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

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

举报
开通vip

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美。园林美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美。自古以来园林一直是人们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并且在全世界形成了西亚、欧洲和中国三大造园系统。西亚园林西亚造园始于波斯(现在的伊朗),特点是园林布局工整严谨,建筑色彩绚丽,植物种类不多,总体具有一种静谧之感。欧洲规整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几何图案园为代表,其中法国古典园林...

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
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美。园林美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美。自古以来园林一直是人们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并且在全世界形成了西亚、欧洲和中国三大造园系统。西亚园林西亚造园始于波斯(现在的伊朗),特点是园林布局工整严谨,建筑色彩绚丽,植物种类不多,总体具有一种静谧之感。欧洲规整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几何图案园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其中法国古典园林更具几何化与人工化特征。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与人工交融的境界,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掇山理水以创造“诗情画意”的园景。日本枯山水庭园——微缩式园林景观延伸以拳石代山以白沙代水以青苔代植物枯山水的发展历程一枯山水园林是日本在中世纪才产生的一种园林构造类型。它的思想产生于镰仓时代(1185-1333年),镰仓时代后期流行的禅宗思想,使一大部分寺院改换门庭,归入禅林。在寺院改造和新建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禅宗及其影响之下的枯山水思想,但是枯山水的作品并未出现。枯山水园林真正出现于南北朝时代(1333-1392年),在这一时代,庄园制度进一步瓦解,乡间武士阶层抬头,分割庄园主土地领有权,并向幕府一元领导迈进。同时,寺院园林作为战乱时期世人的避难所而相对稳定,从而成为枯山水的试验场。但是,这一时期的枯山水与真山水(指池泉部分)同时并存于一个园林中,真山水是主体,枯山水只是点缀。枯山水部用石组表达,主要用坐禅石表明与禅宗的关系。枯山水的发展历程二枯山水园林在室町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前朝产生的枯山水在此朝得到广泛的应用,枯山水园林与池泉园林并存,枯山水风格形成,并出现独立枯山水园林。枯山水立石组群的岩岛式、主胁石成为定局枯山水在桃山时代(1573-1603年)和江户时代(1603-1867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许多小型的枯山水园林,并且在枯山水园林中渗入了一些茶庭(日本园林的一种类型)等风格特性,此时,出现枯山水、茶庭、池泉山三者并立的局面。此后,日本园林采用几种样式、几种手法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构园方式,使枯山水、茶庭、池泉山等综合起来,枯山水与池泉园任意地组合,成为一个综合体,特别是近现代的日本园林,大多数才用此种手法,而枯山水作为独立的构园手法则十分少了。枯山水园林产生的原因1)宗教原因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枯山水园林产生的原因2)民族思想原因日本人对永恒的十分渴望,对静心十分向往。因为日本属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周期短,更新快。这样的生存环境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短暂易逝的无常感。在日本人看来,美总是转瞬即逝的,樱花般稍纵即逝的美是难以把握的,而凝固静止的东西才是可以把握的。所以,日本人把一切他们所认为美好的东西加以仪式化、程式化,使其固定下来,枯山水正是产生于这种民族思想的需要。枯山水园林产生的原因3)现实原因由于日本是海岛国家,白砂多石头多,堪称日本取用不尽的资源,再加上当时京都缺水,原先以水、山为主的池泉山园林逐渐因为经济、耗水等园林被人舍弃,而小型的枯山水园林就应运而生了,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枯山水园林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产生初期典型的枯山水庭园大都集中在京都。枯山水的构成要素枯山水园林产生初期,构成要素比较繁多,包括树木、岩石、天空、土地、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乔灌木、小桥等,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繁杂的要素被舍弃,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就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枯山水的造园手法主要是以岩石为主,白砂、绿树、苔藓、光秃的黑石相衬,其意境来源于中国的水墨画,注重幽远意境,顺其自然,简朴幽静。