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全笔记(精心整理)

《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全笔记(精心整理)

举报
开通vip

《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全笔记(精心整理)H:\fanwen caiji two\税务局讲解词.doc《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提纲》 A.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 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

《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全笔记(精心整理)
H:\fanwen caiji two\税务局讲解词.doc《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提纲》 A.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 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双簧信:钱玄同、刘半农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 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 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法,抵抗社会病菌侵袭、诱惑的、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会刊:《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新月社:1923年,北京。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由此产生新月诗派:1926年4月,徐志摩《晨报》开辟《诗镌》(代表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做一件认真的事情做。倾向于自由主义,前期新月派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语丝社,浅草社,湖畔诗社。 其他社团请同学们参照教材并查阅其他版本的文学史资料 胡适与周作人的理论贡献。 胡适:“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筑起了胡适的文学思想的基本构架。 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1919年周作人还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 理性精神的显现。 2. 感伤情调的流行 3. 是个性化的追求。 4. 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二个十年(1928——1937.6) 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标志:1928年1月,全部共产党员作家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蒋光慈,钱杏屯。+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文化批判》创刊。《创造月刊》突变。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同年3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为核心的《新月》月刊创刊。“独立的原则”“健康的原则”“尊严的原则”。 此时期显著特征: 1、五四时期的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文学主潮政治化。 2、革命文学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运用,决定此后面貌。 3.左翼文学兴发,多种倾向文学互竞,丰富30年代文学创作。 基本线索: 国民党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提出“三民主义文艺”口号。发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决定面貌的是(基本历史线索):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同盟军: 自由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所保留,不以反对现行制度为目的。 民主主义:批判现实社会制度。 革命文学论争: 背景: 1、现实政治的推进。 2、作家的思想自 3、国际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影响。 论争: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提倡文学的阶级论、工具论;全盘否定五四文学,攻击五四时期已成名的作家鲁迅、茅盾等 鲁迅、茅盾还击。 左联: 基本情况: 1930年3月。上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 常务委员:冯乃超,鲁迅,田汉等七人。成立大会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讲话。 刊物《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 工作: 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翻译,介绍,研究。 加强与世界文学,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创作方法演进:新写实主义—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意义: 1、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文学)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了对中国文学运动的领导权,组织领导,把革命文学的发展纳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轨道。 3、分散的文学团体统一于左翼。革命的文学队伍。 特点: 论争始终集中于文学的外部表现上,对内在的语言,形式等不深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主潮,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起补充作用。 自由主义作家与左翼作家的论争: 自由主义作家: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为艺术而艺术”“超脱现实”原则。 这两种文艺思潮的论争贯穿30年代。较重要的是: 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 新月派(梁实秋)观点: 1、人性论。(永恒的人性的文学,以人性的普遍存在论反对阶级论) 2、天才论。(一切文明是少数天才的创造,文明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优胜劣败的定律注定反文明的无产阶级被文明征服) 3、革命文学等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延续和发展,左翼文学是“伤感的革命主义”、“浅薄的人道主义” 评价:保守倾向和贵族色彩,但也看到主流派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病。 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就“性灵文学”的论争: 论语派:1932年,林语堂,《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标榜“性灵文学” 1、对内面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绝对排斥自我以外事物。 2、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流露,文艺摆脱社会约束,回到自然。 左翼作家与京派作家的论争: 京派:30年代,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 《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阵地。 特点: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三大派别:左翼,京派,海派。 共同时代文学的特征: 1.文学创作题材规模开拓,表现角度开掘。 2.文学形式为叙事,心理刻画艺术得到重视与发展。 3.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与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几乎同时。 第二个十年历史特点: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从历史潮流中吸取战斗激情和力的美。是中国现代文学日趋成熟的标志。 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特点: 1.文学与战争救亡发生紧密联系。(最显著) 2.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学。 3.孤岛文学 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分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上海“孤岛” 国统区 抗战初期: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救亡。 文协: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武汉。 名誉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 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理事中无鲁迅。 会刊:《抗战文艺》 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具体表现: 1.文学创作共同的爱国主义主题和思想追求。 2.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文学和通讯热门,诗歌向广场艺术方向发展。 3.各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唱主角。 结果: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国名党民族主义文学汇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 相持阶段: 沉静下来,正视战争残酷,现实腐败,沉郁苦闷,对战争,民族前途的忧虑。重新认识民族,自己,寻找民族振兴的出路。 具体表现: 1.爱国主义主题的扩展与深入,题材纵深立体开拓,多样化趋向:面对现实,总结历史。面向自己(财主底儿女们,路翎) 2.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抒情诗。 3.主题集中:诅咒黑暗;否定腐朽的现实政治;表现知识分子的自我内省,历史总结。 解放区: 民族形式革新与大众化,创作基调明朗,朴素。赞美新社会新制度;热情描绘人民斗争生活;写翻身解放的新人形象。形成新评书体,新章回体小说,民歌体叙事诗,新喜剧。 评价: 优点:作家与农民互相吸收,引起自身质变。农民从新文学中得到现代文明,新文化,促进觉醒。农民觉悟带来文艺创作热潮,中国民族传统文艺复兴,推动新文学发展。 缺点:某些传统文化道德中的封建性因素。文学发展的片面性。忽视了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轻视知识分子,放松艺术形式手法现代化,忽视高雅优美部分,单向突进。 “孤岛”文学: 1937年上海沦陷,作家留在上海租界继续创作,配合抗日救亡运动。 戏剧最活跃 “上海剧艺社” 《夜上海》 沦陷区文学:(七七事变后,东北和华北沦陷区) 乡土文学。雅文学和俗文学在对立中接近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座谈会上。正式发表于1943年《解放日报》 内容: 1. 党如何领导文艺,文艺的“外部关系”问题。 2. 核心命题:革命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 3. 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工农兵方向” 4. 如何为群众:世界观和思想感情的改造。大众化。 5. 文艺源于生活,比生活更高。 文学思潮,论争: 1.关于“民族形式”问题 2.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 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三大支柱:到处都有生活,精神奴役创伤。“民粹主义底死尸”复活。 B.小说 第一个十年(小说): 1.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 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移动:原因: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出版传播手段进步。 五四革命给小说现代化的契机:原因:阅读群体扩大,西洋小说的引入。 2.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问题小说:问题产生的原因:五四塑造了“思考的一代”,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作品的直接刺激。 代表作家: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叶圣陶。 人生派写实小说: 主要由叶圣陶的创作和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组成。王鲁彦《柚子》集,彭家煌《怂恿》集成就最大。 叶圣陶: 从问题小说起步迅速转为写实派,《潘先生在难中》,诚实,细腻,摆脱了问的幼稚。典型的灰色人物,暴露色彩中内蕴的讽刺喜剧手法。“不动声色”的讽刺。 乡土小说: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主要作家作品: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冥婚”。彭家煌《怂恿》《活鬼》。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疯妇》 意义:题材和视野的扩展,艺术表现手法的转换。 3.“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 (1)郁达夫《沉沦》集为代表。 其小说特点:性的苦闷,生的苦闷,客观上反映伦理道德。 独特的题材:域外留学生中青年人青春期的性心理。 独特的人物:多情,得不到感情的孤独的游子,“自悲症”患者,麻痹自我,缩小自我的孤独者。 独特的表现形态:“心理情绪”模式,主观抒情,感性为主。 “自叙传”小说特点: 1.抒情性(主观抒情) 直抒胸臆、自我解剖、长篇独白。 2.自叙传(以创作者为艺术中心):不重情节结构,写情绪心理,才气和激情充溢,真切的感伤和忧愤。 3.自我暴露(侧重表现创作者心境):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彷徨、弱小或被损害的小人物,与现实势不两立,以痛骂或变态行为反抗。大胆暴露、无顾忌的自虐自伤自悼的文字,富于情绪的感染力,激起巨大共鸣的感伤风格。 4.创作者,叙述者和作品主人公的统一性(三位一体) 郁达夫小说的发展: 《过去》 摆脱自叙传模式的尝试。《迷羊》 写实增加而仍保持感伤酣畅。《迟桂花》 和谐的诗化意境,返归自然净化心灵的主旨。从感伤美到宁静美的转化,抒情方式的改变。 (2)其他抒情小说作家: 倪贻德:《玄武湖之秋》《残夜》 身世感伤,哀婉悲抑的浪漫主义风格。 陶晶孙《音乐会小曲》《木犀》 飘渺的恋情,细微的情感触角,唯美的抒情,“新罗曼主义”。 周全平《梦里的微笑》集 《林中》 回忆爱情的缠绵情调。《楼头的烦恼》理性和病态的性心理交错。 叶鼎洛(绿波社)《前梦》《双影》 自传性强,感伤情绪。 叶灵凤:多角的感伤恋情小说。受浪漫主义及唯美派、颓废派影响。《菊子夫人》《姊嫁之夜》 变态性心理和弗罗伊德主义,幻美的氛围。 滕固(文研会,后加入狮吼社)《壁画》 渲染奇崛、病态情感。《银杏之果》 自叙传。 王以仁(文研会):《孤雁》六篇书信组成。时代青年的生活历程,凄清低沉的情绪中蕴有反抗精神。自我暴露、独白、病态、伤感:郁达夫的影响。 庐隐和淦女士:与创造社无传承关系。   庐隐 (文研会):问题小说 《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抒情小说 《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曼丽》《灵海潮汐》《玫瑰的刺》《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艺术风格:叙写“五四”青年的情感世界   关切新女性的命运、心态和历史。纯“五四”式风格  激切直露,笔调哀伤。叹句,日记、书信,重视气氛,结构散漫。 《海滨故人》:风格转变的标志 。自叙传,纤微细腻的心理笔致,感伤色调。新旧交替时期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 淦女士 (受创造社前期影响):《隔绝》《隔绝之后》《慈母》《旅行》 大胆袒露内心的抒情独白,表现青春期女性的爱情生活,冲破牢笼的新女性的内心真实的写照。《春痕》 书信体小说。磨去锋芒后的忧伤和困惑,“五四”退潮后知识女性的面影。 浅草—沉钟社抒情小说 德国浪漫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影响。  陈翔鹤:《茫然》《西风吹到了枕边》主人公为C,激愤哀怨的自叙传。 《悼——》 追念亡妻。  《不安定的灵魂》书信体。心灵受伤而死,悲观压抑。    陈炜谟《轻雾》、林如稷《将过去》:挖掘魂灵,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   冯至 充满诗意的叙事作品 冯文炳和许地山  冯文炳(语丝社) 以抒情见长的乡土田园作家。《浣衣母》《桃园》《竹林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  冲淡质朴的笔调,古朴和谐的田园寂静之美。人物纯朴和景物清新形成对应,借鉴古典诗词手法构设富于诗情的象征境界。是郁达夫到沈从文的中间环节。 许地山:浪漫主义想象和宗教传奇意味。 《命命鸟》 对待生命的态度,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 《缀网劳蛛》 对待苦难的方式。对社会退让后仍执著于人生,保持苦涩的韧力。 《春桃》 30年代的力作。民间仁义和宗教慈爱混合。 《铁鱼底鳃》 挖掘民族性格的坚忍不屈。 第二个十年(小说): 三大创作群体形成: 1.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 2.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 3.接近读者市场的“海派” 原因:政治和商业对小说的介入。 1.“左联”和左翼小说 (1)准备期间的小说代表:蒋光慈。强烈的宣传鼓动性。   共同特点:自觉运用文学为革命呐喊,在变革年代里以热情写出“思想大于艺术”的,具有重大社会效果的作品。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 (2)左联五烈士: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典妻,春宝娘。悲剧性:对自身命运的习以为常,欲有所动,无处表述。《二月》:对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晶。萧涧秋。强大的封建主义习惯势力面前,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 胡也频:《光明就在前面》、《到莫斯科去》 (3)左联新人:丁玲、张天翼 丁玲:五四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始终保持女性立场的作家。第一个革命女作家姿态。 20年代末期: 处女作:《梦珂》(1927) 《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集子,主要描写新一代青年女性性爱的苦闷。 女子的“新”在于: 1.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新思想影响,逃离封建家庭,有家难回的漂泊者。 2.个性解放,爱情至上。 3.崇尚自由,博爱等源自西方的思想,充满憧憬,心地善良。 《莎菲女士的日记》(自我感伤小说) 莎菲: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执拗的寻觅人生意义而无出路;鄙视世俗又感到要沉入纵情声色;重感情爱幻想、狂想; 反抗带有病态但仍是反抗;知识分子时代病的反映。 三十年代左联时期 《一九三O年春上海》知识分子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 开始试写表现工农大众的作品。代表作《水》农民觉醒,反抗的群像描写。突破了“革命加恋爱”的模式,题材意义标志着左联文学的转变。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农村题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正确的表现了农村的阶级关系,写出了生活的复杂性。结构匠心独具,十分严谨。 女性题材:《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 张天翼:讽刺小说家《包氏父子》 讽刺小说《包氏父子》 两代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别,使人发笑的悲剧。 《笑》《脊背与奶子》《出走以后》《同乡们》《万仞约》《清明时节》 主题: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 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者、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 艺术个性 糅合方言的口语化文学语言。 东南沿海市镇社会的揭发者。 片断性、速写体的短篇体式。   锋利劲捷、泼辣豪放的夸张。 抗战作品 《华威先生》 “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典型。尖锐、冷峭,戏剧性节奏。《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 “速写三篇” 蒋牧良:《雷》取材与张天翼接近。抓住社会弊端中典型事件刻写讽刺性人物,偏于冷静,语言质朴。  (4)社会剖析小说:以茅盾为首,沙汀,吴组缃,叶紫 沙汀:《法律外的航线》《代理县长》《凶手》《兽道》《在祠堂里》《丁跛公》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沉闷、闭塞、阴暗。以四川特殊的黑暗观照旧中国的普遍黑暗。 不露声色的凝重细密笔致:细节、气氛、场景。 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白描,细节深化,回叙和点染。 浓厚的地方色彩:从人物、环境的复杂关联中,描摹四川世态人情。 暴露讽刺作品:现代讽刺小说民族化。 《在其香居茶馆里》喜剧性的紧张,丑闻中抽出谐趣。“三记“《淘金记》为发国难财而掀起的内讧,个性化语言,客观、浓缩描写。《困兽记》 后方乡村教师的苦闷,对知识分子的暴露及严峻批判态度。《还乡记》 初次闪出反抗者的光彩,贫农形象冯大生。 吴组缃:《西柳集》冷静的农村社会分析,高度集中、深入开掘平凡的人和事。人物个性化,地方色彩浓郁,精密而流动的叙事风格。《樊家铺》 农村的残破,母女关系的变态。《一千八百担》 争夺宗祠积谷的丑恶表演,反映农村经济的崩溃。《菉竹山房》 守寡的二姑,内心仍藏有爱火。诡秘的行为,阴森的气氛。 叶紫:“黑白分明的铅画”,时代、战斗的产物。 《丰收》在无情的现实前觉醒的老农。  (5)左翼抒情小说 艾芜:《南行记》开拓反映现实的新领域,明丽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主观抒情性。《南行记》集  漂泊知识者对边疆异域下层生活的观察,刻画流民形象,不避畸形和污垢,又总能从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灵魂美。 战争期间:浪漫色彩消退,转向暴露压迫和苦难。《丰饶的原野》、《春天》《落花时节》 “以农立国”的探索,三种农民性格。《山野》 结构紧凑,反映抗日阵线的各类斗争,过分明晰的理念分析。《故乡》 战时腐败、病态心理,场面错综,笔调悲怆,冷峻的批判态度。《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谷》 贫苦无告的农村妇女。《石青嫂子》 不幸中对生活仍有信心。 东北作家群 萧红:诗化小说 处女作《王阿嫂之死》、成名作《生死场》、代表作《呼兰河传》、讽刺长篇《马伯乐》。 创造了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明丽、凄婉而纯净。 《生死场》: 9·18前后的东北北部农村市镇生活,坚韧挣扎的农村妇女,北中国农村的沉滞、闭塞,对民族活力的窒息。《呼兰河传》  北方小城镇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深刻的生命体验。 萧军:《八月的乡村》抗日游击队的成长,短篇连缀式结构,尖锐、雄浑、遒劲。《羊》《江上》 东北下层人民的质朴坚韧。《过去的年代》 从农村自发反抗到城市有组织斗争,对东北地区“民魂”的深入开掘。  11、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 悲愤郁怒潜藏于平静的叙述。 《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大地的海》 抗日题材和东北风情。 《科尔沁旗草原》 史诗性的宏篇巨制。 2.京派小说与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京派小说的特征: 1、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 2、融写实、记“梦”、象征为一炉的抒情写意小说。 3、总体风格上的平和隽永淡远。 4、京派小说具有温厚的牧歌情调,这与他们喜欢用温柔的笔调歌咏爱情有关。 京派作家 乡—抒情体 过去的伟大处 城—讽刺体 现在的堕落处 废名 竹林世界:真与梦的编织—外化的牧歌世界。有意规避人生丑陋面。 散文化小说,淡化戏剧型故事,以涩味烘托诗境。 《竹林的故事》集、《桥》等。 现实人生批判:着重现代人内心生活的揭露。 荒诞、讽刺 《莫须有先生传》。 沈从文 湘西世界:现实的、理想的、神性的,写出优美、健康、自然,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展现一个纯朴、自然、满溢生命力的王国。 不重情节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情绪、感觉。 《边城》、《长河》等 道德批判:解剖城市上层人的灵魂 《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等 萧 乾 篱下世界:自称城中“乡下人”,以童年视角写人物的自爱、自重。伤感而童真。 《篱下》、《矮檐》等 批判社会:宗教题材 《栗子》 芦焚 果园城世界:中原地区,乡野质朴、原始、破败。已经不是纯牧歌气味。有悲音但充满诗意。 《里门拾记》、《野鸟集》、《落日光》等小说集 社会批判:色彩浓重,讽刺加重。 《乡下人》《无言者》《百顺街》等 总结 融入作家主观体验;塑造纯情主人公;突出自然背景;运用象征手法;散文化笔调。 回忆逝去的美,与眼前现实对照。 开辟出哀伤的、充满寓意的世态讽刺和风俗讽刺的路子。 李劼人:“人生派”的延续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以四川为背景,描写出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图画。宏伟的构架和深广度。——“大河小说” 海派: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畸形繁荣产物。 初期特点: 1.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2.过渡性的描写都市 3.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 4.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 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 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处于独立地位。 施蛰存:《在巴黎大戏院》《魔道》心理分析小说,城乡二元倾向。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残留》《风景》在批判中迷失,与中国现实结合不够,洋味浓。 穆时英:“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洋场小说家。《南北极》集《上海的狐步舞》批判,迷恋,潜在的哀婉抒情气息,更能体现现代都市人灵魂深处的悲哀。 特点: 1.快速的节奏表现现代都市生活,半殖民都市的畸形和病态。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濡染,融入其中,认可与接收,沉醉,压抑,批判。 2.刻意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追求小说形式,手法,技巧的翻新,表现其“新现实”。 通感,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 3.注重挖掘潜意识,隐意识,生活中微妙心理,变态心理。 刘呐鸥《残留》施蛰存《春阳》丰富了心理小说的表现手法,夸大“本我”的作用 第三个十年(小说) 1.暴露与讽喻 张天翼:《华威先生》“包而不办”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攫取权力的狂热,无孔不入的亢奋,外部具有“开会迷”的行为。具有历史预见性。 钱钟书:学者型讽刺小说家 抗战胜利后《围城》:揭露抗战期间中上层知识界的众生相。 多重意蕴: 1.生活层面。40年代抗战时期中国老城乡,农村的落后,闭塞及知识界,教育界的腐败。 2.文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3.哲理层面。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没有一个英雄,均是盲目寻梦者,为命运所玩弄。人类困境的感受,精神的孤独感,反讽。人生到处是围成。 主人公方鸿渐:性格怯懦,柔弱,弱智知识分子,嘴上机敏。传统文人的正义感,忠孝为核心,儒道合一的文化性格。 小说传达:对现代世俗的揶揄和讽刺;主题深刻,意蕴多面;独特风格的讽刺特征;叙述故事,旁征博引,引用了丰富的比喻。 2.体验与追忆 “七月派”小说:胡风(理论代表),《七月》,国统区,路翎,丘东平。 主张: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生活血肉感,对人心灵的直视。 特点: 1.小说审美内容和艺术风貌异常复杂。竭力挖掘生活本身复杂性。(路翎《燃烧的荒地》)表现人物性格复杂性。(《财主底儿女们》) 2.深刻而丰富的心理刻画,心理斗争和心理状态的极端变化。(财主底儿女们) 3.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色调,融入作家热情和战斗精神。 4.沉郁,浓重,激越,悲凉的创作风格,悲剧气氛。 作家笔下都有倔强的灵魂,坚韧的品性《饥饿的郭素娥》,但都趋于毁灭。 语言拖沓,重浊,不透明,粗犷,压抑。 路翎:创作代表。《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财主底儿女们》 师陀:把悲凉中国乡镇的衰败和人生命运的难以把握相结合。 《无望村的馆主》勤俭的,暴力的,靡费败亡 《果园城记》朴素,纯情,柔和,凄凉。活在昨天的宗法制小城。 《结婚》最好的讽刺长篇。 3.通俗与先锋 张爱玲: 处女作《沉香屑 第一炉香》 新旧杂糅,雅俗共赏,中西结合。表现沪港两地男女两性和两性心理,男女之情——贯穿小说的主线。 成名作:《倾城之恋》范柳原,白流苏。 