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举报
开通vip

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湖北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姓名:邓欢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书法与篆刻研究 指导教师:叶军 20100501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摘 要 汪新士是上个世纪活跃在湖北荆州地区的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先后为 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丁辅之、唐醉石及韩登安、马公愚的入室弟子。23 岁 加入西泠印社,中年加入东湖印社,他游刃分寸金石之间 60 余年,其印学特点 以浙派为宗,上溯秦汉,下法邓赵,广涉甲骨、钟鼎、诏版、封...

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湖北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姓名:邓欢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法与篆刻研究 指导教师:叶军 20100501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摘 要 汪新士是上个世纪活跃在湖北荆州地区的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先后为 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丁辅之、唐醉石及韩登安、马公愚的入室弟子。23 岁 加入西泠印社,中年加入东湖印社,他游刃分寸金石之间 60 余年,其印学特点 以浙派为宗,上溯秦汉,下法邓赵,广涉甲骨、钟鼎、诏版、封泥、砖瓦等金石 文字。他一生与苦难、孤独相伴,在“反右”运动和“文革”中遭下放,两次身 陷囹圄。但他对艺术充满激情,在艰苦环境下创造了许多篆刻作品。晚年他创建 南纪印社、北斗印社,并由其弟子创立中流印社完成了他的夙愿。他传授了二千 多名弟子,尤其对于湖北和深圳地区的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贡献。 汪新士的艺术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5 岁到 35 岁(1927— 1957年),少年时期受其舅父著名书画家余绍宋的影响,临习诸家书法,青年时 期先后从师韩登安、丁辅之、王福庵、唐醉石、马公愚学习篆刻,打下了一个坚 实的印学基础,这段时间他完成了《治印日记》、《娱亲印存》、《养气斋印存》等 专集。第二阶段,36岁到 64岁(1958—1986年),在这段长达 30余载的下放和 监狱生活中,创作了许多成熟的篆刻作品,其中《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是他篆 刻艺术中最成熟、最顶峰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作品。并且他首创以单刀刻爨宝子碑边款。 第三阶段,65岁到 79岁(1987—2001年),这段时间,他自由之后,晚年积极 投身于书法篆刻授徒以及印社活动,推动了湖北和深圳两地的篆刻艺术的发展。 代表作有《汪新士书法篆刻集》。 本文就以他的这三个重要的阶段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青少年时期,他广撷 兼资,详细论述汪新士篆刻风格形成的脉络。第二章,中年时期,具体分析他的 印风特点,重点阐述其《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的艺术价值。第三章,晚年时期, 介绍他的印学活动。 关键词:汪新士 篆刻艺术 浙派 印从书出 印外求印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Abstract Wang Xinshi is on a century enlivens in the Hubei Jingzhou area renowned calligrapher, the seal cutting.He is successively west Ling India society founder Wang Fuan, Ding auxiliary, Tang Zuishi and Han Dengan, the Makung simpleminded apprentice.West 23 years old join the Ling India society, the middle age joins the East Lake India society, he swims between the edge discretion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60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its India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 to send take Zhejiang as the ancestor, goes upstream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gets down law Deng Zhao, fords the animal bones and tortoise shells, Zhong Ding, the imperial edict version broadly, seals inscription on stone tablet and bronze writing and so on the putty, bricks and