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_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_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

举报
开通vip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_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 —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 程千帆 莫砺锋 中国是 一 个诗的国度 , 在汉 以后的封建 社会中 , 几乎所有的士大夫都能够 “斌诗言 志 ” 。 所 以 , “ 同题共作 ” , 就是几位乃至 儿 于位诗人在同时同地就同一个题目写诗 , 介中国 石典洁歌史上并不是一个 罕 见 的 现 录。 舀从建安时代以来 , 凡是朝廷有什么庆 空典礼 , 与会群臣往往要赋诗以歌颂朝政之 休明 。 而在达官贵人的宴席上 , 与宴者也往 往耍赋诗以赞扬主人之盛德 。 在这种风气影 响之下 , 即...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_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 —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 程千帆 莫砺锋 中国是 一 个诗的国度 , 在汉 以后的封建 社会中 , 几乎所有的士大夫都能够 “斌诗言 志 ” 。 所 以 , “ 同题共作 ” , 就是几位乃至 儿 于位诗人在同时同地就同一个题目写诗 , 介中国 石典洁歌史上并不是一个 罕 见 的 现 录。 舀从建安时代以来 , 凡是朝廷有什么庆 空典礼 , 与会群臣往往要赋诗以歌颂朝政之 休明 。 而在达官贵人的宴席上 , 与宴者也往 往耍赋诗以赞扬主人之盛德 。 在这种风气影 响之下 , 即使是纠纠武夫也不愿被排除在这 个诗人圈 一子之外 , 例如梁朝的大将曹景宗在 梁武帝的宴会上赋 “竞病 ” 诗就曾成为一时 住话 。 � 我们只要检阅一下汉以后历代的诗 歌总集 , 就可发现这类作品的数 量 是 不 少 的 。 特别是六朝诗人和初唐诗人集中 , “应 沼 ” 、 “被命 ” 之类的题 目是经常可见的 。 冬少们在这种场合下作诗 , 除了献项邀宠之外 、 往往还有逞才争胜的目的 。 比如宋之问 和东方虫乙在武后面前争夺锦袍 , � 肯定怀有 要在诗名 鱿压倒对方的企图 。 然而 , 由于他 们是在帝王 、 权贵的俯视下作诗 , 即使不至 于战战兢兢 , 一也肯定不可能畅所欲言 , 就象 谢灵 �运所说的 � “楚襄王时 , 有宋玉 、 唐 、 禁 。 梁孝王时 , 有邹 、 枚 、 严 、 马 。 游者美 文 , 而其土不文 、, 汉武帝时 , 徐 、 乐诸才 , 务凡对 �之能 , 而雄猜多忌 , 岂获晤言之适 � ” � 所以 , 虽然诗人们各自 的 境 遇 、 胸 襟 、 才 能千差万别 , 但他们笔下的 “应诏 ” 、 “被 命 ” 诗却大同小异 。 在谢灵运写 《拟魏太子 邺中集诗 》时 , 尽管他很清楚地指出了那些 诗人各 自的特点 � 王架 “家本秦川 , 贵公子 孙 。 遭乱流寓 , 自伤情多” � 徐干 “少无宦 情 , 有箕颖之心事 , 故仕世多素辞” , 阮璃 “管书记曹魏之任 , 故有优握之言 ” , 曹植 “不及世事 , 但 美 敖 游 , 然 颇 有 忧 生 之 磋” 。 但他攀拟当时的情势所拟作的诗中却 无一例外地以颂扬曹魏之盛德为主旨。 在这 种场合下的 “同题共作” 是难以展现诗人们 的个性和他们各自拥有的独特 艺术的真实面 貌的 。 如果离开了帝王 、 权贵的威慑 , 诗人们 比较自由地在一起赋诗 , 情 况 就 完 全不 同 了 。 在这种场合下 , 他们可以各抒怀抱 , 自 吐心声 。 各不相同的个性胸襟 、 才华乃至经 历会使他们的同题共作的篇章呈现万紫千红 的面貌 。 对这样的文学现象作一些研究 , 将 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少有关的理论问题 , 诸 如时代背景 、 个人经历和世界观对作家的影 响 、 艺术才能对作品的影响 , 等等 。 在古典诗歌史上 , 诗人们 自由集会时同 题共作的篇章并不罕见 , 例如东 晋 时 王 羲 之 、 孙绰等名士在兰亭聚会时所作的 《兰亭 诗 》 , 至今保留完整的还有五家 , 保 留不完 整的有二十一家 。 � 但 由 于 受 到 当 时 整 个诗坛上崇尚玄风的影响 , 这些作品都写得 很不成功 , 从而也不容易比 出 高低 来 。 所 以 , 只有选择一群比较杰出的诗人的同题共 作的篇章来作为讨论的对象 , 才能较好地说 明问题 。 出于这样的目的 , 我 们 选 取 了杜 甫 、 高适 、 岑参和储光羲四人的 “登慈恩寺 塔诗 ” 来加以比较研究 。 �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 � � ��� 的一个秋 日 , 高适 、 薛据 、 杜甫 、 岑参 、 储光羲等五位诗 人一起登上了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 塔 。 �高 适 、 薛据首先赋诗 , � 杜甫 等 三 人 随即继 作 , 这是文学史上很值得纪念的一件盛事 。 时过九百年之后 , 王士镇还不胜景慕地说 , “每思高、 岑 、 杜辈同登慈恩塔 , 李 、 杜辈 同登吹台 , 一时大敌旗鼓相当。 恨不厕身其 间 , 为执鞭饵之役 � ” � 据 《两京新记 》 、 《长 安 志 》等 书记 , 载 , 慈恩寺本是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为他母 亲文德皇后祈福而建立的 , 故名 “慈恩” 。 寺中的浮图 �塔 � 则是永徽 三 年 � � ��� 玄 类所立 。 其后一百年间 , 此 塔 曾 经 毁而复 建 , 其层数则有五层 、 十层和七层的变迁 。 塔前东阶立有褚遂 良书写的二碑 � 唐太宗亲 撰的 《三藏圣教序 》碑和唐高宗亲撰 《述圣 记 》碑。 这 一建筑群乃是当时长安的游赏胜 地之一 。 所游之地如此不凡 , 游赏之人更为一时 之俊杰 。、 杜甫、 高适 、 岑参三人名垂千古 , 毋庸赘述 , 储光羲和薛据在当时的诗名也很 大 , 在唐人殷播所选 《河岳英灵集 》中 , 储光 羲诗入选十二首 , 薛据诗入选十首 , 可证其 诗颇为时人所重 。 所 以 , 这一次同题共作确 是诗人们吐露胸臆 , 驰骋才思的良机。 他们 留下来的四首诗 �薛据诗已佚 � 争奇斗胜 , 各有千秋。 而杜诗则压倒群贤 , 展示了这位 伟大诗人多方面的过人之处 。关于这四首诗的优劣 , 后人曾有不少评 论 。 多数论者都认为杜诗独搜胜场 , 但也有 持异议的 。 如明人胡震亨云 � “诗家拈教乘 中题 , 当即用教乘中语义 。 旁撷外典补凑 , 便非当行。 ·一唐诸家教乘 中 诗 , 合作 者多 , 独老杜殊出入 , 不 可 为 法 。 ” 自 注 � “如 ‘慈恩塔 , 一诗 , 高 、 岑终 篇 皆彼 教 语 , 杜则杂以 ‘望 陵 寝 , 、 ‘叹 稻 粱 , 等 事 , 与法门事全不涉 , 他寺刹 及 赠 僧 诗皆 然。 ” � 胡氏所云 , 纯是从慈恩寺乃佛家建 筑这一点着眼 , 所以强调必须限于佛教语义 才算当行。 今天看来 , 这种议论当然是没有 意义的 。 诗人并非僧徒 , 他们到慈恩寺去的 主要 目的也是登览而非礼佛 , 他们所写的诗 当然应是述我所见 、 抒 我所 感 , 何 须全用 “教乘中语义” � 象杜诗中用 “方知象教力 , 足可追冥搜” 二句点明所登是佛寺浮图 , 就 足够 了 。 如果通篇皆用 “教乘中语义” , 就 很可能成为佛教的“玄言诗”了。 这 四首诗中 储光羲的一首用 “彼教语 ” 最多 , 而成就也 最低 , 就说明了胡震亨这番议论的不足取 。 况且当诗人们登上慈恩寺塔的那个时候 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 或者说 , 那时的唐 帝国呈现着怎样的一个面貌呢 � 为了看清这 一点 , 需要把时间从天宝十一载往前推五六 年 。 天宝五载 � � �� � , “ 口蜜 腹 剑 ” 的李 林甫排斥了贤相张九龄 、 李适之等人 , 开始 独揽大权 , 朝政 日益黑暗 。 凡是正直的 、 有 才能的人无不受到排斥、 陷 害。 天 宝 六 载 � � �� � , 李琶、 裴敦复被 杖 死 。 杜甫等参 加制举的士子全被李林甫翻落 , 造成 “无一 人及第” 的局面 。 与此相反 , 一些奸邪小人 却纷纷得到朝廷的宠爱 、 重 用 。 天 宝 七 载 � � � � � , 加高力士骡骑大将军 , 踢 安 禄山 铁券 , 而杨国忠竟 “以聚敛骤迁 , 岁中领五十 余使 ” 。 大臣擅权而勾心斗角 , 边将邀助而 轻开边衅 。 安禄山之流在加紧准备谋反 。 唐 帝国的统治己经危机四伏了 , 而唐玄宗却以 为天下仍是太平盛世 , 高枕无忧地过着穷奢 极欲的荒淫生活 。 “织绣之工专供贵妃院者 七百人” , “贵戚竟以进食相尚⋯⋯水陆珍 羞数千盘 , 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 ” , 杨氏兄 妹 “竟开第舍 , 极其壮丽。 一堂之费 , 动遗 千万 。 既成 , 、见它人有胜已 者 , 辄 毁 而 改 为 。 ” �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 任何一位有正 义感 、 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 , 肯定会对 帝国的前途优忧仲仲 , 更何况是对时代脉搏 感受特别敏锐的诗人呢 � 所以 , 当他们在天 宝十一载秋日登上慈恩寺塔的时候 , 展现在 他们眼前的世界 �不仅指 自然景物� 决不是 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 。 杜 诗 说 “登 兹 翻百 忱 ” , 其中并无祀人忱天的成分 。 如果说胡 震享的那番议论在一般情况下 也 不 正 确的 话 。 那么 , 针对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 , 就更是大谬不然了 。 