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举报
开通vip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  光 一、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是来自各种不同的人工光源。光是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光在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个方面。间接作用就是作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据估计,作物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对作物的直接作用是指光对作物形态器官建成的作用,如光可以促进需光种子的萌发、幼叶的展开,影响叶芽与花芽的分化、作物的分枝与分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  光 一、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是来自各种不同的人工光源。光是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光在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个方面。间接作用就是作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据估计,作物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对作物的直接作用是指光对作物形态器官建成的作用,如光可以促进需光种子的萌发、幼叶的展开,影响叶芽与花芽的分化、作物的分枝与分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的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的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这些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的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改变上。 二、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对作物生产发育的影响是通过其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的影响而达到的。 (一)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可通过影响作物的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以及光合作用的强度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1.光照强度与形态器官建成和生长发育  充足的光照对于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是不可缺少的。作物的细胞增大和分化,组织和器官分化,作物体积增大和重量增加都与光照强度有密切的关系;作物体各器官和组织在生长和发育上的正常比例,也与光照强度有关系。例如,如果作物群体过密,群体内光照不足,植株会过分伸长,一方面使分枝或分蘖数量减少,改变分枝或分蘖的位置,另一方面使茎杆细弱而容易导致倒伏,造成减产。 作物花芽的分化、形成和果实的发育也受光照强度的制约。如作物群体内部光照不足,有机物质生产过少,在花芽形成期,花芽的数量减少,即使已形成的花芽也会由于养分供应不足而发育不良或在早期夭折;在开花期,授粉受精受阻,造成落花;在果实充实期,会引起结实不良或果实停止发育,甚至落果。例如,水稻在幼穗形成和发育期遇上多雨且光照不足,稻穗变小,造成较多的空粒和秕粒。 2.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 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光。由于作物群体的茂密程度不同和高矮不同,也由于作物种类不同而叶片形状与大小以及叶层的构成与分布不一致,使群体内的光分布不同,即群体内不同位置(特别是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不一样,也导致叶片的受光态势不同。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上层叶片的光强一般会超过光合作用的需要,但中下部叶片常会处于光照不足的状态,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而减少物质的生产,削弱个体的健壮生长,这时光成为限制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 光合作用强度一般可用光合速率(CO2mg/dm2/h)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即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的CO2的毫克数。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成正比。不同的作物种类的光合速率有较大的差异,其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用“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两个指标来表示。夜晚,基本没有光照,作物没有光合积累而只有呼吸消耗。白天,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作物的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表观光合速率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强,光合速率也随之上升,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趋于稳定,此时的光照强度叫做光饱和点(图4-1)。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不仅分别代表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低限和高限,而且分别代表光合作用对于弱光和强光的利用能力,可作为作物需光特性 的两个重要指标。 图4-1表示的单个叶片的需光量曲线。对于一个作物群体来说,上层叶片接受到的光照强度往往会超过光饱和点,而中下层叶片特别是下层叶片,由于上层叶片的遮荫,其接受的光照强度远远还达不到光饱和点,密植群体下部叶片的光强往往是在光补偿点上下。因此,通过各种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改善作物群体叶层的受光态势,增加中下层叶片的受光量是获取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 图 4-1  作物需光量曲线模式图 A 光补偿点 C 光饱和点 (引自《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等主编,2000)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就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而言,阴生植物二者均低,光补偿点只在100 lx 左右,光饱和点在5000~10000 lx;喜光的阳生植物二者均较高,分别为500~1000 lx 和20000~25000 lx。虽然作物没有阳生与阴生之分,大多数为喜光类型,一般要求较充足的光照,但不同作物品种需光量也有差别,C4作物(甘蔗、玉米等)的光饱和点高于C3作物(水稻、小麦等),而前者的光补偿点一般又低于后者。 综上所述,在了解作物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作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茎用纤维的麻类作物时,可适当密植,使群体较为荫蔽促进植株长高,抑制或减少分枝,或提高分枝节位,有利于提高麻皮产量和品质;棉花周身结铃,要求群体内有充足的光照,因此,不宜密植和群体过分阴蔽,否则产量低且品质劣。充足的光照及较长的光周期(16h)均有利于烟叶中烟碱的合成,烟叶中的烟碱和多酚含量随密度和留叶数增加而降低,含糖量有所提高,品质降低。 (二)日照长度 1.日照长度与作物发育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从植物生理的角度而言,作物的发育,即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到日照长度的影响,或者说受昼夜长度的控制,作物发育对日照长度的这种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作物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可把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 在理解作物光周期现象时,有两点应当加以注意。第一,作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才能接受光周期诱变,且接受光周期诱变的只是生育期中的一小段时间,并非整个生育期都要求这样的日照长度。第二,对长日照作物来说,日照长度不一定是越长越好,对短日照作物来说,日照也不一定是越短越好。 2.日照长度与作物干物质生产  作物积累干物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光合速率的高低和光合时间的长短。一般情况下,日照长度增加,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延长,就能增加干物质的生产或积累。温室进行补充光照,人工延长光照时间,能使作物增产。 (三)光谱成分 太阳的波长可分为紫外线区(λ< 400nm)、可见光区(λ=400~720nm,从波长由短至长,可分为紫、蓝、青、绿、黄、橙和红光)和红外线区(λ>720nm)。光谱中的不同成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并不是一样的(表4-1)。 表4-1 植物对于太阳波长辐射的反应 波长范围 植物的反应 大于1000 nm 对植物无效 1000~720 nm 引起植物的伸长效应,有光周期反应 720~610 nm 为植物叶绿素所吸收,具有光周期反应 610~510 nm 植物无什么特别意义的响应 510~400 nm 为强烈的叶绿素吸收带 400~310 nm 具有矮化植物与增厚叶子的作用 310~280 nm 对植物具有损毁作用 小于 280 nm 辐射对植物具有致死作用     (引自《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等主编,2000) 作物主要是利用400~700nm的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其中红光和橙光利用最多,其次是蓝紫光。太阳辐射中的这部分波长的光波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0%~50%。除表4-1 中列举的作用外,业已证明: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波长660nm的红光和730nm 的远红光影响作物的开花;紫外光对果实成熟和含糖量有良好作用,但对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增加红光比例对烟草叶面积的增大和内含物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蓝光处理会降低水稻幼苗的光合速率。 