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四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四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实验四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化学测量与计算实验Ⅱ实验名称: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年级:级班指导教师:研究生助教:实验日期:2017.05.26交报告日期:2017.06.02 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2.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中常数的值;3.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强化比,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套管换热器,以环隙内流动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管内空气,水蒸...

实验四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化学测量与计算实验Ⅱ实验名称: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院(系):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级班指导教师:研究生助教:实验日期:2017.05.26交报告日期:2017.06.02 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2.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中常数的值;3.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强化比,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套管换热器,以环隙内流动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管内空气,水蒸汽和空气间的传热过程由三个传热环节组成:水蒸汽在管外壁的冷凝传热,管壁的热传导以及管内空气对管内壁的对流传热。本实验装置采用两组套管换热器,即光滑套管换热器及强化套管换热器。(一)光滑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1.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在该实验中,空气走内管,蒸汽走外管。对流传热系数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测定(1)式中,为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为管内传热速率,;管内换热面积,;为内壁面与流体间的温差,。由右式确定:(2)式中,分别为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为壁面平均温度,。应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温度近似相等,用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管内换热面积:(3)式中,为内管管内径,;为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由热量衡算式:(4)其中质量流量由右式求得:(5)式中,为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为冷流体的定压比热,;为冷流体的密度,。和可根据定性温度查得,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系式的实验确定流体在管内做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6)其中,,,物性数据可根据定性温度查得。经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常数变化不大,可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7)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与,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的值。(二)强化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的。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H与管内径d的比值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的经验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其中B和m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采用和光滑套管同样的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得,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B和m的值。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的形式是:,其中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是普通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三、实验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设备主要技术数据1.设备主要技术数据见下表:表1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实验内管内径di(mm) 20.00 实验内管外径do(mm) 22.0 实验外管内径Di(mm) 50 实验外管外径Do(mm) 57.0 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L(m) 1.00 强化内管内插物(螺旋线圈)尺寸 丝径h(mm) 1 节距H(mm) 40 加热釜 操作电压 ≤200伏 操作电流 ≤10安2.实验的测量手段(1)空气流量的测量空气流量计由孔板与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组成。该孔板流量计在20℃时标定的流量和压差的关系为:(8)其中,为20℃下的体积流量,m3/h;为孔板两端压差,;为空气入口温度(及流量计处温度),℃。由于换热器内温度的变化,传热管内的体积流量需进行校正:(9)(2)温度的测量空气进出口温度采用Cu50铜电阻温度计测得,由多路巡检表以数值形式显示(1-普通管空气进口温度,2-普通管空气出口温度;3-强化管空气进口温度,4-强化管空气出口温度)。壁温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光滑管的壁温由显示表的上排数据读出,强化管的壁温由显示管的下排读数读出。(3)电加热釜是产生水蒸汽的装置,使用体积为7升(加水至液位计的上端红线),内装有一支2.5kw的螺旋形电热器,当水温为30℃时,用200伏电压加热,约25分钟后水便沸腾,为了安全和长久使用,建议最高加热(使用)电压不超过200伏(由固态调压器调节)。(4)气源(鼓风机)又称旋涡气泵,XGB─2型,由无锡市仪表二厂生产,电机功率约0.75KW(使用三相电源),在本实验装置上,产生的最大和最小空气流量基本满足要求,使用过程中,输出空气的温度呈上升趋势。3.实验设备流程图图2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普通套管换热器;2-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风机出口温度(冷流体入口温度)测试点;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14-蒸汽上升主管路;15-加水口;16-放水口;17-液位计;18-冷凝液回流口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工作。(1)向电加热釜加水至液位计上端红线处。(2)向冰水保温瓶中加入适量的冰水,并将冷端补偿热电偶插入其中。(3)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4)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通。(5)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2.实验开始。(1)关闭通向强化套管的阀门11,打开通向光滑套管的阀门10,当光滑套管换热器的放空口12有水蒸气冒出时,可启动风机,此时要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9。