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举报
开通vip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一、方案编制目的为了采矿权的授予与取得(对于采矿登记管理机关是授予,对于采矿权人是取得采矿证权时必经的重要程序)。见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1999)98号文:凡新建矿井申请采矿权时,申请人必须按编写内容的要求编写开发利用方案,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必须按照(审查大纲)的要求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审查,并将其作为采矿权授予中必经的、重要的程序,纳入采矿权审批的内容管理责任制中。二、方案编制的依据1、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黑国土矿划[2009]026号)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含储量等地质图件),大井应附有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一、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编制目的为了采矿权的授予与取得(对于采矿登记管理机关是授予,对于采矿权人是取得采矿证权时必经的重要程序)。见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1999)98号文:凡新建矿井申请采矿权时,申请人必须按编写内容的要求编写开发利用方案,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必须按照(审查大纲)的要求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审查,并将其作为采矿权授予中必经的、重要的程序,纳入采矿权审批的内容管理责任制中。二、方案编制的依据1、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黑国土矿划[2009]026号)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含储量等地质图件),大井应附有地质报告(含储量等地质图件);3、《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大井应有地质报告批复文件;4、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5、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6、煤矿安全生产许可(有效期内);8、评审基准日后是否有储量动用情况证明;9、矿井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说明书:9、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核准;10、储量图、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11、《矿井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煤矿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政策、法规、规程、规范。12、矿区总体规划;13、设计委托书。三、方案编制单位的资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审查大纲中规定:大中型矿山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由具有国家批矿山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编写,小型以下的矿山企业的开发利用方案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设计能力的单位编写;四、方案编制内容及审查中出现的问题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1999)98号文,下发的《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该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的内容和审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主要按照以下八章编制:方案编制内容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应为八章,实际各编制单位超过八章的居多,有很多达到12章,基本是把国土资源部的八章细化分解增加章数的居多,例有的单位增加的技术经济一章,国土资源部没有要求,其内容放在八章。一、概述(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本处矿区改为“矿井”较为适宜。本节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各设计单位论述较为清晰。编写内容规定,如为改扩建矿井(含整合矿井)的情况下,应对矿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作以说明,改扩建矿井由于已开采一定时期,矿井开采大部已进入深部,有些矿井已进入二、三段的提升,由此造成矿井提升、排水、通风、压风生产系统构成复杂,由于矿井改扩建,尤其二个矿井的整合,原来二套生产系统,如何构建成一套合理的生产系统,原有工业场地和井筒及井下巷道的是否能加以利用,采掘工作面装备是否需要调整?整合后移交工作面装备确定及其移交位置的选择?井下巷道布置,提升、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的存在问题及其改造,在本节中都应进行深入论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提出合理的采用方案。容易出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列举不全(例对矿井开采深度及提升、排水段数不做论述,矿井通风困难程度不做定量的分析等),论述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对采用方案的合理性论述不深刻。(二)编制依据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的文件、资料名称。容易出现问题:应注意采用的各种文件的真实可靠、合理、时效期限。A、附件部分主要附件是齐全的,应加以注意的是,设计应认真审查包括采矿证等各种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及在矿井投产时储量已被动用情况(储量动用情况证明)。