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举报
开通vip

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第41卷 增刊Ⅰ 2013年 10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Huazhong Univ.of Sci.&Tech.(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41Sup.Ⅰ  Oct. 2013 收稿日期 2013-07-10. 作者简介 陈培华(1985-),男,博士研究生,E-mail:cph@sjtu.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2007AA041602,2011AA040801,2012AA041401). 基...

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第41卷 增刊Ⅰ 2013年 10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Huazhong Univ.of Sci.&Tech.(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41Sup.Ⅰ  Oct. 2013 收稿日期 2013-07-10. 作者简介 陈培华(1985-),男,博士研究生,E-mail:cph@sjtu.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2007AA041602,2011AA040801,2012AA041401). 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陈培华a 曹其新a,b (上海交通大学a机器人研究所;b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摘要 在已知机器人关节空间中起点和终点时刻运动参数的情况下,研究了基于五次多项式插值拟合的关 节型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获取了机器人运动中各个时刻所对应的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信息.分析 了基于迭代牛顿-欧拉算法的机器人逆动力学方程,依据规划好的机器人轨迹求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或进 行动力学仿真所需的驱动力矩,并建立了基于逆动力学方程的机器人轨迹控制系统.最后,比较了三种关节型 机器人的轨迹控制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学仿真,对轨迹跟踪误差和力矩大小等性能参数进行比较,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了基于RNEC和加速度反馈的机器人轨迹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跟随精度、较明显的轨迹控制效果,是一种较 优的力矩控制方法. 关键词 关节型机器人;逆动力学;动力学仿真;轨迹规划;轨迹控制;关节空间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4512(2013)S1-0017-04 Trajectory control of the articulated robot based on inverse dynamics Chen Peihuaa Cao Qixina,b (a Research Institute of Robotics;b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al System and Vibration,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algorithm of the articulated robot based on quintic polynomials in the joint space was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arting point′s and ending point′s motion parame- ters known,and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positions,speeds and accelerations at every moment were ob- tained.Research was also carried out on the robot inverse dynamics based on the iterative Newton-Eul- er algorithm,and the driven torques for robot control or dynamics simulation were calculated accord- ing to the planned robot trajectory.Meanwhile,the robot trajector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in- verse dynamics was established.Finally,three kinds of articulated robot’s trajectory control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ested in the dynamics simulation.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s of the parameters of trajectory following error and driven torque,it proved that the articulated robot rajector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RNEC and acceleration feedback has high following accuracy and obvious trajectory control effect,which is an excellent torque control method. Key words articulated robot;inverse dynamics;dynamics simulation;trajectory planning;trajectory control;joint space   当前,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人类生 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工业、 国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1-3].