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 T1116-2015

浙江省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 T1116-2015

举报
开通vip

浙江省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 T1116-2015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DB33/1116-2015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safetymanagement发布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言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4〕10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坑;5脚手架...

浙江省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 T1116-2015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DB33/1116-2015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safetymanagement发布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言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通知》(建设发〔2014〕10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坑;5脚手架;6模板支撑架;7高处作业;8施工用电;9施工升降机;10塔式起重机;11起重吊装;12施工机具;13高处作业吊蓝;14文明施工;15临时建筑;16环境保护;17消防等共十七章内容。本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从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入手,详细规定了各个主要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同时,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临时建筑都提出了各项安全管理要求。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内容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主编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恒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置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华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兰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叶军献章陶钟刘玉涛方旭慧周可为林杰华季定珠陈国良杨李宏伟陈安军李骞赵敬法沈申镕金小忠龚建锋洪剑成戴新国韩文广吴笑元孙惠祥傅国君曹辉涛岑冲迪王宪清刑国燃王浩炼辛诚友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2安全生产责任制3.3技术管理责任制3.4安全检查3.5安全教育3.6特种作业人员3.7安全标志3.8生产安全事故处理3.9应急预案4基坑4.1一般规定4.2支护结构4.3土方开挖4.4降排水4.5坑边荷载控制4.6基坑监测4.7应急处置4.8作业环境5脚手架5.1一般规定5.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5.3门式钢管脚手架5.4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5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5.6满堂脚手架5.7悬挑式脚手架5.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5.9楼层卸料平台及地面防护6模板支撑架6.1一般规定6.2构造要求6.3安装6.4拆除6.5检查验收及使用6.6监测7高处作业7.1一般规定7.2安全帽7.3安全网7.4安全带7.5楼梯口防护7.6电梯井口防护7.7预留洞口、坑井防护7.8通道口防护7.9临边防护8施工用电8.1一般规定8.2外电防护8.3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8.4配电箱、开关箱8.5现场照明8.6配电线路8.7电器装置8.8变配电装置9施工升降机9.1一般规定9.2安全装置9.3基础及导轨架9.4吊笼9.5安装、拆卸及验收9.6使用管理9.7可视安全系统与操作室9.8电气与避雷10塔式起重机10.1一般规定11.2安全装置10.3信息标识10.4基础10.5附着装置与夹轨器10.6安装、拆卸及验收10.7使用管理10.8电气与避雷11起重吊装11.1一般规定11.2超重设备使用12施工机具12.1一般规定12.2常用施工机具高处作业吊篮13.1一般规定13.2安全装置13.3安全防护13.4安装与拆卸13.5安装验收13.6使用管理14文明施工14.1一般规定14.2现场围挡14.3封闭管理14.4施工场地14.5材料堆放1314.6施工现场标牌14.7保健急救14.8综合治理15临时建筑15.1一般规定15.2办公用房15.3生活用房16环境保护16.1一般规定16.2扬尘控制16.3噪声控制16.4光污染控制16.5水污染控制16.6固体废弃物控制17消防17.1一般规定17.2在建工程防火17.3临时用房防火1总则2施工现场内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0.8m的楼层、楼梯、平台或阳台、屋面和洞、沟、坑、槽等边沿的总称。模板支架立杆底到新浇筑混凝土上表面的距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线路以外的电力线路。为防止作业人员及设备接近或触及设施外电线路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地使用的塔式起重机、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和货用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未附着之前的塔身高度。保持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卫生的活动。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术语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2安全生产责任制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含)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含)的工程不少于2人;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5~10万平方米(含)的工程不少于3人;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4人,每增加10万平方米增加配备1人;5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安工程费5000万元(含)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5000万~1亿元(含)的工程不少于2人;1亿元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6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人及以上的,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组成安全管理组。3.3技术管理责任制3.4安全检查检查次数企业每月不应少于一次,项目部每周不应少于一次,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天巡查。每次检查应有书面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3.5安全教育3.6特种作业人员3.7安全标志3.8生产安全事故处理3.9应急预案44.1基坑一般规定1基础结构设计文件交底已完成;2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已完成;设计交底已完成;3基坑支护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专项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已按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已通过论证;4已对周围地上及地下环境(周围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调查核实,必要时已进行影像记录或留设标识;设计有要求时,已对周围地上及地下环境采取了保护或其他措施;5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文件要求,现场进行了必要的踏勘、试挖、试抽水等;6基坑工程施工及应急所必须的机械、人员、材料已按专项施工方案落实;7基坑监测方案已编制并审批完成,监测仪器已布置到位。4.2支护结构1宜采用工具式钢支撑体系。2钢支撑体系的杆件及节点应进行设计;钢支撑节点宜进行承载力试验;钢支撑体系应有验收标准。