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讲座-行者老师

中药讲座-行者老师

举报
开通vip

中药讲座-行者老师 2009. 3 .31 1 行者先生--------民间中医语音讲堂文稿 一、干姜与生姜 二、附子 p6 三、人参 p10 四、黄芪 p16 五、苍术与白术 p22 六、当归 p25 七、伤精者半月复原-栽接续命法 八、桂枝 p33 九、芍药 p39 十、甘草 p43 一、干姜与生姜 1、干姜,炮姜,生姜本源于一物,其中生姜长于发散风寒,又能温中止呕;干姜辛热,燥烈之性 较强,长于温中回阳,见可温肺化饮;炮姜性苦温,辛散作用...

中药讲座-行者老师
2009. 3 .31 1 行者先生--------民间中医语音讲堂文稿 一、干姜与生姜 二、附子 p6 三、人参 p10 四、黄芪 p16 五、苍术与白术 p22 六、当归 p25 七、伤精者半月复原-栽接续命法 八、桂枝 p33 九、芍药 p39 十、甘草 p43 一、干姜与生姜 1、干姜,炮姜,生姜本源于一物,其中生姜长于发散风寒,又能温中止呕;干姜辛热,燥烈之性 较强,长于温中回阳,见可温肺化饮;炮姜性苦温,辛散作用大减,善能温中止泻,兼能止血。所以, 古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说。驱寒用生姜 因为辣辣的有阳气! 活血 用干姜。生姜偏重于散寒,还能解半夏之毒性 ;干姜偏于温中去寒。 2、.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裏扶 阳的要药。 3、本经原文:“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 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干姜味辛温,气是温的,味是辛,温呢,大家知道温是春气,温就有升发的这种特性,所以干姜可 以升达肝脾阳气,干姜主要的性味是味辛温,它有一点微微的甘味,所以说讲干姜的时候讲归经,干姜 入中土脾胃,味辛呢,味辛入肺,干姜又可以去肺中的寒饮。 干姜这味药入肺气,主开,有开才能降,所以它降浊阴。“胸满咳逆上气”呢,是它斡旋中州,肝 脾的阳气要温升了以后,肺胃这种浊阴才能降下来。这是中焦的一个象打水的辘轳一样旋转的过程。象 一般,讲干姜就不能不讲人参了,咳嗽这个病,咳嗽分很多种,但是仲景用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用最多的 就是干姜细辛五味子,这是它的一种加减法,为什么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呢,而且是以干姜为主呢,就 是因为浊气不降,上壅于肺中,所以肺气满闷,肺气满,咳逆上气,导致这个咳嗽,要治这种现象呢, 首先要降浊阴,温化脾阳。 大家知道,要降浊阴的话,干姜不如生姜,但是这个干姜既能斡旋中州又能温升脾阳,这是生姜所 不具备的,所以选择的药物组合是干姜细辛五味子。 至于生姜呢,生姜降浊阴下气通神明,这是它这味药的主要作用。生姜主要治这个呕逆啊腑气浊阴 上犯,导致这种病症,所以用生姜。 “温中止血”,火神派治很多失血病人,用干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现在很多慢性病, 消化病出血、肝病导致的一系列吐血,这些都需要用温中止血的方法,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血为营 血,营血之中含藏的是阳气,肝阳,肝阳是易动,动而不居的。所以一般止血,通过温病学派沿袭下来 就是说血宜静而不宜动,主张治疗出血,都是从清热凉血,然后略加以活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不 知道真正出血是怎么回事,真正出血是浊阴上犯了以后,浊阴的淤破导致营血的郁阻,然后血错而不回, 这种现象,所以干姜斡旋中州了以后,浊阴之气一敛,三阳之气自然就封固住,然后这种出血的情况得 到很好的治疗。 这个“汗出”也一样。 “逐风湿痹”。在治疗风寒湿痹的时候,近代的用药的治疗其实很少用到干姜的,但是呢,风、寒、 湿三气合而为痹,它的根本是什么?首先是要有风邪,风邪是最基础的,然后于风邪然后寒湿几气杂合, 但是呢,平常治病的关健点在于湿邪,没有湿邪的附着的话,其他几邪气不能够停滞,光是有风痹的话, 它来去有个周期是很快的,来得快走的也快,热痹也一样,只有湿气凝滞住以后,它才会缠绵难愈,所 以呢,治疗风寒湿痹的关健点在于开化中焦,中焦湿气得化,这种痹症自然而然根源上解决了,然后再 用相对应的养血柔筋柔肝这类方法,这样治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肠癖下痢”,这个就不用说了,温升肝脾阳气,肠癖下痢是什么,这跟前面那个“胸满咳逆上气” 是相对应的。内经上讲,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阴在上,则生嗔胀。就都是因为中焦不得枢转,肝脾清阳 不得上升,肺胃浊气不得下降。 “生者尤良”,大家看,这个“生者尤良”讲的不是生姜,讲的还是干姜。主要是对于生姜来说, 炮制过了以后,它的作用跟一般生药材相比,生姜跟干姜相比,这两味药还不太一样,干姜主要讲的多 2009. 3 .31 2 年生的,多年生的母姜,生姜一般是新姜。 下面再讲这个生姜。把这两个大概讲一遍之后,再进行比较。“生姜,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 臭气,下气,通神明”。这个“去臭气通神明”道理跟干姜是一样的。生姜跟干姜的主要区别是,生姜 的辛味比较足,缓和的温性不足,但是由于它是一年生的,所以它的气味辛味比较完整,用于开破解毒 啊,去一些浊气,而生姜呢,是多年发过子姜了之后剩余的部分,它那个辛味已经走散了很多。辛以润 之,大家都听人讲过唉呀药物辛燥,辛燥伤阴怎么的,那又为啥说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有时候肺 气闭郁了之后,肺气不能通达皮毛,然后导致手足干燥这种症状,其实这个用干姜用生姜效果都比较好 的,一般情况下从中焦开化时用干姜。辛以润之,辛以润之以后,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一旦一开了以后, 这个肾气就有所闭藏,这个时候呢也可以由另外一方面滋养肾经,这就是辛以润之的概念。 “微温”。这个微温呢,温性如按气味来分的话,厥阴风木,可以单单是木气,微温呢,就是微微 一点少火,大家知道有一个叫温胆汤,温胆汤用的是:二陈、竹茹、枳壳、生姜。而这个温胆汤里头, 这个用量最大的是生姜,生姜用量是五两,是其他药的两倍。这个生姜是温胆汤的主药,如果没有这个 生姜的话,谈不上温胆。胆呢,是甲木少阳之气,温温而升,就是温胆汤了,大家看这个方子,除了这 个生姜之外,大部分都是平而偏凉的这些药物,这些药怎么能温胆呢。足少阳胆经由头走足,生姜能够 降浊气,浊阴一降,然后手少阳三焦经阳气微微温升,这是这个方子的关健所在了,大家以后经常用这 个温胆汤就会有体会了。经常用了生姜比较有特点的是真武汤,真武汤治疗水气上犯,土不制水,用生 姜,土不制水这个水气从何而来,是从下元而患的,用生姜镇摄群阴之气,然后是导致这个腑中水谷的 阴浊之气,整个得以清肃,这是生姜的作用,如果真的是下元水寒,寒水之气动了的话,就象那种四逆 汤症,寒水之气太过,还是用四逆汤。 另外是吴茱萸汤。用的是吴茱萸人参大枣和生姜,这个吴茱萸汤里生姜的用量也是非常大的。吴茱 萸汤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治疗三阴呕逆,三阴这种呕吐上逆和下利什么的,吴茱萸汤就是厥阴气不开了 以后,三阴寒凝以下,导致了三阳不得降,所以头痛啊上焦的那个浊阴上犯啊,下焦又是纯寒的这种病 人,用吴茱萸汤效果非常好。 为什么一些方子只能用干姜,有些方子只能用生姜呢,这个生姜的作用,偏于驱邪的作用比较明显 一些,为什么驱邪呢,因为它辛散,它就动的作用太强,可以行经络腑中的这些浊阴积滞,而干姜呢比 较柔缓一些,它可以温散寒湿,导致五脏经气缓缓收藏,五脏之气是藏精而起亟也,五脏藏五神,五种 神气呢,精气闭藏了以后呢时而开发,这是脏。而腑气呢,腑气是通行的,受纳五谷然后进行运化通行, 这是六腑的作用。人身就是这样,外而三阴三阳经络,内而五脏六腑,这个经络和脏腑是两个层次,一 表一里的。我们用药也是一样,平常生病了以后,首先是外感六淫,天有六气,六气有所偏盛了以后, 我们人也有所六气,这个六气呢,受外在六气的偏盛偏衰,产生相互感应,外在寒水之气盛了,感应我 们内在的寒水之气,相对应的产生潮夕盈涨,出现很多的症状,这是六气相互感应。外感六淫呢,就是 因为外在六气太过,然后导致体内六气也产生太过不足的现象。这六经发病呢,是一经一经传经的,因 为六经之气如长江大河,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它不可能是有所停留的,只有病邪舍于脏腑,与内在 脏腑机制有所连结的话,这个病程才会凝滞,然后导致一日二日,始终太阳证,始终是阳明证⋯⋯ 干姜的主要作用还有温脾胃的作用,中焦温脾胃呢,你看我们每天日进水谷,这水谷之气呢,靠什 么温化的?这靠元阳,元阳升动,然后脾阳消磨水谷,然后是津液升化。这个时候呢,干姜恰恰可以佐 助中焦脾胃湿气的运化。现代人由于饮食比较精美一些,营养物质比较高,精气比较厚重,再加上平常 思虑过于繁重,三阳之气不容易潜纳于中土,导致中土无火,就不得温化,所以中土处于寒湿这种状况 是非常多的,所以导致很多种疾病,首先上来必需温中土,不管他外表是血热还是其他这种燥症,先温 中土,中土湿气一化的话,然后紧跟着不管是滋阴药凉血药,其他的药,然后侍机的才能够各从其性, 如果中土湿气庸滞的话,吃多少药也没用,吃了药还是会庸滞中土,导致症状慢慢的加剧。 所以说滋阴药能用吗?你象很多药,熟地?当归?阿胶?首乌?这些滋腻厚重之品,大家学惯火神 派的话,一用这些药就感觉,这些药有用吗?这些药真有用,这些药的基础就是说,中土得以运化的情 况下,用这些药,它可以收敛脏腑的精气,敛降三阳的这种虚火,如果中土湿气不化的话,这些药进去 之后更增加上下的隔阻,三阳之气的更不利于降,三阴之气更加凝滞。 干姜这个药的用处非常之大的,以前临床上遇到的干燥症啊干眼症啊,现在很多医生都喜欢从知柏 地黄丸这个路子走,其实不见得,这些病人大都要从中焦温化走,就象树的蒸腾作用一样,没有给足够 的阳光的话,你喝下去水都化不了,整个腠理津液不能开达,所以说需要干姜从中焦温化,温化了以后 适当加上一些归芍生地这些滋润之品。象近代彭子益先生写的书里面说,他对姜桂的认识还是不足,他 认为这两味药偏于燥烈,临床上用得少,其实不知道现代人的话,中焦寒湿的比比皆是,用姜桂的话是 不厌其多,所以十个人里九个人适合用姜桂的,这是有道理的。 干姜有温煦中焦的作用,而生姜呢,生姜就不一样,象我们平常感冒喝一些姜糖水,生姜有发散的 2009. 3 .31 3 作用。生姜这种发散的作用就是说,在近代很多用来治疗水气病,水肿啊,痰饮,多加点生姜进行开散,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饮食入胃游溢精气,转枢于脾上归于肺,这个饮食的精微散布是全身,它这叫精微, 只要一有停滞就叫什么?叫湿。停滞得多了,稀的部分叫饮,浓稠的叫痰。这就是痰饮发生的一种原理, 这个时候呢,所以治疗痰饮,痰饮的根本在于脾胃,脾胃不得运化了以后,导致肺胃之气有所淤滞。干 姜呢是温化脾胃,(温化脾胃呢这个痰涎根本得以活源溯本的这种治疗),而生姜呢辛散,既然这个痰涎 津液郁阻在脏腑的脉络之中了,就需要生姜这种药,既能温胃又能开散,所以说很多水气病要加生姜, 不但是因为生姜温化,开散作用,开散了以后就通调水道,行水,利气,象那个肺气开散了以后,水道 一行了,水气慢慢归于下元。这是辛以润之。 有的同学问,干姜能治痛风吗?痛风病人都是得在四肢未关节,小关节,关节属什么?凡是关节都 属于肝肾,关节是骨啊,骨之缝,百脉溪谷,凡是筋骨的缝隙里面,这里面行的是什么?行的是寒水之 精。少阴之地,百脉溪谷皆属于少阴。关节里头出现这种凝聚滞涩呢,第一点肯定是少阴之气闭藏太过 不得开化,首先要从温化三阴着手,至于说干姜治痛风呢,咱们不这么讲,就是说痛风呢,也是有很多 种情况的,光凭干姜一味药能不能治好,这很难说的。别人说少阴溪谷脉络里有滞涩了,有滞涩了很可 能化热,不过要温的话,还要加通行的药物,加生姜,除了干姜还要用生姜,甚至用麻黄细辛这类药。 干姜和生姜是火神派常用药之一。一把姜桂附,赢得火神名。干姜呢,是应用最广泛的。除过现代 人这个一般这个饮食厚味,然后精神不藏,导致中土容易湿化,除了这点以外。还有点就是,我们人既 生在世的话,秉的是一股阳和之气,这股阳和之气是生生不已的,这是阳气的根本,所以说呢生命的消 伐在于一层层的消剥,所以有七损八益之说,象一般的病症,尤其是现在很多病人,三阴病,三阴在下 则为寒,三阳在上不降则为热,大部分病人是下寒上热、内寒外热这种现象。