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1)

举报
开通vip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2.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3.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2.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3.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A)2.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3.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A)—、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诊断糖尿病。若无特殊提示,本章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3。表2糖代谢状态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肓争脉血浆葡萄糖(mmol/L)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糖负荷后2h血糖<7.8空腹血糖受损空腹M>6.1z<7.0//糖负荷后2h血糖v7.8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糖负荷后2h血糖n7.8z<11.1糖尿病空腹血糖》7.0//糖负荷后2h血糖X1.1表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n7.0mmol/L或加上OGTT2h血糖>11.1mmol/L或加上HbAlcn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二、糖尿病的分型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T1DM包括免疫介导型和特发性T1DMO三、各种类型糖尿病的特点第三章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级预防目标是控制2型糖尿病(T2DM)的危险因素,预防T2DM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T2DM患者,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已存在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二、  一级预防的策略三、  二级预防的策略四、  三级预防的策略第四章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要点提示:1.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A)2.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即应进行详细的评估。(A)3.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代谢控制状况及并发症评估。(A)—、筛查二、评估第五章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要点提示:1.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以掌握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B)2.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和响应患者的个人爰好、需求和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临床决策。(A)3.DSMES可改善临床结局和减少花费。(B)4.医护工作者应在最佳时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尽可能个体化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B)5.评估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改善患者心理问题。(B)—、基本原则二、  教育和管理的目标三、  教育和管理的形式四、  教育管理的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和框架五、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实施六、  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七、  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与应对八、新技术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要点提示:1.T2DM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抗血小板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A)2.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A)3.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标。(B)4.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弧为T2DM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呱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A)5.—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者,应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6.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T2DM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弧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L(A)7.合并CKD或心力衰竭的T2DM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弧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合并CKD的T2DM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O(A)—、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表7中国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毛细血管血糖(mmol/L)空腹4.4~7.0非空腹<10.0糖化血红蛋白(%)  <7.0血压(mmHg)<130/8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男性>1.0女性>1.3甘油三酯(mmol/L)  <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6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v1.8体重指数(kg/m2)  <24.0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主要指标(表8)。推荐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为<7%。HbA1c虽然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全标准",但也存在不足,如不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也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自我血糖监测(SMBG)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冋以很好地弥补HbA1c的上述不足。推荐一般成人T2DM患者SMBG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mmol/Lo空腹血糖和非空腹血糖目标也应个体化,老年患者、低血糖高风险患者、预期寿命较短、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放JaLo二、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控制高血糖的策略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措施。