3钢支撑体系的杆件及节点件进场后应按设计及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方可使用。4钢支撑施加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力,预压力的施加应在支撑的两侧同步对称进行;2)预压力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4.3土方开挖1基坑平面开挖顺序应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场地条件、基坑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支护形式、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2应按照“分区、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确定开挖顺序;平面尺寸比较大的基坑,宜结合地下室后浇带、变形缝、施工分仓缝等分区跳挖。1基坑竖向土方开挖与支撑、锚杆、土钉的施工工况应符合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的要求。支护体及支撑体未达到设计要求之前,严禁进行下层土方开挖;2基坑开挖可采用全面分层或台阶式分层开挖方式;分层厚度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且不应大于2m;3机械挖土时,坑底以上200mm~300m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土;4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应浇筑到基坑支护边;5开挖过程中开挖面上的临时边坡坡率不宜大于1:1.5,淤泥质土层不宜大于1:3.0。4.4降排水附近有河道时,应制定专项疏、排水措施。4.5坑边荷载控制4.61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工程;2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3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1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2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5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基坑监测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支护结构出现开裂;5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6邻近的建(构)筑物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7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流沙或异响等迹象;8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9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或锚杆体系出现松弛或拔出迹象;4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裂缝;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4.7应急处置出现险情时,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基坑开挖,清理基坑周边堆放的物品;2有条件的情况下挖除坑外土体进行卸载;3坑内被动区范围内回土反压。1坑内回土反压;2坑内封堵;3坑外局部设置深井降水;4坑外、坑内双管双液(水泥、凝固剂)注浆。2有条件的情况下挖除坑外土体进行卸载;3坑内被动区范围内回土反压;4对基坑支护体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4.7.9基坑支护结构、周围环境检测结果表明出现危险报警或发现险情后,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外,各责任主体应协商确定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技术及管理措施,由基坑设计单位制定补救及加固方案,必要时应组织技术论证。施工单位应立即按补救及加固方案组织实施。4.8作业环境5脚手架5.1一般规定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2一次悬挑架体高18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3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的。1基础完工后、脚手架搭设前及悬挑梁安装完成后;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及以上强风或大雨后、结冻解冻后;6停用超过一个月。5.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钢管脚手架宜使用外径48.3mm,壁厚3.6mm,材质为Q235的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层、错位、硬弯、压痕、和深的划道,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搭设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2钢管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规格应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1钢管脚手架底步步距高度不应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应大于1.8m;横距不应大于1.5m。横距宜为0.85m或1.05m;2当搭设高度超过24m时,应采用双立杆或缩小立杆间距的方法搭设,双立杆中的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且应不少于6m;3脚手架立杆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4底排立杆、扫地杆、剪刀撑宜漆黄黑或红白相间色;5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1立杆接长除在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必须采用对接,并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抗滑扣件对接。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三只旋转扣件紧固;23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4横向水平杆两端各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少于100mm,并应保持一致;小横杆应设置在大横杆与立杆相交的主节点上,两端与大横杆固定;作业层铺设脚手板的部位应增加设置小横杆。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1剪刀撑应从底部边角沿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至顶部;2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进行连接。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倾角宜为45o~60o,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3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4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5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三只旋转扣件紧固。1外脚手架脚手片应每步满铺;2脚手片应垂直墙面横向铺设。脚手片应满铺到位,不留空隙;3脚手片应采用18#铅丝双股并且4角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脚手片破损时应及时更换;4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安全网应采用18#铅丝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的纵向水平杆上;5脚手架外侧每步设180mm挡脚板(杆),在高0.6m与1.2m处各设一道同材质的防护栏杆。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应按脚手架外侧防护做法设置挡脚板(杆)和防护栏杆;6平屋面脚手架外立杆应高于檐口上皮1.2m。坡屋面脚手架外立杆应高于檐口上皮1.5m。1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有加强措施。2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固定措施。连墙件宜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3连墙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4连墙杆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下斜连接,不应采用向上斜连接;5连墙件间距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水平方向不应大于3跨,垂直方向不应大于3步,且不应大于4米(架体高度50m以上时不应大于4M或2步)。