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移动LTE_TD-SCDMA_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

中国移动LTE_TD-SCDMA_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移动LTE_TD-SCDMA_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QB-╳╳-╳╳╳-╳╳╳╳目  录IV前言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54.总则64.1.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终端规范的不同阶段64.2.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终端规范的用词64.3.本标准规范和其它标准的关系64.4.本标准规范和TD-SCDMA终端规范、GSM终端规范的关系75.基本要求75.1.概述95.2.工作模式95.3.频段要求105.4.终端等级115.5.功率等级115.5.1.传导发射功率等级125.5.2.TRP指标135.6.卡...

中国移动LTE_TD-SCDMA_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
QB-╳╳-╳╳╳-╳╳╳╳目  录IV前言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54.总则64.1.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终端规范的不同阶段64.2.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终端规范的用词64.3.本标准规范和其它标准的关系64.4.本标准规范和TD-SCDMA终端规范、GSM终端规范的关系75.基本要求75.1.概述95.2.工作模式95.3.频段要求105.4.终端等级115.5.功率等级115.5.1.传导发射功率等级125.5.2.TRP指标135.6.卡槽要求135.7.机卡接口要求145.8.终端能力上报要求155.9.双待模式要求165.10.Inter-RAT互操作要求165.10.1.LTE与GSM/GPRS/EDGE系统间互操作要求175.10.2.TD-LTE与TD-SCDMA/TD-HSPA系统间互操作要求215.10.3.TD-SCDMA/TD-HSPA与GSM/GPRS/EDGE系统间互操作要求235.10.4.LTE与WCDMA/HSPA系统间互操作要求235.10.5.TD-LTE与LTEFDD系统间互操作要求235.10.6.Inter-RAT互操作相关标签要求235.10.7.异频异系统测量实现要求245.11.特殊场景处理246.业务功能要求246.1.LTE模式下的业务功能要求246.2.TD-SCDMA/TD-HSPA模式下的业务功能要求256.3.GSM/GPRS/EDGE模式下的业务功能要求256.4.双待模式下业务功能要求256.4.1.网络选择策略286.4.2.紧急呼叫296.4.3.存储要求306.4.4.双待模式下的话音业务316.4.5.双待模式下的短消息业务326.4.6.双待模式下的彩信业务346.4.7.双待模式下的数据业务356.4.8.双待模式下的CS可视电话业务366.4.9.PIN码保护功能376.4.10.授时功能377.人机界面要求377.1.IMEI377.2.菜单要求387.3.显示要求387.4.被叫号码显示387.5.呼叫进展信号指示387.6.国家/PLMN指示397.7.漫游指示397.8.连接网络类型指示397.9.电池容量指示及告警397.10.电话号码本存储功能407.11.呼叫时间提示指示407.12.提示音要求408.性能要求408.1.LTE模式下的性能要求408.2.TD-SCDMA模式下的性能要求418.3.GSM模式下的性能要求418.4.终端接收灵敏度要求418.4.1.传导接收灵敏度要求428.4.2.TIS指标要求439.终端工作时长要求4310.接口要求4411.AT接口指令4412.可靠性要求4412.1.电压4412.2.其它可靠性要求4513.电磁兼容要求4514.比吸收率要求4515.电池、充电器和接口要求4515.1.电池4515.2.充电器及接口特性4616.编制历史48附录A(“脱网重搜”功能描述附录)49附录B(“脱网重搜+RAU”功能描述附录)50附录C(“离网重选”功能描述附录)50附录D(“背景搜索”功能描述附录)50附录E(“邻小区信息传递”功能描述附录)51附录F(“背景搜索+TAU(或RAU)”功能描述附录)52附录G(“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或RAU)”功能描述附录)52附录H(“基于数据业务连接态的LTE(或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或RAU)”功能描述附录)53附录I(VCard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存储号码薄功能描述附录)53附录J(“类重定向”功能描述附录)54附录K(“类CCO”功能描述附录)前言本标准对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在技术方面的技术要素、技术特性进行了要求,确保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能够满足网络运营和业务开展的需求。本标准主要包括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人机界面要求、环境和可靠性要求、电磁兼容性等技术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本标准是在参考3GPP国际标准和其它组织有关标准,并结合中国移动实际业务需求的情况下编写而成。本标准是中国移动LTE终端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QC-E-001-2012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2] QC-X-XXX-XXXX 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CPE终端技术规范 [3] QC-X-XXX-XXXX 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便携式无线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4] QB-E-021.1-2013 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册 [5] QB-E-021.2-2013 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 [6] QB-E-021.3-2014 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卡分册本标准需与QC-E-001-2012《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蕾王小旭张茜郑庆国王森阮航董文佳董昊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模式和频段要求、异系统互操作要求、接口要求、人机界面要求、环境和可靠性要求、电磁兼容性等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LTE和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以及LTE/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其中,本标准中LTE包括TD-LTE和LTEFDD。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2-1引用规范列表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单位 [1] 3GPPTR21.910 Multi-modeUEissuesCategories,principlesandprocedures 3GPP [2] 3GPPTR22.936 Multi-systemTerminals 3GPP [3] 3GPPTS21.111 USIMandICcardRequirements 3GPP [4] 3GPPTS22.001 PrinciplesofCircuitTelecommunicationServicesSupportedbya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 3GPP [5] 3GPPTS22.002 CircuitBearerServicesSupportedbyaPLMN 3GPP [6] 3GPPTS22.003 CircuitTeleservicesSupportedbya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 3GPP [7] 3GPPTS22.004 GeneralonSupplementaryServices 3GPP [8] 3GPPTS23.122 NonAccessStratumfunctionsrelatedtoMobileStation(MS)inidlemode 3GPP [9] 3GPPTS24.008 MobileradiointerfaceLayer3specification;Corenetworkprotocols;Stage3 3GPP [10] 3GPPTS24.301 Non-Access-Stratum(NAS)protocolforEvolvedPacketSystem(EPS) 3GPP [11] 3GPPTS25.102 UTRA(UE)TDD;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 3GPP [12] 3GPPTS25.123 Requirementsforsupportofradioresourcemanagement(TDD) 3GPP表2-1引用规范列表 [13] 3GPPTS25.201 Physicallayer-generaldescription 3GPP [14] 3GPPTS25.303 InterlayerproceduresinConnectedMode 3GPP [15] 3GPPTS25.304 UEProceduresinIdleModeandProceduresforCellReselectioninConnectedMode 3GPP [16] 3GPPTS25.305 UserEquipment(UE)positioningin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UTRAN),Stage2 3GPP [17] 3GPPTS25.306 UERadioAccesscapabilitiesdefinition 3GPP [18] 3GPPTS25.307 RequirementsonUEssupportingarelease-independentfrequencyband 3GPP [19] 3GPPTS25.331 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 3GPP [20] 3GPPTS31.101 UICC-terminalinterface,Physicalandlogicalcharacteristics 3GPP [21] 3GPPTS34.108 Commontestenvironmentsfor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testing 3GPP [22] 3GPPTS34.122 Terminalconformancespecification;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TDD) 3GPP [23] 3GPPTS34.124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requirementsforMobileterminalsandancillaryequipment 3GPP [24] 3GPPTS36.124 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requirementsformobileterminalsandancillaryequipment 3GPP [25] 3GPPTS36.133 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Requirementsforsupportofradioresourcemanagement 3GPP [26] 3GPPTS36.201 LongTermEvolution(LTE)physicallayer,Generaldescription 3GPP [27] 3GPPTS36.211 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 3GPP [28] 3GPPTS36.213 Physicallayerprocedures 3GPP [29] 3GPPTS36.214 Physicallayer-Measurements 3GPP [30] 3GPPTS36.302 Servicesprovidedbythephysicallayer 3GPP [31] 3GPPTS36.304 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UserEquipment(UE)proceduresinidlemode 3GPP [32] 3GPPTS36.314 Layer2-Measurements 3GPP [33] 3GPPTS36.321 MediumAccess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on 3GPP表2-1引用规范列表 [34] 3GPPTS36.322 RadioLinkControl(RLC)protocolspecification3 3GPP [35] 3GPPTS36.323 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 3GPP [36] 3GPPTS36.331 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 3GPP [37] 3GPPTS36.521-1 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specification;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art1:Conformancetesting 3GPP [38] 3GPPTS36.521-3 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specification;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art3:RadioResourceManagement(RRM)conformancetesting 3GPP [39]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40] QB-E-023-2011 中国移动LTEUSIM卡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41] QB-E-024-2011 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42] QB-E-029-2011 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测试规范-OTA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43] QB-E-037-2011 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44] QC-E-001-2012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45] YD/T856-1996 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46] YD/T998-1999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47] YD/T1032-2000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48] YD/T1367-2006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49] YD/T1371.1-1371.6-2006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表2-1引用规范列表 [50] YD/T1372.1-2006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一部分:MAC协议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51] YD/T1372.2-2006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二部分:RLC协议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52] YD/T1373-2006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53] 3GPPTS31.111V8.10.0 USIMApplicationToolkit(USAT) 3GPP [54] 3GPPTS27.007 ATcommandsetforUserEquipment(UE) 3GPP [55] SIMAllianceSIMAPIv2 org.simalliance.openmobileapi SIMAlliance [56] JSR177 SecurityandTrustServicesAPIforJ2ME JCP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3-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列表 词语 解释 2G The2ndGeneration,第二代 3G The3rdGeneration,第三代 3GPP 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CS CircuitSwitching,电路交换 CCSA ChinaCommunicationsStandardsAssociation,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EDGE EnhancedDataRatefor2GEvolution,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 FDD 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复用 GPRS 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SM 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HSPA HighSpeedPacketAccess,高速分组接入技术 IMEI 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 IMSI 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LAU LocationAreaUpdate,位置区更新 LTE 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 LTEFDD LongTermEvolution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长期演进 MCC MobileCountryCode,移动国家码 ME MobileEquipment,移动设备 MNC MobileNetworkCode,移动网络号码表3-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列表 MSC MobileSwitchCenter,移动交换中心 MSISDN MobileSubscriberInternationalISDN/PSTNNumber,移动台识别号码 MT MobileTermination,移动终端 PIN 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个人识别密码 PLMN PublicLandMobile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PS PacketSwitching,分组切换 SAR SpecificAbsorptionRate,比吸收率 SIM 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 TAU TrackingAreaUpdate,跟踪区更新 TD-SCDMA 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D-HSPA TimeDivision-HighSpeedPacketAccess,时分高速分组接入技术 TD-LTE TimeDivisionDuplex-LongTermEvolution,时分双工长期演进 TE TerminalEquipment,终端设备 TIS TotalIsotropicSensitivity,总全向辐射灵敏度 TRP TotalRadiatedPower,总全向辐射功率 RRM RadioResource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 UE 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 USB 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 USIM 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 WCDMA 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总则本标准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包括以下两类具备多模双待单卡能力的终端设备:·类型1终端:具备TD-LTE和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能力的终端。