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届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二模

2019届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二模

举报
开通vip

2019届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二模2019届杨浦高三二模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     )...

2019届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二模
2019届杨浦高三二模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     )(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A.游戏用户        游戏非用户       B.游戏玩家        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        游戏菜鸟         D.游戏土著        游戏移民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 “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头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种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②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以后,机器自动写小说、作诗、作曲、作画等程序软件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信息科技强大的艺术功能,多媒体、超文本的便捷操作,大大提升了数字技术的审美水平。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码摄影、手机视频以及层出不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让数字技术工具及其内容承载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生动写照,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现代可视化技术将数码计算、胶片处理、视屏影像等扩大到三维音响和虚拟实体的仿真技术领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宏观世界(如宇宙星云分布)或超微观世界(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甚至一些非感性的科学法则等,都实现可视化处理,中国古代诗论家所推崇的那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诗意胜境,被营造得切切诱人。原本抽象的法则规律和无涉情感的技术工具,借助新技术自身的优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多变的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体验于一体的想象性诗意空间,释放出了无比丰富的感性魅力,蕴含着艺术审美的诗意,它们在带给我们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更新奇的审美享受。有研究者指出过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数字传媒技术的艺术功能和审美特性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形成了现代艺术观念的“祛魅”方式。电脑的“无所不能”和网络传播的“无远弗届”,已经把最便捷的“祛魅”工具交给了普通网民。键盘、鼠标的“屏幕叙事”让“咫尺天涯”凝聚为“瞬间永恒”,只需“挫万物于光标之处”,便能“得精彩于眉睫之前”。人类曾认为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理想”,“但是,电脑与现有通讯线路的联姻将使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目标”。④不过,此时还应该看到,“技术的艺术化”或“艺术的技术性”留给我们的并非都是赏心悦目的诗意享受。 “高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在揭穿迷信、打破神话、终止愚昧的同时,也可能熄灭留存于人们心中的那盏诗意幻想的油灯。阿波罗号登月成功终结了嫦娥舒袖、玉兔捣药的广寒宫神话;试管婴儿的降生给生命孕育的神秘和血缘人伦的神圣打上了问号;直拨电话、光纤通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确实方便快捷,却又消除了昔日那种‘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花盼郎来’‘望尽天涯盼鱼雁,一朝终至喜欲狂’的脸红耳热的幸福感。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还有高速公路上的以车代步和蓝天白云间的睥睨八荒,让人体验到了激越和雄浑,但同时又排除了细雨骑驴、竹杖芒鞋、屐齿苍苔的舒徐和随意。”⑤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审美性给既定的艺术范式造成了影响。网络文学、数字艺术、动漫游戏等,长于采用图文语像汇流的多媒体样式创造出“通感”化的艺术形式。于是,网页顶替书页,“看”代替“读”,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新媒体审美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范式。昔日的“物理艺术”变成了融图像、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作品,它们音画两全、界面旋转、声情并茂、图文并显,完全相异于传统的艺术却能相容于现代技术。覆盖星球的联网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手机等各种电子接收终端,它们的工艺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精致程序和强大功能本身就是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而网页上排列的菜单和指令,各类链接、选择标记、期待点击的变色字符等等,无不蕴藏着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无以穷尽的信息奥妙,足以让欣赏者观古今之悠远、通四海之浩瀚,这不就是审美的境界么!