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

举报
开通vi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风文明作为总要求之一[1],体现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乡村民俗作为依附于农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育农村社会的一致性和构建社区性共识。摒弃乡村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和封建糟粕,推进移风易俗,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加强乡村民俗文化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是农村精准脱贫、实现文化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新世纪以来,乡村民俗文化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党的十九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风文明作为总要求之一[1],体现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乡村民俗作为依附于农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育农村社会的一致性和构建社区性共识。摒弃乡村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和封建糟粕,推进移风易俗,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加强乡村民俗文化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是农村精准脱贫、实现文化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新世纪以来,乡村民俗文化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如何从内生动力方面促进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界关注尚显不够,实践探索中也有待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口的稀释化和市民化,一些传统民俗特别是集体性的民间娱乐和技术性的民间技艺处于后继乏人、频临失传的危险境况,亟待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基于这一背景,探讨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间,我国广大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民俗文化也发生着巨大变迁,这一变迁既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民俗文化内容上的变化,也呈现为民俗文化功能与民俗传承主体的变迁。(一)民俗文化内容变迁按照学界普遍认同的民俗学研究范围划分,民俗文化内容包括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四个方面,而以经济生产、交易、消费生活习俗,家族传承关系和习俗惯制、社会往来、生活仪礼,传统的迷信与俗信,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等行为、口头、心理的习俗等为具体内涵[2].总体来看,近四十年来我国民俗文化内容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新式的、现代的、文明的民俗文化基本确立并占据主要地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变乱重新焕发光彩,带有迷信色彩、落后因素的陈规陋俗仍有一定空间,中式的民俗文化因子深深扎根于广大乡村并占据主导地位,西式的一些文化风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乡村。第一,在经济民俗方面,生产、交易、消费生活习俗更加趋近城市。农民经济收入除了农牧渔业生产,更多地来自务工、商业、创业等途径;农民生活比较富裕,饮食种类更多,在外吃早餐比较常见,同时也具有了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科学观念,不再单纯追求大鱼大肉,转而重视膳食营养和搭配;新一代农民对服饰的时尚性、舒适度要求更高,更加强调展示个性,并且购物越来越依赖网络;农村住房基本实现普及楼房,中心村镇甚至出现商品房,农村居民从过去的相对分散居住向适度集中居住过渡,农民更倾向住在镇上、公路边等交通更为便捷的区域,有些农民已在城里购买商品住房。第二,在社会民俗方面,在保留诸多旧俗的基础上更加趋近文明。如婚庆礼俗呈现新旧结合、中西结合的特点,结婚自由、离婚自由成为普遍的社会观念,出现网恋、闪婚等新的婚恋形式,在结婚仪式上则出现亦新亦旧、亦中亦洋的趋向,旧时普通婚俗虽有简化但仍然存在,中式婚俗与西式婚俗在同一婚礼上展现。生育观、教育观、择业观方面的变化也非常显着。如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被较普遍接受,优生优育的意识比较强烈,农村妇女到医院生产,对子女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相关投入更多,中青年一代农村居民更愿意到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等等。第三,在信仰民俗方面,乡村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变化。从时间维度看,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乡村信仰民俗总体呈现成规陋俗、封建迷信观念及习惯逐渐减少,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的良性态势,但千百年来思维惯性中的陈腐、落后因素仍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消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信仰呈现多元化样貌,主流意识形态固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乡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前乡村信仰民俗这一复杂局面,亟需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农村新文化建设的课题。第四,在游艺民俗方面,一些优秀民俗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传统的乡村游艺民俗与农村居民农耕渔猎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农民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经济民俗发生不可移易的变迁,游艺民俗也处于失去生活营养的窘境。文化消费的快餐化、网络化对农村民间文学和文娱活动带来严峻挑战,使来自田间地头、湖汊河道的游艺民俗失去现实生活的滋养。目前,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正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因此,如何留住“我们的最美乡愁”,已极具紧迫性。(二)民俗文化功能变迁乡村优秀民俗文化具有凝聚认同价值,在乡村治理中承担着重要功能。近四十年来,这种积极功能却呈现出逐渐弱化的现象,不仅凝聚认同功能降低,而且道德仪礼规范功能弱化,乡村民俗文化正在受到失序化和同质化的困扰。第一,民俗凝聚认同功能降低,乡村内部呈现多样性。过去,与城市相比,乡村以血缘为基础,更重视血缘文化和长幼尊卑次序,乡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村庄、宗族的凝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和流动性使走出村落的农民各自处于不尽相同的生活环境,原来的村社生活共同体逐渐解体,基于乡村共同生活的乡村民俗的凝聚认同功能逐渐削弱,“为村庄建构起一段绵延的社区历史,把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操演者”[3]的民俗仪式,其现实意义已大大降低。进城务工、经商后返乡的农民,其秉承的民俗认同既与原来的乡村民俗有所差异,也与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乡邻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乡村内部民俗认同的多样性。