骊 诗人们登慈恩寺塔的时代 背 景有 如上 述 , 这是他们共有的大环境。 现在再让我们 再看看他们的小环境即个人这时 的 生 活 如 何 。 天宝十一载那年 , 杜甫四十一岁 。 他自 从天宝五载来到 长安 , 已在京城里过了六年 “卖药都市 , 寄食友朋” � 的困顿生活 , 他 这种小环境就是陆游在 《题少陵画 像 》� 一 诗中所说的 � “长安落叶纷可扫 , 九陌北风 吹马倒 。 杜公四十不成名 , 袖里 空 余 �三 赋 草 。 车声 马声喧客梦 。 三百青铜市楼饮 。 杯 残炙冷正悲辛 , 仗内斗鸡催踢锦 � ” 诗人早 已告别了 “裘马颇清狂 ” � 的壮游生活 , 他 正越来越深刻地体验着人生的艰辛 。 在天宝 六载应制举被默以后 , 十载献 《三大礼斌 》 也未能得到一官半职 。 他的物质生活是 “饥 卧动即向一旬 , 敝衣何奋联百结” , � 他不 能自已地发出了极为愤激的牢骚 � “纵垮不 饿死 , 儒冠多误身 玄 ” � 这一年 , 高适 已经五十三岁 。 � 他虽从 二十岁起就谋求入仕 , 但终因无人援引而沉 沦潦倒 , 长期过着渔樵和漫游生活 。 直到天 宝八载登有道科之后 , 才得到封丘县尉的微 职 , 然而那种 “拜迎官长心欲碎 , 鞭挞黎庶 令人悲” � 的生活使诗人内心十分痛苦 , 他 不久就弃官了 。 天宝十一载秋 , 高适尚未被 荐入哥舒翰幕而在长安闲居 , 他此时的心情 是很抑郁忧愤的 。 岑参其时三十六岁。 � 他虽然在天宝三 载就已进士及第 , 但仅得到一个兵曹参军的 微职 。 天宝八载 , 赴安西入高仙芝幕 。 虽说 塞外雄浑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紧张豪壮的军中 生活给他的诗歌提供了异常丰富的新鲜主题 和题材 , 但诗人在仕途上并不得意 。 他在天 宝十载写的一首诗中说 � “塞花飘客泪 , 边 柳挂乡愁 。 白发悲明镜 , 青春换敝 裘 ” , � 可见其心情也还有比较抑郁的一面 。 天宝十 载秋高仙芝兵败回朝 , 岑参也随之 回到长安 闲居 , 此时他心中的抑郁情 绪 肯定 有了发 展 。 储光羲那年四十六岁 , 正在下邦县任县 尉 , 也是一个沉沦下僚的不得志文人 。 � 薛据生平不详 , 其登慈恩寺塔诗亦不存 , 但他既然与高适 、 杜甫等交游甚密 , 可以推 知其境遇也不会十分得意 。 总之 , 这一群诗人的身世虽不尽相同 , 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基本上都可算是落魄 文人 。 这也就是说 , 他们的小环境是基本相 同的 。 虽然大环境是五位诗人共有的 , 小环境 也是大 同小异的 , 但是我们读了现存的四首 登塔诗后 , 却明显地 感觉到它们的思想倾向 是大相径庭的 。 这是什么原因呢 � 岑参和储光羲的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 , 它们的重点在于写一个佛寺中的浮图 , 把登塔时所看到 的景物与佛家教义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 。 这也是胡震亨所说的 , “用教乘 中语义 ” 。 岑诗结尾云 � “净理了可悟 , 胜 因夙所宗 。 誓将桂冠去 , 觉道资无穷 。 ” 虽 说也隐约地表示了对现实的不满 , 但毕竟是 要逃到佛家净域 中去。 储诗结尾云 � “俯仰 宇宙空 , 庶随了义归 。 创劣非大厦 , 久居亦 以危 。 ” 更是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虚无 , 只有 佛家的 “了义 ” 才是最后的归宿。 所 以说 , 岑 、 储二人用很大的力量 、 很多的篇幅来描 写浮图之高耸与景物之广远 , 都是为了象征 或衬托佛教教义之高与 法 力 之 大 , 换句话 说 , 他们缺乏直接面对那个危机四伏 、 险象 环生的现实社会的勇气 �至少在作此诗时是 如此 � , 却希望坂依佛门 , 逃避现实。 高适的诗则与之不同 。 高适是很有用世 之志的 , 高诗中虽然也有 “香界泯群有 , 浮 图岂诸相” 之类的话 , 但毕竟不是 “终篇皆 彼教语” , 特别是 结 尾 四 句 � “盛时惭阮 步 , 末宦知周防 。 输效独 无因 , 斯 焉 可 游 放。 ” 说明诗人在登临佛寺浮图时并没有忘 记要为朝廷效劳 。 这无疑要比岑 、 储两人的 态度积极得多 。 但是 , 高适着眼的只是他个 人的前途 , 当时的社会现实并没有在其诗中 留下痕迹 。 杜甫的诗就完全不 同了 。 它 一 开 头 就 说 � “高标跨苍弯 , 烈风无时休 , 自非旷士 怀 , 登兹翻百忧 。 ” 仇兆鳌注 � “百忧” , 悯世乱也 。 ” 穷愁潦倒 、 衣食艰难的诗人并 没有把目光限于他个人的生活 。 他一登 高望 远 , 就立即将眼前景物与整个社会现实联系 起来 , 就象浦起龙所说的 � “乱源已兆 , 优患 填胸 , 触境即动 。 一登眺间 , 觉河山无恙 , 尘 昏满目。 ” � 在这里 ,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 杜甫胸襟 、 见识的过人之处 , 而且可以听到 诗人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坚定地迈进的 足音 。 