而在艺术审美观念上,数字传媒技术也从多个方面改写了传统艺术审美的逻辑原点。例如,现代技术审美奉行“自娱以娱人”的功能模式,坚守的是“娱乐至上”的文化理念,用草根性视听快感实现消费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从审美主体性上看,新媒体把创作主体的身份从“作家”转换为“写手”,从“艺术家”变成技术“操盘手”,把“人人都可当作家”的梦想变成网络现实,这便是数字传媒特殊性规制的技术审美性的必然结果。3.第③段加点词语“祛魅”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②段空格处,句子安排的合理顺序是(       )(3分)①数字技术在真理与真情之间展现了人类的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情思,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②它把神话和史诗变成现实,把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哲人的求真精神完美地融为一体③数字技术本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④把艺术家的种种超越时空的奇幻想象转化为科学家丝丝入扣的严谨探索A.①③④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5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说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融合与互动的。B.说明科学与艺术本来是人生的两极境界。C.对“技术的审美性”另一面进行了补充说明。D.对“技术的审美性”做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6.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第④段的语言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草①农村长大的孩子跟草最有缘,他们几乎是一起疯长的。田间地头,院落街道,甚至房顶,到处都是草的芳踪,有草的地方就有小孩子的身影。在农村,树需要植,庄稼需要播,蔬菜需要种,这些绿色植物需要精心侍弄,浇水、施肥、管理、看护,唯独草,被称作野草、杂草,人们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孩子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割草。②割草最怵头的是炎热的夏天钻进玉米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身上的汗水如小溪流个不止,玉米叶子刮到裸露的肌肤上,划出道道红印,被汗水蜇得又痒又疼。这个时候,玉米地里的草没法用锄头锄,只能用手薅,薅不动的就用镰刀割。而最惬意的是在苜蓿地里割草,尤其是傍晚时分,小风儿溜溜吹着,苜蓿地平展展的,干起活儿来很清爽。记得有一次,割得累了,我躺在苜蓿上,像躺在绿色的毯子上,听着草丛里虫子的鸣唱,望着白云悠悠的天空,享受着清风蓝天。阳光给簇簇狗尾草穗子镀上了一层亮色,在微风中有些嘚瑟地摇曳。青草的气息一直萦绕在空气中,甜丝丝的,很好闻。③割完草,用箩筐背回家,晾晒在场院里。如果家里养着猪和兔子,就拿一些喂它们,多数情况下,是晒干之后交给生产队牲口棚,算作工分。我们邻村有一个县里的马场,有时候我们把草打成捆用排子车拉过去,卖给马场,赚些家用。草是牲畜的粮食,称作草料。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也。④草的种类繁多,可不像庄稼,只有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等几类,草像天上的星星,不知凡几。小的时候,为了记住草的名字,也是为了消遣,我经常把草的名字跟村里的人名连在一起,编成顺口溜,诸如,燕子荑,找修己;灰灰苕,找军涛;蒲公英,找建东;马齿苋,找福建……当然,许多草的名字我是记不住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了大量植物(包括草)的名称,孔子说,读《诗经》的功能之一便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大自然最原始的亲近。据统计,《诗经》共305篇,其中153篇写到植物,草字头的字满目皆是。如“芾”“荠”“荼”“蓼”“苓”“莪”“茆”……草色青青,绿意幽幽。古人生活的世界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种种草木抬眼即望,伸手可触,物我难分,浑然一体,不像现代人筑城而居,与自然暌违疏离了。屈原的作品中也充盈着草木的世界,尤其是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遗泽后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萧艾也。”(《离骚》)读楚辞也每每从字里行间嗅到青草的气息。⑤草是最低矮的植物,匍匐在大地的胸膛之上。相较于蔬菜、庄稼、树木,草是最无用的东西,牛吃马嚼,任人践踏,与竹头木屑同类,因此地位卑微,遭人轻视。鲁迅在其《野草》中说,野草“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所以,生活在最底层的人被称作草民、草根,上山的土匪被称作草寇。旧时代的平民百姓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就如同草芥蝼蚁,草菅人命是常有的事。⑥然而,卑贱者又何尝没有高贵的一面。草也是大自然之子,也是地球上的生命体,所有的生命一样应该得到尊重。怀有一颗大自然之心的诗人爱称其为“香草”“芳草”“幽草”,在他们笔下,这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著有《杂草的故事》,对杂草予以辩护,他写道:“有时候,一种植物成为杂草,继而成为纵横多国的凶猛杂草,是因为人类把其他野生植物全部铲除,使这种植物失去了可以互相制约、保持平衡的物种。另有一些可怕的杂草则纯粹是人类的短视所致。如果我们想要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去,处理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杂草,我们别无选择。但我们也无法忽视它们的美、它们的丰茂,更无法忽视一个事实——它们正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大部分植物的原型。被人类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杂草也许正努力维护着这个星球上饱受创伤的地方,不让它们分崩离析。”在这本书里,他将杂草比作我们的亲戚。