新感觉派写的是对“性”的沉溺,张爱玲是女性的悲剧,写出了女性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情境,与旧小说不同。. 意象的特点:1.把自然景观化解为都市生活中的琐细物象。 2.意象的繁复(相互映衬又相互独立,产生新的意韵) 3.把人物心态植入客观物象,突出主观感觉,营造心理意象。 4.意象连缀。“月亮”:凄凉,阴森,寂寥。产生于最悲惨绝望的时刻。自己的生命感受,情绪记忆。 小说形式体现新旧雅俗特点: 1.叙事模式:借鉴传统又自如运用西方蒙太奇手法。有古典章回感又融入现代人的情绪特征。(七巧变老) 2.语言上的新旧杂糅:工笔的细腻,写意的蕴藉,传统小说的清雅别致,现代人的创造。 3.风格:苍凉之感。自身经历,中外文学素养。 徐訏: 基调:浪漫虚构,大众传奇,爱与人性善恶的多重性。 《鬼恋》变态的出世心理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恋情。 1943年写《风萧萧》,徐訏年。 无名氏(卜乃夫):浪漫爱情小说的畅销作家。 《野兽,野兽,野兽》《海艳》《金色的蛇夜》 后期浪漫派小说的特点: 1.凭想象编织故事,多有夸张,理想化。 2.异国情调,神秘色彩 3.人生哲理的寻绎,对象征诗情的刻意追求。 4、 现实与民间 孙犁: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嘱咐》《采蒲台》等,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抗日战争。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充满抒情诗意,在表现艰苦斗争的同时,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作者特别善于刻划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 艺术特点:孙犁注意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深入刻划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总是扣住时代特色,去展示他们的性格,从人物身上可以感到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此同时,作者也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事件和用侧面描写来反映大的斗争。 土改题材: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C.新诗 第一个十年(新诗)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针对梁启超的后退之处。 受黄遵宪的启发,比宋诗对唐诗的变革更进一步。 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 “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对“诗界革命”的呼应。于早期象征派获得某种回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新诗阵营的发展 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 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 ③刊物:《诗》月刊 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 2、胡适《尝试集》 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摸索、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 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 沈尹默《三弦》《月夜》 俞平伯《冬夜》 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小河》 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毁灭》 追求“平常”的倾向。 白描手法和托物寄兴。客观写实和主观意志。散文化和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1920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 《女神》对新诗发展的贡献:“诗体解放”的极致,“五四”精神的充分体现;诗的抒情本质和个性化的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 2、湖畔诗人:历史青春期的特色 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湖畔》 1922 汪静之 《蕙的风》 1923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春的歌集》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伊底眼》 3、小诗体 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徐玉诺、何植三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 4、冯至《昨日之歌》 四、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 1、前期新月派的理论主张 刊物阵地 主要诗人 《晨报副刊》“诗镌” 闻、徐、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 “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非个人化”倾向。针对早期新诗中滥用的直书胸臆、极端感伤主义。受巴那斯主义影响,也与传统抒情模式暗合。 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闻一多《口供》 蕴藉含蓄,鲜明的形象性。 诗歌中叙事成分的加强。叙事诗,戏剧化、小说化,不露声色的客观态度。 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区分新旧格律。 2、闻一多 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 矛盾的张力:《春光》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心跳》生活的宁静与心灵的不平静。《你莫怨我》 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 沉郁的风格:《发现》郁结已久的火山爆发式的灼人的美。 3、徐志摩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个性/才华/追求的统一,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式意象。潇洒、飘逸、灵动:《雪花的快乐》《黄鹂》《为要寻找一个明星》《落叶小唱》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雪花的快乐》 4、朱湘:《夏天》《草莽集》《石门集》,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 对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叙事诗创作:《王娇》《猫诰》。 五、“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 从“表达”功能转向“表现”功能。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置疑。康白情、俞平伯。 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 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其诗歌观念和表现的“内转”是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 2、李金发 《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多远取喻”,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 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第二个十年(新诗)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新诗“平民化”的极端,消解主观性和个人性;注重理性理想的灌输而趋于平实。 2、中国诗歌会的创作:“大众化(非诗化)”创作趋向 1932.9,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 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 殷夫《1929年的5月1日》 正面反映工人阶级自觉斗争的最初尝试。 蒲风《茫茫夜》 母子对话揭示农村苦难的根源,战士形象的塑造。 《六月流火》 长篇叙事诗。反映围剿和农村革命的深入。 杨骚 《乡曲》 30年代农村的破产与骚动。 “国防诗歌” ②“诗的意识形态化”: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加强,强调表现集体的大我。殷夫早期《孩儿塔》集中多对爱情与自然的歌咏,投身革命后“我已不是我”。 ③直接描摹现实和“歌谣化”抒情因素减弱、叙事因素加强的趋势。直书胸臆的抒情和叙事诗的发展。使诗成为“群众的听觉艺术”的努力。 创造诗歌新形式的试验。 扩大了表现领域,美学风格的拓展。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美。 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题材单一化,诗人主观世界和艺术个性的消失,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 3、臧克家: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艺术上却与新月派相通。《烙印》《罪恶的黑手》集,“坚忍主义”。农民式苦吟。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1928《新月》月刊新诗栏,1930《诗刊》季刊。 1、非格律化倾向和“纯诗”立场 徐志摩《诗刊放假》对闻一多格律立场的一种松动。 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被视为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宣言。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针对左翼的,自我表现、超功利的。 2、精神危机和艺术探索 徐志摩:从《志摩的诗》到《猛虎集》《云游集》《渺小》《生活》《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向瘦小里耗”。 陈梦家《一朵野花》幻灭的空虚,迷茫的感伤。 陈梦家《都市的颂歌》《自己的歌》 孙大雨《自己的写照》 徐志摩《两个月亮》以象征和暗示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3、“商籁体”的尝试 :更自觉的试验,发现中西诗体形式的“契合点”。 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由后期新月派和早期象征派演变而来。 1、现代派的形成:《现代》杂志创刊 1932.5 戴望舒《雨巷》 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1927《我的记忆》 现代派诗的起点。 2、现代派诗的主要特征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派诗歌的宣言。“纯然的现代诗”。 “现代都市风景线”:郁琪《夜的舞会》、施蛰存《桃色的云》、徐迟《二十岁人》 “都市怀乡病”:徐迟《春烂了时》 “现代都市青春病”:戴望舒《回了心吧》《寻梦者》《夜行者》《单恋者》《乐园鸟》:理想失落后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感伤。 文言语词入诗: 戴望舒《小病》、何其芳《脚步》、李广田《灯下》(早期象征派) 诗的散文化:坚持“纯诗”观念。废名《谈新诗》: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 戴望舒《望舒诗论》:不借重音乐而借重“诗情”生发的韵律。 3、戴望舒:象征派形式与古典派内容的结合,与传统诗歌主流的深刻联系。 《我的记忆》 “有节制的潇洒”,残酷的主观记忆外化为友。日常生活化的意象。《印象》听觉视觉意象的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融合。《寻梦者》 大时代里个人命运的忧伤,奋斗者心灵的历史,“华美而有法度”。 4、《汉园集》三诗人 1936 《燕泥集》《预言》 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交汇着东西方影响;《欢乐》《爱情》《砌虫》《梦歌》《罗衫》 美丽的诗,天真可爱的忧郁。 《数行集》《音尘集》《鱼目集》 醉心于新诗技巧和形式试验,“欧化”“古化”。 新的智慧诗:自觉的哲学意识,具象词与抽象词相嵌合的语言试验。对早期白话诗、宋诗等“理趣”的回应与发展。《断章》。 诗的非个人化: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对早期白话诗的反拨,向传统的回归。 5、废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 “诗禅”与六朝文风致的晦涩,现代人的孤洁感。《掐花》《街头》 《十二月十九夜》 思接万仞千里,超越逻辑的瞬间顿悟。与西方现代派相通。 6、林庚 新格律诗试验。转向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历史借鉴。 从《夜》《春夜与窗》到《北平情歌》 第三个十年(新诗) 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 (一)、抗战初期的同声歌唱 1、战斗性、宣传性 写实主义诗风,记录抗战初期昂扬乐观的民族情绪。诗歌题材领域的扩大。健康浅露的抒情内容,宣言式直书胸臆,议论式陈词,描摹再现的叙写方式。 2、民族化、大众化 用民间形式宣传抗日的热潮。老舍《剑北篇》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的试验。 诗朗诵运动。主张使诗重新成为“听觉艺术”,以服务于抗战。高兰、光未然 3、散文化自由诗体 田间“时代的鼓手”,鼓点式的诗。《给战斗者》自由形式而有节奏。 (二)、相持阶段的艺术探索 1、形式美的追求与探讨 艾青《诗论》、朱自清《新诗杂话》、李广田《诗的艺术》、朱光潜《诗论》 2、个性化的自觉追求 3、七月诗派:艾青影响下,胡风为中心。 阵地 《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 诗人 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 特色 “突入生活” 的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个人体验;散文化自由诗体。 诗集 《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之诗集、《白色花》(81年) 作品 阿垅《纤夫》思辨的力量、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成熟的情思 4、抗战后的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 郭沫若《进步赞》 反语中巨大的愤怒。 臧克家《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尖锐的政治主题,诗句朴素自然。 学生运动中的“诗朗诵”运动 袁水拍《马凡陀山歌》:与小市民的深刻联系,怪诞与真实的统一,通俗形式。 二、从校园诗人群到“中国新诗派” (一)校园诗人群 1、从生命的“沉潜”到艺术的“沉潜” “知性的提升与融合”和“文本实验”的自觉逼视现实的“沉思的诗”。 2、冯至《十四行诗集》 生命体验自觉上升到哲学的层次。西方思潮的影响和东方哲学的底蕴。