杜甫自从天宝五载来到长安以来 , 一 方面固然也在为衣食而奔走 , 为谋官而事干 诲比我们不必为贤者讳 � , 但是另一方面 , 详天已并婚日益清醒地观察社会 , 为大唐帝 国的命运谕优虑 , 也为黎民百姓的遭遇而悲 痛 。 当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 连枷送诣 军所” � ,去侵略南诏的时候 , 诗人来到哭声 震夭的成甜桥边 , 细细询问被迫从军的征夫 们的痛苦一。 当杨国忠兄妹前呼后 拥 地 出 游 时 , 诗人又来到花团锦簇的曲江池畔 , 冷眼 观察那些贵人们骄奢淫逸的丑态 。 对于一个 立志要 “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 ’� 的诗 人来说 , 有什么比朝政昏乱 、 人 民遭殃更使 人痛苦、 更使人愤慨的呢 � 他愤怒地举起了 如椽之笔 , 《兵车行 》 、 《丽人行 》 《前出 塞 》 ·一这些充满了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诗篇诞生了 。 这不仅是杜甫本人创 作道路中的一个里程碑 , 也是整个唐诗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 这标志着诗人杜甫在 思想上 已达到了一个远远超过自我 , 也超过 其他诗人的高度 。 所以 , 当四位诗人登上慈恩寺塔举目远 眺时 , 对于观察自然景物来说 , 他们都站在 同样高度的七级浮图之上 , 可是对于观察社 会现象来说 , 杜甫却独自站在一个迥然挺出 的高度上 。 这样 , 岑参 、 储光羲所看到的是 佛寺浮图的崇丽 , 所感到的是佛教义理的精 微 、 高适所看到的与岑 、 储同 , 所感到的则 是个人命运的蹭蹬 。 而杜甫除了高塔远景之 外还看到了 “尘 昏满目 ” , 除了个人命运蹭 蹬之外还感到了国家命运的危机 。 这正是杜 甫的独特之处 。 从上面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可以看出 , 在完全相同的 大环境 �社会历史背景 � 和基本相同的小环 境 �个人生 活经历 、 社会地位等因素� 下 , 四位诗人的 “同题共作 ” 在思想倾向上的差 别却是非常大的 。 这说明影响作家创作倾向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长期 以来 , 我们总是不 恰当地强调社会背景和作家的阶级属性等外 在 因素 , 甚至把它们看作决定作家创作倾向 及其成就的唯一原因 。 其实 , 这些外在因素 固然不能忽视 ,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作家的胸 襟、 品格 、个性等内在因素 , 诚如清人薛雪所 云 � “有脚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 ” , “具 得脚襟 , 人品必 高 。 人 品 既 高 , 其一警一 咳 、 一挥一洒 , 必有过人处。 ” � 只有明白 了这一点 , 才能理解文学史上的许多现象 。 这是这一组 “同题共作 ” 诗给我们的第一点 启示 。 四 诗歌虽然是诗人们心声的流礴 , 但是如 果没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与之结合 , 那么 , 即 使是一位胸襟阔大的人的心声也并不就是一 首好诗 。 尤其是 “登慈恩寺塔诗 ” 这种登览 诗 , 光有脚襟 、 品格还是远远不够的 , 诗人 还必须具有高妙的写景抒情的艺术手腕 , 简 而言之 , 就是必须做到 “情景交敬” 。 清人 王夫之云 � “情景名为二 , 而实不可离 。 神 于诗者 , 妙合无垠 。 巧者则有情中景 、 景中 情 。 ” 又云 � “不能作景语 , 又何能作情语 耶 � ” 。 下面我们就从写景这个角度来考察 一下这一组 “登慈恩寺塔诗。 ” 前面说过 , 慈恩寺塔是当 时 的 登 览胜 地 , 高 、 杜等诗人又是一时之才俊 , 所以这 一次 “同题共作 ” 确实是一个逞才使气、 争 胜于毫厘之间的良机 。 就体物写景而言 , 现 存的四首登塔诗都不愧是大家手笔。 把这 四 首诗与后来其他诗人的登眺之作相比一下 , 就可说明它们确实是诗坛上的大将旗鼓 。 例如在高 、 杜等人登慈恩寺塔数十年之 后 , 章八元也作了一首 《登慈恩寺 塔 》 � � “十层突兀在虚空 , 四十门开面面风 。 却怪 鸟飞平地上 , 自惊人语半天中 。 回梯暗踏如 穿洞 , 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 日凤城佳气合 , 满城春树雨檬豢” 据说元棋和白居易很赞赏 这首诗 , � 甚至于 “吟咏尽 日不厌 , 悉令除 去诸家牌 , 惟留章诗 。 ” � 但后来的诗论家 大多对章八元此诗甚为轻视 。 宋人张戒就认 为 � “此乞儿口 中语也 � ” 含 清人王士植也 说 � “章作真小儿号嘎 耳 � ” 并 洁 责 说 , “不知元 、 白何以心折如此 � ” � 我们同意 后一种看法 。 