人工栽培的作物群体中,冠层顶部接收的是完全光谱,而中下层吸收远红光和绿光较多,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被上层有选择性吸收后,透射或反射到中下层的是远红光和绿光偏多,所以各层次叶片的光合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有差异的。高山、高原上栽培的作物,一般接受青、蓝、紫等短波光和紫外线较多,因而一般较矮,茎叶富含花青素,色泽也较深。 三、我国光能资源的特点及利用 光能资源通常以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的年(季、生长季或月)总量及日照时数表示。我国的太阳辐射资源十分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300~8300MJ/m2,年光合有效辐射量在2400MJ/m2以上。西部高于东部,高原高于平原,干旱区高于湿润区。青藏高原为最高值区;川黔地区为最低值区。在作物生长季节(4~10月份)内的太阳辐射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0%~60%,与水热同季,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长江以南地区的太阳辐射在年内分配较均衡,作物可以周年生长。从日照时数的特点看,我国各地呈西多东少的趋势,在1400~3400 h之间,总辐射高值区日照时数多在3000 h以上。 光资源的特点以及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作物的光周期现象,对不同地区间的引种极为重要;作物的需光特性和光照在群体内的分布状况,对考虑不同地区作物布局、作物间套种的作物搭配、通过种植密度的调节而改善某些作物的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另外,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各种措施也必须要考虑光能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温  度 一、温度在作物生产中的意义 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在作物生产中,温度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影响作物的干物质积累甚至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完成,而且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最适温度范围不一致,超出这一范围的极端温度,就会使作物受到伤害,生长发育不能完成,甚至过早死亡。造成这种结果,都是温度通过影响作物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所致。此外,温度的地域性差异,也造成不同起源地的作物对温度要求的差异,因而存在作物分布的地区性差异。这些差异,与作物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关。了解温度对作物生产的这些重要作用,在作物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 二、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 (一)作物的基本温度 各种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在最适 图 4-2  作物生命活动温度范围示意图(引自ф.Дрё,1976) 温度范围内,作物生长发育良好,生长发育速度最快;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当温度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时,作物尚能忍受,但只能维持其生命活动;当温度超出最高或最低温度时,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作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不同(表4-2),这种不同是由于不同作物的原产地不同而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原产热带或亚热带 表4-2  一些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 作物名称 基本温度(℃)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小麦 3~4.5 25 30~32 黑麦 1~2 25 30 大麦 3~4.5 20 28~30 燕麦 4~5 25 30 玉米 8~10 32~35 40~44 水稻 10~12 30~32 36~38 牧草 3~4 26 30 烟草 13~14 28 35 甜菜 4~5 28 28~30 紫花苜蓿 1 30 37 豌豆 1~2 30 35 扁豆 4~5 30 36         (引自《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等主编,2000) 的作物,生长温度三基点较高;而原产温带的作物,温度三基点稍低;原产寒带的作物,温度三基点更低。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温度三基点是不同的;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温度三基点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常低于营养器官生长的温度三基点,营养器官生长与生殖器官发育相比,前者的温度三基点较低;根系生长的温度比地上部生长的要低;作物在开花期对温度最为敏感。 (二)极端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受到低于或高于生长发育下限或上限的温度,即极端温度的影响。极端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低温和高温而造成的。 1.低温对作物的危害  根据不同程度的低温又可分为霜冻害和冷害。 (1)霜冻害  是指作物体内冷却至冰点以下而引起组织结冰而造成的伤害或死亡。作物在摄氏零度以下低温情况下,细胞间隙结冰,冰晶使细胞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原生质的蛋白质变性而使细胞受到伤害。作物受害的程度与降温的速度及温度回升的速度、冻害的持续时间有关。降温速度、温度回升速度慢,低温持续的时间较短,作物受害较轻。 (2)冷害  是指在作物遇到摄氏零度以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影响而引起作物体损害或发生死亡的现象。有人认为冷害是由于低温下作物体内水分代谢失调,扰乱了正常的生理代谢,使植株受害。也有人认为是由于酶促反应作用下水解反应增强,新陈代谢破坏,原生质变性,透性加大使作物受害。 2.高温对作物的危害  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后,再继续上升,就会对作物造成伤害。高温对作物危害的生理影响是使呼吸作用加强,物质合成与消耗失调,也会使蒸腾作用加强,破坏体内水分平衡,植株萎蔫,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同时,高温使作物局部灼伤。作物在开花结实期最易受高温伤害。如水稻,开花期的高温会对其结实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表4-3)。 表4-3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温度 28℃ 30℃ 32℃ 35℃ 38℃ 结实率(%) 80.9 52.2 32.6 18.9 0 秕粒率(%) 1.0 2.3 2.3 4.3 11.5 空粒率(%) 18.1 45.5 65.1 76.8 88.5             (引自《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等主编,2000) (三)积温与作物生长发育 作物生长发育有其最低点温度,这一温度也称为作物生物学最低温度,同时,作物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总和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通常把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生长发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生育阶段的积温。积温可分为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当日的活动温度,而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差数称为当日的有效温度。例如,冬小麦幼苗期的生物学最低温度为3.0℃,而某天的平均温度为8.5℃,这一天的活动温度为8.5℃,而有效温度则为 5.5℃。活动积温是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活动温度的总和,而有效积温则是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的有效温度的总和。不同作物甚至不同品种由于其生物学最低温度的差异以及生育期的长短不同,整个生育期要求的有效积温不同。如小麦大约需要1000~1600℃的有效积温,而向日葵大约需要1500~2100℃的有效积温。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作物生产上有效积温一般比活动积温更能反映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四)温度变化与干物质积累 作物是变温植物,其体内温度受周围环境的温度所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的同步现象称为温周期。昼夜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很多研究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白天温度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夜间温度较低,可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而产量较高。 (五)温度对作物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作物所形成的产品的质量不同。有研究表明,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温度对油菜种子中脂肪酸组成有影响,在15℃以上高温下发育成熟的种子,芥酸含量较低,油酸含量较高,而在低温下成熟的种子,芥酸含量较高,油酸含量较低;水稻籽粒成熟期间的温度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薯类作物的淀粉形成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有利于甘蔗的糖分积累;棉花纤维素的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5℃时,所形成的纤维素质量较差。 三、我国热量资源的特点及利用 (一)我国热量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热量资源丰富,但地域间差异较大,季节变化悬殊。东部季风区的热量资源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如≥0℃ 积温在海南省的南端达9000℃以上,而黑龙江省的北部不足2000℃,长江中下游地区为5000℃左右,湖南为4400~5 300℃。我国西部受地形的影响,改变了随纬度分布的地域性特征,而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少。