用光秃黑石、白砂、矮树、苔藓,布置成象征山水自然的庭园,园中白沙铺地,弯弯曲曲,好似一条小河从庭园中流淌,其间点缀着松柏和枫树,矮树丛,苔藓点点,蜿蜒曲折,其中散置“飞石”,形成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枯山水风格类型一、枯山水二、石庭以沙或石来表现的庭院。如:龙吟庵敬爱庭,清乐寺七贤庭。三、苔庭枯山水以青苔表现,应用青苔使园林表现出古老和枯寂,有时也用它表示生命,与白砂的干枯又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对比。如:西芳寺庭院,醍醐寺三宝院庭院。四、型木式枯山水完全用修剪树木来表现的。五、书画式枯山水在池泉园林和枯山水的基础上,融合了较为明显的画理。枯山水的特色1、追求凝固的美和永恒、枯山水追求孤寂淡泊、脱尘离世的外在美,重视内在的永恒感、归属感、秩序感,它以块石做山,白砂为水,免去草木苔藓的交替荣枯,避免了水体的变幻莫测,在枯山水中一切都是恒定的,一旦做好便不再变化,所以枯山水最根本的追求是美的永恒与凝固,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千变万化与勃勃生机刚好相反。枯山水的特色2、小而精致无比、少而意象无极、小而精致无比、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国土面积小,资源少,因此,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无论是面积还是园林里的构成要素,都体现“小”的特点。日本人在园林的构造中,力求用很小的要素、很少的物体来表现意味深长的东西。在枯山水中,几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深刻的含义或者作用,例如园中的“三樽石”,是三块很小的石头,它们代表的是日本早期的三个大的岛屿;一块铺满白沙的小池,代表的是整个大海;白沙中间的一棵树或者是一块石头代表的是一个小岛;白沙中人工形成的一道道细纹是大海的波浪。枯山水就是追求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的大的意象。枯山水的特色3、富有禅意、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日本人具有很深的无常感和孤寂感,而这种无常感和孤寂感渗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使人更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禅的思想,而日本的禅宗也追求自然,因此,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枯山水园林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因此,枯山水以石头、白砂、苔藓为主要材料,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绵软的白砂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突出大自然和生命的主体,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地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枯山水的特色4,枯山水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在无一树一草的庭园内,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陈,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意境。踏入枯山水园林,静静地看、默默地想,有种脱离苦难尘世,摆脱心灵两面性、极端性、矛盾性的感觉,使人从内心的冲突解放出来,达到对忧患人生的纯净的思考和顿悟,达到无欲无求的静心状态。现代的日本园林,逐渐向综合园林方向发展,因此,枯山水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园林形式,而是与其他庭园类型相互交织,所以,枯山水园林的典型性正在下降,在现在是作为园林中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其特有的意味也随着园林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融合了更多的文化和思想,表现了更为多样化。“枯山水”庭园细部小品营造1.须弥山石组  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枯山水”庭园细部小品营造2石灯笼  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一般被置放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人带来好运。“枯山水”庭园细部小品营造3.龟岛、鹤岛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枯山水”庭园细部小品营造4.石塔原为佛教意义上的建筑。在古代印度,用石头垒砌成塔状以供奉佛舍利,以求平安。受佛教文化影响,日本也建造了许多石塔作为供奉。