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鲁教版2018年八年级初中化学全套教案(五四制)

鲁教版2018年八年级初中化学全套教案(五四制)

举报
开通vip

鲁教版2018年八年级初中化学全套教案(五四制)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教案(五四制)目录1.1《化学真奇妙》1.2《体验化学探究》2.1《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2.1《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2.2《自然界中的水》2.3《水分子的变化》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3.1《原子的构成》(第1课时)3.1《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3.2《元素》3.2《元素》(第1课时)3.2《元素》(第2课时)3.3《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4.1《空气的成分》4.2《氧气》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5.2《化学反应的表示》5.3《化学...

鲁教版2018年八年级初中化学全套教案(五四制)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五四制)目录1.1《化学真奇妙》1.2《体验化学探究》2.1《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2.1《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2.2《自然界中的水》2.3《水分子的变化》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3.1《原子的构成》(第1课时)3.1《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3.2《元素》3.2《元素》(第1课时)3.2《元素》(第2课时)3.3《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4.1《空气的成分》4.2《氧气》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5.2《化学反应的表示》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6.1《燃烧与灭火》6.2《化石燃料的利用》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案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探究燃烧的条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神奇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变化,认识物质是永恒变化的,能初步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及本质特征。3.通过化学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变的重要途径。教学重点: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并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变的重要途径。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坩埚钳、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镁条、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教学过程:导入:形态万千的物质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就要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这些神奇的变化。板书:神奇的化学变化投影:学习目标环节一: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学生活动:1.列举纸张、饼干能发生的变化2.对列举出来的变化进行分类教师引导: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学生交流:说说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质疑:为什么水沸腾、水结冰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提升:新物质具有不同的组成或结构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2.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不是人类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A石油制成塑料B砂石制取玻璃C矿石冶炼成金属铁D石块磨成石刀过渡:化学学科通过化学变化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我们的祖先从铁矿石中冶炼出了铁,从此我们告别了风雨飘摇的茅草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楼房;我们的祖先以砂石为原料获得了玻璃,我们就跟纸糊窗说了再见,从此感受到了窗明几净的惬意与温暖;我们的科学家由石油制取出了塑料,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化学变化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化学变化是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究得以总结和发展的。接下来进入实验环节。环节二: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及本质特征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演示实验:1.镁条的燃烧[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学生分组实验:1.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小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质疑:有的化学变化往往同时伴随了多种现象。你是根据那个现象来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辨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来过渡:根据实验现象,化学变化除了一定产生新物质,往往也伴随的着的变化。环节三:认识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变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化学变化“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能和热能。而能量不会凭空产生和消失,是物质本身蕴含的化学能转化能光能和热能。学生交流:蜡烛燃烧、电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变过程。小结: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练习: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电灯通电发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能量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提升:获取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时人类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目的。过渡:化学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学科。化学变化不断的为我们创造先进的物质,不断的为我们实现所需要的能量转换。通过化学变化,我们拥有了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翅膀(飞机);我们可以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底(潜艇);它甚至帮我们实现了遥远的太空梦想(神九、神十、天宫一号)……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吗?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变化呢?学生交流:有害的化学变化举例。如何看待有害的化学变化。提升:化学变化有益有害。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控制化学变化朝着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巩固练习:盘点收获:1.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及本质特征3.认识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目的4.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化学变化。感受到化学变化有意思更有价值。板书设计:神奇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形状、状态)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基本目的能量《体验化学探究》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了蜡烛燃烧这个实验,仔细观察了蜡烛燃烧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要设法找出答案,请你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谈谈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明确要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师生共同总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讨论、交流对科学探究各环节要素的理解。 使学生熟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阅读、了解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参与小明同学实验探究,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 学生在阅读小明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基础上实施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共同合作: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以“活动天地1—4”中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为范例,撰写《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实验报告。 分组完成各自的探究报告。 