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

浅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

举报
开通vip

浅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 佛道的文化心理结构决定了他创作中,以诗化的意境承载宇宙人生的哲理思索。 注重表现趣味(周作人的文学趣味)和赤子之心的性情美学。诗性乡土的建构,乡土抒情诗的小说 家乡黄梅是禅宗圣地,陶潜,一首诗一幅画,不是一个故事。 【摘要】本文从物景意象、人性人情的角度分析其中蕴含的老庄思想,简析其纯文学性。《菱荡》,一首诗化的田园牧歌,以清新隽永的笔调,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诗髓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传达着理想的艺术审美追求。 【关键词】菱荡;陈聋子;老庄;意境;纯正文学趣...

浅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
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 佛道的文化心理结构决定了他创作中,以诗化的意境承载宇宙人生的哲理思索。 注重表现趣味(周作人的文学趣味)和赤子之心的性情美学。诗性乡土的建构,乡土抒情诗的小说 家乡黄梅是禅宗圣地,陶潜,一首诗一幅画,不是一个故事。 【摘要】本文从物景意象、人性人情的角度分析其中蕴含的老庄思想,简析其纯文学性。《菱荡》,一首诗化的田园牧歌,以清新隽永的笔调,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诗髓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传达着理想的艺术审美追求。 【关键词】菱荡;陈聋子;老庄;意境;纯正文学趣味 废名的小说以其田园牧歌的风味和意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具一格,描写的内容不是乡村小镇的野蛮、愚昧、闭塞、落后,没有尖锐的批判和讽刺,而是想象的理想乌托邦,诗意的世外桃花源。在《菱荡》一文中,意象的塑造,人情的赞歌,以诗的意境,蕴含着深厚的老庄哲思,践行着纯艺术性的文学思想。 《菱荡》,一篇田园诗化的小说,一说田园,便想到了青山绿水,想到陶渊明的寓居桃源。文中关于水的意象,“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潺流过”,没有写水流的激荡澎湃,而是平静深邃纯洁温柔地流淌着,隐含着道家宁静致远的隐居情怀。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在老子看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没有任何私念,与物无所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总是顺其本性存在,水性趋下,往低处流,它不因人们恶下而改变其自然之性,因水无定型,故随器而成,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对于人来说,要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按照自己内在的本性行动,不违背本心,不矫揉造作。文章的结尾“聋子眼睛望了水,笑着自语——聋子!”聋子不聋,他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着周围的人和事,他的人生是在一方净土中乐天知命的人生,与自然(竹林、流水)的和谐,与人的纯洁宁静,“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对于他人的讥笑言谈,不屑于反唇相讥,以沉默这种没有回应的回应,使他们的施谑行为破产。 菱荡中的人“不失赤子之心”,天性没有任何的压抑、扭曲、摧残,从外表到内心,都表现得透明澄澈。文中这样写到:张大嫂解开了她的汗湿的褂子兜风,“来了人看怎么办?”“把人热死了怎么办?”一个“破喉咙”,形象写出了张大嫂的粗犷直爽,热了就敞开衣服,不在乎外界的评论,外在上看来有失品行,但源其内心,不也是一种“赤子之心”的显现吗?不伪装,不做作,纯朴的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的显现,没有任何性方面的猥琐想像。而今现实生活里,虚伪、假装,被看做是有修养,说实话被认为幼稚,甚至是傻,每个人都披着温文尔雅的外衣,借以掩饰内心深处阴暗的一面。我们需要回归赤子,赤子一样的真诚。这也正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人性美的赞歌。即使是写渡船老汉的死亡,也没有人性的阴暗和丑恶,“我不去。城里人如何下乡,乡下人如何进城?”,以利他的话语掩藏了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下文紧接着又写道“陶家村的陈聋子独不相信,他说:“张老头子摆渡,不是要渡钱吗?”摆渡依然要人家给钱他,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陈聋子有他自己独特的话语,一语道破了为了谋生糊口的生活现实,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桃源仙人,在这里也体现了作家废名不是逃避现实、静坐书屋的纯主观创作,只是不想把黑暗残酷的现实诉诸笔端,以想象世界的塑造体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射。文学源于现实,但它更高于现实,黑暗残酷的现实本身就存在着,为什么还要照抄照搬到文学的世界里呢? “这是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人。”简洁的几句话,勾勒出一幅画卷,正如卞之琳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创造出诗一样优美的境界,使人身临其境,如在画中游。