连墙件在建筑物转角1m以内和顶部800mm以内应加密;6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或2步;7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8因施工需要需拆除原连墙件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措施,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9架体高度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1脚手架内立杆距墙体净距不宜大于200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2脚手架在施工层及以下每隔3步与建筑物之间应进行水平封闭隔离,首层及顶层应设置水平封闭隔离。1斜道附着搭设在脚手架的外侧,不得悬挑。斜道的设置应为之字形,坡度不应大于1∶3,宽度不应小于1m,转角处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斜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与脚手架立杆混用;2斜道两侧及转角平台外围均应设180mm挡脚板(杆),在高0.6m与1.2m处各设一道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3斜道侧面及平台外侧应设置剪刀撑;4斜道脚手片应采用横铺,每隔300mm设一防滑条。防滑条宜采用20mm×40mm方木,并多道铅丝绑扎牢固;1脚手架门洞口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倾角ɑ应在45o~60o之间;2八字撑杆宜采用通长杆;3八字撑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伸出端或跨间小横杆上;4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1步~2步;5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设一个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5.3门式钢管脚手架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2水平加固杆、封口杆、扫地杆、剪刀撑及脚手架转角处连接杆等宜采用?48.3mm×3.6mm焊接钢管,也可采用?42mm×2.5mm焊接钢管,其材质在保证可焊性的条件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相应的扣件规格也应分别为?48.3mm、?42mm;3交叉支撑、锁臂、连接棒等配件与门架相连时,应有防止退出的止退机构,当连接棒与锁臂一起应用时,连接棒可不受此限。脚手板、钢梯与门架相连的挂扣,应有防止脱落的扣紧机构;4底座、托座及其可调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件》GB/T9440中KTH-330-08或《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ZG230-450规定;5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钢管不得接长使用,不应使用带有硬伤或严重锈蚀的钢管。门架立杆、横杆钢管壁厚的负偏差不应超过0.2m。钢管壁厚存在负偏差时,宜选用热镀锌钢管;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1回填土应分层回填,逐层夯实;2场地排水应顺畅,不应有积水。1基础上应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2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标高应一致;3立杆下部应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门架立杆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门架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宜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门架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1门架应能配套使用,在不同组合情况下,均应保证连接方便、可靠,且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2上下榀门架立杆应在同一轴线位置上,门架立杆轴线的对接偏差不应大于2mm;3配件应与门架配套,并应与门架连接可靠;4门架的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5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连接棒与门架立杆配合间隙不应大于2mm;6门式脚手架或范本支架上下榀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当采用插销式或弹销式连接棒时,可不设锁臂;7门式脚手架作业层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并应有防止脚手板松动或脱落的措施;8底部门架的立杆下端宜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调节螺杆直径不应小于35mm,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9门式脚手架的内侧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150mm;当大于150mm时,应采取内设挑架板或其它隔离防护的安全措施;10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11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mm~2mm;12门式脚手架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或檐口上端1.5m。1在顶层、连墙件设置层必须设置;2当脚手架每步铺设挂扣式脚手板时,至少每4步应设置一道,并宜在有连墙件的水平层设置;3当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或等于40m时,至少每两步门架应设置一道;当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40m时,每步门架应设置一道;4在脚手架的转角处、开口型脚手架端部的两个跨距内,每步门架应设置一道;5悬挑脚手架每步门架应设置一道;6在纵向水平加固杆设置层面上应连续设置。1当门式脚手架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下时。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外侧立面必须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在脚手架全外侧立面上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3对于悬挑脚手架,在脚手架全外侧立面上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1脚手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做到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置应满足《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相关要求;2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并应按确定的位置设置预埋件;3连墙件应靠近门架的横杆设置,距门架横杆不宜大于200mm。连墙件应固定在门架的立杆上;4连墙件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低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一端,连墙杆的坡度宜小于1:3;5在脚手架外侧因设置防护棚或安全网而承受偏心荷载的部位,应增设连墙件,其水平间距不应大于4.0m;6连墙件应能承受拉力与压力,其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连墙件与门架、建筑物的连接部位杆件应具有相应的连接强度。1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安装;2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在连墙件安装完毕前必须采用确保脚手架稳定的临时拉结措施。1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的斜道应采用挂扣式钢梯,并宜采用“之”字形式,一个梯段宜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2钢梯规格应与门架规格配套,并应与门架挂扣牢固。3钢梯应设栏杆扶手。1架体的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杆件必须按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拆除。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拆除作业过程中,当架体的自由高度大于两步时。