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举报
开通vip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序 言 要不是因为涉猎网络较深,我多半会以为现在就像 1999 年一样,硅谷正再度繁荣, 网络幻想家正“东山再起”。 最近在旧金山,我遇到一位对网络极为虔诚的痴迷者。在一次霞多丽酒会上,我们举杯畅 聊,并交换了对新兴事物的看法。这位网络痴迷者告诉我,他正在开发一种能够在网络上发布 音乐、信息和视频的软件。 他说:“MySpace网、YouTube网、维基百科和谷歌正蓬勃发展。” 我说我的研究正与此相关,数字革命给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也...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序 言 要不是因为涉猎网络较深,我多半会以为现在就像 1999 年一样,硅谷正再度繁荣, 网络幻想家正“东山再起”。 最近在旧金山,我遇到一位对网络极为虔诚的痴迷者。在一次霞多丽酒会上,我们举杯畅 聊,并交换了对新兴事物的看法。这位网络痴迷者告诉我,他正在开发一种能够在网络上发布 音乐、信息和视频的软件。 他说:“MySpace网、YouTube网、维基百科和谷歌正蓬勃发展。” 我说我的研究正与此相关,数字革命给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也包括破坏性的后果。我还说:“伴随着网络的繁盛,愚味和低品位,个人主义和极权统治 也大量涌现。” 听了我的回答,他不自然地笑了。“赫胥黎遭遇了数字时代,”他说,“你就像 21世纪的奥 尔德斯·赫胥黎。”他举起酒杯向我致敬,并说道:“让我们大步迈进 2.0新世界吧。” 我也举杯与他相碰。但是,我知道我们所说的不是同一个赫胥黎,他谈到的是奥尔德斯·赫 胥黎,而我想到的是奥尔德斯的祖父——T. H. 赫胥黎,后者是 19世纪的进化论生物学家,写 过关于“猴子可以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书。赫胥黎的“猴子可以敲出《莎士比亚全集》” 是:如果向猴子提供足够多的打字机,总会有一些猴子最终能创造出诸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柏 拉图的对话录以及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巨著等杰作。 在网络时代之前,T. H. 赫胥黎提出给猴子足够多的打字机的想法,与说是空想,还不 如说是缺乏技术支持。赫胥黎的“猴子可以敲出《莎士比亚全集》”在过去像是一则玩笑;可是 在网络时代,他的假设却预测到了文化民主化的后果:创作者与观众、生产者与消费者、专家 与业余者之间的传统区别被人为地掩盖起来,这个后果很严重。 当今的技术使“猴子们”能够拥有足够多的“打字机”。在 Web 2.0 的世界里,“打字机” 就是联网的电脑,“猴子们”就是成千上万的网民。很多网民虽然能力平平,却毫不谦虚地生产 出不计其数的数字产品。如今,很多“业余者”用他们的电脑在网络上发布各种各样的东西: 漫无边际的政治评论,不得体的家庭录像,令人尴尬的业余音乐,隐晦难懂的诗词、评论、散 文和小说。 网民们经常在网上发布网络日志——即颇受欢迎的博客。现在流行网上开博,差不多每天、 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都有新的博客涌现。在博客里,人们恬不知耻地公开了自己的私人经历、 性生活、人生渴求、生活所缺甚至重新活一次的想法。本书成文时,全世界已经有 5300 万个 网络博客,而且每 6个月还会翻 1倍;在你读完本段时,又有 10个新博客已经开通了。 如果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到 2010年,全世界将会有 5亿个博客,它们将混淆公众对政治、 经济、艺术和文?的认识。博客极大地迷惑了公众,使人们难辨真假和虚实。如今,孩子们已经 无法辨认资深记者所报道的真实新闻与 joeshmoe.blogspot 网上所发布的博客新闻之间的差别。 在 Y世代(Generation Y)的空想家们看来,每一篇网络日志就是他人的真实信息,每一篇网 络小说就是他人的现实生活。 传统媒体遭到冲击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问题是谁取代了它们?答案显然是硅谷的新闻搜索引擎、 社会媒体网站和视频资源库。MySpace网不断更新的页面、不断增加的博客和 YouTube网上 不断添加的视频弥补了主流媒体的淡出。这就不难理解鲁伯特·默多克为什么会在 2005 年 7 月不顾一切地用 5.8亿美元收购MySpace网。类似的还有 YouTube网以 16.5亿美元被收购, 收购者还花费大量资金创建了类似 YouTube的网站。谷歌的发展似乎也蒸蒸日上,在 2006年 的第二季度,它的利润已经超过了 25亿美元。 当愚味和低品位,个人主义和极权统治大量涌现时,人们不禁会问:这个世界到底会变成 什么样子? 网民们占领了各个领域,让那些专家和文化把关人——编辑、记者、新闻主播,音乐公司 和好莱坞电影工作室都见鬼去吧;业余者和不计其数的网民已经主导了当今世界,他们正梦想 通过操纵电脑来统领未来,尽管世界并不像他们所理解的那样。 第一章 大诱惑(1) 当我们创造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的、反映个体偏好的、私人化的“真 理世界”时,真理——借用托马斯·弗里德曼① 的话说——却正在“变平”。每个人的“真理” 都和其他人的“真理”一样“正确”,如今的媒体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每个人 的“真理”似乎都同样确凿和重要。用理查德·埃德尔曼② 的话说: 在媒体技术爆炸的时代,除了每个人自己坚持的“真理”外,不会再有真理了。 真理的价值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著作的质量,而且会滋生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从而抑制创 新活动。当广告和公共关系以新闻的形式包装起来时,事实和假相就更难甄别了。Web 2.0革 命不但没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文化和共同体,反而带来了更多由匿名网友生成的不确凿的内 容,它们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欺骗了我们的感情。 需要证据?让我们看看被恶搞的“企鹅大军”吧——“阿尔·戈尔的企鹅大军”,这段发布 在 YouTube 网上的视频最能说明问题。这段由业余者制作的视频,讲的是身形胖如企鹅的戈 尔对着一群企鹅大谈全球气候变暖,而这些企鹅对此毫无兴趣。