这个时候呢,很多流派很 多医家呢,只看见了外热只看见了上热,而进行清热凉血,产生了这种温病学派的这种治疗,他们的治 疗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很多种疾病通过简单的这种滋阴清热啊,益气养血啊,然后这种浮阳得以敛降, 这种病得以一定的好转,但是脾阳只要一下陷了,这个病还会更深重,所以就是说现在火神派与温病派 格格不入的根本点所在,只要明白这个道理来说,治病就可以说别具知也,这才是明白一点的好医生, 如果临床上只追求疗效,这不是一个好医生。很多种情况,你暂时把病治好了,其实病情已经加重了, 你不知道,这种例子大家如果细心观察的话是屡见不鲜的,你就象这种大病,糖尿病这个例子,从滋阴 的角度来说,确实使得暂时很多症状都得到好转得到缓解,但是呢,这个滋阴只是一期之用,把这个升 降调好了以后,紧跟着还得温升中下元,中下元如果不能温化的话,这个病还是不能根治,好转只是暂 时的。很多人就不理解啊,就是在治疗过程中用了些温阳药,反复的用,总见有点效果但是效果又不明 白,而且还会出现排病反应,吃一阶段药以后感觉不好,转而找别的大夫吃些滋阴清降的药,当然这个 时候你吃一些滋阴清降的药,效果可能会非常好,因为象郑寿全先生所说的,没到收功的时候你收功, 得到的只能是蝇头小利,暂时会感觉很好,以后会存在隐患,如果这个大夫不知道取得疗效是怎么回事, 以为用药对症了,继续加大药量,这个时候这个病只会日见深重,很快会出现危症。 1、问:“通神明怎么解?” 答:什么叫神,心主神明,神明是绝对容不得一丝阴气的,我们平常呢浊阴上犯了以后总会感觉头 脑昏沉,对事情反应特别迟钝,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我们认识有时候就是说,你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去 加以分别认识,你只要看它一眼,很多事情就自然印在心里头,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些分别反应,这不 是神的作用,如果三阳之气,内经里有句话就是:“天明而日月不明”。现在来解释这句话。什么叫天明 而日月不明?天明就是三阳之气,阳气,三阳的阳气呢,至于上而不能降,这个时候叫天明,日月不明, 日月是什么?日月是人体的根本,日行于天,这个比喻我们这个神明,心神。比喻我们的心神,只有浊 阴,只有三阳的浊气降了以后,天空才一片清朗,而不会有任何焦灼燥热之象。所以说呢,生姜有下气 通神明的作用。 很多病人就是,鼻炎,流涕,耳朵老感觉嗡嗡有点堵,眼睛模糊不清,嘴里有异味,这些,用生姜 干姜都可以相互来治疗这些疾病。 2.问:“炮姜跟干姜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 答:干姜呢,它在临床上分炮姜、煨姜、姜炭这几种差别,煨姜呢,就是不用这种明火,只用这种 小火慢慢的熏烤,这是煨姜,然后呢,炮姜的炮制比煨姜深一层,最深的是姜炭,姜炭已经烧灰成性, 在临床上一般用这种煨姜,象有个方子叫逍遥丸,逍遥丸里用的就是煨姜,在治疗失血病人的过程中, 一般用炮姜比较多一些,姜炭作用很微小,建议大家,姜炭其实没有什么作用,要用就用炮姜。为什么 在临床上需要将姜炮、煨制呢,生姜这味药本身是辛温的,它辛温是走动的,在于很多病人呢,三阳本 身不降,而这个脏精之气呢,本来就受到亏损,这时阴精不足,阳气容易浮动,但是中土又有湿气不化, 在这种情况下呢,如果用姜桂附这些温燥的药,阳气肯定散而不收,阳气只要散而不收,阳气不能够闭 藏的话,这个脏腑的虚寒还是不能温化,所以这个时候选择炮姜跟煨姜,少火生气,微微的,收敛浮火, 2009. 3 .31 4 一般这种病人体质较差,体质偏薄一点,精气亏损,形质也比较单簿比较瘦弱一些。 3.问:“干姜跟生姜是怎么回事?” 4.答:就是我们拿到的一般吃的姜是生姜,这个生姜是会发芽的,时间长了之后,深秋入冬之后, 这个姜慢慢的就会发芽,放的时间长了,把这个芽切去,再种植以后,来年再长出来的这个姜又是一年 的生姜,把这个去掉发芽部分的姜呢就是母姜,这个母姜呢就是干姜,而那个发过芽的那个芽长出来以 后的就叫生姜,没发过芽的也叫生姜,我们用的这个干姜是发过芽以后留的,这个干姜呢第一年发过芽 以后种生姜,它第二年保持好还会发芽,发过两次芽的这个姜,三年的这种姜,这种是比较道地比较好 的干姜。 生姜治胃干姜治脾是比较笼统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有利于大家理解的,但是这个容易淆乱视听吧。 你看生姜治胃,什么叫胃呢,为什么叫生姜治胃,这个光从字面来看意思比较笼统。干姜治脾,为什么 说干姜治脾呢,因为这个干姜味道比较浑厚比较缓和一些,它偏于入脏气,然后升达肝脾之阳,所以它 干姜治脾,而生姜气味比较发散比较开散一些,辛入肺胃啊,它可以辛降开散,它可以驱除浊阴,降腑 中浊气,所以生姜治胃,它这个说有道理的,但是光从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容易教条。 5.问:“晚上不宜吃姜吗?” 答:这个人晚上呢,要看几点,一般到了晚上呢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是亥时,是阴气最隆盛的 时候,阳气需要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吃一些生姜呢,会发动阳气,可以说是往上调动,这个时候呢会 使得阳气不容易敛降下来,不利于阳气合降,所以建议晚上少吃点姜,当然这相对于一般人来说的,但 是相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呢,某些病人本来寒湿之气重,到了晚上亥时之后寒湿之气更重,出现了一些比 如胸闷,感觉到困乏,这些症状的,晚上吃一些干姜和生姜还是比较好的,这个因人而异。 6.问:“冬天可以吃姜吗?” 答:冬天可以吃生姜,但是不能多吃,还是少吃吧,冬主闭藏,吃生姜也是不对的,古人不是说吗 “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呢这个六经之气以闭藏为主,脏腑之气都是以收藏,阳气收藏在内的话容易 导致一些淤滞,而这个吃萝卜呢,可以利于腑气的开通,有利于排除浊气,所以冬天这个萝卜比生姜好 得多,生姜这个开散作用比较强,适合布散六经,表一层,又加上夏天呢内在水湿之气比较强,生姜这 种温散力比较强,温中化湿。