为提升用户的国际漫游体验,要求终端在此基础上增加支持WCDMA/HSPA无线制式,并要求在在国际漫游场景下具备LTE/WCDMA/GSMCSFB能力(具体要求请参见《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相关规定),且插入中国移动的USIM卡时还需具备根据MCC变化实现国内双待单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国际漫游场景下CSFB方案自动切换的能力。在国内场景下,若终端插入非中国大陆运营商的USIM卡,可工作在双待单卡方案或CSFB方案。·类型2终端:具备TD-LTE/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能力的终端。为提升用户的国际漫游体验,要求终端在此基础上增加支持WCDMA/HSPA无线制式,并要求在国际漫游场景下具备LTE/WCDMA/GSMCSFB能力(具体要求请参见《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相关规定),且插入中国移动的USIM卡时还需具备根据MCC变化实现国内双待单卡方案和国际漫游场景下CSFB方案自动切换的能力。在国内场景下,若终端插入非中国大陆运营商的USIM卡,可工作在双待单卡方案或CSFB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包含WCDMA/HSPA模式的描述均针对国际漫游场景。本标准对上述两类多模双待单卡终端的基本要求、业务功能、接口、人机界面、环境和可靠性、电磁兼容、电池和充电器、SAR、外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1.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终端规范的不同阶段中国移动将分不同的阶段对移动终端作规定,今后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移动将会陆续发布后续版本的标准。1.2.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终端规范的用词在本标准中使用了“必选”、“推荐”和“可选”等词汇来描述对移动终端产品要求的强调程度。“必选”是指终端产品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推荐”和“后续支持”是指对终端和未来运营很重要,现阶段不用,但后续将会使用,建议终端产品提供的功能或性能;“可选”是指在标准中未作硬性要求,终端产品可提供也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本标准中需求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后续支持”、“可选”外,均为必选要求。1.3.本标准规范和其它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是在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移动业务发展需求而制定,是对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扩展、加强和补充。1.4.本标准规范和TD-SCDMA终端规范、GSM终端规范的关系本标准要求的终端具有支持TD-LTE、LTEFDD、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网络的特性,其中:TD-LTE部分主要参考《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LTEFDD部分主要参考3GPP相关标准要求,TD-SCDMA/TD-HSPA部分主要参考《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GSM/GPRS/EDGE部分主要参考《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除有特殊说明外,所有中国移动对GSM/GPRS/EDGE终端的要求都适用于LTE/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以及LTE和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的GSM/GPRS/EDGE部分;所有中国移动对TD-SCDMA/TD-HSPA终端的要求都适用于LTE和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的TD-SCDMA/TD-HSPA部分,但是,对于LTE/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除TD-SCDMA模式可以不提供电路域业务能力外,中国移动对TD-SCDMA/TD-HSPA终端的其它要求均适用于该类终端的TD-SCDMA/TD-HSPA部分。基本要求1.5.概述LTE终端设备,亦称为用户设备,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终端根据其连接设备的不同应提供相应的兼容性接口,如LTE/TD-SCDMA/GSM终端与LTE/TD-SCDMA/GSM网络设备的空中接口、USB接口、红外数据接口等。终端设备应包含能进行无线信号收发、基带处理和高层应用运行的ME设备和一个可拆卸的、可以保存数据、程序和安全身份识别的智能卡USIM。ME和USIM之间通过标准的Cu接口相连。ME逻辑上可进一步分为更小的单元设备,它们分别是负责无线接收和发送及相关功能的MT设备和负责运行端到端高层应用的TE设备。MT设备和TE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物理方式(有线或无线)实现连接。图5-1LTE终端设备逻辑 结构图 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图钢结构图纸会审六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图单元知识结构图社区居委组织结构图 本标准定义的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主要包括如下两种类型:·类型1终端:TD-LTE和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该终端需具备如下能力:·同时待机并工作在TD-LTE和GSM/GPRS/EDGE两种网络下·同时待机并工作在TD-LTE和TD-SCDMA(TD-HSPA)两种网络下·仅待机和工作在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网络下,或仅待机和工作在TD-LTE网络下·在国际漫游场景下,终端需具备LTE/WCDMA/GSMCSFB能力(具体要求请参见《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相关规定),且插入中国移动的USIM卡时还需具备根据MCC变化实现国内双待单卡方案和国际漫游场景下CSFB方案自动切换的能力·在国内场景下,若终端插入非中国大陆运营商的USIM卡,可工作在双待单卡方案或CSFB方案·类型2终端:TD-LTE/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该终端需具备如下能力:·同时待机并工作在TD-LTE和GSM/GPRS/EDGE网络下·同时待机并工作在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网络下·仅待机和工作在GSM(GPRS/EDGE)网络下,或仅待机和工作在TD-LTE/TD-SCDMA(TD-HSPA)网络分组域下·在国际漫游场景下,终端需具备LTE/WCDMA/GSMCSFB能力(具体要求请参见《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相关规定),且插入中国移动的USIM卡时还需具备根据MCC变化实现国内双待单卡方案和CSFB方案自动切换的能力·在国内场景下,若终端插入非中国大陆运营商的USIM卡,可工作在双待单卡方案或CSFB方案图5-2多模双待单卡终端在LTE/3G/2G系统逻辑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在图5-2所示的LTE/3G/2G系统逻辑结构图中,多模双待单卡终端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同时与两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相连,进而完成整个端到端的业务接续。1.6.工作模式[需求编号]:TS-DS-GENRQ-MODE-000001[需求描述]:支持TD-LTE、LTEFDD、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模式及相应协议版本。[需求澄清]:对于类型1终端应遵循如下协议版本:·GSM/GPRS/EDGE模式:·支持3GPPR6或以上协议版本,以及3GPPR8或以上协议版本中对LTE邻区配置的系统消息读取功能,但是对于R8或以上协议版本的其它功能仅作可选要求。·TD-SCDMA/TD-HSPA模式:·支持并上报3GPPR7协议版本能力,支持TD-HSPA·升级ASN.1版本至V4行标(R9ASN.1),仅需支持SIB19读取,即对配置的TD-LTE邻区的获取。·WCDMA/HSPA模式:·支持3GPPR7或以上协议版本功能·TD-LTE模式:·支持3GPPR9或以上协议版本功能·LTEFDD模式:·支持3GPPR9或以上协议版本功能对于类型2终端应遵循如下协议版本:·GSM/GPRS/EDGE模式:·支持3GPPR6或以上协议版本,以及3GPPR8或以上协议版本中对LTE邻区配置的系统消息读取功能,但是对于R8或以上协议版本的其它功能仅作可选要求。·TD-SCDMA(TD-HSPA)模式:·支持3GPPR7协议版本功能,且TD-SCDMA与TD-LTE之间的互操作功能需升级支持3GPPR9相关要求。·WCDMA/HSPA模式:·支持3GPPR7或以上协议版本功能·TD-LTE模式:·支持3GPPR9或以上协议版本功能·LTEFDD模式:·支持3GPPR9或以上协议版本功能[需求等级]:必选1.7.频段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FREQ-000001[需求描述]:支持我公司运营及试验的TD-LTE、LTEFDD、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网络部署频段,以及TD-LTE、LTEFDD、WCDMA/HSPA和GSM/GPRS/EDGE国际漫游主流频段。[需求澄清]:终端工作频段应满足表5-1要求。针对国内场景,终端的GSM/GPRS/EDGE模式在Band3下行需具备1805-1830MHz(或1805-1850MHz)和1805-1880MHz两套接收通路,同时,终端需具备根据所处网络GSM频段覆盖情况自动切换两套接收通路的能力。针对国际漫游场景,终端的GSM/GPRS/EDGE模式需支持Band3下行全频段(1805-1880MHz)。针对5模10频基本型终端,需支持表5-1中的必选模式及相应的必选频段。针对5模12频引导型终端,需支持表5-1中的必选模式及相应的必选和推荐频段,鼓励支持可选频段。表5-1终端的工作频段要求 网络模式 工作频段 上行(终端发) 下行(终端收) 要求 TD-LTE Band40 2300-2400MHz 2300-2400MHz 必选 Band38 2570-2620MHz 2570-2620MHz 必选 Band39 1880-1920MHz 1880-1920MHz 必选 Band41 2496-2690MHz 2496-2690MHz 必选 TD-SCDMA/TD-HSPA Band34 2010-2025MHz 2010-2025MHz 必选 Band39 1880-1920MHz 1880-1920MHz 必选 GSM/GPRS/EDGE Band8 880-915MHz 925-960MHz 必选 Band3 1710-1785MHz 1805-1880MHz 必选 Band2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必选 Band5 824-849MHz 869-894MHz 推荐 LTEFDD Band7 2500-2570MHz 2620-2690MHz 必选 Band1 1920-1980MHz 2110-2170MHz 推荐 Band3 1710-1785MHz 1805-1880MHz 必选 Band8 880-915MHz 925-960MHz 推荐 Band17 704-716MHz 734-746MHz 推荐 Band4 1710-1755MHz 2110-2155MHz 可选 Band20 832-862MHz 791-821MHz 可选 WCDMA/HSPA Band1 1920-1980MHz 2110-2170MHz 必选 Band2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必选 Band5 824-849MHz 869-894MHz 必选[需求等级]:必选1.8.终端等级[需求编号]:TS-DS-GENRQ-UECAT-000001[需求描述]:类型1和类型2终端的LTE模式必须支持Category3或以上能力,TD-SCDMA/TD-HSPA模式的终端等级需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相关规定,GSM/GPRS/EDGE模式的终端等级需满足《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9.功率等级1.传导发射功率等级[需求编号]:TS-DS-GENRQ-CONTP-000001[需求描述]:支持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模式对应的UE传导发射功率等级。[需求澄清]:UE的传导发射功率等级是按最大传导输出功率来定义的。表5-2给出了LTE模式所要求的UE传导发射功率等级,表5-3给出了TD-SCDMA/TD-HSPA模式所要求的UE传导发射功率等级,表5-4和表5-5给出了GSM/GPRS/EDGE模式所要求的UE传导发射功率等级,表5-6给出了WCDMA/HSPA模式所要求的UE传导发射功率等级。表5-2LTEUE的传导发射功率等级 功率等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1 2 3 +23dBm +2dB/-2dB 4 表5-3TD-SCDMA/TD-HSPAUE的传导发射功率等级 功率等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1 +33dBm +1dB/-3dB 2 +24dBm +1dB/-3dB 3 +21dBm +2dB/-2dB 4 +27dBm +1dB/-3dB表5-4GSM850/900UE的传导发射功率等级Class5 功率等级 功率控制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4 5 +33dBm +4.0dB/-4.0dB 10 +23dBm +4.0dB/-4.0dB 15 +13dBm +4.0dB/-4.0dB 19 +5dBm +6.0dB/-6.0dB表5-5GSM1800/1900UE的传导发射功率等级Class1 功率等级 功率控制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1 0 +30dBm +4.0dB/-4.0dB 5 +20dBm +4.0dB/-4.0dB 10 +10dBm +5.0dB/-5.0dB 15 +0dBm +6.0dB/-6.0dB表5-6WCDMA/HSPABand1/2/5UE的传导发射功率等级Class3 功率等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3 +24dBm +1dB/-3dB[需求等级]:必选1.TRP指标[需求编号]:TS-DS-GENRQ-TRP-000001[需求描述]:支持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模式对应的UETRP等级。[需求澄清]:表5-7给出了LTE模式所要求的UETRP建议值,其测试方法请参考3GPPTR37.902;表5-8给出了TD-SCDMA/TD-HSPA模式所要求的UE功率等级;表5-9、表5-10、表5-11、表5-12给出了GSM/GPRS/EDGE模式所要求的UE功率等级;表5-13、5-14、5-15给出了WCDMA/HSPA模式所要求的UE功率等级。针对类型1终端,其TD-SCDMA/TD-HSPABand34/39的TRP需遵循表5-8中仅人头模型相关指标要求;针对类型2终端,其TD-SCDMA/TD-HSPABand34/39的TRP需遵循表5-8中自由空间相关指标要求。表5-7LTE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 最小TRP 自由空间 +16.5dBm +15.5dBm表5-8TD-SCDMA/TD-HSPABand34/39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企标) 最小TRP(企标) 平均TRP(3GPP/行标) 最小TRP(3GPP/行标) 仅人头模型 +17dBm +16dBm +15dBm +13dBm 自由空间 +19dBm +18dBm +18dBm +17dBm表5-9GSM900MHz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企标/行标/3GPP) 最小TRP(企标/行标/3GPP) 仅人头模型 +20.5dBm +18.5dBm表5-10GSM1800MHz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企标/行标/3GPP) 最小TRP(企标/行标/3GPP) 仅人头模型 +21dBm +19dBm表5-11GSM850MHz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3GPP) 最小TRP(3GPP) 仅人头模型 +19.5dBm +17.5dBm表5-12GSM1900MHz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3GPP) 最小TRP(3GPP) 仅人头模型 +21dBm +19dBm表5-13WCDMABand1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3GPP) 最小TRP(3GPP) 仅人头模型 +15dBm +13dBm表5-14WCDMABand2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3GPP) 最小TRP(3GPP) 仅人头模型 +15dBm +13dBm表5-15WCDMABand5UE的TRP 测试配置 平均TRP(3GPP) 最小TRP(3GPP) 仅人头模型 +11dBm +9dBm[需求等级]:必选1.10.卡槽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SIMCS-000001[需求描述]:终端仅提供一个卡槽,该卡槽可支持插入单号(MSISDN)单IMSI复合USIM卡或SIM卡。复合USIM卡相关要求请参见《中国移动LTEUSIM卡技术规范》。