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沈祖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沈祖炎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沈祖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 沈祖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 沈祖炎 (主要成就是在土建领域中的钢结构方面) 男,1934年6月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 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理论和工程结构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高层建筑钢结构、大 跨度空间结构、结构稳定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在国际钢结构 工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成果被我国多本国家规范所采用,为我国自己的钢结 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填补我国在高层钢结构工程领域的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沈祖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 沈祖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 沈祖炎 (主要成就是在土建领域中的钢结构方面) 男,1934年6月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 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理论和工程结构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高层建筑钢结构、大 跨度空间结构、结构稳定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在国际钢结构 工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成果被我国多本国家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所采用,为我国自己的钢结 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填补我国在高层钢结构工程领域的空白作出了显著的贡 献。其专长是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和高层钢结构抗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建设部、冶金部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 奖1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9项,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一等奖2项。近年来发表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2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多部著作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奖一、二等奖。 1987年被授予上海市普通高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88年获国家全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5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2000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祖炎教授,1934年6月生于浙江杭州。1951年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1955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本科毕业,1966年同济大学博士学位层次研究生毕业。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国家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及评估委员会主任、美国结构稳定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钢木结构委员会委员等。现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专家,并被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薄壁型钢轻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副会长等。 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近50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主编和参编与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有关的规范、规程11本,主持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2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抗震性能和试验研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0名,硕士研究生64名。不少已成为学术骨干和技术领导。可谓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为中国的钢结构学科发展和钢结构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钢结构稳定、抗震及非线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 1955.8至1980.12,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室副主任 1980.5至1982.1,美国里海(Lehigh)大学,访问学者 1980.12至1982.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1982.2至1984.8,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84.8至1994.11,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副院长 1988.8至1996.5,国家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9.3至今,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 1944.11至今,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11至今,土木工程防灾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近50年。主持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2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抗震性能和试验研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项。 1.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1993,建-2-003-04 2.