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秋【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2020秋【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举报
开通vip

2020秋【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2020秋【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本文档属于全册精品教学设计每课时流程:课标落实--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具体目录如下: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

2020秋【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2020秋【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本文档属于全册精品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每课时流程:课标落实--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具体目录如下: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科学包含六个单元,共19课,但是却包含了14个主要概念的分布: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在以上14个涉及的概念中,1、4、5、7、9、11、12、14、17、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三、各单元设计意图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设计意图: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学家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动物分类的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动物学必需的基础。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健康。在物种日益减少的今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实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每一个地球人都需要关注的话题。学生在低年段的学习中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并观察其特征,形成了有关动物的初步概念。本单元对动物的研究从重点关注动物个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过渡到关注动物类别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了解与某类动物本质特征相关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本单元也为学生在高年段时研究微生物、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打下基础。动物种类繁多,从“大家族”这一话题入手研究动物,能体现动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可以更好地突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动物类别的识别与研究。观察与描述是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本单元探究技能培养的重点。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关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能归纳出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本单元在动物大家族的主题下也包含对一些珍稀动物的认识。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设计意图: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当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运动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活动,我们常用生命在于运动来形容运动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典型的如动物的肢体动作、机器运转、天体运行等,可以说运动无处不在。运动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人们用运动来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用速度来比较各类竞速类体育比赛的成绩,尝试制造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根据不同运动形式的特征制造不同的机器帮助人们进行生产等,运动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中年段学生来说,运动并不陌生,只是他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孤立情境下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很少将运动置于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上进行判别,也不能很好地区分运动形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并描述运动,帮助学生纠正头脑中关于运动的一些错误或片面认识,如片面认为乘电梯的人或汽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就是在低年段静态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观察并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运动的形式与特征,并用速度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时将运动与能量建立联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本单元是对低年段学习运动内容的延续与深入,同时为初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辩证地认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打下基础。本单元用物体的运动这个主题涵盖了物体运动的位置与状态态、运动的形式、运动的快慢这三个主要概念,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测量、排序等活动,关注学生比较、归纳、分析等科学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物质是运动的”这个朴素的世界观。第3单元《常见的力》设计意图: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虽然看不到力,但是可以从物体的形状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去感知力。自然界中,力与运动一样普遍存在,只要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力的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汽车制动、划船运动涉及摩擦力,撑竿跳高、弹力玩具涉及弹力,轮船受浮力的影响,发射火箭要借助反冲力等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低年段学生主要从施力方向上认识了推力和拉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到了中年段继续学习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如弹力、摩擦力、浮力,不仅继续关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使用简单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快慢与方向。而到高年段将继续学习不直接接触物体而施加的力,如地球引力。整个小学阶段只涉及力的三要素当中的大小与方向。对于影响弹力、摩擦力、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本单元中都有所涉及,但只是让学生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为中学继续深入学习力的三要素以及具体探究影响这些力的因素做铺垫。本单元主题关注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力,是施力物体直接施加在受力物体上的力。