这段视频直接讽刺了戈尔的环 保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恶搞了戈尔严肃的环保立场。 “阿尔·戈尔的企鹅大军”只是 YouTube 网上众多无聊的视频之一,看过这段视频的观 众,大多认为这是一些怀有恶意的业余操手所为。《华尔街日报》将这段讽刺视频的制作者最终 锁定为华盛顿一家共和党的公关公司——DCI 集团,埃克森美孚公司就是该公司的客户之一。 这段视频不过是一场“政治旋转门①”的游戏,Web 2.0的匿名制可以让这样的游戏一直玩下 去,而且不受任何干扰。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博客也可以被公司当做宣传和欺骗的媒介。2006年 3月,《纽约时报》披露,在某博网上, 一位博主的文章中有关沃尔玛的信息与阿肯色州一家公关公司一名高级财务主管的新闻讲稿一 模一样。这件事与删除维基百科中有关沃尔玛员工的条目的事件可能是同一伙人干的,他们专 门负责删除有关沃尔玛的负面报道。 如今,博客越来越地成为政治顾问发动公关宣传战的战场。2005年,在通用电气打算投 资研究新型节能技术时,公司执行官特意接见了持环保态度的博主,并说服他们将注意力转移 到新型节能技术上来。同时,诸如 IBM、家电巨头美泰克公司和通用汽车这样的跨国公司都有 自己的博客,这些博客摆出一副公正的姿态,实际上是在替公司向全世界做变相的宣传。 但是,那些攻击商业公司的博客所发布的信息同样也可能缺乏根据。2005年,当著名的“在 辣椒中发现手指”的事件① 被谣传开时,每位敌视温迪快餐店的博主都争相指证该店的非法行 为。这一无中生有的事件使温迪快?店的销售额减少了 250 万美元,造成了大量失业,导致该 公司股票下跌。 正如英国前首相詹姆斯·卡拉汉所言:“真理不出门,谎言传千里。”这句话用在如今随心 所欲、不受制约且飞速发展的博客文化上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章 大诱惑(2) 网络上虚假广告的泛滥使我对传统广告也产生了信任危机。比如,2006 年 8月 15日,《纽约时报》报道了网络电话提供商 Vonage发起的广告运动遭恶搞的事件。那 天,YouTube网上出现了 100多段嘲讽 Vonage广告的视频,点击率超过了 5000次。虽然这 些由业余者制作的、未经审查的视频广告很难对名牌产品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令广告执行经 理颇为头疼的是:网络自制广告和真正的商业广告相互混杂,会使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哪些是 真正的广告。 网络民主化也使我们对原创者的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个作者和读者越来越难以区分, 以及作品的真实性越来越难以辨别的世界里,原创者和知识产权的观念遭到了严重破坏。谁是 MySpace网上播出的虚构电影的所有者?谁是维基百科里由匿名“编辑”编写的信息的所有?? 谁是博客信息的所有者(尽管这些信息有可能来源于公司的策划人,也有可能就是《纽约时报》 的文章)?由于我们可以通过随意复制和粘贴别人的文章来组成自己的作品,所有权的定义就 变得模糊不清了,这无疑纵容了人们随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在Web 2.0时代,复制和粘贴变得异常容易,这给年轻一代中喜欢盗取他人智力成果的人 提供了便利。利用复制和粘贴技术去拼凑一篇文采华丽、观点新颖的“独创”文章变得易如反 掌。在第一轮的网络繁荣中,源文件共享技术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但比起如今可以共享文档、 音乐和软件的 Web 2.0 时代,前?轮的网络繁荣就显得过于平淡了。硅谷的一些幻想家支持擅 用别人的智力成果,如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创作共享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Creative Commons)的创始人 劳伦斯·莱西希,赛博朋克(Cyberpunk)的奠基人威廉·吉布森。这些幻想家的建议一定会 吸引更多好奇的网民去擅用别人的智力成果,这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兔子吸引了好奇 的爱丽丝,并最终让爱丽丝掉入兔子洞一样。吉布森在 2005年 7月的《连线》杂志上写道: 我们的文化不再使用“擅用”或“借用”这些词来描述这些(引用)行为。如今的观众不是在 “听”,而是在参与。的确,观众就像古董一样?为了历史记录,二者不同的是:古董是被动的, 观众则是主动的。历史记录是这个时代的“异端”,而“再加工”才是数字时代的本质。 第一章 大诱惑(3) 民主化的代价 2006年 7月,《Business 2.0》杂志的封面故事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新经济时代影响最 大的 50 位人物?位于名单之首的不是史蒂夫·乔布斯和鲁伯特·默多克,也不是谷歌的创始 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而是“你!作为消费者的上帝”: 你——由成千上万的网民组成的集体智慧,被网络连接起来的你——不断地筛选和创造新的内 容和形式,突出有用的、相关的和有趣的内容,放弃无用的、无关的和枯燥的信息……在每件 事中,你都是联合起来的、相互影响的、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娱乐精神的众多观众中的一名骨 干成员。 谁是 2006 年《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是小布什吗?或者是教皇本笃十六世?还是为改善全 球生活而共同捐赠了 7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 以?都不是,《时代》将这一殊荣赠与了“你”: 是的,就是你。你操纵着信息时代,欢迎进入你的地盘。 同样的“你”,也统治着维基百科,“你”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你”定义了 YouTube网,在那里,同样的“你”既上传了上万的日常视频,也点击观看了由“你”上传的 视频。“你”,在亚马逊网上预订和阅览图书,在 eBay 网上购买和拍卖商品,在微软的 Xbox 游戏平台上购买和设计视频游戏,在克雷格列表网上登载和阅读广告。 天才始终是稀缺的,他们就像干草堆里藏着的那根细针,在这一点上,今天的数字时代与 过去并无二致。那些每天穿着睡衣坐在电脑前在博客上“灌水”、在网上无精打采地点击视频的 网民很难成为训练有素的天才。天才的培养是劳动、资本、技能和投入的凝结。