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自 评 报 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1 第二部分 本科教学工作………………………………………………4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4 (一)学校定位……………………………………………………4 1.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明确 ……………4 2.构建“五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办学特色…6 (二)领导作用……………………………………………………9 1.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主...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自 评 报 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1 第二部分 本科教学工作………………………………………………4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4 (一)学校定位……………………………………………………4 1.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明确 ……………4 2.构建“五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办学特色…6 (二)领导作用……………………………………………………9 1.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主管理渠道通畅 ……9 2.遵循“两个规律”,坚持“两个为本”,领导能力较强 ………9 3.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突出教学中心地位……………………10 (三)人才培养模式………………………………………………12 1.坚持“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 2.建立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14 二、教师队伍……………………………………………………………16 (一)数量与结构…………………………………………………16 1.教师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合理…………………………16 2.队伍结构符合基本要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6 (二)教育教学水平………………………………………………17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履行岗位职责………………………17 2.采取“培、帮、赛、奖、评”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18 (三)培养培训……………………………………………………19 ——大力实施“五大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教师培养培训效果显著 ……………19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20 (一)教学基本设施………………………………………………20 1.实践教学条件满足需求,有效保证实践教学开展……………20 2.图书文献资源利用较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见成效…………21 3.校舍充足,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相对齐全……………22 (二)经费投入……………………………………………………23 ——坚持教学优先地位,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3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23 (一)专业建设……………………………………………………24 1.专业建设思路清晰,布局合理,措施得力……………………24 2.培养方案制定规范,执行良好…………………………………25 (二)课程与教学…………………………………………………25 1.重视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不断丰富课程资源……25 2.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多元评价机制………………………27 (三)实践教学……………………………………………………28 1.实验开出率达到要求,实验教学较好…………………………28 2.完善实习实训机制,规范实习实训教学………………………28 3.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社会责任………………………28 4.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29 五、质量管理……………………………………………………………29 (一)教学管理队伍………………………………………………30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较高…30 (二)质量监控……………………………………………………30 1.制度健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明确,执行严格,运行有序…………………30 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运行初见成效…………31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33 (一)学风建设……………………………………………………34 1.健全制度,扎实推进学风建设…………………………………34 2.教育引导勤学争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34 3.搭建科技文体平台,课外活动丰富多彩………………………35 (二)指导与服务…………………………………………………36 1.完善学生工作体系,强化学工队伍建设………………………36 2.实行分类指导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37 七、教学质量……………………………………………………………39 (一)德育…………………………………………………………39 1.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思政教育实效……………………39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学生品行良好、综合素质高………40 (二)专业知识和能力……………………………………………41 1.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强…………………………………41 2.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学科竞赛成果丰富……………………42 (三)体育美育……………………………………………………42 1.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体育活动…………………42 2.注重美育教育,艺术活动丰富多彩……………………………43 (四)校内外评价…………………………………………………43 1.校内评价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满意度高………………………43 2.生源质量稳步上升,社会评价较好……………………………44 (五)就业…………………………………………………………44 1.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搭建就业服务平台………………………44 2.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44 第三部分 存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和改进措施 ……………………………………46 一、应用型本科建设系统性不够,转型发展要加大力度 …………46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力度不够,优势和特色要加强培育 …………49 三、办学条件尚有差距,投入力度要持续加大………………………52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调整优化要加快步伐 ………………54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度不够,合作育人措施要强化 ……………59 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科学评价机制要完善…………………63 关于报告中数据截止时间的说明 1.除特别说明外,本报告的数据按照《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项内涵说明》中关于统计时点的说明为依据。 2.“近三学年”:指近三个学年(即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的数据。学年时间节点为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 3.“近三年”:指近三个自然年(即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数据。自然年时间节点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4.“XXXX年”:指截至当年度12月31日的数据。 5.“目前……”、“现有……”:指截至2013年8月31日的数据。 6.“XXXX年以来”:指自当年1月1日到2013年8月31日的数据。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安徽新华学院由新华集团于2000年投资兴办,其前身是安徽新华职业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安徽新华学院,成为安徽省首家民办本科高校,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地处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大蜀山森林公园南麓,占地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现有100个现代化实验室,104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截至2012年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32.88万元;有纸质图书95.18万册,电子文献125.45万册。专任教师101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3.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67.3%。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8512人,其中本科11009人。设有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药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动漫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等2个教学部。现有42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工、管为主,经、文、理、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坚持“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根据“需求导向,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遵循“立德、立业、立人”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初步形成了“五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了“三级、四督、五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按照“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强化应用、打造特色”的教学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教学建设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共立项建设“质量工程”项目296项,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21项。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2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按照“搭建平台、凝练方向、培育团队、注重应用”的科研工作思路,突出应用性研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升。现设有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建筑设计研究院、高教研究所等10个研究机构,其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获批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三年,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科研项目9项、厅级教科研项目78项,承担各类产学研横向课题25项。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2013年,自有青年教师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每年均组织考察团赴国外交流学习,先后与境外17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等3所高校实现联合培养本科生,已有20多名学生前往合作学校深造学习。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前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合作高校开展研修游活动,增长学生见识,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品牌”、“全国十佳民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将继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秉承“厚德、求真、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第二部分 本科教学工作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安徽新华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民办高校。2005年“升本”以后,如何实现由专科向普通本科的转型、由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能脱颖而出,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严峻课题。为此,学校广泛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讨论,理清办学思路,明晰办学定位,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一)学校定位 1.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明确 建校之初,学校根据安徽紧邻江浙沪地区的区位优势,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和现代服务业的技能人才,毕业生也主要在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就业。近年来,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学校结合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861行动计划”;结合合肥市工业立市战略和大力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动漫等产业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结合安徽省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在广泛调研、考察学习境内外先进办学经验,特别是欧美和台湾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和全校范围内的深入研讨,逐步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即: 学校类型: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 学科专业:以工、管为主,经、文、理、医、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合肥,面向安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围绕办学定位,学校按照“六个坚持”的指导思想(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优势,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提升科研水平,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根据“需求导向,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先后制定了《2006—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三个子规划。把内涵升本作为首要任务,即真正实现办学层次由“专科”到“本科”的升格,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由专科层次的技能人才到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升格;把建设教育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学校办学定位清晰、目标明确,规划合理,落实到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为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五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办学特色 学校注重办学特色培育,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五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逐步形成。 一是坚持“立德、立业、立人”“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立德,即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思政课改革,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体现德育为先。