1、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黑国土矿划[2009]026号)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含储量等地质图件),大井应附有地质报告(含储量等地质图件);3、《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大井应有地质报告批复文件;4、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5、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6、煤矿安全生产许可(有效期内);8、评审基准日后是否有储量动用情况证明;9、矿井设计说明书:9、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核准;10、储量图、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11、《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政策、法规、规程、规范。12、矿区总体规划;13、设计委托书。B、图纸部分在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存在问题较多,除了图纸绘制不够规范外,主要问题是井下巷道及硐室标注不准确,标注不全,投产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无标示位置,系统布置不合理甚至存在系统错误的现象。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对矿井井下巷道的研究不够深入,直接不加修正地采用了矿井错误的图纸,应注意的是,设计不是现场的复制和复印,不能照搬矿井现状,设计应深入矿井进行调查和研究,如图纸有误,则必须进行调整和改正,务必使其满足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1、国内外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对于中小型矿井的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甚微,重点应放在国内、省内、地区内。应有市场分布情况论述,用户协议。2、产品价格分析产品价格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应对本井及相邻矿井的成本进行预测,对本井煤炭产品的售价进行分析,并对矿井的效益进行预测。容易出现问题:缺乏对产品价格形成的定量分析(工资水平、原材料价格、电、水等资源价格,结合设计生产成本和财务实际按费用要素进行预测)。三、矿产资源概况(一)矿区总体概况:本节应论述矿区总体规划情况和矿区矿产资源概况,本井与矿区总体规划的关系。我省各矿区总体规划均以为省发改委所批复,各矿区总体规划的提出是为了在建和生产矿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大矿小开、整矿零开,维持和保证矿区生产能力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设计矿井应首先符合矿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二)井田资源概况:1、井田地质及构造特征地质构造、地质类型、煤层赋存稳定性、坡度、厚度、煤质等要素的论述。2、井田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地温、顶底板条件等的论述。(2)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体、井下含水层、隔水层、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应采用储量核实报告的数据,本井长期生产中的实测值、邻近矿井实测值)。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1)明确储量计算范围。(2)工业指标的确定(3)安全煤柱的留设:确定安全煤柱的留设原则,一般情况应根据计算取得煤柱留设宽度,例如防水煤柱、断层煤柱、大巷煤柱等,但也可以根据经验数据确定。应注意:《安规》第四十八条规定:“在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柱。”《安规》第四十八条规定对煤柱的留设用词非常严肃,由于安全煤柱留设的尺寸过小或遭到采掘过程中的破坏,使其无法达到保护的目的,而引发的事故值得我们重视。(4)矿井储量及其利用本节应根据储量的级别,论述其可靠性及其利用(根据地质勘探程度,合理采用(333)储量的可行度系数)。本节矿井资源储量除文字表述外,还应采用采用表格表述,应附加矿井资源储量表格。应注意矿井资源量包括矿井的全部资源储量,地质资源量仅包括(333)以上级别储量,仅有地质资源量才可以被设计采用作为设计利用储量。见矿井资源储量表。容易出现问题:对(333)级别储量的可信度系数取值,存在不适宜的情况。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对本井各阶段地质勘探工作进行论述,对地质报告进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矿井资源量表        单位:Mt序号煤层地质资源量预测资源量331332333小计334?小计总计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表    单位:Mt开采水平煤层地质资源量探明的基础储量控制的基础储量推断的资源量工业资源储量111b2M11小计122b2M22小计K值333K合计合计全矿井总计1M=106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一)开拓开采方案1、矿井生产能力及产品方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矿区总体规划中的规划井型(仍需论述其合理性)、根据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依据煤层生产能力,规程、规范允许同时生产的采区及工作面个数进行矿井生产能力确定。产品方案:根据煤质条件及产品市场需求确定原煤是否加工。要注意的是在采用采区和采掘工作面个数时,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安规》的有关规定:矿井设计规范第3.3.6条规定1.2Mt//a以下的中型矿井,采区个数1~2个;小井设计规范第3.3.2条规定300kt/a以下的矿井,同时工作的采区和工作面个数不宜超过2个,有条件的矿井应实行一井一面。《安规》第四十八条规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因此,在方案设计中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和煤层生产能力,进行采区和工作面规划和布置时,以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时,应严格遵守上述采掘工作面个数的限制,避免违反规定。(二)確定开采储量及服务年限1、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根据确定的永久煤柱、保护煤柱留设宽度,计算煤柱损失,根据扣除煤柱损失后的可利用工业储量计算开采损失,矿井工业储量扣除煤柱损失和开采损失后,得出矿井可采储量。可采储量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格式见下表。2、矿井服务年限计算根据设计确定的矿井生产能力、矿井可采储量及储量备用系数,计算矿井服务年限。容易出现问题:无矿井留设煤柱原则的论述,不进行煤柱损失的计算,应指出的是,任何矿井都必然发生煤柱损失:储量备用系数不按规定选取。上述失误将造成矿井服务年限计算错误。