它需要传统媒 体坚实而复杂的“基础设施”——记者、编辑、技术人员、政论家、代理人以及发行商。天才 是这些团队和机构培养出来的,如果你摧毁了这些团队和机构,你也摧毁了天才成长的沃土。 这一进程何时才是尽头?让频道尽力迎合每个人的偏好,会不会让我们每个人最后成为唯 一的主播和唯一的观众?这就达到最高程度的民主化了?这一荒唐的结论并不纯属幻想。自从 2004年 FOO露营活?以来,在短短的两年里,Web 2.0催生的自我陶醉、自我庆贺和自我生 成内容的革命已经爆发。在 2004年 9月之前,网络上没有 YouTube网,没有能够自我编辑的 维基百科,MySpace 网也未走出硅谷。如今,YouTube 网拥有上千万的短片,创建于 2003 年 7月的MySpace网也拥有了 9800万的网络用户。对于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以及那些谎 称自己十几岁的人们来说,网络就是他们无极限的社会媒体。 博主和版主管理着我们的电脑、手机甚至 iPod。在硅谷风靡一时的网络狂欢正在重塑美国。 1993 年,《纽约客》登载了一则漫画:两只狗并排坐在一台电脑前,其中一只将爪子放在 键盘上,另一只惊奇地看着它。被看的那只狗“老练”地对它的密友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 是只狗。” 如今,这样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在用户发布信息的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一 只猴子还是一只复活节的小兔子。因为每个人在网上都只顾忙自己的事,沉溺于达尔文式的斗 争和知识共享,无暇顾及他人。 我们不能将这种混乱状态归咎于其他物种,是我们自己拉开了民主媒体舞台的序幕。在舞 台上,我们同时扮演着业余作家、业余制片人、业余技术员和业余观众。如今,轮到业余者“上 台”演出了,观众将操纵整场“演出”。 第二章 高贵的业余者(1) 每次革命都会以一些高尚而抽象的理念作为口号,Web 2.0革 命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数字革命的理念是由那些“高贵的业余者”引领的。 第一次听到“高贵的业余者”是在 2004 年,当时我和奥莱利传媒公司的一位朋友正共进 午餐。他摇了摇咖啡杯,对我说:“这些‘高贵的业余者’将实现‘专家统治’,由数字革命产 生的Web 2.0时代将带来‘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主影响,它将永远改变这个世界。” 我本想回答:“不是专家统治,而是傻瓜专政。”他谈到的“高贵的业余者”的理想听起来 像是硅谷的一则笑话,一堆华而不实的废话。 实际上,“高贵的业余者”的理想不是笑谈。它正中 Web 2.0 文化革命的下怀,并威胁到 我们的知识传统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在某种程度上,用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业余者就像卢梭所说的“高贵 的野蛮人”,他们企图用无知代替经验,用浪漫主义的幻想代替启蒙运动以来的智慧和常识。 让我们从数字世界的核心定义开始吧。“业余者”一词的传统含义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指不 以喜爱的领域或专业为职业,只是把它们当成一种兴趣和爱好的人。业余者也可以被称为门外 汉或外行。萧伯纳曾说,“地狱充满了业余音乐家”,但那是在Web 2.0以前。今天,萧伯纳所 说的“地狱”就是通过宽带联系在一起的网络世界,在那里,博主和播主将主导一切。 《简明牛津英语词典》对“业余者”的定义比较常用和客观: 1. 喜欢某种事物的人;对某种事物有品位的人。 2 .将艺术或游戏等活动当成消遣的人;不计报酬的参与者、表演者(相对于专业者),也 可称为外行(贬义)。 当然,《简明牛津英语词典》概括了奥莱利传媒公司那位朋友所提出的“专家统治”的意思。这 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牛津英语词典》有 4000页,分为上下两册,是 16位词典编 纂权威、许多专业研究员和顾问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一本客观公正、尊重事实的词典,肯定 不会提出“2加 2等于 5”。 如今,网络所崇尚和盛赞的是业余者而不是专家。我们长期信赖的参考书——《简明牛津 英语词典》和《大英百科全书》——被维基百科和其他由用户生成的资源所取代。业余者取代 了专业人才,门外汉取代了词典编纂专家,从未受过教育的平民取代了哈佛教授。 维基百科自称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编辑的百科全书”。它遵循“民主”原则,也从不向两 万名志愿者“编辑”支付一分钱。与《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严格地挑选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不同, 维基百科允许任何人在其网站上添加和编辑条目内容。 难道,民主体制出了问题?每个人都拥有发言权难道不是理想的民主观念吗?这不是让美 国更具魅力之处吗?(尽管我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但我从 20世纪 80年代就开始在美国生活了, 还娶了一位来自亚拉巴马州的妻子,我们全家都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作为一位典型的移民企 业家,我最开始就是冲着美国有更多的经济和文化自由而来的。) 尽管对于选举制度来说,民主确实具有很大意义,但极端民主却无助于知识、智慧和创新 的产生。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受奖励。无论是医生或记 者,还是环境学家或时装设计师,只有在接受长期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之后,才能胜任专业工作。在《国富论》 一书中,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告诉我们,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取得的最有革命意义 的成就: 劳动生产力中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 工的结果。 第二章 高贵的业余者(2) 21世纪,劳动分工不但没有造成工厂里和生产线上的雇员失业, 反而要求他们集中在一个领域获取知识和培训、积累经验,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增长才能?