如青藏高原的南部谷地≥10℃积温在3000℃以上,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在1700~2000℃之间,有的地方不足500℃。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作物生产选择不同作物种类和采用不同种植制度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我国热量资源在季节和年限间很不稳定,低温冷(冻)害常有发生。 (二)热量资源的合理利用 热量资源常以稳定通过各种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年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无霜冻期或生长期来表示。 日平均温度≥0℃出现至终止的日期,为农耕期,是北方土壤解冻,进行田间耕作的时期;日平均温度≥5℃出现至终止的日期,是耐寒作物的生长期;日平均温度≥10℃是大多数喜温作物播种及生长期;日平均温度≥15℃是对温度反应敏感的喜温作物的安全播种及生长时期。 在作物生产上,如果事先了解某一作物或品种所需要的积温,再结合当地的温度条件,特别是无霜冻期的长短,就可以有目的地引种,合理搭配品种,确定当地的熟制,以提高复种指数,也可以根据当地气温情况确定安全播种期。 在此基础上,根据植株的长势和气温预报资料,还可估计作物的生育速度和各生育时期到来的时间,也可根据当地长期气温预报资料,对当年作物产量进行预测,确定是属于丰产年、平产年或欠产年。 第三节  水  分 一、水分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含有水分的状况下才能发生。作物生产对水分的依赖性往往超过了任何其他因素。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充分说明了水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水是作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多种物质的溶剂,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此外,由于水有较大的热容量,当温度剧烈变动时,如果田间有水层,可较稳定地保持土层的温度,缓和作物体内细胞原生质的温度变化,以使原生质免于受害或受害较轻。 水是连接土壤—作物—大气这一系统的介质,水在吸收、输导和蒸腾过程中把土壤、作物和大气联系在一起。水是通过不同形态、数量和持续时间三方面的变化对作物起作用的。不同形态的水是指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数量是指降水量的多少和大气湿度的高低,持续时间是指降水、干旱、淹水等的持续日数。上述三方面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活动产生重要的生理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根是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只有0.1%~0.2%用于制造有机物,连同组成作物体内的水分在内也不超过1%,其余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掉。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汽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散失到体外的现象。除根系吸水外,植物体的 其他部位也能吸收水分。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过程可以图4-3表示。 图4-3  作物根系吸水过程示意图  (引自《农学概论》,梁秀兰等,2001) 一般情况下,主动吸水与被动吸水两种方式并存,以被动吸水过程为主,只有在蒸腾作用受阻或变得缓慢时,主动吸水才变得明显。 三、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 (一)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原生质含水量在70%~80%以上才能保持代谢活动正常进行。随着含水量的减少,生命活动会逐渐减弱,若失水过多,则会引起其结构破坏,导致作物死亡。一般植物组织含水量占鲜重的75%~90%,水生植物含水量可达95%。细胞中的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称为束缚水;另一类是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称为自由水。自由水可直接参与各种代谢活动,因此,当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高时细胞原生质是溶胶状态,植物代谢旺盛,生长较快,抗逆性弱;反之,细胞原生质呈凝胶状态,代谢活性低,生长迟缓,但抗逆性强。 2.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没有水,这些重要的生化过程都不能进行。 3.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 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如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气体交换,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以及信号物质的传导等都需以水作为介质。 4.水分使作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作物细胞吸足了水分,才能维持细胞的紧张度,保持膨胀状态,使作物枝叶挺立,花朵开放,根系得以伸展,从而有利于植物捕获光能、交换气体、传粉受精、吸收养分等。水分不足,作物会出现萎蔫状态,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严重缺水会导致作物死亡。 5.水分的生态作用  由于水所具有的特殊的理化性质,因此水在作物的生态环境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作物通过蒸腾散热,调节体温,以减轻烈日的伤害;水温变化幅度小,在水稻育秧遇到寒潮时,可以灌水护秧;高温干旱时,也可通过灌水来调节作物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此外,可以通过水分促进肥料的释放从而调节养分的供应速度。 (二)旱、涝对作物的危害 1.干旱对作物的影响  缺水干旱常对作物造成旱害。旱害是指长期持续无雨,又无灌溉和地下水补充,致使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失去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 干旱可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两种。大气干旱是气温高而相对湿度小,作物蒸腾过于旺盛,叶片的蒸腾量超过根系的吸水量而破坏了作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使植株发生萎蔫,光合作用降低。若土壤的水分含量足,大气干旱造成的萎蔫则是暂时的,作物能恢复正常生长。大气干旱能抑制作物茎叶的生长,降低产量及品质。土壤干旱是由于土壤水分不足,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如不及时降雨或灌溉,会造成根毛死亡甚至根系干涸,地上叶片严重萎蔫,直至植株死亡。大田作物中比较抗旱的有糜子、谷子、高粱、甘薯、绿豆等。当然,作物比较抗旱,只是指它们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而有一定的产量,绝不是说它们不需要更多的水。在雨水充沛的年份或灌溉条件下,它们的产量可以大幅度地增加。 干旱时作物受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干旱缺水下,作物体内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分解酶的活性增强,作物不仅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而且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大量被分解。干旱还使作物体内能量代谢紊乱,破坏原生质结构,使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受阻,光合速率下降。作物缺水萎蔫会引起体内水分再分配,渗透压较高的幼叶向老叶夺水,老叶过早脱落。处于胚胎状态的组织和器官由于细胞汁液浓度较低而受害最重。此外,水分亏缺会加剧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争夺水分的矛盾,引起生殖器官萎缩和脱落,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又施速效氮肥的情况下,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不同作物耐旱能力不同,同一作物不同品种耐旱能力也有差异。干旱下,同一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受害程度又有所不同,一般在作物需水临界期和最大需水期受害最重。 2. 涝害  涝害是指长期持续阴雨,或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水分过剩,土壤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久而久之引起作物窒息、死亡的现象。土壤水分过多,抑制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土壤以还原反应为主,许多养分被还原成无效状态,并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使作物根系中毒、腐烂,甚至引起死亡。此外,根际还会积累过多的二氧化碳,使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增加,二氧化碳运送到叶片会引起气孔关闭,降低光合速率。土壤渍水,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土壤养分流失,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水污染对作物的影响 水体污染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活污水,二是工矿废水,三是来自农药化肥施用不当引起的水污染。受污染的水体往往含有有毒或剧毒的化合物,如氰化物、氟化物、硝基化合物、酸、汞、镉、铬等,还含有某些发酵性的有机物和亚硫酸盐、硫化物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中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或直接毒害作物,影响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甚至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有毒物质如果数量极少,对于作物没有太大的毒害,但当这些有毒物质在作物体内的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对作物就有毒害作用,因此就提出了有毒物质对作物毒害的临界浓度问题,超出临界浓度后,随有毒物质浓度增加,作物受害逐渐加重,表4-4 是六价铬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情况。