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训诂学内容

训诂学内容

举报
开通vip

训诂学内容第一章训诂的内容一、注音注音是训诂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它经历了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到现代普通话语音四个发展阶段。语音非常重要,因为“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又有“义随音转”的规律,所以历代家,都非常重视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有:(1)譬况法:用譬喻或描述的方法,说明被注字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如:《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2)直音法: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

训诂学内容
第一章训诂的内容一、注音注音是训诂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它经历了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到现代普通话语音四个发展阶段。语音非常重要,因为“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又有“义随音转”的规律,所以历代家,都非常重视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有:(1)譬况法:用譬喻或描述的方法,说明被注字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如:《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2)直音法: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如:《尔雅·释言》:“填,田。”(3)读若法:用一个同音或近音字注音。如:《说文》:“绺,……读若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陈澧《切韵考》:“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4)反切法:用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调。如:行,户郎反。自汉以来,注音方法由粗疏到精确,由不完善到完善,对古籍中的注音也就越来越准确。给古籍注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给难僻字注音。如:(1)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吴列传》)司马贞《史记索隐》:“蹶,音巨月反。”(2)莠,禾粟下生莠。从艸秀声,读若酉。(《说文解字·艸部》)(二)给多音字注音1。多音异读: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大学》)陆德明《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又:“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2。专有名词异读:古代的人名,地名,国名,族名等。如:阏氏:yan1zhi1可汗:ke4han23。联绵词异读:齐衰,zi1cui1;次且:zi1ju14。古今异读:《说文·言部》:“说,说释也。”段玉裁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三)给通假字注音朱骏声:“不明古音,不足以识假借。”1。以本字释借字:(1)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诗·郑风·扬之水》)毛传:“迋,诳也。”本字为“诳”。(2)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豳风·七月》)毛传:“壶借为瓠。”“瓠”是本字。2。以借字释本字:常用术语为:读为,读曰。例如:(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卫风·氓》)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借字,本字应为“畔”。(2)播时百谷。(《书·尧典》)郑注:“‘时’读为‘莳’。”时,借字;莳,本字。(3)八月剥枣。(《诗·幽风·七月》)毛传:“剥,击也。”《说文·攴部》:“攴,小击也。从又,卜声。”“攴”当是本义,“剥”是借字,通假。二、辨析字形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形体与其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汉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字形变化以外,有的还出现了书写上的错讹,此外还有笔势和笔意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在训诂上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就达不到以今识古的目的。(一)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汉字是表义文字,以形表义,因此,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字形就成为考求字义的重要途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和转注字都可以分析其形体而得其本义。假借字是借音表义,分析字形得出的是本字的意义,因为它是以声表义的。(二)今形与古形: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今文字阶段------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要寻求某字的本义,必须由今到古,然后析形得义。如:“亦”,《说文》:“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两点,即两腋之处。”“亦”即今之“腋”字,为指事字。“莫”,《说文》曰:“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艹中。”“莫”即今之“暮”字,为会意字。(三)书写上的错讹:王引之曰:“经典之字,往往形近而讹,仍之则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经义述闻》)1、形近而致误:误“捁”为“梏”,或误为“牿”(gu);误“格”为“招”;误“厎”为“底”等。2、古文形近而致误:“四”,古文写作“亖”,与“三”形近而致误。古文“其”写作“兀”,而误作“六”,或误作“介”字。(四)古今字:古今字是一种历史现象,即由兼职字(古字)到专职字(今字)的一种发展现象,是文字形体分工细密的一种表现。一个古字往往加上形符形成多个今字。