所有的 雇员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提高专业能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一段著名的话,作者卡尔·马克思向他的读者描述了资本主义 社会之后的一个世外桃源般美好的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早上打猎,下午钓鱼,晚上 饲养牲口,晚饭后评论时事”。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同时成为猎人、渔夫、牧场主和评论员,我 们能精通所有这些活动(包括狩猎、捕鱼、饲养和评论)吗?在一个人人都是业余者的世界里, 是不会有专家的。 在Web 2.0时代,人们的梦想是成为高贵的业余者。自 2001年 6月以来,维基百科中有 关“业余者”的条目?人修改了不下 50次,业余者被说成既是“名家”,又是“行家”: 在电脑编程、开放源代码、天文学和鸟类学领域,业余者所作出的贡献等于甚至超过了专业人 员。对很多人来说,称呼他为业余者不仅不包含任何负面意义,甚至还是一种褒奖。 尽管维基百科的条目中没有用“高贵”一词,但只要你识字,就能体会这段话对业余者的推崇, 维基百科的“编辑”以自己是业余者为荣。那问题出在哪里?马歇尔·波最近说: 这绝对不是专业知识,这只是常识……当你在维基百科上查阅核反应堆时,你很难得到一条百 科全书式的解释,人们只是将他们知道的一点东西以及其他有关的常识编入词条,这就是我 为什么不引述它、不依赖它的原因。你也不能引述、依赖它。 维基百科的“编辑”热中于知识共有公用。但常言道:浅学误人。维基百科上面往往就是“2 加 2等于 5”之类的知识。 第二章 高贵的业余者(3) 市民记者 《华盛顿邮报》的罗伯特·萨缪尔森将这种“民主化”描述成“有史以来大众自我表现欲 最大规模的爆发”,历史上很多政治著作谈?了这种“民主化”的负面影响。市民记者的出现更 加剧了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从埃德蒙·伯克到汉娜·阿伦特,这些 政治思想家都将民主化产生的暴民专政或舆论专政视为政治上的最大噩梦。 1961年,普利策奖获得者、剧作家阿瑟·米勒写道:“一份优秀的报纸是一个民族的自白。” 50年后,当美国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夺走了专业报刊的读者时,这种“自白”也产生了负面 影响。对话的内容不再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或外交事务,相反,业余博主关心的内容 大都集中在那些琐碎的话题,比如个人喜欢的早餐食物、车型或视节目。 米勒预想的Web 2.0世界是一个被数字技术分裂的、很难互相对话的社会。相反,如今我 们通过网络阐发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将有相同认识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博主通过网络社区 将具有相同偏好的市民记者聚集起来——比如 Townhall.com、HotSoup.com、 Pajamasmedia.com——在那里,大家互相庆贺。在那样一个封闭的网络社区中,大家有着相 似的观点,进行着熟悉的对话。数字化的自我陶醉和自我封闭是可怕的,我们听到的对话仅仅 来自于自己以及与自己相似的一群人。 最近,于尔根·哈贝马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到了 Web 2.0 对西方知 识界的影响: 网络促进了平等主义的蔓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分散的读者面对的是没有经过筛选的信 息。曾经沟通了读者和信息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社会中越来越失去了创造焦点的权力。 在这个崇尚平等的环境中,任何知识分子——无论是萧伯纳还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或 是哈贝马斯自己——都只能拥有与普通民众一样的发言权。 如今,我们不仅能够发布自己撰写的新闻,而且可以出版自己的文学作品(尽管质量可能差了 些)。数字化的按需印刷服务的出现,让每个业余小说家都能成为古登堡①,只要付点钱,每个 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著作。比如,Blurb 网就向广大网民出售自助出版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 没有出版经验的作家、摄影师和博主将他们的网络作品转化成印刷品。Lulu网是另一家提供按 需印刷服务的网站,你只要将你的文档上传到这家网站,选择一种封面和装订形式,一本书就 马上可以出版。 Blurb 网和 Lulu 网出版图书比较方便,而且费用较低,但也只有脑子不太灵光的读者才 会买这样的书。所以,直到今天 Lulu 网对专业出版社的影响也不大。谁是这些网络出版社的 受益者?大型出版社平均每年能够出版 4万册新书,就连出版商自己也觉得有点供过于求了。? 图书泛滥的时代,我们是否有必要淘汰那些还未出版或者私自出版的小说、历史书和回忆录? 2005 年布克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约翰·萨瑟兰说:“一个人要想读完亚马逊网上的电子版小说, 要活 163 次才行。”而且这些电子版小说还都是经过专家挑选、编辑和出版的小说。所以我们 应该想想,我们真的有必要去阅读那些由业余者撰写的、未经专业出版社挑选的网络作品吗? 第二章 高贵的业余者(4) 可塑型图书馆 硅谷的空想家凯文·凯利希望废除所有的书籍以及作家和出版商的知识产权。当然,他所 定义的书籍是指印刷品,所谓的废除就?将印刷品数字化后变成开放源代码的免费超文本——就 像一个巨型的文艺类维基百科。凯利在 2006年 5月的一期《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了“宣言”, 他将未来的书籍称为“可塑型图书”,在“可塑型图书馆”里,“每一本书都有电子摘要、脚注、 索引,都经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加工、分类、汇总、编码和链接”。凯利并不关心超文本的作者是陀思妥耶 夫斯基还是七个小矮人。 凯利说:“经过数字化的图书,既可以按页拆分,也可以摘录成一页。这些摘录经过再加工 可以变成新的图书。”在凯利看来,数字化等同于将图书按页、按行拆分,将这些拆分后的部分 按照不同的方式粘贴在一起就可以变成无限多本图书。这样,“一个汇聚了不同作者和不同观点 的网络社区”就会出现。在我看来,凯利的宣言正好预示了文化的终结。 