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是控制高血糖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管理的始终。二甲双弧是目前最常用的降糖药,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多种降糖作用之外的潜在益处、优越的费效比、良好的药物可及性、临床用药经验丰富等优点,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推荐生活方式管理和二甲双弧作为T2DM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肌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有二甲双弧禁忌证或不耐受二甲双弧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胰岛素促泌剂、*糖苜酶抑制剂、08坐烷二酮契TZD)、二肽基肽酶扌卬制剂(DPP-4i)、SGLT2i或GLP-1RA。如单独使用二甲双弧治疗而血糖未达标,则应进行二联治疗。二联治疗的药物可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如果患者低血糖风险较高或发生低血糖的危害大(如独居老人、驾驶者等)则尽量选择不増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如*糖苜酶抑制剂、TZD、DPP・4i、SGLT2i或GLP-1RA。如患者需要降低体重则选择有体重降低作用的药物,如SGLT2i或GLP-1RA。如患者HbA1c距离目标值较大则选择降糖作用较强的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部分患者在诊断时HbA1c较高,可起始二联治疗。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进行的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呱用于T2DM早期治疗的有效性(VERIFY)研究结果显示,DPP-4i与二甲双弧的早期联合治疗相比二甲双弧单药起始的阶梯治疗,血糖控制更持久,并显著降低了治疗失败的风险,提示早期联合治疗的优势。二联治疗3个月不达标的患者,应启动三联治疗,即在二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如三联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一些患者在单药或二联治疗时甚至在诊断时即存在显著的高血糖症状乃至酮症,可直接给予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包括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是T2DM患者选择降糖药的重要依据。推荐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T2DM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弧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L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或心力衰竭的T2DM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呱的基础上加用SGLT2L合并CKD的T2DM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如果患者在联合GLP-1RA或SGLT2i治疗后3个月仍然不能达标,可启动包括胰岛素在内的三联治疗。合并CKD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合并ASCVD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低血糖危害性大,应加强血糖监测。如有低血糖,应立即处理。HbA1c联合SMBG和CGM是优化血糖管理的基础。第七章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要点提示:1.T2DM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要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由熟悉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营养(医)师或综合管理团队(包括糖尿病教育者)指导患者完成。(A)2.应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医学营养治疗目标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达到患者的代谢控制目标,并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B)—、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二、膳食营养因素(—)能量(二)  脂肪(三)  碳水化合物(四)  蛋白质(五)  饮酒(六)  盐(七)  微量营养素(八)  膳食模式三、营养教育与管理策八章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要点提示:1.成人T2DM患者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B)2.成人T2DM患者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B)3.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慎行运动治疗。(B)第九章戒烟要点提示:1.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A)2.对于吸烟和使用电子烟的糖尿病患者,应将戒烟咨询及其他形式的治疗纳入常规的糖尿病诊疗和护理之中。(A)―、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获益二、戒烟的措施及 注意事项 软件开发合同注意事项软件销售合同注意事项电梯维保合同注意事项软件销售合同注意事项员工离职注意事项 第十章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要点提示:1.二甲双弧为T2DM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A)2.磺腺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糖苜酶抑制剂、嚷哩烷二酮类(TZD)、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PP-4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胰岛素是主要联合用药。(B)3.T2DM患者HbA1c不达标时可根据低血糖风险、体重、经济条件、药物可及性等因素选择联用药物。(A)4.无论HbA1c水平是否达标,T2DM患者合并ASCVD、ASCVD高风险、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建议首先联合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二甲双弧(二)  磺腺类药物(三)  格列奈类药物(四)  TZD(五)  ex-糖苜酶抑制剂(六)  DPP-4i(七)  SGLT2i二、胰岛素要点提示:1-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尽早(3个月)开始胰岛素治疗。(A)2.T2DM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可以采用每日1〜2次胰岛素。(A)3.对于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同时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可考虑实施短期(2周至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A)4.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采用每天2~4次注射或CSII方法。(A)5.T2DM患者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4次/d)与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降糖疗效和安全性相似。(A)6.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T2DM)/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A)(一)  概述(二)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1.