[需求澄清]:本标准定义的双待终端中仅有一个卡槽,该卡槽应该能够支持插入单号单IMSI复合USIM卡或SIM卡。其中,插入复合USIM卡时,终端使用卡内USIM应用;插入SIM卡时,终端使用卡内SIM应用,不能搜索LTE网络;而且,当插入SIM卡接入2G/3G系统时,终端不能上报LTE支持能力。·在插入复合USIM卡时,终端需具备接入TD-LTE、LTEFDD、WCDMA/HSPA、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网络能力。·在插入SIM卡时,终端关闭LTE模式,此时需具备接入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网络能力,或接入WCDMA/HSPA和GSM/GPRS/EDGE网络能力。[需求等级]:必选1.11.机卡接口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SIMIF-000001[需求描述]:终端需支持STK能力和USAT能力。[需求澄清]:本标准定义的终端至少需支持以下主动式UICC命令,以下命令对于SIM卡称为STK命令,以下命令对于USIM卡称为USAT命令。具体要求参见3GPPTS31.111[52]第6章。·DISPLAYTEXT·GETINPUT·MORETIME·POLLINTERVAL·REFRESH·SETUPMENU·SELECTITEM·SENDSHORTMESSAGE·SETUPCALL·POLLINGOFF·PROVIDELOCALINFORMATION·PLAYTONE·SENDSS·SENDUSSD·SETUPEVENTLIST·LAUNCHBROWSER·OPENCHANNEL·CLOSECHANNEL·RECEIVEDATA·SENDDATA·GETCHANNELSTATUS本标准定义的终端需支持机卡接口ENVELOPE命令,至少需支持该指令中的菜单选择、点对点数据短信下载、事件下载功能。具体要求参见3GPPTS31.111[52]第7章。[需求等级]:必选[需求编号]:TS-DS-GENRQ-SIMIF-000002[需求描述]:终端需至少支持与UICC卡(包括SIM卡和USIM卡)之间的ISO7816通信速率PPS=96,需支持打开、关闭、使用UICC卡的标准逻辑通道及相应AT指令。[需求澄清]:本标准定义的终端中基带芯片与UICC卡接口需使用ISO7816通信接口,通信速率至少支持PPS=96。基带芯片应支持打开、关闭与UICC卡的逻辑通道,并通过逻辑通道传输数据的功能。基带芯片应支持对AT指令的解析与传输,应至少支持的AT指令包括:OPENLOGICALCHANNEL+CCHO,CLOSELOGICALCHANNEL+CCHC,GenericUICCLogicalChannelaccess+CGLA,指令的具体要求参见3GPPTS27.007[54]规范。[需求等级]:必选[需求编号]:TS-DS-GENRQ-SIMIF-000003[需求描述]:终端需支持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及中间件,通过SIMAccessAPI向终端应用提供访问UICC卡(包括SIM卡和USIM卡)的接口,实现终端应用与UICC卡之间的APDU交互。[需求澄清]:针对本标准定义的终端:在支持Android平台的终端内可使用SIMAllianceOpenMobileAPI规范[55]定义的接口;在支持J2ME平台的终端内可使用JSR177规范[56]规定的接口。SIMAccessAPI应禁止终端应用访问基本通道(channel0),API应禁止传输SelectChannel和ManageChannel指令。SIMAccessAPI应支持打开、关闭与UICC卡的逻辑通道,并通过逻辑通道传输数据的功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SIMAccessAPI应能够正确抛出错误。[需求等级]:推荐1.12.终端能力上报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UECAP-000001[需求描述]:终端需要基于当前所驻留的网络模式以及终端类型(类型1或类型2)和互操作支持能力来决定需要上报的终端能力,如表5-16所示。当终端同时驻留两种不同制式的网络时,需结合表5-16组合需上报的终端能力。例如:针对类型1终端,因为终端的TD-SCDMA/GSM模式不需要跟LTE模式之间进行PS连接态网络触发的互操作,所以TD-SCDMA/GSM只需要上报TD-SCDMA/GSM双模能力,LTE只需上报LTE单模能力。针对类型2终端,若终端TD-LTE模式只需与TD-SCDMA模式交互,无需与GSM进行交互,则TD-LTE/TD-SCDMA只需上报TD-LTE/TD-SCDMA双模能力,GSM只需上报GSM单模能力;若终端TD-LTE/TD-SCDMA模式需要与GSM模式之间进行PS连接态网络触发的互操作(例如:类重定向、类CCO),则TD-LTE/TD-SCDMA待需上报TD-LTE/TD-SCDMA/GSM三模能力,GSM只需上报GSM单模能力。注:类CCO是类CellChangeOrder的简称。终端在国际漫游场景下支持LTE/WCDMA/GSMCSFB能力,则需要上报支持LTE/WCDMA/GSM多模能力。表5-16终端能力上报要求 终端所在网络 类型1终端 类型2终端 TD-LTE 上报支持TD-LTE单模 上报支持TD-LTE/TD-SCDMA双模或TD-LTE/TD-SCDMA/GSM TD-SCDMA 上报支持TD-SCDMA/GSM双模 上报支持TD-LTE/TD-SCDMA双模或TD-LTE/TD-SCDMA/GSM GSM 上报支持TD-SCDMA/GSM双模 上报支持GSM单模[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13.双待模式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DSREQ-000001[需求描述]:支持多种模式组合下的双待双通工作方式,以及各模式现有终端规范或3GPP定义的相关技术要求。[需求澄清]:1.类型1终端:应当能够支持同时接入并驻留在TD-LTE和TD-SCDMA(TD-HSPA)两个网络,以及同时接入并驻留在LTE和GSM/GPRS/EDGE两个网络。·TD-LTE模式:必须符合《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TD-SCDMA/TD-HSPA模式:必须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且必选支持该规范中所规定的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系统间重选、切换等互操作功能。·GSM/GPRS/EDGE模式:必须符合《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以及GSM/GPRS/EDGE标准规范相关要求。2.类型2终端:应当能够支持同时接入并驻留在TD-LTE和GSM/GPRS/EDGE两个网络,以及同时接入并驻留在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两个网络。·TD-LTE模式:必须符合《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TD-SCDMA/TD-HSPA模式:除TD-SCDMA模式可以不提供电路域业务能力外,类型2终端的TD-SCDMA模式的其它功能要求必须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GSM/GPRS/EDGE模式:必须符合《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以及GSM/GPRS/EDGE标准规范相关要求。[需求等级]:必选1.14.Inter-RAT互操作要求5.10.1.LTE与GSM/GPRS/EDGE系统间互操作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TLG-000001[需求描述]:类型1和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GSM/GPRS/EDGE空闲态互操作要求:·TD-LTE->GSM/GPRS/EDGE:·支持“TD-LTE脱网重搜(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A)”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脱网重搜+RAU”(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B)和“TD-LTE离网重选”(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C)功能;若终端通过“TD-LTE脱网重搜+RAU”和“TD-LTE离网重选”功能由TD-LTE转换至GSM/GPRS/EDG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GSM/GPRS/EDGE->TD-LTE:·针对基于双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背景搜索”(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无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D)和“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有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E)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例如:小区重选)”(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有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G)功能,推荐支持“TD-LTE背景搜索+TAU”(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无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F);若终端通过“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和“TD-LTE背景搜索+TAU”功能由GSM/GPRS/EDGE转换至TD-LT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301协议规定处理。类型1和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GSM/GPRS/EDGE数据业务连接态互操作要求:·TD-LTE->GSM/GPRS/EDGE:·支持“TD-LTE脱网重搜”(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A)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脱网重搜+RAU”(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B)功能以及“TD-LTE离网重选”(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C)或“类重定向”(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J)功能;若终端通过“TD-LTE脱网重搜+RAU”功能和“TD-LTE离网重选(或类重定向)”功能由TD-LTE转换至GSM/GPRS/EDG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注:终端可选择“TD-LTE离网重选”或“类重定向”至少一种方案实现。·GSM/GPRS/EDGE->TD-LTE:·针对基于双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背景搜索”功能(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D)。·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例如:NC0)”(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有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H)方式,推荐支持“TD-LTE背景搜索+TAU”(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无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F);若终端通过“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和“TD-LTE背景搜索+TAU”功能由GSM/GPRS/EDGE转换至TD-LT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301协议规定处理。注:NC0为UE控制的重选,具体请参见3GPP24.008中Section10.5.5.12a。表5-17TD-LTE<->GSM/GPRS/EDGE互操作功能要求 模式转换类型 互操作类型 互操作功能 要求 适用终端类型 TD-LTE->GSM/GPRS/EDGE 空闲态 TD-LTE脱网重搜 必选 类型1/2终端 TD-LTE脱网重搜+RAU 必选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TD-LTE离网重选 必选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数据业务连接态 TD-LTE脱网重搜 必选 类型1/2终端 TD-LTE脱网重搜+RAU 必选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TD-LTE离网重选或类重定向 必选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GSM/GPRS/EDGE->TD-LTE 空闲态 TD-LTE背景搜索 必选 双芯片类型1/2终端 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 必选 类型1/2终端 TD-LTE背景搜索+TAU 推荐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例如:小区重选) 必选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数据业务连接态 TD-LTE背景搜索 必选 双芯片类型1/2终端 TD-LTE背景搜索+TAU 推荐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 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例如:NC0) 必选 类型1/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针对终端在国际漫游场景下采用CSFB方案时LTE与GSM/GPRS/EDGE系统间互操作要求,请参见《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5.10.2.TD-LTE与TD-SCDMA/TD-HSPA系统间互操作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TLD-000001[需求描述]:TD-LTE<->TD-SCDMA/TD-HSPA互操作功能要求需满足表5-19的要求。类型1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TD-SCDMA/TD-HSPA空闲态互操作要求:·TD-LTE->TD-SCDMA/TD-HSPA:·支持“TD-LTE脱网重搜”(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A)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脱网重搜+RAU”(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B)和“TD-LTE离网重选”(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C)方式。若终端通过“TD-LTE脱网重搜+RAU”和“TD-LTE离网重选”功能由TD-LTE转换至TD-SCDMA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TD-SCDMA/TD-HSPA->TD-LTE:·针对基于双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背景搜索”(适用于TD-SCDMA系统消息无TD-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D)功能和“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适用于TD-SCDMA系统消息有TD-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E)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例如:小区重选)”(适用于TD-SCDMA系统消息有TD-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G)功能,推荐支持“TD-LTE背景搜索+TAU”(适用于TD-SCDMA系统消息无TD-LTE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F)功能。若终端通过“TD-LTE背景搜索+TAU”和“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功能由TD-SCDMA转换至TD-LT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301协议规定处理。类型1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TD-SCDMA/TD-HSPA数据业务连接态互操作要求:·TD-LTE->TD-SCDMA/TD-HSPA:·支持“TD-LTE脱网重搜”(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A)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脱网重搜+RAU”(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B)和“TD-LTE离网重选”(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C)功能。若终端通过“TD-LTE脱网重搜+RAU”和“TD-LTE离网重选”功能由TD-LTE转换至TD-SCDMA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TD-SCDMA/TD-HSPA->TD-LTE:·针对基于双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LTE背景搜索”(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D)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推荐支持“TD-LTE背景搜索+TAU”(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F)功能和“基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附录H)。若终端通过“TD-LTE背景搜索+TAU”和“基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功能由TD-SCDMA转换至TD-LT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301协议规定处理。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TD-SCDMA/TD-HSPA系统间测量要求:·支持系统优先级机制,支持CellReselectionPriority,Snonintrasearch,Thresh(x,high),Thresh(x,low),TreselectionRAT等参数。·支持TD-LTE模式空闲态下的测量:支持异系统测量配置,能够在TD-LTE模式空闲态下对TD-SCDMAP-CCPCHRSCP进行测量。·支持TD-SCDMA模式空闲态下的测量:支持异系统测量配置,能够在TD-SCDMA模式空闲态下对LTE网络的RSRP和RSRQ进行测量。·支持TD-SCDMA模式连接态下的测量:支持在TD-SCDMA模式连接态下对TD-LTE网络的RSRP和RSRQ进行测量并上报,如:3C事件。