矿井可采储量表     单位:Mt开采水平煤层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设计资源储量保护煤柱开采损失设计可采储量断层防水井田境界地面建筑物小计工业场地井筒主要巷道小计合计合计全矿井总计(三)井田开拓方式1、井田开拓方式根据煤层赋存条件、井口及工业场地我省井田开拓方式基本采用斜井和立井、斜立井混合,中小型矿井以采用斜井为多,小型矿井开采初期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方式,由于开采年限较多,多数进入二段生产,最终形成斜井开拓方式。对于井田开拓方式,应进行不少于二个方案的对比,对于改扩建、整合矿井,应重点进行原有井筒的改造利用和重新开凿井筒的技术经济对比,提出推荐方案。2、井口位置的及工业场地的选择井口位置的及工业场地的选择,应进行不少于二个方案的对比,对于改扩建、整合矿井,应进行原有工业场地的改造利用和重新选择工业场地的技术经济对比,提出推荐方案。3、水平划分根据井田煤层赋存特点及井田地质构造特点,结合井筒布置及井下采区的划分,确定井下开采水平。4、大巷布置及运输方式大巷布置的层位依据,大巷采用的运输方式比较,提出推荐方案。5、井筒数量及用途根据开拓方式的要求确定井筒的数量,需注意的是:井口标高必须满足防洪的要求,井筒的断面和支护方式必须满足《设计规范》和《安规》的要求,回风井必须专用,采用串车提升的井筒坡度不应大于25度,采用箕斗提升的井筒坡度应为25o~35o,采用普通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坡度上运不宜大于18o,下运不应大于16o。井筒特征除文字论述井筒的坡度、断面、支护方式、用途、井筒装备外,还应列出井筒特征表。其一般格式可采用下表。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主 井副 井风 井井口座标纬距X经距Y井口标高(m)井筒倾角(度)井筒斜长(m)井筒宽度净(m)掘(m)井筒断面净(m2)掘(m2)井筒支护支护材料厚度(mm)6、井底车场及硐室7、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根据开拓布置、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储量分布特点进行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安排。应附采区接续表。采区接续表序号采区名称可采储量(Mt)生产能力(Mt/a)服务年限(a)接替顺序(a)51015202530358、“三下”采煤地表有水体或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出现“三下”采煤问题,应按照《设计规范》和《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计算保护煤柱的范围和开采煤层的开采上限。五、矿井开采(一)投产采区位置选择1、阐明首采区位置选择的原则和依据。2、技术装备的选择新建的先进可靠,原有的应经济可行。(二)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1、采煤方法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符合煤矿生产的各种条件(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生产能力要求、经济因素)分别采用炮采、普采、综采。2、为适应单一煤层或多煤层的的上下山布置方式,巷道的穿岩布置、沿层布置形式。多煤层的石门联络方式。应论述采区巷道布置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采区的安全开采,采区内的通风、排水、运输系统的合理构成。(三)采区生产能力及其验证1、应论述移交采区工作面布置的个数及其位置,论述工作面长度、采高等参数的选择。2、论述工作面推进度及进行工作面生产能力(矿井能力)的计算。3、工作面装备的选型及其简单选型计算。应注意问题:采煤工作面数量及其装备应符合《设计规范》、《安全规程》的要求。(四)巷道掘进论述掘进工作面的数量,装备应注意问题:掘进工作面数量及其装备应符合《设计规范》、《安全规程》的要求。(五)延长矿井生产能力的可能性有些矿井井田保有预测资源量或具有扩储的可能性,采用补充勘探、或扩大境界的方式可以增加储量,从而具有延长矿井生产能力的可能性。是否具有延长矿井生产能力的可能性设计应予以论述。(六)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七)通风、提升、排水、压风、供电及通信、监测系统矿井通风风量及负压应有计算;通风、提升、排水、压风设备选型应合理并有选型依据及附有简单计算;供电:应论述供电电源、用电负荷、井上下供配电系统;通信:进行井上下通信系统论述:监测:对矿井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进行论述。六、矿井安全生产措施(一)预防瓦斯灾害措施(二)预防粉尘措施(三)矿井防灭火措施(四)矿井防治水措施(五)预防顶板事故措施(六)防治运输事故措施(七)井下避灾路线(八)安全装备(九)通风设施、防止漏风和降低通风阻力措施七、环境保护1、概述2、污染的防治措施3、地表塌陷的预计4、绿化5、水土保持6、矿井地质环境影响评价7、矿井闭坑时的处理措施8、环保机构的设置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1、设计利用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2、矿井开拓运输方案3、采、选矿工艺方案4、综合回收利用方案5、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7、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注意问题:该章其实很重要,考验设计单位的功底,是本方案的点睛之处,设计单位应将方案设计的关键内容加以浓缩,简明扼要的论述,多数设计单位浓缩过头,取消很多内容,成为简化。多数将前6个问题合一,加第7个部分,改为2个部分,总的的印象该章编写的过于简单,不足以说明问题,建议还是要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来写,九、附图(设计图)1、开拓方式平剖面图2、地形地质图3、矿井工业场地平面图4、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剖面图应注意问题:1、在设计依据中所附储量图、采掘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为采用矿方图纸,本章节所列图纸应为设计图纸,为新建矿井必备图纸。建议改扩建矿井及整合矿井亦应出上述图纸。2、部分矿井采掘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巷道图示不规范、表示不完整,系统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巷道,巷道名称标注不全,无移交工作面位置标示,甚至出现违反《安规》现象,上述现象经审查后大部已修改。此现象的发生说明设计对设计矿井调查研究不够,存在照搬现场图纸现象。设计人员应认真负责,对图纸错误的地方认真调查并予以纠正,对确实为现场实际情况的,则应对其进行设计修改并要求矿方改正,使其满足《设计规范》和《安规》的要求,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文档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8-18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