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举报
开通vip

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null企业会计准则 与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与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借鉴国际: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但也有些差异。(趋同理论:趋同是方向、趋同不是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 差异主要体现在: (1)关联方交易;(IFRS24规定国家控制企业一律为关联企业,要求充分披露,我国认为不适合,应修改,我国准则没有这样规定,IASB认为有道理,适当的时候要修改IFRS24)(不构成差异)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构成差异) (3)适度地引用了公允...

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null企业会计准则 与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与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借鉴国际: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但也有些差异。(趋同理论:趋同是方向、趋同不是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 差异主要体现在: (1)关联方交易;(IFRS24规定国家控制企业一律为关联企业,要求充分披露,我国认为不适合,应修改,我国准则没有这样规定,IASB认为有道理,适当的时候要修改IFRS24)(不构成差异)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构成差异) (3)适度地引用了公允价值;(不构成差异) (4)资产减值更谨慎,不能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涵盖广泛:打破行业界限,基本上各类企业、各类业务均有规定。 金融方面有4个准则,侧重于银行,但不能认为这4个准则只适用于金融企业,与一般企业无关,企业的股票、债券等适用这些准则。 独立实施:准则指南设定162个会计科目,解决“会计记录”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这次改革强调是“准则指导型”,是独立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近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财务丑闻启示我们,会计信息失真或者缺乏实际用途,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引起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因此,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于提高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降低资金成本,提升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财务报表体系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如果片面侧重于利润表,容易为一些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留下托词和利润操纵空间,具有很大局限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只有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增加的情况下,才表明企业价值增加了,股东财富增长了,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所有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着眼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企业的研发能力既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核心竞争力,又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的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做法,对于符合确认条件的开发活动支出允许资本化,作为资产予以确认。这一政策将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企业或者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水平,为落实中央提出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号召创造了良好的会计政策环境,功在眼前,利在长远,战略意义相当重大。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着眼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在经济日益市场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成本信息发挥着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生产、流通、消费、投资等诸环节需要首要考量的因素,也是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迎接倾销与反倾销挑战的重要基础。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比如: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全面核算职工薪酬费用,按照受益对象摊入成本;成本中应当考虑预计环境恢复等资产弃置费用;政府补助应当计入收益等,已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入到会计系统中,其目的是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确保成本补偿,避免釜底抽薪,超前分配。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着眼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附注应当提供充分、详细、及时的补充信息;企业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应当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定期提供,并采用与年报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披露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及关联方信息等。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内涵与外延大大延伸,从而将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理念,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新准则体系从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起统驭、纲领作用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明确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计量的属性、界定会计报表要素、规范会计基本记账方法、财务报告的体系及其使用者的范围等内容。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第二部分是38项具体准则,对我国目前各行业中存在的各类经济业务,明确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38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具体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或有事项、所得税、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等准则项目。 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规范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包括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准则项目。 报告准则规范各类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等准则项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第三部分是准则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三部分内容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全面系统的完整会计准则体系。 其它:财政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出台会计准则讲解。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准则修订的必要性及主要突破 新准则框架 新旧差异比较 准则主要内容基本准则修改背景基本准则修改背景会计环境变化:自由开放复杂 中国加入WTO后,融入市场经济的国际大家庭,公平诚信成为市场经济运作的必备法则。用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概念框架来指导和规范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大势所趋,概念框架的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我国表现为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修改背景基本准则修改背景目前,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都建立各自的财务概念框架,虽然名称不尽一致,但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订过程中实际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借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或会计实务,为其提供一个更一致的概念基础,并作为评估已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指导发展新的准则。基本准则修改背景基本准则修改背景在我国基本准则充当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他准则体系中的概念框架作用,甚至比其功能更强,因为我国的基本准则不但要规范准则制订者,而且还要约束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1)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1)与现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保持一致。 我国原有的会计基本准则是1993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1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法律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准则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进行修订。这具体表现在:首先,全国人大于1999年修订了《会计法》,国务院于2000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等都作了新的规定,为了与上述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需要对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 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1)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1)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于2006年1月1日施行,上述两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法律,也是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依据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需要对准则相关内容进行修订,以使其与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内容相衔接。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2)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2)体现基本准则统驭具体准则制订的作用。 基本准则不同于具体准则,它是准则的准则,应当规定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等,从而对各项具体准则的制订起统驭作用,属于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从现实基本准则内容来看,离这一功能定位尚有差距,许多应当在基本准则中加以明确的确认、计量要求并没有得到规范。为了体现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指导我国具体准则的制订,需要对基本准则加以修改。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2)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2)这次基本准则的修订后,基本准则定位明确,纳入了更多地概念框架的思想和内容,体现了基本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地位与倾向,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建立提供了基础。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3)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3)实现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这些国家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多年摸索、总结的成果。我国会计准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应当借鉴这些概念框架中的合理内容,在基本准则中加以体现。