·支持TD-LTE模式连接态下的测量:支持在TD-LTE模式连接态下对TD-SCDMAP-CCPCHRSCP进行测量并上报;支持连接状态下的事件性测量,如:B1,B2事件。·TD-SCDMA->TD-LTE空闲态和PS连接态下终端测量TD-LTE频点最大能力要求:终端需具备最多测量8个TD-LTE频点的能力。若TD-SCDMA网络的SIB19和测控消息中同时配置TD-LTE和LTEFDD的邻区频点,则终端在TD-SCDMA空闲态和PS连接态下需具备最多测量总共8个TD-LTE和LTEFDD频点的能力,并忽略多余的以及终端不支持的LTE频点信息。·TD-LTE->TD-SCDMA空闲态和PS连接态下终端测量TD-SCDMA频点能力要求:终端需具备至少测量7个TD-SCDMA频点的能力。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TD-SCDMA/TD-HSPA空闲态互操作要求:·TD-LTE->TD-SCDMA/TD-HSPA:·支持从TD-LTE到TD-SCDMA系统基于覆盖的小区重选。·支持通过“TD-LTE脱网重搜+RAU”方式实现从TD-LTE到TD-SCDMA/TD-HSPA的模式转换(适用于TD-LTE系统消息无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B)·TD-SCDMA/TD-HSPA->TD-LTE:·支持从TDS_IDLE态到TD-LTERRC_IDLE态的小区重选。·支持从TDSURA_PCH态到TD-LTERRC_IDLE态的小区重选。·支持从TDSCELL_PCH态到TD-LTERRC_IDLE态的小区重选。·推荐支持从TD-SCDMA/TD-HSPA到LTE基于mFBI频段互识别功能的小区重选,具体可参见自25.331V10.8.0(2012-06)开始的相关协议版本。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TD-SCDMA/TD-HSPA数据业务连接态互操作要求:·TD-LTE->TD-SCDMA/TD-HSPA:·支持通过“TD-LTE脱网重搜+RAU”(具体要求请参见附录B)方式实现TD-LTE到TD-SCDMA/TD-HSPA模式的转换。(适用于TD-LTE系统消息无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支持通过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withSIBs(R9)、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R8)实现TD-LTE到TD-SCDMA/TD-HSPA模式的转换,推荐支持R10消息格式。(适用于TD-LTE和TD-SCDMA网络侧已配置满足3GPP要求的深度互操作场景)·支持通过基于TD-LTE数据业务连接态按网络控制测量TD-SCDMA邻区并上报的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withSIBs(R9)、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R8)实现TD-LTE到TD-SCDMA/TD-HSPA模式的转换,推荐支持R10消息格式。(适用于TD-LTE和TD-SCDMA网络侧已配置满足3GPP要求的深度互操作场景)·推荐支持基于PSHandover方式实现数据业务连接态由TD-LTE到TD-SCDMA/TD-HSPA模式的转换。(适用于TD-LTE和TD-SCDMA网络侧已配置满足3GPP要求的深度互操作场景)·TD-SCDMA/TD-HSPA->TD-LTE:·支持通过基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按网络控制测量TD-LTE邻区并上报的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R8)方式实现从TD-SCDMA/TD-HSPA到TD-LTE模式的转换。(适用于TD-LTE和TD-SCDMA网络侧已配置满足3GPP要求的深度互操作场景)·推荐支持基于PSHandover方式实现数据业务连接态由TD-SCDMA/TD-HSPA到TD-LTE模式的转换。(适用于TD-LTE和TD-SCDMA网络侧已配置满足3GPP要求的深度互操作场景)表5-18TD-LTE<->TD-SCDMA/TD-HSPA互操作功能要求 模式转换类型 互操作类型 互操作功能 要求 适用终端类型 TD-LTE->TD-SCDMA/TD-HSPA 空闲态 TD-LTE脱网重搜 必选 类型1终端 TD-LTE脱网重搜+RAU 必选 类型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TD-LTE离网重选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小区重选 必选 类型2终端 数据业务连接态 TD-LTE脱网重搜 必选 类型1终端 TD-LTE离网重选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TD-LTE脱网重搜+RAU 必选 类型2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不带TD-LTE数据业务连接态按网络控制测量TD-SCDMA邻区并上报的R8/R9重定向 必选 类型2终端 带TD-LTE数据业务连接态按网络控制测量TD-SCDMA邻区并上报的R8/R9重定向 必选 类型2终端 TD-SCDMA/TD-HSPA->TD-LTE 空闲态 TD-LTE背景搜索 必选 双芯片类型1终端 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 必选 类型1终端 TD-LTE背景搜索+TAU 推荐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例如:小区重选)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小区重选 必选 类型2终端 数据业务连接态 TD-LTE背景搜索 必选 双芯片类型1终端 TD-LTE背景搜索+TAU 推荐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 基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按网络控制测量TD-LTE邻区并上报的R8重定向 必选 类型2终端 PSHandover 推荐 类型2终端 基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 推荐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1终端[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推荐5.10.3.TD-SCDMA/TD-HSPA与GSM/GPRS/EDGE系统间互操作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TSG-000001[需求描述]:TD-SCDMA/TD-HSPA<->GSM/GPRS/EDGE互操作功能要求需满足表5-20的要求。针对类型1终端,TD-SCDMA/TD-HSPA与GSM/GPRS/EDGE系统间互操作要求参见《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针对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空闲态互操作要求:·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支持“TD-SCDMA脱网重搜”(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A)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SCDMA脱网重搜+RAU”(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B)和“TD-SCDMA脱网重选”(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C)功能;若终端通过“TD-SCDMA脱网重搜+RAU”和“TD-SCDMA离网重选”功能由TD-SCDMA转换至GSM/GPRS/EDG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GSM/GPRS/EDGE->TD-SCDMA/TD-HSPA:·针对基于双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SCDMA背景搜索”(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无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D)和“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例如:小区重选)”(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有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E)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RAU”(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有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G)功能,推荐支持“TD-SCDMA背景搜索+RAU”(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无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F)功能;若终端通过“TD-SCDMA背景搜索+RAU”和“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RAU”功能由GSM/GPRS/EDGE转换至TD-SCDMA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针对类型2终端,需支持如下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数据业务连接态互操作要求:·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支持“TD-SCDMA脱网重搜”(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A)方式。·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SCDMA脱网重搜+RAU”(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B)以及“TD-LTE离网重选”(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C)或“类CCO”(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K)功能。若终端通过“TD-SCDMA脱网重搜+RAU”和“TD-LTE离网重选(或类CCO)”功能从TD-SCDMA转换至GSM/GPRS/EDGE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注:终端可选择“TD-LTE离网重选”或“类CCO”至少一种方案实现。·GSM/GPRS/EDGE->TD-SCDMA/TD-HSPA:·针对基于双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TD-SCDMA背景搜索”(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D)功能。·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实现的多模双待单卡终端,需支持“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RAU(例如:NC0)”(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有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H)功能,推荐支持“TD-SCDMA背景搜索+RAU”(适用于GSM系统消息无TD-SCDMA邻区信息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求请参见附录F)功能;若终端通过“TD-SCDMA背景搜索+RAU”和“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RAU(例如:NC0)”从GSM转换至TD-SCDMA发生分组域注册失败,则依据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表5-19TD-SCDMA/TD-HSPA<->GSM/GPRS/EDGE互操作功能要求 模式转换类型 互操作类型 互操作功能 要求 适用终端类型 TD-SCDMA/TD-HSPA->GSM/GPRS/EDGE 空闲态 小区重选 必选 类型1终端 TD-SCDMA脱网重搜 必选 类型2终端 TD-SCDMA脱网重搜+RAU 必选 类型1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类型2终端 TD-SCDMA离网重选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类型2终端 数据业务连接态 CCO 必选 类型1终端 TD-SCDMA脱网重搜 必选 类型2终端 TD-SCDMA脱网重搜+RAU 必选 类型1终端&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2终端 TD-SCDMA离网重选或类CCO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类型2终端 GSM/GPRS/EDGE->TD-SCDMA/TD-HSPA 空闲态 TD-SCDMA背景搜索 必选 双芯片类型2终端 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 必选 类型2终端 TD-SCDMA背景搜索+RAU 推荐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2终端 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RAU(例如:小区重选)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2终端 小区重选 必选 类型1终端 数据业务连接态 NC0 必选 类型1终端 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SCDMA邻区信息传递+RAU(例如:NC0) 必选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2终端 TD-SCDMA背景搜索 必选 双芯片类型2终端 TD-SCDMA背景搜索+RAU 推荐 基于单基带芯片的类型2终端[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LTE与WCDMA/HSPA系统间互操作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LW-000001[需求描述]:针对终端在国际漫游场景下采用CSFB方案时LTE与WCDMA/HSPA系统间互操作要求,请参见《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5.10.5.TD-LTE与LTEFDD系统间互操作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LW-000001[需求描述]:终端需支持如下TD-LTE和LTEFDD系统间互操作要求:·在空闲态下,终端支持TD-LTE和LTEFDD的双向小区重选,具体要求请参见3GPPTS36.304V9.10.0(2012年3月)。·在连接态下,终端支持TD-LTE和LTEFDD双向切换和重定向,具体要求请参见3GPPTS36.331V9.10.0(2012年3月)。[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5.10.6.Inter-RAT互操作相关标签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FLG-000001[需求描述]:针对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的类型1和类型2终端,推荐支持在ATTACHREQUEST,TRACKINGAREAUPDATEREQUEST消息中增加R10版本的OldGUTItype字段,具体请遵循3GPPR10或以上版本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推荐5.10.7.异频异系统测量实现要求[需求编号]:TS-DS-GENRQ-INFMS-000001[需求描述]:若LTE、3G(包括TD-SCDMA/TD-HSPA和WCDMA/HSPA)、GSM系统广播消息中配置的异系统邻区频点和本系统异频不在终端所能支持的频段能力范围内,则需将此类频点从终端异频异系统测量能力范围内剔除,并且不做任何解析、测量等处理。若GSM/GPRS/EDGE网络的SI2Quater或TD-SCDMA/TD-HSPA网络的SIB19针对LTE的同一物理频点广播两个EARFCN,且这两个EARFCN均在终端的频段支持能力范围内,则终端需正常进行EARFCN的解析,并且只能针对该物理频点执行一次测量。但是,若网络侧针对同一物理频点的两个EARFCN配置不同的互操作参数,则终端需将其视为两个独立事件进行评估。具体可参见3GPP相关协议要求实现:GSM/GPRS/EDGE网络针对LTE的同一物理频点广播两个EARFCN的相关要求可参见3GPP44.018协议(自12.2.0引入)3.4.1.2.1.1和3.4.1.2.1.1a节以及3GPP44.060协议(自12.1.0引入)5.6.3.1和5.6.3.1a节;TD-SCDMA/TD-HSPA网络针对LTE的同一物理频点广播两个EARFCN的相关要求可参见3GPP25.331协议(自10.18.0版本引入)10.3.7.115节。若TD-SCDMA/TD-HSPA网络在PS连接态测控消息中针对LTE的同一物理频点携带两个EARFCN,且这两个EARFCN均在终端的频段支持能力范围内,则终端只能针对该物理频点执行一次测量。但是,若网络侧针对同一物理频点的两个EARFCN配置不同的互操作参数,则终端需将其视为两个独立事件进行评估。[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15.特殊场景处理[需求编号]:TS-DS-GENRQ-ABNOR-000001[需求描述]:当终端处于GSM1850-1880MHz和TD-LTE(或TD-SCDMA,仅适用于类型2终端)B39共覆盖区时(此时不排除该覆盖区存在其它GSM、TD-LTE、TD-SCDMA频段),终端需优先确保GSM语音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GSM语音业务可以通过B3或B8承载),推荐终端在此基础上提供TD-LTE(或TD-SCDMA,仅适用于类型2终端)数据业务和GSM语音业务的并发能力。[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业务功能要求1.16.LTE模式下的业务功能要求[需求编号]:TS-DS-FUNRQ-LTE-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工作于LTE模式下仅需提供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无需提供短信和话音业务。[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17.TD-SCDMA/TD-HSPA模式下的业务功能要求[需求编号]:TS-DS-FUNRQ-TDS-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工作于TD-SCDMA/TD-HSPA模式下需具备提供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能力,对于类型1终端,其TD-SCDMA模还需具备提供语音、短信、可视电话等电路域业务能力。[需求澄清]:1.类型1终端:当工作于TD-SCDMA/TD-HSPA模式下,需具备提供语音、短信、可视电话等电路域业务以及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能力。2.类型2终端:当工作于TD-SCDMA/TD-HSPA模式下,仅需具备提供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能力。