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2.起始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制剂的选择:(三)胰岛素的多次皮下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1.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2.CSII:参见第十二章。(四)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五)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三、胰高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GLP-1RA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同时増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抑制肝脏葡萄糖的生成而发挥降糖作用,并可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GLP-1RA与基础胰岛素的复方制剂如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iGlarLixi)、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DegLira)在胰岛素使用剂量相同或更低的情况下,降糖效果优于基础胰岛素,并且能减少低血糖风险,避免胰岛素治疗带来的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第十一章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体重管理策略要点提示:1.超重和肥胖成人T2DM患者的管理目标为减轻体重5%〜10%。(A)2.超重和肥胖成人T2DM患者的体重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综合手段。(A)3.月巴胖的成人T2DM患者尽量采用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代谢手术治疗。(B)(—)生活方式干预(2)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二、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手术要点提示:1.代谢手术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管理。(C)2.代谢手术后患者应定期监测微量营养素和评估营养状态。(C)(-)代谢手术的多学科协作(二)  代谢手术的适应证(三)  代谢手术的禁忌证(四)  代谢手术的术式(五)  代谢手术的疗效判定(六)  代谢手术的风险(七)  代谢手术的管理第十二章糖尿病相关技术血糖监测(—)毛细血管血糖监测要点提示:1.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A)2•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毛细血管血糖监测、CGM、HbA1c和GA。(A)3.TIR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B)(―)HbA1c(二)  GA(三)  CGM(四)其他二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三、胰岛素泵要点提示:胰岛素泵适用于T1DM患者、需要胰岛素泵治疗的T2DM及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A)(—)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二)  胰岛素泵简介(三)  胰岛素泵的应用人群(四)  胰岛素泵的设定策十三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点提示:1.酮体的检测推荐采用血酮,若不能检测血酮,尿酮检测可作为备用。血酮体>3mmoL/L或尿酮体阳性(以上)为DKA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B)2.补液是首要治疗措施,推荐首选生理盐水。原则上先快后慢,奚1小时输入生理盐水,速度为15-20ml-kgi-hi(—般成人1.0~1.5L)。随后的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水平、尿量、心功能、肾功能等调整。推荐在第1个24h内补足预先估计的液体丢失量。(A)3.胰岛素治疗推荐采用连续静脉输注(0.1U・kgi・h】);重症患者可采用首剂静脉注射胰岛素0.1U/kg,随后以0.1U・kgi・h】速度持续输注。(A)4.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糖、血酮或尿酮,并根据血糖水平或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用量。(B)5.血钾v5.2mmol/L并有足够尿量(>40ml/h)时即开始补钾。(B)6.严重酸中毒(pH<6.9)需适当补充碳酸氢钠液。(B)(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  诊断(四)  治疗(五)  治疗监测(六)  DKA的预防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要点提示:1•补液是治疗HHS的首要措施,原则上先快后慢。(A)2.补液首选0.9%氯化钠,当血糖下降至16.7mmol/L时,需补充5%含糖液。(B)3.HHS治疗中应适时评估有效血浆渗透压以监测治疗反应。(B)(二)诊断(三)治疗策十四章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概述要点提示:1.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A)2.糖尿病患者至少应每年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B)3.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A)4.GLP-1RA和SGLT2i能够改善ASCVD。(A)二筛查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降压冶疗要点提示:1.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个体化,一般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降压目标为<130/80mmHg。(B)2.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确定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B)3.糖尿病孕妇合并高血压,建议血压控制目标为<135/85mmHgo(B)4.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120/80mmH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B)5.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40/90mmHg可考虑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血压n160/1OOmmHg或高于目标值20/10mmHg时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并应用联合治疗方案。(A)6.五类降压药物(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选择性p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2)调脂治疗要点提示:1.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依据患者ASCVD危险高低,将LDL-C降至目标值。(A)2.临床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A)3.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可联合其他调脂药物。(B)4.ASCVD高危、极高危患者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所需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较基线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B)5.如果空腹TG>5.7mmol/L,为预防急性胰腺炎,首先使用降低TG的药物。(C)6.每年行血脂监测,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脂变化。