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2(2023春)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2(2023春)

举报
开通vip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2(2023春)PAGE\*MERGEFORMAT1PAGE\*MERGEFORMAT01.昼夜的形成【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现象。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探究地球的运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意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应用与拓展“谁先迎来黎明”旨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通过本...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2(2023春)
PAGE\*MERGEFORMAT1PAGE\*MERGEFORMAT01.昼夜的形成【教材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本课是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现象。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两个活动。活动1“探究地球的运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意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应用与拓展“谁先迎来黎明”旨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昼夜交替成因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作出判断,与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统一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的成因。【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2.能归纳出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能举例说明昼夜交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学思维]1.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2.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3.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实践]1.能从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地球的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作出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的信息。[态度责任]1.能对天体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关于形成“天体东升西落”现象的可能性。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转椅、太阳模型、地球仪、橡皮泥、手电筒、同一地点昼夜情境图、哥白尼“日心说”视频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出示同一地点白天与黑夜的图片)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呢?(交替、循环)2.提问: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和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探究地球的运动。(1)作出假设。①谈话:我们对太阳东升西落的成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学术讨论会,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理由更充分,谁的解释更清楚。②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由。③假设:太阳的东升西落可能是由于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2)实验观察。①出示实验方法:A.一名学生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模型。B.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定自己是地球,规定自己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地进行顺时针(自东向西)和逆时针(自西向东)旋转,观察“太阳”在视野中的运动情况。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3)得出结论。①讨论:我们怎样转动时,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②小结: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2.模拟昼夜的形成。(1)提出问题。引导: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你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2)作出假设。假设: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3)实验观察。①讲述实验方法:A.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橡皮泥做的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使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B.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橡皮泥小人所在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②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4)得出结论。①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推想自然界中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②小结: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判断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2.提示: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和两个城市的东西位置来思考。3.判断:学生进行判断。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并说明理由。【学习背景】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照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照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自转角速度为每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有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等现象,这为学生进一步认识昼夜形成的原因等知识提供了基础。
本文档为【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2(2023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鹿哥
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活动设计曾荣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3-03-07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