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桥梁转体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转体专项施工方案

举报
开通vip

桥梁转体专项施工方案桥梁转体专项施工方案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工程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主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中铁九局七公司建兴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五月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工程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主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九局七公司建兴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五月PAGE\*MERGEFORMAT-1-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88881编制依据PAGEREF_Toc18888-1-HYPERLINK\l_Toc157...

桥梁转体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转体专项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工程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主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中铁九局七公司建兴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五月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工程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主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九局七公司建兴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五月PAGE\*MERGEFORMAT-1-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88881编制依据PAGEREF_Toc18888-1-HYPERLINK\l_Toc157942工程概况PAGEREF_Toc15794-1-HYPERLINK\l_Toc88002.1工程概况PAGEREF_Toc8800-1-HYPERLINK\l_Toc99872.2主桥与京哈线位置关系图PAGEREF_Toc9987-2-HYPERLINK\l_Toc259273总体施工方案PAGEREF_Toc25927-4-HYPERLINK\l_Toc228823.1转动体系PAGEREF_Toc22882-4-HYPERLINK\l_Toc302223.2转体前施工准备PAGEREF_Toc30222-5-HYPERLINK\l_Toc255993.2.1模板及支架拆除PAGEREF_Toc25599-5-HYPERLINK\l_Toc3873.2.2拆除砂箱及清理滑道PAGEREF_Toc387-6-HYPERLINK\l_Toc64973.2.3称重试验及配重PAGEREF_Toc6497-6-HYPERLINK\l_Toc197643.2.4牵引系统PAGEREF_Toc19764-6-HYPERLINK\l_Toc123103.3试转体PAGEREF_Toc12310-6-HYPERLINK\l_Toc91413.4正式转体PAGEREF_Toc9141-7-HYPERLINK\l_Toc259363.5封固转盘PAGEREF_Toc25936-7-HYPERLINK\l_Toc163923.6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PAGEREF_Toc16392-7-HYPERLINK\l_Toc129243.7附属工程施工PAGEREF_Toc12924-7-HYPERLINK\l_Toc286014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PAGEREF_Toc28601-8-HYPERLINK\l_Toc258264.1转体施工工艺流程PAGEREF_Toc25826-8-HYPERLINK\l_Toc324424.2称重试验及配重PAGEREF_Toc32442-8-HYPERLINK\l_Toc13874.2.1称重试验PAGEREF_Toc1387-8-HYPERLINK\l_Toc297254.2.2配重PAGEREF_Toc29725-9-HYPERLINK\l_Toc249354.3牵引系统PAGEREF_Toc24935-10-HYPERLINK\l_Toc267074.3.1牵引索PAGEREF_Toc26707-10-HYPERLINK\l_Toc139224.3.2转体施工计算PAGEREF_Toc13922-10-HYPERLINK\l_Toc302544.4转体作业时间计算PAGEREF_Toc30254-13-HYPERLINK\l_Toc3954.5试转体PAGEREF_Toc395-14-HYPERLINK\l_Toc258904.5.1试转体目的PAGEREF_Toc25890-15-HYPERLINK\l_Toc142134.5.2试转体步骤PAGEREF_Toc14213-16-HYPERLINK\l_Toc241524.5.3试转体角度PAGEREF_Toc24152-16-HYPERLINK\l_Toc39954.6正式转体PAGEREF_Toc3995-17-HYPERLINK\l_Toc193444.6.1转体组织机构PAGEREF_Toc19344-17-HYPERLINK\l_Toc96404.6.2外部条件的确认PAGEREF_Toc9640-17-HYPERLINK\l_Toc138014.6.3转体实施PAGEREF_Toc13801-18-HYPERLINK\l_Toc41534.6.4同步转体控制措施PAGEREF_Toc4153-18-HYPERLINK\l_Toc276504.6.5防超转措施PAGEREF_Toc27650-19-HYPERLINK\l_Toc134824.6.6精确就位PAGEREF_Toc13482-20-HYPERLINK\l_Toc128234.7临时锁定措施PAGEREF_Toc12823-20-HYPERLINK\l_Toc126274.8封固转盘PAGEREF_Toc12627-20-HYPERLINK\l_Toc51214.9转体施工注意事项PAGEREF_Toc5121-21-HYPERLINK\l_Toc138284.9.1转体抗倾覆预案PAGEREF_Toc13828-21-HYPERLINK\l_Toc287414.9.2转体施工操作注意事项PAGEREF_Toc28741-21-HYPERLINK\l_Toc95584.10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PAGEREF_Toc9558-22-HYPERLINK\l_Toc196094.10.1直线现浇段施工PAGEREF_Toc19609-22-HYPERLINK\l_Toc280654.10.2合拢段施工PAGEREF_Toc28065-24-HYPERLINK\l_Toc183064.10.3支架拆除PAGEREF_Toc18306-26-HYPERLINK\l_Toc160305施工监控PAGEREF_Toc16030-26-HYPERLINK\l_Toc225265.1监控项目PAGEREF_Toc22526-26-HYPERLINK\l_Toc104815.2监控方案PAGEREF_Toc10481-27-HYPERLINK\l_Toc213315.2.1转体测量监控PAGEREF_Toc21331-27-HYPERLINK\l_Toc243705.2.2下转盘应力监测PAGEREF_Toc24370-27-HYPERLINK\l_Toc129185.2.3主梁施工悬臂根部纵向应力监测PAGEREF_Toc12918-28-HYPERLINK\l_Toc195135.2.4合拢阶段监控PAGEREF_Toc19513-29-HYPERLINK\l_Toc70905.2.5线形监控PAGEREF_Toc7090-29-HYPERLINK\l_Toc42706资源配置PAGEREF_Toc4270-30-HYPERLINK\l_Toc67706.1材料和设备计划PAGEREF_Toc6770-30-HYPERLINK\l_Toc189896.2劳动力计划PAGEREF_Toc18989-30-HYPERLINK\l_Toc323427施工进度计划PAGEREF_Toc32342-30-HYPERLINK\l_Toc226567.1工期目标PAGEREF_Toc22656-30-HYPERLINK\l_Toc255987.2工期计划安排PAGEREF_Toc25598-31-HYPERLINK\l_Toc147848施工安全组织措施PAGEREF_Toc14784-32-HYPERLINK\l_Toc156698.1安全组织机构PAGEREF_Toc15669-32-HYPERLINK\l_Toc72558.2转体施工安全组织分工PAGEREF_Toc7255-32-HYPERLINK\l_Toc70048.3安全教育及培训PAGEREF_Toc7004-33-HYPERLINK\l_Toc323158.4具体安全措施PAGEREF_Toc32315-34-HYPERLINK\l_Toc220888.4.1施工组织与管理PAGEREF_Toc22088-34-HYPERLINK\l_Toc109698.4.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PAGEREF_Toc10969-34-HYPERLINK\l_Toc150848.4.3安全操作要求PAGEREF_Toc15084-35-HYPERLINK\l_Toc137088.4.4要点施工防护措施PAGEREF_Toc13708-35-HYPERLINK\l_Toc21908.4.5梁体卸架施工安全注意事项PAGEREF_Toc2190-36-HYPERLINK\l_Toc155098.4.6直线现浇段、合拢段施工安全注意事项PAGEREF_Toc15509-36-HYPERLINK\l_Toc308009转体施工应急预案PAGEREF_Toc30800-37-HYPERLINK\l_Toc248019.1首次不能正常起动PAGEREF_Toc24801-37-HYPERLINK\l_Toc108359.2突然停电PAGEREF_Toc10835-37-HYPERLINK\l_Toc3129.3大风、大雾、暴雨等恶劣天气PAGEREF_Toc312-37-HYPERLINK\l_Toc278529.4中途停下后的再次启动PAGEREF_Toc27852-37-HYPERLINK\l_Toc316069.5机械设备故障PAGEREF_Toc31606-37-HYPERLINK\l_Toc134909.6牵引系统发生故障PAGEREF_Toc13490-38-HYPERLINK\l_Toc33319.7结构应力应变异常PAGEREF_Toc3331-39-HYPERLINK\l_Toc741110营业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PAGEREF_Toc7411-39-HYPERLINK\l_Toc2961110.1安全应急领导小组PAGEREF_Toc29611-39-HYPERLINK\l_Toc1032910.2预计发生的险情PAGEREF_Toc10329-40-HYPERLINK\l_Toc1497210.3分情况抢险措施PAGEREF_Toc14972-40-HYPERLINK\l_Toc908810.4应急机械设备PAGEREF_Toc9088-41-HYPERLINK\l_Toc1493811特殊条件、环境下的施工措施PAGEREF_Toc14938-42-HYPERLINK\l_Toc12172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技术措施PAGEREF_Toc12172-42-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主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PAGE\*MERGEFORMAT-2-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建设项目施工组织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2、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施工图设计文件;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JTG/TF50-2011;4、《沈阳铁路局营业线施工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细化办法》沈铁运[2013]37号文件;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建兴高速公路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桥跨越既有京哈线客运专线,跨越处铁路里程为京哈线DK425+992=建兴高速K77+278,交角为69.4°。