tiles. His life and the misery, lonely accompanying,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suffers the release in counter-right the movement, two times are thrown into jail.But he to the artistic fill fervor, has created many seal cutting works under the difficult environment.South the old age he founds Ji Yinshe, Beidou India society, and founded average India society by its disciple to complete his long-cherished wish.He has taught more than 2000 disciples, especially has had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regarding Hubei and the Shenzhen area calligraphy seal cutting art development. The Wang Xinshi art has experienced three important stages.The first stage, 5 years old to 35 years old (1927-1957 year), the youth time his/her the Uncle famous painter-calligrapher Yu Shaosong influence, near the custom various letter law, the youth time are a disciple or apprentice successively Han Dengan, Wang Fuan, Ding auxiliary, Tang Zuishi, the Makung simpleminded study seal cutting.Will overcome a solid India for the future to study the foundation, this period of time he completed "New Gentleman Study India First draft - Han Dengan To correct" (altogether eight volume), "Carves seals Diary", "Amusement Kisses India To save", "Cultivates vital energy Room India To save" and so on the special collections. The second stage, 36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years old to 64 years old (1958-1986 year), in this Duan Changda 30 space remaining for freight releases, in the jail life, created over a thousand calligraphy seal cutting work,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Mao Zedong Poetry Poem Book of ancient seals" was in his seal cutting art is maturest, the most crest representative work.Third stage, 65 years old to 79 years old (1987-2001 year), this period of time, after his complete freedom, the old age joins in positively in the calligraphy seal cutting teaching activity, founds India society, has raised the student 2000 people.Makes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Hubei and the Shenzhen two place seal cutting art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on launches the elaboration by his these three important stages.First chapter, the young people time, his Guang Xiejian the capital, in detail elaborates the vein which Wang Xinshi the seal cutting style forms.Second chapter, the middle-aged time, analyzes his India wind characteristic specifically, elaborates it with emphasis "Mao Zedong Poetry Poem Book of ancient seals" artistic value.Third chapter, the old age time, introduced his India studies the activity. Key word: Wang Xinshi Seal cutting art Zhejiang faction India leaves from the book Outside India asks India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湖北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引 言 一、 关于研究对象 汪新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书法家,篆刻家。