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举报
开通vip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姓名: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的。 分子 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我们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分子。 2.分子由 原子 组成,原子的结构跟太阳系十分相似,由位于中央的 原子核 和一定数目绕核运动的带 负 电的 电子 组成。原子核由带 正 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姓名: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的。 分子 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我们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分子。 2.分子由 原子 组成,原子的结构跟太阳系十分相似,由位于中央的 原子核 和一定数目绕核运动的带 负 电的 电子 组成。原子核由带 正 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 中子 组成。 3.物质一般以 固态 、 液态 、和 气态 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排列 分子间作用力 体积和形状 流动性 固态物质 十分紧密 强大 形状固定 无 液态物质 位置不固定,运动自由 比固体的小 无确定的形状 有 气态物质 极度散乱、间距很大 极小 无确定的形状,易被压缩 有 固态物质分子排列整齐,分子间距离 小 ,分子间作用力 强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分子运动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 形状 ,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 大 ,分子间作用力 小 ,没有固定的 形状 和 体积 ,具有流动性。 4.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5.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间的斥力,分子间引力使得物质很难被拉伸,分子间斥力使得物质很难被压缩,分子引力与斥力共同存在。 6.1nm= 10-6 m ;光年是个 距离 单位,表示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7.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3~0.4nm,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可达几十纳米,病毒的大小为几百纳米。 8. 纳米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第二节 质量 1.物体由物质构成, 物质的多少 叫做质量,或者说,质量是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多少 的物理量,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kg ,常用单位有 t 、 kg 、 g 等。 1t= 1000 kg 1kg= 1000 g 1g= 1000 mg 3.实验室用 天平 测量物质的质量。天平的工作原理是 杠杆 原理。 ①使用前将天平放在 水平面 上,将 游码 拨至标尺左端 零刻线 处。 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分度盘 中央,若不在,说明天平不平衡,要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③物体放于 左 盘,用 镊子 向 右 盘加减砝码(先大后小) ,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重新平衡。 ④若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 加上 游码的读数,若相反,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 减去 游码的读数。 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先估计物体的质量,选择合适量程的天平,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也不能低于天平的最小感量。 ②不能直接用手取放砝码,不能用手触摸天平盘,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 ③读数时以游码左侧边缘所指刻度读数。 ④测量时不允许移动天平,也不允许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5.测液体的质量 ①测出烧杯的质量为m1 ②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 ③液体的质量m= m2-m1 。 6. 测量邮票、纸张、大头针等物体的质量时,可先取一些相同的物体,测量它们的总质量,再用测量的总质量除以它们的份数,算出单个物体的质量。 7.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属性 ,不随物体的 位置 、 状态 、 形状 和 温度 的改变而改变。 第三节 密度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成正比 ,且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将这种特性称为 密度 ,即 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 叫做密度。密度用字母 ρ 表示,国际单位是 kg/m3 ,常用单位还有 g/cm3 ,1g/cm3= 1000 kg/m3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通常情况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不同,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其密度与物质的 位置 、 形状 、 体积 和 质量 无关,但与物质的 温度压强状态 有关。 3.密度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 ρ=m/v , m 表示质量,单位是 kg , v 表示体积,单位是 m3 , ρ 表示密度,单位是 kg/m3 。 4.在不考虑温度的前提下,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相应增大几倍,所以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不能理解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5.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为 1000kg/m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00kg 。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 ρ=m/v 2.实验方法:①用 天平 测出物质的质量m ②用 量筒 测出物质的体积v ③根据公式 ρ=m/v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实验室用 量筒 测量物体的体积,在使用量筒之前,先要认清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量筒,使用时量筒放在水平台上,有刻度的一面面对观察者。 4.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凹液面 相切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5.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①液体:在量筒中倒入液体,直接读出体积。 ②固体或不规则物体(排水法):先往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v1)的液体,将待测物体用细线拴好浸入水中,读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则物体的体积v = v2-v1 ③测量不规则的,且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体积(“压入法”):在测量时,用细针之类的东西将被测物体压入水中,使其浸没。 ④测量不规则的,且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体积(“沉坠法”):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石块和被测物体,把石块放入水中,使其浸没,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将被测液体和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2。物体的体积V=V2-V1 6.1L = 1000 ml 1 ml = 1 cm³ = 1/1000000 m³ 1 L = 1/1000 m³ 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 温度 有关,物质温度变化时,体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发生变化(一般物质随温度上升密度变小,但水例外) 2.水的反常膨胀:水在 4℃ 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水结冰时体积变 大 ,密度变 小 ,质量 不变 。 3.用密度知识测量物质的质量m = ρv ,测量物质的体积v = m/ρ 4.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物质的 m ,用量筒测出物质的 v ,根据 ρ=m/v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作比较。 5.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有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体积是3000cm3,试求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铝=2.7×103kg/m3)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机械运动 ,简称 运动 。 2.机械运动在宇宙中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在发生位置的变化,看似不动的房子、树木,都在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甚至整个银河系,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物体,这就是物体运动的绝对性。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参照物 ,所选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的。 4.参照物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但一般不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 快 ;速度越小,物体运动得越 慢 。