立业,即扎实开展专业教育,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学科与科技竞赛等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充分成长,体现能力为重。立人,即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和“大学生生涯教育计划”,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素质教育和生涯教育模块课程,设置素质拓展训练学分,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全面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研究所”“三位一体”的育人主体作用。搭建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平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用型课程、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目前,学校已与40余家行业机构与企业、学术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利用校内研究所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 三是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人”、职业生涯教育培养“职业的人”有机结合,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六个模块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在2011级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广泛实行。 图1:“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图 四是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育人过程。学校一贯重视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了“一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创新创业训练,将学科与科技竞赛、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模拟训练、创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图2:“一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是实现“地方性、应用型、职业性”“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所谓“地方性”,是指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合肥及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校2012届、2013届毕业生在合肥就业的比例分别是58.01%、51.56%,在安徽省内就业的比例为72.88%、70.66%,与我校“地方性”的培养定位高度吻合。所谓“应用型”是指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符合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要求。近三年,我校85.43%的毕业生均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用人单位评价我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与岗位能力要求匹配度高,印证了我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所谓“职业性”是指通过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模块,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基本素养、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开展与本科专业相应的职业资质考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据麦克思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2012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1%。 (二)领导作用 1.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主管理渠道通畅 学校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学校章程和董事会制度,形成了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现代民办高校领导体制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学校重大发展战略出谋划策,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对学校内部的重大学术、教学等工作进行评议、审议、决策,充分体现了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成立了教代会、工会,发挥了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的作用,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遵循“两个规律”,坚持“两个为本”,领导能力较强 学校领导认真研究并遵循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两个规律,结合学校实际,不盲从、不攀比,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大力实施“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和发展的人才质量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组织带领全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抢抓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机遇,把握大局,推动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十分注重各级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了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和“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引导管理人员在转变思想观念、把握“两个规律”上下功夫;在提高认识、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在落实规划、实现办学目标上下功夫。近三年,各级管理人员注重学习、研究和实践,承担厅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校现有领导班子老中青结合,有曾担任综合大学校长、书记的教育管理专家,有长期从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和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还有来自大型企业的高管。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运筹谋划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中基层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贯彻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 3.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主要表现在: 领导重视教学。明确规定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学院院长为本院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2010年以来分别围绕“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评估,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主题,就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推进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校长办公会经常研究教学工作,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政策问题。建立了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听课制度、专题调研制度,深入一线了解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政策经费倾斜教学。学校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人员配备、收入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工作需要,确保教学中心地位落到实处。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投入2300余万元,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投入5000余万元,教学投入逐年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稳步提高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和教师发展晋升机制,在评奖评优、业务进修、攻读学位、津贴福利等方面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设立教改专项资金、教师培养培训专项资金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项津贴,提高博士、副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待遇。 制度规范教学。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监控的规章制度。出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出台《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实施办法》等制度,完善教学管理,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实践教学工作规程》等制度,全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还出台了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籍管理、教学档案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职责明晰,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 教研科研促进教学。学校重视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和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近三年,学校立项教科研项目249项,获批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7项。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结合研究课题指导学生科研和科技竞赛。广大教师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能部门服务教学。坚持全员育人工作理念,各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教学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三风”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工作流程,开展职能部门年度考核和评优,将执行力、效能建设和师生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考核内容,进一步把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的职责落到实处,提高了服务意识和管理服务质量,形成了舆论关注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工作格局,师生满意度较高。 (三)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 一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又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既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又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既掌握当前专业领域基本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突出德育为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以应用为导向,坚持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挥“学校、企业、研究所”三个育人主体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各环节的作用。借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经验,鼓励各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的理论、实验学习和累计1年在校外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三是注重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程;积极推行辅修制、双学位教育;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将学科与科技竞赛、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是注重职业生涯教育,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引进生涯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生涯教育必修与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突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场能力的培养。 学校按照“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五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二级学院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三三制”动漫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卓越通信工程师培养、“双外语+技能”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3+1”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电子商务“创业实验班”等多类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现形式。比如,动漫学院采用“三三制”(学院+研究所+企业、学习+研究+生产、理论+实训+实习)人才培养形式,引进2家动画公司进驻校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成立数字艺术研究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近三年,动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动漫企业设计制作了动画片15部,其中,26集动画片《橡树餐厅》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2012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2011年、2012年,在安徽省第一届、第二届动漫作品大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5个金奖。 2.建立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学校全面统筹和指导,教务处协调,招就办、科研处等相关处室分工负责,各教学单位具体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 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调整等方面充分听取合作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行业从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选择教学内容组成教学模块,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我校卓越动画工程师、制药工程师、通信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为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 合作开发应用型课程。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若干意见》,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引导应用型课程和教材建设。目前,学校相关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应用型课程有20余门,共同编写教材22本。比如,通信工程专业与深圳华为·讯方及上海大唐移动合作开发了3G/4G网络优化模块课程,编写了《光纤通信》等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共同编写了《软件测试应用技术》等教材;动画专业与橡树动画公司合作开发了10余个项目教学模块,编写了《Photoshop cs3应用基础与项目实训》等教材。 共同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学校把培养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开发能力的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通过引进和培养,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双向融合”的双能型师资队伍。