《甚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深夜又是深山》,将自然流动的美凝定为有法度的美。一系列“流动”与“凝定”的意象。内在诗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艺术上相对完美,庄严、单纯与从容。 (二)中国新诗派 1、形成 北方 诗人 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 阵地 《大公报·文》《文学杂志》《益世报·文》《文艺复兴》《文汇报·笔会副》 南方 诗人 杭约赫、唐湜、陈敬容、唐祈,辛笛 阵地 《诗创造》 联合 刊物 《中国新诗》1948 主张 提倡“新诗现代化”。袁可嘉、唐湜、陈敬容 2、“综合”: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社会的、个人的现实,表现于暗示含蓄,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将意象与思想凝合,传统的主观抒情变为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 3、穆旦 现代式的困惑、分裂和破碎。《被围者》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和诗学。 怀疑的眼光,摆脱二元对立,冷峻的逼视和清醒的超越。 《打出去》《我向自己说》《玫瑰之歌》《出发》《先导》《五月》 拒绝传统意象,冷峭奇峻。 《还原作用》 “使诗的形象现代生活化”,现代人荒诞无奈的生活体验。 拒绝文言,“现代汉语写作的最前沿”,鲜明的民族性,沉雄之美。 《诗八首》《赞美》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收与创造,“诗的歌谣化”的极致。 颂歌为主、大众代言、抒情放逐、朴实易懂、借用民谣。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叙事诗潮流。 D.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 李大钊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青春》《新纪元》 陈独秀  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 钱玄同  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 刘半农  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 鲁 迅  《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  《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  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  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一)?七》  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八)  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  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其他作家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赤子之心,佛理的渗入,平易淡远和悲悯之色。 梁遇春《春醪集》《泪与笑》,英国随笔的影响。懒散的绅士风度,标新立异。 许地山《空山灵雨》《落花生》  宗教气氛的渗入,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叶圣陶、郑振铎、茅盾  : 写实的“人生派”,“五卅”时的愤怒呼喊 瞿秋白《饿乡纪程》、《赤》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藕与莼菜》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 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 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 《山中杂记》 真率、俊逸。 茅盾《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宿莽》集:旅日散文,低沉格调。《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归航》 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 《还乡》、《还乡记》  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 《一个人在途上》  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 《路畔的蔷薇》 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  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 《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 ②陈西滢 《西滢闲话》  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散文)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1932.9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 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瞿秋白       《乱弹及其他》集  《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 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②唐弢《推背集》《海天集》  《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 散文诗。 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  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2、风格多样的小品散文 茅盾:力图在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 艾芜《漂泊杂记》、《山中牧歌》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 叶紫《古渡头》、《夜雨漂流的回忆》善于镂刻人物,烘托气氛。 萧红《商市街》、《桥》 ,明丽亲切哀婉,絮语笔调,诗化。 吴组缃《黄昏》、《泰山风光》,小说化倾向,人物、环境刻画。 郁达夫《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清新秀美,才情纵横。 巴金《旅途随笔》《短简》《控诉》,揭露黑暗憧憬光明,朴素酣畅。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 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  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 ③吴伯箫 《羽书》  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 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 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  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  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 《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 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 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 《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  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 《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  状物写人针缕绵密。 ④“科学小品文”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①早期报告文学 明生《旅中杂感》--《每周评论》欧游通讯。 亿万《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每周评论》报道“五四”。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劳动者》周刊         周恩来《旅欧通信》--天津《益世报》         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晨报》,报告文学先声。 阿英《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集 ,较早的报告文学结集。     ②1936报告文学热潮 夏衍 《包身工》,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 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茅盾 《中国的一日》集 编选1936.5.21全国的事件 ③报告文学的盛行 邹韬奋 《萍踪 寄语 幼儿园毕业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幼儿园毕业家长寄语小班开学寄语幼儿园寄语简短的家长幼儿园家长寄语简短的 》《萍踪忆语》集,欧苏见闻,政治性社会性。 萧乾   《流民图》《平绥琐记》(《人生采访》集),北方难民和塞外风光。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合)西安事变、长征、陕北   2、国际题材的游记 朱自清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纪实,语言洗练。 李健吾  《意大利书简》历史文物的描述,博学机智。 郑振铎  《欧行日记》研究资料的搜集和记录。 小默    《欧游漫忆》 政论色彩。 胡愈之  《莫斯科印象记》政论色彩。 第三个十年(散文)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丘东平 《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反映淞沪战役。 骆宾基 《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上海军民抗日热情。 曹白《呼吸》集《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感情色彩浓烈 丁玲 《孩子们》、姚雪垠《战地书简》 徐迟《大场之夜》、宋之的《从仇恨生长出来》 以群 《台儿庄战场散记》、蹇先艾《塘沽的三天》 碧野 《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二集 老舍 《“五四”之夜》   2、职业记者的通讯 范长江:《台儿庄血战经过》 萧乾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    3、人物纪实性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 ②人物特写的流行 卞之琳 《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周立波 《王震将军记》 刘白羽、王余杞《八路军七将领》、陈荒煤《陈赓将军印象记》   4、介绍解放区的通讯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1、国统区杂文 《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 ①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    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 ②秦似 《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浓重。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 《随谈两则》: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又诙谐精到。 ③冯雪峰 《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集: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症结,尖锐的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且亲切,充分展开杂文的新机能。善于绵密说理,比喻新鲜,有历史的脉络和哲理的渗透,语言浑厚思想锋利,但有时不够明快。 ④其他 夏衍《此时此地集》《长途》《劫后随笔》《蜗楼随笔》 孟超《长夜集》《未偃草》    宋云彬《破戒草》《骨鲠集》   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 《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更有现实批判性,更真切痛快。 ①唐弢 《劳薪集》《识小录》《长短书》集    尖锐泼辣富于批判性,扫荡一切社会病毒,侧重从历史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渊源。注重形象性,流露出感情和诗意。 《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逃与趋》    勾勒世相,讽刺西崽、汉奸、奴才等的可鄙无耻。 ②巴人 《窄木集》多对敌伪汉奸的挞伐,还善于以简约之笔勾画社会脸谱。 ③周木斋 《消长集》多思辩性杂文,在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中,发微知著,深入浅出。 ④其他 柯灵《市楼独唱》、阿英《月剑腥集》、孔另境《秋窗集》《横眉集》   3、沦陷区杂文 ①周作人 《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    杂文小品化,随笔和杂文有时难以区分。多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闲聊中仍关注思想革命命题,也有“亡国之音”,文风更平易通脱。 ②其他 文载道《文载道文抄》《风土小记》、纪果庵《两都集》    注重博识和情趣的“学者的言志的散文”,以平民化的知识者的心态写作,“文抄”中新意叠出。   4、解放区杂文 集中于1942整风之前。《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轻骑队》(1941)多针砭革命队伍的不正之风,富有时代气息。丁玲、萧军、艾青、王实味 三、小品文的多样风致   1、萧红 写逆境中的心情,抗战中的社会见闻。《回忆鲁迅先生》:捕捉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随意点染,不拘格套。   2、何其芳 《星火集》《星火集续编》:保持深情、沉思和想像交织的同时渗入了刚健之气,由沉醉幻美转向关注现实。   3、巴金 《梦与醉》《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集: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深沉的爱憎。《废园外》:美丽的花园的堕毁,年轻生命的夭折,悲惨的战争图景,凄苦哀愁的气氛。   4、李广田 《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灌木集》:摆脱沉郁,社会感加强。 