江户时代以后,石塔便被作为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引入园林。石塔不仅美观,而且有镇宅一方之暗喻,还有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具有明显的边界日本枯山水它追求的是禅宗文化的一种“永恒”,因此它便会去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因素。庭院的周边往往会有一些构筑物将其空间限定以于区分,一般的构筑物主要由院墙和篱笆构成。另外枯山水园林在空间形式上多半是以长方形出现的。而图形的本身便具有强烈的边界。◆人的不可参与性传统的枯山水多半出现于寺院之中,而这种庭院往往需要人丛周边构筑物的高处向下俯瞰。一般认为人进去之后很容易破坏除原有砂耙制作出来的沙砾的形态且人为的参与破坏了这种园林所表达出来的静态之美。因此这种园林除了是人为进去维护,一般人都不允许进入。只具有观赏性。◆讲究植物修剪枯山水中的园林植物选种和修剪都极其讲究,开花植物较少运用。在植物的修剪上,经过定期的修建,始终保持植物一直延续一种形态。以切合禅宗的意义与内涵。◆意境深远枯山水的多出至于禅僧和茶人之手,往往通过沙砾、岩石、苔藓、等的变化来体现意境。反映的是禅宗思想,它们认为质朴、空灵、通透的枯山水园林有助于参透禅机,因此枯山水是他们对禅宗“领悟”后的内在表达。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高度概括抽象后融入禅宗思想的产物。典型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京都。龙安寺枯山水品读大德寺大仙院庭园:以石头、白沙和树木摹写写意水墨山水画。龙安寺方丈庭园:以极度抽象的构图,最简炼的材料———15块石头、满庭的细沙及低矮的围墙勾画出一幅苍凉孤寂、象征万顷海洋的永恒图景。龙安寺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其方丈庭园建于1499年,设计者是相阿弥。此园东西长25m,南北宽11m。庭园与禅细看此园,向南的檐廊,方丈室分别向南、向西伸出的两道连廊,连同一道L形的矮墙就围合成了这著名的方丈庭院;北部方丈室朝南面的庭园完全敞开,深深的檐廊和活动的门扇使室内外连通在一起,低矮的地坪和庭园的高差只有一两个踏步高,地坪上的观赏者仿佛身处庭中景物间。庭中15块石头分成5组散落在平坦的细沙上,而细沙则被耙出各种纹理来;围墙低矮,坐在方丈室室内的地板上就可以看到外面多彩的大自然———绿树、花、天空,云彩——变化的大自然和庭中千年不变的沙石之间具有哲学思辩的意味。2、庭园中的审美与构图院内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院墙之外,一年四季树木枯荣、海水涨落、春花秋实;院墙之内,万顷波涛定格为纹状的细沙,或立或卧的石头,永远固定在同一个地方,只有石头周围的一小片泥地上长着的短短的苔草给人丝丝生机。主山所在的一组偏居东面,其余4组客山近似呈弧形从东南弯向西北。主客山一起呈弧形对方丈室所在的观赏面形成包围之势;同时通过小石头布置,在弧形中又隐藏了一次要轴线,把气势引向园的最远角。从而做到了只用5组石控制住整个庭园的效果。日本枯山水与中国古典园林比较文化影响下:中国的园林是渐变式的,背景一直是道学所提倡的自然山水,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为自我发展型。在山水骨架中为山型园林,在儒学的影响下人文气息比较浓,园中多有楹联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匾,而且建园手法多样,如框景,仿景等,是人型园林。就连园林与宅院的布置上也是前宅后院  这与儒学的先入世后享乐的观点是一致的。且最高境界是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诗人画匠也积极参与到园林设计中来,如王维的辋川,苏州的狮子林,讲究可观,可游,可居。日本园林则不然,他早期引进的是中国的园林,后来在佛教的影响下独立发展,是引进发展型。且其从真山真水到枯山水是真与假的质变,从石庭到茶庭是有与无的质变,整个发展过程是质变式的。而日本一直强调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而园中人工的痕迹不明显,在枯山水中,也是用石藤等来描绘“浓缩的自然”,究其根本还是以自然为蓝本的,所以说它的园林是天型的。它的最高境界是神佛第一,有佛而无我。其思想盖源自宗教“凡人下神佛上”。地域差异影响下:中国以山水为根本,山为骨,水为血,土为皮,木为毛。地大物博,材料充足,山体多为整块石材雕刻而成。国土广大本国的山川水岳本身就大,园林相对较大,多仿景。而日本以池岛为根本,海为母,岛为家,木为衣。日本塔多不上人,又国中高楼高阁少,视点低,所以浓缩景观,以适合人的视野。地少物薄,材料不足,多累石,铺沙。由于国土面积小,本土景物体量本身就小,使日本园林体量上较小,走向缩景。中心布置中国园林视觉中心较强中心式园林中:以水、岛为平面中心,以山亭为视觉中心。平面中心与视觉中心通常不重合。多级中心山水建筑、亭岛皆可为中心,一般水池为一级中心,大岛或园中园为二级中心,其内的建筑为三级中心。且重轴线。平面中心较强。日本园林的中心式园林中,以水、沙、岛、石为平面中心和视觉中心。平面中心与视觉中心重合。通常为一级中心,除山科南殿庭园、平等院阿弥陀堂庭园、桂离宫等有岛屿中建筑外,其他园林很少有。岛上只置石松等,且园的面积小,几乎没有园中园,所以也没有次中心。枯山水多数是以沙池中石岛为中心。重中心。 日本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而中国走的是大而博的路线。传承与发展——现代景观中枯山水的应用1、加拿大驻日本大使馆此庭园建成于1991年,作者是是枡野俊明,他将现代的枯山水景观从室外转移到了半室内空间。