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出口处有水蒸气冒出。(2)启动风机后用放空阀5来调节流量,调好某一流量后稳定5-10分钟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及壁面温度。然后,改变流量测量下组数据。一般从小流量到最大流量之间,要测量5~6组数据。(3)做完光滑套管换热器的数据后,要进行强化管换热器实验。先打开蒸汽支路阀11,全部打开空气旁路阀5,关闭蒸汽支路阀10,打开空气支路阀9,关闭空气支路阀8,进行强化管传热实验。实验方法同步骤(2)。3.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电源、风机和总电源。一切复原。 五、注意事项(1)检查蒸汽加热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2)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阀门之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阀门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3)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调节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支路阀。(4)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3~8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5)实验中保持上升蒸汽量的稳定,不应改变加热电压,且保证蒸汽放空口一直有蒸汽放出。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光滑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1.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表(计算过程在下面第2步)表2光滑管换热器原始数据及数据整理表 传热管内径:0.020m有效长度:1.00m冷流体:空气(管内)流体:蒸汽(管外) 组数 1 2 3 4 孔板压差 0.22 1.20 2.23 3.20 空气入口温度 30.9 31.5 31.9 32.4接上表 空气入口温度 73.9 67.5 65.8 66.6 壁面温度 99.7 99.7 99.7 99.7 管内平均温度 52.4 49.5 48.85 49.5 1.085 1.093 1.097 1.093 0.0285 0.0283 0.0282 0.0283 1005 1005 1005 1005 0.0000197 0.0000196 0.0000196 0.0000196 空气进出口温差 43 36 33.9 34.2 平均温差 47.30 50.20 50.85 50.20 20℃时空气流量 10.64 24.86 33.89 40.60 管内平均流量 11.40 26.33 35.77 42.87 平均流速 10.08 23.28 31.63 37.90 传热量 148.45 289.22 371.39 447.36 49.94 91.68 116.23 141.81 11099.26 25961.48 35402.30 42269.99 35.05 64.79 82.43 100.22 0.695 0.696 0.699 0.696 40.55 74.90 95.15 115.852.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以第1列数据为例)孔板流量计压差、空气入口温度、空气出口温度、壁面温度已知数据及有关常数:(1)传热管内径及流通截面积(2)传热管有效长度及传热面积管内换热面积:(3)空气平均物性常数的确定先算出空气的定性温度在此温度下空气的物性数据如下:平均密度;平均比热;平均导热系数;平均粘度;(4)空气流过换热器内管时的平均体积流量和平均流速的计算在20℃时标定的孔板流量计体积流量:因为流量计处的温度不是20℃,需进行校正,传热管内的体积流量平均流速(5)壁面和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的计算:(6)传热速率(7)管内传热系数(8)传热准数:雷诺准数:普兰特常数:其他组数据的处理方法同上,处理结果见上表2。(9)求关联式中的常数项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在对数坐标系上标绘关系,见图3直线Ⅱ。由图得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0317x0.7667,R²=0.9956即(二)强化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1.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表(计算过程在下面第2步)表3强化管换热器原始数据及数据整理表 传热管内径:0.020m有效长度:1.00m冷流体:空气(管内)流体:蒸汽(管外) 组数 1 2 3 4 孔板压差 0.20 0.72 1.19 1.72 空气入口温度 37.4 39.1 41.6 44.1 空气入口温度 91.7 87.7 85.1 83.9 壁面温度 99.7 99.7 99.7 99.7 管内平均温度 64.55 63.40 63.35 64.00 1.044 1.049 1.049 1.045 0.0293 0.0292 0.0292 0.0293接上表 1007 1007 1007 1007 0.0000203 0.0000202 0.0000202 0.0000203 空气进出口温差 54.3 48.6 43.5 39.8 平均温差 35.15 36.30 36.35 35.70 20℃时空气流量 10.15 19.26 24.76 29.76 管内平均流量 11.04 20.76 26.47 31.63 平均流速 9.76 18.35 23.40 27.96 传热量 175.01 295.99 337.84 367.99 79.23 129.76 147.90 164.03 10036.17 19058.33 24303.16 28790.59 54.08 88.88 101.30 111.97 0.698 0.697 0.697 0.698 62.46 102.70 117.06 129.31 32.11 52.47 63.22 72.03 1.68 1.69 1.60 1.552.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1)重复光滑管数据计算过程中的步,并将数据结果填到表3。(2)求强化套管换热器关联式中的常数项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在对数坐标系上标绘关系,见图3直线Ⅰ。由图得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1032x0.6967,R²=0.9938即(3)强化比的计算将强化套管换热器求得的数代入光滑套管换热器所得的准数关联式中,可以得到。如表3中第1组数据:(三)绘图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在对数坐标系上标绘关系,根据表2和表3中的数据作图3如下: 七、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1)实验结果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处理可得: 光滑管 49.94 91.68 116.23 141.81 A 0.0317 m 0.7667 强化管 79.23 129.76 147.90 164.03 A 0.1032 m 0.6967(2)误差分析①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光滑管换热器和强化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有较大差别,对于两种换热器本身来说,改变孔板温差,对流传热系数也跟着改变。由此可知,影响对流传热系数因素有:流体的流速,流体温度、压力差对应的物理性质如,以及传热面的形状等。②光滑管和强化管换热器的准数关联式中常数的值也存在误差。产生该误差的原因可能有:误差的来源很多,读数不稳定、换热器保温效果差、换热器使用久了,污垢较厚,热流量值下降等都使结果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在处理数据时,采用很多近似处理,而实际实验时很多的条件并不稳定。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改变空气流量来调节,但是在改变空气流量的同时,其他的数据也会改变,比如说空气出口温度,而且在改变的过程中,要经过一段时间空气出口温度才会稳定,而我们测定的温度一定要是这个稳定的温度,所以在测定中没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导致测定的温度不是稳定的温度,所以实验时要注意等待五到十分钟,待数据比较稳定时,这样实验结果就比较准确。1
本文档为【实验四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长凤
糖榨屋小学
格式:doc
大小:20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06-13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