先后从师韩登安、王福庵、丁辅 之、唐醉石、马公愚,与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同年入社。他一生颠沛,历经坎坷, 在“反右”运动和“文革”中受到冲击,屡遭挫折和磨难,虽两次身陷 30 余载 囹圄而不忘国粹,仍然坚持篆刻艺术,一生治印万余方。他青年入西泠印社,中 年加入东湖印社,晚年先后在荆州,深圳两地创建南纪,北斗印社。随后由其弟 子创立中流印社完成了他的心愿,东西南北中,源远流长,宜印坛传为佳话。他 晚年全身心投入书法篆刻印学活动,经历 15 年漂泊,卖艺与授徒的生活,广收 门徒达 2000 余人,尤其在湖北荆州地区开设书法篆刻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班,对湖北地区篆刻 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汪新士的弟子众多,和汪老交往甚密,由此和汪老交往的一些逸事细节 众多。尤其他在世的时候,《江山日报》、《楚天都市报》、《荆州晚报》、《荆沙晚 报》、《衢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法制报》、《香港商报》、香港《大公报》、 《深圳侨报》、《深圳晚报》、《东方日报》、《书法报》、《华夏名流》、《名人传记》、 《湖北文史资料》、《武汉春秋》、《世纪行》、《中华魂》、《故事精品》、《焦点》等 报社杂志都不同程度的报道过汪新士的 事迹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平安创建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工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事迹300字 和篆刻艺术。但谈及的都是一些汪老 的事迹,真正从篆刻艺术的角度去分析汪老的篆刻特点并不多。再加上汪老的影 响力仅在荆州、深圳地区,并且他的篆艺师从传统,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 尤其在他去世后的最近几年,能够真正深入的去研究汪老篆刻艺术的人几乎是个 空白。 其中当以其大弟子湖北篆刻家,中流印社社长昌少军先生对其篆刻艺术研究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主编了《汪新士纪念文集》,2004年 6月崇文书局出版发 行。其中编写了汪新士的年谱。昌少军还在中国篆刻网上开设了“西泠印社早期 社员汪新士先生纪念专栏”。另还有汪新士的印存出版情况。1999 年 12 月西泠 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汪新士篆刻书法集》。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三、本文的研究角度 在已经对汪新士研究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章都几乎是讨论和 汪老的交往事迹,虽有部分也谈及了汪老的篆刻艺术,但并不完整,深度也不够。 而我本着把我汪新士定位为一位中国书法家、篆刻家的角度来把他的整个书法篆 刻艺术重新梳理了一遍,除了重点论述其篆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毛泽东诗词 集句印谱》,并且还重点论述别人没有谈及过的角度——他的印风形成的脉络, 他的书法对篆刻的影响,及其他的印学活动,特别是他对于湖北地区篆刻艺术的 重要影响。 汪新士(1923—2001),浙江江山人,名开年,字心士、新士,晚年以字行。 号不舍翁、无际老人。书斋名“养气斋”。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书工四体,尤 擅魏碑,气息高古沉雄,印艺以浙派为宗,秦汉邓赵为辅,兼涉猎各家,研习金 石器物、瓦壁封泥,别开生面。 汪新士自从 1956 年,三十四岁时从上海调任铁道部武汉铁路运输学校任语 文科主任后就与湖北结下了不解的渊源。期间常去唐醉石家学印。1962 年,四 十岁加入武汉东湖印社,同年下放湖北钟祥,1964年,在下放期间以砖瓦为材, 创作了重要的代表作《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1983 年到 1992 年用十年时间在 湖北荆州举办共二十一期“汪新士书法篆刻讲习班”,共授徒 2000余名弟子。1986 年在荆州成立“南纪印社”,当选首任社长。他为光大湖北地区篆刻艺术,推动 印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抚今追昔,仰望先贤,作为武汉的一名印学学子,笔者拟就汪新士篆刻艺术 师承渊源以及个人风格的形成过程作粗浅的探讨,以感触前人的被泽。笔者将从 汪新士青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具体分析它的篆刻艺术,兹分述如下。 第一章 汪新士印风行成脉络 一、以浙派为宗 汪新士 16 岁读堂伯父汪访平篆刻遗稿,始学治印。关于他的师承,我们可 以从 1948 年汪新士在他的《学印师传记略》一文中可以看出:“弱冠学治印,辛 已年(19岁)秋赴龙游省观舅父余越园先生教悔⋯⋯并引介杭州韩登安先生⋯⋯ 问道于王福广老伯奉以为师⋯⋯更为引见唐醉石先生⋯⋯闻诸丁文辅之丈⋯⋯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复褐马公愚先生年不以努下见弃得入室。” [1]而韩登安[2]、王福庵[3]、唐醉石[4]、 丁辅之[5]皆出自浙派。当年诸大师咸以“十年之后,未有不名家者”相许焉。由 此可见,汪新士印风受浙派影响最深。下面笔者将从文字资料和汪新士的印文来 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汪新士的《汪新士学印初稿集存——韩登安评改》[6](以 下简称《韩评》)以及《治印日记》[7]中看出他向诸师学印的情况。 