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学第五章节第五节冰川地貌跟冰缘地貌

地理学第五章节第五节冰川地貌跟冰缘地貌

举报
开通vip

地理学第五章节第五节冰川地貌跟冰缘地貌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要求:了解冰川作用,掌握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了解冻融作用,掌握冻土地貌的类型冰川运动 流速慢,年数十至数百米。 沿程流向上,坡度大则流速大(2000m/a),坡度缓,流速小(20-100m/a)。 横向上,中央快两边小;纵向上,上快下慢。垂直方向上,表面快,底部慢。 夏季快,冬季慢。粒雪盆一、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 (一)冰川作用 1。冰蚀作用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磨蚀(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运动时岩块被拔起带走,这就是拔...

地理学第五章节第五节冰川地貌跟冰缘地貌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要求:了解冰川作用,掌握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了解冻融作用,掌握冻土地貌的类型冰川运动 流速慢,年数十至数百米。 沿程流向上,坡度大则流速大(2000m/a),坡度缓,流速小(20-100m/a)。 横向上,中央快两边小;纵向上,上快下慢。垂直方向上,表面快,底部慢。 夏季快,冬季慢。粒雪盆一、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 (一)冰川作用 1。冰蚀作用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磨蚀(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运动时岩块被拔起带走,这就是拔蚀(掘蚀)作用。冰川侵蚀力的強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強。(2)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強。(3)携帶石块的数量。携帶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強。(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5)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6)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冰蚀湖 2。冰川的搬运作用大陆冰川可以把大片基岩搬走;山岳冰川的搬运能力也不小。“漂砾”冰川通过磨蚀、拔蚀、雪崩和山坡上的块体运动获得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运动冰碛(如:表碛、内碛、底碛、侧碛和中碛)冰川侧碛冰川底碛冰川内碛冰川表碛3。冰川堆积作用 堆积物:冰碛物 组成:漂砾(特大的石块)、砾石、砂和粘土等堆积物混合组成。 特征:缺乏分选,磨圆度差,棱角分明。(二)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类。2.1冰蚀地貌 (1)冰斗——分布最普遍 特点: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外形呈围椅状。 组成: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的冰坎(冰斗槛)。 成因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具有指示雪线的意义,可以根据古冰斗底部的高度来推断当时雪线的位置。(2)刃脊、角峰 当山岭两坡发育了冰斗,随着冰斗的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岭脊不断变窄,最后形成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 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如珠穆朗玛峰,外形呈巨大的金字塔形。(3)削断山嘴、U型谷、悬谷(4)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可以沿谷进入很远,原来的冰谷便成峡湾。(5)羊背石 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远望状如羊群,故称羊背石。2。冰碛地貌 a.)冰碛丘陵冰川消融后,原有的表碛、內碛、中碛沉落于底碛,并受到冰川谷底地形影响,堆积成坡状起伏的丘陵,称为冰碛丘陵。b.)侧碛堤与终碛(堤) 侧碛堤:侧碛和表碛共同堆积而成的,位于冰川谷两侧,呈堤状向冰川上游延伸至雪线。 当冰川末端补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弧形长堤,称为终碛垄(堤)d.)鼓丘:鼓丘是由冰积物组成的一种丘陵。3。冰水堆积地貌 它们大多数是原有冰碛物,经过冰融水的再搬运、再堆积而成。 主要有冰水扇、冰碛湖、季候泥、蛇形丘等。4。冰面地貌4。冰面地貌冰面湖冰面河冰瀑布冰蘑菇二、冻土地貌(一)冻土1定义: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或岩),称为冻土。2分类:按其处于冻结状态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3特征:地下冰的存在4分布我国多年冻土分为高纬度和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规律:平面分布服从纬度地带性规律,即往约往纬度高的地方冻土厚度越厚。垂直分布受当地海拔高度的控制。中国冻土分布(二)冻土地貌 冻融作用: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营力,它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堆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冻土地貌也可称为冰缘地貌。冰缘原指冰川边缘地区,现已泛指所有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大致与多年冻土区相当。(二)冻土地貌1.石海基岩经过剧烈的冻融风化,岩石崩解,产生大片巨砾岩屑,堆积在平缓的地面上,形成石海。气温在0℃上下频繁波动,有利于岩石的冻融崩解。石海 (王绍令摄于青藏高原风火山垭口)2。构造土 泥质构造土是土层冻结之后,温度继续降低,引起地面收缩,或土层干缩,产生裂隙而成。 泥质构造土石质构造土中最典型的是石环。在颗粒大小混杂而又饱含水分的松散土层中,冻融作用产生的垂直分选和水平分选。石带(摄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石环3.冻胀丘与冰椎 地下冰的冻胀而使地面形成丘状的冻胀丘。冻胀丘多分布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形较平缓、土层较厚、土质较细的地区。 冰椎是在寒冷季节流出封冻地表和冰面的地下水或河水冻结后形成的丘状或椎状冰体。冻胀丘4.热融地貌  热融地貌是指由热融作用产生的地貌。热融地貌分为热融滑塌和热融沉陷两种。
本文档为【地理学第五章节第五节冰川地貌跟冰缘地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91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诺诺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8-12-02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