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叫做速度,速度的 计算公式 六西格玛计算公式下载结构力学静力计算公式下载重复性计算公式下载六西格玛计算公式下载年假计算公式 是 v=s/t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m/s ,常用单位是km / h,1m/s = 3.6 km / h 3.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不变 。 4.平均速度能够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只能对运动做粗略描述。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 米 ,常用单位有 m 、 dm 、cm 、 mm 、 um 、 nm 等, 1m= 10 dm= 100 cm= 1000 mm= 1000000 μm = 1000000000 nm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刻度尺 。 3.刻度尺读数的时候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 ,常用单位有 h 、 min 等, 1h= 60 min= 3600 s 5.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误差 ,误差不能被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6.错误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得到的数据和结果,错误可以避免。 第四节 力 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提到力一定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 施力 物体,一个是 受力 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和 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使静止的物体运动;②使运动的物体静止;③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是 N 。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5.描述力的时候,通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 力的示意图 。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如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就是一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 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 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3.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物体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惯性定律 。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与 质量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 6.汽车启动时,人体上部向后仰;急刹车时,人体上部向前倾,是因为人体具有 惯性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叫做 惯性现象 。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和抖落雨伞上的雨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第六节 二力平衡 1.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仍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 平衡 ,叫做 平衡力 。 2.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一定受 平衡力 的作用。 3.作用在 同一个物体 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并且在 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1.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 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 塑性 。 2.发生 弹性形变 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3.弹力的大小与 弹性形变程度 有关,在 弹性限度 内,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4.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 力的大小 ,其原理是在 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正比 。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先看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并对指针进行调零,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拉动弹簧测力计时避免与外壳接触,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第二节 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万有引力 。 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 3.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 重量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 质量 成正比,用公式表达为 G=mg ,g取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 4.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比如 空瓶子 。 第三节 摩擦力 1.两个 表面粗糙并相互挤压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 或具有 相对运动的趋势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摩擦力 。 2.摩擦力的分类:① 静摩擦力 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② 滑动摩擦力 如推动木箱时受到的摩擦力; ③ 滚动摩擦力 如轮子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 接触 ;②物体之间具有 相对运动 或 相对运动的趋势 ③:接触面 粗糙 ;④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 相互挤压 4.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5.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 和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无关。 6.增大摩擦的方法:① 增大接粗面的粗糙程度 如车胎、鞋底的花纹,车胎绑上防滑链; ② 增大压力 如把松开的皮带张紧,用力握住车把; ③ 变滚动为滑动 如急刹车时,车轮只滑不滚 7.减小摩擦的方法:① 减小接粗面的粗糙程度 如给机器轮轴加润滑油; ② 减小压力 如松开刹车; ③ 变滑动为滚动 如搬重物时,在下面垫上几根滚木; ④ 减小压力 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第四节 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 杠杆 ,常见杠杆如 筷子 、 刹车 、 天平、跷跷板 等。 2.杠杆的五要素:①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 O 表示; ②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F1 表示; ③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F2 表示; ④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 L1 表示; ⑤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 L2 表示。 3.杠杆力臂的画法:①先确定 支点 ;②作 力的作用线 ,必要时以虚线延长;③从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上动力臂或阻力臂。 4.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 杠杆平衡 。 5.杠杆平衡的条件:F1 × L1 =F2 ×L2 6.杠杆的分类: 杠杆种类 力臂的关系 力的关系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L1>L2 F1F2 费力省距 镊子 等臂杠杆 L1=L2 F1=F2 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天平 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①定义: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叫做定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 不改变力的大小 ,但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 轴可以随轮一起运动 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改变力的大小 ,但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3.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叫 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 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①滑轮组竖放:提起物体所用的拉力 (不考虑滑轮重)若考虑滑轮重, 不计摩擦, 则 物体提升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 绳子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关系 ②滑轮组横放: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 ,绳子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关系 4.滑轮组绳子的绕法:确定承重绳子股数n,奇动偶定,由内而外 例1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 例2按下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 图中G物表示物重, G轮表示动滑轮重, 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INCLUDEPICTURE "C:\\Users\\SHANGH~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6207.png" \* MERGEFORMATINET 5.