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 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这个要反复的背的。 这个“去臭气”是去什么气啊?肺胃之气不降,会有各种气味从口中鼻中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不 能潜降,上交君火不足,所以浊阴上现。干姜斡旋中州,这是一味大将,当然了,很多病光干姜一味不 行,要姜附同用。 1)最常见的胸满闷是心脏病,心脏疾患导致的胸满闷是最常见的,而这种病人呢在临床上是不是 经常用干姜呢,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干姜治疗的这个胸满闷跟我们平常遇到的那种血脉淤阻造成的恰 恰是两回事。干姜治疗的胸满闷,是因为中州湿气不化,然后是腑中浊气上逆,阳明浊气上逆导致的, 干姜生姜治疗的胸满是因为阳明之气上逆为主。我们平常胸满闷,冠心病经常见的那种,是少阳之气上 逆,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往往是满闷心悸心慌,胸胁连胀。这个胸满呢,要分开看,知道它是肺 胃之中的,津液转枢不利,导致的这种痰饮阻塞,胸满咳逆上气。 2)“湿中止血”。临床上见到出血病人是很多的,但是没有人敢用干姜,你要是没胆量用干姜的话, 你哪怕用炮姜也非常管用的。 3)“出汗”。生姜有辛味嘛,本身就入中州,宣五谷味,开发五谷津液,自然就会出汗的。 4)“逐风湿痹,肠癖下痢”。肠癖下痢,肝脾阳气不升陷于下,清阳在下则生飧泄,拉肚子。逐风 湿痹主要温化中焦湿邪,风寒湿着而为痹主要是由湿邪,没有湿邪它停不下来。 5)“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生者,说明它的辛温的力量足一些,煨炮的差一些。 6)“更年期潮热怕冷的可不可以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不好说,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可能会更加上火 了,因为更年期就是人到达五十岁左右之后,五六十岁之后,元气逐渐衰弱了。内经里讲的:“女子五 七,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坠。”女子三十五岁以后,面色开始焦黄,慢慢开始掉头发,面色为什 么焦黄呢,阳明脉衰于上,什么叫阳明脉衰于上?这个一身的阳气弱了以后,三阴三阳之气也会不足, 尤其是阳明经气不足,阳明行于面颊,阳明经气不足了以后,是什么现象呢?阳明气想下来没劲下来, 它停在上面,它行的是燥金之气,所以脸色焦黄、干燥,按我们通俗的说法是“不水灵”了,这人老了, 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明气虚了,而现在人们常常是怎么治的呢?看到上面燥热就是清热去滋阴降火,生怕 她活得时间太长了,而不能从根本本源去温化,温养脾肾这是一个大法。你看平常又怕冷,为什么怕冷 2009. 3 .31 5 呢?这阳明之气在上面,它本来应该气纳丹田,阳气归纳于肾中,纳入丹田之里头,然后下元寒水之气 才能得到阳气的温化,才能寒水在下,它这个病人上焦外在是热,里边阳气又非常不足所以寒,所以说 更年期经常潮热的这种病人,应该先吃点姜附,把下元温化一下,然后在姜附的基础上再吃一些羊肉什 么的。我怕你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用生姜的量足不足,如果足的话还是管用的,适当放点附子也可以,这 个当归羊肉呢滋养经血的,配在一起还可以。 老年人是很容易上火的,很容易形成上火下寒的这种情况。近代温病学派呢都是从上焦滋阴降火, 这是一个大流派了,这二三百年来都是害人不浅的。 大家把这点搞明白之后呢,就不会受温病学派啊火神派啊,无聊的争论了。 所以说我们平常讲养生,怎么样养生,长生久视,回光返照,就是要把这衰竭于上的阳气潜纳回去, 再灌溉肾中,养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生生不已,才能延缓衰老,才能达到生长不老了。至于说道家仙 家服食的那些东西,在初级的层面上大多数还是温阳药,砒霜啊,钟乳石啊,这些东西都是阳经大热的 东西,比附子的热性有过之而不无及,它的这种温阳的性格象散尽身体的这种浊阴,把阴气慢慢的破散 开来,然后呢把虚阳敛回来。 7.问:“晚上吃了附子理中丸睡不着” 答:就看你的体质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不好解释,晚上为什么会睡着呢,是阳入于阴,阳气为 什么不入阴呢,有很多种情况,是阻在少阴经这一块不是卡在阳明这一块了。 8.问:“阳明之气不足了以后导致这种面焦衰老怎么治?” 答:温阳啊,温中下元阳,四逆汤!但是这个也不是太管用的,为什么?因为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 每天要应付外在的事情很多,生活节奏快,情绪也比较紧张,三阳之气容易浮动在外,好不容易在晚上 呢该收藏了又熬夜,又潜藏不下去,所以呢这个时候如果用四逆汤,用什么温阳的药,把阳气一旦温上 去了,阳气足了,能下来了,但是你又不给它机会下来,所以更加导致脱发啊面色焦黄的这些,象诊室 里很多病人,吃了温阳药后,精神了体力也好了,掉发多了,这个不好办了,他平常不能达到这个静养, 你这时候一温阳,阳气足了以后,也容易导致脱发失眠这些,遇到这种病人呢要边温边降,在温阳的时 候也要有敛降,这个也是没办法的,所以有时候治病也是很无奈的。 9.问:“冬天怕冷能用四逆汤吗?” 答:不一定。这个四逆呢,你看是虚而逆呢,这个营血不能够温煦四肢呢,它这个营血是闭阻在里 面呢,还是因为营血虚寒不能达四未呢,他如果是血淤啊或者肝气容易郁滞在里面的,以淤为主的话, 你就不能用四逆汤,用四逆汤肯定会出现一些火逆的症状。如果纯悴是三阴虚寒的话,那四逆汤用下去 肯定会其效如神。 干姜治疗的胸满闷啊,是因为肺气,肺胃之气浊气不降啊,而那些心血管疾病的跟这种是不一样的, 因为它的肺胃不降是因为太阴寒湿不化之后阳明的这种寒湿浊气也不降,病在阳明,不管是用生姜还是 干姜呢,他都是脾胃的浊气,而象那种冠心病呢,很大的程度是关于少阳之火上逆,这是两者有所差别 的。 10.问:干姜跟砂仁的区别 答:干姜跟砂仁的区别很大啊,干姜甘温啊,入中焦。