但同时人们对机器 人的工作效率和运动平稳度的要求也日渐增高, 使得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优化机器人的轨迹 控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成为机器人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 题[4-6].本课题针对机器人关节空间内的轨迹规 划和基于逆动力学方程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基于逆动力学控制 器和加速度反馈的关节型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系 统,同时在二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上进行了仿真 验证,达到了较好的轨迹控制和跟踪性能并优化 了控制方案. 1 机器人关节空间内的轨迹规划 在关节型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中,当仅给定初 始点和目标位置定位点时,还必须对未给定位置 的区间设定适当的轨迹.因为机器人在任务空间 中的末端轨迹可以通过逆运动学转换为其在关节 坐标系下的运动轨迹,所以此处仅讨论机器人在 关节空间内的轨迹规划.为获得在关节空间内连 续、平滑的运动和轨迹,研究者通常采用抛物线、 三次、四次、五次等多项式插值拟合的方法[7-9]. 在自由度为n的机器人关节空间中,若已知 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初始位置θ0 和终点位置θf (θ0,θf∈Rn),当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满足边界条件 θ(0)=θ0,θ(tf)=θf; θ(0)=θ0,θ(tf)=θf; θ¨0 =θ¨f= 烅 烄 烆 0 (1) 时,可以用一个五次多项式函数插值拟合机器人 的运动轨迹 θ(t)=at5+bt4+ct3+dt2+et+f, (2) 式中a,b,c,d,e,f均为n维向量. 分别代入约束条件(1)中,可以求得各变量的 值: f=θ0, e=θ0, d=0, c= [10(θf-θ0)-(6θ0+4θf)tf]/t3f, b= [-15(θf-θ0)+(8θ0+7θf)tf]/t4f, a= [6(θf-θ0)-3(θ0+θf)tf]/t5f. (3)   将以上各值代入式(2)即可求得机器人的运 动轨迹,进而确定机器人在各时刻下各关节的位 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采用五次多项式函数插 值拟合的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可以提高关 节型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2 关节型机器人的逆动力学分析 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 制,主要依靠计算关节型机器人各关节的驱动力 矩使机器人按照期望的轨迹运动.为了计算机器 人各关节的驱动力矩,通常有PID控制和逆动力 学计算等方法.本文采用计算复杂度为O(n)的迭 代牛顿 -欧拉算法(RNE),实现了关节型机器人 的快速力矩求解. 根据牛顿 -欧拉方程,描述关节型机器人中一 个连杆i的动力学方程为 fΣi =mi¨ci; (4) τ(c)i =Iiωi+ωi×Iiωi, (5) 式中:fΣi为作用在质心上的合外力;mi 为连杆的 质量;ci为连杆质心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τi(c) 为绕质心的外力矩;Ii和ωi分别代表连杆在世界 坐标系中绕质心的惯量矩阵和角速度. 由空间向量代数[10-11],连杆在世界坐标系中 的速度vi=ci-ωi×ci.将其微分后的结果代入式 (4),则有 fΣi =mi[vi-ci×ωi+ωi×(vi+ωi×ci)]. (6)   另外,作用于质心上的合力fΣi和τci 产生的 世界坐标系下的合力矩为  τΣi =τci+ci×fΣi =Iiωi+ωi×Iiωi+mi× ci×[vi-ci×ωi+ωi×(vi+ωi×ci)]. (7)   将式(6)和式(7)整理成矩阵形式,并用空间 速度矢量Xi=[vi,wi]T 来表示 [fΣi,τΣi]T =ISi¨Xi+Xi×ISiXi, (8) 式中ISi 是6×6的空间惯性对称矩阵, ISi ≡ miE  mi^c Ti mi^ci mi^ci^c Ti +[ ]I . (9)   在关节型机器人的连杆系统中,作用于连杆 i上的合力和合力矩可表示为 fΣi τΣ[ ]i = fi τ[ ]i + fEi τE[ ]i - fi+1 τi+[ ]1 , (10) 式中:fi 和τi 为连杆i上来自母连杆的力和力 矩;fEi 和τEi 为来自外界环境的作用力和力矩(如 冲击力、重力等);fi+1和τi+1为来自其子连杆的 反作用力和力矩.将式(10)代入式(8)并整理,可 得到关于力和力矩的递归方程  [fi,τi]T =ISi¨Xi+Xi×ISiXi- [fEi,τEi]T+[fi+1,τi+1]T. (11)   如果连杆i为关节型机器人的末端连杆,那 么计算fi,τi 时,令fi+1和τi+1为零.当该连杆不 受外部施加力时,fEi 和τEi 仅指重力和重力矩;反 之,fEi 和τEi 包括了重力项和外力项.因此,可以 由机器人末端连杆逐步向身体端计算所有关节上 的力和力矩,而关节轴上的扭矩为 ui =sTi[fi,τi]T, (12) 式中si∈R6 是一个由关节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 的映射向量. 根据前文轨迹规划所求得的各时刻下各关节 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代入式(11)和 (12),即可计算出关节型机器人各关节在不同时 ·8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41卷 刻下的驱动力矩,进而实现对关节型机器人的快 速、高精度的轨迹控制. 3 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前文所述,关节型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系 统设计包括关节空间内的轨迹规划、力矩控制器 和机器人系统等,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关节型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系统组成 关节型机器人的轨迹规划部分,根据输入的 初始位置θ0、终点位置θf、步长ts和总时间T,按 式(2)可以计算出一条连续、光滑的运动轨迹,同 时输出各时刻下的位置θ、速度θ和加速度θ¨.依 据以上输出结果以及机器人自身动力学参数等信 息,关节型机器人的力矩控制器可以按照式(11) 和式(12)计算出各关节轨迹控制所需的驱动力 矩,并输出至机器人系统,促使其按照期望的轨迹 进行运动. 为了实现关节型机器人的力矩控制,传统的 有PID控制方法.