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其实,虽然杂草有时是多余的甚至有害的,但草却是人类生存必要的构成,如果没有草的存在,大地失去了植被,必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山体垮塌,岂不最终和月球一样荒凉?⑦民间多有“仙草”的传说,比如《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盗仙草(灵芝)救了夫君许仙。“神农尝百草”,中国对世界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普遍使用的中草药有5000种左右。人参、灵芝、枸杞、当归、黄芪、茯苓、白芷……这些草药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成为中草药的经典、人类的福祉。草成为仙草灵丹,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谁还敢小视睥睨?⑧如果说散落在世界角角落落的草,像散兵游勇,那么来到草原,就像来到草的根据地、大本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草的世界,草的海洋,莽莽苍苍,横无际涯,绿色的波涛汹涌起伏,草们恣意撒欢儿,自由自在,任风抚慰,任阳光亲吻,盏盏各色各样的小花仿佛星星点灯,叫人心醉神迷。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顽强,它们打不垮,毁不掉,挫不败,这是人类需要向草致敬的最宝贵的品格。8.请对第②段划线句进行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④段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第⑥段多处运用引用,请对其作用加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对本文的构思思特点加以简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12.从体裁角度看,本诗属于______________。(1分)13.以下评论适合本诗的一项是(    )(3分分)A.苍凉萧索B.欢快明朗C.旷达豪迈D.宛转低回14.本诗运用了顶针的修辞,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中出现的两处连接的“城头”等。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7分)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慢骂,拔刃拟之,为将啖之势;真卿足不移,色不变。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丁酉,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战于安州,官军大败,伯仪仅以身免,亡其所持节。希烈使人以其节及俘馘示颜真卿;真卿号恸投地,绝而复苏,自是不复与人言。【注】①馘:左耳。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     )         (2)馆真卿而礼之(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亟以一剑相与(     )   A.一起     B.给我                C.共同参与              D.相互结交(2)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     )   A.告诫     B.皇帝下诏            C.昭告                  D.训斥1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B.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C.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D.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全文看,颜真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20.分析“诏下,举朝失色”一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山舍示学者书归有光①有光疏鲁寡闻,艺能无效。诸君不鄙,相从于此。窃以为科举之学,志于得而已矣,然亦无可必得之理。诸君皆禀父兄之命而来,有光固不敢别为高远,以相骇眩。第今所学者虽日举业,而所读者即圣人之书,所称述者即圣人之道,所推衍论缀者即圣人之绪言,无非所以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而出于吾心之理。夫取吾心之理而日夜陈说于吾前,独能顽然无概①于中乎!愿诸君相与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窃。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则本原洞然,意趣融液;举笔为文,辞达义精,去有司之程度亦不远   。②近来一种俗学,习为记诵套子,往往能取高第。浅中之徒,转相放效,更以通经学古为拙;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其不为所嗤笑者几希。然惟此学流传,败坏人材,其于世道为害不浅。夫终日呻吟,不知圣人之书为何物,明言而公叛之,徒以为攫取荣利之资。要之,穷达有命,又不可必得;其得之者亦不过酣豢富贵②;荡无廉耻之限,虽极显荣,祗为父母乡里之羞:愿与诸君深戒之也。【注】①顽然无概:顽固不化而不知大略。②酣豢富贵:贪图富贵。21.可填入文中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矣    B.焉     C.尔    D.也22.第②段加点字“之”在文中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3.“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在文中强调(     )(3分)A.人与书应当相辅相成。B.人与书应当相通相融。C.读书应当有益于修身。D.读书可以使本心洞明。24.上文两段论述角度不一,请加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本文的现实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70分)26.作文“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在生活上花了很多的时间。譬如我盖的那床被子,现在看来多么奢侈,因为是母亲亲手绣出来的。而且母亲每个星期都会重新缝洗一次。那个年代没有洗衣机,她要到河边去洗,拿木棒槌打,被单洗完以后,用洗米水浆过,等到大太阳的时候把被单搭在竹竿上晒。