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

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

举报
开通vip

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医院静疗督导小组CONTANTS专家共识形成过程专家共识要点目录专家共识形成过程√确定专家共识范畴√形成系统综述问题√文献检索√纳入研究和提取数据√评价研究质量√整合证据√制定专家共识建议√撰写和发布专家共识专家共识要点0201030506冲管与封管感染预防与控制教育培训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输液接头静脉导管拔除共识要点04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1护理评估(1)整体评估(2)局部评估>3.1.2时机与目的>3.1.3溶液与浓度>3.1.4工具与操作>3...

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
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医院静疗督导小组CONTANTS专家共识形成过程专家共识要点目录专家共识形成过程√确定专家共识范畴√形成系统综述问题√文献检索√纳入研究和提取数据√评价研究质量√整合证据√制定专家共识建议√撰写和发布专家共识专家共识要点0201030506冲管与封管感染预防与控制教育培训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输液接头静脉导管拔除共识要点04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1护理评估(1)整体评估(2)局部评估>3.1.2时机与目的>3.1.3溶液与浓度>3.1.4工具与操作>3.1.5量与频次>3.1.6抗菌性封管液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2时机与目的(1)间断输液及每次输液(血)前,及治疗结束后,应回抽并冲洗导管,以评估导管功能,并将附着在管腔内的药液、血液冲入体内,降低堵管风险间。采用正压封管方式进行封管,以减少血液反流入管腔,降低堵管、导管相关感染等风险吗。(Ⅰ,A) (2)输液(血)治疗过程中,输注粘稠、高渗、中药制剂、抗生素等对血管刺激较大的】液体后,宜进行冲管;连续输注的药液不相容时,应在两种药物输注之间进行冲管,以免产生沉淀堵塞导管词。(Ⅰ,A)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3溶液与浓度(1)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进行冲封管叫。(Ⅰ,A)不应使用无菌注射用水冲洗导管。(V,A)(2)冲管液宜使用一次性单剂量的生理盐水。特殊情况下需使用袋装生理盐水时,应保证有效消毒,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溶液,防止交叉感染,严格一人一用一弃。(Ⅰ,A)(3)输注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再使用生理盐水(III,A)(4)外周静脉导管;宜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尤其是对于凝血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Ⅰ,A)(5)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可用0-10Uml的肝素溶液封管。根据PORT导管的结构选择封管液的种类,可用100U/ml的肝素溶液封管。(法规,A)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4工具与操作(1)一般选择10ml及以上注射器。一次性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和回血率,但不应使用其稀释药物。(Ⅰ,A)(2)应采用脉冲式冲管,即"推-停-推"方法冲洗导管。(Ⅰ,A)(3)无损伤针针突斜面宜与输液港港座出口反方向,使其冲管效果最佳同。(Ⅳ,B)(4)采取正压封管方法,防止导管内血液返流。(Ⅱ,A)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5量与频次(1)导管冲管液量应以冲净导管及附加装置腔内药物为目的,原则上应为导管及附加装置内腔容积总和的2倍以上。(Ⅰ,A)(2)封管液量应为导管及附加装置管腔容积的1.2倍。(V,B)(3)暂不使用的外周静脉导管,应间隔24h冲封管1次问,(Ⅱ,B)治疗间歇期的PICC,至少1周冲封管1次,治疗间歇期的PORT。一般4周冲封管1次。(法规,A)(4)双腔及多腔导管宜单手同时冲封管。(Ⅱ,A)专家共识要点—3.1冲管与封管3.1.6抗菌性封管液(1)当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封管液,不宜常规预防使用。(Ⅳ,A)(2)联合使用抗生素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封管液更换次数。(Ⅳ,B)(3)对长期使用中心静脉通路、多次CLABSI病史、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等CLABSI高危患者及采取预防措施后CLABSI发生率仍较高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封管。(Ⅰ,B)(4)封管期结束后应将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内腔中的所有抗生素封管液抽出。不可将抗生素冲入血管内。(Ⅱ,A)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1评估>3.2.2更换指征/时机>3.2.3皮肤消毒>3.2.4敷料选择>3.2.5固定方法>3.2.6穿刺部位保护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1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局部情况和过敏史。(Ⅳ,B)(2)评估患者自我管理导管的能力和向医护人员报告穿刺处异常的意愿。(V,B)(3)每日评估敷料/固定装置的完整性,患者的皮肤情况、舒适度及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Ⅳ,A)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2更换指征/时机(1)应根据敷料的种类确定敷料及固定装置更换的频率。纱布敷料至少每2d更换1次,透明敷料至少每5~7d更换1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及敷料出现卷边、松动、潮湿、污染、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Ⅰ,A)(2)辅助外固定装置一人一用一更换。(Ⅳ,B)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3皮肤消毒(1)选用浓度>0.5%的葡萄糖氯己定(CHG)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应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的碘酊溶液和75%酒精溶液,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消毒皮肤,并自然待干。