起点里程为K76+760,终点里程为K77+440,全长680.0m,桥孔布置为15跨:左幅(10×40)+(2×80)+(3×40)m;右幅(12×40)+(2×80)+40m。桥梁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主桥为分幅桥,单幅桥宽度为11.60m,主桥采用(2-80)mT型刚构。采用平面转体的施工方法,即先在铁路一侧浇筑梁体,然后通过转体使主梁就位、调整梁体线形、封固球铰转动体系的上、下盘,最后浇筑合拢段,使全桥贯通。梁体分为转体段、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转体段T构长为(69+69)m,直线现浇段长度为8.95m,合拢段长2.0m。转体角度为69°,转体总重量为8500吨。主桥平面布置均位于直线段上,纵断面布置自建兴高速向兴城方向为1.01078%的上坡路段和-1.82117%的下坡路段,凸型竖曲线半径为R=12000.0m;变坡点高程为66.0m。2.2主桥与京哈线位置关系图转体前(图2-1),左幅11#梁体与既有线路的最小距离为32.03m,右幅13#梁体与既有线路的最小距离为30.58m;转体后(图2-2、图2-3),梁底与铁路轨面最小距离为9.2m;左幅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与既有线路的最小距离分别为21.15m和19.28m,右幅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与既有线路的最小距离分别为22.59m和20.72m。图2-1转体前,梁体与既有线路平面位置关系图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主桥转体专项施工方案PAGE\*MERGEFORMAT-5-图2-2转体后,梁体与既有线路立面位置关系图图2-3转体后,梁体与既有线路平面位置关系图3总体施工方案该T型刚构连续梁顺既有铁路方向采用钢管支架现浇刚构梁部,再利用铁路封锁时间进行平面转体的施工方案。转体完成后进行上下转盘封固混凝土施工,最后进行直线现浇段、合拢段、桥面系、附属结构等施工。3.1转动体系转体的基本原理是箱梁重量通过墩柱传递于上球铰,上球铰通过球铰间的四氟乙烯滑片传递至下球铰和承台。待箱梁主体施工完毕以后,拆除支架、脱空砂箱将梁体的全部重量转移于球铰,然后进行称重和配重,利用埋设在上转盘的牵引索、转体连续作用千斤顶,克服上下球铰之间及撑脚与下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力矩,使梁体转动到位。转动体系主要有承重系统、顶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图3-1)。承重系统由上转盘、下转盘和转动球铰构成,上转盘为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是转体结构的重要组成结构;下转盘为支撑转体结构全部重量的基础,转体完成后,与上转盘共同形成基础;转动球铰设在上下转盘之间,通过球铰使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顶推牵引系统由牵引索、牵引设备(连续千斤顶)、牵引反力座、助推反力座构成;平衡系统由结构本身、撑脚、大吨位千斤顶及配重用的砂袋等构成。图3-1转动系统侧面图3.2转体前施工准备3.2.1模板及支架拆除拆模应注意保护梁体混凝土不受碰撞和缺棱掉角。模板拆除顺序为:翼缘板→腹板→底板。梁体转体前进行卸架,然后拆除支架,首先拆除翼缘板部分,再从悬臂端向主墩对称拆除。拆除时先逐步拧松顶托使底模脱离梁底缓慢卸载,决不可骤然放松以防冲击过大。卸架前,在转体梁端各配备砂袋,测量梁顶标高和砂箱高度,卸架过程由技术人员对梁体变形进行观测,每4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砂箱变形超过5mm,停止卸架,在T构升高一侧进行配重,然后再进行卸架。待整个T构全部落架并稳定后,再从两端向中间拆除支架。3.2.2拆除砂箱及清理滑道对上下转盘接茬处混凝土进行凿毛并清理,同时,清除撑脚底部的石英砂,在撑脚底安装10mm厚涂抹黄油的聚四氟乙烯滑板,然后对称同时拆除砂箱,最后将上下转盘之间的杂物清除干净。3.2.3称重试验及配重转体前,由第三方监控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梁体进行称重平衡试验,测试转体部分的不平衡力矩、偏心矩、摩阻力矩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实现桥梁转体的配重要求。3.2.4牵引系统每个转体桥墩均配置一个自动连续牵引转体系统和一个助推转体系统,并备用一套转体系统。3.3试转体经过现场实际测量与理论计算,计划试转角度为10度,试转后(图3-2)。图3-2试转后,梁体与既有线路平面位置关系图正式转动之前,进行试转,全面检查一遍牵引动力系统、转体体系、位控体系、防倾保险体系是否状态良好,检测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由测量和监控人员对转体系统进行各项初始资料的采集,并分析采集的各项数据,对转体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后,方可进行正式转体,整个转体采用统一指挥控制系统。3.4正式转体试转体结束后转体角度剩余59度,计划以不大于0.02rad/min的角速度转动,转体到位后,进行梁体标高、线形复核并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即为转体结束。3.5封固转盘转体完成后,先将上下转盘临时锁定,保证转体单元不再产生位移。再立即绑扎剩余钢筋、安装模板,浇注上下转盘间的封固混凝土,使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成一体。3.6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因左幅12#、右幅12#的直线现浇段必须等到主桥转体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均采用钢管贝雷梁支架形式施工。