第二,道德仪礼规范功能降低,乡村文化失序显露端倪。长期以来,乡村民俗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道德教化、仪礼规范的作用,有助于建构乡村的社会秩序。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下,乡村民俗文化这些积极功能仍然存在。改革开放后,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渗入乡村,使乡村民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所具有的正向教化功能受到削弱,作为乡村治理工具的乡村民俗文化日渐式微,其权威逐渐解构,乡村文化失序已显露端倪。第三,民俗对外防御性功能减弱,城乡文化趋于同质化。虽然,民俗文化的变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民俗文化的变迁必须具有价值判断。乡村民俗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变迁沉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痕迹,其主体是进步的、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优秀民俗文化既有吸纳进步性文化习惯习俗的包容机制,也有拒斥落后性陈规陋俗的防御机制。当前,乡村民俗文化的困境不仅在于其对外防御性功能的减弱,而且在于城乡文化的过度同质化,从而失掉了其乡村特色,由此也削弱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三)民俗传承主体变迁近四十年来,乡村民俗传承主体发生了巨大变迁,不仅传统的代际传承机制受到强烈冲击,而且父代与子代在民俗传承中的地位发生转移,最终促使乡村民俗传承的动力机制发生重要变化。第一,民俗的代际传承发生断裂,出现传承危机。在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中,民俗文化一般是由父子相继实现代际传承。但是,乡村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乡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代际传承机制,代际传承链条出现了裂纹。随着中青年居民进城务工,中老年人群转而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乡村游艺民俗不仅失去了创新的最有生力量,也面临着后继乏人、难以传承的窘境。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被束缚于土地,也对学习乡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艺缺乏兴趣,划龙舟、舞龙等一些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因为缺乏年轻人的参与而停办,很多田地长期抛荒,一些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技艺面临失传危险。第二,民俗传承中子代作用增强,父代影响相对减弱。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父辈的权威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等经济领域,而且贯彻于各类民俗的界定、执行之中。如父辈对于祭祖、家族、节庆等习俗的解读,即是晚辈遵奉之圭臬。随着农业生产在家庭经济中地位的下降和子代打工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比重的上升,父代权威包括对民俗的权威逐渐削弱,子代在民俗传承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如过去子女对繁复的祭祀、家族仪礼虽有怨言,但也不得不遵守;现在子代的意见往往受到重视,很多农村家庭在举行祭祖、扫墓等仪式时,相关程序已大大精简。第三,民俗传承内生动力不足,外源因素的影响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社会,总体上是朝着更加开放、流动的方向发展。过去交通、通讯落后,使处于地理环境和信息隔绝状态下的乡村民俗文化,长期在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变化,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社会流动和市场化,则使乡村成为更广泛联系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乡村民俗文化因此受到更多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长期以来立足乡土中国的乡村民俗文化受到异质文化的较大影响,呈现脱域化特征;另一方面,本应是乡村生力军的青壮年大规模外流,使得乡村民俗传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二、我国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与趋向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巨大变迁,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原因。未来的乡村民俗文化仍将继续处于建构-解构-重构的生成机制中,仍将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步。(一)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整体纳入一体化的进程,政社互动较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多重因素在乡村民俗文化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中产生重要影响,直接推动乡村民俗文化的巨大变迁。第一,政治发展的导引。在长期的乡绅治理架构下,乡村民俗文化的变化相对稳定和缓慢。近代以后,现实政治力量对乡村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与日俱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广大乡村普遍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潮给乡村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地区的很多陈规陋习被洗刷涤荡,到处充满新风尚,政治组织在破旧立新、建构乡村新风良俗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引导功能一度弱化,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导致乡村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死灰复燃。近年来,乡村基层治理受到重视,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引导与重构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第二,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乡村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民俗不可避免地发生变迁。高度的人口流动所导致的农村家庭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促使流动中的农村新生代劳动力以一种“子代主导”的家庭策略,直接推动或间接迫使乡村民俗文化出现适应性变迁[4].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使农村经济成为统一的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农村生产方式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决定性力量,逐渐从父代转移到思想更活跃的子代,市场观念对长期板结的部分乡村民俗进行解构,同时以生活渗透的方式对乡村民俗加以重构,极大地改变了乡村民俗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第三,社会进步的烙印。社会进步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社会流动性增强,从而使社会发展充满活力。近四十年来,中国乡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转移,这种转移以候鸟式迁移为主、输出性转移为辅,绝大多数乡村人口的最终归宿仍然是乡村,而把城市作为他们暂时的驿站:农闲进城、农忙回乡,或者春节在乡、平时在城。