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3.垄断资本主义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5.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评卷人得分二、简...

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试卷模板 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3.垄断资本主义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5.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评卷人得分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6.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7.简述辩证的否定观。8.试述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9.劳动力商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0.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1.1978年,中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由此拉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根据何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一讨论有何重大意义?12.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动植物体内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有机化学开始把它们一一制造出来以前,一直是这种‘自在之物’;一旦把它们制造出来,‘自在之物’就变成了为我之物了”这段话的内容与意义。1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共15分)13.[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请回答:(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工人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2②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用以剥削雇佣工人;无产阶级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过活。③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④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⑤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3.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4.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1)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2)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5.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直至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①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②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③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④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6.(1)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3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d.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e.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f.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①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④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4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7.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4)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8.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具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建立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3)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①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职能。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5②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和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需要;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结果,最终将使无产阶级专政最后消亡。9.(1)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是用以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当然具备一般商品的特点,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 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a.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b.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c.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我国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1.(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作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2)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重大意义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思想大解放,它使人们从迷信盛行、思想僵化的状态下解脱了出来,使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并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成果。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这两大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2.恩格斯在评论康德的“自在之物”这一用语时有了以上这段言论。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即世界、灵魂和上帝,作为超验的存在物,正是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认为在有机化学把那些化学物质制造出来后,超验的自在之物就转化为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的为我之物,成为认识的对象。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1)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7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两方面的特征,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具体表现如下:①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②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③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而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共15分)13.(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8
本文档为【三峡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EDU.Y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22-03-0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