这样的主题从生活中来,从学生身边的经验或经历开始,接着科学地学习,深入地探究,最后又回归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或分析解释生活现象。这样的主题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教材更加生活化、人文化。本单元将力与运动两个主题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有利于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此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涉及许多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动手又动脑,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相关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规律的过程,教材内容为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载体。第4单元《简单电路》设计意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现代工业、农业、交通、居家生活等领域都离不开电,如果没有电,人类还会在黑暗中探索,电的应用研究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电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有时也具有危险性,电的安全使用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电磁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电与电路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接触过生活中的很多用电器,也可能尝试操作过用干电池做电源的一些电动玩具,知道用电器必须通电才能工作,开关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电路的科学认识,不清楚用电器必须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才能工作。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简单电路的学习,指导学生认识电路的组成,知道形成电路的条件,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为中学进一步学习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积累经验、做好铺垫。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是一种基于现象的直观学习,它涉及的是最简单的电路元件及其组成的电路。本单元以“简单电路”为主题,用点亮小灯泡、识别导体和绝缘体、解电路暗箱这些科学探究活动来落实主题,并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设计意图: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矿物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离不开矿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从建筑到道路,从汽车到手机,从电脑到药品,工程师们在创造一切东西时都会用到矿物。除了珠宝玉石,大多数物品中的矿物已经和它们原来的模样大相径庭,使得普通人渐渐淡忘了矿物的重要性。人们还在岩石的内部建造隧道,在岩石上面建造桥梁和高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岩石是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工具的重要来源,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使用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被称为石器时代。岩石和矿物不仅是地质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对象,也是小学阶段研究物质科学与地球科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科学课上玩过石头,观察过石头,根据外部特征给石头做过简单分类,也知道石头能用于收藏、观赏、盖房铺路。千姿百态的岩石和矿物在学生眼中既神秘又稀有。由于小学生缺乏生产经验,所以不能把各种日用品的成分和岩石、矿物建立联系,难以理解岩石和矿物是重要资源。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缺少接触不同岩石和矿物的机会,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识别、细致描述常见岩石和矿物的特征。科学观察与描述岩石、矿物的特征,能满足学生认识身边事物的愿望,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兴趣。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设计意图:《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而且把技术与工程领域作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四大领域之一。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体验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一定的步骤来解决问题的习惯。本教材将工程实践作为上册的专项学习,以落上述理念。《课程标准》明确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在查阅资料和本土研究的基础上,本教材将工程实践细化为六个要素,即明确问题、前期研究、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对于中年段的学生,《课程标准》给出的具体学习目标有: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本教材将其在四年级的重点指导内容进一步明确为: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展示交流。教学策略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四年级的孩子仍然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并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既要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情境中提出自己感兴趣并能探究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科学的探究计划,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良好的科学学习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3.倡导探究式学习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或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4.建构合理的评价标准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五、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经过三年的科学教育,具有了一定的科学学习习惯和一定的科学素养;四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抽象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归纳概括地能力,关注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既要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更加细致的多物体进行观察,并培养学会合理地搜集数据,并能够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并激发他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实践活动 1-2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1 1.通过模拟动物园的情境,体会给动物分类的必要性。2.学会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知道生物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3.通过摸脊椎、做模型、找脊椎等活动,描述脊椎的结构和功能。4.乐于亲近小动物,能列举我国一些珍稀动物。 重点:学会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难点:认识脊椎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分组材料:线轴、圆纸片、棉线、胶带、剪刀。 