这种基于人口季节性迁徙的中国乡村被称为“半熟人社会”[5],农民不断拉远与村庄的空间距离和疏离原有的村社人际关系,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渐衰减,农村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上的困境。第四,文化繁荣的大环境。近代以来的中国乡村,日益被纳入一个各种文化交织交融的开放环境中。革命运动不断冲击着农村旧有文化体系;新式教育培养出具有求变求新思想的乡村先进知识分子;乡村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大范围经济交流,带来城市文化的融入、西方文化的渗透,乡村民俗文化的面貌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点。实际上,乡村民俗虽然不断吸纳着新文化元素和因子,但始终保留了乡村文化的某些特质,从而表现出相对独立于社会文化变迁的某种文化韧性,农村民俗变迁中出现的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叠加,亦是农村社会应对社会变迁的一种生存策略[6].第五,网络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开放与互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使长期闭塞的乡村与城市同振、与世界同步,也改变着乡村民俗文化。过去正月拜大年非亲自登门不可,即使天气恶劣,爬山涉水,亦要崇礼守信,如今电话、短信、微信、qq拜年已成为时尚,社会交往方式从面对面变成了线连线。曾经的看戏、听书等民间娱乐,难以被崇尚便捷化、快速化、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所喜爱和接受,受众日益小众和断代,越来越难以为继。当然,乡村民俗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的。互联网在解构乡村民俗文化中一部分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同时,也在重新建构新的乡村民俗,如重视治理效率、遵守规则和规范、重视交往主体的平等互利等。(二)民俗文化变迁的趋向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我国加速进入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新时代,政治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创新等因素,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民俗文化变迁。当前,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呈现出三个不同的趋向:一是进步、文明的发展趋向。习俗趋新,使农村文化呈现出新的气象,有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民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二是复古、恋旧的趋向。在国家重视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引导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与利用,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同时由于基层文化治理的相对薄弱,一些地方出现某些落后文化民俗的回潮,一些迷信的、陈腐的民俗文化因素借势沉渣泛起;三是西化、洋化的趋向。一些西方文化风潮和时尚对农村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渗透应引起警惕。进入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对包括乡村民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重视。20XX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意味着乡村民俗文化在未来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将日益显着。二是乡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广大乡村已意识到乡村民俗文化的价值,一些地方在保护与开发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其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将逐步扩展。三是新时代乡村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升,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供给却明显不足,新时代农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乡村民俗文化的重构提供了契机。四是城乡良性互动逐渐形成。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在于城乡良性互动的条件逐渐成熟,城市人才、资金、技术、文化不仅具有支持与回流乡村的政策驱动,也有来自乡村方面需求的现实支撑。因此,总体上看,我国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向是,基于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技术进步、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创新的民俗文化建构、解构与重构的发展变迁机制仍将继续发挥作用,其中城市的参与、农民的自主创新、进步文明的取向、优秀传统的回归、文化+效应的外溢、文化治理与治理文化的双重意义,将是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变奏的主题词。三、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灵魂,合理利用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并发挥其良性功能,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农村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尤为重要。为奠定新时代农村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应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农村民俗文化的创新。(一)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近代以来农村民俗文化的变迁历程看,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受到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的直接影响。近代时期农村处于封建地主、乡绅的掌控之下,农村民俗中存在大量陈腐、落后的因素,这些因素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被涤荡,农村社会呈现出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旧的、甚至愚昧、迷信的民俗陋习在农村沉渣泛起,一些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农村社会,甚至某些邪教也乘虚而入,使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繁重任务,究其原因,实际上与很多农村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未能有效发挥相应作用密切相关。[7]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治理体系的论述,凸显了乡村民俗文化在推进自治与德治相结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地的实践也证明,农村基层组织是否过硬,治理体系是否健全,治理能力是否完善,直接决定治理成效。因此,传承和创新农村民俗文化,首先应从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雁和带头人,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真正扎下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真正落细落实落地。