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1996,12-3-007-02。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1990,设-3-004-05。 4.空间网格结构的稳定性、极限承载力及合理形体的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990,90-06601。 5.钢结构框架体系分析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2002,2002-146。 6.《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及其科学研究民工程实践基础,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 7.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钢屋盖的试验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2000,002047。 8.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1998,982059。 9.上海广播电视塔地震工程试验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1994,94-2-0505。 10.上海大剧院屋盖钢结构设计与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1999,992045。 11.空间网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996,962010。 12.现代钢结构非线性分析及CAD软件,中国高校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2000,2000-214。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主编和参编与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有关的规范、规程13本,主要论著有: 1.沈祖炎、李国强、陈以一、张其林、罗永峰,《钢结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钢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已出有第二版了) 3.沈祖炎主编,黄文忠、沈德洪副主编,《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李国强、沈祖炎,《钢结构框架体系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沈祖炎、陈扬骥,《网架与网壳》,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6.欧阳可庆、沈祖炎等:《钢结构》(全国推荐教材),建筑工程出版社,1991 7.沈祖炎、严慧、马克俭、陈扬骥,《空间网架结构》,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8.Z.Y.ShenZ.S.SongFEM Analysis of Steel Members Connections Considering Damage Accumulation Effects under Cyclic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 Engineering, 2004, 9(1):42-62 9.Z.Y.Shen.Y.Q.LiY.F.Luo, 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2004,4(4):289-300 10.Z.Y.Shen.Q.L.Zhang, 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Steel Memb 主要研究成果 “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制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获1990年国家科技 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空间网格结构的稳定性、极限承载力及合理形体的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双向压弯构件弹塑性稳定及压弯构件相关公式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空间网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获199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钢结构框架体系分析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获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及其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基础”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钢屋盖的试验研究”、“上海大剧院屋盖钢结构设计与研究”及“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分别获2000、1999及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塔地震工程试验研究”获1994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教改方面,主持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出版著作近20部,主要著作有:《钢结构学》、《钢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网架与网壳》、《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发表论文300余篇,主要论文有:《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Improvements on the Arc-Length-Type Methods》、《FEM Analysis of Steel Members Considering Damage Cumulation Effects Under Cyclic Loadings》、《圆钢管相贯节点滞回特性的实验研究》、《高层钢结构考虑损伤累积及裂纹效应的抗震分析》、《拱支网壳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对称截面铝合金挤压型材压杆的稳定系数》等。 主编和参编的规范规程 主编和参编有关的规范、规程13本,主要包括:主编海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上海市《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CECS《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等,参编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上海市《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轻型钢结构制作及安装验收规程》等。