在《韩评》中,韩登安在每方印稿下用蝇头小楷作批示:“茂秀”、“尚佳”、 “稍细则秀”⋯⋯ 。再如刻“汪含芳”,韩登安批“妥当”。刻“服之”,韩登安 批:“吴让之,稍细则妙”。刻“王蜀平”,韩登安批:“此为岭南一流,偶一为之 则可。然此印刀法笔意均佳也。”刻“为竹传神”,韩登安批:“此印精极,无疵 可指,登安评。” 我们再看其《治印日记》中,诸师对汪新士篆刻的评改。 如图 1、图 2,刻“子孙逢吉”,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记:“书曰: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兹 分制二印,敬献父母亲大人六十双寿。经丁、王、唐三老诲示,‘逢吉’两字及 ‘孙’字之边改正如此,十五日。”如图 3,刻“古稀老鹤”,题记:“辅师(丁 辅之)前命制‘古稀老鹤’,兹再命刻此,续成二面,六日夜十二时。次日请诲 冷翁师(马公愚),示云:‘稀’籀文作‘希’,即晚七时重刻”。如图 4,刻 “曾为国政”,题记:“此印唐师云边与字太宽,而王师则谓不然,因特志之,固 各执一是耳。四月十五日补记于沪。”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其次,我们再从其篆刻和诸师比较,也可以看出他尽得浙派之法。汪新士学 浙派,受王福庵、唐醉石以及韩登安的影响最深。笔者将分叙述如下。 他主要吸取王福庵茂密而舒展,精湛秀静的小篆细朱文以及典雅秀丽,淳古 厚重的章法特点。如图 5,图 6,曾摹刻王福庵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边款:“一九三八年先师王福庵世丈曾以此句治石,一九四七 年予略加变动摹刻于上海”。再看图 7,“童子何知,幸承旧德;冠年初度,敢忘 先忧”与图 8王福庵印在整体印风上一样秀丽飘逸,尤其是在边框的处理上如出 一辙。 (图 5)汪新士印 (图 6)王福庵印 (图 7) (图 8) 其刻白文印多先由王福庵书篆,再经汪新士刊刻,其印浑厚蕴藉,耐人寻 味,如杂诸王氏印作中抑或令人不能辨之。如图 9,“余绍宋”,边款:“戊子孟 冬福广为越园先生篆,开年刻于春往楼中,醉石署款。”图 10,“越园”,边款: “福广篆,开年刻,戊子冬日醉石记于春住楼。”图 11,“养气斋”,边款:“福 庵篆、开年刻、醉石记,戊子冬,同客沪。” (图 9) (图 10) (图 11)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图 12“老不求名语益真”与图 13王福庵“春宵无梦不 钱唐”在刀法和章法处理上都极其相似。再比较图 14“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 情”与图 15王福庵“不露文章世已惊”,此印是仿王福庵封泥印,无论从字法(“已” 字)还是章法乃至边框的处理都如出一辙。如图 18,“天下几人画古松”借用图 19王福庵印在章法上的处理,都是白文仿汉铸印。而汉铸印多为白文,它庄重、 古朴、雄浑,自然而又不乏内涵,越品味越富天趣,真可谓神完气足。另外,如 图 16,“襟抱恢疏老更宽”与图 17 王福庵“我本迂疏落拓人”两印“疏”字处 理相同。我们再试比较图 20汪新士印“张雁宾”与图 21王福庵“春住楼”,图 22 汪新士“寒柯堂宋诗集联”与图 23 王福庵“非究于篆无由得隶”,汪新士可 谓深得王师印风。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20) (图 21) (图 22) (图 23) 汪新士主要吸取唐醉石的“长脚篆”字法特点和写意滚刀法。如图 24,刻 “绍宋私印”,边款“···丁亥冬醉石补款”。此印与图 25 唐醉石“吴唐伟印” 相似,吸取了字法和刀法特点,尤其是“印”字几乎完全一样,“宋”字与“唐” 字的竖画都分解成了两段硬折组合,上紧下松,这是很明显的“长脚篆”的特点。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我们再把图 26汪新士“书宗两汉”与图 27唐醉石“颇知书八分”进行比较,不 难看出汪深得唐师之法,关于此印,其《治印日记》中,诸师也有对汪新士的评 改。题记:“家君究心隶法,得汉人真传。四月八日夜二时。”又记:“次日蒙 唐师修改,更得苍莽之致矣。”再记:“越二日,又承福师略磨后告之曰:‘醉 石之苍莽,吾固远不如;而气韵浑厚则有过之也,汝其细味之。’十二日晚记。” 再如图 28,“江山汪展长寿”的“江”与图 29 唐醉石“消残在志”的“消”的 水字旁的处理几乎一样。 我们再比较图 31“我原慈悲多福寿”与图 30唐醉石“意外殊妙”两印。两 印都仿汉铸印,陈巨来曾说:“仿汉铸印,不在奇岖,当方圆适宜,屈伸维则, 增减合法,疏密得神,正使眉目一似恒人,而穆然恬静,浑然沉凝。”从此印中 可以看出,汪新士在汉铸印的基础上吸取了唐醉石字法特点,字形以险取胜,看 似单字独立,不做穿插,但笔画粗细据繁简而变化,长短肥瘦各得其宜,章法则 外实内虚、潇洒有致、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可谓深得汉铸印之妙。 另外,我们从图 32“环山十里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图 33“尘外闲寻 行乐地,座中应有赏心人”,图 34“不藏秋毫心地直,宜将俗物眼边留”,图 3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印中可知汪新士尽得浙派之法。 (图 24) (图 25) (图 26) (图 27) (图 28) (图 29) (图 30) (图 31) (图 32) (图 33) (图 34) (图 35)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他还吸取韩登安的满白文和细朱文特点。如图 36,朱文“脉继西泠,名成 南纪;望高北斗,艺重东湖。”与韩登安的印(如图 37)在整体印风上相似,吸 取了韩师线条匀整劲丽,玉筋篆刚健婀娜,体貌瘦挺等特点。比较图 38 满白文 印“蒋维乔印”与图 39韩登安“袁思永印”,其白文印如同韩登安印一样章法严 谨,线条遒劲,结体变化,空间舒展。另外,图 40“家敏藏书”与图 41韩登安 印“两汉三国百甓研斋主人左夫曾藏”的“藏”的篆法相同。