砂仁辛燥,燥烈一些,砂仁的辛味就是说辛 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医上讲究,大辛则大开啊,阳极而生阴,砂仁这种辛散呢已经象附子一样了, 已经可以闭藏阳气了,所以入脾肾两经,可以封藏阳气。关于这个肾阳亏虚的一些病,砂仁可以封藏中 下元阳。 11.问:冠心病跟心包经有关吗? 答:首先这个冠心病是西医的名词,跟中医不好对应的。心包经主要是什么?足厥阴肝经由足走胸, 主升,手厥阴心包经由胸走手,主降。平常我们很多人胸烦满闷。这种心中烦郁不舒,无由苦恼的,很 多跟心包经有关,因为心包相火不得潜降。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脉象,我们脉呢,一般讲的是手太阴肺脉, 关前九寸关后一寸,定的是我们现在的寸口脉,而关前的丸寸脉呢,有很多人都不是沿着手太阴肺经走, 而是内斜于手厥阴心包经,所谓的内斜脉,现在人内斜脉比较多,就是说足厥阴肝经呢升动不利,无力, 导致手厥阴心包经呢,潜降也无力。所以手厥阴心包经相火郁于上,手太阴肺脉不能直上,所以内干于 手厥阴心包经。这种情况很常见。 我们讲的心包经跟冠心病是否有联系呢?这个不好说。冠心病是病在血脉,血脉内部有淤阻的话, 你看炙甘草汤是从阴分入手⋯⋯地中胶黄,生地阿胶,由阴分缓缓去化它,然后加上清酒七升。 下次讲桂枝,顺便把咳喘讲一下。大家不是讲吗?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其实喘症没什么不好 2009. 3 .31 6 治的,只是因为温病学派兴盛,以前温补派的乱用,导致医法不明,导致喘症没办法治。其实用经方来 治是非常好治的。 12.问:小孩适合每天早上喝生姜水吗? 答:肯定不适合。这个生姜水姜糖水呢,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适当用一用,即使是他中上焦有寒湿 的,也只是暂时用一用,这个生姜的气味比较发散,再加上小孩子的元阳之气比较浑圆,但是这个阴精 的形质又不足,老喝这种生姜这种燥烈东西很容易消伐的。 13.问: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早博? 答:发生早博的原因有很多。平常我们中医讲的早博是什么呢,结、促、代、微、涩脉都会发生脉 博的这种间歇,根据不同的脉象来分析出现不同种的疾病。这个要分门别类的讲。 14.问:寒湿病人脾虚可以用干姜吗? 答:糖尿病病人,干姜是味好药。脾虚不一定要用干姜,脾虚有参芪术草,都可以用,为什么偏偏 用干姜呢,很多糖尿病人脾虚的其实是阴虚火重,可以适当加点炮姜,不一定要用干姜,因为他中焦没 有湿,中焦脾胃都已经从燥化了,用干姜继续燥热不太合适。但是现在很多糖尿病人中土从湿化,所以 还是要用干姜的,究竟要不要用干姜,要看中土是从燥化还是从湿化,从燥化就用白术了,白术可以治 脾经的,参芪就少用了,用点白术,山药,然后用点归、芍养养肝血。 15.问:如果阴虚火旺的病人按照实火误用了苦寒药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答:不一定。你要看你怎么用苦寒药了。阴虚火旺的病人中土是从燥化的,你用知柏地黄丸效果会 非常好的,用完后短时间内症状会很快的改善,火气归元了,就看阴虚火旺的病人中土从湿化,中土恰 恰却是还是一片寒湿的,这时你用苦寒药要非常注意,即使你用点知柏的话,中焦也得用点干姜、茯苓。 16.问:如果让小孩子戴着这种干姜肉桂的布兜,每天喝生姜水。 答:这个要看小孩的体质了,如果这个小孩一生下来就是寒湿的体质,确实是可以戴一阵子。但是 你说如果一个普通的孩子就么用的话,不是好事情。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小孩子接触东西也比较多, 你用这个干姜生姜肉桂这些东西,就容易导致扰动他脏腑的经气,偏于动的一面。这个人啊,还是需要 静养的。很多人身体不好,但是他活了很长时间,但是有些人精神特别好身体好,却活了时间短。就是 一个过于好动,一个虽然体质差,有寒湿,偏于敛藏的这两种现象。 二、附子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神农本草经》的附子,“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徵 (病字头)坚、积聚血瘕,寒湿委(加足旁)辟(加足底),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附子这味药,附子呢是一味常用药,历代名医对这个药都有很多论述,我们今天 讲的附子呢,附子对现代人的体质来说是作用尤其重要。因为什么呢,现代人的饮食条件比过去好得多, 饮食这种精微摄入多了之后,这个人体的形质就丰盛一些,再加上由于生活不规律呢,形盛而气弱。这 时候用附子这大辛大温这种药呢,更能够练形化气,有这方面的帮助.. 附子这味药呢,味辛温,是至辛至温,是大辛大温的一味药,大辛呢,辛以润之,辛是打开的,开 到极点,有大封大固的作用,所以内经里讲辛以润之,开以则能合。温呢,大温。附子这味药是大辛大 温结合一体以后,所以就是说开极而能合,所以很多病亡阳厥脱的话,就是以附子为主药。 大家看本经原文,“主风寒咳逆邪气”,风寒咳逆,为什么会咳逆?咳逆一般是指的浊阴之气上犯, 这个主治的咳逆之气跟桂枝跟干姜是有所不同的,它们这个风寒邪气上逆,这个附子主要讲的是中下元 阳,干姜主要讲的中阳,而桂枝主咳逆上气主要讲的是厥阴肝经。 “温中”就不讲了,附子本身是大辛大温,具有温中化湿的作用, “金疮,破徵(病字头)坚、积聚血瘕。”大辛大温开破,但是这个徵(病字头)坚、积聚是阴结, 徵(病字头)坚、积聚分几种啊?一种是气结,一种是血结,附子偏破的是血的凝滞,为什么?血的凝 滞的话,是因阳气不得发阴寒凝滞,导致的这种淤滞,还有一种的气结,气结因为三阳经气不能和降, 淤滞住。导致这种气结,这种阴气敛降导致的这种积聚。 “寒湿委(加足旁)辟(加足底),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主要讲的是,在下之经脉不得荣养,为什 么经脉不得荣养?阳气者刚者养身,柔则养筋。阳气不能输达于四肢,就会导致少阴经的这个经气不能 温养,所以会产生这个筋骨方面的问题。 2009. 3 .31 7 大家看本经原文就是这样,但是呢我们今天讲附子呢,主要是,因为这里大部分人对郑寿全先生的 几本著作的学习,对附子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孙思邈先生讲过“附子为百药之长”。