《灌木集》:乡土意识,传统风致,纯朴意境,诗的静美。清醇的文笔。   5、冯至 《山水》集:战时西南艰苦生活中明心见性的思索,永恒的美。以诗的笔法写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平常的山乡风物。   6、“立达”派 艺术水准相对保持,但更多面向社会。 丰子恺 《率真集》《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所闻》《胜利还乡记》 ,灾难的中国今日。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西川集》,纯朴的爱国之情   7、梁实秋 《雅舍小品》重议论,以日常事物为题,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人生体味艺术化。余闲的调剂品,优雅怡裕,舒徐自如,有生活的真趣和愉悦。《雅舍》陋室的可爱个性,知足自娱的豁达俊逸。   8、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议论人生百态入微透骨,文字汪洋恣肆充满机智幽默。太尖刻。   9、王了一 《龙虫并雕斋琐语》批评时政及社会习俗,琐事琐议,设喻巧妙,风格朴雅。   10、沈从文 《湘西》集 ,艺术上更精熟。也有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追求玄秘韵味。《常德的船》《辰溪的煤》,写尽湘西风物,鲜明表现下层生活,细密流动的叙述。《生命》梦幻的感触,无序的默想,类散文诗的华丽笔触,疲倦中的淡淡忧伤。   11、张爱玲 《流言》集: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示机智。《公寓生活记趣》:城市生活琐事。《更衣记》:清代以来服饰时尚的流变,略带调侃,审美层次的玩味。   12、苏青     《浣锦集》 E.戏剧 第一个十年(戏剧)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 1、话剧的传入 1866年,上海西人业余剧团和上海兰心剧院。 约1899年后,教会学校学生业余演出和“文友会”。 2、春柳社和“文明新戏” 1907年2月,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于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后又公演五幕剧《黑奴吁天录》。 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之始。《演艺部专章》:本社以研究新派(演艺)为主。注重表演的“写实性”,翻译改编外国的剧作。 3、进化团和“天知派新剧” 1910年底,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 “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重教化功能,开“广场戏剧”先河。追求现场宣传鼓动效果,强调即兴表演,角色类型化。 《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 4、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 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 职业化和商业化。 “家庭戏”为主,突出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和审美情趣世俗化,但艺术粗糙。《恶家庭》。 5、学生业余演剧 南开学校和清华学校学生对话剧艺术的探讨 注重剧本创作,较健全的演剧体制。《新村正》《贫民惨剧》。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1、“旧剧评议” 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 主要指向儒道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建设“西洋式的新戏”。 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 “中国戏曲”课程。 2、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 ①战略部署 胡适、傅斯年。宋春舫的“欧洲戏剧”课程(1916,北大) ②易卜生专号 1918《新青年》4卷6期,《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 胡适《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 个性解放思想、现实主义精神, “制造现实的幻觉”的戏剧美学观,散文体戏剧形式。(剧场话剧) ③译介热潮 多元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的涌入。 3、“国剧运动” 1926年6至9月,《晨报》副刊《剧刊》,赵太侔、余上沅。 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新剧。反对社会问题剧,娱乐性、纯艺术性倾向,提出糅合东西方戏剧的表现艺术。 三、“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1、上海民众戏剧社 1921年3月,汪仲贤、陈大悲、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 “五四”后第一个新戏剧团体。《戏剧》月刊。由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 提倡“写实的社会剧”,提倡“民众的戏剧”,对文明新戏的继承和超越。 2、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应云卫、谷剑尘,后欧阳予倩、洪琛加入。 3、“爱美剧” 《民众戏剧社宣言》的提倡、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 1921年11月,北京实验剧社。北京学生业余剧团的联合组织。 1922年1月,新中华戏剧协社。上海民众戏剧协社的扩建。 1922年冬,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第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 1925年,恢复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 4、“小剧场运动”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的革新运动。 1919宋春舫《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 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洪琛《少奶奶的扇子》;新的戏剧美学原则、表演体系和模式的提出,强调逼真、生活化效果。 四、田汉、丁西林等的话剧创作 1、“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 胡适《终身大事》,仿《娜拉》,开风气之先。 陈大悲《幽兰女士》从家庭着眼分析社会问题,归结到道德的完善。 欧阳予倩《泼妇》透过婚姻问题揭露封建道德的罪恶。 蒲伯英《道义之交》揭穿中产阶级真面目。 洪琛《赵阎王》注意写出人物复杂性格。袭用奥尼尔《琼斯王》。 2、田汉 ①戏剧活动 1922《南国》半月刊(易漱渝)、1924《南国特刊》。 1926“南国电影剧社”(唐槐秋)、1927“南国社”。 ②“艺术家”形象系列 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精神流浪汉”气质。 《梵峨嶙与蔷薇》“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中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通过了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 《湖上的悲剧》离奇的悲剧,动人的生命命题。 《苏州夜话》 “四海无家”的画家。 《南归》浓重的感伤,内心深处的渺茫感。 《古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诗剧,表现“生命的永远的诱惑”。 ③美(爱情、艺术)的幻灭(摧残、扭曲) 《咖啡店之夜》《苏州夜话》梦想幻灭后正视了“社会的真实”。 《获虎之夜》婚姻与阶级问题,个性解放和感伤。 《名优之死》悲壮的色彩,思想激进的反映。 ④“诗人写剧”的特色 抒情性强,重视语言的艺术。 3、创造社的戏剧活动 ①郁达夫《戏剧论》,郭沫若历史剧、成仿吾《欢迎会》,郑伯奇《抗争》。 ②白薇:与创造社接近。 《琳丽》《苏斐》《访雯》:女性的呐喊,浪漫主义气息,侧重表现心理。 4、强调“趣味”的创作 ①陈大悲、汪仲贤,仍保留文明戏特点,写小市民,追求“趣味”。 ②熊佛西 《戏剧与趣味》,以趣味为戏剧上品。《醉了》,表现刽子手复杂心理。《洋状元》讽刺留学生,近乎闹剧。《一片爱国心》“五卅”以后作,原革命党人和日籍妻子的矛盾。 ③余上沅《兵变》情节热闹。 5、丁西林 ①独创机智与幽默喜剧 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为喜剧趣味。“欺骗”的母题。《一只马蜂》现实的和审美的两种生活观念构成喜剧冲突。 ②独幕剧的戏剧冲突模式 “二元三人”模式。第三者起结构性作用。“皆大欢喜”式结局。《压迫》房东老太太、男客、女房客。《酒后》《北平的空气》 ③语言的喜剧性,机智幽默。 6、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第二个十年(戏剧) 一、走向广场 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的倡导。 1、五大剧社 田汉南国社,洪琛复旦剧社,应云卫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罗鸣凤辛酉剧社,陈白尘摩登剧社。 2、“无产阶级戏剧” ①1929上海艺术剧社 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艺术》《沙仑》刊物和《戏剧论文集》。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②南国社的转变 1930田汉《南国月刊》之《我们自己的批判》。 ③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0年8月,上海艺术剧社,辛酉、南国、摩登。 “演剧大众化”。 以话剧直接反映现实革命斗争,面向工厂农村。 田汉《洪水》、尤兢《江南三唱》、袁殊《工厂夜景》、冯乃超《阿珍》、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人》反映人民困苦生活。 适夷《S.O.S》《活路》表现抗日反帝斗争。 3、“红色戏剧” 为红色政权服务,红军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高尔基戏剧学校。着重宣传鼓动和娱乐性,强调即兴发挥和观众参与,结合歌舞,鲜明的“广场戏剧”特色。 四幕话剧《庐山之雪》,剧本《我——红军》(沙可夫等)、《战斗的夏天》(李伯钊)、松鼠(胡底)。 4、国防戏剧 配合抗日,发挥戏剧宣传作用,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话剧。 《走私》《咸鱼主义》(洪琛执笔)、《汉奸的子孙》(于伶执笔)、《我们的故乡》(章泯执笔)、《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改编) 5、三大戏剧运动代表人物 田汉:《梅雨》《顾正红之死》《洪水》《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现实性加强,及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但失去抒情性和传奇性。 《回春之曲》 艺术个性的保持和发展。 白薇:《打出幽灵塔》古典浪漫写实的悲剧。人物众多,情节多巧合。 《革命神受难》仍保持浪漫主义特色,主观抒情色彩浓烈。 洪琛:更激进的创作倾向。 《走私》揭露走私和反帝抗日联系,强烈的现实意义。 《咸鱼主义》独幕剧,批评小市民国难当头的自顾自心理。 《农村三部曲》机械的现实主义的倾向。 《五奎桥》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民斗争的剧作。农民和豪绅的矛盾。《香稻米》《青龙潭》 6、农民戏剧实验 1932-1936,河北定县,熊佛西主持。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最具体,最有力的社会式的教育”手段。 剧本改编,农民演剧,露天剧场,观众参与。(广场戏剧的完备和发展。) 二、 “剧场戏剧”的确立及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1、职业化 ①理论倡导 1929年11月,欧阳予倩《戏剧运动之今后》 强调“职业化”,重视剧本创作。 ②创作实绩:《雷雨》1934.7,文学性+舞台性,艺术性+商业性。 ③职业演出: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职业剧团的建立(中国旅行剧团),专业固定剧场的出现(上海卡尔登剧场), 2、“大剧场”演出的热潮 剧场戏剧的职业化、营业性得以确立。1 936-1937,上海等大城市。 ①三大剧目 《赛金花》(夏衍)、《大雷雨》(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日出》(曹禺) ②中国业余实验剧团 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改组而成。演出《罗米欧与朱丽叶》、《武则天》(宋之的)、《太平天国》之《金田村》(陈白尘)、《原野》(曹禺)。 3、夏衍 《赛金花》:“讽喻史剧”,以漫画夸张讽刺卖国求荣政策。 《秋瑾》:表彰革命者,总结历史教训。 《上海屋檐下》(《重逢》):集中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转变。 ①日常生活的戏剧性 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 《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赎罪》《娼妇》) 《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 ②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 《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神的勾勒,极端简洁与鲜明。“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含着眼泪的鞭挞。 ③人道主义观点 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似契诃夫。 4、李健吾 从人物内心的矛盾来分析人物行动的原因,更着重于对戏剧艺术的探索。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构思奇巧。 《这不过是春天》: 警察厅长夫人及剧中其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梁允达》:农村生活题材的悲剧,仍集中于内心矛盾的探讨。 《以身作则》:讽刺封建礼教。 5、 其他作家 袁牧之《一个女人和一条狗》:以心理制作悬念,对话玲珑机智,穿插小动作。宋之的《武则天》:着重心理分析的历史剧,女性的反抗和挣扎。陈白尘《太平天国》第一部《金田村》:极强的现实感,开40年代太平天国题材历史剧之先河。 第三个十年(戏剧) 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㈠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 1、抗战戏剧 ①三幕剧《保卫芦沟桥》揭开序幕。 ②救亡演剧队、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 ③抗敌演剧队和抗敌宣传队:救亡队改编,周恩来领导,政治部第三厅组织。具强烈政治色彩的戏剧团体,大众化要求。 ④演出形式 广场剧《保卫华北煤窑》(刘保罗) 街头剧《各界抗日除奸大游行》《庙会》(刘保罗)、《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三江好》(吕复等)、《八百壮士》(王震之、崔嵬)、《流寇队长》(王震之) 茶馆剧 游行剧《汉奸和十字舞》《争取最后的胜利》《大家一条心》 2、“话剧民族化”的尝试 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王永梭《赶汽车》) 田汉新平剧《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传》 ㈡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1、从中外名剧到“新秧歌剧” 《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惯匪周子山》(水华、王大化、贺敬之、马可)、《一朵红花》(周戈) 2、“新歌剧”的创造实验 ①《白毛女》贺敬之执笔,集体创作 自觉借鉴、利用与改造民间的艺术资源。集体创作中不断修改的过程。民间+五四+革命。 艺术形式:歌剧音乐戏剧化与性格化。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手法结合。 民间趣味和审美习惯。与革命性主题完美统一。 ②发展和影响 《赤叶河》(阮章竞)、《刘胡兰》(魏风等):话剧民族化。《把眼光放远一点》(胡丹沸)、《反“翻把”斗争》(李之华)、《抓壮丁》(吴雪等)、《同志,你走错了路》(陈波儿等)、《战斗里成长》 传统戏曲改革:《逼上梁山》(集体)、《血泪仇》(马健翎) 3、农村剧团 河北阜平高街村剧团《穷人乐》《不能靠天吃饭》 河北平山县柴庄剧团《选英雄》《围困堡垒》 山西忻县扬家坡剧团《刘成龙告状》 ㈢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 1、学生运动和活报剧 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艺术。 《控诉》1948清华剧艺社,抢救教育危机的呼声。 《大江流日夜》1948燕大燕剧社,声援东北流亡学生的怒吼。 《“社会贤达”》1947南京学生五一游行中对王云五的讽刺。 2、职业剧作家的创作 吴祖光《捉鬼传》、宋之的《群猴》、瞿白音《南下列车》、陈白尘《升官图》也有广场戏剧的特点。 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话剧运动的战略重点转移。国统区中华剧艺社、中国艺术剧社、中央电影摄影场剧团、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上海孤岛上海剧艺社、中法剧社、中国银行剧社、上海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1944桂林“西南第一界戏剧展览会”。 ㈠历史剧创作的繁荣 1、历史剧热潮 抗战初期: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吴祖光《正气歌》 相持阶段:研究历史与哲学的热潮,采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政治功利性。 郭沫若《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阳翰笙《天国春秋》、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上海的阿英(魏如晦)《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大明英烈传》 2、历史剧创作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 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嫰娘》)、《海国英雄》(《郑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 杨村彬《清宫外史》(《光绪亲政记》和《光绪变政记》) 姚克《清宫怨》 注重心理剖析。 ㈡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1、歌颂性潮流 对知识分子正面主人公历史地位的确认。 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并不高大完美的正面人物。设置歧途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反衬。抗日背景下浓厚的时代气氛。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2、夏衍 ①《法西斯细菌》 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 ②《芳草天涯》 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 其他:《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离离草》 3、其他作家 宋之的《祖国在召唤》现代知识分子的内质。《雾重庆》(《鞭》)爱国知识分子堕落的悲剧,揭露现实与人心深处的黑暗。 陈白尘《岁寒图》强烈的对比手法,抵抗社会病菌侵袭、诱惑主题。 袁俊《万世师表》传统道德在现代知识分子中的继承与发扬。 于伶《长夜行》从平凡中发掘离奇,从离奇中展现主题,仍反映时代特征。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捕捉生活的诗情,与知识分子题材相通。下层人物的精神力量,温暖而有淡淡的感伤。 田汉《秋声赋》以家庭生活矛盾、爱情纠葛来塑造抗战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背景更开阔,情节更曲折,但人物性格的刻画较表面化。《丽人行》三个不同的女性,性格单一,对比鲜明。汲取传统戏曲多场次结构法,多条线索交错的立体化效果,每场设“报告员”。 路翎《云雀》对处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知识分子复杂内在精神的开掘。 ㈢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 初期讽刺中夹杂愤激,喜剧内含着悲剧,后只剩下辛辣的嘲弄,出现纯粹的喜剧。 1、陈白尘《魔窟》暴露沦陷区敌伪丑态。《乱世男女》嘲弄由南京逃难的“都市的渣滓”。《结婚进行曲》借妇女职业问题写国统区社会不合理现象。“悲喜剧”。《后方小喜剧》讽刺官僚机构的腐朽性。 《升官图》纯粹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情节漫画化,追求痛快淋漓的戏剧效果。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情绪。 2、老舍《残雾》嘲讽抗战官僚。《面子问题》“面子”观念在抗战时期官僚机构中的表现。《归去来兮》讽刺知识分子弱点,“多余人”典型和“改造国民性”主题。小说化的戏剧,注重性格创造。 3、袁俊:“世态喜剧”的倾向。 《小城故事》西方自由恋爱之风在内地小城的畸形变态。《边城故事》 边地兴办机器采矿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引起的风波与变质。《山城故事》:《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碰壁后转向投机事业,“以恶抗恶”的心理病态。《美国总统号》 4、丁西林《三块钱国币》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妙峰山》善意而热忱的讽刺,未来“现代中国社会”及“现代中国人”的理想蓝图。 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1、职业性剧团涌现 东北三大剧团:长春大同剧团、沈阳协和剧团、哈尔滨剧团。 北平:北平剧社、四一剧社,1944“话剧年”。 上海:苦干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新华艺术剧团、同茂剧团(国华)、上海艺术剧团、上海联艺剧团、国风剧团。 2、商业性演出 早期文明戏的影响,舞台演出成为戏剧的中心环节,也有商业化之负面后果。 3、创作出版热潮 上海世界书局《剧本丛刊》,上海正中书局“现代戏剧丛书”。 4、市民化倾向 《秋海棠》“第一出深入民间的话剧”(张爱玲) ①追逐热点题材 市民伦理观的贯穿,体现传统市民理想。 反映宫廷政治为主的历史剧:姚克《清宫怨》、周贻白《天外天》 描写民间艺人悲欢离合:秦瘦鸥顾仲彝等《秋海棠》 抒写都市家庭生活:石华父(陈鳞瑞)《职业妇女》 暴露旧式大家庭罪恶:费穆《浮生六记》 侦探剧、神话剧:陈绵《天罗地网》(《干嘛?》)、顾仲彝《八仙外传》 ②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联姻 题材、手法、表演,穿插戏曲以至同台演出。 ③审美趣味 强调喜剧性,悲喜兼具、寓哭于笑。 5、杨绛 “喜剧双璧” 《称心如意》寄人篱下的孤女,孽生于中西文化病态层面的虚伪自私。 《弄真成假》互相欺骗的成功的婚姻。展示 “里弄文化”,庸俗而有生命力的小市民典型。“以雅入俗”,摆脱了简单的价值判断的智慧的观照。 鲁迅 主要著作 (1)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3)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 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 《南腔北调集》 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4)书信集《两地书》 (5)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上篇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 (一)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 1、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2、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 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 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 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 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 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 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 《伤逝》 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二) 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1、情节结构模式 看/被看 《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 《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 离去—归来—再离去 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故乡》 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 《祝福》 注定要离开的漂泊者,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 《在酒楼上》 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2、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 打破传统小说结构及叙事方式,两重叙述角度及反讽的结构。 《孔乙己》 三层结构上外在的喜剧性和内在的悲剧性: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看”;小 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 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 《伤逝》 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 《在酒楼上》《孤独者》 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继承、突破与创新 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 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 二、说不尽的阿Q:阿Q接受史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 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 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阿长和〈山海经〉》《从……》《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 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 2、“漫笔式”写法 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 (二)《野草》 1、“独语体”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生存困境与选择 《死火》《影的告别》《过客》 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 《这样的战士》《复仇》其一、其二《求乞者》 自我命运与形象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 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下篇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时代的忠实记录 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 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揭示现实人生弊病与思想文化困境。批判一切奴役和压迫,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2、反常规的思维下的犀利与刻毒 ①批判心理和灵魂《论“他”》《论照相之类》 ② “推背式”思考方法《小杂感》 ③独辟蹊径的思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杀错了人〉异议》 ④反常规的联想:神圣的戏谑化、历史与现实重合 《小品文的危机》《商贾的批评》《新药》《隐士》《现代史》 《看了魏建功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申明》《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下)》 3、“贬锢弊常取类型” ① “个”与“类”的统一:抓住本质勾勒“共名”。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小杂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上考研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书信360108》 《二丑艺术》“二丑” 《一点比喻》“带头羊” 《“题未定”草(二)》“西崽” 《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革命小贩” 《书信3605》“革命工头”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奴隶总管” 《扑空》“洋场恶少” ②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主观性 释愤抒情的歌哭,主客体的融合。 《纪念刘和珍君》在沉默与开口间的困惑,显示内心的痛苦。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常用“拗体”,打破语言的束缚。 