使学生学会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提供资料】科学家在探究活动后进行了反思才得到重大发现,如稀有气体的发现。 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感想。 通过事实说明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的重要性。 【问题】常言道,“三思而后行”,“行后而三思”同样重要,小明同学在实验后,对探究活动的哪一方面进行了反思?做了哪些改进?你认为对探究活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教材,找到答案。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学习资料归纳能力。总结可以从哪些方面反思。 教师提示:还有什么有关蜡烛的实验吗?学生自主提出有关蜡烛燃烧问题的探究活动,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后,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可以多实验几次。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不断的追求的精神。 【盘点收获】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交流讨论,谈收获。 学会概括总结学习内容梳理本节知识 布置作业 《体验化学探究》课后反思本节课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实验探究。小明的探究过程只是一个样例,教师应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有关蜡烛燃烧的问题开展探究。当然,这些问题应在学生能够达到的知识、能力及条件范围内。安排学生分组做不同的实验或者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以呈现多样化的探究方案和结果。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方面对做过的实验探究进行反思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条件继续探究。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2、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3、了解水天然循环的过程,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学习重点:分子的性质【课前预习题】一、水的天然循环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__________变化完成的,在此过程中, ___________为水提供了能量。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的  ___________ ,完成了水资源的 二、水的三态变化1、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水是由大量的  ___________  构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用H2O表示水。水受热时,水分子      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遇冷,水分子      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_,水又由气态变成液态。2、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特征主要有三点:(1)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           _(3)_________________           __三、填空题1.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一滴水含有________________ 个水分子。2.水由冰变为液体,再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 变化;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水的三态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 变化。3.固体的水,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 震动;液态的水,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体积内________________ ;气态的水,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预习你能解释一下雪是怎么形成的吗?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1、把封闭的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的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怎么的变化?2、再将上述针管插入冰块,会有怎样的现象?【知识点】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变化的是___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___。阅读课本有关不同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内容。思考‘不同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特点,并制作成图表形式。【探究二】根据以上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水的净化,掌握分离混合物的方法。2、学会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3、 体会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昆山之路icu常用仪器的管理名人广告失败案例两会精神体会 化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学习重点:1、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法、蒸馏法。2、区别混合物、纯净物【水的净化】探究一:净化黄泥水需要哪几步?进行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沉降:2、过滤:(1)主要仪器(2)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3)玻璃棒的用途:3、消毒:___________________5、蒸馏:_______________探究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完成试验报告[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烧杯、筷子、水、冰糖你认为ishangshushiyan有无不妥之处?如有请改正。探究三: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观察烧水的壶上结有一层厚厚的水垢,思考它是怎样形成的?(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试验设计:把肥皂水分别加到硬水和软水中,搅拌,观察两个烧杯中产生的现象2.4自然界中水学习目标:1.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学会鉴别硬水和软水: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认识谁的宝贵性,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令节水污染的因素和净化的基本方法3.知道过滤盒蒸发的操作目的,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把这些习题完成)1.列举水在工农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_______________(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证明方法和有关事实是_______________。3.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A.人体B.鱼C.蔬菜D.铁水4.溶有较多_______________的水是硬水,长期引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用硬水洗衣服不易洗干净,用硬水烧开水,在水壶内会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5.向浑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沙就沉淀下来,然后_______________即可除去泥沙。6.阅读自来水的处理过程,水净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课堂学习过程:1.小组讨论课前预习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2.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交流讨论】1.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海水分别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___2.如何区别蒸馏水和食盐水?(用多种方法,写出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想到的还有那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蒸发操作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归纳小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是硬水,硬水和软水可以用_______来鉴别,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硬水。2.软化硬水的办法有:蒸馏、煮沸、离子交换等方法。家庭最好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交流讨论】1.过滤式一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纳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水的分解》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的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知道化学变化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且化学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了解分解反应的特点。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化学变化观。2.通过对水分解的微观分析,知道水发生化学变化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模式。3.理解文字表达式的意义,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4.通过水加热和水电解两个变化的比较,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白宏观物质的变化都是由微观粒子的变化引起的道理。