近三学年,学校聘请了100余名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选派177人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研究所等进行实践锻炼;50余名教师获得各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0余名教师承担了25项横向项目,优化了学校“双能”型教师结构,提高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比如药学院教师与国正药业、百福食品等企业合作研发了保健药酒、茶油洗发香波等新产品。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承接了安徽寿县玲珑春小区、萧县煤矿局职工活动中心以及校内景观等10余个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 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先后与合肥市经开区、合肥蜀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唐移动、南京雨润、中国农业银行、科大讯飞、合肥建工集团、安徽路桥等40余家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学校与深圳讯方、华三通信等企业在校内共建了“现代通信实验室”等6个实验实训中心;引进橡树动画公司等3家企业进驻校园,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近三学年,学校积极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开办“新华-科大讯飞计科班”、“新华-H3C网络班”、“新华-小鬼当家新闻班”、“新华-雨润电子班”、“新华-大唐通信班”、“新华-橡树动画班”等10余个校企合作班,培养学生逾千名。 二、教师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外聘教师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师资队伍基本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一)数量与结构 1.教师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合理 2012—2013学年度,学校有专任教师1013人(折合962.5人),其中自有教师565人,外聘教师448人(其中347人按1:1计算,101人按2:1折算,折合397.5人),自有教师占55.8%。折合学生数18916人,生师比19.65:1。教师专业结构分布合理,基本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要。根据专业和课程需要合理控制授课班级规模。2012-2013学年度,本科课程共3007门次,其中按自然班授课的2568门次。学校重视学生学习辅导与指导,2012-2013学年度,共有400余人次教师参与学生各类学习辅导与指导。 2.队伍结构符合基本要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学历(学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682人,占教师总数的67.3%。565名自有教师中,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401人,占71.0%。在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有84人,学历(学位)结构将继续优化。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42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3.76%。565名自有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59人,讲师26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10.44%。2013年,学校有17名青年教师达到副教授评审条件,这一数字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年龄结构。学校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为37.2岁。56岁及以上的118人,占11.65%;46-55岁的123人,占12.14%;36-45岁的154人,占15.2%;35岁及以下的有618人,占61.01%。青年教师比重较高,年轻化特征显著。 学缘结构。学校自有教师中99.6%的教师来均自于校外。安徽省高校毕业的人数为343人,占60.7%;省外高校毕业的教师为222人(包括境外毕业的24人),占39.3%。教师来源广泛,学缘结构合理。 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主讲教师。2012-2013学年度,788名主讲教师中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的共有733人,占主讲教师的93.02%。 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教师。目前,学校自有教师中具有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53人,具有行业背景的34人,其中具有工程背景的14人。 (二)教育教学水平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学校成立了以主要校领导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思路、内容、机制和途径,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化、长效化,努力塑造教师“有理想、有志向、有激情、能坚持”的品格,培养教师“爱学生、爱学校、爱民办教育事业”的情怀。将师德师风情况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年度考核、工资晋升和评奖评优的重要内容,评优、职称晋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出台《安徽新华学院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加强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学校定期开展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宣传报道学校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广大教师树立了身边的榜样。广大教师能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学校自有教师中,全国与省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10余人。 2. 采取“培、帮、赛、奖、评”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实施教师培训进修、教学能力提升、双能师资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育、教学团队建设等“五大计划”,以培促教。加强“双导”工作,重点帮扶新进青年教师和评教排名靠后教师,以帮促教。实施“三赛”制度,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课件制作大赛、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讲稿比赛,以赛促教。开展教学名师、教学明星、教坛新秀“三优”评选奖励活动,以奖促教。开展学生网络评教、教学督导听课评价、教师同行评价、管理人员听课评价、教学满意度调查等“五评”活动,以评促教。2012-2013学年度,学生对1965人次教师的课堂进行了教学评价,其中优秀517人次,良好1442人次,优良率占99.69%。 (三)培养培训 ——大力实施“五大计划”,教师培养培训效果显著 学校制定了《“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等10余项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成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大力实施“五大计划”,教师培养培训取得显著效果。 实施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制定《教师外出培训管理规定》、《访问学者选派与管理暂行规定》和《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暂行规定》等制度,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实施“硕士化工程”和“博士团队工程”。近三学年,共资助151人在职读硕、读博;有500余人次教师外出参加课程培训或学术会议;21名教师被选送为国内外访问学者。通过外出培训、访学进修和学历提升,明显改善了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胜任能力。同时,学校根据青年教师成长需要,每年均开展新员工上岗、教学业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教学技术与艺术等方面的校内培训,指导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制定《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和《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规定》,积极推进课程组研讨活动,扎实开展“教学三赛”、管理人员听课、教师互听课、教学观摩和各类教学检查等活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新进教师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导师,以老带新。近三学年,有121名教师通过导师制培养,考核合格。2008年以来,共有6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60人获评校级教学名师、教学明星、教坛新秀。 实施双能师资培养计划。制定《“双能师资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教师考证及深入社会实践锻炼的实施细则》,鼓励教师考证,引导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引导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近三年,学校承担横向项目25项,177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开展为期1-2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实施骨干教师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育计划。制定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遴选与管理办法》和《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专项津贴,加大培养和考核力度。目前,遴选资助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有4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3人,专业负责人37人,基本覆盖各本科专业。 实施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出台《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在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上优先资助,在团队负责人外出考察、进修深造、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目前立项资助的校级教学团队有12个。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学校在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将资金优先用于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运行上来,努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及资金使用效率,使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保证了教学需要。 (一)教学基本设施 1.实践教学条件满足需求,有效保证实践教学开展 实验室建设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利用率高。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原则,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截止2012年底,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32.88万元,生均4088元,2012年新增1091.1万元,增幅达15.18%。现有各类实验室(实验实训中心)100个;其中,电工电子、现代通信等2个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筑测量等6个实验室确立为校级示范实验室。教学用计算机4777台,每百名学生有计算机25.69台。多媒体教室119间,座位数12280个;语音实验室17个,座位数954个,百名学生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室座位数71.17个。注重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不断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2012-2013学年度开设实验课学时数4883学时;开放实验室20个,共有300余人次师生利用开放实验室开展科研、学科与科技竞赛、科技活动、课外辅导等。 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先后与动漫产业园、国正药业、宝供物流、南方测绘、科大讯飞、合肥建工集团等100余家企业密切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5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个。其中,IT服务外包示范实习实训中心获批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动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新华-大唐”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图书文献资源利用较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见成效 截止2012年底,图书馆有文献资源总量220.6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5.18万册,电子文献125.45万册;全校生均藏书量116.64册,其中生均纸质图书50.32册。2012年生均纸质图书进书量为8.48册。中外文期刊1139种,报纸39种。现有各类阅览室9个、外借书库10个,阅览及自习座位2880席。订购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20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与“教育部CALIS管理中心”、“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中科大等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协议,实现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周开馆时间77小时以上,自习室周开放时间达110小时,电子文献阅览室实行24小时开放。2012年图书流通量达688106本次,数字资源浏览下载量达157.1万篇次。 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出口带宽6210M,铺设信息点数3万多个,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公寓;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学校骨干网采用“双核心、双链路”的网络架构,有路由器及核心设备10台,交换机328台,网络服务器47台,为校园网安全、稳定、高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已建成教务、财务、资产、行政办公等管理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建有精品课程点播平台、精品课程网站和“素质教育课程平台”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 3.校舍充足,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相对齐全 目前校舍建筑面积48.3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6.87万平方米,生均14.45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8.55万平方米,生均9.97平方米。实验室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385间,总座位数26837座,教室设施良好,功能齐备,能满足各种形式的教学需要。 拥有室外运动场地约6.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标准田径场2个,篮球场29个,排球场10个。室内运动场地约800平方米,主要包括乒乓球室1个,形体房2个,武术馆1个,健身房1个等。学校大礼堂、学术报告厅和学生活动中心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校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2012-2013学年度,在这些地方举办文艺演出35场次,举办学术报告、学科竞赛、艺术展览及各类会议共140余场次。 (二)经费投入 ——坚持教学优先地位,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2010至2012年教学经费实际支出9944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5487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支出2369万元;图书资料支出2014万元;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511万元。在教学日常经费使用上,2012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已达到2294.72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为14.41%,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213.11元。