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魏晋文人的“俯仰”精神

论魏晋文人的“俯仰”精神

举报
开通vip

论魏晋文人的“俯仰”精神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l、坚持以“求实、创新一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

论魏晋文人的“俯仰”精神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l、坚持以“求实、创新一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研究生签名: 煎笙王瓠 日 期:生脚阵脚啦 茄 目录 摘要要⋯⋯⋯⋯⋯⋯⋯⋯⋯⋯⋯⋯⋯⋯⋯⋯⋯⋯⋯⋯⋯⋯⋯⋯⋯⋯⋯⋯⋯⋯⋯⋯⋯⋯⋯⋯⋯⋯⋯⋯⋯⋯⋯⋯I Abstract⋯⋯⋯⋯⋯⋯⋯⋯⋯⋯⋯⋯⋯⋯⋯⋯⋯⋯⋯⋯⋯⋯⋯⋯⋯⋯⋯⋯⋯⋯⋯⋯⋯⋯⋯⋯⋯⋯⋯⋯⋯⋯~II 导 言⋯⋯⋯⋯⋯⋯⋯⋯⋯⋯⋯⋯⋯⋯⋯⋯⋯⋯⋯⋯⋯⋯⋯⋯⋯⋯⋯⋯⋯⋯⋯⋯⋯⋯⋯⋯⋯⋯⋯⋯⋯⋯⋯⋯1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5 第一节“俯仰"精神溯源⋯⋯⋯⋯⋯⋯⋯⋯⋯⋯⋯⋯⋯⋯⋯5 一、“俯仰”的语义分析与界定⋯⋯⋯⋯⋯⋯⋯⋯⋯⋯⋯⋯⋯⋯⋯.5 二、“俯仰”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发掘⋯⋯⋯⋯⋯⋯⋯⋯⋯⋯⋯⋯⋯⋯7 第二节“俯仰"精神的特征⋯⋯⋯⋯⋯⋯⋯⋯⋯⋯⋯⋯⋯⋯.9 一、时空合一、天人合一⋯⋯⋯⋯⋯⋯⋯⋯⋯⋯⋯⋯⋯⋯⋯⋯⋯9 二、与艺术创造的契合⋯⋯⋯⋯⋯⋯⋯⋯⋯⋯⋯⋯⋯⋯⋯⋯⋯.1l 第二章“俯仰自得,游心太玄"⋯⋯⋯⋯⋯⋯⋯⋯⋯⋯⋯⋯⋯⋯⋯⋯⋯⋯⋯⋯⋯.14 第一节“俯仰"精神与魏晋孤独⋯⋯⋯⋯⋯⋯⋯⋯⋯⋯⋯⋯..14 一、“俯无鳞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的曹植⋯⋯⋯⋯⋯⋯⋯⋯⋯⋯⋯15 二、“羁旅无俦匹,倪仰怀哀伤”的阮籍、嵇康⋯⋯⋯⋯⋯⋯⋯⋯⋯⋯.16 三、“心为形役”、“仰人鼻息”的陶渊明⋯⋯⋯⋯⋯⋯⋯⋯⋯⋯⋯⋯.19 第二节“俯仰"精神与慕仙情结⋯⋯⋯⋯⋯⋯⋯⋯⋯⋯⋯⋯..22 一、“俯则未察,仰以殊观”——建安的现世情怀与“慕仙”⋯⋯⋯⋯⋯⋯..23 二、“倪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正始的遥深与“慕仙“⋯⋯⋯⋯⋯⋯26 三、“仰吟烛龙曜,俯步朝广廷”——两晋的玄谈咏怀与慕仙⋯⋯⋯⋯⋯⋯..29 第三节“俯仰"精神与诗意栖居⋯⋯⋯⋯⋯⋯⋯⋯⋯⋯⋯⋯..30 一、“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心灵“俯仰”中的自然美⋯⋯⋯⋯⋯⋯30 二、“倪仰慷慨,优游容与”——山林“俯仰”与隐逸⋯⋯⋯⋯⋯⋯⋯⋯.31 三、“俯仰终宁宙,不乐复何如”——“俯仰自得”的桃花源⋯⋯⋯⋯⋯⋯..33 第三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6 第一节“俯仰"精神与魏晋审美观照⋯⋯⋯⋯⋯⋯⋯⋯⋯⋯⋯.36 一、仰“观”与俯“察”⋯⋯⋯⋯⋯⋯⋯⋯⋯⋯⋯⋯⋯⋯⋯⋯..36 二、“观”、“察”的视界与审美⋯⋯⋯⋯⋯⋯⋯⋯⋯⋯⋯⋯⋯⋯⋯38 第二节、“俯仰”精神与魏晋文艺⋯⋯⋯⋯⋯⋯⋯⋯⋯⋯⋯⋯..38 一、“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陆机诗赋的“俯仰”精神⋯⋯⋯⋯⋯⋯38 舢8洲7⋯8川6舢2舢7m⋯⋯⋯●■●舢Y 目录 ’二、“俯殆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文赋》的“俯仰”精神⋯⋯⋯⋯..42 结 语⋯⋯⋯⋯⋯⋯⋯⋯⋯⋯⋯⋯..⋯⋯⋯⋯⋯⋯⋯⋯⋯⋯⋯⋯⋯⋯⋯⋯⋯⋯⋯⋯⋯⋯⋯⋯⋯⋯⋯⋯⋯⋯。46 参考文献⋯⋯⋯⋯⋯⋯⋯⋯⋯⋯⋯⋯⋯⋯⋯⋯⋯⋯⋯⋯⋯⋯⋯⋯⋯⋯⋯⋯⋯⋯⋯⋯.47 摘要 摘 要 “俯仰”是指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原始视觉活动。随着本初意义的原 始直觉的经验积淀,“俯仰"逐渐内化为人们心理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发展为人 对自然、社会乃至自身的审察活动,上升为复杂的审美意义和精神意义。纵观魏 晋文人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用一个关键词“俯仰”加以概括。 本文将“俯仰"精神作为切入的视角,主要从三方面尝试进行“俯仰"精神 的理论建构。第一部分对“俯仰”精神的渊源关系和特征两个问题进行界定;第 二部分结合文人审美以及自觉的艺术实践,以魏晋孤独、慕仙情结、诗意栖居三 个角度考察“俯仰”精神与魏晋文人的生命意识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从“俯仰” 的审美观照中发掘魏晋审美精神的主要内涵,得出如下结论:“俯仰’’精神是中 国古代审美精神的基本姿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从一 定意义上决定了中国审美实践中主体朝向自我和面向自然的双向建构和还原。 关键词:“俯仰"精神,魏晋文人,审美 Abstract Abstract ”Fllyang”ref.erstotheancientslookingupskyandlookingdownattheoriginal VisionofgeographjcalactiVities.withthebe酉nningoftheori酉nalmeaningofthe experienceofintuitionaccumulation,”Fuyang”graduallyjntenla】jzedint0peoplelS psychologyOfconsciousnessandthinkingactivities,developmentasanatural,social aIldeVenits0wnscrutiny0ftheaCtivities,rosetOthecomplexaestheticme柚ingand spiritualsignificance.T1lrou曲outtheaestheticcharacteristicsoftheW西-Jinliterati. akeywOrd”Fuyang"shOuldbesunlmarized. Thispapertal【es”Fuyang”spi—tasthecutintoperspeCtive,themain three-prongedattemptto”Fllyang”thespiritofthetheofetjcalC0咀struction.,玎1efirst panindicatestheoriginsandcharacteristicsoftherelationshipof”Fuyang”sipirit be觚eenlhetwOissuestOdefine;nesecondpart0fthecombination0fliterary aesthetics,aswellasself二consciOusanisticpractice,t0theWei锄dJin10nely’Mu Xi姐complex,poetici11llabitthreedi虢rentan醇es,”Fuyang”W萌柚dJinliterati spifitandawarenessoftheintrinsic1inkoflife;Thethirdpart舶mthe”Fuyang『『in aestheticspiritoftheWei粕dJindiscoverthemaincontent.Drawthef0110wing conclusion:”Fuyang”thespiritofancientChineseaestheticspirit,thebasicst锄ce, renectingthetraditionalahinesecultureaIldnalionalspirit,thedeepstruCtureofthe decisionf幻masenseofaestheticpractice,themainbodyofChina’smovetowards seIfandnature-0rientedtw0.waVconstructiOnandrcstore. Keywords:”Fuyang”spirit,Wd-Jjnliterati,Aesthetic lJ 导言 垦吉寸目 纵观魏晋时期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用一个关键词“俯仰”加以概括。