如:“辟”字加形符可以形成“避”“劈”“嬖”“譬”“僻”等。(五)异体字:异体字是同音同义而不同体的字,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如:淼渺,泪涙,壄野,遍徧,碗椀,歌謌,村邨,和咊,棋棊,鹅鵞等。注意:异体字互相代替是无条件的。如果有的字互相代替是有条件限制的,就不是异体字。如“彫”“凋”“雕”三字,就其形符表义来看,一是修饰,一是凋谢,一是鸟,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偶有互代现象,属于通假字,并非异体关系。(六)繁简字:所谓繁简字是根据笔画而言的,笔画相对多的是繁体字,相对少的是简体字。如:灯燈机機怜憐迁遷等。三、释词:给词释义是训诂内容的核心部分,主要从表义词释义和表音词释义两个方面去阐述。(一)表义词释义:1、释实词:训诂专著和传注都解释词。它们所解释的词义既有词的本义,又有词的引申义和假借义,因为古汉语词具有多义性。(1)释本义:本义是能够体现造字之初意图的有文献可证的词的本来的意义,是词最根本的内容。如:《左传·隐公元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杜预注:“元,首也。”(2)释引申义:词义引申是一种普遍的词义派生活动,无论是专著还是传注训诂,都注意引申义的探求。《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杜预注:“元,善也。”再以释“观”为例:《左传·襄公十一年》:“围郑,观兵于南门。”杜注:“观,示也。”《国语·周语》:“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注:“观,示也。”《尔雅·释言》:“观,示也。”“观”的本义为“谛视(仔细看)”,这里引申为“显示给人看”。(3)释假借义:《诗·小雅·常棣》:“外御其务。”郑玄笺:“务,侮也。”《尔雅·释言》:“务,侮也。”“侮”为侮慢,“务”的本义是“趣”,疾走,与“侮”无涉,这里为同音假借(务,侮皆明母,侯部)。2、释虚词:虚词量少,但使用频率却很高,成为古人学习的难点。专著和传注在训释虚词上有所不同,专著强调本义和原始义,因此,数量少,而传注是随文释义,则含义多,下面分别论述。(1)专著释虚词:《尔雅·释诂》:“粤,于,爰,曰也。”“爰,粤,于也。”《尔雅·释诂》:“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朕,余,躬,身也。”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说文·戈部》:“我,施身自谓也。”《说文·口部》:“吾,我自称也。”(2)传注释虚词:往往一词多释,且方法灵活多样,出现了一些训释虚词的术语。例如:“蹇谁留兮中洲”(《楚辞·九歌》)王逸注:“蹇,词也。”“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注:“之,语助也。”3、双音表义词释义及应注意的问题(1)大名冠小名:这一部分为专有名词,其特点是名前为该人职业,或物类名,后边是该人或物名,为双音词。例如:庖丁,盗跖,奕秋,巫阳,医和,祝鮀,史鱼,师旷,梓庆,匠石,草芥,草茅,虫蝗,虫螟,鸟乌,鸟隼,鱼鲔,禽犊等等。由于这种构词方式汉以后不再有,人们往往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如:理解“奕秋”为整个人名,实际“奕”是职业,而“秋”是人名;又如“盗跖”,跖是人名,“虫蝗”也不能说成是“蝗虫”。(2)“有”字打头的词:多为民族,部落,朝代等。”有”字不必看作有何实在意义,只是一种衬托,凑足音节而已。例如:有虞,有夏,有殷,有室,有居,有方,有北,有昊,有帝,有王,有司,有政,有氏,有众,有事等。在理解时且不可视“有”为“有无之有”。(王引之《经义述闻》)例如:陶渊明《桃花园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汉”,就不能理解为“有汉代”。PAGE1(3)辨词性:词的性质与词义密切联系在一起,要正确理解词的含义,首先必须辨明词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左传·隐公六年》)句中“易”为不及物动词,意为“蔓延”,而杜预误为形容词“容易”之“易”,这是搞错了词性的结果。PAGE1(4)辨构词法:A.同义合成词:在同义合成词中,两个义近语素都代表整个词的意义,且前后位置开始并不固定。如:人民---民人指百姓;阻险---险阻指地势不平。理解其词义,只把握其中一个语素就行。(二)释义。20、翻译分析题1、译出《广雅疏证·序》中这段话:"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翻译: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系辞》文)。2、《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B.变义合成词:组成双音词的两个相对或相类语素失掉了原来的意义而产生新义,不能按原来的语素去理解了。如:“社稷”,原来“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而“社稷”则代表国家。“水土”也不是“水”与“土”的语素义相加,而是指自然的环境。“消息”不是生长,消灭,而是变为“讯息”。“骨肉”不指骨头与肌肉,而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二)释义。20、翻译分析题1、译出《广雅疏证·序》中这段话:"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翻译: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系辞》文)。2、《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C.偏义合成词:又称偏义复词,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语义相关或相反,在一定的语境中,仅其中一个语素表义,而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如: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车马”的“车”是其含义,而“马”是陪衬。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偏重于“作”,而“息”则是陪衬。(二)释义。20、翻译分析题1、译出《广雅疏证·序》中这段话:"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翻译: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系辞》文)。2、《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5)辨单音词连用还是合成词:单音词连用有时与双音合成词容易混为一谈,因此要严格区分。例如: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丰》)消息:消亡与生长。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地方:土地方圆。(二)释义。