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

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

举报
开通vip

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共产主义社会的...

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
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2.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1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5.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些观点是:()A.群众史观B.英雄史观C.杰出人物有重大历史作用的观点D.机械论观点6.“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句话更好地说明了:()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决定物质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D.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7.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表明:()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8.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9.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可知论B.不可知论C.唯理论D.经验论1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评卷人得分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1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1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1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A.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15.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16.相对静止的基本含义及其与运动的关系。17.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19.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4分,共28分)2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2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研究和认识?它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有哪些启示?【标准答案】第I卷(选择题)3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D2.D3.D4.B5.B6.A7.D8.B9.C10.A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ACD12.BCD13.ABCD14.ABD15.ACD第II卷(非选择题)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16.(1)相对静止的基本含义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事物变化中的质的相对稳定性,指事物质变之前的量变状态,即当一事物尚未转变为他事物时,该事物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指在描述事物的运动时,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其空间位置还没有发生变动,就说该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从而区分和利用不同的事物。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事物才能进行分化,生命才有可能,如果所有事物都瞬息万变,物质的分化就缺少了必要条件,生命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2)相对静止与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指物质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4②无论是事物的性质还是空间位置,时时都处于变化之中。这也就意味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也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③把运动和相对静止人为地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之,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17.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也有联系。(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①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通过价格、供求、工资、利率、竞争等市场机制来运行;市场经济则是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市场机制为导向配置经济资源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只是一种经济“手段”。②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市场经济是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是与计划配置社会资源的计划经济相对应的。(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集中体现在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等范畴上。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②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有内在的一致性。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不能与市场调节割裂一样,从来不存在只有商品经济而没有市场经济的情况,也从来不存在只有市场经济而没有商品经济的情况。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市场经济同样起作用。把握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同一性,就能更好地说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③市场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简单地等同。市场经济出现于商品经济已经普遍化和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当价值规律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成为市场经济。51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9.(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实践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可能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这样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4分,共28分)20.(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主要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6a.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b.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它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主要有两种形式: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a.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作为血汗工资制的“泰罗制”和“福特制”是非常典型的。b.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和社会福利制度。③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公司内部的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c.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邮电、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a.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一,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国家承担起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市场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资本7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第二,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b.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一,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第二,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第三,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第四,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第五,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第六,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⑤政治制度的变化a.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行为,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谋求自身利益。b.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维护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利益的协调,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c.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西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82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1)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①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角度对生产性劳动进行了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也需要作出新的认识和界定。②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是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启示①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中,强调指出了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它突出了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说明了一切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彰显了人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意义。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汲取马克思“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真正内涵,切实做到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还有助于我们理清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使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此相适应,在分配制度方面,我们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制度。9
本文档为【新疆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EDU.Y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22-03-09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