图 42“汪展私印” 与图 43“沃健”也都有韩登安的特点。 (图 36) (图 37) (图 38) (图 39) (图 40) (图 41) (图 42) (图 43) 二、上师秦汉,下法邓赵 “印宗秦汉”这一印学主张最早的提出者是元代的吾丘衍和赵孟頫,并贯穿 了以后的整个篆刻发展史。奚冈曾曰:“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 袁三俊在《篆刻十三略》开宗“学古”中认为:“秦汉六朝古印,乃后学楷模, 犹学书必祖钟、王,学画必宗顾、陆也。广搜博览,必有会心”。在桂馥《续三 十五举》中,王兆云曰:“秦、汉印章,传至于今,不啻钟、王法帖,何者?法 帖犹借工人临石,非真手迹。至若印章,悉从古人手出,刀法、章法、字法,灿 然俱在,真足袭藏者也”。秦汉印章,古朴浑厚,富有金石韵趣,自元代赵、吾 大力倡导文人篆刻以来,习篆刻者无不以善宗秦汉为标榜。 汪新士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汪乃恕为光绪年间衢州首富。父亲汪志庄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为民国初年国会议员,精诗书印、广结交、富收藏、书画碑帖、石章印谱······既 多且精。堂伯父汪访平诗、书、画、印无不通,尤精篆刻。母亲余氏出生于七代 书画之家。舅父余绍宋[8]是民国时期的大书画家。幼年的汪新士就生活在书画文 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耳濡目染,从小就对书法、篆刻有着浓厚的兴趣。5岁开始 学习书法,15 岁从伯父、舅父学习篆刻。在家朝夕浸淫金石碑拓印谱,研习鉴 赏,多有会心,为其以后篆艺精进奠定了厚实的根底。 汪新士“弱冠学治印,无师友,乏善本,惟任性之所之,辛已秋,赴龙游省 见舅父余越园先生,蒙诲曰,印宜宗汉,近代各家,不必取法,尤须研习书法及 《说文》,始有所本。” [9]由此可见,汪新士学印的第一位老师是其舅父余绍宋, 并教诲他学印要以“秦汉为宗”,又不能专攻一加,尤其不能模仿近人作品。其 师马公愚[10]先生也常教导他治印以秦汉为归。必精研篆留,饱览金石文字,融会 贯通,始能得心应手。 汪新士学习秦汉印,摹刻甚少。如图 45,摹刻秦汉印“淮阳王玺”(图 44)、 以及摹刻汉白文印“大富贵昌,宜为侯王,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图 46)。 (图 44)汉印 (图 45) (图 46) (图 47) 汪新士摹刻很少是因为印谱颇贵且课业繁忙,所以汪新士常借来印谱、反复 考虑。他虽摹刻很少,但常精研古玺秦汉印谱,其实已经达到摹刻之功了。他曾 说:“摹古者尤少,盖因于生活无定,且日间求学,治印之事往往夜间为之,课 业既繁而财力亦有限也,故于古玺印谱浏览而已。” [11]1948年,他曾多次拜访古 印鉴藏家陈伏庐[12],研读汉印四百余方。曾为其刻“陈伏庐印”(图 47)。 汪新士早期在秦汉印中用功很深,我们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窥得其貌。 如图 48“怅寥廓”拟汉印。图 49“康强”仿汉玉章法。题记:“四月三日夜, 仿汉玉章法。丁、王二老云,前作未得汉玉之神,经参阅古玉印汇,磨而改之, 比较之下信然之。后二十二日灯下再记。”再如图 50,白文“吕思勉印”仿汉印。 图 51“惊回首”拟秦印。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图 48) (图 49) (图 50) (图 51) 汪新士学古玺印最深,在他的很多印中有很明显的战国古玺印的特点。他的 白文印吸取了战国玺古玺多有边栏或中间加一界格,少数是田字格的特点。如图 52 “汪砚泓”、图 53 “古稀老鹤”。而图 54“李亚丁”和图 55“游婧”在篆法 处理上更加灵动有趣。朱文印则吸取古玺印中边框宽厚,篆字线条细,上紧下松 的特点。如图 56“福厂七十岁后所书”。边款:“福厂明年政七十,谨制此印奉 介,戊子嘉平,开年。” 图 57“汪新一”、图 58“画村”、图 59 “辅之时年正 七十”、“游世春”、“任全方”等。 (图 52) (图 53) (图 54) (图 55) (图 56) (图 57) (图 58) (图 59) 汪新士在以秦汉浙派为宗时,还兼猎各家,特别在他篆刻生涯后期在邓赵二 家用功最深。邓石如[13]篆刻提倡“印从书出”,“摹印如其书,开古来未发之蕴” (杨沂孙语)[14]。汪新士吸取了邓石如朱文印篆法和章法特点,这与汪新士经常 临习邓石如书法《白氏草堂记》有很大的关系。尤其运用邓石如以遒劲圆转富于 装饰性的小篆入印的特点。如图 60刻“江山如此多娇”,边款“拟邓石如篆法。” 此印是汪新士学邓派的代表作,借鉴邓石如篆字特点,并且在作品构图上不以单 字平衡为基础,而将全部印面视为创作单位,字与字之间穿插呼应,丝丝相扣,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以此增强了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我们可以再比较图 61“余子安研读记”与图 62邓石如“折芳馨兮遗所思”,两印在字法穿插处理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可以看 出汪新士在字法处理上还不够邓石如圆润刚健,婀娜有姿,章法也略显呆板,不 够放意。汪新士所刻此类印还有图 63“宗羲居士”、图 64“吴忠收藏”、图 65“马 万程印”、图 66“余绍宋研究学会成立纪念”等。 (图 60) (图 61) (图 62) (图 63) (图 64) (图 65) (图 66) 汪新士受赵之谦[15]的影响也很大,赵之谦在篆刻上的贡献莫过于“印外求 印”,而汪新士正是传承了这种思想,下章笔者将会对其汲取汉镜、碑额、汉器、 砖瓦等金石文字入印的特点作详细的分析。汪新士在早期主要是吸收赵之谦白文 的篆法和章法特点。如图 67“龙游余绍宋印信长寿”。边款:“戊子冬月,福广 丈为家母舅拟悲广意,命刻成之,恨未能传神,开年谨记于春住楼。”此印是仿 赵之谦“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印(图 69),“江山汪新士印信长寿”(图 68)也 是仿此印篆字、章法。