除本标准规定的终端业务和功能要求以外,类型1和类型2终端工作于TD-SCDMA/TD-HSPA模式下的业务和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需求等级]:必选1.18.GSM/GPRS/EDGE模式下的业务功能要求[需求编号]:TS-DS-FUNRQ-GGE-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工作于GSM/GPRS/EDGE模式下均需具备提供语音、短信等电路域业务以及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能力。[需求澄清]:除本标准规定的终端业务和功能要求以外,终端工作于GSM/GRPS/EDGE模式下的业务和功能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以及GSM/GPRS/EDGE标准规范相关要求。[需求等级]:必选1.19.双待模式下业务功能要求1.网络选择策略[需求编号]:TS-DS-FUNRQ-NWSEL-000001[需求描述]:终端支持插入复合USIM卡和SIM卡,并可根据插入卡的类型以及终端预先设定的选网模式选择两个或单个移动网络驻留。[需求澄清]:1.类型1终端:应能支持表6-1中所列出的插卡情况,并能进入该卡所应支持的待机状态。表6-1类型1终端插卡状态 序号 插卡情况 待机状态 状态1 复合USIM卡 TD-LTE和TD-SCDMA双待TD-LTE和GSM双待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WCDMA(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LTE/WCDMA(HSPA)/GSM(GPRS/EDGE)多模单待 状态2 SIM卡 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WCDMA(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2.类型2终端:应能支持表6-2中所列出的插卡情况,并能进入该卡所应支持的待机状态。表6-2类型2终端插卡状态 序号 插卡情况 待机状态 状态1 复合USIM卡 TD-LTE和GSM双待TD-SCDMA/TD-HSPA和GSM双待GSM/GPRS/EDGE单待WCDMA(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LTE/WCDMA(HSPA)/GSM(GPRS/EDGE)多模单待 状态2 SIM卡 TD-SCDMA/TD-HSPA和GSM双待,或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单待(单芯片平台推荐方案)WCDMA(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需求等级]:必选1.19.1.1.开机时网络选择[需求编号]:TS-DS-FUNRQ-NWSEL-POWON-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应根据所插入卡的类型(复合USIM卡或SIM卡)以及终端预置的选网模式等,选择合适的待机模式(双待或单待)以及网络驻留。同时,为避免网络侧发生乒乓效应,要求终端开机时不能同时附着处于双待模式的两个异系统分组域,且不能执行联合位置更新。若分组域在LTE模式注册失败,需依据3GPPTS24.301协议规定处理;依据协议:在鉴权失败或注册拒绝消息中携带原因#3、#6、#7、#8情况下,最终会认定在LTE模式下该USIM卡无法提供有效资料业务,则关闭LTE模块,直至终端重启或更换USIM卡。终端在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模式下的行为依据3GPPTS24.301协议描述进行。若电路域在TD-SCDMA/GSM模式下注册失败(例如:鉴权失败),则分组域在LTE的行为参照3GPPTS24.008协议规定处理。[需求澄清]:多模双待单卡终端应提供如下开机网络选择方式:·终端开机时,通过复合USIM卡可接入LTE网络或TD-SCDMA/TD-HSPA网络或WCDMA/HSPA网络或GSM/GPRS/EDGE网络,通过SIM卡只可接入GSM/GPRS/EDGE网络或TD-SCDMA/TD-HSPA网络或WCDMA/HSPA网络。·当终端插入一张复合USIM卡时,应进入该卡所属的网络(LTE网络或TD-SCDMA/TD-HSPA网络或WCDMA/HSPA网络或GSM/GPRS/EDGE网络),并且应该能够进入双待机状态;但是,也应该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进入GSM/GPRS/EDGE或TD-SCDMA/TD-HSPA或WCDMA/HSPA或LTE单待机状态。·当类型1终端中只插入一张SIM卡时,终端应进入该卡所属的网络(TD-SCDMA/TD-HSPA网络或WCDMA/HSPA网络或GSM/GPRS/EDGE网络),但是只能进入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或WCDMA(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状态。·当类型2终端中只插入一张SIM卡时,终端应进入该卡所属的网络(TD-SCDMA/TD-HSPA网络或WCDMA/HSPA网络或GSM/GPRS/EDGE网络),并且应该能够进入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双待机,或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单待机(单芯片平台推荐方案)状态;但是,也应该能够进入WCDMA(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状态或TD-SCDMA/TD-HSPA单待状态或GSM/GPRS/EDGE单待状态。·针对类型1终端:当处于双待机状态时,分组域应默认驻留LTE网络,电路域应根据现有TD-SCDMA和GSM选网机制选择合适的网络驻留。·针对类型2终端:当处于双待机状态时,分组域应默认优先驻留LTE网络,次选驻留TD-SCDMA/TD-HSPA网络;电路域应默认驻留GSM网络。·记忆方式选网:若终端中插入的USIM卡或SIM卡与上次关机时所插卡相同,则终端可按照上次关机前的网络使用模式进行选网。终端在国际漫游场景下采用CSFB方案,此时若用户选择“自动”选网模式,则终端应先根据复合USIM卡中存储的选网优先级相关信息(EFPLMNwAcT或EFOPLMNwACT)进行网络选择,若卡中未提供此类信息,则按照终端的网络模式接入优先顺序,正确选择4G网络或3G网络或2G网络。对于终端的网络模式接入优先级,需遵循3GPP协议标准流程实现,VPLMN阶段选网需支持3GPP协议要求的“PLMN+ACT”组合随机选择的方式,以及LTE->WCDMA->GSM的选网优先级顺序;其中,3GPP协议要求的“PLMN+ACT”组合随机选择方式为现阶段出厂默认设置。若用户选择“手动”选网模式,则终端应显示搜索到的网络列表,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网络注册。针对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要求开机时不能同时附着处于双待模式的两个异系统分组域,且不能执行联合位置更新,具体如下:·类型1终端:开机时若终端搜索到TD-LTE网络,则分组域仅在TD-LTE网络注册,电路域在GSM或TD-SCDMA网络注册,并分别进行路由区和位置区更新;开机时若终端没有搜索到TD-LTE网络,则分组域和电路域均在GSM或TD-SCDMA网络注册。·类型2终端:开机时若终端搜索到TD-LTE网络,则分组域仅在TD-LTE网络注册,电路域在GSM网络注册,并分别进行路由区和位置区更新;开机时若终端没有搜索到TD-LTE网络但搜索到TD-SCDMA网络,则分组域仅在TD-SCDMA网络注册,电路域仅在GSM网络注册,并分别进行路由区和位置区更新;开机时若终端没有搜索到TD-LTE网络和TD-SCDMA网络,则分组域和电路域均在GSM网络注册。[需求等级]:必选1.19.1.2.待机状态下网络选择[需求编号]:TS-DS-FUNRQ-NWSEL-IDLE-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待机状态下需提供快捷键或菜单选择方式触发网络模式选择,实现终端在单待机模式和双待机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同时,为避免网络侧发生乒乓效应,终端在待机状态下不能执行联合位置更新。为确保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可以优选驻留LTE网络(或TD-SCDMA/TD-HSPA网络),终端需支持“邻小区信息传递”、“背景搜索”等技术,以适配运营商不同的邻小区参数配置策略。[需求澄清]:在待机状态下,终端应提供快捷键或菜单选择方式触发网络模式选择,具体网络模式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应提供快捷键或菜单选择方式触发网络模式选择,终端应显示可选择的网络模式列表,供用户重新选择网络,网络模式列表显示的内容和顺序要正确。·当用户选择了终端当前正在工作的网络时,终端应直接回到待机状态,不重新进行网络搜索。·当用户未选择终端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时,应结合用户选择的网络模式和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模式是否处于一待上,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若两个网络模式处于同一待上,则遵照3GPP协议描述执行路由区或位置区更新即可;若两个网络模式处于两待上,且用户希望将分组域转换到非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模式下,则需要执行当前正在使用网络分组域的去启动和去附着过程(若终端已支持两种网络模式间的“脱网重搜+RAU”、“背景搜索+TAU/RAU”、脱网重选等功能,则不需要执行正在使用网络分组域的去启动和去附着过程),并开始捕获用户选择的新网络,屏幕应显示正在搜索新网络的用户提示信息,在捕获了新网络后,终端应立即显示用户所选网络的信号强度和正确的网络运营商标识。以类型1终端为例,若分组域在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网络时,用户选择了TD-LTE网络,那么终端需要执行TD-SCDMA/TD-HSPA网络分组域或GSM/GPRS/EDGE网络分组域去启动和去附着过程(若终端已支持TD-SCDMA/GSM->TD-LTE的“背景搜索+TAU”功能,则不需要执行正在使用网络TD-SCDMA或GSM分组域的去启动和去附着过程),并开始捕获TD-LTE网络;反之亦然。若用户在TD-SCDMA/TD-HSPA和GSM/GPRS/EDGE分组域之间选网时,需遵照3GPPTS24.008协议执行路由区更新即可。·当用户选择了两种不同制式网络的双待机模式时,终端应开始捕获另一个新的网络,屏幕应显示正在搜索新网络的用户提示信息。·若用户选择了双模双待机模式,则终端应直接回到双模双待机状态。·若用户选择单网络,则终端应执行未选择网络的去活过程,而已选模式保持不变,完成之后终端应立即显示用户所选网络的信号强度和正确的网络运营商标识。·在终端搜索用户选择的网络运营商均失败时,终端可以重新列出可以选择的网络运营商列表供用户再次选择。·针对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要求在待机状态下不能执行联合位置更新。·终端在国际漫游场景下采用CSFB方案时,待机状态下的网络选择要求参见《中国移动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单待分册》。[需求等级]:必选1.紧急呼叫[需求编号]:TS-DS-FUNRQ-EMERG-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卡槽中插卡或不插卡情况下都应该支持紧急呼叫功能。[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可以在TD-SCDMA网络或GSM网络或WCDMA网络上发起紧急呼叫,类型2终端可以在GSM网络或WCDMA网络上发起紧急呼叫。·当卡槽没有插卡时,类型1终端必须能够接入GSM或TD-SCDMA或WCDMA网络,并能够进行紧急呼叫功能;类型2终端必须能够接入GSM或WCDMA网络,并能够进行紧急呼叫功能。·当卡槽正常插卡时,类型1终端必须能够接入GSM或TD-SCDMA或WCDMA网络,并能够进行紧急呼叫功能;类型2终端必须能够接入GSM或WCDMA网络,并能够进行紧急呼叫功能。·终端在键盘锁定时,无论是以上两种情况的任意一种,都必须能拨打紧急呼叫号码。·多模双待单卡终端应支持的紧急呼叫号码包括:112,000,08,110,118,119,911,999。在终端不插卡时,用户在任一网络均可通过EmergencySetup消息拨叫该网络中所规定的紧急呼叫号码。在终端插卡时,用户可通过该卡合法注册并驻留的网络拨叫该网络中所规定的紧急呼叫号码(若终端在注册流程前收到紧急呼叫造成冲突,需优先处理该紧急呼叫),应接续到相应的呼叫中心,享受紧急服务,对某些我国政府没有提供紧急服务的紧急呼叫号码,则用户听录音通知提示。[需求等级]:必选1.存储要求1.短消息[需求编号]:TS-DS-FUNRQ-STORE-SMS-000001[需求描述]:用户应该可以对终端中,或正在使用的SIM卡或复合USIM卡中的短消息进行操作,包括消息存储、删除、存储号码、编辑、发送、回复、转发、提取号码后发起呼叫等。用户应该能够对短消息进行分类查看。[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电话号码本[需求编号]:TS-DS-FUNRQ-STORE-PHNUM-000001[需求描述]:用户应该可以对终端中,或正在使用的SIM卡或复合USIM卡中的所有电话号码进行操作,包括存储、编辑、删除、调用(拨打电话或发送短消息)等。[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数据文件[需求编号]:TS-DS-FUNRQ-STORE-DATFL-000001[需求描述]:用户应该可以对终端中,或正在使用的SIM卡中或复合USIM卡中的数据文件(没有版权要求的)进行操作和使用。[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通话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需求编号]:TS-DS-FUNRQ-STORE-CALRE-000001[需求描述]:通话记录应能够分别记录每个电话的信息,并在详细列表中显示通话类型(已拨、已接、未接)、时间、对方号码(如果是通讯录中已经存在的号码,应显示该号码所对应的姓名)、本机号码(可选)。用户应能够对通话记录进行分类查看。[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双待模式下的话音业务6.4.4.1.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拨打非本机号码[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OICE-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双待状态下应可以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模式拨打非本机号码。[需求澄清]:·在双待机状态下,类型1终端应可以通过TD-SCDMA/GSM模式拨打非本机号码;类型2终端应可以通过GSM模式拨打非本机号码。·在双待机状态下,无论是以GSM模式或TD-SCDMA/GSM模式拨打,用户均应该可以正常通话,而另一模式仍处于待机状态。·用户挂断通话后,终端应自动返回到通话结束界面,之后重新返回双待机界面。[需求等级]:必选6.4.4.2.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本机号码来电[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OICE-000002[需求描述]:终端在双待状态下应可以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模式接通来电。[需求澄清]:·在双待机状态下,无论是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GSM模式来电,用户均应该能正常接通,接通后均应该能进行正常通话。·来电界面应能显示主叫方信息。·未接来电应在待机界面上有明显提示。·在双待机状态下,用户应可以回拨未接来电。[需求等级]:必选6.4.4.3.一个模式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另一个模式拨打非本机号码[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OICE-000003[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若终端的一个模式正在使用数据业务,另一个模式应该可以允许用户拨打非本机号码,且数据和语音业务可以同时保持激活。[需求澄清]:·在一个模式的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期间,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另一个模式拨打非本机号码。·在一个模式的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期间,用户若使用另一个模式拨打非本机号码,则语音业务可以正常进行,且原数据业务仍然保持激活。·用户挂断通话后,终端应自动返回到通话结束界面,之后重新返回数据业务界面。[需求等级]:必选6.4.4.4.一个模式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另一个模式来电[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OICE-000004[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若终端的一个模式正在使用数据业务,另一个模式来电,则应该允许用户选择接听来电。若用户选择接听来电,则数据和语音业务可以同时保持激活。[需求澄清]:·在一个模式的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期间,另一个模式来电时,双待终端应有提示,并且应能显示主叫方信息。·在一个模式的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期间,另一个模式来电时,双待终端应能够允许用户选择接听来电。若用户选择接听来电,双待终端应能够正常切换到来电,原数据业务保持激活。若用户拒绝接听或未处理来电,用户应可以继续进行原数据业务,对于用户未处理来电的情况,终端屏幕上应有未接来电显示,未接来电显示应包含主叫方号码。数据业务结束后,对于未接来电,应可以进行回拨。[需求等级]:必选1.双待模式下的短消息业务6.4.5.1.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发送短消息[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SMS-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双待状态下应可以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模式发送短消息。[需求澄清]:·在双待机状态下,类型1终端应该可以通过TD-SCDMA/GSM模式发送短消息;类型2终端应该可以通过GSM模式发送短消息。·在双待机状态下,无论是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GSM模式发送短消息,短消息均应该可以正常发送,且短消息发送成功后应自动返回双待机界面。[需求等级]:必选6.4.5.2.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接收短消息[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SMS-000002[需求描述]:在双待状态下,类型1终端应可以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模式接收短消息,类型2终端应可以通过GSM模式接收短信。[需求澄清]:·在双待机状态下,终端无论是通过GSM模式或TD-SCDMA/GSM模式接收短消息,短消息均应该能成功接收。·未查看的短消息应在待机界面上有明显提示。·接收到的短消息中应有发送方号码,且短消息的内容应正确无误。·用户可以对接收到的短消息进行回复。[需求等级]:必选6.4.5.3.一个模式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另一个模式发送短消息[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SMS-000003[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若终端一个模式的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则另一个模式仍可正常发送短消息,同时原数据业务应不受影响。