章诗首联写塔之外表 , “十层 突兀” 、 “四十门开 ” , 构思 造 句已 很凡 庸 、 呆滞。 额联虽欲竭力摹写寺塔之高 , 但 正如力小者负重则撅 , 实在缺 乏 相 应 的笔 力 。 颈联写登塔过程 , “如穿洞” 、 “似出 笼” 诗人又将自己的形象写得极为卑微 、 狠 琐 。 简直是甸甸在这一巨大建筑物的面前。 尾联写春城细雨 , 也缺乏登高望远所应有的 开阔气象。总之 , 章八元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宝 塔与在塔顶所见的阔大景象 , 缺乏与之相适 应的胸襟 、 气魄 , 他在雄伟的大自然面前就 只能处于屈服俯从的地位 。 张戒讥之为 “乞 ��语” , 确是深中其病的。 兹遮 张戒在 《岁寒堂诗话 》卷上中还批评了 刘长卿 《登西灵寺塔 》 、 王安石 《登景德寺 塔 》 、 苏轼 《真兴寺阁 》等诗 , 认为它们都 比不上杜甫的 “登慈恩寺塔” 诗 , 也都言之 成理 , 限于篇幅 , 不更详引 。 总之 , 后人写 的登塔诗 , 在气象上很少有超过杜 、 岑诸公 的 。 那么 , 杜甫等人的四首诗 , 在体物写景 方面是不是并驾齐驱呢 � 前人对此有不少议 论 , 王士镇说 � “盛唐高 、 岑 、 子美诸公同 登慈恩寺塔赋诗 , 或云 � ‘秋色从东来 , 苍 然满关中 。 五陵北原上 , 万古青檬檬 � , 或 云 � ‘秋风昨夜至 , 秦塞多清旷 。 千里何苍 苍 , 五陵郁相望 , ’ 或云 � ‘秦山忽破碎 , 径渭不可求 。 俯视但一气 , 焉能辨皇州 , 夕 此是何等气概 � ” � 这位神韵派的诗论家对 追幽逐险 、 强 弓硬弩的杜 、 韩诗风是不以为 然的 , 所以他在这里议论的次序是岑 、 高 、 杜 , 虽然不一定就是以之为高下之等第 , 但 至少说明他并不认为杜诗最搜胜场 。 王士植 对于这 四首诗的思想倾向完全没有注意 , 他 所着眼的仅仅是对特定景物的描写 , 而且仅 仅推祟那些似乎不甚用力而气象阔大 、 风格 浑然的句子 , 这是由他那种与司空图 、 严羽 一脉相承的那种诗学审美观所决定的 。 王氏 这种看法未免失之偏颇 , 但他能指出这三首 诗的共同优点是有 “气概 ” 而不及储诗 , 还 是很有见地的 。 多数论者则认为杜 、 岑二 诗 的 成就 在 高 、 储二诗之上 。 例如高步流 《唐 宋 诗 举 要 》中选了杜 、 岑二首 , 并于岑诗下注日 � “气象阔大 , 几与少陵一篇并立千古 。 ” 又 引沈德潜的话说 � “登慈恩塔诗 , 少陵下应 推此作 , 高达夫 、 储太 祝 皆不 及 也 。 夕, 。 高 、 沈有一点比王士植高明 , 他们不仅仅着 眼于诗中的某儿个句子 , 而是对诗的整体进 行评论 。 的确 , 如果单看王士祯指出来的那 几句 , 那么岑 、 高二诗是势均力敌的 �暂且 不论杜诗� 。 但是从全诗看 , 后者显然笔力 较 弱 。 高诗开头说 � “香界泯群有 , 浮图岂 诸相 。 ” 起得平平 。 而岑诗开篇说 � “塔势 如涌出 , 孤高耸天官 。 ” 雄伟不凡 。 下面同 样是形容塔之高 , 高诗说 � “登临骇孤高 , 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 , 迥出虚空上 。 顿 疑身世别 , 乃觉形神王 。 宫阂皆户前 , 山河 尽檐向 。 ” 前六句写得很抽象 , 没有把登临 所见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而 “宫 阔” 二句又稍嫌平庸 。 岑诗则不同 � “登临 出世界 , 蹬道盘虚空 。 突兀压神州 , 峥嵘如 鬼工 。 四角碍白 日 , 七层苍摩官 。 下窥指高 鸟 , 俯听闻惊风 。 连 山若波 涛 , 奔 凑 似 朝 东 。 青槐夹驰道 , 宫观何玲珑 。 ” 塔势之高 耸 、 建筑之精丽 , 诗中就作了很精细 、 生动的描绘 , 使人读之如在目前。 而 “连山” 二 句写从高处俯视群山所得的印象 , 更是气势 飞动 。 所以就写景这一点而言 , 岑诗是远远 胜于高诗的 。 那么 , 岑诗与杜诗相比又如何呢 � 应该 承认 , 它们在写景方面确是争胜于毫厘之间 的 。 杜诗开端说 � “高标跨苍守 , 烈风无时 休 。 ” 清人施鸿保认为 “塔虽高 , 岂可云跨 过天上乎 � 盖 亦 倒 字 句 , 当云 ‘苍弯跨高 标 ’ , 谓仰望塔之高 , 去天甚近 , 若天但跨 其上也 。 惟正言之 , 则句不奇伟 , 与通首不 类 , 故倒其字 , 使人读开首一 句 即 意 夺神 骇 , 所谓 ‘语不惊人死不休 , 也 。 ” � 施 氏 说杜诗 “使人读开首一句即意夺神骇” 是对 的 , 但对于此句的意思却理解错 了 。 艺术是 允许夸张的 , 有时还是非夸张不可的 。 老杜 “语不惊人死不休 ” 的精神并非仅仅体现于 造句 , 而是经常体现于塑造惊人的艺术形象 的。 塔 “跨 ” 苍弯 , 正是极言其高 , 与后面 “ 七星在北户 , 河汉声西流” 两 句 互 相 呼 应 。 正因为塔已经凌跨苍天 , 所以登临者才 能从北门里面平视 �而不 是 仰 视 � 北 斗七 星 , 而银河的水声也从西 边 �而 不 是 从上 方 � 传来 。 也就是说 , 登临者已经与星辰河 汉处于同一高度 , 至于他头顶上的塔尖 , 当 然 已跨过这一高度了 。 “七星 ” 两句与杜诗 《白帝城最高楼 》� 中 “扶桑西枝对断石 , 弱水东影随长流” 等句子一 样 , 都 是 所谓 “冥心刻骨 , 奇险至十二三分者 ” 。 � 相形 之下 , 岑诗中 “四角碍白日” 两句就稍嫌平 弱了 。 以上说的是 “仰观 于 天” , 以 下 再说 “俯视于地” 的情况 。 岑诗在这一点上是写 得相当成功的 。 上面说过 , “连 山” 两句气 势 飞动 , 而为王士植所激赏 的 “秋 色 从 西 来 ” 四句更是气象阔大 、 笔力雄健 。 “青檬 漾” 的迷茫景象正是诗人站在想象中的 “碍 白日” 、 “摩苍弯妙 的高度上下瞰时所应该 看到的 。 可是 , 当诗人写到 “ 青槐夹驰道 , 宫观何玲珑” 两句时 , 他却在不知不觉之中 把自己所置身的高度大大地降低了牛 因为只 淆站在一个较低的高度上 , 才有可能看清楚 二驰道青槐和玲珑宫观 。 所 以说 , 在形容塔之 高峻这一点上 , “青槐” 两句与全诗的艺术 意境是不统一的。 而杜诗就不同了 。 它写俯 视的四句 � “秦山忽破碎 , 径渭不可求。 俯 视但一气 , 焉能辨 皇 州 � ” 与 前 面 “跨苍 弯” 、 “七星在北户 , 河汉声西流” 等描写 完全合拍 。 朱 鹤龄 《杜诗辑 注 》注 前 两 句 日 � “秦山谓终南诸山 , 登高望之 , 大小错 杂 , 如破碎然 。 径渭二水从西北来 , 远望则 不可求其清浊之分也 。 ” 既然远望山川已觉 模糊 , 那么近瞰城郭当然也只能看到一片烟 雾了 。 这使我们不能不惊叹 � 诗篇展现在我 们面前的是一幅何等穷高极远的景象 , 其所 描幕的景物又是何等地和谐 。 总的来说 , 杜诗的境界 、 气象都比岑诗 更为阔大 , 想象比岑诗更为奇特 , 结构也比 岑诗更为完整 , 正如李子德评这首杜诗时所 说 � “岑作高 , 公作大二岑作秀 , 公作奇 。 岑作如浩然 《洞庭 》 , 终以公诗 ‘吴楚东南 诉 , 乾坤 日夜浮 , 为大 。 ” � 前面说过 , 在实际生活中 , 几位诗人是 站在同一个高度上观察自然景物的 。 但是当 他们各自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构思的天地 中遨游时 , 当他们把眼中所见的 实 际 景 象 �属于客观的物质世界� 升华为虚构的艺术 境界 �属于主观的精神世界� 时 , 却又不在 同一个高度上了 。 储诗云 � “ 宫室低通逸” � 高诗云 � “宫阅皆户前” , 岑诗云 � “宫观 何玲珑” 。 他们三人都说看到了塔下的宫室 城阔 。 而杜诗却说 � “俯视但一气 , 焉能辨 皇州 � ” 就实际情形而言 , 当然是储 、 高 、 岑三诗写得较真实 , 慈恩寺塔虽高 , 也不过 “祟三百尺” , 。 站在那样的高度上是应该 能看清塔 一下的城阅宫室的 。 然 而 就 艺 术而 言 , 杜诗却是更高的真实 , 它不仅极力夸张 了慈恩寺塔高标耸立的形象 , 而且有意忽略 视觉所及 , 将塔�景物缩小为 不 可 辨 识的“一气” , 从而构成了统一的艺术意境。 杜 诗所以在写景方面也压倒群贤 , 就因为老杜 艺术构思的才力比其他诗人更为雄鸳 。 由此可知 , 在描写对象完全相同的情况 下 , 四位诗人同题共作的篇章在艺术水平上 却有如此分歧的差别。 张戒说得好 � “人才 各有分限 , 尺寸不可强 , 同一物也 , 而咏物 之工有远近 , 皆此意也 , 而 用 意 之 工有浅 深。 ” 公我们在考察文学现象时 , 如果忽视 了作家的艺术才能这个因素 , 是无法导致任 何科学的结论的 。 这是这一组 “同题共作” 诗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 。 ’ 五 为了论述的方便 , 我们分别从思想倾向 和艺术描写两个方面对四首登慈恩寺塔诗作 了分析 , 但是事实上 , 任何艺术品都是不可分 割的整体 , 要评判它们的优劣也必须从整体 上来把握 。 那么 , 就整体而言 , 或者说就思 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情形而言 �用传统的 术语来说 , 也就是情景交融 � , 杜诗是不是 这组诗中的压卷之作呢 � 回答也是肯定的 。 我们只需要把四首诗中较佳的杜岑两首 来作些比较 。 岑诗的主旨在于描写一个佛寺浮图 , 并 抒发诗人要阪依佛门的志趣 。 诗 人 写 浮 图 “突兀压神州 ” , 正是暗示佛 国高于人间 , 而似乎纯是写 自然之景的 “秋色从西来” 四 句 , 既展示了广阔的空间又展示了悠久的时 间 , 也正是以广漠无垠的时空来暗示佛法之 广大。 所以说岑诗中思想倾向和艺术描写是 结合得很紧密的。 杜诗的主 旨也在于写他登 塔 的 所 见所 感 , 但他所关心的不是佛国而是人间 。 胸怀 百优的诗人登上高塔 , 当然无法象 “旷士” 那样忘怀现实 。 在诗人看来 , 一切景物都蒙 上了一层惨淡的颜色 。 “烈风无时休 ” 固然 是高处 的应有之景 , 但又何尝不 是 政 局 飘 摇 、 天下将乱的征兆 , � 胡舜涉解此诗日 � “ 《登慈恩寺塔诗 》 , 讥天 宝 时 事 也 。 山 者 , 人君之象 , ‘秦山忽破碎 , , 则人君失道 矣。 贤不肖混淆而清浊不分 , 故日 ‘径渭不可 求’ 。