如图 70,“红军不怕远征难”,也是仿赵之谦印,其边款 为“学赵之谦用多种金石文字治印”。 (图 67) (图 68) (图 69) (图 70)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如图 71,“杨随震诗文书画之记”,此印脱胎于汉铸印,正是利用赵之谦白 文印中强调虚实的特点,“记”字有一片大虚块,“之”和“文”字则是中虚块, 而“随”、“震”等地方则是小虚块,使得此印突出了大、中、小的虚,块块的虚 实,营造出印面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刀痕与块面之间的点缀变化交织出印面的轻 重节奏感。但此印线条比赵之谦更粗,虽加强了虚实对比关系,但也使此印略为 紧张。再如图 72“方辉春印”,此印字形基本是方的,但方中有圆,特别是在转 折处外方内圆,甚至“方”、“印”字的横画也带弧形,使此印刚柔相济。此类印 还有,如 “国清寺书画馆”(图 73)、“在新书画”、“萧文学书”,而图 74“钱君 匋书画长寿印”字法更灵动。 (图 71) (图 72) (图 73) (图 74) 我们比较图 75“袁敬州印”与图 76赵之谦印“赵儒卿”。此印吸取了赵之谦 印边留红多的特点,文字平正排叠,线条饱满酣畅,刻出的线条陡立虚耸,朱白 分明。在汪新士的许多印中也有体现,“魏新书画”(图 77)、“葛东文化艺术”、 “刘源”等。再如图 78“陈大羽书画长寿印”,此印在吸取了赵之谦篆法和章法 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齐白石冲刀法,相互结合运用,使此印别有意趣。 (图 75) (图 76) (图 77) (图 78) 三、印从书出 “印从书出论”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碑派书法思想刺激下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印 章美学观。这个观念的出现主要反映在对皖宗印人邓石如篆刻艺术的评价中。黄 士陵曾说:“魏丈嫁孙之言曰:‘完白书从印入,印从书出?’(见《吴让之印谱 跋》)卓见定论,千古不可磨灭。”(见黄士陵“化笔墨为烟云”印印款)[16]。邓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石如之后,杰出的篆刻家大抵都实践了“印从书出”之路。吴昌硕一生写《石鼓》, 其印作完全统摄于自己的篆书风格之中。至于齐白石,其写意精神的印章,更是 “印从书出”的典型。他在自述中曾说:“得《二金碟堂印谱》,方知老实为正, 疏密自然,乃以变。再后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再后喜《三公山碑》,篆 法意变。最后喜《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17]由此可见,邓 石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等无一不是书印皆备,溶书法入篆法,以刀法传 笔法的高手,他们力求书法入篆,要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生相辅。因此, 书法和篆刻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印风也是和书风相统一的。汪新士亦如此,其篆、 隶、真、行无一不精,其篆刻作品也是“印从书出”的代表之一。 大多数人对于汪新士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其篆刻成就,其实他的书法功底也相 当扎实。他 5岁开始随父学习书法,初学颜真卿、赵孟頫楷书;继而研习汉隶、 魏碑;再到近代邓石如、杨沂孙、吴昌硕等名家。他遍临诸家,并且能达到神形 兼备,每一件书法都有不同的意趣。并且,前文曾讲到,汪新士治印曾学邓石如, 由此,他对于“印从书出”同样也有深入的理解。 汪新士书法在篆书上用功最深。正因为其篆书功底基础厚实,由此他在篆刻 中就体现了其文字的笔墨意趣,表现出印之精神,使其篆刻作品浑厚朴实,变化 万千。汪新士篆书主要受二李(李斯、李阳冰)影响,他曾刻“我师二李”(图 79)。如附图一,此作品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 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外拙内巧,疏密适宜。汪新士年谱中记载其学过小篆 《峄山刻石》。如附图二,此作品线条粗细一致,圆起圆收,字体端庄严谨,从 容平和且劲健有力。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表现圆浑流丽、强健有力的 风格。在其篆刻作品“迎春到”(图 80)和“洒向人间都是怨”(图 81)正是采用 这种篆法。 (图 79) (图 80) (图 81) 汪新士在篆书上还旁及毛公鼎、散氏盘、石鼓、甲骨文。如附图三,此作品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具有典型的西周金文风格,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字形大小 错落,追求整体的笔意圆劲茂隽、气象奇逸飞动。其篆刻作品“虎踞旁龙今胜昔” (图 82)以及“钟山风雨起苍黄⋯⋯人间正道是沧桑”(图 122)正是吸取了这 个特点。我们再比较其书法作品“庆祝中国楚文化节在荆州举行”(附图四)和 其篆刻作品(图 83),可见它们篆字结体如出一辙,真正表现了汪新士“印从书 出”的篆刻特点。 汪新士临习过吴昌硕的《石鼓文》。如附图四,此作品凝练遒劲,圆熟精悍, 刚柔并济,苍劲雄浑。在其篆刻作品“驱虎豹”(图 84)正有吴昌硕书法的笔意。 汪新士还临习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在其篆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图 60) 中也有体现。汪新士年谱记载,他还临习过清代书法家杨沂松篆书。 (图 82) (图 83) (图 84) (图 85) 除了精习篆书,他还常书写汉隶。