1.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学会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2.摸人体脊椎,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的作用。3.找动物脊椎,将动物按有无脊椎分为两大类。4.阅读图文资料,列举我国一些珍稀动物。 2.鱼类 1 1.认识并观察一些常见的鱼,归纳概括鱼类的共同特征。2.通过观察鱼在水中游动的情况,描述鳍的作用。3.通过观察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知道鳃的作用。 重点:归纳概括鱼类的共同特征。难点:通过观察鱼的游动和呼吸,认识鳍和鳃的作用。 学生分组材料:鱼、水槽滴管、红色食用色素。 1.识别并观察不同的鱼,归纳概括鱼类的共同特征。2.观察鱼的游动和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认识鱼的鳍和鳃的作用。 3.鸟类 1 识别并观察一些常见的鸟,归纳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2.通过研究鸽子的羽毛,了解羽毛的功能。3.能够通过观察鸟类的喙和足的结构,推测其功能,意识到鸟的同一器官的外形特征与环境存在密切关系。 重点:归纳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研究鸽子的羽毛,了解羽毛的功能。 学生分组材料:羽毛、水杯、剪刀、滴管、放大镜。 1.识别并观察不同的鸟类,归纳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2.研究鸽子的羽毛,了解羽毛的结构和功能。3.观察不同鸟的喙和足的结构特征,初步意识到环境对鸟类外形特征的影响。 4.哺乳类 1 1.识别并观察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归纳概括哺乳类的共同特征。2.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脂肪有保持体温的功能。3.乐于观察哺乳动物的运动,发现哺乳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 重点:描述哺乳类的共同特征。难点:认识脂肪有保持体温的功能。 学生分组材料:动物脂肪、冰水、杯子。 1.识别并观察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归纳概括哺乳类的共同特征。2.体验脂肪的作用,了解哺乳动物是如何保持体温的3.比较不同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初步意识到环境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3-5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运动与位置 1 1.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2.能够借助某一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3.能够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4.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重点:能够根据某一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难点: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学生分组材料:图片、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单。 1.看图交流物体的运动,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2.识别物体是否在运动,知道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依据。3.描述具体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与位置,知道如何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4.拓展交流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初步建立世界是运动的观点。 6.不同的运动 1 1.通过绘制运动轨迹,知道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2.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了解其运动特征。3.能够通过做出某些形式的运动更好地了解其运动特征。4.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并分析其运动形式。 重点:认识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分析不同的运动形式的特征。难点:识别不同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 学生分组材料:线轴、干电池、钩码、长尾夹、打孔橡皮塞、橡皮筋、叶轮等。 1.连线物体的运动路径,区分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2.比较不同的运动形式,描述不同运动形式的特征。3.选择合适物品做指定形式的运动,更好的认识不同的运动特征。4.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认识到一些运动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7.运动的快慢 1 1.知道用速度表示物体的快慢,速度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3.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4.能够给不同的物体运动速度排序,了解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并能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难点:测量并计算走路的速度。 学生分组材料:秒表、卷尺等。 1.交流运动员赛跑的话题,知道可以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测自己和同伴走路的速度,更好地理解速度概念。3.给各种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4.交流生活中相关问题,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5.阅读资料,认识物体的运动速度有极快,有的极慢。 6-9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力与运动 1 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3.通过实验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4.体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难点:知道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学生分组材料:小车、棉线、钩码或垫圈、秒表、滑轮、支架、记号标签、钢珠、斜坡轨道八开白纸、磁力较强的磁铁、记录笔等 1.看图交流,识别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2.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3.研究磁力对钢珠运动方向的影响,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9.弹力 2 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3.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能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地感受弹性与弹力。 重点:认识物体的弹性与弹力,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研究弹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材料:橡皮筋、钢尺、海绵、、握力器拉力器、钩码、弹簧测力计、文具、鞋、水杯等。 1.认识物体的弹性,理解弹力的存在。2.研究拉力和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提起物体需要的力。4.做一个弹力玩具,巩固对弹性和弹力的认识。 10.摩檫力 2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2.知道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处,并能分析现实中某些行为是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3.能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4.