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方面,沈祖炎教授建立了能考虑损伤、损伤累积和裂缝效应的钢材本构关系、各类构件和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以及梁、柱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弹塑性刚度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钢结构静力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统一计算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不但能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承载力、弹塑性整体稳定、弹塑性抗震等进行更符合实际的分析,而且还能计算出地震后结构和构件的损伤程度、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带损伤结构在后继地震时的反应、损伤和裂缝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属创新。1992年颁布的由沈祖炎教授主编的上海市标准《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是中国第一本关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标准,使中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有标准可依,对于中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发展功不可没。祖炎教授是第 一、第二、第三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在任内完成了中英两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结论的互认,为中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沈祖炎教授的以上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多次被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和出国讲学,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受到尊重。前,在沈祖炎教授的带领下,他的课题组继续承担着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纵向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需要解决的力学问题”及面上项目“现代大跨度非刚性结构体系的集成化分析”、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现代建筑钢结构的静动力非线性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上海市建委项目“上海地铁枢纽站突发事故易损性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等等。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上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如“复杂空间结构分级分批张拉索张力施工控制值确定方法”、“高强度螺栓非标型抗滑移面连接性能试验”、“上海南站钢屋盖结构静动力性态分析研究”、“北海机场航站楼风荷载研究”、“东莞大剧院结构静动力分析计算”、“火电厂主厂房坑震性能研究”, 钻研,在寂寞和艰难中坚守 300多篇论文,近20部著作,11本钢结构有关的规范、规程, 4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和20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问题研究,25项科技进步奖……这一串串令人叹服的数字,与沈祖炎教授漫漫50年的钢结构人生紧 紧连在一起。 与钢结构结缘是在上世纪50年代,王达时、李国豪等博学之师为同济51级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讲授钢结构、钢桥设计课,有一位同学听得尤为专注,他就是班上年龄最小、成绩最优异的学生沈祖炎。两位名师的引领激发了他对钢结构的无限兴趣,并由此影响他一生。 1955年,沈祖炎毕业留校任教。那是钢结构"十分沉闷"的年代,由于国内钢材紧缺,钢结构实际应用非常有限,既申请不到科研课题,也难于遇上工程建设项目,钟情钢结构的沈祖炎在这样的环境里起步,艰难重重。 参编国家钢结构规范是一个契机。1962年,沈祖炎受邀参与编写我国第一本《钢结构设计规范》,主要负责计算。在一天天埋头试验、理论分析过程中,他逐步提炼出一些计算公式,慢慢加深了对构件稳定理论的许多认识。不久,他又参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后又主编《轻钢结构设计规程》《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随着一个个规范相继问世,积累愈多,他对钢结构的思考也就愈宽愈深。 80年代,钢结构开始兴起,从前的一切积淀就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如果你认定这个研究方向有发展前途,坚持走下去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他给予年轻人珍贵的学术经验。 真知灼见,在理论和实践中闪光 在钢结构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沈祖炎教授不仅学术之花盛开,他还在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建设中担纲重任,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光荣记录。 翻开沈教授一本本结集的学术成果,研究之系统、全面给人印象深刻。研究涉及大跨度、高层以及轻型钢结构;研究涵盖钢结构非线性理论、结构稳定与抗震、结构损伤累积效应分析、大型复杂结构关键科学问题等几大重要方向。"沈老师是集大成的大家!"在读博士生小罗说。 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接工程实践,炼就了沈教授一双睿智的眼睛。赵宪忠从1994年起跟随沈教授硕博连读,学习伊始,亲眼所见的一件事令他惊叹折服。那是1994年秋,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钢屋盖模型试验前夕,就在结构工程所的实验室,绕着由几千根杆件组成的庞大结构模型,沈教授走上两圈,一眼就指出哪块部位、甚至具体到哪几根杆件需要着重观察。一经试验,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正是这双慧眼,为多个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把关。1995年初夏,上海大剧院6075吨的钢屋盖实施整体吊装,时任顶部钢结构整体提升副总指挥的沈教授头戴安全帽,在工程现场坐镇指挥,20小时协同作业,钢屋盖成功吊装。还有国家大剧院,浦东国际机场,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了他在结构上的护航保驾,人们对这些大型建筑的安全更加放心。 培植梯队,为学科发展注入活力 "沈教授不仅个人在钢结构领域成就卓著,而且还亲手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对同济钢结构学科的持续发展贡献很大。"周家伦书记说。 留日多年的吴明儿老师2004年底新加盟我校,在决意回国时,他的目光锁定同济,因为"沈祖炎"这个名字在日本钢结构学界享有很高知名度,让他心动的还有"沈教授领衔的那支响当当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梯队"。 此言不虚。李国强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是他的主研方向;陈以一教授,致力于钢结构抗震与轻型钢结构体系研究;张其林教授,主攻新型结构技术研究;丁洁民教授,同济建筑设计院的带头人……他们都是沈教授的优秀弟子,如今都已成为钢结构几大重要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专家。这一支支优良团队的崛起,让同济钢结构学科广受瞩目,成了学子们竞相投奔的热门。 对于沈教授关注学科长远发展这一点,近年来毕业留校的几位青年博士也有真切同感。正是在尊师的鼓励下,赵宪忠、李元齐、孙飞飞三位年轻人在留校两年内就分赴英国、日本、意大利做博士后研究或开展合作交流。回国后,沈教授又与他们坐在一起,谋划最合适每个人的研究方向。 "钢结构还在不断上升期,对我们也是重要机遇期,我的身体还很好,愿意与年轻同志一道,将钢结构的应用研究领域继续向前推进。"沈教授说。 本科教学重启迪 作为大学教师,沈祖炎认为,教学肯定是第一位的。因为大学的职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因而教师的教学可说是责任重大,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而且要采取最有效的办法来培养学生。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此,沈祖炎深有体会,给学生上一节课,用来准备的时间肯定比一节课要多几倍。一直以来,他养成了第二天要上课,头天晚上一定要安心备课的习惯,“年轻的时候知识储备少一些,为了备好课,每一章都要找几十篇相关的文章来充实外围知识,精心挑选出能在课上用得到的,这样心里才有底。”在后来的教学生涯里,备课成了沈祖炎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认为,教授一门课程几十年,可以抱着一本讲义一教到底,容易给学生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这样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实际上也是,同一门课程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应该是有新内容不断充实进来的,只有将这些新知识融入课程里面,学生才能学到新东西。 用足心思备课只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至于怎么教才能取得好效果,沈祖炎的方法说起来简单,可要做起来却不容易。他在开始上课的时候,通常要对学生摸底,或进行小测验、或谈话,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要在了解学生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的进度、难度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沈祖炎采取了分层教学的办法,“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可能吃不饱,可以让他们再学深入一些;有的接受慢一些,这就要等一等。而在整体上,主要是考虑中间的学生,以便让最多的学生学好知识”。 沈祖炎在教学上的精益求精,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板书究竟应该怎么写、写多少,前后顺序怎么安排等都要在他心里仔细盘算一番。他总结出的板书经验是,第一不能乱,否则学生看不懂,要有顺序、轻重有别,让学生好把握,也便于抄写。第二是不能一上课就抄满黑板,这样学生看着心里容易犯堵。第三是板书也不能太少,这样学生有可能记不住重点。 回想自己的本科教学生涯,沈祖炎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是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是在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后,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从而达到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独立思考的境界,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学生自己想动脑筋了,将来肯定会有出息。” 培养人才严字当头 开始带研究生后,沈祖炎对于他们的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甚至让人有点“蛮不讲理”的感觉。为什么呢?从修学分来说,一般的硕士研究生只要修满36个学分就够了,但是当他的学生就不行,至少要修满50个学分。 沈祖炎对此的看法是,研究生和大学本科生有区别,研究生是为专业学科培养接班人,要学生修这么多学分,主要是让学生打好基础,不仅要有厚度,还要有宽度。当然,他也知道,要修这么多学分,对学生评奖学金会有影响,因为修的课程多就不可能门门都优秀,但是,就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利益远远大于失去的奖学金。后来,报考他的学生都知道,要读他的研究生首先就要有准备,那就是学习再学习。实际上,他带的研究生中,有的甚至修的学分比他要求的还要多,目的就是要向专业的纵深发展。 一方面是对研究生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沈祖炎对待他们也有宽松时候,当然,这种宽松并不是放松,而是放手让学生自我成长。这方面,最能体现的就是研究生的开题。一般情况下,导师有什么课题,其研究生就围绕导师的课题开展研究。但是,沈祖炎对学生并不这样要求,他的要求是学生自找选题,如果学生一定要跟着他做,他也不反对。他说,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跟着导师的课题转,有可能不是其本身的兴趣所在,很难深入下去。再者,如果学生没有独立研究的精神,只是被动地为了拿学位而应付,也很难达到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所以,沈祖炎在他的研究生开题时,总是先让学生自己拟定一个研究方向,学生按照研究方向查资料、看文献,然后师生一起商量,看看拟定的题目是否合适。据他介绍,一般他带的研究生都要反复两三次,最后才定下一个主题。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做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理念,又能通过题目的筛选,找出符合学生兴趣、特长的研究方向,为其今后的科研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实际上已经把论文的50%完成了。”在开始做研究之后,沈祖炎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搞科研的能力,强调做学术一丝不苟的精神。他常给学生讲,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负责把学生带进学术殿堂的大门,进门之后,更多的是靠学生的悟性寻求独立发展。 追寻育人的乐趣 沈祖炎说,教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可以有很多种组合方式,讲台其实是一个展示的舞台。他常说,教书育人,有没有兴趣可以作为一块试金石,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感到其中的乐趣。他谈到,一个 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倘若没有兴趣,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的。这种乐趣,在沈祖炎的教学生涯里比比皆是。比如琢磨学生其实也有很多乐趣。从“文革”前的学生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倘若不把学生琢磨透,还抱着30年前的老讲义上讲台,明显不行。 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沈祖炎可说是超级称职。在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之后,沈祖炎做的一些事情似乎已经超出了教学的范围,但他的这种“超纲”的举动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欢迎。他在课余会找学生谈心,从生活到学习等,大家在一起就像朋友一样地聊天。这种聊天的过程中,于他来说,不仅有着对学生求知、做学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着考察学生特点,为学科挑选好苗子的深层含意。 在沈祖炎眼里,看着自己的学生从进入大学学习到走进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无疑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于学生,他常常鼓励他们要冲破自己“框框”的束缚,走自己的路,希望他们发展得比老师更强。