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十年求学自述--王敬斋

五十年求学自述--王敬斋

举报
开通vip

五十年求学自述--王敬斋王静斋阿訇为现代中国穆斯林学者中不可多得的人物,他五十年来求学的过程,实在就是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进展的一部缩影。读阿訇的这篇文章,可见其求知精神之坚苦不移,也可见穆斯林学术进展的情形及一般清真寺经堂教育的概况,更可见经堂教育对中国伊斯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十年求学自述 王静斋    余性愚钝,幸自幼苦心求学,不肯落人后,仅此区区,尚堪自慰,五十年如一日,今已须发苍白,自渐所学无几,对国对教鲜有表白,兹值禹贡发行回教专号,经白君寿彝嘱余自述生平求学经过,因义不容辞,濡笔记之于左: 光绪十三年,余八岁,初读阿文,受教于...

五十年求学自述--王敬斋
王静斋阿訇为现代中国穆斯林学者中不可多得的人物,他五十年来求学的过程,实在就是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进展的一部缩影。读阿訇的这篇文章,可见其求知精神之坚苦不移,也可见穆斯林学术进展的情形及一般清真寺经堂教育的概况,更可见经堂教育对中国伊斯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十年求学自述 王静斋    余性愚钝,幸自幼苦心求学,不肯落人后,仅此区区,尚堪自慰,五十年如一日,今已须发苍白,自渐所学无几,对国对教鲜有表白,兹值禹贡发行回教专号,经白君寿彝嘱余自述生平求学经过,因义不容辞,濡笔记之于左: 光绪十三年,余八岁,初读阿文,受教于双亲膝下。赋性顽皮,不堪督责。终日遍处游戏,因以屡受先父痛挞,邻里亦多白眼相加,戚友怂先父迫我改途,先父不可,居恒语余曰:“汝既知戚友不以尔为可这造之材,自当努力上进,异日学成,能集二三子课读,余愿已足,不敢再作非分之奢望也”云云。余闻而窃自奋曰:“异日得志,除弊风,扬真理,愿天下人皆得正道”。年幼无知,作此幻想,每一回忆,不胜愧怍也。 光绪二十年,余蒙学经堂,一切读本以及浅近教法学,竟读十余种,阿文以外,波斯文间亦涉猎,惟于国文一道,闻而却走,先父迭以国学不可不读见嘱,我则执意不习汉文。而今,以国学之无根底,已成新时代之落伍者,追想已往,悔恨无济矣。 光绪二十一年,投李春生阿衡门下求学。此时,李君设铎于津北穆家庄大寺。同学十五人,惟余最幼,八门课程,余攻四门。学兄皆老于经堂,而半多迂腐,不求甚解。居半载,因遭众痛恶,被迫离寺。 光绪二十年,余十七岁,离津北上,赴通县长营村,投保阳马老师,讳玉麟,门下求学。彼时,平津尚未建筑铁路,贫苦旅客,或骑驴,或徒步。余既贫苦异常,骑驴少,徒步多。每次离家门,则以棉衣作抵押,向质库换到制钱两三串以作质资斧。津通相隔二百余里,徒步二日半始达。古人所谓“负笈从师”,我已饱尝其风味。且肩荷重可四十斤大褥套,日行八十里,两脚起泡,肯履维艰。比至长营,从马翁半年有余,因学生满额,余之供给出自马翁及众同学,自觉不忍,乃赴平别觅求学之地而不得,遂复返津门。 光绪二十三年,经母舅介绍,到宣化南寺于勉翁门下。方负笈抵平,欲赴宣化时,于翁已来平膺任前门外笤帚胡同清真寺教职,余遂就近于翁。次年,因故改投宣武门外教子胡同金五阿衡门下(金师讳连荣,山东禹城人)。