对任何一位真心维护图书完整和尊重作者权利的人来说,凯利的幻想都是令人震惊的。如 果人们将拉斯科利尼科夫杀死当铺老板的情节删除后,《罪与罚》还是原来意义上的《罪与罚》 吗?人们是否容许我将《白鲸记》中亚哈发现白鲸的时间改为行程之初?如果有人将洛克和康 德著作中的段落篇章添加到《理想国》中,这本书还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吗?图书不是可以 任意组合和重编的“玩具”。 凯利设想的Web 2.0版的图书可能是高贵的业余者的终点。如果他的设想得以实现,个人 的作品可以在网络上任意传播,作家就再也不能从他们的创作活动中得到报酬,最后可能沦为 依靠发表演说或出售附录为生的人。 最后,生存下来的只有像德拉吉一样的业余作家及其撰写的业余文章,诸如陀思妥耶夫斯 基这样的大文豪则被淘汰了。由于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商业出版模式,凯利的可塑型图书馆最 终将沦为大众垃圾站——那里将生产一堆未经编辑、不能阅读的超文本垃圾。书店和出版社将 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的读物只有我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章 真实与谎言(1) 我们经常听到质疑网络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新闻。有 时,可能是某公司在MySpace网和 Facebook网上发布一些用个人网页包装起来的广告,或者 是在 YouTube 网上发布一些诱导消费者的视频。几乎每周都有新的网络丑闻出现,这无疑降 低了我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 在一个由无穷无尽的、未经过滤的用户生成内容组成的数字世界里,网络信息往往与事实 的本来面貌相去甚远。由于没有编辑、校对、管理者和核实人员的监督,我们无从得知 Xanga、 Six Apart、Veoh、Yelp、Odeo等网站上的信息是否属实。没有“把关人”替我们将事实、真 实的内容和正确的信息从一堆充斥着广告、错误和欺骗的信息中挑选出来。有谁能来戳破博客 世界中那些旨在篡改历史、散布谣言的谎话?当每个人都同时成为了读者和?假作品的作者时, 我们该相信谁? 你敢相信吗 2006年 9月,YouTube网德文版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新闻,乍看之下人们肯定不会怀疑它 的真实性。视频的背景是一幅欧洲地图,地图前有一位男士坐在木桌旁,貌似是专业新闻主持 人。大家都以为这是《每日新闻》(德国最权威的新闻节目)的视频剪辑。这段视频中的新闻主 持人说德国新纳粹党——德国国家民主党——在最近的地区选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国家民主党的得票率已经达到了 7.3%,超过了政党进入地 区议会的最低门槛。 许多德国网民都极为震惊。只有那些目光锐利的人看出了破绽——这段视频不是来自《每日新 闻》,其右上角的标志不是 Das Erste 工作室的标志,而是一个向四周辐射的黑色太阳,四周 的辐射线很容易就可以重新排列成纳粹的党徽;众所周知,这是德国新纳粹的标志。 幸好这只是一则貌似 Das Erste工作室制作的假新闻。这段视频实际上是由德国国家民主 党的新极端主义纳粹分子制作的,他们想试验一下如何制作网络“新闻”,以便该党进行竞选宣 传和招募成员。 欢迎体验Web 2.0式的新闻。 事实上,美国的 YouTube网也好不到哪儿去。在 2006年 11月的国会大选中,YouTube 网上流传着一则为弗农·鲁宾逊竞选造势的广告,他是竞选北卡罗来纳州第 13 届州议员的共 和党候选人。 这段视频对鲁宾逊的竞争对手,民主党的布拉德·米勒发起了残酷的攻击:布拉德·米勒 没有将纳税人的钱用于癌症研究,而是用于研究老年人的手淫习惯,用于资助十几岁的女孩看 色情电影。 当人们指责弗农·鲁宾逊侵犯他人隐私时,鲁宾逊回应说他们从未允许网站发布这段视频。 “我们没有公布这段视频,”他告诉福克斯电视台的评论员肖恩·哈尼蒂,“只是有人把它放到 了 YouTube网上。” 这样拙劣的借口能够掩盖为了竞选而诽谤他人、歪曲事实的行径吗?在Web 2.0时代,“只 是有人把它放到了 YouTube网上”这类的借口,就像有人说“狗吃了我的家庭作业”一样。 在 2006年的选举中,蒙大拿州的前议员康拉德·伯恩斯,受到 YouTube网上的政治宣传 视频的影响而被来自民主党的竞选对手乔恩·特斯特击败。其中一段视频的内容是伯恩斯在听 取议会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时打瞌睡;而在另一段视频中,伯恩斯在弗吉尼亚的住所里取笑园艺工人是“危地 马拉小男人”。 假使这些行为的确是伯恩斯所为,视频内容也确凿如实,但这样一段视频未必就能揭示全 部的真相。这段视频是由一位网名叫?Arrowhead 77”的人匿名制作和发布的,他的真实身份 是乔恩·特斯特的竞选团队中的一员。从 2006年 4月到 10月,特斯特的一位助理每天手持摄 像机,开车跟踪正忙于竞选活动的伯恩斯,在 1.6 万英里的行程中从不忘记拍摄任何一个可以 “大做文章”的瞬间。 由于 YouTube 网对上传的视频不做任何修改和过滤,因此任何人——包括新纳粹分子、 政治宣传员和竞选助理——都能以匿名身份发布一些具有欺骗性和误导性,违背事实和经过特 殊加工的视频。康拉德·伯恩斯并非唯一遭到诽谤的受害者。在 2006 年弗吉尼亚州议员竞选 的角逐中,民主党候选人乔治·艾伦的失败也是由一段视频造成的。毫无疑问,在 2008 年的 总统选举中,也有不计其数的“Arrowhead 77”和摄像头向希拉里·克林顿、鲁迪·朱利亚尼、 约翰·麦凯恩和巴拉克·奥巴马发难。 这就是Web 2.0时代的政治。用户生成内容的所谓民主化媒体为人们通过“小道消息”来 打击别人提供了便利。这是一种刻意诽谤他人的文化——对手散发的一张毫不起眼的传单可能 会把你打得措手不及,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可能让一位身经百战的政治家在最后关头前功尽弃、 功败垂成。 有关政治和政策的信息可能被随意歪曲,我们这些选民也可能会被误导,甚至?失方向。由 于不知道应该相信谁,我们可能会投错票,或者更糟的是,干脆不去投票,不再关心竞选者、 政治和选举本身,等等。 YouTube式的虚构政治会威胁到我们的市民文化。它使政治过程更加肤浅和幼稚,打击了 人们参政的积极性,难道未来的政府选举就取决于由业余者制作的 30秒政治视频吗? 第三章 真实与谎言(2) “9·11事件”的真相 2005年,纽约州北部城市奥尼昂塔有 3位年轻的摄影师,他们用变卖友谊冰激凌店的收入, 制作了一段名为“零钱”(Loose Change)的视频。这段视频时长 80分钟,宣称“9·11”袭 击是布什政府策划和实施的(他们最开始只是想创作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段“档案”视频拼凑 了一些图片和短片,严重地歪曲了事实。