“俯 仰”以宇宙天地和自然万物为观照对象,以“观"、“察"为观照方式,以“往还"、 “远近’’、“取与”为审美思维方式,以营构意境开启主体的心灵世界和精神追求 为旨归。一俯一仰之间,月落乌啼,云卷云舒,心灵至于澄澈;一沙一世界,一 花一天堂,一弯明月,一泓清泉无不映照着心灵宇宙的无限和自由。 秦汉王朝因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迅猛发展的封建经济,气势恢宏的文化在中 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 最痛苦的时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 旧礼教的总崩溃⋯⋯"①汉帝国瓦解引起了儒家思想的信仰危机,而“儒学信仰 危机的加深,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把魏晋思想引向了玄学。"②“整个玄学的主题 是在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理想人格本体的构建,但同时又认为这种本体必须表现为 感性的现象存在,因此它在根本上是与美学相通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一 方面,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目光和视角投射到自然中,发现了自然的美。魏晋 士人在松涛泉涌、明月清风中寻求到了在现实世俗社会无法获得的心灵的感触和 美感的激活,苦闷的压抑、痛苦的彷徨,心中的恐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稀释。 在魏晋士人眼中,自然已经不再是“比德"的功利象征,而是映彻心扉的明镜, 自然美在魏晋士人的把酒临风和游目骋怀中与主体心灵交相辉映。另一方面,人 们转向于内心世界重视精神层面的探寻与确证。“俯仰’’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显现,是主体与宇宙发生生命交融的一种心理状态。芸芸众生,唯独人能 够观照并创造一个美的世界。“俯仰"是主体综合运用视觉、思维、情感、观照 等社会器官来摹写宇宙生命的节奏,体合着主体的情感波动,反映着整体生命④的 和合的运动轨迹。这一微妙的精神活动的实现,既有赖于审美主体对宇宙万象的 “俯仰",又要求审美主体体合到宇宙天地间的阴阳、虚实的生命节奏,“静而与 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在宇宙天地中“俯仰自得",跃入自然万物的节奏里 去“游心太玄’’。从这一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前人对这一问题虽有所涉猎,但都语焉不详,更缺少整体 回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同上,第6页。 @同上,第12页。 鲫整体生命——宇宙天地间的人与所有自然生命体都是一个共通的整体,其间生命结构与社会结构处于异 质同构的状态。“俯仰”精神正是主体生命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生命的情感和荚学观照,并与之处于和 合交融、交融互渗的状态,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谓“倚叶藕,满塘转’互相【大J依,牵一发而动全身”。 9刘武:《庄了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儿4页。 导言 的把握。近年来,学界对“俯仰’’的研究多关注“审美观照"方式和审美精神建 构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上。研究成果主要有:现代学者宗白华先生首先将“俯仰" 阐释为“仰观俯察、远近取与"的审美观照方式。他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 间意识》中借助嵇康对“俯仰"的独特理解,明确指出:“中国诗人、画家确是 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到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 以至于“诗人虽不必直接用俯仰字样,而它的意境是俯仰自得,游目骋怀的。"① 朱良志继承宗白华先生的结论在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一书论述中国艺术 “远"的审美追求时,以引俯仰之说’的重要转化作用"为题,点出“‘俯仰’ 之说对后代艺术影响甚大,一方面它继承先秦庄子和楚文化中远游式观照中的超 越精神,另一方面又包含着具体的视觉观照内涵,这种新内涵保留了先秦游观说 的游动飘移的认识特点,同时把这种特点从虚幻的心灵落实到具体的认识途径 中,因而它在艺术认识过程当中具有实际操作价值。"②韩德林的《境生象外—— 华夏审美与艺术特征考察》将华夏美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种,其六便是“推崇 俯观仰察、远望近察的‘流观’观照方式":“事实上,俯观仰察、远望近察这一 ‘流观’方式,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观照世界的一个模式(定势),已经自然而然 地支配着我们民族审美活动的开展,也就是说,不但对天地自然和艺术美的观赏 中持这一观照方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和物的审视,也大抵持这一观照方 式。"@王明居的《宗白华周易美学研究》认为:“易传系辞是对宇宙俯仰观照论 的首创者,也是俯仰观照法的理论渊薮。中国历代文人的审美观照法,均滥觞于 此。中国几千年来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有力地证明,周易的俯仰观照法是 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富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特色的。’’④汪裕雄的《审美静照 和意象创构——宗白华意境创构书评》论述了“审美静照是艺境创构的起点," 并进一步论证“中国人的静照方式是‘俯仰往还,远近取与’。"@张晶的《论中 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论述了:“仰观俯察成为中国艺术创造过程中关于审 美观照的基本方式。"@张锡坤《<易传>与中国美学的审美观照——中国古代山 水诗山水画的文化渊源》从“上下远近会通相联、视点游动、时空合一体、人的 自我超越、艺术形象创造”⑦五个角度论述了“俯仰”宇宙的基本特征。薛富兴 的《自然审美的意义》论证了“人类在自然审美活动中产生了形式感,实现了由 耳目快感到心理快感的飞跃,培养起对现实对象超物质功利的精神性审美态度。"