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除法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教学方法: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单元除法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教学方法: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12×3=20×4=24×4=36÷9=48÷4=72÷6=二、导学新课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板书:分桃子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图中有多少个桃子?”“68中的6表示图中的那部分8呢”2.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3.解决问题。(1)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列算式:68÷2=(2)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该如何计算?学生汇报:口算:竖式计算:请你根据刚才口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1)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分到34个桃子。(3):就是把口算的方法简单的:“安装”了过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情况就无法表示了。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2.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问题,并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四、课堂小结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4)余数要比除数小。五、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教材第3页第2题,第4题。2.课后作业:练习册第1,2页6、板书设计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七、教学反思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xkb1.com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教学难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8÷2=89÷2=69÷3=55÷5=67÷6=84÷2=85÷4=96÷3=(规范竖式的书写规范)二、导学新课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给三个人。提出数学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2.列式:48÷3=(1)分一分,算一算: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从干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2)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处。……每人共分到16个……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与48÷2的不同之处: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3写在十位上,表示30。因此数位一定要对齐。3.算一算,想一想:38÷2=52÷4=72÷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交流算法,强调格式书写的规范性。58÷7=73÷6=问题: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大,商是二位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分一分,算一算。用竖式算一算,并结合竖式算一算,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3.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4.完成课本练一练第5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五、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3、4题。2.课后作业:练习册第3,4页。六、板书设计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人共分到16个……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七、教学反思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学习目标:1.结合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深刻理解除法的意义。2.借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方法。3.能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8÷2=52÷4=72÷3=58÷7=73÷6=49÷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强调格式书写的规范性。二、导学新课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1.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出算式888÷6=()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小组交流估计的方法,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方法一:600÷6=100,800÷6的商肯定比100大;方法二:最小的三位数100×6=600,800比600多得多,所以商一定是三位数;方法三:888÷6,百位上的8比6大。所以商一定是个三位数。小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三位数。新|课用竖式来算一算,注意书写格式。2.结合下面的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汇报。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在竖式百位上商1。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竖式十位上商4。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竖式个位上商8。3.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565÷5=456÷3=784÷7=算式1:百位上5等于5,所以商是三位数。算式2:百位上4大于3,所以商是三位数。算式2:百位上7等于7,所以商是三位数。算一算,再验证是否正确,规范格式书写,数位对齐。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1题。看图结合问题说一说意思,学生先独立完成,在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五、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2、3题。2.课后作业:练习册4,5页。六、板书设计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七、教学反思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学习目标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48÷2=868÷7=896÷8=。二、导学新课出示试一试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0÷3=0.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0÷10=0.0÷100=0.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列式:306÷3=口算:xkb1.com竖式计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3.算一算,想一想(末尾有0)840÷6=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五、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第1题、第2题。2.课后作业:练习册六、板书设计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0÷3=00÷10=0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七、教学反思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逐步培养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竖式算一算306÷3=840÷6=二、导学新课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鼓励学生找到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3个班卖废纸和矿泉水瓶,一共收入912元。数学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算的912÷3=口算:900÷3=30012÷3=4300+4=304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吗?wWw.Xkb1.cOm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解决淘气的问题讨论: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口算解释:先分900元,余下12元,不够30元每个班分不到10元,在十位上要商0。除法本身:用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够商1,需要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再除以3,结果等于4,所以十位上要商0。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2.学校用买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铅笔,还剩几只?522÷4=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织学生交流。522支笔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130支,还剩2支,不够每个班再分1支,所以各位商0,余数是2。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2题。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逐步培养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竖式算一算624÷6=846÷7=二、导学新课1.淘气在计算除法竖式时,出现了下面的问题,快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估算:200÷2=100,502比200大的多,商肯定超过100,得26不对。竖式: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商肯定是一个三位数,得26不对。第二个算式商补上0了,对吗?师:我们不妨用乘法来验证一下第二个算式吧。你是怎样来验算的,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各出结果。验算:206×2=412验算完了不对,需要重新再算一次,这一次课一定要细心呢?师:同学们,竖式除法笔算的计算程序是正确计算的核心,验算则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能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315÷3=960÷8=805÷5=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巩固练习xKb1.Com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圈一圈,算一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的除法,培养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教学难点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的除法,培养验算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并验算:734÷2=612÷2=525÷5=二、新课练习1.