图2即为一个基于PD控制器 的机器人轨迹控制系统,其中JSTP代表关节空 图2 基于PD控制的轨迹控制系统 间轨迹规划器(joint space trajectory planner).该 方法容易实现,其驱动力矩的计算如下 τ=Kp(θr-θ)+Kd(θr-θ), 式中:θr和θ分别为期望和实际的关节运动;Kp, Kd∈Rn×n为常数对角矩阵;θr-θ=e为机器人的 轨迹跟踪误差. 虽然基于PD控制的轨迹控制系统容易实 现,但是PD参数调节繁琐且机器人无法实现精 确的动力学建模,导致很难达到理想控制目标.采 用逆动力学方法的力矩控制器,可以避免上述问 题,实现准确的力矩控制.此处可引入一种采用迭 代牛顿-欧拉算法的力矩控制器(RNEC)及其轨 迹控制系统.为简化说明,此处的动力学方程可写 成如下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12] τ=D(θ)·¨θ+C(θ,θ)·θ+g(θ), 式中:θ,θ和θ¨ 为 RNEC的输入,此时分别等于 θr,θr和θ¨r;D(θ)∈Rn×n为惯性矩阵;C(θ,θ)·θ 为离心力和科氏力的向量;g(θ)为重力项. 若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和速度与期望的初始位 置和速度一致,机器人将很好地跟踪期望轨迹;若 不一致,基于RNEC的轨迹控制系统则不能修正 初始条件误差.为解决该问题并提高轨迹跟踪性 能,引入了状态反馈,即增加一个加速度反馈环 节,如图3所示.此时,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方程为 τ=D(θ)·(¨θr+Kde+Kpe)+C(θ,θ)·θ+g(θ), 逆动力学控制器(RNEC)的输入分别为θr,θr 和 θ¨r+Kde+Kpe. 图3 基于RNEC和加速度反馈的轨迹控制 系统的Simulink模型 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评价上述轨迹规划算法以及逆动力学计 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 Matlab中对三种关 节型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系统进行了动力学的仿真 验证和比较.实验对象为一个二自由度的关节型 机器人,具体参数为:实验要求机器人从初始位置 θ0=[00]T 运动到终点位置θf=[π/4,-π/4]T, 初始和终点时刻时各关节的角速度均为0rad/s, 运动总时间T=5s,采样时间ts=5ms,自由度 n=2,关节行程θlim为(-160°~160°),DH 参数 (a,α,d,θ)为(0.2,0,0,θ1)和(0.2,0,0,θ2), 连杆质量mi=2kg,连杆质心cmi=(-0.1,0, 0)T,连杆惯性张量I=diag(0.0267,0.0267, 0.0267),连 杆 科 氏 摩 擦 系 数 Tc = [0.395, -0.395]T,电机惯量Jm=2.0×10-4,电机齿轮 齿数比G=60,i=1,2. 利用 Matlab/Simulink对上述三种关节型机 器人的轨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13-14].第1 种方案为基于PD控制的轨迹控制系统,其中包 括JSTP,PD控制器、二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Ro- bot和一个动力学仿真显示模块plot.第2种方案 为基于 RNEC 的轨迹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了 JSTP,RNEC控制器、Robot模块和plot模块.第 3种方案即为基于RNEC和加速度反馈的轨迹控 ·91·增刊Ⅰ     陈培华,等: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     制系统方案,如图3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了 JSTP规划器、RNEC控制器、二自由度关节型机 器人Robot、动力学仿真显示模块plot和一个加 速度反馈控制器. 方案1 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后得到的关 节轨迹跟踪误差和关节驱动力矩(即扭矩)如图4 所示.实验中,Kp=diag(9 000,9 000),Kd= diag(160,160). 图4 跟踪误差和扭矩曲线(PD控制) 方案2 在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中所得到的 关节轨迹跟踪误差和驱动力扭矩曲线见图5. 图5 跟踪误差和扭矩曲线(RNEC控制) 采用图3所示的第3种方案进行机器人的动 力学仿真,结果见图6.控制系统内加速度反馈环 节中的参数取值为 Kp=diag(80,80),Kd= diag(10,10). 实验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得出:在方 案2中,机器人关节的最大跟踪误差约为1.7 图6 跟踪误差和扭矩曲线 (带反馈的RNEC控制) mrad,最大扭矩约为0.17N·m,均小于方案1 中的结果;采用RNEC和加速度反馈的轨迹控制 系统时,关节最大的轨迹跟踪误差仅为0.037 8 mrad,远小于前两种控制方案,最大扭矩约为 0.17N·m,同方案2的结果相似. 表1 实验结果 性能参数 轨迹控制方案 1  2  3 max(|e|)/mrad  2.640 0 1.700 0 0.037 8 max(|τ|)/(N·m) 30.73  0.17  0.17   综上,本研究采用五次多项式插值拟合的方 法,在关节空间内对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有效提 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同时,建立了基于迭代牛 顿-欧拉算法的关节型机器人逆动力学方程以及 三种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系统;经过动力学仿真实 验的比较,证明了基于RNEC和加速度反馈的机 器人轨迹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跟随精度、较明显 的轨迹控制效果,是一种较优的力矩控制方法. 参 考 文 献 [1]Brogardh T.Present and future robot control devel- opment—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J].Annual Re- views in Control,2007,31(1):69-79. [2]Putz P.Space robotics[J].