既然说它是百药 之长,意思就是说,附子这味药并不是因为它有毒,附子这味药品性还是很中正淳和的,就是说虽然有 偏性,偏性也有一股至中至正的和气,就好象五虎将一样,虽偏而不失其正。 讲了这个附子的应用,就不能不讲讲人身体的一元真气的运行。附子这味药为什么用途这么广呢? 就是因为我们人的日常生活,无外乎是元阳的一盈一缩一收一发,而元阳的升动呢,是基于全身的这个 精气的基础上的发动,这叫“用”,这个“用”是什么,“用”就是练精化气的过程,精足了以后,精化 气才能产生诸多的功用,人这个精神啊体力啊各方面才能够充沛,附子大辛大温呢,恰恰能够练精化气, 能够在这方面阻住人体的精化气的过程,不是一般其他药能代替的。但是它既然是炼精化气的东西,长 期用了以后,人体本身元精必然亏耗,这是自然的,所以附子这味药呢,大量用的话不能久用,久用的 话,形质必然慢慢的亏乏下来。 什么人可以大量的用这个温阳药,什么人可以久服,就是说清心寡欲,恬淡自守的这种人,这种人 五脏之气能够安藏,附子激发了以后,然后练精化气,然后所谓的这种气呢,产生诸多的功用,这就是 练气化神,神气散出去了,神气要收藏起来。一般人这个气呢,只往外发而不能收,这导致过于用的话, 体质会越来越差。这就是道家常说的是,长生久视,回光返照,张果老倒骑驴,意思就是说,我们平常 用心呢不应该老出去,而应该把眼光往回照一下,意思就是说把这个神思收敛回来,神思收敛回来了, 这是一个就是说精神能不能够敛藏于脏腑,这恰恰是我们平常敛精固气非常关键的这种,一般人不行, 一般人用这些参茸附子啊这些药,用多了以后,五脏精气必致亏损。 现在网上有很多伤精的患者,大家都说伤精的患者不好治,就是说治好的不多,有没有治好的?有 治好的。应该治好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很难治愈呢,应该和他平常的养生非常有 关系的,他平常神这种情志处在这种涣散浮散的状态,你如果注意一下他的相火的话,他的相火不能归 位,自然而然的话,这个神气就流散掉,只能说不断的激发,不断的用药不断的补的话,而且还会越补 越虚。所以很多人自己埋怨用药不对啊,药不好啊,其实他没有找出原因,原因就在他自己。 我为什么在网上叫大家练“栽接续命法”,练栽接续命法就是要把神气收敛回来。通过这个练习, 很多人会说,这种练功方法为什么只收不发呢,只往下降不往上升呢,这个是有它原因所在的,现在的 人就是说把精气敛藏了以后,精气足了以后,自然会发出来,很多人练过了以后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如果能敛藏起来的话,栽接续命法只要练上一星期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但是这第二步又是比较难办了,精气敛藏了以后,如何练精化气,这个需要有很好的意志力,通过 不断的坚持锻炼,然后练动功,这才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是初步的,栽接续命法主要是对应情志精气 虚弱的人,或者是辅助于练习,所以如果再有伤精的患者问,怎么治不好啊?本来这个病就是治不好, 为什么,不从他的日常生活,不从他的身心状况下手的话,光从药物治疗,只会越治越差。 首先,既然是我们人的生长在于一元真气元阳的盈缩,这个一元真气一旦有亏的话,就会导致阳气 不足,什么叫阳气不足,这一元的元阳升动不足,而附子呢,恰恰是助元阳真气的升动,是助它的“用”, 助它的功能,在这个助“用”的功能上是很多药,很多其他温阳药都不能比拟的。又加上现代人,一般 三十岁以后慢慢由于饮食条件好了,形盛气又弱,经常熬夜经常劳心,这个形质偏于丰盛,这恰恰需要 温阳药,然后把这个浊精来进行炼化,这个时候呢要练化这个浊精呢,不光要补精,还要附子去升达元 阳,如果这个人本来精气敛藏又不足,这时用附子要根据本人的脉象合理的调整。 再来讲讲这个外感病,外感三阳病。太阳病,现在很多病一感冒了,一吃外感药,体质好的人一吃 就好,体质差点的人怎么吃都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 本身寒气在内,有外在的天刑客感,就是六淫相互感应,导致的这种发为就是现在人说的病毒性感 冒啊,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 象外感三阳病,象以前三七生先生他们治疗的经验都是:无汗,用麻黄理中;有汗,考虑用桂枝加 附子汤。有汗,麻黄理中呢,也是用麻附子黄理中。在这个反复的应用过程中发现,这样用法取效非常 迅速的,尤其是对于现在很多小孩子,本身就长期运用抗生素。麻黄附子理中,麻黄开太阳,附子理中 温太阴少阴的寒气,这个方子的制作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营卫之气都是根于中下二焦的,根于下 焦发于中焦,中焦气足了以后,营卫气才能周流。所以用法是:无汗用的是麻黄理中,而有汗的时候用 桂枝加附子。其实这个桂枝加附子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无汗麻黄理中,有汗桂枝理中,这是对很多体质 比较弱的病人,体虚易于外感,然后有外感以后化源不足,又无源作汗,一个是营气不足,无以开,用 麻黄开,一个是卫气不足,微敛,两者是不一样的。 关于附子这个运用啊,临床上,我一般用量是30克最多,然后不往上用,最少用量是6克、3克, 这都是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来用的,常用量是10到15克,这个国家药典的规定呢,附子用量是10 2009. 3 .31 8 克以内,有的说是6到9克,15克以上是为中毒量,这里面大家心里要明白,你要用到15克以上的 附子,这个病人就可以告你,10克以内是常用量,15克以上是中毒量,10到15克介于两者之间 呢还是可以允许的。15克以上是中毒量,但这一味药的话,因为大家可能在座的医生少些,对于附子 的用量⋯⋯我在临床上是经常用的,用附子的年头也有十来年了,很多病人吃附子也有各种各样的急性 的症状,有些病人对这个附子不理解的话,在用到15克以上出现一些症状,容易产生一些医患纠纷, 所以我对大家用到15克以上,你必须对病人作一些交待,和病人做很好的沟通,如果没有这个作基础 的话,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很可能产生⋯⋯这个附子中毒以后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附子中毒以后就是一个 过程,附子用15克以上⋯⋯附子中毒以后一般讲究是用蜂蜜,或者是用甘草水,用甘草煎汤,这两种 方法我在临床上也经常用过,还包括绿豆水啊,效果都不是很好,只要出现中毒症状,轻症也得要一到 四小时,重症可能需要一整天,症状才会消失掉,就象西医所说的乌头碱才会代谢。 