合拢段施工亦采用贝雷梁支架的形式施工。3.7附属工程施工为防止转体后,桥梁附属工程的施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在转体前,必须将转体梁段铁路投影上方的防撞墙、铁路防落物网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安装完毕。4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4.1转体施工工艺流程箱梁直线现浇段施工转体T构梁施工梁体卸载、支架拆除解除承台间约束、砂箱安装转体牵引系统上承台、墩身及箱梁整体试转体、转体监控转盘封固合拢段施工监控称重试验、配重4.2称重试验及配重4.2.1称重试验转体前,由第三方监控单位对梁体进行称重平衡试验,测试转体部分的不平衡力矩、偏心矩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实现转体的配重要求。4.2.1.1称重前的准备工作(1)撤除梁顶所有材料、机具、设备;(2)检查上转盘撑脚下滑板;(3)安放千斤顶、大量程百分表;(4)拆除支架,对称拆除砂箱,清理滑道,在撑脚下安装黄油聚四氟乙烯板;(5)解除临时固结,观察转体结构是否倾斜及倾斜方向以确定其状态。4.2.1.2称重试验在上转盘下用千斤顶施加力,分别用位移计测出球铰由静摩擦状态到动摩擦状态的临界值,上转盘两侧的力差即为不平衡重量。根据该状态的测试方法,在两幅梁的上转盘底面布置如下图所示的千斤顶和位移传感器,实施两幅梁的不平衡力矩等参数测试。134523说明:1-位移传感器;2-大吨位千斤顶;3-压力传感器;4-转盘底垫钢板;5-千斤顶底座。称重设备平面及立面布置图图4-1称重设备平面及立面布置图测试中所用设备及性能:400T千斤顶两台,用于施加顶力;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用于测试球铰微小转动产生的撑脚竖向位移;主要技术指标:量程±5mm,精度1/100,使用条件:受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力与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用于采集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的信号。4.2.2配重平衡转体施工必须保证转体上部结构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水平转体应该绝对保证转体中支点两端重量的一致,也就是保证其两端达到平衡状态。4.3牵引系统4.3.1牵引索转体转盘设计埋设有两束牵引索,每束由22根强度等级为1860Mpa、7φ5钢绞线组成,每根7φ5钢绞线所能承受最大拉力26t。每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72t。每束4根钢绞线备用,18根钢绞线为牵引束。安装牵引索时清洁各根钢绞线表面的锈迹、油污,逐根顺次沿着既定索道排列缠绕后,穿过QDCLT2000-300型连续千斤顶。牵引索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锚具,已在上转盘浇注时预埋入上转盘混凝土体内,作为牵引索固定端。将预埋好的钢绞线牵引索顺着牵引方向绕上转盘后穿过千斤顶,并用千斤顶的夹紧装置夹持住;先用YDC240Q型千斤顶在5~10Mpa油压下逐根对钢绞线预紧,再通过连续张拉千斤顶在2~3Mpa油压下对该束钢绞线整体预紧,使两束牵引索每根钢绞线持力基本一致。牵引索索道与对应千斤顶轴心线应在同一标高。4.3.2转体施工计算(1)基本数据转体总重量W为85000.00kN。球铰平面半径R=195cm。上转盘(牵引束力偶臂)直径D1=1100cm。滑道中心线直径(助推力作用力臂)D2=1000cm。动摩擦系数μ动=0.05,静摩擦系数μ静=0.10。设计转体角速度ω≤0.02rad/min。主梁端部水平线速度v≤1.2m/min。(2)转体牵引力计算摩擦力计算公式为F=Wxμ。启动时静摩擦系数按μ静=0.1,静摩擦力F=Wxμ静=8500.0KN;转动过程中的动摩擦系数按μ动=0.05,动摩擦力F=Wxμ动=4250.0KN。转体拽拉力计算:T=2/3x(RxWxμ)/D1计算结果:启动时所需最大牵引力T静=2/3x(RxWxμ静)/D1=1004.6KN;转动过程中所需最大牵引力T动=2/3x(RxWxμ动)/D1=502.3KN(3)平转助推力计算考虑动摩擦力矩与静摩擦力矩间的差值全部由上转盘撑脚处的两台助推千斤顶承受,则有助推力T推为:T推=[2/3x(RxWxμ静)-2/3x(RxWxμ动)]xD1/D2=552.5KN。(4)牵引索钢铰线检算每束22根7φ5钢铰线: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强度:fpk=1860MPa每束根数:n=22单根截面面积:A=140mm2钢铰线锚下控制应力:fk=0.75fpk=0.75x1860=1395MPa单束钢铰线容许拉力[T1]:T1=nAfk=22x140x1395/1000=4296.6KN>T静=1004.6KN安全系数K1:K1=T1/T静=4.28,满足要求。(5)牵引设备牵引千斤顶:2台2000KN连续千斤顶(考虑侧向风荷载对转体的阻力,设备有一定的储备);则启动动力储备系数η1:η1=F1/T静=2000/1004.6=1.99满足要求。助推千斤顶:2台200T千斤顶。则助推动力储备系数η2:η2=F2/T推=2000/552.5=3.62满足要求。(6)惯性制动距离计算理论上,在转体就位前,若张拉千斤顶停止牵引,转体结构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转动,此时阻止整个转体继续转动的力量是下转盘对转体的动摩擦力,摩擦力对转盘中心的力矩的作用使梁体停转。若梁体梁端以转角速度ω=0.02rad/min的速度转动时,其动能W1=Jω2/2=6850812.5x0.022/2=1370.16t.m2.rad2/min2式中:J为转体部分总的转动惯量,t.m2。J=2∑miLi2=2(1950x7.5^2+1000x26.75^2+900x53.75^2)=6850812.5t.m2在摩擦力矩作用下,设止动所需的转角为a,则摩擦力矩提供W1=αM1则α=W1/(3600xM1)=1370.16/[3600x2/3x(RxWxμ动)]=1370.16/19891080=6.89x10-5此时梁端中心差距为Δ=L0xα=69x6.89x10-5=0.0048m=4.8mm理论上,在止动阶段,当梁端距设计中心线相差为4.8mm时应停止牵引,利用惯性就位。但实际操作上,利用转动惯性就位根本无法实现,当牵引动力停止时,梁端也即停止转动。