在这段视频中,飞机撞毁世贸大厦之后,人们在世贸 大厦附近的街上发现了劫机者;联合航空公司第 93 号航班没有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而是改 道飞往克利夫兰的霍普金斯机场。世贸大厦的坍塌不是因为受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的撞击, 而是由于之前安置的炸弹被引爆。“零钱”最初是在 2005年春季上传到网络上的,到 2006年 5月,它已成为谷歌视频网中点击率最高的视频,在第一年就创下了播放 1000万次的记录。这 段视频可能会使 1000万网民对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悲剧产生错误的理解。 在“9·11 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发表后,这样的视频变得不值一提。两名政府官 员、两名法律顾问、3名白宫前官员和 4名国会议员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这份报告,政府为此 花费了 1500 万美元。你更愿意相信谁呢?是 3 位业余视频制作者还是由全美最有智慧、经验 最丰富的民选官员和调查员组成的专家组? 当然,你可以说很多人只不过把这段视频当成恶作剧。但是谁又知道还有多少更难辨别的 “恶作剧”?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究竟有多少是虚假的?那些发布网络广告、给我们发幽 默邮件的人到底是反传统的艺术家,还是性虐待狂或妓女? 第三章 真实与谎言(3) 巴别塔图书馆 1939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位名叫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图书管理员,写了 一篇名为《万能图书馆》的文章。据这位视力不佳但很有文学想象力的管理员预测,万能图书 馆既没有中心,也没有任何逻辑。实际上,这是一种信息混乱的状态,它是由“无限多个六边 形的展览馆组成的”。 博尔赫斯的“万能图书馆”就是今天的因特网——匿名的、错误百出的、混乱的以及不可 抗拒的网络。在那里,没有确定的现实、没有对错、没有约束民众的道德准则;在那里,真理 是有选择性的,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在网上冲浪就像围绕着博尔赫斯的六边形巴别塔图书馆 游荡,真理就这样消失在鼠标的“咔嗒”声中。 即使是传统的博客也不像它们看起来那么“传统”了。这些博客往往充斥着虚假的信息, 一些蹩脚文人喜欢匿名在博客上发表评论,这些人往往成为公司和政党的宣传工具。网络上出 现的新事物是垃圾博客(splog)——将垃圾邮件和博客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用户可以利用软件 在一小时内开通数千个博客。垃圾博客是一种虚假的博客,它以卑鄙的手段冒充真正的博客, 欺骗广告商和搜索引擎,通过提高点击率来增加收入。马里兰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处于 活跃状态的博客中有 56%是垃圾博客,这些博客每天新增 90 万条信息,严重堵塞了网络。 Technorati公司(一家主要的博客搜索引擎公司)的 CEO达夫·西夫雷认为,新开通的?客有 90%是垃圾博客。2006 年 9 月的《连线》杂志指出,这些垃圾博主(splogger)“建立了一个 低级、无聊和空洞无物的网络生态系统”,他们的目的是浪费网络用户的时间,欺诈无辜的广告 商的钱财。 与垃圾博客同时出现的还有虚假博客(flog),虚假博主(flogger)自称与其他机构或个人 无经济往来,但实际上是“收人钱财、替人干事”的博主。比如在 2006 年,爱德曼公关公司 的 3名雇员帮助沃尔玛反击那些对沃尔玛的批评,但他们却在博客上谎称自己是沃尔玛的基层 员工。事实上,沃尔玛与爱德曼公关公司的商业关系远不像这些博主在网络上所写的?样。 PayPerPost网是在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Draper Fisher Jurvetson公司——的支 持下发展起来的,是Web 2.0时代的新兴网站,这家网站在广告商和虚假博主之间扮演着中间 人的角色。虚假博主每发布一则广告,这家网站就付给这些博主 5~10 美元。PayPerPost 网 自称是“一个由消费者发布广告的市场”。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让博主按最高竞价出卖灵魂的 黑市。 出人意料的是,那些广告商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我们过于关注广告商是如何欺骗消费者 的,但往往忽略了他们是怎样被骗的。在 2006年,一家名叫 Click Forensic的专业监测服务 公司证实:在由搜索引擎卖出的所有商业广告中,至少有 14%是虚假的点击,为搜索引擎公司 带来了利润,却没有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广告价值。 事实上,一个由各种链接和循环广告组成的地下网络已经发展起来,它们存在的目的是通 过增加点击率从广告商那里得到更多的报酬。如今,虚假点击率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数量上都 有很大增长。一些人坐在电脑前反复地点击这些广告;另一些人则利用网络刷新软件自动点击 广告,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点击率。由于用户每点击一次,广告商都得支付一定的浏览费用,因 此,虚假的点击率使广告商付出大量金钱却得不到应的销售回报。 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MostChoice网就是受害者之一。2006年,该网站的创办人马丁·弗 莱施曼发现公司网站上来自韩国和叙利亚的访问量特别大,但该公司主要的客户却在美国,这 让弗莱施曼感到迷惑。于是他雇用了一名电脑程序员,设计了一种可以分析每一次点击的时长 和点击者身份的软件。弗莱施曼发现大多数存在问题的点击者在点击一下后就离开了网页,这 些点击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新的客户和收入。他发现这起规模巨大的虚假点击计划让公司白白付 出了 10万美元的广告费,这些广告费并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经 济学人》杂志的报道,在 2006 年网络广告的浏览量中,有 10%~50%的浏览量是通过虚假点 击产生的,这使广告主蒙受了 30~13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虚假点击可能是Web 2.0时代广 告行业的最大威胁。