本年,金师受聘于天津大寺,余亦随同到津。先父以为在当地求学,功夫不纯,力主离乡,远道从师。此乃旧经堂一桩美俗,青年人在本乡求学,究不如远出家门,得以经摆脱家庭间一切烦琐也。 光绪二十四年,因无相当地点求学,乃就近投津门金家窑寺刘绪魁老师门下。金家窑寺建自明初,为津门最古之清真寺。明初天津无回民,粮舶中有谓安庆帮者,冬令停泊金家窑河岸,每届钦斋月,即于金家窑旷扬搭盖席棚,置为时礼拜之所。自是以后,有移此引久,居者,乃集资购地建设清真寺,教愈多,日久则散居全津矣。,五百年来,蕃殖十余万,大小礼拜寺建有十八所。回教在中国增加之速率,于此可以推见。 金家窑寺虽筑最早,而教民为数无多,寺中常年经费取自全市教胞,故寺役终日在外沿户募钱。沐浴室因以无人经营,我师生后五六人日夜五时礼拜,须白热水作小净,必得逐时燃烧水,每朝惟余代为服务最多。一面烧柴暖水,一面温习功课。入晚,预备次日受课,长夜不眼。有时将欲安息,而金鸡高唱,东方白矣。稍停,则下榻去作小净晨礼。如此夜以继旦,历一年之久,幸而精神如故,学业增进不少。 光绪二十五年,离金家窑,投沧南孟村北寺某阿衡,攻读“尔戈义代”,及后卷“伟戈业”,但阿衡者,学业平常,品行尤劣,居此半年余,毫无进益,入秋赵河涧,再投入勉翁。时国家尚有县考,余得于翁指示,在考棚临时市场,购五方元音,玉堂字儿各一部,自此始追求汉文,阿涧回教人,不下五百户,贫者十居八九,寺无恒产,师生五六人极为穷困。吾辈学生宿舍,严冬而无炉火,入夜僵冻,抱成一团,其苦况较他处,另一滋味。 光绪二十六年,余年二十一岁,二月回津,三月完婚。六月十八义和团势败,洋兵占领天津,京都相继失陷,欲回河涧而不可能,只得在家从先父课读。入秋,知予翁已离河涧升任京都禄米仓,乃毅然独自离津北上。时当联军遍地,路上不见行人。腐尸横卧道旁,触目皆是,臭味扑鼻。将抵北仓河沿,见有木舟为洋兵载什物,余唤船家靠岸,欲乘之赴通县,押船洋兵见我与船家搭话,乃用步枪射击。余骇极狂奔,未遭惨死。势不得已,折回天津。隔数日,在河霸搭刘姓木船溯流北上,先抵通津,再与印度同教士兵同行入都,得见于翁,各道别后境遇。居无何,于翁受聘于京南安育村,乃奉师命偕班马二君赴安育代理职务。当时,京郊土匪猖獗,我等三人乘大车夜抵马驹桥,路上枪声不绝于耳,班马携有巨款矣,幸未遭劫,但彼此均饱受虚惊,次日始抵安育村。入冬,于翁莅位,余徒步回津度岁,在此期内与故李八阿衡过从甚密,借阅李公沙昧经,受益不少。 光绪二十七年春间回安育,值于翁摒挡当一切,预备回山东恩县满家庄原籍省亲,因路上不安,将所有贵重衣物寄存于该村姓马家。当时村中集有土不少。匪首绰号大皇上,羽党数十名,勾结外村同类,扰害地方,阿衡有法无权,劝阻无效,乃假名省亲暂离危地,是年四月初间一日晨时,印兵突至,包围全村,男性无分老幼,均被驱于寺中,由英国武官皆同通译,刑逼的地保指出匪贼。学兄佟某误被鞭挞,余亦一率受讯,几遭痛楚。结果,拘获土匪十四名,匪首父子当场成擒,村人为之大快,入夜戒严,印兵守卫。余深夜潜出寺门,到马宅查问于翁衣物,有无失落。据云,衣箱掩于粪堆中,当不至有损。余曰:“箱内多细毛皮衣,粪堆蒸气最能发生变化,埋藏多日,一旦见风,恐毛脱仅成光版矣。”言下,刨出木箱启而摩抚之,果然发生奇熟,随督催马氏移衣物于寺中,得以全数保存 五月,于翁归来,匪贼十四名在清真寺南同时伏法。吾等隔墙望,其状极惨。恶人恶报,固不足惜,而影乡教誉实非浅鲜。自此以后,村内平定,邻村亦安。吾等从于翁苦读二年之久,僻野乡村,树多人少,每日两餐,粗糙已极。 光绪二十八年,于翁经余介绍,受聘余介绍,受聘于天津清真北寺,地余虽同往而未获入学。