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2021年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举报
开通vip

2021年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地球》地球在天体系统中位置:(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1)地球普通性:从地球外观、所处位置、运动特性而言,地球与其她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行星。(2)地球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基本条件,因此又是特殊: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当。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可以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大气。④太阳光照条件...

2021年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地球》地球在天体系统中位置:(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1)地球普通性:从地球外观、所处位置、运动特性而言,地球与其她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行星。(2)地球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基本条件,因此又是特殊: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当。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可以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大气。④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营具备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因素是稳定光照条件、安全宇宙环境、适当大气和温度、液态水。3、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1)太阳重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温度,是增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重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3)太阳辐射为人们寻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重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太阳能。4、太阳活动对地球重要影响(1)太阳外部构造及其相应太阳活动:由里往外: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2)对地球影响:①对地球气候影响:与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有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导致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夜空浮现极光现象。5、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2)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同样(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注意: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种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星座是不同。(4)意义:①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一种太阳日)②地方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差1°=时间4分钟③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北右南左)。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关系,与河流建港关系,与三角洲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右图中D岸侵蚀最厉害;A岸比B岸侵蚀厉害。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夹角(仰度)=所在纬度。⑤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6、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7、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叠---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8.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9、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同区减,异区加)10.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原则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或国际原则时间,也是零时区区时。11、日期分割:0:00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今天”或称“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或称“旧一天”。若0时经线为西经度,则新一天不不大于一半;若0时经线为东经度,则新一天不大于一半;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叠,则全球处在同一日期;若0时经线为0°,则新旧一天各占一半。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通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即自西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13、卫星发射基地区位选取:(1)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2)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3)实例:①太原:技术力量强;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4、地球公转(1)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2)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④五带形成1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1)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计算=90°—△(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纬度差)(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4)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5)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楼房间距越大。(6)正午太阳高度(H)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注意: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昼半球中心点是直射点(7)正午太阳高度应用①拟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本地地方时是12时。②拟定房屋朝向。为了获得更充分太阳光照,拟定房屋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关于。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④依照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其她地理特性。⑤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分太阳光照,普通来说,纬度较低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地区楼距较大。解题核心是计算本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⑥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太阳能资源,应当合理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太阳能热水器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率。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分布高度。普通状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光热多,背阳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而在相似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分布高度。⑧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因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16、昼夜长短时间分布:(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21—9.23),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北半球夏半年。9.23---次年3.21为北半球冬半年。(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昼就渐长,如北半球:12月22日最短,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3月21日昼夜平分,6月22日昼最长。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12月22日昼最短。(3)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浮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浮现,如海口市。(4)不同半球纬度数相似两地,昼长=夜长。17、昼夜长短纬度分布:(1)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2)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18、昼长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1)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点日出时间是6:00(2)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点日落时间是18:0019、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浮现昼夜现象(1)地球自转—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移(2)地球倾斜着公转—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1)黄赤交角存在:①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②太阳直射点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形成。(2)五带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3)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4)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21、太阳直射点(1)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种地方得到太阳直射;(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12点;(3)太阳直射点出当前本地天顶时,本地正午太阳高度H=90°。(4)太阳直射时物体影子长度为零。(5)太阳直射点以一种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80°90°直射在10°S70°90°直射在20°N(6)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关系: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面)垂直。