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2002,65(3):421-463. [3]Lanfranco A R,Castellanos A E,Desai J P,et al. Robotic surgery:a current perspective[J].Annals of Surgery,2004,239(1):14-21. [4]Su Y X,Zheng C H.Global finite-time inverse track- ing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s[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1,27(3): 550-557. (下转第24页) ·0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41卷 5 结论 本文在已提出的基于能量平衡的被动蜿蜒控 制方法的基础上,对控制算法的方向可控性进行 研究,根据被动蜿蜒运动的性能,利用补偿力矩调 节头部力矩,头部力矩输入改变头部关节角度,实 现运动方向不断靠近期望方向.方向控制参数直 接采用头部连杆与期望方向的夹角,无须计算,并 且具有实时性,给方向控制带来便利.通过仿真和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Hirose S.Biologically inspired robots(snake-like lo- motor and manipulator)[M].Oxford:Oxford Uni- versity Press,1993. [2]郁树梅,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根,李斌,等.蛇形机器人步态产生及步 态分析[J].机器人,2011,33(3):371-378. [3]Kim D,Hwang H,Park S.Turning mechanism of a smooth body by amplitude and period control in cur- vature[C]∥Proceeding of the IEEE Con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Seoul:IEEE,2008:1765- 1768. [4]唐超权,王明辉,李斌,等.融合机械元的蛇形机器人 循环抑制中枢模式发生器控制方法[J].机器人, 2013,35(1):123-128. [5]Wu X,Ma S.Sensor-driven neural controller for self- adaptive collision-free behavior of a snake-like robot [C]∥Proceeding of the IEEE Conf Robotics and Au- tomation.Shanghai:IEEE,2011:191-196. [6]王智锋,马书根,李斌,等.基于能量的蛇形机器人蜿 蜒运动控制方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自动化学 报,2011,37(5):604-614. [7]王智锋.蛇形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与蜿蜒运动控制 方法研究[D].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 所,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2011. (上接第20页) [5]Wang H,Xie Y.Adaptive inverse dynamics control of robots with uncertain kinematics and dynamics[J]. Automatica,2009,45(9):2114-2119. [6]Cui M Y,Xie X J,Wu Z J.Dynamics modeling and tracking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s in random vi- bration environ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 matic Control,2013,58(6):1540-1545. [7]Erkorkmaz K,Altintas Y.High speed CNC system design,part I:jerk limited trajectory generation and quintic spline interpo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2001,41(9): 1323-1345. [8]Macfarlane S,Croft E A.Jerk-bounded manipulator trajectory planning:design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 tion,2003,19(1):42-52. [9]Gasparetto A,Zanotto V.A technique for time-jerk optimal planning of robot trajectories[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8,24 (3):415-426. [10]Murray R M,Li Z,Sastry S S.A mathematical in- troduction to robotic manipulation[M].Boca Raton: CRC,1994. [11]Featherstone R.Rigid body dynamics algorithms [M].Berlin:Springer,2008. [12]Spong M W,Vidyasagar M.Robot dynamics and control[M].New York:John Wiley &Sons,2004. [13]Turan A,Bogosyan S,Gokasan M.Development of a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atlab/ Simulink based remote robotics experiment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 dustrial Electronics 2006.Piscataway:IEEE,2006: 3201-3206. [14]Corke P.MATLAB toolboxes:robotics and vision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J].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Magazine,2007,14(4):16-17. ·4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41卷
本文档为【基于逆动力学方法的关节型机器人轨迹控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267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4-02-05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