(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老师费财,亦无益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老师: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礼》)知道:懂得道理。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指给人看。(二)释义。(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二)表音字词的释义:表音词是借音表义的。文字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语言,出现了词汇,而这时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仅限于耳治,即听后便能明其意思。文字产生以后,某些词语仍以声表义,而其外在形体则是借用汉字的同音词。这类词往往为人们所疏忽,甚至将其与表义字词混为一谈。表音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三)解释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为了准确解释词义和文义,训诂工作还常常涉及解释语义相公的内容,包括(1)解释语法A、解释词语的顺序B、解释介词与宾语的位置C、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D、解释押韵倒语(2)讲解修辞A、指明比喻B、指明替代C、指明避忌D、指出双关(3)分析句读。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标点1、假借字表义:在古代典籍中,不用本字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假借,又叫通假。借字只起表音作用,不能析形寻义。因此,要寻求它的意思,只有从其读音上去寻求它的本字,然后才能找到它的本义。(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切音。”(《广雅疏证·序》)王念孙说:“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广雅疏证·自序》)王引之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经义述闻》)(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求取本字的方法,根据通假音同音近的原则,可分为:(1)音同通假:又叫同音通假,即本字与借字在古读上声纽和韵部完全一致。例如:鹿死不择音。(《左传·文公十七年》)音,通荫。音,荫二字音同,皆影纽侵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上》)畔,通叛,畔叛二字皆并纽元部。(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2)近音通假:①双声通假:即两个字的声纽相同而韵部相近。例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形”通“行”,二字同在匣纽。形,耕部;行,阳部。趣赵兵急入关。(《汉书·陈胜传》)“趣”通“促”,皆清纽。趣,侯部;促,屋部。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②叠韵通假:即两个字的韵部相同,而声纽相近。例如: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易·系辞下》)“信”通“伸”,信伸同为真部。信,心纽;伸,书纽,二纽相近。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2、摹声表义:即摹音词表义,完全是以声求义。例如:关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毛传:“关关,和声也。”喈喈: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诗·周南·葛覃》)毛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3、摹状表音词:用声音来摹拟事物性状,整个声音表达一个意思,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例如:将这领希留合剌的布衫儿,扯得乱纷纷碎。(元曲《杀狗功夫》)希留合剌,亦作“稀里豁落”,形容事物不坚固之状,也形容翻书页的声音。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4、联绵词: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拆开解释的词。它能够以声描物,并以声命名等。如蟋蟀,鸱鸺,斯螽等。而动词或形容词则更多,如徜徉,逍遥,窈窕等。联绵词具有以下二个特点:(1)联绵词存在异体词。由于它是记音词,只要能记下音节就行,因此,它具有多形体特点,存在异体词。(三)指导辞书编纂2832951、训诂与资料收集2、训诂与解形3、训诂与注音4、训诂与释义5、训诂与引证6、训诂与信息字典编纂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的知识。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如:台湾《中文大辞典》:“摘索,索取也。”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①真实,真诚。②本原;自身。③官职。④指“真书”。⑤姓。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符定一《联绵字典·自序》:“经典同音之字,往往形体虽异,而义实同,如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义相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殊,凡此同音异文,古字不胜枚举。”出现这么多的形体,原因如下:一是由于在实践中读音发生了转变(声纽变化不大);二是联绵词向表义词靠拢。如:丸兰,用于草木写作芄蘭,用于眼泪则写作汍澜。(三)指导辞书编纂2832951、训诂与资料收集2、训诂与解形3、训诂与注音4、训诂与释义5、训诂与引证6、训诂与信息字典编纂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的知识。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如:台湾《中文大辞典》:“摘索,索取也。”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①真实,真诚。②本原;自身。③官职。④指“真书”。⑤姓。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2)联绵词不可拆析。即整体表义而不可拆析。王念孙《读书杂志》:“夫双声之字,本因音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凿也。”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说:“古书叠韵之字,当合两字为一义,不当以一字为一义。”但是不少人甚至语言大师许慎都受了表义字的影响,以单字表义,析解联绵词。