固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不能忽视这些阶段的功能,因为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 (1)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 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认识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 26 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宋代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其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讲授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3)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自主、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 (6)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 27 写出实验报告。 练习与思考(七)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C、教学、科研并重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C ) A、实践过程 B、练习过程 C、认识过程 D、活动过程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什么地位 ( A ) A(主导地位 B(支配地位 C(从属地位 D(主体地位 4、《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提出“杂而不孙,则坏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中的哪种原则 (C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以下哪种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 D ) A、学不躐等 B、因材施教 C、人不知而愠 D、开而弗达 6、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观点,下面的哪一条原则体现了这一观点? ( B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7、教学中是否具有启发性主要看 ( D ) A、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多少 B、是否运用了谈话法 C、是否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 D、学生的主动性是否充分调动起来 8、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 D )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9、下列不属于教学方法的是 ( B ) A、实验法 B、灌输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10、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B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践活动法 二、填空题 1、教学是教育目的 2、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情感、意志、兴趣等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这方面的因素被称为智力因素 。 3、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讨论法 法。 5、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 6、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和。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学的含义, 2、简述教学的意义。 3、简述教学的—般任务。 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6、简述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7、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谈一谈你是如何认识教育过程的本质的? 2、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教育过程的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特点的? 3、谈一谈你是如何认识教育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特点的? 4、谈一谈你是如何认识教育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的特点的? 28 第八章 教学(下)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任何一种课的结构在实际运用中,都会根据情况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检 查复习。检查复习的方式,有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讲授新教材。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巩固新教材。可以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布置课外作业。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上课时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3)方法得当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任务、教师上课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气氛热烈 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对辅导工作总的要求,除补课外,一般是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的门径,不应 29 代替学生的独立钻研,也不应该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长,加重学生负担。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测验目标 教学目标有救学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时间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分组教学制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般有两类: 1、外部分组 30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内部分组也有两种:一种是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优等生扩大知识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 和媒体的分组。 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它们的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1、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是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教学策略的制定—般是以教学过程的某个主要构成因素为中心,建立框架,将其他相关要素有机地依附于这个中心,形成一类相对完整的教学策略。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有四种类型: 1、内容型策略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的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集体教,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主要指的就是过去的班级授课制)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就是为适应学生个人学习方式而提供高度灵活的学习系统。在这个策略中,教师和学校是起支持或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的作用。)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应当对教学方法逐步作出科学的分类。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对分法。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近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 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 练习与思考(八) 31 一、单项选择题 1、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 B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德育为主 2、在种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 A、班级教学 B、设计教学 C、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 3、“道尔顿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B ) A(打破班级组织,实行小组教学 B(教师辅导学生个别自学 C(将教学活动分为大班教学,小组学习和独立自学 D(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 A ) A(综合性、可操作性与灵活性 B(科学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C(全面性、适用性与科学性 D(基础性、系统性与艺术性 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被称为测量的( B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A ) A、信度较高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7、通过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是 ( D ) A(标准化测验 B(客观性测验 C(问题性境测验 D(论文式测验 二、填空题 1、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3、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4、课的类型,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 5、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7、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8、备课德育 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2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一、德育目标;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二、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来说,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过程的实现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33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正处在品 34 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积极向上。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统一学校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2)榜样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 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2)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 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 四、德育模式 35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 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1)道德两难问题及设计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有四种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3、简要的评论 (1)认知模式的缺陷 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启示在于: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发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发展性原则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我国学校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型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2)证明规则;(3)付诸行动。 3、简要的评论 (1)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一,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二,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学,这套教材本来也是为中学设计的。实践证明,它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 (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第一,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 第二,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 36 第三,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 (二)社会模仿模式 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1、理论假设 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简要的评论 (1)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的上缺陷 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 (2)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特色: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以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D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德育A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这是德育中的 ( B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伦理教育 4、德育原则是指导德育工作的( C ) A(具体方法 B(实施途径 C(基本要求 D(具体程序 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 C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颜回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B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的( B ) A、赞可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里宁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说的是( B ) A、锻炼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说明法 9,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D ) A、说服法 B、锻炼法 C、榜样法 D、陶冶法 10、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晶质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B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1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的德育模式是( D ) A(认知模式 B(认知——行为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2、道德教育中的哪一种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并占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这一学说是由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 C ) 37 A、社会模仿模式 B、体谅模式 C、认知模式 D、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我国德育主要由道德教育 2、德育过程的结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童义 (一)班级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2、班级组织的发展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6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国伯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总之,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8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二、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的作用。 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二是由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三是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二)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班主任实施平行管理时,首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其次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四)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就是要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个体的发展 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是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9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级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在实现班集体的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40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实施职权影响力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具体地说,一是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二是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二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三是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 (1)班级中学生交往的类型 以交往双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区分,有学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以交往双方数量的多少来区分,有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众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不同类型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价值。 (2)班主任对学生交往的指导 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正确知觉周围的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设计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 ?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十) 一、单项选择题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是 ( B )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赫尔巴特 D、康德 2、班级管理的本质在于 ( D ) A(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B(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D(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3、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依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 的制定最为重要的。 ( A ) A、建设目标 B、建设途径 C、建设方法 D、工作程序 4、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 ( C ) A、学生校 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 C、学生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 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41 5、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C ) A、个别教育 B、班主任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和总结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了解学生 6、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平等、民主相融的氛围 二、填空题 1、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2、班级常规管理的核心是班级规章制度 3、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 4、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这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集体与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平行管理 。 6、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7、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三、简答题 1、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2、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3、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班主任应如何协调校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40分 二、填空题:20分 三、简答题:30分 四、论述题:10 2005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 C ) A(学习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B(教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 C(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D(学习要与行动相结合 42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 B ) A(《政治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 3(近代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的人是 ( D ) A(捷克的夸美纽斯B(法国的卢梭C(瑞士的裴斯泰洛奇D(英国的洛克 4(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目标的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 B ) A(赞可夫 B(凯洛夫 C(巴班斯基 D(维果茨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6(教育学上将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理解为 ( B ) A(广义的教育目的B(狭义的教育目的C(广义的教育D(狭义的教育 7(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是 ( C ) A(活动能力、交际能力B(知识、技能、技巧C(创新精神、实践能力D(个性、特长 8(培养学生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称为 ( C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9(以下哪一项不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 D )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即CIPP评价模式C(目标评价模式D(应答评价模式 10(一份试卷对试题的难易程度总的要求是 ( C ) A(要有较多的难题B(要有较多容易的题目C(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D(由区分度来决定难度 1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的是 ( D ) A(阶级性 B(道统性 C(刻板性 D(民主性 1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 B ) A(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B(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个体与社区的相互作用D(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 13(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 ( B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荣誉权 D(名誉权 14(课程表安排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 ) 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原则B(综合性、顺序性、年级性原则 C(整体性、迁移性、层级性原则D(综合性、顺序性、生理适宜原则 15(《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重点在于说明( B ) A(情感过程 B(学习过程 C(思考过程 D(实践过程 16(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便 ( C ) A(加速教学进程B(改变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过程 D(教学方法 18(贯彻启发式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即前提条件是 ( D ) A(激发学生的兴趣B(学生的质疑问难C(让学生动手D(发扬教学民主 19(实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 C ) A(知识、技能、技巧B(动手、操作能力C(动手能力,科学、严堇的学习态度D(设计、操作能力 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 ( C ) A(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B(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C(了解和研究家长的教育资源 D(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社会的理想。 22(追求让所有的人受到同样的教育,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是教育的民主性的体现。 23(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强调后天的 教育工作,主张 有教无类 ,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4(网络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二是指在网络上构建“ 网络学校 ”,为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43 25(学校文化的缩影是。 26(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27(少年期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 28(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课程 目标;教师的学目标 。 29(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0(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3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2(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等。 33(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性。 3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 35(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 36(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 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37(教师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我们称其为 38(谈话法可以分为复习谈话和 39(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模仿 40(在当前,班级管理应当建立以的班级管理机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学生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答: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辈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影响。(3分)学生文化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3分) 42.你是如何理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答: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分)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2分)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分) 4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每小点1分,适当展开叙述6分) 44(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每小点1.5分) 4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每小点1.5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最近听到一些班主任大发感叹:“我从学生入学开始,每天早上都比学生到校早,放学也比学生走得晚。可是,现在临近毕业了,只要我哪天不到教室,学生就不好好学习,班上乱了套了。我干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如今竟然不会当了。”班主任们在一起交流时,大家都讲自己工作如何辛苦,但问及成效如何,却只有感叹,大有反正没闲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意。的确,班主任工作辛苦,但是,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请用所学过的班级管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班主任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机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答案:1.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4分)2(建议: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6分) 44 2005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 B )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后天教育 D(知行统一 2(法国卢梭(1712—1778)主要的教育观点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作品是( D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 3(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4(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 C ) A(组织文化 B(管理文化 C(设施文化 D(制度文化 5(人的记忆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B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6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 生怎样的结果,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 A ) A(广义的教育目的B(狭义的教育目的 C(广义的教育 D(狭义的教育 7(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 A ) A (选拔性、淘汰性 B(目标性、水平性 C(参照性、差异性 D(常模性、个别性 8(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 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说法是典型的( B ) A( A ) A(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B(强制性、全面性、基础性 C(强制性、普遍性、差异性D(强制性、个别性、基础性 10(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核心是( C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遵循了哪一条教学原则( B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师备课的B ) A(钻研教材 B(激发动机 C(了解学生 D(制定教学计划 13(以下哪一项不是选答型试题的优点? ( D ) A(题目容量多B(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覆盖面广C(评分标准固定D(有利于学生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 B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燕京大学堂 D(燕京同文馆 15(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我们称之为( A ) 45 A(结构化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形式化策略 D(综合化策略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 A(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B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用正确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等,一般是指( 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德育方法中的“陶冶法”,包括( D ) A(个性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B(人格陶冶、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C(人格陶冶、自然陶冶、艺术陶冶D(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20(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志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每个成员有( C ) A(约束、感染、同化作用 B(约束、激励、同化作用 C(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D(约束、感染、激励、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 22(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著名的“”。 2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第三层次是 社会实践活动 。 24(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异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性 ,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25(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6(创新教育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 2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民主平等 28(国家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 29(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 30(学生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习 。 31(教师备课中要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它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2(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直观。 33(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 34(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 35(CIPP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组成。 36(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从己知到未知 ,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7(我国幅员辽阔,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是为了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 38(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 39(德育方法中的表扬一般可以分为赞许 40(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学校文化有什么特征, 答: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1分)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1分)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1分)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有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统一体是校风。(3分) 42.教师职业有什么特点, 46 答:传递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以上每小点1分) 43.教科书有什么作用, 答: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1分)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熟练掌握教科书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2分) 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2分) 根据本学科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分) 4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结合。(每点1.5分) 45.班主任如何组建、形成和培养一个班集体, 答: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级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上各点1分)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一位语文老师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老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学的范围,你只要记得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的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请结合学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分)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成功的条件。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分)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也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分)能将所学教育理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满分10分 47
本文档为【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内部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3KB
软件:Word
页数:9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07-25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