能够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受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影响。5.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知道把物体做成流线型是减少液体或空气阻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重点:认识摩擦力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难点:研究如何减少物体的阻力。 学生分组材料:弹簧测力计、木块、砂纸等。 1.看图交流认识什么是摩擦力。2.测量摩擦力。3.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4.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认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阻力的大小。5.交流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处认识,增大与减小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11.浮力 2 1.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2.能够根据结构性的材料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状态的影响。3.能够做A4纸在水中承载硬币的实验,更好地体验浮力的大小。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重点:感知浮力,并初步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难点,通过有结构性的材料探究物体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学生分组材料:水槽、玻璃球、塑料尺、苹果土豆、泡沫块、铁夹子、蜡烛、测力计、小石块、天平、空心塑料球、橡皮泥、A4纸一元硬币。 1.观察物体的沉浮情况,初步认识福利。2.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3.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4.做A4纸承载硬币的活动,综合运用浮力的认识。5.阅读曹冲称象的故事,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10-13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点亮小灯泡 1 1.通过将小灯泡点亮的探究活动,学会正确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示意图。2.尝试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3.用常见物品制作一个简易开关,理解开关对电路的断开和闭合所起的控制作用。 重点:自主探究,学会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正确连接方法。难点:能够用语言归纳描述闭合电路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电路示意图。 学生分组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小灯座、木板,图钉、回形针、发光器、小电机小电铃、制作手电筒套件。。 1.用所给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2.制作一个简单开关接入电路,知道开关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3.将其他元件接入电路,强化对完整电路的认识。4.观察手电筒的内部结构,分析其电路连接情况。 13.导体和绝缘体 1 1.借助检测装置,知道有些物品容易导电,有些物品不容易导电。2.通过将不同物品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活动,辨别导体和绝缘体。3.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或材料,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制造物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身安全。4.借助验电球led灯等材料作为检测工具,知道人体、自来水、盐水是导体。 重点:掌握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一般方法。难点: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学生分组材料:各种常见物品(如竹签、橡皮、铅笔芯、铝箔、铁钉、瓷勺、硬币、木块、玻璃、螺丝刀、插座、插头、拖线板等),简单电路组成的检测装置,验电球、烧杯、自来水、纯净水、食盐等。 1.观察导线结构,聚焦研究主题。2.使用电路检测器对常见物品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测,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3.做人体及不同液体的导电实验,知道人体、自然界中的水也是导体。 14.电路暗箱 1 1.知道什么是电解暗箱。2.学会利用一一列举策略对电路暗箱进行全面有序的检测和记录。3.能够根据电路中灯泡的亮灭、明暗等情况,对暗箱里的电路连接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 重点: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合理推测暗箱里电路连接情况。难点:有序地对四个触点进行检测,做到不重复,无遗漏。 材料:组成简单电路所需要的导线、电池、小灯泡等,有四个触点的电路暗箱、实验记录单等。 1.思考并想办法检测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的还是断的,知道什么是解暗箱。2.观察在简单电路中增加电池或小灯泡后的情况,未解暗箱做准备。3.设计一个简单电路暗箱并进行检测,能有依据的进行科学推理。 15.生活中的电 1 1.知道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懂得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3.通过制作水果电池的活动,认识到人类为获得电所做出的持续探索和大胆创新。 重点:能够例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难点:比较电池供电和发电厂供电的不同。 学生分组材料:常制作水果电池的套餐(导线、led灯、铜片、锌片),橙子。 1.判断一些常见用电器是哪种供电方式,知道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2.读图了解交流电的几种发电方式及重要用途。3.明辨行为是非,知道一些安全用电的生活常识。4.制造一个水果电池,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4-15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路 16.常见的岩石 1 1.能举例说明地表到处都有岩石,知道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2.乐于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不同的岩石在断面颜色、颗粒大小、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3.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仿照示例描述岩石的主要特征,并根据描述辨认岩石。4.学会采集制作岩石标本。 重点:细致观察、科学描述四种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难点:能根据岩石的外部特征或科学描述,辨认四种常见岩石。 学生分组材料: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石灰岩标本,放大镜、滴管、玻璃片等工具。 1.交流见过的岩石,了解岩石到处都有,分布很广。2.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3.根据观察细致描述岩石,深化对岩石表面特征的认识。4.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尝试应用所学方法辨认岩石。 17.认识矿物 1 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能举例说明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2.能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进行细致观察与描述,并能认真记录。3.提升对矿观察性研究的兴趣,体验到认真观察和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重点:会观察与描述矿物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等特征。难点:能正确描述不同矿物的晶体形状光泽和透明度。 