二、【评价设计】1.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微观分析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2.通过课堂跟踪巩固练习,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有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3.通过课堂达标检测,考察学生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三、【教学准备】水电解器的调试准备。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复习导入新课(2min) 展示一副有冰、有水、有云的图片。【提出问题】1.看到这张照片你会想到哪种物质?2.图中涉及到了水哪些状态的变化?3.以上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中水分子变不变?【小结导入新课】给水加热或降温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水的状态发生变化,但水分子本身不变,所以是物理变化。那么给水通直流电,水会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思考回答问题,复习旧知识。 考察学生对前置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一、给水通直流电,水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实验探究(9min) 提出实验要求,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实验。提供有关信息资料(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详见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结论】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 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通过观察水分解的宏观现象,感知水电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反思小结(4min) ①水电解是分解反应。(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②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条件。该反应条件为通电。③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与教师一起总结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一些规律,理解分解反应概念。 巩固练习一(4min) 课件展示练习的内容:有人说“用过滤的方法将泥水中的泥沙和水分开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考察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理解程度。 二、在水电解这一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本身变不变?微观探秘(5min) 【提出问题】:在水电解这一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本身变不变?【提出问题】:若正极生成一分子的氧气,需要几分子的水参加反应?为什么?同时生成几分子的氢气? 回答有关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分习水分子氧分子的个数关系,降低教学难度。 反思小结(3min) 水电解这一化学反应实质是——水分子发生被破坏,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体会、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的微观意识,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 巩固练习二(2min) 上述两图分别表示加热水和电解水两个实验,请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阐述它们的区别。 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习惯。 三、怎样简明表示水电解这一化学变化?(6min) 【引领】要研究一个化学变化,就要用一种方式对这一变化进行表示,怎样简明地表示水电解化学变化呢?语言文字描述:文字表达式:微粒模型示意图: 与教师一起了解化学反应的描述与表示的基本方法。 课堂总结提升(5min) 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将水电解和水加热两个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实质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一切宏观变化现象其实是由微观上物质的构成粒子的变化引起的。 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养成化学的思维习惯。 2.初步认识化学变化。 与教师一起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实质、反应类型、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需要条件、常伴随能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总结。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化学变化观。 3.用分类的观念学习化学。 与教师一起从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物质变化的分类、物质种类的分类、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分类的方面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的分类观,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 达标检测(4min) 屏幕展示达标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 检查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五、【板书设计】水的分解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H2OH2O2+六、【附:课堂练习及达标测试题】巩固练习一:1.有人说“用过滤的方法将泥水中的泥沙和水分开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巩固练习二:A、B分别表示加热水和电解水两个实验,请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阐述它们的区别。AB达标检测题:1.某课外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则(1)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2)检验a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现象是。(3)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现象是。(4)该反应(释放/吸收)能量。(5)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B.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氢气+氧气水3.在水电解实验中,变化前的微粒是。变化后的微粒是。因此当水发生化学变化时,水分子(改变/不变)。4.电解水时,用燃着的火柴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时,可看到气体被点燃。这是因为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缘故。请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高一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2.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汽油 天然气 浓硫酸 氢氧化钠 3.由Na+、Ca2+、OH-、Cl-、SO42-五种离子里的两种构成的物质中属于盐的共有()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4.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5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A.1:2:3B.2:3:1C.3:2:1D.1:3:25.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A.整个溶液变紫色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D.下层无色,上层紫色6.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③8.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A.150mL1mol·L-1的NaCl B.50mL2mol·L-1的NH4ClC.150mL3mol·L-1的KCl D.75mL2mol·L-1的CaCl2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NAC.2NA个氯气的体积是NA个氧气的体积的2倍D.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2NA10.amolN2和amolN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不相等B.所含原子数总数相等C.所含电子数相等D.所含氮原子数相等11.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氧化铁FeOB.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SO2C.酸硫酸H2SO3D.碱纯碱Na2CO312.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1:4B.1:2C.1:1D.2:11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④②①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①②④②③ 14.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B.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15.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②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③不慎将浓盐酸洒在桌面上,应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冲洗④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⑤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A.