(Ⅰ,A)(2)对于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0.5%的碘伏消毒,自然干燥。(Ⅱ,B)(3)皮肤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法规,A)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4敷料选择(1)应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注明敷料的使用日期或更换日期。(Ⅰ,A)(2)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出血或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出血和(或)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其他类型敷料。(Ⅰ,A)(3)对粘胶过敏、皮肤病变及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可选用纱布敷料,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Ⅱ,B)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5固定方法(1)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Ⅰ,A)(2)敷料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紧密结合。透明敷料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Ⅰ,A)(3)外周静脉短导管和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粘胶类敷料或缝线固定,透明敷料覆盖;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使用具有粘胶剂的固定装置固定,透明敷料覆盖。(Ⅰ,A)(4)皮肤病变、过敏或禁忌使用医用胶粘剂的患者,可使用纱布敷料保护穿刺点,管状纱网固定导管。(Ⅱ,B)专家共识要点—3.2敷料更换与导管维护3.2.6穿刺部位保护(1)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固定装置(部位保护用具或物理固定装置)来增加导管固定的牢固度,但不建议常规使用。(Ⅱ,B)(2)应明确辅助固定装置的使用指征,定期评估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使用时应不影响观察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一旦情况允许,尽早移除。(Ⅱ,B)(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物理固定装置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Ⅱ,B)(4)应对携带静脉导管的患者做好健康教育。(V,B)专家共识要点—3.3输液接头>3.3.1种类>3.3.2应用>3.3.3消毒>3.3.4更换专家共识要点—3.3输液接头3.3.1种类(1)输液接头包括无针接头、肝素帽和三通接头。(2)无针接头按内部机制可分为分隔膜接头和机械阀接头。(3)按其功能可分为正压接头、恒压接头和负压接头。(4)另外还有新型抗菌涂层接头,如∶带有纳米银涂层的无针接头。专家共识要点—3.3输液接头3.3.2应用(1)应以螺口设计保证血管通路装置与输液接头紧密连接。(Ⅰ,A)(2)外周静脉导管末端推荐使用无针接头。(Ⅱ,B)(3)推荐选择结构简单、外观透明的无针接头连接导管。(Ⅱ,B)(4)CRBSI高危患者可使用新型抗菌涂层接头。(V,B)(5)加压输注液体时(3~5ml/s),应评估输液接头能承受的压力范围(参照产品说明书)。(V,B)(6)应根据输液接头功能类型决定冲管、夹闭以及断开注射器的顺序(参照产品说明书)。(Ⅳ,A)(7)需要快速输液时,不建议使用无针接头,因其可以降低输注速度(包括晶体液及红细胞悬液等)。(Ⅳ,B)(8)为降低感染风险,应减少三通接头使用(9)可用预连接无针接头的三通接头或用带无针输液接头的多通路连IVC接管,代替三通接头。(Ⅳ,C)专家共识要点—3.3输液接头3.3.3消毒(1)合适的消毒剂包括∶75%乙醇、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碘伏溶液。(Ⅰ,A)(2)每次连接前应用机械法用力擦拭消毒输液接头的横截面和外围。(Ⅰ,A)①无针接头应选用消毒棉片多方位用力擦拭5~15s并待干,消毒和待干时间根据无针接头的设计和消毒剂的性质决定(可参照产品说明书)。(Ⅱ,A)②抗菌性的无针接头应同样采用机械法用力擦拭。(Ⅳ,B)(3)使用含有酒精或异丙醇的消毒帽可以降低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消毒帽应一次性使用。(Ⅱ,B)专家共识要点—3.3输液接头3.3.4更换(1)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静脉留置针一同更换;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7d更换1次。(V,A)(2)更换无针输液接头的频率不应过于频繁,一般5-7天更换一次(具体产品应参照产品说明书)。(Ⅳ,B)(3)以下情况应立即更换输液接头:输液接头内有血液残留或有残留物;完整性受损或被取下;在血管通路装置血液培养取样之前;明确被污染时。(Ⅳ,A)(4)三通接头应与输液装置一起更换。(V,B)专家共识要点—3.4静脉导管拔除>3.4.1拔除的时机>3.4.2拔除人员的资质>3.4.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时的体位>3.4.4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后的处置专家共识要点—3.4静脉导管拔除3.4.1拔除的时机(1)临床治疗不需要使用静脉导管时,应及时拔除。(Ⅰ,A)(2)不宜仅以留置时间长短作为静脉导管拔除依据。(Ⅳ,B)(3)中心静脉导管出现不能解决的并发症,应拔除。(Ⅰ,A)(4)外周静脉短导管出现并发症时应拔除。(Ⅰ,A)专家共识要点—3.4静脉导管拔除3.4.2拔除人员的资质
外周静脉短导管应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护人员拔除。(V,C)
中心静脉导管(包括PICC、CVC、PORT)应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拔除。(Ⅰ,A)
专家共识要点—3.4静脉导管拔除3.4.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时的体位(1)拔管时应将导管出口部位(如颈部、手臂)置于低于患者心脏水平。(V,B)(2)拔管时宜将病人置于头低仰卧位或仰卧位。(V,B)(3)拔管时指导患者屏住呼吸,在拔除导管的最后部分时进行Valsalva操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或在患者呼气末屏气状态下拔除。(V,B)
专家共识要点—3.4静脉导管拔除3.4.4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后的处置(1)应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至少24h,24h后评估穿刺点愈合情况。(V,B)(2)应评估拔除导管的完整性,必要时与置管记录的导管长度比较。(V,B)(3)患者拔管后休息30min。(V,B)