学生分组材料:白砂纸、放大镜、光泽描述卡、手电筒、铜钥匙、小刀、玻璃、各种标签的矿物、矿物卡等。 1.找出矿物不同于岩石的地方,认识的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2.用不同方法细致观察矿物的表面特征,学会使用科学词汇清晰描述矿物的表面特征。 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1 1.通过配对、阅读活动举例说明,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离不开矿物资源。2.通过阅读体验活动,描述铁矿石和石膏的用途,3.通过阅读研讨,尝试说明保护矿物资源的原因及措施。 重点:能够用举例、描述等多种方式说明矿。物资源的重要性。难点,体验凝固后地石膏糊具有固定作用。 学生分组材料:常见日用品和使用的矿物标本,石膏粉、水、搅拌棒、抹布、塑料杯和一个石膏模具等。 1.将生活物品和矿物配对,初步认识矿物是重要的生产原料。2.阅读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了解常见金属铁的由来。3.做石膏糊凝固s塑形的活动,体验石膏的作用。4.阅读人类开采矿物的图文资料,认识到矿物资源举足轻重,应加以保护。 16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2 1.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制作满足个性化需求的led发光手环,并向同伴展示交流。2.能够明确工程任务,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重点领会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三个环节的基本方法。3.通过阅读工程师的相关资料,知道不同类型工程师具有的一些共同素养,激发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改变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愿望。 重点:在制作led发光手环的完整过程中,领会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展示交流的基本方法难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连接led电路及对手环进行装饰。 学生分组材料:设计图纸、led、纽扣电池、铜箔胶带、彩色纸、绝缘胶带、剪刀等。 1.阅读有关工程师素养的资料,知道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具有一些共同的素养。2.了解工程师工作的一般过程,重点学习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三个环节。3.模仿工程师设计并制作一个LED发光手环。 期末复习1.给动物分类【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分类、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模型、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在科学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一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因此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生命形态。本课带领学生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操作并不是很精确,缺乏逻辑性。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先制定标准,再分类”的认识方法。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以交流动物园分区的话题让学生产生动物分类的意识,同时揭示分类的必要性,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标准,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三部分,认识脊椎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建模制作活动深化对脊椎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如何让建模,从材料的选取到制作,再到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第四部分,基于对脊椎的认识,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五部分,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比较熟悉的生命形态。但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只停留在粗浅的观察,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没有系统的认识。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学生给动物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他们一直忽视的脊椎。利用观察、归类、建模、制作、分析、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对脊椎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四年级学生经过前面三年的实验经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需要建模,怎么建模,材料如何选择等,让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在合作中交流探究结果,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学生对珍稀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社会与环境层面未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课可以让学生讨论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具有参与动物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建立起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知道根据动物的有关特征,能够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知道根据有无脊椎,能够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科学探究:能运用感官,通过触摸,体验脊椎的存在,初步感知脊椎的结构。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在做脊椎建模的活动中,感受脊椎对动物体的重要作用,可以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利用建模的方法帮助思维建构,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2.在制作脊椎模型的活动中,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动物资源的基本状况,认同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2.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分析动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珍稀动物。【教学重点】1.能对动物进行简单地分类,知道可以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了解脊椎的结构和作用,知道脊椎对脊椎动物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1.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线轴、橡皮筋、圆纸片、胶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什么动物?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纸上动物园转一圈,这是他们的区域图,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1.学生回答。2.师:那么动物园为什么要给动物们分类呢?3.学生思考。4.师:分类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动物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动物园话题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讨论动物园分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对动物进行了分类,强调分类的必要性,顺利导入课题。]新授1.给动物分类师:出示图片,这些动物你认识吗?