由此可见,安然公司的倒闭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从垃圾博客到虚假博客,从病毒软件到刷新软件,这一切都表明Web 2.0的世界充满了谎 言和欺骗。 第四章 音乐消逝之日(上)(1) “塔楼”拍卖每次举牌加价 50 万美元,但是进行到周 五下午时,公开出价也只涨到 1.3亿美元。鉴于《福布斯》在 1990年对“塔楼”的估价是 3.25 亿美元,这一售价很不乐观。“塔楼”在 20世纪 90年代每年的营业额有 10亿美元,数字革命 发生后,这一数据下降了一大半,到 2005年,“塔楼”营业额跌到了 4.3亿美元。 仍然留在拍卖现场的两大投标商是大美集团和跨国娱乐公司,前者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 清算公司,后者是纽约一家低档品零售商,曾经收购过山姆·古迪音乐 CD 连锁店和 Wherehouse 音乐公司。大美集团和跨国娱乐公司仍在为接收“塔楼”奋力竞争,获胜者可得 到的东西包括:分布在美国 20 个州的 89 家连锁店的所有库存 CD、DVD、图书以及“塔楼” 这个商标。 除了 3000名雇员(包括 81岁的创始人拉斯·绍洛曼)外,公司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将出卖。 对于清算公司而言,在特拉华州的拍卖会上,只有 3000名有血有肉的雇员是毫无价值的。 到星期五下午 4 点左右,跨国娱乐公司竞标失败。“塔楼”最终以 1.343 亿美元售出,大 美集团立即宣布它的清算意图。塔楼唱片公司“寿终正寝”了。 参与拍卖会的萨克拉门托市的市民将这次拍卖称为“一场葬礼”。在这之后,公司的创始人、 81岁的拉斯·绍洛曼给所有雇员发了一封感情真挚的邮件: 那位女士已经唱出了我的心声……尽管她唱走了调。谢谢!谢谢!谢谢! 位于日落大道的塔楼唱片商店的入口处写着:“我们的小世界已经走到了尽头,谢谢您对本店始 终如一的支持。”人行道边还立了一块假墓碑,上面只写着两个字——塔楼。在纽约的旗舰商品 城里,用黑色窗户装点起来的塔楼唱片商店几乎占据了一个街区的面积,以前那里整天挤满了 前来购买唱片的顾客。 在位于海湾大街和哥伦布大街交界处的塔楼唱片分店里,顾客们正在一堆降价销售的唱片 和图书中挑选自己需要的——DVD和 CD降到 1.5折,图书和杂志降到 3折。那种场景真是惨 不忍睹。我站在一个货架前,上面堆放着那些曾经代表着音乐的“光辉岁月”的唱片——有平?·弗 洛伊德的《月影》和甲壳虫乐队的《修道院大道》。当人们在那里缅怀过去的时候,我开始对“塔 楼”的衰落进行现场“采访”。 “你们怀念什么?”我问几位顾客。 “选择的机会,”他们回答,“这里的唱片种类多、分类细……营业员都热爱音乐……让人 惊喜的唱片……周五晚上和周六下午可以到这里来浏览休闲……感受发现新专辑或新乐队时的 惊喜……” 音乐爱好者悼念“塔楼”的终结,因为他们同时也失去了在众多唱片中进行选择的机会。 正如“塔楼”的一位执行经理所说的:“即使你想听亚马逊河边树蛙的叫声,我们也可以?你弄 到。” 塔楼唱片商店的员工的经验和特长也随着商店的衰落而一起被湮没了——那位可以提前搞 到尼克·霍恩斯比的畅销书的营业员,那位耳朵特别“尖”、总能听到一些内部消息并及时告诉 顾客的小伙子,他们都失去了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摇滚音乐评论家戴夫·马什称他们承担着 在代际之间“传承音乐”的使命,这并非小事。《洛杉矶时报》的流行音乐评论家安·鲍尔斯承 认,西雅图塔楼唱片分店的一位职员使他对埃尔维斯·科斯特洛和碰撞乐队产生了兴趣,这段 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 第四章 音乐消逝之日(上)(2) “塔楼”的多元化选择是难以复制的。鲍尔斯曾在海湾 大街和哥伦布大街交界处的塔楼唱片分店做过营业员,可能没有人比她更深刻地认识到“塔楼” 精细分类的价值: 精细分类是“塔楼”对老主顾作出的承诺:爵士迷可以在美国 Clave唱片公司的货架上找到融 合了多种怪异音乐的唱片;嬉皮士迷可以浏览牙买加进口唱片;那些喜欢朋克音乐的歌迷可以 找到快节奏的吉他音乐或以动感音乐著称的乐队的唱片。由于允许自己的采购员——由各种流 派的音乐家、吉普赛流浪者和喜欢音乐、对工资不太挑剔的大学生组成——根据他们能想到的 音乐种类采购唱片,“塔楼”使自己的唱片永远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无论是常客还是过客, 无论是忠实的顾客还是前来捡便宜货的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富有戏剧性的是,“塔楼”的精细分类有点像硅谷对数字未来的设想。的确,克里斯·安德森关 于可以满足各种音乐需求的长尾理论,似乎就是海湾大街和哥伦布大街交汇处的塔楼唱片分店 的翻版。 但是,“塔楼”的衰亡代表着长尾理论的终结而非开始。有人估计,“塔楼”出售了 40%~ 50%的非主流唱片。如今,“塔楼”关闭了,这些非主流唱片也陷入了困境,因为将有接近一半 的唱片卖不出去。怎样将这些唱片——古典音乐、爵士乐、歌剧、嘻哈音乐等——卖给顾客仍 是一大难题。最大的悲哀是:随着这些实体音乐商店的消亡,可供我们选择的音乐和?片将越来 越少,亚马逊网、iTunes网和MySpace网将垄断数字经济时代的音乐零售业。 克里斯·安德森乐观地告诉我们,所有的非主流唱片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直销,不必受到 中间商的盘剥。但是,实现直销需要市场营销技巧和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而大多数非 主流音乐公司都缺乏直销的专业技能。“塔楼”倒闭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大型音乐公司的地位更加 巩固。比如,德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将旗下 BMG 音像出版社的音乐出版权以 21 亿美元的价 格出售给维旺迪环球音乐公司,贝塔斯曼可以用这笔钱买断它的一个欧洲合伙人的股份。 克里斯·安德?的长尾理论宣称,未来的音乐行业将主要依靠亚马逊网或 iTunes网上的不 计其数的网上音乐商店。这或许是对的,但问题是这些网上音乐商店的店主怎么可能拥有像“塔 楼”职员一样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且,我们在网上选择商品时主要参考的是亚马逊网上的匿名 评论员——比起“塔楼”的音乐行家,这些人是最差劲的替代者。 第四章 音乐消逝之日(上)(3) 玉米片盒子里的玩具 2006年 10月底,我和保罗·西蒙一起讨论被Web 2.0革命改变了的音乐行业。