③④⑤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⑤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仪器①可用于乙醇与水分离提纯B.仪器②可用于称取5.85g氯化钠固体C.装置③的烧瓶中应加沸石,以防暴沸D.装置④按箭头方向进气,用排空气法可收集H2非选择题(52分)17.(12分)(1)在标准状况下,有物质①4gH2,②33.6LCH4,③1molH2O,④3.01×1023个O2,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填序号,下同),含原子数最少的是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体积最小的______;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物质的量比为;碳原子数比为;原子数比为。(3)含有电子数相等的CO和CO2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密度比为。18.(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填字母)A洗气B结晶C蒸馏D分液(2)用CuSO4·5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3)为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Ⅰ、第步操作的名称是。Ⅱ、若第步、第步顺序颠倒,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填“有影响”或“无影响”)Ⅲ、第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Ⅳ、第步操作中,当时停止加热。19.(8分)图1是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图1(1)10℃时,B物质的溶解度(填>、=、<)A物质的溶解度。(2)60℃时,A、B两物质(填能或不能)形成质量分数浓度相同的饱和溶液。(3)要配制成质量分数浓度为9.1%的C物质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必须控制在。(4)将80℃质量分数为33.3%的A、B溶液,冷却到20℃,先析出固体。(填A或B)20.(10分)由H、O、Cl、N、Na、Ba六种元素组成的A、B、C、D四种物质的无色溶液,其中两种是常见的酸、两种是碱,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试推断各化合物的化学式:A.B.C.D.(2)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不填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0分)向50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4.51g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的稀HCl,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产生。(1)写出涉及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⑴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⑵原混合物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⑶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参考答案BDCACCBADBBBADAC17、(1)①④②③④③②①或④>③>②>①(2)14:112:12:14:3(3)11:77:1118、(1)C(2)取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或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四个关键词,每两个1分)(3)Ⅰ溶解Ⅱ有影响Ⅲ漏斗、玻璃棒、烧杯Ⅳ大量固体19、(1)>(2)不能(3)20℃以下(4)B20、(1)Ba(OH)2NaOHHClHNO3(2)Ba(OH)2+H2SO4=BaSO4↓+2H2O2NaOH+H2SO4=Na2SO4+2H2OHCl+AgNO3=AgCl↓+HNO321、解:设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BaCO3+2HCl=BaCl2+CO2↑+H2O233g/mol×x=4.66g233g/mol×x+197g/mol×y=14.51g解得:x=0.02moly=0.05mol(1)n(Na+)=0.02mol×2+0.05mol×2=0.14mol(2)c(Na2SO4)=0.02mol÷0.05L=0.4mol/Lc(Na2CO3)=0.05mol÷0.05L=1mol/L(3)V(CO2)=0.05mol×22.4L/mol=1.12L方程式各1分,后面答案每空两分(无单位扣1分)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实质及水的天然循环的复习,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微观本质,从而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2.通过对天然水和蒸馏水成分的分析,巩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学习用分类的观点认识物质。3.通过对天然水净化的复习,学习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例如:沉降、过滤、吸附、蒸发、蒸馏。4.通过对水分解和合成的复习,加深对化学变化实质的微观认识,同时巩固对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基本类型的理解,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能量的变化。版块一:从分类的角度认识水[我知道1]: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水,例如海水、河水、自来水、矿泉水、生理盐水、冰水、蒸馏水,请用你学过的知识给这些物质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我知道2]:自然界中的水大部分都是混合物,含有很多杂质,不能直接饮用,要经过人工净化处理。如何除掉这些杂质? 杂质种类 净化方法 [我会做]:写出分离下列混合物的方法A酒精和水:B铁粉和水:C食盐和水:D除掉红墨水的颜色:[我知道3]:A.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离的,主要用来分离的混合物,例如:。列举生活中的应用案例。B.列举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C.过滤要注意的问题(一贴两低三靠):D某同学在过滤黄泥水实验时,发现过滤速度很慢,你能帮他找出原因吗?【考点聚焦】下列是洪水过后某居民对河水的处理过程:河水A(助凝剂:明矾)B(沉降)C(过滤)D(加漂白粉)饮用水(1)属于杀菌消毒步骤的是(填序号),该过程属于变化。(2)属于除掉悬浮物的步骤有(填序号)。.(3)该居民得到的饮用水是(纯净物/混合物),你的依据是。(4)如何证明居民得到的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你的方法是。(5)若要制取纯净的水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6)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谈谈人们的具体做法。(至少两点)版块二:从组成和构成的角度认识水[我知道1]:水的化学式是,由此可以获得哪些有关水的信息?[我会比较]:比较水和过氧化氢(H2O2)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说明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我知道2]:水是由构成的,这一类微粒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我会描述]:如果把你缩小到一个水分子那么大,放到一杯水中,请描述你愉快的水中之旅(不少于40字)[我会解释]: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A.露珠、水珠表面都是球型的。B.240立方米的氧气可以压缩到0.24升的钢瓶中。C.缉毒犬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从众多的物品中找到毒品。D.把一张滤纸条的下端溅在菠菜汁中,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出现了不同的颜色带。【考点聚焦】1.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密闭容器中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2.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3.下列现象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小麦能被粉成面粉,说明分子很小。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蔗糖溶于水,说明蔗糖分子在水中能自由运动。版块三:从变化的角度认识水A.水的天然循环B.水的电解C.水的合成一.从物质变化的角度比较A.B两幅图描述变化不同点。[我会比较]:A图中描述了水的状态有,属于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过程。B图中水发生了变化,用文字表达式的形式描述这一过程:,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的基本类型是,该反应把能转化为能,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应该属于反应。[我会鉴别]桌面有四瓶无色的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谈谈你的方法。二.从分子变化的角度比较A.B两幅图描述变化不同点。[我会比较]:A图中,水分子本身(变、不变),即水分子的和都不变,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和,所以属于变化,由此可知:由分子构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请用微观图示画出B中的变化,并交流你获得的相关信息。【考点聚焦】已知某两种物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一个图形代表一种分子)其微观示意图如下①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⑤该反应要吸收能量上述观点你同意。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又能反应物质的性质。[我会描述]:C中变化的现象[我会分析]: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能量总和(大于、小于、等于)生成水的能量;所以氢气可以做,这是利用了氢气的性,属于性质。[我会应用]: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石油炼制的汽油燃烧来开动汽车,也可以利用石油合成塑料、化学纤维等物质,前者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_____;后者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_____。