咱们国家现在常用的附子一般是黑附子,还有清水附子,清水附子炮制比较浅一些,力量比较大, 辛味比较足一些,在临床上很多病,你看象肾衰有时候重症,肝硬化,肝炎,阴寒凝盛的这种病症,不 用附子,你无法短期内取效,如果用附子又用不到量的话,如果用附子一次用不到量的话,反复用,它 又会造成累积作用,也是会中毒的,但是这个时候呢,效果又达不到,所以就是建议要用附子就要看准 一次用到量,一次用不到量的话,有人反复用的,效果反而不好。 清水附子是淡的,清水附子是淡附片,是有点淡黄色透明。至于有人用了120克,这都没有什么 稀奇的,因为附子用到二三百克的人也比比皆是,我以前也吃过象这种一二百克,没什么太大反应。关 健是这个附子一旦要30克以上的话,要先煎1个小时以上,要是四五十克的,大家就要先煎两个小时。 如果是急病,病比较急,重症阴寒,我建议大家用20克附子,不要去先煎,或者先煎一二十分钟,不 要用太多了,用得再多的话,你先煎上一两个小时,反而力量不够,辛开的力量不够,光剩温通的劲儿。 白附子跟附子是两回事。这个川附子中经常有淡附片,这个是淡黄色的,大家看到现在有些附子是 白色的,有些是盐附子,是盐制过的,一般附子要是切成片初步晒干的话,会带点淡淡的黄色,淡附片 一般稍微小一点,盐附子因为有盐,所以锁住水分,看起来稍微大一些。 关于这个附子的先煎和不先煎。要是纯为了驱阴寒的话,可以用10克15克不要紧,如果阴寒已 去,脉象沉弱的话,这时候你可以用得比较多,可以用到60克,然后先煎两个小时,这是一点问题都 没有的。这个附子先煎的时间越长,辛散的力量越弱,但是留下的这种温热的这种品性。先煎的时间越 长,越不容易有中毒的反应,体质弱的人,形质弱的人,用附子的话,建议一定要先煎,从小体质就瘦 弱,然后不断的生各种病,平常稍微有点瘦,看起来禀赋比较薄的人,即使6克附子都有中毒的先例。 1.问:你用的附子嚼着麻吗? 答:不用嚼,只是用舌头舔一下,大概十分钟之后就会感觉到非常麻。 讲到附子的,首先要给大家讲基本运用,一般什么方子用附子,一般用多少克,著名的方子是四逆 汤,四逆汤的大家可以选用一个剂量,附子干姜甘草等量,附子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 这个比如给小孩的话⋯⋯这个“一二三”说有人用10克就中毒了⋯⋯有时候不是中毒,有时候是药物 反应,古人所谓药不眩冥绝拂无效,大家要注意这个中毒和药物反应,要有个比较好的鉴别,这个中毒 一般是什么现象啊?是因为禀质薄不耐附子的偏性。而这个药物的反应呢,药物反应是一些经脉的震动, 产生的一些腹泄呕吐,而没有看出来形质⋯⋯就是说脉还不乱,脉博虽乱,即使节奏不齐的话,还有一 种和缓之象。 全身恶寒不是附子中毒反应,很多病人吃完附子之后全身恶寒是正常现象,因为本来虚阳在外,吃 完附子以后,阳气开达,然后阳气先内敛,全身恶寒是正常现象。 2.问:冬天可不可以用附子? 答:冬天当然可以用附子了。冬季阳气在内,阳气在内不容易开达,久用附子,冬天容易中毒,药 不戒的话,冬天容易中毒。 王正龙对附子的运用,可以说经验非常丰富,大家可以把他的书拿来多看一看。王正龙先生对于四 逆汤的运用,常量是附子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这么用法是治疗什么疾病?主要是温补 脾肾的阳气。 这个人体啊,附子的作用是辛散的力量是非常炽烈的。而这个人体呢,就是说有一分阴寒就用一分 附子。这个阴寒什么?寒性凝滞,闭藏,正好附子是开散的,有一分阴寒就用一分附子,附子的开散正 好把阴寒破散掉了,这用完了以后,不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反应⋯⋯至于有人用完之后,口唇双手发麻⋯⋯ 这个不足于反映用药是否不良反应,这个都可以忽略,主要看其他的反应。 但是呢,我们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病人,不是纯寒或者纯热,而是寒热错杂的,一般的病人往往是上 2009. 3 .31 9 热下寒,或者是外热内寒,在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疾病比较多一些。三阴证,尤其是厥阴病,厥阴之上, 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所以厥阴病化见少阳相火是非常多的,大家一看,一感冒一上火,其实有时候恰 恰是下面厥阴寒上面产生的虚火,有的人就清,清完以后当然舒服一些了,寒气更盛了一些。 太阴病也是一样,很多人太阴病,太阴病中土虚寒,可是呢,阳明之气又不降,三阳之气不降,然 后呢,恰恰又甚至还比较年轻,元气还比较足一些,所以脸上起疙瘩啊,口腔溃疡啊,口臭的这些,种 种这些疾病。下面拉肚子,大便不好,上面还经常上火,厥阴太阴之病经常会有上热下寒、上热中寒的 现象。 至于少阴病就更常见了,少阴咽痛,很多阳虚非常重的病人咽痛,咽痛起来非常厉害,用的什么药? 《伤寒论》里用的是桂枝甘草半夏,桂枝就是由少阴之地升发,开达的是从厥阴之气开达,入于太阳。 当然这个认识就需要比较纯正了,你说上热下寒,张隐庵就曾经说过:有一分浮热用一分附子。上面热 俞盛,用的附子量越大,这是他临床实践中得出来的道理,我以前也经常这么用。在临床上效果是非常 好的。 这个用热药啊,用附子,第一个要考虑的是精气是否足,形质偏薄的人,这个用途要不耐毒药,第 二个方面呢附子既然是温通的,要考虑到温通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算是阴寒已经散尽了?只要形质禀 赋还足的话,一般用附子产生的各种发热啊上火啊流鼻血啊,种种症状都可以不予理睬,直接用,直到 用到周身壮热,口渴饮冷,这个时候周身壮热是从表来说的,因为有很多用了温阳药,周身壮热,是阳 气郁在阳明了,而里面太阴还是寒的,而口渴饮冷呢才是里面阳气温足了,温到这个时候可以收功,这 是郑寿全对温阳药收功的一个指征。这讲也是有道理的。“热之有毒者速而易见,寒之有毒者缓而难察。” 寒之有毒者确实是不容易观察到,在色脉方面不能深入观察的太夫,他根本不能观察到这个病机已经转 机了,已经深重了,他还以为自己用药有功,所以说网上很多人说“中医看疗效”,这个疗效要看谁说 的,有的时候病人感觉自以为有效,恰恰是病情深重了,有的时候以为病情加重了,恰恰是已经向愈, 这个病人是不知道疾病的变化的,只有自己对然后疾病的色脉进行观察才知道疾病的转归。 