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f}{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留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版社1995年版,第387页。 @韩林德:《境生象外——华夏审美与艺术特征考察》,.卜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4页。 娜见《安徽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l期。 四见《安徽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锄见《现代传播》,2002年第2期。 回见《东方丛fu》,2008年第3期。 2 导言 ∞余开亮的《论六朝时期自然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形成》论述了“观物取象" 既需要完整的审美意象序列也需要主体观察心态与直觉。圆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揭示“俯仰"精神的审美内涵起到先导的作用,但从对“俯 仰”精神建构的整体角度而言并没有对其背景、内涵和外延及其与审美精神建构 的关系加以透彻的考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视觉直观而忽视了个体生 命深层的发现美、创造美的心理机制;二是重视将“俯仰"作为一种观照世界、 审视自身的观察方式而忽略其内在逻辑特质及其对传统观照方式的继承和超越; 三是表面的对“俯仰”阐释而没有对其形成的背景及其理论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审 美精神建构的关系考察透彻;四是多以主客二分的角度把握审美中主客体之间的 关系,没有对“俯仰”精神及其与魏晋审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加以明确的界说和 整体的把握。 实则,“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以“我"为原点向 外体察万物、向内自省,在对主客体的观察中体现精神的个体性的活动,是一种 以个体生命情感直观体验为主体的审美精神的建构。诚如尚永亮在其《自然与时 空》所论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 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古人对天地万象的仰观俯察,既是其迈入文明社会的必要阶梯,也形成中 国文化中人对天地万物周览遍观、细大无遗的运思方式。自然开启了人的时空意 识,人又将此时空意识用于对自然的观照⋯⋯在仰观俯察的动态过程中,用文学 作品表现出对自然和时空的不同态度,并由此展示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对话的真切 生动的历史画卷。’’@“俯仰"随着本初意义的原始直觉的经验积淀,逐渐内化为 主体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发展为主体对自然、社会乃至心灵世界的审察活动,“俯 仰"表现了人们新的审美视角的变化。“俯仰"之间,“自然美成为整个时代的一 种审美观念和系统的审美体系,”④“俯仰”也上升为复杂的观念意义和精神意义, 从而与魏晋时期的“人的自觉"、“文的自觉"和“审美的自觉”相得益彰,既描 绘了中国文艺精神的大致蓝图,又点明了中国审美精神的理路。从这一层面讲, “俯仰"精神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审美想象精神,是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基本姿态,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中国审美实践 中主体朝向自我和面向自然的双向建构和还原。本文选择“俯仰”精神作为切入 的视角,来观照魏晋的文艺实践以及文艺思潮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涵,并对具 体文艺样式(游仙诗、隐逸诗、田园诗)尝试新的阐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曲见《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林少雄:《仰观俯察的自然意识和俯仰自得的宇宙视角》,‘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 期。 3 导言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审美观照、审美精神建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4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一 “俯仰刀精神的源起 汉字是什么?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什么?它是世界主要语言之 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显然这样简单的回答过于肤浅,卡希尔在 《符号深化文化》一书中指出:“语言绝不能以一种静态的方式被定义为一个固 定的语法形式体系或逻辑形式体系。我们必须在它的实际运用中——在语言的活 动中——去考察它。而这种活动总是浸润着主体的、人格的生命之整体。"①从这 一意义上讲,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华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 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汉字也是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和人格气质的浓缩,在鲜活 的方块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第一节“俯仰”精神溯源 一、“俯仰"的语义分析与界定 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用“原逻辑思维”来考察各民族早期语言(包 括文字)的形成时指出“一切都以‘心象一概念’的形式呈现出来,亦即以某种 画出了最细微特点的画面呈现出来,一袁不仅在整个生物界的自然中方面是如 此,而且在一切课题,不论什么客体方面,在由语言所表现的一切运动或动作、 一切状态或性质方面也是如此。’’②这对我们考察汉字与传统思维的关系也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我们先看《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对汉字产生的说明: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 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 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盖取诸央。’’③ 许慎将“仰观俯察、远近取与’’作为文字产生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既渲 染了文字的神秘色彩,又激发起人们对于文字的特殊敬意。