(7)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畴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极昼极夜现象最南、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例如:直射点纬度=晨昏圈与地轴夹角=极点太阳高度=90°-刚好浮现极昼纬度=½×刚好浮现极昼纬线正午太阳高度=½×(极昼区域内任纬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最小值)(8)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关系: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9.23~次年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9)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方向关系:①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长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②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长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ACBDACBD22、四季划分:(1)国内老式划分:以“四立”分别做为相应各季起点。(2)欧美划分:以“二分二至”分别做为相应各季起点。(3)国内气候记录和北温带许多国家划分: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4)按气候含义划分:候平均温(即持续5天平均温):≥22℃为夏季,≤10℃为冬季,10℃→22℃为春季,22℃→10℃为秋季。23、典型季节现象第2讲《地图》1.经度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圆,赤道是最长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半圆,长度都相等。5.地图上东西经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是东经,减小是西经。 除0°和180°经线外,别的经线都能精确区别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6.南北纬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用0°,30°,60°把不同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某些。7.东西半球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即东半球经度不大于20°W,不大于160°E;西半球经度不不大于20°W,不不大于160°E。8.东西方向判断:劣弧定律:两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两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两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者之和不大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两者之和不不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畴:相似图幅,比例尺愈大,表达范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达范畴愈大。10.地图上方向拟定:普通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批示南北方向,纬线批示东西方向。11.等值线疏密:同一幅图中档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方为山沟,向低处凸出地方为山脊。13.等高线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14.等温线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似。15.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16.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拟定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圆。(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若:①两地处在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②两地处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③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17.经纬度差计算实际距离: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某纬线上经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cosΦ.(注:Φ为纬度数)。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18.赤道上:每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小值(66°34’)。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赤道地区长年高温多雨,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通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赤道通过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河口)、刚果(布)、刚果(金)、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新加坡在赤道附近)第3讲《地球上大气》1.地球圈层构造及各圈层重要特点(1)地球圈层构造:涉及由地核、地慢、地壳构成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外部圈层。(2)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①地核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②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③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3)地球外部各圈层特点:①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②水圈由液、固、气三态构成,持续而不均匀分布;③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互相渗入,是涉及人类在内生命最活跃圈层。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根据——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界面——不持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3)划分:以两个不持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4)岩石圈涉及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所有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物质基本,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他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地理环境。3.地球外部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大气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大气,并且还是生物生存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大作用。(2)大气重要成分及各种成分环境意义:(3)总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某些含量处在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人类活动,可以变化大气各种成分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臭氧含量变化)。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现象,已经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4.大气垂直分层和各层基本特点:(1)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普通以为有~3000千米),但其质量3/4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低层。根据各大气层温度(如图5-1)、密度和运动状况,咱们可以将大气层提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2)大气层基本特点见下表:5.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2)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主线热源,地面(涉及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热源。(3)大气受热过程,事实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互相转化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基本原理。(4)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本,因此,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另一种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成果。大气不均匀受热重要是由太阳辐射纬度差别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别引起。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重要因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理论基本。小到都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5)学习和阐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某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6.大气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吸取: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氧原子、平流层中臭氧重要吸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等,重要吸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红外线。因而大气对太阳辐射吸取作用是有选取性。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某些集中在波长较短可见光某些,因而大气直接吸取太阳辐射是很少。(2)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某些太阳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热量绝大某些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保温作用。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15℃。大气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3℃多。(3)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如上图,其过程涉及:①到达地球太阳辐射,一某些能量被大气吸取、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②地面吸取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步向外放出地面辐射。③大气吸取了地面辐射绝大某些,同步向外释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某些射向宇宙空间,绝大某些又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备保温作用。(4)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①阴天白天气温比较低因素?这重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引起,厚厚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因此气温低。②晴朗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这是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引起,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空气分子散射。③日出前黎明和日落后傍晚天空为什么是明亮?