天下无纲纪文章 , 而上都亦然 , 故日 ‘俯 视但一气 , 焉能辨皇州� ’ ” � 胡氏认为全诗 都隐含讥刺 , 当然穿凿过甚 ,所 以施鸿保批评 他说 � “通首 皆作喻言 , 屑琐牵合 。 ” 且指 出 � “前十六句 , 皆但写景 。 ” � 那么 , 秦山忽破碎 ” 这几句是单纯的写景还是有所 寓意呢 � 我们认为其中还是有所寓意的 , 但 是不能象胡氏那样逐句 比附 , 处处落实。 就 是说 , 这些句子确是写景 , 但这是写的一个 胸怀百忧的诗人眼中的景 , 所 以诗人胸中的 忧愁之情与眼中的苍茫之景已在下意识中融 为一体 , 我们不必也不能再把它们分开来 , 这正是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 。 不但如此 , 杜 止夏 诗 中 “ 迥首叫虞舜” 以下八句 , 注家都认为 是由写景转为寓意 , 但是它与岑诗的结尾不 同 。 岑诗结尾虽是从前面的写景 中引伸出来 的 , 但它本身 〔即希冀扳依佛 门� 却与登塔 事并无交涉 。 而杜诗的结尾虽然转为忱国忧 时之语 , 却仍然与登塔事密 不 可 分 , 何悼 评 “迥首 ” 以下八句云 � “此下意有所托 , 即所谓 ‘登兹翻百忧 ’ 也 。 身世之感 , 无所 不包 , 却只是说塔前所见 , 别无痕迹 , 所 以 为风人之 旨 。 ” � 这段话说得很有识见 , 我 们试作一些诊释 。 “迥首” 二句 , 旧注认为是 以虞舜比唐 太宗 , 是不错的 。 � 慈恩寺既是一个佛教的重 要场所 , 又是唐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象征 , 当忱 国忧时的诗人登上寺塔时 , 就 自然而然 地眺望太宗的昭陵而缅怀唐帝国的 全 盛 时 代 。 可是盛世已经 消逝 , 尽管诗人满怀希望 地呼唤它 , 也不会复返了 , 所剩下的只是愁 云惨雾而已 , “惜哉” 二句是以周穆王和西王母游宴 于瑶池之事 以刺玄宗 、 杨妃 、 注家于此均无 异说 。 虽说诗中的 “瑶池” 并不一定是用来 比 喻骊山温汤 , 诗人登塔时玄宗 、 杨妃也并 不在华清池 , � , 但诗人远眺骊山 , 即景生情 , 不 由得对玄宗沉浦于酒色淫乐感到惋惜 、 愤 慨 。 “ 黄鸽” 四句虽然不一定是当时在塔上 实见之景 , 却是在高处可能见到之景 , 所 以 它们虽是 “忧敌之词 ” , 但都是从艺术形象 �包括虚构的 � 触发出来的 。 “黄鸽哀鸣” 的 景象目与篇首 “烈风无时休 ”一句密切呼应 。 如果以上的理解不甚违反诗旨 , 那么 , 我们就可以说 , 杜诗从头至尾都紧紧地围绕 着登塔这个题 目 , 尽释诗中抒情的成分是那 么重 , 想象的天地是那么宽 , 却一句也没有 离开塔上所见之景 , 实在是情景交 融 的 典 范 , 它在这方面也是压倒群贤的 。 以上我们对杜甫等四 人的 “登慈恩寺塔 诗 ” 这一组 同题共作作了一 番考察 , 考察的结 果是似乎可以证明 � 在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家 个人的社会地位 、 生活经历等外在因素基本 相 同的情形下 , 决定作家创作成就高低的原 因是作家的内在因素 , 包括世界观 、 政治态 度 、艺术才能 、性情学识等等 , 用传统的术语 来说 , 就是沈德潜所云 � “有第一等襟抱 、 第 一等学识 , 斯有第一等真诗 。 ” � 正因为杜 甫的胸襟和才学在四位诗人中最为杰出 , 所 以其成就迥出三家之上 。也正因为这个原 因 , 尽管那么多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大时 代 �或者说受到时代的 “玉成” � , 却只有 杜甫一人登上了古典诗歌的顶峰。 注释 � � 《南史 》卷五五 《曹景宗传 》 � “景宗振旅 凯入 , 帝于华光殿宴饮连句 , 令左仆射沈约 斌韵 。 景宗不得韵 , 意色不平 , 启 求 赋 诗 。 ·⋯时 韵 已尽 , 惟余 “竞” 、 ” 病 ” 二字 , 景宗使操笔 , 斯须 而成 , 其辞曰 � “ 去时儿女悲 , 归来茄鼓竞 。 借问 行路人 , 何如霍去病 � ” 帝 叹 不 已 , 约 及朝贤惊 磋竟 日 。 ” � 刘谏《隋唐嘉话 》卷下 � “武 后游 龙门 , 命 群官赋诗 , 先成者赏锦袍 。 左史东方 虫�既拜赐 , 坐 未安 , 宋之问诗复成 , 文理兼美 , 左右莫不称善乃 就夺袍衣之 。 ” �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 序 》 , 《先秦汉魏普 南北朝诗 · 宋诗 》卷三 。 �见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晋诗 》卷一 二 。 � 盛唐诗坛上名家辈出 , 他们之间的交游 也很 密切 , “同题共作” 的现象是不少的 。 就 以杜甫等 诗人而言 , 早在天宝 三 载 � � � � � , 高适 、 杜 甫和 李 自曾同游单父县琴台 , 当时肯定都有诗作 , 但 现 在只有高适集中还保 留 着 一 首 《同 群 公 秋 登 琴 台 》 , 而李 、 杜集中仅能找到他们后来回忆那 次交 游的诗 �李 白 《梁园吟 》 � “访古始及平台间” � 杜甫 《昔游 》 � “昔者与高李 , 同登单父台” � 。 