他曾刻“书宗两汉”印(图 85)。据汪新 士年谱记载,他从小临习书法《史晨碑》、《汉张景碑》。如附图五,此隶书作品 结体方整平正,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波挑分明,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端 庄肃穆。他常在边款中以隶书刻印文(如图 86)。由于受邓石如影响,汪新士常 也用隶书笔法写篆书。如附图六,此作品结体扁平,圆涩厚重,雄浑苍茫,古茂 浑朴。 其实,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魏碑,他常临习《张猛龙碑》、《爨宝子碑》。正 是有这种书法基础,才为他在边款中创造性的单刀刻爨宝子碑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附图七,此作品用笔方峻,起收果断,朴茂古厚,大巧若拙,率真硬朗,气魄 雄强,尽得碑意。我们在汪新士的边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图 86)。 另外,其行书作品对他影响较小,主要受赵孟頫,王羲之的影响。汪新士年 谱记载,他 9岁时就临习赵孟頫小楷《汲黯传》。如附图八,此作品结体宽绰秀 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他偶尔也用行书入款,以追求整体贯气的面貌(如图 138)。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 汪新士不仅兼通正草隶篆四体书,精篆刻,也善丹青。他偶作墨竹,清新淡 雅。这主要得益于他 1941年考入“浙江联合师范学校”,当时的美术老师是著名 女画家孙多慈。受文革影响,他在钟祥下乡期间,为生产队和社员画了不少毛主 席像,即有赖于青年时代打下的扎实基础。如图 87,此作品的毛主席像栩栩如 生,并且在图像下还直接摹以毛体入印,更使得此作品惟妙惟肖,神形兼备。 (图 86) (图 87) 第二章 汪新士治印特点 汪新士治印作品的成熟期主要是在中年时期,不过他中年几乎全部在狱中度 过,大部分时间缀作,其代表作主要是《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本章节,笔者 将就此印谱中的印作具体分析汪新士的治印特点。 首先我们必须要分析其印谱创作的独特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我们知道毛泽 东诗词表现了革命者开阔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文笔雄丽严谨,深得艺术工作者 的喜爱和欣赏。1960 年前后陆续在报刊发表以后,全国各地的不少篆刻家,都 先后选取某首作品作为组印或摘句,选句来镌刻。其中毛泽东著名诗句“江山如 此多娇”就几乎被所有的篆刻家选作印语。例如邓散木、来楚生、钱瘦铁、钱君 匋等篆刻家都刻过,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 1962 年 8 月,汪新士正遭受文革影响,被下放到湖北钟祥劳动,他也受当 时社会的影响,在下放钟祥的艰苦的环境下,以砖瓦刻出了一套宝贵的《毛泽东 诗词集句印谱》。可以说这套作品正是汪新士篆刻艺术的成熟代表作。接下来笔 者将通过汪新士的《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详细分析汪新士篆刻的艺术价值。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0 一、《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艺术价值——印外求印 清末印家赵之谦,是“印外求印论”的倡导者和开拓者。在创作实践上,他 寻求独立,艺术视野非常开阔;其印广汲博取,诏版、钱币、镜铭、砖文、无所 不用,其印风格多样,突破了前人“印中求印”的局限。赵之谦于印章初学浙派 丁敬、黄小松。丁敬及其弟子的印款中,已经表露出突破汉印的多元审美取向和 “印外求印”的倾向,这是因为浙派印人多为金石考证家,因而在摩挲古器、考 证金石文字中所获得的许多情趣,不可能不影响他们的印章创作。浙派的这种借 鉴金石文字以丰富印章艺术趣味的审美认识,却给予赵之谦以启迪和影响。由此 赵之谦“印外求印论”是从浙派印人中来。而汪新士正是以浙派为宗。 关于“印外求印”,汪新士受赵之谦影响最深。前文也曾提及,我们可以在 其印“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可以看出,其边款为“学赵之谦用多种金石文字治印”, 此印刻于 1964年。1963年 11月,在西泠印社 60周年之际,他曾撰写《印外求 印的尝试》一文,现由西泠印社作为资料保存。从那开始,就开始了一系列印外 求印的实践创作。1989 年 6 月,刻“齐义智”,边款:“印外求印,为六百年 来摹印家立一门户,此辈庵所以能别树一帜之卓识也。以秦昭版文字入印,乃予 所追求者。”(如图 131) 《毛主席诗词集句印谱》更是其“印外求印”代表作。以下笔者将具体从篆 法、章法、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其印外求印的艺术价值。 首先,在篆法上,汪新士汲取了许多金石文字入印。如图 88,“神女”是 用甲骨文入印,边款“用甲骨文拟先秦小玺”。图 89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用 秦诏版文字入印,边款为“拟秦诏版文字效法汉鉴印刀法”。图 90“看今朝” 印以瓦当文入印,边款“拟古瓦当”。图 91 “缚苍龙”印是用汉碑篆额入印, 边款“拟汉碑篆额”。图 93“天翻地覆慨而慷”印以古砖文字入印,边款“拟 古砖文字治印”。图 94“俱往矣”印是用元朱文入印,边款“拟元朱文”。图 80“迎春到”印以玉著篆入印,边款“拟玉著篆”。图 95“红旗卷起农奴戟” 印以“拟钟鼎文字”入印。图 84“驱虎豹”印用石鼓文入印,边款“用石鼓文 笔意”。另外,图 96“一幅悲惨壮烈雄伟瑰丽的长卷”印用魏碑入印。图 116 “中国人民革命诗史”印则是用篆隶笔法书写的简体字入印。而图 92“同心干” 印直接以简化字和汉玉印文字同时入印,“干”字为简化字。