与学生一起认一认师: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师:小组先讨论,一分钟后我们来汇报交流结果。生:可以分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可以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可以分为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可以分为鱼类、鸟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4)师:分类要有一定的规范性,我们一般先制定一个标准,再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类。(5)师:生物学家们也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他们规定按照有没有脊椎来把动物分成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比方说,这个圆表示一整个动物大家族,那么有脊椎的脊椎动物占这个圆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没有脊椎的无脊椎动物。[设计意图:对于一些常见动物,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前概念,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动物进行分类。通过指出分类要有依据,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发展学生固有认识,从而认识本课的主题: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2.研究脊椎(1)师: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是脊椎动物?(2)生:人、猫、狗等。(3)师:你依据什么判断它们是脊椎动物?(4)生:背后都有一条长长的骨头。(5)师:你们摸摸自己有没有。(6)师:你在什么位置找到了它。(7)师:我们一起从上到下先感受一下脊椎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8)生:从脖子开始到屁股结束。(9)师:它是什么形状的呢?(10)生:长条形;圆柱形;像一根棍子......(11)师:它是平整光滑的吗?(12)生:好像不是平的(13)师:大家再仔细摸一摸自己的脊椎,想象一下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14)生:直直的一条;像圆柱形的;有点凹凸不平......(15)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脊椎的结构图,告诉老师和你想的有什么不同?(16)生:脊椎是一块一块拼起来的;每一块之间不是无缝连接的;每一块之间还有一小块骨头......[设计意图:更多拓展,让学生认识身边的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的活动猜脊椎的形状和结构,感知脊椎在人体的位置,在学生想象与脊椎结构图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脊椎独特的结构特点。]3.做脊椎模型(1)师:这样的脊椎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思考。(3)师:脊椎在我们的身体里,研究起来不太方便,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方便我们研究脊椎吗?(4)生:做一个脊椎。(5)师:做一个脊椎,我们又把它叫做建立脊椎模型,我们可以对抽象的脊椎进行系统的研究,建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6)师:那么做脊椎模型的话我们需要分哪几部分来准备材料?(7)生:大骨头、小骨头。(8)师:只有大骨头、小骨头,它们就会自己连接在一起了吗?(9)生:还需要绳子或者胶水。(10)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用绳子和胶水连起来分别是什么样子的?(11)生:它们用胶水连起来就不能动了。(12)师:那我们应该找一种什么样的绳子呢?(13)生:柔软的绳子,有弹性的绳子。(14)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同学们看看它们可以用来模拟脊椎的哪个部分。(15)出示材料(线轴、纸片、皮筋、胶带)(16)生:线轴模拟脊椎的大骨头,纸片模拟脊椎的小骨头,皮筋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17)师:那么脊椎模型到底应该怎么做呢?(18)生:每隔一个圆片放一个线轴,然后用橡皮筋从中间穿过把它们连起来,橡皮筋的下端用透明胶带固定在桌面上,上端可以多方向转动。(19)(学生活动)(20)师:老师看到许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脊椎模型,哪个小组来把你们的脊椎模型展示给大家看看?(21)师:通过对脊椎模型的研究,你认为脊椎有什么作用呢?(22)生:可以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可以支撑动物的身体;可以保护内脏;小骨头有缓冲减震的作用......(多组展示汇报)(2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脊椎是人和许多动物的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脊椎动物依靠脊椎支撑身体,可以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建模的全过程,通过制作脊椎模型,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脊椎的结构,利用自己制作的脊椎模型进行研究,更容易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容易体会到脊椎的重要作用。]4.脊椎动物(1)师:出示图片,你能找到这些脊椎动物的脊椎吗?用手指出来。(2)师: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吃过的鱼的脊椎吗?脊椎一般在哪?对身体起到什么作用?(3)师:动物世界多姿多彩,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动物的图片,你认识它们吗?你能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吗?如果你觉得是脊椎动物,指出脊椎所在的位置。(4)生:脊椎动物:青蛙、黄鹂、猴子、鲨鱼无脊椎动物:蚊子、蜗牛、水母、河蚌、蚯蚓[设计意图:在找脊椎的过程中,发现脊椎的位置在身体的中心,对身体起到支柱作用。通过归纳总结脊椎动物的特点,进一步理解脊椎对动物的重要作用。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5.我国动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师: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有一些动物因为各种原因,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为了保护它们,国家把它们列为珍稀动物。师:视频中哪些动物是脊椎动物?生: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而且不能猎杀他们。[设计意图:从了解我国动物资源到分析这些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最后学生根据所分析的可能造成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来思考保护动物的措施,由此自发地认同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巩固与拓展1.师: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2.生:动物有多种分类方式;有的动物有脊椎,有的动物没有脊椎;脊椎对许多动物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动物濒临灭绝,需要我们去保护它们......[设计意图: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使课堂所学得以内化。]【板书设计】1.给动物分类动物大家族2.鱼类【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9.1 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属于课标生命科学领域中年级段的课程内容,其学习目标是能描述生物的特征,能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可以描述某一种动物(如:鱼)的共同特征,能在兴趣的驱使下设计探究方案并完成探究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鱼类》是本单元的第二课。“鱼类”之所以安排在分类后的第一课,是因为鱼是脊椎动物中的最低等的类群。通过对鱼类的学习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了解其他的脊椎动物。