此时,经堂照例课堂余已次第读毕,对汉文则仍无显着之进步。 光绪二十九年,离津投沧南丁庄海金老门下。海君讳思福,字金五,为此地阿衡中提倡遵经革俗之第一人聪明学识,均极高明。余从老二年,受惠良多,茹苦亦不少。学生宿舍,炕不通火,一被一褥,彻夜颤动,不觉稍暧。晨礼之后,室内滴水成冰。冷极则燃树枝略取。一日两餐,由村户输流供给,寺役携篮提罐挨户住取,杂色粥饼,勉强下咽,有时早饭仅稀粥两碗,并微须咸菜亦无,每日课馀,喝粥已毕,独赴空室,闭扉温读,残垣败栋。稻草盈屋,俨然黑洞;窗如牢门,于无情奇寒情节侵迫下,想出一种妙法,置双足于稻草中,藉资温暖。余索患胃弱症,薄饼稀饭,尚觉迟化慢,糙饲饼硬饭更使余无时不在病态中,所幸求学之志无时或渝,日常课程有进无进退。课余编辑波斯文法(先前辑过一次,内容不甚充实,撇弃未用,又欲研究诗学,但终未成功。海老夜宿私宅,寺中宿室由余独居。海老自置印版西经,不下二百余种,大部教法经,若“沙昧”(五巨册)“斐特哈盖低勒”(八巨册)等经,无不不备。余入夜闭扉择要翻阅,因以得前辈阿衡之错误不少,思有以改正之,惜人微年轻,未敢发动。  光绪三十一年,自丁庄归来。此时于勉翁离开天津北寺。再任育安村。余居津未久,仍投于老师。入冬,蒙赐锦幛,出任大兴县属于白塔村南寺,由此脱去学生名义,而谬阿衡名义矣。 白塔村距安定车站二里行,寺分南北二处,教民不过二百家,多务为农业,人情粗野,宗教教育一概不懂。余与此般乡愚相处二年之久,徒耗宝贵光阴,颇觉无味,至此始自恨不应离开学校如此之早,幸而居白塔二载,无日不在自习中。 光绪三十年,余年二十八岁,莅任怀来县新保安。有学生八名循规蹈矩,安心求学者。教胞百余户,十之七八不谙教律,居恒无人进寺。婚礼丧葬等事参杂不恶俗。笙管备笛一类响器,在我教禁不准用,遇婚事仅可用皮鼓藉资宣扬。惜教胞不守轨道者,每每遇婚事,故违禁例。保安先亦如此,后经上任米阿衡严行禁绝。余莅任后,接续维持,经过一年之久。讵有梁某者,为子完婚,事前声言,届时破除禁令,必欲用音乐。至是余不愿因此发生纠纷,乃预备任归津。此时,白塔寺聘书适至,余借此不辞而别,直赴白塔村。余在新保安时,定阅天津竹园报,此我涉猎新闻纸之初步。继又函托张子文君在京代定正宗爱国报一份。次莅任白塔村,除定阅白话报外,更定阅天津民兴报,大公报。一日,见爱国报登有“疑问求教”四则。由该报总经理丁宝臣氏署名,最后一语作系:经堂学生能以全部作答者,则赠以上等锦幛,阿衡能答者,则另有相当酬谢。余见报后,依次作答。未几,丁君亲赴天津敝舍投书,聘余但任京都索外市教长职务。自此,在花市任职二载,起草中亚字典。 宣统二年秋受聘于奉天开源,历任三年。之久。民元定阅北京出版之法政浅说,研究法学,读饮冰室,中国魂等书。更从耶稣教徒王某读英语,惜仅四十天,因教众反对而辍学。本年入国民党,参加国事运动。民二辞职返里,赋闻多日,有时拟讲演稿,投天津民兴报。自以为目不识丁之我,居然能读报纸,进一步而能以为文,甚至投稿得获发表,较比十年,前自属进步多多矣。虽所学不过区区皮毛,但得来非常便宜,识字则借报纸,知书则由指划法贴读本,纸笔墨砚,我从未因此费去分文。余常言,专门阿波文外,国文知识,实我例外之收获也。 民三,赴维县谒马子贞先生,谈商翻译古兰天经事。结果,由余持书聘海全老至鲁担任,海公赴济南,余任山东宋庄阿衡职。译西经“伊祝哈鲁络汗格(即回耶辨真),历五阅月,时当夏令,日夜受臭虫蚊蝇之烦扰,手不停笔,忍痛苦干。此时马子贞先生一再函约,赴济南协助译经。余以事关重大,未敢前去参加。本年刊行回耶雄辨录,我此处女译也。 本年,离宋庄改任京东三河大厂镇阿衡,教众九百余户,半农半商。