基本准则主要特点及突破(8个方面)基本准则主要特点及突破(8个方面)继续坚持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位 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 对会计一般原则作了完善 对会计要素的定义进行重大调整 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 对会计计量加以规范 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1、继续坚持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位1、继续坚持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位继续坚持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位,并对规章名称作了修改。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有个“财务报表概念框架”,其内容与我国的基本准则有相似之处,但该框架不作为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理念”的特点。我国原有的基本准则,不仅是具体会计准则的“上位法”,而且是调整企业会计行为的基本规范,这一定位十多年来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 因此,此次修订没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而是按照我国的立法习惯和会计法律体系框架,仍坚持将《企业会计准则》定位为基本准则,并对名称和条文内容作出修订。为了明确区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突出基本准则的法律地位,新准则的名称被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2、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原基本准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由于要求所有境外中国投资企业向国内编报财务报告不太现实、不尽合理,应作必要的限定,即将范围限定为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联营和合营企业,而这几类企业向国内编报财务报告可以通过其母公司或其投资方编报合并报表来实现,因此,新准则删除了原准则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编制合并报表的具体要求在《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等具体准则中规定,这样也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 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对会计目标进行了修改。原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定主要强调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目标应当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有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新准则对会计目标作了相应的修改。 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原《基本准则》第十一条,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个表述主要强调“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并将其单列出来放在突出位置, 却没有突出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使用信息的要求,不符合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新《基本准则》第四条对会计目标的表述调整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同时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3、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新《基本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克服了原《基本准则》的不足,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有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满足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在内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如果国家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那么,国家也和其他投资者、债权人一样,从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了解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并作为决策的基础。4、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4、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具体规定了12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 4、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4、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新《基本准则》对原《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原则”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完善。首先,将第二章的“一般原则”命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使之更能体现本章的内容实质。  其次,对原《基本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增补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4、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4、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放到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九条里; 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放到第九章“会计计量”中的第四十二条里;由于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属于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与计量, 所以取消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其内容体现在具体的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中。 同时对原《基本准则》中的其他各项原则的内容也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5、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5、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主要是由于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准则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因此,新准则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调整。   5、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5、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此外,新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并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一些合理内容。如,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两类,目的是为了更加合理反映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5、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5、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除了重新定义六大会计要素之外, 又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 如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 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6、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6、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原《基本准则》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描述详细具体,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但如何确认没有具体规定。 例如,在原《基本准则》中,资产首先被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六大类,然后对各类资产再进一步细化,对分类后的资产的定义以及如何计量、 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等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至于如何确认资产没有具体规定。6、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6、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新《基本准则》对原《基本准则》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部分作了删改, 被删除部分改由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作出规定。 同时增加了相关会计要素确认的条件。 仍以资产为例,新《基本准则》不仅删除了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 而且增加了资产确认的条件,明确规定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6、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6、对要素内容适当增减新《基本准则》对资产在报表中列示方法的描述也作了改动,原则规定: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 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7、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7、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财务会计是一个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其中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原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作出一般性规范,只是在会计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原则作了原则性规定。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除了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基础,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被逐步引入到会计准则中,为此,迫切需要在基本准则中对这些计量基础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作出原则性规定,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准则增加了这方面的规范内容。 7、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7、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除了历史成本之外,新《基本准则》还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 并对上述五种计量属性的应用条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以满足企业会计实务不断扩展的需要。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7、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7、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例如,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8、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8、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原准则使用了“财务报告”的表述,而《会计法》、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则称之为“财务会计报告”。由于“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准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作为下位法,应当与上位法保持一致。考虑到“财务会计报告”的名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名称不科学,国际上均称为“财务报告”,国内公司编制的中报、年报等也称为“财务报告”,同时会计理论界也呼吁改为“财务报告”。为了既与上位法保持一致,又为以后修改上位法时埋下伏笔,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 8、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8、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原基本准则第九章“财务报告”规定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财务情况说明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一般也不编财务情况说明书,但对附注的内容非常重视。