(C)(三)抗血小板治疗要点提示:1•糖尿病患者合并ASCVD需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d)作为二级预防,同时需要充分评估出血风险。(A)2.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需应用氯毗格雷(75mg/d)作为二级预防。(B)3.阿司匹林(75~15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于糖尿病合并ASCVD高危患者的适应证为年龄》50岁而且合并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ASCVD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或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无出血高风险。(C)第十五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要点提示:1.推荐所有T2DM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UACR和血肌軒测定(计算eGFR)o(B)2.有效的降糖治疗、血压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A)3.对糖尿病伴高血压且UACR>300mg/g或eGFR<60mlmin1(1.73m2)i的糖尿病患者,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A)4.对伴高血压且UACR为30~300mg/g的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B)5.对伴糖尿病肾病的T2DM患者,推荐在eGFR>45mlmin%1.73计)1的患者中使用SGLT2i,以降低糖尿病肾病进展和(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A)6.使用GLP-1RA能够降低新发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可考虑在eGFR>30mlmini・(1.73m2)】的患者中使用。(C)7.推荐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摄入量为0.8gkgi-di,开始透析者蛋白摄入量可适当增加。(B)8.对eGFR<30mlmini-(1.73irP)啲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由肾脏科医师评估是否应当接受肾脏替代治疗。(A)(-)筛查(二)  诊断(三)  治疗(四)  随访与转诊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点提示:1.T2DM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眼病筛查。T1DM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综合性眼病检查。无DR者以后至少每1~2年复查1次,有DR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B)2.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DR的进展。(A)3.中度及以上的NPDR及PDR患者应由眼科医师进行进一步分级诊治。(—)诊断与分级(二)  筛查(三)  随访(四)  转诊(五)  治疗三、糖尿病神经病变要点提示:1.所有T2DM患者确诊时和T1DM患者诊断5年后,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B)2.评估DSPN应包括详细病史,检查温度觉、针刺觉(小纤维功能)、踝反射、压力觉和震动觉(大纤维功能)。(B)3.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B)4.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或度洛西汀可作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初始治疗药物。(A)(-)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及临床表现(二)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与诊断(三)  治疗(四)  预防四、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要点提示:1.筛查LEAD的高危因素并给予早期干预,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可以预防LEAD的发生和延缓病情进展。(A)2.指导LEAD患者积极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可以增加步行距离,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A)3.所有确诊的LEAD患者,包括无症状的ABI异常患者,都应该接受抗血小板治疗。(A)4.扩血管治疗对于轻~中度的LEA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A)5.所有糖尿病足溃疡怀疑CLI存在时,应尽早完成血管评估,并尽快完成血管重建手术,可显著减少大截肢手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A)6.在CLI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引起的血管闭塞或再狭窄。(B)7.当CLI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疼痛、肢体坏死或感染播散,应考虑行截肢手术。(A)(一)筛查(二)诊断(三)治疗五、糖尿病足病要点提示:1.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全面的足部检查,详细询问以前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病史,评估目前神经病变的症状(疼痛、烧灼、麻木感)和下肢血管疾病(下肢疲劳、跛行)以确定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因素。(B)2.检查应包括皮肤视诊、评估足部畸形、神经评估(〔Og尼龙丝试验和针刺或振动觉试验或踝反射)、血管评估(下肢和足部血管搏动)。(B)3.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给予综合的足部自我管理的教育。(B)4.DFU的治疗强调多学科协作诊治。(B)(—)糖尿病足病的诊断及分级(二)糖尿病足病的预防(三)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策十六章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糖过低现象。低血糖可导致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v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二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胰岛素、磺腺类和非磺腺类胰岛素促泌剂均可引起低血糖。二甲双弧、«-糖苜酶抑制剂、唾哩烷二酮、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PP-4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不増加低血糖风险,这些药物单用一般不诱发低血糖,但和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联合治疗时则可引起低血糖。要点提示:1.低血糖分级:1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n3.0mmol/L;2级低血糖:血糖<3.0mmol/L;3级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2.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每次就诊时应询问有无低血糖症状。(C)3.使用有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评估、筛查无症状性低血糖。(C)4.糖尿病患者如发生低血糖,应给予15~20g葡萄糖并于15min后检测血糖。(B)5.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或1次3级低血糖或无诱因的2级低血糖,应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在数周内严格避免低血糖,以部分逆转无症状性低血糖并降低未来低血糖风险。(A)三、  临床表现四、  低血糖分级五、  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六、低血糖的治疗策十七章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要点提示:1.