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校始终把专业与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专业布局,注重培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与学习评价改革逐步深化,实践教学基本规范,有效支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思路清晰,布局合理,措施得力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校紧紧围绕安徽省、合肥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等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做强理工、做大经管、做特艺术、做优药学、做精文学”的建设思路,设置了42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药学)、艺术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专业占43%,管理学类专业占17%,基本符合我校以工、管为主的学科专业定位,初步形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规模与结构相协调的专业布局。 动态调整,优化结构。学校制定了《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校内资源整合和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加大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等专业的改造力度;对生源不旺、就业不畅、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在全面分析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压缩招生计划或停招;按照专业设置和建设标准,把好新专业的申报关,重点做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办专业建设,确保新办专业建设成效。 加强内涵建设,注重特色专业培育。学校按照“需求导向、整体规划、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2008年启动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一批办学基础较好、具有一定办学优势和社会竞争力的专业。为保证建设质量,实行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制度,同时加强对项目申报、评审、年度检查、评估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并在师资引进、教学条件、办学经费上予以重点支持。经过几年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通信工程等3个专业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动画、制药工程、通信工程等3个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培养方案制定规范,执行良好 学校按照“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广泛开展用人单位调研、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调研、毕业生调研和在校生调研,制定了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和“一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理工类专业课内总学时2500左右,经管文艺类专业2400左右。工学类专业实践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理学类不低于30%,经管艺类不低于25%,文学类不低于20%。学校按照《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等文件,切实做到开课有计划、授课有大纲、调整有程序、过程有监控,保障了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 (二)课程与教学 1.重视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规范课程管理,分层分类有序推进课程建设。学校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规范了课程管理,明确了“分层建设、分类推进、主干优先、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按照合格课程、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三个层次全面推进课程建设。2008年以来,学校共资助建设了5门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7门特色(教改)课程,50门校级精品课程;有5门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若干意见》,实施“公共基础课改革工程”、“模块化课程建设工程”和“特色课程开发工程”,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和模块化课程建设。学校开设了素质教育选修课和职业生涯教育选修课,各本科专业均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了专业方向选修课。目前,学校自主开发了35门素质教育和生涯教育选修课程;开设的选修课程数占全校总课程数的38%。 教学大纲完备,教材选用规范。学校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各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实习指导书等教学基本文件。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情况良好。学校成立教材工作委员会,按照《教材建设与选用管理办法》,规范教材选用与评价管理。引导教师优先选用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精品教材及公认的优秀教材,优先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每学期开展教材选用师生评价。2012-2013学年度,选用优秀教材的比例为83%,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为66%。教师对教材选用满意度达91.76%,学生对教材选用满意度为88%。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自编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事业单位专家合作编写特色教材。近三年,学校教师主编出版教材27部,参编出版教材60余部,自编教材讲义63本。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学校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列为“质量工程”项目,每年举办“课件制作大赛”,鼓励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和“素质教育课程平台”,搭建了网上教学、师生交流、在线作业和考试、资源检索、教学管理等服务平台。 2.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制定政策措施,引导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学校制定“课改行动计划”、课改激励制度,召开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组织教改课程公开示范教学,编印“高校常见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力地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运用。目前学校立项资助教改课程12门,立项资助涉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教研项目149项。各课程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情景式、探究式、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大学体育课程采取“俱乐部”模式开展教学,改革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大学英语采用分级教学模式,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推广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方式,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法,考核方式多样。制定了“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鼓励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改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运用开卷考试、调查报告、能力测试、综合训练、小论文、面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思政课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把小论文、面试答辩、实践汇报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三)实践教学 1.实验开出率达到要求,实验教学较好 2012-2013学年全校实验开出率为97.99%;开设有实验的课程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共236门,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86门,占总门数的36.44%。面向2013届本科学生的实验开出率为99.08%,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为35.47%。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2012-2013学年有专兼职实验教师223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7.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3%。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评教中,实验教师得分高,优良率达100%。 2.完善实习实训机制,规范实习实训教学 学校严格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安排各实习实训环节,保证实习实训时间。设立实习实训专项经费,按艺术类450元/生,理工类230元/生,经管文类180元/生于每年年初测算至各二级学院,专款专用。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对实习实训目的与内容、形式与手段、要求与考核等提出明确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按大纲和指导书严格要求学生,检查、督促学生全面完成实习任务,并做好实习组织纪律管理、安全教育、成绩考核等工作,保障了实习实训的良好效果。 3.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社会责任 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和《素质拓展训练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应修满1个学分(不少于4周的集中实践),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学校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每年组织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增长才干,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年来,组建了35支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1500余人次赴农村、社区,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帮扶、科技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2012年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荣获省级“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荣获省级三等奖。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并按照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工作量给予工作量补贴。 4.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学校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严把指导教师选聘关,规定指导教师必须符合相应资格,且指导学生数不得多于8人;严把选题审查关,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尽量与工程、生产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严把指导过程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规范填写指导记录;严把质量关,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审阅和评阅;严把答辩和成绩评定关,规范答辩流程和成绩评定。2013届学生共完成毕业设计(论文)2101个选题,其中有1574个选题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占74.9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良率35.88%。 五、质量管理 学校不断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强化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重视教学反馈和质量改进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较高 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学工作委员会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共同落实、各部门协调联动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现有教学管理人员7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8人,占2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6人,占48%;有5年以上教学管理工作实践的46人,占61.3%,队伍基本稳定。学校、教务处以及各院(部)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及时研究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服务意识强。学校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每年多次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研讨,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能较好地把研究成果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近三年,教学管理人员共承担84项教研项目,其中厅级以上22项、校级62项;发表关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55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2项;有22人年终考核优秀受到学校表彰,有2人获得“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6%,学生的满意度为89.8%。 (二)质量监控 1.制度健全,标准明确,执行严格,运行有序 自2008年以来,学校两次系统地修订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并逐步完善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现有教学管理制度84个,涵盖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和教师培养培训等各个环节,基本形成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教学管理人员职责说明书,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流程,运用正方教学管理系统,制定教学常规工作月历、周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实训指导书、教案讲稿等教学基本文件。按照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严格教学计划调整审批程序,严格执行调停课规定;建立了教学检查与巡视制度,坚持期初、期中、期末“三期”检查和节假日前后及日常教学巡视;开展教学督查督导工作,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教学事故处理,2012-2013学年度处理教学事故15人次,保障教学平稳运行。 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运行初见成效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学校始终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在办学之初就采取了一些诸如“三期”检查、评教评学等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期间,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从零碎到系统,从以“刚性管理”为主到以“塑性管理”为主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升本以后,学校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研究,承担了省教育厅《切实构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运行机制的研究》等重点教研课题,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督导办公室,由一位校领导专门分管,加强了监控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2012年在迎评促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出台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实施办法》,形成了“三级、四督、五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三级”是指校、院(部)、系三级;“四督”是指督建、督管、督教和督学;“五系统”是指教学质量决策与组织、教学资源建设与保障、教学运行监控与保障、教师教学管理与监控和学生学习管理与监控五个系统。 图3:“三级、四督、五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框架图 明确监控职责,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监控队伍。