轮轴实质是一个 连续转动的杠杆 ,斜面实质是一个 简单机械 ,使用斜面省力但费距离, 坡度越小越省力,如盘山公路。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压强 1.压力:物理学中,把 垂直压在物理表面的力 叫压力,压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 接触 ,且有 相互挤压 作用。 2.压力的作用点在 被压物理表面 上,压力的方向总是 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甚至与重力无关。 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①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如将物体按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墙壁受到的压力不是由重力产生)。 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挤压而产生。 ③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④重力的作用点在 重心 ,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4.压强是表示 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 。压力作用效果跟 压力 和 受力面积 有关。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叫做压强。 5.压强公式: P=F/S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常用的单位还有千帕(kPa)和兆帕(MPa) 1 kPa = 1000 Pa = 103 Pa 1 MPa = 103 kPa = 106 Pa 6. 1Pa = 1 N / m2 其物理意义是 每平方米的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为一牛 。一张报纸平放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约为0.5Pa 7.减小压强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①在压力相同时, 增大受力面积 ②在受力面积相同时, 减小压力 增大压强的办法:①在压力相同时, 减小受力面积 ②在受力面积相同时, 增大压力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 重力 作用和具有 流动性 ,因而会对容器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 2.压强计是用来 测量压强 的仪器。压强计的基本构造包括U形管,探头和橡皮膜。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时,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两侧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朝 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 ②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 相等 。 ③同种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 的增大而增大。 ④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h指液体的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5.上端 开口 、下端 相连通 的容器叫做 连通器 。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 相平 的,常见的连通器有 水壶 、 锅炉 、 水塔 、 大坝 等。 6.液体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F=G FG 第三节 大气压强 1.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用吸管吸取饮料,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现象都说明了 大气压强 的存在。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 大气压强 ,简称 大气压 或 气压 。 2.托里拆利实验: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此时大气压强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出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只与大气压的大小有关),就可以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 (、 760mm是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而不是管内水银柱的长度。 (1)玻璃管稍稍倾斜是否影响实验?不影响,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2)一直倾斜呢? 水银逐渐充满整个管子。 (、换成粗管或形状不规则的管子,实验结果如何? 不变。结果只取决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管子的形状无关。 (、实验中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管口始终在液面下),实验结果如何?不变。 ④、不小心玻璃管顶部弄破,会出现什么现象?像喷泉一样喷出吗?水银全部退回水银槽 ,不会。 ⑤、实验中不小心混入空气,实验结果如何?水银柱上方空气压强多大?变小。上方空气向下压水银柱。 3.标准大气压p0=760mmHg产生的压强=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Pa ,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通常取作 1.0×105Pa 。 4.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 增加 而降低,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 Pa 5.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 气压计 ,常见的气压计有 液体气压计 和 金属气压计 两类。 6.大气压的应用:① 吸盘 ② 喝水 ③ 抽水机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物理学上把具有流动性的 液体 和 气体 叫做流体。 2.流体流动时,流体压强的大小不但与流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而且与流体的 速度 有关,流速越大, 压强越小 。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起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G空-G液=F浮。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5N,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ρ水=_________ 。 2、压力差法:应用F浮=F向上-F​向下求浮力。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2:2.如图所示: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 牛,方向为________。 3、公式法: F浮=ρ液gV排=G排液 例3:将体积是5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油中,它所受的浮力多大?(ρ煤油=0.8×103kg/m3)g取10N/kg 4、受力分析法: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则F浮=G物。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F浮=G物+F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F浮=G物-F3。 例4:把质量是200g的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g取10N/kg) 求:(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5、排水量法:F浮=排水量(千克)×g 轮船的满载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开水的质量,船也是浮体,根据浮体平衡条件也得:船受到的总F浮=G总,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开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货的总重力。 6、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解浮力综合题 例5:重10N,体积为0.8d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如果它只受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问:此物体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g取10N/kg) 例6:将质量是890g的铜块放入水中时,它受的浮力多大?若将铜块放入水银中,当铜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多大?(ρ铜=8.9g/cm3, ρ水银=13.6g/cm3)(g取10N/kg)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 功的单位“焦”(1N·m = 1J), 6、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B.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C.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 7、对公式W=Fs的理解 A.公式 一般式 W=Fs 解题时常用式 W有=Gh(克服重力做功) 或 W有=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B.注意事项 A.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 B.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C.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A.对于理想机械(指不计摩擦、机械的重、绳重): W人对机械=W机械对物体=W手或 W总=W有. B.对于实际机械:W人对机械(W总)>W机械对物体(W有)或W总=W有+W额.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A.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物体,η==== (对于杠杆:n=s/h=;对于滑轮组:n=s/h,s为动力移动的距离,h为物体提升的高度) 注:若只计动滑轮的重,则F=(G+G轮)/n,机械效率η还可等于,即η= . B.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η== (S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S动力为拉力移动的距离)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物理意义 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高低的物理量.