因此,新准则没有明确规定“财务情况说明书”,而是规定为“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此外,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具体构成及其内容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具体列报要求则由“财务报表列报”具体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基本准则框架基本准则框架11章50条 第一章 总则(1-11条)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2-19条) 第三章 资产(20-22条) 第四章 负债(23-25条) 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26-29条) 第六章 收入(30-32条) 第七章 费用(33-36条) 第八章 利润(37-40条) 第九章 会计计量(40-43条)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44-48条) 第十一章 附则(49-50条)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1)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1)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2)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2)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3)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3)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4)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4)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5)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5)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6)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6)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7)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7)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8)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8)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9)新旧基本准则差异比较(9)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准则制订目的: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范围: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下同)。 准则关系: 第三条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会计目标: 第四条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会计假设: 第六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第八条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准则主要内容——总则(11条)要求: 第九条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十条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记账方法: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客观性原则: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原则: 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明晰性原则: 第十四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比性原则: 第十五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一贯性原则)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原则: 第十七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主要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原则: 第十八条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及时性原则: 第十九条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不包括: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准则主要内容——资产准则主要内容——资产第二十条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准则主要内容——资产准则主要内容——资产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二条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准则主要内容——负债准则主要内容——负债第二十三条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准则主要内容——负债准则主要内容——负债第二十四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五条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第二十六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第二十七条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新的内容)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准则主要内容——所有者权益第二十八条 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第二十九条 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准则主要内容——收入准则主要内容——收入第三十条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与利得的区别:均是利益流入 利得: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收入: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准则主要内容——收入准则主要内容——收入第三十一条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第三十二条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准则主要内容——费用准则主要内容——费用第三十三条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与损失的区别:均是利益流出 损失: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费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准则主要内容——费用准则主要内容——费用第三十四条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准则主要内容——费用准则主要内容——费用第三十五条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成本、费用)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六条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准则主要内容——利润准则主要内容——利润第三十七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第三十八条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准则主要内容——利润准则主要内容——利润第三十九条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第四十条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第四十一条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下同)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IASB列举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清偿价值以及现值。 FASB列举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清偿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折现值 FASB在2000年2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又增加了公允价值与现值的概念,并认为现值是一个分配方法,通过现值计算是为了探求公允价值。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目前会计计量中历史成本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会计计量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反对与捍卫历史成本的历史。 历史成本的优点: 为交易双方认可,并具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因而具有客观性,减少了人为的判断。 管理当局、投资人和债权人对历史成本已适应,历史成本的概念深入人心,一般人对历史成本的操作已很熟悉 历史成本对决策还是有用的。历史成本信息本身具有反馈价值,是业绩评价的依据,历史成本信息又是预测的基础,从而成为预测信息所不能缺少的来源。 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其取得成本较低。 但是近年来金融环境的变化、衍生金融工具的兴起等对其的冲击非常大。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基于未来的销售或其他事项的预期脱手价值。一般来说,适用于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的负债。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为什么采用? 财务会计的目的:决策有用,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信息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企业资产或整体价值的评价,可以与“资产负债观”较好地吻合,更具有相关性。FASB和IASB均将其作为作用的计量基础。 但可靠性方面:历史成本好于公允价值,这是公允价值的不足,在缺乏活跃市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公允价值复杂性、不确定性、取得的高成本,使少数企业有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反而损害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准则主要内容——会计计量第四十三条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准则主要内容——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第四十四条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准则主要内容——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第四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第四十六条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准则主要内容——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第四十七条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第四十八条 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3个)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制度组成部分。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 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 一般意义上的小企业: 规模极小的类似个体工商户的小企业 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设立的一些个人独资和合伙形式的小企业 小企业制度:小企业是指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及合伙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小企业。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一)小企业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侧重于规范类似个体工商户的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 以《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为基础 仅涉及小企业日常经营发生的经济业务 完全的计税会计 对于小企业经营中发生频率较小的经济业务不予规范,发生类似业务时参照企业制度执行 设置税后列支费用科目,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结果即为应税所得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二)各方面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问题 关于小企业制度的定位:侧重于解决哪一类小企业的核算问题 除个人独资、合伙形式的小企业以外的其他公司制小企业的适用标准问题 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其需求 规模极小的企业是否存在有效的信息需求 税务部门是否是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唯一使用者 制定小企业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 会计要素概念体系 与计税办法的关系 具体的会计核算问题 对一些简化处理方法的意见(形式的简化相对于实质上的简化) 税后列支费用科目的设置 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三)国外对于小企业的界定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英国公司法中对小企业的界定为: 1.