学校采取“校-院-系”三级教学运行管理和“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双线管理体制,明确了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是负责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专门机构。引进一批公办高校退休教授作为专职教学督导人员,同时在校内遴选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兼职教学督导员,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正常运行。 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学校认真落实教学检查与巡视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评教评学制度和听课评价制度,通过“三期”检查、教学专项检查、教学巡视、领导与督导听课、教学信息员、评教评学、师生座谈会和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等途径多方位收集教学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反馈和调控,有效地强化了教学过程监控。2012-2013学年度,开展了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多媒体教室管理、试卷管理、教材选用与发放、教学秩序、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专项检查10余次;教学督导听课达1092节次;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听课达200余人次;收集教学信息员提供的有效信息500余条;参与评教的学生达28381人次;参与评学的教师1571人次;召开反馈会议10余次;印发检查通报20余份;下达教学问题处理单80余份。 学校每年采集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撰写教学质量年度分析报告;积极开展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践教学评估和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应用于教学单位年终考核,有效促进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规范运行。在校内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主动接受教育厅对民办高校的年度检查和董事会对学校的年度督导督查,定期开展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调查、走访,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及时整改完善,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学校以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为主线,依托辅导员和本科生学业导师两支队伍,发挥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四个功能,不断强化学风建设,优化指导服务,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学风建设 1.健全制度,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学校成立学风建设工作领导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建立学业导师、大学生学业预警、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违纪处理等制度,积极开展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初步构建了“以教风带动学风、以考风促进学风、以榜样激发学风、以制度引导学风”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以教风带动学风,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加大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力度,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规划大学阶段人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以考风促进学风,近三学年,学校围绕考风考纪教育,开展了“零作弊”诚信承诺签名、“严考风、正考气”主题班会等活动,严肃处理违纪作弊现象,考风考纪进一步端正。三是以榜样激发学风,通过举办优秀学子报告会,开展“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九星学生”及各类奖学金评比评优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四是以制度引导学风,学校严格执行学业预警制度、违纪处理制度。近三学年,因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果不好而受到学校学业预警处理的本科学生有145人,其中,受留级处理的有28人,受劝退处理的有35人。 2.教育引导勤学争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坚持严格管理与学生自我约束相结合,有效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通过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广泛开展“新华大讲堂”、各类学术报告、各类学科与科技竞赛等活动,大力营造勤学争优的学习风气。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勤学善思、勇于实践”的良好学风正逐步形成。近年来,学生晨读率和低年级学生晚自习出勤率逐年上升,学生考研的积极性和录取率逐年提高,学生违纪率逐年下降,获奖数量明显增加。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1573人次;获省级双优生332人次;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204个。 3.搭建科技文体平台,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搭建“课外应用与创新训练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广泛开展学科与科技竞赛活动,有效培养大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73项,获批立项数居省内新建院校首位;组织各类学科与科技竞赛27项,有5000余人次的学生参加。近三年,共有1200余人次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与科技竞赛,289人次获奖。 搭建“文体活动平台”。每年定期举办“三月四节”活动,即志愿服务月、学风建设月、心理活动月和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创业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五月的花海大合唱比赛”、校园才艺大赛、诗歌朗诵大赛等主题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三年来,学校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参加学生57120人次;组织“新华大讲堂”等各类学术报告277场次;邀请中央芭蕾舞团、中央京剧院、中央民族交响乐团、安徽省徽京剧院等文艺团体进校演出8场次。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学校制定《学生社团管理规定》,成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加强了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现有学生社团39个,涵盖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文化艺术、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五大类别,有13000余人次学生参加。近三年,学生社团牵头开展各类活动252场;获得各项荣誉或奖项100余个。青年志愿者协会获评为省大学生明星社团,获得香港环保协会授予的“环保杰出成果奖”、省团委授予的“省十佳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近30项;书画协会学生创作的《中庸选抄》荣获第三届全国艺术展演书法篆刻类(甲组)一等奖。 (二)指导与服务 1.完善学生工作体系,强化学工队伍建设 成立学生工作委会,建立了辅导员和学生学业导师两支队伍,形成了“校—院”两级、纵向联动、横向协调的学生工作体系。设置“班级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公寓辅导员”三个一线辅导员岗位,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全覆盖。推行学生学业导师制,组建专业教育、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导师队伍,加强师生交流,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信息沟通和指导服务机制。建立了学生助理、团委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工作队伍,形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体系。2012—2013学年度,学校有一线专职辅导员98人,师生比为1:193;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10人;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25人,与2013届毕业生的比例为1:187。学校按照职业化目标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近三年,选派55人次辅导员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辅导员培训,开设校内辅导员论坛、培训班,举办辅导员技能大赛,着力提升辅导员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年来,我校学生管理队伍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4项;承担相关课题2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34篇。 2. 实行分类指导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实施学生学习分类指导。对新生,着重抓好入学适应教育、入学专业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业规划;对二三年级学生,加强学科与科技竞赛指导、选课指导、课外辅导和实习实训指导,重在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毕业班学生,重点抓好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顺利、充分就业。 二是实施“大学生生涯教育计划”,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中心,开展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创业实务等方面的咨询、指导与服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分阶段、多形式、开放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011年、2012年在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中获得4枚金奖;3名就业指导课教师参加省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2年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学校也被评为“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每年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30项左右,涌现出一些大学生创业典型,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安徽卫视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我校大学生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三是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与服务中心,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各类奖助学金为基础,勤工俭学和经济困难补助为辅助的学生奖助体系。2012年,发放国家奖助学金847.9万元,校级奖助学金49.34万元,减免学费202.06万元,7672名学生直接受助;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1588人,帮扶资金72.39万元。 四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协会,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教育专题网站,建立了“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学期初、考试期、毕业前等特殊时期的心理咨询,及时干预与引导;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文化节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近三年,为18000余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心理辅导1411人次,实施心理干预121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保障了学生心理健康。 五是制定了《毕业生跟踪调查管理办法》,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以及委托麦可思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了解毕业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七、教学质量 学校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身心健康。毕业生基本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得到了社会认可和用人单位好评。 (一)德育 1.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思政教育实效 创新形式,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学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针对民办高校实际,充分发挥党团队伍、辅导员队伍、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教育引导作用,以课堂教学、学生公寓、校园网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为重点,初步构建了“四支队伍、六大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党团组织进公寓、学生党员和干部联系寝室、“文明之家、优秀之家、模范之家”评选、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形势报告会以及“纪念五四运动”、“学雷锋”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核心堡垒作用和党员、团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近年来,我校获得“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深化思政课改革,提高主阵地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积极推进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实行“主题+专题+模块”的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式、项目式、讨论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构建多元化的“重学习态度,重学习过程,重思政理论素质,重实践体验”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在2011年省思政课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一课获评省“精彩一课”。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学生品行良好、综合素质高 学校于2006年启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并将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实施这一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按照成人成长成才的主线,自主开发了35门素质选修课程,有70多人承担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学校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选修素质课程不得少于8个学分。近三学年,共有5万余人次选修了素质教育课程,90%以上的学生对此类课程表示满意。二是广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深入推进“八进公寓”活动和“九星学生”评比;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组织学科与科技竞赛、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公寓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等活动,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三是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依托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比较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年,中心研究人员获省厅级研究项目28项,发表相关论文49篇,出版专著(论文集)5部,主编教材6本。