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 存货基础知识

第二章 存货基础知识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章 存货基础知识第二章存货【基本要求】(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五)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本章基本结构框架存货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存货发出的计价存货的期末计量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章 存货基础知识
第二章存货【基本要求】(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五)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本章基本结构框架存货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存货发出的计价存货的期末计量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例题1】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A.库存材料B.发出商品C.低值易耗品D.工程物资【答案】ABC【解析】工程物资并不是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或耗用而储备,它是为了建造或维护固定资产而储备的,其用途不同,不能视为“存货”核算。二、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成本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加工成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一)外购的存货存货的初始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应关注的问题:1.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例题2】某商品流通企业采购甲商品100件,每件售价2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为34万元,另支付采购费用10万元。该企业采购的该批商品的总成本为()万元。A.200B.210C.234D.244【答案】B【解析】该批商品的总成本=100×2+10=210(万元)。【例题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2007年考题)【答案】√2.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除合理的途耗应当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计入采购成本外,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从供货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他赔款,应冲减所购物资的采购成本。(2)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例题4】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2006年考题)A.32.4B.33.33C.35.28D.36【答案】D【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3.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例题5】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A.库存商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用B.存货采购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发生的净损失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答案】CD【解析】存货采购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发生的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库的时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银行存款等原材料购入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发票账单已到、材料未到银行存款等在途物资原材料①购入时②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到应付账款原材料①月末,按材料的估计价值入账②下月初作相反分录冲回(4)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材料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原材料等②收到货物①预付货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③补付货款④收到退回多预付的款项【例2-1】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07年5月18日从乙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1)假定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据此,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贷:银行存款234000(2)假定购入材料的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经转账支付,但材料尚未运到。则甲企业应于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在途物资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贷:银行存款234000在上述材料到达入库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原材料200000贷:在途物资200000(3)假定购入的材料已经运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5月末,甲企业应按暂估价入账,假定其暂估价为180000元,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原材料180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800006月初将上述会计分录原账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80000贷:原材料180000在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并支付款项时:借:原材料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贷:银行存款234000(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1.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1)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收回委托加工物资银行存款(2)支付运杂费(4)支付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的消费税(3)支付加工费和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支付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消费税应注意的是,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按规定准予抵扣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例题6】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2007年考题)A.144B.144.68C.160D.160.68【答案】A【解析】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140+4=144(万元)。【例题7】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A.支付的加工费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答案】AD【解析】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应作为进项税额抵扣;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例2-2】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7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材料20000贷:原材料20000(2)支付加工费用和税金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000+7000)/(1-10%)=30000(元)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税额=30000×10%=3000(元)应交增值税税额=7000×17%=1190(元)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借:委托加工物资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应交消费税3000贷:银行存款11190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出售时借:委托加工物资(7000+3000)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贷:银行存款11190(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借:原材料(20000+7000)27000贷:委托加工材料27000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出售时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20000+10000)30000贷:委托加工材料300002.自行生产的存货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例2-3】某企业生产车间分别以甲、乙两种材料生产两种产品A和B,2007年6月,投入甲材料80000元生产A产品,投入乙材料50000元生产B产品。当月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20000元,生产B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00元,该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0元。假定,当月投入生产的A、B产品均于当月完工,该企业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则: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000×[20000/(20000+10000)]=20000(元)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000×[10000/(20000+10000)]=10000(元)A产品产品完工成本(即A存货的成本)=80000+20000+20000=120000(元)B产品产品完工成本(即B存货的成本)=50000+10000+10000=70000(元)(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四)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例题8】下列项目中,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A.购入存货支付的关税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委托加工材料发生的增值税D.自制存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答案】ABD【解析】购入存货支付的关税和自制存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委托加工材料发生的增值税应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第二节存货发出的计价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三)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如果企业与购买方签订了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下同)并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与该项销售合同直接相关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即,如果企业就其产成品或商品签订了销售合同,则该批产成品或商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例2-8】2007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2月15日,甲公司应按200000元/台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型号的机器10台。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型号机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360000元,数量为8台,单位成本为170000元/台。2007年12月31日,A型号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90000元/台。本例中,根据甲公司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甲公司该批A型号机器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库存A型号机器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1600000元(200000×8)作为计量基础,即估计售价为1600000元。【例2-9】2007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3月15日,甲公司应按200000元/台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10台A型号的机器。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A型号机器,但持有专门用于生产该批10台B型号机器的库存材料——钢材,其账面价值(成本)为900000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700000元。本例中,根据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甲公司该批B型号机器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虽然甲公司还未生产,但持有专门用于生产该批A型号机器的库存材料——钢材,且可生产的B型号机器的数量不大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该批原材料——钢材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B型号机器的销售总额2000000元(200000×10)作为计量基础。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例2-10】2007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2月15日,甲公司应按180000元/台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型号的机器10台。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型号机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920000元,数量为12台,单位成本为160000元/台。2007年12月31日,A型号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00000元/台。本例中,根据甲公司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甲公司该批A型号机器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但其库存数量大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内(10台)的A型号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的价格总额1800000(180000×10)作为计量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2台)的A型号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总额400000元(200000×2)作为计量基础。【例题9】B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8年9月26日B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B公司于2009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台,每台1.5万元。