在该镇二年之久,读四书参考备旨,及白话注解,更购阅三国演义,列国演义,聊斋,水浒等说部。厥后,因禁止重利盘剥,独一王某之忌,大起纠纷。余以阿衡难当直言招嫉,乃辞任回津。间居半载,静极思动,欲赴海外求学,藉观世界回教大势,但有无力。思维再四,乃赴开封访友,希其代筹川资。讵徒往返,未得一钱,因以自动打消出国之企望。在此期内曾一度担任北京新报职务,代张子令君编“回教史”及“雷门鼓”两栏。 民五,任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寺教职。该寺创自马姓,年久失修。经余募集巨款,重建南讲堂,进彩画北讲堂,大殿等等。余于暇时,照西国印本抄录 嘎追注(古兰解义之一种)四大册,并便背读旧经堂规定之四项课程。光阴荏苒,又过二年。当此期内,曾赴上海为什刹寺募款,得薛智明阿衡介绍,成绩属不恶。此我首次往沪滨也。 民八,任北京崇外唐刀胡同教职,未满四十日,因故自退,居家未久,出国培求学之念复起,仅带川资三十元赴沪,因常阅东方杂志,欲效“无钱旅行家”故事,作海外个长途之冒险。卒因护照未领,路费过少,依然徒劳,折回天津。 民九,任京南安次县安育村教职。旧地复临,老友重逢,学生十余人,讲经说教,颇觉安逸,每日正课之外,增有缩本阿文回耶辨真一课,并添汉字读本一门。乡愚班某,反对附加汉文功课,迫不得已取消汉学一门。得暇从事选录北斐亚布顿络盖抵勒酋长战史。此书乃一巨册,内容述亚酋长与法兰西鏖战十三年之经过,附有酋与兴法军某司令官关于回教之解答,不下数十项。字名生疏,名辞涉新,开拓极其吃力。所谓开拓者是西经附以我国特创通俗标志。新经有此榜志,读者可易于一目了然。回耶辨真原本,曾经余选录,附以标号,已属不易,然尚不至若开拓亚酋长战史之难。此时,余所译之回耶辨真,已交由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发刊矣。 民十一,离安育,积有百余元,仍想作长途之旅行。居恒查阅世界地图,考问西国路程,旁观者多以我为痴人说梦,想入非非。我则意志坚绝,不达目的不止。其所以必欲出国一游者,意在扩充眼界,增广见闻。至于麦加朝觐,尚不敢企望。余虽不敏,而生平最耻应具之知识当为善功有缺,以余所学,充一隅之阿衡,敢称绰绰有余,而以言得登大雅堂奥,则相去太远。势须海外一游,庶可取长补短。余静坐常思,以今昔全中国阿衡之知识不足以代表西方学子,以中国教胞之行为不足以彰显伊斯兰整个教义。我必须远涉重洋,一观西方我教实况,异日归来,为教努力,推广教育,方有益宗教与国家。 濒行,自有川资不满二百元,得太原马君图先生资助二百元,南京马榕轩先生资助二十元,甘肃马乾三先生资助三十元,天津杨小廷先生资助百元,统计不满六百元,此外向外并未向人告贷。民十一年三月间,未经双亲许可,偕马联华毅然离津,先到南京与马榕轩先生一晤,继到上海搭轮赴香港。登轮之日,始致函双亲,说明海外远游。马生较我大贫,除却单衣数件,棉被一床外,孑然一身,不名一钱。其路资尚完全须由余个人筹借。马生从我海游二十阅月,终送之于土耳其。余所以期望之者甚殷,惜后从竟不能终其所学也! 到港后,欲赴广州一游而未果,乃登轮直赴新加坡,稍作休息,继赴印度,在麻达拉司登岸,改乘火车赴孟买,横断印度大陆。沿途风景之佳,别有洞天。晚间开驶,次日到达。遥望孟买,不亚沪滨。下车后,数度迁移,最后遇江稣人某氏,得彼许可,迁入其家,居数日,所余川资不足二百元,悉被其骗去。落魄奇穷,进退维谷。饮食无着,投入寺中,一日两餐,穷极对付。设无马生之累,仅我一人,尚不至艰难如此其甚。