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雅俗杂用、搭配错位、名词动用、戏仿……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1、“起死”:古今杂糅的新阐释。 《补天》 女娲创世时的精神苦闷,破坏与创造共生的无奈。 《奔月》 英雄的平庸化,冷落背弃和倦怠寂寞。对先驱者命运的思考。 《理水》 古今一炉的“油滑”。 《采薇》 “先王之道”的本相。 《出关》 老子哲学的本质。 《起死》 神圣哲学的戏谑化。杂文的眼光、手法、语言。 2、庄严与荒诞:互补与消解。苦涩的幽默,洒脱后的悲凉。 《补天》 女娲的伟大和后人的荒诞。 《铸剑》 万民观瞻的狂欢消解复仇的神圣。 《理水》 夏禹凯旋成为无聊的谈资,上层世界与平民世界的对立以合一为结局。 《非攻》 墨子止楚伐宋后一系列的倒霉遭遇。 郭沫若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需要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而诗人郭沫若正是“偏于主观的人”,艺术想象力胜于观察力。郭沫若诗的抒情本质的强调,以及诗歌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对诗歌艺术认识的深化;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创造,成为《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 《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 1、《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洪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2、这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 3、这个新生的巨人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话,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4、这个新时代的巨人目光不局限于中国一隅,而是面对整个世界与人类。 5、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不加掩饰地赤裸裸地袒露自己,这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哲学基础: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郭沫若是从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及中国、印度古代哲学那里吸取泛神论思想的;他曾经将其内容概括为:“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就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从这样的哲学思想出发,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书写对象,于是,宇宙地球,日月星辰,山岳海洋,风云雷雨,草木飞禽等统统奔入笔底,构成了囊括宇宙万物的极其壮阔的形象体系,而居于中心位置的是:包容一切的地球,汹涌浩瀚的海洋,光芒万丈的太阳,甚至诗中的比喻、联想也离不开地球、海洋、太阳的形象。 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由此形成“女神” 雄奇的艺术风格。 诗歌形式:和《女神》所表现的“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雄奇风格相适应,《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郭沫若一方面强调“形式方面我主张的绝端自由,绝端的自主”,同时又认为“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这儿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1923年《星空》: 构成其形象体系的依然是地球、大海、星辰与太阳,但却完全变化了色彩:由“五四”高潮期的乐观、昂扬,跌入退潮期的苦闷、彷徨。技巧却趋于圆熟:结构更严紧,语言更凝练、含蓄,感情也更深沉。 1925年《瓶》: 爱情题材,想象奇特。《第十六首,春莺曲》 1923年《前茅》(1928年出版)、1928年《恢复》:标志着郭沫若诗风的转变。因为过分强调诗歌与政治的联系,郭沫若放弃了最适合自己个性、气质、才能的革命浪漫主义,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第一个十年郭沫若写出著名的剧本《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荧》),在历史人物的“骸骨”里吹进了“五四”时代精神,“借着古人来说自己的话”。 第三个十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写出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郭沫若提出“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强调时代性、现实针对性与政治尖锐性,是表现这一时期历史剧的共性,而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则表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郭沫若的剧作体现了诗与戏剧的和谐统一。 茅盾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茅盾如何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应注意这几方面,即: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社会剖析小说”最能代表茅盾所开创的这一类型创作。还应当注意茅盾所具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如何使其创作充分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并大大提高了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 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 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最有代表性。作家一是将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二是如何写出吴荪甫复杂性格。要注意分析这个“新人”形象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及其悲剧性命运可能引起读者同情的那些“悲壮性”的因素。可说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 茅盾小说如何创造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这两类人物形象系列。 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特别要掌握《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是如何适合与表现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的。要注意茅盾小说的结构与心理描写艺术,对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建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并成为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二是茅盾散文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沈从文 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沈从文特殊的身世经历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于左翼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的问题与困扰。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湘西世界 1、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沈试图以“化外之境”那种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来区别并批判现代都市文明。此为沈从文创作的宗旨。 (1)《萧萧》、《丈夫》、《柏子》等短篇沈从文着意表现和赞美湘西下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质朴坚毅的生命本性的。 (2)代表作《边城》,写出了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那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小说中所写天真纯洁的女孩翠翠,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应理解沈从文构筑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带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即对照批判他所认为的现代都市文明弊病,让人们从这美丽的图景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 2、与 “湘西世界”相对照的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景观。沈从文都市小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中常用的讥讽调侃的调子,其刻写城市各色人等,特别是“高等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展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捆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力欠缺的都市“阉寺”病。此类小说写得较浮泛,但不妨与“湘西世界”的小说对照起来读。 三、文学理想的寂寞 沈从文被人称为“文体家”。沈对现代小说艺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非常有艺术个性的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的关键。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湘行散记》、《湘西》以及《烛虚》中的一些作品最有代表性。 老舍 主要作品:20年代:1926年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年《赵子曰》,1929年《二马》。30年代:1932年《猫城记》,1933年《离婚》,1936年《牛天赐传》,《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柳家大院》,《微神》等。40年代:《四世同堂》。50年代《正红旗下》,话剧《茶馆》。 在中国文学史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表达的。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老舍对文学的贡献: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炼、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和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不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老舍在文化批判视野中所展开的市民世界的图卷是富有独创性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国民性的探讨也是独特的,在他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中,还格外注重为现代文明病探索病源,。 老派市民: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的,很保守、很闭塞。老舍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 举例分析:老马、张大哥、祁老太爷、祁瑞宣等。 新派市民:是老舍嘲讽的一种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老舍与许多同时代的作家不同,在批判传统文明落后的同时,对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非常谨慎的以致排拒的态度。 举例分析:蓝小山、丁约翰、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娣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作品里,也贯穿这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举例《月牙儿》。 理想市民;老舍写理想市民是为了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但老舍常常带着比较传统的道德观去构思他的理想市民性格:侠客+实干家。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小市民的理想。这些小说大都以“理想市民”的侠义行动为善良的平民百姓锄奸,从而获得“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这不仅显示了老舍的天真、真诚,也暴露了老舍思想的平庸面:中国的现代作家在对现实的批判方面显示出思想的深刻性,而一写到理想,却常常表现出思想的贫弱,这个现象颇发人深省。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索 老舍笔下的重要的形象系列: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 《骆驼祥子》的主题: 1、社会批判,社会悲剧。 2、传统文明与落后国民性的批判,性格悲剧。祥子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得哥儿们”。“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哪怕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小说最后写祥子完全变了个人,他变得懒惰、贪婪、麻木、缺德,他打架,使坏,逛窑子等。“为个人努力的人也知道怎么毁灭个人”,他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正是对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的深刻概括。《骆驼祥子》中对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就纳入了老舍小说“批判国民行弱点”的总主题。 3、思考城市文明病如何与人性冲突的问题。老舍说他写《骆驼祥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狱”是那个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沦落的社会,也是为金钱多腐蚀了的畸形的人伦关系。像虎妞的变态的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等等,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小说写祥子的一个个不幸遭遇,蕴含着一个不断向自我和人类的内心探究的旅程结构。