必须加设临时拉结。4连接门架的剪刀撑等加固杆件必须在拆卸该门架时拆除。1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2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3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4连墙件的数量、位置和设置是否符合要求;5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5.4碗扣式钢管脚手架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2碗扣架用钢管规格宜采用Φ48.3mm×3.6mm,也可采用Φ48mm×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mm;3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可锻铸铁件》GB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4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的规定;5立杆连接外套管与立杆间隙应小于或等于2mm,内径不大于50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4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1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宜采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立杆必须采用可调底座;2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1应根据使用条件及荷载要求选择结构设计尺寸,横杆步距宜选用1.8m,廊道宽度(横距)宜选用1.2m,立杆纵向间距可选择不同规格的系列尺寸;2曲线布置双排外脚手架组架时,应按曲率要求使用不同长度的内外横杆组架,曲率半径应大于2.4m;3脚手架斜杆设置应满足《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的规定;4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应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1/200架体长度;横杆间水平度应小于≤1/400架体长度;5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宜为6m,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1连墙件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呈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2每层连墙件应在砼一平面,其位置应由建筑结构和风荷载计算确定,且水平间距不应大于4.5m;3连墙件应设置有横向横杆的碗扣节点处,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连墙件应与立杆连接,连接点距离碗扣检点距离不应大于150mm;4连墙件应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结构,连接应牢固可靠。5连墙件必须在脚手架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5.5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1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2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的规定;3插销应具有可靠防拔脱构造措施,且应设置便于目视检查楔入深度的刻痕或颜色标记;4连接盘、扣接头、插销以及可调螺母的调节手柄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材料机械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牌号为ZG230-45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要求。铸钢或钢板热锻制作的连接盘的厚度不应小于8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5mm;钢板冲压制作的连接盘厚度不得小于10mm,允许尺寸偏差±0.5mm;5楔形插销的斜度应满足楔入连接盘后能自锁,铸钢、钢板热锻或钢板冲压制作的插销厚度不应小于8mm,尺寸允许偏差±0.1mm;6立杆连接套管可采用铸钢套管或无缝钢管套管。采用铸钢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9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75mm;采用无缝钢管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16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7立杆与立杆连接套管应设置固定立杆连接件的防拔出销孔,插销孔孔径不应大于14mm,允许尺寸偏差±0.1mm;立杆连接件直径宜为12mm,允许尺寸偏差±0.1mm;8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内长度不得小于150mm。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2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3铸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4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5焊缝有效焊缝高度应符合《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的规定,且焊缝应饱满,焊渣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螺牙宜采用梯形牙,A型管宜配置?48丝杆和调节手柄、B型管宜配置?3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直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表面应镀锌,镀锌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7架体杆件及构配件表面应镀锌或涂刷防锈漆,涂层应均匀、牢固;8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家标识应清晰。1立杆应采用可调底座和垫板,垫板的长度不宜少于2跨;2当地基高差大于1m时,应利用立杆0.5m节点位差配合可调底座进行调整;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3脚手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500mm。当需设置人行通道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的规定,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1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的刚性杆件,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面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水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应大于300mm;2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盘扣节点盘,连接点至盘扣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采用钢管扣件作连墙件时,连墙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宜扩搭多排脚手架并设置斜杆形成外侧斜面状附加梯形架,待上部连墙件设置后方可拆除附加体形架。1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2脚手架外侧应设置挡脚板、防护栏杆,并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栏杆高度不得小于1.2m;3当脚手架作业层与主体结构外侧面间间隙较大时,应设置挂扣在连接盘上的悬挑三角架,并应铺放能形成脚手架内侧封闭的脚手板。5.6满堂脚手架1门架跨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计算确定,门架净间距不宜超过1.2m;2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4,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3门架立杆宜设置托座和托梁,托梁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刚度;4每步门架两侧立杆上应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固杆,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的要求。5.7悬挑式脚手架术规范》(JGJ130)、《建筑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的规定。