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

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

举报
开通vip

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 前行的晓云导师 念一 晓云法师,法号能净,别号青峰,俗名游云山,广东南海人,生于公元1911年。自幼熟读四书古籍,精通诗词文赋,年长后进入香港丽精美术学院修习全科,并从岭南派高剑父大师学习绘画。毕业后,曾任教于香港圣保禄书院,师画艺精湛,诗意禅情洋溢,蕴含人生哲理,有“岭南女画杰”之称誉。 在台湾创办华梵大学,是第一所佛教人士在中国土地上兴办的大学学府。以师之教育情怀、艺术造诣,于1997年荣获台湾行政院文化奖。 皈止佛门 潜心办学 1942年师上青城山,皈依昌圆老和尚,于...

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
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 前行的晓云导师 念一 晓云法师,法号能净,别号青峰,俗名游云山,广东南海人,生于公元1911年。自幼熟读四书古籍,精通诗词文赋,年长后进入香港丽精美术学院修习全科,并从岭南派高剑父大师学习绘画。毕业后,曾任教于香港圣保禄书院,师画艺精湛,诗意禅情洋溢,蕴含人生哲理,有“岭南女画杰”之称誉。 在台湾创办华梵大学,是第一所佛教人士在中国土地上兴办的大学学府。以师之教育情怀、艺术造诣,于1997年荣获台湾行政院文化奖。 皈止佛门 潜心办学 1942年师上青城山,皈依昌圆老和尚,于千佛塔畔跌坐,思维人生真谛,决定出家。发愿“一生不建庙寺、不担任住持,唯致力于佛陀遗教,发扬佛教教育文化事业。”1947年师出镇南关赴印度,于泰戈尔大学担任美术系客座教授,有幸临摹阿薑塔佛教壁画,其后曾数度环宇周行,旅游三十余国,受邀举办无数次画展。师之目的不仅为展览画作,更藉由参访各国文化教育机构,搜集资料,为日后兴办佛教教育作准备。 师于1958年回香港,依止倓虚老和尚出家,为倓老唯一破例所收之女弟子。师从事文教工作,创办佛教文化艺术协会,慧海中学,及慧人和慧泉两所徒置区天台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徒置区是英国政府为收容难民的楼房,楼顶的天台,以一元港币,租给宗教或民间慈善机构,师是唯一租下天台的佛教人士,她兴办义学,免费教导全层大楼的贫穷难胞子弟。师学养渊博,精通儒佛哲理,常将宗教、哲学、艺术、文学融会入教育的范畴,为教育所用,是一位不畏艰辛、亲躬实践的宗教家。 二部并进 教育使命 1967年应当时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邀请来台,担任佛教文化研究所及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师从各层面探讨教育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并期以宗教人文精神,力挽社会狂澜。她终身以教育为职志,誓愿作教育的一头耕牛。她说:“教育与我的生命是一体的,它将陪我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晓云导师提倡所谓“二部并进”的教育理念,就是僧伽教育与社会大学同部推展。1970年她借阳明山永明寺创办莲华学佛园,1980年继续开办华梵佛学研究所,并每两年举办一次佛教教育研讨会,发行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专集。1990年则从“觉之教育”出发,创办第一所在中国土地上之佛教社会大学。学校以华梵为名,意在彰显儒佛思想,提倡道德伦理及悲智精神。 以艺弘道 “清凉艺展” 自来台后,师每年举办清凉艺展,以艺弘道。意境深远。发明现代经变图,将佛经故事以画作呈现,现代经变图与传统经变图之区别,在于一幅画叙述一个故事,配以文字说明,予人印象深刻。有郑正庆教授用心教导,莲华学佛园师生数十年来作品丰富,对于佛教艺术之发扬贡献甚大。 早年清凉艺展曾在美、德、加、法、意,及东南亚各国展出,享誉国际。并在1993年应湖南佛教协会邀请,我和修慈、仁隐两位法师,及林浓、柯美玉两位居士携带法师的精品画作共八十幅,于长沙麓山寺盛大展出,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第一次成功的出击。 法师一生奉献教育。对于物质文明发展过速,而人文思想及伦理道德未能获得平衡及重视,一直深感忧虑。故积极致力于儒佛思想之提升,宣导觉之教育。法师年虽高迈,对教育时刻关心。其论著则广涉教育、宗教、艺术等领域;代表著中有觉之教育、佛教教育讲话、传教教育散论、天台宗论集、佛教论文集、中国画话、佛教艺术讲话、佛教艺术论集、环宇周行前后等数十种。艺术为五育之一,影响人类行为,使心灵产生共鸣。古人有所谓“扶正道,助人伦”,就是这个道理。佛教艺术如敦煌壁画及石窟雕塑,皆受到世界艺坛极度重视。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幅度提升了中国人文画的意境,尤其对水墨山水画影响至为深远。 