至于天宝十一载 � � � �� 秋 , 即杜甫等 人 写 “登慈 恩寺塔诗” 之时 , 这些诗人 之间过从唱和甚密 , 当时 肯定有不少同题共作的篇章 , 比如高适集中有 《 同 薛司直诸公秋霎曲江俯见南山作 》 , 而储光羲集 中 也有 《同诸公秋翼曲江俯见南山 》 , 即为其例 。 但 是那 些同题共作之诗中保存作品较多 、 质量较高的 首推这一组 “登慈恩寺塔诗 ” 。 �此事只 可能发生在天宝 十一载 , 闻 一 多 《岑 嘉州系年考证 》论 之甚详 。 诸家年谱 也无异说 。 � 杜诗题 下注云 � “时 高 适 、 薛 据 先 有 此 作 。 ’尹 � 《池北偶谈 》卷一八 “ 慈恩塔诗 ” 条 。 � 《唐音癸签 》卷四 。 � 参看 《资治通鉴 》卷二一五 、 二 一 六 的 记 载 。 � 《进三大礼赋表 》 、 《杜诗详注 》卷二 四 。 � 《剑南诗稿 》卷一六 。 � 《壮游 》 , 《杜诗 详注 》卷一六 。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 、 《杜 诗 详 注 》卷 � 《奉赠韦左垂丈二十二韵 》 、 《杜诗详注 》 卷一 。 � 据周勋初 《高 适 年 谱 》 。 按 � 孙 钦 善 谱 � 《高适集校 注 》附录� 作五 十 二 岁 , 刘开扬讲 � � 注 》卷首 � 作四十九岁 , 阮廷 注 》卷首作四十六岁 , 周说为 � 《读杜诗说 》卷一 。 � 《杜诗详注 》卷一五 。 � 《甄北诗话 》卷二 。 � 杨伦 《杜诗镜锉 》卷一引。 � 《长安志 》 � 《经训堂丛书 》本 � 卷八 。 � 同� � 王嗣爽云 � “余观 ‘烈风无时休 , 一语 , 必 非无为而发 , 分 明有忧明危盛 之思 。 ” � 《杜臆 》 卷一 � 这种体会是多数读者都会有的 。 � � 《三山老人语录 》 , 见 《若溪渔隐丛话 》前 集卷一二 。 � 《读杜诗说 》卷一。 � 杨伦 《杜诗镜锉 》卷一引 。 按 � 《义门读书 记 》中未见此语 。 � 仇兆篮 《杜诗详注 》卷二引王道俊 《杜诗博 议 》云 � “高祖号神尧皇帝 , 太宗受内禅 , 故以虞 舜苍梧言之 。 ” 可从 。 � 仇兆鳌以 《杜诗详注 》卷二引程嘉健云 � “明 皇游宴骊山皆贵妃从幸 , 故以 “ 日晏 昆仑 ” 讽之 。 又引钱谦益云 “唐人 多以 王母 喻 贵 妃 , “瑶池 日 晏 ” , 言天下将乱 , 而宴乐不可以为常也 。 ” 二说 略同 , 然程说坐实瑶池以 比附 山温泉似不如钱说之 圆通 。 又杜集中他篇如杜诗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漱 作 》 � 《杜诗详注 》卷四 � 云 � “倒悬瑶池影 , 屈注 枪 江流⋯ ⋯至尊顾之笑 , 王母不肯收” , 亦可与此 互证 。 � 温汤疗疾 , 故玄宗之幸骊山必在冬季或初春 寒 冷时节 �见陈寅格 《元白诗笺证稿 》第一章 。 据 《资治通鉴 》卷二一六所纪 , 天宝十一载冬十月戊 寅 �初五 日 �至十二月 丁亥 �十六 日� 玄宗幸华清宫 � � 《说诗碎语 》卷上 。 髯编竹蠢适��、橇�‘几了一嗜,。、瑜确 � 《封丘县 》 、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第一部 分 。 � 据陈铁民 、 候忠 义 《岑 参 年谱 》 , 闻一多 《岑嘉妞系年考证 》作三 十八岁 。 �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还 已 到 晋 昌 》 、 《岑参集校注 》卷二 。 � 姆, 闻一多 《岑嘉州系年考证 》说天宝十一 载储光羲 “宣官监察御史 ” , 似不确 , 谭优学 《唐 诗人行年考 · 储光羲行年考 》据储诗 《哥舒大夫项 德 》中有 “来朝芙蓉胭 ” 之语 , 知此诗作于天 宝十 一载冬哥舒翰入朝之后 。 末云 � “顾我抢榆者 , 莫 能翔青冥 。 游燕洲骥骥 , 哪踢思长鸣 。 ” 推测其时 储光羲 “仍为下郊县尉” , 可从 。 � 《读杜心解 》卷一 。 � 《资治通鉴 》卷二一五 。 � 同� 。 � 《一瓢诗话 》 。 � 《姜斋诗话 》。 � 见 《全唐诗 》卷二八一 。 按 � 章八元乃大历 六年 � 七七一 � 进士 , 其登慈 恩 寺 塔 的 年 代失 考。 � 见 《唐诗纪事 》卷二六 。 函《竹庄诗话 》卷一三引何光远 《鉴诫录 》 , � 《岁寒堂诗话 》卷上 。 � 《池北偶谈 》卷一八 “慈恩塔诗” 条 。 � 同上 。 按 � 岑 诗 原 作 “秋 色 从 西来” , “东” 字误 。 。 � 沈语见 《唐诗别裁 》卷 一。 �� 漏
本文档为【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_论杜甫等问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98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1-29
浏览量: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