我盖被子的时候,被单上就有阳光和米浆的味道。我想现在全世界买到最贵的名牌被,大概都没有那么奢侈。”——蒋勋根据上述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2)西山寇盗莫相侵(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 按要求选择:(1)C(2分)(2)D(3分)二. 阅  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3. 数字传媒技术(1分)消解(消除/去除)(1分)了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艺术的神秘感和魅惑力(1分)。(2分)【扣分点】4.D(3分)5.C(3分)6. (4分)入题角度:整散结合、多用整句、排比、文学性(引用古诗)皆可。(1分)举例1分(例子须与角度对应)(如古诗和“细雨骑驴、竹杖芒鞋、屐齿苍苔”的四字句等等)效果1分(须与角度、所举之例对应)主旨1分:使人深刻地感受到数字传媒消解的情感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感。【或:技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技术性/高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消除了诗意的享受/诗意的幻想/诗意的情感。(仅抄写“熄灭留存于人们心中的那盏诗意幻想的油灯”不给分)(1分)】7.(4分)文章首先引出“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因为技术的进步“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数字传媒技术使艺术与技术相融的话题(1分),然后引用生活事例阐明技术不仅创造出艺术新形式,也消除了我们对现代艺术的陌生感/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科技作用于艺术,使人们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更丰富),也消除了艺术的神秘感和魅惑力(1分),另一方面,数字传媒技术也可能使生活的诗意消逝(1分),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审美性给既定的艺术范式造成了影响(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范式,也同时改变了艺术审美的逻辑原点)(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8. (4分)角度:多感官(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的多角度融合),举例:结合角度概述(写出三项角度+举例得2分,写出两项得1分,仅写一项不得分)效果:更立体、形象/全方位/多角度地(1分)主旨:烘托了“草”对“我”童年带来的美好的感受/童年时“草”带给“我”的美好惬意的感受(1分)。 9.(3分)【写可删不给分】不可删去【仅有观点无理由不给分】第④段写的是草有丰富的种类/种类繁多(1分)草具有文化性,丰富了草的内涵(1分),增加了品味草的视角(1分)。 10.(4分)引用古诗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塑造草的艺术性形象(1分),又引用国外名人话语,表明草对人类、地球的鲜为人知的作用/是人类生存必要的构成(1分),【两类引用分角度论述得1分】两者共同证明了作为低贱者的草有高贵的一面(1分)。 11.(4分)本文赋予“草”以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品质。作者先通过叙述儿时割草体验抒发对草的亲近之感(1分),通过引用《诗经》《离骚》表明草是文化载体,增加文化内涵(1分)再通过草的艺术形象体现草对地球的作用(1分),草的打不垮、毁不掉、挫不败/坚韧、顽强的品格,表现草的高贵品格(1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12.古体诗(1分)13.C(3分)14.(4分)诗中多处运用顶针,如城头、凉州、琵琶、故人(1分,除“城头”外须再写出至少两处连接),重复渲染了域外风情、戍边苦楚、友人情深(1分,须与举例匹配,写出至少两点),还形成流畅回环/衔接流畅/回环往复音韵之美的效果(1分),最后表达出不畏艰难,依然要建功立业的豪情(1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15.(1)指挥(2)安排住宿、提供住宿、使(让)……住宿(2分)16.(1)B (2)A(2分)17.D(2分)18. (6分)希烈年轻骁勇,依仗军功为人傲慢,身边将领没有谁敢劝阻他;如果能够派出学识渊博的国家重臣,奉旨宣布圣上旨意,向他陈说叛逆之害,希烈一定会洗心革面,能够不发动战争就使他臣服。【评分点:恃、慢、莫、诚、为(之)、陈、劳、服】19.忠正(忠贞爱国、忠于国家)、刚毅(视死如归)(2分)20. (3分)全朝失色的原因是所有人都知道颜真卿一去凶多吉少(1分),侧面烘托出(1分)颜真卿忠正(爱国)品格(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5分)21.A(1分)22.以记诵套子获取功名利禄。(3分)【抄原文“习为记诵套子,往往能取高第”亦可】23.B(3分)24.(4分)第一段从正面论述(1分)读书应以真实的领悟为首要目的,然后才获取功名/人与书应当相通相融(1分);第二段从反面论述(1分)社会上以套路获取功名的恶劣风气,要深以为戒(1分)。正反角度使论证更有力。 25.(3分)【角度1分,】从正面/肯定角度(1分)阐述人与书应当相通相融(1分),本文的现实意义是读书依然要寻求真学问,读书真正的目的是修养自身,获得成就只是副产品(1分);从反面/批评角度(1分)批评社会以套路获取功名的恶劣风气(1分),本文的现实意义是反思现代社会如此套路依然存在,依然是损害读书真意的重要途径(1分)。
本文档为【2019届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二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学而思爱智康
学而思爱智康是好未来(NYSE:TAL)旗下中小学个性化教育品牌。自2007年成立以来,学而思爱智康始终以“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为使命,秉持“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采用掌握式学习法,自主研发了“i进步”智能教学系统对学习流程进行重构,通过模块化知识点、智能化课后练习、数据化学习结果、大数据全程记录与预测学习轨迹,不断践行“让进步看得见”的承诺。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3-13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