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 ①卡希尔:《符号深化文化》(李小兵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5页。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4页。 5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华先生对古代中国人关于仓颉的神话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说:“古人传述仓颉造 字时的情形说:‘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倪察龟文鸟迹之象, 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颉并不是真的有四只眼睛,而是说他象征着人类从猿 进化到人,两手解放了,全身直立,因而双眼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好像增加 了两个眼睛,他能够全面地、综合地把握世界,透视那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万物 的规定的线,因而能在脑筋里构造概念,又用‘文’、‘字’来表示这些概念。‘人’ 诞生了,文明诞生了,中国的书法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就具有美的性质。" ①“仰观俯察、远近取与”这一思维方式强调造字过程中取法自然的特点也凝成 先民思维的共同意识。 “俯仰"一词,“仰,举也。从人从印。”@“仰,与印音同意近,古仰印多 互用。此举会意包形音。’’③许慎将“印”训为“印,望欲有所及也。《诗》日: ‘高山印止’。’’④“仰"的意思是抬头向上看,许慎虽没有对“俯”加以明确的 解说,但是从其逻辑中可以清晰的知道“俯’’“仰"是相对的两个动作。“俯仰" 的本初含义当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从对现有文献的考察中,我 们发现“俯仰"二字源自《周易·系辞上》: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 知幽明之故也。⑤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 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⑥ 上》 除《周易·系辞》外,魏晋之前“俯仰”二字在文献当中也经常出现: 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庄子·在宥》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 与时迁徙,与世偃仰。——《苟子·非相》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苏武《诗四首》其四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285页。 o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4页。 o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j上I版社1981年版,第373页。 o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8页。 o王弼、韩康伯孔颖达:《周易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露同上,第168页。 6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俯仰”本身的动作性也正好契合了对的自然宇宙的“观察’’,因此“仰观 俯察’’作为观照世界的原始视觉活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便将主体对自然宇 宙的观照延展社会和人自身。我们从“俯仰"动作性和“观察”视觉性加以考察, “仰观俯察’’作为一种观照世界、审视自身的观察方式既具有视觉角度的意义, 也是一种以个体生命情感直观体验为主体的审美精神的建构。 二、“俯仰”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发掘 斯芬克斯之谜,这则古老的神话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隐喻。然而,人是什 么?答案可谓众说纷纭:“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①“故人者,天地之德,阴 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 别声,被色,而生者也。"②从这些对人的界说逻辑中不难发现,人是在对象性 的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参照系统中确立自我的。在对自然的“俯仰’’过程中, 主体一方面激活了自然的新生命,即所谓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一静一动,钟灵 毓秀,化仁化智,香远溢清;另一方面感悟到了自我的物理生命,升华了精神生 命的境界,纯粹了良知与性情;再次因“互渗律"的参与,自然与人的交互感应 作为根深蒂固的集体表象(亦即集体无意识),代复一代地积淀在人们的心理底 层。古人通过“俯仰"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以深化对整体生命的体验。诚如刘勰 所谓:“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俯仰"之间,主体将所得的整体对象加以创造,在主观创造的成品里显现 并映衬着主观的情思与志趣,经过这样向外拓展向内深究的辩证过程“把自己映 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作美的。’’④“俯仰"精神的理论 内涵即使主体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性的确证,亦即主体意识的精神品格与客体物 性的存在形态处于同构状态。在主客二分的世界里,“俯仰"既是在感性直观基 础上的审美观照,也是在体察万物的过程中省视自身,更是在物我冥和的状态中 的精神“远游"。诚如朱良志先生所言:“庄、屈所倡导的在精神远足中达到游观 的方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发展成为一种‘俯仰’之说。先秦时期,庄子曾云: ‘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易经·系辞上》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 观法于地’,于是八卦得以产生。《说文解字·序》又把它作为汉字的创造方法。 实际上,俯仰都不是观上看下的简单的观察的方式,如同一会看看天,一会看看 地,而如《左传·昭公十八年》所说的‘经天纬地日文’,旷观宇宙,用自己的心 灵编织天地的网,反映的是一种远游的精神气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被发展为一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1页。 ” 。《礼记·礼运》。 