古朴静穆的民风民情,淡泊宁静的人性,何况不是一道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景呢。挑水的农夫,渡船的张老汉,悠闲自适的二老爹,捣杵洗衣的农妇,放荡不羁的张大嫂,还有“大音希声”的陈聋子。菱荡是静态的陈聋子,陈聋子是动态的菱荡。他的“聋”,恰与菱荡的寂静世界形成同构,与其说它是一个人物,不如说是菱荡的化身,在他身上体现着菱荡之魂,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物我合一的浑然境界,正是作者孜孜不倦的心灵归宿。天人合一的思想,禅宗的物我两忘,陈聋子,静观万物虚静深沉的心境,不为外物所扰。陶潜的“心远地自偏”,正诠释了他的心态,同时也是老子“致虚极,受静笃”,庄子“坐忘”“心斋”论的体现,虚静养心,忘记形体,弃圣绝智,做到心志专一,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扰,凝神静虑,消除所有内在的杂念,涵养虚静之气,直到心怀空明澄澈,能够虚而待物,与道合一,聋子不聋也不哑,只是讷于言,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形而上的审美体现。 虽然作品所展示的是一幅幅恬淡和谐的诗意图景,但细细品味又幅幅不那么完美,宁静闲适的景致背后萧索寂然的氛围,其中的人物,或慈爱善良的翁媪,或天真纯朴的少男少女,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一缕缕淡淡的哀愁,萦绕心头,没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心境,也没有老庄“乐天知命”的旷达心胸。受时代和个人双重因素的影响,他缺少鲁迅的深广忧愤,没有剥骨见随的如实刻画,也不像郁达夫那样大胆暴露内心,没有激切直露的主观抒情,而是把正在或者已经逝去的民族品格和传统美德寄托在想象的乡土世界中,向美的乡村理想延伸,淡化了乡村愚昧落后的一面,正如沈从文所说的“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的痛苦是用微笑来写的”。他愤世嫉俗,不甘沉沦,但抗争社会的勇气不足,他寻找光明,但终究走不出无涯际的黑暗,最终不免失望的归宿。他描写生活在乡村底层平凡翁媪儿女的高尚灵魂,这种渴望灵魂向上的强烈情感,是宣泄在文本中的,而现实呢?如果现实是真的、善的、美的,再在作品中大谈特谈,不是浪费感情吗?不觉得乏味吗?文学是想象的真实,虚构的真实,我们都知道,废名笔下的菱荡是不真实的,因为太过完美,与黑暗动荡的社会,与残酷的现实形成悖论,在这种张力之间,更能给读者以审美的感受,心灵的陶冶,精神的考量。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也正符合京派的纯正文学趣味的文学主张,坚持文学的独立与自由,不是政治宣言,也不是商业拍卖,而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维护文学的纯艺术性立场,以和谐优美为审美追求,净化人心,彰显人性,“以独特的审美体验,感受古老中国的崩坏和未来中国的朦胧之光。”身在局外,与现实功利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事物保持纯粹的审美静观,“凝神观照”,超越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更高境界。 但是不得不提废名小说的缺点,不深刻之处。理想的世外桃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感官的享受,缺少对社会矛盾的正面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斗争也是略笔带过,沉浸于自我的狭隘视野里。字里行间没有荡气回肠的深沉,没有震撼灵魂的伟力,深刻性不足。这里构想的桃源,也如《圣经》中的伊甸园,在这个乐园里,亚当夏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好奇心、求知欲,没能禁得住撒旦的诱惑,吃了智慧果,而被赶出伊甸园,来到受苦受累的人间,后世的代代子孙也不得不为这个“原罪”付出代价,这是最深刻的痛苦,也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因为追求智慧本身,追求的过程,就是赋予自身价值的过程,酸甜苦辣、五味陈杂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菱荡里的人们,甘于乡村原始美的自然中,即使是闭塞、落后,守着那片单调的净土,没有对现代文明的狂热追求。试想假如亚当夏娃一直生活在伊甸园的天堂,又何为世俗?菱荡人一直守着那片狭隘的净土,又何为人生? 总之,废名以其独特的艺术观,走上了一条少有足迹的文学之路,注定了他在当时的孤独。菱荡,这一泓清澈而纯净的水,或是逃避不堪的现实,或是理想生活的寄托,但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讴歌,是无可否认的。 参考书目: 1、《废名小说研究》 田广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杨义《废名小说的田园风味》,凌宇《从桃园看废名艺术风格的得失》载于 《冯文炳研究资料》 陈振国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3、《老子解读》 兰喜并著 中华书局 4、《废名选集》 废名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档为【浅谈废名《菱荡》中的老庄哲思、纯正文学趣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1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7-29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