这是由于散射作用导致,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一某些能量射向四周八方,因此在黎明和傍晚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④霜冻为什么出当前晴朗上午(晴朗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夜晚大气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减少。⑤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⑥青藏高原为什么是国内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因此太阳辐射强。(5)全球热量平衡①近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②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助于人类生存与活动。第二、人类通过变化大气构成或变化地面热力状况,可以影响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从而变化局部地区甚至是全球气候。例如: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导致热量平衡失调,全球变暖;人类变化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状况、水域面积等)可以影响地面获得热量多少和变化地面辐射,而使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6)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①晴朗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②国内太阳能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8、气温时间分布:(1)气温日变化:(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9、气温空间分布:(1)气温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长而递减(2)气温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这是普通规律,∵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国内热量最丰富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阐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气温变化不大。∵南半球海洋比北半球辽阔得多。③气温高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同一纬度上,一月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记法】:一陆南凸;高高低低。④7月世界最热在北纬20°-30°沙漠地区。1月北半球最冷在西伯利亚。世界最低温在南极洲大陆上。10、气温年较差:(1)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2)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3)气温年较差低纬小,高纬大(∵低纬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高纬相反)(4)注意:影响气温分布因素:①纬度(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②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减少6℃。);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④天气状况(白天晴天比阴雨天气温高,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高)。11.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朴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主线因素)→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别→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问题: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大气柱质量,因而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增长而减小;②普通所说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构成面,等压面突起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普通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上凸或下凹。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凹凸状况。(4)大气运动在生活中运用: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影响形成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减少(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状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②山沟风:白天,因山坡上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③都市风:由于都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导致都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都市热岛”。当大气环流薄弱时,由于都市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都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都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热力环流,称为都市风。研究都市风对于搞好都市环保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公司应布局在都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都市风下沉距离以内。(5)大气水平运动——风①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别,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地方流向气压低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直接因素。要认清影响风向三种力互有关系。②不同状况下风向特点: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12、热力环流性质特点(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减少,但是空气变稀,气压减少。(4)来自低纬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气流——湿(7)来自大陆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14.风形成:大气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直接因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15、风向:(1)风向-—风来向;(2)风向与等压线关系:①高空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成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②近地面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依照等压线分布拟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风向及其受力①拟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拟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6.等压线图判读(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2)等压线图判读:一方面辨认气压场基本形式,另一方面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3)判读规律:①等压线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山沟(槽线)②等压线疏密限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③在等压线图上鉴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A.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规定画出过该点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达气压梯度力方向;第二步拟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B.天气状况:涉及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批示。a.由高纬吹向低纬风——寒冷干燥b.由低纬吹向高纬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17.气压带和风带形成(1)大气环流: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大气运动;②作用:增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热量和水汽互换,调节全球水份和热量分布 -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形成。(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②状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③地面体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④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⑤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北撇南捺”)⑥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3)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世界降水地区差别:(4)由于直射点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体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8.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②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A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B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季风环流①.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构成某些,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②.东亚季风最明显因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别最大。③.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南亚撇东亚捺”④季风影响:季风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宜兴修水利。⑤东亚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A--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B--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C--东亚两种季风气候冬夏季风风向相似,成因相似D--注意季风区都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公司分布(盛行风垂直郊外)。E--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重要分布地区19、国内旱涝灾害、雨带移动与副热带高压强弱有密切关系。(1)雨带移动:①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②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③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④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2)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3)旱涝灾害:①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导致北涝南旱②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导致北旱南涝.