国刘勰:《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22页。 7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种宇宙人生态度和审美观照方式。’’①‘‘仰视碧天天,俯瞰绿水滨。"‘‘仰观宇宙之 大,俯察品类之盛’’是对宇宙自然的观照。“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是对主 体生命的审视。“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为"是达观超 迈的人生境界。“俯仰”之间,虽然没有豪情壮语或温馨呢喃,但主体对客体的 理性倾注,客体对主体的映现投射却以“情感的潜通"实现了对整体生命的观照。 “俯仰”精神沟通了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理与主体的自然之性,“俯仰"之际,人 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圆 现在我们要追问的是,对宇宙自然的“俯仰"是何以延展为主体生命的情感 体验的?主体生命是如何在心灵的小宇宙内开辟一片精神的栖息之所的?只有 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俯仰”精神。 众所周知,主体与自然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总是处于对立、对抗的关系,人类 总是力图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对自然的 态度不是主从的抗衡,紧张的对立,而是既讲究二元相对,又重视一分为二、合 二为一。传统诗文中所常用的“盘桓”、“周旋”、“徘徊’’、“流连”等词汇无不在 说明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物我一体、天人合一这种纵身大化,与物 “俯仰"的和合共融状态。人与自然这一参照系统一旦确立,“仰观俯察”这一 原始的视觉观照方式便具有了向普遍意义的“审美观照’’转换的可能。因为自然 美的发现和艺术美的创造,都与人的审美意识萌发相关的。在一个没有审美意识 的人面前,纵使有鸢飞戾天,飞瀑流泉,霜林红叶,风花雪月的景致都无所谓之 为美。主体生命以心灵映射万物,代山川立言,主观的生命情趣与客观的自然景 象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 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 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在中国长期的审美历程中,主体对自然万物的美的观照既需要一个完整的、 哲学意义上的审美主体的建构,又需要“俯仰”的对象具有美的征候,还需要物 我交融互渗(整体生命意识的参照互通)。基于此,我们说“俯仰”精神的外延 即呈现为主体的主观生命情趣与对象的客观景象交融互渗、和合共融的状态。当 古人选用“俯仰”来观照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时候,主体所进行的是一种动态 的审美:首先是主体视觉的“俯仰",强调视觉的前后上下运动来获取对象的形 象美感,即动态的观照;其次是主体的心灵“俯仰”,强调精神的升华和超越, 即在对象世界的感性形态本身——“像’’的呈现的基础上,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 形态所表现出来的共有特征——“象’’,从而进行超越感性形态本身某种普遍的、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386页。 国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宙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永恒的“相”①的抽象。至此,中国人内心深处潜在的美感行至魏晋才被“俯仰" 赋予了完整的审美特质,并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推动了当时的审美活动。主体用 观察的直觉“引吸无穷空间于自我,网罗山川大地于门户,"@用心灵的“俯仰" 来观照整体生命,用“自得"的气度来超越现实苦恼与死生。“俯仰’’之际,主 体的宇宙意识、空间意识、生命意识以及“近取身"“远取物"的姿态既与原始 思维关联,也彰显着中国人审美视界和合共融的诗性智慧。 第二节“俯仰”精神的特征 一、时空合一、天人合一 “俯仰”之间,古人敏感于生命的有限。连横槊赋诗,一世雄才的曹操也 在其《短歌行》中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喟叹。 如何能够超越有限达于永恒便成为世人追求的理想。从知性角度而言,面对时间 的流逝、空间的转换,人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的,“齐彭殇"只能是“妄作"。 然而从人对时空的审美观照角度而言,人类是可能超越有限以至于无穷的,在有 限个体生命中体悟到意义世界的无限。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面对流泉飞 瀑、耸峙云霄的自然奇观时:当面对巧夺天工、精妙绝伦的的人间奇迹时;当面 对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生活场景时,一种奇妙而深邃的心境油然而生。在人与 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生命共感过程中,对象的鲜活生命和主体的精神气质在充 沛的流露和彰显的基础上进入两冥的化境。虽然这种体悟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 这种感觉的状态对于我们眼蒙尘埃、心披物欲的俗人而言便具有永恒的意义。 “俯仰”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时空合一"。作为“至高无 上"@的“天"从字源上“从一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然而“大象人形。’’④从 上述逻辑中不难发现,有“人’’而“大",有“大"而有“天"。“地"者“万物 所陈列也”,乃“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从对人、天、地的顺序断 定上可以清晰的发现人的生命意识在苏醒。翻阅中国古代典籍,“天地’’直接连 用或分割对称使用频率很大,在天地二元对立中,所谓“天动地静"“天生地成" “天尊地卑"的次序先后也说明古人崇拜形成的顺序。有些时候,“天地’’二字 同时出现或者只出现“天”的时候,往往也表示“天地"的意思。那么,作为万 物陈列载体的“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的“土’’正 是神话传说中女娲造人的原料,从中也可以对“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断定做出 回骆冬青:《形而放学——美学新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 o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o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页。 9同上,第213页。 西同上,第286页。 o同上,第286页。 9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一个合理的补充解释。