当时促其独返,而苦口央求,送彼到埃及,再为分手。至是,只得患难相共,坐受其窘,颠波流落,几入乞丐团矣。 秋间,得家中汇去百余元,更得孟买教胞凑集若干卢比,乃得以买轮直赴埃及。船抵稣彝士(稣黎士),照例对三等搭客,除施以检查及验看护照外,每人至低限度须携有十金镑,不然则候原船载回,不得登入境。此国之通例,非若我国为门户大开,外宾往返,如入无人之地,国权放弃之甚也。 此时,我二人仅余十四金镑,幸而当事人格外通融,我等得以登岸。次早搭火车直赴开罗,隔数日,考入爱资哈尔大学,每月可获二金镑津贴。历半年有余,每日除在校受课外,则携纸笔赴国立图书馆阅书,随时抄录。于是,千百年来未经前人解开之疑问,得以根本解决者很多,我于以深信开罗为回教学府;然于波斯文诸书素所怀疑之点,未获充分解决,此我长途行中一大遗憾。 民十二秋间,离埃及赴麦加朝觐。是年中国朝见。见人止二十余名,半西北籍。在未向亚喇法台山出发以前,由喇秀山先生主张制一中华国旗,备作本国同仁目标。因朝觐人不十余万,抵亚喇法台山扎下账房后,幕顶上各县本国国徽,裨出游者望而知返。我人援例照办,原非法外行动。讵麦加王见我特色国徵,禁不准悬同仁等反抗无术,乃忍辱撤下。呜呼!值此时代,国家无力,虽求与异国之同教兄弟一视同仁而竟不可得也! 余在麦加朝觐毕,仍回埃及。因在麦加除举行照例功课外,于学问方面并无所得,故欲赴土耳再作进一步之求知。无如归自麦加后,愈感经济困难。幸得马子贞,马云亭二先生汇去二百元,又蒙埃及闻人白士优尼君,塌搭省黑络米巴夏资助若干元,我师生二人得在亚利山大登轮,直赴君士坦丁堡。居君堡未久,继赴新都昂戈拉一游,时土国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商业之不景气,有甚于今日之我国。少壮军人得势,皇室一败涂地,宗教亦连带受非常之影响。宗教经堂,文化机关,或临时封闭,或根本取消。比较埃及事事猛进,诚有天渊之别。至是,乃知战后之土国非我知之地。马生独自留土,我则返回埃及,拟再入爱资哈尔大学,轮船抵亚力山大,照例索押金十镑,我则仅余两镑,因以被拘于轮船一日夜。后得好施者垫十镑金,乃被释,得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矣。彼时中国人在该校肄业者,我等以前仅甘肃人马姓。各国留学生在该校均有指定之宿舍,独中国人则无。阿富汗学生占有宿舍两所,而实际上除一年近花甲老学生外,别无一人。余为后来之中国学生计,乃要示学校当局,改阿富汗学生宿舍之为中国学生独占。学校当局,准如所请,并委我为中国学生部部长,当时,因双亲年迈,迭次函召回国,且以环境不许可久留,乃由稣彝士登法国轮船,历三十日三日之久,取西贡直达沪滨。此行经过二十阅月,除在海外增长不少见闻外,携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在此期间内,所受艰苦,罄竹难书。所幸者求知识之目的略略达到而已。 归国后,蒙济南北寺来聘。余以该地向有新旧两派之分今雅不欲投入漩涡,故而拒绝。马君图先生聘余为太原教育行咨议,月送三十元。归京后,翻译古兰天经,由时趾周先生从旁赞助。入手未及旬日而受山东阳信县六营村之聘,于民十四年三月离津前往。历四阅月,语体文古兰译稿得以全部草就。事毕。携稿归津,在回教联合会得二三友人之助,从事修润。卒以译词欠妥,置诸高阁。嗣后,仅刊出赫提(古兰特选)一册,以作投作投石问路之计。 民十四,赴北京访赵文府君,询往新疆之路程,拟再鼓我余勇,取道新疆赴小亚细亚一游。