所以,他不仅要教学生,还要为学生的发展谋划。常常为了学生的发展,他还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让出一些道路来。比如在钢结构领域,他教出来的学生开始独当一面时,有可能与自己的科研选题发生冲突。这时候沈祖炎就主动避让,学生站出来挑大梁。此外,在一些全国、国际会议上,他也尽可能地推荐他们参会,让这些青年才俊崭露头角,让他们在专业领域尽快地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这种追寻育人乐趣的过程中,沈祖炎收获了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材。而面对国家给予他的名师称号,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这是对他教学的肯定”。现在,年过七旬的他,依然奔忙在钢结构领域,作讲座、编写教材、主持重大课题、指导青年教师等。对于他来说,教学、科研早就与生活融为一体,而育人的无穷乐趣更是在血液里欢快地奔腾着。 沈祖炎: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变化明显 沈祖炎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01月15日13:08 来源:《科学时报》 我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1966年同济大学结构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于1980年~1982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后回国在同济大学教书。经历了学生与老师身份的变化,也观察了国内国外师生关系的不同,觉得目前的师生关系有了一些变化,其中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变化明显。 研究生时代: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1962年开始读研究生,那时是四年制,没有学位制度,类似于现在的博士研究生,有两个导师指导我,一位是王达时老师,一位是李国豪老师。王先生主要负责制订培养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例如研究生应该学些什么课程。李先生有一个研究室,我当时在那里作研究写论文,李先生对于研究方向规划得很细,当时有很多研究生和一些青年教师一起作研究。 李先生的研究室有几个研究方向,我们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做,李先生自己也作研究。我们每周有一个上午大家轮流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进展,等于是向老师与其他同学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大家一起讨论,提出一些想法。李先生做的题目我们也可以提意见。我们通过这种讨论的方式慢慢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下来了。我当时二十几岁,与老师、同学都相处融洽。 总的来说,我读研究生时,两位老师在研究方向上把关很牢,根据每个人的研究兴趣,讨论我们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把握方向,指明前景,激发研究兴趣。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我们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而是要求我们拿出自己的想法。那个阶段为我们培养科研兴趣、学会方法、培养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感觉,导师的确是在非常用心指导我们的科研方法,培养我们独立创造的能力,在学科前沿共同讨论研究和引导。当时我们与导师的接触是非常频繁、非常密切的,感情也非常融洽,没有看到老师就很感觉怕或者很疏远的感觉,我们对老师非常尊重,是感情上自发的尊重。 美国的导师与研究生有雇佣关系 我1980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1982年回国,发现在美国有一种说法,“研究生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后来我观察了一下,的确有这种情况,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是雇佣关系,导师出了钱,学费、生活费都给研究生, 研究生就给老师做事。 美国导师缺少一种关怀、培养的观念,更没有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观念,他们也不提这个东西,就是导师有钱了,请研究生来做,这种市场经济中商业交换的概念比较多。 有些导师觉得学生干活很好,总想多留学生一段时间在身边,做廉价劳动力,而不让学生毕业。有些研究生对导师恨极了,美国有的师生关系非常紧张。 自己对研究生重培养 回国后我做了研究生导师,就思考该采用哪种方式带研究生,我觉得还是按照我们原来的那种国内的方式比较好。 我认为,研究生培养是为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所以我们带研究生不是让研究生帮我完成科研任务,而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这是一种责任,也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因此应该把培养的事情、关怀人的事情摆在主要位置。 我带研究生主要着眼于培养,根据他的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我坚决反对把研究生当成劳动力。现在也有一些导师接了很多项目,让研究生帮他完成,这些项目与研究生培养关系不大,导师培养的意识非常差,所以研究生也觉得是帮导师打工了。 此外我是在考虑怎样把研究生的能力全面提高。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我要求他们念的学分特别多,别的老师要求三十几个学分,我要求他念五十几个学分。学生正是年轻的时候应该好好学,所以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比较饱满,我认为他需要学的我都要让他学,也不要求他非要做我的课题。 做论文的时候,我还是坚持李先生和王先生培养我们的观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研究的能力。我很少去告诉他们下一步去做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他们摸索不出来我指点一下。因为我没有让他们做项目,时间上他们自己可以有一个调节。 到目前为止,我带了100多位研究生,毕业后和我的关系都非常好。他们觉得做我的研究生的确很苦,因为我的要求很高,学习课程也排得比较紧,到工作单位之后他们觉得这种苦是值得的,读研期间学的课程是有用的,学到了一些方法、能力,做工作都比较得心应手。 我认为,一有雇佣关系,研究生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就被压制住了。做导师的就有责任爱护自己的学生,而不是通过研究生来做项目。我也有一些项目,会找年轻老师帮我做。除非项目与学生的研究方向是紧密结合的,可能会让他实践,如果不相关,我就不会让他做,这些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是可以接触到的,何必在研究生期间就做呢? 所以,老师以身作则很重要。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做得好,学生会把老师当做一个榜样,做得不好,他们可能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就对自己放松了。(孙琛辉/采访整理) 学校召开座谈会祝贺沈祖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12-19 沈祖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名至实归、众望所归!'12月16日下午,土木新大楼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土木学院各系的师生代表和部分职能部处代表,大家纷纷向沈教授表示祝贺,对他长期致力于钢结构理论及其设计的研究,为我国钢结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钦佩和崇敬。 