至于《春秋繁露》所云“天人一也"、“天人感应”便也顺 理成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从而获得主体的“知幽明之故。"“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远近"之间既表示空间的位置也表示时间的先后,这也 和先民的“宇宙”意识是相通的。“宇”,“屋边也,易日上栋下宇。"①“宙,舟 与所极覆也。”②《尸子》亦云“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周易·责卦》 所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就是从日月星辰等天象变化来考察时间世事的变化, “俯仰"之间主体感觉到的是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轮换,“岁、时"等时间观念 的形成充溢着以天为取法对象,天人融为一体的浓郁的生命情调。@ “俯仰”精神中的天人、时空关系在文学作品中又突出的表现在人与自然的 关系上。对于先民而言,天地间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大凡自然中的一切,无 不蕴含着无尽的审美意味。神话传说表现的多是幻想征服支配自然的原初动机。 时至孔子以山水取譬:“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④以水的源远 流长、奔腾不息的动态特征,比喻君子博学深造和不断进取;以山的稳重静穆、 参天拔地的静的特征,象征君子沉静刚毅和仁爱友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比德’’。 根据孔子的阐释我们可以推测,人在对自然万物的观照过程中,既注意了“物” 的外部形态的感性直观又注重“性”的对应提升——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即从 道德秩序与自然秩序相互感应的基础上进而揭示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诗经》 《楚辞》中的山水自然多被当作“比兴”的材料或者人物活动的背景。汉赋中司 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枚乘的《七发》等篇什无论是夸饰帝王林苑之富庶 优美还是赞美皇家建筑的宏伟堂皇,都离不开“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即便董 仲舒的《山川颂》,貌似专写山川美景,实为“天人感应"之说赋予山川以抽象 的精神,附和了儒家的“比德"理论,削弱了自然山川的审美价值。道家美学强 调顺应自然从而达到超功利的逍遥游(畅神)的境界。所谓“道法自然",包含 着由去蔽走向澄明,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的审美的生存状态。老庄强调 通过心灵的体悟,精神的修炼,从而达到一种摆脱物欲、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这也恰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人们可以去追求“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 至于后起的禅宗美学则以心灵为自然的奥府,强调通过妙悟将人与自然融为整体 生命,恰好吻合了中国人散淡悠然的意境追求和美学标准。凡夫俗子是否从溪水 的清幽恬静、山洞的神秘深邃、梵音的虚无缥缈和袅袅青烟中也体会到天上人间 的味道呢? 魏晋以降,玄学甚隆。魏晋玄学师基于生命精神的一种哲学探讨,许多名士 ①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0页。 。同上,第151页。 国尚永亮、张强:《人与自然的对话》,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一189页。 。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16页。 lO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表现出对生命的忧思,对人生的悲叹。为了超脱现实中的苦闷,从自然中寻找精 神慰藉,常年留连于山水之间,意欲将人的心性归结为“自然”,对生命意义的 执着追求,对个体生活境况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共同感叹的基调。“竹林七贤" 经常在竹林中饮酒清谈,对竹啸吟;王子猷即使寄居他人空宅,也先行种竹,爱 竹之情切,传为佳话;陶渊明借菊抒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诗人 借助自然山水、鱼跃虫鸣排解心中的压抑和苦闷,使得这一时期的物质生活平添 了许多雅兴,他们怡情山水、流连芳林,为的就是从中启迪灵性,发觉美感以获 得精神上的享受。“俯仰’’之际,主体的心性本体与宇宙本体合一,主体在对宇 宙天地、自然万物的观照中转入精神层面的自我观察与发现,这一双向的互动是 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自觉。中国人的审美视界与魏晋时期“天人合一"、“时空合 一’’的“俯仰"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俯仰"精神也势必带来文艺创造的新变。 二、与艺术创造的契合 魏晋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精神新交是在玄学和文学的互动中双向发现与 阐释的。魏晋时期的“俯仰”精神是在玄学兴起的基础上呈现的,玄学是其构建 的哲学基础,具体的表现就是玄学审美观照的渗入。魏晋士人对宇宙天地、自然 万物的“俯仰”促成山水艺术的自觉需要经过这样的辩证过程:从视觉“俯仰" 的角度观照自然,并且把自然美加以提炼;从精神“俯仰’’的角度把握自然山水 的整体生命,安放主体心灵;从艺术创造的角度,自觉的在文艺作品中创造主观 情思与自然物性的和合交融的意境,即所谓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魏 晋时期的“俯仰"精神之于文艺创作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俯仰往还,远近取与, 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① 在艺术形象的选取与创造上,“俯仰”的观照角度促发了自然山水活泼畅达 的感性形态的凸显。然而文学“加强着人的心情,通过它使这心情感觉它的自由 的、自动的,并于自然规定之外的机能,使它把大自然作为现象按照观察角度和 评价,这些观察角度不是大自然从自身提供与感官或超经验的悟性的,因而把这 些观察角度用来作为超感性的图式。"②黑格尔也说,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惊奇 感,川‘这种惊奇感的直接结果是这样:人一方面把自然和客观世界看做与自己对 立的,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它作为一种威力来崇拜;另一方面人又要满足 自己的要求,把主体方面所感觉到的较高的真实而普遍的东西化成外在的,使它 成为观照的对象。"@宗白华先生在表述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时说:“由于中 国陆地广大深远,苍苍茫茫,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重九的登高的习惯),不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西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9页。