有研究指出,用城市污水进行合理灌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可能获得增产效果;也有研究表明,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依其含有毒物质的种类和多少,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有提高产量及减产的范例;但是有研究也指出,污水灌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浅层地下水,会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而造成土壤污染,从而导致作物产品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人畜造成危害。 表4-4 六价铬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浓度(mg/L) 毒害作用 5 苗期,生长正常 10 苗期,根短而粗,生长稍受抑制 25 苗期,植株矮小,叶片狭窄,色枯黄,无分蘖,叶鞘黑褐色,溃烂,严重抑制生长 12.5 ~29.77 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叶鞘黑色,溃烂,根短而细,根毛极少,茎基部肿大,没有分蘖 53.10~57.35 叶片枯黄,叶鞘黑色,腐烂,严重抑制生长     (引自《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等,2000) 三、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 (一)我国水资源的特征 1.在水资源组成中,以地表水为主  通常水资源可分为降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据估计,我国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总量为28000亿m3,居世界第五位。其中,地表水资源占27000亿m3 ,地下水资源才占1000亿m3水 这种情况是由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所决定的。 2.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占有量不足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值的1/4,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数的70%。可见农业用水资源十分短缺。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差别悬殊  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与我国耕地分布状况极不相称。在时间分布上,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很大,水资源越少的地区,这种变化就越大。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要占年降水量的70%;一部分地区7、8月份的径流量就占全年径流量的70%。季节性变化方面,除我国南方部分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都集中在6~8月份的夏季。 4.地下水开采过量,水质污染加剧  一些地区为满足农业用水,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面积扩大,地面局部沉降,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水质恶化。人为造成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水域,使江湖库塘和地下水的水质受污染。据估计,在已进行评价的河流中,有66%的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11%的水质不符合农田灌溉要求,6%的有毒物质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或者受到有机污染而达到黑臭的程度。水质污染给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在我国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水资源总用水量中有85%左右用于农业,包括灌溉、农村人畜用水及牧业用水。因此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1.合理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  实行经济用水,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改革耕作制度;选用耐旱作物;推广“节水栽培法”。 2.改善水质,扩大水源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通过科学处理污水,再供农业利用,这种用污水灌溉农田的方法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3.兴修水利工程增加蓄水能力  此外,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跨流域调水等,都是扩大水资源利用的有力措施。 第四节  空  气 一、空气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空气的成分非常复杂,在标准状态下,按体积计算,氮约占78%,氧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2%,其他气体成分都较少。在这些气体成分中,与作物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有CO2、氧、氮、氮氧化物、甲烷、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等。氧气影响作物的呼吸作用,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影响着作物的光合作用,氮气影响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成分造成大气污染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空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氧气 氧气主要是通过影响作物的呼吸作用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依据呼吸过程是否有氧气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呼吸的主要形式,能将有机物较彻底地分解,释放较多的能量,在缺氧情况下,作物被迫进行无气呼吸,不但释放的能量很少,而且产生的酒精会对作物有毒害作用。作物地上部分一般不会发生氧气不足现象,但地下部分会因土壤板结或渍水造成氧气不足,这往往是造成作物死苗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油料作物。另外,在作物播种前的浸种过程中,也会因氧气不足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与作物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  CO2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影响作物的光合速率而造成的。光照下,CO2 的浓度为零时作物叶片只有光、暗呼吸,光合速率为零。随着CO2的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增强,当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即为CO2补偿点,当CO2浓度增加至某一值时,光合速率便达到最大值,此时环境中的CO2浓度称为CO2饱和点。C4作物,如玉米、高梁、甘蔗等作物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都比C3作物(如水稻、小麦、花生等)的要低,因此,C4作物对环境中CO2的利用率要高于C3作物。但有的试验证明,C3作物对高浓度的CO2的反应比C4作物好一些。这种C4作物和C3作物在利用CO2上的不同是作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性,是受遗传控制的。 同一作物在不同的CO2浓度环境中,其光合速率也不同。很多试验研究都表明,提高环境中CO2浓度,作物的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国际水稻研究所(1976年)在塑料温室的控制条件下用IR8水稻品种进行的试验证明,CO2浓度由300μl·L-1 提高到1200μl·L-1  使稻谷产量由10 t·hm-2  增加到14.5 t·hm-2 ; 也有人在人工气候室种植半矮杆春小麦,注入分别含CO2675μl·L- 1、1000μl·L-1   的气流,结果单株籽粒重分别比对照植株的籽粒重(23.5g)增加14g 和14.6g。 2.作物群体内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分布  作物群体内CO2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CO2,即来自于群体以上的空间。此外,作物本身的呼吸作物也排放CO2,土壤表面枯枝落叶的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已死亡的根系和有机质的腐烂都会释放出CO2。据估计,这些来自于群体下部空间的CO2约占供应总量的20%。 根据群体内CO2的来源,CO2 在群体内的垂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近地面层的CO2浓度一般比较高。在一天中,午夜和凌晨,越接近地面,CO2浓度就越高。白天,群体中部和上部的CO2浓度较小,下部较大。因此,光照较强的群体中上部由于CO2的限制而发挥不了较强的光合速率,而CO2浓度较高的群体下部又由于光照较弱而光合速率较弱,这是作物生产上要十分重视田间通风透光的原因所在。 (三)氮气与固氮作用 豆科作物通过与它们共生的根瘤菌能够固定和利用空气中的氮素。据估计,大豆每年的固氮量达到57~94kg/hm2,三叶草达到104~160kg/hm2,苜蓿128~600kg/hm2 , 可见不同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豆科作物根瘤菌所固定的氮素约占其需氮总量的1/4至1/2,虽然并不能完全满足作物一生中对氮素的需求,但减少了作物生产中氮肥成本的投入。因此,合理地利用豆科作物是充分利用空气中氮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 (四)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CH4和N2O等气体含量的增加所引起。CH4来自于水稻田、自然湿地、天然气的开采、煤矿等,N2O是土壤中频繁进行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生成和释放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而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使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变大。气温上升,降水量分布发生变化,一些地区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生产有着不利的影响。第二,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作物和野草的产量都会增加,出现栽培植物与野生植物之间的竞争加剧,杂草防治更加艰巨。第三,由温室效应导致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分布、发育、存活、行为、迁移、生殖、种类动态,加剧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2.