由此可见,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______与______的相互转化,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点聚焦】碘化银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物质。碘化银有关描述: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点为558℃,沸点为1506℃;④几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碘和银;⑥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剂。上述材料中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目标回归】请对照学案和学习目标检查你的复习情况。【作业设置】A.练习册72页11.12.1314B.75页163.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课前知识积累】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呢?【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自主探究】一、原子的构成【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8,3-9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教师讲解】: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带1个单位)1.原子(不带电)———(带1个单位)2.原子中:核电荷数=数=数【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所占体积如何?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二、相对原子质量【阅读】教材第56页的相关内容,表3-2。表1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氢 1.670×10-27 氧 2.657×10-26 碳 1.993×10-26 铁 9.288×10-26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右表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交流讨论】表2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课堂小结】1.概念:以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2.表达式Ar=3.与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自我测评】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A.12:1  B.2:12  C.2:1  D.1:2[3.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B.3C.4D.7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5.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A、3个质子,没有中子B、2个质子,1个中子C、1个质子,2个中子D、3个中子,没有质子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5)带正电的粒子是;(6)带负电的粒子是;(7)不带电的粒子是;(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9)质量最小的的是;(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7.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3.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重难点)3.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重点)【课前知识积累】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如铁、水、食盐。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情境导入】朗读《漫游原子世界》,猜想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我是一个小、小、小的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中央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自主探究】一、核外电子的排布【阅读】课本P54-55图文,思考下列问题: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2.找到并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②圆圈内+表示、③数字表示、④弧线表示、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一层后排第二层,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5.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性质的关系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稀有气体原子 二、离子的形成【资料】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课本P54查找)【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小结】1.离子的形成:原子→阳离子→带正电原子→阴离子→带2.离子:带电的或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3.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钠离子:氯离子: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Mg2+: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课堂小结】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性质 一般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易       因电子层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故性质一般       相互关系 阳离子------------原子 ------------- 阴离子3.2元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4、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改变。5、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学习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新课引入】【投影展示】电解水实验装置图【提问】说出主要现象,请写出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此实验说明什么?【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1、下列是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主要成分(单位mg/L):硒0.0013锌0.00162钠18.4钙4.69锶0.0596问题:①你知道其中的硒、锌、钠、钙、锶指的是什么?②外国人看的时候却看不懂,因为他不懂中文,怎样才能使世界各国的人都认识这些物质呢?2、我们在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对元素是怎样描述的?例如水(H2O)是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组成的,氢气(H2)是由氢元素(H)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O)组成的。元素就是总称。3、[讨论]是元素的种类多还是物质的种类多?4、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平均,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元素,其它元素的含量由高到底依次是等。(前五位的)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什么?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哪一部分7、分子、原子、物质、元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二、交流展示,教师点拨(一)关于元素种类的确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一类原子是指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可以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可以是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比如碳-12、碳-13、碳-14质子数都是6,中子数不同,都属于碳元素,Fe、Fe2+、Fe3+只是核外电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都属于铁元素。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与物质都是宏观概念,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属于微观概念。(二)关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可以这样描述:(以水为例)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3、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4、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可以这样描述:(以铁为例)1、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2、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三、合作探究:(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3、铜是由铜分子构成的。4、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原子构成的。5、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6、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本文档为【鲁教版2018年八年级初中化学全套教案(五四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91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MB
软件:Word
页数:193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1-04
浏览量: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