如:《颜氏家训·书证》里解释“犹豫”:《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之将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侯,如此往返,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这是受字形结构的影响造成的失误。5、音译词:此类词是外族语采用音译的方式进入汉语,主要是少数民族语。它以音表义,长期说用,大家已经习惯。如:来自匈奴的:单于,鲜卑,祁连,猩猩,琵琶,胭脂来自西域的:葡萄,苜蓿,狮子,玻璃,八哥来自鲜卑语的:可汗,阿干(哥哥),宇文(天君)来自突厥语的:可敦(妻),附离(狼),特勒(子弟)来自吐蕃语的:赞普(君主),蒙末(君妻),拂庐(赞普帐)来自于佛经的:浮屠,沙门,比丘僧,塔钵,阿罗汉来自蒙古语的:站,火赤里(厨师),罟罟(妇女头上的装饰品),打剌孙(酒)等来自满族语的:吉林(临江),松花江,戈壁(沙漠)以上有些词语已经进入通语,只是音译,读书时一定要注意。(三)解释词语的误区:1、望文生义(训):(1)为借义所惑而望文生义。如:《楚辞·大招》:“察笃夭隐,孤寡存只。”王逸:“笃,病也。”(《楚辞章句》)洪兴祖:“笃,厚也。”(《楚辞补注》)其中“笃”为借字,即“督”字。《说文》:“督,察也。”(2)为今义所惑而望文生义。词有古今义,人们往往用今之常用义代替古义而生错。如:刘禹锡《天论》:“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颐、口,百骸而粹美者也。”有人把“颜”解释为“脸庞”。而实际上“颜”用本义。《说文》:“颜,眉之间也。”(3)不懂联绵词望文生义。联绵词是表音词,人们往往从字面拆析而失误。2、增字误释: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通说下》“增字解经”条说:“经典之文,自有本训,得其本训,则文义适相符合,不烦言而已解;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则阢陧不安。乃于文句之间增字以足,多方迁就,而后得申其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也。”如《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有人解为“洪水方方为害”。《王力古汉语字典》:“方,周遍。”言洪水遍害百姓。3、偷换概念:训诂学上的递训法为以乙训甲,以丙训乙。如:《说文》:“敛,收也。”“收,捕也。”但“敛”不等于“捕”。再如:“践,履也。”“履,足所依也。”但“践”不能解作“鞋”。4、误解虚词:王引之曰:“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词语者,则无义之可言,但以足句耳。而以实义解之,则扞格难通。”(《经义述闻·语词误解以实义》)这说明虚词只起语法作用,赋于实义就不通了。如《论语·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与”分别为连词和语气词。四、通句:指解释和疏通句子。它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指一串句子。其内容包括翻译,串讲,推因,点明含义,评析五个方面。(一)翻译(参见绪论)(二)串讲:指的是在一句或几句甚至全章之后把大意串通讲解。其目的是使整个句子或全文各个章节的文意更加明白,帮助读者全面而完整地理解原文。串讲和释词二者往往互相补充,包括:释词以后串讲;串讲后释词;只串讲而不释词,或只释词而不串讲几种类型,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理解该句是什么意思。例如:(1)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周礼·地官·载师》)宋·朱申:“不毛者,不种桑麻也。布,帛也。宅不毛者,罚以一里二十五家之帛。”(《周礼句解》)(2)王无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赵岐:“异,怪也。隐,痛也。孟子言无怪百姓,谓王爱财也,见王以小易大故也。王如痛其无罪,羊亦无罪,何为独释牛而取羊?”(《孟子章句》)(3)之死矢靡它。(《诗经·鄘风·柏舟》)毛亨:“矢,誓;靡,无;之,至也。至己之死,信无它心。”(《毛诗故训传》)(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郑玄笺:“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三)推因:不直解句子,而解说正文中情况的原因。例如: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礼记·曲礼下》)郑玄注:“生乳之时,重伤其类。”孔颖达《五经正义》:“群谓禽兽共聚也,群居则多,不可掩取之。”高诱注:“掩犹尽也。”孔颖达疏云:“麛乃是鹿子之称,而凡兽子也得通名也;卵,鸟卵也。”(四)点明含义: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指“弦外之音”,但亦有点明句子的大意的。例如:“惴惴小心,如临深谷。”(《诗·小雅·小宛》)毛传:“恐陨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小雅·小宛》)郑笺:“衰落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五)评析:对句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给以评论分析,以加深读者对文句的理解和把握。1、与释词综合进行评论。例如: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诗·大雅·公刘》)毛传:“宾已登席坐矣,乃依几矣。曹,群也。执豕于牢,新国则杀,礼也。酌之用匏,俭以质也。”2、对句子进行评论: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也。召公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为王卿士。告曰:“民不堪命矣!”命虐,故不堪。危言悚激。王怒,怒谤者。得卫巫,使监谤者。巫,祝也。卫巫,卫国之巫。监,察也。以巫有神灵,有谤辄知之。以告,则杀之。以谤者告,即杀之。写虐,命尤不堪。国人莫敢言,非但不敢谤也,深一层说。道路以目。以目相盼而已。四字妙甚,极写莫敢言之状,不堪命之极也。王喜,喜字,与上怒字相对。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弭,止也。监谤弭谤,写尽昏主作用。乃不敢言。如此四字,极写能弭谤伎俩,痴人声口如画。”(古文观止评注《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3、阐述篇题:解释篇题是训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具体表现为:取题理由,介绍文章思想内容或故事情节,对文章微言的提示或交待背景等。这种写法对读者能起到一种导读作用。例如:《原道》高诱注:“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为题。”《西都赋》李善注:“自光武至和帝,都洛阳,西京父老有怨,班固恐帝去洛阳,故上此词以谏,和帝大悦也。”