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1 (图 88) (图 89) (图 90) (图 91) (图 92) (图 94) (图 95) (图 96) (图 93) 汪新士还采用毛体入印,我们可以拿他与韩登安比较,韩师是采用自己的 草书方式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如图 99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而汪新士 则直接摹刻毛体书法,如图 97“红旗漫卷西风”,借以毛体书法(如图 98)入 印,再配以独特的边框处理,以篆刻的形式再现了毛体书法的魅力,使此印既具 有其书法原貌,又具有金石韵味,使之成为一幅绝妙的印作。并且在当时条件如 此恶劣的条件下,能让毛体在如此小印里神形兼备,这充分体现了汪老深厚的书 法绘画功底,扎实的文学休养和高超的篆刻技艺。 (图 97) (图 98) (图 99)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2 在章法上,《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同样也是印外求印的重要体现。汪新士 借鉴了许多古代印章风格。并且每方印都精心设计,通过各种手法使印文和谐统 一。如图 100,“忆往昔”印仿“古四灵图”。图 101“洒向人间都是怨恨”印 仿“封泥”(图 102)。图 103“多奇志”和图 108“枪林逼”印拟“汉图案印”。 图 104“敢教日月换新天”和图 107“六亿神州尽舜尧”两印一朱一白都拟“古 玺”,运用了先秦古玺常用的“异变构形”——部首竖向下移,即把通常置于字 左侧或右侧的部首移植到字的下部。并且诸字上下左右伸屈穿插,挪让有度,浑 然一体。图 110“天下白”印仿“汉鉴印”,在设计上也别出心裁,椭圆形印面 因字设形,天和白字各占半边,而下字居中顶上,使两边对称,字与字之间错落 有致,形成强烈的对立统一关系。图 105“环球同此凉热”仿“古铜镜”。图 106 “芙蓉国里尽朝晖”印仿“汉铸印”。图 109“起宏图”印仿“汉玉印”。图 111 “歌一曲”仿“汉半通印”。图 51“惊回首”印仿“秦印”。 (图 100) (图 101) (图 102) (图 103) (图 104) (图 105) (图 106) (图 107) (图 108) (图 109) (图 110) (图 111) 汪新士还充分运用明清以来许多流派的创作手法。例如图 112“敌军围困万 千重” 和图 113“当惊世界殊”一朱一白两印采用“浙派”手法。图 114“欲与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3 天公试比高”仿王福庵元朱文印,此印笔画起笔收笔略带圆头,笔画似连非连, 似断非断,整体章法疏密得当,自然流畅。图 115白文“百年魔怪舞蹁跹”采用 吴让之手法。图 60“江山如此多娇”采用邓石如朱文手法,并且各字之间在章 法上巧妙处理,穿插有度、相互顾盼,韵味十足。图 116“中国人民革命诗史” 在章法处理上也别具匠心,此印本有界格,“人”字笔画少,于是汪新士借用吴 昌硕方法把“民”“革”两字打破界格占用“人”字部分位置,使全印互相伸缩 腾挪,疏密有致,并且他用“国”字上下两横、“革”字首横代替界框,又使此 印平中有奇,韵味十足。图 117“风雷激” 印采用吴昌硕手法,边款为“拟缶 翁”,但在运用上还不够老辣,边框处理也还显稚嫩。图 118“今胜昔”印采用 齐白石手法,边款为“拟白石老人法,新士试作”。但从印面看还并未得白石之 法,略显牵强,在章法处理上白的大小分布也太过于平均,使印面太花,不够厚 重,刀法也不够老辣。 (图 112) (图 113) (图 114) (图 115) (图 116) (图 117) (图 118) 在刀法上,汪新士大多采用浙派刀法,但又多变。他执刀如执笔,采用单刀、 双刀、冲刀、切刀等各种刀法,并且他把王师、唐师、韩师的浙派运刀之法相结 合并加以变化,形成了自己短冲、快切、转角带摇的独特刀法。他曾指出“用刀 时,特别注意转角处,以‘刀未到而意先到’的刀法,使成外圆内方,能取得浑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4 厚的效果” (1965年 6月汪新士撰写的《特殊与一般、个别与整体相结合的篆 法和章法》)。如图 108“枪林逼”和图 112“敌军围困万千重”两印都是采用 这种刀法。并且他还吸取了其他诸家的刀法,例如图 113“当惊世界殊”用陈鸿 寿刀法,边款“拟浙派用陈曼生刀法”,此印充分运用了陈鸿寿切刀法的丰富魅 力,张扬的刀意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雄健奔放、变幻莫测的印面效果和神 韵。图 89“百万雄师过大江”则是仿汉鉴印刀法,边款“拟秦诏版文字效法汉 鉴印刀法”。图 107“六亿神州尽舜尧”参用邓石如刀法。图 118“今胜昔”印 采用齐白石冲刀法,但还不够精到老辣。 汪新士在印外求印的尝试中,并不是单一的运用一种手法,而是多体、多 派同时运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例如图 119 “风景这边独好”,边款“用 元朱文篆法试作汉玉印风格”。图 120“全无敌”,边款“拟汉玉印文字用现代 图案”。图 121“扫除一切害人虫”,边款“参用赵之谦、黄牧甫、齐白石诸家 之法”。图 88“神女”,边款“用甲骨文拟先秦小玺”。图 92“同心干”,边 款“拟汉玉印文字配以现代图案干以简化字”。我们再看图 122,他将毛泽东七 律一首《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 4句用秦诏版朱文, 将后 4句用秦诏版白文。这一朱一白相映成趣,并运用 了古玺、钟鼎、石鼓、封泥等特点,加以秦诏版本身所 具有自由随意、潇洒遒劲的风格,使此印别具特色。 (图 119) (
本文档为【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91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1-09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