③国内水旱灾害发生主线因素是: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20.锋面天气系统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交界面(2)锋面特点:①狭窄倾斜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3)锋面系统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浮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持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种天气系统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描述。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减少,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经常浮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国内东南沿海经常浮现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一种特殊形式。(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普通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国内中高纬度地区常用天气系统,冬半年在国内东部地区十分常用,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移动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国内东部大某些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普通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经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一种成熟锋面气旋天气模式是,气旋前方是宽阔暖锋云系及相随着持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冷锋云系降水天气,气旋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晴朗天气。(3)高压(反气旋)系统反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因此反气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例如,国内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控制下,浮现“秋高气爽”好天气。(3):存在锋面低压系统,重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在国内北方中高纬度地区,普通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是国内常用天气系统。(4)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影响下天气比较22、影响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23、判断气候类型环节: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1)热带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别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长年高温多雨。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信风影响,长年高温少雨。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重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④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mm而后者750-100mm;②前者雨季是突变,而后者雨季是渐变;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她各洲均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º--35º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影响形成。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雨热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如下。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长年受西风控制,长年温和多雨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高纬一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影响形成。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重要在夏季。④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在10-20℃之间,分布在北纬50°~70°N,受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⑤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寒冷。⑥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如下,分布在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重点区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前者有明显雨季(2-3个月),后者没有。(4)注意区别下列气候:①“热草”与“热季”:“热季”年降水量>1500mm,月降水也多于“热草”;②“亚季”与“温季”:“亚季”最冷月>0℃,“温季”最冷月<0℃,只能在1月。③“温季”与“温大”:用月降水量区别,“温季”有2个月降水量>100mm。④“温海”与“地中海”:“温海”最冷月>0℃,最热月<20℃,降水分派较均匀,冬雨较多。⑤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亚季”:降水柱状图特点相似(七月多雨),气温曲线不同。24、影响气候重要因素: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最基本因素。⑵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水热状况,体当前:①海洋与陆地: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且比较集中。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分派较均匀。②地形:A对气温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B对降水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是气候分界线。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⑶大气环流——具备双重性质:①大气环流增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互换和水分互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明显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导致各地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全类型)。②大气环流自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⑷人类活动:①变化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如CO2等增多,温度升高),向大气释放热量(如热岛效应)。②变化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A良性:a.修水库,使库区附近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长,缓和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b,人工造林,使风速减小,气温减少,湿度增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恶性:①围湖造田、排干沼泽,使生态平衡破坏,气候恶化;②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导致尘暴盛行,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③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25、降水类型(1)对流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典型分布地:赤道地区,国内夏季午后。实例:东南亚对流雨。(2)地形雨:特点:迎风坡,降水强度较大,降水丰富。例子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是西南季风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0毫米;北侧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如下。国内雨极:是台湾火烧寮,位于台湾东北部山地,重要是地形雨。背风坡典型区:大分水岭西侧;南美安第斯山东侧;台湾山脉西侧台湾海峡。(3)锋面雨: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畴大锋面雨是国内重要降水类型。实例:国内夏季重要降水类型,(4)台风雨: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国内东南沿海地区。26、降水时间变化。(1)全年多雨型:“热雨”——毫米;“温海”——700~1000毫米。(2)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毫米。(3)夏季多雨型:“热草--﹤1500mm;“热季”--﹥1500mm;“亚季”—1000mm,“温季”—500~1000mm,“温大”--300mm。(4)全年少雨型:“热沙”——﹤200毫米;“苔原、冰原气候”——﹤250毫米。27、世界年降水量分布。⑴赤道多雨带:年降水量毫米左右,分布在赤道及两侧,全球降水最多地带,对流雨为主;由于气温高,海面广,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⑵副热带少雨带:年降水量500毫米如下,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和内陆(也可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如下沉气流为主,因此降水少,加上气温高,使其蒸发旺盛,因而蒸发量不不大于降水量,形成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地区。此地带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台风等影响,降水丰富。⑶温带多雨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较多,以锋面雨、气旋雨为主;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⑷极地少雨带:年降水量300毫米如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可以说是地球绝对降水量至少地方,但因气温低,蒸发量不大于降水量,因此仍是湿润地带。28、重要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导致灾害。台风灾害防御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加强台风监测,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及时组织人们做好抗台风工作。暴雨涝灾防御办法:运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报对的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工程办法: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办法: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筹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旱灾防御办法:①实行农林牧相结合农业构造,改进干旱区生态环境;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等。寒潮防御办法:提前发布精确寒潮消息或警报,提示关于部门做好防寒准备。29、重要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臭氧)、酸雨(SO2、氮氧化物)30、温室效应(1)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长——大气逆辐射增强(2)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伙用削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3)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构造发生调节(农业经济构造调节,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当种植业生产地区缩小,粮食减产。)