经上计算可知,每个桥墩转体配置一个自动连续牵引转体系统和一个助推转体系统,自动连续牵引转体系统由一个LSDKC-8主控台、两台QDCLT2000-300型连续千斤顶和两台YTB液压泵站组成,该自动连续牵引转体系统可以提供转体结构启动时所需全部扭矩;助推转体系统由两2台200T千斤顶和两台ZB4-500型油泵构成,如发生异常无法启动时可用其助推启动。两台连续千斤顶分别水平、平行、对称的布置于转盘两侧,千斤顶的中心线必须与上转盘外圆相切,中心线高度与上转盘预埋钢绞线中心线水平,同时要求两千斤顶到上转盘距离相等。千斤顶放置于配套的反力架上,并通过电焊或高强螺栓与反力墩固定,反力墩必须能够承受200T反力的作用。主控台应放于视线开阔、能清楚观察现场整体情况的位置。4.4转体作业时间计算千斤顶的牵引理论速度(mm/min)=泵头流量(L/min)/(2×伸缸面积)理论上由于泵头的实际流量可根据要求从0到36L/min进行选择,所以转体的速度可根据设计的要求而设定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施工要求。根据转体角度69°及上转盘半径5.5m,计算出钢绞线牵引长度L=6.62m。69m梁端转过弧线长度为83.05m。现将YTB泵站流量调整为16L/min,伸缸面积为8.1996×10-2m2。计算出千斤顶动作速度V=(16÷0.163992)×60×0.001=5.85m/h。(1)转体所用时间t=L/V=1.13h=67.8min。牵引钢绞线线速度:6.62/67.8=0.098m/min。(2)转体角速度:69/67.8=1.02°/min,即(1.02/180)xπ=0.0178rad/min;(3)转体悬臂端线速度:83.05÷67.8=1.2m/min。计算转体角速度及悬臂端线速度均满足设计转体角速度ω≤0.02rad/min,悬臂端水平线速度v≤1.2m/min。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转体角速度不大于0.01~0.02rad/min,转体悬臂端线速度不大于1.5~2.0m/min,上述计算数据均满足规范要求。试转体角度为10度,正式转体角度为59度,正式转体时间为:T=(59÷180×π)/0.0178≈57.8min,启动和点动阶段时间约为(2+5)=7min,加上转体准备工作、线形初调、转盘临时锁定及收尾工作,所需总时间约为90分钟。转体施工相关参数表序号施工项目试转体正式转体1与既有线线路关系转体角度(°)10592离路肩最小距离(m)15.683离线路最小距离(m)18.684梁底与线路净高(m)9.25转体封锁时间安排转体准备(min)56转体实施(min)657线形初调(min)108临时锁定(min)109总需时间(min)904.5试转体正式转动之前,进行试转,全面检查一遍牵引系统、转体体系、位控体系、防倾保险体系是否状态良好,检测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由测量和监控人员对转体系统进行各项初始资料的采集,建立桥墩转动角速度与梁端转动线速度的关系,对转体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以便在转动过程中把转动速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转体操作的具体流程如下:转体工作准备设备安装、调试牵引索、千斤顶连接牵引索预紧防倾保险体系准备监控体系准备拆除支架,静置24小时试转气象信息“自动”状态下启动转体纠偏排除隐患辅助顶推转体过程质量控制同步控制力偶平稳控制主控台泵站千斤顶钢绞线转体监测暂停转体动力小转体倾斜发现异常“手动”状态下点动操作就位抄垫固定转体结束测量监控辅助千斤顶微调4.5.1试转体目的试转体目的:检查、测试泵站电源、液压系统及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测试启动、正常转动、停转重新启动及点动状态的牵引力、转速等施工控制数据;以求在正式转体前发现、处理设备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保证转体的顺利进行。4.5.2试转体步骤(1)预紧钢绞线。用YDC240Q型千斤顶将钢绞线预紧,预紧应采取对称进行的方式,并应重复数次,以保证各根钢绞线受力均匀。预紧过程中应注意保证18根钢绞线平行地缠于上转盘上。(2)合上主控台及泵站电源,启动泵站,用主控台控制两千斤顶同时施力试转。若不能转动,则施以事先准备好的辅助顶推千斤顶同时出力,以克服超常静摩阻力来启动桥梁转动,若还不能启动,则应停止试转,另行研究处理。(3)试转时,应做好两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A、每分钟转速,即每分钟转动主桥的角度及悬臂端所转动的水平弦线距离,应将转体速度控制在设计要求内。B、控制采取点方式操作,测量组应测量每点动一次悬臂端所转动水平弦线距离的数据,以供转体初步到位后,进行精确定位提供操作依据。C、试转过程中,应检查转体结构是否平衡稳定,有无故障,关键受力部位是否产生裂纹。如有异常情况,则应停止试转,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整改后方可继续试转。4.5.3试转体角度经过现场测量及理论计算,若左幅11#墩试转角度为10度,试转后,梁端转动距离为12.07m,梁体与既有下行线路最小距离约为20.14m,与路肩最小距离为17.12m;若右幅13#墩试转角度为10度,试转后,梁端转动距离为12.07m,梁体与既有上行线路最小距离为18.68m,与路肩最小距离为15.68m;两转体梁均再需转动59度即可就位。4.6正式转体4.6.1转体组织机构(1)试转结束,分析采集的各项数据,对转体实施方案进行修正,方可进行正式转体。整个转体采用统一指挥控制,所以,两墩同步转体必须有统一的指挥机构。转体过程中数据的收集,采用一套严密的监视系统。指挥人员通过监视系统反映的两幅桥的数据资料进行协调指挥,以达到同步的目的。转体结构旋转前要做好人员分工,根据各个关键部位、施工环节,对现场人员做好周密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由现场总指挥统一安排。(2)人员配备现场指挥组:组长:潘绪明副组长:芦海洋、闫尚斌、OVM转体主管现场技术组:王世学、张科、王雷、张秋明线形监控组:兰州交大成员安全防护组:刘学成、林臣皓、李晓刚、包占峰驻站防护员:郭刚物资设备组:白凯、薛亮转体操作组:欧维姆成员对外联络应急组:郝爽、郑旭、张涛转体配合组:工人60名,每个转体桥墩各30人4.6.2外部条件的确认(1)转体施工必须在无雨雾及风力小于6级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所以转体施工日期的选择必须以气象条件做依据。(2)根据铁路局有关规定,桥梁转体时需要对线路进行封锁施工。按照理论计算,转体需要时间约为65分钟,然后进行线形初调、转盘临时锁定及收尾工作,所需总时间约为90分钟。