五、解释语法修辞现象:解释语法修辞等语言现象是训诂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从表达形式上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当然,古人在语法上尚未有一套自觉地理论,因而在实践中就事论事者为多。下面从分析句读,解释语法和指出修辞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分析句读:句读是指文章的停顿断句。句读正确与否,可以说明一个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句读不正确也会影响对文章的训诂,所以古人很重视文章的句读。《礼记•学记》中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断句要理解词义、句义、段意,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把文章内容搞清楚,才能断得正确。如:明主明否明贤后贤否贤明主明否?明;贤后贤否?贤。 明主明?否;明贤后贤否?贤。明主明?否明;贤后贤?否贤。第三种断句不合语法。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则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吕氏春秋·本生》)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则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二)解释语法现象:语法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解释语法对理解词语和文章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人能系统地阐述语法理论,只是提出一些语法现象。尽管如此,在训诂实践中,仍起着极大的作用。本部分阐述短语中词的顺序,句中词的顺序。关于词的顺序,古今有异,牵扯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训诂多有说明,有的指词法,有的则从句法方面加以说明。1、词法方面:词法是指用词的法则。短语中的词序古今不同,故训诂多有说明。如:(1)《诗•小雅•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毛传:“中林,林中也。”(2)《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谷中也。”孔颖达《正义》:“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类此。”(3)《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中原,原中也。”(4)《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毛传:“家室,犹室家也。”2、句法方面:(1)宾语前置:①《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毛传:“既,已;遐,远也。”郑笺:“已见君子,君子反(返)也,于已反,得见之,知其不远弃我。”孔颖达正义:“不我遐弃,犹云不远弃我。”②《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我是用忧。”郑笺:“我用是大为忧也。”③《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杨伯峻注:“‘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置。”④《诗经·小雅·常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矣也。”(2)谓语前置: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谓语应置于主语之后,但为了突出或音韵的关系,有时置于主语之前。例如:①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杨伯峻译:“颜回多么贤惠啊!”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例①是为了突出谓语“贤哉”而前置。例②是为了押韵而使谓语前置,“灼灼其华”是“其华灼灼”的倒置,“华”与“家”上下协韵。(3)定语后置:①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②带长剑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④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史记·剌客列传》)(4)其它倒序或错位:①状谓倒序:下民之孽,匪降自天。(《诗·小雅·十月之交》)郑笺:“下民有此,言非从天堕也。”②多种成分相倒:此种异序一般是由于古诗词中修辞上的需要,如平仄、对仗、押韵等,在训诂时需要作提示,以帮助读者理解。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洪诚注:“正常语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训诂学》)③揭示倒叙:在叙述事物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先者后叙,在后者先叙,语序颠倒。例如:若崩,厥角稽首。(《孟子·尽心下》)杨伯峻注:“百姓便把额角触地叩起头来,声响好像山陵倒塌一样。”(《孟子译注》)④相错成文: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杨伯峻注:“‘迅雷风烈’,就是‘迅雷烈风’的意思。”(《论语译注》)(三)解释修辞现象:人们说话或写文章,总是在符合语法的基础上,力求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这种手段就是修辞。修辞产生很早,古人行文,十分注意修辞现象。“中国人在说话的时候,修了几百万年的辞,并且在作文的时候,修了几千年的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初版刘大白《序》)在古代汉语中,有些修辞现象为现代汉语所无,即使现代汉语有的,也不尽同。因此,必须明白古代汉语中的修辞方法,这样阐述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之一。1、指明比喻。如:(1)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邶风·北风》)毛传:“兴也。北风,寒凉之风。雱,盛貌。”郑笺:“寒凉之风,病害万物。兴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2)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左传•文公三年》)杜预注:“螽飞至宋,队地而死若雨。”(3)(蒯通曰):“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汉书•蒯通传》)张晏注:“以鹿喻帝位。”(《汉书注》)2、指明互文:(1)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诗·唐风·葛生》)孔颖达疏:“此二句互文而同兴。