二氧化硫、氟化物和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氟化物和氮氧化物都会造成大气污染,对作物生长发育乃至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各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的长期或急性毒害,通过影响作物的生理过程而使作物叶片出现焦斑,植株生长缓慢和产量降低,而氮氧化物引起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过高可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而影响作物生产。而且,氮氧化物还是酸雨中的组成成分,并与空气中分子态氧反应形成臭氧。 3.臭氧 臭氧是NO2在太阳光下分解产物与空气中分子态氧反应的产物。臭氧浓度较高时,影响作物的生理过程和代谢途径,从而引起作物生长缓慢,提早衰老,产量降低。臭氧浓度的增加与作物减产率呈正相关。 4.酸雨  酸雨(大气酸沉降)是指pH小于5.6 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降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严格地说,它包括雨、雾、雪、尘等形式。研究表明,我国pH<5.6的降水面积已由1985年的175万km2扩大到1996年约384万km2 ,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酸雨区。 酸雨使作物受到双重危害。酸雨在落地前先影响叶片,落地后影响作物根部。对叶片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叶面蜡质,淋失叶片养分,破坏呼吸作用和代谢,引起叶片坏死;对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作物,缩短花粉寿命,减弱繁殖能力,以致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酸雨还会降低作物的抗病能力,诱发病原菌对作物的感染,抑制豆科作物根瘤菌生长和固氮作用。 三、二氧化碳施肥 由于提高CO2浓度可以增加作物产量,因此提出了CO2施肥问题。迄今为止,CO2施肥主要还是在有控制条件的温室中或在塑料薄膜保护下进行的,要在开放环境下的大田作物生产过程推广CO2施肥还有很大的难处。首先,每生产1kg干物质大约需要消耗1.5kgCO2,用量大且体积也大,另外CO2是以气体状态存在,流动性较大,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其次,目前生产CO2的成本较高,致使价格昂贵,效益不高。鉴此,提高田间CO2浓度比较现实的方法是多施有机肥和多采用作物秸秆还田,通过有机肥和秸秆的分解和促进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数量和活力,释放更多的CO2。据报道,到21世纪下半叶,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增加1倍。这种空气中CO2含量的富集将会促进作物增产,但CO2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成分,浓度的增加是否会危害作物生产也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第五节  土壤条件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自然资源。作物的土壤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养分环境。当然,植物在作物的土壤环境中也有重大作用。植物与三大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着极为复杂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基本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 一、土壤的种类 (一)基本概念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陆地表层”指出了土壤的地理位置,而“疏松”指土壤的物理结构性,以区别于坚硬、块状岩石。“能够生长植物”则指出了土壤的质的特征,即土壤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同时而且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能力。其中养分和水分是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而植物之所以能立足于自然界中,经受得起风雨的侵蚀而不倾倒,是由于其根系伸展在土壤中,从而获得土壤的机械支持之故。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整个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凡是有生物活动的所有场所,即整个水圈、土壤圈、大气圈下层和岩石圈上层。从土壤圈在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来看,它正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是联结自然界中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中心环节。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或人类干预,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系统的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反之,如不能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的破坏或生态失衡。如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洪涝灾害等,就是生态失衡所带来的恶果。虽然土壤除了具有生产力、能生长植物以外,还具有缓冲自调和净化两大功能,但是土壤的缓冲自调和净化功能是有限度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环境容量后土壤本身也被污染了。 (二)土壤的形成 1.自然土壤  俄罗斯土壤发生学派奠基人道库恰耶夫提出了著名的5大成土因素学说,即自然土壤的发生与演变受到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的影响。 土壤是先由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成为母质;在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母质经过成土过程形成的。土壤与母质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母质中含有的粘粒数量有限;土壤含有较多的粘粒。母质中没有有机质,也没有氮素;而土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有机质和氮素。母质中含有少量的矿质养分,为自养型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当母质中出现粘粒、有机质和氮素时,土壤也就形成了。随着自养型细菌依次向苔藓、藻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过渡,土壤肥力形成。土壤上出现了绿色植物以后,土壤肥力得以发展和提高。随着气候的变化、植被的演替和时间的延续,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土壤就形成了。 2.农业土壤  岩石经过自然风化、生物作用形成了具有肥力特征的土壤,在没有人工干涉情况下,这种土壤称之自然土壤,它的肥力特征称其为自然肥力。人为开垦、种植植物等农业活动以后,土壤的肥力特性发生了变化,这种土壤称为农业土壤,相应其肥力称为人为肥力。农业土壤是自然成土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是农业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例如,山区坡地土壤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结果是土层浅薄,肥力低下。但是人们通过坡改梯等工程措施,结合耕作、施肥使土壤熟化,从而直接影响了土壤的发育、组成和性质。 (三)中国土壤的分布 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成土因素,特别是生物气候条件,当然也包括地形因素,都具有特定的地带性规律。因此,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也必然反映出地带性规律。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西向东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表现为自南向北随着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大体上说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和黄褐土,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 ,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着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我国土壤还表现出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决定于地带性土壤类型和山体的海拔高度。例如,海南岛五指山东北坡的土壤垂直分布为:砖红壤(<400m)→山地砖红壤(800m)→山地黄壤(1200m)→山地黄棕壤(1600m)→山地灌丛草甸土(1879m)。又如,大兴安岭北坡的土壤垂直分布为:黑土(<500m)→山地暗棕壤(1200m)→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漂灰土,1700m)。又例如,喜马拉雅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灰棕壤、山地飘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 除此,我国土壤还具有土壤分布的区域性。所谓土壤分布的区域性是指同一纬度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于地带性土壤的非地带性土壤类型。例如,在东北平原黑土带内,由于地势低洼、滞水出现草甸土、盐溃土或沼泽土;又如,四川的紫色土、广西的红色石灰土以及全国各地的水稻土等均属于区域性土壤。 二、土壤的性质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50%。土壤矿物质一般占固体部分的95%以上,它尤如土壤的“骨架”,支撑着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矿物质既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又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质部分包括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死亡的各种动植物残体、施入的有机肥料以及腐殖质。土壤有机质一般不足5%,但是,它在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作用。 液体部分的主要组成是土壤溶液。