转体前进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在封锁时间内完成。4.6.3转体实施(1)先让牵引千斤顶达到预定吨位,启动动力系统设备,并使其在“自动”状态下运行。(2)每个转体使用的对称千斤顶的作用力始终保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保证上转盘仅承受与摩擦力矩相平衡的动力偶,无倾覆力矩产生。(3)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岗位人员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时刻注意观察和监控动力系统设备和转体各部位的运行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向现场指挥汇报,立即停机处理,待彻底排除隐患后,方可重新启动设备继续运行。4.6.4同步转体控制措施(1)两墩同时启动,现场设同步启动指挥员,用对讲机通讯指挥。(2)连续千斤顶公称油压相同,转体采用同种型号的两套液压设备,转体时按校验报告提供的参数控制好油表压力。(3)采用两幅转体同步监测转体过程中随时观测转盘的转过刻度,观察两个转体的钢绞线是否等速。转体前在转盘上布置刻度并编号,转体过程中随时观测两个转盘的转过角度是否一致。上转盘最外圆周上均匀布置转动刻度,然后按顺序进行编号,转体过程中随时观测两个转盘的转过刻度。在转盘钢绞线上做好标记,观察同一转盘两根牵引索通过千斤顶是否等速。转体就位采用2台全站仪观测中线,时刻注意观察桥面转体情况,左右幅梁端每转过1m,向指挥长汇报一次;在距终点1.5m时,结束千斤顶的自动“连续”状态,改为“点动”状态,每转过10cm向指挥长汇报一次;在20cm内,每1cm报一次;在5cm内必须每1mm报告一次,以便控制系统的操作人员能及时掌握转体情况,利于操作控制系统,使转体达到理想的设计要求。4.6.5防超转措施(1)转体前在转盘上布置刻度并编号,同时在梁端中线位置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转体过程中进行全程动态监控,确保转体精确就位。转体前在转体就位位置安装I40b工字钢横梁,使工字钢横梁与转盘撑脚接触位置即为转体就位位置(图4-2)。图4-2限位装置布置图(2)如果发生超转,在滑道千斤顶反力座位置安装I40b工字钢横梁,采用2台200T千斤顶顶推撑脚,将转体部分反向顶回至设计位置。(3)每座转体在上、下盘的滑道之间均设置有8对保险撑脚,撑脚走板底面距离滑道顶面预留有15mm缝隙,转体结构精确就位后,采用三角形钢锲子进行固定,并用电焊将钢锲子同撑脚走板钢板、连同滑道钢板立即进行全面焊接。4.6.6精确就位及线形调整轴线偏差主要采用连续千斤顶点动控制来调整,根据试转结果,确定每次点动千斤顶行程,换算梁端行程。每点动操作一次,测量人员测报轴线走行现状数据一次,反复循环,直至转体轴线精确就位,转体就位后采用全站仪中线校正。若转体到位后发现有轻微横向倾斜或高程偏差,则采用千斤顶在上下盘之间适当顶起,进行调整。4.7临时锁定措施在试转体结束及正式转体结束后,为保证梁体在受风荷载等外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变形、转动、偏载、甚至倒塌现象,需要对上下转盘进行临时锁定。试转体结束后,临时锁定的方法有:=1\*GB3\*MERGEFORMAT①立即在撑脚和滑道间打入5cm*10cm*20mm三角钢楔块,=2\*GB3\*MERGEFORMAT②立即在上下转盘间(邻近铁路侧)放置4个400T千斤顶,并使其处于临时受力状态,=3\*GB3\*MERGEFORMAT③立即在支架上离墩中20m处用脚手架临时支顶,防止梁体抖动。正式转体结束,经过对转体和精确定位阶段监测的平面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后,临时锁定的方法有:=1\*GB3\*MERGEFORMAT①立即在撑脚和滑道间打入钢楔块,并在下转盘承台上焊接型钢反力架(事先精确定位预埋钢板),=2\*GB3\*MERGEFORMAT②立即焊接上下转盘预留钢筋,=3\*GB3\*MERGEFORMAT③立即对转体段和直线现浇段进行刚性骨架连接。4.8封固转盘临时锁定结束并保证转体单元不再产生位移后,以最快的速度对转盘进行封固施工,清洗底盘上表面污垢,检查预留压降管道是否通畅,焊接上下转盘预留钢筋,安装模板,封盘四角顶部安装保险压降管道,浇注封固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振捣密实,使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成一体。因在上转盘施工时已预留注浆管道,及后置保险压降管道,封固混凝土后,为保证上下转盘处封固混凝土的密实,采用相同标号注浆水泥将其注满。图4-3封铰混凝土浇注示意图4.9转体施工注意事项4.9.1转体抗倾覆预案理论上两端受力是平衡的,但由于两侧砼浇注的不完全对称及施工荷载的影响(风荷载),会产生不平衡弯矩。若产生不平衡弯矩,采取以下预案:(1)撑脚可以承受2210T.m的弯矩;利用撑脚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平衡弯矩,确保施工安全。(2)在箱梁顶放置一个容积为6m3的水箱,在转体过程中观测悬臂端高程的变化,若产生不平衡弯矩,则一端箱梁悬臂端翘起,往该端水箱里注水,直至产生的不平衡弯矩消除。4.9.2转体施工操作注意事项(1)穿钢绞线时不能交叉、打搅和扭转,所用的钢绞线应尽量均匀布置;(2)前后顶的行程开关位置要调整好,即不能让行程开关滑板碰坏行程开关,又不能因距离太远而使行程开关不动作;(3)千斤顶的安装应注意和钢绞线方向一致;(4)前、后千斤顶进油嘴,回油嘴与泵站的油嘴必须对应好,不能装错;(5)油管和千斤顶油嘴连接时,接口部位应清洗、擦拭干净。严格防止砂粒、灰尘进入千斤顶;(6)卸下油管后,千斤顶和泵站的油嘴应加防尘螺帽,以防污泥进入;(7)控制系统在运行前一定要经过空载联试,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8)牵引系统操作人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严禁站在千斤顶后;(9)转体时对梁体做接地处理,做好防电工作,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10)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施工操作规程。4.10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因左幅12#、右幅12#的直线现浇段必须等到主桥转体后才能进行施工,均采用钢管贝雷梁支架形式施工。