2008年12月31日B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账面成本为182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元。则2008年12月31日笔记本电脑的账面价值为()万元。A.18250B.18700C.18200D.17750【答案】D【解析】由于B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3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000台,其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成本为1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4000(万元);超过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其成本为4200(万元),账面价值为3750(万元)。该批笔记本电脑账面价值=14000+3750=17750(万元)。3.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例2-4】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型号机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160000元,数量为12台,单位成本为180000元/台。2007年12月31日,A型号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00000元/台。甲公司没有签订有关A型号机器的销售合同。本例中,由于甲公司没有就A型号机器签订销售合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确定A型号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其一般销售价格总额2400000元(200000×12)作为计量基础。4.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例2-5】2007年,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B型号机器。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甲公司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B型号机器的外购原材料——钢材全部出售,2007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成本)为900000元,数量为10吨。根据市场调查,此种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000元/吨,同时销售10吨钢材可能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5000元。本例中,由于企业已决定不再生产B型号机器,因此,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不能再以B型号机器的销售价格作为其计量基础,而应按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因此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应为595000元(60000×10-5000)。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如下图所示。合同数量内合同价有合同超过合同数量一般市场价无合同一般市场价【例题10】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正确的有()。(2006年考题)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答案】ABC【解析】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四)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等存货期末计量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其中,“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材料期末计量如下图所示。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若材料直接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估计售价-销出售售材料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材料账面价值的确①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定②产品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若材料用于值孰低计量生产产品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例2-6】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5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40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确定2007年l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本例中,2007年l2月31日,虽然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用其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即用该原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此时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A材料即使其账面价值(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仍应按其原账面价值(成本)1500000元列示在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例2-7】2007年l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C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C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C材料生产的D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l500000元下降为l350000元,但其生产成本仍为1400000元,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00元。确定2007年l2月31日C材料的价值。根据上述资料,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350000—50000=1300000(元)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l300000元小于其成本l400000元,即C材料价格的下降和D型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表明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C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价值。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350000—800000—50000=500000(元)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00元小于其成本600000元,因此。C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500000元,即C材料应按500000元列示在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例题11】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2006年考题)A.2B.4C.9D.15【答案】A【解析】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产品发生了减值,该自制半成品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例题12】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l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A.85B.89C.100D.105【答案】A【解析】产成品的成本=100+95=195万元,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0×10-20×1=180(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1=85万元,成本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85万元。(五)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当有迹象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时,企业应于期末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数额。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冲回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例2-11】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2007年l2月31日,A、B两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万元。对于A存货,其成本30万元高于可变现净值28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30—28)万元。对于B存货,其成本21万元低于可变现净值25万元,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该企业对A、B两种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共计为2万元,在当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存货金额为49(28+21)万元。【例2-12】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A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7年年末,A存货的账面成本为l00000元,由于本年以来A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9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00(100000—95000)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假设2008年年末,A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2008年年末,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97000元,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00(100000—97000)元。由于A存货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0元,因此,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0(5000—3000)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存货跌价准备2000贷:资产减值损失2000【例2-13】沿用【例2—12】,假设2009年年末,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但是,2009年以来A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市场前景明显好转,至2009年年末根据当时状态确定的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10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判断以前造成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000(5000-2000)元内予以恢复。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存货跌价准备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3000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例题13】A公司某项库存商品2008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为21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009年1月20日,A公司将上述商品对外出售,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万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要求:编制出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答案】借:银行存款234贷:主营业务收入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借:主营业务成本210贷:库存商品210借:存货跌价准备20贷:主营业务成本20【例题14】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2006年考题)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答案】C【解析】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例题15】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39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1)A产品100件,每件成本为10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4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1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A产品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5万元。(2)B配件50套,每套成本为8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40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5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50件A产品。B配件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9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加工成本2万元。2008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要求: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答案】(1)A产品:有销售合同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40×(11-0.5)=420(万元),成本=40×10=4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超过合同数量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60×(10.2-0.5)=582万元,成本=60×10=600万元,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18(万元)A产品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30-20)=8(万元)(2)B配件:用B配件生产的A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用B配件生产的产品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B配件可变现净值=50×(10.2-2-0.5)=385(万元),成本=50×8=400(万元),B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400-385=15(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23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8——B配件15本章小结:本章共三节,最重要的是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其次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不重要的是存货发出的计价。第一节主要掌握取得存货时成本的构成,委托加工物资考试出现概率较高;存货的期末计量,出题概率较高的是材料存货,如何确定期末账面价值。
本文档为【第二章 存货基础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式烹调师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5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22-09-2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