中心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素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了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能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近三年,有12966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有10661名学生参加业余党校培训,发展学生党员2782名;开展义务献血、服务社区、保护环境、义务支教等社会公益活动300余次,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学生累计3万余人次。近三年,有11名毕业生志愿参加服务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有7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494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32人被评为省双优生,陆一南同学获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娜等4名同学获得提名奖。 (二)专业知识和能力 1.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强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近三学年,本科生各主要课程考核及格率达98.7%以上,主要课程考试成绩平均分在78.14分,学生成绩分布合理。2012届本科生毕业率和学位获取率分别为98.08%、92.38%,2013届为97.15%、94.97%。学生考研率不断提高,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6.12%、4.79%;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分别为60.41%、67.41%,六级累计通过率分别为13.17%、14.02%。 2.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学科竞赛成果丰富 通过专业学习、实践训练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生基本具备了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近两届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满意率分别为92.67%、96.11%。近三年,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文化竞赛奖项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73项、省部级奖项189项,23人次在省级以上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93人次在省级以上挑战杯竞赛中获奖,69人次在省级以上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三年来,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31篇。 (三)体育美育 1.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体育活动 推行“三自主、三开放”的体育教育模式,以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实现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2009年,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利用》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体育活动,如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冬季长跑以及各类单项体育竞技比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近三年,学生在各级体育竞赛中成绩良好,共获3个国家级奖项,8个省级奖项。学校体育舞蹈队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前三名。按《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1届、2012届、2013届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为86.01%、88.43%和86.26%。 2.注重美育教育,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以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切入点,开设大学美育、声乐鉴赏与训练、大学书法、影视动画赏析、生活美学等艺术类选修课程,开展艺术类讲座,组建艺术社团15个。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模特大赛、主题文艺晚会、摄影比赛、书画比赛等校园文艺活动。近三年,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15次,参与学生约5万人次。积极参加省级及以上文艺竞赛,近三年,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优秀创作奖5项。校大学生艺术团成员获得各类文艺比赛奖项29个。 (四)校内外评价 1.校内评价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满意度高 师生评价是我校开展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有专门机构每年定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13年6月抽样调查显示,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为93.35%,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满意度为91.53%,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2.27%,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达90.43%。 2.生源质量稳步上升,社会评价较高 学校面向全国7个省(市)招生,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2013年,学校文科、理科录取平均分分别高出安徽省三本控制线13分、10分和22分、16分。新生报到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近三年分别为77.90%、90.54%、91.28%。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根据抽样调查,2013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为93.43%。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总体表现比较满意,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务实、责任心强、专业基础扎实,团队协作好。 (五)就业 1.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学校提出“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人人能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理念,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实施“一把手负责”,搭建校园招聘会推荐、校企合作班订单培养、就业办事处推荐、网上就业市场推荐“四大平台”,先后设立了上海、杭州就业办事处,设立就业奖励基金,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人员投入、激励考核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组织制度保障。2012-2013学年度,依靠四大平台联系邀请860家单位来校,举办66场各类专业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12000余个岗位,实现2100余名毕业生成功就业。 2.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我校2011届、2012届、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 95.74%、95.10%、95.1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被评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合肥市及安徽省,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高。2013届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达到83.21%以上,经济类、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达到 72.78 %以上,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达到74.31 %以上,文学类、理学类达到71.10 %以上。毕业生适应能力和工作业绩比较突出,发展良好,一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或走向管理岗位。2013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92.84%,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满意度为92.38%。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建校十三年来,学校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但是,从进一步转型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来看,从学校长远发展和人民的期望来看,学校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应用型本科建设系统性不够,转型发展要加大力度 升本以来,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办学规律,大力推动办学转型,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讲,应用型本科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转型发展的推进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项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学校对“什么是应用型高校”、“什么样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如何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上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涵认识还不够深入,尚未完全形成共识,尤其是广大一线教职员工对应用型的认知、实践与学校的定位和要求尚有一定距离。 二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度不够。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还不够高;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模式;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落实。 三是应用型本科建设整体推进速度较为缓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基本办学条件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的“双能素质”有待提高;开放办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有待加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新课题。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对于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多数新建院校都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但其经验的本土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此外,在国家的政策导向、分类指导上也还处在探索阶段。我校作为一所以工、管为主,多科类协调发展的民办本科高校,对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研究解决。 二是受传统本科教育的惯性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新建本科高校升本以后一般都提出“办像本科”的发展思路,但是具体“像谁”都在探索过程中,近年来,国家和安徽省积极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在这一背景下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但从学校的实际来看,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985”、“211”的高校毕业,或曾在此类高校工作,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受传统本科教育影响较深,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经历、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还需要一个适应、学习和转化的过程。 三是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双能教师培养、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构建等都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学校认为必须从认识转型、专业建设转型、师资队伍转型、培养模式转型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具体如下: 一是深入学习,广泛研讨,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认识转型。以“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组织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召开系列研讨会,开展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更新观念,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来,统一到有效推进应用本科的转型发展上来。设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组织优秀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深入开展校本研究,鼓励各专业改革创新,创出特色。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积极参与“全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战略研究”,促进学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转型。 二是系统推进专业建设转型。根据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发展趋势,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深入行业企业了解人才培养需求,引入行业标准完善专业标准,引入执业资格标准完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扎实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充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推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转型。 三是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引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加强与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沟通和交流,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立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力度不够,优势和特色需加强培育 2005年以来,我校本科专业由6个发展到42个,初步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多科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与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质量的要求相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专业特色和优势培育不足,专业内涵建设仍需加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布局仍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内涵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部分专业的规划能力尚显不足,规划发挥的作用不强;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还相当薄弱;部分新专业的办学条件仍需改善;高水平专业负责人培养与引进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专业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较少等。 二是专业特色和优势还不明显。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不多,形成品牌效应的专业较少,影响力不大;已有特色专业的建设效果或示范辐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专业的办学特色还需要进一步打造、凝练。学校提出“需求导向、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引导各专业合理定位,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方向,但在专业建设落实层面上,“怎样进一步适应需求,如何错位,怎样实现特色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学校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专业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专业优势和特色培育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我校现有42个本科专业中,毕业生不满3届的新专业有25个。