[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6.4.5.4.一个模式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另一个模式接收短消息[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SMS-000004[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若一个模式正在使用数据业务,另一个模式仍然可以同时正常接收短消息,且对原数据业务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需求澄清]:·对于双待终端,短消息应成功接收,并能正常阅读,且原数据业务应不受影响。·未查看的短消息应在界面上有明显提示。·接收到的短消息中应有发送方号码,且短消息的内容应正确无误。[需求等级]:必选1.双待模式下的彩信业务6.4.6.1.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发送彩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MMS-000001[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终端应可以通过LTE模式(类型1终端)或LTE/TD-SCDMA(TD-HSPA)模式(类型2终端)正常发送彩信。[需求澄清]:·在双待机状态下,类型1终端应可以通过TD-LTE模式发送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模式发送彩信,具体选择发送彩信的网络由电路域当前注册网络决定。·在双待机状态下,类型2终端应可以优先通过TD-LTE模式发送彩信,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发送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GSM/GPRS/EDGE模式发送彩信。·在双待机状态下,彩信均应该能够正常发送,彩信发送成功后应自动返回双待机界面。[需求等级]:必选6.4.6.2.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接收彩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MMS-000002[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终端应可以通过GSM模式(类型2终端)或TD-SCDMA/GSM模式(类型1终端)正常接收短信,然后通过LTE模式(类型1终端)或LTE/TD-SCDMA(TD-HSPA)模式(类型2终端)下载彩信。[需求澄清]:·在双待机状态下,类型1终端应可以先通过TD-SCDMA/GSM模式接收短信,再通过TD-LTE模式下载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模式下载彩信。·在双待机状态下,类型2终端应可以先通过GSM模式接收短信,再优先通过TD-LTE模式、次选通过TD-SCDMA/TD-HSPA下载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和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GSM模式下载彩信。·未查看的彩信应在待机界面上有明显提示。·接收到的彩信中应有发送方号码,且彩信的内容应正确无误。·用户可以对彩信进行回复。[需求等级]:必选6.4.6.3.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另一个模式发送彩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MMS-000003[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若终端一个模式的语音业务处于激活状态,则另一模式仍可正常发送彩信,同时原语音业务应不受影响。[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当终端处于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应可以通过TD-LTE模式发送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模式发送彩信,但是在GSM/GPRS/EDGE模式下需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发送彩信。·类型2终端:当终端处于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应可以优先通过TD-LTE模式、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发送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需在GSM/GPRS/EDGE模式下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发送彩信。[需求等级]:必选6.4.6.4.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另一个模式接收彩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MMS-000004[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若终端一个模式的语音业务处于激活状态,则另一模式仍可正常接收彩信,并能正常阅读,同时原语音业务应不受影响。[需求澄清]:[需求等级]:必选·类型1终端:当终端处于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应可以先通过TD-SCDMA/GSM模式接收短信,再通过TD-LTE模式下载彩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模式下载彩信,但是在GSM/GPRS/EDGE模式下需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下载彩信。·类型2终端:当终端处于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应可以先通过GSM模式接收短信,再优先通过TD-LTE、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下载彩信;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和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需在GSM/GPRS/EDGE模式下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接收彩信。·未查看的彩信应在界面上有明显提示。·接收到的彩信中应有发送方号码,且彩信的内容应正确无误。1.双待模式下的数据业务6.4.7.1.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发起数据业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DASER-000001[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终端应该优先以LTE模式发起数据业务,且数据业务结束后应自动返回双待机界面。[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双待状态下,终端应可以通过TD-LTE模式发起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或GSM/GPRS/EDGE模式发起数据业务,具体发起数据业务的网络模式由当前终端所在电路域网络决定。·类型2终端:在双待状态下,终端应可以优先通过TD-LTE、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发起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和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GSM/GPRS/EDGE模式发起数据业务。[需求等级]:必选6.4.7.2.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接收数据业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DASER-000002[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终端应该优先以LTE模式接收数据业务,且接收数据业务的内容应正确无误;数据业务结束后应自动返回双待机界面。[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双待状态下,终端应可以先通过TD-SCDMA/GSM模式接收短信获取URL,再通过TD-LTE模式接收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或GSM/GPRS/EDGE模式接收数据业务,具体接收数据业务的网络模式由当前终端所在电路域网络决定。·类型2终端:在双待状态下,终端应可以先通过GSM模式接收短信获取URL,再优先通过TD-LTE、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接收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进入没有TD-LTE和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应可以通过GSM/GPRS/EDGE模式接收数据业务。[需求等级]:必选6.4.7.3.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另一个模式发送数据业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DASER-000003[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当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另一个模式的数据业务应成功发送,且原通话应不受影响。[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双待机状态下,若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模正在通话,则终端应可以通过TD-LTE模式发送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时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模式发送数据业务,但是,在GSM/GPRS/EDGE网络下需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发送数据业务。·类型2终端:在双待机状态下,若GSM模正在通话,则终端应可以优先通过TD-LTE、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发送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时进入没有TD-LTE和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需在GSM/GPRS/EDGE网络下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发送数据业务。[需求等级]:必选6.4.7.4.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另一个模式接收数据业务[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DASER-000004[需求描述]:双待状态下,当一个模式通话期间,另一个模式应可以正常接收数据业务,并能正常阅读、浏览,且原通话应不受影响。[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双待机状态下,若TD-SCDMA(TD-HSPA)/GSM(GPRS/EDGE)模式正在通话,则终端应可以先通过TD-SCDMA/GSM模式接收短信获取URL,再通过TD-LTE模式接收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时进入没有TD-LTE网络覆盖区,应可以通过TD-SCDMA/TD-HSPA模式接收数据业务;但是,在GSM/GPRS/EDGE网络下,需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接收数据业务。·类型2终端:在双待机状态下,若GSM模正在通话,则终端应可以先通过GSM模式接收短信获取URL,再优先通过TD-LTE、次选TD-SCDMA/TD-HSPA模式接收数据业务。注:当终端在双待且一个模式通话时进入没有TD-LTE/TD-SCDMA(TD-HSPA)网络覆盖区时,需结束语音通话等电路域业务后方可在GSM/GPRS/EDGE网络下接收数据业务。[需求等级]:必选1.双待模式下的CS可视电话业务6.4.8.1.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拨打CS可视电话[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TSER-000001[需求描述]:类型1终端需提供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拨打能力。[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双待状态下,应可以由用户以本机号码通过TD-SCDMA模式拨打CS可视电话,而TD-LTE模式仍处于待机状态。当用户挂断CS可视通话后,终端应自动返回到通话结束界面,之后再重新返回双待机界面。·类型2终端:终端不需要提供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需求等级]:必选6.4.8.2.两个模式均为空闲状态,接听CS可视电话[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TSER-000002[需求描述]:类型1终端可正常接听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双待状态下,若TD-SCDMA模的CS可视电话来电,则终端应有提示,并且应能显示CS可视电话主叫方信息,终端应能够允许用户选择接听CS可视电话来电。若用户拒绝接听或未处理CS可视电话来电,终端屏幕上应有未接CS可视电话来电显示,未接来电显示应包含CS可视电话主叫方号码,应可以进行回拨。·类型2终端:终端不需要提供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需求等级]:必选6.4.8.3.一个模式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另一个模式拨打CS可视电话[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TSER-000003[需求描述]:类型1终端在LTE模处于数据业务激活期间,可正常拨打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LTE模的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期间,TD-SCDMA模应可以允许用户以本机号码拨打CS可视电话。当用户挂断CS可视电话后,终端应自动返回到通话结束界面,之后再重新返回数据业务界面。·类型2终端:终端不需要提供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需求等级]:必选6.4.8.4.一个模式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另一个模式CS可视电话来电[需求编号]:TS-DS-FUNRQ-DSMOD-VTSER-000004[需求描述]:类型1终端在LTE模处于数据业务激活期间,允许用户选择接听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若用户选择接听,则原数据业务保持激活。[需求澄清]:·类型1终端:在TD-LTE模数据业务处于激活状态期间,若TD-SCDMA模的CS可视电话来电,则终端应有提示,并且应能显示CS可视电话主叫方信息,终端应能够允许用户选择接听CS可视电话来电。若用户拒绝接听或未处理CS可视电话来电,终端屏幕上应有未接CS可视电话来电显示,未接来电显示应包含CS可视电话主叫方号码,应可以进行回拨。·类型2终端:终端不需要提供基于TD-SCDMA的CS可视电话。[需求等级]:必选1.PIN码保护功能[需求编号]:TS-DS-FUNRQ-PINPR-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应该可以设置PIN码保护功能。当终端开机时,如果插入卡槽中的SIM卡或复合USIM卡激活了PIN码保护功能,则终端应提示用户选择输入相应的PIN码。如果需要对被PIN码保护的卡中的信息进行读写操作,终端应有相应的提示信息,输入PIN码。[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授时功能[需求编号]:TS-DS-FUNRQ-UETIM-000001[需求描述]:终端需在2G、3G、LTE模式下都支持NITZ功能。在自动网络授时方式下,终端需默认NITZ为最高优先级。终端需及时更新网络下发的NITZ信令授时,并以最新收到的NITZ信令授时为准。若终端发现网络侧未下发NITZ信令授时,需具备启动NTP或GPS授时(手动选择)等功能为用户及时提供授时服务的能力。[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人机界面要求[需求编号]:TS-DS-INFAC-000001[需求描述]:在人机界面部分,类型1终端不仅要满足LTE终端的要求,还要满足TD-SCDMA(TD-HSPA)/GSM(GPRS/EDGE)双模单待终端要求;类型2终端不仅要满足LTE/TD-SCDMA(TD-HSPA)多模单待终端的要求,还要满足GSM/GPRS/EDGE单模单待终端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类型1和类型2终端还应满足如下人机界面要求。1.20.IMEI[需求编号]:TS-DS-INFAC-IMEI-000001[需求描述]:·UE应具有全球唯一的IMEI,且只有一个IMEI,长度为15位,十进制表示。·终端应支持查阅IMEI,用户键入“*#06#”后UE应正确显示完整的IMEI。·终端不能够提供修改IMEI的途径,包括:在手机中修改或者后台软件修改。·与网络交互的信令中,在需要填写IMEI的区域填写正确完整的IMEI信息。[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1.菜单要求[需求编号]:TS-DS-INFAC-MENU-000001[需求描述]:终端的菜单中应包括模式选择菜单等。[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2.显示要求[需求编号]:TS-DS-INFAC-DISP-000001[需求描述]:·终端主屏状态区上应显示网络标识(G、E、3G、4G)、信号强度、时间、电量等信息。终端在信号不佳或用户服务受限时,应向用户指示通信受限。·终端附着在LTE网络时,锁屏接口网络标识应显示为“xx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终端附着在TD-SCDMA网络时,锁屏接口网络标识应显示为“xx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终端附着在GSM网络时,锁屏接口网络标识应显示为“xx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终端处于GSM/GPRS、EDGE、TD-SCDMA、TD-HSDPA/TD-HSUPA、LTE网络时,分别显示G、E、3G、4G,且显示字母在数据业务连接启动和非启动状态下应有明显区别。[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3.被叫号码显示[需求编号]:TS-DS-INFAC-MTNUM-000001[需求描述]:终端人机界面应正确显示用户输入的期望呼出的被叫用户号码或缩位号码,以便用户确认即将呼出的被叫号码或者正在呼出的被叫号码是否正确。[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4.呼叫进展信号指示[需求编号]:TS-DS-INFAC-CAPRO-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应根据网络返回的信令信息给出指示,如信号音、声音提示或者可视的符号或图形显示。