(4)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31、绿化环境效益:(1)通过光合伙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平衡,净化空气;(2)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3)都市绿地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第4讲《地球上水》考点一、水循环过程和重要环节,水循环地理意义。1、水循环:(1)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三相变化等。(2)水循环重要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3)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水循环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重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畴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用形式。2、陆地水体互有关系:(1)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其径流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2)以冰雪补给为主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3)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互相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见右图(4)【技能扩展】等潜水位线判读:①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海拔高度。②潜水面是一种自由水面,随处势起伏,略有起伏。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③判断潜水埋藏深度:一地海拔高度与该地等潜水位线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埋藏探度。④判读潜水与河流水互补关系:数值大,潜水位高,相应地地势也高;数值小,潜水位低,相应地地势也低。右图中河水自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a图中河流两岸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b图中河流两岸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箭头表达潜水流向,垂直等潜水线,从高处流向低处)3、国内河流补给差别:(1)国内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2)国内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国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西欧地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4.世界和国内河流、湖泊(1)河流(2)湖泊世界上面积最大湖一里海;世界上最大淡水湖一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深湖一贝加尔湖;非洲面积最大湖一维多利亚湖;非洲最深湖一坦噶尼喀湖;世界最低湖一死海;国内最大淡水湖一鄱阳湖;国内最大湖泊和咸水湖一青海湖;国内知名火口湖一白头山天池。5.人类对水循环原理应用(1)水循环重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输送。当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因而,咱们可以运用水循环规律,恰本地变化水时间和空问分布,化害为利。例如,一种地区修建水库、引水灌慨;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滦入津工程)等都属于这种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例子。(2)不合理运用:人类活动如果忽视了该地区水循环规律,不恰本地变化水时间和空间分布,如大面积地滥伐森林,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过度抽取地下水,都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l998年夏长江流域浮现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其重要因素,一是气候异常变化,二是人类活动大面积毁坏森林和大面积围湖造田(如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所导致。咱们要接受这个教训,大面积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6、地下水问题与保护①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灌溉。②过量开采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及时人工回灌淡水。考点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7、海水等温线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往北温度减少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8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0°9、洋流(1)形成:定向风(地球上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洋流类型。(2)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②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③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⑤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⑥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3)理环境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形成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与上升流关于:秘鲁渔场等注意:中在大陆架因素:A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伙用强;B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③影响航海:顺流增速节能。但海雾影响能见度,影响航行安全。④影响海洋污染: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畴10、海洋资源类型:海水可直接作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淡化水源。⑴海洋化学资源:海盐、⑵海洋生物资源:有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除了直接捕捞外,通过养殖、增殖等还可实现可持续运用。⑶海底矿产资源: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②近岸带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将来可运用潜力最大金属矿产资源。⑷海洋能源:可再生、无污染;但能量密度小。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是潮沙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11、海洋环境具备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环境;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构造有严格规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大)。12、海洋资源运用方式:凡是在陆地上进行产业活动,均有也许在海洋中进行。①交通运送: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②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③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④储藏空间: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解决场。13、20世纪初开辟通往南北极航线,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人类可以驶入任何海域14、中华人民共和国濒临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涉及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台湾东海岸直临)。两个内海:渤海(山东、辽东半岛环抱)和琼州海峡(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还临北部湾。15、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500各种。9/10在东海、南海。16、国内海洋生物多样成因:海域辽阔,自北而南国内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而浅,阳光直射海底,海水温度适中,适当各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17、舟山渔场最大。成因:处在大陆海岸中间位置,位置适中,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充分铒料;有寒暖流交汇,是各种经济鱼类回游必经之路。18、海洋养殖业:在浅海滩涂上,“种植”海带,“放牧”虾群,19、长芦盐场最知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盐场(成因:有平坦海滩和利于蒸发天气);南方有海南岛莺歌海盐场,台湾布袋盐场等(由于处在背风地带,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20、石油污染:形成油膜,会削弱太阳光透入海水能力,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伙用;干扰浮游生物摄食、繁殖和生长。国内海洋污染以石油污染危害最大。21、赤潮: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发生突发性增殖和汇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现象。有自然因素作用,当前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当前赤潮时有发生重要因素。22、海洋生态破坏破坏因素:由人类生产活动(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围垦、滥捕)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引起。23、海洋污染防治重要办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恢复和改进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调节产业构造、履行清洁生产,加强法制,依托科技,强化海洋环境监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止海上倾废和海上石油污染。24、海洋生态保护重要办法:建设海洋生态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建设沿海防护林。第5讲《地表形态塑造》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1、岩石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地质作用体现: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右图中①—④分别代表: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①内力作用:重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②外力作用:重要是太阳辐射能,另一方面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内、外力因素4、对于地表形态,普通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伙用成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重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5、地质构造类型:(1)褶皱(背斜、向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因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小结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
本文档为【2021年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21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师资格考试
上传时间:2021-11-18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