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幻想当一个有稳固生活的劳动者,可是他的人生旅程每经过一站,他都更沉沦堕落一层,也愈来愈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无论是祥子刚来乍到就看到的那个无恶不作的人和车厂,还是在他结婚后搬进去的杂乱肮脏的大杂院,或者他最后走向那如同“无底的深坑”的妓院白房子,小说都通过祥子内心的感觉来写丑恶的环境如何扭曲人性,写他在环境的驱促下如何层层给自己的灵魂泼上污水,从洁身自好到心中的“污浊仿佛永远也洗不掉”,最后破罐子破摔,彻底沉沦。祥子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个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揭示文明是反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老舍对城市中“欲”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中“丑”的反感,主要出于道德的审视。人们从《骆驼祥子》阴暗龌龊的图景中,能感触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的忧虑。 四、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京味”: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 “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 幽默。 语言。 巴金 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非常丰富:12部中长篇,60多篇短篇小说。体裁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如《灭亡》、《新生》和《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其代表的。 二、《家》的杰出成就 1、巴金构思家族题材小说受到过法国作家左拉的影响,他也试图以《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命运》那样的长篇形式,写一个家族的衰变过程,揭示人性的堕落。不同的是巴金更注重表现青年的希望和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 2、主题:与“五四”同类题材比,《家》的思想显得更深刻,他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事,他的矛头不仅针对旧礼教,而且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他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3、典型人物: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觉慧的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正是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觉新——最见艺术功力的形象,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4、艺术特点:结构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较突出。抒情,热情澎湃的诗的笔调。 5、风格:《家》代表了前期的创作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这种风格自然与巴金激情化的写作状态有关。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40年代中期,是巴金的又一个创作高峰。但风格变了,他开始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写“血和痰”,调子也变得悲哀、忧郁,由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 1、后期创作的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春》、《秋》、《憩园》;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寒夜》。 2、《憩园》分析:与激流三部曲不同的是《憩园》集中揭示了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的过程。巴金不再是一味正面抨击封建阶级的角色,他意识到人性与人事变迁的复杂性,因此,在现实批判的同时,他又夹带了对人性弱点的理解与同情。 抒情的气氛,象征的意味,哀怨婉约的文字和舒缓自如的笔调。风格深蕴细腻。 3、《寒夜》分析 汪文宣与曾树生的悲剧,是处于黑暗现实中而又有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上被摧残、肉体上被吞噬的悲剧。性格悲剧,更是社会悲剧。同时蕴涵有对人性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考。作品注意发掘人物内心冲突,意境凄凉。 人物分析。 曹禺 一、从《雷雨》到《原野》 1、对该剧作可以做两种角度或两个层面的意蕴阐释。 (1)通常较易为人们理解与接受的“人生与社会”方面的解释。剧中“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围绕血缘关系与阶级矛盾的相互纠缠冲突,揭露带封建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这就是《雷雨》的现实批判性。 (2)《雷雨》中蕴涵的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体现在“意象”之中。“郁热”氛围之中的所有人物的“情热”(欲望与追求),以及这些“情热”被压抑,从而引发无用的“挣扎”和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名的恐惧。 (3)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 (4)原野》中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即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恨的“一首诗”。 这部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 二、《北京人》与《家》 (1)《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杰作。该剧的主题是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通过主人公曾文清变成“生命的空壳”,对传统文化荒谬性的深刻反思。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北京人》本着“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追求,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2)巴金的小说《家》与曹禺改编的《家》,主要是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 赵树理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是在对“五四”以来新文学“欧化”倾向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建立他那种格外偏重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的,他主要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这在解放区作家中也有代表性。他们虽然也在承续“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但与二三十年代诸多新文学作家不同的是,他们与西方文学处于相对隔绝状态。这自然是战争时期解放区遭受文学封锁的结果。与第一、二代作家,特别是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这样的“学者化”了的文化巨人型的作家相比,文化修养不足及由之产生的思想视野的相对狭窄,无疑对赵树理及其他作家产生了消极影响;他们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汲取自然也是一种补偿,但其缺失也是明显的。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赵树理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对乡土和农民的把握是不同的。 二三十年代,作家们描写乡土中国,大都以人道主义或阶级的观念去发现农民,他们笔下的农民主要是作为被同情和被怜的对象。赵树理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 2、赵树理作品总的主题 (兼与鲁迅比较) 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不仅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于精神上的被奴役,他最懂得农民摆脱旧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束缚的极端艰巨性。这样,赵树理在观察表现中国农民社会时,就有了与鲁迅大体相同的角度,即从农民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但赵树理的时代又不同于鲁迅的时代:这是一个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起来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道路的新时代。在鲁迅那里还是一个大问号的地方,在赵树理的时代,生活本身已经提供了一些初步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因此如果说鲁迅主要是揭露中国农民精神上的创伤,以唤起人们的觉醒,赵树理则主要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及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从这个变化过程中,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3、赵树理塑造了以下几类农民的典型形象。 (1)、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 赵树理正是通过对这类典型的剖析,对解放了的中国农村社会有了独到的认识:尽管在新社会,没落腐朽的封建经济制度已经被消灭,但封建传统思想、小生产意识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要使农民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就是赵树理式的主题。 二诸葛、老秦、金桂婆婆他们处于农村大变革的时代,他们的思想以至行为方式就变得不合时宜,落入了“不变也得变的境地”,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新时代使赵树理笔下的”老中国的儿女们“带有了更多的喜剧性”。 (2)年轻一代农民、甚至有些知识分子和干部也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没有肃清而可能发生蜕变,《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邪不压正》中的小昌就是这样。 (3)他还塑造了更多的农村新人的形象,描写新人物出现的环境。 小二黑与小芹、李有才、金桂 (4)赵树理作品具有民俗文化价值。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1、赵树理的审美目标:让农民喜闻乐见 2、赵树理创造了评书体现代小说新形式 (1)、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有头有尾。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 (3)、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小说语言艺术探索的成功。 总结: 赵树理是有意将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的,他对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的探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化的比较完美的结合。这正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色贡献,并由此决定了赵树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艾青 一、艾青的历史地位 艾青早在 1934 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进人抗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现代大众,又能走向世界。 二、独特意象与主题 意象分析是把握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与角度。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我爱这土地》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倾注了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篇章,诗人真诚地歌颂民族的新生。 三、忧郁的诗绪 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应从艾青不同的诗篇中去体味和把握其主导性的情绪,那就是艾青式的忧郁诗绪。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应看到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 四、诗的艺术与形式 读艾青的诗,会发现其中丰富的光和色,这由情感与光色复合而成的意象中所暗示与象征的社会、历史、心理内容。 总之,应注重形式与内容、光色与意蕴之间的对应依存关系。这是阅读艾青的诗的门道。在获得了对诗作的感受与理解之后,又可以倒过来,分析琢磨艾青是如何感觉与表现世界的,这就是诗人的创作方式与惯常的姿态。首先应抓住“感觉”,这是关键。艾青写诗就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然后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引发多层次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既明晰又有象征意蕴的形象。艾青的诗很自然地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与印象派的艺术手段,却又能与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这是他诗艺通达的重要方面。 对于艾青重新提倡“自由体诗”和诗的“散文美”,也应放到整个新诗发展的历史趋向中去考察与评价。应大致了解艾青是在什么前提下重新倡导自由体诗的,他如何追求更能表现动荡万变时代的诗的形式,以及新鲜、单纯和富于人间味的散文美。可以举《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为例,细致分析和感受艾青诗歌的形式与节奏,包括诗行、句式、排比、复沓等等安排。
本文档为【《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全笔记(精心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9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