用户可以根据各种类型的指示了解当时呼叫所处的状态,以确认呼叫建立是否成功。[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5.国家/PLMN指示[需求编号]:TS-DS-INFAC-PLMN-000001[需求描述]:应显示终端当前登记网络的PLMN号或PLMN号对应的运营商标识,以便用户确认UE是否在网或是否处于漫游状态。对于PLMN广播的MNC为46000、46002、46007和46008,终端能够作为一个运营商处理,不触发国际漫游流程。[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6.漫游指示[需求编号]:TS-DS-INFAC-ROAM-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漫游到其它运营商网络时需要通过图形、文字方式提示用户当前处于漫游状态。[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7.连接网络类型指示[需求编号]:TS-DS-INFAC-NETTY-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2G、3G和LTE网络间切换或漫游时,应该能够显示连接网络类型。[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8.电池容量指示及告警[需求编号]:TS-DS-INFAC-BATIN-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应具备电池容量指示、充电状态指示,且应在容量不足时具备告警音指示。[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29.电话号码本存储功能[需求编号]:TS-DS-INFAC-PHNUM-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应支持电话号码本存储和管理,支持中、英文姓名。·终端应支持VCARD格式存储号码簿,详见附录J。·终端必须允许用户可选择地将电话簿存储到终端上或USIM/SIM卡上。·支持主叫/被叫、来短信时的号码自动匹配功能及联系人的正确显示,不管号码本是存储在USIM/SIM还是本机上。·终端能够支持的电话号码本存储项目和最大条数应当满足中国移动相关规范要求:目前建议值为至少读取并显示500条记录,每条记录至少包含姓名、号码、附加号码、邮件4个项目。·终端必须支持在本机和USIM/SIM卡之间相互复制电话号码簿,并允许用户进行选择性部分或全部拷贝功能(如选择终端里的部分号码簿拷贝到USIM/SIM卡中,或反之)。要求终端允许用户选择将(其中n、m为自然数,m>n,m、n小于拷贝源列表数量):·第n条·第n至n+m条·所有·电话本条目由终端拷贝到用户卡(或由用户卡拷贝到终端)。·终端应至少支持读取并显示卡USIM卡片上500个名片(包含姓名、号码、附加号码、邮件4个项目)的显示、编辑、修改、存储。·终端必须支持USIM卡中EFPBR文件。终端应能读取USIM上电话簿管理文件(EFPBR)来获取各个名片册之间的链接关系。[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0.呼叫时间提示指示[需求编号]:TS-DS-INFAC-TIMIN-000001[需求描述]:通话过程中,终端应能正确显示自接听起的通话时长;一旦通话结束,终端应显示该通话自接通起至通话结束的总时间长度。[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1.提示音要求[需求编号]:TS-DS-INFAC-TIPAU-000001[需求描述]:当终端正处于通话状态时,本机号码来电或接收短信、数据时,终端应以提示音或振动方式进行提示(无论移动终端处于何种情景模式下)。[需求澄清]:提示音应满足下列要求:·频率:450Hz±10%·通断时长:0.4秒通,4秒断·声压:60dB(A)±10dB[需求等级]:必选性能要求1.32.LTE模式下的性能要求[需求编号]:TS-DS-PERFO-LTE-000001[需求描述]:除本标准规定的终端性能要求以外,终端在LTE模式下的功率等级、频段类别以及常温射频指标和RRM一致性要求需参见《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以及3GPPTS36.133相关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3.TD-SCDMA模式下的性能要求[需求编号]:TS-DS-PERFO-TDS-000001[需求描述]:除本标准规定的终端性能要求以外,终端在TD-SCDMA模式下的功率等级、频段类别以及常温射频指标要求参见YD/T1367《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以及《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R7)》相关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4.GSM模式下的性能要求[需求编号]:TS-DS-PERFO-GSM-000001[需求描述]:除本标准规定的终端性能要求以外,终端在GSM模式下的功率等级、频段类别以及常温射频指标和协议一致性要求参见YD/T1214《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以及《中国移动EDGE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5.终端接收灵敏度要求8.4.1.传导接收灵敏度要求[需求编号]:TS-DS-PERFO-CONSEN-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模式下的传导接收灵敏度指标要求如表8-1、8-2、8-3、8-4、8-5所示。表8-1LTEUE的传导接收灵敏度 网络模式 工作频段 传导接收灵敏度dBm(3GPP) 20MHz 10MHz 15MHz 5MHz 3MHz TD-LTE Band40 -94 -97 -95.2 -100 - Band38 -94 -97 -95.2 -100 - Band39 -94 -97 -95.2 -100 - Band41 -92 -95 -93.2 -98 - LTEFDD Band7 -92 -95 -93.2 -98 - Band1 -94 -97 -95.2 -100 - Band3 -91 -94 -92.2 -97 -98.7 Band17 - -94 - -97 - Band4 -94 -97 -95.2 -100 -101.7 Band20 -90 -94 -91.2 -97 -表8-2TD-SCDMA/TD-HSPABand34/39UE的传导接收灵敏度 网络模式 工作频段 传导接收灵敏度dBm(3GPP/企标) TD-SCDMA/TD-HSPA Band34 -108 Band39 -108 Band40 -108表8-3GSM/GPRS/EDGEUE的传导接收灵敏度 网络模式 工作频段 传导接收灵敏度dBm(3GPP/企标) GSM/GPRS/EDGE Band8 -102 Band3 -100 Band2 -100 Band5 -102表8-4WCDMA/HSPABand1UE的传导接收灵敏度 网络模式 工作频段 传导接收灵敏度dBm(3GPP) WCDMA/HSPA Band1 -106.7表8-5WCDMA/HSPABand2/5UE的传导接收灵敏度 网络模式 工作频段 传导接收灵敏度dBm(3GPP) WCDMA/HSPA Band2/5 -104.7[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8.4.2.TIS指标要求[需求编号]:TS-DS-PERFO-TIS-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LTE、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模式下TIS指标要求请参见表8-6至8-14所示。关于LTE的TIS测试方法请参考3GPPTR37.902相关要求。针对类型1终端,其TD-SCDMA/TD-HSPABand34/39的TIS需遵循表8-7中仅人头模型相关指标要求;针对类型2终端,其TD-SCDMA/TD-HSPABand34/39的TIS需遵循表8-7中自由空间相关指标要求。表8-6LTE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 最大TIS 自由空间 -88dBm(建议值) -87dBm(建议值)表8-7TD-SCDMA/TD-HSPABand34/39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企标) 最大TIS(企标) 平均TIS(3GPP/行标) 最大TIS(3GPP/行标) 仅人头模型 -104dBm -103dBm -101dBm -100dBm 自由空间 -104dBm -103dBm -103dBm -102dBm表8-8GSM900MHz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企标/行标/3GPP) 最大TIS(企标/行标/3GPP) 仅人头模型 -97dBm -94dBm表8-9GSM1800MHz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企标/行标/3GPP) 最大TIS(企标/行标/3GPP) 仅人头模型 -99.5dBm -96.5dBm表8-10GSM850MHz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3GPP) 最大TIS(3GPP) 仅人头模型 -98dBm -95dBm表8-11GSM1900MHz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3GPP) 最大TIS(3GPP) 仅人头模型 -98.5dBm -95.5dBm表8-12WCDMABand1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3GPP) 最大TIS(3GPP) 仅人头模型 -101dBm -98dBm表8-13WCDMABand2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3GPP) 最大TIS(3GPP) 仅人头模型 -99dBm -96dBm表8-14WCDMABand5UE的TIS 测试配置 平均TIS(3GPP) 最大TIS(3GPP) 仅人头模型 -96dBm -93dBm[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终端工作时长要求[需求编号]:TS-DS-POCON-STABY-000001[需求描述]:满足在TD-SCDMA、LTE网络下,使用重度商务用户模型时平均续航时间最少需达到17小时标准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接口要求[需求编号]:TS-DS-INFRQ-000001[需求描述]:Uu接口和Cu(USIM-ME)接口要求请参见《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以及3GPP最新规范版本、GB/T16649.3、YD/T1025和3GPPTS51.010-1第27章。[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AT接口指令[需求编号]:TS-DS-ATREQ-000001[需求描述]:对DTE-TA/DCE接口命令、常规命令、呼叫控制命令、移动设备命令、UMTS分组域命令、(短消息)命令、网络业务命令进行定义,详见《中国移动终端AT命令规范》。[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可靠性要求1.36.电压[需求编号]:TS-DS-RELIA-VOLTA-000001[需求描述]:在表12.1所示条件下:1)移动台的功能正常2)移动台的射频指标应符合规范3GPP36.521-1以及3GPP36.521-3中的相关要求表12-1电压要求 电源 最低电压 最高电压 通常情况电压 交流电源 0.9×标称值 1.1×标称值 标称值 锂电池 0.85×标称值 标称值 标称值 镍氢电池 0.9×标称值 标称值 标称值[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7.其它可靠性要求[需求编号]:TS-DS-RELIA-OTHRQ-000001[需求描述]:其它可靠性要求参见YD/T1539《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和《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电磁兼容要求[需求编号]:TS-DS-EMCOM-000001[需求描述]:终端在GSM模式下的电磁兼容要求参见YD1032,TD-SCDMA模式下的电磁兼容要求参见YD/T1367中的相关章节,LTE模式下的电磁兼容要求参见3GPPTS36.124。[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比吸收率要求[需求编号]:TS-DS-SARRQ-000001[需求描述]:比吸收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吸收辐射能量,各类型UE设备的比吸收率应满足国家有关要求。参见YD/T1644.1《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无线通信设备比吸收率的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至3GHz)》。[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电池、充电器和接口要求1.38.电池[需求编号]:TS-DS-BETRY-000001[需求描述]:·各种锂电池性能要求参见GB/T18287·各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性能要求参见GB/T18288·各种镉镍电池性能要求参见GB/T18289·各种锂电池安全性能要求参见YD1268.1[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1.39.充电器及接口特性[需求编号]:TS-DS-CHARG-000001[需求描述]:充电器及接口特性应满足GB4943、YD1268.2和YD/T1591的要求。[需求澄清]:无[需求等级]:必选编制历史表16-1编制历史记录 版本号 更新时间 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编制人 技术审核人 部门审核人 1.0.0 2012-08-26 本标准规定了LTE/TD-SCDMA/GSM多模双待单卡终端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人机界面要求、环境和可靠性要求、电磁兼容性等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1.1.0 2013-04-12 在总则部分增加国际漫游场景下采用CSFB方案,以及双待机方案和CSFB方案之间需具备基于PLMN变化实现方案自动切换的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在4.4增加支持“LTEFDD”、“WCDMA/HSPA”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在5.5.2修订LTEUE的TRP指标要求,与最新明确的CCSA行标要求对齐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在5.6增加“插入SIM卡时不能搜索LTE网络,以及通过SIM卡接入2G/3G系统时终端不能上报LTE支持能力”的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增加5.10节Inter-RAT互操作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在6.4.1.2将“TD-LTE<->LTEFDD双向CellReselection要求”提高到必选要求,同时修订了各模式间空闲态的互操作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在6.4.1.3将“TD-LTE<->LTEFDD重定向和PSHO要求”提高到必选要求,同时修订了各模式间连接态互操作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表16-1编制历史记录 1.1.0 2013-04-12 在8.4.2修订LTEUE的TIS指标要求,与最新明确的CCSA行标要求对齐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2013-04-12 增加5.10.6节,“针对类型2终端以及基于单基带芯片方案的类型1终端,推荐支持在ATTACHREQUEST,TRACKINGAREAUPDATEREQUEST消息中增加R10版本的OldGUTItype字段,具体请遵循3GPPR10或以上版本要求”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2013-07-12 在5.1增加“国际漫游场景下采用CSFB方案,以及国内双待机方案和国际漫游CSFB方案之间自动切换的要求、国际漫游场景下CSFB所需遵循的规范要求” 曹蕾 王小旭 江海涛 2013-08-02 在5.6节增加插入“非中国移动”复合USIM卡和SIM卡的终端使用权限要求 曹蕾 王小旭 江海涛 2013-08-02 增加5.11特殊场景处理 曹蕾 王小旭 江海涛 2013-08-02 在6.4.1节,增加“针对类型2终端,插入SIM卡后需具备TD-SCDMA/GSM单待机(单芯片方案推荐支持)或TD-SCDMA+GSM双待机能力” 曹蕾 王小旭 江海涛表16-1编制历史记录 1.2.0 2014-11-01 在第4章和5.1节、5.6节增加“具备根据MCC变化实现国内双待单卡方案和国际漫游场景下CSFB方案自动切换的能力”要求,明确该要求仅适用于终端插入中国移动USIM卡,若终端插入非中国移动USIM卡,在国内场景下终端可选择工作在双待单卡方案或CSFB方案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在5.3节的表5-1中将B41需求由“推荐”升级为“必选”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在5.8节针对类型2增加TD-LTE/TD-SCDMA待可上报TD-LTE/TD-SCDMA/GSM三模的能力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在5.10.1新增“TD-LTE->GSMPS连接态需支持TD-LTE离网重选和类重定向至少一种功能”的要求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在5.10.3新增“TD-SCDMA->GSMPS连接态需支持TD-LTE离网重选和类CCO至少一种功能”的要求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在5.10.7新增异频异系统测量实现要求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在6.4.1.1更新终端选网策略要求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新增附录J对“类重定向”功能进行描述 曹蕾 马帅 江海涛 2014-11-01 新增附录K对“类CCO”功能进行描述 曹蕾 马帅 江海涛附录A(“脱网重搜”功能描述附录)“脱网重搜”包括如下场景及功能要求:(1)TD-LTE->GSM/GPRS/EDGE的“TD-LTE脱网重搜”流程:·当终端在TD-LTE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LTE频段;若终端没有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通过Attach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GSM小区上的PS域附着。(2)TD-LTE->TD-SCDMA/TD-HSPA的“TD-LTE脱网重搜”流程:·当终端在TD-LTE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LTE频段;若终端没有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通过Attach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TD-SCDMA小区上的PS域附着。(3)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的“TD-SCDMA脱网重搜”流程:·当终端在TD-SCDMA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SCDMA频段;若终端没有搜索到可用的TD-SCDMA小区,则通过Attach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GSM小区上的PS域附着。