若机械效率越大,表示该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越高,即机械做的有用功占它所做的总功的比例越大,或者说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小,也说明该机械的性能越好. 6.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由η==可知:   A.当W有一定时,减少W额,可提高效率.比如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和绳重;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轻质材料做动滑轮或尽量减少动滑轮的个数;还可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少轴处的摩擦及使用较细的绳子等措施,以此来提高它的效率.   B.当W额一定时,增加W有,可适当提高机械效率.比如,对于同一滑轮组(额外功不变),增加所提物体的重, 就会越大,机械效率就会越高. 总之,对于滑轮组而言,要提高效率,可增加有用功的同时尽量减小额外功. 7、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Fv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6、比较功率大小方法 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 注意事项 A.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B.由P=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五、动能与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如“物体匀速上升或下降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或减小。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机械能守恒)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五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 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 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 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 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 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 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 内能)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课本中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温度, 传递结束的条件:温度相等。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热量: 1、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 形状等无关。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⑸对于不同种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快;对于不同种物质,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热量的计算:Q=cmΔt。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 =30℃-lO℃=2O℃,物体温度升高了 注意: 20℃,温度的变化量Δt =20℃。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 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 能之差。 常用的计算式 Q放=cm(t0-t1) Q吸=cm(t1-t0) 4、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五、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或J/m3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 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 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4、燃料放热计算公式:Q放=mq(q为热值)或Q放=qV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 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应注意: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J。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料 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6、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7、能量的利用效率: ① 定义:被人们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 公式:η=Q有效/ Q总= cm(t-t0)/ qm′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三)、内能的利用 1、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汽油机 柴油机 不 同 点 构造: 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气冲程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吸入空气 点燃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效率 低 高 应用 小型汽车、摩托车 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 相同点 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6、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六、能量守恒定律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 1、化石能源:由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 2、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3、二次能源: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得到的能源。 如:电能 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如:食物中的化学能 5、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 、核能 6、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7、人类家族中现在常用的能源是 化石、电能 能源, 练习:在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电能中: A、属于一次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风 能、生物质能 B、属于二次能源的是:电能C、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D、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核能 1、核能: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 量。 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 制的。 4、聚变: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这就是聚变。聚变目前是不可以控制的 三、太阳能: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能量。 ①、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 ②、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③太阳能的利用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即: Q放=太阳能的利用功率×时间×面积 能源革命与未来理想能源能源革命与未来理想能源能源革命与未来理想能源能源革命与未来理想能源 1、三次能源革命 ①第一次能源革命 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标志着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②第二次能源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 ③第三次能源革命 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2、今后开发理想的能源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A、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B、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C、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D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 太阳能 和 核能 的开发,对我们解决能源问题将有重大的意义。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班级: 姓名: 梳理人: 时 间:2013.1.12 l1 l2 F2 F1 O F1 l1 F2 l2 O η W有用 W总 = η Gh FS = Gh Fh = G F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2h = G 2F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η W有用 W总 = Gh FS = P W t = 动能 转化 转化 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20 1 _1234567891.unknown _1234567893.unknown _1234567895.unknown _1234567896.unknown _1234567894.unknown _1234567892.unknown _1234567890.unknown
本文档为【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2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11-27
浏览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