合拢段施工亦采用贝雷梁支架的形式施工。4.10.1直线现浇段施工(1)支架搭设及模板安装直线现浇段拟采用钢管贝雷梁支架配合脚手架方式的施工方案(图4-4、图4-5),即沿直线现浇段纵向搭设钢管贝雷梁支架,在贝雷梁上方布置碗口脚手架;支架横向为不等间距布置,在脚手架上铺设纵横向木方。左幅12#墩直线现浇段支架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方式。然后按支架结构布置摆放钢管,支架从下至上为:钢管、工字钢、贝雷梁、脚手架、底模板,施工时要严格检查扣件处的安装质量,确保支架结构完好。待支架搭设完毕后进行加载预压,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并获取支架弹性变形值。先对铺设的底模标高进行调整并在其上放样侧模安装平面位置,之后立侧模、翼缘板模板。底侧模板均采用竹胶板,内模采用木胶板组拼。因右幅12#墩直线现浇段支架基础距离路基坡脚较近,无法采取扩大基础方式施工,采用2个人工挖孔桩,挖至风化岩层为止,再做条形基础施工,然后按照支架搭设顺序进行施工。(2)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施工在绑扎钢筋前,对模板上杂物进行清扫干净。施工时先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的绑扎及预应力束管道的布置。待内模安装完毕后,进行顶板及翼缘板钢筋的绑扎及预应力束管道的安装,预应力束管道每隔一定间距布设定位筋,管道接头应牢固、密封。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及预应力施工细则均与箱梁施工相同。图4-4直线现浇段及合拢段支架方案图图4-5直线现浇段、合拢段支架与既有线关系位置图4.10.2合拢段施工箱梁的合拢是控制主桥受力状况和线形的关键工序,因此箱梁的合拢顺序、合拢温度和工艺都必须严格控制。(1)合拢顺序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合拢段采用同一支架进行施工(图4-4、图4-5)。合拢段具体施工程序依次为:安装施工支架、立模、绑扎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劲性骨架,临时穿束并张拉,按照设计要求压配重,安放竖向和横向预应力筋,混凝土浇注及养生,预应力张拉并压浆。(2)时间区段的选择合拢跨合拢前,应对主梁的梁顶高程、桥轴线和桥长进行联测,观测气温变化及气温引起的梁体竖向和水平向相对位置变化的关系,连续观测时间不小于48小时,设计要求合拢温度控制在全天最低温度范围内,以确定浇注合拢混凝土的时间区段。(3)支架安装合拢段拟采用支架施工,即利用原有直线现浇段支架,在底板上铺设底模和架设外模,然后进行合拢段箱梁的施工。(4)劲性骨架的安装按设计合拢温度及张拉预应力后弹性压缩进行约束锁定(预埋型钢支架进行栓接或焊接)。在锁定后,对设计要求的部分钢束进行张拉,复测合拢段长度、高程。合拢前应在两悬臂端加平衡重,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逐步撤除,使悬臂挠度保持稳定。(5)合拢段施工合拢段混凝土施工,由于箱梁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如日照不均匀,昼夜之间的温差)等,在合拢范围内相应要求会产生各种变形和内力。当混凝土浇注完毕,从初凝到混凝土结硬(混凝土还未形成强度或强度很低),直到张拉纵向连续束之前,上述变形及由于结构体系的变化在箱梁中引起的内力易使合拢段范围内混凝土开裂,为此,须采取措施予以防止。为改善上述不利影响,使结构在合拢段变形协调,内力连续传递,应在合拢段施工前提供箱梁挠度测量报告作为合拢施工的依据,并采取下列措施:1)在合拢段锁定前,需对悬臂断面进行一昼夜分时段连续观测。观测气温与悬臂端的标高变化、气温与梁体气温的关系等,为合拢锁定时间提供依据。2)为改善合拢段前后结构的受力情况,在浇注合拢段前,合拢段内设置劲性骨架范围内变形协调,并可传递内力。3)选择合理的浇注时间,应在一天中平均温度较低,变化幅度较小时锁定合拢口并浇注混凝土,以达到低温度合拢的目的。4)合拢劲性骨架的焊接锁定要求迅速、对称的进行,保证焊缝质量。5)合拢段纵向钢筋要求全部焊接,焊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焊接在劲性骨架锁定后完成。6)合拢段接头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处理,漏出石子。混凝土应采用早强微膨胀混凝土,严格控制用水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并应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强度。7)合拢段混凝土应覆盖保湿养护,其他处混凝土也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持箱梁混凝土的潮湿,适当降低合拢段以外箱梁顶面由于日照引起的温度差。8)要求事先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浇注合拢段期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在合拢段浇注后5天~7天内应避免气温骤降的天气,并要求在气温骤降到来前张拉一定数量连续钢束,以保证合拢段两侧结构的整体性。4.10.3支架拆除合拢段混凝土达到强度张拉后,拆除钢管脚手架及侧模、底模板、钢管支架等,拆除时从合拢段处向边跨梁体端头进行,首先对顶托进行调松,将底模板的木方和竹胶板从梁底抽出,然后对碗口脚手架进行整体拆除。最后拆除钢管贝雷梁支架。因直线现浇段与合拢段离既有线较近,施工时必须有现场防护人员跟班作业,来车时提前通知现场作业人员,现场停止作业。5施工监控5.1监控项目主要监控项目包括转体前后及转体过程中下盘应力情况,梁体根部应力与变形,转体平衡情况,转体的速度及其对转体运行平稳的影响,桥梁线性。通过上述项目的监控,及时为转体平稳、顺利、安全运行提供方案控制依据和保证手段。5.2监控方案5.2.1转体测量监控⑴测点布置a.轴线控制在梁体悬臂端将梁体轴线做出标记,同时在下承台上画出上承台转体终点线。转体时,用全站仪对梁体轴线进行动态观测,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转体速度,确保转体精确就位(图5-1)。b.高程控制分别在T构的悬臂端部上做3个高程观测点,并对转体全过程进行监控,转体就位后,根据测量结果,采用千斤顶调整梁端高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图5-1预埋钢筋布置图5.2.2下转盘应力监测主要监测转体荷载作用下下转盘内部混凝土的应力及其变化状况,从中反映出转动体系的偏心状况,为过程安全和纠偏提供依据。