在这个设计上,他要通过这个庭园反映出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的文化及友谊。大量的运用了传统枯山水中使用的沙砾和岩石等材料,以及传统的表现手法“隐喻”,巧妙准确地表现出了东西方文化、地理风貌的差异,使每位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两个不同国度的氛围,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晚年在中国的作品。个人认为在这个作品中他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和日本的枯山水造园手法。他将中国古典元素进行高度的归纳和概括后形成了苏州民居风格“黑白灰”为主色调的简洁建筑。在其建筑内部庭院和周边的景观处理上,尤其是置石的手法融合了日本枯山水风格。在其北院的片墙之下,布置了一组连续的石头,并置于沙砾之上,虽然没有用砂耙耙出水纹的图形。但在远出并结合白色的片墙。似乎找到了枯山水的形态,且石头的造型、质感、光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枯山水中所表达出来的“大川”。两者手法的结合,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意境和思考。3、日本播磨科学花园城日本播磨高科技中心是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美国景观之父,“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彼得.沃克的作品。庭院采用了大面积的沙砾铺设,瘦高的植物整齐的种植,静寂而神秘。而园中特色蜿蜒的水景又给这静寂神秘的空间增加了一些趣味和想象。在庭院的中心,还有两个规则圆锥形山体,山体的下面是一圈圈的水纹式沙砾。在两座山体之间,还布置了较为粗狂的景石,这和沙砾形成了鲜明的质感对比,枯山水在这个空间中得到了新的阐释,当人们从这个空间穿过的时候,无不感受着传统枯山水所爆发出来的沉静的力量。对中国古典园林传承和发展的启示1、传统美学观念的延续与突破不同于其他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自主要归结于不同的造园观念和美学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对美的看法。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喜欢寻找人与自然的共鸣产生的美,并把“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作为评价园林的最高标准,并直贯穿在当代的中国造园艺术之中。而枯山水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和中国古典园林一样,一直保持了其内在的美学观念,它变化的是表达内心思想的外在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的变化可能是多样的,例如造园材料的变化,高科技的加入,现代的生活元素的融入…等等。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在其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其传统的美学得以延续,保持其内在的独特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而在此之上,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应该利用现代的审美观对其革新,吸收新的理念,比如当代的“生态观”,“人本观”,做到有所突破。让古典园林的以传承与发展,最后真正的融入我们现代的生活之中。2、功能的革新在当今社会,枯山水园林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其小巧、简介的特点以当代日渐拥挤的城市景观较为吻合。屋顶花园,街头小空地,大厅一角,其多样的景观形式丰富了当代人的生活。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反观中国传统的园林,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世界为之折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功能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我们现代人的需要了。因此对其功能的置换成为了当代中国风景园林人对古典园林传承与发展的最大挑战。第一节园林美的含义及特征(一)园林美园林美,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的或经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与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的美。园林摆脱了一般建筑物所受到的功能上的束缚,它的使用功能更多地表现在精神内容方面,其审美要求远远超过物质功能要求。
本文档为【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正方体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0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76
分类:艺术
上传时间:2022-05-11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