新专业较多,专业建设任务繁重,新专业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各专业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培育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二是自有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不高。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自有教师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队伍整体还比较年轻,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经验不足,制约了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重点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自身优势,重点建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等部分专业,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总体来看,对这些重点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仍不够大,还需要在师资引进与培养、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将根据《“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中提出的专业建设目标、思路和措施,本着“错位争先”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内涵建设,培育专业特色。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实现错位争先。根据学校定位和总体建设目标,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错位争先”的原则,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和目标,通过增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 二是坚持应用型发展定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遵循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发挥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的优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健全学科专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到学科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为地方服务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品牌专业。依据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基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继续加大对土木工程、物流管理、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打造我校的专业特色与品牌;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组合,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提升我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以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各专业发展,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群。 四是加强专业建设指导与监控,努力健全评估机制。加强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形成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良性机制。建立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专业信息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学科评估制度、特色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与特色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形成稳定的社会、同行专家、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办学条件尚有差距,投入力度要持续加大 升本以来,学校逐年加大办学投入,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纸质图书、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办学指标均已达到合格或基本合格标准。但随着学生规模的逐步发展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需要,办学投入尚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办学指标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尚有差距。生均纸质图书、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指标虽已基本合格,但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倾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近几年,学校设立了专项经费,启动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明确了学生实习实训经费标准,加大了自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逐年加大了各类教学专项经费投入,但总体来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等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究其原因,主要是:民办高校仅凭学费收入办学,而安徽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费收入低,办学资金总量有限。学校目前仍处于发展期,基本建设投入较大;加之规模发展较快,对办学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学校自有教职工1000余人,人员工资支出在学费收入中所占比例较高。学校在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只能首先满足外延发展的需要,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对内涵建设虽然高度重视,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加大办学投入,进一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新华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随着学校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各方面的投入需求迅速增加,仅凭学费收入难以支撑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华集团将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积极寻求政府及社会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广泛筹措办学经费,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人员、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进一步改善办学经费投入结构。随着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学校将把资金投入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经费的投入上,重点加大教师引进与培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投入。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调整优化要加快步伐 升本以来,学校教师队伍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改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基本建立了一支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但是,随着学校规模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新形势下,客观分析学校师资队伍,尤其是自有教师队伍现状,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自有教师比例需要进一步提高。自有教师56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8%,离学校关于自有教师与外聘教师7:3结构比例的建设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二是自有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自有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分布;在职称结构上,自有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10%,高职称教师结构明显偏低。 三是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和科研能力需要加强。学校青年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尚不够透彻;部分教师课程设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尚不够理想;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比较封闭,局限于教材书本知识,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外聘教师相对较多,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理解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行业、企业、基层的实践锻炼,具有行业背景和工程实践背景的“双能型”教师相对较少,整体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参与科研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师面还不够广,能静心长期做学问的教师还不多,教师间的学术交流还不活跃。 学校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学校也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层次提升等多重任务,在校本科生数从2005年的300余人发展到了今天的11000余人。虽然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作为“第一工程”来抓,但无论是教师的数量、结构、质量等都滞后于学校规模扩张的速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是吸引高层次教师难度较大。近几年,学校虽然加大了教师引进的力度,但在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和力度还不够大,再加上发展历史较短,本科办学时间不长,社会整体认同度不高,缺乏政府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导致很难引进高层次教师。 三是青年教师成长需要较长过程。“升本”以后,学校招聘了大批青年教师来校任教,师资队伍年轻化,一方面表明我校师资整体发展具有后发优势,但另一方面,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大多缺乏高校教学实践经验和科研攻关能力,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教学骨干。 学校认为,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必须继续实施教师培养培训的“五大计划”,并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引进政策,实施“行知学者”特聘教授引智计划,采用非常规举措引进高端人才,依托重点学科以及重点打造的专业,采用灵活机制,有重点地引进领军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逐步开展海外引智工作,突出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完善核心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发展制度,通过赴国内外一流高校研修、师从知名导师等途径,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快速成长,使之成为进入本专业领域前沿的专业或学科带头人,力争到2020年实现“百名自有副高”的目标,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坚骨干力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员精干,与学校发展相适应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规划”,明确未来5年教师培养培训目标、主要项目和具体措施,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的投入。继续实施“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途径加强新进教师业务培训;采取助教制,规定新进教师第一学期不得承担教学任务,作为导师助教,熟悉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能力。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国内外访问学者和在职读博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外出访学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大力推进“博士团队”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百名自有博士”目标。扎实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沙龙、教学竞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各项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三是加强“双能”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双能师资培养计划”,将行业实践经历作为专业教师评聘讲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引导青年教师进企业、做项目,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继续支持教师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或职业任职资格。争取到2015年实现30%的教师都具有企业实践经验或考取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加强教师实践基地建设,并尽可能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使专业教师在担任学生实习带队教师的同时,也能参加企业实践。积极引进和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承担教学任务,向中青年教师传授技艺。到2015年末,使学校来自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 四是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根据《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内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团队研讨活动;加大教学团队建设的验收考核力度。依托校内研究所和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团队的扶持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提升研究能力。 五是创设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作用,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积极营造“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帮助教师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实施“人才队伍转型工程”,充分发挥各教学单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教学单位有计划、有实效地落实学校各项培养政策,帮助青年教师合理定位、科学规划,推进教师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服务型转变。在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提高教师养老保险等待遇,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加大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师德建设力度,引导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六是加强外聘教师管理。严把外聘教师选聘关,严格落实聘用协议制度,明确外聘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责任、考核和待遇等事项。完善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期末考核,将学生评教和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载入工作档案,与课酬挂钩,并作为日后续聘的依据。