葛言生,则蔹亦生;蔹言蔓,则葛亦蔓。葛言蒙,则蔹亦蒙;蔹言于野,则葛亦当言于野。言葛生于此,延蔓而蒙于楚木;蔹亦生于此,延蔓而蒙于野中。”(2)《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郑玄注:“‘约’与‘先’,互言耳。君子‘约’,则小人‘多’矣;小人‘先’,则君子‘后’矣。”3、揭示省文:以索马牛皆百匹。(《左传·襄公二年》)孔颖达《正义》:“‘牛’当称‘头’,而亦云‘匹’者,因马而名牛曰‘匹’,兼言之耳。”4、揭示变文:(1)避重复而变换字词。例如:①静言令色,外巧内嫉。(《汉书·翟方进传》)杨树达谓:“此用《论语》‘巧言令色’之文,变‘巧’言‘静’者,以避下文‘巧’字。”(《论语疏证》)②《淮南子•说山》:“象解其牙,不憎人之利之也;死而弃其招箦,不怨人之取之。”高诱注:“怨亦憎,变文耳。利,犹取也。”(2)上下文避虚字。①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俞樾:“‘而’即‘如’字。”(《群经平义》)②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俞樾:“‘而’即‘则’。”(《群经平义》)5、指明连文(言):《左传·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孔颖达疏:“襄是文公子,能继父业,故连言之。”比喻,互文,省文,变文,连言(文)等修辞手法为汉民族所特有,只有很好地把握其特点才能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这些修辞方式已经理解,并在训诂中用具体的术语表达出来。6、其它修辞方式:(1)指明指代:①子毋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左传·文公十三年》)陈望道:“这个‘人’字,专指人中一部分‘识’者。”(《修辞学发凡》)②《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赵岐注:“以铁为犁,用之耕否耶?”(《孟子章句》)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赵岐云‘以铁为犁,用之耕否耶?’是铁谓犁也。不言犁而言铁者,以犁为铁制也。”③《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匪,通非。解,通懈。享,祭。忒,差误。)郑笺:“春秋,犹言四时也。”孔颖达正义:“作者错举春秋以明冬夏,故(郑玄)云:‘春秋,犹言四时也。’”(2)指明双关:古人行文,往往一词有二义,字面意义为之表,修辞意义为之里。这就是一种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修辞手法,称之为双关。例如:①《汉书•蒯通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不可言。”张晏注:“言背者,云背畔(叛)则大贵。”(《汉书注》)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林庚:“‘晴’谐‘情’。”(《唐诗综论》)(3)指明曲讳:曲笔为讳,凡文献中采用这种方法时,往往文意曲折隐晦,不易理解,故训诂常予以揭示。夏,灭项。(《春秋·僖·十七年》)《谷梁传》:“孰灭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己之不可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灭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冯浩菲:“即谓《春秋》书‘灭项’,而不言桓公灭亡,是曲笔为桓公讳。”(《中国训诂学》)(4)指明对文:所谓对文就是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它们的意义相对相反称作对文。例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张永言:“‘存’和‘亡’,‘治’和‘乱’,‘吉’和‘凶’,都是对文。(《训诂学简论》)(5)指明引用: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毛传:“贯,事也。”孔颖达疏:“《释诂》文。”孙永选:“孔颖达的注释指出了毛传是根据《尔雅·释诂》中的文字来注释《诗经》的。”(《训诂学纲要》)六、校勘:(一)“校勘”的含义 “校”,《说文解字》:“校,木囚也。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比勘、核对”的意思。 如《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勘,校也”(《说文解字》) “勘,覆定也”(《玉篇》) 勘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如汉应劭《风俗通义·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帛上。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魏书·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勘校(拾遗补缺)石经。”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校”和“勘”二字被连用来表示核对文字的意义。至宋代已增设“校勘”一职,可见此词至迟到宋代已被普遍使用。 校勘,亦称校雠。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冤家相对,故曰雠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据此,校勘就是利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异同,审定正误,力求最大限度恢复古籍本来面目。(二)校勘的发展 校勘由来已久,春秋是其源头。孔子删定《诗》《书》《易》《礼》《春秋》,就是对先秦典籍进行校勘、整理。如: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丨”便误为“三”,古文“亥”作“”,“豕”作“”,非常近似,故子夏根据文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这是校勘的萌芽。但此时的校勘是偶然为之。 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校书活动是从汉代刘向开始的。 《汉书·艺文志》记载:“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凡《诗》六家,四百一十六卷。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凡《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凡《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 由此可见,汉代的文献校勘、整理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人的传注常常包含着校书,郑玄的《周礼注》《仪礼注》和《礼记注》以及《毛诗笺》尤为如此。 