同学们,你们都收集国邮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集邮中的数学问题吧,出示图片。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2.每页放5张,估一估,大约放多少页?3.算一算,能放多少页?列式:285÷5=(1):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的“5”小怎么办?百位上不够商1,就商0,商中百位上的0可以不写出来。(2)第一个商应该写在哪?28÷5,应当在十位上写商“5”(3)完整的写出除法竖式,你能总结规律吗?(4)规律:被除数是三位数且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首次商写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4.如果每页放8张,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285÷8=()……()(1)估计商是几位数?(2)商“3”写在什么位置上?(3)为什么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是指可以放满多少页,余数是指还剩多少张。(4)你会验算吗?追问:35×8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加上5呢xkb1.com三、巩固练习1.课本练一练第1题,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2.课本练一练第2题,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课本练一练3题。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学习目标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竖式算一算84÷6=124×8=二、导学新课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1):200÷2=100(本)100÷4=25(本)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2)200÷2÷4=100÷4=25(本)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3)200÷(2×4)=200÷8=25(本)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3题。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学习目标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教学重点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wWw.Xkb1.cOm一、导入新课算一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756÷7÷6624÷(2×3)二、导学新课1.淘气不光喜欢学习语文,对数学更感兴趣,一天,淘气在语文课上轮流讲故事,用了850字,同学们约定每个故事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但是淘气课前试讲时用了5分,淘气没有气馁,反而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快去看看吧。问题: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个字你能想办法表示题中的信息吗赶紧试一试吧。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的想法。2.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的意思。(1)850÷5=170(个)170×3=510(个)先算1分钟能讲几个字。再算3分钟讲多少个字。(2)也可列成综合算式850÷5×3=170×3=510(个)小结:解决类似的问题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3.笑笑也讲了一个故事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个。她也想3分钟完成,每分应讲多少个字?X|k|B|1.c|O|m你能说一说你每一步的意思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四、课堂小结新课标第一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对称轴(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片,根据这张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吗是吗?(天安门)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的。二、导学新课1.观察图片这些图形是什么?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进行讨论。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3.认一认,说一说观察图中的虚线部分,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XkB1.com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对称轴(二)学习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教学难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二、导学新课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xKb1.Com(1)先把纸对折。(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实际操作: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点拨: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xkb1.com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平移和旋转(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重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教学难点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主题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导学新课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这6附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你能把他们分成两类吗?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转风车,推箱子,指针在转动。2.认一认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就是平移。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就是旋转。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X|k|B|1.c|O|m3.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2题。平移和旋转(第2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重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教学难点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是什么?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二、导学新课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1)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到图3的位置?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5格。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3格。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一练”的4题。第三单元:乘法找规律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5×3=3×4=14×4=15×2=10×3=50×8=40×2=50×4=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二、揭示课题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1、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2、揭示新课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教学“找规律”。交流算法。出示第一组算式。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第二:50×10=50×2×5=100×5=500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2、探索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3)小组发言。4)教师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3、尝试练习。(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40×30140×30(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4、试一试。课本第30页“试一试”的第1题。四、反馈交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个别辅导。五、当堂训练:课本第30页“的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六、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七、作业布置:课本第30页“练一练”的第1,5题。找规律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入5×3=3×4=14×4=15×2=10×3=50×8=40×2=50×4=40×40=30×80=24×30=15×50=60×20=50×20=130×20=18×50=2、新知探究1)活动一:探索3×20的算法1、学生交流讨论算法2、教师揭示算理:把20先看成2,2×3=6,3乘的这个2表示2个十,那么6就表示6个十,6个十就是602)活动二:探索5×20的算法1、集体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欢的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3)活动三:10×20这道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整十数,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桌相互交流4)变式运用既然找到了规律就要会对上面所学的算式会运用规律三、巩固提升:1、根据每一组第一个算式填空12×3=365×13=65()×30=3605×()=650()×30=36005×()=6500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汇报,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乘数和积的关系变化2.填一填。(看谁填的多)()×()=800()×()=12603.1盘能装下28个鸡蛋,那么10盘能装多少个鸡蛋20盘呢30盘呢4、总结队列表演(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难点: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负责给全班排列方阵,他邀请了我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32页以上内容,解决一下所给出的问题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2、用什么方法解决呢?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学信息(1)独立思考列式,如:列出算是:14×12或12×14(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2、探讨算法:第一种方法:口算法,14×6×2=84×2=164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12×14=12×2×7=24×7=168讨论:比较两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四、交流反馈:做 练习题 用券下载整式乘法计算练习题幼小衔接专项练习题下载拼音练习题下载凑十法练习题下载幼升小练习题下载免费 ,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五、当堂训练:课本第32页的“算一算”。