由于佛教文化十分丰富,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又极为契合,如水乳之交融,相互辉映。中国文人水墨画,大都清新淡雅脱俗,过去许多出家人,归隐山林中,生活单纯简朴、心思活泼通于禅境,故藉吟诗作画,将其悟境汇入诗画之中,而成为禅诗禅画,意境自是不同,僧众中画艺超拔者甚多,如石涛、八大等禅画,而同时具诗人画家身份的禅师更不乏人。 画艺超群 意境深远 禅是修行的境界,“禅”,所透显是一种空灵心境,所以禅画不是一般山水画,涂得满纸密密麻麻,晓云法师可以称得上是继弘一大师后,最出色的方外艺术家,她的禅画极富意境,更透出空灵清净的美。 晓云法师又特别擅长画风雨,每值时代艰困,她都会寄情于诗画,留下不朽的风雨佳作。现悬挂在华梵文物馆的大中堂:“我佛终宵有泪痕”,便是个中代表。整幅图画呈灰暗色,滂沱大雨倾盆直下,有一老僧独坐亭里,对着一支蜡烛悲伤落泪。此画作反映出艰难大时代的一种心境。另外还有“风雨不终朝”,“风雨生信心”等,都是对逆境显示出坚定不移的心志。 另一幅挂在华梵佛学研究所,题名:“风雨近晴明”,画中一壮士挺立风雨中,在远处云端隐隐可见一轮红日,画图左下角写着:“念时代艰辛,仍有否极泰来之望”。法师不畏艰苦,对前途充满无限信心,于画中一览无遗。还有一幅画为:“风雨中共说无生话”,画中两位僧人,穿着蓑衣立于风雨中,不知悄悄在说什么,笔法极饶趣味。 每年农历新岁,晓云导师闭关写梅花,梅花象征冰雪无畏,所谓“唯有梅花耐岁寒”,法师特别爱梅花,且画法甚是特别,她用纸卷成笔形,沾墨写枝干,再以手指用淡红色点出花瓣。有一年她去南投赏梅,回来后说:“想不到台湾有这样美的梅花”。随即大显身手,一气呵成画了好几幅梅花。 晓云法师是一位教育家,她的画作中多含励志的教育意义。作品中,如“生命之雄”,“度过危崖知力健”,“要从冰雪验人生”,“且向有人行处行”都是代表作。所以她说:“我还有什么话说呢,我的画都已经替我说了~”有一年她一股作气画了好几幅横披,“我欲遁世无可遁”、“想入深山山未深”、“且向千山万山去”,我说:“导师啊,我们壮年人爬山,都会怕累呢,您老年高八十多了,还不畏艰辛爬上千山万岭,这种精神真令人佩服啊~” 相知相识 情谊深厚 认识晓云导师是在1971年,我刚从台大毕业,执教于香港伍华书院,于皈依恩师乐果上人“闻性精舍”初次相见,即感受到她那不平凡的气质和对年轻人的亲切与提携。我于1972年赴德国阿亨(Aachen)留学,八年间一直与师互通消息,三十余年的交往,我存有她写给我的信笺近百封。尤其我在德国时,她用毛笔写的蝇头小楷,我保留至今。在她的嘱咐下,我曾写过几篇关于德国佛教的文章,师亦代为在“华学月刊”发表。 1979年她独自应邀欧洲各国举办“清凉艺展”,布鲁塞尔离我住的阿亨最近,而画展就 在比京文渊阁举行,我前往参观,并邀师移驾德国,当时中国同学不多,大都是越南华侨,他们纷纷前来亲近,聆听师慈悲开示,并欣赏画作。我则与师畅游科隆博物馆、贝多芬故居、歌德故居、慕尼黑原始佛教会等地名胜,并拜访各佛教团体。 师与我相知甚深,她一直希望与我合写一本“佛教宇宙观”,有三封信曾提及。尤以示寂前送来一信,殷切期待。当时校务繁忙,我说:“导师啊~我没有时间,您没有体力,如何写啊~” 白手兴学 荜路蓝缕 回台后,我执教于成功大学,因侍奉老弱的姨母,甚少北上,与师见面的机会不多。姨母往生后常北上谒师,留宿月明轩。知她积极筹备大学,甚感意外。创办大学需极大的资本,法师一位方外学者,既无恒产,又无大企业支持,如何筹募巨资兴学,心中不免充满疑问。1989年华梵工学院(1997年改制华梵大学)终于核准成立,第一笔土地是法师于东南亚卖画所得。开学前她发给我一张顾问教授聘书,于是我不得不常北上帮忙一些筹备工作。 法师的宏誓大愿感得龙天护法。学校成立之初,四方善信涌现。捐助善款,参与募款法会,尽心尽力护持,可称得上不可思议。 师提倡“觉之教育”,是伟大的办学理念,若能借着华梵大学落实,真可称千秋不朽的伟业。“觉之教育”以自觉觉他、慈悲智慧、反观内明、服务利他为人生努力的目标,也是东方人文精神,儒佛思想的最大发扬。 应邀华梵 走过十年 我于1995年在晓云法师力邀下,到华梵主持校务工作,前后整十年,笃力于“觉之教育”理念的研究以及其功能的落实。愈来愈感觉此一理念的崇高尊贵,应广为宣导推广。世上大学何其多,重视理念者寥寥无几。如今社会乱象横生,价值观混淆不清,年轻人走在十字路口,漫无头绪,找不到方向。”觉之教育”以关爱和尊重作出发点,为年轻人点上心中一盏“智慧”明灯,远离黑暗、无知、愚昧与彷徨。 晓云法师工作精神及其认真态度,都是常人所不能者,至今回想,钦佩不已。师画画写作,往往废寝忘食,作为教师,她称得上:“学不厌,教不倦”,“无有疲厌,无有休息。”遇到研讨会,她总是兴致勃勃参与讨论。以八、九十高龄,肩负大学发展的重责大任,她关心校内每一位教职员生,及募款护校的护持信众。我常说:“华梵大学的特色之一,就是有一位前行的晓云导师,作为全校师生的楷模和典范。” 晓云法师圆寂五年了,像这样一位比丘尼大德,自觉有责任义务介绍给大陆的尼众姐妹,高山仰止,见贤思齐,让我们也发挥潜力,以佛陀的慈悲智慧,普度天下苍生。 本文作者:念一,法号隆迅,1995年至2005年担任华梵大学校长
本文档为【隆迅 前行的晓云导师.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8-15
浏览量:24