对于血糖持续>10.0mmol/L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可以启用胰岛素治疗。(A)2.当血糖<3.9mmol/L时应采取措施或改变治疗方案,防止血糖进一步下降。(C)(一)  概述(二)  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原则(三)  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管理二、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要点提示:1.对多数住院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推荐血糖控制目标为7.8~10.0mmol/Lo(A)2.急诊手术,应尽快做术前准备,并同时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推荐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C)3.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及接受大中手术的患者,应及时改为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C)4.围手术期应加强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C)5.应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术后出院降糖治疗计划。(C)三、妊娠期高血糖管理(—)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要点提示:1.所有糖尿病患者应计划妊娠,建议糖尿病患者HbA1cv6.5%时计划妊娠,孕前评价糖尿病控制状态及慢性并发症的情况。(B)2.所有未被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于孕24〜28周行一步法75gOGTT筛查。(A)3.推荐SMBG(空腹和餐后),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监测频率及时点,以实现血糖控制及降低低血糖风险。除SMBG外,CGM为部分患者血糖监测的有益补充,更高的TIR提示更好的血糖达标。(B)4.生活方式改变是妊娠期高血糖治疗的基础,如果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应该加用药物治疗。(A)5.孕期降糖药物首选胰岛素,所有口服药物均缺乏长期安全性的数据。(A)6.二甲双呱孕期应用安全性研究增多,对胰岛素抵抗重、胰岛素剂量大的孕妇,可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酌情继续应用或加用二甲双弧。(B)7.产后4〜12周应再次评价糖代谢状况,之后酌情每1〜3年行75gOGTT0(A)(2)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孕前管理(3)妊娠期高血糖的筛查(4)妊娠期高血糖的综合管理四、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要点提示:1.儿童和青少年T2DM在诊断的同时要注意是否存在伴发病或并发症,包括咼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眼底病变等,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等。(A)2.青春期应注意是否合并PCOS0(B)3.起始的药物治疗可以单用二甲双肌或胰岛素,或者两者联合使用。(A)4.如果存在糖尿病症状、严重高血糖、酮症或DKA则需要胰岛素治疗,—旦酸中毒纠正,联合二甲双弧治疗。(A)(—)儿童和青少年T2DM的诊断(二)治疗五、老年糖尿病要点提示:1.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包括基本健康状态、心理、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评估,并以此为框架决定糖尿病管理的目标和路径。(B)2.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老年综合征(如多重用药、认知功能减退、抑郁状态、尿失禁、跌倒及持续性疼痛)的筛查。存在上述问题可能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B)3.对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以及以后每年的随访中应进行轻度认知功能减退或痴呆的早期筛查。(B)4.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更局的ASCVD危险因素聚集,易于同时存在多种并发症、合并症,各脏器功能减退,老年综合征和骨折的风险増加。应重视包括全身健康状态在内的综合评估及综合管理。(A)(一)  概述(二)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三)  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四)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糖要点提示:1.OSAHS与T2DM风险增加相关,也是糖尿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B)2.T2DM患者合并OSAHS发生率高、知晓率低,建议对T2DM患者进行OSAHS的筛查。(B)3.对T2DM合并OSAHS患者进行CPAP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空腹、餐后血糖及HbA1c,减少血糖波动。(B)(—)糖尿病合并OSAHS的患病率(二)  OSAHS的筛查人群(三)  OSAHS的诊断(二)糖尿病合并OSAHS的治疗七、糖尿病与感染(-)糖尿病患者常见感染类型(二)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八、糖尿病与口腔疾病要点提示:1.糖尿病可引起或加重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变、龌齿、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颌骨及颌周感染等各种口腔疾病。(A)2.处理好口腔疾病有益于糖尿病的控制。(B)(—)糖尿病口腔疾病的种类(二)糖尿病口腔疾病的防治九、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风险(二)  糖皮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三)  糖皮质激素所致高血糖特点及临床筛查策略(三)类固醇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与控制目标十、糖尿病伴抑郁焦虑障碍1.临床特点:2.危害:3.治疗及管理:十一、重性精神障碍第十八章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也増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代谢综合征者相比,其罹患心血管疾病和T2DM的风险均显著增加。要点提示:1•优化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及T2DM的发生。(A)2.我国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具备以下至少3项:(1)腹型肥胖(即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0cm,女性>85cm;(2)高血糖:空腹血糖n6.1mmol/L或糖负荷后2h血糖n7.8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血压30/85minHg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空腹TG>1.70mmol/L;(5)空腹HDL-C。(B)—、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二、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策十九章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要点提示: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在协同降糖、改善症状和体征、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三级预防中发挥作用。(B)
本文档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K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9-01
浏览量: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