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六、巩固练习(课本第33页“练一练”的1-4题)七、作业布置:20×30=30×40=140×20=150×30=10×30=50×80=40×120=50×40=队列表演(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难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淘气的问题解决了,可他运用了另一种方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34页以上内容,解决一下所给出的问题1、仔细观察32页主题图并说出图意。2、用什么方法解决呢?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14×12=168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三、交流反馈:做练习题,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四、当堂训练:课本第34页的算一算。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五、巩固练习(练一练1-5题),学生独立完成。五、总结: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位数,积的末尾就要和哪一位对齐。六、作业布置:电影院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教学难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计算下面各题。16×1112×1432×21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新知探究1、引入谈话。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它,并掌握它。2、教学例题。(1)出示课本主题图。(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1×26或26×21(5)估算结果: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6)探索笔算。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26×2126………1排有多少座位。52………20排有多少座位。546………21排有多少座位。再次强调:第一: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第二: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52,是表示52个十,即520。这里是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算法中,哪一种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为了今后能解决较复杂的乘法计算,一般情况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用竖式计算方法。三、交流反馈1、打开课本,看书,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2、课本第36页练习。四、当堂训练,巩固练习(课本第37页“练一练”的1-4题)第1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结果。第2题,用竖式计算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第3题,注意“第17届”中的“17”,预防学生拿来列式计算。第4题,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这一题的难点在于时间单位的统一,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1时转化为60分,才能进行列式计算。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率。5、作业布置小黑板题,与“口算”对应的练习。练习三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理、计算方法。2、能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理、计算方法。难点: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理、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1)20×1030×2040×30400×30(2)13×2015×1018×30120×402、计算。(1)32×2326×42要求:1)提倡多样化计算方法。2)展示各种计算过程,学生汇报。3)提问说明每一层计算的算理;4)发现问题,即使纠正。(2)245246×13×31×22要求:1)用竖式计算,格式规范;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3)展示个别同学计算过程。4)出现问题,及时评讲。二、专项练习1、出示计算题:54×36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检查;3)提问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4)强调连续进位时的处理方法。2、课本第38页第5、6题。第5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之间互相检查、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订正。第6题:这是一道探究的数字模式规律的探索题。先独立计算,再从中发现规律。解决步骤:3、利用所发现的规律,算一算。12×25和16×25根据发现的规律,得出:12×25=3001200÷4=30016×25=4001600÷4=400接着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6题的第(2)题。三、巩固练习小黑板的作业。四、作业布置与“口算”对应的练习。练习三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教法:引导法学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课本中练习三的第1题。教师运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算式计算结果。回答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1)20×2030×5012×3040×7(2)15×3025×4016×5080×152、补充计算。(1)28×24(2)42×353、用竖式计算。185263×23×41×42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请3人上台板演;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3)教师讲评,及时纠正错误。4)提问学生,计算过程的注意点。二、专项练习1、练习三的第4题。“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学生自己先填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策略。归纳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最后,汇报结果。全班进行订正。2、练习一的第6题。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把因数进行取舍成整十数,然后把结果进行比较。如54×24=4526(错),想:把54看成60,24看成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该小于1800。三、巩固练习1、课内外作业。课本练习一的第3、8题,第9、10题。第3题:主要是时与分的单位换算,这一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遇到,没有困难。第8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9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先计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二是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这两种算法都可以,且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第11题,共有2个小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后碰到类似的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2、小黑板的选用作业。四、作业布置与“口算”对应的练习。整理与复习 ( 一 )教学内容:复习本册教材前面三个单元的知识,课本第 42至44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忆本学期己学过的的知识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 , 独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3.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 , 学会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 , 进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1. 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关键: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教学流程:一、学前准备转眼间 , 半个学期过去了 , 老师和大家一起在数学世界里留下了许多回忆。我们一起认识了“除法” 这位好朋友 , 又结识了 “平移” 、 “对称” 、“旋 转” 这三个数学人物 , 还丰富了整数乘法。在这段日子里许多同学精彩的表现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 回忆旧知 , 形成体系1.回忆旧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 我们能不能把他们分分类呢 2.数学从内容上我们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我们研究过的内容又属于哪一类呢 三、 课堂练习设计课本第 42-44 页 “ 巩固应用 ” 的第 1-15 题。四、 思维训练课本第 44页 " 练一练 " 的第 16题。五、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开学以来所学的知识复习了一下 , 在复习的 过程中你们最大的收获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第一课时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3、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2.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二)探索新知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2.认识秤。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3.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4.认识克。(1)称一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台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台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2)说一说。你称的这些物品的重量。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3)掂一掂。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把你们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什么感觉(4)找一找。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5)猜一猜。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汇报。(6)估一估。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再验证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5.认识千克。(1)教师介绍。师:刚才有的组的同学称的物品合在一起的质量达到1000多克甚至2000多克,在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要写很多数,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写错,是不是不方便怎么办呢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结合课前的调查知道,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表示。非常好!