1型钢悬挑梁应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2选用的型钢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锈蚀或变形严重、有裂缝的型钢;3用于锚固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4拉索式悬挑脚手架所用的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使用:1)断丝严重、断丝局部聚集、绳股断裂。2)内、外部磨损或腐蚀的。3)绳股挤出、钢丝挤出、扭结、弯折、压扁等变形的。5螺栓连接件变形、磨损、锈蚀严重和螺栓损坏的,不得使用;6斜撑式悬挑脚手架的斜撑梁不得锈蚀、变形严重、开裂。1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2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或HPB300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3悬挑梁与建筑结构连接应采用水平形式,固定在建筑梁板混凝土结构上,水平锚固段应大于悬挑段的1.25倍,与建筑物连接可靠;4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并应焊接或绑扎在主筋上;5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6拉索的预埋U圆钢拉环宜预埋在建筑物梁底或梁侧。U型圆钢拉环预埋处的混凝土应达到拆模条件时方可悬拉拉索;7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架体立杆不得悬空。梁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1一次悬挑搭设高度不宜大于18m;2立杆底部与悬挑型钢连接应有固定措施,防止滑移;3立杆步距不应大于1.8m,立杆纵向间距不应大于1.5m,横距不宜大于1.2m;4脚手架的底部和建筑物的间隙必须封闭防护严密;5悬挑脚手架在下列部位应采取加固措施:1)架体立面转角及一字形外架两端处;2)架体与塔吊、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等设施、设备需要断开或开口处;3)其它特殊部位。5.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1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2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应大于5.4m;4整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和1/2水平支承跨度;单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4水平支承跨度;5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m2。1应在附着支承结构部位设置与架体高度相等的与墙面垂直的定型竖向主框架,竖向主框架应是桁架或刚架结构,其杆件连接的节点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并应与水平支承桁架和架体构架构成足够强度和支撑刚度的空间几何不可变体系的稳定结构。竖向主框架结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相关规定;2竖向主框架的底部应设置水平支承桁架,其宽度应与主框架相同,平行于墙面,其高度不宜小于1.8m。水平支承桁架应是桁架或刚架结构,结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相关规定;水平支承桁架最底层应设置脚手板,并应铺满铺牢,在脚手板下面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装饰板封底;与建筑物墙面之间设置脚手板全封闭,宜设置翻转的密封翻板;3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2/5,且不得大于6m。1竖向主框架覆盖的每一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附着支承结构应按设计图纸设置;2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3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4附着支承结构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两个或应采用弹簧垫片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且不得小于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5对附着支承结构与工程结构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使用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C15。1在首层安装前应设置安装平台,安装平台应有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防护设施,安装平台的水平精度和承载能力应满足架体安装的要求;2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相邻竖向主框架的高差应不大于20mm;2)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5‰,且不得大于60mm;3)预留穿墙螺栓孔和预埋件应垂直于建筑结构外表面,其中心误差应小于15mm;4)连接处所需要的建筑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C15;5)升降机构连接应正确且牢固可靠;6)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试运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7)升降动力设备工作正常。3附着支承结构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少装和使用不合格螺栓及连接件;4安全保险装置应全部合格,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备,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5电源、电缆及控制柜等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6升降设备、同步控制系统及防坠落装置等专项设备,均应采用同一厂家产品;7升降设备、控制系统、防坠落装置等应采取防雨、防砸、防尘等措施。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升降前,应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要求进行检查,经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租赁单位、安装拆卸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升降作业;2升降操作应按升降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规进行作业;操作人员不得停留在架体上;升降过程中不得有施工荷载;所有妨碍升降的障碍物应拆除;所有影响升降作业的约束应解除;3各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30mm,整体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50mm;4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总指挥一人下达;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任何人均可立即发出停止指令;5当采用环链葫芦作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绞链和其它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6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作升降动力时,应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颤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7架体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未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或下班;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升降到位固定后,应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遇五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升降作业。