讲到这个基础问题,看刚才有的人就说什么附子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 这些诸多现象都要靠你们自已辨,辨完了以后然后再用附子。至于说诸多种用法,这都不是灵活的心法, 这东西说多了以后,反而容易障人眼目。 我是不希望从这方面讲的,什么附子大热归于心肾脾经,归经的问题啊,有时比较难说了,这个药 物啊同气相求,根据它的性味,有善走的地方,但是你要非要拿出来归经,归经这个学说绝对牵强,如 果不能取类比象,很好的体会这个药物的性味的话,光片面的拿这个药物的归经来指导用药,绝对是有 害无益的,你看附子归心兼走脾经,它不走肝经吗?不走其他经络了?这是个人都可以想象到。药物入 气啊各随其性味,有偏盛有偏衰,有它专走的地方,但是还有一个药达病所,病位在哪个地方,它就作 用偏在哪个地方。 所以说临床上很多症状,大家上来就必须要看,如果上面有发热口苦这些症状,底下三阴确实有寒, 尺脉沉弦,或硬或弦,是下寒无疑,这就要用附子。什么时候禁用附子?尺脉浮。尺脉浮是什么,浮是 精欲化气而郁于下,考虑中焦肝脾阳气不得升达,看来是不是用桂枝理中之类的,疏导中焦,如果这时 还继续一味用四逆、白通之类的,会导致下焦郁气更盛更重。然后甚至出现二便不利,二便失禁的可能。 刚才“我行医我快乐”讲的一个病症:“冷,睡而梦多,脉象寸浮滑,关尺细弦,舌质淡,有齿痕, 胎滑”。这个看病的时候大家要知道,舌胎是不可凭据的,它是不可靠的,舌质可以作为诊断寒热虚实 的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舌胎只是胃气的一个上浮,上现,它可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疾病的转归来说,这 个舌胎啊,很多病人向俞的话,他舌胎会越来越厚重,湿浊之邪由里外出的话,这种病人不少见,你不 能根据舌胎就用化湿的药,然后越用越厚重,必然还得继续温中。 脉象寸浮滑,关尺细弦。这个没有说左右,脉象来说左右不等,一般的病人左右都不等,左右等的 病人基本没有。难经里有句话:“脉左右阴阳相等者,死”。这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进行体会。所以说现 在,当然了,从伤寒金匮来看是脉象不分左右,其实它大概把阴阳分出来,寸部为阳尺部为阴,从阴阳 这个角度来论述,没分左右,这个还是很大的缺陷,凡是出来对脉法经常有实践的人对病人都有体会, 左右不等,没有左右相等的。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为阳右为阴。所以呢,象过去,景岳啊这些人呢,都从“左主血右主气”, 左右分主气血来考虑用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象“我行医我快乐”提出来的医案,这个简短的几句话,大家对这个病怎么看,有什么用方?首先 是“冷”,这个病人不是怕冷,这个“冷”只是一个字,代表是阳气不足,畏寒,三焦的相火不足,睡 而多梦,人卧则血归于肝,魂气是藏于肝,睡而多梦是什么现象呢,魂不藏于肝,魂为什么不藏于肝呢, 阳气的敛藏是通过阳明经然后是入于少阴经,不一定血虚。很多阴寒的病人,因为有阴寒,上焦三阳之 2009. 3 .31 10 气不得敛,也会梦多。 “脉象寸浮滑,关尺细弦”。关尺为什么会细弦呢?关尺部俱细弦,这个俱字,单弦为饮双弦为寒, 如果左右脉俱细弦的话,寒盛无疑,下元寒盛无疑,如果是单侧脉,如果是单独是左关尺部细弦,这可 以考虑有下焦精血不足的现象。 血虚是有作梦啊,但是作梦是不是就血虚呢?我们不能把作梦当成血虚。 首先大家看第一点就是关尺部脉俱细弦,下焦肯定是寒气凝结起来了,这个脉道细弱,这个细呢, 是形不足,是下焦精血不足的现象。这个弦呢?是阳气困郁,是阳气郁发的一个现象。这个弦是有代表, 是风象,是精血不足,阳气发于外细弦之象,下焦有风象。 “舌质淡,有齿痕”这是中土虚寒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呢,下焦需要温养,要荣升肝木,既要 滋阴,又要温阳,一般临床上讲的是,如果三七先生来看这个病的话,肯定是当归四逆理中加减了。但 是我们看的只是一个关尺俱细弦,上部还有一个“寸部脉浮滑”, 寸部脉浮滑,光凭这个“浮滑”这两个字,浮滑现象有很多,一个是浮滑有力,一个是浮滑有余, 一个是浮滑不足,它所代表的含义都不一样,这个“寸部浮滑”是什么意思啊?上焦是寸部脉属于阳气 的,阳气是要入阴的,现在天气不能潜降而入阴,这个阳气不能入阴是什么回事呢?是有余还是不足呢, 首先看关尺两部脉肯定是不足的,这个病人基本上说是一身元阳亏虚的,而上部脉是浮滑的,关健点肯 定是肺胃之气不降,在上心肺之气郁于上,在下呢,阴不得出阳,在上呢,阳不得入阴,阳不得入阴郁 在上,就会产生脉浮滑,这些口干苦啊,一见这些病人你就可以问问:“头重脚轻吗?”一般都是头重 脚轻,头晕,然后是⋯⋯或者是左关部脉细弦而浮的话,肯定是口苦的,少阳见证。 浮滑多痰饮,这个痰饮的浮滑嘛,跟在上气盛的浮滑两个又不一样,这个气的浮滑嘛,以浮象为主, 痰饮的浮滑以形为主,这两者的浮滑的感觉应该是不一样的。大家搭脉就可以知道,痰饮的浮滑这个脉 是阴脉,能搭出阴盛的感觉。这个头晕阳气浮越,少阳阳明之气逆于上这种现象,是浮滑而有力,痰饮 的浮滑是浮滑而无力。 鉴于病人的这种现象呢,就是说,第一个,我认为呢,浮滑可以不考虑痰饮的现象,是这种虚阳上 浮的现象,关尺部俱细弦,是下焦脾肾不足的现象,所以呢,这个病人理中汤必需用。而关尺部俱细弦, 附子也肯定要用,而兼于脉细呢,也必需要养营血,所以适当可以加上一些当归熟地白芍之类的,佐以 桂枝,至于上焦脉浮滑,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黄芩,柴、芩、连。君药主要还是人参。 脉象最关健的是什么?不是什么滑啊什么涩啊⋯⋯这些都不关健,大家第一步把浮沉搭出来,六部 脉
本文档为【中药讲座-行者老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83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2-11
浏览量: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