赵君力称不可,谓“与其一再远游,何如安为宗教尽责。我教古兰译本,迄未出现。我欲先出三百元,试辨三个月,前途顺利,则再纠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志共策进行,何如?”余领之。是年,即于东四牌楼清真寺南讲堂,开始工作,撇去原稿,另起炉灶。越数月,得故友候松泉先生联合刘景山赵玉香杨开甲马瀚文诸先生,各出数百金,热心资助,历二十阅月,卒底于成,稿存候松泉先生手。至民国二十一年,始由候君刊行。 民十七,任奉天省安东县东寺教长职,莅任未久,辞职归里。在安东任内,脱稿数年之中亚字典,得以刷印出版,风行海内,此我归国后对同道第一次贡献也。 民十八,任哈尔滨东寺教长职,历三年之久,译英阿双解新字典为中国阿新字典。更译伟嘎业(回教法律书之一种)第一卷。 民二十,刊行伟嘎业。民二十一年,膺任天津三义庄寺教长职。 二十二年,一反往常之从俗敷衍,而积极倡行遵经革俗,摆脱旧束缚,改造新环境,因以犯津市回教中一般庸常之愚怒。 民国二十三年,任北平宣外教子胡同教长职。三义庄寺职务,由萧德珍阿衡承乏。本年在平刊行中阿新字典。同年秋间,海氏父子率愚众扰三义庄寺,遵经革俗者均被逐出寺外,由反对派完全占领。同志等誓不干休,乃由余力主具呈天津检察处,控海氏父子纠众作乱,侵占寺权罪。结果,判海某两个月徒刑。至民国二十年,三义庄始得以完全收复。是年,余离平,膺山东第一路总指挥赵明远先生之聘,任青州城内外两寺阿衡之职。到任后,续译第二集伟嘎业,历二阅月,完全脱稿,得以发行。同年,有人向中央党部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余与日人川村庄狂堂有相当之联络,勾结华北回民所有异动。中央党部疑信参半,乃密令全国大小机关,随时侦我行动。余得此消息后,亲赴南京中央自首,结果,得当事者充分谅解,通知全国各机关取消前令。于是,仇我者未得如愿以偿。是年,因在青州不容于愚众,乃辞职回津。临行,蒙赵公约余专任翻译本教经典工作并嘱以在平购房,置为常住地点。 民二十年,在平西单楼回教俱进会总部,组织临时办公地点,命名为中国回教典籍译社。同年,开拓欧母代序文(回教法学通论)并修润赵母丁蕴辉女士波斯文老欧母戴遗稿。均得同时刊行问世。同年,更应甘肃喇乾臣马环吾二君之请,从事译定回教继承法,并自动翻译回教亲属篇。惜迄今尚未完全脱稿。 民二十六年,重译古兰天经,并拟扩大解注,更约更约马邻翼先生任斧正。何时付印不敢预定,大约必须经过长时间经过长时间之番慎,方可刊行问世。此为我译注古兰第二次努力。至于能吾否达到终目的,唯待主的口唤而已。 要而言之,余自亡清光绪十三年至现在,五十年来,无时不求知中。学问无止境,正如阿位伯先达所谓:“求知,始自摇床,止于坟墓”。盖以人生最大之乐趣,莫过于求知。“知昨日之所不知,有如失物而复得”,其乐可知,此亦阿拉伯人之格言也。功名富贵,不足为乐,以其俨若过眼云烟,难望持久,知识为随身之珍重,知者纵至落魄奇穷而不觉为苦。良久真乐存乎其心,患得患失,早已置之度外。故我深信,欲求精神上切实之寄托,除努力求知始终不渝外,别无良法可图也。
本文档为【五十年求学自述--王敬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496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3-12-19
浏览量: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