1进入施工现场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应具有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验收的合格证书;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承结构、防倾防坠落装置等关键部件构配件应有可追溯性标识,出厂时应提供原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3从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的专业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拆卸人员应持有附着式脚手架架子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4应按照设计性能指标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超载,不得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5架体内的建筑垃圾和杂物应及时清理干净;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进行下列作业:1)利用架体吊运物料;2)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或缆索);3)在架体上推车;4)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结件;5)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6)利用架体支撑模板或卸料平台;7)其它影响架体安全的作业。7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停用超过三个月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8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停用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9螺栓连接件、升降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电控设备同步控制装置等应每月进行维护保养。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工作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2拆除前必须对拆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拆除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拆除的材料及设备不得抛扔;4拆除作业应在白天进行。遇五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拆卸作业。1专业施工单位应有相应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鉴定或验收证书;3产品进场前的自检记录;4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证书;5各种材料、工具的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6主要部件及提升机构的合格证。1首次安装完成;2提升及下降前;3提升、下降到位,投入使用前。5.9楼层卸料平台及地面防护1卸料平台应单独搭设,自成受力系统,严禁和脚手架混搭。基础必须牢固、可靠,承载力应满足使用要求;2落地式卸料平台的高度不宜大于8m,高宽比不宜大于3。立杆间距应不大于1.2m,步距应不大于1.8m;3卸料平台应设置竖向及水平剪刀撑。1悬挑式钢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计算书及设计图纸;2型钢悬挑梁应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20mm;3悬挑式钢平台的支撑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4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钢丝绳与预埋的钢筋吊环应可靠拉结,自成受力系统,受力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计算强度;5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环应用甲类3号沸腾钢制作;预埋的钢筋吊环锚固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6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个。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7钢平台吊装,需待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8钢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1断丝严重、断丝局部聚集、绳股断裂;2内、外部磨损或腐蚀的;3绳股挤出、钢丝挤出、扭结、弯折、压扁等变形的。6模板支撑架6.1一般规定1234竖向连接间隔不宜超过2步,宜布置在水平剪刀撑或水平斜杆层处;水平方向连接间隔不宜超过8m;附柱(墙)拉结杆件距支撑结构主节点宜不大于300mm;当遇柱时,宜采用抱柱连接措施。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详细说明选用的材料、工艺参数、构造要求、工艺流程、作业要点、安全措施等。1承受重载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2特殊支撑结构或需了解其内力和变形时;3地基为不良的地质条件时;4跨空和悬挑支撑结构;5其他认为危险性大的重要临时支撑结构。6.2构造要求1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宜采用?48.3mm×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杆扣牢。扫地杆、水平杆宜采用搭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应不于100mm;2立杆接长严禁采用搭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3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部设置可调托座时,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距水平杆高度不应大于300mm,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调节螺杆插入钢管内长度不得小于150mm;5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6主节点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7模板支撑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1)模板支撑架四周应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模板支撑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8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厚度不小于50mm的垫木和底座,顶部宜采用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隙应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1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35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大于500mm;2模板支撑架高宽比应小于或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可采取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其他构造加强措施;3支架立杆上端应采用U形托撑,支撑应在主楞(梁)底部。1当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2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3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1门架的跨距与间距应根据支撑架的高度、荷载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跨距不宜超过1.5m,净间距不宜超过1.2m;2模板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4M;3门架立杆上宜设置托座和托梁。支撑架宜采用调节架、可调托座调整高度。可调托座调节螺杆高度不宜超过300mm,调节杆插入门架立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4支撑架底部应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在每步门架两侧立杆上应设置纵向、横向水平加固杆,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5支撑架在四周和内部纵横向应与建筑结构柱、墙进行刚性连接,连接点应设在水平剪本文档下载自文档之家
本文档为【浙江省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 T1116-201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海军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11-17
浏览量: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