水分进入土壤后,可与土壤固体部分发生相互作用,浸出可溶性物质,含有各种可溶性物质的土壤水,叫做土壤溶液。土壤溶液约占土壤组成的25%,土壤溶液包括水分、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有机-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及最细小的胶体物质。 土壤气体部分主要是指土壤的空气含量。土壤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也有一部分空气是土壤中进行着的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的。 土壤的三相物质是土壤各种性质产生和变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改良土壤,首先就是改造土壤的组成,调节三相比例,使之适合作物生产的要求。 (二)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土壤固、液、气三相体系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它制约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是制定合理耕作和灌排等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包括土壤质地、孔隙、结构、水分、热量和空气状况等方面。各种性质和过程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其中以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居主导地位,它们的变化常引起土壤其他物理性质和过程的变化。 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活动密切相关,互有影响。土壤物理性质除受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外,人类的耕作活动(包括耕作、轮作、灌排和施肥等)也能使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农业措施、水利建设以及化学方法等对土壤不良的物理性质进行改良、调节和控制。 1.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通俗地说,土壤质地就是土壤的砂粘性。随手抓一把土,掺一些水,搓揉一下,就会产生粘手或爽手的感觉。这就是土壤质地的反应。土壤质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土壤通气、透水、供肥、保水、保湿、导热、耕性等因素的作用而实现的。 土壤中的矿物颗粒可按其直径大小分为若干等级(粒级),按土壤中各粒级的构成情况,可以把土壤质地分为3类9级(卡钦斯基的土壤质地分类制),即砂土类(粗砂土、细砂土)、壤土类(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类(轻粘土、中粘土、重粘土)。各类土壤的特性如下。 (1)砂土类  土粒间孔隙大,大孔隙多,小孔隙少。土质松,易耕作;透水性强,保水性差;保肥能力差。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容易出现前期猛长,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施肥管理宜勤施少施。对块根类作物的生长有利,也适宜种植生长期短而耐瘠薄的作物,如芝麻、花生、西瓜等。 (2)粘土类  总孔隙度大而土粒间孔隙小,土质粘重,干时紧实板结,湿时泥泞,不耐旱也不耐涝,适耕期短,湿犁成片,耙时成线,耕作困难。通气透水差,易积水,有机质分解慢,保水保肥能力强。植物常有缺苗现象,幼根伸长慢,“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枇杷等。 (3)壤土类  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土粒适中,通气透水良好,有较好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耐旱耐涝,耕性良好,发小苗也发老苗,是耕地中的“当家地”和高产田。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2.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不仅承担着对作物水分、空气的供应,而且孔隙本身也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肥沃的土壤都具有相当数量直径≥250μm的大孔隙,以使作物根系顺利伸展;土壤中还应有10%以上直径≥50μm的中等孔隙,这些孔隙形成的网络是土壤具备良好排水功能的基础;土壤中必须有大于 10%的直径0.5~50μm的小孔隙,这是土壤具有良好保水性能的条件。 3.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固相颗粒的排列形式、孔隙度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多少及其稳定度。这些都能影响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并进而影响土壤供应水分、养分的能力,影响通气和热量状况以及根系在土壤中穿透情况。良好的土壤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土壤结构愈好,土壤肥沃度愈高。生产上经常看到有的土壤疏松,有的土壤紧实。疏松的土壤耕作时轻松爽利,紧实的土壤容易板结成块,耕锄吃力。这两种不同性状是土粒的排列和组合不同造成的。常见的土壤结构类型有:块状、片状、柱状、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各种结构中最为理想的一种。其水、肥、气、热的状况是处于最好的相互协调状态,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有利于根系活动和吸取水分养分。 4.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水;如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充足的土壤水分是作物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作物营养的主导因素,土壤水分不足(特别是对湿生作物)和过多(对旱作物)都会影响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土壤水分参与土壤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如矿物养分的溶解和转化,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等,土壤水分本身或通过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可影响养分的生物转化、矿化、氧化与还原等,因而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对于防高温和防霜冻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控制和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进行合理灌溉,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5.土壤空气 是土壤的重要组成分之一,与土壤水同时存在于土壤孔隙之中。较细小的毛管孔隙通常被水分所充满,而较大的通气孔隙常为空气所占据。土壤空气来源于大气,故其组成接近于大气。但由于土壤中生物的活动,使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为大气的十至数百倍,氧气含量小于大气。土壤通气性好坏直接影响到土壤空气的更新,影响到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旱地土壤通气性好,土壤中物质以氧化态占优势,氧化还原电位高,铁、锰等易变价元素以氧化态存在,作物常会出现缺铁、缺锰所引起的失绿症;长期淹水的土壤通气性差,土壤中物质以还原态占优势,氧化还原电位低,铁、锰、硫等易变价元素以低价态存在,作物常会出现亚铁、亚锰或硫化氢中毒症。 6.土壤热量  土壤热量状况影响到种子发芽和作物的生长发育、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土温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矿物风化和养分形态的转化过程和速率。土壤热量状况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土温的高低还影响土壤中气体的交换、水分的运动及其存在形态。由此可见,土壤热量状况与土壤肥力因素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三)土壤的化学性质 土壤的化学性质是指土壤中的物质组成、组分之间和固液相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以及离子(或分子)在固液相界面上所发生的化学现象。包括土壤矿物和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土壤胶体、土壤溶液、土壤电荷特性、土壤吸附性能、土壤酸度、土壤缓冲性、土壤氧化还原性等。 土壤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除土壤酸度和氧化还原性对作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外,土壤化学性质主要是通过对土壤结构状况和养分状况的干预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土壤矿物的组成、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数量和组成等都对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直至土壤水分状况和生物活性产生影响。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转化及其归宿也受土壤化学性质的制约。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胶体数量和性质、电荷特性、氧化还原程度和土壤溶液的组成有明显影响;土壤生物,尤其是土壤微生物则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解和更新以及腐殖质的形成。 土壤化学性质可以借助各种方法加以调节和改善。常用的农业措施包括施用有机肥料、客土、耕作、灌水或排水等;化学措施包括对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碱性土施用石膏等。 1.土壤胶体的离子吸附和交换作用  土壤颗粒中小于0.002mm的土粒具有胶体的性质,叫做土壤胶体。土壤胶体可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胶体带有电荷,电荷来源主要为粘土矿物晶体中同晶替代作用和胶体表面离子吸附或-OH解离。土壤胶体一般带有净负电荷。 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可吸附阳离子。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以及不同胶体上的阳离子由于静电引力和离子热运动可互相交换,叫阳离子的交换吸附作用。在一定pH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叫阳离子交换量(CEC)。阳离子的交换作用是土壤中作物有效阳离子的主要保存形式。阳离子交换量高表明土壤的保肥性好。阳离子交换量是高产土壤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土壤缓冲性和环境容量的参数之一。 2.土壤酸碱性  当土壤溶液中H+离子浓度大于OH-离子浓度时土壤就呈酸性。