校党委书记周家伦、校长万钢到会向沈教授表示祝贺,希望他保重身体,带领学术梯队进一步推动同济钢结构学科发展。李永盛、李国强、周祖翼等校领导以及孙钧、项海帆、范立础、卢耀如等多位院士也一并出席了座谈会。与会者中,还有沈教授共事多年的同事,有他悉心教导、如今亦卓有成就的学生,也有刚刚加盟同济的新人,一句句肺腑之言表达着对这位长者由衷的感激和景仰之情。 会上,沈祖炎教授十分感谢学校多方面给予的支持,谈起自己的学术道路,他希望有一点能对青年学者有所启发:'如果你认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发展前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他说,上世纪50-80年代,钢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少,很难申请到科研课题,他就静下心来研究基础理论。近20年来,钢结构兴起,他就有机会将积累的理论成果运用到重大工程建设当中。沈教授表示,目前钢结构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广泛,他希望与其他同事一道将钢结构的应用研究领域再向前推进。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 沈祖炎 (主要成就是在土建领域中的钢结构方面) 男,1934年6月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 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理论和工程结构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高层建筑钢结构、大 跨度空间结构、结构稳定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在国际钢结构 工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成果被我国多本国家规范所采用,为我国自己的钢结 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填补我国在高层钢结构工程领域的空白作出了显著的贡 献。其专长是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问题和高层钢结构抗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建设部、冶金部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 奖1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9项,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一等奖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多部著作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奖一、二等奖。 1987年被授予上海市普通高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88年获国家全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5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2000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祖炎教授,1934年6月生于浙江杭州。1951年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1955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本科毕业,1966年同济大学博士学位层次研究生毕业。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国家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及评估委员会主任、美国结构稳定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钢木结构委员会委员等。现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专家,并被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薄壁型钢轻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副会长等。 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近50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主编和参编与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有关的规范、规程11本,主持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2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抗震性能和试验研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0名,硕士研究生64名。不少已成为学术骨干和技术领导。可谓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为中国的钢结构学科发展和钢结构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钢结构稳定、抗震及非线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 1955.8至1980.12,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室副主任 1980.5至1982.1,美国里海(Lehigh)大学,访问学者 1980.12至1982.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1982.2至1984.8,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84.8至1994.11,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副院长 1988.8至1996.5,国家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9.3至今,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 1944.11至今,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11至今,土木工程防灾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近50年。主持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2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抗震性能和试验研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项。 1.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1993,建-2-003-04 2.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1996,12-3-007-02。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1990,设-3-004-05。 4.空间网格结构的稳定性、极限承载力及合理形体的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990,90-06601。 