加强与外聘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外聘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优秀外聘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依靠学校声誉、政策、激励机制来吸引并稳定外聘教师队伍,提高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够深入,合作育人措施需强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意见》,在与企业共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合作开发应用型课程、编写教材、开展产学研项目研究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与机制不够健全。政府牵动、学校主动、企业随动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入度还不够,社会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校企之间合作育人的教学链、技术创新的产业链、共同发展的利益链尚未真正建立。 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进力度不够大,水平不够高,层次不够深,范围不够广。尽管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已开展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但学校整体产学研合作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合作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有的仅仅停留在安排学生校外实习;有的还仅仅停留在推荐就业。原有高职阶段的校企合作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合作的范围没有得到较快的拓展。吸收企业专家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还不多。 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单一,产学研中“研究”的育人作用发挥不够。目前,大多数专业都是在共建共享教学资源、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等某一方面实现了校企合作,合作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合作育人过程中,“产”和“学”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但“研究”的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真正意义上学习、生产、研究紧密结合的产学研教育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部分管理人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 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将生产实习等同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有的简单地理解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产教结合、工学交替;有的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邀请行业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参与人才培养;等等。诸如此类的片面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是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较弱。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受本科办学时间短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影响,学校自有教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科研实力尤其是应用科研的实力比较弱,技术服务面窄,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 三是企业对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从政策层面看,政府尚未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机制,相应的政策缺失,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还有待改善,社会资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企业层面看,企业一方面希望高校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一毕业就具有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一方面又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成本;加之作为中部省份的安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压力、需求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把校企合作当作是一种“额外负担”,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学校认为,要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充分借鉴欧洲、台湾地区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引导学校上下牢固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由之路的观念,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学校充分利用企业和行业的优质资源,弥补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从而增强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 二是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教育思路。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作对象,将产学研合作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与学校学科专业紧密相关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坚持“民办对接民营”的产学研合作思路。积极探索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赢点,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在服务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此外,充分利用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的资源,在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校校合作。 三是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错位竞争优势;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增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能力,提升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整合新华集团内部企业、职业技能培训院校的资源,提升集团内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水平。同时依托相关专业、研究所,积极创办校办产业,将盛达建筑设计院、华盛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业作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平台。 四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本着“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聘请本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等作为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指导专业设置与建设,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学生就业的基地。 五是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深层次的合作教育。根据“整体推进、重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度建设,引导各二级学院选择重点专业在共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应用型课程、科研联合攻关、订单培养等方面开展系统的项目合作,以重点建设带动全局,进一步促进各专业主动融入行业企业,找准合作点,从封闭的学校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社会合作育人,从人才培养的单一环节合作走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从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现代教育模式。 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科学评价机制要完善 学校一直重视教学质量建设,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初步构建了“三级四督五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在质量标准建设、质量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效果。然而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科学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仍不够健全。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以“双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学评价和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学生学习评价。但在具体落实上,一方面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吻合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如何考核评价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如何考核青年教师的产学研合作开发能力,如何在大部分课程中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等仍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二是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双线”管理模式运行不久,彼此分工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系级组织的质量监控职责履行有待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心还是比较多地停留在校级层面,广大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全覆盖的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还没有形成。 三是评价机制中反馈与调控环节不足。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了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评价,虽有及时反馈,但调控效果不明显;虽然建立了自我评估机制,对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检查和评估,且每次检查、评估后均有反馈,但是在教学环节中有些问题仍然周期性地发生,改进效果不明显。教学评价主体、教学质量监控人员对教学信息采集面较窄,而且重采集、轻分析,信息处理流程有时止于统计、汇总,缺少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对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因子考虑不周,分析不透,有时还存在重反馈、轻调控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应有的作用。此外,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进行教学质量常态监控不足,对其中反映出来的数据信息不敏感,深入研究不够。 学校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现代教育质量观尚需进一步树立。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和社会评价制度的影响,不少教师与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固守学术型的精英教学质量标准,没有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要求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致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应用性不足,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存在应用导向不明等现象,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身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范围广、环节多,加之新建本科高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精力放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和推进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上,教学质量监控相对忽视,基础较为薄弱。由于人员配置、经费落实等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与信息反馈相对薄弱。因此,对新建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过程。 三是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评价研究不足。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应如何建设,教学、督导“双线”制在院系等基层教学单位该如何有效运行,广大教师和学生自发地开展自我监控、促进“质量生成”的积极性该如何调动;另一方面,如何科学地设计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地开展能力导向的学生学习评价等,这些问题对新建的民办本科高校来说都是新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学校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开展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依据。学校将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科学设计、系统修订并完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基本依据。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动静结合的学生评教机制和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体系。成立专门的课题小组,研究开发适合于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量表,逐步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形成性评价。通过能力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与机制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促进和指导教学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三级”教学管理与“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作用。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增强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加大其他高校高水平退休教授的聘用力度,充实配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加强系级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充分发挥系级组织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 四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由用人单位、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加强教学工作和质量常态监控,充分发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进一步加强督建、督管、督教和督学等四个方面监控力度,理顺部门间的指责,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监督流程,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果。 五是在内部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外部评估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系统。在积极开展校内教学质量监控的同时,主动接受并邀请校外相关机构进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如,主动接受董事会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各类评估;主动邀请社会第三方教学评估机构对学校教学质量开展评估;接受媒体与公众监督等。将内部质保体系与外部质量监控相结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四个满意”,即教学水平学生满意、教学保障教师满意、学生发展家长满意、教学质量社会满意。 1
本文档为【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586KB
软件:Word
页数:73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1-19
浏览量: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