在以前的教材中,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动物与植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在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土壤与生命》中,学生知道了动物的生存离不开它们的生存环境。本课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了解鱼的特征与它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鱼的哪些特征让鱼能适应水生环境。同时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通过经历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6个流程,让学生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能根据同学之间的分享和教师的建议修改实验方案,必要时能在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调整实验方案。【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有过观察鱼的行为,对于鱼是比较熟悉的,不过那些观察更多的是基于好奇心的驱使和随意性的观察行为。因此,本课的教学更多地是带领学生有计划有流程地观察鱼,并通过实验了解鱼鳃和鱼鳍的作用,知道鱼的哪些特征有助于它在水中生活。本科教学中涉及到的“水中溶解得有气体”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没有接触过,教师要做一些相关的介绍。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侧重点是带领学生尝试设计实验、修改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鱼类的共同特征。2.认识鱼类特有的鱼鳃和鱼鳍。3.知道鱼是用鱼鳃来进行呼吸,通过鱼鳍来运动的。科学探究:1.用各种感官观察鱼,找到鱼类的共同特征,能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2.小组成员尝试设计活动方案验证猜测,并能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修改、完善活动方案。3.知道科学探究要经历“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6个科学探究的流程。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知道运用一些常用生活器具也能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所有的生物与它所生存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有鱼鳃、鱼鳍【教学难点】能设计、修改实验,通过实验了解鱼的呼吸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空塑料瓶。学生材料:大塑料盒、小塑料盒、小网兜、鱼、色素、滴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实物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鱼。)这种鱼你认识吗?对的,这就是我们特别熟悉的锦鲤。对于我们大家这么熟悉的动物---鱼,我们今天会学习哪些知识呢?板书----鱼类。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认识鱼类1.出示图片:这些鱼中,你见过哪种鱼?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它们呀,分别是鳜鱼、黑鱼、花鲢鱼、花鲢鱼。2.教师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鱼,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没有难度,有学生可能会说出动物的共有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于鱼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生活在水中、有鳃、有鳍……)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生活在水中、有鳃、有鳍(如果学生能说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老师也可以板书出来)4.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找到了鱼类的一些特征,那现在老师问你们:鱼是不是都长成梭形的?你有没有看到过不是梭形的鱼呢?黄老师今天被下面三种动物给难住了,不知道它们到底算不算鱼类,你帮黄老师分辨一下,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鱼类?(出示海鳗、鳐鱼、河豚的图片)5.小组内讨论:这三种动物是不是鱼类?或者说它们当中有没有鱼类?6.小组讨论结束后汇报讨论结果:如果你不同意其他小组的发言,可以质疑,但要说出理由,其他同学有想说的也可以说说。7.得出结论:它们都属鱼类,都是脊椎动物。活动二:认识鱼的鳃和鳍1.鱼鳃和鱼鳍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典型特征,你观察过鱼的腮和鳍吗?猜猜它们的作用可能是什么呢?2.出示鱼鳃图片:有同学仔细观察过鱼鳃没有?鱼鳃是什么样子的,有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如果能有学生上去介绍,老师可在学生介绍完后进行补充,如果没有学生上去介绍,教师可根据图片进行介绍:鱼鳃的鳃盖下是鲜红颜色的鳃丝,鳃丝细细的,一排排的排列着。)3.出示鱼鳍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哪些位置长得有鱼鳍?这些鳍都是成对出现的吗?如果根据鱼鳍生长的位置给它命名,你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活动三:观察游动的鱼1.教师谈话:同学们是不是特别羡慕鱼儿能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那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动的呢?2.老师待会会给每组发一条鱼,问:如果你拿到鱼后会准备怎样观察?3.学生汇报:(1)我会看看鱼身体的哪些部位参加了运动;(2)仔细观察参加到鱼的运动中的各部位是怎么运动的?如:鱼的哪些部位参加了游动的活动中,这些部位是怎么运动的?哪些部位参加到了转弯的运动中,是怎运动的?呆在原地的时候呢?向后运动呢?……4.学生明确观察方向后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条锦鲤,同学们可边观察边小声讨论。5.小组观察结束后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6.师生归纳: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合作,某一动作需要多个鳍相互作用。背鳍--保持侧立的平衡;胸鳍--保持平衡,有时也辅助上升和下潜;腹鳍--保持身体平衡;臀鳍--协调身体,保持平衡;尾鳍--控制运动方向、前进的推力(出示鱼游动的视频,让学生再次验证刚才大家的发现)。活动四:鱼是怎样呼吸的?1.教师提问:刚才大家研究了鱼在水中的游动,我们知道,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那么鱼在水中是怎么呼吸的呢?2.教师介绍:其实自然界的水里溶解得有空气。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瓶子里的水,这是老师刚才从自来水管中接的半瓶水,看看老师用力摇动后,水中有什么产生了?(有少量气泡产生。)3.教师谈话:自然界的水中溶解得有少量的空气,那鱼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呢?4.刚才有同学说到鱼是用鳃来呼吸的,怎样才能观察鱼鳃的工作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鱼嘴和鳃盖的张合之间的关系)5.根据鱼嘴和鳃盖之间的张合关系,你有什么猜测?怎么验证你的猜测?6.要了解水是怎样流经鱼的身体的,可以怎样设计实验?(学生思考后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引领学生设计实验。)生:把鱼放到水里,看看水是怎样从鱼嘴进去的?(师:水是无色透明的,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水的流动呢?----生:加色素,最好是食用色素。)7.师:如果在整个盒子里面都加上色素,还能明显地看到水的流动吗?(生:不能。)师: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将色素用滴管滴在鱼嘴前方观察。)8.出示视频-----鱼的呼吸。9.师:鱼在盒子里游来游去,不乖乖听话去吸我们加了色素的水怎么办?(引导
本文档为【2020秋【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唐宋元明清
本人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希望和大家分享交流。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0-09-16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