唐人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将音、义、校三者结合起来,取得了突出成绩。 清人成绩更是辉煌,惠栋、戴震、王念孙、王引之、俞樾都作出了杰出贡献。校书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与训诂合流。(三)校勘的范围、原则: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而且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确与否。 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以示版本之真;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核,以求史实之真。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所在。 校勘是取得正确文本的重要手段,以恢复古籍本来面目、提供最接近原稿的善本为最终目的,根本原则为存真复原。(四)校勘的内容:1、校异文: 异文就是指同一语言环境中同一位置上的不同的文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或因音近而致误:《史记·五帝本纪》:“涿鹿”作“浊鹿”。 或因形近而误:《礼记·典礼下》:“倾”作“侧”; 或因古今字致误:《礼记·王制》“圭”后作“珪”。 或因正俗致异:《周礼·天官》“飱”作“飧”。 或因抄写致误:《礼记·月令》:“渔师”作“榜人”;《史记·五帝本纪》:“载”作“履”等。 校正异文的方法是为校而记异。不作是非判定,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格式:校异文时常用“X作X”,或“X亦作X”。2.校讹文 讹文即文献中的错别字(异文中也有错别字),出现讹文的原因除了上面几种外,还有如下原因: 或因字体而致误:如《时则》“戉”误作“戈”。 或因妄改而致误:如《杂志·原道》“六”误作“人”。 或一字误分二字,如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忘”误作“正心”。 或二字误作一字,如: 《岱览》:“立坛之内地。”《后汉书·祭祀上》作“立坛丙地”,非也。按:“丙”当是“之内”的误写。 格式:校正讹文常用“甲当作乙”,“X当作X”,“X当为X”。3、校脱文 脱文为古籍中不明显的缺脱文字,亦称夺文。书写中有时用“口口”来表示。 出现脱文的原因有: 或自然脱落,或因不慎脱落,或刻书妄删脱落。 格式为:校脱文时用“X,脱文”,或“脱X字”等。如: “酒正奉之。”(《周礼·天官·酒正》)郑玄注:“故书‘酒正’无‘酒’字。” 或用:脱“酒”字;或用:酒,脱文。4、校衍文 衍文是古文献中多出的不应有的文字,亦称羡文。出现衍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或两字义同误衍。如《墨子·各城门》:“知智”同义,误衍一“知”字。 或因上下文误衍:如《周书·太匡》因下文有“墙”字而上文衍出一“墙”字。 或因注文而误衍:如俞樾《举例》:《商子·垦令》因注文有“朴,根株也。”而衍正文一“朴”字。 或因误加而衍:如王念孙《杂志·览冥》引文于“燧”上加“阳”。 格式:校衍文时常用“X,衍文”,或“衍X字”。5、校倒文 在古文献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出现文字错倒现象,称倒文。原因如下: 或因两字平列而误倒。如《礼记·月令》将“短长”误作“长短”。 或因不识通假而误倒。如王氏《杂志》指出《人间》将“不而”误作“而不”。 或因写、刻、排印不慎而误倒。如《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天官》将“田兽者”误排“罟”之前。 校勘应指出正常语序应如何排列,常用“乙正”,勾正词句的误倒。如 “史有十二人。”(周礼·天官)阮元《校勘记》:“毛本‘十有’倒。”(五)校勘的方法:1.对校法: 即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对照比较进行校勘的方法。 陈垣《校勘学释例》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 ——朱熹《集注》:“福州有国初时写本,‘路’下有‘反子’。以此为‘子路反’而夫子‘言’之也,未知是否。” 这是运用对校法来比较文字之异同,一时还不能校正。2、本校法: 即用同一部书的前后文互证以校正异同、判定是非的校勘方法。 陈垣说:“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择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缪》,汪辉祖之《元史本正》,即用其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之前,最宜用之。予于《元典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页,远而数卷,属词比事,牴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荀子·成相》:“上能尊主爱下民。” ——王念孙《读书杂志》:“‘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主’对文。《不苟》《臣道》二篇并云‘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是其证也。” 这是用本校法来乙正文字错倒,指明原句“爱下民”当改为“下爱民”。3、他校法: 即用本书或其它援引本书的文字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来比较异同,断定是非的校勘方法。 陈垣说:“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依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依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丁国钧《晋书校文》;岑刻之《旧唐书校勘记》,皆此法也。”《汉书·苏武传》:“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王念孙《读书杂志》:“此本作‘绝不饮食’。师古所见本脱‘与’字,则义不可通……旧本《北堂书钞·设官部》十五、《服饰部》三,《艺文类聚·天部下》,《太平御览·天部》十二、《人事部》百二十七、《服用部》十,引此皆作‘绝不与饮食’。是诸家所见本皆与师古异也。……今据以订正。”这是用他校法来补缀脱文,即在“绝不”之下补“与”。4、理校法: 这是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各种知识,据理推断是非的校勘方法。 陈垣说:“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鲁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管子·霸言》:“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伐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伐’乃‘代’字之误。《管子》原文作‘世不谓贪’,言一世之人不以为贪也。