通过测量转动体系重心位置的偏心状况可指导施工中针对性的采取平衡配重措施,从而控制转体姿态。上转盘浇筑前、浇筑完毕、箱梁各施工段浇筑完毕支架拆除前后、转体施工前后、合拢段浇筑前后,下转盘混凝土应力共监测12次。转盘应力监测的方法是在下转盘混凝土内部埋设弦式应变计测点。采用埋设埋入式振弦应变传感器,单侧转体体系的下转盘共布置4个测点(图5-2)。图5-2下转盘应变测点位置图5.2.3主梁施工悬臂根部纵向应力监测主梁施工悬臂根部截面混凝土内纵向应力随着预应力张拉、支架施工或全部脱架后全部处于悬臂状态以及体系转换等各个施工阶段的不同工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由于该截面受力十分复杂,内应力的变化较大,是主梁混凝土内应力的关键控制截面;另外,观测两端悬臂根部截面的纵向应力分布变化也可以推算两端悬臂重量不平衡状况,为整个转体体系旋转前、后的两端平衡控制与调整,都将起到积极主动的实际指导作用。该部位的应力应变观测截面,设在两幅主梁的1—1施工段面(既悬臂端与墩身交界的根部位置)上,两端共预埋振弦应变传感器10个(图5-3)。图5-3主梁悬臂根部应变测点位置每个施工段施工完成后,以及每道关键工序施工前后分别观测1次悬臂根部应力。每次观测在1天中的相同时刻进行。5.2.4合拢阶段监控在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对梁体轴线、高程进行监测,定时测量,发现差异及时调整,使合拢段两侧梁体高程偏差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5.2.5线形监控梁部施工时,委托第三方(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线形监控。转体梁在悬臂阶段时是静定结构状态,合拢过程中如不施加额外的荷载,成桥后内力状态一般不会偏离很大,因此连续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梁体线形。线形控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根据每个施工阶段的测量结果,分析测量数据,同时与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下一阶段施工时合理的预拱度。每一阶段施工完毕,对结构模型中实际的混凝土养护龄期、节段施工周期、混凝土实际的弹性模量、容重等相关参数进行修正。修正之后,对结构模型进行重新计算,将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浇筑前后的标高变化、预应力束张拉前后的标高变化以及梁底、梁顶的标高变化。通过比较结果,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从每节段混凝土浇筑前至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是本连续梁施工监测的一个周期。线形控制的关键是:每节段施工周期的结束都必须对已完成所有节段进行全面的复核测量,分析实际施工结果与预计目标的误差,从而及时地对已出现的误差进行调整,在达到要求的精度后,才能对下一节段施工循环做出预测。6资源配置6.1材料和设备计划主要材料和设备计划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用途1LSDKC-8主控台台22台千斤顶同步牵引2QDCLT2000-300千斤顶台5(1台备用)转体牵引3YTB液压泵站台4转体牵引油缸供油4200T千斤顶台5(1台备用)启动助推,备用5ZB4-500型油泵台4启动助推千斤顶供油6YDC240Q千斤顶台2预紧钢绞线用7液压油公斤1750油泵用油8高压油管米900油泵配件9测量仪器套2施工测量用10监测仪器套2施工监测用11反力梁、钢板等套2助推系统用12100KW发电机台2备用13四氟乙烯滑板平90撑脚与滑道间用14400T千斤顶套4称重试验用15大吨位吊车台2备用16对讲机台10转体指挥用17角磨机台4切割钢绞线用18钢楔子个50临时锁定转盘用6.2劳动力计划转体操作组10人、转体技术及线形监控组10人、安全防护组5人、转体配合及应急组60人,共需85人。7施工进度计划7.1工期目标结合目前工程进度、施工条件,该两幅T构连续梁转体计划于2014年6月底前完成转体施工(封锁时间),计划2014年10月1日前完成通车需求。7.2工期计划安排序号施工工序左幅11#、右幅13#备注开始结束天数1梁体施工0-2段梁体施工2014-2-152014-6-11072跨铁路处防护墙施工防撞墙及防落物网安装2014-6-22014-6-873转体施工梁体卸架及砂箱拆除(监控)2014-6-92014-6-157自梁端至梁根部4合拢段吊架及滑道安装2014-6-162014-6-1615称重及配重(监控)2014-6-172014-6-1826牵引设备安装及调试2014-6-192014-6-1917试转(监控)2014-6-202014-6-201按BC类施工8正式转体(监控)2014-6-212014-6-222按路局封锁时间9线形、标高精调2014-6-232014-6-24210焊接预留钢筋、立模及砼浇筑2014-6-252014-6-27311过渡墩施工(右幅12#、左幅12#墩)墩身、盖梁、垫石、支座(24.2m、20m)(剩余11.69m、11.66m)2014-6-282014-7-1215分两次浇筑12剩余T梁架设20片T梁2014-7-132014-7-175134#边跨现浇段(临近铁路)(8.95m)钢管、工字钢2014-7-182014-7-203基础提前施工14贝雷梁2014-7-212014-7-21115脚手架2014-7-222014-7-23216木方、竹胶板、调标高2014-7-242014-7-25217预压2014-7-262014-7-28318外侧模、翼缘板2014-7-292014-7-31319底腹板钢筋、波纹管2014-8-12014-8-5520内模、顶板钢筋、预应力、砼2014-8-62014-8-12721砼养生及拆模2014-8-132014-8-197223#合拢段(2.0m)合拢段吊架2014-8-202014-8-21223脚
本文档为【桥梁转体专项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志宏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M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2-01-29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