附录B(“脱网重搜+RAU”功能描述附录)“脱网重搜+RAU”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1)TD-LTE->GSM/GPRS/EDGE的“TD-LTE脱网重搜+RAU”流程存在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案,可选择其一:·方案1:当终端在TD-LTE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LTE频段,与此同时,终端可以并行通过RAU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GSM小区上的PS域驻留。·方案2:当终端在TD-LTE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LTE频段,若未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通过RAU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GSM小区上的PS域驻留。具体实现流程和相关定时器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2)TD-LTE->TD-SCDMA/TD-HSPA的“TD-LTE脱网重搜+RAU”流程存在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案,可选择其一:·方案1:当终端在TD-LTE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LTE频段,与此同时,终端可以并行通过RAU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TD-SCDMA小区上的PS域驻留。·方案2:当终端在TD-LTE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LTE频段,若未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通过RAU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TD-SCDMA小区上的PS域驻留。具体实现流程和相关定时器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3)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的“TD-SCDMA脱网重搜+RAU”流程存在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案,可选择其一:·方案1:当终端在TD-SCDMA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SCDMA频段,与此同时,终端可以并行通过RAU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GSM小区上的PS域驻留。·方案2:当终端在TD-SCDMA网络下脱网后,需重新搜索终端支持的TD-SCDMA频段,若未搜索到可用的TD-SCDMA小区,则通过RAU方式实现其在CS域已驻留的GSM小区上的PS域驻留。具体实现流程和相关定时器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附录C(“离网重选”功能描述附录)“离网重选”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具体实现流程和终端侧参数预置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1)TD-LTE->GSM/GPRS/EDGE的“离网重选”流程:在空闲态下,终端优先采用网络广播的互操作参数,若网络侧未广播涉及小区重选的相关互操作参数,则采用终端预置的参数执行TD-LTE到GSM/GPRS/EDGE的PS模式转换。在PS连接态下,终端采用自身预置的参数执行TD-LTE到GSM/GPRS/EDGE的PS模式转换。(2)TD-LTE->TD-SCDMA/TD-HSPA的“离网重选”流程:在空闲态下,终端优先采用网络广播的互操作参数,若网络侧未广播涉及小区重选的相关互操作参数,则采用终端预置的参数执行TD-LTE到TD-SCDMA/TD-HSPA的PS模式转换。在PS连接态下,终端采用自身预置的参数执行TD-LTE到TD-SCDMA/TD-HSPA的PS模式转换。(3)TD-SCDMA/TD-HSPA->GSM/GPRS/EDGE的“离网重选”流程:在空闲态下,终端优先采用网络广播的互操作参数,若网络侧未广播涉及小区重选的相关互操作参数,则采用终端预置的参数执行TD-SCDMA/TD-HSPA到GSM/GPRS/EDGE的PS模式转换。在PS连接态下,终端采用自身预置的参数执行TD-SCDMA/TD-HSPA到GSM/GPRS/EDGE的PS模式转换。附录D(“背景搜索”功能描述附录)“背景搜索”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1)GSM/GPRS/EDGE->TD-LTE的“TD-LTE背景搜索”流程: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触发TD-LTE模式进行相应网络搜索,若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值需可配置,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4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LTE小区,终端PS域通过Attach方式在TD-LTE网络驻留。(2)TD-SCDMA/TD-HSPA->TD-LTE的“TD-LTE背景搜索”流程: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触发TD-LTE模式进行相应网络搜索,若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值需可配置,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4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LTE小区,终端PS域通过Attach方式在TD-LTE网络驻留。(3)GSM/GPRS/EDGE->TD-SCDMA/TD-HSPA的“TD-SCDMA背景搜索”流程: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触发TD-SCDMA模式进行相应网络搜索,若搜索到可用的TD-SCDMA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值需可配置,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4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SCDMA小区,终端PS域通过Attach方式在TD-SCDMA网络驻留。附录E(“邻小区信息传递”功能描述附录)“邻小区信息传递”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1)对于类型1终端:当终端离开TD-LTE覆盖区时,启用邻小区信息传递功能。当终端重新进入TD-LTE覆盖区时,TD-SCDMA/GSM模块会根据读取的TD-LTE邻小区列表变化情况决定是否将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给TD-LTE模块触发相应的网络搜索;推荐采用如下两种方案触发TD-LTE模块进行TD-LTE网络搜索,但不作为唯一实现方案,鼓励厂家采用更为优化的其它方案。然后,当TD-LTE模块测量RSRP达到一定门限值时决定是否选择在TD-SCDMA或GSM网络分组域去附着,并在TD-LTE网络进行分组域附着。当终端在TD-LTE网络成功附着后,关闭邻小区信息传递功能,直到终端再次离开TD-LTE覆盖区才会重新开启该功能。·方案1:TD-LTE邻小区列表从无到有·方案2:TD-LTE邻小区列表发生变化(2)对于类型2终端:当终端离开TD-LTE和TD-SCDMA覆盖区时,启用邻小区信息传递功能。当终端重新进入TD-LTE(或TD-SCDMA)覆盖区时,GSM模块会根据读取的TD-LTE(或TD-SCDMA)邻小区列表变化情况,决定是否将TD-LTE(或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给TD-LTE(或TD-SCDMA)模块触发相应的网络搜索;推荐采用如下两种方案触发TD-LTE(或TD-SCDMA)模块进行网络搜索,但不作为唯一实现方案,厂家可以采用更为优化的其它方案。然后,当TD-LTE(或TD-SCDMA)模块测量RSRP(或RSCP)达到一定门限值时决定是否选择在GSM网络分组域去附着,并在TD-LTE(或TD-SCDMA)网络进行分组域附着。当终端在TD-LTE(或TD-SCDMA)网络成功附着后,关闭邻小区信息传递功能,直到终端再次离开TD-LTE和TD-SCDMA覆盖区才会重新开启该功能。·方案1:TD-LTE/TD-SCDMA邻小区列表从无到有·方案2:TD-LTE/TD-SCDMA邻小区列表发生变化附录F(“背景搜索+TAU(或RAU)”功能描述附录)“背景搜索+TAU”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具体实现流程和终端侧参数预置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1)GSM/GPRS/EDGE->TD-LTE的“TD-LTE背景搜索+TAU”流程: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触发TD-LTE模式进行相应网络搜索,若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5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LTE小区,终端PS域通过TAU方式由GSM网络转换至TD-LTE。注:若终端通过背景搜索找到可用的TD-LTE小区,但是受限于所处状态(例如:在模式转换前并未在GSM/GPRS/EDGEPS域上成功注册)无法通过TAU方式实现从GSM/GPRS/EDGE到TD-LTE的转换,则需要通过Attach方式在TD-LTE网络重新注册。(2)TD-SCDMA/TD-HSPA->TD-LTE的“TD-LTE背景搜索+TAU”流程: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触发TD-LTE模式进行相应网络搜索,若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4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LTE小区,后终端PS域通过TAU方式由TD-SCDMA网络转换至TD-LTE。注:若终端通过背景搜索找到可用的TD-LTE小区,但是受限于所处状态(例如:在模式转换前并未在TD-SCDMA/TD-HSPAPS域上成功注册)无法通过TAU方式实现从TD-SCDMA/TD-HSPA到TD-LTE的转换,则需要通过Attach方式在TD-LTE网络重新注册。(3)GSM/GPRS/EDGE->TD-SCDMA/TD-HSPA的“TD-SCDMA背景搜索+RAU”流程: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触发TD-SCDMA模式进行相应网络搜索,若搜索到可用的TD-SCDMA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5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SCDMA小区,后终端PS域通过RAU方式由GSM网络转换至TD-SCDMA。注:若终端通过背景搜索找到可用的TD-SCDMA/TD-HSPA小区,但是受限于所处状态(例如:在模式转换前并未在GSM/GPRS/EDGEPS域上成功注册)无法通过RAU方式实现从GSM/GPRS/EDGE到TD-SCDMA/TD-HSPA的转换,则需要通过Attach方式在TD-SCDMA/TD-HSPA网络重新注册。附录G(“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或RAU)”功能描述附录)“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具体实现流程和终端侧参数预置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1)GSM/GPRS/EDGE->TD-LTE的“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流程:终端通过邻小区信息传递技术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该定时器需可配置,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5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LTE小区,终端PS域将通过TAU方式由GSM网络转换至TD-LTE网络。(2)TD-SCDMA/TD-HSPA->TD-LTE的“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流程:终端通过邻小区信息传递技术搜索到可用的TD-LTE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该定时器需可配置,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4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LTE小区,终端PS域将通过TAU方式由TD-SCDMA网络转换至TD-LTE网络。(3)GSM/GPRS/EDGE->TD-SCDMA/TD-HSPA的“邻小区信息传递+RAU”流程:终端通过邻小区信息传递技术搜索到可用的TD-SCDMA小区,则启动终端设定的定时器(该定时器需可配置,推荐定时器缺省值为5s),当定时器超时且仍有可用的TD-SCDMA小区,终端PS域将通过RAU方式由GSM网络转换至TD-SCDMA网络。附录H(“基于数据业务连接态的LTE(或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或RAU)”功能描述附录)“基于数据业务连接态的LTE(或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TAU(或RAU)”包括以下场景及功能要求,具体实现流程和终端侧参数预置要求请参考《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1)“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功能要求:终端需支持在GSM数据业务连接态下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TD-LTE邻区信息,并将该邻区信息传递给TD-LTE模块进行小区搜索,若终端测得可用的TD-LTE小区,则通过TAU的方式将PS域由GSM转换到TD-LTE。(2)“基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SCDMA邻小区信息传递+RAU”功能要求:终端需支持在GSM数据业务连接态下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TD-SCDMA邻区信息,并将该邻区信息传递给TD-SCDMA模块进行小区搜索,若终端测得可用的TD-SCDMA小区,则通过RAU的方式将PS域由GSM转换到TD-SCDMA。(3)“基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的TD-LTE邻小区信息传递+TAU”功能要求:类型1终端需支持在TD-SCDMA下通过MeasurementControl获取TD-LTE邻区信息,并将该邻区信息传递给TD-LTE模块进行小区搜索,若终端测得可用的TD-LTE小区,则通过TAU的方式将PS域由TD-SCDMA转换到TD-LTE。附录I(VCard格式存储号码薄功能描述附录)USIM电话簿VCard数据中的字段示例以VCard数据中的字段为例:姓名:FN张三移动电话:TEL;CELL13912345678办公电话:TEL;WORK11112222住宅电话:TEL;HOME33334444FAX号码:TEL;FAX55556666email地址:EMAIL;INTERNETchinamobile@chinamobile.com在卡片3G电话簿中存储数据为:EFADN(SFI:1A)记录1:805F204E09FFFFFFFFFFFFFFFF07813119325476F8FFFFFFFFFFFF张三13912345678EFANR记录1:01058111112222FFFFFFFFFFFFFFFF1A0111112222记录2:02058133334444FFFFFFFFFFFFFFFF1A0133334444记录3:03058155556666FFFFFFFFFFFFFFFF1A0155556666EFAAS记录1:80529E516C75358BDDFFFF办公电话记录2:804F4F5B8575358BDDFFFF住宅电话记录3:8000460041005853F77801FAX号码EFEMAIL记录1:6374DA1D6EBFC56976193846A7DDE1F65B9C66975DE3771BFFFFFFFFFFFF1A01chinamobile@chinamobile.com附录J(“类重定向”功能描述附录)类重定向是指终端在TD-LTE的PS连接态根据网络下发的重定向(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消息指示触发TD-LTE向GSM/GPRS/EDGE的PS模式转换,在该转换过程中,终端无需根据网络RRCConnectionReleasewithredirection携带的频点信息搜索GSM可用小区,而是直接选择终端CS域当前驻留的GSM小区,并通过RAU方式实现PS模式转换。若网络向终端下发重定向消息时终端的CS域正在GSM网络处于激活状态,则终端需依次进入“TD-LTE脱网重搜”、“背景搜索+TAU”流程;若在此流程执行期间用户完成GSMCS业务,同时终端未发现可用的TD-LTE和TD-SCDMA/TD-HSPA小区,则终端直接通过RAU方式实现PS域由TD-LTE向GSM/GPRS/EDGE的模式转换。注:类型2终端为支持TD-LTE到GSM/GPRS/EDGE的类重定向功能,需在TD-LTE网络下上报支持TD-LTE/TD-SCDMA/GSM三模能力。附录K(“类CCO”功能描述附录)类CCO是指终端在TD-SCDMA/TD-HSPA的PS连接态根据网络下发的CCO(CellChangeOrder)消息指示触发TD-SCDMA/TD-HSPA向GSM/GPRS/EDGE的PS模式转换,在该转换过程中,终端无需根据网络携带的GSM频点信息进行PS模式转换,而是直接选择终端CS域当前驻留的GSM小区,并通过RAU方式实现PS模式转换。若TD-SCDMA/TD-HSPA网络向终端下发测量控制消息时终端的CS域正在GSM网络处于激活状态,此时终端不能向网络发送测量控制报告;若此时终端无法在TD-SCDMA/TD-HSPA网络驻留(例如:失覆盖),需依次进入“TD-SCDMA(TD-HSPA)/TD-LTE脱网重搜”、“背景搜索+RAU”流程;若在此流程执行期间用户完成GSMCS业务,同时终端未发现可用的TD-LTE和TD-SCDMA/TD-HSPA小区,则终端直接通过RAU方式实现PS域由TD-SCDMA/TD-HSPA向GSM/GPRS/EDGE的模式转换。注:类型2终端为支持TD-SCDMA/TD-HSPA到GSM/GPRS/EDGE的类CCO功能,需在TD-SCDMA/TD-HSPA网络下上报支持TD-LTE/TD-SCDMA/GSM三模能力。中国移动LTE多模双待单卡终端互操作优化方案参数配置要求.xlsx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册LTE/TD-SCDMA/GSMMulti-modeTerminalTechnologySpecification-Dual-standbyDual-activeSingle-USIM版本号:1.2.0╳╳╳╳-╳╳-╳╳实施╳╳╳╳-╳╳-╳╳发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_1405502122.docUEMEUSIMMTTECu
本文档为【中国移动LTE_TD-SCDMA_GSM多模终端技术规范——双待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89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0-07-18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