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23页。 ll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是站在固定角度透视,而是从高处把握全面。⋯⋯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 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 节奏,那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副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叶燮也讲:“其俯仰观察、 遇物触景之会,勃然而兴,旁见侧出,才气心思,溢于笔墨之外。”②“俯仰”精 神在“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儒家精神与“浩然与溟滓同科"的道家精神的融合的 基础上,形成一种既不脱离具体的活泼感性又具超越性的生命精神。“俯仰’’兼 具审美观赏之意,主体以自我心灵的跃动在瞬间兴会中引来艺术精灵的飞舞与生 命力的畅达,并在物我互观中呈现自然生灵与深层生命意识的双向涌动。“魏晋 南北朝士人的人生孤寂之叹,大多通过吟咏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体现出来,一 种是从自然物的流逝和人事变迁中看到物换星移、凋落无常,既而联想到人生倏 忽、性命无常。”@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音乐表达回归自然的追求,通过取消 物我之间的界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汉赋中,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只是游 猎和都邑描写的背景,而在魏晋的赋中,则被推向了正面,形成所谓的咏物赋。" ④正是说明在“俯仰”精神的主导下,人的感性的自身意识的觉醒,“从哲学上揭 示了魏晋人丰富的自然感受能力和艺术原创能力的深刻根源和根据,展示了当时 的艺术自觉与艺术创造主体之间的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 龙·明诗篇》所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在审美精神的建构上,“俯仰’’之际,人的主体性与自然的客体性的二分界 限得以弥合,即自然的人格化,人格的自然化。“俯仰"并非单纯的视线的上下 游移,更多的是主体用“心灵的目光将自我生命倾注到盎然的生机中,尽情的吸 吮天地精华灵气。’’@魏晋时期的“俯仰“精神沟通了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理与人的 主体的自然之性,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自然世界的内在和谐统一,极大的丰富了 艺术的情感容量,这也是构成艺术自觉的必要条件。在文学中主动的追寻自然山 水,并在山水中安放人生成为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和美学思潮的主流。诚如徐复 观先生所言:“到了魏晋时代,主要是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 了满足追寻美的要求。"⑦至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中的“俯仰"并非单纯的强调作家在艺术构思活动中 从书本中去体悟宇宙,更重要的是讲“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神思。"“俯仰" 是一种想象运动,是“物我互观运动不是思绪的具体展开,而是深层生命意识的 涌动”,作家可以超越具体的时空限制在无限广阔的背景中囊括宇宙天地、自然 回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98页。 霍叶燮:《原诗·外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四袁济喜:《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0页。 回邵毅平:《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卜322页。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12 第一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精神的源起 万物,并将自我的主观情思与精神灌注其中,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有些时 候,“诗人虽不必直用俯仰字样,而它的意境是俯仰自得,游目骋怀的。"① o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13 第二章“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俯仰”精神与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第二章“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俯仰刀精神与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纵观魏晋时期的文学潮流,无论是高扬政治理想、哀叹人生短暂、满富强烈 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建安风骨",还是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揭露礼教的虚 伪,表现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的正始之风,以至晋宋之际,在日常生活中发 掘出诗意,并开创了田园诗的陶渊明,他们的诗文中频繁出现的“俯仰”二字。 对此现象,宋代诗评家范唏文在《对床夜话》中评述道: 苏子卿诗:“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魏文帝云:“俯视清水流,仰看明 月光。”曹子建诗:“俯降千仞,仰登天阻。”何敬祖云:“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 露。"又:“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谢灵运云:“俯濯石下潭,仰看条上猿。’’ 又:“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辞意一也。古今人句法极多,有相袭者,如前 所议“日暮碧云合"及“朝游江北岸’’之类皆是。若嵇叔夜“目送归鸿,手挥五 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则运思写心不同矣。① 从中不难发现,范唏文已经注意到了魏晋诗文多用“俯仰”的现象,并且将 这种现象归结于“句法”的“相袭’’。