专家共识要点—3.5教育培训>3.5.1健康教育>3.5.2维护人员的培训专家共识要点—3.5教育培训3.5.1教育培训(1)健康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及家属或照护者。(Ⅰ,A)(2)为留置导管的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教育。(Ⅰ,A)(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方案、导管类型、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Ⅱ,A)(4)采用多种途径(如口头解释、示教和回复、书面说明、视频包括网络平台)传播和提供静脉导管的健康教育内容,方便患者及家属获取健康教育知识关知识。(Ⅱ,A)(5)为留置导管患者提供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Ⅳ,A)(6)对患者及家属或照护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Ⅲ,A)专家共识要点—为留置导管患者提供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静脉导管应定期进行维护;②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有无分泌物。观察全身不适状况,有无发热等不适;③观察导管外露长度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打折、破损;④观察贴膜有无出现潮湿、脱落、卷边情况;⑤置管侧手臂可以进行适宜运动,如握拳松拳,避免做肩关节大幅度甩手或向上伸展的动作,不应提举重物;⑥沐浴时避免置管部位潮湿,可以使用防水套或保护膜包裹;⑦穿脱衣服时应小心注意保护导管,防止脱出,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专家共识要点—3.5教育培训3.5.2维护人员的培训(1)导管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Ⅲ,A)①导管装置的评估、护理;②敷料的更换与导管的固定;③冲管和封管;④附加装置的更换与消毒;⑤穿刺部位的保护;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⑦导管拔除;⑧患者健康教育;⑨护理记录。(2)导管维护人员应具备识别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的能力。(Ⅳ,B)专家共识要点—3.6感染预防与控制>3.6.1管理要求>3.6.2手卫生>3.6.3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要点—3.6感染预防与控制3.6.1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规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工作规范和操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明确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V,A)(2)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熟练掌握管路置入、维护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Ⅳ,A)(3)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建立静脉置管及管路维护的专业静疗团队。(Ⅳ,B)(4)操作环境清洁、宽敞、明亮;落实物表、空气消毒规范。(V,A)(5)最大程度建立操作环境的无菌区域。(Ⅳ,B)(6)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逐步开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目标性监测。(Ⅳ,B)(7)医务人员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感染预防与质量改进措施。(Ⅱ,A)专家共识要点—3.6感染预防与控制3.6.2手卫生(1)设施种类、数量、安放位置及手消毒剂应符合规范要求。(法规,A)(2)在管路置入、使用与维护操作前后,须执行手卫生。(V,A)(3)存在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无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V,A)(4)高度怀疑或已证实有暴露于潜在产芽孢的病原体,怀疑或证明接触炭疽杆菌时,首选肥皂和流动水洗手。(V,A)(5)肥皂和速干手消毒剂不应同时使用。(Ⅰ,B)专家共识要点—3.6感染预防与控制3.6.3预防与控制(1)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最大限度无菌屏障原则。(V,A)(2)妥善固定管路,避免因敷料及导管松动或移位而引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Ⅲ,B)(3)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导管应在48h内尽快拔除。(Ⅳ,B)(4)定期进行管路维护,当敷料受潮、松动、渗血、渗液或污染明显时,应立即更换(V,B)(5)保持管路连接端口清洁,在输血和输入血制品4h或停止输液后,应及时更换输液管路,特殊药物输注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更换(如丙泊酚、脂肪乳等)。(V,B)(6)感染高风险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抗菌封管液,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Ⅰ,A)(7)每日进行感染风险与预防措施效果评估。(Ⅳ,A)(8)对疑似CRBSI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从导管和外周静脉中抽取成对的血样进行培养,依据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及确定导管是否拔除。(Ⅳ,B)(9)无针输液接头内腔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需执行预防感染操作。(Ⅳ,A)(10)患者及家属应接受并落实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宣教与指导。(V,A)演示完毕感谢聆听答辩人:xxxy指导老师:xxxy
本文档为【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暴躁的柚子
长期重症医学科一线人员
格式:ppt
大小:850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37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23-06-20
浏览量: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