5.钢结构框架体系分析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2002,2002-146。 6.《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及其科学研究民工程实践基础,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 7.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钢屋盖的试验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2000,002047。 8.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1998,982059。 9.上海广播电视塔地震工程试验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1994,94-2-0505。 10.上海大剧院屋盖钢结构设计与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1999,992045。 11.空间网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996,962010。 12.现代钢结构非线性分析及CAD软件,中国高校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2000,2000-214。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主编和参编与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有关的规范、规程13本,主要论著有: 1.沈祖炎、李国强、陈以一、张其林、罗永峰,《钢结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钢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已出有第二版了) 3.沈祖炎主编,黄文忠、沈德洪副主编,《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李国强、沈祖炎,《钢结构框架体系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沈祖炎、陈扬骥,《网架与网壳》,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6.欧阳可庆、沈祖炎等:《钢结构》(全国推荐教材),建筑工程出版社,1991 7.沈祖炎、严慧、马克俭、陈扬骥,《空间网架结构》,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8.Z.Y.ShenZ.S.SongFEM Analysis of Steel Members Connections Considering Damage Accumulation Effects under Cyclic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 Engineering, 2004, 9(1):42-62 9.Z.Y.Shen.Y.Q.LiY.F.Luo, 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2004,4(4):289-300 10.Z.Y.Shen.Q.L.Zhang, 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Steel Memb 主要研究成果 “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制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获1990年国家科技 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空间网格结构的稳定性、极限承载力及合理形体的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双向压弯构件弹塑性稳定及压弯构件相关公式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空间网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获199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钢结构框架体系分析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获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及其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基础”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钢屋盖的试验研究”、“上海大剧院屋盖钢结构设计与研究”及“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分别获2000、1999及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塔地震工程试验研究”获1994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教改方面,主持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出版著作近20部,主要著作有:《钢结构学》、《钢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网架与网壳》、《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发表论文300余篇,主要论文有:《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Improvements on the Arc-Length-Type Methods》、《FEM Analysis of Steel Members Considering Damage Cumulation Effects Under Cyclic Loadings》、《圆钢管相贯节点滞回特性的实验研究》、《高层钢结构考虑损伤累积及裂纹效应的抗震分析》、《拱支网壳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对称截面铝合金挤压型材压杆的稳定系数》等。 主编和参编的规范规程 主编和参编有关的规范、规程13本,主要包括:主编海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上海市《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CECS《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等,参编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上海市《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轻型钢结构制作及安装验收规程》等。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方面,沈祖炎教授建立了能考虑损伤、损伤累积和裂缝效应的钢材本构关系、各类构件和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以及梁、柱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弹塑性刚度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钢结构静力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统一计算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不但能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承载力、弹塑性整体稳定、弹塑性抗震等进行更符合实际的分析,而且还能计算出地震后结构和构件的损伤程度、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带损伤结构在后继地震时的反应、损伤和裂缝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属创新。