土壤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叫pH值。土壤呈酸性主要是由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 H+、Al3+和各种羟基铝离子所引起的。 当土壤溶液中H+离子浓度小于OH-离子浓度时土壤就呈碱性。土壤中含有碳酸钙或重碳酸钙时土壤呈碱性,含有碳酸钠或重碳酸钠时呈强碱性。 中国南方分布有大面积的酸性红黄壤,而北方和内陆有大面积的碱性、石灰性土壤。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有:①成土母质。在其他成土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酸性的母岩(如流纹岩、花岗岩)常较碱性母岩(如石灰岩、大理岩)所形成的土壤有较低的 pH值。②生物、气候。不同植被因组分的差异而对土壤酸碱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针叶树的灰分组成中盐基成分常较阔叶树少,因此,发育在针叶林下的土壤酸性较强等等。降水量的多少与气候的干湿,也影响土壤酸碱度,我国从东部半湿润到西北的极端干旱地的新疆,随着气候逐步变干旱,土壤 pH由6.0升到9.0或更高。温度、雨量对酸碱性的影响从我国土壤酸碱度呈现东南酸而西北碱的分布也可见。③耕作影响。耕作土壤的酸碱度受人们管理措施影响很大,特别是施肥。施用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可以中和土壤酸度,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可使土壤逐渐酸化。耕作管理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在水稻土上反映最为明显。④地形影响。在同一气候的小区域内,处于高坡地形部位的土壤,pH值常较低地的低。⑤酸雨。目前世界上有酸雨的地区,降雨的pH值通常在4到5,有时在3到4之间,甚至可低至2.1,也影响到土壤pH状况。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各种作物对土壤酸碱的适应能力不同。各种作物生长适宜的酸碱度见表4-5: 表4-5  各种作物生长适宜的酸碱度 作物名称 pH 作物名称 pH 作物名称 pH 水稻 6.0~7.5 小麦 6.0~7.5 玉米 6.0~7.0 烟草 5.0~6.0 甘薯 5.0~6.0 大豆 5.0~7.0 蕃茄 6.0~7.0 西瓜 6.0~7.0 柑桔 5.0~7.0 茶 5.0~6.0 梨 6.0~8.0 桃 6.0~8.0 荞麦 5.0~6.0 马铃薯 5.0~6.0 豌豆 6.0~8.0 棉花 6.0~8.0 甘蔗 6.0~8.0 油菜 6.0~7.0 紫花苜蓿 6.0~8.0 紫云英 5.5~7.0 苕子 6.0~7.0             自然界,一些植物对土壤酸碱要求非常严格,它们只能在某一特定的酸碱范围内生长,这些植物可以为土壤酸碱度起指示作用而被称为指示植物。如映山红、茶为酸性土指示植物;碱蓬、盐蒿植物为碱性土指示植物。认识这些植物对于在野外鉴别土壤的酸碱性有帮助。 土壤酸碱度影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作物生长。一般而言,在pH接近6-7范围内,大多数土壤养分元素都有较高的有效性。pH低于6,可溶性铝、铁、锰的数量相对增加,特别是铝离子的大量存在,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此时土壤中的磷素常与铁、铝等离子化合产生沉淀或被固定为不溶性的铁、铝磷酸盐,降低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在碱性土中,土壤中的磷素常与钙离子化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钙。根据土壤酸碱度影响磷素有效性的特点,土壤pH接近或高于8时,土壤中铁、锰有效性降低而供给不足,作物“黄化”症正是此原因。微量元素中铜、锌、钼的有效性与土壤 pH极为敏感。在pH大干7时,铜和锌的有效性显著下降。硼的有效性其pH范围与磷有些相似,在 pH小于5和大于7.5时,其有效性有降低的趋势。 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调节。调节土壤酸碱度通常是施用石灰调节土壤的酸度。碱性土可用石膏、硫磺等来改良。 3.土壤的缓冲性  把少量的酸或碱加入到水溶液中,溶液的pH立即发生变化,但是将这些酸或碱加入到土壤里,其土壤pH值的变化却不大,这种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土壤缓冲作用可以稳定土壤溶液的反应,使酸碱度的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致因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例如,施肥、有机质的分解)而产生剧烈的变化。这样就为作物生长与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土壤环境条件。 (四)土壤的生物特性 土壤的生物特性是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征。 栖居在土壤中的活的有机体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等类群;后者主要为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因个体很小,故也可视为土壤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土壤生物除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原始土壤的生成外,对土壤的生长和发育、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演变以及高等植物的营养供应状况均有重要作用。 1.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5大类群。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①土壤的活跃组成成分。②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和腐殖质化过程;同时通过同化作用合成多糖类和其他复杂有机物质,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耕性。③参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循环,包括碳素循环、氮素循环和矿物元素循环,促进作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④某些微生物有固氮作用,可借助其体内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分子转化为固态氮化物。⑤与作物根部营养关系密切。作物根际微生物以及与作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和真菌等能为作物直接提供氮素、磷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营养以及各种有机营养,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刺激素等等。 2.土壤酶  土壤中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加速土壤生化反应速率功能的一类蛋白物质。土壤中的一切生化过程,包括各类作物物质的水解与转化、腐殖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某些无机物质的氧化与还原,都是在土壤酶的参与下进行和完成的。土壤酶在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专一性,在反应前后自身不发生任何变化。不同的土壤酶类多以酶-有机质复合体存在,故具有共同的作用底物。 3.矿化作用  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过程的总称。有机氮、磷和硫的矿化作用对作物营养有重要意义。作用的强度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还受被矿化的有机化合物中有关元素含量比例的影响,如有机氮化合物的矿化作用的强弱,与碳氮比值的大小有关,通常碳氮比值低于25的有机氮化合物易于矿化作用,反之则作用较弱。 4.腐殖化作用 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广泛发生于土壤、水体底部的淤泥、堆肥、沤肥等环境。腐殖化作用的进行有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 影响土壤中腐殖化作用的因素有三:一是生物残体的化学组成;二是环境的水热条件;三是土壤性质,特别是pH和石灰反应。 5.菌根 特定真菌菌丝与作物根联合组成的共生体。具有这种能力的真菌称菌根真菌或菌根菌。菌根可分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类。 菌根中的菌根菌伸出根外的菌丝具有与作物根毛相似的吸收能力。由于其伸长的范围常超过根毛,菌根实际上起了扩大作物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面的作用,对于增大作物对在土壤中迁移缓慢的磷以及铜、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尤有意义。 (五)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物质组成之一。是土壤中除碳酸盐(CO32-、HCO3-)及二氧化碳以外的各种含碳化合物的总称。由土壤中(或加入土壤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残体(死亡组织)转化而来。在转化过程中,大部分生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以较快的速度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而消散于大气之中;仅有一小部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性质和作物营养关系密切,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因素。不但含有植物需要的养分, 而且对一系列的土壤性质起着决定性或重要的作用。因此, 土壤有机质被认为是土壤肥力的中心, 是评定土壤肥瘦、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转化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植物及土内的微生物和动物, 以及各种有机肥料(包括秸杆还田和绿肥)。植物的根茬, 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从存在的形态看, 土壤有机质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新鲜的有机物,即未被分解或很少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第二类是多少已被分解的有机物, 变成暗褐色, 松脆易碎, 对疏松土壤有良好的作用; 第三类是被微生物彻底改造过的有机物,即腐殖质, 它已变成胶体状态与矿质土粒紧密结合,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土壤中如果有机质不断积累, 而且处于淹水状态, 则形成泥炭。 从化学元素看,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主要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有机质的转化有两个方向, 一个分解作用,另一是分解-合成作用,即腐殖化过程。分解作用又称为矿质化过程。