年营业额不超过560万英镑 2.资产总额不超过280万英镑 3.雇员人数不超过50人 其他国家对小企业的界定也基本类似。 国际会计准则: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小企业界定的定性标准 ——是否具有公共受托责任,包括: 经营性质(在指定区域内的经济重要性) 股权结构(外方投资者或其他股东占有较大比例的权益、股东取得财务资料的方式和途径) 是否处于在公开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过程中 是否属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基金、经纪机构等) 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企业等(能源、公用事业等)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小企业的界定及制度定位(四)国家经贸委等四部门界定的中小企业标准(2003年2月发布) 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 工业企业:资产总额4000万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及以上、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 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000万及以上、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 建筑企业:资产总额4000万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及以上、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 除中型企业外,其余为小型企业。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一)小企业规模: 成长壮大较快,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二)小企业的组织形式 绝大部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部分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等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三)小企业对外投资情况 对处于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的投资 对原材料供应商、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投资 (四)小企业融资情况 银行等金融机构 民间筹资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五)小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情况: 税法中没有小企业概念,应纳税所得额在一定金额以下的企业有一定的税率优惠。 查账征收(大中型企业、小的公司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按应税所得率征收(个人独资、合伙和小的公司制企业) 核定征收(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六)原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在实务中的执行情况 1.缺乏有效的外在信息需求 2.基本未执行 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七)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信息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小企业) 税务部门;债权人:银行等金融机构;小企业所有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八)我国小企业的最终界定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界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不对外筹集资金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但不包括向银行借款的情况。经营规模较小是指符合原国家经贸委等四部门的标准。(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九)制定小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业务不全面、适用计税办法的限制等) 分行业会计制度(操作性不强、不同行业之间缺乏可比性) 企业会计制度(过于复杂、披露内容过多)《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分别建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金融企业和小企业由于各自有其特殊性,与一般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分别单独制定会计制度;除此之外的其他企业,由于共性业务较多,如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应制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增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透明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从而分别形成企业、金融企业和小企业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格式等。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第三层次是在上述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发布,如《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电信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由于各行业、各所有制企业的会计核算区别主要体现在成本构成不同,相应的收入核算也不相同,因此,各行业、各所有制企业的个性业务,将采取拟定各个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办法来加以解决。此外,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对于会计制度规定不合理的地方,作出专门的补充规定或问题解答,作为贯彻实施会计制度的重要手段。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后来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和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49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此后,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建立工作开始集中于《小企业会计制度》,以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健全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 2.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 在我国,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工业企业法人中,按新的小企业标准,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其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各项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不规范,其结果是导致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相对不高。为此,财政部制定、发布《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3.进行会计国际协调需要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 从实质上分析,国际会计协调过程中我国的会计实务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会计实务是我国的经济交易事项与国际惯例所规范的交易事项相同,而且两者所处的环境相同。对于这类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我国应积极促进其与国际惯例的趋同,甚至直接采用国际惯例规范的相同的会计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第二类会计实务是我国的经济交易事项在形式上与国际惯例规范的交易事项相同,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其经济实质却并不相同。对于这类交易事项,我国就不能简单地照搬国际惯例规范的内容,而应当从实际出发,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来规范其所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第三类会计实务是国际惯例规范的经济交易事项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已经普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可能还没有,或者才刚刚起步。对于这类交易事项,我国应展开有关研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待这些交易事项实际发生或者较为成熟时,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惯例规范的有关会计原则。 第四类会计实务是我国特有的一些经济交易事项,在国际惯例是没有的或者在国际惯例中没有规范。对于这类交易事项,我国需要制定专门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范。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背景基于上述四类会计实务,我国采取不同的国际化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与此同时,从国外的情况看,一些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例如,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司法》都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专门规定,英国还在其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目前正在致力于中小企业会计标准的制定,旨在为世界各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相应指南。 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本出发点:应遵循的会计要素概念体系;是否仅规范经常性业务;如何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如何满足使用者需求;有关会计政策取舍的标准。 (一)借鉴国际经验 1.国际会计准则中小企业项目的制定目标 减轻中小企业报告负担;与现行其他准则建立在同一概念框架基础上,方便小企业在不同准则体系间的转换;满足小企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遵循同一概念框架;对列报和披露原则作出简化;基本假设不改变确认和计量原则,除非改变后不影响使用者判断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从现行准则体系入手归纳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基本原则;在中小企业准则没有作出规定的情况下,参照其他准则、概念框架。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2.英国小企业会计准则 遵循相同的概念框架,适当简化 提供了会计报表样本,对会计要素的核算规定基于报表项目进行 讨论稿中对小企业会计核算作出全面规定,包括公司法中对小企业的核算要求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最终原则:确定会计原则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充分考虑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点和需求,尤其是小企业投资者、银行等金融机构、税务部门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相同交易尽量采用相同原则,作出简化要有足够理由;并且在作出简化时,更多地考虑实质上的简化,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简化。 坚持社会上已普遍接受的改革成果,与现行制度建立在同一概念框架基础上,并考虑方便小企业在不同准则体系间的转换。 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减少执行过程中所需的职业判断; 实行会计与税收的适当分离,但能够协调的尽量协调; 对可能的经济业务做出全面规范。充分考虑小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比较全面的规范,以保证《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稳定性、全面性。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性原则。从实际情况看,小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通常的收入、费用等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基本是一致的,而过去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同的。因此,小企业会计制度体现了统一性。 体现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会计制度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广大财会人员共同的心
本文档为【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183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4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3-08-07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