为此,应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善于从文化着手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应着力提高村级自治组织的文化治理能力,善于用文化思维抓文化建设,善于用文化资源抓文化创新,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和品牌化。(二)坚守文化根脉,抓好优秀农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中国农村有自己的特殊性,尤其是农村文化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尽管身在现代化的城市,却仍在挂念“美丽的乡愁”的原因。农村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的文化根脉,也是农村新文化建设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的“新文化建设”,将变得空洞无物,也无法获得农村居民的真正认同。因此,必须在正确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方向的前提下,抓紧挖掘与整理农村优秀民俗文化,使各具地域、民族特色的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民俗,以文字、影像、活动等形式记载、保留和传承下来。在挖掘与整理乡村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坚持三点:一是坚持突出特色,重点挖掘体现地域独特文化魅力的民俗。二是坚持创新形式,探索以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举办民俗节等形式,扩大农村民俗文化的影响,加强农村民俗文化保护的资金与社会支持。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寻找和培养农村优秀民俗文化项目传承人。很多学者已意识到农村的少子化和空心化给民俗文化传承产生的冲击[8].为此,应积极完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激励、产业促进、多方参与等关键机制,通过激活民俗文化资源,探索吸引农村青年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加大选拔、培养乡村民俗文化项目传承人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努力解决乡村民俗文化传承断档的难题。(三)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和信息化平台,精准开发农村民俗文化资源,盘活农村文化存量,积极把农村民俗文化转化为独特文化景观和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更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一是在坚持文化为民服务理念和张扬农村文化个性的原则指导下,努力挖掘与整理优秀民俗文化,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实施“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探索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科技、民俗文化+村庄规划建设、民俗文化+互联网等有效形式,借助农村传统民居、文化遗存、民俗节庆、特色美食等载体,发展民俗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9];借助各类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农村民俗文化信息数字化,促进民俗文化资源互通共享;利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契机,按照突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思路,对农村道路、房屋和山水园林田等农村地理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彰显农村村落和风貌建设的文化美感和民俗魅力;借助互联网,加强农村民俗文化宣传、推介。三是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提高资金效用和文化项目效益,真正盘活农村文化资源。[10]在推进城乡古旧建筑、民俗文化活态化与产业化方面,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如美国纽约的loft(阁楼)保护和再造运动、以“碧山计划”命名的徽派民居保护模式。[11]这些探索对推进农村民俗文化创新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四)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增强农村民俗文化的活力随着新时期农村政社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市场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大批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或在形式上不复存在,或发生了功能转换,农村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学者对此已有所关注。如在农村社区重构过程中,应对传统村落空间予以政策保护,以延续传统村落风貌和传承民俗文化[12];城镇化浪潮下保护农村民俗文化,应高度重视专业保护场所、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和组织建设[13].在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农村将逐步进入人才回流的新时期,其中既包括从农村走出去、具有新的视野、知识体系和思维的新一代青年人群,也包括来自城市的知识界、企业界等人士,这将给农村焕发传统民俗文化活力、重建公共文化生活提供契机。为此,应积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组织集体性文化娱乐活动(村委会组织和农民个人、农村社团自组织),增加农村社会的公共交往和再造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从而重建紧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农民生活主体性价值的农村文化生活。[14]其中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突破一般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和硬件意义上的空间范畴,而涵盖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的农村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并适应新时代农民主体性、独立性、平等性意识增强的发展趋势,逐步向生活型、休闲型、事件型、项目型和组织型等多元化公共文化空间延展。[15]实际上,这与传统中国农村的文化生活格局相符。在实际的农村生活中,祠堂、土地庙、打谷场、汲水处、小商店、小饭馆、集市甚至田间地头,红白喜事、民俗节庆等集体参与性较强的具体事件,都会成为村民文化生活与休闲的重要场域,也是农村民俗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农村民俗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不在于静态的民俗资料与展览如何丰富,而在于活态的民俗文化活动的生活关联度与活跃程度。因此,新时代传承与创新农村民俗文化,关键是通过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组织型公共文化空间,恢复集市、广场等生活型公共文化空间,激活民俗节庆等事件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内涵与形式,不断增强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本文档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唐宋元明清
本人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希望和大家分享交流。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9-26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