1992年颁布的由沈祖炎教授主编的上海市标准《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是中国第一本关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标准,使中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有标准可依,对于中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发展功不可没。祖炎教授是第 一、第二、第三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在任内完成了中英两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结论的互认,为中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沈祖炎教授的以上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多次被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和出国讲学,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受到尊重。前,在沈祖炎教授的带领下,他的课题组继续承担着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纵向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需要解决的力学问题”及面上项目“现代大跨度非刚性结构体系的集成化分析”、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现代建筑钢结构的静动力非线性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上海市建委项目“上海地铁枢纽站突发事故易损性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等等。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上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如“复杂空间结构分级分批张拉索张力施工控制值确定方法”、“高强度螺栓非标型抗滑移面连接性能试验”、“上海南站钢屋盖结构静动力性态分析研究”、“北海机场航站楼风荷载研究”、“东莞大剧院结构静动力分析计算”、“火电厂主厂房坑震性能研究”, 钻研,在寂寞和艰难中坚守 300多篇论文,近20部著作,11本钢结构有关的规范、规程, 4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和20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问题研究,25项科技进步奖……这一串串令人叹服的数字,与沈祖炎教授漫漫50年的钢结构人生紧 紧连在一起。 与钢结构结缘是在上世纪50年代,王达时、李国豪等博学之师为同济51级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讲授钢结构、钢桥设计课,有一位同学听得尤为专注,他就是班上年龄最小、成绩最优异的学生沈祖炎。两位名师的引领激发了他对钢结构的无限兴趣,并由此影响他一生。 1955年,沈祖炎毕业留校任教。那是钢结构"十分沉闷"的年代,由于国内钢材紧缺,钢结构实际应用非常有限,既申请不到科研课题,也难于遇上工程建设项目,钟情钢结构的沈祖炎在这样的环境里起步,艰难重重。 参编国家钢结构规范是一个契机。1962年,沈祖炎受邀参与编写我国第一本《钢结构设计规范》,主要负责计算。在一天天埋头试验、理论分析过程中,他逐步提炼出一些计算公式,慢慢加深了对构件稳定理论的许多认识。不久,他又参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后又主编《轻钢结构设计规程》《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随着一个个规范相继问世,积累愈多,他对钢结构的思考也就愈宽愈深。 80年代,钢结构开始兴起,从前的一切积淀就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如果你认定这个研究方向有发展前途,坚持走下去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他给予年轻人珍贵的学术经验。 真知灼见,在理论和实践中闪光 在钢结构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沈祖炎教授不仅学术之花盛开,他还在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建设中担纲重任,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光荣记录。 翻开沈教授一本本结集的学术成果,研究之系统、全面给人印象深刻。研究涉及大跨度、高层以及轻型钢结构;研究涵盖钢结构非线性理论、结构稳定与抗震、结构损伤累积效应分析、大型复杂结构关键科学问题等几大重要方向。"沈老师是集大成的大家!"在读博士生小罗说。 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接工程实践,炼就了沈教授一双睿智的眼睛。赵宪忠从1994年起跟随沈教授硕博连读,学习伊始,亲眼所见的一件事令他惊叹折服。那是1994年秋,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钢屋盖模型试验前夕,就在结构工程所的实验室,绕着由几千根杆件组成的庞大结构模型,沈教授走上两圈,一眼就指出哪块部位、甚至具体到哪几根杆件需要着重观察。一经试验,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正是这双慧眼,为多个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把关。1995年初夏,上海大剧院6075吨的钢屋盖实施整体吊装,时任顶部钢结构整体提升副总指挥的沈教授头戴安全帽,在工程现场坐镇指挥,20小时协同作业,钢屋盖成功吊装。还有国家大剧院,浦东国际机场,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了他在结构上的护航保驾,人们对这些大型建筑的安全更加放心。 培植梯队,为学科发展注入活力 "沈教授不仅个人在钢结构领域成就卓著,而且还亲手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对同济钢结构学科的持续发展贡献很大。"周家伦书记说。 留日多年的吴明儿老师2004年底新加盟我校,在决意回国时,他的目光锁定同济,因为"沈祖炎"这个名字在日本钢结构学界享有很高知名度,让他心动的还有"沈教授领衔的那支响当当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梯队"。 此言不虚。李国强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是他的主研方向;陈以一教授,致力于钢结构抗震与轻型钢结构体系研究;张其林教授,主攻新型结构技术研究;丁洁民教授,同济建筑设计院的带头人……他们都是沈教授的优秀弟子,如今都已成为钢结构几大重要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专家。这一支支优良团队的崛起,让同济钢结构学科广受瞩目,成了学子们竞相投奔的热门。 对于沈教授关注学科长远发展这一点,近年来毕业留校的几位青年博士也有真切同感。正是在尊师的鼓励下,赵宪忠、李元齐、孙飞飞三位年轻人在留校两年内就分赴英国、日本、意大利做博士后研究或开展合作交流。回国后,沈教授又与他们坐在一起,谋划最合适每个人的研究方向。 "钢结构还在不断上升期,对我们也是重要机遇期,我的身体还很好,愿意与年轻同志一道,将钢结构的应用研究领域继续向前推进。"沈教授说。
本文档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沈祖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11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