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个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个必背知识点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学个必背知识点1.教师的素养:高尚的师德;现代人的素质;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3.教师劳动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5.教师劳动的特点: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师者;人之模范..”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7.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前提..8.培养集体的方法: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

教育学个必背知识点
1.教师的素养:高尚的师德;现代人的素质;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3.教师劳动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5.教师劳动的特点: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师者;人之模范..”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7.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前提..8.培养集体的方法: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开展集体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9.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基础..10.班主任素质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心肠;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善于待人接物..11.陶冶: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12.榜样: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13.说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14.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15.“平行教育影响”;马卡连柯;把学生集体和个人都摆在教育主体的地位..1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17.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18.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19.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他们积极向上..20.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①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21.信念是知、情、意三者高度发展的合金..22.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23.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①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②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③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学能动性..④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2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德育过程是老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②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④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25.德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26.德育的任务: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7.德育: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28.教学以上课为中心环节..29.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30.个别教学制是封建主义社会特有的;班级上课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31.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改进;形成了班级上课制..32.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33.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4.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35.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6.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7.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38.教学过程中的必然联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39.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0.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能力和技巧..4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着特点: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42.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提出“以尽可能打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教学过程理论的中心思想..4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生通过发现法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44.教学的任务: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5.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46.形式教育论;学校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实质教育论;学校要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47.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强制性..48.1902年;我国首次制定近代学制;壬寅学制未实施..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六三三制”..49.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49.德国是最早颁发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50.学校教育制度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1.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52.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5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它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54.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5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②要求全面发展③具有独立的个性57.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58.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59.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60.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61.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6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它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具有历史继承性及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6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64.教育具有生产性..65.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促进生产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生产力制约教育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促进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66.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①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②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③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67.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8.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69.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70.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71.教育狭义: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72.资产阶级采用了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普及教育”..73.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74.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教育目的;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四书”和“五经”是教育的主要内容..75.在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欧洲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76.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所有的儿童和青年都同样地享受教育的权利..77.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者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的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是其达到预期的目的..78.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79.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80.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8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82.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83.苏联的赞可夫出版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84.美国的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他主张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认为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提倡发现学习..85.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苏联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86.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传统教育学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现代教育学派以杜威为代表..87.英国的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88.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89.捷克的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90.论语汇集了孔子关于教育方面的言论..91.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是: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9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解释教育的规律..93.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94.分科课程: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它强调一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95.直线式课程: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的课程..96.隐性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9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98.新课程的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99.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生活;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100.研究性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本文档为【教育学个必背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崇亮
资深中学教育工作者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2-06-2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