由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变成简单的矿质化合物, 如水、二氧化碳、氨等,这是一个释放养分的过程。有机质经分解就可以释放出作物能够吸收的养分。腐殖化过程是微生物将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结果复杂的腐殖质。这个过程既可将养分暂时储存起来, 以后再陆续分解供植物利用, 又形成了对土壤性质起重要作用的有机胶体。 2.土壤有机质含量  各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碳含量%×1.724)的变化幅度很大,主要取决于成土因素,即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各种成土因素的函数: 有机质=f(气候、植被、母质、地形、时间……)。 多数矿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5%以下。某些沼泽土、泥炭土或高山土壤,其表层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或更高(50%以上),此类土壤称有机土壤。 3.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中有机质的存在对提高土壤肥力有多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有机质有助于提高土温和增强土壤保水性能。②有机质常与土壤矿物质发生各种反应,可促进土壤团聚体和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可提高 Cu2+、Mn2+和Zn2+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③土壤有机质有较大的表面积(800~900m2/g),有助于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④有机物质矿化后释放出CO2、NH4+、NO3-、H2PO4-和SO42-等,为作物提供大量有效养分。⑤土壤有机质中若干低分子脂肪酸、腐殖酸等对作物生长或起促进作用或起抑制作用。⑥有机质还可与进入土壤中的化学农药(或其他合成有机物)结合,影响农药的生物活性、持续性、生物降解性、挥发性和淋溶状况等。因此,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需要指出,中国多数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偏低,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六)土壤养分状况 土壤中能直接或经转化后被作物根系吸收的矿质营养成分。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钼(Mo)、锌(Zn)、锰(Mn)、铜(Cu)和氯(Cl)等13种元素。 1.土壤养分的形态及有效性  土壤养分按其化学形态可分有机态和无机态两大类。作物以吸收无机态养分为主,吸收有机态养分较少。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①溶解状态。即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的呈离子态存在的土壤养分,如NH4+、NO3-、PO43-、K+等。②吸附态。即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离子态养分,主要是吸附在带负电荷胶体表面的阳离子,如吸附性N+、吸附性K+、吸附性Ca2+等。③难溶解状态。即存在于土壤矿物和有机质及难溶性盐类中的养分,其组成和结构都较复杂。 对作物的有效性而言,溶解态养分是最易为作物吸收的有效养分;吸附态养分在转变为液相溶解态养分后也能为作物吸收,而且这个转变过程进行较快,故也属有效养分;难溶态养分必须经历一系列生物化学或化学反应逐步转化为吸附态和溶解态养分时,才能为作物吸收,属潜在养分。这3种状态的养分在土壤中处于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 土壤的养分状况决定于养分的总量和其中有效部分,后者对当季作物的养分供应起重大作用,而前者,则代表土壤养分的供应潜力。 2.土壤养分含量与供应能力  中国耕作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为:氮0.03~0.35%;磷(P2O5)0.04~0.25%;钾(K2O)0.1~3%;其他养分含量通常分别在百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左右。土壤养分的总贮量中,有很小一部分能为当季作物根系迅速吸收同化的养分称有效养分;其余绝大部分必须经过生物的或化学的转化作用方能为作物所吸收的养分称潜在养分。一般而言,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约占土壤养分总贮量的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或更少。 土壤养分总量是作物养分的贮备,与一季作物的需要量相比要大的多,例如我国中等肥力的土壤,其养分含量,假定能被全部利用,每公顷耕地的土壤氮可供年产7500kg的作物利用15~30年,磷为30~45年,钾为140~300年。但是对当年作物来说,只有土壤中有效的部分才是有意义的。一般土壤中,这一部分所占比例很小,比如土壤中的有效氮只占全部氮的0.05%以下,磷、钾通常只占0.03~0.05%,甚至更低。据统计,中国耕地几乎普遍缺乏有效氮素,近2/3的耕地缺乏有效磷素,有1/3的耕地缺乏有效钾,必须借助肥料以弥补其不足。 近代研究已经明确,作物主要是从土壤溶液中吸取养分。固相部分的养分一般需要先进入土壤溶液才能被作物利用。因此,土壤养分状况的基本标志之一是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水平,它是土壤养分供应的强度因素。土壤养分即使在施肥的情况下也起着重要作用。据粗略估计,在一般施肥情况下,在中等产量水平时,作物吸收的氮中有30%~60%、磷有50%~70%,钾有40%~60%是来自土壤。当然不同作物、不同施肥量和不同土壤有很大变幅,但从上述粗略估计中已可看到土壤养分环境对作物营养的重要作用。长期试验证明,有丰富贮备的土壤与贫瘠土壤,即使施用同量的肥料,前者更容易达到高产。 土壤养分状况第二个最佳条件是土壤养分的缓冲能力。由于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低的,尽管它可能已经达到最适水平,但在作物吸收而消耗了部分养分之后,为了避免养分下降,土壤必须有能力迅速补给这一部分被吸收的养分,而使土壤继续保持在最佳的养分浓度水平,这一能力就是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土壤的这种缓冲能力决定于固相中的与液相处于平衡的养分数量,这一养分称为养分供应的数量因素。 所以,土壤养分状况取决于三大因素,即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数量因素和缓冲能力,这三大因素代表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受前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综合制约。 3.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因素为:①难溶态养分转化为溶解态养分的速度:受土壤矿物类型、有机质含量、质地、通气和水分状况以及pH值等的制约。②土壤溶液中养分的强度因素和数量因素。③土壤养分与作物根表的接触。有效养分如不与作物根表接触,仍属无效养分。 三、土壤资源特点及利用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力的各种类型土壤的总称。 (一)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地球上陆地面积130多亿hm2,其中可耕地30多亿hm2,约占总面积的1/4。已耕地约有14亿多hm2,占陆地面积的10.6%,还有 14.7%的可耕地有待开发,潜力很大。但这些待垦的耕地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与人口的分布不均衡,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人口较少,分别占世界总人口的10%、6%、0.5%,但拥有的未耕地面积分别占其耕地面积的78%、87%、86%;而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6%,可耕地却只有20%,其中77%已被垦殖。 受社会和自然原因影响,世界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正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①土壤肥力下降。就全世界而言,投资少、产量高的耕地面积小于投资高、产量低的耕地面积,其比例为4:6。②土壤严重退化。主要是土壤盐碱化、沙化、沼泽化和受化学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迄今,良田仅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1%,干旱土壤占28%,薄层粗骨土壤占22%,沙化、盐化土壤占23%,渍水冷冻土壤占6%,其他占10%。③土壤遭受侵蚀。世界每年因森林砍伐而引起侵蚀的土地面积达数千万公顷。④农田被侵占。每年约有数百万公顷农地被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侵占。 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地区土壤资源的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二)中国土壤资源 1.中国土壤资源特点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世界陆地面积的6.4%,亚洲大陆面积的22.1%。全部国土从北到南横跨不同的热量带,其土壤资源具有3大特点: ①土壤类型多,资源丰富。我国土壤资源可分46个土类,130多个亚类,各自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和发展农、林、牧的适宜性。从热带的砖红壤到寒温带的漂灰土,从黄土高原的褐土到南方丘陵地区的红、黄壤,从滨海的盐土到极高山的寒漠土,有几十个土类,为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不同土壤资源类型的自然生产力差异很大。②山地土壤资源多。各种高山和山地丘陵的土壤资源占国土面积的65%以上。宜于发展多种经济林木。③耕地面积小。中国现有耕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0%左右,尚不及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概括而言,全国可供农、林、牧生产的用地总的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60%左右。因此,进一步挖掘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2.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的长期耕种实践,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及用地养地的丰富经验,培育了不少高产稳产农田,加速了土壤的进化过程。但是由于长期忽视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土壤资源利用与破坏的矛盾日益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当前,我国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耕地养分亏缺、土壤污染和非农业占地等。
本文档为【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