与格尔德·莱 昂哈德一样,保罗·西蒙也认为现在的音乐空前流行。但是,与莱昂哈德不同的是,西蒙认为 这样的流行不利于产生高质量的音乐唱片。 如今,为了打造高质量的唱片——即被西蒙称做的“需要长时间精心制作”的专辑——理 论上需要一年时间,如果按照目前顶级歌星的花费来算,制作这样一张专辑需要 100 万美元。 西蒙说,这种投资在一个唱片消费群体越来越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收回来的。所以,唱片公司 不得不降低唱片的质量,因为它们承受不起这种开销,也不能投入那么长时间来制作。 “我个人强烈反对Web 2.0,就像我反对别人取走我的性命一样。”他说。这句话大概是从 他的一首歌的歌词中借用过来的。 尽管对Web 2.0很反感,西蒙还是接受了这场革命,他将这场革命称做“一场无法控制的 森林大火”。他为 20 世纪唱片行业的“毁灭”感到悲哀,并对着我唱起了《瞧吧》,这是他在 2000 年发行的专辑《你是唯一》中的一首歌曲,讲述的是“醒来、生活和向前走”这个道理。 “谁都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西蒙表示,“但是,人总得往前走。” 但西蒙的话还没有完。“我们正在走进 Web 2.0时代,”他总结说,“不管你喜不喜欢,这 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或许保罗·西蒙是对的,我们正在走进Web 2.0时代。 不管你喜不喜欢。 第五章 音乐消逝之日(下)(1) 1842年,查尔斯·狄更斯来北美参加读者见面会。当时 美国出版了成千上万本影印版的狄更斯作品——包括《博兹札记》《尼古拉斯·尼克贝》《匹克 威克外传》和《雾都孤儿》。但狄更斯“没有从中得到一分钱”,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和美国,都 没有针对创造性劳动的著作权保护。美国出版商影印英国图书不需支付任何版税。 狄更斯和与他同时代的、大西洋彼岸的作家——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沃尔特·斯科 特和斯托夫人——都是早期盗版行为的受害者。到了 19世纪 40年代,狄更斯尽管已经成为家 喻户晓的作家,但他仍因为债务问题而面临坐牢的危险。沃尔特·斯科特在他职业生涯的中期 差点破产,据说是因为“财务困难让他身心疲惫”,他也因此在 61 岁时就去世了。人们估计, 由于没有著作权保护,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仅在欧洲就使她少收入了 20万美元(相 当于现在的数百万美元)。 当然,如果狄更斯精彩的人物刻画或朗费罗的抒情诗歌没有来到大洋彼岸,最大的受害者 应该是美国读者。显而易见,在任何领域,如果没有金钱的激励或犒赏,创作活动都会停止。 因此,狄更斯成为积极呼吁议会实施著作权保护的先驱之一。正如他所言,只有通过立法要求 美国出版商为作者支付版税,美国文学才会繁荣;如果出版商可以免费出版外国作品,那么文 学创作肯定会受到打击。 但是,在 Web 2.0 时代,肆意的盗版活动比比皆是。“?商们,请保护好自己的领地!”在 2006年 5月的美国图书展览会上,约翰·厄普代克提醒书商们说。74岁的厄普代克那天情绪 高涨、充满活力,不断地向读者宣传他的思想。与厄普代克持不同观点的是《连线》杂志的“特 立独行者”凯文·凯利,他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宣言来支持他“通用图书”(universal book)的概念。 凯文·凯利宣称,数字化技术和无限复制的文本将不可避免地使持续了几百年的著作权保 护成为过去时,我们将无法继续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所有文本都将免费获得。这有点类似 于由于我们的汽车有可能被盗,于是我们就将车钥匙插在锁孔里,不熄火,将车门打开,以便 小偷偷走。 在凯利看来(尽管他已经从自己出版的几本书中得到了不菲的版税),图书的价值不在于专 业作家冥思苦想、辛苦耕耘的付出,而在于被业余者称为的注释、标签、链接、“个性化编辑、 鉴别、展示、标注、转移和组合”等行为。凯利认为,“真正的魔法世界就要出现了……每一本 书的每一页都将被交叉链接、编码、引述、提取、分析、加注、再创作、重新组合以及熔炼成 新的文化”。换句话说,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大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本身并不重要,在今天 的数字化世界中,最重要的是注释、链接和重新组合原文。菲茨杰拉德的大作只不过是为创作 真正的杰作开了个头,我们对原文进行注释、重新组合和标注而产生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杰作。 菲茨杰拉德不过是一位熟练工。对凯利而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真正价值在于业余者对原文 进行的改编。 凯利认为,将来作者的收入不是从售书中得来的,而是来自于“原创者的权利、个性化、 附加信息、广告价值、赞助、订阅收入——简而言之,就是那些不能复制的权利或价值”。这就 是古老的剃刀刀片(the old razor blade business model)① 商业模式,图书是白送的,作者 只能从推销活动、签?活动或公众演讲中得到收益。 但图书不是剃刀,读书也不是在刮胡子。正如厄普代克在书展上大声疾呼的那样:“对大多 数人而言,图书是人性的反映。”当大多数的作家、作曲家、制片人不能依靠自己的工作生活下 去时,人类又能创造出多少作品呢?不再有作为谈资的新书,不再有作为促销活动的新演出, 不再有可以致谢或采访的新作家,不再有作为广告媒介的新音乐,文化以及依赖于文化的各种 产业都会随之衰退和消失。 凯利认为保护复制的权利可以“使成千上万的网民将自己的技艺直接出售给观众,从而获 得生活费用,这必将创造出人类有?以来最大的成就”。但这种模式真的值得保护吗? 第五章 音乐消逝之日(下)(2) “流血”的墨迹 传统的报纸和杂志也受到免费网络信息和广告的打击。报纸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和相关利 润都大幅下降。甚至报纸的版面也开始变小,2007年 1月,
本文档为【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280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3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05
浏览量: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