难能可贵之处是作者按照接受经验将这些 诗句归类并与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作比较,从 “运思写心不同矣”的解释中,我们可以推测到范唏文已经涉及“俯仰”精神对 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则“俯仰"精神内蕴着浓郁的生命意识,“俯仰” 之际,魏晋士人由身心孤独而至于慕仙,并在田园之中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 境。 第一节“俯仰”精神与魏晋孤独 现代心理学认为:孤独(10neliness)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 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和体验,孤独的重要表现特征是主体与对象的疏离所导 致的一种精神的空落感。魏晋士人有着因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相背离、对情感的 期待及其实现程度之间的悬殊,以及对时间和死亡十分关注却又无可奈何而产生 的浓重的孤独意识。诚如叶嘉莹所言:“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所思、所感必有常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3-414页。 14 第二章“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俯仰”精神与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人所不能尽得者,而诗人的理想又极高远,一方面既对彼高远之理想境界怀有热 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罪恶而且无常之现实怀有空虚不满之悲哀,而 此渴望与悲哀更不复为一般常人所理解。所以真正的诗人,都有一种极深的寂寞 感。"①曹植的隐忍忧郁、阮籍的狂放韬晦、嵇康的刚峻抗激、陶渊明的淡薄冲夷, 无不说明“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 阶层的庸俗,向自己的真性情、真血性里掘发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他们不惜 拿自己的生命、地位、名誉来冒犯统治阶级的奸雄借礼教以维持权位的恶势力。 曹操拿‘败伦乱纪,讪谤惑众,大逆不道’的罪名杀孔融。司马昭拿‘无益于今, 有败于俗,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嵇康。阮籍佯狂了,刘伶纵酒了,他们内心的痛 苦可想而知。这是真性情、真血性和这虚伪的礼法社会不肯妥协的悲壮剧。这是 一班在文化衰堕时期替人类冒险争取,正是人生真实道德的殉道者。"@ 一、“俯无鳞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的曹植 曹植是汉魏文人群体当中一位及其重要而特别的诗人。曹植天资聪颖,“以 才见异,"为人“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深受魏武帝欣赏, 一度被立为嗣子,然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建安二十二年, 曹植因“司马门"事件令“太祖大怒⋯⋯而植宠日衰。"此年,曹丕正式立为太 子。建安二十四年,曹植又因被曹丕灌醉没有上前听赦而惹操再次发怒“悔而罢 之。"④延康元年,操病逝,植时年二十九岁。延康元年十月,丕登位,是年冬遣 诸弟就国。《圣皇篇》有云“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扳盖因内顾,倪仰慕同 生。行行日将暮,何日还阙庭?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路人尚酸鼻,何况骨 肉情。"政治的失势尚且不足为患,母子兄弟难以相见最为痛心,所谓“悲莫悲 兮生别离。"@黄初四年,入朝觐见,最令植心痛的是任城王曹彰暴疾身亡,后欲 与曹彪“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有感于骨肉的“离别永 无会"“一往形不归”创作了凄婉悲怆的《赠白马王彪》,其中“仰手接飞猱。俯 身散马蹄"⑦的豪气孑然无存。深具诗人气质而又满怀君子理想的曹植,“俯仰" 之间,因父母不存、兄弟有故而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意识,心头上也笼罩着挥之不 去的孤独感。 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盘石篇》 国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8页。 o宗自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ff{版社2006年版,第136—137页。 田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7页。 ∞同上,第558页。 西屈原:《九歌·少司命》。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5页。 o曹植:《白马篇》。 15 第二章“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俯仰”精神与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鱼旦篇》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想。——《浮萍篇》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登台赋》 骖盘桓而思服,仰御骧以悲鸣。——《九愁赋》 慨仰首而太息,风飘飘以动缨。——《感婚赋》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弦。——《幽思赋》 俯无鳞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临观赋》 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于天皇。瞻沈云之泱漭兮,哀吾愿之不将。——《愁 霖赋》 惜寒暑之不均,嗟华实之永乖。仰凯风以倾叶,冀炎气之可怀。——《植赋》 尤其值得一提的曹植通过比兴寄托来抒写受到压抑、迫害的孤独之感和要求 自由解脱的《蝉赋》。作者开头“栖高枝而仰首,漱朝露之清流"形象生动的表 现出了蝉具有孤高自洁而体质弱小、追求和谐与向往自由的特点。这样高洁却如 此柔弱的一个生命,它的命运是怎样呢?我们从“苦黄雀之作害,患蝗螂之劲斧。 有翩翩之狡童,运徽猫而我缠。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播。秋霜纷以霄下, 晨风冽其过庭。气悟但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吟嘶哑以沮败,状枯稿以丧形" 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柔弱的蝉最终被恶势力扼杀而悲惨地死去。通篇都是写物叙 事,无一字写“我",而通读全文,感觉却是字字写“我",句句在抒写抑郁而悲 愤孤独的幽情。 二、“羁
本文档为【论魏晋文人的“俯仰”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91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7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