称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的,千克用kg表示。(2)掂一掂。师:请大家掂一掂两袋盐或4袋牛奶,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3)找一找。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也就是2斤。那么在你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千克(4)拎一拎。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5)说一说。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6.教学1千克=1000克。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那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多少克才是1千克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想办法验证!(三)总结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四)巩固练习1.出示课本第46页的图。师:说一说下面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2.教科书第46页“练一练”的第2题。让学生直接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3.教科书第46页第5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重些?4.单位用错的日记。师: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第二课时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揭示课题:对于质量家族中的成员,克和千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质量家族的一位新成员,它就是“吨”。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一)初步感知“吨”1、听“吨”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质量单位“吨”,平时你们常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质量,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我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这头大象重4吨,这节火车皮装煤55吨,这座桥的承重量是20吨。2、听后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初步感知“吨”。师: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都知道了什么?知道在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来作单位。但对于1吨到底有多重它与千克之间的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继续学习。(二)揭示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关系。1、一桶油重100kg,10桶油重1吨。一头牛重350kg,3头牛大约重1吨。一袋面粉重50kg,20袋面粉重1吨。2.四人小组讨论计算。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三)联系生活,理解新知。(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1.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2.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四、拓展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留心身边有关质量的信息,如果发现了,请认真观察,把它记在数学日记上。第五单元面积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1.参与认知过程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数学书和信息书)同学们熟悉这两本书吗它们什么是一样的学生会说到是大小一样,追问:什么大小指的是哪里学生会尝试说出是面一样大,或是会用手摸书的封面来解释。然后,师对全体生:我们大家都来摸一摸,再来说一说,数学书和信息书的封面一样大。师:那这两枚硬币呢有什么不一样吗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师:这是老师的手掌面,你们的手掌面在哪谁想和老师比比手掌面的大小2、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1)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师: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表面)比的又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师:我们就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师: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师:课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几个人说)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其它面的面积并用学生举出的例子比面的大小(3)看一看、说一说。屏幕展示书上四幅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师:这些图形能通过摸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吗这些图形有大小之分吗那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平面形也有面积,谁能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哪里呢有什么办法能够把面积呈现出来(4)联系生活拓展。谁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还见过哪些物体表面、封闭的平面图形面积吗先小组说,再集体交流。小结: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1)直接观察比较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三角形比较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2)借助工具比较。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4)谁的面积大①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②找验证策略: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B.个人尝试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D.小组代表展示验证,并说明理由或想法。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3)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认真。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三、实践应用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练习50页的1题。四、总结收获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感知他们的实际大小。3、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教学难点: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面积比较面积都有哪些方法你能说说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格吗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问:有没有好方法可以准确的比较出他们的大小3、有两个图形,可惜看不见,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呢①号图形4格。②号图形10格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数格法虽好,但是用大小不一样的方格去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一问题呢(必须统一规定方格的大小,这个统一规定的小方格的大小,我们把它叫做面积单位。)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1、认识平方厘米(1)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并剪下来。(学生活动)用手摸一摸这个面的大小,这就是1平方厘米面积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2)请同学们想想,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食指指甲的大小、一颗扣子、开关按钮的面)(3)先估计银行卡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同桌再动手摆一摆。说明:计量较小的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做单位。(4)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2、认识1平方分米(1)学生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桌面(不用量完),请学生谈感受。(感受:1平方厘米的面积太小了,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2)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3)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一看,摸一摸,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4)请学生和同桌一起伸出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5)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粉笔盒面或墙上的开关盖面„)(6)请四人小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3、认识1平方米。(1)如果让你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选平方厘米还是平方分米呢两个都不合适,那打算用什么面积单位来测量呢(2)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完成书上第36页中间的空。(3)教师拿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教具,然后让学生手势在空中比划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4)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餐桌、单人床)(5)估一下黑板的面积、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三、巩固练习淘气写的数学故事。放学回家后,小马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饭,一不小心一粒石子把小马哈那颗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小马哈赶紧掏出4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和家人往医院跑去,你觉得哪里比较好笑,从中你想到了什么四、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枝圆珠笔长约15()(2)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54()(3)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0()(4)文具盒盖的面积约是40()(5)王明家的客厅面积约是20()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六、课外作业测量一件你喜欢的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并记录测量的结果。第三课时长方形的面积教学目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峰海资料库
希望这份文档帮到您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1-05
浏览量: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