唐人避讳,改‘世’为‘代’,后人传写又误‘代’为‘伐’。”这是用理校法校正讹字。 这四种校勘方法,上面分别举例,只为叙述方便。而实际上,古人在校勘时,这四种校勘法常参合使用,以免发生偏颇疏漏。前讲“训诂的作用”这一问题时,提到“训诂与校勘”曾举王念孙考订“龙言”二字误合为“詟”就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和大量确凿证据,所以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失皆欠,不可偏一隅也。”七、其他:古代注疏所涉及的其他内容,细说起来还有很多,诸如考证名物、解释民俗、诠释典故、发明条例、交代制度等,这里只能略举数例,以见一斑,不能全面介绍。1.考证名物:《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郑玄注:“六宫,谓后也。妇人称寝曰宫。宫,隐蔽之,言后象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教者不敢斥言之,谓之六宫。若今皇后为中宫矣。”此例名物考证,指出“后”即“六宫”,是因为王与后均有六寝之礼而来。称“六宫”为古人对尊者不敢斥言。2.解释民俗:《诗经·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笺:“愿,思也。言,我也。嚏,该当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3.诠释典故:《文选·王粲<登楼赋>》:“昔仲尼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李善注:“《论语》曰:子在陈,曰‘归欤,归欤!’”4.发明条例:《说文》“元”下段注:“凡言‘从某某声’者,谓于六书为形声也。”这是段玉裁在发明条例,指出某书在行文、编排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有助读者有效通读原书。5.交代制度:《淮南子·泰族》:“商鞅为秦立相坐之法,而百姓怨矣。”高诱注:“相坐之法,一家有罪,三家坐之。”注解说明古代的典章制度,对理解原文之深意,无疑帮助很大。谢谢观赏!(二)释义。20、翻译分析题1、译出《广雅疏证·序》中这段话:"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翻译: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系辞》文)。2、《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二)释义。20、翻译分析题1、译出《广雅疏证·序》中这段话:"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翻译: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系辞》文)。2、《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二)释义。20、翻译分析题1、译出《广雅疏证·序》中这段话:"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翻译: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系辞》文)。2、《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文心雕龙·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二)释义。(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二)释义。(1)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2)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B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义”。(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三)解释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为了准确解释词义和文义,训诂工作还常常涉及解释语义相公的内容,包括(1)解释语法A、解释词语的顺序B、解释介词与宾语的位置C、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D、解释押韵倒语(2)讲解修辞A、指明比喻B、指明替代C、指明避忌D、指出双关(3)分析句读。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标点(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辩伪及简帛书整理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3、训诂与注释《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5、训诂与辑佚、6、训诂与辩伪7、训诂与简帛书整理(三)指导辞书编纂2832951、训诂与资料收集2、训诂与解形3、训诂与注音4、训诂与释义5、训诂与引证6、训诂与信息字典编纂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的知识。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如:台湾《中文大辞典》:“摘索,索取也。”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①真实,真诚。②本原;自身。③官职。④指“真书”。⑤姓。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三)指导辞书编纂2832951、训诂与资料收集2、训诂与解形3、训诂与注音4、训诂与释义5、训诂与引证6、训诂与信息字典编纂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的知识。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如:台湾《中文大辞典》:“摘索,索取也。”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①真实,真诚。②本原;自身。③官职。④指“真书”。⑤姓。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一)阅读古籍250-2561、帮助准确理解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1)《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
本文档为【训诂学内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真诚文档交流
本人从事临床麻醉五年有余,工作兢兢业业,拥有丰富的临床麻醉经验及临床医学资料,并取得了助理医师资格。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2-18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